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音乐背景的成长记录

2024-04-24

带音乐背景的成长记录(精选4篇)

篇1:带音乐背景的成长记录

如何制作带背景音乐的英语配音用的视频

2010-04-02 17:49:47| 分类: 学习|举报|字号 订阅

这几天,正好学习《百万英镑》这单元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打算搞个配音表演,不过要制作带背景音乐而又没有声音的视频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我通过上网和咨询专业教师,终于有了一点眉目,特和网友们分享。

网上说的用会声会影把人声消除的做法,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做不到的。

我制作的带背景音乐的视频需要的软件有:1.视频剪切器(用来剪切视频的)。2格式工厂(用来转化格式的)。3.goldwave(用来提取声音的)4.会声会影(用来把声音去掉的)

步骤如下:

1.根据需要,使用剪切器剪切视频,把剪切好的视频保存为A

2.打开会声会影,点击会声会影编辑器进入编辑状态,在右上角“标题”二字的下面有个文件夹图案,打开文件夹,打开刚保存好的A文件视频,把视频A拖放到左下角的“将视频素材拖放到这里”里,这时,在右边会出现“分割音频”的字样,声音轨道上,点击右键,把声音“删除”,点击分享,创建视频文件,MPEG-4PSP,点击保存,命名文件夹无声音视频B。

3.打开goldwave软件,把视频插入,点击“效果”---立体声---把人声消除---保存为带声音的文件夹C(可以剪切好,把背景音乐留下,人声部分剪切掉,保存为已剪切好的音频D)。

4.打开格式工厂,高级---混流--视频---找到无声音的视频文件B---打开。音频---找到带声音的文件夹D---打开。确定---开始。

这样,带音乐的能配音的视频就制作成功了,当然,如果你想配音的时候,也要有背景音乐的话,可以用开始--附件--娱乐--录音机,把声音插入编辑后,另外保存文件夹为E,然后再把无声音视频文件B和有声音的音频文件E使用格式工厂混流,这样就可以了,文字看起来好复杂,实际操作一下,其实很简单的,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篇2:带音乐背景的成长记录

现代社会,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教育行业的要求,又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性的需求,更是实现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必然趋势。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尤为重要,有利于实现培养高素质的老师,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是对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的任务迫在眉睫。在这里,音乐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更是尤为重要,所以应该在这种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保证音乐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是重要之举。

一、基于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含有十分宽广的范围。首先,是音乐教师自身素质的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其次,包含教育行业对音乐教师的要求。要满足这两点需求,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是音乐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因为经过报道,有许多的学校出现音乐教师教学过程中表现不合适的教学内容和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表现。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音乐课堂上能切实的给学生传递国内外的思想和文化,音乐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怎样唱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了解关于要学习的歌曲想要表达的意境和内涵,能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乐趣。所以要求音乐教师本身具有广泛的音乐知识的掌握,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准确地向学生传递出歌曲中包含的意境,而且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审美创造力,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包括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应该拥有音乐学科所需要的音乐教学能力以及新课程改革中需要的现代教学技术的熟练掌握。首先,对于音乐教师专业技能来说,需要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还要求音乐老师能够定期进行音乐教学的学习,能够对比自己的教学效果,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的做好记录,并加以改进和反思。然后对于音乐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述音乐教课内容,能够搞好课堂气氛,使音乐课在娱乐教学的过程中度过,减少课堂的压力。用音乐老师的流利的表达能力感染学生,使他们轻松愉快的学习音乐。其次,对于音乐老师来说,较强的音乐教学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其中包括音乐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整个教学任务的实施和音乐评价能力。最后,随着新课程的教学改革,结合多媒体教学已经是常用的教学手段,所以利用计算机进行音频处理和图片处理,还可以增加图片效果,最终呈现出很好的音乐盛宴。

