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安大检查总结

2024-04-09

秋安大检查总结(共6篇)

篇1:秋安大检查总结

2010秋安大检查总结

2010年 “秋安”检查活动,我站对全站进行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检查。为实现我局2010年 的安全生产目标夯实基础。现将本次春安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检查了2010年“春安”大检查发现的设备缺陷整改落实情况。

2、检查了安全工器具的配备、使用情况。

3、检查了全站范围内设备过热及设备防雷情况,重点进行了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

4、查反思找差和安全性评价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安全隐患、管理漏洞与不足的整改落实情况,查设备缺陷和隐患的分析,设备缺陷闭环管理的执行情况。

5、检查了班组标准化作业的开展情况,两措措计划的编制、执行情况,特别是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的落实等情况。

6、检查了“两票三制”、设备缺陷闭环管理的执行情况。

白王变电站、

篇2:秋安大检查总结

2010年 “春安”检查活动,我站本着“领导重视、认真自查、贵在真实、重在整改”的原则,以“查领导、查思想、查管理、查规章制度、查隐患”为主要内容,对全站进行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检查。为实现我局2010年 的安全生产目标夯实基础。现将本次春安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检查了2009年“秋安”大检查发现的设备缺陷整改落实情况。

2、检查了安全工器具的配备、使用情况。

3、检查了全站范围内设备过热及设备防雷情况,重点进行了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

4、查反思找差和安全性评价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安全隐患、管理漏洞与不足的整改落实情况,查设备缺陷和隐患的分析,设备缺陷闭环管理的执行情况。

5、检查了班组标准化作业的开展情况,两措措计划的编制、执行情况,特别是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的落实等情况。

6、检查了“两票三制”、设备缺陷闭环管理的执行情况。

篇3:安大附中高中新课程试验总结报告

安徽大学附属学校教研室

黄志敏

2006年9月,伴随着我省新课程改革试点的启动,我校的新课程试验活动也开始起航。三年多来,我们本着“积极、稳妥、有序”的策略原则,结合我校实际,认真研学高中新课改的新理论及其各科《课程标准》,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和《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重点抓好高中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审慎有序的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探索对策,在反思中寻求发展。现就三年来我校对新课改的实践与探索进行回顾总结,以期能够对下一步的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理论学习篇

新课改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创新活动,它涉及到教育理论、教育模式、人才标准、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等的重大改革。要确保这项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与其的成效,就必须理论先行,增强理论的学习,做到未雨绸缪,增强新课改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以及可操作性。

首先,校长学习先行一步:

2006年暑假,我校丁仕文校长、方沫东副校长分别参加了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专门针对校长的关于新课改的学习培训班,学习教育部关于新课改提出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学习其他已经开展新课改的省市的先进学校的经验与措施,探索新课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有了一个全景式的了解与掌握,为我校即将开展的新课改试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07年暑假,方沫东副校长带领我校外语组教师去江苏与浙江的部分学校学习,探索英语特色班的教学规律与方法,为我校即将开设的英语特色班的课程设置、教材版本、课堂特色、课外活动以及师资配备等问题汲取可供借鉴的经验,力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009年4月,方沫东副校长和鲁义香副校长道上海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通过听报告和现场交流的方式,吸取全国的一些优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经验,也会提升我校的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回来后,方沫东副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把他学习的经验和个人感悟,结合我校的实际,为全校教师做了一场生动而又深刻的报告,有力地的促进我校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水平。

其次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围绕学习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等。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坚持“隔周教研”活动,由 不同的教师针对新课改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专题研讨,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2、以教研组为单位,全面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师生双本”的思想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

3、通过学习,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适应新课改要求,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4、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遵循《安徽省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与《合肥市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特别是围绕着2008年的“备好课”与2009年的“上好课”的主题,全面而系统地开展全员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5、2007年5,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安徽省“新世纪教师素养”考试;2007年暑假,我校全体教师牺牲假期的休息时间,积极响应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暑期大练兵”活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学习,并通过课堂教学竞赛选拔出参加区、市“教学能手”比赛的教师;2009年6月又参加了合肥市教育局组织的“备好课”笔试,全部获得合格证书。

组织领导篇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校课程实验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学校成立了相应的新课程实验工作组织机构:一是成立“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一把手丁仕文校长担任组长。其二是成立“学校新课程实验实施工作小组”由副校长方沫东担任该组组长。三是成立“学校新课程实验实施研究小组”,仍由副校长方沫东担任该组组长,最后还同时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由丁仕文校长担任该委员会的主任。

这些围绕新课改建立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相互协作、运转协调,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新课改工作的开展。

实践探索篇(1)打造优质课堂:

