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对应翻译

2024-04-21

伶官传序对应翻译(共6篇)

篇1:伶官传序对应翻译

原文:

君子所求于人者薄,而辨是与非也无所苟。孔子罪宰予曰:“于予与何诛①!”罪冉求曰:“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②。”二子得罪于圣人,若当绝也,及为科③以列其门弟子,取者不过数人,于宰予有辞命之善则取之,于冉求有政事之善则取之,不以不善而废其善。孔子岂阿其所好哉?所求于人者薄也。管仲功施天下,孔子小之。门弟子三千人,孔子独称颜回为好学,问其余,则未为好学者。闵损、原宪、曾子之徒不与焉;冉求、宰予之得罪又如此。孔子岂不乐道人之善哉?辨是与非无所苟也。所求于人者薄,所以取人者厚。

盖辨是与非者无所苟,所以明圣人之道。如宰予、冉求二子之不得列其善,则士之难全者众矣;恶足以取人善乎?如管仲无所贬,则从政者若是而止矣;七十子之徒皆称好学,则好学者若是而止矣,恶足以明圣人之道乎?取人如此,则吾之自取者重,而人之所处者易。明道如此,则吾之与人其所由可知矣。

故薄于责人,而非匿其过,不苟于论人,所以求其全。圣人之道,本乎中④而已。

【注】

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②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③为科:评定等级。

④中:指中庸。

译文:

君子要求别人的东西很少,但分辨是非时却一点不马虎。孔子指责宰予时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我能批评他什么呢?”指责冉有又说:“你们敲着鼓去攻击他就行了。”这两个人得罪了圣人,孔子好像和他们决裂了,等到评定学生等级时,挑选的不过几个人,因为宰予善长辞令而被他选中,冉有善长政事也被选中,并不因为他们的缺点而忽略他们的长处。难道这是孔子讨好他喜欢的人吗?只不过是由于对别人的要求很少而已。管仲的功绩造福于天下,但孔子却轻视他。有三千名学生,只表扬颜回好学,问到其他人,他就说,没听说谁是好学的。闵损、原宪、曾子等人都不在好学之列。冉求、宰予又这样得罪了孔子,难道孔子不喜欢谈论别人的长处吗?只不过分辨是非一点不马虎,要求别人的很少,别人向他学习的却很多。

分辨是非不马虎可以阐明圣人之道。假如像宰予、冉求这样的人都不可列入好的一类,那么就难找到十全十美的人了,哪能发现别人的长处呢?假如对管仲不去批评,那么从政的人只要做到这种地步就会停止,七十子都被称赞好学,那么好学的人只要像他们那样学习就会停下来,怎么能解释圣人之道呢?这样选取人的长处,我自己可以学习的就会很多,人们处世就会容易。像这样明白道理,那么我和别人运用的方法就很清楚了。

因此说对别人要求少,并非掩盖他的过失,谈论别人不马虎,才可以要求他全面。圣人之道,建立在中庸的基础上。《春秋》的大义难道比这还容易吗?

篇2:伶官传序对应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1

伶官传序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注释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理:道理。

岂:难道。

人事:指政治上的得失。

原:推究,推其根本,形容词用作动词。

世言:世人说。

以:把。

立:即位。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一定。

乃:你的。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少牢:祭品,用一猪一羊。牢,祭祀用的牲畜。

锦囊:丝织的袋子。

前:在前。

负:背负。

及:等到。

凯:凯歌,打胜仗时所奏的曲子。

旋:归,回。

方:正在。

系:捆绑。

组: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

函:匣子,名词用作动词,指用匣子装。

仇雠:“雠”与“仇”同义,仇敌。

一夫:一个人。

仓皇:急急忙忙的样子。

及:等到。

断发:把发髻割下扔在地上,表示甘愿掉脑袋。

抑:还是。

本:探求,考察。

书:《尚书》,儒家经典著作。

兴:使……兴旺。

逸豫:安闲快乐。

迹:迹象。

举:全,所有的。

莫:没有人。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赏析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况。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当时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做了记载。这个故事生动而又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入文中。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论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代: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用漂亮的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于是作《伶官传》。

