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试题

2024-05-11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试题(精选8篇)

篇1: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试题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试题

姓名:工作岗位:、分数:

一、填空题

1.《设备安全检查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__压力管道_,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已于 年月日开始施行。

3.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体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休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4.压力管道制造许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严禁从事下列活动:涂改、转让或出卖“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书”和伪造《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向末经制造许可的单位提供许可产品质量说明书、合格证或产品铭牌。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

1、你本人在企业从事哪个工作岗位?该岗位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 略

2、你单位申请压力管道制造许可产品的级别、品种和代表产品是什么?

答: 级别品种代表产品

A1聚乙烯管材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450mm的燃气用埋地聚乙稀管材

(dn450~dn630)

A2聚乙烯管材其他燃气用埋地聚乙稀管材(dn32~dn400)

A1聚乙烯管件燃气用和流体输送用埋地聚乙稀电熔/热熔管件(dn32~dn630)

3、你单位制造许可的产品技术准名称是什么?简述其与质量保证体系的关系? 答:《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GB 15558.1-2003《燃气用埋地聚乙稀(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

GB 15558.2-2005《燃气用埋地聚乙稀(PE)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件》

与质量保证体系的关系:略

4、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国家的法制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第一层级宪法为根本大法

第二层级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及诉讼法为主干法律

第三层级为国务院及其部门的法规,规章

第四层级地方、自治地方法规规章管理办法

篇2: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试题

本规则已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第1号修改单,对《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予以修改。修改后的规则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资格许可的实施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条例》适用范围内的压力管道元件,其制造许可应当符合本规则的规定。

本规则不包括安全阀的制造许可。

第三条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按照产品类别、品种、许可级别和产品范围确定许可范围,具体划分见附件A。

压力管道密封件、防腐蚀压力管道元件、低温绝热管、直埋夹套管、压力管道制管专用钢板、聚乙烯混配料的制造许可采用型式试验的方式。

第四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境内、境外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工作,并且颁发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以下简称制造许可证)。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境外压力管道元件、境内A级和AX级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申请的受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其他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许可受理。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部分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许可审批,并且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其他部分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许可审批,具体的委托项目见附件A。

第五条 制造许可证的有效期为4年。获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应当在其制造的压力管道元件产品(以下简称产品)上使用“许可标志”(样式见附件B)和许可证号。

第六条 从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资格许可鉴定评审工作的鉴定评审机构(以下简称鉴定评审机构)和从事相关型式试验工作的型式试验机构(以下简称型式试验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

第二章 制造许可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第七条 制造单位应当具有法定资格,取得所在地政府部门合法注册。

同一制造单位在同一城市(指设区的市,下同)有多处产品制造地址时,可以提出一份申请;同一制造单位的多处产品制造地不在同一城市时,应当分别提出申请。

第八条 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制造产品。如果采用企业标准或者国外标准,标准的安全技术要求应当经相应的技术机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者型式试验机构)审查通过。

制造单位应当保证产品安全性能符合有关压力管道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首次取证和增项(升级)的制造单位,应当通过试制的产品证明其具备制造符合要求的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的能力。对于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型式试验的产品,应当经型式试验合格。

第九条 制造单位应当具备制造符合要求的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的能力,其人员、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等资源条件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有适应制造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和技术工人;

(二)有许可制造产品制造需要的生产条件,包括厂房场地、原材料和产品存放保管场地、制造管理的办公条件、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等;

(三)有适应产品制造需要,并且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检测手段,包括检测仪器、理化检验设备、无损检测设备、计量器具,有与产品出厂检验项目相适应的试验条件;

(四)具备产品的主要生产工序和完成最终检验工作的能力。具体资源条件见附件C。

第十条 制造单位分包或者采购的原料、零部件以及压力管道元件、生产工序或者检测工作,其工作质量及产品质量仍由制造单位对用户负责。

制造单位采购的原料、零部件及压力管道元件属于本规则管辖范围的,其制造单位应当具有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资格;无损检测的分包机构,应当具有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无损检测机构资格或者是取得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的制造单位,并且有相应的无损检测能力。第十一条 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与许可产品制造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第十二条 获得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检验机构)申请产品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

第三章 制造许可程序

第十三条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程序包括申请、受理、产品试制、型式试验、鉴定评审、审批、发证。

第十四条 制造许可申请采取网上填报方式。申请单位应当登陆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填写《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申请书》,并且附以下扫描资料(PDF或者JPG格式)提出申请:

(一)《申请书》中的申请许可类别表(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二)工商营业执照;

(三)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四)特种设备质量保证体系目录(也可以为其他电子文本)。

因特殊情况,无法实施网上申请的而以纸质文件方式进行申请的,应当提交《申请书》(原件、一式三份)、工商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和特种设备质量保证体系目录(一份)。

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的,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定的填报方式执行。

第十五条 负责受理的机关对制造单位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在收到申请资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确定是否予以受理。

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完成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负责受理的机关应当当场予以受理,并且出具《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决定书》。对资料不全的,出具《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

对不符合以下受理条件的,出具《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一)申请资料不能达到第二章规定要求的;(二)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

(三)处于对办理《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有不利影响的法律诉讼等司法纠纷或者正在接受有关司法限制与处罚的。

制造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许可的,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由于制造单位原因,18个月内未能完成许可工作的,制造单位应当根据单位条件变化情况重新提出申请。

第十六条 许可申请被受理后,制造单位应当约请鉴定评审机构进行鉴定评审。产品有型式试验要求的,由制造单位约请型式试验机构进行型式试验。

采取型式试验方式的许可申请被受理后,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进口代理商应当约请型式试验机构进行型式试验。

受约请的鉴定评审机构和从事型式许可的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在约请生效后将鉴定评审通知单和型式试验通知单报审批机关。

第十七条 许可申请被受理的制造单位,应当按照适合鉴定评审和型式试验要求的规格及数量试制产品。许可有型式试验要求的,应当在型式试验前完成产品试制工作;许可没有型式试验要求的,应当在鉴定评审前完成产品试制工作。