三年来,我校每年都要依据新课改精神举行两次校级课改公开课。上学期举行“高一新课改研讨课”,对新加入新课改教学的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研讨与打磨;下学期则是主要为了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改革,举行“高考复习研讨课”,力求能提高新课改背景下的备考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007年4月,我校面向高校附中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不仅吸引了高校附中的很多老师来我校进行交流,而且也吸引了部分市属中学的老师参加。尤其是我校政治教师宋启芳老师面向全市高中政治教师上了一堂市级公开课,受到与会的老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讨与打磨,我们努力把新课改的精神渗入课堂教学,渗入教师的心灵。

(2)研究型学习:开展研究型课题既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获得学分的重要途径。为了搞好我校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我们首先由教研室对教师做研究型课题方面的培训,让全体老师吃透研究型课题的新理念,熟悉研究型课题的程序与方法,避免指导出现盲目性。我校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结合生活实际,做了大量富有现实意义的、有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课题,比如:语文老师汪丽指导的《文章憎命达——析李煜生平遭际对其作品的影响》(牛晓璠、汤晓惠、姚奔、孙杰、杨光、宋玉婷、徐珂、宋竹青8位同学共同完成)、物理老师施启发指导的《子弹口径大小与穿透力的研究》(周玉琳、王汉民、张一阳、徐培源、吴瑞志5位同学共同完成)、生物老师徐玉晴指导的《中学生睡眠状况调查》(缪玲玲、章文静、蔡莉文、李雪雁、张昕5位同学共同完成)、政治老师宋启芳指导的《合肥市近年来的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以及原因》(余厚潇同学独自完成)。

总之,我校设置研究型课程,推进研究性学习,对于学校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突破性的改革,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树立服务社会与回报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比如,我校每年暑期都会为新入学的高一学生进行军训,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等;利用假期或课外时间到合肥市的养老院、福利院去看望老人与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去参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近距离的接触经济动脉;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先烈的光辉事迹,重温革命传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等等。

(4)学生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正如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所言: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仅靠学生在教室里听课、做练习、考试等是不可能的,必须放手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里,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尝试创新。

近几年,我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举行了大量的课外活动,成立了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了有声有色的课外活动,比如,我校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心理健康兴趣小组、学校篮球队、学校足球队、体操表演队等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很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07年,我校获得合肥市中小学三大球比赛的足球组冠军;2008年,我校获得合肥市中学生交谊舞比赛二等奖,等

(5)创办特色学校与共建班: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发展要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才能特长。我校新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创新办学思路,利用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的教学优势,及时提出创办“英语特色班”的构想。2007年9月,经过合肥市教育局批准,我校开始招收“英语特色班”,既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又突出了办学特色,还吸引了一批好生源,使学校在良性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9年6月份,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在合肥市教育局的牵线下,我校和合肥市七中计划于2009年秋季开始合作开设“共建班”,开始强强合作,把我校三十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良好的师资与省级示范学校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水平联合起来,必将进一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6)积极参加校级交流活动:

2006年12月,面向高校附中开展“高一新课改研讨课”,吸引高校附中各科教师近百人次参加;2008年4月21号参加了在工大附中召开的高校附中“备战文综高考研讨会”;2009年4月,我校高中教师集体参加了安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教学开放周”活动,2009年5月,我校部分教师参加了合肥市五中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等等。这些校际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而且增进了对新课改的理解与共识,促进了两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7)开展国际交流:

1994年,我校与美国西雅图长青中学结成了“友好学校”。十五年来,我校和该校加强了中西文化、中西教育以及语言方面的交流,两所学校的许多学生结成笔友,既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与友谊,又促进了我校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成为我校“英语特色班”的办学特色的一个显著“亮点”。其间,长青中学五次组团来我校访问交流,对我校师生良好的素养和热情的态度赞叹不已,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美两国的民间交流。(8)加强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基层的组织者,可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改的新理念、新方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挑战,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力图增强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此,我校首先对班主任进行严格的选聘,同时提高班主任的待遇,更重要的是对班主任进行系统的培训,制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工作规范与奖惩制度,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比如,2007年1月,学校开展了为期半天的班主任工作的专题培训,由丁仕文校长做了精彩的讲座;2008年暑假,我们组织了部分教师到苏州参加全国德育工作会议,学习各地优秀班主任的工作实绩与方法。2009年五月,我校组织全体班主任到科院附中听取全国优秀班主任报告等。(9)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更新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转变或改善教育方法的特殊载体,还是实施新课程跟进培训的重要途径和支点。它改变了传统的人才观、师生观以及课堂教学观,必将在教育功能、实施途径与方法上,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为新课改起导航作用。

