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读书 演讲稿

2024-04-25

为——读书 演讲稿(精选6篇)

篇1:为——读书 演讲稿

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第 6 周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内容是《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书籍是一张旅行票,文字是那性格开放的导游,带着我们去领略那壮丽的名山大川;引领我们穿越那浩瀚如海如诗如画的远古时代;激发我们探索充满奥秘的无限宇宙;启迪我们潜入未知的深海。书教会我们做人,做好人,做品德高尚的人。因此,我们要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家都知道方仲永是一个神童,五岁指物作诗立就,由于不使学,卒之为众人。现在是一个科技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不读书,不学习的人,下场比仲永还要惨。所以,读书吧,将读书作为一种荣耀!因为,这个世界上不能读书的人,将走投无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一本好事,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国学大师季羡林将《红楼梦》读了120遍,前作家协会主席矛盾背熟了《红楼梦》,鲁迅先生更是好读书的典范,他不但能背熟《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而且能倒背黄历,毛泽东青年时期经常到大街上去读书,因此读书成就了他们的伟大的人生。

读网络之书,我们可 以尽情阅览天下趣闻奇事,可以学习各种知识,满足个人的的嗜好,将自己的理想前途与世界科技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足不出户,读书能知天下事。

读纸质之书,我们可以聆听老师的教诲,体会与书本交流的快乐默趣。感悟在书山上耕耘的艰辛,在学海里扬帆的美趣,吸取书中丰富的营养,创造美好的人生。

读人生之书更有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从读书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从书中体味到人生的辛酸冷暖,从书中解读到人间的爱恨情仇。从书中感受到社会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同学们,快乐地读书吧,让书中的知识和智慧去创造我们美好的人生吧!

803班:**** 2015.4.6

篇2:为——读书 演讲稿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书是人类永恒的朋友。它是粮食,滋润我们的精神生活;它是航标,指引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它又是源泉,带给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对许多人来说,自身命运的改变就是从读书开始的。

只要你用心读书,你就会发现,不出家门就能领略自然界的美丽风景。高尔基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为读书,你浮躁飘忽的心态会趋于平静;因为读书,你粗俗鲁莽的言行会走向文明;因为读书,你就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改变?? 下面我再讲讲伟人是怎样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从小就爱读书,只要有书看他就十分高兴,看起书来常常忘记了吃饭,有时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还常常到闹市区去读书,直到晚年还保持着爱看书的习惯。周总理从小也爱读书,上课时总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他的同桌经常玩小动作,可是他一点儿也不受影响,成绩一直很优秀,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像这样以读书为荣、以读为乐的的例子举不胜举。你们会问这些伟人是怎样做到的?那是因为他们从小胸怀大志,有远大的理想,读书自然也就成了一件乐事,毛主席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而读书,周总理是为了中华之掘起而读书。同学们你们又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呢?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只要有理想,有目

标,你一定会做到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的。

对于小学生的我们来说,读书的生涯才刚刚开始呢。除了课本以外我们的学校图书室有大量适合我们的书籍,我们的班级图书角也准备开放,有的班级已经开始使用。它为我们的成长注入了更多的能量,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有利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与其到操场上追逐打闹,还不如在班级静静看书。同学们,请爱护好自己班的图书,也不要去破环别人班的图书,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吧!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朱春芳 9、21篇二:国旗下讲话—以读书为荣 以读书为乐

以读书为荣 以读书为乐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以读书为荣 以读书为乐》 读书是每个人生命的需要。阅读一本好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点燃我们实现理想的希望之火,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窗户。读书让师生变得更聪慧、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捷、气质更高雅,让我们的校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古往今来,多少名家学者自始至终都把享受读书当成一种心灵追求。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从小就爱读书,晚年时,他得到一部好书——《易经》,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串连竹筒的牛皮带子都磨断了好几次。大诗人陆游嗜书如命,将自己书房命名为“书巢”,笔耕不辍,成为中国诗作最多的诗人。大才子、《四库全书》总编纪晓岚将自己比喻成“蛀书虫”,对读书乐此不疲。时至今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仍然是许多读书人的座右铭。

因为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读书若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开卷有益择善而读,读一本好书,如同品尝到醇厚自然的清泉,泉水流经的地方,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彩蝶飞舞、鸟儿欢唱,一派生机盎然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特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三点倡议:

——爱读书。将读书变成一种伴随终身的良好习惯。可以说,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益无穷。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会读书。掌握正确的读书学习法,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达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读好书。有选择地读书。希望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选择你所喜爱的书籍,选择经时间滤过的经典。只有选择了好书,才能在阅读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同学们,读书吧!正所谓“静对好书成乐趣,闭看云物会天机”!当我们的指间浸满淡淡的书墨香时,当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我们校园上空时,我们相信我们的心灵也会因此纯洁高尚起来,我们的校园也越发美丽!让我们积极参与到读书节各项活动中去,分享读书的浓浓乐趣,共享读书的美好时光。让我们把读书活动真正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勤于阅读在我们的校园蔚然成风,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校园的角角落落。谢谢大家!篇三:国旗下讲话: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国旗下讲话稿

以读书为荣 以读书为乐

古阳镇中心完小 彭 立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站

在的各一位同学你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呢?可能有的同学会很不情愿地告诉我:我是爸爸妈妈逼迫的,是老师布置的,我要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如果是这样,你知道吗?此时,读书就变成了苦事,文章中再美好的味道也会被你忽略过去,再横溢的才华也会变成一堆废铜烂铁,读书成了一种痛苦,一种煎熬,读书也就彻底地失去了意义!同学们,换一种心情、换一种方式去读书吧!带着兴趣去读,带着好奇去读,带着疑问去读,你就会被书中的知识吸引,被书中的情节感动,你就会发现读书其实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只要你用心读书,你就会发现,不出家门就能领略自然界的美丽风景。高尔基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为读书,你浮躁飘忽的心态会趋于平静;因为读书,你粗俗鲁莽的言行会走向文明;因为读书,你就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改变?? 书是人类永恒的朋友。它是粮食,滋润我们的精神生活;它是航

标,指引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它又是源泉,带给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对许多人来说,自身命运的改变就是从读书开始的。曾经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报道:有一个贫困的家庭,他们家里有俩

姊妹,因为贫困家里只能供一个人去读书,没办法父母就叫她俩抓稻草,谁拿到长的稻草谁就去读书,结果小妹抓到长的稻草就去读书了,她十分珍惜这次读书的机会,通过努力十多年的拼搏终于考上了大学,后来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而大姐因为没有读到书,结果只能呆在家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下面我再讲讲伟人是怎样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从小就爱读书,只要有书看他就十分高兴,看起书来常常忘记了吃饭,有时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还常常到闹市区去读书,只到晚年还保持着爱看书的习惯。周总理从小也爱读书,上课时总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他的同桌经常玩小动作,可是他一点儿也不受影响,成绩一直很优秀,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像这样以读书为荣、以读为乐的的例子枚不胜举。你们会问这些伟人是怎样做到这点的?那是因为他们从小胸怀大志,有远大的理想,读书自然也就成了一件乐事,毛主席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而读书,周总理是为了中华之掘起而读书。同学们你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只要有理想,有目标,你一定会做到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的。