第十八条 负责型式试验的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在接受型式试验约请后15天内派两名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取样,并且及时安排型式试验。

对采取型式试验方式的许可,不需要进行鉴定评审的,型式试验机构现场取样时,还应当进行以下工作:

(一)核查制造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与申请资料相符合,是否满足本规则第二章第七条的要求;(二)检查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以及许可标志的使用规定;

(三)审查设计资料、工艺文件,查看制造单位资源条件和其他必备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检测手段是否与制造的产品相适应,并且跟踪检查产品制造过程。

现场取样时发现制造单位的实际情况与申请资料不符,型式试验单位不得取样,并且在15日内向审批机关报告。

第十九条 型式试验应当按照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的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产品标准进行。型式试验结束后,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及时出具型式试验报告,型式试验合格的,还应当出具型式试验证书。

型式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证书一般一式三份,一份制造单位保存,一份型式试验机构存档,一份用于办理有关许可。

许可项目型式试验不合格的,型式试验机构应当及时向审批机关报告。

第二十条 许可产品试制、型式试验后,鉴定评审机构按照规定组织对制造单位进行鉴定评审。鉴定评审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现场核查制造单位是否符合本规则第二章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要求;(二)通过审查试制产品的技术资料和检查实物制造质量(出厂检验项目与工序检验项目),考核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三)确认许可标志的使用方法;(四)核实型式试验报告;

(五)确定许可产品项目及产品范围。

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在现场鉴定评审工作结束后的20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评审报告;鉴定评审结论要求制造单位整改的,自整改结果确认后10个工作日内出具鉴定评审报告。

第二十一条 审批机关在接到鉴定评审报告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等工作。

第二十二条 获得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当单位名称、地址发生变化时,应当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

当更换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或者质量手册换版时,应当在15天内书面告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市级)、审批机关和监督检验机构。

制造单位制造场所变更时,应当及时报告审批机关,由审批机关按照下述原则处理,并且通知制造单位:

(一)生产条件没有变化的,可以继续许可范围内产品的制造;

(二)生产条件发生变化的,制造单位应当约请原鉴定评审机构进行一次补充鉴定评审,由审批机关根据鉴定评审结果确定是否可以继续许可范围内产品的制造。

办理变更时应当提交的资料及相关程序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公告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获得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如果在制造许可证有效期内需要增加许可项目或者扩大许可项目,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重新办理制造许可申请手续。

第二十四条 获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组织生产制造和经营活动;(二)不得涂改、伪造、转让或者出卖《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三)不得超过许可范围制造产品或超过许可范围使用许可标记;(四)不得非法提供(出卖)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或者产品铭牌;(五)不得贴牌或被贴牌生产许可范围的产品;

(六)不得向用户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文件资料。

第二十五条 获得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有效期满后需要继续从事制造工作时,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满6个月前,向审批机关提出换证申请。换证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需要重新进行型式试验的,型式试验应当在提出换证申请前完成。逾期未换证的,原许可自动失效。

第二十六条 制造单位提出换证申请时,除提供第十四条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以下资料:(一)制造许可有效期内制造产品的汇总表;(二)产品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三)原《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复印件。

第二十七条 换证时,对原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许可项目无相应产品制造业绩时,应当重新试制产品并进行型式试验,换证程序按照第三章有关规定。

换证评审除包括第二章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否存在超出许可范围进行制造的行为;(二)产品安全性能接受监督检验的情况;

(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四)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情况;

(五)与许可产品有关的重大质量事故、用户反馈意见的处理情况;(六)许可项目产品的生产数量情况。

第二十八条 取得制造许可证(包括换证、增项)的单位及其许可范围,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向社会公告。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规则自 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00年1月7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与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篇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试题

摘要: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压力管道综合质量与性能的可靠,就需要在制造过程当中,对压力管道进行详细检测。文章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制造过程中压力管道的检测工作为研究对象,以磁粉检测技术的应用为着眼点,针对磁粉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要点及其相关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制造过程;压力管道;磁粉检测;无损技术

中图分类号:T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018-02

无损检测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在不造成被测物体损伤、破坏的前提条件下,对材料内部以及表面缺陷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合理的检测。无损检测所应用的检测介质包括射线、超声波、电磁以及渗透这四个方面。同常规意义上的检测技术相比,无损检测基础的优势表现在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无损检测不会对被检测对象的外观、性能产生影响,因而对于处于制造过程中的压力管道有良好的适应性;其次,无损检测的检测区域较广、检测速度较快。传统意义上的组织性检验单次仅能够完成对一个区域的检测工作,而无损检测则与之不同,能够对所有需要检查的区域进行快速检测。因此,对于压力管道而言,可最大限度地保障检测的有效与可靠。在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当中,又以磁粉检测技术的重要性最为突出。

1 应用磁粉检测技术检测压力管道的价值

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压力管道的构造大多比较的复杂,且管道外形存在一定的不规则特征。特别是在压力管道的制造过程当中,压力管道的表面、近表面缺陷通过超声、射线、渗透等检测方式从效率和灵敏度方面都不是很高,而需要以表面磁粉检测的方式,确保检测效果。具体来说,在制造过程当中,对压力管道焊缝层间进行磁粉检测技术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对磁粉检测的基本程序进行规范,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磁粉检测所涉及到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七个方面:预处理阶段→磁粉及磁悬液施加阶段→磁化阶段→磁痕观察与记录→缺陷评级→退磁阶段→后处理阶段;其次,在应用磁粉检测技术进行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过程当中,能够对提高压力管道表面检测的深度,通过对直流、脉动电流磁粉探伤机的应用,还可显著提高压力管道焊缝检验质量。

