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生上课讲话引起的反思

2024-05-04

由学生上课讲话引起的反思(精选7篇)

篇1:由学生上课讲话引起的反思

教育

叙事

由学生上课讲话引起的反思

郭 宜 群

蚌 埠 十 中

由学生上课讲话引起的反思

背景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框其中一个知识点是关于“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的”。课文内容表述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考虑如何处理教材才能确保做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和树立价值观、法律意识。适时,“重庆杨武夫妇房屋拆迁”的新闻引发关注,其中杨武夫妇手持宪法和挥舞国旗的举动很能佐证课本的知识观点。于是,我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一社会材料作为背景,以丰富教学内容。

故事讲述与故事分析

整个教学过程和预案设计基本吻合,教学活动展开得很顺利,在讲述到“法律保障公民权利”这一知识要点时,我适时抛出问题“最近,重庆出了个最牛钉子户的新闻,同学们知晓吗?”。正如备课设计时预料的一样,学生对于这一新闻是知晓的,但仅限于知道,缺乏对整个新闻事件全面了解,更缺乏从法律、法理的角度剖析该新闻事件,说明学生缺乏法律观念与意识,也说明在这一阶段培养与教育学生法律意识与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我按照教学预设的教程展开教学活动。介绍了新闻事件的的整个背景和过程,在介绍的过程中对预设的两个细节背景:杨武夫妇手持宪法和挥舞国旗的举动,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结出有关认识,完成预设目标,顺利实现了学生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此时,我对最初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满意的。

在我准备转入新课小结教学环节时,我发现有两名学生在交头接耳,我对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有些不满,于是点了其中一名学生姓名并问他:“如果有什么需要讨论的问题,可以在班级公开讨论”。学生沉默不语,只是将头低下。我觉得已达到批评教育的目标,便让其坐下并准备转入下一教学环节。但另一位同学举起手,在经过容许后,站起来说:“他说,既然法律保障公民权利,为什么法院还会判决拆除房屋呢?”。因为在我所提供的背景材料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重庆九龙坡区法院裁定支持房管局关于搬迁的裁决,要求被拆迁人杨武在本月22日前拆除房屋。如不履行,法院将强制执行。”教学预设出现了意外,我既有些惊讶,惊讶于该位同学的的细致与逻辑思维的缜密,同时也有些紧张,该如何处理这个意外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课堂。“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同学的问题?”很明显,这样的处理结果出乎他们的意外,于是,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的议论并踊跃举手发言,但也很明显,对于这样一个复

杂的社会问题是超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意见也存在将学生刚刚建立的法制意识和观念搞乱的可能,所以我果断的决定结束讨论。正好课程时间也即将结束,于是我说:“××同学的问题留做课后作业,同学们下课后可以继续讨论,现在,我们布置下节课的预习题纲”。××同学的问题引发的讨论被搁置起来。

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同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圆满解决。课后,如何解答学生的疑惑,我反复思虑:如何在学生现有知识、认知水平的前提条件下,在不影响其建立正确价值理想观的条件下,使学生的疑惑得到消除。在与同校其他教师商量后一致认为,可以 “曲径通幽”,采用类比法,让学生体验与感悟,自我教育生成认识。

利用休息时间,我将××同学叫到办公室,首先向他表示歉意,同时告诉××同学老师制止他并批评他是为了维护班级教学秩序,保障学生学习、听课的权利。但是由于观察不仔细,了解不深入,对他(××同学)的行为存在误解。老师在了解真实情况后,还是能够理解他(××同学)的行为,这也是保障学生,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学生学习、听课的权利。进一步指出,××同学自己是否具有类似的亲身经历呢?

