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制度

2024-05-21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制度(精选9篇)

篇1: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制度

碧口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制度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让家长能够了解我们的幼儿园老师的管理,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园学习生活和能力表现,特制订碧口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制度。通过幼儿、家长、老师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活动,让家长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进孩子,倾听心声;走进幼儿园,参与管理。

1、明确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意义,全园教职工重视家长开放日活动。

2、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加强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参与幼儿园管理。

3、园领导亲自挂帅,亲临家长开放日活动第一线。

4、组织丰富多样的家长开放内容;如:咨询活动、半日活动开放等。

5、每学年集体形式的家长开放活动安排2到3次,一般安排在学期初、中、末;也可根据幼儿园、班级活动作调整。

6、积极采纳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长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7、做好每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8、定期举办教育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有: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各年龄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良好的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让发展幼儿的能力,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讲座根据大多数家长的水平,深入浅出讲授有关的知识。

10、定期举办亲子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让家长感受孩子在园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

篇2: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制度

1、每学期对家长进行一次开放活动,根据班级特点,宣传幼儿教育课程理念,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及各方面能力情况。

2、每年邀请家长参加两次以上的家园同乐活动,如亲子迎新年、庆“六一”、春秋游活动等,增进亲子情感,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3、每年邀请大班幼儿家长参加孩子的离园告别活动,使亲子共同体会成长的快。

4、各班教师与家长每学期1一2次进行交流探讨有关孩子的一系列情况,以便进一步了解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5、教师与家长积极沟通,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透明化。

篇3: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制度

陈鹤琴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 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 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 必定是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1]家长开放日是一种“特殊”课程, 能为教师、幼儿提供全新的体验;是家长工作的一种“独特”形式, 能让家长真正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是实现家园互动的平台, 能加强家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尽管对其价值已经达成共识, 然而根据笔者对新疆昌吉市8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5所幼儿园一学年开展一次活动, 2所幼儿园一学期开展一次, 1所幼儿园一学期两次。每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时间均在3~4小时, 且大部分在上午举行。可见尽管意识到其价值, 但实施频率受限, 致使其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那么如何体现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价值, 促进家园教育合力的形成, 值得广大研究者深入思考与反思。

二、家长开放日的价值

1. 亲子之间的互动

重视亲情是人格健全的基本特征。然而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剧, 很多家长忙于工作, 将孩子完全交付给幼儿园, 忽视与孩子一起学习、游戏的经历, 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交流、亲情淡化。因此, 对幼儿进行亲情教育, 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 理应为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创设平台。于是, 家长开放日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形式,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增加亲子情感, 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以弥补家长与孩子之间缺失的经历。家长开放日成为亲子间交流的契机与舞台, 这也正是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价值之一。

2.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的“社会领域”一章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 协调一致, 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幼儿离开家庭, 迈入幼儿园这一陌生环境, 其生活、学习的场所已发生转变。《纲要》指出, 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并适时加以指导。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加强师幼、幼幼之间的交往, 带给儿童社会性体验, 并且在活动中习得社会规则、获得交往技巧, 进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 家园合力的形成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师了解许多不同的儿童, 具有关于儿童发展、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的专门知识”, 而“家长则比任何其他人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2]

幼教实践表明, 家长都十分关心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并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研究证明, “教师和家长之间良好的伙伴关系起始于频繁的双向交往”。家长开放日正好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交往提供了条件, 既架起了家长和教师对话、交流的桥梁, 同时也成为家长与幼儿之间情感增进、理解加深的纽带, 促使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教育上达成共识, 形成双方教育之合力。

三、家长开放日的反思

1. 活动目的的偏离

家长开放日举办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 为家长全方位展现幼儿在园表现, 为家长提供一个全新认识与了解幼儿的机会。然而, 就笔者观察发现:家长开放日俨然成为幼儿园的公开课展示, 成为一场经过严格彩排的“表演秀”, 使得各种活动、游戏或教学情境失真。因此, 不能自然、客观地向家长展示幼儿的真实发展状态。而且, 大部分活动只是面向幼儿, 而家长们却成了“观众”“看官”, 使得整个活动偏离了原有目的, 仅仅体现了师幼间的互动。因此, 家长开放日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 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形式受限

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能够给幼儿以不同的活动与情感体验, 能和谐、全面地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

然而, 就笔者的观察而言, 为了减少教师的监管工作, 避免教师工作的繁重, 使全园幼儿都在教师的有效掌控之下, 保证活动顺利、圆满、安全完成, 幼儿园在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时, 都采用便于管理的活动, 绝大部分都是以上公开课的形式开展, 这样就会限制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无法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 无法满足幼儿多元发展的需求。

3. 家长开放日活动实施内容欠合理

活动内容决定活动形式, 内容以形式为载体, 形式是对内容的反映。因此, 不同内容需采取不同组织形式。然而, 活动内容的选择也不是随意为之的, 它受到多方面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家长开放日是实现家园沟通的平台, 是幼儿园向家长展现幼儿在园发展态势的契机。其唯一目标与终极追求都是幼儿身心全方位的、和谐的发展, 而不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为了游戏而游戏, 为了赢得家长认可而举办一场“表演秀”。

然而现实却截然相反, 为了将幼儿在园的最好状态呈现给家长, 使幼儿园的教学与工作获得家长们的肯定, 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游戏主题的选择, 其主要考量点是保证整个活动顺利有效地完成, 是为活动而活动。