对于小学生的我们来说,读书的生涯才刚刚开始呢。除了课本以外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很多优秀书籍,它是我们成长的第一任良师,我们的学校图书室有大量适合我们的书籍,它为我们的成长注入了更多的能量,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有利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做一个真正读书人,为此,我对大家发出以下四个一的倡议:

1、每天坚持读有益课外书一小时

2、每天上好每一堂课

3、每天坚持写一篇读书心得

4、每月读一本好书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篇四:小学国旗下讲话稿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小学国旗下讲话稿: 《以读书为荣 以读书为乐》

其实读书并非某些同学想象的那样困难、那样苦,我们应该理解读书的意义,培养对读书的兴趣,才能更好的享受读书之乐。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读书苦吗?有人会回答:太苦啦!苦在哪里呢?苦在不投入,苦在被动读书。有的同学,读书全靠老师家长逼迫,读起来就不情愿;有的同学全把读书当成负担,读起来就容易枯燥无味;有的同学畏惧读书,认为读书就是吃苦受累,遇到困难便轻易退缩读起来就没有信心。

其实读书并非某些同学想象的那样困难、那样苦,我们应该理解读书的意义,培养对读书的兴趣,才能更好的享受读书之乐。

读书是自己的事,不为别人,为自己而读书的人是明智的是有思想的是有责任心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是为了让自己修身养性,是为增长知识,是为了实现梦想。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攀上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争取不断超越,走向卓越。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要对读书感兴趣,把它当成一件乐事,读书何苦之有?

读书岂不快乐?篇五:国旗下讲话: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读书为荣 读书为乐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同学们你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呢?可能有的同学会很不情愿地告诉我:我是爸爸妈妈逼迫的,是老师布置的,我要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如果是这样,你知道吗?此时,读书就变成了苦事,文章中再美好的味道也会被你忽略过去,再横溢的才华也会变成一堆废铜烂铁,读书成了一种痛苦,一种煎熬,读书也就彻底地失去了意义!

同学们,换一种心情、换一种方式去读书吧!带着兴趣去读,带着好奇去读,带着疑问去读,你就会被书中的知识所吸引,被书中的情节所感动,你就会发现读书其实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篇3:为——读书 演讲稿

一、家庭中如何开展“大声为孩子读书”的亲子阅读活动

本文中“读书”是指“大声为孩子读书”, 即家长有感情地大声为孩子朗读书本。它不同于“给孩子讲故事”, 也不同于“孩子自主阅读”。下文将就“大声为孩子读书”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最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更有成效进行探讨。

1.读书活动开展时间:

从胎儿开始, 一直到孩子识字量逐渐达到基本能阅读任意一本书的水平

“读书”活动可以从胎儿期开始。有观点认为, 婴儿月龄为2个月时, 即可以进行适宜的阅读教育。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家安东尼·狄卡斯伯和他的同事对给胎儿读故事书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认为“婴儿可以辨认出一些出生前听到的声音”。他们的研究表明“婴儿在胚胎时期就能对某种特定的声音感到熟悉, 而且会将这些熟悉的语调与舒适感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所以婴儿在出生前就开始学习力, 到他们可以看到和摸到书、了解字的意义和感觉到读书者的存在时, 他们所学习到的已经超过人们的想象了。”可见, “大声为孩子读书”的亲子阅读活动在胎儿期就可以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读书”活动越早开展越好, 在胎儿期就可以开始进行。

那孩子读书读到什么时候为止呢?“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把朗读描述为‘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都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笔者认为, 可以读到孩子的识字量能达到阅读任意一本书的水平, 因为这个时候, 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自主阅读者了。家长的引导也就基本告一段落。而这, 大概在12岁左右。

总之, 读书要从小开始, 越早越好, 一直到孩子有能力成为自主阅读者为止。“一点都不给孩子读故事书, 以及太早停止阅读, 都是大错特错的。”

2.读书活动开展方式:每天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

从小开始, 每天最好相对固定一个时间进行朗读活动。比如睡觉前是一个比较好固定的时间。这是因为, 阅读爱上阅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 需要耐心、需要坚持, 每天进行, 就是要让阅读成为习惯。

固定的时间可以由短到长, 考虑到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 小时候可以15分钟左右, 逐渐增加到每天半个小时。

至于固定时间以外的其他时候, 只要孩子愿意听、家长有时间都可以不计时地进行。把随时读书当成习惯、当成享受。

3.读书活动过程:重在享受阅读, 对孩子不附加任何条件

读书的时候, 愉悦的氛围、阅读带来的美好的感觉是最重要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有的规范。孩子喜欢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不必要求孩子一定要端坐, 不必要求孩子回答问题、记住某个知识, 不必担心孩子没有认真听, 不必担心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就会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 不必给孩子附加条件和期望, 要做的就是享受阅读的美好时光, 让孩子喜欢阅读, 在无损自己天性的同时受到熏陶。

有些家长会担心, 这样孩子会不会没有好习惯?会不会以后就会变得没有规矩?会不会漏掉关键的知识?会不会没有让孩子看到字因而未能增加识字量?

其实, 家长不必有这些担心。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我们利用阅读这一活动刻意去抑制这种天性, 反而让孩子把这种阅读活动与不愉快的体验结合在一起, 影响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反之, 如果我们顺应孩子的这一成长规律, 让孩子把阅读与美好的情感体验相联系, “阅读”就会有如一颗种子, 在孩子的心中悄悄地扎根萌芽。因为, 顺应了孩子的这一规律, 孩子就有了真正的主动性, 而“儿童学习语言的动机水平影响其语言学习水明。”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没认真听, 或者漏掉知识或者没有提高识字量。实践证明, 孩子对所朗读的故事的专注度非常高。此外, 早期阅读不等同于识字, 目的也不是提升识字量, 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 它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爱上阅读, 造就成功阅读者。

这种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固定规范, 强调的愉快的氛围、美好的感觉的亲子阅读方式也是符合当代儿童教育和儿童语言教育的新观念的。因为它反映了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学前阶段的幼儿最需要的不是系统全面的知识, 而是渴望学习的兴趣、习惯和不断增长的学习感受力;它还反映了近年来在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界影响至深的全语言教育的思想观念。

4.读书活动的延伸:引导孩子将书本与现实生活结合

除了读书, 还需要将书本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让孩子体会到书本的奇妙。比如, 读了书上关于“螳螂”的内容, 可以带领孩子在生活中去观察真实的螳螂, 比如生活中看到蚯蚓, 可以找到书上关于蚯蚓的图片给孩子看, 让孩子体会到书本蕴含的无穷奥妙, 从而更加热爱阅读。

当然, 其实, 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 因为家长为孩子读书, 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只要稍微多用一点心观察, 就会发现孩子的喜好与关注, 也会因此逐渐自己学会为孩子选择书籍。

