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村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

2024-05-04

蒿子村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精选8篇)

篇1:蒿子村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

幼儿园2010学年下学期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

家长开放日活动,一直是我园所注重的一项家园合作的活动,6月30日,我园成功的举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这次开放日,300多个孩子家长参与这次活动。以打造和谐幼儿园的宣传为重点,以区角活动展示为载体,由于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在视觉、听觉、情感几方面给予家长强烈的冲击。本次活动展现了新的教育观,寓教于乐,还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参与性,同时又调动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我们教师的才能,还将一些新的教育观念传递给了家长,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次活动小结如下:

1、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打破了以往开放日的固定模式,以区角活动形式开展,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各班开展的区角活动中的活动中,教师针对幼儿年龄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将区角活动设计成了益智娱乐融为一体的学习的平台,在游戏中开展活动,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增进了幼儿、家长、老师彼此间的情感。

2、选材平实,贴近生活,活动生动有趣。

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教师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从幼儿实际出发,贴近幼儿生活,因此在选材上也苦下了一番工夫。在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上大多选择自制半成品、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利用等,例如:中班组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了磁铁,教师就用挂历纸、回形针做成小鱼,磁铁和竹棒做成鱼杆,幼儿在玩钓鱼游戏的同时也感知到了磁铁的特性。在这些充满生活乐趣的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勇于表现,真正实现了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3、家长参与活动,亲身体验愉悦和成功。

家长开放日中,调动家长的兴趣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师们在活动之前,就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动员家长和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资源。而在活动中,教师还有意加入了家长共同参与的部分,有的让家长协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有的让家长配合幼儿动手操作,还有的让家长共同比赛……家长们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活动中的激情和欢乐,从而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还帮助家长树立了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在这些多姿多彩的家园互动亲子游戏中,家长一边看、一边玩,一边体验着孩子们的成长、一边品味着自己的成功……真可谓一举多得!难怪家长们很多都反映到以后还要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

4、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传递新的教育信息。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不仅是展示幼儿生活、展示教师才能的机会,也是更新家长观念的机会。所以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们利用教育活动、生活环节、家长会议等环节给家长们上了一节生动的课程,把尊重儿童、相信儿童、充分给予儿童机会等宝贵的经验传递给了家长。在家长的信息反馈中,许多家长都感觉茅塞顿开,在开放日活动中,发现了自己孩子的一些潜力,同时从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吸取了许多的宝贵经验,更新了教育观念。

5、提高了教师的现场调控能力。

教师们在开放日活动中,都感觉个人能力有所提高,不管是教学上,还是对孩子的管理上,当有家长在场,能熟练流畅地组织孩子有秩序地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认可,能让孩子感觉家长在是一种活动的动力,是很不容易的。

二、改进之处:

1、教师应就区角活动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对家长进行一下简单的培训。

教师本着充分利用时间的原则,将半日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但是忽视了家长对区角活动的认识和了解,出现了有的家长对于这样的活动不以为然或者是不知道该干什么。

建议措施: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应该集中家长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平时班上如何开展区角活动的情况向家长做一个简要说明。

2、注重给予每个孩子机会。

活动中教师已经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幼儿的活动,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均衡操作的机会,但是还做得还不够深入。对于两头的孩子关注得多,对于中间的孩子反而比较忽视了。

3、教师在着眼于孩子的兴趣,挖掘区角功能还有待加强。老师在创设区角时,往往是从“我觉得”的角度来划分,并没有真正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就说“语言区”,一般来说,老师投放几本书或者放几张图片,就是一个语言区了,老师的目的是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创编能力,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区角,发挥出的效果并不明显。

建议措施:其实,“孩子的语言有一百种”,除了嘴巴说,还有很多表达方式,比如“表演”。我在创设语言区时结合了表演区的元素,把语言区布臵成舞台的效果,在背景墙上贴上故事图片作为参照,一段时间换一次。每次更换图片前,都会给孩子一个选择的范围,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然后将其绘制成几幅图片,同时,把故事的大致情节说一说。那么,他们在语言区活动时,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在表演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一种创编的过程。表演前,他们必须观察、分析图片,理清故事发展线索,表演时,角色之间的交流就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培养,同时,培养了幼儿之间语言交流的能力。

4、区角活动中有了建立必要的规则的意识但执行不够彻底。要使区角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需注意规则的建立。这里所说的规则,并不是为了制约幼儿由教师制定一条条让孩子遵守的规矩,而是为了创设更宽松的环境,强调教室要运作顺畅,不论是地垫或桌面的使用,轮流的方式或是材料的拿取和操作,甚至如何参与或观看别人操作,都是规则的一部分。

建议措施:首先,让孩子清楚区角的使用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这个区角该怎么玩。其次,给孩子一个活动目标。在我们的区角活动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给孩子一个目标,让他知道“我做一件事就应该把它完成”。第三,隐性提示活动人数。在投放材料时考虑到了材料的暗示作用。当然,我们也应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增强幼儿的自主性、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篇2:蒿子村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