2 压力管道磁粉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

磁粉检测技术的核心在于:在整个磁场环境中,利用铁磁材料被磁化的反应,在表面或者是近表面缺陷位置产生磁漏,以此种方式进行探伤处理。将铁磁性材料放置于磁铁N、S两极之间,会导致磁力线的形成与通过。针对外观均匀且一致的材料而言,磁力线的分布呈现为均匀性、平行性状态。反之,若压力管道在制造过程中,表面存在一定的裂纹、气孔或者夹渣,则磁力线在穿越这部分区域的过程中,会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可以直观地判定压力管道中存在的缺陷之处。具体而言,在压力管道应用磁粉检测技术进行无损检测的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压力管道中的磁轭法应用要点分析:在有关压力管道的制造过程当中,无损检测的核心在于对所制造压力管道外观焊缝进行检测。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磁粉检测技术的应用仪器多表现为便携式磁轭探伤仪器。此种磁粉检测仪器的主要优势在于: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便捷。基于以上优势,使得该仪器在压力管道的磁粉检测过程当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上来说,磁轭法应用中可以通过单关节或者双关节的方式,对压力管道进行纵向磁化处理,完成包括对接焊缝、角焊缝以及坡口等相关区域的无损检测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磁轭法作用下,需要针对同一部位进行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垂直独立检测工作,因此可能存在检测故障、漏检等方面的问题。

(2)压力管道中交叉磁轭法的应用要点分析:相对于压力管道而言,在制造过程当中,交叉磁轭法的应用多是通过对磁场进行旋转处理的方式,达到工件磁化目的。目前,多将交叉磁轭法作用于对焊缝、母材以及局部封头部件的检测工作。在现行JB4730标准规范下,规定在基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交叉磁轭法进行磁粉检测工作。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由于交叉磁轭法的应用可以获取旋转性磁场,不但对压力管道无损探测的灵敏度以及可靠度水平较高,同时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探伤效率。不但如此,基于旋转磁场方式磁化工件的处理技术多为完全连续磁化法。此条件作用之下,磁轭的行走速率大多表现在平均每分钟2~3min范围之内。同时,为了确保磁粉检测数据反应的真实与可靠,就要求对磁极端面与工件表面的间隙进行严格的控制(现行标准中要求磁极端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间隙距离严格控制在1.5mm范围之内)。同时,从检验方位的控制角度上来说,磁粉检测中,检验部位的合理方向应当确定为下行或斜下行方位。在磁悬液的喷洒过程当中,需要确保磁粉能够有充足的实践进行集聚反应,防止对已形成的磁痕造成冲刷,影响检测结果。

(3)压力管道应用磁粉检测技术进行无损检测中的关键问题:在对待检测压力管道进行磁化处理的过程当中,可以以交流电或者直流电方式进行磁化处理。若采取的是交流电磁化,则受到电流集肤效应的影响,在对压力管道表面缺陷进行探测的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灵敏度水平极高;若采取的是直流电磁化,则受到磁化均匀性的因素影响,导致浅层表面下的深度缺陷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发现,以确保无损检测质量的有效与可靠。

3 结语

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绝大部分压力管道所处的使用环境条件均比较的恶劣。特别是在压力管道的制造过程当中,某个环节处理稍微不当,就可能导致压力管道在后续运行过程中的出现质量以及性能上的缺陷问题。为此,就需要在制造阶段,对压力管道进行可靠的无损检测,及时发现存在于压力管道制造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有效的处理。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制造过程中,压力管道磁粉检测技术应用方面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熊渊博,洪力.核压力部件缺陷全息无损检测的有限

元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7

(4):17-21.

[2] 袁榕.对《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

损检测部分的分析与探讨[J].压力容器,2008,25

(11):1-5.

[3] 杨理践,赵洋,高松巍,等.输气管道内检测器压力-

速度模型及速度调整策略[J].仪器仪表学报,2012,

33(11):2407-2413.

[4] 蔡国宁,徐卫.超声导波技术在压力管道检测方面的

应用[A].2008年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论文集

[C].2008.

[5] 朱速起,卢夺,胡立岩,等.超声波衍射时差法在现

场组焊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设

篇4: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试题

第一条 为规范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与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评审员(以下简称评审员)的管理工作,保障评审工作质量,根据《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委托的单位负责评审员的培训工作,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考核工作,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考核合格的人员予以注册发证,并向全国公布。

第三条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发证的评审员可承担评审资格项目范围内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和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的评审(以下简称压力管道评审)工作。

第二章 评审员的评审资格分类

第四条 评审员资格分为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评审员,压力管道安装评可证评审员。

(一)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评审员的评审工作包括:

GYZ1:压力管道用金属管子、管件、法兰、支吊架制造评审;

GYZ2:压力管道用非金属管子、管件、法兰制造评审;

GYZ3:压力管道用阀门制造评审;

GYZ4:压力管道用膨胀节及波纹管制造评审;

GYZ5:压力管道用密封元件及特种元件制造评审。

(二)压力管道安装安装评可评审员的评审工作包括:

GA:长输道安装评审;

GB:公用管道安装评审;

GC:工业管道安装评审。

第三章 评审员的条件

第五条 评审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掌握国家有关质量法律、法规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熟悉相应的安全质量管理及压力管道评审有关的法规、规程和标准;

(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资格,胜任本职工作,具有作出技术判断、制定及实施评审方案的能力;

(三)掌握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制造和压力管道安装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有关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和使用标准;

(四)具有三年以上质量体系检查或产品质量检验或评审方面的工作经历;

(五)独立于压力管道制造、安装及其经营活动之外;

(六)保守与评审机构工作有关的商业和企业秘密;

(七)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作风正派;

(八)受雇于评审机构。

第四章 评审员考核注册程序

第六条 评审员考核注册工作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培训考核、注册发证和通告。

第七条 凡符合本办法第五条条件的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评审机构或申请评审机构资格的单位推荐,填写“压力管道评审员注册申请表”(见附件一),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

第八条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收到申请表后,定期向符合第五条条件的申请人员(或其推荐单位)发出受理通知,并抄送委托培训工作的单位。