四、家长开放日的再思考

1. 目的定位的清晰化

有明确的目的才有行动的方向。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目的是为家长、教师、幼儿提供对话、交往的平台, 鼓励家长、教师、幼儿三方共同参与活动。因此, 在开放日活动前后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 了解家长的需要以及本班幼儿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后根据家长的要求和孩子的问题来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活动后, 还应与家长进一步交流, 获取家长对开放日活动的想法与意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幼儿园应始终将其作为家长开放日活动规划、实施的指导理念。

2. 内容选择的合理化

保障活动顺利有效地完成除了要有明确的目的定位之外, 同时还应保证活动内容选择的合理性。内容选择的合理化是指选择的内容应符合活动的目的要求, 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活动内容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自在的, 而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与指向性, 应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因此, 在活动内容选择时应做到课内与课外教育影响价值的衔接、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统一。

3. 形式组织的多样化

内容是否真正合理, 是否真正利于目的的达成, 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组织形式是否多样化。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内容来完成, 同理, 不同的内容也需要不同的形式来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应该通过家长的参与来丰富其形式和内容, 把平时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通过每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展现给家长。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活动, 把家长的参与作为幼儿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评价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摘要:家长开放日已成为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 使其成为实现家园教育合力的长效机制, 这值得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对家长开放日价值的探究与反思, 对其进行深入的再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家园合作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8.

篇4: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制度

为了更好地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帮助家长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园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经常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与此同时,发现在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过程中尚存在许多不足,怎样才能使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开放日活动之中,使家长开放日活动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最终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

1.提高教师组织指导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能力与树立家长科学育儿观是基础

教师要认识到家园共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的有利手段。教师要树立大教育观,进一步充实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家庭教育规律和特点,发挥家长教育优势,善于组织家长参与共育活动,努力实现双方互动。要会从实践中学习,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向家长学习。特别是年青教师要善于从家长那里获得宝贵的经验与信息。通过对有经验的家庭进行家访、交谈、互相留言、网络群等向他们学习。

2.建立教师与家长经常性的双项沟通,是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开放活动的内在动力

家庭和幼儿园沟通不能只是开几次家长会,办几期家长专栏就可以的。要充分认识到孩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双方因围绕着孩子的教育与发展进行经常性有针对性的沟通,家园沟通虽然双方都有责任,管理者要提前提供沟通条件,教师要主动为沟通创造机会与渠道。当幼儿一入园时,教师就积极主动并有目的地与家长建立家园关系,以“情感”人手。具体做法有:

(1)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及教育目标

(2)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中对家长工作提出科学的明确要求。

(3)家长提出合理要求尽量解决,对家长提出疑问给予合理的解答

(4)进一步树立全体保教人员的服务意识,家长遇到教子困惑时,及时给予指导或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家长的情况各不相同,幼儿发展情况各异,所以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重点。

3.寻找班级骨干家长,成立家委会,充分发挥骨干家长的教育正能量

家委会或骨干家长一般都是有一定素质、是家长的代表,又是幼儿园及班内开展各向活动得力的助手。当园内有重大举措与大型活动,班里有新行动或家长有共同建议时他们能出谋划策帮着定夺。当家园合作计划,需要每位家长了解时,他们又作为老师的好帮手分头传播。如果每班有几位得力的骨干家长,配合宣传、带头参与,将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4.平等、参与、互动、建立家园合作伙伴关系是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的保障

(1)教师与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同事”关系就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使彼此在尊重中有要求,要求中体现尊重。这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养态度与行为、对幼儿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使家长感受到教师关爱自己的孩子,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友好态度对待自己就会在心理上消除距离感,从而双方产生心灵的碰撞,架起情感的桥梁,家长对幼儿园、教师提出的要求或任务也就能主动接纳。

(2)部分活动内容形式来自家长,重视家长关注的焦点,引发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积极性,编织互动纽带。如定期征集家长意见或建议。进行归类——把广泛征集来的意见从内容、形式、规模、时间几个方面进行归类。再按照大、中、小班年龄组确立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什么样内容、什么样形式、什么样规模分几个时间段进工。

5.管理者减少对家长开放活动的控制,给教师、家长自主权,改进对开放日活动的组织

通常幼儿园开放日活动固定在几个节日,开放日那天搞得轰轰烈烈,耗费人力、物力,实际上成了老师与幼儿表演性质的活动。这种做法偏离《规程》要求与《纲要》精神。家长开放活动应让家长在活动过程中看到孩子的真实情况、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了解孩子的优势与不足、了解老师的教育方法,以便家长进一步密切配合教育。具体做法:

(1)开放日活动除内容、形式、方式灵活多样外,还在规模上多种形式。管理者在总体目标做导向的前提下,给老师、家长一定的灵活性。平行班老师可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开展平行班开放日活动;老师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及家长需要,开展班级开放日活动;还根据个别幼儿发展需要开展个别家长开放日活动。人数不多、规模小、给家长充分的选择余地,家长可以静心地看细一些,了解深一些,也便于与教师有针对性的交谈,共商教育策略。

(2)在家长开放日前,老师对家长做必要的指导。告诉家长注意看什么?怎么看?如:要重点看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看孩子怎样与同伴相处;看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提醒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横向的攀比,以免产生消极后果。