总之, 在家庭中开展“读书”活动没有统一的模式和统一的规范, 各个家庭的经验可以借鉴, 但是最重要的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 只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多观察孩子, 坚持读书, 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得很好。

二、“读书”时须注意的事项

“为孩子大声读书”须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 即:以孩子为中心、遵循孩子的意愿进行朗读。要遵循这一原则,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遵循孩子的意愿, 要反复

这一点最重要了。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意愿, 要反复。反复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可以说小孩子最喜欢反复了, 可能因为反复的时候他有“又见老朋友”的亲切感, 从而令他产生一种满足感和安全感。我记得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 我给他讲《西游记》的画册, 200多页, 他听了又要听听了又要听, 说真的, 书那么厚, 我真的有些讲腻了不想讲了, 可是直到有个事情的发生, 使我改变了看法。我记得, 有一天, 我在给儿子念到“嫦娥”的时候, 儿子突然发问, 说:“妈妈, 原来‘嫦娥’不是‘鹅’, 嘎?”“怎么这么说呢?”我问他, 儿子说:“今天老师讲了后羿射日, 那上面有个嫦娥, 是不是一个嫦娥?”“是啊”, 我说。“那个嫦娥是个仙女。”儿子说。这个事情才让我意识到, 其实, 孩子不是随意地听, 其实他一直在揣摩一直在思考在努力去理解。他之所以要一遍一遍地听, 其实是因为他理解力有限, 所以他喜欢反复听反复咀嚼,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他不断地把这些信息储存进脑子里不断消化的过程, 等遇到类似这些信息的东西或是事件时他就会把这些提出来做比对……就这样, 促使他不断地思考, 从而使他 (她) 的综合理解力不断得到提高。可见, 反复对孩子多么重要。明白反复对孩子这么重要, 作为爱孩子的父母, 我们不应该拒绝他 (她) 的这个合理的请求。

事实上, “遵循孩子的意愿, 要反复”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储存、理解知识以备他日进行知识的联接从而有助于理解的融会贯通, 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孩子最终成为一个自主的阅读者, 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又尊重他人的完整的人。尽管是成年人给孩子大声朗读, 但是, 孩子始终是中心, 孩子的意愿十分重要, 遵循孩子的意思, 才会避免孩子成为“被动阅读者”, 才会使孩子始终是阅读活动的中心, 才能有助于孩子成为自主阅读者。遵循孩子的意愿为孩子大声读书, 这也是符合目前“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思潮的。全人教育是目前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它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 注重使幼儿成为完整的人、成为有尊严和价值的个体, 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强调“幼儿主动学习的幼儿教育过程”。

2.不随意发问

家长在给孩子亲子共读时往往会忍不住向孩子发问, 总是希望他/她能解释、能记住某些东西, 这其实是成年人的功利心在作祟, 是成年人自我中心的外在表现。

那是不是就不需要发问了?是不是发问都不好了?当然不是。问什么、什么时候问, 这不应该以家长为主导, 而应该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以孩子为主导。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家长学会克制自己, 不要干预孩子的思维, 让孩子去欣赏文字的美、体会文字承载的情感、理解文字所传达的知识, 让孩子自己学会理解和思考, 引导孩子成为他自己。

这个我是有深切体会的。最开始我给儿子读书的时候, 总是希望他能记住、理解书中的内容或者是要点, 于是, 我常常会停下来, 自作主张地去问他的问题, 对这个做法我还很得意。总觉得这样儿子就有收获了。开始, 儿子对此没什么意见, 可是, 逐渐地, 儿子不是很耐烦了, 可是, 我还是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有一次, 儿子很不高兴地说:“妈妈, 你不要问了, 不要打断我, 我不喜欢回答。”我才开始反思我的这个行为。我在想,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才发现我太急切了, 我这样做其实给孩子带来压力了。

当然, 其实不要担心孩子没有问题, 事实上, 孩子在听的时候自然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 家长就可以停下来和孩子共同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传达给孩子, 就不用平时苦口婆心地去“教育”、“指正”他 (她) 了。事实证明, 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3.朗读内容要循序渐进

给孩子读书一定要循序渐进,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阶段的孩子对不同的书比如版本比如内容等需求不一样。如果不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地为孩子读书, 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不是对阅读产生兴趣、爱上阅读, 而是反感阅读。

比如, 孩子小的时候对有图画的, 对简易的故事读本很感兴趣, 可是, 开始我没有明白这一点。因为我自己小时候看过《木偶奇遇记》, 当时被这本书迷住了, 觉得很有趣。于是, 我就想给儿子讲。我记得儿子在4~5岁的时候, 我就拿着《木偶奇遇记》的厚厚的译著跟他读, 可是, 因为叙述的文字太多, 儿子不是很喜欢。我当时暂停了一下, 可是, 始终不死心, 后来又给他朗读, 虽然儿子没有明显反对, 可是看得出来他对这种大部头的书不是很感兴趣。可是我一意孤行, 还是给他讲完了。可是, 我发现, 儿子后来一听到我说《木偶奇遇记》就比较烦, 我发现, 自己错了!我还是急切了, 只考虑到这本书好看, 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这以后, 我再也不干这种蠢事了。如果我要给儿子引荐什么作品, 我都会先给他看这个作品的简写本, 让他熟悉了, 再买文字逐渐增多的另一个版本, 然后再买更多文字的版本。给儿子读《西游记》是个最好的例子。当时不知在哪里买了基本《西游记》的小画册, 一本可能10多页的样子。买回来儿子还太小, 不感兴趣。后来, 不知道哪一天, 突然拿出来读给他听, 他一听就喜欢了, 于是, 就一遍又一遍地要听, 听得都可以一字不漏地讲出来了还要听, 看他喜欢, 我就给他买了绘册 (就是上面提到的) , 虽然有些文言文在里面, 一点不影响他听的兴趣, 看他喜欢, 于是又买了适合小学生看的版本, 他还是喜欢, 又听了好多遍。于是有一天, 我跟儿子说:“儿子, 我有一本更详细的《西游记》, 你要不要听?”儿子说要。我说有点不好懂哦, 儿子还是说要听。于是, 我拿出了原版的《西游记》讲给他听 (当然, 有些我是省略了的, 比如关于佛教的很多东西等, 因为这个如果他问起来很难给他解释的) 。说真的, 读得我头疼, 不认识的字简直太多了, 一般的作品我都是拿着就念, 从不做功课 (偶尔遇到不认识的, 现查字典就是) , 还可以声情并茂, 可是给他读这个原版, 我还要提前查字典。可是, 他居然不拒绝, 而且, 读这本书是从他随意翻到的一页开始的, 就这样, 听了一个多月, 900多页的大部头他总共听了600多页。后来他不想听了, 我就停止了。

从《西游记》的朗读过程和《木偶奇遇记》的朗读, 我很深刻地认识到给孩子朗读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和年龄发展规律, 要循序渐进, 同时也认识到, 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维来判断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孩子的接受力有时候是家长意想不到的。因此, 不要成年人的想法去设定孩子需要看什么、应该看什么, 或者什么看得懂什么看不懂, 一切以孩子的意愿为主, 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4.坚持读书