第九条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委托的单位对申请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组织考核组,按考核大纲要求,对申请人员进行考核。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将考核结果,通知有关评审机构或申请评审机构资格的单位。

第十条 申请人员考核合格后,由评审机构或申请评审机构资格的单位,凭申请人考核结果、参加评审工作证明材料和申请人与本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压力管道评审员注册申请表”和安全监察机构的受理通知等材料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申请注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后,颁发评审员资格证书。

第十一条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定期向全国公布注册评审员名单。

第十二条 评审员注册有效期为五年。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评审机构应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延长有效期的书面申请,国家质量技术监察局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复核。符合要求的,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予以重新注册。未提出延长有效期申请的,有效期满后,证书自动失效。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对已注册评审员实行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其工作,对有重大问题的,可对评审员资格进行重新评审。

第十四条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对该评审员作出通报批评、暂停工作直至吊销注册证书的处理。

(一)徇私舞弊,有意出具失实评审报告的;

(二)评审活动中发生较大失误;

(三)泄漏与评审机构工作有关的商业和技术秘密的;

(四)连续一年未进行评审工作的。

第十五条 评审机构应对其聘用的评审员实施日常管理,建立业绩档案。对工作有显著成绩者,应当予以表扬;对玩忽职守、丧失公正性及以权谋私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解除聘用的处理。处理情况及时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第十六条 评审机构每年应对所聘用评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于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向国家质量技术监察局安全监察机构提交评审员工作情况和考核结果的书面报告。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评审员注册证书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制。考核大纲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制定。

第十八条 评审员培训、考核应交纳相应费用。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篇5: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试题

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用管材、板材入场

1、材料进厂后,检验根据订货合同、质量证明书、发票及入库单规定的名称、规格、材质、型号、数量、尺寸公差、炉批号、热处理状态、材料原始标记、表面质量等及其它技术要求进行验收,确认无误后可办理入库。

2、采购将质量证明书转材料检验质控责任人验收,由材料检验质控责任人按材料炉批号编写材料检验号。

3、材料检验质控责任人负责审核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核实其检验项目、数据是否符合验收标准。以下情况可视为不合格。(1)实物没有明确清晰得标记,标记包括:材质型号、规格、材质号、炉批号

(2)质量证明书参数错误、缺项、模糊不清。

(3)实物尺寸偏差超过标准要求范围。钢板、钢管常用标准有:GB713-2014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GB6479-2013高压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T8163-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二、材料保管

1、合格材料、待检材料、不合格材料应分区存放,并应有明显标志。

2、合格的材料,按品种、型号、规格、炉批号、堆放。

(1)设置钢板堆放区、钢管堆放区、型材堆放区,型材按角钢、方钢、槽钢、工字钢分类,所有堆放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2)有色金属不锈钢、铝合金材料应该设置专门区域,必须与碳钢黑色金属隔离开,决不能与碳钢堆放在一起,防止渗碳;材料表面应做好保护措施,防止划伤。

(3)按材料标准号,如GB6479标准的钢管、GB8163标准的钢管分开堆放

(4)按炉批号,不同炉批号材料分开放,(5)按材质,同上。(6)按规格,同上。

注:钢板、大管径钢管、大规格型材整齐堆放在平台上离地面不小于30公分,防止生锈;小管径钢管、小规格型材放在货架上,不锈钢钢板及钢管设置专门区域堆放,并且表面用保护薄膜包好。每个区域都应该有明显标识,每种型号材质分类挂好标牌(标牌显示:材料制造标准、材质、规格、炉批号、公司检验入库编号,另外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用钢板、钢管每一种都应该能与材质证明书对应)

三、材料发放

1、领料人员必须持有领料单、生产图纸领料。对照设计要求的材质、规格、材料标准领取,不得错领。

2、材料需要划线切割成几块时,材料标记移植须经检查员验收认可后,2 才予以分割,下料时应尽量保留原有材料标记。(材料标记包括:标准、材质、规格、检验号)

3、剩余材料和返库材料由下料者进行标记移植,由保管员核实,检验员确认方能退库。

编制:黄枭雄

篇6:远程在线考试:压力管道元件

1.根据《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的规定,下列哪些管道元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

A.平衡锤 B.滑动支座 C.三通

D.弹簧支吊架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2.根据《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GB/T 20801.3—2006)的规定,胀接法兰和螺纹法兰不得用于()级管道

A.GC1 B.GC1、GC2 C.GC2 D.GC2、GC3 正确答案:[A]

3.按照《阀门的检验与试验》(GB/T 26480-2011)的规定,公称通径DN80mm、公称压力PN4.0MPa钢制闸阀(有上密封结构)压力试验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是()。

A.壳体试验、高压密封试验

B.壳体试验、上密封试验、高压密封试验 C.壳体试验、上密封试验、低压密封试验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根据《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的规定,管道组成件金属材料的延伸率不低(),材料在最低使用温度下具备足够的抗脆断能力,由于特殊原因必须使用延伸率低于()的金属材料时,能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A.0.2% B.2% C.10% D.14%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5.根据《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GB 15558.1--2003)的规定,聚乙烯管材165小时静液压强度(HS)是在()进行的。

A.20℃ B.60℃ C.80℃ D.100℃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6.根据《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的规定,铸铁(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不得应用于()级管道。

A.GC1 B.GC1、GC2 C.GB1 D.GC1、GB1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7.锈钢阀门水压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A.0.0025 B.0.005 C.0.01 D.0.015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8.根据《聚乙烯管线管规范》(SY/T 6656—2006)的规定,按照该标准供货的管子应采用()进行生产。

A.注塑 B.挤压成型 C.脱模

D.机械加工及装配。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9.下列阀门不能用于流量调节的是:()。

A.闸阀 B.截止阀 C.球阀

D.蝶阀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10.根据《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的规定,材料应适合相应制造、制作加工(包括锻造、铸造、焊接、冷热成形加工、热处理等)的要求,用于焊接的碳钢、低合金钢的含碳量应当小于或者等于()。

