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的经典名言

2024-05-02

陈子昂的经典名言(通用6篇)

篇1:陈子昂的经典名言

1、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2、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

3、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4、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5、中国要荒内,人寰宇宙荣。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

6、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7、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8、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9、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10、昆仑元气,实生庆云。

11、边城方晏闭,斥堠始昭苏。复闻韩长孺,辛苦事匈奴。

12、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13、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14、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屯。征戍在辽阳,蹉跎草再黄。

15、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16、但蒙魏侯重,不受谤书诬。当取金人祭,还歌凯入都。

17、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18、虏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连兵屯北地,清野备东胡。

19、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20、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21、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22、九万八千,天授皇年。

23、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24、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

25、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26、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27、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28、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29、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30、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31、雨雪颜容改,纵横才位孤。空怀老臣策,未获赵军租。

32、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

33、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34、摧藏多古意,历览备艰辛。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

35、怀挟万古情,忧虞百年疾。绵绵多滞念,忽忽每如失

36、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37、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38、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

39、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40、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41、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42、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43、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方释尘事劳,从君袭兰杜。

44、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

45、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46、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沧洲今何在,华发旅边城。

47、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48、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49、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50、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51、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52、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53、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54、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55、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56、我辈何为尔,栖皇犹未平。金台可攀陟,宝界绝将迎。

57、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58、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59、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6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1、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62、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

63、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64、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65、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

66、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67、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

68、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持为美人赠,勖此故交心。

69、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70、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71、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

72、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

73、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74、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75、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76、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77、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

78、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79、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80、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81、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82、缅想赤松游,高寻白云逸。荣吝始都丧,幽人遂贞吉。

83、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84、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85、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86、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至人独幽鉴,窈窕随昏明。

87、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

88、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89、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90、大人作矣,五色氤氲。

91、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92、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

93、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94、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

95、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96、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宋侯逢圣君,骖驭游青云。

97、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98、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99、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100、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101、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

102、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103、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104、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105、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106、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107、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108、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109、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110、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111、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112、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沉。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

113、愿言谁见知,梵筵有同术。八月高秋晚,凉风正萧瑟。

114、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115、庆云光矣,周道昌矣。

116、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翕忽玄黄里,驱驰风雨情。

117、废书怅怀古,负剑许良图。出关岁方晏,乘障日多虞。

118、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119、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120、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121、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

122、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123、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124、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125、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126、图书纷满床,山水蔼盈室。宿昔心所尚,平生自兹毕。

127、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128、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129、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130、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131、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132、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133、刷尾青江浦,交颈紫山岑。文章负奇色,和鸣多好音。

134、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135、非我天子,庆云谁昌。

136、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137、咫尺山河道,轩窗日月庭。别离焉足问,悲乐固能并。

138、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139、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140、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141、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142、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143、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144、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145、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闻诏安边使,曾是故人谟。

146、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147、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148、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149、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

150、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151、铭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抚孤一流恸,怀旧日暌违。

152、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153、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154、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155、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156、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157、变化固幽类,芳菲能几时。

158、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

159、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160、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161、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162、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163、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164、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

165、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晤言既已失,感叹情何一。

166、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167、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168、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169、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170、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岩泉万丈流,树石千年古。

171、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

172、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173、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174、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苹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

篇2:陈子昂的经典名言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名言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陈子昂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陈子昂名言1

1、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2、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

3、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4、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5、中国要荒内,人寰宇宙荣。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

6、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7、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8、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9、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10、昆仑元气,实生庆云。

11、边城方晏闭,斥堠始昭苏。复闻韩长孺,辛苦事匈奴。

12、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13、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14、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屯。征戍在辽阳,蹉跎草再黄。

15、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16、但蒙魏侯重,不受谤书诬。当取金人祭,还歌凯入都。

17、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18、虏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连兵屯北地,清野备东胡。