注释: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伶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原:推究,考查。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长子,继父为晋王,又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称帝,国号唐。同年灭后梁。同光四年(926),在兵变中被杀,在位仅三年。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shǐ)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晋王:西域突厥族沙陀部酋长李克用。因受唐王朝之召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后封晋王。矢:箭。梁:后梁太祖朱温,原是黄巢部将,叛变归唐,后封为梁王。燕王:指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其子刘守光,后被朱温封为燕王。此处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说法契丹:宋时北方的一个部族。与:赐给。其:语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乃:你的。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幕僚随从。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纳之:把箭放好。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系:捆绑。组:绳索。函:木匣。此处用作动词,盛以木匣。先王:指晋王李克用。仇雠:仇敌。一夫:指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发动贝州兵变的军士皇甫晖。誓天断发:截发置地,向天发誓。岂:难道。欤:表疑问的语气助词。抑: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或者”、“还是”。本:考究。迹:事迹,道理。《书》:《尚书》。逸豫:安逸舒适。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nì),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举:全、所有。忽微:形容细小之事。忽是寸的十万分之一,微是寸的百万分之一。溺:溺爱,对人或事物爱好过分。也哉:语气词连用,表示反诘语气。

赏析:

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扬后抑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以叙史为主。作者于开篇之首即开宗明义,用一兼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又具有论战性,一反当时流行的宿命论的历史观。前人曾评此句是“起势横空而来,神气甚远”。文章接着写道:“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表明作者将列举庄宗得失天下的史例作为论据,对上述论点加以论证。这一过渡句的运用,使论点与论据间衔接紧密自然,论点有总领全篇之功,而下面文字的`出现又不致突兀。

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并未赘述庄宗身世或伶官轶事,也未过多地列举史例,而是从纷繁的史料中,仅选取了传奇色彩较浓,颇具典型意义的庄宗得失天下的史事,以洗练的文字,沉挚充沛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纵横捭阖的气势加以叙述。据说,晋王李克用与梁王朱温结仇极深。燕王刘守光之父刘仁恭,曾被李克用保荐为卢龙节度使。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辽太祖)曾与李克用把臂定盟,结为兄弟,商定共同举兵讨梁。但刘仁恭与阿保机后皆叛晋归梁,与晋成仇。李克用临终时以三枝箭作为遗命,要其子李存勖为其复仇。李存勖兵精将勇,东征西讨,于公元913年攻破幽州,生俘刘氏父子,用绳捆索绑,解送太原,献于晋王太庙。公元923年,李存勖攻梁,梁兵败,朱温之子梁末帝朱友贞命部将杀死自己,李存勖攻入汴京,把朱友贞及其部将的头装入木匣,收藏在太庙里。李存勖还曾三次击败契丹,为父报了大仇。但他灭梁以后,骄傲自满,宠信伶官,纵情声色,使民怨沸腾,众叛亲离,在位仅三年就死于兵变之中。在叙述这段史事的过程中,作者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通过一盛一衰的对比,一褒一贬的抒情,给人以强烈的碰撞感、落差感,引起读者心灵的震颤,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正如前人说:“叙唐庄宗处,倏而英俊,倏而衰飒。凭吊欷歔,虽尺幅短章,有萦回无尽之意。”作者于叙事之后,又以两个反诘句回扣主题——“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至此,对比论证初步告一段落。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中,作者由叙事转入论理,论证步步深入,立意层层递进。从“《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自然引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的论点。为增强这一论点的说服力,作者又将庄宗得失天下之事浓缩为一段简洁对偶的文字,反证此论,再次通过一盛一衰的强烈对比,与篇首的立论形成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之势,使此文的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胸臆仍未尽抒,又进一步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样一个论点,令读者的认识随着作者的笔触进一步深化,以历史的教训中受到更加深刻的启迪。“忧劳”、“逸豫”、“忽微”、“所溺”皆为人事,因此,上述两个论点,既是中心论点的深化,又是其具体化。作者于全文论证的高潮处蓦然收笔,可谓言已尽而意未绝,令读者有余音绕梁之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此处以点睛之笔,阐明了作者写作《伶官传》,“善善恶恶”的目的并非就史论史,而是具有广泛而现实的醒世意义。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在语言特色上,具有“语言委婉,气势旺盛”、“文笔酣畅,波澜起伏”和“平易自然,简约凝练”三个特点:

1.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旺盛。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五代史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上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篇3:《伶官传序》自主学习设计

本设计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第一环节, 圈点批注课文, 检测自读情况;第二环节, 编出庄宗年谱, 探究课文内容;第三环节, 提供相关材料, 赏析文章技法。

