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台湾_初中记叙文

2024-05-01

初到台湾_初中记叙文(精选7篇)

篇1:初到台湾_初中记叙文

初到西安初三记叙文

暑假的来临是学生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我不用再被束缚在学习的漩涡之中。而刚考完期末考试,母亲就马不停蹄的把我送到了黄花机场。因为我要乘飞机前往西安旅游。

6:30分左右,我登上了前往西安的咸阳机场的飞机,朝飞机窗外看去。那原本在大地西方已消失的太阳竟还在天边,飞机下方是一片乌云,但那几缕阳光却将整个乌云之上的天空照成一片火红的.海洋。在这美丽的风景的伴随下,很快我就到达了咸阳机场。

下了飞机,妈妈的朋友马叔叔早已在机场外等候我多时。将我送到了先行的姐姐所在的宾馆。在一路上我向外面张望着,西北人情风俗果然与其他地方与众不同。卖羊肉和牛肉的汉子在自己的摊子上大声吆喝,来来往往的自行车和大客车都不时“吼”上两嗓子。

这里的风给我的感觉似是更加舒服,可能因为我有身上流着北方人的血液,我总感觉南方的风不比这的风吹起来舒服。风是凉飕飕的,但是让人神清气爽,两边的树俨然一副“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景色。

人们都懂得谦让,时不时看到有小孩主动去扶着老人过街的景象,这让我心里深为感触。我们南方人的生活远比这里优越,但也造成了一些公民素质问题。唉,自古以来北方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少融入国外的文化。就算是到了近几年,也并不比以前增长多少,但这也着实证明了中国文化比起国外也有不少优越之处。毕竟50的文化不是变魔术般一下而成的。

那里有卖糕点、面、水果等等东西的小摊,但他们却不会增加多少华丽的词语来为他们所卖之物披上件长袍,他们就是靠着吆喝和立招牌来吸引顾客的。他们的朴素的让我惊讶,正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那些人却不用自夸别人就会去买他的东西,然后就夸奖他们这的东西有多么好。或许这就是西安人的魅力所在之一吧。

到了酒店,那些服务生都十分有礼貌,不像南方一些酒店的服务生态度不好不说还极其恶劣。唉!

于是初到西安的晚上,就在我的无限遐想和感叹中悄然而逝。

篇2:初到台湾_初中记叙文

一入地质公园,看到的是绿树如茵,花红柳绿,但不要给它的外表给欺骗了,如果在深入一点你就会感到海边那骄阳似火的阳光!不过那可是看海的最佳地方!水天一色,你根本分不清楚哪是天,哪是海。不过这不是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地――我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地是看“女王头”。

想必你一定不知道它是什么吧?

它是一块长似人头的石头!所以被称为“女王头”!可你别看它只是一块石头,它可是一块耳、鼻、嘴、眼、头发样样俱全的石头。不过你还需要加上三分之一的想象力才行哦!

篇3:初到台湾_初中记叙文

关键词:高校,招生,生源基地,战略合作

随着十余年中国高等教育资源迅猛扩张及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就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现在学生上大学已不是难事,渴望上好大学成为迫切需求,由此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甚至有些“挑剔”,这对大多数高校来讲,办学已进入了“买方市场”阶段,高校办学压力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尤其是随着中国高考适龄升学人口已过高峰期,生源呈逐年下降趋势,生源短缺现象已有不同程度显现,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高等教育形势对于新设立不久的本科院校及高职层次学校挑战最大,甚至影响到其生存发展,在其情势联动影响下,竞争态势也不可避免地向中学等下游学校蔓延。毋庸讳言,处在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希望源源不断地争取到充足且优质的生源,扩大学校声望,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学校增强实力、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固然是根本途径,但“好酒也怕巷子深”,那种关起门来“孤芳自赏”、“单打独斗”式办学行为显然与现实要求相去甚远,甚至格格不入[1]。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做出榜样,他们去掉矜持、放下架子、主动出击,积极走入中学,走近考生“推销”自己,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外部形象提高吸引力。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高校和中学之间的合作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如“德育基地”、“实验基地”、“实习基地”等等,而建立“生源基地”,则是顺应近年来招生形势变化,提升高校与中学合作层次,丰富合作内涵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新尝试。

