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2022-12-24

第一篇: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坚持特质 讲好中国故事

提要: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坚守责任和担当,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以打造自身特质来争取媒体竞争主动权,抢占舆论主阵地。其做法:一是坚持对时代现实的关注,二是坚持对真实需求的呼应。

关键词:

央视 传媒竞争 讲好中国故事 主流价值观

电视传媒领域的竞争目前已达到空前白热化程度。据统计,我国目前有81个上星频道,而上星频道的数量增加带来新节目数量的激增。参照2014年省级卫视广告招标发布的情况,2015年省级卫视将会有200余档以娱乐为主的新节目推出。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媒体生态环境,央视一套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坚守责任与担当,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以打造自身特质来争取竞争的主动权。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两个坚持:一是要坚持对时代现实的关注,二要坚持对真实需求的呼应。

坚持对时代现实的关注

央视一套的节目始终坚持关注现实,以当下社会真实问题作为节目逻辑起点,展现对当下社会的真实思考。比如2014年,央视推出《青年中国说》。这档节目的核心立意就在于回答时代、国家、社会关心的问题:80后、90后、乃至于00后,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年轻人?靠得住靠不住?正是基于这样的立意,《青年中国说》没有炫技、没有才艺、没有煽情,它搭建了一个真实舞台让年轻人分享所思、所感、所想。创作团队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研究从近100个话题中挑选出青年最关心和纠结的问题,集中讨论了“父母在,远不远行”“30岁之前,该不该在乎钱?”等青年热点话题,讨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引起广大青年强烈共鸣。“说青春,看中国,向未来”,节目以真诚的语态、朴素的形态展现当下中国青年的思考力和行动力,传递积极向上的青春正能量。

关注现实也体现在央视一套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创新关键不在于如何翻新娱乐花样,或者寻找完全与众不同的所谓形态,而在于呼应时代精神,以综艺娱乐的形态实现对时代的观照,与当下情感发生共鸣。《谢天谢地》《喜乐街》《家庭幽默大赛》等综艺节目,均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元素构成,节目形态所蕴含的时代关联,成为央视一套最为人看重的核心要素。

关注现实还体现为体察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心灵需要,如《客从何处来》。节目以纪实真人秀的方式回答了深藏于我们内心的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只有坚持对时代的关注,央视一套的节目才能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与群众心灵产生真正共鸣,才能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主题,彰显中国时代精神。

坚持对真实需求的呼应

在当下受众多层次、多元化的节目需求中,央视一套的创新原点是什么?我们认为,在形态成为非常耀眼的创新元素、在节目类型越来越细分的情况下,央视一套的节目创新应该回到最基本的认知上,在于对接大众、对接人民的真实需求。

央视一套去年投放的新节目《等着我》,是一档最直接对接需求的节目――寻人,节目源自当今社会人们寻找亲人、朋友、恩人等大量的实际需求。它整合了国家有关部门力量和民间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一个覆盖广泛的公益寻人平台。央视一套没有把《等着我》简单定位于一档普通情感类节目来做,而打造以需求为核心的公益平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开讲啦》的需求原点在于当下青年面对竞争、面对选择、面对人生的迷茫。这样一档朴素到极致的节目,在策划阶段曾受到很多质疑。面对压力,我们坚定地认为,观众不仅需要娱乐、唱歌,更有精神层次的引领需求,而且有时候这种需求深藏于心灵深处,需要创造,需要点燃。主创团队敢于用最具传播力的电视手段点燃需求,创办了这个被誉为“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的节目。

需求是央视一套的创新起点和逻辑出发点,针对需求的工作不仅有寻找需求、发现需求、面对需求,还有创造需求。创造需求是基于以新闻的眼光深度剖析社会,对现实洞若观火。

坚持创新的几项基本原则

在“两个坚持”的基础,央视一套力图把“两个坚持”具体化,总结提炼出可实施的三个节目刚性原则。一切的布局和内容配置,自觉服从于三个原则:复合价值、最大公约数和创新表达。

1.复合价值。即一切节目都不止于信息传递或娱乐等单一功能,更追求主流价值的融汇与呈现,即以最鲜活的电视语言和最专业的手段与形式,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承担起中国主流媒体平台应有的使命。

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出彩中国人》是第一档以“中国人”命名的、展现全球华人“出彩”瞬间的综艺节目,他们的“出彩”不仅是才艺的精彩,更是它所承载的当下中国精神价值的出彩。同为黄金时段的公益类综艺节目,《梦想星搭档》以“叫醒耳朵一起唱”作为主题,关注失聪儿童。节目将综艺元素和公益主题结合在一起,一共为210个孩子筹集到安装人工耳蜗的善款。

2.最大公约数。央视一套要满足观众的“需求”。“需求”又是多元的,电视平台不可能什么样的需求都去满足。作为中国电视“第一频道”,一方面要肩负引领主流文化的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市场占有率。那么如何解决这一核心矛盾?央视一套探索的解决方案是寻找节目需求的最大公约数,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需求多元化”和“有限满足”二者之间的矛盾。