(3)扩大开放日的活动空间,为孩子提供社会性活动。大自然是多姿、多变的,它对幼儿的教育功效是用任何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幼儿这一不断成长的个体,他们的未来一定要融入大社会之中,扩大开放日活动的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组织家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之中是一件非常有学问的事情,需要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思考与研究,以上只是个人一点经验,还存在着一些缺撼,分析也有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有许多不足期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篇5: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有感

当我牵着宝贝的小手走进班级,英文教学正进行中。宝贝松开我的手放好书包,是那么自然的融入其中……

外教和英文老师以儿歌、卡片、游戏结合的教学方法生动而有趣,宝贝积极又自信的举手抢答,气氛是那么的轻松、欢快、活跃。

接下来是孩子们的生活环节,宝贝上厕所、洗手、喝牛奶,看着宝贝们自觉的排队等候,丝毫没有了课堂上抢答的争先恐后。暗叹老师需要多大的耐心,才能指导这调皮淘气又任性的宝贝们这么的自觉遵守秩序。

紧接着主班夏老师主讲由“神气的一天”引申出关于旅行的`内容,宝贝们则坐在柔软的地垫上和老师围成一个圈,老师请宝贝们说出旅行必备用品,之后对旅行用品进行分类,小宝贝们表现的非常积极。相信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家长都欣喜的发现,自己的宝贝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铿锵的脚步!

在最后的亲子活动中,小宝贝们为我们带来了欢快的早操舞,有趣的亲子活动―-亲子爬行比赛,宝贝们兴奋、激动而紧张,家长们虽是气喘吁吁,可脸上的笑容却是满满的爱。享受着宝贝爱的拥抱的家长们,可谓是累并快乐着。

走出幼儿园的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我的宝贝如何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由拒绝入园,到不情愿入园,再到爱上幼儿园的转变。轻松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宝贝们在玩乐中学习、进步、成长。或和蔼、或活泼、或温柔,有如此亲和力强的老师们,宝贝怎会不喜欢?在这样一个充满阳光和满满正能量的集体里,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各位老师的倾情付出和对宝贝们满满的爱心,叫宝贝如何不爱呢!

中三班:程蓦晗妈妈

篇6: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感言

前天付老师跟我讲到要家长体验给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我还是比较茫然的,后来在网上搜索了很多的教材,内容看似简单,但要怎样讲给小朋友并且要他们能够理解,我是没把握的。

早上和女儿一起到幼儿园后,班里的小朋友还没有到齐,付老师让我穿上了她们平时穿的工作服,我发现小朋友们大都是惊喜的表情,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很多。等小朋友都到齐之后,付老师给小朋友们做了介绍,我今天早上就是小朋友们的老师,和付老师是一样的,只见小家伙们交头接耳的聊了起来,还有小朋友又专门来问了我姓什么了,这样我和他们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吃过早点后和小朋友一起做早操事让我觉得比较囧,平时除了会做广播体操,舞蹈我基本都不跳的,好在小朋友们都跳的很好,而且没有受到我的影响。蹦蹦跳跳的跳完了小朋友的早操,还有点出汗了,体会到一点,老师们不仅要教孩子知识,还必须有好的体力。

到我上课了,按照提前就计划好的思路开始给小朋友讲课,上课的内容是讲和纸有关的知识,主要让小朋友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纸、纸的各种用途、制造纸的原材料及纸的发明者。上课期间,小朋友们回答问题都很积极,且正确率也很高,这说明小朋友平日里的观察能力都很好,只是小朋友的问题更多,而且还涉及到了其他的方面,让我有点应接不暇了。当时的体会就是付老师平日里要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真是蛮辛苦的一件事情,不能让孩子失望,也不能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平日里要学习知识面要求就非常广了,看来幼儿园的老师还真是不好做啊。

篇7: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感想

11月28日,我以家长的身份参加了果果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由于这是王珏入园后的第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与王珏的妈妈都非常重视这次难得机会,由于王珏妈妈上午有课,我特地请了假参加这次开放日的活动。下面,我先简要陈述一下幼儿园周五上午半天的活动过程,然后再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活动简述

回想周五上午幼儿园的组织的活动,我认为,幼儿园周五上午半天的教学活动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早操、室内活动和室外游戏。

1、早操

九点钟左右,小朋友们在四位老师的组织下排着队伍有秩序地走到楼下,开始做广播体操。做操时,小班和中班是分开做得。因为王珏是小班的,所以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小班小朋友的作操过程。小班小朋友等间距地围成一个圆圈,董老师站在中间做示范,小朋友学习董老师作。董老师的动作非常规范,也非常漂亮。总体上来看,小女孩普遍比小男孩做得好,其中,两三个小女孩能够伴着音乐完整地模仿董老师的动作,但小男孩大多数都做不完整。呵呵,作为王珏爸爸,我还是非常关心王珏的做操动作。说句实在的,王珏的早操动作并不好,主要原因是王珏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全神贯注地看董老师的示范,而是偏着头去看别的班的小朋友。对于王珏是否能够很好地做早操我并不着急,在我看来,做操是一个参与式的学习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熏陶和示范,王珏会慢慢地学好的。