一、建立生源基地的价值所在

当前众多高校和中学都逐渐认识到建立生源基地积极作用,各种生源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分析高校和中学为何如此看中生源基地建设,还应从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寻找答案。众所周知,中学和高校分别是漫长人才培养链上的一个个环节,接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是双方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2],梳理高校与中学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招生录取工作中表现出的关系也许是双方最直接、最重要的关系[3]。强化这种关系并服务于共同使命亟需一个有效载体和合作的平台,使双方的关系某种程度“固化”起来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即便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基于种种原因,考生对高校的了解大多只停留在校名上或泛泛的了解上,高考选择学校时就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由此常常导致决策失误而追悔莫及。中学方面则希望将自己的学生更多地往知名高校输送,扩大自己的办学声望,在高考中占得先机。而高校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则希望考生家长和社会能深入了解自身的办学优势、专业特色、招生资讯等,吸引大量优秀学生报考。由此可见,在高校和中学之间建立生源基地,加强沟通合作,可以各得其所,势必会促进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从更深层次上说还能促进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使得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国家的教育政策能一以贯之予以地落实,提高中国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

在高校和中学之间建立生源基地,这对新成立的本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从总体形势看,新建院校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要守业,而更要创业,面对不利形势,要杀出一条“血路”,困难可想而知。要想走出重围,打拼自己的一片天地来,不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建立生源基地是一个理想的突破口,有了生源基地作支撑,才有稳定的生源数量,生源质量也才会有明显的提高,才会使以后发展道路走得又稳又快。当前中国正在大刀阔斧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主要方面是进一步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这也进一步夯实了双方合作基础。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生源基地的重要作用,实现生源基地持久良性运作,惠及相关各方,是摆在高校和中学面前的共同课题。经验告诉我们,视野决定境界,理念决定成败,只有拓展合作视野,更新合作理念,谋求构建一种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才可为合作开启一番崭新的天地。

二、完善生源基地建设的构想

以往高校在中学建立生源基地,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并不能说明这种院校合作方式不好,而是没有一个好的机制使它们蕴藏的巨大能量发挥出来。谈到合作,工商界的战略合作理念我们了莫大启示,所谓企业的战略合作是指企业双方或多方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未来而进行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的谋划,并在合作期间实现共赢的一种合作方式。美国作者、国际性研究与顾问公司(Huthwaite)总裁尼尔·瑞克曼(Neil Ratham)等人合著的《合作竞争的未来》一书认为,合作的价值来源于三个方面:重复与浪费的减少、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创造新机会。虽然战略合作缘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但这种合作理念完全有可能借鉴到学校之间的合作,就人才培养的阶段来讲,高校和中学分处于上、下游位置,同处培养人才的价值链上,从事互补性教育活动,并都面临一定的压力,也拥有自己的优势。因此,完全有条件、有必要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基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减少双方不必要的竞争性浪费,获得协同效应,在发展中创造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三、共建生源基地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建立生源基地也并非没有弊端,如何才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推动生源基地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惠及双方及学生,达成一些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是十分必要、关键的。

1.“三方有利”的原则

建立生源基地关系,在是否有利于共同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大前提下,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高校多招优秀学生,以提高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有利于中学多输送些合格的人才,以提高办学地位和社会效应;是否有利于考生升学和成才。因此,高校要在中学建立生源基地,首先要遵循“三方有利”(即大学有利、中学有利、考生有利)的原则,正确对待和处理三方关系,才能引起三方的重视,有效激发三方的积极性,使生源基地的建设得到保障[4]。

2.平等的原则

在当今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高等教育与中级教育呈现出的“金字塔”关系,作为“塔基”,中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双边关系也愈加密切。特别对于非一流或实力较弱的一些高校来说,就更加看重与中学的关系。高校和中学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是培养人才层次的差别,而在教育面前和具体办学过程中,双方则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建立生源基地,就要摆正双方的地位,平等相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自愿原则