要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而是一个过程。所以, 只有坚持为孩子读书, 天天为孩子读书, 才有效果。

首先, 我们前面说过读书是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只有天天坚持才会有效果。这种效果在几年后会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 你会发现, 孩子的收获简直是你无法想象的。各种能力, 如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力、审美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其次, 不知不觉中帮助孩子养成天天离不开书的好习惯, 这个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其实, 我们做了这么多只是想以实际行动逐渐把孩子引上热爱阅读的这条路。因为我们不可能给他读一辈子, 最终目的还是要把这个习惯交过手。让孩子离不开书, 这样, 随着阅读量和阅读面的增加, 理解能力会随之增强, 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会与日倍增, 这种情况下,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 孩子终有一天会走上自己广泛阅读的道路。

再次, 我们天天坚持, 这本身就给了孩子无穷的榜样力量——那就是“坚持”。其实, 真正成功的人不是聪明人, 往往是坚持的人有毅力的人, 还有什么比爸爸妈妈以实际行动告诉他 (她) 这个道理更好的方式呢?而天天坚持读书, 不仅在“欣赏书本”的过程中提升了综合理解力, 还无形中教会了孩子“坚持”和“耐心”。这么好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

总之, 家长遵循着孩子的成长规律, 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每天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 是引导孩子走上热爱阅读的道路从而为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因为, 家长长期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 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在温暖亲密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 体会到文字的美, 让书本与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 从而从心底里爱上书本、喜欢阅读, 使阅读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家长长期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 在阅读中不知不觉逐日扩展孩子的认知面, 通过广博的阅读, 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为孩子进一步探知世界、进一步更广泛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孩子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阅读者成为可能;在大声为孩子读书中, 家长始终坚持“遵循孩子的意愿和兴趣爱好”的原则, 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使孩子在长期的亲子阅读过程中, 逐渐成为一名会思考、有主见的自主阅读者, 使阅读与生活、与兴趣喜好相联系, 促使孩子逐渐明白阅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从而明白阅读的有用性和重要性, 真心爱上阅读。

摘要:本文在实践经验及思考、研究的基础上, 就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大声为孩子读书”的活动, 以及家长读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索总结, 以期给家长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大声读书,家庭,亲子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学前教育研究, 2000, (4) .

[2][美]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沙永玲, 麦奇美, 麦倩宜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47.63.19.

[3]吴式颍, 李明德, 单中惠.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487.

[4]周兢.造就成功阅读者的培养目标——美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目标评析.早期教育, 2002, (7) .

[5]刘晓东, 卢乐珍.学前教育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153.

[6]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学前教育研究, 2005, (1) .

[7]冯增俊, 陈时见, 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340.343.344.

篇4:如何变“读书日”为“日日读书”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从1996年开始举办首届庆祝活动,之后每年的4月23日都定为“世界图书与出版日”,后来,世界各国在庆祝这一节日时渐渐将其简称为“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以及秘鲁文学家加尔西拉索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的,同时,这一天也是世界其他一些著名作家的生辰或忌日,其中包括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小说《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冰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克斯尼斯、哥伦比亚小说家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等。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这一天向对社会文化进步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的伟大作家和他们的著作致敬,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去发现读书的乐趣。

日前,记者在成都市浣花溪公园举行的“迎接4·23世界读书日”市民读者大游园会上看到,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展”、“图书封面艺术设计展”、“电子图书DIY和掌上阅读体验”等一并与成都市民见面。

如何在新形势下满足市民“日日读书”的精神需求,成都市从4月1日开始的全民读书月活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政府引导是推进读书活动重要因素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汇,是文明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文明传承和民族兴亡的历史证明,国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

成都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毛大付介绍说,作为提高市民素质和培育城市文化灵魂的有效手段,全民读书活动是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3年规划的重点活动。从2006年起,成都市已连续开展了两届全民读书活动,极大激发了市民读书热情,对提升成都市文化软实力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年,成都市全民读书活动将以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北京奥运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紧紧围绕‘阅读·文明·进步这个主题,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在活动中注重实效性、全民性和参与性,鼓励市民将阅读需求与社会文明和个人进步结合起来。”毛大付说。

成都市全民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何华章表示,“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对于提升民族整体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努力,使成都成为一座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主要休闲方式的文化之都;使成都全民读书活动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群众文化盛事”。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副司长马国仓对成都市政府牵头组织推动全民读书活动的做法表示赞许。他认为,国外经验表明,在读书活动开展较好、市民阅读率较高的地方,政府引导和领导重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通过有针对性的展示推荐活动对市民阅读进行引导

从“凝聚着人们的血和泪、爱和憎,深深影响一代人”的《天安门诗抄》,到“为国家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的《大国的崛起》;从改革开放初期引发知识界“弗洛伊德热”的《精神分析引论》,到标志我国内地进入出版业全球化新时代的《哈利·波特》系列……读者游园活动中的“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图书回顾展”吸引了大量游人的目光。

在另一侧的“中国出版关注百年奥运展”,记者看到,《奥运中国——中外名人解读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心中的爱》、《百年中国奥运》等图书纷纷亮相。据介绍,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以奥运为主题的畅销书籍,内容涵盖奥运历史、奥运精神、奥运人物和奥运艺术等。“奥运是一次全人类的盛会。作为成都一年一度的读书活动,将全民奥运和全民读书结合在一起,令人兴奋而惬意。”在现场,一位读者忍不住大呼过瘾。

毛大付对记者说,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经过细致比较和筛选,他们向读者展示推荐了30年来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对中国发展进行梳理,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新闻出版业在内的社会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今年也是奥运年。他们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图书推荐活动,向市民传递奥运知识和奥运精神,鼓励引导市民积极投入到奥运中来。

作为沟通出版商和读者的桥梁,图书销售商担负着精选图书和将精品书籍推荐给读者的重要职责。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天府书城业务主任刘刚告诉记者,公司在成都市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基础上,还主动挑选具有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精品书籍,在活动现场对市民购书进行引导。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统计,近年来我们国家每年出版的图书近25万种,可谓浩如烟海。一位读者即使用尽毕生精力恐怕也难以读完一个月内出版的全部图书。”马国仓对记者说,“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等相关部门和机构挑选出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精品图书,对市民进行导读就显得很有必要。成都市向读者开列推荐书目和开办主题图书展的做法值得借鉴。”

改革教育理念,营造阅读环境,培养青少年阅读习惯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她)的阅读史。”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人的早期阅读经验对一生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基础性作用,因此推广阅读的重点人群应该是中小学学生。”

“读书真的很快乐。”本次读书活动月中被评为成都市“首届读书小明星”的牟子超说,他也以自身经历倡导全市中小学生“在读书中寻找快乐”。据介绍,今年读书活动月期间,成都市将在全市大中小学校中开展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阅读,以愉快的心情汲取书籍里的养分。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宿仇多年,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密欧,一次他混进凯普莱特家的宴会,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伴随着读者的讲述,在读者游园活动现场,由模特扮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根据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不断摆出各种造型。除《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外,《三国演义》、《神雕侠侣》、《哈利·波特》等中外文学作品的著名场景也通过模特们的COSPLAY式扮演得到了再现。这些展台前都围满了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的中小学生。

