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豆产业发展限制因素与优势分析

2024-05-06

河北省大豆产业发展限制因素与优势分析(共3篇)

篇1:河北省大豆产业发展限制因素与优势分析

河北省大豆产业发展限制因素与优势分析

河北省是我国大豆主产省之一,大豆在河北省种植面积是居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过去十年间大豆种植面积620万亩-947万亩(平均780万亩、总产89.29万吨),居全国第2-6位。尽管如此,大豆产量仅能满足总需求量的1/4;省内加工企业每年还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国外大豆。目前全省每年需要压榨油用大豆230万吨,加工企业加工蛋白用大豆40万吨,再加上畜牧业发展对蛋白饲料的需求和直接食用需求量更大。因此发展河北大豆产业化不仅对提高农民收入有利,对推动加工业和畜牧业发展,振兴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一、大豆产业发展的问题与限制因素产业化程度差、规模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大豆种植分散,不成规模,混种、混收导致商品质量差、品质指标不稳定,加工企业不愿零散收购而转向进口大豆,形成了农民卖豆难而生产徘徊、企业加工原料短缺而外购的局面。

2种子经营利润低而不稳,良种繁育不能满足需求。大豆市场波动大、价格不稳,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时高时低,导致大豆种子市场不稳定,良种繁育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3种植管理水平差,产量水平低,单产水平低而不稳。

4大豆深加工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严重滞后,大豆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拉动力。

二、河北省大豆产业发展优势生态优势。河北地处华北平原,光热资源充足,具备发展高油、高蛋白优质大豆产业化生产的生态条件。2 品种优势。近年育成的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号、冀豆15号,高油大豆冀黄13号、冀nf58、邯豆4号、沧豆5号,无腥大豆“五星1号”等,奠定了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品种优势。生产比较优势。河北大豆生产以麦后夏播为主,生产成本低,DRCC低于0.8。4 地域优势。紧靠京津两大城市,并毗邻天津、秦皇岛、黄骅三大港口。在满足京津冀广大居民蛋白食品和豆油供应、抵御进口、扩大出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优势。

三、大豆产业发展对策措施:优化品种结构、实行区域化种植。加大科技投入,实施大豆良种示范工程。增加直接投入,提高生产水平,降低间接生产成本,保护大豆生产。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延长大豆产业链。政府引导,形成大豆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重视大豆科研,加强技术储备,保证大豆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河北 大豆产业限制因素发展优势

篇2:河北省大豆产业发展限制因素与优势分析

大豆生产在本市起步较早,由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生产的大豆优质高产,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但自第2个5a计划后,大豆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为促大豆产业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对榆树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制约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对策。

1 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1.1 大豆种植概况

榆树市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37万hm2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2.5亿kg阶段水平,是吉林省著名的产粮大市,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榆树农业资源富足,处于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上,盛产玉米、大豆、水稻。榆树市大豆种植面积最大时可达13.81万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2.74%,但自第2个5a计划后,大豆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虽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起伏不定。进入“十五”以来,榆树被列为国家大豆商品粮基地,同时又实现了与吉林德大公司的产业化对接,受结构调整政策和订单生产的拉动,榆树市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大豆生产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但自2005年以来,因种植效益较低,榆树市大豆种植面积逐年缩减,2015年大豆种植面积仅为593.33万m2。

1.2 大豆加工产业概况

目前,榆树市大豆加工转化企业主要是华瑞集团、北方植物油、黑珍珠食品、三丰油脂厂、大豆分离蛋白厂及大约1500家豆腐坊和小型笨榨大豆油加工作坊,原料的不足导致其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能力相差甚远,开工率仅为35%。

2 影响榆树市大豆产业发展变化的因素

2.1 种植效益低,种植面积逐年缩减

造成近年来榆树市大豆产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效益低。大豆和玉米作为榆树市主要粮食作物,两者的种植比较效益直接影响农户的种植结构。

2.2 新品种推广力度小,单产水平提升缓慢

近年来,由于大豆效益较低,新品种研发推广力度较小,导致单产水平提高很慢,从而影响大豆种植。

2.3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抗灾能力差

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导致一遇到自然灾害,就会给大豆生产造成损失。

2.4 没形成效益较高的加工产业链,大豆产区加工企业开工率低,生产艰难

榆树市大豆龙头企业主要以加工豆油、豆腐为主,生产链条短,产品水平低,附加值不高。近年,受加工原料的影响,榆树市油脂企业普遍亏损,多数企业开工率不足40%。这些企业大多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弱,科技贡献率较低,没有形成效益较高的加工产业链,生存困难。

3 榆树市发展大豆产业的措施建议

3.1 进一步加大对大豆生产支持力度

3.1.1 保证播种面积

目前土地面积不会大幅增加,而玉米仍是榆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大豆生产还面临国外进口大豆及外省大豆巨大冲击情况下,应该实施大豆—玉米轮作,保证大豆的播种面积。

3.1.2 在提高大豆播种面积的情况下

研究大豆单产及成本,在价格上提升其竞争力。

3.1.3 调整政策

确保大豆种植效益与玉米相当。

3.1.4 增加大豆科研投入

大力支持大豆育种、栽培技术集成、技术推广等。

3.1.5 增加大豆农田基本建设投入

提高大豆灌溉水平,建立大豆高产稳产示范区。

3.2 对大豆加工能力实现总量控制

大豆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作物,但因近年获利情况并不乐观,故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在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大豆生产还有待发展,豆农的收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摘要:介绍榆树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发展对策,以其对榆树市大豆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豆产业,发展现状,限制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邵建庭,杨立军.吉林省榆树市大豆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C].会议论文,2002:205-210.

