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废物箱》

2024-05-17

中班社会《废物箱》(精选8篇)

篇1:中班社会《废物箱》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废物箱

活动目标:

1、了解废物箱的作用,懂得垃圾要扔进废物箱。

2、在具体的游戏情境中,初步学习仿编儿歌。3,教育幼儿不随便扔垃圾,要爱护公共环境。

活动准备:

制作关于废物箱的图片、供分类的实物若干、广告宣传单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观察废物箱的特征

1、通过“猜一猜”引起幼儿的兴趣。(展示废物箱的局部,提问: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2、逐步观察废物箱的特征。(展示废物箱的整体,提问:废物箱上有什么标志和文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废物箱有什么本领?)

3、教师装扮成废物箱,开展“变变变”游戏。

4、教师用儿歌小结:我是一只废物箱,天天站在马路边,张大嘴巴哈哈笑,果皮纸屑请进来。

二、出示生活图片,观察哪些地方有废物箱

1、请幼儿仔细观察废物箱出现在哪些不同的地方。(提问:废物箱还有许多朋友,分别站在不同的地方,请你们找一找,它们在哪里。)

2、重点讨论个别图片。(提问:站在餐厅里的废物箱,它的肚子里有什么?站在操场边的废物箱,人们会把什么东西扔进它的肚子里?)

3、体会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废物箱,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三、提供实物,区分哪些东西可以扔进废物箱

1、教师提供许多供幼儿分类的实物。(提问:这里有这么多东西,哪些东西是要扔进废物箱的大肚子里?哪些东西还可利用,要收到对面的盒子里?)

2、幼儿一边操作,教师一边提示:香蕉皮、苹果皮、小纸片、鸡骨头、鱼骨头等是废物。

3、幼儿仿编儿歌:我是一只废物箱,天天站在马路边,张大嘴巴哈哈笑,香蕉皮、香蕉皮请进来;我是一只废物箱,天天站在幼儿园,张大嘴巴哈哈笑,小纸屑、小纸屑请进来。

四、制作垃圾袋

1、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开汽车”。(提问:当你们坐在汽车上,手里有垃圾怎么办?能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吗?)

2、教师创设游戏情境“逛公园”。(提问:如果在公园里找不到废物箱怎么办?)

3、师幼共同制作垃圾袋。(教师先示范如何用广告宣传单制作简易的垃圾袋,然后幼儿根据步骤图动手制作,同时幼儿还可以发挥想象,对垃圾袋进行装饰。)

4、幼儿用儿歌小结:果皮扔进来,花园干净了;糖纸扔进来,草地干净了;垃圾垃圾不乱扔,大家乐得哈哈笑。五.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到室外捡垃圾并分类。

篇2:中班社会《废物箱》

“废物箱”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环保设施,它不惹人注目,但不起眼的设施却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整洁。活动中涉及的内容是中班主题“我在马路边”中的素材点,马路边的废物箱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常见的物品,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幼儿在外出过程中也都会将垃圾扔进废物箱,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于是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画画中一方面让幼儿加强不乱扔垃圾的意识,另外一方面是通过图形的组合画出想象中的废物箱,从活动中感受到乐趣,认识到废物箱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图形组合表现不同的废物箱。

2、了解废物箱的作用及与人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废物箱图片。作画工具、范例等。

活动过程:

一、有用的废物箱――了解废物箱的作用

1、(谜语导入)老师先给你们猜个谜语,想不想猜啊?那要听仔细咯!一个大箱子,有个大肚子,偏爱脏东西,干净留给你。

2、嗯!真聪明!那你们想一想,没有废物箱我们的马路会变得怎样?

小结:有了废物箱,垃圾有了家,我们的身边就整齐美丽了。

二、不同的废物箱――感受不同图形组合的废物箱

1、看看这些废物箱有什么不一样?

2、请你们找一找,废物箱里藏着哪些图形宝宝?

3、那你还见过其他形状的吗?

小结:不一样的图形朋友在一起,变成了不一样的废物箱

三、设计废物箱――尝试用图形组合表现废物箱

1、你们看到过很多长得不同的废物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小画家,来画一画大大的废物箱,好不好啊?那我们先画大大的`肚子,再画不同形状的盖子。

2、哦,马路现在变得真干净啊,一个废物箱好像来不及工作哦,那我们想个好办法吧!你们来想一想,可以怎么样?(引导幼儿邀请不一样的废物箱一起来工作)

3、什么地方需要你设计的废物箱?