双方自愿是合作的基础。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学的意愿是比较一致的,高校希望能和教学质量比较好的中学建立合作关系,中学则希望能和更有名气的大学“攀上”关系,以扩大社会影响。这就需要双方根据各自的实际状况去相互了解,寻找合作的基点,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合作的意向。

4.对应原则

新建高校要正视自己的办学实力,选择适合自己招生层次的对应中学来建立生源基地,譬如在每个县市不宜选择县(市)直属的省市级重点中学,而应选择一些有办学特色和一定规模的非重点中学。中学在选择高校时,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与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建立生源基地,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考生的需要。

5.规范操作原则

招生工作历来都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极为严肃的工作,它牵涉到社会的千家万户,录取方式是否透明、是否公平公正都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共建生源基地的高校和中学,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国家关于招生的有关法律法规,不能对考生乱承诺、乱收费、谋私利,都应把选拔和培养人才放到首位,从源头上杜绝人为因素对招生工作的干扰,也给社会和家长树立好的形象。

四、建立生源基地的具体策略

1.生源基地目标的选择

受学校综合因素的影响,许多高校会对部分中学的考生产生一种“潜在”的吸引力,中学在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时,也会鼓励考生选择这些高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高校和中学之间逐渐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效应,或者说不自觉地形成了某种潜在的关系。因此,高校选择生源基地中学时,应该把历年招生录取中生源较好的中学作为首选目标。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重点中学或办学质量较高的中学进行试点。而中学在选择高校时,则应更多关注高校的办学水平,特别是结合本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分别与不同层次的高校建立生源基地关系,则会给本校的办学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2.争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参与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本身就有对当地中学管理、扶助的职能,为了开拓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水平,也必有与高校交往联系的意愿和义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如果高校和中学共建生源基地能得到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不仅能扩大社会影响,同时还能使基地建设得到重视和增加其权威性、可信度,进一步使高校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关系加强,为更一步、更深层次合作开创新渠道。

3.签订生源基地协议

双方在建立生源基地关系过程中,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并履行一定的义务,因此,双方应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将战略合作思想融入其中,追求互利互惠,共存共荣,携手共进愿景和使命,明确有关合作事项并形成书面协议,双方自觉遵守,共同维护,并要根据实践需要不断进行完善。

4.举行生源基地挂牌活动

高校与中学建立生源基地关系的一种重要体现,就是在中学举行生源基地挂牌活动。通过这一形式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双方关系的建立,支持双方关系的发展。而且,在中学挂出某高校生源基地的牌子,并借助媒体进行广泛报道,对高校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对中学办学也是一种很好的肯定。这种关系的明确化,也会进一步增强双方的责任感。

5.延伸基地职能,拓宽合作内容

篇4:初到台湾吓尿啦

台湾女生说话,像蜜糖

经过3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徐徐降落在桃园机场。从窗户望出去,却不是我期待中的那种椰林树影、阳光灿烂的南国风光。情人节的桃园细雨蒙蒙,笼罩在一片淡灰色的氤氲中。我心里哀叹,真不巧,怎么刚到就碰上下雨,这样搬行李太不方便了。

我的潜意识还没有跳脱北京的气候特征,北京两三个月不下雨都不奇怪,在学校买把雨伞,一个学期也没拿出来过几次。我没有意识到这里是雨水丰沛的地方,下雨根本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

机场大厅里“世新大学”紫白相间的校旗格外显眼,学校的几个工作人员在迎接我们,她们身材娇小,笑眯眯的,长得像台湾电视剧里面的人。

她们忙着清点交换生人数,但总是一会儿这个去上厕所,一会儿那个去办手机卡,这个回来了另一个又跑去领钱,几十个人稀稀拉拉总也到不齐。我都等得不耐烦了,她们却仍是笑眯眯的:“不着急,把东西都带好。”莫非台湾人都这么好脾气?