篇3:黑龙江省黑土地大豆产业优势分析

关键词 黑土地;地理优势;大豆品种优势;竞争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6-081-02

黑土地大豆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要从国际国内产业发展格局和总体趋势上来看待这个问题。我国20世纪50年代前,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由于在产业政策上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大豆产业发展开始放慢步伐,60年代被美国取代,70年代和90年代又被巴西和阿根廷赶超。产业发展的整体滞后,导致我国近年来一直饱受洋大豆的冲击,有原料但价格无法决策,有市场但精深加工起步晚,有加工企业但多是外资背景。自我发展能力的落后,使国内在大豆产业的发展方向上一直存有争议,有主张搞“两头在外”的世界大豆加工中心的;有主张“让出大路,占领两厢”,专注发展高蛋白和非转基因大豆,舍弃“欠优势”的高油大豆的。总之,现在我国的大豆产业还处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模糊发展状态。究其实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是因为国产豆在洋大豆的挑战面前暂时抵抗能力比较弱,以致对产业发展竞争力认识不足。比照全国,身处寒地黑土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绥化市,情况大同小异。结合专业人士分析和该市实际情况看,该省在大豆产业发展上竞争优势还是很大的。

1 “原料产地+主消费区”的优势无可替代

东北及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两大主产区。其中,黑龙江的产量占全国的40%左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一半,基本上是“半壁江山”,绥化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黑龙江首位。除黑龙江、内蒙古以外,山东、江苏、广东、辽宁、浙江等主要大豆压榨省份都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作为主要原料产地,资源优势是非常明显的。绥化市还身处世界大豆主消费区,而且还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进口量为2023万t,占世界进口总量的30%。从目前水平看,我国人均消耗量和拥有量都比较低,20多kg的人均消耗量比美国低130kg,12kg的拥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市场潜力巨大,13亿人每人提高1kg,就多出130万t的需求空间。这说明我国不仅是“种豆大国”还是“吃豆大国”,拥有这两大优势的中国,是一般地区无法比的。“坐在大豆堆上搞加工卖产品”,成本优势显而易见。美国杜邦在我国先后投资了湖北的杜邦云梦蛋白公司、河南的杜邦郑州蛋白公司和杜邦双汇漯河蛋白公司,在投资郑州之前,实际上已与哈高科多次接触,最后合作未果。从产业资本的流向可以看出“原料产地+主消费区”的巨大吸引力。

2 高点起步带动产业层次迅速跃升

我国大豆深加工起步比较晚,现在八成以上的企业生产的是初级产品。国外投资的多是榨油企业,只有美国杜邦、日本日清和不二等少数几家涉足了深加工领域。国内企业盲目扩张和国外资本加速渗透,使重复建设和产需矛盾非常突出,产能是实际需求的1.8倍。这种过剩实际上是初级产品的过剩。由此,近年国内大豆产业转入熊市,榨油行业已开始洗牌。但在精深加工方面,产品的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如大豆分离蛋白产能仅为实际需求1/3左右,大豆低聚糖主要以进口为主。绥化市大豆产业刚刚起步,加工环节链条式延伸特点已初步显现,生产产品触及高端精深加工领域。佳地集团和金龙公司等大豆科技企业快速成长,产品包括传统豆油、豆粕生产,在开发生产皂甙、分离蛋白、异黄酮等产品上有了实质性进展。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继续坚持高点起步的话,不但可规避初级产品生产的产业风险,还可以直接进入精深加工领域,在产业发展上形成“人无我有”的竞争优势,提前占领市场。

3 非转基因优势将长期或永久发挥作用

美国和阿根廷70%以上是转基因大豆,巴西30%是转基因大豆,而我国是世界惟一没有被转基因污染的国家。虽然目前的科学手段还不足以证明它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性,但不能说明它没有危害性,这是非转基因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的原因。还有一点不容否认,那就是在生态保护上,转基因如果失控,将给物种多样性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是除食品安全以外许多国家抵制转基因大豆的主要原因,这将使非转基因优势永久发挥作用。不仅如此,绥化市处于中国东北寒地黑土核心区,生长于肥沃黑土地上的大豆还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然绿色禀赋,在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非转基因+绿色环保”的特性将为该市大豆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寒地黑土大豆品质优良

由于气候条件的原因,我国大豆从北向南含油量逐渐降低,蛋白含量逐渐提高。绥化市处于国家规划的高油大豆优势区,但蛋白含量40%以上的品种不少,其中含量45%以上的品种也有好几个。而且该市大豆异黄酮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洋大豆,国际市场竞争力是很强的。大豆品种没问题,品质问题主要源于混种混收。近年来,绥化市承转了国家“大豆振兴计划”项目,按照“六统一”标准生产的大豆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加之该市即将启动优质农作物良种繁育及试验基地建设,大豆品质还会有一个明显提高。

5 生产成本的下降空间仍然很大

我国大豆种植每667 m2成本比美国低,但0.5kg成本比人家高。主要原因,一个是每667 m2产量低,北林区兴福乡是绥化市大豆产量比较高的,每667 m2产量比美国还低6 kg。再一个是美国的高额补贴从根本上扭曲了大豆的比较优势,使国产豆一直处于不平等竞争之中。这两方面虽有差距,但都有解决的办法。随着先进生产模式的推广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每667 m2产量高于美国的180 kg是可能的。现在绥化市已经出现了大面积每667 m2产量超过200kg的村屯,提高产量不是难题。

综合上述,绥化市大豆产业竞争力是客观存在的,从“战略”角度看,产业发展的风险相对较小,发展前景广阔。

上一篇:二年级班主任的班务工作总结下一篇:我最爱的植物范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