小结:原来我们设计的废物箱可以用在马路边,公共场所,好多地方呢,废物箱那么有用哦!

四、废物箱展览会

1、哪些废物箱里藏着一样的图形宝宝?

篇3:中班社会《废物箱》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和资源使用均快速增长的时期,国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及时地提出和开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下同)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非常及时,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造福人类、福泽子孙的新的经济形态,而且将会为未来创造出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世界上没有“废物”,确切地说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美国把某一类垃圾综合利用制造出美元纸币;石油化工企业从石油中“冒”出来的甲烷、乙烷曾经都送上数百米高的燃烧塔燃烧掉,如今将其液化成石油液化气进行使用,近些年又将其裂氢接链变成烯烃、炔烃进行运用;基础化工原料企业(如株化集团)的硫铁矿渣可用于选铁炼铁原料,锅炉煤渣可用于制环保砖,尤其是电石渣区域内综合应用具有广阔的空间,锌渣(株冶集团)可制备硫酸锌及提取铟、镉等贵重金属。

过去受“隔行如隔山”的闭塞和“废物”可以直排的传统影响,各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尤缺技术和”废物综合利用”的互通有无和技术研究。由于原材料的采购习惯渠道和采购员的局部利益,即使“老总”之间沟通好,也受到采购人员的“掣肘”,如电石渣(含Ca(OH)2 98%,干基)代替生石灰处理含重金属镉、锌、铅酸性废水,既可减少生石灰烧制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污染,又能避免开采不可再生的碳酸钙矿,历经几年未能如愿。又如水合肼产品的副产物含微量肼的氢氧化钠渣可用于纯碱生产,也因方方面面的原因而未能利用。再如电厂烟雾中的二氧化硫,量大污染环境严重,近年来各电厂投入巨额资金上脱硫装置,工艺大多采用国外技术,即将碳酸钙磨成300目的粉尘掺水,不仅固气相接触传质效果远不如液气相传质,且大量产生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而且在开石灰石矿磨粉的过程中耗电耗能和污染环境。

二、“废物”与建设“两型社会”严重相悖

建国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株洲市作为南方工业重镇、湖南省的新型工业城市,有色冶炼、基础化工、农药化肥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尤其是市区北部清水塘地区,更是这些企业非常集中的区域,像株洲电厂、株洲冶炼集团、株化集团、金源农药、智诚化工等,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解决了数以十万计的人员就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政府的香饽饽,即使在今天也是工业强市的支柱和基础。

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特别是“两型社会”建设中,在生产过程中副产出来的废渣、废水、废气等非常突出的“相悖性”凸显出来,不但困惑着市民、产业工人、企业经营者,而且也给政府和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有下列“三废”产品,如不合理处理,将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影响。

1.PV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石渣。电石渣为浅灰色泥水浆,主要成分为H2O (89%)、Ca(OH)2 (10%)、杂质硫、磷等微量。干基Ca(OH)2含量为98%,粒度300目。如直接排放,一是浪费水,二是因强碱性使得污泥中因亚铁离子在不同的浓度中显示出墨绿色、黄橙色、灰白色等不同颜色,并交替变换颜色,使得污水外观形象极差。同时由于污泥中含有微量硫、磷而散发出臭味。电石渣中碱与酸反应产生悬浮物,污泥直排江河会渐渐沉淀,造成江底升高。

2.锅炉煤渣与废气。株洲市清水塘地区有400吨/时蒸汽锅炉(电厂除外),排放出废气和煤渣。废气中与电厂排放的废气相似,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成分。煤渣中含有10%左右未燃烧完的煤,一般用于铺路和农村掺进原料煤烧制灰渣砖,但是灰渣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销路不好,逐步萎缩。

3.株化集团有10万吨/年硫铁矿制酸系统,年产生矿渣(主要成分是Fe2O3,红色粉末) 7万吨/年,过去部分用于水泥厂,但是水泥厂效益差,株化集团代垫的运费都收不回来,故而时有用水冲排现象,弄得满污水沟的水红不红、黑不黑、紫不紫。

