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姐范文

2024-04-28

祭姐范文(精选5篇)

篇1:祭姐范文

参加20xx年区卫健局组织的卫生健康医养结合培训班学习,在5天的学习中收获颇丰,联系实际结合我院情况有如下体会:

当前医改一直在推进中,政府主导思路成立城市医疗集团,XXX医院是区级二甲医院,区域内有XXX人民医院,属三甲医院,XXX人民医院是城市医疗集团的龙头医院,根据国家的医改大方针是要强基层,90%大病不出县(区),XXX医院对上是医联体,对下是医共体,在这个中间环节如何定位,如何在区医管委的统一领导下抓住机遇,带领XX区各乡镇卫生院共同发展,真正解决XX区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一、查找问题:

区医管委已经下发了7、8号文件,总体思路正确,但今年情况和去年有所区别,里面有些细节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区人民医院去年根据区医管委的要求对XX、XX、XX三家卫生院实施挂牌帮扶,但是效果不好,原因是区人民医院没有真正做到托管,对三家卫生院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没有起到管理的职责,主动作为能力不足,被动式的帮扶导致推进力弱,难有起色,缺乏一些具体的措施,下乡人员部分为完成任务,耽搁了时间和精力,导致三方(乡镇卫生院、区人民医院、区医管委)都不满意。各乡镇卫生院目前发展不均衡,但是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专业人才匮乏,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业务技术落后,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理能力仍不足,难以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对当前卫生院的能力评估可初步评分三种级别:A.较好,以后可发展成区域中心卫生院,目前床位数达到50-100张,有证医生15人以上,建立了门诊诊区和综合病区,仍然以中医为主,还不具备普遍开展一、二级常规手术的能力;B.中等,床位数20-50张,有病区,有门诊,有证医生在10人以下,收治一些以中医理疗为主的患者,业务水平低,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仍存在较大困难;C.床位数10张以下,以门诊诊疗为主,基本业务收入入不敷出,找不到发展方向和思路。

二、定位:

区人民医院是XX区医共体的龙头,有责任和义务带领XX区的各乡镇卫生院共同发展,区人民医院的目标是发展到三级医院,突出几个专科建设,有能力高效的解决90%以上的区域内患者,发展并管理好托管的卫生院,同时择优从业务能力上帮扶6-8家卫生院技术提升;各乡镇卫生院根据能力和区域划分,确定几家区域中心卫生院,发展达到二级医院能力水平,卫生院要敢想敢干,愿想愿干,积极主动寻求区人民医院的技术帮扶,要拿出有效的措施来招揽有用的人才,通过发展留住人才,卫生院是主体,区人民医院是推手,要知道第一步怎么走,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才能干什么?

三、具体的一些措施:

区人民医院先打通内部流程通道,明确责任,统一思想,理清思路,专人负责对接,运营一站式服务中心,明确一站式服务中心的职责并授权,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解决中间矛盾和障碍;具体方式可以有:

1.远程会诊,真正发挥信息建设的作用,去丢一些形式上的会诊;

2.急、危重会诊,保证双向转诊通畅;

3.专家查房,区人民医院派出专家每周一次到几家重点发展卫生院大查房以及教学;

4.专家门诊,区人民医院派出专家到卫生院每周坐诊一次;

5.下乡,区人民医院统筹好每年下乡人员,固定时间,在医共体内资源共享,真正发挥作用;

6.进修,区人民医院免费接受各卫生院的人员进修学习,严格管理和考评,发放进修证书,能学有所用;

7.双向转诊,要落到实处,有专人负责,要转得上来,更要转得下去;

8.培训,区人民医院要定期举办各专业学科的讲座,邀请各卫生院的参加,充分发挥好区人民医院培训基地的作用;

9.合理用好区人民医院中级以上医护人力资源,可在医共体内挂职、技术顾问等形式;

10.指导各卫生院建设并提供帮助,引导卫生院开展学科建设,找准专业学科发展思路,可错位发展,资源共享。

篇2:范文引路,化难为易

一、明确范文的目的

范文的功能是“引路”, 学生无“路”时, 我们就适时地用范文去“引路”。在用范文时, 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自己要从例文中让学生掌握怎样的方法, 然后精心准备“范文”, 并充分利用这一范例,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 发掘范文背后潜藏着的写作“秘诀”,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悟出一般规律和方法。这样就能为学生下一步的作文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我在教学《介绍家乡物产或景物》作文指导课时, 出示了例文《我爱家乡的杨梅》, 并设计了几个思考题:

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出杨梅的特点的?

