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小学优秀作文

2024-04-08

感恩小学优秀作文(共14篇)

篇1:感恩小学优秀作文

感恩母亲

常熟市塔前小学五(6)班 陈蜀冰

人一生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太多,而有一个人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之后,却无需我们的回报,先是给了我们可贵的生命,然后又给了我们温暖的家。是的,她便是我们的母亲,一个再也平凡不过的人,一个习惯了用朴实的方法来表达爱的人。

遗憾的是,从小就娇生惯养的我们迟迟没有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曾经说过我们的妈妈土气,嘲笑过母亲的唠叨,甚至还恨过自己的母亲……当我们生日捧着蛋糕吃的香甜的时候,当我们正沉浸在这幸福包围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过我们的母亲?在过去那天里,她是如何在生死边缘挣扎?

当我们因争执而不顾一切的反驳的时候,当我们满含委屈与怨恨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过我们的母亲?她又是如何强忍住滑落的泪水?她又是如何来伪装自己的坚强?

感恩吧!用你所独特的方式,来回报我们的母亲!生日时的一张卡片,疲惫时的一杯暖茶,失落时的一声慰问,简单而真挚,平凡而朴实。请记住,只要用心,便是对母亲最好的感恩!

篇2:感恩小学优秀作文

其实也实在不难——

当太阳红彤彤的跳出地平线的时候,我们伸一个大大的懒腰,以一个美好的心情开始了一天的旅程;当看见桌子上冒着氤氲香味的饭菜,回报给父母一个甜甜的微笑;当炽热的太阳烘烤着每个人的脸颊,站在台上的老师和台下我们的汗簌簌的往下掉,学生依旧不心烦意乱挥舞扇子……这些都是感恩啊!并非非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甚至,只需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曾经,妈妈对我说:“在你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了多大的挫折,你都必须挺住!不要在任何时刻放弃自己的生命,你的生命不止是你一个人的,还是你所有亲人的,你在任何时刻都没有资格结束它!”那是在我情绪极端低落的一段时期,也是妈妈在看过一篇报道之后的恐慌。

一个念完硕士、未来充满美好与光明的年轻小伙子,因室友的嘲笑,在领到毕业证书之后,竟然亲手杀死了室友,然后从楼上跳了下去。他的爸爸妈妈可都是普通农民啊。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心理多么扭曲的人,难道他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吗?难道他就只是一棵温室里的禁不起风吹雨打的植物?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试问,他在死之前想到了什么,难道他没有想到父亲十年不换的旧烟斗,因苦作劳累,而布满皱纹的黑黝黝的.额头?难道他没有想到母亲穿着打补丁的裤子,拿着几乎为负数的存折,故作轻松地笑着对他说:“孩子,你不用担心钱!”的神情?难道他没有想到出事后父母哭肿的双眼和几乎撕裂的喉咙?他是心胸狭隘的,是残忍的,是一个推掉一切责任只为成全自己的人。

我心里总会十分后悔,在想到自己曾经与父母顶撞的瞬间,想到自己的无知与执拗,想到妈妈颤抖的肩膀,在想到这些时,我总会跑到母亲身后从后面环抱住她的腰,低低的贴着她的耳朵说:“妈妈,我爱你!”而母亲总会绽放出幸福的微笑。

篇3:感恩,让小学语文更精彩

一、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现在的孩子, 在家里, 父母亲人对他们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 甚至是过度的, 把孩子培养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这些孩子在学校则是目空一切, 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 不知“该我怎么样”;只知“我要什么”, 不知“要我什么”;也不知关爱师长, 尊敬他人。这些学生都缺乏感恩意识。这一现象是很令人担忧的, 因此,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并教会学生感恩迫在眉睫。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的可行性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学时时处处关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离开了学生生活和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切实际的。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 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 更渗透着深刻的恩情。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 引导并培养学生知恩感恩, 所以在教学中渗透并进行感恩教育是最好的方式。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

1. 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的感恩资源。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教材中一篇篇真挚的儿童散文、一个个感人的儿童故事、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歌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素材, 而且是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资源, 更是为学生的“终身精神发展”打好“精神底子”的情感基地。教材中有感谢他人给予之恩的, 如《小松树和大松树》、《吃水不忘挖井人》、《掌声》等;有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的, 如《奶奶的白发》、《母亲的恩情》等;有师长的教诲之恩的, 如《一株紫丁香》等。

2. 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让学生感悟感恩。

(1) 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感悟感恩。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字母“y”与“w”的课堂片断:

师:小朋友们, 看看老师写的这个“y”像什么?生:像把叉子。师:真聪明!这个叉子就念“y”。大家一起跟老师读。师:小朋友们, 书上有一幅图画, 画着妈妈在洗衣服, “y”就读衣服的“衣”, 会读了吗?师:我们再来认识一下“w”, 大家一起跟老师读。谁能说说书上的图画跟这个“w”有什么关系?生:图上画着乌鸦, “w”就读乌鸦的“乌”。师:我们一起读, “w”, 乌鸦的“乌”。

评论:多好的感恩教育资源, 都被这位教师白白浪费了。书上的两幅插图———妈妈为孩子洗衣服和乌鸦为孩子寻觅食物, 主题是非常明显的, 那便是母爱, 而蕴含在母爱之后的深层次含义便是反哺, 感恩。语文教学不一定非要直白地告诉学生这一切, 但我们应该知晓编者的意图, 巧妙地对学生加以点拨与引导, 让孩子们认识到感恩, 学习感恩。

(2) 可以通过重点句的朗读来感悟感恩。

案例:《奶奶的白发》中有这样一句话:“奶奶笑着说:‘这白发, 一半是你爸爸给的, 一半是你给的。’”对此, 我这样教学:

师:奶奶为什么说这句话呢?我不明白 (作举手状) , 你明白吗?生: (疑惑状, 有的轻声说“不明白”。) 生: (小声地) 书上有“操心”的词语。师: (耐心地) 小朋友想啊, 奶奶年轻时养育爸爸, 年长时又帮助爸爸妈妈来照护和培养我, 不知不觉地, 奶奶老了。这期间, 奶奶操了多少心哪!来, 能不能说说, 奶奶怎样辛苦操劳的啊?生:我听爸爸说小时候家里很穷, 奶奶省吃俭用给爸爸读书。生:奶奶每天早上都烧早饭给我们一家人吃。我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起床的。生:我每天放学回家, 奶奶都要看我做作业, 帮我检查。师:是呀, 奶奶为你们都操碎了心。看!奶奶的这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了儿孙才变白的。所以, 奶奶笑着说: (点着板书后半句) “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你们明白了吗? (生点头表示明白) (引导齐读出示的句子。)

评论: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 教师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 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在列举谈论中思考、感悟, 成功地把奶奶如何含辛茹苦地养育爸爸, 照顾“我”的画面挖掘了出来, 但是并没有渗透晚辈如何感恩回报的教育, 似乎奶奶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能接着引导学生深入想象:他看着自己乌黑漂亮的头发时, 他会想些什么呢?从另一个方面让学生理解家人, 孝敬长辈, 学生就能读出孩子美好的愿望“希望奶奶重新拥有一头黑发”, 从而把这种回报奶奶的感恩之情根植心中。孩子们人小心不小, 他们用自己灵动的心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 还要教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做人做事。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去对待生活, 他们才不会辜负老师、父母的期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 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教学中, 教材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将不是生命与符号的相遇, 更不是生命与逻辑的相遇, 而是通过文字, 通过课堂, 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教师应以文为本, 以人为本, 引导学生感念父母之恩、感念良师益友之恩。感恩是一种觉醒, 是学生自我提升、自我改造的心灵触动与美丽历练。感恩是一种体验, 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是蓦然回首的怀念。

参考文献

[1]薛江华等.我们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N].羊城晚报, 2006-05-31.

篇4:小学“感恩”教育之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09-01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无时不刻都享受着亲人的关爱,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许多孩子忽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深刻理解生活。

班会《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的重点是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

通过本次班会让孩子们理解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让孩子们理解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让孩子们理解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许多学生认为:“父母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有的还埋怨:“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没有其他的父母那么好。”那么,课堂导入就需要老师精心选择生活中一些温馨的情景,能打动孩子心灵的生活细节展示给学生看。如“灯下,妈妈给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顾;晚上,妈妈给孩子折叠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时,妈妈起床为孩子盖棉被”等等。在重温这些每位学生都经历过的生活小事后,可顺势提问:“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内心深处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操劳。

由于年龄的原因,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我们的孩子对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体会。例如,残疾人生活上的困难,一般健康的人都不会有什么体会和感受。看到残疾人遇到困难,好大一部分学生会嘲笑他们。我设计了《关心残疾人》这一活动,如果老师选择“一位盲人在行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或“一位脚残疾人走楼梯”的情景来导入。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那么,肯定会有部分学生最先关注的是盲人摔跤,脚有残疾的人走楼梯的情形。这情形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摔跤时的狼狈,走楼梯时的滑稽。