4.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污泥(含Fe2+、Fe3+、TiO2等)和酸性废水(含Fe2+、TiO2等)。Fe2+在PH=6时显浅蓝色,PH=6~12时,显墨绿色,PH>12时显黄色。

5.炼锌铅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含铅、镉、锌等重金属)。焙烧出来的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废气的烟气10万m3/h以上,虽经氨水吸收处理,但二氧化硫等指标常常未达标而排放,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废物。

6.煤气公司在制气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废气。

还有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残留物、选矿药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含有H2S,产生恶臭)等,这些“废物”过去大多采用直排,严重影响和制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在形成这些“废物”的同时也大量耗能、耗电、耗水,消耗原料增加成本,大量浪费资源,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背道而驰,与“两型社会”建设相斥、相悖。

三、“废物”综合利用的技术可行性

如何利用这些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各企业都在不懈努力,但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技术和工艺开发的不科学,“单打独斗”中不仅有些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而且巨额的投资和资源的进一步浪费又使新的“废物”形成。

比如,电石渣的处理,企业已采用大容积池塘沉淀,部分水返回PVC生产过程中用于乙炔发生,电石泥经过数周沉析形成含水在60%以上的泥渣外运,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挖装及车辆颠簸变成稀泥从车厢缝中漏流出来造成公路污染。另外车辆在装车时也容易粘上烂泥浆使得公路上天晴一路灰、下雨一路泥,且卸载的时候也因泥渣有一定的粘性而困难重重。同时外运堆置遇雨淋泡产生强碱性水。企业对电石渣的另一处理方法是采用板框压滤,水可回收,渣可堆放和外运,但仍有相似的矛盾无法解决,因为压滤后泥渣中还含有40%的水分,在太阳高温下变成比面粉还细的石灰,经风一吹,遍地狼藉。

但是可以采用下述方法进行处理:

1.用管道将电石渣浆水输送到邻近企业处理酸性废水,可中和废水中的酸,并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生成碱性化合物沉淀,反应原理如下所示:

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可成为中性水,经回收后可代替生水再利用。

2.用管道将电石渣浆水输送到邻近电厂,可直接作为脱硫剂代替石灰石用于电厂烟气的脱硫处理。脱硫后产生的石膏(CaSO4)细度好,可用于其他用途。而现在电厂多采用石灰石法进行脱硫,两种工艺的优缺点比较如下表所示(以30万KWh电厂为例):

3.制备纳米碳酸钙

电石渣的主要成分是Ca (OH)2,将预处理后的电石渣与氯化铵及水按一定比例配成溶液,,经过滤、澄清后,得到氯化铵的氨水溶液。然后于一定温度和碱性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碳化反应,得到碳酸钙浆液,再经脱水、洗涤、干燥,便可制得碳酸钙产品。其基本化学反应式如下:

4.代替氧化钙生产环保砖

在环保砖的制造过程中,电石渣作为钙质原料可代替氧化钙加入.其制备原理如下所示:

5.代替碳酸钙制水泥

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其主要成分是CaO,水泥工业用石灰石含CaO的质量分数为45%~52%。电石渣主要成分是Ca(OH)2,约占70%,质量分数高达70%,因此可代替石灰石生产水泥。用电石渣代替石灰石,粉煤灰代替黏土,硫酸渣代替铁矿石生产水泥熟料,硫酸污泥、硫酸渣,黏土和粉煤灰,分别通过生料湿磨制成细度为200目的泥浆,分别进生料库,来自电石渣浆通过渣浆泵送到水泥厂内通过浓缩机从含水90%浓缩到70%后送入生料圆库。生料库电石渣浆,硫酸污泥、硫酸渣,黏土及粉煤灰浆通过计量配料后流入生料池搅拌均匀变成生料浆,生料浆通过板框压滤后入回转窑煅烧后即变成水泥熟料,水泥熟料与水渣、粉煤灰、石膏通过微机计量配比入水泥球磨机粉磨,粉磨出来的水泥入水泥罐,罐内水泥通过均化入散装罐或者直接包装.检验合格后出厂。

