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拼命三郎”杨方旭背后的故事

2024-05-24

中国女排“拼命三郎”杨方旭背后的故事(通用5篇)

篇1:中国女排“拼命三郎”杨方旭背后的故事

打电话给家里报喜

8月21日上午,最终的决赛刚结束,来自潍坊高密的女排队员杨方旭的妈妈崔晓梅就不停地翻看手机,等待女儿的短信或者电话。翻看一下没有,她又安慰自己:“现在肯定很忙,得准备领奖,还得接受采访。”

中午12点半左右,崔晓梅的手机突然响起。“是方旭来电话了。”崔晓梅激动地叫起来。“爸爸妈妈你们高兴吗?我们赢了!”杨方旭在电话里喊着。“爸爸妈妈高兴,爸爸妈妈为你骄傲,我们等你回来。”崔晓梅和丈夫杨连学回复着女儿,眼中热泪盈眶。

作为接应二传,杨方旭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据了解,她是山东首个进入奥运决赛的“三大球”运动员,也为山东贡献了历史上首枚“三大球”奥运金牌。

从小是学霸,13岁身高就1米83

据杨方旭的父母介绍,杨方旭学习一直很优秀,小学时担任班长、大队委,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十佳少年。上初中后,学习成绩每次都在全校排前几名。

杨方旭因身体条件出色,被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选中。杨方旭的启蒙教练张春玲回忆说,当时她到杨方旭所在的高密市立新中学选人,学校的学生正在做课间操,她一眼就看到人群中个子高高的杨方旭。当年仅仅13岁的.杨方旭身高就已经1米83,而且本来就爱好运动。

张春玲说,跟杨方旭交流的过程中,她发现这个孩子性格外向、反应敏捷,是个可塑之才。可是让女儿去打排球,崔晓梅和杨连学起初并不同意,经过几番犹豫和思考之后才依依不舍地将杨方旭送进体校。没想到,学校少了一个学霸,中国排球多了一个新星。“女儿是我们的骄傲。”崔晓梅说。

从高密市立新中学走出来的女排国手

杨方旭的爸爸身高1.88米,妈妈1.69米,都是普通的工人。1994年出生的方旭现在身高已达1.91米。

杨方旭进入高密立新中学初一·二班,她的班主任张永涛老师对她印象深刻,“小姑娘个头真高,才上初一就1.79米了”“有一次踢毽子比赛,6人一组,其他5人不用上场,方旭一个人就赢了一个队,身体协调性真好”。

体育老师孙刚说“潍坊体校来高密选拔人才,一眼就看中了方旭,但方旭学习成绩很好,家里人不支持她练排球,我就和潍坊体校的领导多次做方旭父母的工作。”方旭的爸爸说:“旭旭上小学的时候,省游泳中心就来要她,我们没同意,后来潍坊七中的女篮也来要她,我们也没答应,家里人就是想让她能考个好点的大学,这次架不住孙老师与潍坊体校的领导、教练的软磨硬泡,加上旭旭自己也喜欢排球,这才同意加入潍坊体校女排队。”

这个高密小嫚儿不简单!

7月10日,世界女排大奖赛埼玉站首场比赛,第三局局末阶段中国队21-15领先时,杨方旭2号位扣球后受伤倒地离场,经过核磁共振的检查确诊为右腿前十字韧带断裂。

“现在不怎么疼了,打了止痛针,终于可以把腿放平了。”受伤后的杨方旭并没有过多的描述疼痛,相反却安慰起别人来。尽管未来不可知,但她从未丢掉一颗勇敢的心。

4月底的中日女排对抗赛,杨方旭正式复出。一个月后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她已经和其他队友一样在比赛中登场。对阵巴西,她打满全场,成为全队的得分王。

不到八个月的时间中,她经历了手术、康复、归队的全过程。伤愈复出,杨方旭的每一个进步都伴着痛苦,但这个高密姑娘颇有几分豁得出去的拼命劲头。

比赛时,杨方旭还是打着封闭上的场。

记者:我跟你说 你受伤的时候我真的很担心 其实我没有告诉别人你受伤了 我知道你也是打着封闭上的场。

杨方旭:对!我感觉这一年经历了很多,真的,最后能拿到这个金牌,是大家共同的努力,真的太不容易了。

记者:我觉得你真的很好的诠释了中国女排的顽强拼搏的精神!

杨方旭:谢谢!我觉得从开始打排球,自己也一直就知道中国女排精神,现在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我觉得也是中国女排精神这种延续吧!谢谢!