为此,我设计一个生活情景:在讲台上放本书,旁边再放些其他的东西,过道上也摆些凳子或物品,设置些障碍,让学生蒙上眼睛,独自去取书。然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再去取回书。在课堂导入时,请大家谈谈取书的感受。这样回避了前一案例中出现的尴尬场面,同时让学生亲身来感受一下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体会一下渴望得到他人帮助的那种心理,效果就不一样了。

但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1)课前应该请家长来参加,希望家长看后能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感受到学生的变化。

(2)在环节的设计上,还不够紧凑,连贯性不强,内容的过渡没有做好。

(3)个别学生准备不足,节目表演的质量有些低,表演時表情不够严肃,没有达到用节目教育学生的目的。

(4)自己作为班主任老师,在整个班会活动中,没有很好的协助主持人,在某些环节出现冷场时,没有及时引导,这是比较大的失误。

(5)系列化主题班会没有跟上,只是这一次班会而已,班会结束后,学生还有班会带来的教育效应,但时间一长,这种效应就变得微乎其微,似乎失去了最初的意义,这是最令人心痛的事。

篇5:小学感恩的作文:让我们感恩

没有

母亲节快到了,大家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感恩母亲。可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还有那些人是值得我们去感恩的?

每天早晨,桌上总是摆着香喷喷的饭菜,这是谁所为?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默默无闻,劳动挣钱,养家糊口,还要照料我们。假如没有他们,我们的衣服哪儿来?我们的食物哪儿来?我们的书包、文具……一切生活用品哪儿来?父母的确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最亲的人了,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恩他们吗?

每天上午,当你来到学校的时候,总会看到你的桌椅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是谁帮助了你?他(她)或许陌生,或许你很熟悉,

欣赏完这篇小学五年级感恩的作文,大家是不是得到许多启示呢?如果你觉得自己也跟他写的一样好,那么,就来投稿吧。

相关推荐:

关于万圣节的五年级作文:我的万圣节

五年级写万圣节作文:万圣节快乐

篇6:感恩节感恩母亲小学作文

中午我不想去托教,嫌那里饭不好吃,妈妈中午一下班就赶快来接我,然后回到家马上进厨房做饭,非常紧张,吃饭后就到了我上学的时间了,她顾不上休息一会儿就马上要送我上学了,而她往往下午还有半天课要上。

但妈妈从来不在我面前说太累了或想让我去托教的事,我渐渐大了也懂事了,知道妈妈非常辛苦,非常紧张,就经常在家帮妈妈扫扫地,或者做饭时给妈妈打打下手,而且在妈妈的帮助下还学会炒西红柿鸡蛋。

妈妈每个周二和周五都要上晚自习,回来都十点多了,因为我周六不上课,所以周五晚上就会等妈妈,听到妈妈上楼的声音我会马上开门,为辛苦了一天的妈妈端一杯热水。

篇7:感恩母亲小学感恩节作文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是呀,母爱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成长;母爱是一滴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一剂良药,消除我们内心的病毒。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

每当我看到母亲十分疲劳的模样,总是会想起那件让我难以忘怀的事。

记得那次我和妈妈去漳州双日游,寄宿在阿姨家。夜晚,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衣服穿得有的少,一阵冷风吹过,就一连打了几个喷嚏。接着,时不时咳嗽起来。妈妈听到了咳嗽声,便急忙从房间里跑出来,问我:怎么啦?我把嘴张开,妈妈见了,下意识地摸了摸我的额头,不禁失声叫了起来:哎呀,怎么这么烫!说着,妈妈急忙找来大衣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自己只皮了件单衣,拿了一把雨伞,就背着我往外走去。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妈妈全然不顾,汗水顺着脸颊哗哗的往下流,我趴在妈妈宽大的肩上,感到一股温暖的`爱流满全身。看着妈妈焦急的眼神,听着妈妈急促的喘气声,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想着想着,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一束温暖的阳光射进了屋子,当我醒来时已是中午。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周围洁白无暇,妈妈正趴在桌子上打盹,望着妈妈那黑黑的眼圈,我知道妈妈为了我一宿没睡。顿时,我的鼻子一酸,豆大的泪珠再一次滚落下来。