3.创新表达。《等着我》作为传统专题节目的创新升级,《客从何处来》以符合电视发展趋势的新形态去探求人们的心灵问题,《开讲啦》主动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以互联网思维构建的大道至简的传播内容。这些节目都是在以不同方式和路径创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使主流价值观表达与时俱进,尤其更容易让年轻人入脑入心。

《开讲啦》的创办尤为是一种探索,创作团队颠覆了传统电视节目名人与观众的人物关系,彻底地以“去中心化”的思路构建节目形态,这是一种理念和形态的真正创新。同时《开讲啦》以最年轻、最鲜活的语态来打造节目。创作团队有意识地以创新的语态颠覆人们对于央视一套的传统认知。

坚守传播的本质

近两年的创新实践给了央视一套很大启发和信心。目前很多人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到来抱有悲观态度。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升级,它改变了传播方式、改变了行业业态、也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手段,但它没有改变两个根本的词:一是“内容”,二是“受众”。无论传播技术如何改变,这两点始终是本质。

基于对互联网本质的认知,更基于央视一套的坚持和创新实践,二者殊途同归,形成了央视一套的创新之路:即对接最真实的时代中国,从三个角度阐释中国梦,打造央视一套三个品类的产品。

一是中国精神,以《出彩中国人》《少年中国强》《青年中国说》等为代表。通过这些节目,超越性别、年龄、职业的中国人汇聚在央视一套的平台上,每一个出彩人生梦,汇聚成了精彩的中国梦。

二是中国情感,以《等着我》《梦想星搭档》等为代表。节目刻画与呈现当下人们真实而美好的情感。第二季《梦想星搭档》已经为210位聋哑儿童筹集了治疗费用。这是最真实、最美好的公益情感表达。

三是中国文化,以《寻宝》《客从何处来》《开讲啦》等为代表。这些节目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今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三个角度的呈现,构成了央视一套节目的三个品类,其共同属性与价值追求,是央视一套的独有价值呈现和责任担当。所以,无论竞争如何激烈,也无论格局如何复杂,央视一套希望能为受众呈现具有特质的节目,从而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力量!

第二篇:学习《讲好中国故事》心得体会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本人完整的学习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感触颇多,启发深刻。让我清醒的认识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当学习到《讲好中国故事》一篇的时候,作为在消防宣传岗位工作的我更是得到了在“做”的方面的启示。特别是其中一段:“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积极主动、久久为功。要想国际社会了解和接受我们,就要主动把我们的想法说清楚,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盖过种种负面舆论和奇谈怪论。……讲好中国故事是全党的事,各个部门、各条战线都要讲。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唱响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讲好中国故事”,总书记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十八大以来,他在十几次出访公开演讲中,讲述了很多温暖人心的故事,拉近着中外民众的心理距离,向世界形象传递出中国观点和中国态度。2013年6月,总书记在墨西哥演讲时,引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递中国外交的义利观,还谈到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闯进世界杯比赛和墨西哥跳水队在中国教练指导下拿下好成绩的事例,非常接地气、平民化,既展大国领袖的风范,又现亲民务实的情怀。2014年3月,总书记在法国引用拿破仑的话提出了“新狮子论”,巧妙反驳了“中国威胁论”,传递出中国梦的世界价值。这对我们的消防宣传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正在随心所欲的传播和分享着各类人们感兴趣的信息,一些为了博取人们眼球和评论的人更是不着边际的发表着他们想要达到目的的一切,甚至毫无底线。我们的消防部队和消防工作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各种活动也自然地成为了各类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关注点和炒作点,甚至是焦点和重点。各种消防负面舆情悄然走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年来各类负面报道也是层出不穷,什么消防腐败、救援不力、炫富、打兵等舆论在网上经过发酵而广为传播,严重损坏消防部队公众形象。

那么,我们如何“讲好消防故事”呢?我想总书记的这段会为我们带来指引:“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积极主动、久久为功。要想国际社会了解和接受我们,就要主动把我们的想法说清楚,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盖过种种负面舆论和奇谈怪论。……讲好中国故事是全党的事,各个部门、各条战线都要讲。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唱响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首先,我们要积极主动、久久为功。加强消防正面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我们的消防工作仔仔细细的说清楚给大家听。整合运用消防品牌资源和公众活动载体资源,依托报纸、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通讯网络、微信微博以及消防专网等宣传平台,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正面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弘扬消防工作主旋律,进一步扩大消防的社会影响力,努力塑造消防队伍良好形象。其次,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消防工作关系到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方方面面。那么就不能是我们消防一家来发声。我们要用我们最好的工作方式,体现我们消防最好的工作方法和最佳的工作成效,让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宣传。正所谓一家说好不算好,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这样一来,我们的消防故事就会愈来愈精彩,消防的声音就会愈来愈洪亮。还有,就是一旦发生了负面舆情,我们也不能慌乱。我们需要积极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公安、检察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搭建了舆论处置阵地和平台,强化了部门联动机制和协同作战能力培养,做到快速核查、快速处理、快速通报,确保全程参与和调查处置消防舆情事件,实现调查、回应、引导同步,避免因官方口径不一致形成新的舆论热点。对歪曲事实、蓄意诋毁消防队伍形象的负面报道要旗帜鲜明地予以驳斥,理直气壮地维护消防官兵的权益和队伍的形象。