2.作者爱吃杨梅, 爱到什么程度?他选用了一个什么事例来说明的?为什么这一事例最能说明他对杨梅的喜爱?

3.作者是如何围绕“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个中心, 一层一层地写的?是采用什么结构形式写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凡是借物 (或景) 抒情的文章, 先要抓住最能反映景物或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合理选择材料。在写作时, 可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和对景、物具体形象的描绘, 把景或物写活;使状物写景的描写与感情的表达有机统一起来。

“抓住景或物的特点, 写出喜爱之情”, 是本次习作的重点和难点。以上设计, 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品味, 理解“例文”的“例”, 把品读和品评有机地结合起来, 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并领悟写景、状物的一般规律。

二、选择范文的类型

什么样的文章适合学生借鉴呢?诚然, 名家名篇, 尤其是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 都堪称典范。而根据我的认识和许多学生的体会, 多读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对提高作文水平帮助更大。因为是同龄人, 生活感受、认识能力, 以及观念、追求、情趣等, 都相当接近, 文章不至于显得高不可攀、望尘莫及, 所以容易借鉴和学习。

如我在上作文指导课《假如我会变》, 选择的范文是《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一天中午, 我正在书房看神笔马良的故事。看着看着, 眼前一亮, 一奇怪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乃愿望古佛也, 张昊, 你前世乃佛界之鬼机灵佛。由于你非常调皮, 未经弼马温批准而私自骑天马, 被天堂高级法院一审判决, 打人凡间。现在看你有心改过, 我便给你一支神笔去造福人类, 你好自为之, 我去也!”

我正在发愣, 一束五彩缤纷的光芒照在我的身上, 我变成神笔马良了。“耶!我终于有了一支神笔啦!”我马上拿起神笔在墙上画了一叠钞票, 果然变成了真的。“哈哈, 我现在成了小富翁了!哎, 不对, 我以前是神仙, 神仙不该自私, 我要去造福人类。”

于是, 我来到大街上。这时, 我看到两个小偷合伙偷了一位小姐的皮包, 然后撒腿就跑。我马上在墙角画了一个便衣警察, 便衣警察飞快地向小偷跑去, 马上抓住了小偷。小姐连忙向便衣警察道谢。我心想:这位小姐还不清楚那个便衣警察就是我画的吧。

走了一会儿, 我来到了繁华的华地广场, 只听见锣鼓喧天, 人山人海, 我仔细一看, 原来是正在进行希望工程捐款。我想了想, 赶紧走到僻静处画了100元大钞1000张, 偷偷地塞进了捐款箱……

这时, 我耳边响起了一个急促的声音:“张昊, 快起床, 上学了, 不然迟到了。”啊, 这不是老妈的声音吗?原来刚才的奇遇只是自己午休时的一个梦罢了。

在去学校的路上, 我想, 自己虽然不能变成神笔马良, 但我以后一定要设计出像神笔一样的电脑机器人, 为人类造福。

《假如我会变》要求学生: (1) 大胆想象, (2) 写清过程, (3) 表达美好愿望, 而《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正是通过小作者的大胆想象, 把自己是怎样变的, 变了以后又做了什么写得非常清楚。而且神笔马良也是学生熟悉的人物, 是学生崇拜的人物。正因为选择的例文典型、合适, 所以学生很容易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

三、把握使用的时机

范文引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或内容的不同而变化, 可以是先导后作, 也可以是先作后导。

先导后作是中年级比较常用的方法, 即在学生习作前, 通过范文引路, 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借鉴的范例, 让学生从中领悟写作方法。这样的“范文引路”确实为学生的练写指明了方向, 使学生在写作时有“法”可依。如:我在教学《假如我会变》作文指导课时, 采用了先导后作的方法。即出示范文《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范文,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 领悟写想象作文的方法。

高年级一般采用先作后导的方法, 就是让学生先进行习作, 然后通过出示范文, 领悟写法, 依据写法进行修改习作, 最后通过交流、评议、修改, 不断完善自己的表达。如:吴丽萍老师上《未来的交通工具》指导课时, 就采用了先作后导的方法。在启发想象、合理选材后, 就让学生进行习作, 大部分学生写完后出示范文, 从范文中领悟方法, 然后自己对照范文比较, 进行修改。