在××同学表示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作为法院的裁决,也只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最后的结局“各方的积极协调,拆迁工作于4月2日完成,历经三年的重庆杨家坪鹤兴路旧城改造项目拆迁纠纷告一段落”圆满结局恰恰证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法律保障和维护公民权利。经过讲解,××同学认可并接受“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的”的基本认识。同时,由于我没有漠视××同学的问题,并且给予了特别关注,使××同学感到了特别的尊重,引发了情感共鸣,××同学以后学习特别努力。这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表现的特别明显。

故事反思

此外通过这节课,我还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品课上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初中学生已经具备有独立性,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脑子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在教学中只有面对实情,讲真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就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反之,学生只能跟着说假话。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必须对学生讲真话。这是有效地教育青年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允许把儿童、少年特别是青年放在一种“思想无菌室”里进行教育,使他们闭眼不看周围生活中的缺点。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实来教育。学生对于教师的真话和假话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必须使整个教育过程充满真实的气氛。”

要做到鼓励学生说真话,教师要首先做到讲真话,作为思品课教师要不断教育自己,要“用信念来培养信念”。对自己所讲授的道德认知要有坚定的态度,这样才能不被复杂的社会现象所动摇,才有可能以理服人。其次,思品课教师在备课中,要敢于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加以认真分析。

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不躲躲闪闪,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社会现象。再次要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学生对教师所授的知识认识有不同看法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正常的。不让学生说出来,教育就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到实效,而且还会由于缺乏强烈的共鸣,难以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也不可能培养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认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允许和教师讨论。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追求真理。最后,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讲话的艺术。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在人格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要理解、宽容。通过平等、亲切的语言所营造的语境,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包括课内课外),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周围,努力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问、合作和参与。

二、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的同时应保持审慎的态度。新课程改革提出“生活化”的理念,强调教学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要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课堂。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遵循新课程理念,要敢于突破课本教材的的束缚,树立“社会即课堂”的观念,及时了解社会形势的变化、经济形势的发展、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及科技的进步等社会变化与发展的新内容,冷静分析,认真汲取其中的养分,充实自己的备课内容,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

在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的同时应保持审慎的态度。要认识到“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预案,认识到教学行为必须为学生发展服务。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的自然情况、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以及学习能力,对于实现“三维”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时,要特别注意做到观点材料化、材料学生化。要做到有所“取”;有所“舍”。要做到既善于用现实社会中的材料来证明观点,同时必须将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原理和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炼出观点和知识。指导学生在构建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进一步要主动德、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社会生活中时刻学习思想品德,以利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的持久性。

三、科学而艺术的融合“预设”与“留白”,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教案与动态生成的关系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总希望将自己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能顺利执行下来,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不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节外生枝,但教学实际往往是始料不及的。课堂上的情况千变万化的,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始料不及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设计(预设)时,就要依据课程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作到有目的的“留白”,同时要随时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的变化,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教案与动态生成的关系,对原设计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参与”要大胆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参与”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参与的不妥之处,以促使预设和生成目标的和谐和统一。只有把整个思想品德教学置于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系统之中,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教案与动态生成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中,产生 “教案”预定意外的事情是很正常的事情,正确、科学的引导更能激发学生更大的求知欲望;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动态生成的问题态度要清晰明确,处理方式与方法要灵活机智,但切忌不理不问,或故意回避;③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一般由学生来解决学生中的问题;具有普遍倾向的问题可以确立为师生共同探索的问题,共同研究,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确实无法解决,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向学生讲明,同时可以作为课后探究作业留在课后探究。

篇2:由学生上课讲话引起的反思

作业是小学生居家旅行的必备良药,学生与作业可以说是息息相关,但学生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视作业为一笔财富,一类是视作业为魔鬼,一生与作业作斗争。

你先看好学生的作业,一翻开便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看着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一幅曼妙的.字画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好!

再看看那些不思上进的学生的作业,那一个个字寥寥草草,乍一看,根本看不出写得是什么。他们的作业有一个坚定的概念:能写一个字决不写两个字!所以他们的作业是远看一条龙近看一条虫。

今天,我们班就因为作业引起了一场**。

我们班每天中午都会有一张练字,下午第一节课课间交上,今天上午老师却没有布置,谁知到了第一节课课间,就有人嚷嚷着交练字、交练字。不是没有吗?!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抄起语文书,拿起练字本。以刘翔跑一百米的速度写起练字来,环顾教室,只有那几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在玩。

不一会儿老师来了,才知道今天原来没有布置练字,同学们都哀声怨气的,觉得练字白写了。

篇3:由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引起的反思

1 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1 . 1 社会方面

社会上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健康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体育锻炼场馆不对他们开放,加上教育导向的以分数和考试为主的教育体制,中考、高考成为了大家最为关注的事情,社会上出现“重智育,轻体育”的意识,对学校体育教育投入资金不足,导致青少年学生得不到很好锻炼,体质下降。特别是近几年的体质持续下降现象,才引起了全社会的广大关注。