消防工作已经与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社会需要更好地了解消防,消防也需要更好地了解社会。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学的同时,更要去做。积极主动、务实创新,形成全社会共同讲述消防故事、共同传播消防工作的格局,增进消防与社会的相互了解和理解。讲好消防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第三篇:怎么讲好幼儿故事的思考

小朋友喜欢听你怎样讲幼儿故事

黄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语言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教师给幼儿讲故事,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实践,也可以说是以故事为形式的教学活动,故事不仅内容含丰富的各方面知识,而且有较为标准的语言形式,使幼儿极易接受。同时故事作为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在极易接受的同时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个向幼儿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发展语言的重要文学形式。

第三周,我校即将参加教育教学实习的12级幼师5至7班同学们进行了幼儿故事的考核,考核中,同学们的此项基本功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引起注意,不断提高自己这方面的幼儿教师基本功。

那么,小朋友喜欢听你怎么讲幼儿故事呢?结合同学们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谨提出三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一、精选材。给幼儿讲故事,既要考虑幼儿的心理需求,又要考虑故事的教育性。要选择那些思想健康,艺术性强,具体生动,饶有情趣,又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的幼儿易于接受的故事。对幼儿来说,童话、神话故事最有魅力,如《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叶圣陶童话选》等都是讲故事的好材料。

二、细准备。

选择好故事后要进行分析,以准确地掌握故事的中心思想,确定教育目的。找出故事的重点段落和重点词,重点句,在分析故事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基础上,还应针对故事内容,提出帮助幼儿需要理解的问题。对那些故事内容很好,但情节、语言偏深奥的故事,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改编。去掉一些次要的情节,把较难的词句改为幼儿能够接受的语言。

给幼儿讲故事前,老师一定要认真阅读故事,熟悉和理解故事的内容,要具体分析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必要时要有一定语言、动作的夸张,特别要抓住故事的高潮。以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去感染幼儿,激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

三、 有艺术性。

给幼儿讲故事要掌握技巧,如果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幼儿肯定会兴味索然。因此,在讲述的时候必须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要有艺术性。

第一,开个好头。教师在开始讲故事的时候,态度要和蔼可亲,要有亲和力,开讲前猜个谜语或提个问题或看个图片等,引起兴趣,很自然地引出故事。这样孩子们才容易被吸引,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更乐于去听。

第二,充分关注幼儿。讲故事不是念故事、背故事,语言要口语化。讲故事时,要时时想着他们,看着他们,注意他们的反应。一定要有把幼儿带进童话世界的意境。

第三,讲述要有感染力。要有起伏高低,抑扬顿挫。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声音有高有低,节奏有快有慢,重点的地方要突出。要有动作,有表情的变化。要想把故事讲活,不但要有喜怒哀乐的变化,而且应学会用眼神和手势,做到心到、话到、眼到、手到。

第四,要有参与性。故事活动不是教师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如果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那就不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幼儿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幼儿参与进来,或听,或看,或说,或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目标。

第四篇:“好记者讲好故事—价值观的故事”获奖选手演讲稿

“好记者讲好故事—价值观的故事”获奖选手演讲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叫余xx,是xx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的一名记者。

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段经历。那是我从事记者行业8年来,最难割舍一段情结,也是我对爱岗敬业这一价值观的全新认识。

那是在2011年的夏天,我们频率进行“走转改”,我领到的任务是“走访留守儿童”,要求与被访的留守儿童同吃同住,至少24小时以上。

说实话,这样的采访,以前我做得并不多。有时为了赶稿子,一天要跑多个现场。不过,既然是“走基层”,那就得踏踏实实,“把身子沉下去,把情感带回来”。

我去的那户人家,在肥西县高店乡邵庙村。家里有两个孩子,是姐弟俩,姐姐上初一,名叫静静,弟弟叫称称,当时才4岁。

这户人家日子的艰难,超出我的想象。爷爷、父亲因病先后去世,少了“顶梁柱”的家,也几乎坍了一半。母亲无奈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两个孩子。

我去的时候,给姐弟俩带了些文具学习用品,还有几样点心,虽说只是一份心意,但已让两个孩子欣喜的眼睛一亮了。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小男孩称称的天真顽皮,和姐姐静静的沉默少语,让我的采访很难进行,只能听着奶奶时不时的念叼,从中拼凑起一些不完整的段落。好在静静很快接受了我这个不速之客,支言片语中,吐露出她的一些意识和想法。令我吃惊的是,这个13岁的孩子,已对自已的未来有了一个执着的想法,她说,念完初中,可能就不念下去了,会像妈妈一样,外出打工。因为,她要给弟弟挣学费。说到以后可能上不了学,她流下眼泪。