A.0.2% B.0.3% C.0.6% D.2% 正确答案:[B]

11.根据《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 9948—2006)的规定,判断下列叙述哪些是错误的?()

A.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交付长度不小于3000mm的短尺钢管,但其重量不应超过钢管交货总重量的5%。

B.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不能以冷拔(轧)方式制造。

C.钢管两端端面应与钢管轴线垂直,切口毛刺应予清除。大于0.008%。

D.用氧气转炉冶炼的钢的氮含量应不 正确答案:[B]

12.《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2011)标准中钢管等级(如X70M/L485M)是表明钢管()水平的名称。

A.产品质量 B.制造工艺 C.强度

D.断裂韧性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3.下列哪项检验项目是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材出厂检验、型式试验不进行检验的项目,而定型检验才进行检验的项目?()

A.静液压强度。

B.纵向回缩率和耐慢速裂纹增长。C.热稳定性。D.耐快速裂纹扩展。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4.根据《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2008)的规定,牌号为Q295、Q345、Q390、Q420、Q460钢管进行冲击试验时,冲击吸收能量按一组3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允许其中一个试样的单个值低于规定值,但应不低于规定值的()。

A.60% B.70% C.80% D.90%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15.《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2011)标准中SAW钢管(SAW pipe)是指采用()焊接工艺制造的带有一条或两条直缝,或一条螺旋焊缝的钢管。

A.高频焊 B.激光焊 C.埋弧 D.电阻焊

E.复合焊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6.根据《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的规定,奥氏体不锈钢使用温度高于540℃(铸件高于425℃)时,应当控制材料含碳量不低于()%,并且在固溶状态下使用。

A.0.02 B.0.04 C.0.2 D.0.4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17.聚乙烯管的主要优点包括:()。

A.耐腐蚀 B.高韧性 C.优良的挠性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8.按照《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GB 15558.1--2003)的规定,生产管材用的聚乙烯混配料的挥发分含量应小于等于()mg/kg。

A.250 B.300 C.350 D.400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9.根据《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GB/T 20801.3—2006)的规定,对于阀杆填料和管道内流体介质温差较大的工况,应采用()的结构形式。A.加长阀杆 B.闸阀 C.球阀

D.旋塞阀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20.管道支吊架 第1部分:技术规范》(GB/T 17116.1—1997)中规定:含碳量大于()的碳钢、合金钢不得用在焊接结构的采用氧乙炔或其他热切割工艺成形结构上。

A.0.25% B.0.35% C.0.45%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1.根据《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 9948—2006)的规定,判断下列叙述哪些是错误的?()

A.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交付长度不小于3000mm的短尺钢管,但其重量不应超过钢管交货总重量的5%。

B.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不能以冷拔(轧)方式制造。C.钢管两端端面应与钢管轴线垂直,切口毛刺应予清除。D.用氧气转炉冶炼的钢的氮含量应不大于0.008%。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2.管道组成件不包括:()。

A.管子 B.滑动支座 C.阀门

D.紧固件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3.根据《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4部分:制作和安装》(GB/T 20801.4—2006)的规定,带夹套的阀门,进行夹套压力试验时,其实验压力应不小于()倍夹套公称压力。

A.1.0 B.1.15 C.1.2 D.1.5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24.按照《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2011)的规定,螺旋缝埋弧焊焊接钢管的对头焊可采用以下哪种焊接方法?()

A.手弧焊

B.埋弧焊或埋弧焊与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组合焊接 C.TIG焊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5.按照《通用阀门 标志》(GB/T 12220—1989)的规定,下列阀门标志项目中哪些项目不是阀门必须使用的标志?()

A.公称通径(DN)。B.公称压力(PN)。C.受压部件材料代号; D.制造厂名或商标。E.制造年、月。正确答案:[E]

用户答案:[E] 得分:2.00

26.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2011)标准中:符号Rm是指()

A.屈服强度(0.5%总伸长)B.抗拉强度 C.断裂后伸长率

D.屈服强度(0.2%非比例伸长)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7.根据《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GB/T 12224—2005)的规定,阀体分段结构的阀门,以螺栓或螺纹连接的阀体组件是承受管道机械载荷的,由于管道系统的温度变化、压力波动等原因产生的机械力都要作用到阀门上,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计算连接螺栓最小横截面时的许用应力按()。

A.螺栓材料的抗拉强度σb B.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σ0.2 C.140MPa D.螺栓材料的抗拉强度σb的五分之一 E.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σ0.2的三分之一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28.长半径弯头:是指弯头的曲率半径为()DN。A.1.5 B.2.0 C.1.0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29.根据《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2011)的规定,试述与PSL1钢管拉伸试验要求相比,以下哪一项指标是PSL2钢管拉伸试验要求的特殊指标?()

A.抗拉强度 B.屈服强度 C.伸长率

D.屈强比(Rt 0.5/Rm)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30.根据《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GB 15558.1--2003)的规定,说出SDR代表的参数名称?()

A.公称外径 B.公称壁厚 C.公称内径 D.标准尺寸比 正确答案:[D]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31.螺旋缝埋弧焊钢管是采用卷板进行制造,卷板宽度应为钢管直径的()倍。

A.0.8~3.0 B.0.5~3.0 C.1~2.5 正确答案:[A]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32.根据《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4部分:制作和安装》(GB/T 20801.4—2006)的规定,阀门壳体的试验压力应为()倍公称压力,密封试验宜按公称压力进行。

A.3.0 B.2.5 C.1.5 D.1.0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3.根据《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GB/T 20801.3—2006)的规定,选用缠绕式垫片、金属包覆垫等半金属垫或金属环垫的公称压力小于等于()的标准管法兰,应采用带颈对焊等刚性较大的结构型式。

A.PN10 B.PN20 C.PN30 D.PN40 正确答案:[B]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4.按照《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的规定,管道组成件应当逐件采用标志进行标记。标志内容一般包括:()。