她被誉为郎平的“变奏棋子”

在奥运会中表现出色,杨方旭被誉为郎平的“变奏棋子”,她是中国女排的一枚奇兵。在本届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中国队对阵意大利的比赛中,中国女排一扫前一场输给荷兰队的阴霾,杨方旭替补上场起到了作用,在拿下最后一分以后她崴了一下脚,当时就坐在了地上。

篇2:中国股市震荡背后的故事

国门外面的老虎——兴风作浪的国际游资

对金钱与暴利趋之若鹜的国际游资,又称为热钱,是各个国家最为头疼的国际资本。因为国际游资天生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世界上新兴市场与经济高速增长的我国,自然就成为各种国际短期投机资本获取高额利润的最理想之地。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金融界开始以国家基金形式进入新兴市场之时,海外金融机构便尝试以这种形式渗透中国市场,时间甚至在中国大陆设立内资投资基金之前。1991年5月2日,香港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机构与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共同设立我国第一个境外投资基金——中国置业投资基金,首期募资3900万美元;1992年4月,“中国置业”在港上市。

相比之下,直到1992年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才首次批准在上海设立了3只投资基金。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中国对资本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于是在自身的愿望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外国金融资本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承诺将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金融业,这使得外国的金融资本加速进入我国。这些金融资本有的通过官方的合作,合法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如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而更多的私人金融资本则通过各种合法的或非法的途径变相进入我国,合法的有通过FDI(外国直接投资)的名义进入,然后将资本金结汇,不用于生产性投资,转而投入股市或房地产市场;非法的有通过地下钱庄等渠道。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某位专家测算,中国最新热钱数额达到了1.75万亿美元,如此大规模的国际游资显然已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A股市场的不速之客

在QFII制度建立之前,虽说内地证券市场并未对海外资本正式开放,但是不少海外资本还是通过种种渠道辗转进入我国。一批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对境外各种基金形成了进一步激励。特别是日本股市从2000年起连续3年下跌,一些原本不参与中国市场的日本基金管理公司也相继设立了中国基金,如三井住友集团下属三井住友海外基金管理公司于2002年9月设立了2亿美元的中国基金。由于A股市场出现“海归股”现象,即一些海外上市企业相继在内地上市,截至2003年9月末,在全部83家境外上市内地注册企业中,已有29家同时发行了A股,投资于这些公司H股、N股的国际投资者已经由此间接卷入了中国内地资本市场。

国际游资变相流入内地证券市场的迹象表现在许多方面。内地与香港股市行情之间多年来存在走势此起彼伏的“跷跷板行情”现象,就有不少市场参与者将其归因于国际游资在内地与香港股市之间的流动。传言A股市场上一些投资机构也有海外资本背景,一度声名赫赫的“凯地系”便是如此。据有关媒体报道,凯地系源泉资金来自4只海外基金。截至2001年8月,通过在深圳注册的凯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直接或者间接控制了高科、方正科技、中科健、银鸽投资、深南光、深天马、飞亚达、中航实业(H股)、香港中联系统9家上市公司。此后,凯地系又先后控制健力宝等公司。2002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论”给国际游资流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增添了新的强大动力,因为当一个经济体货币升值与证券市场开放同步发生时,大量旨在牟取汇率收益的游资涌入其证券市场,将推动股市猛涨,进而吸引更多游资流入,而游资涌入又将进一步推高股市。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曾经上演过这种汇率、股价轮番上升的循环,当人民币升值预期出现时,不少游资希望在中国内地重演日本、中国台湾地区股市的这一幕,致使2003年A股市场走势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新特点:

第一,2003年A股市场大盘股表现超越大盘,与内地投资者通常偏好小盘股的风格迥然不同,国际游资的作用不可低估。

第二,从2003年l1月中旬开始,中国股市始于2001年5月的漫长熊市迎来转机,短短一两个月里,沪深股市整体涨幅便超过25%。2004年新年伊始,在前五个交易日上证A股指数便上涨100点。有力量拉升这一轮行情的就只有国际游资。

操纵市场,大获其利

中国股票市场作为新兴证券市场,有着这样或是那样的制度性结构性缺陷,这些缺陷往往就降低了国际游资操纵证券市场的成本和难度,但违法收益却很大。例如,我国股票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有限,少数大蓝筹股在指数成分股中所占比重过大,游资只需要操纵少数大蓝筹股就能够影响股市指数走势。

国际游资在新兴证券市场,经常利用信息左右市场走势,牟取非法暴利。尤其在市场紧张时期,国际炒家常常传播关于政府改变政策或汇率的谣言,有目标地虚售,或者公开卖空头寸的积累情况,引起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恐慌,高杠杆机构的行为尤其激进。1997年至1998年游资对中国香港特区的攻击已经让市场参与者和社会各界充分见识了国际游资利用信息的手段。在2000年11月1日至7日,在没有任何不利公开消息的情况下,外资机构投资者大规模卖空中国移动股票;11月8日、21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分两次将中国移动股票估价从76元下调到39元;随后,瑞银华宝借信息产业部下属单位某位研究人员之口传播信息产业部将实行手机单向收费政策的谣言,使中国移动股价趺落到39.6元,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事先的估价极为吻合。尽管事后证明上述谣言完全不符合事实,但是卖空者已经从中国移动股价和恒生指数的变动中牟取了厚利。