听着这个懂事的姐姐这个“人生计划”,我先是震惊,继而沉默了。我无法开导她。面对家庭的困境,这个女孩或许很难有其他的选择。

第二天,我就要和这个刚认识的小朋友说再见了。我在她的枕头下留下我的电话,还有200元钱。我真的希望能帮她一把。后来,她真的打来电话告诉我说:“余姐姐,等弟弟上学了,我想到外面去看一看。”

采访应当说是成功的,稿件《暑假里的留守儿童》也顺利完成了。

可是,从那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害怕再去接触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因为采访免不了要问一些问题,而我最想知道的,也正是这些孩子埋在心底,不愿说出来的。

我一直在问自已,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我的采访,是一次次触及他们的伤处,还是揭示了他们真实的困境,让社会更了解他们,去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敬业,并不只是愿意为工作花费时间和精力。敬业,应当是对岗位的正确理解,发挥岗位应有的作用。我怜惜而心痛的感受,或许没有错,但用这种情绪把自已包裹起来,而放弃了记者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失职。

记者,应当用心去听,用心去记,用心去写,用心,去鼓与呼。

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又陆陆续续走过xx很多乡村,去和留守儿童接触、交流。我始终做一名观察者,一名记录者,记下他们的忧愁与欢乐,记下他们的梦想与憧憬,当然,其间也有孤独、无助、冷漠,甚至叛逆。

今年6月9号,贵州毕节发生4名留守儿童自杀身亡的悲剧。痛定思痛,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需要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 记者,应当站出来,为留守儿童大声疾呼。

我再一次走进留守儿童的家。这一次走访,我不再仅仅是探寻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更多的,是把话筒递向他们的家长,他们的老师,乡镇的负责人。我想知道,为这些孩子,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打算做些什么。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xx的快速发展,乡镇经济的崛起,已有越来越多的乡镇工业园、农业示范园、种植养殖场,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他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同时,全市乡镇实现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全覆盖,在这里,留守儿童又有了一个大家园。 在这篇《xx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报告》的连续报道中,我在结尾处这样写道:“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不可忽视也不能回避的。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家庭、学校、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该为这些孩子创造条件,共同撑起一把‘心灵保护伞’”。 各位评委老师,我和留守儿童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希望能为这些孩子撑起“心灵保护伞”的人越来越多。说这句话,是我的职责所系。 谢谢大家!

第五篇:如何讲好先进典型的故事?看人民日报揭秘大型报告怎么讲故事

欢迎观临帅帅小屋~

6月21日,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昨天,小屋《今天啥大事?七名中央领导齐聚大会堂! 超高规格、超强阵容透出啥深意》一文做了独家解读,帅粉们表示感动满满,心潮澎湃,该文下有留言千千万,恕帅帅不能一一回复;因为版面限制,还有几百条精彩留言亦不能一一展示……感谢亲亲们对小屋的支持,我们一定再接再厉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

今天,人民日报整版刊发报告会报告稿,足见报告会的精彩和感动,帅帅也为大家带来报告会摘要,看看高大上的报告团成员,如何讲好廖俊波的故事。

牢记使命 不负党恩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罗志坚

3月18日的夜晚,大雨如注。此时,廖俊波同志正在从南平市区赶往100多公里外的武夷新区。这一天是星期六,白天他在市区开了一天的会,傍晚6点半左右,俊波从家出发,准备主持当晚8点召开的项目建设专题会。晚上7点35分,因雨天路滑,遭遇车祸,年仅48岁的俊波不幸离世。噩耗传来,大家无比震惊,痛惜他英年早逝。许多群众自发从各地赶来吊唁,为他守灵;短短七天里,就有40多万人次,在微信公众号上悼念他。

我认识俊波多年,这些日子,我们交往共事的情景,一幕幕浮现眼前。俊波是一个始终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好干部,对于组织安排,他总是不打折扣地执行。

1998年6月,邵武市拿口镇遭遇特大洪灾,百废待兴。他临危受命,担任镇长,不分昼夜查勘灾情,遍访500多户受灾倒房户,提出一户一策的具体帮扶方案,受灾群众在春节前全部搬进了新居。他全力恢复灾后生产,引进3家养鳗场,改革2家镇办企业,规划建成千亩工业园区,全镇烟叶种植面积从200亩扩大到7000亩,发展突飞猛进。

2007年南平市委、市政府实施“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战略,在闽浙交界的浦城县开发建立市属工业园区——荣华山产业组团,俊波又成了荣华山的拓荒者。他带着几个干部,在里塘村旧村部搭起架子、甩开膀子,筚路蓝缕,艰辛创业。4年时间,园区征地7000多亩,招商引资项目50多个,总投资28亿多元,打造了闽北新兴工业平台。

2011年市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很多同志推荐俊波作为南平市副市长人选。但综合考虑,组织决定让他出任政和县县委书记。找他谈话时,他表示,组织把我放在哪里都是信任,让我做更多的事就是重用。

初到政和任职,面对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窘境,他没有犹豫、没有等待。几年下来,他硬是带着全县干部、群众,闯出一条新路,改变了落后面貌。2012年,政和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在全省的排名提升了35位;2013年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2014年、2015年继续保持“十佳”位次。2015年俊波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曾多次讲,组织给我这么高的荣誉,工作做得再好也报答不尽党的恩情。

俊波是一个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的好干部。他用“俊波速度”,为闽北书写了奋起直追的榜样。“要发展,就要敢创新”,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他在工作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经常鼓励干部:出于公心、为了发展的创新探索,只要不违反原则,你们大胆干、大胆试,出了差错我担着!