A.制造日期 B.许可证号

C.材料(牌号、规格、炉批号)D.规格 正确答案:[C]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0道题】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2道题】

1.非约束型膨胀节是指管道的内压推力(俗称盲板力)由固定点或限位点承受。()

Y.对

N.错 正确答案:[Y]

用户答案:[Y] 得分:16.00

2.PE管的原料应该是混合料。()

Y.对

N.错 正确答案:[Y]

篇7: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试题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

周长和

在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评审工作中,发 现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在取换证的申请准备过 程、体系运行过程和质量保正手册编制过程中,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一、申请准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及时收集和认真学习国家有关许可 证管理的法规标准,也没有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布 置许可证取换证有关工作,造成准备工作不充 分。

2、申请换证提前时间不够六个月,造成老 证到期后,新证还没批下来。更有甚者,老证到 期后申请还没受理,造成换证变成新取证,以前 做的型式试验作废,需要重行进行型式试验。、许可证申请书中所填申请项目品种 不全。容易漏填“ B 级锻制管件(限机械加 工)”;无缝管件后面漏填“(包括工厂预制弯 管、有缝管坯制管件)”;有的对代表产品的范 围的填报缺少规格、压力、材料等内容;分不清 耐热钢和高合金钢的材料品种。

4、试制产品不能覆盖所有申请范围,造成 现场检查时无受检产品。

5、试制产品未能按有关标准要求,做全相 应的检测项目。如产品热处理后同炉材料试棒的 力学性能测试,产品无损检测项目不全等。

6、型式试验产品过多或过少。申请的是A 级产品项目,型式试验的产品中有许多是B级产 品。有的只做了弯头产品的型式试验,缺少了三 通产品。

7、现场鉴定评审前没有组织认真详细的自 查,受检文件资料、证书、台账、记录报告和产

品档案以及设备仪器准备不全。

二、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职责

1.1 质量目标分解没有有效的质量文件,有 的质量目标分解文件缺少编审签字,部门的质量 目标分解没有覆盖公司总的质量目标,或部门的 质量目标分解指标低于公司的总质量目标。

1.2 缺少质量目标考核周期和统计计算办 法,没有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统计考核,或质量 目标统计考核项目不全,数据不具体。虽有月度 统计考核数据,但缺少全年的综合考核统计数 据。

1.3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缺少顾客代表签字和 单位公章,满意程度档次太少,不能准确量化统 计。

1.4有的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不是单位管理 层成员,有的单位质量保证工程师身兼多职,难 以履行质量保证工程师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还有 的质量保证工程师是临时聘来的,只挂虚职,没 有实质性地履行职责。

1.5个别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人员、专业技术 人员和作业人员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未给缴 纳社会保险。个别质量保证体系人员、专业技术 人员和作业人员只挂名,很少上班。

1.6管理评审的输入报告内容不符合质保手 册的评审输入规定,类似部门工作总结。输入报 告缺少有关人员签字。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1 质量保证手册各章的标题及顺序与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

化工装备

6.6 材料质量证明书复印件少供材单位公章 和经办人的印章。

6.7 材料发放的领料单缺少材料炉批号和产

产业论坛

8.2.3 有的单位在焊材一级库内没有划分待 验区、合格区及不合格区或相应标识牌。

8.2.4 有的单位焊材库内的焊材混批码放; 有的单位焊材库内堆放的焊材没有标识卡;有的 单位对烘烤箱、保温箱内的焊条未进行标识控 制,焊材追溯性差;有的货架上存放赤裸的焊 材;也有的焊材存在实际数量与台帐、帐面不符 的情况。

8.2.5 有的单位一、二级库不分,将焊条烘 干箱放在一库中,烘干现场缺少焊材烘干工艺。

8.2.6 有的单位焊材库中的焊材摆放不符合 规定要求,有的靠墙摆放,有的离墙离地距离不 足300mm,有的堆放码垛太高。

8.2.7 个别单位对焊材发放和回收的控制未 能认真执行管理规定,具体表现为焊材发放记录 和台帐中未记录产品批号和焊材入厂编号,追踪 性差;发放时只有领料人签字,无发放人签字。甚至个别企业缺少焊材发放领料单;发放时也不 用保温筒;焊材、焊条头无回收记录;焊接现场 到处有焊条头,甚至有成包的焊条。

8.3 焊接工艺、施焊管理及焊缝返修

8.3.1 有的单位编制的焊接工艺内容不全,缺少必要的参数、焊接工艺评定号,或焊接工艺 参数与焊接工艺评定的参数不对应。

8.3.2 有的单位对焊接接头返修没有编制焊 接接头返修工艺。有的焊接接头返修没有记录,有的记录不全、不准确。

8.3.3 有的单位的施焊记录不全,缺少产品 批号、焊材入厂检验编号等内容;有的施焊记录 直接抄录焊接工艺中的焊接参数。

8.4 焊接工艺评定

8.4.1 有的单位缺少焊接工艺评定目录。有 的单位焊接工艺评定缺项,不能覆盖产品。有的 对需要热处理的产品缺少热处理的焊接工艺评定 项目。

品批号,余料不回收,造成材料失控。

6.8 个别单位采用GB/T 8162的无缝钢管制造 无缝管件,不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工艺控制

7.1有的单位编制的工艺文件、通用工艺规 程不齐全,内容不准确不完整,文件编审签字不 全。

7.2 工艺过程流转卡缺少产品标准、产品批 号、材料炉批号,有的缺少各工序工艺要求、锻 件力学性能和产品无损检测工序,流转卡缺少编 审签字。

7.3 管件工艺文件中缺少弯头、三通下料 表,有的下料表少编审签字,少长度尺寸公差。

7.4 工艺纪律检查表缺少检查内容和检查情 况记录,或者查不出问题,走过场。

7.5 有些企业的产品批号编制缺少唯一性,不同的产品使用相同的产品批号。

7.6工装、模具芯棒和样板的台账、标识不 全,台账数量与实际数量不一致。焊接控制 8.1 焊工管理

8.1.1 焊工档案不齐全,缺少原始记录,缺少 焊工业绩资料。

8.1.2 有的单位焊工项目不齐全,尤其是阀 门企业的焊工缺少堆焊项目。

8.1.3 有的单位聘用焊工没有在焊工证书上 填写聘用单位、项目、日期和负责人签章。

8.2 焊材管理

8.2.1 有的单位未按要求进行焊材验收,或 验收项目不全。

8.2.2 有的单位的焊材库密封条件较差;有 的库房温湿度记录不全,有的记录无签字。

化工装备

室中,易造成仪器腐蚀并可能产生人身伤害。

11.3 对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材料化学成分进 行检验的部分单位,对试样的要求、试剂的配