等君入瓮

国际游资除了主动实施对市场的操纵外,还会根据国家的政策、经济走势、环境因素等等进行布局,等待广大投资者自投罗网。

2001年2月19日,有关部门宣布B股市场对内地居民开放,并同时规定,新增换汇资金延迟至当年6月1日方准进场。从2月19日到5月31日,上证B股指数上涨达200%,6月1日之后却掉头向下,两个月后跌幅近半,内地投资者损失惨重,国际资金却获利而归。

2007年8月17日,因港股直通车消息传开,基于对内地资金将大量涌入香港市场的预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H股和红筹指数已分别上升了70%和80%多,而港股每日成交量亦从年中时不满1000亿港元的水平,蹿升至近2000亿港元。究竟是谁制造了这么大的买盘?摩根大通公司董事总经理龚方雄透露,美国投资者在市场大涨后依然坚定看多,特别是对冲基金。这些投资者显然已经预先部署在中国股票中,他们推动香港和内地股市叠创新高。他们希望在内地QDII(合格本地机构投资者)和DII(内地个人投资者)资金开闸后,将这些股票卖给不得不追高的内地投资者,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后来由于温家宝总理表态“港股直通车”将延迟,同时,国内也传出监管层对QDII基金投资港股的风险警示,加之外围的A股和美股并不理想,获利的做多者选择了胜利大逃亡。没有了期待已久的接盘者,顷刻间大盘急转直下。继11月2日大跌1000点后,港股11月5日再出现暴跌。当日恒生指数重挫1526点,下跌甚至超过了1997年股灾及1987年股灾创下的单日跌幅纪录。国企指数急跌6.39%,创下2004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11月8日,受到美股暴跌拖累,港股市场再遭重刨。恒生指数急跌近千点,让部分先期入港的内地资金损失惨重。虽然这次国际游资狙击内地资金没有成功,但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以后的类似政策措施还会有更多可能要出台,谁又能保证下次某个政策实施时,国际游资不满载而归呢?

(摘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很受伤》 主编:金雪军 等)

篇3:“感恩中国”背后的感恩故事

自2005年7月“感恩中国”网站创建以来,张仁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凭借个人力量,以通过网络媒体呼吁的方式,共救助了180多名各类病残流浪乞讨人员,其中,送20多人进入救助站,帮助10多位老人同到家,为8个重度残疾的孩子完成了手术……

在感恩中成长

1984年,张仁杰出生在安徽六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全家靠种田为生,生活艰难。张仁杰的母亲心地善良,收养了不少被遗弃的孩子。这些孩子分流了母亲对张仁杰的关心和爱护,这曾让年幼的张仁杰十分不满。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平白帮助这些录相干的人。

张仁杰初三那年,张家为给一个收养来的叫张仁梅的孩子治疗肺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家里一贫如洗。一天,母亲抱着张仁梅刚回到家里,张仁杰就急忙把母亲拉到了场院,气愤地说如果再不交学费老师就不许上学。张母已经拿不出一分钱,几乎是用央求的口吻说:“仁杰,你请求老师宽容一下,下学期妈一定把学费给你补上。”张仁杰望着在家里床上熟睡的“姐姐”,心里长久的怨恨全都涌上了心头,他冲母亲大喊:“下学期就毕业了!你们从来就没按时给过我学费,家里的钱全拿去给‘饭花子’进城住医院享福了!”张仁杰还没说完,母亲一个嘴巴就抽到了他脸上。张仁杰捂着脸,怨恨地盯着妈妈好一会,然后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留下了场院里母亲呆呆伫立的身影。

张仁杰赌气出走到了邻县的一个亲戚家,在那里借住的十多天里,他产生了去外面闯一闯的想法,并求亲戚捎话给母亲。最后,张仁杰从安徽老家来到了河南。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对仅仅13岁、没有文化和技术的张仁杰而言,注定是艰辛而灰暗的。平日里他靠给城里一些小店帮工维持温饱,时不时还需要好心人的帮助。在张仁杰的记忆中。最艰难的是17岁那年的夏天,他来到了郑州,因为没有及时找到活干,最后不得已和一群拾荒的老人一起去铁路沿线捡垃圾,晚上就睡在铁路旁的露天草地上……生活的艰难让张仁杰渐渐理解了母亲的做法。他从心里意识到母亲收养孩子的行为是多么的高尚!

