产业结构升级

2024-04-20

产业结构升级(精选6篇)

篇1: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不合理,亟待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下,本地经济取得了年均12%的增长速度,其中投资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然而因产业结构僵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主导产业中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居多等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低碳增长方式下,经济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因此,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从本地经济结构看,转型升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丰富和完善产业结构,培育本地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积极使用好国家级、省级、市级开发区给予的优惠条件,鼓励配套企业和有关研发企业聚集,拉长产业链条,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出“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成功培育,可使本地产业结构趋于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传统产业独自承担经济增长的压力。二是当前重要产业,如纺织服装业、建材业、金属制造业等,快速增长的潜力逐渐消退。同时,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心所向的大背景下,由于这些产业本身具有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环境污染严重等属性,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升级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重视品牌建设等多种手段来做强做大原有产业。

本地经济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崛起于杭宁之间,必须利用后发优势进行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2:产业结构升级

(一)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德国等国的在产业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日本系统制定并落实产业政策。一是制定支持产业尤其是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二是建立审议会制度。1949年12月,日本成立了“产业合理化审议会”,成员分别由政界、产业界、学术界以及劳工界(工会代表)组成。通过审议会制度,发挥了政府和民间的积极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三是运用法律手段。日本政府较多地运用了法律手段,如1956年《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出台后,有关部门又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以保证贯彻实施。

2.德国注重市场作用,辅以政策引导。战后西德政府在贯彻产业政策时,强调以市场作用为基础,注重保证市场自由竞争,限制垄断。一是支持关键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为促进科技能力和工业竞争力的提高,政府制定计划支持能源、航空、通讯、材料、电子、光学、生物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二是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支持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三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就业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劳动者增强对产业结构变化而引致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四是信息指导。经济研究机构定期向政府提供报告,分析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可能出现的机会,从而为政府、产业界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资源。

(二)20世纪60-80年代,亚洲“四小龙”等国“赶超式”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台湾有选择地发展重要的产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发展“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1973年开始的第六个4年经济建设计划中,把“加速发展资本及技术密集工业”作为重点,并于1974年提出推进“十项建设计划”。到70年代末,“十项建设”工程相继完成。1978年,台湾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工业结构开始转变,有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从70年代末开始,台湾开始转向发展“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二是形成策略性工业发展标准。1981年底,台湾提出以信息与机械工业等为代表的策略性工业,逐步形成“二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密集度高)、“二大”(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发挥潜力大)、“二低”(污染程度低,能源密集度低)的策略性工业发展标准。

2.新加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以外促内”。一是工业门类的配套和布局的集中。60年代初期,新加坡推进由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向进口替代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变,发展了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纺织成衣、食品木材加工等轻工业,完成了向进口替代工业阶段的过渡。从1979年起新加坡开始推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目的在于把新加坡经济从劳动密集、低技术和低增值经济转变为资本集约、高技术和高增值经济。政府着重发展电子电脑、生物工程、信息处理、智力服务、医疗器械、自动控制装臵、工程技术等高技术行业。二是以外促内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1979年起,新加坡通过引进外资,从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建立起以电子电器、石油提炼、机械制造(主要是造船)为主体的制造业,实现了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国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美国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有所加强,积极推动信息网络化,重点推动制造业的振兴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克林顿执政后,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采取风险基金的建立、产学研结合且注重实效的研发体制、灵活的用人机制、敢冒风险的企业文化、重视教育与不惜一切招揽人才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方位扶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成功地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趋势,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创造出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日本则未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又囿于僵化的劳动力市场、落后的研发体制、陈旧的管理机制,尤其在风险基金问题上,不但资金少且使用不当,使日本创新型产业发展滞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

一是振兴制造业。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引起美国朝野的极大震惊。为此,20世纪80年代,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掀起了一场深刻的以科技创新和改革管理为重点的革命,美国汽车行业一举扭转了被动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前期,美国又趁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之机,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改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钢铁、汽车、半导体业都领先于其他国家,航空业、化工业、电子设备业、电子元件和计算机软件等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位臵。

二是以信息网络化提升产业能级。1995年4月,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商业化使网络的规模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互联网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美国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而信