产业论坛

收集、归档、保管的等做出规定,致使关键的原 始记录存放由个人保管。

12.5 有的单位试验现场缺少压力试验工艺文 件。

12.6有的单位由于管件检验平台缺少检验立 板,造成管件的位置尺寸偏差Q、P值检测不准 确。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

13.1 有的单位在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 包括采购、验收、操作、维护、使用环境、检定 校准、检修、报废等方面所能提供的实施见证资 料不齐全。

13.2 有的单位的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台帐 和档案,包括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使用说明书、使用记录、维修保养记录等档案资料不齐全。尤 其是模具的台账不全,与实物数量不符。

13.3 有的单位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状态标 识不齐全,尤其是推制芯棒、模具标识不全。

13.4 有的单位的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在使 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制、标样管理缺少有关规定,以致酸、碱滴定管 未经检定就投入使用;自制或外购蒸馏水未经检 测就投入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溶液配制后标识内 容不全。

11.4 有相当部分单位缺少力学性能试样的取 样、加工、检验管理规定,缺少试样加工、检验 记录。

11.5 有的单位缺少完善的试样加工图纸,尺 寸公差和签字不全。

11.6 有的单位的原材料化学成分取样袋缺少 材料炉批号标识。

11.7 有的单位的理化委托单少验收标准,委 托检验项目不具体。

11.8 有的理化室缺少常用的材料标准和方法 标准,或有的标准已被代替,也无相应标识。

11.9 有的单位理化原始记录不规范、无签 字。有的电脑中的理化原始数据未及时备份保 存。检验与试验控制

12.1 有的单位的产品检验与试验规范没有对 各种产品的检验项目、抽样比例、检验方法、检 验仪器和技术指标做出明确的规定。

12.2 有的单位对检验与试验场地、环境、温 度、介质、设备(装置)工装、试验载荷、安全 防护达不到控制规定要求,压力试验用盲板、法 兰等工装未注压力等级、规格、材料牌号标识,也没有建立台帐,现场管理不严,码放较乱。有 的单位管件试压时在产品顶部仅设置一只压力 表,其精度等级和量程范围不符合要求。

12.3 有的单位对产品的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 不全。

12.4 有的单位未对检验试验记录、报告等的

13.4.1 机器设备的皮带轮、齿轮缺少安全保 护罩;

13.4.2 气瓶存放没有固定放置位置,标识不 全;

13.4.3 起重设备未及时进行周期检定; 13.4.4 使用后的电磁吸盘吊具的起吊重量标

识不清楚;

13.4.5 磨刀砂轮机操作现场缺少安全使用操

作规程;

13.4.6 消防灭火气瓶压力不足;

13.4.7 用电设备缺少漏电接地保护。14 不合格品(项)控制

14.1 有的单位的不合格品(项)评审处置的

批准人与规定不一致。

14.2 有的单位虽对不合格品(项)进行原因

化工装备

企业在编制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质量保证手册过程 中还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1、有的单位用ISO 9000标准的手册代替压

产业论坛

后再评审等规定不明确。

15、有的质保手册删掉了设计控制。设计控 制是必备要求,包括设计文件的输入、输出、设 计修改规定、设计文件的签字人、外来设计文件 的审核等规定。

16、供方评价内容缺少行政许可资质要求,供方评价负责、参与部门及批准人、采购文件内 容及审批、材料验收、标识、发放、代用等规定 不明确。缺少采购合同要求。

17、缺少工艺纪律检查规定。如负责组织 人、参与人员、周期、内容和记录及发现问题的 处理规定。缺少工装模具有关规定。

18、焊接人员的资格不明确。少焊工资质档 案及业绩统计要求。缺少焊接工艺评定批准人规 定。质保手册中引用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 试规则》应为《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 则》。

19、缺少热处理设备能力要求,热处理炉应 配置自动曲线记录装置。应明确温度时间自动曲 线记录和热处理报告经热处理责任人审核签字,力学性能试样同炉热处理和热处理后标识移植等 要求。

20、无损检测人员的发证部门不明确,应增 加执业注册要求。缺少无损检测责任人审核无损 检测报告有关要求,以及曝光室、暗室、工艺、标识和不合格后的程序等规定。无损检测责任人 必须取得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证书。产品有对 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责任人必须取得RT或 UTⅡ级或Ⅱ以上资格证书。相应无损检测项目 Ⅱ级人员至少各2人项。射线曝光室须取得环保 部门《辐射安全许可证》。

21、无损检测如外协分包,未明确外协单位 资质要求和评审、协议及委托单、无损检测责任 人审核无损检测报告等要求。

22、理化检验缺少委托单、取样、样品保管

力管道元件制造质量保证手册。

2、有的单位质量保证手册规定不具体,用 引用程序文件代替质保手册的规定。

3、有的质保手册规定的太细,将程序文件 与质保手册合二为一。

4、有的手册封面缺少编审批人本人签字、文件发放号、受控状态。手册封面发布实施日期 与批准令中的日期不一致。

5、有的单位虽然按TSG Z0004-2007《特种 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要 求》编制了质保手册,但各章的标题及顺序与 TSG Z0004-2007的规定不完全一致。