2、室内活动

早操结束后,小朋友们又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到教室。回到教室后,保育员李老师已经为孩子们准备好了牛奶和糕点。小朋友们坐好后,老师们为每个孩子分发了一包牛奶和一片饼干。孩子们吃完饼干,喝完牛奶,都能自觉地把牛奶的塑料袋放到教室门后的垃圾袋中。哎呀,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基本上已养成了一个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孩子们喝完牛奶后,朱老师将小班的小朋友和几位中班的小朋友带到教室的西侧,然后利用移门将教室分成两部分。在移门东侧,王老师组织中班的小朋友参加游戏和学习活动。因为王珏属于小班,所以我从教室西侧的后门进入教室的西侧,观看小班的同学活动过程。小班的朋友在朱老师的组织下,主要参与了以下三种游戏和学习活动。(1)平衡走线 活动开始前,朱老师先是组织、带领小班的同学沿着教室中央的彩色围成圆角矩形的线条行走。行走过程中,朱老师要求小朋友或者双手叉腰,或者双手与肩水平,或者将双手置于头顶,同时沿着彩色线条向前走。因为我是外行,不知道这个活动具体名字。但是凭着经验,我猜想这项活动主要用来锻炼孩子运动的平衡性,对于发展孩子的运动协调性很有帮助。(2)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朋友完成平衡行走活动后,在朱老师的要求和引导下,围成一个半圆,然后席地(强化地板)而坐。朱老师拿着一摞纸牌,与孩子们面对面坐下来。活动开始了,朱老师向每个小朋友分发“工作牌”。朱老师拿出牌子(每个牌子上写着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叫道牌子上名字时,小朋友喊“到”,并起立走到朱老师跟前领取自己的工作牌,并与朱老师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个人认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能够引导小朋友认识自己名字,也能锻炼小朋友的随机应变能力,同时能部分地锻炼小朋友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朋友领到自己的工作牌后,朱老师接着又组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朱老师先是问小朋友昨天是什么节日,大部分小朋友都答不上来,因为孩子们都还不知道感恩节是什么。朱老师就向小朋友们讲解昨天是感恩节,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大致描述):“天气变冷了,应该买一双手套送给自己的亲人,你是送给谁呢?”然后请每位小朋友说出买手套送给谁?在朱老师的组织下,小朋友以顺时针的顺序先后表达买一幅手套送给谁。大多数小朋友都说买一幅手套送给妈妈,而有的小朋友的回答也很新奇,回答得过程也很长,有的小朋友说了好一大会才在朱老师的引导下把这个问题表达出来。或许是我今天陪王珏来幼儿园的缘故,王珏回答说买手套送给爸爸,回答完了还看了一下我,嘿嘿,这个小鬼。(3)圆形形状对比与操作

同学们完成了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朱老师又拿出了一套玩具,这套玩具大概包含5-6个大小不同的塑料圆形。首先,朱老师在做大小比对模拟,动作惟妙惟肖,比对了,小朋友点点头,比错了,小朋友们就摇头。朱老师做完后,然后就请小朋友上来做模仿,作比较,并对相同的圆形做配对。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次机会参加这项活动。

3、室外游戏

室内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稍作休息,就拍着队伍到楼下作游戏。游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董老师让小朋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董老师站在中间做示范动作,小朋友手拉手学习董老师的示范动作。这个活动很有必要,小朋友们在教室内坐了一个多小时的静止型的游戏,然后出来在阳光下做一些活动腿脚的动作,可以很好地舒展小朋友的筋骨,对于身体健康成长和发育很有裨益。第二个阶段是小朋友参加上山打老虎的游戏。小朋友分成四组,每组一个小糠袋。小朋友们轮流投掷小糠袋打前面的老虎头像。这个活动也很有好处,主要发展小朋友的眼手协调能力和动作的执行能力,以及小朋友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二、我的感想

通过仔细观察幼儿园一个上午的教学活动,我真实地了解了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概括说来,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活动设计科学、有趣,有利于小朋友的身心发展;

从整体的活动流程来看,上午的活动安排动静结合,室内外时间合理安排,既能使小朋友在益智型的游戏中发展智力,又能运动的活动中发展动作的协调能力。这种整体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小朋友的身心发展。

从单个活动的设计来看,每项活动都非常有趣。例如,在小朋友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活动中,我觉得老师们的设计非常巧妙,尤其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教育意义更为突出。因为,3周岁的小朋友,一般还不能完整地自由表达自己想法。而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相对真实的问题情景,然后引导小朋友根据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来表达自己想法,这对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非常有好处。另外,我也发现,有的小朋友在表达自己想法时,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和想法,有的小朋友还跑了题,联想到了衣服或其它的礼物,虽然小朋友的回答并不切题,但这对于小朋友的解决问题能力或想象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教师组织活动能力强,工作细心,能有效地引导小朋友深度参与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在圆形形状对比与操作活动中,朱老师的演示非常逼真,动作非常优美,而且有点像变魔术似的。因此,小朋友们都能集中注意力观看朱老师的演示,并能根据朱老师的演示动作做出判断,小朋友在活动过程中也能充分调动大脑,进行积极的思考;另一方面是每个小朋友还要模仿朱老师的动作,并面向其他小朋友进行演示,或者完成比较配对的任务,这不仅能有很好培养小朋友的表演才能,而且培养了小朋友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其它活动中,三位教师工作都非常细心,组织活动的能力也很强,都能够有效地引导小朋友深度参与到每一项学习活动。另外,在朱老师给中班的同学组织活动时,小班的小朋友都能自主地去柜子中取出自己喜欢玩的玩决,自主地探究各种玩具的玩法,而且,每个小朋友在自主地玩玩具时,都特别的认真,能从头到尾完整地完成每个玩具。我想,这应归公于平时几位老师的耐心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3、家长应积极响应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认知习惯,通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在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很多小朋友的家长尤其是妈妈都来参加这次难得的开放日活动,但我也发现,来参加这次活动的爸爸很少,而且有许多是孩子的爷爷或奶奶。从小朋友和家长的比例来推算,有些小朋友的家长甚至没有来参加这次活动。