息技术在制造业其他部门的应用又使它们实现了信息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效率。这样,美国的制造业就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重新巩固了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三是高技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美国政府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高技术服务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在 1988-2003年间,美国28个研究与开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0万人,增幅近5%,而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60万人,减幅达10%。高技术制造业在高技术产业中的比重由原来的69.6%减少到 59.5%,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与此相反,高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呈现了较大的上升态势,由1988年的28%上升到2003年的近40%。高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例也从9.5%上升到10.2%,从而使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到了技术密集型的阶段。

2.台湾通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来提高产业的层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继续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1990年提出的“六年国建计划”中,台湾提出发展十大新兴工业的口号及八项关键性工业技术。“十大新兴工业”为通讯工业、资讯(信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器械与自动化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航太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工业与制药工业、医疗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8项关键性工业技术”为:光电技术、软体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材料应用技术、高级感测技术、生物技术、资讯(信息)开发技术、能源节约技术。1997年,台湾“行政院”经济部推出了“2020年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确定资讯、通讯、半导体、精密机械、环保设备、生物制药和航太产业为跨世纪发展的最具潜力和发展远景的七大高科技产业。

3.新加坡政府带头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并制定了制造业发展计划。进入9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带头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并制定了制造业M2000计划,其关键领域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化学制品、精密制造系统等。集中发展了一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部门,主要是电子业,目前电子业已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又适时拟定了“二十一世纪工业计划”,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新加坡发展成为知识主导型工业的全球中枢。计划重点在于创造并开发各项经济活动的知识领域,致力发展电子、化学、工程、通讯与传媒、生物科学、保健、教育、企业总部与商业服务、后勤支持服务及发展具有潜力企业等10个部分。

4.发达国家通过跨国产业转移来优化产业布局。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和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测试活动,向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此外,对非股权参与的外包进行跨国布局。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

二、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启示

(一)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1.明确政府在产业调整中的主要作用。政府在产业调整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促进而不是替代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更好地疏导而不是强制经济主体的行为,要在适应市场需求和发挥企业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更多地选择间接诱导和中性的产业政策手段。

2.明确政府干预的范围。政府干预的范围更多地限于弥补市场缺陷和保证竞争有序进行,旨在充分调动民间竞争活力。而企业才是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在市场中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情况作出选择和自主安排,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

3.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责。作为地方政府,应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目标和实施构想,确定地方政府可控制资源的倾斜力度和方向。

(二)运用的政策和手段

1.明确产业政策实施的手段。产业政策实施手段大致可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中性的信息指导三大类。政府垄断经营、行政命令或审批等属于直接干预政策,而间接诱导政策主要包括差别化的税收、融资、关税等。另外,政府或行业协会通过发布中性的、不带偏见的信息,也能够起到引导产业调整和发展的作用。

2.加强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调节作用。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健全竞争法规,消除一些产品和服务存在行业或地区性的进入退出障碍以及不同程序的对非国有企业的歧视。

3.吸收各方意见。政府在作出产业决策时注意吸收社会各利益集团(包括私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制定出来的产业政策能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各集团利益并为之所广泛接受。

4.依法落实产业政策。应该借鉴国外经验以立法来推动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以推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约束政府的随意干预、过度干预甚至一些腐败行为,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

(三)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1.结合地方特点进行产业布局。地区产业布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经济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条件、交通基础条件等,布局比较优势产业。

2.结合周边城市的产业进行产业错位布局。地区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和周边的产业布局,形成错位竞争的态势,重点布局优势产业。

(四)其他相应配套措施

1.推动技术创新。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动基础教育和就业培训工作,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篇3:企业升级途径之一:产业集群升级

一、产业集群升级与企业升级的概念

1. 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升级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教授, 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他定义产业集群为: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 他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在其后的文章中。波特又对集群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强调了集群的边界可以是一个区域, 一个国家抑或一个城市, 且一个产业集群可以由多个相互关联的产业构成。产业集群升级的提法来源于格里芬在全球价值链理论中所说的产业升级, 即企业或经济体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由于全球价值链具有垂直分离和片断化的特征, 而分离出去的生产活动倾向于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形成集聚, 因此Humphrey和Schmitz等人通过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研究, 提出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进入市场、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全球利益重新分配的机会。从而强调了集群外部联系的重要性。他们所指的产业集群升级就是地方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得的附加位的提升, 而集群升级的动力来源于价值链上的治理者对集群内企业的治理以及企业自身的学习提高。

2. 企业升级

发展中国家企业维持其收入或者能使其收入增长的业务, 就是企业升级。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企业群而言, 有4种不同类型的升级。