6.用于工业废水处理

大部分印染厂、化纤厂等生产污水都呈酸性,而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呈强碱性,可中和污水中的酸性,并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生成碱性化合物沉淀,因此电石渣可用于中和酸性工业废水使其达标排放和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四、区域性变废为宝的宏观思考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强劲推进,各企业自行处置“废物”因时效、投入、经营效果、企业做大做强的压力而难度提高,尤其是企业规模扩大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矛盾不断增加。

因此需要分区域性来“鸟瞰”“废物”的综合治理,改变行业封闭、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政府从宏观上引导,辅以政策支持,将区域内的“废物”综合利用,不仅能使“两型社会”进度加快,质量提高,而且能有效地加快发展,解脱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矛盾桎梏,有效地利用好这把“双刃剑”。

比如,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的增产又能增加烧碱、盐酸等产品的规模,但聚氯乙烯的生产规模又受到原材料石油价格飙升和生产废弃物电石渣的制约。目前,株化年产聚氯乙烯达到30万吨/年,年产电石渣54万吨/年(干基,下同),可用于中和钛白酸性水,自身可消耗15万吨/年,余下的电石渣可进行区域性企业综合利用。

1.株洲电厂可使用电石渣用于烟气脱硫,年需求大概10万吨以上,节约投资4500万元左右,处理后的水可返回株化回收重复再利用,按30%的损耗,年可节水70万吨,同时可减少废水排放,减少12万吨/年碳酸钙粉的采购,节能节电,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及污染。

2.株洲冶炼集团、霞湾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年需电石渣3万吨,每年可以减少废水排放27万吨,每年可减少氧化钙消耗3万吨,节约资金500万元以上。

3.湘乡铝厂每年需要电石渣4万吨以上,每年可减少氧化钙消耗4万吨,扣除电石渣的运费和装卸费年节约资金在400万元以上。

4.智成化工已经采用煤渣和氧化钙制环保砖,如果采用电石渣替代氧化钙,每年需要电石渣10万吨,可节能接耗达千万元以上。

5.湘潭电厂距离株化集团8公里,也可以采用铺设管道输送电石渣用于湘潭电厂的烟气脱硫,每年可处理电石渣16万吨。

6.株洲地区水泥生产企业较多,规模较大,可用电石渣代替石灰石用于生产水泥。

7.湘江两岸的造纸厂、农药厂的废水均可采用电石渣进行处理。

8.益阳电厂可采用铁路运输的方法将电石渣用于烟气脱硫。

如上应用不完全统计,年需要电石渣80万吨以上,还可辐射到其他行业,因此株化聚氯乙烯生产规模再扩大20万吨/年产生的电石渣也完全可以消耗掉,还可减少数十万吨的石灰石开采和氧化钙的烧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约大量成本,同时各企业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投资,具有重大意义。

要达到电石渣的区域综合利用,需要政府牵头,迅速组织综合性可行方案的制定,全盘考虑,破除企业之间条条块块的阻力,区域内企业全员趋动,积极主动配合,出钱、出力出资源,必将使“变废为宝”的进度加快,并有效解决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形成经济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合力,真正做到造福后代、福泽千秋。

五、结语

“废物”对区域内甚至一个城市或城市群来说是重要的资源,是“宝物”,值得也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如果说“两型社会”适应了时代主流,那么综合利用“废物”是很好的措施之一,它将有效地开拓思路,花小钱办大事,而且可以一劳永逸。

篇4:幼儿中班社会活动实践

关键词:幼儿中班;活动实践;社会意义

此次活动时间是以花为主线从而开展一系列的情景,不仅起到了教育作用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社会意义,这其中的教育目标很明显,让孩子主动参与进来,观察社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考虑问题更加全面。

一、活动主题:五颜六色的花

活动切入点:春天到来了,形态各异的花朵也渐渐绽放开来,五颜六色非常漂亮,教室前的花坛里冒出各种小野花,在风中微微摆动着身姿,每个季节都有花盛开,但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各种植物绿草的衬托下显得异常鲜活,而下课的时候就经常看到孩子们围在花坛边好奇地望着五颜六色的花,有的孩子大胆地用手去摸,有的拿起掉落的花放在手心舍不得扔掉,或者在上课的时候夹在书本里,有的女孩将花朵戴在头上,看到他们对花如此感兴趣,所以才有了这个活动,让孩子一起来研究花的