篇8: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制度

一、家长开放日活动过程的主要特点

(一) 自上而下的准备工作为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展开, 幼儿园会做出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幼儿园领导、年级组和教师三个层面的准备。幼儿园领导的准备主要是指幼儿园园长、副园长等对整个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规划和设计, 包括明确活动的宗旨、确定活动的大致时间与形式、协调整个幼儿园的人力与物力。年级组作为幼儿园的教研组织, 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困难与问题。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年级组会组织教师讨论活动主题、指导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平行班教师集体备课、讨论教师与家长在互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教师是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执行者和组织者, 他们要做最微观层面的准备, 具体包括针对幼儿的准备、针对家长的准备。由于家长的到来, 在开放活动中幼儿会比较兴奋与激动, 从而忘记听教师的指令;或者过于紧张, 从头到尾都“放不开”;或者当家长离开的时候, 情绪激动而哭泣。为了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 教师一般会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之前, 与幼儿“约法三章”。家长是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受众群体, 教师会在开放日活动之前通知家长、动员家长积极参加活动。教师通知、动员家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书面材料的形式进行通知, 如班级的宣传栏贴通知、为每位家长发放一份通知单。还有一种就是口头通知或提醒,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前一天下午, 教师会再一次提醒来接幼儿的家长, 请他们务必来参加明天的家长开放日活动。

(二) 教师精心选择教学观摩活动的内容吸引家长参与

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准备阶段一般遵循这样的路线:确定活动的时间—明确活动的宗旨—确定活动的形式—准备活动的内容—对相关人员作出准备。在整个准备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选择教学观摩活动的内容。在选择内容的时候, 幼儿园和教师一般会综合考虑班级近期的教育重点、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幼儿近期的发展状况、家长的兴趣与需要。

许多幼儿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园本课程或特色课程, 教师在确定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时, 会重点展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如一位教师所说:“我们这次的活动主要是让家长了解我们‘儿童城’的活动, 这个‘儿童城’是我们幼儿园特有的。我们想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我们幼儿园的探究室都玩些什么, 怎么去玩, 幼儿自己怎么去动手做这些东西。”“幼儿园的课程不只是促进幼儿的发展的, 不只是促进教师发展的, 也是促进家长发展的。”“只有当家长真正成为课程的参与者, 家长才能从中获益, 即得到发展。”[1]因此, 幼儿园可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特色课程, 通过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促进家长的成长, 同时为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同事关系提供了基础。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面向全体幼儿家长的活动, 活动的受众群体就是家长, 教师在选择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具体内容时, 也会考虑到家长的兴趣与需要。“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幼儿方面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要时, 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就会更高, 态度也会更加积极。”[2]以服务家长为宗旨的幼儿园, 在选择活动内容的时候, 会考虑到家长的教育需求。

(三) 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有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相比,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会给予幼儿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在新授课上, 同一个问题, 教师会请不同的幼儿回答, 可能是单个幼儿回答, 可能是一组幼儿回答, 还可能是全体幼儿的集体展示。比如, 在S教师的课上, 教师带幼儿学习一首儿童诗。教师先邀请了班上一半左右的幼儿单独背诵诗歌, 又请幼儿分小组来背诵, 最后请全体幼儿转身面向自己的家长集体背诵诗歌。由于后面一排的幼儿比较矮, 家长看不到自己的幼儿, 教师还专门请后面一排的幼儿站在凳子上, “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来背诵诗歌”。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家长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幼儿, 他们更希望看到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幼儿没有表现的机会家长就会很失落。他们会认为幼儿平时就更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了。”S教师说道。所以, 在一学期仅有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教师会照顾到家长的感受, 尽量给更多的幼儿一些发言的机会, 让家长能够看到幼儿在集体面前的表现, 从而打消家长的一些顾虑与不安。

(四) 运用观察记录表帮助家长有目的地观摩活动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除了采用言语、动作之外, 还会把观察记录表作为一种互动符号。观察记录表一般会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以描述教师和幼儿的主要活动为主, 包括教师的教学组织过程和幼儿在活动中的主要表现, 这一部分为家长观察教师和幼儿行为提供了线索。另一部分为家长的观察记录, 要求家长根据教师的提示来填写观察记录表。教师的这些提示, 促使家长观察自己的幼儿, 并学习在观察的基础上判断幼儿的行为, 进一步地思考幼儿产生某种行为的主要原因。

戈夫曼用焦点互动和非焦点互动来指称两种基本的互动类型。其中“焦点互动是当人们积极有效地在某一时间里, 集中感觉和视觉的注意力于某一焦点时发生的”[3]。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一种焦点互动。观察记录表作为一种活动材料或者媒介,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家长的“视觉与认知”与教师的关注点协调起来, 可以说是家长参与教学观摩活动的“航线图”, 它的使用体现了家长开放日活动目的与意义的改变。