拼,是俊波的特点。在他生命的最后45天,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外出招商或在赶路。曾经3天跑了4座城市、会见了6批客商。投资2亿多元的闽铝轻量化车厢项目仅69天就竣工,航天体验馆项目从签约到建成仅用80天,智谷软件园项目建设仅用100多天……“俊波速度”成为大家共同的骄傲。

俊波是一个心底无私,像阳光一样的好干部,时刻焕发着公仆情怀、党员本色。

他做人做事既有“肝胆”又很“干净”,这么多年政声一直很好。工作到哪里,他就强调到哪里:“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和朋友。”

曾有客商提着礼品来找他,他追到楼梯口塞还给客商,还半开玩笑地说:“我收了东西,给你办事,那咱们还是朋友吗?你这样做是看轻了我,也看轻了自己呀!”

公生明、廉生威。他的无私奉献换来的是身边同志的信赖和赞誉,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俊波倾尽一生,实践了入党的誓言,用他短暂而又光彩照人的奋斗足迹为我们树立了标杆。他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无愧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政声人去后,丰碑矗人间。今年3月31日,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给予高度评价,中组部和福建省委都发出通知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

我们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去,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作表率。这就是对俊波同志最好的怀念、最好的告慰、最好的学习。向梦想前进福建省政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郑满生

政和县地处闽北山区,过去没有支柱产业,干部群众信心不足,经济实力长期处于全省末位,被戏称为“省尾”,尾巴的尾。民间曾用“洗澡洗到黄河,当官当到政和”,形容这里条件艰苦,官不好当。

2011年6月,廖俊波担任政和县委书记。一上任,就风风火火、让人耳目一新。先是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基层调研,我这个老政和,还是第一次这么深入了解政和;接着,连续开了3天的发展务虚会,解放思想,凝聚共识。会上他提出,政和发展必须走特色化、差异化的路子,坚持抓好现代农业,致力突破工业、城市、旅游、回归“四大经济”,而第一步,就是办工业园区。

俊波带领大家到沿海发达地区招商,引进机电项目,半年时间跑了40多趟。洽谈并不顺利,大多客商对政和的投资环境表示怀疑,俊波当起推销员,挨家挨户介绍优惠政策。客商又提出:“政和没有搞过机电行业,上下游形不成产业链,企业的运营成本会增加不少。”他记在心里,回来讨论后,就把组团进驻的配套措施端到客商的面前。客商被他的诚意打动,65家机电企业准备集体投奔政和。

万事俱备,可又出了新状况。政和办不了“异地抵押贷款”手续,客商担心资金周转不了,纷纷打起退堂鼓。他立马召集相关部门协商,合法依规地解决融资问题,排除了客商的疑虑。为了让客商把家安在政和,他又推动园区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客商深为俊波至诚务实的态度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所感动,政和一下引来32亿投资,建起了电机制造业。

3年多来,一大批客商“舍近求远”来到政和,园区引进企业86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了3倍,政和经济发展也从“省末位”跨入了“省十佳”。

支柱产业立起来了,但老百姓口袋里却没有几个钱,如何让乡亲们尽早脱贫致富,一直是俊波心头的大事。

2013年,他在外屯乡莲子专业合作社调研时,理事长许仁寿反映,当地盛产莲子,品质好销路旺,打算扩大生产,可合作社缺资金,找银行贷款,又没有抵押物,贷不了款。这个难题深深触动了俊波,他想各个乡镇都有特产特色,能不能立足差异化经营,利用政府的扶贫贴息作为风险保证金,帮助农民打开小额扶贫贷款的通道呢?带着问题,他走访县里的银行,得到了邮储银行的支持。短短3年,他用200万扶贫贴息撬动支农信贷6000多万,700多户农民因此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很快,镇前镇油用牡丹项目、铁山镇东涧花海项目、石屯镇乡村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而这个服务“三农”的小额贷款金融平台也成为全国经验,被称作“政和模式”。

光有好项目,无人问津也是徒劳。俊波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又干了一件我们不敢想的事:办电商园,借力“互联网+”。他说,电商可以搞活物流,突破时空局限,让山区经济来个“弯道超车”。在他的推动下,2015年5月,政和建成电商产业孵化园,9月与阿里巴巴签约村淘项目,2016年1月,投资8个亿的同心电商创业园开工建设,吸引大批青年返乡创业。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让全县的贫困人口3年减少了3万多人。