乐趣。

二、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进行想象研究,产生创新意识

活动发展角度:提升了幼儿的各项能力,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在教导给孩子方法,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地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展现社会

意义。

三、活动准备

1.颜色各异、不同种类的花朵若干。2.关于花朵的图片若干。

3.纸张、剪刀、水彩笔。4.关于花的影像两个。5.音乐《识花》。

四、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花朵,从季节、气温、环境各种情况入手观察花的变化,有条件的话可以不局限在幼儿园内,可以去附近的地点观察,让孩子对不同颜色的花进行区分,可根据大小、种类以及颜色进行分类。

2.拿出各种花朵的图片,让孩子识别现实中的花与图片中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有哪些不同,收集一些落花,欣赏他们的形状、颜色以及特征。

3.回去将收集来的花朵放于桌面,用纸笔将他们画下来,再用水彩笔上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拓展,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你还见过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用语言描述出来,以问题“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以及花为什么会枯萎”来吸引幼儿。

4.观看影像资料,教师解释为什么花有这么多颜色和花盛开枯萎的过程原因。

5.引导幼儿进行想象“花可以用来做什么”,让幼儿将自己认为的花的用途说出来并进行实验,让幼儿了解是否可以这样做。

6.鼓励幼儿利用手上收集来的花大胆地制作东西,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例如,笑脸、小船、花圈等,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

7.手把手教幼儿怎么保存干花,在这之后给每个孩子发一张空白的纸,让他们利用这些花来制作一幅画,结束之后进行评选。

8.进行猜谜语的活动,让幼儿根据谜语来猜测是哪一种花,例如一朵花,像圆盘,绿裙子,黄衣裳,喜欢围着太阳转,光明使者就是它。答案:向日葵。

9.进行亲情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保存起来,回家后送给自己的妈妈并将今天的过程说给父母听,最后对妈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10.最后播放歌曲《识花》,让大家一起学习唱这首歌。

五、活动总结

对幼儿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实践的举办是很有意义的一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享受这种乐趣,自己动手探索未知事物,和同学一起学习唱歌,这种经验是难能可贵的,实践的经验也影响着他们日后的学习,对社会的意义又了解深了一层。在这个过程中无疑幼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幼师的心性,就目前来说,活动实践对幼儿社会意义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实践活动看似简单,但其实涉及的领域非常多,需要多方面的考虑以及細心的准备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

篇5:中班社会《废物箱》

【活动目标】

1、了解废物箱的作用,懂得垃圾要扔进废物箱。

2、在具体的游戏情境中,初步学习仿编儿歌。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制作关于废物箱的图片、供分类的实物若干、广告宣传单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观察废物箱的特征

1、通过“猜一猜”引起幼儿的兴趣。(展示废物箱的局部,提问: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2、逐步观察废物箱的特征。(展示废物箱的整体,提问:废物箱上有什么标志和文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废物箱有什么本领?)

3、教师装扮成废物箱,开展“变变变”游戏。

4、教师用儿歌小结:我是一只废物箱,天天站在马路边,张大嘴巴哈哈笑,果皮纸屑请进来。

二、出示生活图片,观察哪些地方有废物箱

1、请幼儿仔细观察废物箱出现在哪些不同的地方。(提问:废物箱还有许多朋友,分别站在不同的地方,请你们找一找,它们在哪里。)

2、重点讨论个别图片。(提问:站在餐厅里的废物箱,它的肚子里有什么?站在操场边的废物箱,人们会把什么东西扔进它的肚子里?)

3、体会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废物箱,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三、提供实物,区分哪些东西可以扔进废物箱

1、教师提供许多供幼儿分类的实物。(提问:这里有这么多东西,哪些东西是要扔进废物箱的大肚子里?哪些东西还可利用,要收到对面的盒子里?)