二、教学知识能力结构的重建,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教学改革,音乐教材也进行了改革,所以音乐老师平时加深对新音乐教材的阅读,多了解改变的地方,先提高自身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再将经验传授给学生,解读的过程中可以跟同事相互讨论,也可以查阅资料进行解读。由于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个音乐章节讲授的内容,然后通过自身的整合能力变成自己的教学课堂上的内容。我们现有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已经不能 满足新课程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建立适应改革的音乐课程的知识技能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课改后的教学任务。能适应音乐课改的课堂教学。现在的音乐老师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缺乏教学的创新意识。仍然保留了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这已经不适用于新课程改革后的音乐教学。所以音乐老师应该突破传统的理念,不要只是认为音乐课只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知道歌曲中隐藏的内涵和意境。能够实现学生和你的教学产生共鸣,积极融入到音乐课堂氛围中。让备课的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个人成长过程。

三、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老师想学习新的知识,但是没有渠道或者是没有机会。网络有很多的功能并且能够实现很多教学任务,具体的实现专业的提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网络上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可以给音乐老师提供很多的学习内容。同时网络的阅读功能能够丰富音乐老师的音乐知识,而且不限制音乐老师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址。无论是在家里或者是在学校,老师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查阅音乐相关知识,来提升自身的音乐知识。同时,网络上的学习可以提高音乐老师的教学技能、开阔眼界,还可以学习到其他的教学方法,使自己能从别人的教学优势中发现自身的足,这十分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第二,网络可以实现相互沟通,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都应该在同事的帮助下来实现教学的改革。所以网络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音乐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在知名的音乐家的博客或者是微博留言,进行与专家面对面的沟通,而且并不影响平时的教学工作。在一些有名的网络论坛上经常有关于音乐教学的改革热点话题,这样音乐老师可以积极的加入到其中,进行沟通交流。这有利于实现音乐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第三,网络的资源共享功能十分强大。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功能上传自己的教学心得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其他的音乐老师能够及时查阅你上传的文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的好处。

四、结语

篇3:带音乐背景的成长记录

一、让“学生成长记录”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利器

现在, 绝大多数中学并没有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当然也就没有统一的学生成长记录了。学生们手头拥有的也是惟一的“成长记录”, 就是能够计入初高中三年考试成绩和由班主任所撰写的评语及操行等第的一本《学生素质报告册》。这个报告册完全是班主任填写的, 为了防止学生丢失, 基本上只有放暑假和寒假的时候让学生带回去给家长看一下, 开学了还是统一保管在班主任那里。当然,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录取高中仍然是以每年当地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中考考试分数为唯一的依据, 至于大学的录取, 仍然是以高考分数为唯一的依据。在这样的前提下, 学生的成长记录必然就成了“流产儿”。可以说, 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中学重视“学生成长记录”, 当然也就没有多少学生坚持做自己的成长记录了, 因为做与不做并不影响他们的升学。

由此可见, 造成学生没有成长记录的主要原因还是中、高考的指挥棒没指挥好, 当然也有其他的各种原因。比如,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确没有高度重视起来, 或者是根本没有当作日常的工作布置下去, 当然也就无需检查验收了。即使布置了, 又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便于学生成长记录的统一操作模式;作为学校, 也没有多少精力投入到此项“软性”的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中去, 因为它不涉及到升学质量, 更不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作为学校的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让学生做成长记录, 必然要进行指导、检查, 这无疑又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作为学生, 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做, 因为不与成绩挂钩, 不会影响升学。尽管大家都觉得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做好成长记录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但中高考的“指挥棒”必然使人们投入到追求现实的升学率之中, “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就成了一纸空文。