2001年,18岁的张仁杰在郑州一条街上做送水工。因为个性率真,平日里常帮人干些体力活,很多街坊邻里都喜欢上了这个外地来的小伙子。住在这条街上的一个叫姜涛的老人觉得张仁杰脑子聪明,身体素质也好,就这样干体力活实在是可惜。于是在和张仁杰熟悉了之后,他试探着询问张仁杰愿不愿意去学习武术,自己可以出钱资助他去武术学校。

重返学校是张仁杰曾不敢奢望的梦想,于是他千恩万谢地接受了姜老的好意,进了嵩山一家武术学校。在武校,张仁杰不再是那个捡垃圾的流浪小孩,每天学习功夫和文化课,这种舒适充实的集体生活让他常常满怀感激之情。一顿饭,一口水,都是姜老赐予的温暖。张仁杰生平首次开始懂得“感恩”这两个字的涵义,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妈妈的善举。

2003年,从武术学校毕业的张仁杰只身来到北京,很快找到一份在健身中心做教练的工作,月薪2000多元。张仁杰在海淀四环城乡接合部租了间房子,虽然生活仍旧艰辛,但想想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张仁杰常常感慨: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为帮助他人,辞职创办“感恩中国”

张仁杰所居住的城乡结合部是穷人聚集地,他经常在上下班的时候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肮脏不堪的拾荒者或乞丐。最开始,张仁杰会拿出身上的零钱帮助他们,但不久之后。他听到了一些流言,说这些流浪者很多都是伪装的,他们往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脱下肮脏的外套,梳洗之后出人高档饭店。

听到这样的传闻,张仁杰第一反应就是被骗了,他觉得自己的报恩之心遭受了莫大的侮辱。于是,他一度对任何流浪者都漠然视之。直到一天清晨,在北京五道口地铁站,赶着上班的张仁杰看到有几个衣着光鲜的人在向一些乞丐分发热腾腾的包子和豆浆。看到那些乞丐充满感激的眼神,张仁杰不由想到自己以前的流浪生活。他开始疑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难道有着这样眼神的人,也会利用好心人的善良?

为了找到答案,张仁杰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追踪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并用自己的二手相机记录了沿途所见。结果他发现,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流落街头,“午夜变身”之说纯属恶毒中伤。

于是,心怀愧疚的张仁杰重新开始了他的感恩之举,或者给饥寒交迫的老人买几个热腾腾的包子,或者给流落街头的孩子买几袋饼干。他觉得,这是自己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最好方式。时间一长,主动向他求助的人多了。张仁杰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只好经常请假为他们奔波。后来,有同事私下提醒他:“你老是请假已经引起了老板不满,赶快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否则饭碗不保!”

同事善意的提醒并没有“惊醒”张仁杰,他一如既往地本着尽力而为的态度帮助着那些可怜的流浪者,直到他在西苑菜市场遇到了第一个让自己震惊的,无法不全力帮助的对象——王雪萍。

今年13岁的王雪萍是安徽省灵璧县人,从小就是先天性残疾,父亲早亡,母亲受不了贫困跟人跑了。听说北京的医院可以治好雪萍的病,现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71岁的大伯王九灵带着她,徒步五个月从安徽赶到北京。可是,高达20万元的手术费让他们根本无力承担。为了筹集治疗费,他们只好沿街乞讨。

刚看到王雪萍的第一眼,张仁杰震惊了,她的两手像海豚的鳍一样翻在背后,两腿也因畸形无法站立,坐在一个安装了4个滑轮的木板上。张仁杰在了解了大致情况后。问小雪萍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小雪萍望着四周摊位上那些正在卖菜的菜农,羡慕地说道:“我想像他们一样能够到庄稼地干活。”

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愿望,深深地打动了张仁杰的内心。是啊,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却遭受着与生俱来的巨大痛苦,那一刻,张仁杰决定竭尽全力帮助小雪萍实现那个并不奢侈却难以实现的愿望。

张仁杰首先想到借用媒体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当他先后向几家电视台和报社报料后,却均因“没有新闻卖点”而遭到婉拒。无奈之下,他想到了网络。要是小雪萍的故事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或许她就可以获得帮助。

张仁杰随后注册了自己的博客,把王雪萍的坎坷遭遇贴在了首页,再配以多幅真实又震撼人心的照片,没想到竟引起了多方关注!各大网站争相转载,媒体纷纷前来采访。再通过张仁杰与另外一些热心人的帮助,幸运降临

到了小雪萍的头上。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为她提供了6万元的手术费用。随后,小雪萍在北京东直门医院顺利地完成了脚部矫正手术。

张仁杰看到了网络的力量,他第一次感受到母亲的那份感受:当受助人得到帮助时,自己体会到的快乐与满足是无可替代的!

2005年7月,张仁杰辞掉了健身房教练的工作,决定把救助流浪者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同时,他把自己的博客改成网站,命名为“感恩中国”。为了节省开销,张仁杰从原来那间还算舒适的…租房搬进了不到3平米的小屋,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他的感恩之旅。

义无反顾,将“感恩”进行到底

为了办好“感恩中国”,张仁杰每天睡眠时间都只有四个小时左右。天不亮就东奔西走到处搜寻需要帮助的人,五道口地铁站桥后的偏墙、西客站外的角落、东直门的几个地下通道等,都是张仁杰常常“光临”的地方。