小朋友经过在园的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学会了许多新的本领,他们非常想把自己学到的本事表现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而家长们呢,也非常想了解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自己的孩子真的象老师讲的那样进步那么大吗?因此,在这次公开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一节孩子们感兴趣的课,是我组织的中班美术活动《创意汽车》,其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尝试大胆创新,结合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大胆设计各种形态的车子,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活动通过让幼儿观看“汽车王国”里奇形怪状的汽车,不仅开阔了幼儿的思维,还让幼儿明白了汽车的共性,接着让幼儿帮老师设计汽车,孩子们都能够准确的画出汽车的大体结构,还能够给汽车添上方向盘、车窗和车门等部件,王钧浩小朋友还说:“老师老师,汽车还有车窗呢…”接着我让幼儿为车展设计出自己的汽车,当看到孩子们设计的汽车一一展现在黑板上时,家长的脸上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孩子们真的长大了……

整个活动在温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我在此也非常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次机会,不仅拉进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而且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家长们对这次活动也有很深的感触,也有的家长提出了建议:如希望这次活动多举办等等。但家长们也由衷地感到:老师工作真的很辛苦,当个好老师确实不容易。而在我们心中,“家长是我们的朋友,孩子是我们的宝贝”,这永远会是我们老是不变的信条,同时我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将工作做到更好。

家长开放日作为家园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窗口,是一项家长和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的活动。于是我园于20xx年5月21日举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们中一班的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园观看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此目的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及家园共同培养幼儿各方面的提高。

篇3:蒿子村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

一、家长开放日活动过程的主要特点

(一) 自上而下的准备工作为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展开, 幼儿园会做出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幼儿园领导、年级组和教师三个层面的准备。幼儿园领导的准备主要是指幼儿园园长、副园长等对整个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规划和设计, 包括明确活动的宗旨、确定活动的大致时间与形式、协调整个幼儿园的人力与物力。年级组作为幼儿园的教研组织, 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困难与问题。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年级组会组织教师讨论活动主题、指导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平行班教师集体备课、讨论教师与家长在互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教师是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执行者和组织者, 他们要做最微观层面的准备, 具体包括针对幼儿的准备、针对家长的准备。由于家长的到来, 在开放活动中幼儿会比较兴奋与激动, 从而忘记听教师的指令;或者过于紧张, 从头到尾都“放不开”;或者当家长离开的时候, 情绪激动而哭泣。为了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 教师一般会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之前, 与幼儿“约法三章”。家长是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受众群体, 教师会在开放日活动之前通知家长、动员家长积极参加活动。教师通知、动员家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书面材料的形式进行通知, 如班级的宣传栏贴通知、为每位家长发放一份通知单。还有一种就是口头通知或提醒,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前一天下午, 教师会再一次提醒来接幼儿的家长, 请他们务必来参加明天的家长开放日活动。

(二) 教师精心选择教学观摩活动的内容吸引家长参与

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准备阶段一般遵循这样的路线:确定活动的时间—明确活动的宗旨—确定活动的形式—准备活动的内容—对相关人员作出准备。在整个准备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选择教学观摩活动的内容。在选择内容的时候, 幼儿园和教师一般会综合考虑班级近期的教育重点、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幼儿近期的发展状况、家长的兴趣与需要。

许多幼儿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园本课程或特色课程, 教师在确定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时, 会重点展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如一位教师所说:“我们这次的活动主要是让家长了解我们‘儿童城’的活动, 这个‘儿童城’是我们幼儿园特有的。我们想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我们幼儿园的探究室都玩些什么, 怎么去玩, 幼儿自己怎么去动手做这些东西。”“幼儿园的课程不只是促进幼儿的发展的, 不只是促进教师发展的, 也是促进家长发展的。”“只有当家长真正成为课程的参与者, 家长才能从中获益, 即得到发展。”[1]因此, 幼儿园可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特色课程, 通过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促进家长的成长, 同时为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同事关系提供了基础。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面向全体幼儿家长的活动, 活动的受众群体就是家长, 教师在选择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具体内容时, 也会考虑到家长的兴趣与需要。“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幼儿方面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要时, 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就会更高, 态度也会更加积极。”[2]以服务家长为宗旨的幼儿园, 在选择活动内容的时候, 会考虑到家长的教育需求。

(三) 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有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相比,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会给予幼儿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在新授课上, 同一个问题, 教师会请不同的幼儿回答, 可能是单个幼儿回答, 可能是一组幼儿回答, 还可能是全体幼儿的集体展示。比如, 在S教师的课上, 教师带幼儿学习一首儿童诗。教师先邀请了班上一半左右的幼儿单独背诵诗歌, 又请幼儿分小组来背诵, 最后请全体幼儿转身面向自己的家长集体背诵诗歌。由于后面一排的幼儿比较矮, 家长看不到自己的幼儿, 教师还专门请后面一排的幼儿站在凳子上, “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来背诵诗歌”。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家长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幼儿, 他们更希望看到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幼儿没有表现的机会家长就会很失落。他们会认为幼儿平时就更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了。”S教师说道。所以, 在一学期仅有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教师会照顾到家长的感受, 尽量给更多的幼儿一些发言的机会, 让家长能够看到幼儿在集体面前的表现, 从而打消家长的一些顾虑与不安。