雨越下越大,公交车直接载我们到世新会馆。虽然我们初到台北几十人都交换到同一所学校,此时却还不认识,因此一路无话,都默默地看窗外的风景,低矮的楼房,成片的稻田,连绵的远山。我一直期待看到台北市区繁华的景象,可连一座高楼都没看到,就这样沿着溪流、竹林一路开到山上,世新会馆到了。

我的天,我们竟然住在山上!这应当是在某某县某某村子里面吧!想到不远千里来台湾,却住得如此偏远,连市区都难得一见,心不由得凉了一半。

悲惨的还不止这些,工作人员说因为每个房子大小格局都不一样,所以房间号是随机决定的。很不幸,我分到的那间说是火柴盒都不为过。过道勉强放得下一张椅子,如果室友要上厕所或者用冰箱,我必须坐到床上让道。而且,房间连窗户都没有,终日见不到阳光。刚到台北的激动心情就这样被一瓢冬雨给泼灭了,拔凉拔凉的。

丁丁也不开心,她不想和陌生人住在一起,可我分到的房间……根本没有人愿意和我换屋子,我也不愿意让她放弃带阳台的朝南的屋子来和我挤这小黑屋。我俩默默地坐在床头,行李也懒得收拾。

“对了,”丁丁忽然想起来什么,“你打电话给前台,看有没有多余的屋子可以调换。”

我拨通电话,那边传来极其柔软甜美的声音:“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哇哦!超嗲哎。我捂住话筒,对丁丁做出“Oh,my God”的嘴型。那声音就像温热的蜜糖,一股脑灌下去,通体都融化掉了。丁丁见状不由分说抢过来话筒,故作镇定和前台嗯嗯啊啊讲了半天。她挂掉电话,尖叫着扑倒在被子上:“额滴神哪,大爷我受不了啦!”

我俩的阴霾心情一扫而光,两眼放光盯着电话:“怎么样,要不再打一个?”完全忘记前台告诉我的换宿舍日期了,明天?后天?还是下星期?此时,我一下子理解了表妹想要取得真经的急迫心情。

好在换宿舍很顺利,我也调到了宽敞明亮的大屋子,丁丁阴差阳错地和甜甜换到了一间宿舍。她们一个是我的同班同学,一个是我的发小,两人之前完全不认识,此时却相见恨晚,臭味相投到直接无视我的存在,成为一对同居密友。我们的台湾生活,就在这绵绵细雨中拉开了帷幕。

台湾学生穿衣,像动漫

随便翻开一本介绍台北旅游的书,总有几个地方是必去的:一○一、台北中山纪念馆、西门町,还有走九遍的忠孝东路……虽然丁丁口口声声说按照攻略旅游是件很逊的事,我俩还是未能免俗要把这些都逛一遍。

本来我们是打算先去一○一的,在路口问交通协管员:“请问,幺零幺大楼怎么走?”

对方傻眼:“什么?”

“幺零幺。”

“啊?什么?”

“幺、零、幺大楼。”

对方还是一头雾水:“那是哪里?”

我:“呃……”

奇怪,怎么会有台北人不知道一○一大楼?可是又问了一个人,对方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我们只好选择去捷运直达的西门町,坐了两站忽然意识到,原来我说的是“幺零幺”不是“一零一”,难怪他们听不懂。

看到那幢全红色的西门红楼,就到了久仰大名的西门町。我认识的大陆朋友很多人都知道西门町,而我热衷日本漫画的表妹连西门町哪条巷子有很赞的漫画店都了如指掌,尽管除此之外她对台北一无所知。

这里的楼房不高大但很有特色,统统是骑楼的设计,大概和多雨的气候有关,下雨天也能不撑伞逛街。从捷运站出入口开始,西门町的每个角落都塞满各式各样的年轻人。

几个戴着蓝色美瞳的年轻男生在兜售廉价圆珠笔:“支持当地人上学吧,只要一九九元哦。”

一个衣着邋遢的男人风一样在人群中穿梭,向我手里塞了张传单又风一样消失。旁边悄然伸过来一张脸,在我耳边说:“妹妹快把那张纸扔掉。”吓!这是什么呀?赶快把传单塞到垃圾桶,瞥了眼好像是援交之类,怎么搞得跟特务接头一样。

超级爆炸头,一个满头蓝发一个满头红发,两个突然出现的男生唬了我一跳,身着无以名状的奇装异服,类似火影忍者或者悟空之类的造型,就这么大剌剌在街头晃荡。

我低声对丁丁说:“我的台湾老师说,台湾的亚文化是cosplay。”