尤其是在帮王雪萍完成手术后,张仁杰觉得自己的生活节奏骤然加快,不仅要辗转在医疗机构、救助站以及需要帮助的人之间,还要面对络绎不绝的记者。最让他难过的是,有些人并不理解他的付出,有人说他傻,有人质疑他的动机。有记者问他:“天底下需要救助的人那么多,你能帮助多少?”张仁杰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对方讲述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海水退潮了,很多鱼搁浅在海边上,有个小女孩不停地捡起小鱼往深水里面扔。她的母亲见了,说,算了吧,这鱼太多了,你救不了那么多。小女孩答道,但是我每扔一条鱼在海罩面的时候,就多救了一条鱼。”

最让张仁杰痛心的是,自己眼睁睁看着需要救助的人遭受苦难,却没能帮上忙——小女孩杨丹就是他心中永远的痛。2005年秋天,张仁杰认识了来自河南省民权县林七乡下庙杨丹一家。当时杨丹只有七岁,父亲、母亲为治疗杨丹的先天性心脏病,便带着她与妹妹来到了北京 由于家里没钱,杨丹的父母只能靠捡拾废品和乞讨这种方式攒钱,准备以后为杨丹动手术

张仁杰救助弱势人群的流程大体是这样:遇见自己发现或者主动求助的人,先跟着观察几天,偷偷拍摄很多生活照片,以确定不是骗子。确定之后,他就整理出照片发到“感恩中国”网站上,吸引更多的人来资助。在观察杨丹一家人的过程中,杨丹对经常帮助他们一家人的张仁杰抱有很大的希望,常常说“张叔叔会来救我的”,这让张仁杰自觉肩负了一种责任。

张仁杰为了杨丹东奔西走,一天要跑数地个慈善机构讲述情况,申请救助资金。虽然杨丹的心脏病只要两万元就能治好,但一时找不到愿意承担医疗费用的医院或慈善机构,死神的脚步离杨丹越来越近。一天,张仁杰前往北大拿一些捐赠来的衣服,正好看到香港某慈善富豪到北大演讲的海报,上面还有他的捐赠清单。演讲当天,满怀希望的张仁杰也去了。演讲结束后,张仁杰第一个站起来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简短地介绍了杨丹的情况,希望他能用两万元让这个小女孩从此好起来,同时流着泪鞠了三个躬。

当时这位富豪让张仁杰和他的一位高级经理联系,那位姓温的经理给了他一张名片。可就在第二天张仁杰第五次拨通对方电话时,对方的回答让他无比伤心:“你他妈的神经呀,烦不烦啊,不要再打了!”

天气渐冷,杨丹的身体越来越差,连起个身都气喘不已,他的父母只好先带她回老家过冬。在杨丹回老家的日子里,张仁杰没有停止奔走,历经艰辛后终于找到一家慈善机构同意接收杨丹。2005年12月23号,按捺不住兴奋的张仁杰拨通了杨丹姥爷家的电话,准备通知杨丹来北京动手术。但电话那边却传来呜咽声,“仁杰,你是个大好人。但杨丹昨天晚上心脏病发作,已经死了。直到最后一刻,她嘴里还念着‘张叔叔一定会来救我’呢……”

杨丹成为张仁杰心底的伤口,很长时间不敢碰触,只能靠拼命奔走,以争取帮助更多的人来激励自己在感恩的道路上继续前行。2006年12月初,张仁杰正全力救助一个叫陈中文的安徽农民,但一直为找不到合适的肾源而焦灼万分。陈中文的一个弟妹了解情况后连夜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准备捐出自己的肾。这个28岁的女子在南方一家电子厂打工,她连夜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在北京东直门医院的病房,正在安慰陈中文的她巧遇前来探望的张仁杰,两人越发觉得对方眼熟。直到最后,张仁杰才惊讶地发现,面前这名善良的女子就是母亲曾收养过的张仁梅!

由于全年忙于“感恩中国”的事,张仁杰一直没有时间回家,多年不见的兄妹俩在这样的情形下相见,双方都唏嘘不已。在和弟弟的谈话中,张仁梅透露,义母多年的无私抚育让她懂得,只有帮助他人才是最高尚的事,没想到弟弟竟然比自己做得更多,更彻底。看着如今已为人妇的姐姐也踏着母亲当年的步伐,张仁杰再次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亲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拯救了一个个孤苦伶仃的孤儿,更是在播撒着感恩的种子,让感恩之花遍地盛开。

2006年12月,张仁杰因“创建‘感恩中国’网站,救助病残流浪乞讨者”被提名为“CCTV2006年度三农人物50强”及“CCTV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候选人,面对央视、凤凰卫视、《人民日报》等海内外上百家媒体铺天盖地的采访,以及各种迎面扑来的奖项,张仁杰显得异常平静,他说。自己往往只是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而那些背后默默帮助他人的人,更让人钦佩。

附:“感恩中国”网址:www.owecn.com

编辑喻兮

篇4:“7.5%”背后的“中国故事”

这场发言持续1小时21分钟,这是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青年报》称其为“李克强的第一份答卷”。

作为2013年的业绩汇报与来年展望,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仍旧是2014年两会的最大“干货”。

这份答卷中的诸多亮点被人们争相解读,一个绕不过去的数字也被反复提及:7.5%。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2014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政策原则”这一章节开宗明义。