(四) 运用观察记录表帮助家长有目的地观摩活动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除了采用言语、动作之外, 还会把观察记录表作为一种互动符号。观察记录表一般会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以描述教师和幼儿的主要活动为主, 包括教师的教学组织过程和幼儿在活动中的主要表现, 这一部分为家长观察教师和幼儿行为提供了线索。另一部分为家长的观察记录, 要求家长根据教师的提示来填写观察记录表。教师的这些提示, 促使家长观察自己的幼儿, 并学习在观察的基础上判断幼儿的行为, 进一步地思考幼儿产生某种行为的主要原因。

戈夫曼用焦点互动和非焦点互动来指称两种基本的互动类型。其中“焦点互动是当人们积极有效地在某一时间里, 集中感觉和视觉的注意力于某一焦点时发生的”[3]。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一种焦点互动。观察记录表作为一种活动材料或者媒介,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家长的“视觉与认知”与教师的关注点协调起来, 可以说是家长参与教学观摩活动的“航线图”, 它的使用体现了家长开放日活动目的与意义的改变。

(五) 活动中教师创设家长与幼儿的互动环节

当家长集体进入本属于教师和幼儿的课堂时, 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客观环境就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考虑到这种改变, 利用新环境的优势, 增加一些家长与幼儿互动的环节,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比如, S教师请幼儿改编诗歌, 并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画出来, 请家长把幼儿创编的诗歌以文字的形式写在图画的旁边;F教师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来跳舞, 请家长扮演小花, 小朋友扮演小雨。教师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 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 体验幼儿的学习过程, 从而更加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同时, 家长与幼儿的互动, 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 从而拉进了教师、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进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情感关系。

二、影响家长开放日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

(一) 幼儿园办学性质

不同办学性质的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 这影响了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大部分民办幼儿园遵循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运行规则, 其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全部来源于幼儿家长。幼儿园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有足够的生源, 就必须有吸引家长的资本, 就应该尽量让家长满意。在一学期仅有的1~2 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幼儿园便以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成果为主, 把幼儿园的优势和特长尽量展现出来, 以获得家长对于幼儿园的认可与肯定。而那些资本雄厚的公办幼儿园在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方面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幼儿园, 这类幼儿园不需要考虑生源的问题, 不用刻意去迎合家长的需要, 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他们希望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 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维护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开放日活动过程中, 公办幼儿园更注重的是向家长展现幼儿学习的过程, 促进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成长。

(二) 家长的生存状态

处于不同生存状态的家长对幼儿园有不同的期望, 对幼儿园的活动持有不同的态度。D园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 如D园园长所说, 她们所面对的大多数家长主要精力是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 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幼儿的教育上, 他们希望幼儿园能够承担教育幼儿的全部责任。当面对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时候, 他们会表现得比较冷漠。对于这部分家长, 幼儿园在活动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动员工作”, 家长来到幼儿园现场之后, 更多是以一名“欣赏者”的身份参与活动。

有的家长具有较好的生存状态, 有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幼儿的教育问题上, 而且比较注重幼儿的教育。对于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 还会主动地配合教师做出一定的工作。在活动过程中, 家长不仅能够关注到幼儿的生活状况, 而且他们对于幼儿的学习习惯、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幼儿园的课程都希望有更多的了解, 教师也会通过观察记录表等方式对家长的行为进行引导。

(三) 教师对活动的情景定义

托马斯认为, “人不像动物那样对客观刺激进行纯粹的反应, 人在行动前都先经过对情境进行定义的过程, 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4]教师对家长开放日活动本身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定义方式:例行公事、成果展示、共同发展。

对于“例行公事”的教师来说, 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是他们不得不去执行的“任务”。 《幼儿园工作规程》 指出:“幼儿园可实行对家长开放日制度。”[5]教师没有选择的余地, 当他们没有意识到活动对于教师、家长的意义时, 活动仅仅是例行公事。“成果展示”型教师在发现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信任危机, 并影响到了班级工作的开展时, 便特别希望与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家长开放日活动就被定义为一种展示幼儿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的平台。“共同发展”型教师希望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促进家长某一方面的发展, 便于家长与教师之间更好地合作。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 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课程, 同时也希望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真实想法以及困惑。

三、提高家长开放日活动质量的建议

(一) 明确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要目的———从活动展示走向合作学习

佐藤学在其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 一书中提出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构想。在他看来, “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 不仅仅是儿童们合作的相互学习的学校, 也是教师们作为教育专家合作的相互学习的学校, 还是家长和市民参与学校教育、合作的相互学习的学校”。[6]