6、手册目录缺少每一章所在页码。

7、公司简介中企业、人员情况与实际情况 不一致。

8、缺少手册质保体系适用范围规定,或适 用范围中的产品不具体。

9、在质保手册的各章有关要求中,没有体 现出有关质量责任人员的职责权限。

10、质量目标中缺少质量目标的分解和考核 统计要求。缺少产品一次合格率质量目标。

11、总经理职责权限中缺少任命技术负责 人、质量保证工程师和质量体系责任人员,缺少 负责主持管理评审。缺少技术负责人、设计责任 人、成型责任人和锻造责任人的职责权限规定。

12、管理评审中缺少管理评审输入、输出有 关规定。

13、各级文件的审批人、发放回收部门和文 件的发放批准人不明确。外来文件中法规标准的 负责收集、确认的部门或人员不明确。

篇8: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试题

国质检锅(2003)194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的工作程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工作程序。

第二条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指锅炉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制造许可申请、受理、审查、证书的批准颁发及有效期满时的换证程序。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总局安全监察机构)设制造许可办公室,负责办理制造许可日常事务。

第二章

申请

第四条

申请的提出

(一)申请A、B、C级锅炉和A、B、C级压力容器以及安全阀、爆破片、气瓶阀门等安全附件制造许可的境内制造企业须向总局安全监察机构提交申请。申请资料应先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核并签署意见。

(二)申请D级锅炉、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的境内制造企业应向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提交申请。

(三)申请锅炉、压力容器或安全阀、爆破片、气瓶阀门等安全附件制造许可的境外制造企业应向总局安全监察机构提交申请。

第五条 申请时企业应提交以下申请资料(申请资料应采用中文或英文,原始件为其他文种时,应附中或英译文):

(一)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申请表(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下载 )一式二份;

(二)工厂概况说明;

(三)依法在当地政府注册或登记的文件复印件;

(四)工厂已获得的认证或认可证书复印件;

(五)典型产品名称及相关参数和规格;

(六)产品图纸和设计文件(适用于有型式试验要求的产品,见第十四条);

(七)工厂质量手册;

(八)其他必要的补充资料。

第三章

申请受理

第六条

负责受理申请的安全监察机构对企业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后,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确定是否予以受理。

第七条

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制造企业,安全监察机构在申请表上签署同意受理意见,并将一份申请表返回申请企业。

第八条

总局安全监察机构受理的境内制造企业,在同意申请受理时,发函通知该企业所在地省级安全监察机构。

第九条

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发证部门在申请表上签署不受理意见并说明理由,将一份申请表返回申请人。

第十条

获得申请受理的制造企业,应按《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以下简称《许可条件》)中产品质量的有关规定试制相应级别的典型产品(或承压部件),以备制造许可审查和进行型式试验(仅适用于有型式试验要求的产品)。

第四章

审查 第十一条

制造企业完成产品试制后,应当约请鉴定评审机构安排进行实地条件的鉴定评审,并在约定的时限内完成评审工作。

第十二条

鉴定评审机构按评审要求制定评审计划、组织评审组,并将评审日程安排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到申请企业。

第十三条

评审组按《许可条件》的规定对工厂进行检查和产品检验,审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实生产场地、加工制造设备、检验试验设备及人员状况;

(二)审查质量手册和相关文件;

(三)审查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

(四)审查相关的技术资料;

(五)对试制产品进行检查和试验。

第十四条

有型式试验要求的产品,如:气瓶、安全阀、爆破片和气瓶阀门等,应在工厂检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审查有关设计文件、图纸。

(二)在现场随机抽样,由型式试验机构进行产品型式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

第十五条

根据评审情况,评审组应做出书面评审报告,评审报告结论分为:符合条件、需要整改、不符合条件。

第十六条

评审报告结论为需要整改或不符合条件的,评审组应书面通知企业。

第十七条

评审结论为需要整改的企业应在六个月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报告书面报评审组组长,由评审组核实确认,符合《许可条件》的,评审报告结论应改为符合条件。六个月内未完成整改的企业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许可条件》的,评审报告结论应改为不符合条件。

第十八条

鉴定评审机构应依据评审组的评审报告完成书面鉴定评审报告报发证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

第五章

《制造许可证》的批准颁发和换证

第十九条

发证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对鉴定评审报告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核结论意见。

第二十条

对于审核结论意见为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由安全监察机构上报发证部门为其签发《制造许可证》。对于审核结论意见为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由安全监察机构上报发证部门后向申请单位发出不许可通知。

第二十一条

《制造许可证》自签署之日起,四年内有效。持证企业如需在有效期满后继续持有《制造许可证》,应在有效期满前六个月向总局安全监察机构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书面提出换证申请。

第二十二条

逾期未提出换证申请的,《制造许可证》在有效期满时自动失效,企业被视为自动放弃。

第二十三条

换证的申请、受理、审查及批准发证程序同本程序第二章至第五章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对有型式试验要求的产品,换证审查时,若其产品未发生适用标准、材质、结构型式和使用条件的改变,可免做型式试验。

第二十五条

对于审查结论为不具备换证条件的制造企业,由安全监察机构上报发证部门后向申请单位发出不许可通知。并允许另行申请低于原制造级别的许可。

第六章

许可证的注销、暂停和吊销程序

第二十六条

企业由于破产、转产等原因不再制造锅炉压力容器产品时,应将《制造许可证》交回发证部门,办理注销。

第二十七条

按照《管理办法》对持证制造企业实施责令改正时,发证部门应书面通知制造企业,明确责令改正的内容和时限。

第二十八条

按照《管理办法》对持证制造企业实施暂停使用《制造许可证》时,发证部门应书面通知制造企业,说明暂停使用《制造许可证》的原因和暂停期限以及责令企业整改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按照《管理办法》对持证制造企业实施吊销《制造许可证》时,发证部门应书面通知制造企业,说明吊销《制造许可证》的原因。制造企业应将《制造许可证》交回发证部门。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程序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上一篇:工资打到同学的卡行吗?下一篇:有关描写细节的作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