过程升级:企业能使其过程升级, 通过重新组织其产品生产体系, 或者是通过采用更高的技术, 能更有效率地将其投入转化为产出;

产品升级:企业通过引入更复杂的产品生产线,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功能升级:企业赢得新的功能或者是放弃现有的功能, 以增加它们业务的总体技巧内容, 如在原来的生产过程之外补充设计功能或者是销售功能, 或者是放弃低附加值的生产过程, 就可以完成功能升级;

部门间的升级:企业运用从另外一个新部门中获得的能力, 因此而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譬如原本生产电视机的企业, 获得了生产计算机的技术和能力, 由此而进入生产计算机, 台湾地区的许多技巧密集型的生产企业, 几乎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部门间升级的。

二、以产业集群、园区为载体, 促进企业升级

1. 集群和园区的生态系统

集群和园区的生态系统是指构建完善的要素供给、服务体系。以台湾的科学园区产业集群为例, 之所以它在培育企业方面取得成功, 可归因于科学园区提供了较好的投资设厂环境, 技术开发、资本市场和高效专业化的中介服务, 以及良好的社区服务。

举例说明,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既承担台湾经济部的前瞻性研究项目, 也承担由园区企业发起、主持的中短期研究项目。它以台湾地区的产业利益为目标, 扫描、跟踪全球科技发展的前沿, 通过技术的联合开发, 吸收、消化并在科学园企业的项目中利用这些新技术, 最终通过产品、设备和技术诀窍来推动商业进程, 联华电子 (联电) 、台湾积体电路 (台积电) 等世界知名企业就是由工研院衍生出来的。

2. 集群和园区内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

园区的建立推动了地方企业的发展, 首先从产业层面上表现为大型企业入驻园区带动当地产业的升级, 其次这种产业升级又带动了本地企业面向高科技的蜕变和发展。例如, 在台湾有许多南部企业, 特别是以往南部基础深厚的精密机械产业, 因台南科技园设立高科技技术、研发、产学合作等相关机制, 而兴致勃勃地希望升级后加入明日产业的团队。

三、以产业集群升级促进企业升级

以温州打火机企业升级历程为例说明产业集群升级对企业升级的作用, 经过1994年、2002年两次打火机危机后, 温州的打火机厂商在技术研发、增强服务意识上有了更多的留意。温州大虎打火机厂、鹿城烟具厂、天羽打火机厂、田田打火机厂等一批“实力派”企业迅速崛起, 使温州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打火机生产产业集群。

在这一产业集群中, 企业之间通过垂直的联系, 一方面, 已经形成了非常细腻的社会化大分工体系, 极大地降低了它们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 企业之间通过水平的联系, 共同提高改进生产工艺, 创新技术、开发设计, 启动CAD、CAM计算机科技开发系统, 引导企业走向品质追求的制高点, 以质量、品种、技术、服务和形象诸要素创造

经典品牌, 譬如, 打火机的关键部位是汽箱, 由于焊接工艺问题, 汽箱漏气严重影响质量, 对此, 温州地区的打火机企业联合起来, 投巨资研制新模具和超声波焊接设备, 使这一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正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垂直的和水平的联系, 使得温州地区的打火机企业的集体效率得以提高, 每一个小的企业聚合起来, 成了世界打火机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1993年末, 德国商人英塞尔在美国纽约大商场琳琅满目的打火机柜台中, 发现了一款标明中国制造的“虎”牌打火机, 其外观毫不逊色于日产打火机, 但价格却低三分之二。英塞尔到北京, 打听到大虎打火机制造厂后, 又赶到温州, 向周大虎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建议:由他出资金, 出技术, 将大虎打火机厂改造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制造名叫”S0L0”的国际品牌高档打火机, 专用来点雪茄。周大虎同意定牌生产, 但不同意改变企业性质。英塞尔最后同意了周大虎的建议, 并聘请韩国的打火机高级工程师直接指导大虎厂的定牌So Lo。大虎厂仍保留生产“虎”牌打火机, 其份额不低于70%, 英塞尔拥有大虎厂欧美地区的产品代理权。仅用了一年多时间, 1994年, 大虎打火机厂生产出了国际品牌S0L0雪茄专用打火机, 并使大虎打火机厂成为全国惟一一家经外经贸部批准的, 拥有自营出口权的打火机企业。1995年春, 日本最大的生产打火机企业——日本广田株式会社社长广田良平作出了痛苦而明智的选择:放弃在本国的生产而转移到中国去。经过两年磨砺, 大虎厂定牌生产了广田公司的产品, 接着又接下了美国百年历史名牌Colibri Ronson的定牌生产。与此同时, “虎”牌打火机也跻身于世界名牌打火机行列。于是, 大虎打火机厂抓住日本、韩国等国外厂商纷纷转向经销打火机, 并上门来定牌生产这一有利时机, 充分利用和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质量管理经验, 从而实现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 加快了技术嫁接和技术创新, 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并参照日本高档防风打火机的技术资料和标准, 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使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目前, 全厂每年开发新产品都在100个以上, 其开发的直冲火头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获省科技进步星火奖。