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年度GDP增速目标,已成为国内外经济机构研究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而这一次出现在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字,其背后有着不同寻常的深意,折射出本届政府对宏观调控的新思维。”《中国青年报》2014年的两会专题命名为“春雷动”,其中一篇以“施政‘加减法’ 四两拨千斤”为题的文章中作了这样的诠释。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在《“7.5”与“李克强经济学”》中这样写道:“在‘再上新台阶’‘创历史新高’‘十年增’等惯常官方话语之外,对市场最具有参考价值的仍旧是GDP增速等数据。告别‘保八’之后,中国似乎进入‘7.5’时代,2013年和2014年预定增长目标都定在7.5%,这也符合市场此前预期。”

在“克强经济学”的百科词条上,有着这样的解释:巴克莱资本创造的一个新词,用来指代李克强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它的要义不在于强调政府要做什么,而是强调政府不做什么,其基本特征是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简而言之,“克强经济学”代表着用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

自2013年3月15日李克强上任以来,至今刚好是“克强经济学”落地一年。

“7.5%暗示了什么?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很可能仍将延续‘稳增长’思路,这一目标显然是就业等因素压力之下做出的平衡。李克强去年就曾表示,要保证就业目标,需要7.2%的经济增长。与以往中国轻松跨越既定增长目标不同,当下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对于中国来说,2014年要取得7.5%的既定目标,必然将付出一定成本,或许将以加杠杆以及延缓改革阵痛作为代价。”徐瑾在文中这样写道。

“李克强总理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国际视野,所阐述的一切改革发展、社会综治政策措施都立足于中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的基本判断……”这样的表述来自中新网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文章。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院胡迟认为:“只要年度GDP在7.5%以上……3.5%的通胀目标应该是一个相对可靠的目标,因为从当前物价走势来看,这个完全能够完成。”

光大证券宏观分析师徐高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是2012年以来政府连续第3年将GDP增长目标放在7.5%这个水平。背后的潜台词是,政府仍会坚持去年下半年提出的增长‘保下限’承诺。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又重新面临下行压力,同时就业市场也发出了警示信号,这样的承诺对稳定社会预期、防止经济增长‘硬着陆’来说非常必要。”

2014年3月6日的《参考消息》在头版刊发了《外媒聚焦李克强报告诸亮点》,其中援引路透社北京电文,“中国不出所料地宣布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保持在7.5%左右,说明其政策重点将放在改革和经济再平衡”,彭博新闻社也表示,“更低的目标会与政府不再不惜一切代价促进经济增长的承诺更为一致”。

新华网于3月8日刊载了题为“坚定的信心 积极的信号 更多的利好——海外人士积极评价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的文章,其中写道:“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持今年GDP增长目标7.5%不变,释放出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信号,这无疑为世界吃下‘定心丸’,有助于新兴市场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篇文章以加拿大《环球邮报》援引专家的话做了总结性一说:“中国正在变化,经济增长不再是‘中国故事’的标志性特点。”

《中国日报》将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精彩语录做了双语汇总:“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正如徐瑾所说,真正的改革并不是立等可取的红利,甚至对于经济来说往往意味着短期阵痛,但这是有远见的政治家必须做出的抉择。

篇5:中国首例人体冷冻实验背后的故事

四个月前,因癌症去世的儿童文学作家杜虹成为中国首位选择冷冻身体的人。帮助她联系美国阿尔科基金会(Aicor)以完成这一梦想的,是北京的几个年轻人。他们,以及更多的人,已为这一梦想摸索多年。

但直至今日,冷冻是否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甚至是否能有效地保持人类身体的完整与活力,在科学上仍是未知数。

零下196摄氏度的中国第一次

2015年5月19日晚上十点半,阿尔科(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的医生阿伦·德雷克第一次来到北京。他对接机的魏景亮说,我们还是去医院看看病人吧。

位于潘家园的中国肿瘤医院,杜虹躺在病床上,她知道美国人一会儿就要过来。她对女儿说,帮我弄弄头发。

病人可能还能活一周以上,阿伦这么判断。他们此行的目的,是等待这一刻的到来——阿尔科基金会是一家美国的非营利机构:他们致力于将死去的人冷冻起来,然后等待未来某一个时刻,科技将允许这些死去的人复活。

这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杜虹的女儿却为此卖掉了房子。换来的,是阿尔科的冷冻小组,如今就等在病房外。作为中国农科院一名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方向的在读博士生,魏景亮是他们的中间人。

一切准备就绪,魏景亮却在这时听见杜虹的女儿最后一次问医生,语调艰难而不甘:难道真的一点(延长生命的)机会都没有了吗?