教师和家长应该是一个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 教师和家长应该有共同的愿景, 即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在这个共同体中也应该不断地获得成长与发展, 获得更多的教育幼儿的理论、经验、方法等。有的幼儿园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用大段的时间来展示幼儿园的教育成果, 把幼儿一个学期所学到的主要内容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上都向家长展示。这种成果性展示是为了让家长能够更加信任幼儿园, 从而在情感上接受幼儿园, 对幼儿园及教师产生专业认同。这种情感上的接受和专业上的认同对于一个共同体的发展是必要的, 但这仅仅是最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应该以促进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进步为目的, 让每一个成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正获得发展。因此, 幼儿园应该转变这种观念, 从一种成果性展示走向一种过程性展示, 并把过程性展示的最终目的指向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发展。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通过集中有目的的观察、针对性的研讨促进家长的发展。

(二) 改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独唱走向合唱

通过对家长开放日活动现状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从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组织形式的确定到活动时间的选择等都是幼儿园及教师决定的, 家长多是处于被告知的地位。很少有家长会主动询问或者主动为教师出谋划策, 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活动过程中, 家长一般也是听教师的“指挥”。这种状况可以说是教师的“独唱”。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 “角色与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 角色通过互动表现自己, 互动又是角色之间的互动”。[7]在活动过程中,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实际上是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个体根据对自身以及他人的角色意识进行互动。所以, 要想改善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行为, 首先要改善现有的教师和家长对于自身的一种角色定位, 建构一种更为和谐的互动关系。教师和家长应该平等协商、共同参与, 从教师的“独唱”走向教师和家长的“合唱”, 为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 家长可以参与活动时间的确定、主题内容的选题、开放的形式等, 变活动的“客人”为活动的“主人”, 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 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三) 聚焦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从常规开放走向主题研讨

整体来说, 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让家长学会观察幼儿, 并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判与解读, 反思造成幼儿行为的原因, 包括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另一方面,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也应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体系, 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并思考自己的家庭教育。如果遵循上述这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常规性开放并不能实现这一功能。幼儿园邀请家长来参观幼儿园的半日教育教学活动, 从幼儿入园开始, 经历晨间活动、早操、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吃饭等一系列的活动环节, 家长在短时间内能够接受大量的信息, 但是家长缺少对于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主题研讨式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思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基于各自对幼儿行为的观察, 讨论确定一个活动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家长开放过程中, 教师和家长的行为聚焦在这一更小的主题上, 围绕这一主题事先作一定的准备, 从观察幼儿的活动开始, 以教师、家长之间的讨论结束, 促使教师和家长在体验、交流、反思中成长。

家长开放日活动作为家园联系的一种重要途径, 是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明确活动的目的、改善活动中的亲师关系、聚焦于明确的主题, 提高活动质量, 促进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6) .

[2][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M].邱泽奇, 译.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4][7]周晓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篇4:蒿子村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

为了更好地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帮助家长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园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经常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与此同时,发现在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过程中尚存在许多不足,怎样才能使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开放日活动之中,使家长开放日活动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最终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

1.提高教师组织指导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能力与树立家长科学育儿观是基础

教师要认识到家园共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的有利手段。教师要树立大教育观,进一步充实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家庭教育规律和特点,发挥家长教育优势,善于组织家长参与共育活动,努力实现双方互动。要会从实践中学习,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向家长学习。特别是年青教师要善于从家长那里获得宝贵的经验与信息。通过对有经验的家庭进行家访、交谈、互相留言、网络群等向他们学习。

2.建立教师与家长经常性的双项沟通,是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开放活动的内在动力

家庭和幼儿园沟通不能只是开几次家长会,办几期家长专栏就可以的。要充分认识到孩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双方因围绕着孩子的教育与发展进行经常性有针对性的沟通,家园沟通虽然双方都有责任,管理者要提前提供沟通条件,教师要主动为沟通创造机会与渠道。当幼儿一入园时,教师就积极主动并有目的地与家长建立家园关系,以“情感”人手。具体做法有:

(1)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及教育目标

(2)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中对家长工作提出科学的明确要求。

(3)家长提出合理要求尽量解决,对家长提出疑问给予合理的解答

(4)进一步树立全体保教人员的服务意识,家长遇到教子困惑时,及时给予指导或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家长的情况各不相同,幼儿发展情况各异,所以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重点。

3.寻找班级骨干家长,成立家委会,充分发挥骨干家长的教育正能量

家委会或骨干家长一般都是有一定素质、是家长的代表,又是幼儿园及班内开展各向活动得力的助手。当园内有重大举措与大型活动,班里有新行动或家长有共同建议时他们能出谋划策帮着定夺。当家园合作计划,需要每位家长了解时,他们又作为老师的好帮手分头传播。如果每班有几位得力的骨干家长,配合宣传、带头参与,将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4.平等、参与、互动、建立家园合作伙伴关系是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的保障

(1)教师与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同事”关系就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使彼此在尊重中有要求,要求中体现尊重。这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养态度与行为、对幼儿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使家长感受到教师关爱自己的孩子,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友好态度对待自己就会在心理上消除距离感,从而双方产生心灵的碰撞,架起情感的桥梁,家长对幼儿园、教师提出的要求或任务也就能主动接纳。

(2)部分活动内容形式来自家长,重视家长关注的焦点,引发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积极性,编织互动纽带。如定期征集家长意见或建议。进行归类——把广泛征集来的意见从内容、形式、规模、时间几个方面进行归类。再按照大、中、小班年龄组确立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什么样内容、什么样形式、什么样规模分几个时间段进工。