一、导读:激发兴趣

教师简略介绍《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内容和北宋的政治形势, 为学生自读做好准备。

二、自读:圈点批注后用练习检测

(1) 明确自读目标 (投影出示) :a.理解字词, 疏通全文;b.探究文章主旨及说理方式;c.文章史实的作用及作者写作意图。

(2) 结合自读目标在文中圈点批注, 教师个别辅导。

(3) 投影出示检测内容, 学生练习。

检测设计要紧扣自读目标———精当, 又要兼顾到后面两个教学环节———含而不露且适当拓展。 (文后附检测练习一份)

三、研读:编出庄宗简要年谱, 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1) 教师提示:关于年谱。

(2) 学生研读课文, 试编庄宗年谱。

(3) 视情况提示: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李存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4) 相互交流, 形成共识。

公元908年, 24岁, 嗣位晋王, 接受遗命;公元912年, 28岁, 兵破幽州, “系燕父子以组”;公元923年, 39岁, 魏州称帝, 建立后唐, “函梁君臣之首”;公元926年, 42岁, 兵变被杀, 后唐灭亡。

(5) 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 如果把其父李克用在世时所参与的征战也包括上, 那么庄宗夺天下历时20年以上。然而由盛到衰却不到4年的时间。这一盛一衰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呢?

由于文中庄宗“逸豫”的详情未提, 所以在此探究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空谈, 可拓展阅读《伶官传》的相关材料。如课后附录材料。

(6) 用铿锵的语调诵读庄宗忧劳兴国的语句, 并想象描绘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雄姿英发形象。

(7) 用低沉的声音缓慢的节奏诵读庄宗逸豫亡身的语句, 并想象描绘其君臣凄然相向、泪如雨下的悲惨情景。

(8) 何独庄宗,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例子太多了。展开联想, 联系历史上、生活中的实例, 进一步领会作者“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的观点。

(9) 盛也庄宗, 衰也庄宗, 庄宗消失在历史上的潮流中。然而在一百多年后的宋代中叶, 欧阳修为什么却要旧事重提呢?

四、赏读:结合相关材料揣摩文章技法

材料1:《古文观止》对《伶官传序》的总评是:“起手一提, 已括全篇之意。次一段叙事, 中后只是两扬两抑。低昂反复, 感慨淋漓, 直可与史迁相为颉颃。”

材料2:清人王符曾评《伶官传序》:“前用摹马, 后用披剥, 忧劳逸豫, 归之人事, 极痛快文字。要只善用抑扬耳。”

结合投影出示的这两则材料揣摩文章是怎样使用“抑扬”笔法的。

明确:文章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第2段的叙事语势比较平缓, 虽无任何议论, 但寓论点于叙事之中, 以叙事验证论点。第3、4两段的议论都是欲抑先扬, 先论其“壮”和“盛”, 然后评其“衰”, 揭示了盛衰在于“人事”的道理。

五、比较阅读 (课后进行)

本文与《六国论》都是史论, 都是借古讽今之作, 又是同时代作品, 不妨进行比较阅读。提示:

(1) 两文都是借古讽今之作, 文章中的“古”和“今”分别指什么?

(2) 两文通过分析史实, 各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篇4:《伶官传序》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25-01

《伶官传序》一文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散文,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所作的序,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行文特点,都堪称典范。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文言字词上的障碍不多,作者感情充沛,是一篇适合学生诵读的好文章。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重点确定为因声求气,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在音节字句中寻求神气。课上完了,对于本节课的诵读教学,有这样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诵读要有目的

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层次性和目的性,老师要让学生的阅读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任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安排了有层次性和目的性的诵读。预习的时候我把读分成了三大步:首先是初读,读清字音和停顿;接着是自由朗读,做到读得流利,有一定的抑扬顿挫;然后是译读,对照课下注释翻译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在学习了朗读的基本表达手段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作者感情鲜明的句子来自由朗读,体味文章情势的变化。品读之后让学生快速朗读全文,理清本课的论证思路。在每一读中,我都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由易到难,一步一脚印,一步一落实。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诵读中,逐渐走进了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收获。