温州打火机企业升级是先在产业集群中部分地实现了品牌的价值, 一开始就是原创品牌的生产, 而后通过和国外领袖企业的合作, 通过贴标生产以及自我设计、贴标生产, 进一步提升自我品牌的知名度、提升自我品牌的技术含量和提升自我品牌的质量。换言之, 温州打火机企业的升级是先以当地的产业集群的生产作为条件, 创立品牌, 随后通过全球价值链实现升级的。

篇4: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节能减排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高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

一、我国能源消耗情况

能源消耗与节约情况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达程度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综合性反映。我国历来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每次制定五年规划时都把节能降耗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节能降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措施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效,致使长期以来能源消耗太多,单位GDP的能耗不但不降,反而逐年呈上升趋势。

据国家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德铭透露,“十五”期间,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是9.6%,而能源消耗年均增长为10.2%。2006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是24.6亿吨标准煤,这一数字比2000年增长了10.7亿吨标准煤。再看“十五”时期各个年份的万元GDP的能耗情况,2001年为1.38吨标准煤,2002年为1.40吨标准煤,2003年为1.456吨标准煤,2004年和2005年均为1.43吨标准煤。如此高的能源消耗,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比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还要高,说明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浪费非常严重。

我国能源资源有限,不注意节能降耗,迟早会造成资源枯竭、消耗殆尽,这绝非危言耸听。正因如此,“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五年间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量降低20%,就是说平均每年要降低4%。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达10.7%,万元GDP能源消耗为1.21吨标准煤,虽然比2005年有所下降,但降低率仅为1.23%,远远低于4%的预定目标。

今年第一季度能源消耗的增长达12%以上,仍然快于11.1%的经济增长速度,另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今年第一季度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电力、石油加工以及炼焦、建材等六个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左右,用电量占全国的64%左右,能耗占全国工业的70%左右,这些行业的“抬头”,直接导致能耗指标反弹上升。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必须认真分析其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二、能源消耗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能源消耗长期居高不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宏观和制度层面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优化的进展缓慢

笔者认为,这是影响去年节能降耗未能完成预定目标的最基本原因。“十五”以来,经过调整,产业结构失调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总体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仍较缓慢,产业结构远未达到优化,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业的比重较低。目前世界各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在67%左右,发达国家已超过70%。我国近几年虽然服务业发展较快,但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2006年仅为39.5%,尤其是金融、物流、咨询、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更是缓慢。服务业的特点是活劳动比重较高、物化劳动比重较低、能源及其他物耗较少的行业,我国服务业落后不仅不利于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而且也促使把大量的能源、物资等集中在第二产业内消耗,从而也就阻碍了节能降耗的步伐。

第二,工业发展速度较快,比重偏高。尤其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又缺乏必要的退出机制,导致新项目上马较多,甚至一些本应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并未退出市场,以至于这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直接加大了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据统计,2006年全国GDP增长10.7%,其中全部工业生产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则增长16.6%,一些高耗能的行业则增速更快,如水泥增长15.5%,粗钢增长19.7%,钢材增长25.3%,电解铝增长20.1%,烧碱增长21.9%,乙烯增长24.5%,氧化铝增长高达59.4%。这些行业的过快增长,导致能源消耗的大量增加,若不适当放慢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的发展速度,不淘汰或改造落后的生产能力,就难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2、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降耗的体制机制