俊波经常念叨,他心中有一个大梦想——为政和人民建一座有归宿感的城市。曾几何时,政和没有高速公路,没有市民广场,没有像样的桥梁,甚至没有红绿灯、斑马线。他谋划实施了“一城两镇”大城关战略,启动31个城市建设项目,迎宾大道建起来了,主街改造好了,政和广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了,9座市政桥梁竣工了,宁武、松建高速公路通车了!千年古城一年一变。

事业是人干出来的。政和要发展,就必须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作用。时任县政协副主席的刘斌本想提前“退居二线”,俊波多次找他谈心,谈发展愿景,谈事业理想,希望他参与项目工作。老同志的心被焐热了,焕发出创业的第二春。在推进项目征迁工作中,了解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绍卫善于做群众工作,便几番动员,请他出马,绍卫委婉推托“年纪大了,头发也白了,怕干不好”。俊波求才心切,专门带上一瓶染发剂登门相邀,终于说动了许绍卫。

如今的政和,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百姓安居乐业、发展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不就是一座有归宿感的城市吗?

正当我们大步迈进时,俊波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他走得那么匆忙,但他的精神必将激励政和23万人民朝着梦想的方向,奋力前进。廖书记,我们想您福建省政和县石屯镇松源村党支部书记 袁云机

石圳是政和县石屯镇松源村的一个自然村,有500多人口。4年前,这里是出了名的垃圾村,进村都要捂着鼻子走。2013年9月,回到娘家的我动员村里9位姐妹,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清出了500多车的垃圾。没想到的是,廖书记知道后,就直接来到村里,他说:“云机,你们十姐妹带了个好头啊!”我告诉廖书记:“石圳村有几百年的历史,以前很繁华,现在青壮年都跑出去打工了,集体没有一分钱收入,村民日子过得苦。”

廖书记说:“苦日子该到头了!绿起来,就是要结合古码头文化建设生态村;活起来,就是要引进适合的产业,让村民打工不出门;游起来,就是发挥石圳靠近县城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廖书记鼓励我们:“大家放心干,赚钱的事,你们自己投资;不赚钱的事,由县里、镇里来做。”他还叮嘱我们:“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事等不得,要抓紧做。”他的一番话让我们开了窍,也点燃了我们创业的热情。在廖书记的牵线下,水、电、桥、路灯等基础设施很快完善起来,石圳成为全县第一个没有电线杆的村庄。他还带着客商进村,自己拿着话筒当导游,帮助我们引进了3家茶企业。

石圳悄然发生了改变,更需要改变的是村民的心态。我的好姐妹丁彩女,至今还记得与廖书记的两次对话。她的房子紧靠进村的路口,位置特别好。可一家人苦于生计,长期在浙江丽水打工,房门紧闭。2014年春天,丁彩女回村时遇到了廖书记。廖书记说,“老姐啊,你房子的位置这么好,不开个餐馆太可惜喽!”廖书记帮助我们多方筹集资金,很快就把丁彩女等5家人的旧房子,修得古色古香。现在,农家乐、自行车观光项目也做起来了,石圳从美丽乡村逐步转变为旅游景区。

一年后的一天,丁彩女在自家店里又见到了廖书记。“老姐,生意好吧。”廖书记一开口,丁彩女快人快语地说:“廖书记,您帮我们装修了房子,我学着把生意做起来了。刚开始不怎么样,有时一天赚不了几块钱,可我们相信您的话,咬着牙也要坚持。”今年,村里的旅游项目多起来了,丁彩女的生意不一样了,最多的一天,也能赚到上千块呢!

一晃4年了,现在的石圳,就是当年廖书记给我们描绘的美景:鹅卵石巷道、古码头、古酒坊、古戏台……古朴典雅;葡萄园、樱桃园、紫薇园、白茶手工坊,四季各有不同的体验。

2015年,石圳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中国白茶小镇”,石圳发展又有了新起点。如今,城里人、周边县市,还有外省、外国的游客都来了。最多的一天,我们接待了3万多名游客。“绿起来、活起来、游起来”的发展思路,真的让我们富起来了。去年,全村旅游收入突破100万元,村财政收入达到40万元,全村实现整体脱贫。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村民陆续回村创业,还有3个大学生呢!

廖书记,您不但给了我们摆脱贫困的金点子,还送上了奔向小康的金钥匙。村里的余阿婆说:“现在的生活真是比蜜甜,这不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是廖书记一帮到底才有的好日子。”

廖书记,感念您的,可不止是我们十姐妹,不止是一个石圳村呀!