“真的吗?”丁丁半信半疑,“亚文化,文化哎。”

一拨学生妹从眼前走过,海军服领子,百褶短裙,长筒白棉袜,黑色皮鞋,斜挎帆布书包,披肩长直发,活脱脱从日本动漫里走出的女生模样。

“这也是cosplay ?”丁丁咬着奶茶的吸管,目不转睛盯着学生妹,直到原地扭头一百八十度目送她们远去还舍不得把眼睛挪开。

话音刚落,眼前又来一拨不同校服的学生妹,淡绿色衬衫,短裙,长棉袜,斜挎绿色帆布包,上面印有某某中学的字样。时下大陆非常流行穿越剧,我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回了日据时期。这样朴素的帆布书包太罕见了,大陆市场上应该很难买到吧。看来她们不cosplay,校服本身就是这样。

nlc202309040931

“真漂亮啊!”我赞叹道,“我也想买这样的校服。”

“哼,想玩cosplay ?”

“去你的。我中学校服是中山装,你们呢?”

“运动服。”

“我们不能留披肩发,你们呢?”

“嗯,必须扎起来。”

眼前的学生妹个个都是披肩长直发,我上学那会儿有女生也这样,刚进校门就被教导主任喊住,勒令把头发扎起来再去上课。还有更严格的学校,要求女生不能留长发。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有这样的规矩。

台湾阿嬷打扮,像蝴蝶

西门町真是热闹极了,各色小店鳞次栉比,炸鸡店、奶茶店、鞋店……卖小饰品的货架摆在门口,琳琅满目,货架满到再不能多挂一件东西,老板则优哉地坐在门口,并不主动招呼顾客。

我逛了两条街就昏了头,不分东西南北,丁丁大步流星走在前面带路,翻着手里的小本子:这里有好吃的鱿鱼羹,那里有不错的卤味,还有必吃的面线。

正好走到脚酸、肚子饿,坐下来吃著名的阿宗面线,旅游秘籍上说,这里除了味道好,由于没有桌子,所以在街边坐着或站着吃也是一大特色。捧着碗哧溜哧溜吃面线,忽然眼前一亮——台北的学生妹算不得最漂亮,台北的阿嬷才最美!

一位年约七八十岁的阿嬷端坐一旁,玫红色羊绒礼帽,粉蓝色大衣,一抹鲜艳的口红衬得面庞更加白皙。阿嬷皮肤沟沟壑壑,丝银白,却将这艳丽的色彩驾驭得极为妥当。身后车水马龙,灯光流转,阿嬷静静地仿佛画一样定格在那里。我屡次拿起相机想记录下来,因不了解当地对于肖像权的态度,只能让阿嬷的倩影留在眼睛里。

搜寻四周,又看到两位美丽阿嬷,一位穿着大红色平底皮鞋,一位穿着亮黄色连衣裙,印着无数花蝴蝶。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风格的老年人,在北京,晨练的老太太穿着老北京千层底布鞋,大嗓门说话,说不定是位皇族后裔;在上海,去菜市场也能见到身着旗袍,戴大颗珍珠项链,烫卷的白发一丝不乱,说着“侬好”的老太太;在台北,嗯,我觉得她们是民国风的阿嬷,风格像从电影中看到的宋美龄,打扮精致得体。

像台北这样有这么多老年人化妆的城市的确不多见,她们恰如街头惊鸿一瞥,是让人最心动的风景。正妹算什么,正阿嬷才最给力!

(待续)

摘自《请问101在哪里?》

张昊著

译林出版社出版

定价:32.80元

篇5:学校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背着沉重的书包我告别了母校,背着沉重的书包我投进了你的怀抱,我的初中学校。领到崭新的书本,我如读书般看着你沧桑的脸庞,一副副陌生的面孔,一个个陌生的嗓音,又一个陌生的你,不禁疑问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即将在你的胸怀度过三个春秋:

走在藤萝阴林,书声朗朗伴着那斑纹沧桑的石头传入我的思绪,石头背面记载着学姐对你的思念,哦你是一个无声的老人。

坐在操场边缘,欢叫起伏伴着那红红绿绿的操场闯入我的眼界,同学们的激烈争夺表的着你的激情,哦你是一个昂扬的青年。

篇6:学校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或者可以蹲下来,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看到这里有一两个蚂蚁王宫。成百上千只蚂蚁都在里面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它们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啊!站起来,走到旁边,再蹲下来,看着这一根刚发芽的小草,被夹在了石头与石头相隔的小石头缝中,它难道是不坚强的吗?这让我不得不感叹:风是风,花是花,草是草,草是坚强不屈的,它是不会向困难屈服的勇者。

每当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就会往操场跑来,有的一边拍打着篮球一边跑来,有的带着足球向这边跑来正因为如此,我也经常叫这个操场为同学的天地。看那些正在和时间赛跑的同学们啊,他们正在流着汗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锻炼身体。勤奋的同学们,还会在树底下看书,吸吮着新知识。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要是有人想要偷懒,他们总会彼此提醒,互相加油鼓劲。

每当清晨,这象征的是一个新的开始,象征的是欢乐的一天。朝气蓬勃,露珠刚从叶子上淌下来;风儿才刚开始一天的旅途工作为四面八方的人们带来凉爽;小草才刚从睡梦中醒来;一切,都还是刚刚开始听住校的同学说,年迈的大爷和大娘们总会一早就来这里打太极、跑步,这是一道多么靓丽的风景线啊!

每当下午,操场的草地就是一片难得的宝地了,总会有同学们在草地上躺着,或是看书,或是休息。他们一边吹着凉风,一边与大自然打招呼。当天空布满了火烧云时,已是黄昏了,操场上满是同学们的欢笑声。打篮球的有观众,踢足球的有守门员,看书的有知识,跑步的有汗水,而我似乎有一支神奇的笔,正描绘着操场的一切。

当雨姑娘莅临人间时,这里就更是别具一格的了。Z|珠光,啪啦啪啦的雨声构成了动听的歌曲。雨停时,操场是湿漉漉的,更有诗意了。雨后的跑道,滴翠的树叶,凉凉的风一切焕然一新,一切让我迷醉。

篇7:学校_初中记叙文_初中作文

一年前的那个下午,电闪雷鸣过后,倾盆大雨转瞬变成蒙蒙细雨。雨过天晴,阳光拨开云雾,透过树叶的缝隙,斜斜地照射在我的脸上,但我却是感到了一丝丝的寒意。我坐在母校的泥墙边,耷拉着个头,翻看着一张张布满“歪红十字架”的卷子,心情异常低落――考砸了。

几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子在眼眶里滚动着,时不时就要掉落下来,我仰起头,努力不让它掉落,可它还是顽皮地跳了出来,我把身子转向我身旁的一道泥墙,埋头哭泣着。

“嘀嗒”雨露从树叶上跌落,重重地摔在我的头上。我抬起头,因为下过雨,泥墙上爬满了大大小小的蜗牛,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我的目光被这些蜗牛所吸引,就这么呢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它们。它们扛着个沉甸甸的包袱,柔软的身躯紧紧黏贴着泥墙,吃力地在泥墙上攀爬着,它们的动作实在太慢了,慢得我几乎看不出它们有在爬动。一眨眼,刷地就掉下一大片。它们可是那么努力才爬到那里的,就这么掉下来了,太可惜了,我不禁对它们产生了怜悯之心。我伸出手就要去扶它们,但是,就在我要触到它们的一刻,我停下我的手,我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如果在人生路途中,没有经历磨难,没有所谓的荆棘,坎坷,就抵达目的地,那么,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抽回了手,看着它们坚定的步伐,我心头一震,我难道还不如这小小的蜗牛吗?它们在泥墙上,反反复复地跌落,反反复复地爬起,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丝惧怕,从不退缩,从不屈服,顽强地、坚定地爬着。而我,只是因为一次考试考砸了,就坠落到最低处,软弱的哭泣,无法自拔。

我仰起头,用袖子抹去眼泪,站起身来,金辉般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使我倍感温暖。我看了一眼我妞们,迈着自信满满的步伐,朝回家的路途踏去。

上一篇:深明阁,深明阁黄庭坚,深明阁的意思,深明阁赏析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