篇3:模仿范文写对话

如何写好“对话”呢?我们先来认真地读一读教材中《乌鸦反哺》这篇习作中的“对话”吧。

习作中的“对话”是在“我”和“妈妈”之间进行的,所说的“话”都用上了引号,一共有五处。这五处对话的顺序不能调换,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还可以发现,用上了引号的“话”之前一般都有一个冒号,冒号前面的语句都是交代谁对谁说的,还有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动作等,例如,文中的“我感到奇怪”写出了神态,“叹了口气”写出了语气。这些语句都是提示性的,我们一般把它们叫做“提示语”。

这五处对话中,只有第四处有些特别:“我着急地问”是“提示语”,可它放在了所说的话的后面,它的后面也没有用冒号,而用的是句号。是的,“提示语”可以在所说的“话”的前面,也可以在后面。有时,“提示语”还可以在所说的“话”的中间呢,请你从其他文章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吧。

黄玥凌同学的这篇习作中共写了几处对话?你能找出每一处对话中的“提示语”吗?每一处说话时的语气、神态是什么样子的?我相信,当你想明白了以上问题之后,你也就学会了写“对话”。这个过程就是“模仿”,“模仿”可是很重要的学会写作的方法呢!

从上面三幅图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也可以另选内容,写一段对话。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寻找新家

南京市建邺路小学三(2)班 黄玥凌

春天来了,小燕子花花和蜜儿一起飞回北方。

它们回到了原来的家。现在这里到处乌烟瘴气,让人受不了!“这还是我们的家吗?”花花都快急哭了!

它们飞到邻居小鱼家——小河。蜜儿问小鱼:“这儿怎么成这样了?”

小鱼叹了口气,有气无力地说:“别提了,现在到处开工厂,废水流到我们这儿,清清的河水变成了浑浊的脏水。小伙伴死了不少。我也奄奄一息了,唉!”

这时,黑烟从烟囱里冒出来,遮住了太阳公公,呛得花花和蜜儿直咳嗽。

花花说:“小鱼,你放心吧,我们一定把你带走。”蜜儿找了只桶,在里面打满水,让小鱼跳进去。

花花和蜜儿轮流衔着桶,不分日夜地飞着。终于,它们找到了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篇4:范文应该给学生什么

他的评课引起了我的深思:小学作文教学该选择什么样的范文?是不是一定要选择名家名篇?

范文, 顾名思义, 是能够对学生的习作起到引导、示范作用的文章, 它应该在某一点或某些方面让学生可以借鉴或仿照。我认为它应该具有以下三个内涵:

1.可仿性

小学阶段属于作文起步阶段, 学生对于如何迈出这一步是很茫然的。没有现成的经验, 面对未知的领域, 他们更需要有示范性、可模仿性的范文引领。这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根拐棍, 让学生在蹒跚学步时走得更稳。

2.多样性

无论什么样的班级, 学生的作文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 而他们的个性更是千差万别。《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 这就要求我们一次作文教学要多提供几篇风格各异、写法多变的范文。

3.适合性

范文的基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思路。调子定得过高, 一味追求名家名篇, 用过于艰涩的、含有作家独特个人经历的文章来作范文会让学生觉得高深莫测, 不知所云, 更别谈模仿了?试想:让一个刚上三年级的孩子去模仿曹文轩的作品, 他能读得懂吗?又能学到什么?所以, 我认为范文应立足于孩子的真实水平, 让孩子跳一跳, 可以够得着, 它不应该是远离生活实际的华章, 而应该是鲜活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作品。毕竟,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那么, 范文究竟该给学生些什么呢?我认为它至少应该带给学生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

范文的第一要素就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3要求学生写一写家乡的风味小吃。教材中提供了一篇范文———《鸭血粉丝汤》。范文从色、香、味、形以及做法等几个方面很详细地写出了鸭血粉丝汤的美味。有老师认为这篇范文太简单了, 班上作文水平高一些的同学都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把它作为范文要求太低了。

的确, 鸭血粉丝汤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大部分人都吃过, 学生边读范文边回忆起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再加上范文清晰的表达顺序, 他们一读就能明白这次习作的要求和方法。然而, 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习作的方法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在许多学生怕写作文, 认为写作文是件苦差事的时候, 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作方法吗?有了这篇范文的引导, 学生都能注意从美味的色、香、味、形和做法入手进行写作。许多学生在写作中把美味的“味”写得非常到位, 如:“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 里面香辣的汁水立即喷涌而出, 浓郁的香味久久回旋在唇齿之间, 令人回味无穷。随后, 舌尖上, 那辣辣的感觉更是妙不可言。”“细细咀嚼, 萝卜干的清咸, 香菜的美味, 葱花的香醇, 这三种味道配合得天衣无缝, 慢慢下咽, 它从喉咙里轻轻滑过, 迅速地穿梭到胃里, 顿时感觉身体的每个器官都舒展开来了。此时, 我仿佛飞到了半空中, 全身酥酥的。”这些句子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这不正得益于学生对范文写作方法的领会吗?