离我们村不远的东涧村,85岁的魏品琳大爷,一提起您就竖起大拇指。他说,一次您到村里调研,有位村民随口说起,每到下雨天,村里的自来水就有点浑。没想到您就记在心里,很快联系住建局,两个月就建好了过滤池,现在大家再也不用喝浑浊的雨水了。

家住城关渡头洋,71岁的张承富老人,还一直念着您呢。他和附近居民想修建一条栈道方便出行,自筹了60万元,还差30万,事情迟迟做不起来。2015年5月,老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您发了一条短信。您马上就回应了,“下周一,请来办公室面谈。”在了解他们的困难后,您协调相关部门支持,落实了建设资金。去年6月,一条280米长的水泥栈道建成了,河道也干净了,18户居民欢天喜地,放鞭炮庆祝。老人还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上联是:“当官能为民着想”,下联是:“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俊波您好”。

上个周末,又有一批游客来到石圳。我告诉他们,那块刻着“旧事乡味”四个字的木匾,就是廖书记帮着起的。我记得当时,廖书记对我们说,“不忘家乡的故事,不忘家乡的味道,这就是——乡愁。”绿水青山留住了我们的乡愁,您也永远留在我们百姓的心里。一诺无悔廖俊波同志妻子、福建省南平一中教师 林 莉

25年前3月的一天,你对我说:“考你一下唐诗,‘悔教夫婿觅封侯’,知道吗?”我说:“还不是闺妇想老公了。”你说:“莉子,我要转行去乡政府工作了,你要想清楚,会不会后悔哦。”我答:“不后悔。”一诺千金,25年来,为了这句承诺,我包揽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为支持你的工作而操劳,我不后悔。但更重要的是,我为你的“身正”不悔。

在政和,每次去看你,都是住在宿舍。有人建议,在政和安一个家,我问你,你却一口拒绝:“这是我当政的地方,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不廉洁,你真的要‘悔教夫婿觅封侯’了。”从邵武调到南平的第二天,你就在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里买下一套二手房。你说:“我是市政府副秘书长,负责协调、联系城建工作,少不了要跟开发商打交道。早早把房子买下,以后工作上就可以省去不少麻烦。”你多次跟我说:“我们清清白白做人,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你从来都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心中有明镜、做事有尺度。我支持,我不后悔。

这么多年了,我们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你一直都很忙,想打个电话给你,我都先发个信息问问你方不方便接,生怕耽误你工作。你通常就回复一个字:忙。我知道,你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家里人都理解和习惯了你,但在忙碌之余,你心里都装着我和女儿。你说过,等干完这十几年,退休了,就好好陪陪我们娘俩,洗衣拖地做饭,你都包了,还要带我们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

记得2009年暑假,我带女儿去桂林旅游,回到南平已是凌晨3点多了。刚从车上下来,女儿眼尖,一眼就瞧见路灯下你熟悉的身影,“你们怕黑,有我在,你们就不用怕了。”原来,你“掐准”我们返程的时间,煮好稀饭、炒好小菜,前来“接驾”。那碗清粥,成了你为我们亲自下厨的唯一记忆。我后悔自己怎么没有任性一些,要求你多下几次厨、多做几顿饭呢?那样,兴许回忆会更丰满。

我明白,你爱女儿!其实没有谁比你更疼她了。22年前,孩子快出生时,你说:“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叫‘质琪’好不好?品质似君子,温润如美玉。”女儿的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普普通通两个字,我知道,这是你对女儿最大的期盼。女儿小时候,你给她讲范仲淹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力主改革的故事,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你当拿口镇长的时候,女儿问你:“老爸,你是镇上最大的人吗?”你说:“不,老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老爸是为全镇人服务的。”20多年来,你总是躬身实践着,这就是对女儿潜移默化的身教。

我明白,你孝顺!每回有机会和爸妈在一起,你都会陪老爸杀盘棋,陪老妈说说话。你常说:“莉子,我工作忙,家里就交给你了,逢年过节,别忘了给两边老人买买东西、打打电话。”

我明白,你爱我!尽管你不说,可半辈子夫妻了,还能有谁比我更懂你呢?我们仨的家庭微信群,平时就我和女儿会时不时发言,虽然你很少“冒泡”,有时几天也不说一句话,但你只要有空,就会“爬楼”看每条消息。我的微信朋友圈,你从来不留言,但都会认真看,觉得有什么需要和我交流的,都会在电话里讲。

虽然很久才能见上一面,但每年生日,你都会变着法子,给我一份意外的惊喜。不记得是哪一年的生日了,你忙完一天的工作,已经是夜里10点多,回家路上,你买了一大束鲜花,红玫瑰、白百合,还特意在周围点缀了一大圈蓝色满天星,送给我的时候,你兴奋得像个孩子,我幸福得宛若初恋。

这么多年,我都不悔。但今天,在这里,在这么多人面前,我想说:“俊波,我后悔了。”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交流只是在微信里、在电话里?你忙,我该多去看看你啊。

我后悔,25年来为什么我就没有任性一次呢?3月18日那天,雨下个不停,忙了一整天的你,回到家匆匆扒完几口饭,拎起衣服和公文包,就要赶回武夷新区开会,我心疼你呀!那天中午,是我认识你三十年以来,看你第一次坐在床头,弓着身子说再眯几分钟。明知拦不住,我还是劝你:“今天周六,雨这么大,这个会是你召集的,就不能推一推,明天再开吗?”你却笑着说:“会议已经安排好了,不能改呀!”不承想,你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一个小时后,收到的不是你报平安的电话,而是晴天霹雳。没有预兆、没有告别,你连一句话都没留给我们。我后悔呀!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有任性一次呢?如果我跟你吵,跟你闹,那样,兴许就留住你了。