1 . 2 家庭方面

1.2.1 生活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大部分家庭都奔上了小康生活,家长担心的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怎样让孩子吃得好。但对营养常识缺乏,认为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东西最有营养,能够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结果导致营养过剩,身体超重及肥胖。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失调,体质下降。

1.2.2 教育方式

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和网络游戏也随之出现,家长很少关心学生的体育锻炼问题,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出于孩子外出玩耍不好管束,宁可让其在家玩一些所谓的智力开发游戏,因此,回家看电视、玩电脑变成了孩子的休息娱乐方式,课外活动时间和体育锻炼越来越少。

1 . 3 学校体育教育方面

《体育课程标准》虽已正式实施几年,但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仍存在一定问题,如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常被挤占现象;体育课师资方面有待提高,上课达不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不同学段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上衔接不够,存在低水平重复,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容易打消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很低,有的学校拿它只当一个摆设,甚至课程资源严重缺乏,体育课课程内容单一甚至不上等等。

1. 3. 1 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以成绩、分数和排名等标准来评定个人,“重智育,轻体育”思想使得青少年学生压力很大,精神高度紧张,不敢有半点松懈,休息、睡眠等时间严重不足,即使有周末和放假,学生也会参加各种补习班或者是完成老师留下的一大堆作业,这种没日没夜的苦读,就是为了获得好成绩。学习负担繁重不仅挤占了学生的睡眠和吃饭时间,也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受应试教育影响,升学率是每个学校所追求的头等大事,认为体育课不重要,体育课被挤占是常有之事,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就越少,学生体质严重下降。

1.3.2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影响

有些学校外表看似很繁华,体育课资源很多,露天的塑胶跑道、很大草皮场地、各种球馆和球场等等,但真正开放和使用的又有多少呢。这些学校大多是怕场地易受损加上修补费用较高,而限制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这些设施只是一个华丽的摆设。再就是把室内的场馆租出去赚取租金,学生进入需要花钱,大大减少了锻炼的学生。社会上人群的占用,也使得学生可锻炼的空间缩减。

还有些学校则是根本负担不起构建这些体育场地设施的费用,特别是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使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乏,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1.3.3 体育课教学过程的影响

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上体育课,内容虽不大相同,但教法却大致相同,热身、准备活动、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整理活动,学生对此也很是熟悉,上体育课就像是机械的完成一件事一样,教师的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使得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再就是在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这一方面上,教师片面的重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没有主动权,只是被动的接受技能,不仅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和终身锻炼的意识。最后就是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由于体育教师仍然迷惑,体育教师的数量、素质存在不足,加上管理不善,不少学校的体育课处于“放羊式”的状态,学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体育课名存实亡,体质得不到增强。

1.3.4 体育课评价考核机制的影响

体育课评价考核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的标准较低,不能使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引不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考核评价的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很好的体现因材施教,这会打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激情;教育主管部门对体育课评价考核机制管理的力度不够,使体育课仍被学校看作“豆芽科”、“小四门”,得不到重视。

2 建议与对策

目前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逐渐解决体育课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恢复锻炼兴趣,保证锻炼的时间,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2 . 1 改变应试教育传统的思想观念, 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以文化课成绩为主,对体育课不重视,应转变应试教育的那种以学业为主的教育,《学生卫生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小学每日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 h,中学每日学习时间不得超过8 h。各级学校应严格遵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得青少年学生的吃饭、睡觉和休息的时间得到保证,也能保证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2 . 2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与建立

那些设施齐全的学校,应向学生全部开放,不能只作为一个摆设,尽量减少社会人群的非法占用,室内场馆更不能为赚取租金向外租赁,应尽量的多引进设备供学生锻炼,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体育课程资源,正确帮助和引导学生使用,掌握了方法利于学生的自主锻炼;而那些买不起体育场地设施的学校,应想办法向上级反映,都要给与重视,积极完善场地设施,供学生锻炼。

2 . 3 加强体育课堂管理和体育课师资队伍

体育课教学过程方法千篇一律,使学生丧失了积极性,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时间等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升华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加强教师师资队伍,体高体育教师的数量和素质,改变“放羊式”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体育课的重要性和上体育课的快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灌输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