没有,主治医生说出冷冷的答案。

2015年5月30日,陷入弥留之际的杜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女儿说,我想抱抱你。

在医生宣告死亡的数分钟内,阿伦和他的小组带着设备进入病房。他们向杜虹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这可以保证36小时内血液不会凝固。

作为阿尔科的医疗和手术小组负责人,阿伦已经参与了55例冷冻手术。但这一次在北京的冷冻,与他之前参与的明显不同——在注入抗凝剂后,他们没法立刻进行其他冷冻步骤,医院不同意在现场进行冷冻,他们必须另寻地方。

“我不是完全了解中国医院的情况——这个医院在担心哪些是他们可以做的,哪些是被禁止的。”

他们并不确定进行人体冷冻是否合乎规定。每一个社会,都有一套如何处理死者的办法。在中国,从死亡到被火化的过程中,医院如何开具死亡证明,殡仪馆如何进行火化,包括在医院停尸房的冷藏时间,都有着具体的规定。人体冷冻的手术,涉及动脉灌注和颅骨钻孔,是否会构成侮辱尸体罪?律师说,虽然中国法律没有禁止人体冷冻,但还是有风险。

后来,殡仪馆同意让他们在那里做手术,总算解决了场地的问题。

阿尔科是美国两家人体冷冻组织之一,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从1974年至今,已经冷冻了138位客户,其中百分之六十只冷冻大脑,另外百分之四十要求全身冷冻,前者的费用更低。除此,还有一千余名签署保存协议的客户,其中包括明星小甜甜布兰妮。

这是他们第一次冷冻中国客户。反过来,中国也是第一次出现人体冷冻实验。

会员缴纳的会费和冷冻费用,有一半进入信托基金,大概有1000万美元。这笔钱和阿尔科完全分开,即使阿尔科不在了,也有资金负担氮气添加和未来的解冻复活费用。

“人体冷冻不是一项新技术,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问题,阿尔科他们更有经验。”魏景亮说,这是他们选择阿尔科的主要原因。

在殡仪馆,机械心肺复苏装置以每分钟100次的匀速按压,为杜虹的心脏提供主动的心肺收缩和舒张支持。阿伦和他的小组,开始通过颈动脉和椎动脉进行保护液的灌注,将血液从遗体中替换出去。当人体中化学试剂的浓度达到约60%,组织中剩余的少量水不足以结冰。当温度再次降低,人体内不会结冰,而是被玻璃化——形成一种无水的结晶。

最终将到达零下196摄氏度。此时,一个细胞的新陈代谢将需要2400万年。

这种冷冻也会造成对细胞的伤害。但伤害有多大、如何修复、人类的记忆是否能有效保留,目前的人类科学水平还找不到答案。

“对于低温保温过程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我是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低温生物医学的教授赵钢说。他是国际低温生物学会的常务理事。

随后,杜虹的遗体被放入零下60度的干冰中,十余天后被带回美国。在洛杉矶,杜虹的遗体经过人头分离,头部被保留在低温液氮罐中,身体则依据遗愿捐献给阿尔科进行冷冻研究。

杜虹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同时是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的终审,这是她能够接受冷冻的原因。北京三人组

促成阿尔科基金会来到中国,完成人体冷冻手术,是魏景亮和他的朋友们多年的愿望——这是一个非常冷门的愿望。

三年前,大学生魏景亮是百度贴吧刘慈欣吧的副吧主,一天,贴吧里有人发帖,邀请科幻迷们加入QQ群——“人体冷冻复活交流群”。

人体冷冻,魏景亮并不陌生,这是科幻小说《三体》乃至许多科幻故事里常有的科技——这可能是为了度过一次漫长的星际旅行,也可能是为了复活:当面临无法治愈的疾病时,通过冷冻保存下来,等待未来被治愈的那一天。

发帖的人是赵磊,他是在中关村上班的IT精英,QQ群的管理员。群主则是他的发小,一起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李俊铎,他是航天工程师,工作是在科研单位从事探月工程研究,工作之余,就和赵磊一起陷入对未来的遐想——当科技高速发展,无法治愈的疾病、衰老都被克服,被冷冻的人被解冻,被冷冻的细胞被唤醒,躯体被再造,死去之人也能“复活”,甚至达致永生。

在一所自认为有些平庸的大学,读着不感兴趣的专业,对当时的魏景亮来说,这一寄托于科技的遐想,也让身为科幻迷的他感到着迷。同学们开始疯狂地找工作了,他却在翻译世界上第一本介绍人体冷冻的专著:《永生的前景》。

nlc202309030450

2013年,魏景亮来北京攻读博士学位,三个人在一家饺子馆第一次见了面。畅聊之下,他们设定了一个目标:促成中国首例人体冷冻手术。

这比想象中困难许多。魏景亮曾试探性问过自己的导师,老师第一反应就是,这是骗人的。赵磊的高中同学中就有心脏科的医生,对方同样拒绝了他的邀请。

他们联系上了阿尔科基金会,对方表示可以来中国进行人体冷冻手术,但旋即,一个更无法解决的困难出现了——愿意接受冷冻的人在哪儿?