2、幼儿一边操作,教师一边提示:香蕉皮、苹果皮、小纸片、鸡骨头、鱼骨头等是废物。

3、幼儿仿编儿歌:我是一只废物箱,天天站在马路边,张大嘴巴哈哈笑,香蕉皮、香蕉皮请进来;我是一只废物箱,天天站在幼儿园,张大嘴巴哈哈笑,小纸屑、小纸屑请进来。

四、制作垃圾袋

1、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开汽车”。(提问:当你们坐在汽车上,手里有垃圾怎么办?能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吗?)

2、教师创设游戏情境“逛公园”。(提问:如果在公园里找不到废物箱怎么办?)

3、师幼共同制作垃圾袋。(教师先示范如何用广告宣传单制作简易的垃圾袋,然后幼儿根据步骤图动手制作,同时幼儿还可以发挥想象,对垃圾袋进行装饰。)

4、幼儿用儿歌小结:果皮扔进来,花园干净了;糖纸扔进来,草地干净了;垃圾垃圾不乱扔,大家乐得哈哈笑。

教学反思

通过对中班幼儿上的这一节课,该班幼儿基本能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以及进行分类的方法,在颜色、大小上分类掌握较好,但是在形状、以及用途上掌握较困难。

查找: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分类垃圾箱》PPT课件

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废物箱》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187字。

相关文章

《中班社会教案《多彩的服装》》:中班社会教案《多彩的服装》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各民族服装的艺术美,幼儿认识各民族服饰的特点,让幼儿知道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从小热爱祖国,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社会《多彩的服装》教案吧。

篇6:中班社会《废物箱》

典型电子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对社会环境影响

介绍了发达国家电子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和发展中国家自发电子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的.社会背景和特点,评价了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作 者:滕吉艳 林逢春 Teng Jiyan Lin Fengchun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62刊 名:环境卫生工程 ISTIC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年,卷(期):14(5)分类号:X2关键词:电子废物回收 回收再利用体系 环境影响

篇7:中班社会《废物箱》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有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学习、讨论、制定活动规则,并知道这是小朋友们都应该遵守的规则。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讨论活动规则,自己并能自觉遵守。

活动准备:

1、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多个开放式的活动区域,如:图书区、积木区、美术区等,使幼儿明显感受到中班的活动室与小班的不同。

2、设计能体现活动规则与要求的图示(具体内容可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来定)。

活动过程:

1、观察班级环境的变化,引发升班的认识。

师:看看现在的活动室与以前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1)提问:

①我们现在是那个班的小朋友?

②现在的教室与小班时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观察,然后在集体活动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2.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

师:我们长大了,升中班了。你从哪里发现自己长大了呢?(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变化)

3.了解中班幼儿应该怎样做,知道做中班幼儿的要求。

师:我们已经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怎样才能当好哥哥姐姐呢?(如:自己的事情应该怎么做?看到地上有脏东西怎么做?看到玩具乱了应该怎么做?等)

4.讨论、制定中班幼儿的活动规则。

(1)提问:我们在这些地方应该怎样活动呢?

(2)教师参与幼儿讨论,并根据幼儿的讨论为相应的区域贴上或画出相应的图标。

如图书区:保持安静,图书摆放整齐,轻轻翻看等。

积木区:积木分类摆放,仔细整理,不乱扔等。

美术区:废纸放入纸箱,物品放回原处等。

5.启发幼儿思考:中班小朋友除了遵守活动规则以外,还应该做到哪些?引导幼儿从有礼貌、爱劳动、关心同伴等方面讲述。

篇8:中班社会《废物箱》

1对象与方法

全面调查上海某区内的社会办综合性医疗机构9家。采取问卷调查和采样抽检方式, 对9家医疗机构的10名医疗废物收集人员个人情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收集工具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54件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时常接触的收集工具、防护服、登记本等物品的表面进行采样抽检。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医疗废物收集人员10名, 以男性居多;均为外地来沪人员;年龄层次以41~50岁组人数最多;文化程度以初中组人数最多, 其次是高中/中专组;从事医疗废物收集工作的时间多在6个月~1年;月收入在1001~1999元者最多。

2.2 工作情况

本研究调查的社会办综合性医疗机构为了节约开支往往只配备1名医疗废物收集人员, 且在不收集医疗废物时还要兼职从事保洁等工作。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量大, 大多数每天要花费3~4h收集全院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 来回路程长, 涉及的楼层多;且多反映医疗废物暂存地布局不合理、配置收集工具不方便。