(五) 活动中教师创设家长与幼儿的互动环节

当家长集体进入本属于教师和幼儿的课堂时, 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客观环境就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考虑到这种改变, 利用新环境的优势, 增加一些家长与幼儿互动的环节,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比如, S教师请幼儿改编诗歌, 并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画出来, 请家长把幼儿创编的诗歌以文字的形式写在图画的旁边;F教师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来跳舞, 请家长扮演小花, 小朋友扮演小雨。教师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 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 体验幼儿的学习过程, 从而更加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同时, 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 从而拉进了教师、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进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情感关系。

二、影响家长开放日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

(一) 幼儿园办学性质

不同办学性质的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 这影响了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大部分民办幼儿园遵循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运行规则, 其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全部来源于幼儿家长。幼儿园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有足够的生源, 就必须有吸引家长的资本, 就应该尽量让家长满意。在一学期仅有的1~2 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幼儿园便以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成果为主, 把幼儿园的优势和特长尽量展现出来, 以获得家长对于幼儿园的认可与肯定。而那些资本雄厚的公办幼儿园在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方面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幼儿园, 这类幼儿园不需要考虑生源的问题, 不用刻意去迎合家长的需要, 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他们希望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 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维护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开放日活动过程中, 公办幼儿园更注重的是向家长展现幼儿学习的过程, 促进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成长。

(二) 家长的生存状态

处于不同生存状态的家长对幼儿园有不同的期望, 对幼儿园的活动持有不同的态度。D园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 如D园园长所说, 她们所面对的大多数家长主要精力是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 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幼儿的教育上, 他们希望幼儿园能够承担教育幼儿的全部责任。当面对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时候, 他们会表现得比较冷漠。对于这部分家长, 幼儿园在活动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动员工作”, 家长来到幼儿园现场之后, 更多是以一名“欣赏者”的身份参与活动。

有的家长具有较好的生存状态, 有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幼儿的教育问题上, 而且比较注重幼儿的教育。对于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 还会主动地配合教师做出一定的工作。在活动过程中, 家长不仅能够关注到幼儿的生活状况, 而且他们对于幼儿的学习习惯、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幼儿园的课程都希望有更多的了解, 教师也会通过观察记录表等方式对家长的行为进行引导。

(三) 教师对活动的情景定义

托马斯认为, “人不像动物那样对客观刺激进行纯粹的反应, 人在行动前都先经过对情境进行定义的过程, 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4]教师对家长开放日活动本身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定义方式:例行公事、成果展示、共同发展。

对于“例行公事”的教师来说, 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是他们不得不去执行的“任务”。 《幼儿园工作规程》 指出:“幼儿园可实行对家长开放日制度。”[5]教师没有选择的余地, 当他们没有意识到活动对于教师、家长的意义时, 活动仅仅是例行公事。“成果展示”型教师在发现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信任危机, 并影响到了班级工作的开展时, 便特别希望与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家长开放日活动就被定义为一种展示幼儿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的平台。“共同发展”型教师希望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促进家长某一方面的发展, 便于家长与教师之间更好地合作。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 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课程, 同时也希望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真实想法以及困惑。

三、提高家长开放日活动质量的建议

(一) 明确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要目的———从活动展示走向合作学习

佐藤学在其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 一书中提出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构想。在他看来, “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 不仅仅是儿童们合作的相互学习的学校, 也是教师们作为教育专家合作的相互学习的学校, 还是家长和市民参与学校教育、合作的相互学习的学校”。[6]

教师和家长应该是一个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 教师和家长应该有共同的愿景, 即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在这个共同体中也应该不断地获得成长与发展, 获得更多的教育幼儿的理论、经验、方法等。有的幼儿园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用大段的时间来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成果, 把幼儿一个学期所学到的主要内容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上都向家长展示。这种成果性展示是为了让家长能够更加信任幼儿园, 从而在情感上接受幼儿园, 对幼儿园及教师产生专业认同。这种情感上的接受和专业上的认同对于一个共同体的发展是必要的, 但这仅仅是最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应该以促进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进步为目的, 让每一个成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发展。因此, 幼儿园应该转变这种观念, 从一种成果性展示走向一种过程性展示, 并把过程性展示的最终目的指向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发展。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通过集中有目的的观察、针对性的研讨促进家长的发展。

(二) 改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独唱走向合唱

通过对家长开放日活动现状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从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组织形式的确定到活动时间的选择等都是幼儿园及教师决定的, 家长多是处于被告知的地位。很少有家长会主动询问或者主动为教师出谋划策, 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活动过程中, 家长一般也是听教师的“指挥”。这种状况可以说是教师的“独唱”。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 “角色与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 角色通过互动表现自己, 互动又是角色之间的互动”。[7]在活动过程中,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实际上是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个体根据对自身以及他人的角色意识进行互动。所以, 要想改善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行为, 首先要改善现有的教师和家长对于自身的一种角色定位, 建构一种更为和谐的互动关系。教师和家长应该平等协商、共同参与, 从教师的“独唱”走向教师和家长的“合唱”, 为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家长可以参与活动时间的确定、主题内容的选题、开放的形式等, 变活动的“客人”为活动的“主人”, 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 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三) 聚焦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从常规开放走向主题研讨

整体来说, 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让家长学会观察幼儿, 并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判与解读, 反思造成幼儿行为的原因, 包括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另一方面,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也应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体系, 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并思考自己的家庭教育。如果遵循上述这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常规性开放并不能实现这一功能。幼儿园邀请家长来参观幼儿园的半日教育教学活动, 从幼儿入园开始, 经历晨间活动、早操、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吃饭等一系列的活动环节, 家长在短时间内能够接受大量的信息, 但是家长缺少对于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主题研讨式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思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基于各自对幼儿行为的观察, 讨论确定一个活动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家长开放过程中, 教师和家长的行为聚焦在这一更小的主题上, 围绕这一主题事先作一定的准备, 从观察幼儿的活动开始, 以教师、家长之间的讨论结束, 促使教师和家长在体验、交流、反思中成长。

家长开放日活动作为家园联系的一种重要途径, 是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明确活动的目的、改善活动中的亲师关系、聚焦于明确的主题, 提高活动质量, 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6) .