19、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20、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21、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22、九万八千,天授皇年。

23、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24、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

25、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26、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27、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28、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29、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30、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31、雨雪颜容改,纵横才位孤。空怀老臣策,未获赵军租。

32、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

33、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34、摧藏多古意,历览备艰辛。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

35、怀挟万古情,忧虞百年疾。绵绵多滞念,忽忽每如失

36、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37、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38、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

39、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40、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41、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42、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43、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方释尘事劳,从君袭兰杜。

44、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

45、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46、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沧洲今何在,华发旅边城。

47、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48、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49、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50、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51、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52、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53、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54、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55、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56、我辈何为尔,栖皇犹未平。金台可攀陟,宝界绝将迎。

57、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58、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59、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6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1、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62、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

63、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64、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65、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

66、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67、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

68、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持为美人赠,勖此故交心。

69、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70、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71、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

72、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

73、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74、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75、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76、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77、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

78、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79、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80、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81、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82、缅想赤松游,高寻白云逸。荣吝始都丧,幽人遂贞吉。

83、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84、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85、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86、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至人独幽鉴,窈窕随昏明。

87、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

88、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89、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90、大人作矣,五色氤氲。

91、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92、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

93、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94、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

95、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96、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宋侯逢圣君,骖驭游青云。

97、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98、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99、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100、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101、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

102、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103、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104、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105、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106、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107、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108、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109、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110、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111、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112、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沉。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

113、愿言谁见知,梵筵有同术。八月高秋晚,凉风正萧瑟。

114、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115、庆云光矣,周道昌矣。

116、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翕忽玄黄里,驱驰风雨情。

117、废书怅怀古,负剑许良图。出关岁方晏,乘障日多虞。

118、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119、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120、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121、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

122、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123、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124、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125、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126、图书纷满床,山水蔼盈室。宿昔心所尚,平生自兹毕。

127、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128、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129、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130、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131、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132、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133、刷尾青江浦,交颈紫山岑。文章负奇色,和鸣多好音。

134、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135、非我天子,庆云谁昌。

136、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137、咫尺山河道,轩窗日月庭。别离焉足问,悲乐固能并。

138、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139、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140、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141、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142、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143、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144、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145、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闻诏安边使,曾是故人谟。

146、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147、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148、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149、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

150、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151、铭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抚孤一流恸,怀旧日暌违。

152、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153、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154、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155、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156、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157、变化固幽类,芳菲能几时。

158、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

159、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160、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161、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162、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163、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164、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

165、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晤言既已失,感叹情何一。

166、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167、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

168、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169、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170、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岩泉万丈流,树石千年古。

171、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

172、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173、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174、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苹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

175、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176、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177、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178、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179、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180、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青云傥可致,北海忆孙宾

181、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182、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183、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184、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

185、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186、户牖观天地,阶基上杳冥。自超三界乐,安知万里征。

187、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188、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189、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190、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

191、幽寂旷日遥,林园转清密。疲疴澹无豫,独坐泛瑶瑟。

192、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193、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陈子昂名言2

1、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2、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3、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4、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5、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6、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7、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8、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9、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10、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11、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12、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13、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陈子昂名言

14、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15、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16、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17、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18、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19、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20、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21、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22、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23、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24、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25、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26、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27、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28、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29、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30、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31、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32、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33、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34、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35、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36、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37、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38、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39、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40、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41、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42、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

43、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

44、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45、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

46、变化固幽类,芳菲能几时。(名人名言 mingyan。chazidain。com)

47、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48、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49、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50、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51、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52、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53、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5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5、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

56、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57、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58、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59、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60、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61、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62、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

63、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64、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65、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66、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

67、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沧洲今何在,华发旅边城。

68、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69、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70、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71、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72、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73、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74、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75、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76、昆仑元气,实生庆云。