2.3 培训情况

从事医疗废物收集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 在上岗前多未接受过相关知识培训。即使在工作期间接受培训, 也多仅接受过医院医疗废物处置规定的培训, 缺乏医疗废物相关法律法规、院感相关知识, 对医疗废物的认识不够, 工作过程中自我防护意识较薄弱。且受限于自身文化水平, 多对培训的知识未能完全掌握。

2.4 防护情况

调查10名, 过去1年里有5名发生过锐器刺及割伤或破损的皮肤、黏膜受污染, 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医疗废物包装等包装材料突然破裂造成接触。职业暴露伤害发生后, 能立即自己清洗伤口并向单位主管人员报告的仅1名 (20%) ;能立即自己清洗伤口, 但未向上报告的4名 (80%) 。未报告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要报告, 且认为自己报了也没人管, 报了怕受批评。

2.5 采样抽检情况

对9家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时常接触的收集工具、防护服、登记本等物品的表面进行采样抽检, 共抽检样品54件, 合格样品42件, 抽样总合格率78%。收集工具表面问题最为严重, 在抽检的18件样品中, 合格率仅为72%, 见表1。

3讨论

3.1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强度大、待遇低、流动性大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是医疗机构内的弱势群体, 也是职业安全危害较高的人群, 医院管理者为了节约开支, 在医疗废物收集上聘请人员少, 从事医疗废物收集工作之余还要兼职其他工作, 工作强度大, 待遇低。而且多由保洁工作派遣, 这些工作人员并未和医院签署合同, 造成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

3.2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差, 工作环境令人堪忧

医疗废物处理的工作人员, 以前多从事保洁工作, 年纪较大、文化水平不高。且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 对医疗废物相关知识掌握较差, 对医疗废物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近1年来50%发生过职业暴露, 职业安全不容乐观。发生职业暴露后仅10%知道处理并上报, 其余均自行处理。医疗机构并未给他们配备专用的更衣室、工作室, 平时穿的防护服、使用的登记本放置在医疗废物暂存室内, 易受污染, 对其日常工作中接触频繁的54件样品进行采样抽检, 合格率仅为78%。

3.3 对策

首先提高待遇, 保障物品、设施到位。提高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的待遇, 聘请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工作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在采购包装物、收集工具时把好质量关, 尽可能地保证包装物不易破损, 降低医疗废物收集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伤害风险。在确保运送医疗废物的工具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漏、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3]的同时, 确保方便易用, 避免由于不便于操作而导致闲置。然后加强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针对性培训及考核。要求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掌握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的文件规定, 熟悉医院制定的医疗废物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 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知识、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 掌握发生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并在培训后进行考核, 定期开展培训, 对新来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合格后方能上岗。其次加强收集人员职业安全意识, 确保按规定收集。在医疗废物收集及转运过程中, 一定要按照标准预防的要求:穿戴好口罩、帽子、防护服、长筒胶鞋、橡胶围裙、橡胶手套等, 切忌徒手抓取损伤性废物, 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每次收集、转运完毕后, 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中一旦不慎被刺伤, 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 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受伤部位, 包扎伤口等;并及时报院感防控部门备案。最后加强消毒环节的管理, 提供清洁存放场所。对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提供充分的防护用品, 污染的防护用品, 及时消毒备用, 一旦发现防护用品破损应及时更换。盛放医疗废物的转运车辆、容器装卸后, 应及时清洁、消毒;提供场所供其存放干净的工作服和收集工具, 使医疗废物存放场所和收集用具存放场所分开。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某区社会办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现况, 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面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与采样抽检结合调查医疗废物收集人员10名、样品54件。结果:社会办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强度大、待遇低、流动性大、相关知识掌握差, 工作环境令人堪忧。结论:需要结合影响因素提高待遇, 保障物品、设施到位, 加强管理, 从而改善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现况。

关键词:社会办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现况调查

参考文献

[1]王丽芹, 刘怀霞, 于莹, 等.医院内保洁人员自我防护的调查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2) :201-203.

[2]宋淑英, 吴凡伟.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及防护 (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18) :125-126.

上一篇: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阶段总结下一篇:三年级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