[2][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M].邱泽奇, 译.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4][7]周晓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篇9: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制度

关键词:开放日;幼儿园;学科倾向;参与

我幼儿园地处沿海的慈溪农村,经济比较发达,幼儿教育发展很快。然而,新教师所占比重较大,生源上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超过本地人,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不如本地重视,幼儿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家长的素质、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着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

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立足本园实际,针对园所现状,找准教改切入点开展教育实践研究,责无旁贷。笔者对家长开放日活动探索多年,试图以此影响家长观念,提升教育效益,提高办园质量,受益匪浅。

一、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现状分析

(一)学科教学主导,形式单一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丰富多彩,包括教学、游戏、区域、生活、体育等活动,而开放日在活动形式上却非常的单一,由教学活动主导。农村家长受传统教学观念支配,认为“上课”是孩子学知识的唯一途径。某些主办者和教师出于迎合家长的需求,开放日极少选用游戏、区域、生活等作为活动形式。

内容选择存在学科倾向。一些农村民办的幼儿园为了生计,在开放日内容的选择上偏向“数学”“科学”等知识性强的学科教学,让家长看了之后“满载”而归。多数家长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凸出。

(二)参与能力较弱,主动性差

在农村,较多家长都长年忙于生计,每天都要上班,很少有休息天,也有部分家长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在开放日活动中,祖辈们的身影较多,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专心、是否举手,而很少关注活动本身给孩子带来的意义。同时,与邻居亲友的孩子间攀比心理重,让活动的开展失去了本意。

(三)缺少总结意识,效益受损

家长开放日活动除接受监督和扩大知名度外,还在于让家长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掌握了解科学的家庭教育技能。而农村家长总体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分析和总结经验的能力,往往活动一结束就走人,当请他们谈谈感想、提提意见建议时,时常会说:“某某老师课上得好,我家孩子喜欢学,我也听得懂”“幼儿园搞这样的活动我们很高兴”等等。致使开放日不能达成初衷,其效益大打折扣。

二、提高开放日活动实效性的策略

(一)科学安排,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化

“教学活动”观摩虽然家长容易接受,但操作不当也会有许多不当之处。他们缺乏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出现无所事事,或介入活动时“指挥”“命令”“包办”等现象。

针对家长的文化水平和参与能力,开放日活动应该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力求通俗易懂、灵活多样。对刚入园的幼儿家长,可组织他们进行一些操作性强、活动参与简单的内容,如亲子手工制作、亲子游戏、生活自理或模仿活动比赛等,让家长有事可做,又能受到体验启示。家长有了一些参与经验之后,再逐步过渡到简单的教学观摩、区角游戏的观摩。最后可以尝试开展家长助教之类的,需要家长主动性强、参与难度高的活动。

这样层层深入,既丰富了开放日的内容和形式,又熏陶家长的教育理念,在“游戏”“区角”“生活”这些新课改亮点的影响下,开阔家长的视野,提升参与兴趣,观念也随之更新。

【案例】一次,教师将活动动静交替进行,第二个活动是体育游戏“小青蛙跳荷叶”接力赛,请家长一起参加。比赛时,家长也像孩子一样拼命地跳,为小组夺得胜利而拼搏。有孩子摔倒,同组的家长也会鼓励孩子赶快起来继续跳,不然要落后了。

【反思】老师将家长也邀请到游戏中,孩子们兴趣被激发,显得主动而勇敢。家长和孩子一起加油,一起欢呼,不但锻炼了孩子身体的各大肌肉群,还锻炼了孩子胆魄和坚强。家长还能说我们不要这样的“玩”吗?他们真切地体验了游戏的教育价值。

(二)精心策划,活动内容力求综合性

教师是开放日活动的策划者。如果一味为维持幼儿园生计,而去迎合家长的需求,却不知不但教育不好下一代,改变不了现况,只会让落后更落后。

幼儿教师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探索和实践综合课程,同时把这一新课程理念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家长,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育严重影响,冲破对孩子发展奠基的羁绊。

【案例】活动过程概述:主题《献给幼儿园的礼物》(大班),活动缘于大班临近毕业,给自己的幼儿园留下纪念礼物。教师以一首毕业诗引题,激发孩子的留念之情,然后鼓励幼儿用准备好的材料,介绍作品的设计思路及寓意,最后引导幼儿与家长一同制作。

【反思】这一活动既拓展了幼儿在礼物制作方面的知识经验,也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包括制作乐趣、成就感、爱幼儿园。活动设计突出了丰富性、综合性,涵盖艺术、社会、语言等方面,并且因地制宜,体现勤俭办园的优良作风。