节能降耗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作,必须靠一定的体制机制来保证。我国目前尚未真正建立起这套体制机制。从管理制度上看,目前我们对各级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考核,还主要集中在经济的增长速度方面,如GDP的总量和增速、投资规模和增速等都是考核官员政绩的硬指标,而对于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代价,如消耗了多少能源、造成了多大的环境污染等则很少关注。加之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还主要是以流转税为主,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也不到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性发展规划和安排年度经济工作时,虽然名义上也说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产业结构、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但实际上往往是把那些价高利大、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增加较快的项目、行业优先安排,而这些项目则大多是能耗高、科技含量低的重化工业等。这就必然会使中央提出的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落不到实处。

3、相当多的企业节能环保意识差,用于此的投资严重不足

企业既是能源的直接生产者,同时又是节能降耗的最基层单位,节能降耗既要有资金投入,又要有一定的技术保障,而这些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较大的负担和包袱,因此,企业能不做就尽可能不做。这里关键要看企业领导人是站在何种角度去看待节能降耗工作,如何认识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这应该说是我国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原动力。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所在

从制度层面上看,要促使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节能降耗方面的法律、法规,必须改革目前对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建议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GDP能耗降低目标评价考核具体实施办法,弱化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指标的考核,量化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等指标对官员政绩的硬性约束,真正使各级政府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但笔者认为,要使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工作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除从制度层面上努力外,国家还必须在宏观层面上采取一些重要措施,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该说这是带有战略性的重中之重工作,对此,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大力发展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相对于工业、建筑业等,服务业的单位产值能耗要低得多,根据国家统计局近几年发布的统计公报的有关数字计算,2004年我国工业的万元产值能耗是1.94吨标准煤,而服务业则仅为0.43吨标准煤,2005年则分别为1.82吨标准煤和0.42吨标准煤。产业结构演变和高度化的一般规律是,在农业、工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服务业的发展会更快,其比重也会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服务业的比重会上升的更快。所以,要降低能源消耗,除从技术角度要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外,必须大力发展单位能耗较低的服务业。政府有关部门要搞好服务业重点领域的规划和项目建设,放宽和规范行业准入,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并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具体讲,我国应优先发展以下三类服务业。

(1)大力发展那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对消费需求大大提高的新兴行业,包括房地产业、医疗卫生事业和娱乐服务业等。

(2)加强对国民经济未来发展有及其深远意义的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3)优先发展那些受中间需求推动大的行业,主要包括运输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因为以上这些行业不仅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其需求会大幅度的增长,而且关键是这些现代服务业自身的科技含量都比较高、附加价值较大,能源消耗较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较小,加快其发展就必然会使在促使经济总量增大的同时,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

2、加快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促使其不断优化升级

前已说明,相对于农业和服务业而言,工业的能源消耗较高,所以,降低工业的单位能耗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节能降耗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降低工业的能源消耗,绝不意味着要不加分析地压缩工业建设与发展的速度,而是要在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促使其不断优化升级。

首先,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必须按照“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其发展,提高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对于我国节能降耗乃至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说,这是一项带有战略性和方向性的措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

其次,要加强和鼓励各地区、各企业用成熟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一般是指应用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统技术占所有技术的比重较大,并以传统产品为主要产品的产业,它大多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相对于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一般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生产较为粗放。但又必须明确,传统产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绝对地看待,更不能把传统产业简单地与所谓的“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划等号,因为后者一般是指那些收入弹性较低、需求量锐减从而引起生产规模不断萎缩的老化产业部门。

二者虽有联系,但不能等同,一般讲,“夕阳产业”必然是传统产业,但传统产业并非一定是“夕阳产业”。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融入新的科技因素,加大科技含量,完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我国目前工业基本上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且现有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生产粗放、能耗、物耗较高等现象,据估算,我国钢铁企业中吨钢的可比能耗大约960千克标准煤左右,比发达国家高约20%-40%;工业的能源利用率平均仅为发达国家的50%左右。可以说,传统产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最主要部门,同时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行业。从我国的实际国情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传统产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我们既不能在短时期内将其大量淘汰,也不能不理不采,任其发展,而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整体要求,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步伐,使其能耗不断降低,污染不断减少,科技含量不断增加。

笔者认为,这是我国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也是“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具体讲要做到如下方面。

(1)要具体细化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自主创新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的出台力度。尤其要组织实施国家用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的重大科技专项,加大R&D的投入数量,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点解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等。因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目的,决非是“一刀切”地淘汰原有产业和产品,也不是对原有产业和产品进行一些简单小打小闹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充分的挖潜、革新、改造,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档次和经济效益,以及产品质量,使之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这是个困难大、要求高但又必须做的工作,建议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强有力的科研队伍,保证其资金,针对不同产业部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研发出符合我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现状的新技术、新产品。