5.管理者减少对家长开放活动的控制,给教师、家长自主权,改进对开放日活动的组织

通常幼儿园开放日活动固定在几个节日,开放日那天搞得轰轰烈烈,耗费人力、物力,实际上成了老师与幼儿表演性质的活动。这种做法偏离《规程》要求与《纲要》精神。家长开放活动应让家长在活动过程中看到孩子的真实情况、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了解孩子的优势与不足、了解老师的教育方法,以便家长进一步密切配合教育。具体做法:

(1)开放日活动除内容、形式、方式灵活多样外,还在规模上多种形式。管理者在总体目标做导向的前提下,给老师、家长一定的灵活性。平行班老师可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开展平行班开放日活动;老师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及家长需要,开展班级开放日活动;还根据个别幼儿发展需要开展个别家长开放日活动。人数不多、规模小、给家长充分的选择余地,家长可以静心地看细一些,了解深一些,也便于与教师有针对性的交谈,共商教育策略。

(2)在家长开放日前,老师对家长做必要的指导。告诉家长注意看什么?怎么看?如:要重点看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看孩子怎样与同伴相处;看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提醒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横向的攀比,以免产生消极后果。

(3)扩大开放日的活动空间,为孩子提供社会性活动。大自然是多姿、多变的,它对幼儿的教育功效是用任何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幼儿这一不断成长的个体,他们的未来一定要融入大社会之中,扩大开放日活动的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组织家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之中是一件非常有学问的事情,需要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思考与研究,以上只是个人一点经验,还存在着一些缺撼,分析也有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有许多不足期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篇5: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

孩子进入中班有三个多月了,为了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升入中班后的表现,在中班年龄段所要学习的教育教学内容,以便更好的达到家园共育,因此,我们本周五对家长开展了半日开放活动,早上,大多数家长都早早的来到了幼儿园,很细心的观察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一、在早操时,全班幼儿积极性较高,这离不开领操老师的热情,更少不了其他老师在幼儿行为方面的配合。在吃早餐餐的过程中,孩子的常规还是不错的,很多小朋友能安静的进餐,但个别幼儿由于家长在反而速度变慢。

二、在家长看完孩子们做操、吃早餐之后,紧接着就是我们的一个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小朋友都很认真的配合老师,通过这次活动,让家长们更了解幼儿园的学习。

三、全体幼儿入厕之后,上课了。这节是美食活动课,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美味的三明治。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尊重长辈,礼让长辈。

最后是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操作的区域游戏环节了。老师进行巡回指导,尽量顾及到每位幼儿,让家长也参与其中,看得出大人小孩都很有兴趣,半天活动在欢快的氛围下进入尾声。

四、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表现很高兴,对于孩子在游戏中的乐趣以及掌握的知识,纷纷表示欣慰。个别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表现不好,而且不大但,非常生气,并且斥责幼儿,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只会更伤孩子的自尊心。在老师的鼓励下该孩子才化哭泣为笑容。

在本次家长活动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必须时常训练幼儿的常规。训练好常规是进行一切教育教学的前提。

2、教师应更多的给幼儿发言的空间,并尽量保证所有幼儿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使家长感受到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关心与尊重。

3、在活动中,家长能够和孩子一同参与游戏,是个很好的互动方式,让孩子体验家园互动的乐趣。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尊重幼儿、理解幼儿。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既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又要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使其身心获得和谐发展。

2017年12月22日

篇6: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

非常感谢家长们来参加本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参与此次家长开放日的家长绝大多数都认真填写了反馈表, 仔细阅读后, 我们被好多爸爸妈妈的真情实感和客观评价所打动,这里特别要表扬的家长有(孩子名代替)----唐百合、严柏文、冯源、黄韵菲、黄霆郝、尹鲸棚、叶一铭、陈佳宜、朱晓薇、朱家妮,有了你们的肯定理解和宽容, 我们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

下面是个别家长的反馈:

吃非常感谢家长们来参加本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参与此次家长开放日的家长绝大多数都认真填写了反馈表, 仔细阅读后, 我们被好多爸爸妈妈的真情实感和客观评价所打动,这里特别要表扬的家长有(孩子名代替)------唐百合、严柏文、冯源、黄韵菲、黄霆皓、尹鲸棚、叶一铭、陈佳宜、朱晓薇、朱家妮。有了你们的肯定理解和宽

容, 我们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

下面是个别家长的反馈:

黄霆皓妈妈:

亲爱的老师,你们好!今天看到宝贝出乎意料表现的非常棒,我是打心里笑出来很开心,我知道这都离不开草莓班两位老师的耐心教导。以前我们在外面工作,可能由于爷爷奶奶的带的原因,她的性格很内向,不敢和陌生人讲话,不懂礼貌,自送到你们园后,这些坏毛病,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没有了,变的开朗,学习也很用功,在这里我要真诚的向两位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付出!你们的教学方式真的很不错,老师真是有办法,佩服啊佩服!