此外,读书日主题拼图、智力填字游戏、亲子卡通乐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木偶戏表演,以及《傲慢与偏见》、《简·爱》等电影,也让小观众们过足了瘾。

“从平面到立体,从单调到丰富,这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青少年的关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筹划这一系列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希望将青少年从枯燥呆板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最直观的形式,了解书籍的魅力,体会阅读的乐趣,吸引他们重新回到书籍世界里‘快乐读书。”

“从国际上看,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培养,把培养青少年阅读作为培养新公民的主要任务。”柳斌杰表示,“我们一方面要改革教育理念,将青少年从为学习而阅读中解放出来,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另一方面,要营造阅读环境,包括开展阅读促进活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等,引导学生阅读,增长知识。”

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形成个人、家庭和社区读书联动

据了解,本次读书活动月还开展了图书推荐活动。通过“老师向同学推荐一本书”、“同学向老师推荐一本书”、“孩子向家长推荐一本书”等活动,营造师生同读一本书、同学同读一本书、父母子女同读一本书的读书氛围。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家长向他们的同事和朋友推荐一本好书,并不断延伸扩展,从而使阅读成为市民自觉的精神追求。

马国仓说,成都市开展的图书推荐活动科学而有新意。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再由家长影响身边的同事,将读书活动影响范围逐渐扩大,这种做法将实实在在推动社会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在成都郫县德源小学里,几名同学正围拢在“亲子共读小报”展板前阅读点评。据介绍,这是学校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亲子活动的一项。德源小学校长杨跃箭告诉记者,学校通过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我与父母共做一份小报”、“父母见证我成长——个人作文集”等活动,让学生家长重新拾起书本。在此基础上,还将通过“社会细胞”——家庭的作用推动读书活动走向社区。

杨跃箭校长说,目前正在开展的读书活动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区的“三走进”活动,目的在于将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教育共同体。通过在学校中开展读书普及活动,对家庭和社区形成联动效应,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阅读风气的形成和文化建设的开展。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郭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机制,需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和社会公众参与其中;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需要通过搭建“妇孺皆可行”的读书平台,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和他们的幸福指数。从这个意义上讲,成都市鼓励全体市民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体现了管理理念的进步。

“成都市开展个人、家庭和社区读书联动的做法对于知识交流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很有意义。但同时也需要通过各方努力,创造出更多引导和推动市民阅读的样式和途径。”郭虹说。

[链接]

“世界读书日”

令我们检视读书的嬗变

贾梦雨

今天(23日)是第13个世界读书日,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在文字媒体中,报纸以74.5%的阅读率位于首位;杂志阅读率为50.0%,排第2位;互联网阅读率为36.5%,排第3位,比2005年的27.8%提高了8.7%;图书阅读率为34.7%,比2005年的48.7%降低了14%。网络阅读首次超过图书阅读。中国每年出版各类图书不下30万种,但户均消费图书仅1.75本,世界最大的图书生产国,却是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采访中记者发现,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功利性阅读大大超过了人文性阅读,流行性阅读超过了经典性阅读,泛阅读化时代的阅读倾向理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网络阅读超越图书阅读

有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1亿人,以网络文学、电子图书和电子杂志等为主体形成了数字化阅读趋势。较网络阅读更为广泛的是“荧屏阅读”,比如说,收看一些电视讲坛类节目,也能算得上是一种阅读。

南京29中校长孙汉洲说,现在中学生的阅读已经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不少学生的阅读甚至局限于网络阅读,这种趋势在近几年越来越明显,有的学生甚至表示课外读纸质图书不习惯了。南京先锋书店总经理钱晓华更有体会,他的书店多年来一直坚持做学术书,培养了大量的读者群,在学术圈内赢得了广泛影响,不过,随着网络化的到来,这个读者群也出现了松动的迹象,一些读者现在渐渐习惯于网上购书、网上阅读,因而,书店也在探索网络销售的新模式。

据新华发行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金国华介绍,目前几家比较大的网站如当当网、卓越网等,网上图书销售的增长速度达到了惊人的70%-100%左右,与此同步的当然是网络阅读的方兴未艾,图书的传统发行模式显然受到了挑战。一代年轻的网民已经很少走进新华书店,网上购书、网上阅读正在成为时尚。因而,现在一些出版社的图书出版、发行正在探索与一些网站的深度合作,以寻求互动和共赢模式。

不过,金国华强调,无论如何,网络阅读不会也不应该替代纸质阅读。“纸质阅读那种感觉是无法替代的,纸质阅读有温度,而这种温度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因而,网络时代,人们不应该忘记纸质阅读。”

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

在一个物质化的时代,人们的阅读越来越变得功利化。大中小学生的大量时间花在课外辅导、试题解析等阅读上,阅读视野日渐狭窄。而随便走进一家机场的休息室,陈列销售的几乎全是“老板传奇”、“成功捷径”、“商业秘籍”等,向人们传授着一夜暴富的传奇和策略。一些新华书店里,学业辅导书、工作指导书以及“励志书”等销售一片火爆,而人文类图书往往少人问津,功利化阅读的日益盛行,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浮躁。

阅读越来越现实和功利,临时抱佛脚在“读书有用论”中越来越突出。孙汉洲校长说,现在的中学生阅读的时间已经被课程学习挤压殆尽,学生的阅读主要是为了应试,功利化阅读非常明显。比如说,很多学生都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读《读者》、《散文》、《小小说选刊》以及一些作文选、美文集萃等,而这完全是为了应付作文考试。尽管这些刊物有一定的品位,但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人文诉求。由于阅读时间有限,现在到图书馆借书的同学越来越少。高考开出了20本必读书,现在考其中的五六部,不过,由于没有时间阅读,老师们只能弄出一个故事梗概来帮助学生应付高考,比如说,阅读《红楼梦》,语文老师弄出一个人物关系图,让学生“恶补”一番以应付考试,这等于说是吃一个别人嚼过的馒头,根本不能理解原著的深度与广度,更谈不上体味原著的人文内涵。

金国华说,现在的全民阅读越来越细分,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主要表现在生活、工作以及专业化方面,而这些书的销售每年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时代华语图书出版公司品牌推广部总监助理赖义羡说,现在不少出版社迎合了读者的这种诉求,一切以经济效益为重,忽略社会效益,尤其是冷淡人文类图书的出版,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