2 . 4 改革体育课评价考核机制

必须改革体育课评价考核机制,提高考核的标准,使学生有紧迫感,感觉到它的重要性;改革教育质量的评估方法和考核制度,体现因材施教,建立完善科学合理地评价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育部主管部门加强对体育课评价考核机制的管理力度,改变人们对体育课无所谓的态度,使学生和学校都重视体育课,才能更好的利用它强身健体。

3 结论

篇4:由积累问题引起的反思

长期以来,“绝对贫困化”问题实际上不是被当作一个学术问题来研究,而是被当作一个政治问题来处理的。这种态度不仅伤害了许多好人,其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硬把“绝对贫困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合法性的依据,则在理论上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危险:一旦“绝对贫困化”在学术上受到了挑战,无产阶级革命的合法性就受到了怀疑。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绝对贫困化”的提法来自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马克思本人没有直接讲过什么“绝对贫困化”。作为一篇基于英国工厂视察员报告的研究成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科学性无可置疑,但恩格斯并没有打算把“绝对贫困化”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他在此书再版时所写的跋,则指出了该书出版以后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的某种改善。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时指出,调节工人工资的规律不是铁的,而是有弹性的。虽然他在《资本论》中强调资本有一种压低工人工资的倾向,但同一本书中关于利润率降低趋势的论述则提示,工人阶级通过有组织的斗争,可能分享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文明成果。一百多年来的史实证明,资本主义发展从长期来看,的确提高了一个国家的普遍工资水平,而不是压低了它。顾准认为,“后进国家的低工资使它们的物价便宜,竞争能力强,积累率高”,成为“后进国家得以发展资本主义的动力之一”。这与现代西方发展经济学有关“后发优势”的分析是一致的。不过,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对原始积累时期“绝对贫困化”现象的描述,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尽管社会制度不同,过度积累的消极后果,也有可能反映到部分居民的“绝对贫困化”上。大跃进以后不少农村饿死人的教训,近年来见诸报道的“血汗工厂”及童工、女工的悲惨遭遇,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道理是对的,但政府不能放弃救助低收入阶层的责任。这不仅仅是一个道义问题,特别是在经济起飞阶段,如果弄不好,也有可能转化为严重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出于当时的政治、历史条件,顾准没有能够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积累模式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只是指出了斯大林关于消费品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观点中存在的矛盾:“把这个不能分割的社会生产之流,分割其中一部分称之为商品生产,另一部分称之为非商品生产,于是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就被支离割裂,无法理解了。”这正是理解传统计划体制下积累模式的钥匙。农产品的低价格决定了工业劳动力的低工资,工业制成品的高价格导致了工业的高利润,利润的计划转移进一步增加了重工业的积累,从而使重工业自我服务型的经济增长成为事实。这种积累模式虽然在十月革命后的七十年中已经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发达的工业国,但其内在的深刻矛盾不只是造成了农业的凋敝和工业的低效率,而且最终导致了苏联经济的崩溃。不管是由于起点低,还是人口增长过快,传统的积累模式没有使中国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能够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实行,其政治前提是全体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献身精神,以及政府极高的行政效率。这是百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和长期革命战争的宝贵遗产,但我们却没有加以珍惜。反科学态度的大跃进及其后果,动摇了农民对政府的信赖;文化革命过度的政治斗争,则破坏了干部队伍的理想和纪律。这是传统计划体制在我国过早天折的根本原因,也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在中国得以顺利起步的重要因素。从研究角度出发,还应当指出社会主义积累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无论是苏联,还是改革前的中国,在工业化的努力中,从与西方贸易的比较优势中获利甚少,劳动力低廉得令人难以置信。对这种封闭发展模式的批评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了。然而在纪念二次大战结束五十周年之际,不妨提出另一个问题:如果苏联、中国采取德国和日本的发展模式,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来说,难道一定是一件好事吗?