77、大人作矣,五色氤氲。

78、非我天子,庆云谁昌。

79、庆云光矣,周道昌矣。

80、九万八千,天授皇年。

81、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82、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83、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84、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85、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86、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87、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88、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89、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90、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陈子昂名言3

1、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2、青蝇一相点,白壁遂成冤。

3、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4、浮荣不足贵。

5、怀挟万古情,忧虞百年疾。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

8、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9、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10、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11、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12、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

13、官人惟贤,政之所治。

14、辞家壮志凭孤剑,报国先声震两河。

15、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16、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17、贤人于国,亦犹食之在人,固不为噎而绝糇粮,亦不可以谬贤而远正士。

18、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陈子昂名言4

1、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2、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3、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4、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5、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6、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7、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8、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陈子昂名言

9、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10、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11、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12、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13、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14、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15、庆云光矣,周道昌矣。

16、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17、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18、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19、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20、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21、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22、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23、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2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5、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26、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27、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

28、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29、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30、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

31、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32、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33、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34、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35、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篇3: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风探究

一.胸怀治国大略渴望济世匡时的时期

陈子昂祖辈皆好儒学, 素有慷慨济人、豪侠刚直之家风。其父陈元敬, 谙熟儒学, 侠、道、阴阳术群书秘学无所不览, 喜好结交朋友, 在乡里为人判讼能主持公道因而“时有决讼, 不取州郡之命”, 也因此遭到乡绅县令们的嫉恨, 最后他便“山栖绝谷, 学习仙道, 放息人事了”。父辈为避世而归隐田园的思想和行为在青少年时的诗人心中埋下了种子, 尽管如此, 随着诗人年龄和见闻的增长, 年青的诗人产生了安邦治国的强烈愿望, 为此发愤攻读, 钻研治国的学问, 彼时的诗人青春飞扬, 胸怀治国大略。

从《岘山怀古》中就可看出此时的诗人建功立业的心情何等迫切,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来到了洛阳应试, 但不幸落第科场遭遇到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挫折, 他哀叹不已的返回老家时父亲已隐居山林了, 为了从道家思想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诗人也隐居山林, 但此时的隐居不过是诗人的一次心灵疗伤而已, 诗人是以退为进寻找机会, 占据诗人思想主导地位仍然是建立功业, 安邦治国。机会在武则天临朝称制也即六八四年春时来到, 于是诗人在该年春再次到洛阳应试, 得中进士, 授将仕郎。但诗人不满足于此,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匡时救国的抱负, 他冒险向武则天上书两封, 即《谏政理书》《谏灵驾入京书》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也由此得到武则天的召见, 武则天十分欣赏他的政论, 提拔他担任了秘书省正字。此时的诗人志得意满, 在诗歌创作风格上以积极向上为主, 充分表露出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志, 语词间充满豪气。

二.由胸怀治国大略转向苦闷彷徨的时期

早就渴望治国安邦的陈子昂参加了北征叛军的战斗, 他满怀报国的热情从洛阳出发来到西北边关, 他充满胜利的决心对一同出征的友人说:“信关胡马冲, 亦距汉边塞。岂依河山险, 将顺休明德。物壮诚有衰, 势雄良易极。逦迤忽而尽, 泱漭平不息。”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 他更和一同出征的诗人乔知之做了一份西北边陲的调查计划, 但朝廷没有批准他的“大定北戎”计划, 于是他无功而返, 满腔的抱负得不到施展, 诗人悲叹道:孟秋首归路, 仲月旅边亭。……负剑空叹息, 苍茫登古城。 (《还至张掖古城, 闻东军告捷, 赠韦五虚己》)