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

阅读也越来越休闲和浅化,畅销小说或报纸杂志甚至速读选本等,渐渐成为人们缓解压力的精神快餐,而随着这种社会潮流的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陶醉在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快感中,在一种甜腻腻或者隔靴搔痒的感觉中体验社会。“心灵鸡汤”、“猎奇搜怪”、“明星传记”、日韩影视小说乃至家长里短、人生感悟等浅表化的阅读正成为大家的选择。图书给予读者的,不再是深沉的思考,更多是一种休闲文化消费。孙汉洲校长介绍说,现在不少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地下”看的书主要包括武打和言情,还有就是这些流行性肥皂沫式的图书,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很肤浅,满足于浅表化的接受,孙校长用“非理性阅读”来形容如今中学生的阅读现实。而据了解,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就有20部之多,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柏拉图的《理想国》、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等,教育部门还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这个规定,显然是为了加强中学生的经典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据金国华介绍,现在全国每年出版新书十多万种,读者的选择面很广。不过,从销售情况来看,读者的阅读兴趣显然越来越集中在休闲娱乐等方面,一些流行性的畅销书日益成为出版社的盈利亮点。赖义羡说,现在不少出版社正在为这股风气推波助澜,选题跟风炒作,原创力低下。其实,出版社应该在引导读者趣味方面多做努力,营造一种更加健康的阅读氛围。

30年流行阅读:

一部个人完成成长史

陈香

回望30年的中国流行阅读史,我们惊讶地发现,30年的文化轨迹是通过流行阅读辐射出来的,与时代文化心理的变化紧密相关。如果一定要给30年的流行阅读史戴一个“帽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将其概括为一

部“个人完成成长史”。

精神阅读完成思想解放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洋溢着阅读激情的阅读饥渴时代。

在大众阅读领域,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痴迷”阅读现象:男性读武侠,女性读言情。武侠的代表是金庸与古龙,言情的代表是琼瑶、亦舒。同时,80年代的纯文学与流行文学其实分得不是很清楚,很多严肃文学如同流行文学一样流行,如柯云路的《新星》。“改革文学、伤痕文学,王蒙、刘心武的作品,都很流行。”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陶东风告诉记者。

三毛也成为了80年代最热的文化明星之一。到了80年代后期,汪国真成了炙手可热的文化明星。有意思的是,在80年代那样一种启蒙的氛围和语境当中,思想文化著作、尤其是哲学理论书成为一时之时髦。美学热,李泽厚的著作,萨特、尼采的著作,包括80年代后期流行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成为当时的流行读物。张颐武认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混在一起,是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让人从过去计划经济中比较压抑人的个性、让个人得不到发挥的氛围中挣脱出来,通过通俗文化达到感性的解放,通过理论和哲学达成理性的革命。于是,看起来是天壤之别的两种阅读,构成了那个时代重要的精神生活。

市场经济催生“物质阅读”

上世纪90年代,中外名著、言情、武侠类小说依然盛行,外国文学阅读已向时尚化转变,财经、应用类图书开始受到出版界注意,科幻渐成新宠。

从80年代后期开始热起来的王朔小说,到90年代达到最热;8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先锋文学,到90年代居然成为了一种时尚符号;同样尴尬的还有张爱玲热、林语堂热、梁实秋热、王小波热、《围城》热,以及周作人散文的兴起,在不断的文化生产中一层层的被剥去了本来丰富的内涵,塑造成了精致而易于消费的“精品”。

90年代,市民化书写、市民审美趣味占据了文坛的广阔领域,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刊和出版业走向。譬如,“新写实”的代表人物池莉的作品,由平民“仿真”走向了都市传奇,跟大众文化趣味一拍即合;名人传记广为出现,赵忠祥、庄则栋、倪萍、杨澜、姜昆、宋世雄、吴士宏等成为时代之偶像,《废都》的广为流传似也象征着人文精神的崩塌。

与之同时,要给80年代到90年代的社会变化和转型提供解释和思考的流行读物大量出现,《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中国可以说不》等通俗读物成为一时之流行;而一个被称为小资或者白领的阶层开始崛起,《格调》一类的流行读物给这个群体提供了他们所希望的生活方式,村上春树的作品给他们提供了似是而非的文化想象;反腐文学的流行表明了市场经济下人们对秩序的渴望,有了秩序物质生活才有合法性。

上个世纪末,《老照片》的出版开启了一个读图时代,二月河帝王书系开创了电视、图书互动的出版新格局,《绝对隐私》窥探欲之类的阅读也开始盛行,而实用管理类的书也越来越风行,《谁动了我的奶酪》、《穷爸爸,富爸爸》成为一时之流传;大到国家小到组织乃至个人的生涯设计,一波又一波,诸如《学习的革命》、《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11条准则》、《哈佛女孩刘亦婷》都表明我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个人的发展方式。

“90年代是一个从精神解放向物质解放过渡的时期,人们忙于给精神解放奠定物质基础,但反而把精神淹没了。人的生活落到地面,变得平庸、平常,没有高蹈宏大的目标,而物质性变得更坚实。”张颐武用了一个比喻,80年代是头着地站起来,而90年代是倒过来用脚——物质来站立了。

新世纪应对生活,想象中国

新世纪的阅读看起来纷乱繁杂,青春、言情、财经、励志、名人、小资、卡通、网络、魔幻、玄幻、盗墓、穿越、漫画热蹿升,其实还是有迹可循。

首先,这是一个商业图书爆炸性膨胀的年代,商业成为主导文化,企业家取代80年代的哲学家、90年代的文化明星,成为时代的偶像。企业家的传记成为中国梦之一种,广为流行;而中国越来越加入世界大家庭,“告别民族悲情,需要一个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解释,这种解释是理性的探讨,如《世界是平的》,而非90年代的宣泄性的《中国可以说不》;其次,解释中国,通过商业经济来解释中国,而新世纪的中国作为世界新舞台,也激起了国人对大国的想象,《大国崛起》的流行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张颐武告诉记者。

其次,市场经济靠个人应对生活,而当下日常生活的复杂性远远甚于80年代,如何应对现实生活的挑战的阅读成为一时之流行。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细节决定成败》、《蓝海战略》、《圈子圈套》等职场书广为流传,成为流行阅读主要目的之一;而在压力陡增的现实生活中,通过阅读来慰藉心灵、释放压力,也成为流行阅读的风向。如几米的“都市温情绘本”系列,抚慰都市人孤独易感的心灵,于丹的《论语》系列,正是指导人们在市场的压力下寻找心灵的快乐生活,张颐武将其称之为心灵的“及物”;传统文化热的复归,陶东风认为是一种寻找精神家园与满足消费欲望间“很奇怪的合谋”;而魔幻、玄幻、盗墓、穿越、漫画热等大众阅读,正是为现代人舒缓、释放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提供出口。

同时,新世纪成了80后年轻人文化主导的社会。“韩寒、郭敬明等一批青春写手的崛起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重大文化现象。”陶东风表示。一种全新的青春心理体验或者全然架空的想象写作,取代了原来的社会现实描写。

综观30年来的流行阅读,专家都认为没有优劣之分。“看起来80年代的阅读更高雅一些,但是,现在的阅读是,很多偏僻的书也有很多读者。如果说,80年代的阅读更纯、更天真,则现在的阅读更世故、更成熟。”张颐武告诉记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阅读,价值标准没有通约性。随着日常生活的主题越来越突出,个体应对生活的能力也必须要越来越强,则阅读走向更私人化,是一个趋势。”陶东风认为。

篇5:为——读书 演讲稿

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有一片辽阔无限的土地,这片土地是我的第二个母亲——中国!而这方土地上,有一群坚韧顽强的人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名字—中国人!