“我们去了五家北京的临终关怀医院还有肿瘤医院,希望找到愿意试试的人。”李俊铎说,但往往他们还没见到病人,就被轰了出去。他们被怀疑过是做推销的,做器官买卖的,也有医院的负责人怀疑,他们就像731部队一样,“拿中国人的器官给老外做实验”。

他们也在网上寻找,但应者寥寥,只有一个人说他对自己的狗感情很深,现在狗得了绝症,他在考虑冷冻他的狗。

一年多,三个人碰了碰头,发现都是一无所获,有些绝望了。没想到,5月份,杜虹的女儿就通过网络搜索联系上了赵磊,这也是意外得很。

这一意外的结果,让这个三人小组在“谁能做成中国第一例人体冷冻”的竞争中,赢得了决定性的先机。

死而复生可实现吗?

杜虹的手术成为新闻后,阿尔科接到了一百多个来自中国的电话,有要求合作的,有咨询冷冻业务的,也有媒体采访。“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阿伦说,但他希望人们理解,这只是一个实验性的过程,“一百年后复活”是无法保证的。

他们已经谈妥了在中国的第二例人体冷冻,随时准备重返北京。物理学:

大脑记忆和思维能力都将无法重现

大自然自有其规律可循,死亡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浙江工业大学维尔切克量子中心的熊宏伟教授介绍物理学中有一个熵增原理,意思是说“孤立的系统会从有序向无序演化”。

“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时常注意到这个原理的作用。”熊宏伟举了两个例子,比如,一滴墨水在水中会扩散,玻璃杯掉到地上成为碎片。但是,我们在现实中永远看不到“倒带”的过程——玻璃碎片自动变成一个完好如初的玻璃杯。

生命走向死亡的过程也是这样。人去世以后,大脑的思维也会消亡。就算几十年,或者几百上千年后,人类赋予冷冻住的大脑新的躯壳,但是流逝的记忆力、思维功能等都由于“熵增原理”,而彻底丧失。恢复生命力的这个人,已经不是你。“说得直白一点,这个‘重生人’的状态,更加接近僵尸。”熊宏伟说,从这一点来讲,冷冻遗体并不能带你穿越时空。

医学:

即便脑细胞都保存下来了

也不等于留得住意识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建民医生,从医30多年,遇到过许多脑死亡病例。

他解释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从临床医学角度讲,如果人已经死亡,细胞结构经过一定的时间,就凋亡了。”

大脑中的脑细胞,一旦停止供血,5~10分钟内,就不可逆地死亡了。随之而来的是细胞核的融化,基因结构失去功能。所以首先有一个技术上的难点:目前的冷冻技术,是否能够抢在细胞死亡之前,实现完好的封存?

张建民从另外一个角度的解释,则和物理学家的观点契合,“即使是能够无损地保存住物理状态下的大脑,细胞的存活也并不等于能够保住死者生前的意识。”

社会伦理:复活的女作家也许会

怀疑自己的生物属性

“排除所有技术问题,我们当作这项技术可以在若干年后实现,它可能也会面临一些社会伦理问题。”浙江大学科技哲学博士单巍,从伦理的角度解读了冷冻人体技术。

从冷冻的这个过程看,它可能会占用人类的资源,那么很自然有一个疑问是:是否值得将资源分配给这样一个未知的事业?

再进一步讲,如果技术可实现,那么复活的女作家,将来可能就会遇到跟电影《机械战警》的主角墨菲同样的境遇。墨菲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头部是自己的,但是曾经遭到毁灭的血肉之躯,变成了机器人的身体。

当女作家的头部重新回到克隆的身躯上,她会这样质疑:“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甚至是怀疑自己人的属性:“我到底是不是人类呢?”并且她需要至少等上半个世纪,甚至更久。那么那个时候她的家人、朋友也不一定在了,活过来的她又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和感受?

科幻作家刘慈欣:科幻小说是文学

与医学不是一回事

刘慈欣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虽然自己的作品《三体》中,就写到了冷冻遗体的情节,但是“小说中的科幻逻辑,跟作为自然科学的医学逻辑,不是一回事。”

刘慈欣认为,通过冷冻手术让人“复活”,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障碍,况且杜虹女士还只是冷冻了头部。

如果要冷冻全身,人类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医学博士DR.M告诉记者,如果要完好地保持人身上的每个器官,需要在不同的速率上进行冷却,并注射不同浓度的冷冻保护剂。

“就算像杜虹女士这样,只冷冻保存大脑,但这个人类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器官,有十几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冷冻保存。”他说。

DR.M不认为目前的冷冻技术能够实现这样高的水准。也许对人类来讲,比死而复生更好的盼头,是向死而生。很简单:如果你知道你可以无穷尽地活下去,你的拖延症会不会不止是犯病几小时、几天,而是几十年、几百年?

思想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到达极限呢?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目前没人知道。但我们知道,有目标,就永远存在动力。种种动力会推动我们向前,探索生命极限。(资料来源:《南方周末》、《钱江晚报》)

上一篇:深圳市港荣森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致辞下一篇:2018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