原始积累不可能没有代价,只不过有些代价体现在民族国家内部,有些则体现在外部罢了。苏联、改革前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类似发展阶段相比较,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积累率特别高。问题在于,这种特殊积累模式带来的高积累率,并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换句话说,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付出的代价过高。这就牵涉到一个积累效益问题。积累率高,积累效益不一定好。以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为例,当年的积累率高达国民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但那些形形色色的土高炉、反射炉,对下一步的经济发展,甚至对重工业自我服务型的增长都几乎没有什么用处。为了维持一九五八年铺下的全民办工业的大摊子,一九五九年的积累率超过了百分之四十,直到把国民经济拖垮,被迫进行强制性的调整,积累率一直降到一九六二年的百分之十左右,才慢慢恢复过来。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积累效益不好的另一个原因是出于备战考虑导致的经济结构扭曲。据统计,改革前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三分之一放在三线建设上,人员、设备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但工厂建在山里,投资成倍增加。建成以后,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军品任务越来越少,生产民品则成本过高。迁出来吧,花钱可能比建个新厂还多。政府处于两难的境地。关于经济结构扭曲造成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九八O年世界银行中国考察报告中有详细的分析。改革十五年来,经济结构扭曲问题并未得到缓解,在某些方面反而更严重了。在放权让利的总格局下,各级政府重点投资、低水平引进的耐用消费品生产线,无论是洗衣机、电冰箱还是电视机,都有好几百条,最后有效益的每种产品不过一二十条线,其余的生产线大量闲置,积累效益何在?耐用消费品生产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加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迫使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积累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问题在于,如果积累效益得不到改善,这样高的积累率能够长期维持下去吗?

关于后进国家工资成本低的竞争优势问题,顾准举出了一个相反的例子,即美、加、澳类型。“其特点是广阔无垠的新土地,家庭农场的大农经营,造成高工资的底子,它使工业一开始就不能不实行高度机械化,产生了福特主义、泰罗制度、产业合理化等一套古老的资本主义国家未见过的东西……”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不利于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发展,而且还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人口的超前增长,是一切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曾经走了一个大弯路。从人与耕地的比例来讲,解放初期的中国人口已经足够多了。如果从那时起中国就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以后的问题就会好办得多。但那时中国人多子女多福气的陈旧观念,在劳动创造财富的新理论下得以发扬光大,三十年的人口增长超过了欧洲、北美人口的总和。不讲经济政策上的失误,仅是人口政策失误这一条,就将中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降低了一半以上。当我们开始认真抓计划生育的时候,耕地与人口的比例已经下降到生态环境崩溃的边缘。教训是十分惨痛的。劳动创造财富,这个道理是不错的。但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能称之为劳动。在称之为劳动的人类活动中,也并非所有的劳动都创造财富。现代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人与机器的结合。所谓机器,抽象来讲就是资本。没有资本积累,现代生产就无法进行。主张多子多福的人忘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即人本身首先是一个消费者。如果一个人在工作年限内创造的价值不足以支付他一生的消费,就不会有积累产生。不将这个道理讲清楚,则每个人都认为社会有义务养活自己,而不去问问自己是否为社会尽到了责任,提供了积累。我国人口增长还要持续二十年以上。届时,中国将进入老年化社会。如果我们目前不能在劳动力比较年轻的时候加快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足够的技术、资本积累,二十年后,中国将面临十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与希腊、罗马所代表的西方文明相比较,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其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大不一样。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府。与此相适应,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官僚制度,根据顾准的研究,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自治市,也从来没有产生过商业本位的政治实体。这就是说,中国社会的组织资源一直集中在政府内部,民间的自组织能力很差。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军,往往一开始就模仿它所反抗的那个政府的官僚组织制度。就连近代的太平天国,虽然打着拜上帝会的旗号,也未能逃脱这一规律。因此,中国革命胜利后,动用政权的力量,进行计划体制下的强制积累,应当说是顺理成章的。这一体制未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就运行不下去了,其原因也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改革以后,随着中央行政权力的削弱,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集中模式的积累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不过,事情也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出现了什么多元化的民间投资主体。投资积累的主体仍然是各级政府。这种分散了的政府主导型投资积累模式,没有解决投资额约束问题,又增加了一个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那些所谓的民间投资主体,都与各级政府官员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摆脱政府控制的努力,在乡镇企业中也很少取得成功。这种由各级政府控制的、分散的、低效益的投资积累模式得以存在的原因,是中国老百姓过高的储蓄倾向。不管西方人如何不理解,高通胀、负利率条件下储蓄的高速增长,维持着投资积累的高速增长,支撑着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九十年代以来的这种增长格局能否持续,取决于老百姓对储蓄的信心。中国历史上与政府相对应的组织资源是家族。在国民收入分配继续向居民倾斜的条件下,家族有可能扮演投资积累主体的角色。海外华人财团的崛起已证明了这一点。问题在于,家族扮,演这一角色,要求政府能够提供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各级党政机关纷纷办“实体”的情况下,政府能够履行这一职责吗?