二、诵读要有方法

实际上,诵读的基本方法学生心里是有数的,只是他们缺乏主动诵读的意识,读的时候往往忽略方法。所以,诵读之前,我先讲了一点诵读的基本表达手段,在语调、语气、轻重急缓上做了详细地指导,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反复强调诵读的灵魂是情感,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这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诵读方法,同时诵读的意识得到了强化,自然而然他们就有了诵读的冲动。

三、诵读要有变化

诵读要有变化是指读的形式要多样,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师生配合读、范读等,可读全篇,可读几段、还可读几句、读一句。多种形式的吟诵涵咏,同样为课堂弥漫了一层浓浓的古味。学生对文言文就从陌生到走近,再到融入,从生涩到流畅,再到韵味十足。在《伶官传序》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齐读、个别读、范读、细读、快读等形式,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投入了自己最大的热情,表现出了自己最佳的状态。在这里,我想特别提一提“老师范读”。老师的范读如一把钥匙,范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以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引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老师即使不太擅长诵读,也可做这样的尝试,只要投入自己的感情,给学生现身说法,学生同样能够受到教师的感染。

四、诵读要有点拨

诵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为主要途径,但不等于教师可以袖手旁观,让学生随意无序地诵读。教师要时时充当导演和指挥的角色,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子,读出神韵。学生在自由诵读文中有感情的句子后,我和学生共同评价学生诵读中的不足,从停顿、语速、句调等方面给学生做了点拨。点拨之后,学生再读,与前一次比较有长足的进步。另外,对文中重点的句子“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何其衰也”,师生共同做了诵读分析。一番分析之后,不少同学信心大增,踊跃地展示了自己。

五、诵读要有拓展

诵读并不仅仅停留于课本,诵读之后还要有思考。我把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启示。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为逸豫会削弱人的身体,消磨人的意志,熄灭人的精神之光,只有忧劳挫折才会让人意志坚定,走向成功。

篇5:《伶官传序》教案

1.关于作者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尤以散文的造诣最高。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宋史》卷三百十九有传。

2.关于历史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páiyō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

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为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当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3.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系燕父子(系jì,捆绑。)仇雠已灭(雠chóu,同“仇”。)乱者四应(应yìng,应和(hé))

盛衰之理(盛shèng,兴盛。)盛以锦囊(盛chéng,装。)4.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函:木匣→用木匣封装。名词作状语)一夫夜呼(夜:在夜里。名词作状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亡:使国兴,使身亡。动词的使动用法。)智勇:(智勇:有“智”与“勇”的人。形容词动用)5.难词句解析

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理:道理,此处可理解为原因。事:做。人事:可理解为“人为”。

岂„„哉:难道不是„„吗?此处是用反语问句的形式来抒发感叹。

译作: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虽然说是上天决定的,难道不也是人为造成的吗!

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原:推究。

“之所以„„”,“之所以„„者”,都是“„„的原因”的意思,“所以”前的“之”字是结构助词,用于“所”字短语之前,强调“所”字短语。

之:代上一句讲的道理。

译作:推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③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庙:宗庙,祭祀祖先的地方,就是下文的“太庙”。从事:一般的官员。

一少牢:用一只羊、一头猪作祭礼。

译作:庄宗接受了剑,把剑收藏在宗庙里,从那以后,每当用兵的时候,就派遣手下的官员用一只羊、一只猪的祭礼向祖庙祷告,又请出那三枝箭,用锦囊装了,背着(剑)一马为先,等到得胜回来时,再把箭放回原处。④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抑:连词,还是。本:推究„„根源。

“得之”,“失之”中的“之”都是代词,代“天下”。两个“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

自于:由于。

译作:难道是得天下困难而失掉天下容易呢?还是推究那导致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为造成的呢?

⑤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忽微:极细微的事,“忽”和“微”都是极小的计量单位。智勇:有“智”与“勇”的人。所溺:溺爱的人或事。岂独„„也哉!难道仅仅(单单)„„吗?也哉:语气助词连用。

译作:灾难祸害常常是从小的事情上积累起来的,聪明勇敢的人往往被所溺爱的事儿困扰,难道仅仅是几个伶官(造成的)吗?

6.讨论

(1)本文的用意何在?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欧阳修写这篇传记小序,意在发表议论,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当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从文章结尾“岂非人事哉”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这一用意。

(2)本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的?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盛衰由人的主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用一个“原”字推导原因,点出庄宗,作为立论依据,顺势引起下文。

(3)本文结构层次有何特点?