二、让“学生成长记录”真正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

第一, 上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为了落实这次的“绿色评价”措施,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和有关高校已经做好准备, 为《意见》的落实提供专业支持与技术指导”。教育部下一步将建立评价资源平台, 组织专业机构制定评价操作指南, 开发科学的评价工具, 促进评价资源共享。“目前推出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虽然“教育质量评价是世界性难题, 但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第二, 要有统一的操作模式。像上海市教委专门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印制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 并于2004年秋季在本市中小学试用。《记录册》分别从小学1~2年级、小学3~5年级、初中6~7年级、初中8~9年级和高中五个学段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每一学段的培养目标包括了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学习兴趣和态度、生活态度与生存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的内容更贴近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 评价项目更为合理, 操作也更为方便。如今, 在试行“绿色评价”的上海, 成果正在凸显。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可以让不同年级学生都便于操作的统一的成长记录册。

第三,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长记录当然是学生拥有“成长记录”的第一记录权,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自我操作、自我评价, 从中感悟体验, 实现自主管理, 使学生真正成为“成长记录”的主人, 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翻开《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试行) 》可以看到, 珍爱生命、自尊自信、爱国情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师生关系、睡眠时间、学习状态等都纳入其中。即使是“学业发展水平”一项, 也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 关注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新型“指挥棒”, 把“分数独大”的龙头, 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成长记录”必须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进步, 真正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宗旨。

第四, 要将“学生成长记录”与“绿色评价”统一起来。“学生成长记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能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 能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 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 而且能够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 使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 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 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等。“学生成长记录”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具体生动的“故事”, 也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这对于学生自信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反省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意义。关于“绿色评价”,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引入了“效益”的概念:“学习不能不计成本”。为了高分, 中学生不仅学习压力沉重, 更是付出了高分低能、体质下滑、缺乏创新精神等惨重代价。笔者认为, 学生的成长记录应该与日前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相统一, 尤其是要与其中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相一致。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这次改革的重点, 评价内容和指标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五个方面共二十个关键性指标。这套指标框架力图把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细化和具体化, 同时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把重点放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上, 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 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 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如果在学生的成长记录里, 包含着以上的所有指标, 学生能够及时地把平时的表现与这些指标一一对应起来, 并用等第或是分数作一定的量化,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成长记录与绿色评价统一起来, 使我国的教育真正进入“绿色GDP”时代。

第五, 要鼓励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积极参与, 形成多元评价体系。“成长记录”当然要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发展的现状,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将评价由单主体变为多主体, 这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是有利的。特别是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沟通, 认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反思自身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全面地认识自我, 培养自主性与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但是, 在多元评价过程中, 教师有责任主动协调与其他主体的关系, 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学生成长记录工作, 共同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在评价方式上采取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教师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纵向比较的发展性评价。评价结果用等第制、百分制、描述性评价等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表示。这些实践经验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三、让“学生成长记录”在实践中一路前行

2012年9月, 江苏省南通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构建研究”“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正式开始实施。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 本着操作方便、评价指标简明、方法易行的原则, 笔者结合多年做班主任的经验, 精心设计了八种不同的表格:表一, 入学时的情况统计;表二, 初一阶段的打算;表三, 学生每天每周在校表现及感受;表四, 平时表现情况统计;表五, 参加各种比赛、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情况统计;表六, 各科成绩记载统计;表七, 学生每月在家里的主要表现;表八, 班务日记等。这些表格体现了重视过程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等最新的评价理念, 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回归, 也是当前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并贯穿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不仅关注对结果的评价, 同时也重视对过程的评价;不局限于学校的表现, 同时注重在家庭、社会活动中的表现。在设计这些表格时,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而又节约时间, 一般采用“ABC”的等级制形式呈现。之所以采用这种评价方法, 是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等级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优点主要是评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适用范围较广, 不仅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 还能够用于对学生的非认知领域的评价, 因此可以较有效、较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也可以说, 这种用表格形式来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其目的就是将学生成长的过程进行相对的量化, 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不断的进步。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填写的各种表格按次序排放, 再用文件夹夹在一起, 就好似一个档案袋, 这样学生也能从中看到自己平时的表现和成长的过程, 留下一份初中阶段成长过程的宝贵档案。