吴玉颖妈妈:

尊敬的老师们,你们好!从吴玉颖踏入天健香蜜幼儿园的第一天起,我一直认为:幼儿园是她生活中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有很多小朋友的大家庭,她将会学到一些有别于父母家人所教导的生活方式。在现今这个社会,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的家庭,孩子在家里是太阳,生活上都是父母精心安排好的,而离开父母保护伞下的孩子,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将不得不去学会如何自理,如何与人相处。非常感谢幼儿园老师为我们设立了这次的半日活动,使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老师生动的教学方法和体贴入微的生活照顾,深深体会到了孩子的进步和成长都包括了老师的辛勤和汗水。

......当然,也有个别的家长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小小的建议,我们汇总

如下:

1:希望多开展这样的半日活动

教师回复:我们会征求园长的意见,争取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2:希望加强卫生工作,让孩子勤洗手,多喝水。

教师回复:其实卫生工作我们每天都很重视,每天喝水不少于四次,每次吃饭解小便或者是画画之后都有及时的让孩子去洗手,请家

长放心。

3:卫生行为习惯(有咬手指,玩鞋带,挖鼻孔现象)

教师回复:谢谢家长的提醒,这个也是我们最伤脑筋的,在学校我们会加强监督的,希望家长们在家里也多注意,家园配合,大家一

起来努力。

4,要加强幼儿的室外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教师回复:每天我们都有安排孩子的互外活动,只是家长在半日活

篇7: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

中班第一学期

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们班实到36位家长,一位家长由于工作不方便请假未能来参加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和平时一样准备了丰富充实的半日活动,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在幼儿园快乐、充实的生活,也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进步和不足,看到了我们幼儿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语言活动《家》的观摩,家长从一个方面了解到幼儿的学习要以兴趣为切口,幼儿的学习是需要具体形象的,而且我们的教育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篇8:蒿子村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小结

关键词:家长参与,开放活动,比较分析,对策

1 研究的问题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在特定的日期向家长开放教育活动。园长是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引领人, 在努力与世界幼教发达国家对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上海郊区园长对美国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会做出怎样的评价?他们的评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如何看待和对待他们的评价?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方法:

采用重点访问法:选择一定的情境, 把研究对象置于其中, 进行访问, 了解他们在情境中的主观经验, 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解析。[1]

2.2 研究材料:

把研究者在美国P市M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中拍摄的照片按活动环节进行编码, 随机选出4个环节的照片各1张。

2.3 研究对象:

在上海10个郊区中随机抽出5个, 再在每个区中随机抽取1所幼儿园, 其园长为研究对象。

2.4 研究步骤:

在各园长办公室进行访谈;征得同意后, 对访谈进行录音;呈现4张照片, 加以说明;确认理解照片的内容后, 开始提问;把访谈的声音资料转化成文字资料, 反馈给园长。

3 研究结果

3.1 对自由活动的评价

园长的评价如下:

D1:家长对孩子很亲切、很关注;很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D2:这种形式非常好, 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活动, 值得我们学习。

D3:家长笑得很灿烂, 没有作为一种旁观者, 也没有帮孩子操作;孩子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非常开心, 没有心理压力。

D4:孩子少, 提供给孩子的环境好;家长在旁边看孩子, 让孩子自主操作。

D5:这2位家长是以很欣赏的神情在看孩子操作, 没有表现出大手代替小手做事。

由此可知, 园长在评价自由活动时, 最为关注活动中的家长, 认为他们能仔细观察孩子而不是对孩子熟视无睹, 主动参与活动但又不对孩子包办代替;较为关注活动气氛, 认为它轻松、愉快、融洽、和谐, 不会产生任何心理压力;也能考虑到活动中的幼儿, 认为班级规模小, 利于他们探索;还能考虑到活动的作用, 认为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3.2 对烹调活动的评价

园长的评价如下:

D1:家长很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 发挥自己的特长;活动很自然, 贴近孩子生活, 孩子很喜欢;我们不敢在厨房里搞。

D2:非常注重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可在厨房里活动, 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在中国幼儿园, 孩子一律不允许进厨房。

D3: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孩子体验, 作品成功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我们要像他们一样让孩子真正学会生活。

D4:他们让孩子亲身体验, 3个孩子都很投入;家长都参与活动;我们带孩子到厨房去操作还是比较少的, 因为考虑设施和安全。

D5:2个家长带着孩子专心致志地做点心, 孩子相当开心, 像这种太生活化的东西都被我们许多幼儿园抛弃了。

由此可见, 园长在评价烹调活动时, 最为关注活动中的儿童, 认为他们都对活动感兴趣、很专注、很自主, 能通过动手制作体验成功的喜悦;较为关注活动中的家长, 认为他们对活动很专心、很投入;比较关注活动的场所, 认为厨房大门的打开, 能为儿童提供直面生活的机会。

3.3 对集体活动的评价

园长的评价如下:

D1:老师很自然;孩子很开心;每个人的神态都很专注, 都在跟着教师的要求做;说明老师的方式方法完全符合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家长的配合很好, 孩子坐在里面, 家长坐在外围。