(三)关注细节,努力增强活动实效性

1.精心组织家长参与开放日

以前的开放日,园方为了保证活动质量包揽较多,一般都统一安排,给班级的约束较多,家长则是在一切都决定之后被告之。现在把开放日放手让班级组织,幼儿园领导进行宏观调控指导。活动之前,幼儿园发给“家长沟通信”,向家长讲明开放日的目的、作用,让家长明白活动的重要性,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下发意见征求表,及时反馈。如让家长选择活动形式:生活、教学、游戏、区域、体育、自由、参观或其他;征集他们的意向,如开放日时间、主题及存在的困惑。通过征集意见,了解家长的内心和喜好,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和组织活动。有的意见可能并不科学,却能反映部分家长群体的意愿,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融合。班级制定好活动方案,提交给教研组进行审阅并接受指导,既体现家长的主体性,又锻炼了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

2.指导家长参与活动过程

家长参加活动前应该给他们上一小“课”,让其做到胸中有数。如通过课前集中十分钟时间,讲活动目的,家长注意事项,或通过黑板报、宣传报,告之家长,让家长明确任务、明确自己角色,调整心态,认识孩子个体差异,科学对待。提醒家长对孩子多进行纵向比较,少进行横向比较,要注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让家长带着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观念进行活动。

同时,设计家长观察记录表,指导家长参与活动。有些家长常说:“我们希望教师给我们提供直接性的任务,观察之类我们也不懂,最好给一些指向性的东西。”出于家长类似性要求的启示,我们尝试编制一些简单的观察记录表,把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主要环节以及家长的观察角度,通过表格形式反映出来,引导家长观察(如下表)。表中写明活动主题和目标,空格填写“优、良、一般”等级。

对家长的不恰当介入,及时作委婉的提示。如不恰当的伸出“援助”之手:“孩子是这样的!妈妈来帮你写”“快到时间了,你看你还有那么多颜色没涂呢,快点涂!”诸如此类,不仅指挥、命令孩子,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剥夺孩子发展的空间。这时,教师要给予幼儿鼓励,告诉孩子“你行的”!同时提示家长不要越位,当好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

3.重视活动后的总结交流

组织好家长评课环节。教师先介绍教案、活动意图、环节设计,让家长在交流过程中有的放矢,感受活动所蕴含的教学理念和教改信息。教师从中了解对活动乃至幼儿园和教师的一些建议,及幼儿在家的反映。同时教师应做好总结,从而更好地促进家园互动。

三、初步成效

(一)创新创意,致使活动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通过尝试,打破了以往开放日的“守旧”局面,“放手”极大地调动了班级的积极性,各班级都纷纷查找资料,学习示范园的先进经验,制定出上水平的活动方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提升幼儿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学习的能力。因为“安静”已无法满足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而“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

如,大(一)班设计的《走近小学》活动,孩子大胆地走进小学的课堂,感受小学的氛围,寻找“幼小”的差距和衔接点,还让小学教师和家长们一起互动交流,让家长更好地认识幼小衔接问题,也带给一些衔接的有效方法。

又如,小班的教师设计的《我和宝宝一起玩》活动,定位于游戏活动,有室内游戏《刷颜色》(将红、黄、蓝等颜料与水混合,刷出不同的色彩);《盖被子》(给睡觉的宝宝图粘上被子粘纸)等;室外游戏《吹气球》(爸爸妈妈吹气球,宝宝运气球回家);《踩影子》……

(二)家长转变,开始接受新的教育信息

教师利用教育活动、生活环节、区域介绍、家长沟通会等活动形式,给家长充实了许多“新”的认知。把对孩子的尊重、引导、支持和鼓励等宝贵经验传递给家长,家长通过活动了解了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认识到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了解新“课改”教育观。

在反馈单中,有家长这样写道:“这次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我也感叹自己的观念的确落伍了,孩子在幼儿园学多少知识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以后一定改改自己的教育方法,也感谢老师让我知道这些。”也有的说,这样的活动真好。可见我们的工作还是得到了认可,获得了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

(三)家长行动,乐于敢于参与活动

由于农村家长观念转变和同伴影响的效应,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家长开放日的签到表上我们可以发现:家长的参与百分比不断地提升:2010年度开放日,全园家长参与百分比约在50%,2012年度达到70%左右,近年来则提升到80%多。部分家长会因故不能参加就会打电话请假。

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家长乐于敢于共同参与。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共同体验童年的乐趣。亲子活动,凝聚着孩子的创造力和家长的智慧。由此,“教师就能在班级里构筑起文化和教育的公共圈,幼儿园成为教师、家长之间相互学习的场所”。

(四)素质提升,祖辈现象得到好转

通过循序渐进的活动开展,农村家长逐渐懂得了开放日的参与、互动和反思,对自己的角色也有了正确的定位,以往活动中的包揽、指责现象基本消失,教师自制简单而易懂的“参与表”“观察表”“分析表”也有效地指导了家长的参与。同时由于不能胜任这些任务,“祖辈”们大多知难而退。

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展示办园理念、课程特色、教学过程的良好渠道。通过开放日实效性探索,提高了活动、教学和办园质量,实现了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搭建起了家园沟通坚实而宽阔的桥梁,使我们能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4-175.

[2]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0.

上一篇:湖北恩施土司城的导游词下一篇:小学入学父母单位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