(2)要严格落实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制度,尤其是要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平均先进定额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单位生产能力耗能标准,达不到该标准要求的项目,必须严把关口,坚决杜绝新项目的上马;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纺织、造纸等行业,要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依法淘汰现有“过剩”而有落后的生产能力。

(3)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我国传统产业之所以能耗高、设备陈旧、污染严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期以来缺乏一种创新意识和创新机制,因此要把过高的能耗降下来,就必须在传统产业领域内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

第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笔者认为,技术创新是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的核心内容,技术创新主要应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要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深加工上下功夫,只有如此,才能使新产品不断涌现,形成和创造出新的需求,使传统产业在降耗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二是要在研发现有产品降耗方面的新技术上下功夫,这是现有传统产业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所在。这个问题不解决,传统产业的节能降耗乃至整个改造提升工作都会落空。

第二,要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主要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出既符合人们消费不断升级需要、又能节约能源和清洁环境的新产品。尤其是有些与人们日常消费息息相关的传统产品,由于长期使用,其性能已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高度认可,所以有关行业部门和生产者应下大功夫对现有机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以便进一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第三,要加大市场创新的力度。企业只有利用技术创新的成果,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才能最终赢得市场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创新就成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最终归宿,也是检验传统产业节能降耗成效大小的基本标准。从目前我国实际看,企业应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市场创新。一是要充分利用自己原有的市场优势,通过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强化产品在原有市场上的销售量,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一些名牌产品。二是利用现有产品,通过市场细分,主动出击,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的消费者,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原有市场基本饱和、竞争能力一般化的产品。三是加快技术改造、降低耗能的步伐,不断淘汰老产品、开发新产品,用新产品去占领新市场,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一些工艺落后、技术低档、产品没有销路的企业。总而言之,唯有创新,才能使我国大量的传统产业的能源消耗真正降下来。

四、正确处理发展高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

上述分析旨在说明,我国能耗降低缓慢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进度缓慢所造成的,要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降耗、污染物减排的目标,就必须抓紧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速度,尤其在工业内部要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又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系。

笔者认为,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划分本身就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二者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裂变和转化,它们之间不是对立,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技术产业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的强大动力,而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为高技术产业成长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因此,不能把二者截然割裂开来。随着科技进步,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会逐渐提高,但这决不意味着传统产业一定会立刻消亡。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前途光明,但背后支撑它的依然是经过改造的大规模、高效率的传统产业。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则又必须依靠高技术的发展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否则就可能是低水平的重复或老产品的翻新。因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非不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反对高技术成果的研制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篇5:竹产业结构升级与脱贫攻坚探析

摘 要:我国近些年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贫富差距依旧较大,部分贫困地区人们生活条件较差。经过多年的发展,水平依旧提升不高。本次研究对A贫困地区竹产业升级做出分析,实现脱贫致富,促进竹产业发展。

关键词:竹产业;结构升级;脱贫研究

巨黄竹本身具有适应力强、再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以及用途较广方面特征,并且经济价值较高,种植面积较大。并且大规模种植巨黄竹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综合价值较高,实现产业升级能够改善当地人们生活质量,完善我国产业结构。

一、竹产业结构升级方式

1.保障资金与种苗

为使竹产业升级,实现农民脱贫,当地林业局应当在当地大力发展巨黄竹,保障目标实现,需要从外地将竹苗引入,但是在引入过程中会涉及到成本问题。所以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将巨黄竹发展放在林业重点工程位置,予以大量资金支持,建立专项基金,解决苗费问题,若资金不足需要当地政府予以补贴,保障成本满足种苗需求。通过无性系巨黄竹种源进行移株造林,提升种苗成活率,保障生长量以及成材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如海拔、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选择适宜巨黄竹生长的环境,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的区域进行种植,规划好巨黄竹发展,将平坝区域、土质肥沃、疏松的河滩地区作为笋用林产业发展地区。