北师大教授肖川在《教育的力量》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第五种存在形式是评价。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分, 也有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之别。”在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上, 肖川明确指出:“在教育中, 评价有诊断甄别、反馈调节、激励、导向等功能。对学生的评价就意味着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就有可能受到奖励或惩罚?这就涉及评价标准是否合理?评价过程是否公平?评价究竟是导致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还是导向一个更好的生命状态?积极推行发展性评价, 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杠杆, 是办好学校的重要策略。”肖川教授的这些话语, 使我对自己设计的学生成长记录的表格, 规范学生的评价充满了信心。目前, 新版《上海市中小学成长记录册》的评价标准也是以各种表格的形式呈现的, 表格设计上按照“德育为先”的顺序进行编排, 把“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情况记录表”列为每本记录册的第一张表格, 而且在“等第”的栏目旁增设“发展情况”一栏, 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填上“进步”、“保持”、“须努力”等评语, 以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更上一层楼。日前看到教育部启动的“绿色评价”, 其中的评价体系框架与自己一年实践的内容基本契合, 这就更坚定了我继续实践的信心, 今后要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试行) 》的内容为指导, 借鉴新版的《上海市中小学成长记录册》的内容, 重新设计和完善相应的学生成长记录的各种表格, 使学生的成长记录更加符合教育部推行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可喜的是, 我们已经从《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构建与研究》实验中尝到了甜头, 特别是翻开学生们一年所保存的一张张表格, 让我们看到了“绿色评价”的希望。当然, 表格的记载只是研究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的成长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研究, 所以, 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及时对表格进行调整、完善, 甚至重新创建新的表格, 更有必要围绕学生成长记录的操作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 使之与课堂教学、学生成长、绿色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有效地联系起来, 从而使“初中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构建研究”在新课程学生评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真正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档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生成长记录、学业水平考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成果和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构的评价工具。要科学设计评价流程, 有序开展评价工作。”在这些评价工具中, “学生成长记录”是最难做的。对学生来说:一是时间长, 需要坚持做;二是要经常做, 有的甚至是每天、每周、每月要做, 到了期中、期末还要集中做;三是要有具体的内容让学生好做等。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 一是要经常督促和指导学生做;二是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 批阅学生的周记等。另外, 在绿色评价体系中, 评价指标的细化问题, 可以细到什么程度?成长记录如何避免千篇一律, 体现学生的个性?成长记录如何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成长记录的发展性功能如何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评价”的综合目标因素上?成长记录能否采用电子档案的形式进行操作?最关键的是学生的成长记录最后又怎样与升学考试挂钩?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

如今, 基础教育教学体系是以中高考为龙头, 层层相连, 环环相扣, 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 素质教育步履维艰, 学生成长记录和绿色评价当然也就难以落实了。“现在, 我们要打造以学生发展为龙头的教育体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绿色评价”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评价建立在大量数据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改变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现状;二是注重考察学生进步和学校努力, 不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三是注重促进学校质量内控机制, 不再过于依赖外部评价。我们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 希望切实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尽管问题很多, 难度很大, 但要想使“绿色评价”有个好的开头, 首先要求各个学校将学生成长记录做起来, 为绿色评价做好准备, 因为只有这项工作是最仔细的、最繁琐的, 当然也是最难造假的。总之, 学生的成长记录是一件十分重要、严肃的工作, 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做好了学生的成长记录, 才能接轨教育部日前所推行的“绿色评价”体系。相信不久的将来, “学生成长记录”能够纳入各个学校的日常工作, “绿色评价”能够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2009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以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要求班主任“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

学生成长记录当然是学生拥有“成长记录”的第一记录权,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自我操作、自我评价, 从中感悟体验, 实现自主管理, 使学生真正成为“成长记录”的主人, 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

教育的第五种存在形式是评价。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分, 也有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之别。

知识链接

“绿色评价”

“绿色评价”, 就是要改变单纯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 更加全面地对学生学业水平状况和各校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引导学校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而努力。