基于此,我校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一方面,我们加强教师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校本培训,让全体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入课堂教学、学生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我们更是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我们在每年高一学生入学前进行的入学教育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我们每年都要对高三学生进行考前的心理咨询工作,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疏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取得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成绩总结篇 三年来,我校的新课改在艰苦的探索中也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绩。主要的成绩有:(1)2008年9月,我校外语组获得蜀山区先进教研组;2009年3月,我校外语组获得合肥市先进教研组光荣称号;

(2)课堂教学群星闪烁:

彭兰兰老师于2007年11月获得合肥市语文学科优质课大奖赛一等奖; 彭兰兰老师于2007年12月获得安徽省语文学科优质课大奖赛一等奖; 何黎明老师2008年4月获得安徽省地理学科教坛新星光荣称号

徐冰老师2008年4月获得安徽省美术学科教坛新星光荣称号

此外,朱林元老师和高黛云老师分别获得合肥市教坛新星和合肥市语文优质课大奖赛三等奖

(3)2009年5月,我校丁仕文校长率队申请的课题——《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与黄志敏老师申请的课题——《城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双双获得合肥市立项;

(4)我校教师参编了多本与新课程相关的课程资源:如刘正菁老师参加“安徽省优秀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编写;黄志敏老师2008年4月参加了“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课程资源”的“经济生活”分册的编写等。

(6)大量论文与评比获奖:

如:赵书林老师的论文《图图转换法在高考试题中的灵活运用》获得安徽省三等奖(2008年8月);马兵老师的论文《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获得合肥市一等奖(2008.9);张翼老师在安徽省化学会组织的化学实验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07.4)

问题分析篇

课改实验工作在我校实施过程中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高中新教材知识体系的连续性、逻辑性不强,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教材“偏旧”的问题解决的比较好,但“繁难”的问题并未解决好,有的学科的教材把老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与压缩,把以往几课时的内容压缩成现在的一个课时,这就使得每课时的教学内容过于丰富,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压缩饼干”,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2、针对目前我国高中教学的实际,特别是课时有限的现实而言,新课程内容设置过于繁多,不仅有高考的九门学科要争抢 有限的课时,甚至过去高中一般的音乐与美术也来凑热闹,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受到挤用。此外,还有大量的选修课程更是无法开设。这就显示出本次新课程改革缺乏细致地调研,整体构思欠妥,理想化的色彩较浓,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

3、在选修课的设置上,设计者的用心是好的,但忽视了中国的国情。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班额小,一般是二三十人,校内教学资源也充分,开选修课问题不大。而我国的中小学班额大,一般是五六十人,校内教学资源平时就不足,学校人力、物力、空间有限,现在要开大量的选修课,师资、场地、设备等需求成倍增加,更是捉肘见襟。

4、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但是我们的教师习惯于旧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对新课改的理解与接收程度不高,在实际教学中有抵触情绪,还有的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教学方法是换汤不换药,这也成为新课改继续推进的一个重要障碍。

5、课改的深入必然会促进考试制度的改革,高考与高中课改不配套的问题应尽快解决;

总之,我校的课程改革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一方面在新课改理论的指导下促进了教育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动了理论的升华,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支撑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课改工作,发挥高校附中的资源与品牌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为把我校尽快建成合肥市示范性高中而继续努力。

建言献策篇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对新课改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应该说,这种基于现代哲学理论,尤其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教育理念,它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基本的方向,这个方向应该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改变。

但是,新课改在全国范围的试点中,各个省市与学校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与难题。因此,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分认定、高考改革还是师资培训等方面都要进一步思考和改进。现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把学业水平考试放在高一进行,高一年级的课程全部为必修课程,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就进行文理分科。

2.高二为必修与选修混合阶段。所有文理科高考科目分文理科继续作为必修,而把原来选修内容压缩后作为选修课程,集中安排选修(班级可能要重组)。另外,各个学校可以把现为必修的音乐与美术放在高二阶段,作为选修科目供学生选修。

选修课程一般采取自愿的原则,但是,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或者和高考挂钩。

3.由于现有教材的必修与选修的内容都过于丰富,可以适当对内容和教材进行调整和压缩,把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最符合社会需要和最适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教给学生,而那些脱离实际的、即使不是“偏旧”,却依然“繁难”的知识要坚决淘汰与摒弃。不要幻想培养“高、大、全”的学生,否则就是对人的全面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

4.要加强对各个学校开展研究型课程与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管理与监督,避免这些真正有利于提高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学习活动“走过场,走形式”。

5.各级教育行政部分要高度重视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大对新课改方面的培训力度,这不仅有利于新课改的深入,而且还会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与幸福感,从而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资源的根基。

安徽大学附属学校教研室

黄志敏

篇4:2013秋安全检查报告

安 全 检 查 报 告

护国镇中心校安办:

按您办部署,我校于2014年1月22日上午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沙田、洞子厕所裂纹:沙田共9条,顶部最长2米,宽1毫米;侧面最长3米,宽1毫米。洞子共7条,最长20厘米,宽0.1厘米。处理办法:监测、其中沙田厕所申请重建。

2、校门外一农户屋顶有马蜂窝,直径约50厘米,长约70厘米,处理办法:也向镇安办、沙田村委报告。

3、沙田教学楼避雷设施损坏,已申请重新安装。

4、洞子小学教学楼电线紊乱。整改措施:已切断电源。

5、校外沙田中心村建设工地施工场地,加强教育,不围观、不进入场地。

6、饮用水为校外水井,普通塑胶管道、未掩埋,水质可能受污染。水缸养鱼监测。

特此报告

检查人:罗建平、曾祥鑫、付永远、古安志

护国镇沙田小学

篇5:2015秋课堂教学检查制度

检查制度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为了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师的课堂检查,特制定化竹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检查计划如下:

一、建立领导小组,实行领导责任制,为课堂教学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成立课堂领导检查小组。具体如下:

组 长:赵锴(校长)副组长:曾以祥(教导主任)组 员:李华银 王刚 冯成玉 左芬

除此之外,教学部门实行教学领导教学检查带班责任制,由校长负责,其他领导及成员轮流值周检查课堂,这样明确了责任,加大了课堂教学检查力度。

二、坚持课堂教学的定期检查、定期反馈制度,定期检查课堂教学常规,随时纠正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定期召开教导会,将阶段检查情况进行总结。

三、坚持平时检查与教师考核相结合,实行量化管理。严格执行教学工作制度,保证良好教学秩序。

(一)教育教学过程 每堂课必须有教案,个人备课要做到备大纲、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教案必须有如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记录等。不符合条件扣5分。

(二)规范从教行为

(1)不带对应教案上课扣5分。(2)不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一次扣5分。(3)坐着上课一次扣5分。(4)上课抽烟一次扣5分。(5)上体育课穿皮鞋一次扣5分。(6)上课接打手机一次扣5分。

(7)不得随意调课,如需调课,必须在教务处备案,发现私自调课一次扣5分。

(8)体罚学生,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一次扣5分。

(9)3分钟预铃响后不到教室组织纪律一次扣5分;3分钟预铃之内不清点学生人数、对未到校学生不及时联系家长、不及时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扣8分。

(10)上课随意走出教室、在走廊上聊天的一次扣5分。(11)漏课、晚上课、提前下课,一次扣5分。(12)穿奇装异服、浓妆艳抹的,一次扣5分。(13)作业布置和批改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扣5分。

(14)违反考试相关要求的,除按上级规定惩罚外,一次扣考核分10分。

(15)不熟悉校情、班情的,一次扣8分。

(16)不进行安全教学,不注意教学安全,课堂发生事故。扣10分。

四、坚持批评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奖惩并重。

对于在课堂中出现问题的要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对于严重违规或屡教不改的,在考核中视为不合格教师,取消当年评优晋级资格;对于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在教师考核中给予适当加分,在评优选先、评职晋级中优先。

化竹小学 二○一五年九月

化竹小学2014——2015学课堂教学常规

篇6:秋安大检查总结

一、好的方面

1、教学设计。这次检查发现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备课(1)大部分教师做到统观全册教材。均有超前备课意识。(2)书写规范,教学环节齐全,教学过程比较详实,个别教师教案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抄袭教案的现象逐步减少。(3)备课从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能注重学法的指导。(4)教师写的教学后感有所提高,少部分教师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解剖。(做得最好的是中心小学95%以上的教师,但有个别教师教案课时不足,项目、内容、反思等欠缺;做得较好的有古塘、花园、杨山小学)

2、批改作业。本次检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和教师作业设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有等级有激励的语言。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更改。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书写都比较规范。(因各校教师所提供的均为优生作业,所以差别不大,相应而言中心学校要规范些。)

3、教研方面。中心小校98%的教师能够全面完成,教师主动听课、评课,并把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各教研组活动开展正常,且有声有色;各教师均有校内交流论文1—2篇,部分青年骨干教师的论文在县级及以上获奖;其他各小学除教学论文撰写较少以外,教研活动开展基本正常,《教师业务手册》、《班主任业务手册》《教研工作手册》等填写完毕。

4、各校单元检测能及时跟踪课本考察学生,认真总结、仔细分析、及时反馈;检测成绩均有记录。中心小学班与班之间有相互比较。

二、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校的有个别教师教学设计课时不足,教案简单,项目不全。

上一篇:【食堂后勤工作个人总结】后勤工作个人总结下一篇:初中毕业前的家长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