此次北征诗人的抱负虽然没有得到施展, 但扩大了诗人的视野, 使他得以亲眼目睹并了解了边地民众和战士的苦难, 激发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加深了他忧国的思想, 同时也开始清楚地认识到社会政治的黑暗始于统治阶级的上层, 于是诗人开始尖锐地揭露、针砭时政, 如“汉庭荣巧宦, 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 白首为谁雄”。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 因此此次北征可以看作是诗人进入批判现实政治的起始。此时的武则天虽然在打击贵族势力和选拔人才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好的措施, 但是她滥施淫威, 重用亲信奸臣等方面的弊政情况也相当严重, 由于此时的诗人仍对武则天抱有幻想, 于是屡次上书反对她的弊政, 从而遭到了武则天的冷遇。在武则天及其党羽大开杀戒诛杀唐皇宗室及其大臣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造成社会政治黑暗的始作俑者是武则天及其亲信党羽, 此时的诗人苦闷傍徨, 他满腔的热忱付诸东流, 他在《感遇》 (六) 中就勇敢地讽刺了武则天对待臣下时而信任、时而杀戮的作风, 他更通过这一时期《感遇》组诗的 (九) (十六) (二十四) 等来揭露、批判黑暗的社会。从诗人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内容上就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已由前期抱负满腔转而进入忧国忧民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彷徨苦闷期了。

但诗人的思想主线仍然是寻求安邦治国的机会, 而归隐田园的思想作为一颗种子仍处于冬眠期。诗人对当朝者还未丧失最后希望, 他仍祈盼着武则天能听从他的劝谏, 继承唐太宗的治国大略, 端正治国的思想。

三.由苦闷彷徨转而向往隐逸山林的时期

六九一年七月至六九三年秋末, 诗人因继母丧亡辞去右卫胄曹参军一职, 返回故乡守孝三年, 得以梳理自己八年官宦生涯的得失, 他说:“曲直还今古, 经过失是非。”诗人还是那么苦闷, 那么忧国忧民, 虽然此时期潜隐在诗人心中的隐逸思想开始觉醒, 但诗人思虑更多的还是治国大略, 他还没有要辞官归隐的意思。

三年守丧期满, 诗人得以继续他的官宦生涯官至右拾遗, 此时的诗人再也没有初入官场时的“意气风发”、“豪气万丈”了, 心志与初入宦时的心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他说:“遥峰曙日微, 前瞻未能眴。”没有多久诗人因坐谋反之罪而入狱, 一年的痛苦折磨后才还诗人的清白, 出狱后的诗人官复原职, 此次的入狱重创了诗人的心灵, 他亲身体会到了官场的黑暗、酷吏的残忍、仕途的凶险, 此时潜隐在诗人心中的隐逸思想开始占据主要地位, 诗人似乎将要归隐田园了, 但诗人心中对武则天还残留一丝幻想, 还希望能实现其建立功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他似乎又恢复了直言劝谏的风格, 他直言进谏军政大事, 他批评武则天不整顿吏制。

六九六年九月他作为幕府参谋随同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当年十一月唐军大败在幽州的契丹叛军, 诗人兴奋之极。但四个月后诗人却因批评武攸宜畏敌如虎, 更因自告奋勇要求带兵充当攻打契丹叛军的先锋, 而被昏庸的武攸宜由参谋降为军曹, 诗人虽有以身殉国之志, 奈何却无报国之门, 现实的残酷使诗人的政治生涯遭受到又一次重大打击, 诗人怀着沉重的心情登上了古老的幽州台, 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 吊古伤今, 他从对自然的感受产生了关于人生的联想;又从一般人生感慨, 转到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从而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表达了他空有才干、报国无门的寂寞、苦闷感。他情不自禁地悲吟道: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这首短诗, 因其语言苍劲奔放, 富有感染力, 成为了历来传诵的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已经超出了原有的怀古意义, 表达出了深沉的悲剧意识, 从中透显出了诗人的“觉醒”。此时诗人心中的隐逸思想日渐上升为主流思想, 经过痛苦的挣扎, 诗人奋笔疾书道:“命之不来也, 圣人犹无奈何, 况于贤者哉!……命也。子昂其如命何?雄笔!雄笔!弃尔归吾东山, 无汩我思, 无乱我心, 从此遁矣!”