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算起,二○一○年以后中国将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口老年化以后经济起飞的先例。留给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间只剩下十五年了。如果目前这种高积累、低效益的增长格局继续下去,中国将丧失进入现代工业国家行列的又一次机会。诚然,自顾准写下“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一文以来,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顾准所说:“中国人从来是经验主义的”,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较,中国改革的办法是相当成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胜过一打戈尔巴乔夫的五百天计划。然而,经验主义的消极面,是压制科学批判精神的发展。因此,我们改革队伍中的某些朋友,也患了一种“史官文化”病。他们或许是出于文革时期派性斗争的经验,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不愿进行进一步的剖析,总怕“给改革抹黑”。殊不知,由于中国传统的习惯势力之强大,那种“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事情发生是不奇怪的,一位醉心于改革的朋友担心:如果现代企业制度这服药再不灵,那可怎么办呢?这说明奏折条陈式的改革理论研究已经走到尽头了。理论来源于实践。不对改革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总结、归纳、升华,理论就枯竭了。而要对改革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总结,改革者就要首先剖析自己,不要陷于种种既得利益的包围之中。人口老年化到来之前的十五年,是对这一代中国人自信心和智慧的挑战。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高速低效、危机伺伏的国民经济,一个行政协调失灵,市场秩序初建的经济体制,一个信仰发生危机,又被金钱搅和得全民浮躁的社会,政策选择是十分困难的。或许在这种情况下,危机本身就是一条出路。恐怕也只有危机才能重新振奋那股已被渐进式改革消磨掉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宗教般的热忱,没有激进派的偏执,历史上哪会有成功的革命?然而,谁敢说中国不再创造奇迹呢?五千年不间断的文化传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篇5:由操作活动《水果串》引起的反思

活动时,我用一个神秘箱的水果来引题。先引导孩子们通过视觉、味觉、触觉来充分感知水神秘箱里的.水果的颜色、味道和形状,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我采用集体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给了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感知,我一一对幼儿提问,给了每孩子大胆表达的机会,所以所有的孩子都能清楚的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水果的感受。然后让孩子们说说水果怎么吃,接着,我出示脸盆里切好的水果,今天老师也要请宝宝们吃水果,但我们今天用竹签来帮忙,请他和我们一起来吃,同时出示串好的水果串,孩子们满怀着好奇和期待,也想跃跃欲试了,我先请个别宝宝来尝试串水果,在宝宝们串水果时引导孩子去感知水果串的色彩美和形式美,同时也要求孩子水果穿上串4个水果。在制作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孩子们都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选择水果来制作,而且都能与旁边的宝宝一起交流我的水果串上是什么水果,他们的形状是怎么样的,而且宝宝们都能串4个水果块。

在品尝水果串的环节,孩子们都张大了小嘴巴“啊呜,啊呜”吃着自己的成果。有的还说,老师你也尝尝,我的水果串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看到孩子们都能从中体验到快乐,我也感到一些欣慰。