第1段立论,2、3段论证,第4段承上小结,引出教训。(详见“重点图解”)

全文用一个“矢”字作线索。晋王以三矢赐庄宗——庄宗藏之于庙——用兵前:请其矢——负(矢)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一个“矢”字,把关于后唐所以得天下的许多史实联贯起来。

(4)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来阐明事理的?

全文通过庄宗的“得天下”与“失天下”作为主线进行对比,事清而理明。

文章开头“盛、衰”,“得、失”并举。

第3段“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并举。

末段又用“盛、衰”并举。此外,又如两处“方其„„及„„”,对照鲜明,论点非常突出。

(5)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6)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本文语言感情充沛,富于变化。

文章多用短句,多用感叹句(可谓壮哉!何其衰也!岂非人事哉!等等)。

多用偶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国;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等)。

短句与长句交错,陈述句与反诘句交错(岂„„欤?抑„„欤?)又恰当运用虚词(虽„„岂非„„;方其„„及„„;岂„„抑„„;夫„„岂„„,等等)。

文字干脆有力,读起来琅琅上口。

(7)对《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

分析:作者的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个 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根据作者的观点加以推论,似乎统治阶级只要能“谦”而不“满”、“忧劳”而不“逸豫”,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其次,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加以劝戒,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但是作者的观点也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还是逸豫,但统治者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这对当时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北宋王朝之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之灭于蒙古族,其原因之一都在于两宋统治集团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另外,“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深入研讨:

(1)课文第2段称李克用为“晋王”,称李存勖为“庄宗”,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李克用以“晋王”爵位告终;李存勖后来做了皇帝,谥为“庄宗”。这种称呼的方式是史家惯例,读史应注意这个问题。)

(2)晋王临终告庄宗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梁、晋之间仇恨极深。)作者特意提到晋王的这些话有什么目的?(要说明庄宗的前半期不忘乃父之志,所以大有作为,终于灭梁。)

(二)了解课文。1.默读课文一至二遍,着重领会第2、3段的叙事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参考答案如下:

第2段写庄宗不负先人遗愿,每用兵必请其矢,负而前驱。第3段对比叙述庄宗的胜利和失败的情况。

2.问:这段史实说明了什么?(庄宗“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本文重点是说“盛”还是说“衰”?读后作答。

齐读全文后进行讨论。结论是:重点说“衰”。【内容主旨】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岂非人事。2~4自然段以唐庄宗为例,边摆事实,边讲道理,展开讨论。唐庄宗李存勖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这是他成功的时候。但天下平定后,却一夫作乱,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这是他惨败的时候。庄宗成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庄宗败时: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在叙述史实中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从而进一步推出:祸患常积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写作特点】

1.本文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运用正反对比推理,使论证其有极强的说服力。用于推理的事例无可辨驳的史实,使人感到真切而信服。

2.本文感情充沛,语言寓于变化,长句短句错落得体,多用短句,干脆有力,读起来琅琅上口,加上陈述句与反语句反复出现,语气词多处运用,使议论中透出情韵。文章结尾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既是全文的归结,又是格言式的警句,给人以启示。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反诸河,(孟明等)则在舟中矣。4.郑穆公使(之)视客馆,(杞子等则束载,厉兵、秣马矣。)5.若从君惠而免之,(吾等)三年将拜君赐。

三.这样行文,使句式对称,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是一些正反对比的对称句子,不仅有音节美,而且在细细咀嚼中,我们可深刻地领略作者褒贬扬抑的立场,体味到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

【资料窗】

作 业(1)解释写列句中加点的词。【原】

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当“泉”讲,用的是本义。《祭妹文》)武夫力而拘诸原(原野。《殽之战》)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原来。《治平篇》)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推究,探求。)【微】 微行入古寺(隐蔽身份,这是本义。《左忠毅公逸事》)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极小的。《采草药》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其文约,其辞微(微妙,深奥《屈原列传》)恨晨光之熹微(微弱。《归去来兮辞》)微指左公处(暗暗地《左忠毅公逸事》)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如果没有。《荆轲刺秦王》)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不是。《岳阳楼记》)【告】

迁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上报,报告)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陈述《鸿门宴》)自告奋勇(表示,表明)【盛】读shèng

盛衰之理(强盛、兴盛)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丰盛。《滕王阁序》)其意气之盛(盛大,雄壮)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职位高。《师说》)读chéng

盛以锦囊(装。)(2)将下列句中省略发成分补上。

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之)而前驱。(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3)翻译下面的文言短文:

篇6:伶官传序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

庞容

一、导语:李清照有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惨败,同学们记得吗?