四.由向往隐逸山林到付诸于行动的时期

陈氏家族素有隐居之风, 陈子昂继承了其家族的传统再加上其济世匡时的抱负落空, 对最高统治者希望的破灭, 经过痛苦的思索, 诗人终于作出最后的决择, 走上了消极遁世之路, 以父老归侍为由去官返里, 栖居山林。“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间, 种树采药以为养”《陈氏别传》, 此时的诗人已抱定终老山林的想法, 他写道:“皎皎白林秋, 微微翠山静。……多谢忘机人, 尘忧未能整”《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又如“寂寥守寒巷, 幽独卧空林。松竹生虚白, 阶庭横古今。……扰扰将何息, 青青长苦吟。愿随白云驾, 龙鹤相招寻”。《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都表明了他的心境。他归隐山林后的诗歌, 风格淡雅, 也有学习陶渊明的痕迹。也因此后世又称他是潜心学陶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之祖。明人宋濂曾说:“陈子昂专师汉、魏, 而友景纯 (为郭璞的字) 、渊明, 可谓挺然不群之士, 复古之功, 于是为大。”他的父亲大约在他隐居一年后病故, 就在他守丧期间, 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 加以迫害, 使之冤死狱中。诗人最终也没能终老山林。纵观诗人的一生, 其显性思想虽然仍是企慕拯时济世、建立功业, 但由于他对佛老仙道、隐逸之想的推崇以及家庭传统的影响, 其隐性思想即对隐逸山林的向往仍是其思想的重要一面不容忽视, 这两种思想随着诗人境况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潮涌潮退般的交替变化, 最终对隐逸山林的向往占据了上风, 诗人也以行动证明了他对归隐山林的向往。

参考文献

[1].韩理洲.陈子昂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12.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5.

[3].杜晓勤.从家学渊源看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文学遗产, 1996-6.

[4].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10.

[5].陈伯海.中国诗学史.鹭江出版社, 2002-9.

[6].罗时进.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9.

篇4:读陈子昂的《感遇》诗

《感遇》诗,乃陈子昂感奋之作,虽各首风格相近,类似组诗,但从其思想内容看,绝非一时之作,也非为一事而作。这三十八首诗的内容主要抒写诗人平生遭际及因之触发之感想,“尽削浮靡,一振古雅,唐初自是杰出”。(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二)。这里,试论陈子昂《感遇》诗之产生因由、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及其成败得失。

陈子昂《感遇》诗,乃当时时代之产物。

陈子昂处于武则天当权在位的时代。武则天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女皇,执政期间固然有选贤用才、巩固贞观时期之成就——统一与强盛国势等功绩,但也有使用酷吏、施行暴虐政治、搜括民脂民膏、沉缅纸醉金迷生活、不修边陲战备致使突厥屡次侵扰庶民遭殃之过失。

据卢藏用《陈氏别传》与宋祁《新唐书•陈子昂传》等史料记载,陈子昂生活在一个矛盾错综复杂的时代里,开初他的才能曾为武后所赏识,参与朝政,对此他是怀着感激心情的;后来因政见与武后相悖,不愿明哲保身,多次上书直言劝谏而被疏远,免去官职,身陷冤狱。政治上的挫折,宦途的灾祸,使陈子昂对武氏政权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从而改变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即对时势由希望变为失望,对武后由有好感变为不满。身心的受摧残凌辱使他终于发誓归隐山田、永不入仕。他痛苦而坚决地唱出:“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这样的心曲!他的一生终极,竟惨死于武氏爪牙之手。

我们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里的反映。陈子昂所处的时代,酿成了他一腔壮志无法酬、满腹经纶无处施,终于负屈含冤而死的悲剧,这提供了诗人创作诗章的题材,促使他的《感遇》诗应运而生。