篇6:由学生上课讲话引起的反思

课堂上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王艺强同学说,除了数字法外,还运用了比喻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问。太阳很大,很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把太阳比做大火球。王艺强刚说完,还没有等我开口说话,陈爻马上站起来说:这不是个比喻句。太阳本来就是一个大火球。王艺强也不甘示弱,说:这个句子虽然没有像、好象等比喻词,但是它有两个事物,太阳和大火球,老师说了,比喻句把一个事物比做另一个事物,我想,王艺强还真行,能够用比喻句的特点来分析句子。我边听边赞许地点点头。其他同学也跟着附和对,对。。还没有等王艺强说完,陈爻着急的说:不是有没有比喻词的问题,是因为太阳本来就是大火球。我查了资料,说辐射光谱。太阳是个炽热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可达6000°K,它以辐射的方式不断地把巨大的能量传送到地球上来,哺育着万物的生长。哎呀,这个知识我事先还真的不知道。同学们知道陈爻喜欢看书,知识面广,也都相信他说的话没有错,但是仍然将信将疑,把疑惑的目光投向我,希望我能作出判断。我知道此时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悱不启的时候。据已有的经验,我知道这句话肯定是个比喻句,但是我觉得如果陈爻查找的资料正确,他所说的也有道理。到底是不是个比喻句呢?我决定采取延迟评价策略,把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我觉得是比喻句。因为我们原来写的比喻句都是太阳是个大火球,月亮是个大玉盘我觉得是。老师曾经说过,是,也可以成为比喻句,比如,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对同学们得意的看着陈爻叫着。陈爻似乎明白同学们说的有道理,但是他又坚定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却无法说服大家,于是满脸委屈,无可奈何地一屁股坐到座位上。我首先肯定陈爻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能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增加对课文的理解,其次能认真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且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太阳是个大火球,这句话到底是不是个比喻句,我想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再请教更多的人,查找一些资料,做更进一步的思考,可以吗?

下课后,我把这个问题带到老师们中间讨论,大家也认为这是个值得争议的问题。经过议论,还是一致认为太阳是颗恒星,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太阳比做火球,形象地说明太阳热的特点。晚上,我在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我看到了以前从没有看过的有关太阳的,有关星球的很多资料;我查到了如何判断一个比喻句的知识此时我觉得知识海洋的浩淼与自己知识的渺小。我将自己认为可以具有说明力的资料的网址收藏在博克里。

再次走进教室,我问学生:同学们,通过两天的思考,你们认为太阳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呢?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最后发展成一次激烈的辩论会了。这次他们手上有更多的资料,辩论起来还有理有据。我索性不理睬,任凭他们说去。因为我也查看了很多资料,所以,他们所说的我基本了解一些。但是,他们辩到如果说太阳是个大火球,是是个比喻词,那么,我是个小学生,也是个比喻句了?这个涉及到比喻的一种形式,暗喻。我顺势给学生讲清楚比喻的三种格式:1、明喻,2、暗喻,3、借喻。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他们听的特别认真。

在这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参与进来的同学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另一部分没有参与进来的学生却很茫然。我觉得有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学习以及学习的途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番话语:同学们,从陈爻的一个问题,引发了我们思考太阳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是不是个比喻句。我们通过找资料、分析、判断、辩论,你现在想说什么话?学习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对,有了问题还要想办法弄清楚。这就是学习。学习不仅是课堂上,也不仅上老师教。还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比如,查找资料,跟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甚至辩论。这次的活动应该感谢陈爻,如果没有陈爻的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我们也许不会知道这么多知识,大家说对吗?

看到学生手上的资料,我想到自己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多问题。一张电子报,让我深受启发,能否让学生也通过电子报或手抄报的形式,把自己找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呢?于是我打开自己收藏的电子报的网址,让学生欣赏一个初中生制作的色彩艳丽,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学生非常兴奋。在欣赏之余,他们有了新的问题怎么找图片?怎么交作业?于是我教他们找图片,注册博克,发送文件下课后一群学生以空前的热情围住电脑,在陈爻同学的的帮助下,纷纷注册博克。

第二天,谢恒、龚昀等同学把电子报用磁盘带来,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打开并保存在电脑上。胡佳慧、彭肖正杰也给我博克留言,更多同学带来的是有关太阳的手抄报。看到这些一点也不逊色的电子报、手抄报,和同学们在博克上的留言,我觉得语文教学已经深入到学生生活,延伸到课外,我感到很欣慰。

有关太阳是个大火球,是不是比喻句的问题,虽然延续了几节课,但是留给我的深深思考远远不止是否为比喻句这么简单。首先,知识浩瀚无穷,老师不可能知道成为百科全书,老师也不可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因此,作为老师要做的是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内在潜力,鼓励学生超越自己,超越老师,超越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材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是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树立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观。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三是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甚至在可以向学生请教,向学生学习,在互动中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篇7:由学生上课讲话引起的反思