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师: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平民百姓也都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为的原因呢?

(板书:伶官传序 欧阳修)

二、解题与了解作者:

1、本文选自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伶官传》。《新五代史》,是和北宋初年的史官薛居正等人编写的《五代史》(即《旧五代史》)相对而言的。所谓五代,是指唐王朝灭亡以后,在中国北方相继更替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十分短暂的政权。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后唐庄宗李存勖(xù)取得政权后,荒淫腐化,癖好音律,宠用伶人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让他们做官掌权,以致败政乱国,只做了三年皇帝便身死国灭。为了提供历史借鉴,欧阳修在《新五代史》里写了一篇《伶官传》,记述了上述的史实。本文是《伶官传》前的序,作者通过对史实的评论,针对当时所谓“天命”的观点,谈了自己的进步见解。

2、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欧阳(参考注释)

师:晚年号“六一居士”,六一何谓也?家有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加上我老头子一个,是为“六一”。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三、(读课文)正字音:盛衰之理(shèng)盛以锦囊(chèng)及仇雠已灭(chóu)

四、研读课文

(一)第一段: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生: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好,我们一起来看作者是怎么借古讽今的。

2、这是一篇史论文,刚才同学说了本文是用后唐的历史教训来借古讽今,那么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前面我们学习过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文,它在第一段就提出了它的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胜,弊在赂秦。那么这里是不是也一样呢?

(学生可能回答:不知道或者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明确:国家兴盛或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本质上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

生:没有。

师:古代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在这里他更强调人事的作用。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是一个什么句式啊?(用的虽是叹号,但还是反问句式)请同学们把它改成陈述句,用八个字表述一下(板书: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作者提出一个论点,必会用一定的论据来证明它。那么接写来作者将用什么例子来证明它的观点呢?

(学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古今异义字。古义:推究。今义:原则,原来)

所以:所+以的固定结构,表示“„„的原因”

(翻译: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小结:

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二)第二段:

重要知识点:

1、词类活用: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名词活用为动词,顶盟约)

2、一词多义:

以:①与其所以得天下(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②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

详细解读:

⑴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世:指世上的人。晋王之将终:主谓短语用作表时状语,“之”用于短语的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终,死。晋王,李克用,先世本姓朱邪,是由北方沙漠地带迁入山西的沙陀部族骑兵的首领。他父亲有军功,赐姓李;他本人替唐王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晋王。也:语气词,表停顿。

⑵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以:介词,把。而:连词,这里表顺承关系,无需译出。

⑶“梁,吾仇也;梁:指后梁太祖朱温。他原为黄巢起义军将领,后投降唐朝,与李克用一起镇压黄巢起义,被封为梁王,赐名全忠。他与李克用为扩充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唐僖宗时,朱温设计谋害李克用,李克用也曾多次上表请求讨伐朱温。唐昭宗时,朱温把李克用包围在太原。后来他迫使唐哀帝“禅位”,自立为帝,国号梁(史称“后梁”),而李克用仍用唐朝年号。因此结下世仇。

⑷燕(yān)王,吾所立,燕王:指刘仁恭父子。刘仁恭原幽州(今北京附近)小军官,投靠李克用夺得幽州地盘,又因李克用保荐,被任命为唐检校司空卢龙军节度使。后背叛李克用,投靠朱全忠。朱全忠灭唐称帝后,封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为燕王。这里李克用说“燕王吾所立”,不是说燕王是他封的,而是说燕王本是他扶持起来的。

⑸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契丹:东胡种族名,当时居住在今辽宁、吉林省一带。唐末,契丹首领耶律(姓)阿保机(名)建国做了皇帝,称契丹,后改国号为“辽”。耶律阿保机曾与李克用约为兄弟,商议共同举兵攻打朱全忠,后来又背约,遣使与朱全忠通好。

⑹而皆背晋以归梁。而:表转折,但是。以:连词,表顺接。归:归附。

⑺此三者,吾遗恨也。此三者:这三件事。遗恨:(死后)遗留下的恨事,亦即到死还感到愤恨的事。

⑻与尔三矢,与:动词,给。尔:代词,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副词,表命令语气,一定。无:副词,表禁戒语气,不要。乃:代词,你的。○写晋王遗嘱,充分表现其克敌复仇的殷切期望,为庄宗的忧劳兴国张本。