D2:这个活动真的是非常的宽松;孩子非常地投入;家长也参与进来, 这对家长来讲也是个受教育的过程。

D3:我们开放活动, 没有这么自由、宽松。

D4:孩子很放松;老师坐在小板凳上, 很亲切, 没有要求他们怎样坐好;家长也是放松的。

D5:从家长的姿态、孩子的坐姿、上课老师的神情中, 我感到他们的活动是常态的:家长以放松的神情在参与活动, 小朋友的坐姿也比较多。

从上可知, 园长在评价集体活动时, 都很关注活动中的教师、儿童、家长以及活动氛围:认为教师既能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幼儿, 而不是严格限制幼儿坐的姿势、形式、方向和视野, 又能以自然轻松的方式组织活动, 而不是去做许多准备工作, 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就或自己的才能;认为儿童很开心, 虽然随意、自由, 但又不失专注和投入;认为家长很放松, 能配合教师, 参与活动, 从中受到教益;认为活动氛围自由、宽松。

3.4 对午餐活动的评价

园长的评价如下:

D1:自带午餐为幼儿园减轻了很多负担, 这很好;家长在用餐中, 很轻松、很愉快;孩子进餐需要有个愉快的环境, 这种氛围很好。

D2:自带午餐很好, 能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也省掉了幼儿园很多人力和物力。

D3:对后勤工作来说, 他们已减轻了负担;像我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来操作。

D4:午餐都是自带的、丰富多彩, 真的蛮好, 对我们园长来说, 没有很多的压力。

D5:体现了家园的一种亲密程度和相互尊重的观念;他们在共同午餐, 吃得很开心, 重在感受和参与, 这是比较好的;我们国家对幼儿园食物的限制非常多。

从上可见, 园长在评价午餐活动时, 最为关注午餐来源, 认为儿童自带午餐能减轻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压力, 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较为关注午餐含量, 认为食物品种多样、营养丰富;还能关注午餐氛围, 认为家长和孩子同吃, 是尊重家长的表现, 利于为孩子创设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

4 讨论与建议

4.1 家长参与的方式

从对自由活动的评价上可以看出, 园长喜欢美国家长积极的参与态度和民主的参与行为, 而不喜欢中国家长消极的参与态度和放任、代劳的参与行为。

致使我国幼儿园与家庭在参与方式上产生分歧的原因是: (1) 幼儿园的管理欠民主。幼儿园每学期只向家长开放1次活动, 而没有经常打开大门, 迎接家长的来访, 错失了让家长通过日常生活事件真实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的许多时机。 (2) 幼儿园的指导不到位。幼儿园在向家长开放活动之前, 只是给家长发个“通知”, 告诉他们开放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而没有对开放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家长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加以说明。

为了使家庭参与的方式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实行家长开放政策。幼儿园要意识到家庭和他们一样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献给儿童。研究表明, 家长期望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来支持儿童的成长。[2]因此, 幼儿园应实行开放政策, 欢迎家长随时来访,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使家长能利用闲暇时间, 及时了解幼儿园教育, 客观评价孩子。 (2) 发挥教师多重作用。家园合作经验表明, 在家长参教过程中, 教师起着重要作用。[2]因此, 为了使家长能以适宜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到教育中来, 幼儿园就要发挥教师的作用, 鼓励教师扮演好咨询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等角色。

4.2 厨房重地的禁区

从对烹调活动的评价上可以看到, 园长羡慕美国幼儿园把厨房大门打开、吸引儿童与日常生活亲密接触的勇敢举措, 而对中国幼儿园紧闭厨房之门、把儿童与真实生活隔离开来的胆怯做法提出了质疑。

导致我国幼儿园厨房成为禁区的原因有: (1) 教育政策的贯彻不力。2002年教育部颁发《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提出“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2006年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要求“监督、检查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4]为了实现“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目标, 幼儿园建立了各项厨房卫生安全制度, 而“厨房重地, 闲人免进”牌子的挂出则是一种堵塞措施。 (2) 幼教工作者的认识偏差。美国同行视厨房为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所, 而我国却把厨房看作是一个“雷区”, 想到的较多的是导致儿童身体受伤这一消极面, 但对能更好地点击生活这一积极面看到的较少。 (3) 家园边界的划分不当。美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对优质幼儿园提出了各项评价标准, 其一就是“家长可以在任何时候参观访问幼儿园的任何地方”, [5]这就消除了家园边界;而我国则没有提出类似的评审要求, 加上一些幼儿园还亮出了“厨房重地, 闲人免进”的“黄牌”, 就使家园边界格外分明, 且有失偏颇。

要打破厨房重地禁区, 我们就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 开展大讨论。如何真正执行教育政策以保证厨房的卫生安全?在已采用的措施中, 哪些是积极的防范措施, 哪些是消极的阻断措施?儿童进厨房, 会带来什么正面或负面效应?如何利用积极因素去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反思讨论, 寻找变革思路, 为实现“厨房革命”做好认知准备。 (2) 变禁区为特区。美国在厨房开展烹调活动的举措,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我们可以此为参照, 解放儿童的空间, 把厨房禁区当作特区, 既不谈“厨”色变, 也不掉以轻心, 健全各种积极的预防机制, 为实现“厨房革命”做好制度保证。 (3) 进行小实验。我们要在保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 适时打开厨房大门, 指导儿童和家长进入, 观看、参与制作食物, 使儿童受益无穷。