“绿色评价”的原则

“绿色评价”的5个方面、10个指数。

1.学生学业水平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

2.学生为取得成绩付出的代价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

3.学校课程教学行为 (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 ;

4.各校均衡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 ;

5.学生品质和身心健康 (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跨年度进步指数) 。

指数细分

篇4:成长档案记录幼儿成长的足迹

幼儿成长档案的内容涵盖了师生互动、亲子互动、家长与老师的互动。家长、幼儿、教师的三方互动,贯穿于幼儿成长档案始终。

一、成长寄语

幼儿园对幼儿的意义极大:第一次独立迈向社会生活、第一次离开亲人去接触陌生人、求学生涯的第一站。因此,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幼儿园开辟幼儿成长档案,把家长的期望和幼儿园的温馨祝福容纳进来,以纪念幼儿入园。

二、快乐档案

档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幼儿的相关信息,如家庭地址、家长的姓名、全家福照片、我的老师等。通过制作快乐档案,教师可以把这些相关信息告诉幼儿,加深幼儿对父母和教师的认识,同时也能让教师迅速掌握幼儿在园内的基本情况。

三、班级主题

班级主题包括班级每月开展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及社会实践内容。教师要制订恰当的班级主题,并将之呈现给家长,以提高幼儿园工作的透明度。这样,既能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各项活动,配合教师开展工作,又有利于家长监督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如在幼儿园组织秋游活动时,大部分家长都提前对孩子进行了安全教育,训练了孩子的自理能力,为秋游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宝宝成长

教师可用照片、图画、文字等多种形式记录幼儿近期在智力、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及最新的收获和精彩瞬间等。通过多渠道的展示,一方面,幼儿能关注自己的成长足迹,逐渐学会欣赏自己,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能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知晓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为今后活动的进行给予孩子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家园反馈

教师应对幼儿近期各方面的发展进行客观、细致地评价,肯定幼儿的进步与努力,放大幼儿的闪光点,同时委婉地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家长也要把孩子在家庭的表现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与家长通过沟通与交流,才能全面、真实地了解、掌握幼儿的学习及成长情况,便于及时解决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六、宝贝藏书楼

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故事书或绘本,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亲子共读,既有利于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又有利于使幼儿得多更多的认知。在宝贝藏书楼,家长与幼儿可以阅读到感悟亲情类、礼貌习惯培养类、益智健脑类、指导手工类等书籍。

七、健康指导

负责幼儿健康工作的保健室要记录好幼儿园组织幼儿体检得出的各项结果,然后根据幼儿的体检结果,结合天气、饮食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家长有关幼儿保健方面的指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如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幼儿园9月份“健康指导”的主题是“如何缩短幼儿的入园适应关”和“秋季护理‘六要和‘六不要”,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八、结语

幼儿成长档案记录了幼儿成长的足迹,有心的家长会将幼儿成长档案保留至孩子长大成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制作档案过程中,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幼儿园教师都格外谨慎。首先,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根据纲要精神和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经园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讨论确定幼儿成长档案的构成;其次,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幼儿园成立了幼儿园成长档案创建小组,明确了成长档案创建目的和原则,每一版块安排专人负责,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最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幼儿园教师认真讨论、定稿、制版、复印、实施了幼儿成长档案各板块的具体内容,每一句话都经过仔细揣摩,每一幅图都经过精挑细选,每一张操作纸都经过多方论证,每一篇观察记录都是教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结果……总之,每一次的幼儿成长记录都浸透着教师辛勤的汗水。

幼儿成长档案记录了幼儿的点点滴滴,记录了家园间的有效互动。档案中有幼儿多彩的表达,有家长殷切的期盼,有教师睿智的教育,这些都体现了爱。成长档案正是以“爱”为基石,把家长、教师和幼儿紧紧地连在一起,它犹如家园弹奏出的一首爱的协奏曲,让每个幼儿在爱的世界里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实现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上一篇:商业地产活动节点策划下一篇:十全十美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