中国,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曾经有过无数的人为了它的崛起而付出,甚至牺牲生命。在漫漫长征路上,一位老班长为了其他小战士能走出草原,而牺牲了生命,在弥漫着硝烟的战场上。无数革命烈士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和祖国的繁荣而抛头颅,洒热血......中国能有今天的繁荣稳定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应该为祖国的强大尽自己的一份力,不让中国的社会稳定受到危害。

中国的快速发展巩固了它在世界是的地位,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可近几年来,日本人做出一些对我们十分不友好的行为——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他们无理地持强硬态度,非法扣留我国渔船,拘留船长,这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对此,一些人士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方式,举行了“涉日维稳”示威游行活动,这不仅没有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反而还对社会的稳定和祖国的和平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我们爱国的心是没有错的,但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现在还只是中学生,我们应该把爱国之情放到学习中去,勤奋刻苦,认真学习,努力成长,长大后为为建设祖国献出自己的力量。现在,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国家,相信党的能力,相信中央政府能把这些事情处理好。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进步,让自己取得更多的知识,因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祖国的繁荣富强由我们来奋斗,祖国的美好明天由我们来创造,这片华夏土地将永远焕发光彩,莹莹光不尽,永远闪耀在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

少年周恩来曾说过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中国已经崛起,但我们还应推动它前进的步伐,让它更加的繁荣富强。所以,让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读书,奋发成才,为中国的振兴在创辉煌!“伟人们的足迹向我们昭示,我们也能使自己一生变得高尚。

”伟人们已经为我们铺下了道路,只要我们沿着他们的足迹,继承他们的精神,为中国读书,我们的一生也能和他们一样。读好书是为了我们的未来没有那么辛苦,读好书是为了我们能为中国作出贡献。读书不需要什么,只要我们课前预习,上课认真,课后复习,课余勤学,我们也能把书学好。只需要这样,不用做什么,我们便能学到知识,为贡献祖国打下基础,何乐而不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2.为祖国而读书

各位晚上好,首先,我很高兴今天可以站在这里与大家一同分享我对于“爱国”的一些想法。前面的几位同学,或小中见大、或引经据典,谈了很多。我不敢班门弄斧与之媲美,也不愿步人后尘,贻笑大方。在这里,我只想提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爱国?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居。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爱国,这就是中华儿女的爱国心语,这就是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与国共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我们的岁月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而中华的儿女,热血挚诚,自古至今,爱国之心,未减而增!

或是将士侠客,长剑当空挥,斩去敌首无数;或是儒文雅士,执笔临风书,唤起民众千万。

岳飞脊刺“精忠报国”,豪言壮语无需,只是一声令下,只是利剑一挥,报国之心,昭然

可视。诗圣杜甫一吟成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国之心,由此明示。

如今,我们的祖**亲已经60 岁了。60年,弹指一挥间,旧中国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过去。今天,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科技硕果累累;我们的教育日新月异;我们体育突飞猛进;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60年,祖国的天“春风杨柳万千条”;祖国的地“青山着意化为桥”;祖国的儿女“遍地英雄下夕烟”。60年的励精图治,60年的上下求索,如今的祖国早已挺立在古老的东方,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昨天是一页翻过的历史;今天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明天是一幅宏伟的蓝图。“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今天,我可以说在座的每一位都有爱国的意识,请大家注意我说的是“可以说”,不是我“肯定”。为什么这么说?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

通常我们接触到的回答是为自己而读书!这也是家长从小对我们的灌输,他们告诉你:你要好好念书!只有这样,才可以有个好饭碗,才有好前途。这是多么的渺小和无聊!你绝对不应该单是为找个饭碗而活着!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曾经说过,要找个饭碗吃饭太简单了!拿个刀子,找个人随便捅一下,绝对一辈子有了饭吃,而且还有人伺侯,还有人为你做饭,睡觉时还有人为你站岗,你的东西一样少不了!那不就解决吃饭了吗?当然,也有很多人说我为了兴趣而读书,简直就是胡扯!你现在学的专业是你感兴趣的、热爱的?有几个人能拍着胸脯说:没错!我就是喜欢,就是热爱,就是愿意为之奉献一生?读书的真正目标不应该是兴趣,而应该是责任,我们读书是为了国家,国家需要人才,国家需要干部,国家需要建国的栋梁。国家为什么培养你?因为国家在期盼着你的贡献,期盼着你的未来,因为有一天你会长大,有一天你会学成,你要为国家做事,所以国家才在你身上投资,让你为国效命。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爱国常常在一个微小的地方。“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肩负着国家的荣辱,人家看到我们就看到国家的希望。所以,我们应该用勤劳的双手让祖国繁荣昌盛,用坚强的臂膀给祖国安定祥和的环境。

我的演讲即将结束,而我相信,爱国的含义大家也都已知晓,但怎样去爱国却还没有一个圆满的答案,这或许是永远无法用语言能够概括出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会相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填写自己的答案。

最后,寄一语与在座的各位共勉:

书山立马,锦绣屏列,敢问青春无悔。

学海遨游,不堪窥岸,笑傲百舸争流。

以上是我的见解,谢谢大家。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读书是为什么?为自己?为父母?为祖国?我想,大多数人是回答都是为自己而读书吧。但是,大家却没有真正了解读书的重大作用,我们读书的最大有益于的是祖国,所以,我们应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从哪里来的呢?是周恩来说的。这句话鼓舞了中国千千万万的人民发奋读书,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贡献社会,成为一个对人民、社会有用的人。

周恩来小的时候,有一天,东关模范高等学堂的魏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的同学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还有个同学说:“为了帮助父母记帐。”魏校长问周恩来:“你呢,为什么读书?”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常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自己

在阅读书报时思考的问题。他学习,只为一个目标,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兴盛,像巨人一样挺立在世界而读书学习。而今天,我们又有几个人是这样想的呢?