陈子昂《感遇》诗,体现了其文学观。

初唐前期,诗坛盛行齐梁绮丽柔靡的诗风。后期,号称“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不遗余力地摆脱齐梁形式主义诗风的影响,他们虽有成效,却未能完全冲破牢固的藩篱。陈子昂扛起了革新的大旗,在《修竹篇序》里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观:提倡“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一味追求形式与技巧、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的齐梁诗风。他写《感遇》诗便是用来体现自己这种文学主张。

这些《感遇》诗风格质朴雄健,与阮籍采用曲笔揭露时弊、厌恶现实、流露忧谗畏讥与遁世思想情绪的《咏怀》诗相类似。但只要细加比较研究,则正如锺惺所言:“《感遇》数诗,其韵度虽与阮籍《咏怀》稍相近,身分铢两,实远过之。”(《唐诗归》卷二)这些《感遇》确远胜过《咏怀》,尤其是在诗人笔锋敢于揭露朝政与社会弊病之程度上,在体恤民生疾苦敢于为民代言方面,即在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性与人民性方面大大超过了阮籍诗的内容。下面,我们试论《感遇》怎样正视反映社会现实、大胆喻讽朝政的。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第九首),用夏贺良的谶文不能挽救西汉的倾覆,王嘉的谶记不能挽救前秦灭亡两个典故,揭露了武则天等人提倡谶讳之学的欺骗性。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功尚未可,人力安能存?”(第十九首)主要采用夸饰、反诘法,斥责了武氏劳民伤财,不惜大规模地雕制佛像,建造佛寺,借此愚弄黎民百姓的所作所为。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日眈瑶池乐,岂伤桃李时。”(第二十六首)借寻欢作乐、荒淫无度的周穆王,大胆揭露了武氏统治集团的放荡生活。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也沦亡。”(第二十七首)与“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第二十八首)均借楚襄王骄奢淫逸,不图国事,致使权丧国亡的历史,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莫要迷于声色而致误国。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第二十五首)诗人于向往瑶台青鸟、昆仑玄凤之中,影射动荡飘摇、令人生畏的时局。这与用萧条肃杀的秋景象征乱世的第二十二首《微霜知岁晏》殊途同归。

第十六首《圣人去已久》里,诗人慨叹以天下为公的圣人早已逝去,识用贤士的燕昭王和功成隐退的鲁仲连也无影无踪、不复再见了,曲折而深刻地批判了武则天暴戾恣睢,奸佞得势,酷吏逞凶,世人争权夺利的社会丑恶现实。

第三首《苍苍丁零塞》、二十九首《丁亥岁云暮》、三十四首《朔风吹海树》、三十五首《本为贵公子》、三十七首《朝入云中郡》这些《感遇》诗,开边塞诗之先河,其内容或描绘边塞之荒凉,或极言征途之艰险,或慨叹“塞垣无名将”,均有力地控诉了武氏政权一方面穷兵黩武,另一方面又不去建设边防,致使突厥敢于猖狂入侵,人民百姓惨遭杀戮的罪行。

由以上剖析可以证明,《感遇》诗是从政治、思想、军事诸方面,采用直接反映与间接反映相结合的方法剖露社会现实、讽喻朝政的。

陈子昂《感遇》诗,是诗人心灵的声响。

“诗言志”,“言为心声”,诗是以抒发诗人的感情为主要特征,用诗人真诚的心声打动读者心灵的。陈子昂的诗就是这样的诗,诗里抒发了诗人爱国情愫,体恤民生疾苦,表现自己的德行,也流露其求仙、好道的消极思想。

抒发爱国情愫的:“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第三十四首),借古讽今,以“幽燕客”报国赤心的自叙,表达了诗人抗御外敌,以身报国的决心。“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第三十五首),诗人有感于时事,借诗毫直抒胸臆,在纸上鲜明画出慷慨报国的情态。戴复古写的“飘零忧国杜陵老,感寓伤时陈子昂”(《论诗十绝》之六,《石屏诗集》卷七),可谓得知陈子昂《感遇》诗的奥妙。