4.3 集体活动的坐姿

从对集体活动的评价上可以发现, 园长赞扬美国幼儿园允许儿童自由选择坐姿的策略, 而对中国幼儿园硬性规定儿童坐姿的措施流露出了不满。

导致两国对儿童坐姿要求不一的原因是: (1) 儿童观的不同:中国教师认为, 儿童是小大人, 应像成人一样坐要有坐相、要坐如钟;美国教师认为, 儿童是成长中的人, 不可能像成人那样长时间地保持某种坐姿, 应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变换坐姿。 (2) 健康观的不同:中国教师更看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认为童年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儿童只有时刻挺胸坐好, 才能避免出现脊柱弯曲的不良状况;美国教师更看重儿童的个体特征, 认为不同的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 坐姿也就不同, 只有允许儿童选择坐姿, 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 (3) 教育观的不同:中国教师比较注意集体活动的形式, 强调对幼儿进行整齐划一的“军营式”管理;美国教师比较关注集体活动的氛围, 重视对幼儿进行轻松自由的“田园式”管理。中国教师比较关心集体活动的认知效果, 认为儿童只有坐得好, 才能学得好;美国教师比较关心集体活动的情感体验, 认为儿童只要乐于参与、感到愉快就行了。中国教师比较重视集体活动中自己的“闪亮登场”, 认为这是向家长展示自己管理才能的最佳时机, 因此对儿童的坐姿严加控制;美国教师比较注重集体活动中家长的合作分享, 认为这是吸引家长参与教育的宝贵时光, 儿童的坐姿只要不妨碍活动的开展就行了, 因此对儿童的坐姿不予干涉。 (4) 成才观的不同:中国家长认为,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自己的孩子不论在哪一方面都要比别的孩子强, 因此喜欢相互攀比, 一旦发现孩子有不如同伴的坐姿, 就会加以干预;美国家长认为, 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 没必要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 所以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落实在孩子的坐姿上。

美国关于儿童坐姿的看法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 正确看待儿童的坐姿:我们应把儿童看作是发展中的人, 正确认识儿童的特点, 全面理解儿童的坐姿, 并给儿童一定的自由度;站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 把儿童不合乎成人要求的坐姿与违反班级常规区分开来。 (2) 增强管理班级的能力。幼教实践表明, 如果班级是混乱的, 那么儿童则不能学, 教师也不能教。[5]因此, 我们要对班级进行管理。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 我们要把关注儿童的坐姿与重视活动的气氛结合起来, 把注视儿童外在的行为特点与注意儿童内心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3) 密切与家庭的关系。幼教经验表明, 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彼此了解和认可对儿童的期望, 那么他们就能达成共识;如果家长和教师合作, 那么家长还能帮助教师经营班级。[5]所以, 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 发挥家长在培养儿童良好坐姿中的积极作用。

4.4 午餐活动的负荷

从对午餐活动的评价上可以发觉, 园长向往美国幼儿园让儿童自带午餐减轻负担的“仙境”, 而对中国幼儿园为儿童提供午餐承载压力的困境表现出了无奈。

致使我国园长承受午餐压力的根源主要有: (1) 教育政策。2002年教育部颁布《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 提出“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 明令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同年还发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006年又颁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强调“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 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8]这就使园长时刻绷紧“食品卫生安全”这根弦, 以免受到处分。 (2) 伙食管理。幼儿园庞大的规模增加了午餐的工作量。为了做到账目明细, 每月要向家长公布伙食费收支, 为缺席儿童退还伙食费;为了确保营养均衡, 每周要为不同年龄儿童制定食谱;为了防止病从口入, 每天要做好食物清洗、炊具餐具消毒工作。这就使园长在午餐供应的整个流程中不能有任何疏漏。 (3) 家长重视。“民以食为天”, “吃”成为家长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他们不仅会观看幼儿园的食谱, 而且还会寻问孩子进餐的情况, 这就使园长在午餐的质和量上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为了缓解园长的压力,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反思餐前准备。如何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为幼儿午餐做好准备?如何通过不同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 使家长知道应给孩子带什么样的食物来? (2) 优化午餐环境。在美国, 不仅允许教师和儿童一起午餐, 而且还欢迎家长来午餐。[9]这就给儿童营造了一个家庭式的进餐氛围, 使儿童能仿效身边成人的榜样,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也可对此进行尝试, 以扭转儿童进餐时, 教师和家长都是旁观者和监督者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参阅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273.

[2][3]Berger, E. (2004) .Parents as partners in education:Families and schools working together.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Education, p.282.

[4]http://www.moe.edu.cn2008/02/12

[5][6][7]http://www.naeyc.org2008/02/13

[8]http://www.moe.edu.cn2008/02/15

上一篇:2017春季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主持词下一篇:对定南县县人口计生委领导班子成员意见建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