古往今来,许多人为了祖国而发奋读书,长大后纷纷为祖国作出重要贡献。他们读书,不只为自己,而是为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读书。

那时,他们的学习环境较恶劣,但是,他们为祖国而读书,认真学习。

而我们现在,坐在舒适的教室里,有课本,有讲台,有桌椅,有风扇甚至还有电视机和CD,更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好好读书。读好书,我们可以为祖国效力。如果我们读书是为了祖国,那么,我们的人生一定过得辉煌灿烂。

我们是21世纪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承担起祖国建设的重任。要是我们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我们用什么来谈我们有能力把祖国建设得更美?难道我们只会说大话吗?要想把中国建设好,光有热情,承诺,目标是远远不行的,它需要我们用知识,用才华,用行动去证明。

篇6:为祖国而读书演讲稿

为祖国而读书演讲稿1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它,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带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懂得了“人类社会的起源”,认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从书中,我认识了蓝色的地球和深远的宇宙,认识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翻开历史的书页,我仿佛听到了斯巴达克的怒吼,听到了滑铁卢的炮声,听到了原子弹的轰响,听到了天安门前国歌的奏鸣……从字里行间,我懂得了美与丑,好与坏,懂得了正义与邪恶,也懂得了做人应该具有的尊严。

书,是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到底是为谁而读书呢?答案是:为祖国的未来而读书。

高尔基说过:“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的确,书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造就了无数有用之材,为社会创造出许多辉煌。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作家、画家、诗人……所有取得成就的人,有谁能离开书的铺垫呢?马克思若不是阅读了1500多种书籍,怎能创作出《资本论》?歌德若不是博览群书,今天就没有人能阅读《浮士德》。书如此神奇,如此宝贵,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它,为自己而读书,为自己的幸福未来而读书。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生活更充实;书籍能使我们坚强、忠诚,有理智;能使我们品德高尚,心灵美好;能使我们心智明晰,神思飞扬。书籍,无愧为人类的“长生果”。为自己而读书,不是为了他人,这是我们自己受益。

培根有句名言:“书籍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舟,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朋友们,书籍曾引导人类冲破黑暗,走向光明,跨入崭新的世界。为自己读书,为祖国的未来和美好的明天而读书,而书籍也将继续引导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为祖国而读书演讲稿2

周恩来少年是曾经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一天,魏校长亲自给学生们上政治课,他问:“你们为什么读书?”一个官僚的儿子回答说:“为做官而读书。”一个鞋铺老板的儿子回答说“为挣钱而读书。

”校长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这时,周恩来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一震。“好哇!为中华之崛起!为中华之崛起!魏校长重复了两遍,转向同学们说“我们中国人就该有这股志气。

你们说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铿锵有力的回答回荡在整个教室。我感受到我们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将来幸福日子,而不顾国家的安危,我们应该向周恩来学习,那为国家着想的精神。我们不要光想着有钱,就可以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靠自己的实力来为中华民族共和国加油,做贡献。

为祖国而读书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都会沐浴在阳光下,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庄严肃穆的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时候我们的心中油然升起一种爱国之情,如果我问大家:“你热爱我们的祖国吗?”我想大家一定会自豪地说:“爱”。是的,作为炎黄之孙,爱国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作为跨世纪的高中生,你是否意识到:我该如何报效我的祖国呢?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志士为了报效祖国,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辉煌。

在古代,楚国诗人屈原把满腔的热忱溶于《离骚》之中,含恨而逝。宋朝爱国名将岳飞,背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伴随着他走过了多少个戎马春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首《过零丁洋》至今还震撼着我们的爱国之心。清朝禁烟大臣林则徐在赶赴广州之前给他的老师留下了一句诗:“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近代,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还有秋瑾的诗,田汉的词,聂耳的曲。多少革命老前辈用生命和青春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周总理的大衣,朱总司令的扁担。他们把自己的爱国之情表现在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现代,雷锋叔叔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梁帆同学把爱国之情表现在维护祖国的荣誉上。国内外的华人华侨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祖国的建设。

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大家还记得吗?在抗洪救灾中,我们学生永远是积极响应号召的主流队伍,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炸毁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件中,我们用笔强烈谴责了北约的暴行。在“九、二一”台湾大地震中,我们学生也是行动的先锋。在贫困山区我们捐款捐物建起“希望工程”。

学生的义务就是学习,我们要把强烈的爱国之情投入到学习中去,知识才是力量,没有科学文化你何以谈报国?别沉迷于华而不实的容貌中,低级、庸俗的玩乐中,别终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也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出了这道校墙,我们要面对的是社会的纷繁复杂。是我们单纯稚嫩的思想所必须接受的。只有在校园里学好知识,练好专业,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所谓:看世间风云变幻,谁主沉浮?二十一世纪,你我都将是风流人物。九百六十万神州任尔驰骋。

同学们,二十一世纪的洪钟已经敲响,中国,这条东方巨龙业已腾飞“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伟大任务就由我们来承担,同学们,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由我们托起,让这句不朽的名言不再成为空谈,不再成为口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祖国而读书演讲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约一个世纪以前,有一位单瘦的学生充满自信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人是谁啊?是啊,他就是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用毕生的心智实现了他年轻时的诺言,赢得了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敬重,成为了一代伟人啊!。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热爱你的祖国的话,那么,认真读书吧!书籍是全人类的智慧,它可以帮助你跟上时代的步伐,你的祖**亲正等着你去为她增加力量。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热爱生命的话,那么,认真读书吧!因为个人的前途只有和民族、国家的利益紧紧相联的时候,生命之花才能开得灿烂。

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篇章滋润、教益着后人。那些先辈、英烈、伟人、学者之所以走过璀璨的人生之路,都得益于他们的广蓄博收,孜孜以读。现在连外国人都在学习我们先人的经典著作。可是我们有的同学一碰到写作文就犯难。还很辛苦的去上课外补习作文。殊不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大同小学安静、明亮的图书室向每一个爱读书的人敞开,大同小学一万多册精美的图书向你招手。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向知识进军,用书籍点燃智慧的明灯,“欲养鲲鹏志,先要精读书!龙从书海跃,鹏自笔山飞!”

让我们心中永远记住这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谢谢大家!

为祖国而读书演讲稿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每一天我们都坐在明亮教室里,安静的读书、学习,大家都是为什么而读书呢?有人说:“我为金钱而读书。”有人说:“我为名利而读书。”

但 是谁又能说出像周总理那样的豪言壮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坐在安全的教室里时,是否曾经想到过,在原来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世界证据动荡不安的环境下,那些人是怎么读书的;在我们因为游戏而流连忘返时,是否想到过,原来的人虽没有好的条件,但是也在努力读书。周总理他们生活的年代中,到处都混乱不堪,那时正是清末民初之际各地战乱频发的时候,全国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世界列强都争着瓜分中国的领土,中国就像一头任人宰割的绵羊,整天在西方列强的混乱政局下生活着。虽然这时的国家不富强,可是他们还能够认真读书,我们又何尝不能呢?

古人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句子都是为了教导我们好好读书,可能有人会问:我也知道要读书,可是书读成了,也有学问了,我们用来干什么呢?我要说:“当然是建设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国家建设的富强、美好,使其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怎么去复兴我们的民族呢?在这个伟大事业中学生应怎样做呢?现在同学们已进入科技信息时代,国家与国家实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之争实际上就是民族之间青年学子比学习的竞争。布什打败萨达姆不是“正义”打败“邪恶”,而是“高科技”打败“低科技”,“先进生产力”打败“落后生产力”。

事实证明,知识就是力量。在今天这个能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里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二十九卷全部内容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的信息时代,一个发育的大脑,一份学习的热情以及把知识融入到工作中去的能力是使中国富强兴盛的关键。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够认真读书,好好读书,努力读书,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上一篇:请别把《百家讲坛》当成学术论坛下一篇:月小师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