在前些日的教研交流会上, 刚从北京新课程培训归来的历社科组长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烙饼的故事, 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与反思。故事说到, 有一个儿子嫌妈妈烙的饼不好吃, 妈妈听了生气地说:“我都给你们做一辈子饭了, 你还想怎么着?有的吃就不错啦!”这时候的妈妈还没细想为什么她烙的饼不好吃。后来, 她冷静下来开始反思, 进而研究起这做饼的学问来。“是啊, 你说我怎么就烙不好饼, 人家是怎么烙的呢?”“我烙不好, 人家烙得好, 可能是用的锅不一样?”为了验证猜想, 她出门时开始留心卖烙饼的店铺, 可她注意到外面专门卖烙饼的人用的也是平底锅, 和她在家用的没啥区别。她不甘心地又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 才发现“人家烙饼时加的油很少, 而且中间用毛刷加油。这样做不油, 还不容易糊锅。火不要急, 也不用老翻它。”领悟了其中“秘诀”后, 她觉得这其实很简单, 也没什么了不起。但重要的是, 她很享受这个探索的过程, 而儿子也开始夸她的饼做得好吃了。她不仅收获了成就感, 还学会了烙饼。学烙饼尚且如此, 教学探索又何尝不是呢?

二、创新教育时不我与

身处21世纪, 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社会竞争都急需大量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而优良的教育恰恰应时所需。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顺应当代社会发展, 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 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科知识, 旨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培养其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 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激烈竞争的合格人才。

作为该科教师, 如何烙好“教学”这个饼, 把学生培养成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认为教师也要像那位妈妈一样不断地思考探究。

三、烙好“教学”这个饼需要一步一步来

在教学中, 像那位妈妈一样, 教师也应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当旧方法不适用时, 及时接收学生反馈, 进行反思。

除转变思想外, 烙好饼也需要掌握“秘诀”, 即讲究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正确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能激发学生兴趣, 而“教无定法”, 教法因教材和教学对象而异。如, 讲授《多样的地形》这一课时, 笔者采用了“主体性课堂教学”方式, 以自然风光图片将学生引入课堂, 以古筝乐为背景创设情境,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随后以“提示主题、阅读课文、综合概括、情感感悟、反馈巩固、课堂延伸”开展课堂。而“聊天教学法”“假设教学法”等的采用更能将课堂变得生动。教学过程理应是积极有趣的互动, 一个享受的过程, 而非知识输出和接收的传输站。

而这也进一步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在课堂上寻求与学生间平等的合作关系, 起到点拨和承转作用, 而非领导、灌输的“权威”。例如, 在讨论问题时可以通过暗示、引导来激发思想灵光, 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激励他们发言。记得在十年前的一次深圳市新课程培训会上, 资深记者李建平曾说过, 教师应起到这么一个作用:“捕捉亮点, 点拨偏差, 让失误得以矫正;引发争议, 让思维擦出火花;削枝除叶, 让质疑抓住主干;拨动琴弦, 让情感得到熏陶;尊重选择, 让个性自主张扬;满足表现欲望, 让生命释放活力。”

而烙好一块饼来, 选材也很重要。如果用死面, 那即便技术再娴熟, 饼也会因干硬而口感不佳。因此, 将学生培养成“活面”, 让课堂成为活水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一书中说, “这些年来, 我一直苦苦思考:为什么他们学不会我们教的东西呢?我已经找到答案了:因为我们是在教, 我们是在试图控制他们的思想。”而这正是中国当下基础教育的现状, 太多的老师在“教”, 都把学生教得没了兴趣。因此, 教师的“教”要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学时应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强调合作意识。如课前让学生收集材料、课上观察分析、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评价、共享思维成果。学生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他们经过思考分析得来的, 而不再是从书本或老师直接得来的呆板知识。

再回到课程本身, 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涵盖面广, 还面临着学科交融带来的知识整合。受此冲击, “传统的教育模式”因为不能承载新时代对它的要求, 濒临淘汰。这便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挖掘课堂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等实现提升。另外, 如, 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丰富生动教学方式的采用也能吸引学生积极、自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但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 “如何更好地烙好这个饼”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 进步的脚步永不止息。笔者坚信课改的道路或许坎坷, 但前方一片光明。

摘要:如何创新中学素质教育, 始终是教师心头的一桩难题。眼下, 现行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素质方面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钻研之余也感到力不从心。

上一篇:龙桥蓝天幼儿园安全隐患自查报告下一篇:我吃到了自己做的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