俊波,知夫莫若妻。我知道,当你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完全属于这个家了,更多的,你属于党,属于党的事业。今天,看到组织这么肯定你,百姓这么想念你,我终于明白,你做事为什么总是那么乐此不疲,所做的事意义究竟在哪里。懂你,是最长情的告白。作为妻子,我理解你,我想对你说,那一诺,我无悔!遗憾与无憾福建省闽北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 黄旭辉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一线采访,那个脸上总洋溢着微笑、一身干劲似乎永远使不完的廖俊波,那个总和百姓打成一片、身影永远在工地和田间闪现的廖俊波,那个誓言挑战贫困、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的廖俊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采访中,北京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原民辉提到一件憾事:还欠廖俊波一顿烤鸭。武夷航天科技体验馆的落成仅花了8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人点赞的“俊波速度”。在洽谈期间,廖俊波五次赴京,每次他的日程表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回到了饭点,都是叫来快餐边吃边谈。3月14日,三小时的长谈后,一碗红豆粥、两块烧饼,廖俊波草草打发午餐,当他准备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时,原民辉过意不去地说,每次来都这样,下次不一起吃顿烤鸭,不放你走!

南平市长有一个未了的心愿。3月初的一个夜晚,他在办公楼遇到加班的廖俊波,两人的话题直奔武夷软件园。100多天前,有人质疑,在人才匮乏的闽北山区搞软件产业是不是异想天开?100多天后,廖俊波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来自全国的26家软件企业入驻,其中还有4家上市公司。初战告捷,廖俊波与市长买来两瓶啤酒,就着一包花生米,促膝长谈软件园的发展,还约定,等入园企业达到50家时再来庆祝!这个美好的约定却无法再实现了。

武夷新区管委会同事张颖总是不忍心面对那本未拆封的新书。3月6日,廖俊波带队第六次到中国人寿总部洽谈“国寿家园”项目时,在一位高管的案头,他注意到了一本叫《差距》的新书,回来后,他马上委托同事上网购买。3月20日,新书邮到,斯人已逝。认识廖俊波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书痴”。他常说,思想领先一拍,动作快人一步,其实这快的秘诀就藏在书里!

我几次采访,刁桂华大姐总是泪流满面。前两年,刁大姐因为频繁上访出了名。一个接访日,刁大姐又来反映工厂搬迁的问题,廖俊波记下详细情况后,把名片给了刁大姐。一个星期不到,也就是“五一”假期的一天,廖俊波就冒着倾盆大雨,打出租车到刁大姐的工厂。那一天,廖俊波把厂区走了个遍,发现周边有多处塌方,让刁大姐赶紧停产搬迁。没过几天,他就给刁大姐打电话:“厂房的事有着落了。”刁大姐一听,就直奔市政府,走得心急,跨进办公室,摔了一跤。廖俊波把刁大姐扶坐在椅子上,拿来毛巾帮她擦拭。那一刻,刁大姐哭了。她说,那感觉像是阳光一般温暖。

在送别廖俊波的那一天,连夜从泉州赶来的陈艳哭着说:“是廖叔叔改变了我的人生。如果不是他,今天我或许还是一个打工妹。”当年,家住邵武市拿口镇朱坊村的陈艳考上了中专,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辍学去镇里的竹筷厂打工。时任镇长的廖俊波调研时得知后,鼓励陈艳:“再难也要读书,我来资助你!”此后三年,陈艳每年都会收到廖俊波2000多元的资助红包。她顺利从泉州经贸学院毕业,还考取了会计师,现在担任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经理。

采访中,我一直在思考,是怎样的精神动力催使廖俊波为事业乐此不疲、马不停蹄呢?寻找那张总书记接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照片的过程给了我启示。廖俊波去世后,组织部门找遍他的办公室,也没有找到照片。后来才知道,照片留在了政和县档案馆。离开政和时,廖俊波说:“这是政和全县干部群众的成绩,照片就留在政和吧!”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四有”标准为边框,让这张照片显得更加沉甸甸。这张照片不是挂在墙上,而是挂在了廖俊波的心灵深处,融入骨髓和血液,时刻指引着他。

在翻看廖俊波的日记本时,我真正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2014年,全省县委书记到东山县学习考察谷文昌的先进事迹,廖俊波向自己提了两个问题:“如果把我放在当年东山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我有没有毅力坚持14年?如果让我也在政和呆上14年,干部群众还会不会欢迎我?”正是对权力的敬畏、对岗位的尊重、对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时刻敦促着他,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中,不忘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立志永远当为人民奉献的人。

上一篇:经济法作业一案例分析下一篇:教科版五年级科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