⑼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庙:宗庙,古代帝王、诸侯设立的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⑽其后用兵,其后:那以后。其,指示代词,那。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则:连词,就。从事:本指州刺史(地方长官)管辖下地位较低的幕僚随从。这里泛指一般的属官。以:介词,用。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作祭品,称为“太牢”;只用羊、猪各一头,称为“少牢”。告庙:古时帝王和诸侯外出或遇有大事,要向祖庙祭祀祷告,叫告庙。

请其矢,请:请求(取出)。其:指示代词,那。

⑾盛(chéng)以锦囊,盛:把东西装在器具里。以:介词,用。负而前驱,负:背着。前驱:行进在队伍的前头。前,方位名词作状语。驱,本义是鞭马前进,引申为行进。

⑿及凯旋而纳之。及凯旋:等到胜利归来。这是个介宾短语,作状语。及,介词,等到。凯旋,军队打了胜仗,奏着胜利的乐曲回来。凯,军队得胜时所奏的乐曲。旋,回来。而:连词,把状语连接于谓语。纳:放进(宗庙)。之:代词,指三矢。○写庄宗秉承父命,兢兢业业,紧扣“人事”二字着笔。

3、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况。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

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

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

其后用兵,则遣其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

为什么庄宗要将三矢“藏之于庙”,请矢之前还要“告庙“?

从中可看出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二段继承父命,报仇雪恨

(四)第三段:重要知识点

1、词类活用:

①而告已成功(动词活用为名词,成功的消息)②函梁君臣之首(名词用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③乱者四应(形容词用作动词,作乱)

④仓皇东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动用夫祸法,使„„兴,使„„亡)

⑥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细小的事情,才智和勇气)

2、被动句: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表被动)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表被动)

3、状语后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4、分析第三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方:介词,当。从“方”至下文“告以成功”,是一个很长的介宾短语,充当状语。其:代词,指后唐庄宗。系:捆绑。以:介词,用。组:丝带,这里指绳索。燕父子:指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二人。后梁乾化元年(911),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次年李存勖攻破幽州,俘刘仁恭及其家族三百人,刘守光逃到沧州,后亦被俘。二人被械送到太原,献于晋王的太庙。后刘仁恭又被送到雁门,祭了晋王的坟。函梁君臣之首,函:匣子。这里用作动词,用匣子装着。梁君臣:指后梁末帝朱友贞(朱全忠的儿子)及其部将皇甫等。后唐同光元年(923)十月,李存勖攻破大梁,朱友贞为避免死于“世仇”之手,命部将皇甫麟将自己杀死,皇甫鳞随后也自杀。李存勖把他们的首级漆封起来用匣子装着,藏在太庙里。)

入于太庙,(入:(把俘虏)献纳进去。于:介词,表动作的处所和方向,到。太庙:帝王的祖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告:禀报。后省宾语“之”。以:介词,把。成功:成就功业,大功告成。)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其意气之盛:他意气昂扬。这是个主谓短语,作句子的主语,“之”用于短语的主谓间以取消其独立性。其,代词,指后唐庄宗。哉:语气词,表感叹,啊。)

第一层:写庄宗逐个消灭仇敌,极力表现其声威的壮盛,一方面照应开头“盛衰”的“盛”字,一方面为下文的跌抑造成更大的坡度和高度,使盛与衰形成鲜明的对照。从“盛”的方面着笔,写晋王临终遗嘱和庄宗郑重执行遗命克敌制胜的业迹,揭示出忧劳兴国的史实,论证得天下由于人事。

及仇雠(chóu)已灭,天下已定,(及„„已定:这是个介宾短语,作下边整个句子的状语。及,介词,等到。仇雠:仇敌。雠,义同“仇”。)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夫:一个人,指皇甫晖。后唐同光四年(926),李存勖妻刘皇后听信谗言,诬杀郭崇韬等几个大臣,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兵士皇甫晖当时奉命戍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于是心怀不满,加之“夜聚蒲博不胜”,就乘机纠众杀掉部将,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兵变发生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平乱,后又单骑逃逸,致使乱兵很快攻占了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不久邢州(今河北邢台)、沧州、(今河北沧州)驻军也相继兵变。夜呼:在夜里呼喊(作乱)。夜,名词用作状语。)