因此, 范文最需给学生的就是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

二、开拓多维的写作思路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5“设计动物名片”时选择了两篇范文, 其中一篇是自己选的《丹顶鹤》, 另一篇是教材中的《鲸》。

《丹顶鹤》一文从丹顶鹤的样子、生活的地方、喜欢吃的食物等三个方面来写, 层次清楚;而《鲸》一文只是抓住了鲸的一个特点———“大”, 运用修辞手法写得具体生动。两篇范文不仅让三年级的孩子对概括写和具体写有了清楚的认识, 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展示了不同的写作方法, 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这两篇范文选择得多么恰当啊!

三、鲜活生动的语言表达

范文最直接刺激学生感官的是它的语言。怎样的语言最有利于学生模仿呢?诚然, 许多名家名篇的语言妙不可言, 字里行间彰显着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但最优秀的未必是最适合学生的。

比如“写一处秋景”, 如果用曹文轩的作品来作范文, 想法很好, 但真的合适吗?曹文轩的年代离孩子何其远, 他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大多是几十年前的“芦花”“茅草”的农村景象, 我们现在的城里孩子对那些能有多少感知?再者, 成人的语言再美, 再高深, 恐怕也缺少了几分童趣吧, 还不如就以《迷人的山坡》作范文呢!那可是孩子的语言, 孩子的感受!

让我们的范文放下身段, 用鲜活、生动的儿童语言来打动孩子吧!

那样, 学生才能找到自己这一国的语言, 学会运用自己这一国的语言。

篇5:阅读、生活、兴趣、范文

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对作文而言,阅读是“流”。阅读不但会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长时间的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等方面,对写作产生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各种内容的读物,让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读物。惟其如此,才有可能读起来爱不释手,并久而久之养成阅读习惯。其次要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学生除了自由阅读之外,教师也要提倡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里所说的指导是推荐,是引路,而不是规定。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大体可以分为经典著作、当代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以及科普、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再次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阅读的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精读、略读、跳读、速读、朗读等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回归生活让学生写作有了源头活水

所谓回归生活即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积累,去练笔。无论是平时随机的观察,还是在有组织的活动中去观察,都会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激情。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生活、欣赏生活。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有真切的体验。从1996年至今,我每年均带领学生到附近的社会福利院去参观感受,让学生们体验别样的经历与生活。学生们参观了观察室、康复训练室、卫生室、活动室,观看了那些具有不同程度的肢残或智力障碍的孩子的表演时,心弦无一不被触动。而后的写作中反映出了他们的心灵震动,如《同一片蓝天》《我们也是妈妈的“宝”》等文章,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大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抒发自己的独特的感情,才能诱发他们的写作冲动,从而产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在作文训练中,还要精心设计能触发、诱发、激发学生创作激情的作文题,让学生觉得有人可写,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如一次作文课,我要求学生以“对生活的思考”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们兴趣盎然,似有千言万语,不吐不快。有的倾诉了自己的苦恼,有的忏悔了自己的过去,有的写出了对人生的思索。学生对作文要有兴趣,要乐于书面表达,才能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利用范文让文章文采飞扬

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服务。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的,课文既是教学生阅读的例子,又是教学生写作的例子。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指导学生作文,可充分利用课文这一知识、能力、写作的载体,指导学生进行训练。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里的写作因素。因为课文是学生刚学过的、熟悉的、理解的,学生作起文来,有依有据,教师如果要求不高,多是片段、短文训练,不会很难,学生也肯写。如我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春草的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像这种优美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注意摘抄积累,模仿他的写法,创造出更优美的句子。类似这样的练笔,绝大多数学生是有兴趣的,都肯写,也能写好,练多了就熟能生巧,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和作文水准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因此我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要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只有合理利用范文,才会使学生阅读热情高涨,作文兴趣得以激发,有感而发,文思泉涌、动笔成篇,文采飞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阅读积累素材,激发写作兴趣,多关注校园外的生活,结合课文指导学生多练笔。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写作并不是一件苦差事,从而完成“要我写”到“我要写”的心理转变过程,写出有文采、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来。

上一篇:大与小习作教学下一篇:c选择题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