体恤民生疾苦,这在几首边塞诗中有明显反映。“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第三首),“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第二十九首),“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第三十七首),均描绘边塞惨不忍睹的景象——战士惨死于沙场,孤儿寡老无人过问,百姓流离失所,死伤不计其数,鲜血染红了野草……这些一字一泪的诗行,渗透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感情沉郁顿挫,凄恻动人。这些诗与那些揭露统治者尽情享受,不修边备,塞上将领无能、玩忽戎机的诗行相映衬,增强了《感遇》诗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表现诗人自我德行的:“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第二首),诗人自比幽香的兰草,表明他那高洁的美德。“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第十一首),以鄙视浮华、养晦待时的才高品正的鬼谷子自况,表现诗人的情操。“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第十八首),诗人于讴歌春秋时不趋炎附势的齐人陈仲子中,表明自己光明磊落洁身自好的心迹。“深居观群动,徘然争杂颐。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口疑口疑”(第十首),表面上,诗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了为牟取名利、尔虞我诈、竭尽诬陷之能事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实际上,它起了反衬作用,衬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洁白秉性。

表露诗人求仙、好道思想的:“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第五首),于用典中,反映好道出世思想。“古之得仙道,信与无化并”(第六首),直言求仙好道之心。

陈子昂的《感遇》诗,在艺术上也有其特点。

谭元春《唐诗归》卷二指出:“子昂《感遇》诸诗,有似丹书者,有似《易》注者,有似《咏史》者,有似《读山海经》者,奇奥变化,莫可端倪,真又是一天地矣。”此评论未必完全切合《感遇》诗,但用来说明陈子昂诗内容博大丰富、思想矛盾复杂还是颇为贴切的,用来说明其艺术上善用比兴之法,多用典故的特点也未尝不可。

在诗里,诗人以幽香的兰草、杜若,比喻品性高洁的自身;以湘水情源,比喻纯真的情操;以昆仑瑶树、神话中的青鸟玄凤,比喻美好的所在;以秋风怒号,比拟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宁;以大海震荡,比拟天下动乱;以明月圆满的短暂,比拟达官贵人显赫声势之不可久长。这些贴切自然的比喻,增强了诗的形象性、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在诗里,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借古讽今。那具有爱国精神的“幽燕客”,以天下为公的“圣人”,尊贤礼士的明君——燕昭王、汉高祖,骄奢淫逸、亡国误民的昏君——周穆王、楚襄王,功成身退的贤臣——范蠡、鲁仲连,隐居山林不出的高士——鬼谷子、陈仲子、许由,儒家的鼻祖仲尼,道家创始人老聃,诗人将这些人都一一请到诗中,“为我所用”,恰到好处地揭露、抨击了当时朝政的种种弊端,突出地刻画了慷慨报国、耿直敢谏、嫉恶如仇的诗人的自我形象。

评论陈子昂的《感遇》诗,古代不乏其人。

朱熹在《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四中说:陈子昂《感遇》诗,“词旨幽邃,音节豪宕,非当世词人所及”。

方回称陈诗为“古体之祖”。(《瀛奎律髓》卷一)

叶燮言陈诗“尚蹈袭汉魏蹊径,竟有全似阮籍《咏怀》之作者,失自家体段。”(《原诗》卷一《内篇》上)

李慈铭也谓《感遇》诗“章法杂糅,词烦意复,尤多拙率之病”。(《越缦堂读书记》之八《文学•诗文别集》)

各家对之有褒有贬,莫衷一是。我们应怎样看待陈子昂的《感遇》诗?