仓皇东出,(仓皇:匆忙急迫的样子。东出:向东逃出去。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而:连词,就。)

君臣相顾,(相顾:互相看着对方,即面面相觑(qù)。)

不知所归,(不知投奔到哪里去。所归:“所”字短语作“知”的宾语,直译是“投奔的地方”。)

至于誓天断发,至于:复合虚词,这里用作连词,表示事情达到的程度,可译为“竟至于"“甚至”。誓天:对天发誓。“天”是“誓”的补语。泣下沾襟。沾襟:沾湿了衣襟。)

何其衰也!(何其:副词性复合虚词,多么。以上几句概括了以下的史实:皇甫晖起事后,李存勖派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出兵镇压,李嗣源却叛唐称帝,联合邺城乱军向京城洛阳进攻。李存勖于是仓皇领军出洛阳向东出征。走到万胜镇(河南中牟县附近),听说李嗣源已占领了汴京(开封),登高叹息说:“我不济矣。”又急忙西返,到洛阳城东的石桥西,二万五千随从军士已经逃散了一万多人,李存勖置酒悲啼,问部下有何策相救,元行钦等百余将领斩断头发,对天发誓,表示决以死报,君臣相顾号泣。)

第二层照应开头“盛衰”的“衰”字,写庄宗的灭亡。笔锋急转直下,表现出庄宗败亡之速,又以感叹作结,发人深省。从“衰”的方面着笔,写庄宗由胜利到灭亡的急遽变化,用高度概括的笔法揭示出逸豫亡身的史实,论证失天下由于人事。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岂:副词,表反诘,难道。之:两个“之”都是代词,指天下。而:连词,表转折,却。欤:疑问语气词,吗。)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抑:连词,表选择,还是,或者。本:用作动词,推究根原,考察原因。成败之迹:成功与失败的事迹。而:表顺承,无需译出。自于:出于„„的原因,由„„所决定。自,动词,起源。人:指人事。连用两个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用“抑”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推进一步,把重点落在“成败自于人”,与开头“岂非人事哉”一句遥相呼应,再次申明论点。)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书》:《尚书》。引文见《尚书?大禹谟》,原文“得”作“受”,句意是自满要招致损失,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可以:这两句中的“可以”与现代汉语的“可以”相同,助动词。兴、亡:都属于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自然之理也。(判断句,省主语“此”。)

第三层:引《尚书》的话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从文章的条理看,“忧劳”句同庄宗执行晋王遗命逐个消灭仇敌的史实相承接,“逸豫”句同“及仇雠已灭”以下的史实相承接,上下文全面照应,毫无缺漏。

小结: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和“可谓壮哉”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

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文中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小节:宠幸伶人,身死国灭。

(五)分析第四段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方:介词,当。“方其盛”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其:代词,指庄宗。下句的“其”同。也:表停顿。举:形容词,全部,所有的。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

及其衰也,(介宾短语作状语。)

数十伶人困之,(困:围困。之:代词,指庄宗李存勖。)

而身死国灭,(而:连词,就。)

为天下笑。(为: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天下:天下人。李存勖灭梁以后,骄926年,从马直(皇帝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本伶人,艺名“郭门高”)乘李嗣源攻占大梁、李存勖处于众叛亲离之时,率领部下作乱,李存勖被乱箭射死。)

再次从“盛”“衰”两方面作对照,先扬后抑,文情回荡,感慨淋漓。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夫:助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有所议论,不必译出。于:介词,从。忽微:指极细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连词,这里连接的两项在语义上是并列的,可不译。智勇:形容词用作名词,代称智勇双全的人。于:表被动,被。所溺:“所”字短语,溺爱的人。)

独伶人也哉!(岂:副词,难道。独:副词,只是。也哉:语气词连用,“也”表论断,“哉”表感叹。

再次从理论上说明盛衰由于人事,并从伶人的乱政败国推而广之,以收举一反三之效。

再次提出成败“皆自于人”,反复申述论点,并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提醒人们引为鉴戒。

提问:本来行文到第四段,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

首先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可以扣住题目。

其次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五、板书设计:

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论:继承父命,报仇雪恨(盛)

据:宠幸伶人,身死国灭(衰)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六、课文小结、延伸。

上一篇:保险合规考试题库下一篇:远洋运输公司职代会总经理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