2.多种发展

竹产业升级不能完全依靠一种竹品种,也可以选择质地优良的斑竹或者楠竹,这两种竹品种质地坚硬,并且这两种竹材分布较广,可以就近采种,就地移植,并且能够提升成活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成本。斑竹直径一般在7-8cm,每节长度在40-50cm,这种竹子适合工艺编制,满足竹制需求,应当引以重视,所以可以作为竹产业结构升级的品种。A县水竹以及巴山木竹分布较广,价值较高,可以协同发展。巨黄竹无性种苗一般每?w成本价在20左右,若是运输到A县运费在15左右,成本大致在35元一株左右。所以按600株/hm2栽植密度计算,种苗费一般在24800元/hm2。所以a地区可以可以将本地楠竹、斑竹等诸类进行迁移,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成本,为保障在节省成本的模式下完成发展目标,专家建议可以根据当地橡树林的现状,营造杂交林。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引进巨黄竹等优良品种试栽,探索出高速生产技术,带动当地发展巨黄竹,种植在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地区,形成示范点,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其他群众发展竹林,此种引种种苗费在六元每株,投资成本较低。

3.发展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不断研究发现,不管是在提高巨黄竹成活率和成材率方面,还是提高竹笋竹材产量品质效益以及其他方面都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所以当地应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进行实地考察。对竹种种植技术进行全面普查学习先进育苗技术,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巨黄竹种植以及杂交林培育。竹林一般在种植四年后才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回收成本,在7-8年才能够完全生长为成熟林,竹材收入能够达到1.5万-2.5万元/hm2。所以单靠竹材创收,产值终究有限,只有实现综合开发,通过生产方式增值,才能够实现既定目标。

二、脱贫策略

1.政府支持巨黄竹发展

在发展竹产业过程中,政府应当积极配合,予以鼓励,一般农民在知识层面较为匮乏,对于种植巨黄竹没有思路,所以政府应当积极引进生产技术,并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前来讲座,让农民将种植经验吸收,应用到种植当中,并告知农民如何使用新技术能够达到较好的种植效果,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提升农民种植素质与技能,这也是保障实现最终种植目标的基础。

2.保障生产责任

A地区政府在指导农民引进巨黄竹时,需要保障每一位农民的生产安全,鼓励农民生产巨黄竹过程中,体会农民心理,若是有农民种植一段时间后,突然不想种植,那么政府应当将竹林接手,并予以农民一定的补贴,根据相关资料显示A地区中已经实现每户农民能够得到50-100元的现金补助,这种情况下能够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还需要做好产业合作机制,使农民种植的竹子最终能够销售出去,带来经济效益,定期组织培训会议,对农民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实现更好的种植与生产,最终带动经济进步。

3.招商引资,发展旅游

政府在当地实现全面种植后,竹子生长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在此时间内,当地政府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当地旅游业,可以建立一些娱乐山庄之类的项目,将当地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并加速产业转型,建立巨黄竹产业园,并由点及面发展,将产业园迅速扩大。通过广告等方式,提升当地竹林旅游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并且技术水平也应当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努力改进,实现巨黄竹二次生产,可以将其加工成各种工艺品以及保健品等,提升经济价值。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向上申请,建立自然保护区,使产业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4.注重创新性

A地区生产竹产业只能单方面发展经济,不能实现循环发展。所以应当增加创新力度,比如将竹产业与当地文化结合在一起,或者将竹产业向金融界靠拢,引进信贷产业,建立竹产业基金会,使竹产业发展更加系统。人们生活也会随着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而不断提升,实现创收,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构建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6: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跨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长期以来“苏中的苏北”迅速跻身苏中第一方阵。

一、坚持科学发展,在更高定位上坚定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建设熔盛、神马等目标千百亿能级企业,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在快转型、快见效上狠下功夫,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

二、凸显产业特色,在更高平台上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九鼎风电、赛福特物联网等百亿级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如皋港船货港一体化;打造集科研、培训、信息服务、餐饮物流的全国最大花木城;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提升发展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等特色旅游业;依托演艺传媒、教育培训两大集团,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打造花卉盆景、外向果蔬等六大十亿元高效农业板块。改造提升液压机械、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打造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三、注重集聚集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加快。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放大一类口岸优势富集效应,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把“三化”互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快中心城区和如港新城CBD、RBD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能级提升。始终把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打造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的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加快建设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始终把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推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和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立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须警惕五大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在10年前的“十五”计划中,已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法。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因此,10年之后,“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窝蜂的跟风唱高调

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

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

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

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面对上述误区,到底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呢?

上一篇:手提袋印刷的相关知识下一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