妈妈!我大声喊道。妈妈被吵醒了,望着我,温柔的说:乖,你醒了,好点了吗?来,喝点热水。妈妈注视着我的目光总是充满了爱。

篇8:感恩小学优秀作文

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感恩”的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在社会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幕幕令我们感到发自内心伤痛与悲凉:十几年来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学生的老人,当老人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得到只言片语的问候,更不要说是探望了……见义勇为,身落残疾或英勇献身,而被救者却不知所踪……救助他人,助人为乐,却被反诬……受伤者躺在地上,围观的人形同陌路,无人救助……一个个事例都在拷问着我们的心灵,拷问着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学校里,我们的学生目空一切,生尊师卑,眼中只有自己,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只知道“我该怎么样”“我要什么”“别人该为我做什么”;只知道要师长关爱,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自私自利,情感苍白,行为失范,根本不懂得感恩。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的孩子却根本没有感恩意识,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道德。

2010年秋季,我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抽样对学生家长进行了一次学生感恩方面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经常会对长辈们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的学生微乎其微,有时会表示感谢的学生约占两成,从来都不会表示感谢的学生高达七成之多。从这个小小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长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风雨中接送上学,还是洗衣做饭照顾自己,根本用不着感谢。孩子对自己的长辈尚且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是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与道德的滑坡,正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校园。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迫在眉睫,尤其是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其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一、制定规划,确保感恩教育实施的长期性与系统性

感恩教育是一项在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长期地系统地对其施加影响的漫长教育过程,它所呈现出的影响也是长远的长效的。受社会环境和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也同时具有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人对感恩的认知是伴随着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共同成长的过程,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不会一蹴而就。经过分析,目前学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是即兴的、应景的、功利的多,系统的、常态的、做出特色的少。为确保感恩教育实施的长期性与系统性,我校在一开始实施感恩教育时,就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成立专门的感恩教育领导小组,制定感恩教育的长远规划与实施方案,编写系列校本教材,设置感恩教育课,配置专门的感恩教育教师,召开专题会议布置感恩教育工作,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积累经验,确保感恩教育实施的长期性与系统性。

二、营造积极的感恩教育氛围

社会的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心灵会起到耳熏目染的净化作用,为此,我们让孩子在每天排队放学的时候,诵读弟子规,并且和家长约定,让家长在接送孩子上放学的过程中,利用身边的现实的正面和反面事例,对孩子及时进行感恩方面的教育。校园内、班级内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张贴有关感恩宣传标语和图片,利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下的讲话、感恩活动倡议、校园广播站等阵地宣传发动,营造声势和活动氛围。让学生每天同唱一首感恩歌曲、同读一篇感恩的故事等,让学生在感恩氛围中学会感恩。

三、通过各种活动保证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强化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

感恩教育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依靠各种活动来加以强化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简单地讲,感恩什么就要通过实际的活动激励什么。为此,我们有详尽的感恩教育实施方案:感激父母养育之恩,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采取的活动有开展亲情征文活动、布置爱心家庭作业、举办班级“二十四孝”故事会。要对自己的老师感恩。采取的活动是举行“感谢您,老师”演讲比赛、举行“世恩难忘,师情永存”作文比赛、组织“我爱我师”手抄报比赛。感激祖国之恩采取的方案是收集“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以“我的祖国”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办一期板报、出一份手抄报;利用国庆节之际,组织学生“歌唱祖国”合唱比赛。

四、根据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特点,突出感恩教育的目的性、阶段性

小学阶段是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其发展性更多地体现在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做到会做的过程。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在人生全过程中处于萌芽状态,受身心发展年龄特征的影响,思想表现单纯幼稚,道德认识具有明显的表面性和具体性。针对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过程的特点,低龄段的学生,我们突出对父母、对亲人、对老师、对同学玩伴、对身边现实现象的感恩教育,淡化对祖国、对社会等抽象形态的感恩教育。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逐渐拓宽感恩的内容和范围,对学生进行对祖国、对社会、对大自然等抽象形态的感恩教育。人们常说,儿童像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语言,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反映出儿童思想的纯洁无瑕和可塑性强的特点。这为儿童良好思想和道德行为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也为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同时,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初始阶段,就对其施加影响,会对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其终身受益。

五、编写校本教材,利用传统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

篇9: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

关键词 感恩 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103-02

一、感恩教育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越来越淡漠,尤其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重索取轻付出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要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关注,特别是小学教师更应该做出深刻的反省,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究和完善。