《感遇》诗,内容博大丰富,思想矛盾复杂,不能全盘肯定,也不可一概否定,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观点看待它。如对《圣人秘元命》、《圣人不利己》、《荒哉穆天子》、《昔日章华宴》及边塞诗等篇章揭露时弊、讽喻朝政,甚至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武则天的那些内容,以及反映爱国忧民思想的诗行,均应予以肯定。在那等级制度森严,民族、阶级矛盾尖锐的封建社会里,作为庶族地主后裔的陈子昂,敢于在诗里“犯上”,能够体恤民生疾苦(尽管反映不多)是难能可贵的。

陈子昂写过《过洛阳观酺应制》、《奉和皇帝丘礼抚事述怀应制》等向武则天歌功颂德的应制诗,但这类诗在《感遇》中找不到一首,这也是我们要基本肯定《感遇》诗的一个原因。

当然,对在《市人矜巧智》、《吾观龙变化》等篇里反映出来的求仙、好道的消极思想,则应持批判态度。而值得注意的,《感遇》诗中也有怀疑天命、不信神仙、斥仙道为骗术,与求仙好道思想矛盾的内容。如“临歧泣世道,天命良悠悠”(第十四首),“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第三十三首)等。其实,这种情形在我国文学史上也并不罕见。不少诗人在仕途不得志,除借酒浇愁外,往往喜欢借助于佛与道来麻醉自己的神经,以求消除烦闷,解脱痛苦。一旦发现此法效果不大,便又持怀疑态度。这些矛盾思想常常在他们的诗中显露出来。早陈子昂四百多年的曹植便是如此。

陈子昂有不凡才能与政治抱负,希望能为国家建功立业,积极入仕,但他的性格强毅鲠直,遇上刚愎自用的武则天,多次直谏,终于饱尝免职入狱之苦,在此境遇中写了求仙好道诗,想以此求得精神解脱。然而佛与道无法消除他在冷酷严峻现实生活中的愁苦,因此对天命对佛道表示怀疑。《感遇》诗中表现出来的求仙好道与斥责仙道矛盾的思想内容,实际上是他坎坷不平生活之路的真实写照。

《感遇》诗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比兴的传统,具有“汉魏风骨”,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但正如叶燮与李慈铭所批评的那样,《感遇》诗由于过分强调汉魏风骨,复古,在艺术形式上缺少创新精神,也因多用几首诗表现同一思想内容,往往给人以诗意重复之感,这是不可取的。

篇5:陈子昂名人名言

2、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3、大人作矣,五色氤氲。

4、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5、昆仑元气,实生庆云。

6、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7、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8、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9、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10、九万八千,天授皇年。

11、庆云光矣,周道昌矣。

12、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13、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14、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15、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16、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17、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1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9、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20、非我天子,庆云谁昌。

21、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22、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23、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24、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25、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阳彩皆阴翳,亲友尽暌违。

26、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27、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28、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29、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30、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31、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32、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33、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34、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35、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36、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陈子昂名言

37、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38、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39、朅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40、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41、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42、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43、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44、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45、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46、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

47、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48、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49、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50、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51、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52、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篇6:陈子昂的诗

1、《月夜有怀》

美人挟赵瑟,微月在西轩。

寂寞夜何久,殷勤玉指繁。

2、《落第西还别刘祭酒高明府》

别馆分周国。归骖入汉京。

地连函谷塞。川接广阳城。

3、《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4、《彩树歌》

嘉锦筵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5、《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6、《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

游人献书去,薄暮返灵台。

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

7、《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

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

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

8、《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黄鹤烟云去,青江琴酒同。

离帆方楚越,沟水复西东。

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

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

9、《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10、《答洛阳主人》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11、《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12、《夏日游晖上人房》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13、《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坠泪碣,尚想卧龙图。

14、《宴胡楚真禁所》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

青绳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15、《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16、《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着作》

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

独舞纷如雪,孤飞暖似雪。

17、《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

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18、《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上一篇:在幸福中作文600字下一篇:霍尔效应及应用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