1.学会感恩是社会现状的需要。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各种道德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导致部分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孩子过度的满足,导致孩子形成许多不良的品行。感恩教育是以一种合乎人类情感的方式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使人类逐渐疏离的情感重新焕发生机,因此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学会感恩是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许多课程的设置都蕴含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拥有对父母、对他人、对自然、对一切生命的感恩情怀。

3.学会感恩是儿童成长的需要。儿童在小学阶段是学习知识培养道德情操的关键启蒙阶段。儿童如果在儿童阶段没有产生感恩情怀,成人后也必将缺少感恩意识,缺少与社会、与伙伴的团结友爱。只有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为感恩情感的养成、感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快乐健康成长。

二、感恩教育的达成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习惯。

2.通过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感恩教育的主要措施

1.营造感恩教育的校园环境。主要通过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做到潜移默化。①在校园的墙面上,悬挂感恩名言诗句,学校广播播放感恩歌曲,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橱窗等为渠道,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②在教室开辟了“班级感恩文化角”,定期召开 “感恩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

2.加强学科教学的感恩渗透。通过挖掘语文、思品、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相关育人因素,整合和优化,在课堂中有机渗透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以此来感化学生。

3.展开感恩教育活动。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切入点,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分层次的要求。

4.利用多媒体进行感恩熏陶。利用优秀电影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培植学生的感恩心,提高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四、感恩教育的具体策略

1.对父母的感恩。①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②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上,上升为情感的具体表现。鼓励孩子阅读有关学会“感恩”的书籍。如《感悟父爱母爱》《爱的教育》,充分利用作文的机会表达学生对父母的爱。召开“感恩父母”的主题家长会。请家长上讲台讲述在外打工、为生活奔波的经历、见闻、感受。

2.对老师的感恩。①通过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作文比赛、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问好,遇见年长者自觉问好。②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

3.对同学乃至他人的感恩。①“我的同学”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队会、交流等方式进行。②开展每周“我为同学做一事”“今天我值日”等活动。

4.对自然、对祖国的感恩。了解大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篇10:小学六年级关于感恩的作文感恩

小学六年级关于感恩的作文:感恩 感恩作文600字1篇【感恩作文】

同学们,大家都有老师,老师对我们的恩情其实不比父母给的恩情少,我最感恩的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吕老师。

我初上学时还小,离不开妈妈,妈妈一走我就开始大哭起来。吕老师见我哭得这么伤心便给我买了许多棒棒糖,吕老师一遍给我吃一边哄我,说:“倩,别哭了,乖,妈妈要回家做饭,倩先来跟老师一起玩儿。我听了觉得吕老师挺温柔,挺和蔼的,我就点了点头,跟着吕老师去上课。从那一节课开始,我便觉得吕老师是个天使:吕老师上课给我们讲故事,下课陪我们一起玩儿……我们也算没辜负吕老师的期望,吕老师教出的学生都是心理素质好,学习又好的学生。既然吕老师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也应该报答吕老师啊!

今年暑假,我们准备给吕老师一个惊喜。我们分配任务制作惊喜:由吕老师教的第一批学生中的女生共画50张画,第一批学生中的男生负责把50张画贴在墙上成一个心形,代表我们对吕老师的心。有第二批学生中的女生做8张窗花以及20只纸鹤,第二批学生中的男生把窗花和纸鹤贴起来,第三批学生……剩下的最后一批学生布置剩下的一切琐碎事物。分配完毕后,由我和甜甜去跟吕老师借钥匙打开我们以前上课的教室。到教室后,我们立即按刚才的布置开始行动,一切布置完毕后我们觉得好像还少了点什么,啊,对了!还有黑板报,我们一起用心制作了一幅以感恩为题的漂亮的黑板报。然后我和甜甜又去请老师过来,老师刚到,我们便一起唱起了彩排已久的歌,吕老师一下子就被这场面所震憾了,差点儿激动的哭了出来。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同学们,懂得感恩吧!希望大家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作文600字2篇【感恩作文】

人生在世,我们都会遇到许多不好的事情。不可能会一帆风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要学会乐观对待。更应学会感恩。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是的,人的一生都是短暂而又美好的,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度过我们的人生。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应该为别人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活,为爱你的人而活。父母把我们从小带大,含辛茹苦的养育我们。从会说一句话,从会走一小步开始从会叫爸爸开始……他们的爱是伟大而又无私的。当我们与父母发生误会的时候,是否想过父母此时心里会多难过。他们是为我们而担心,为我们而难过。而作为儿女的我们又能给父母什么呢?难道我们只会给他们“生气”和“难过”。不是的,我们可以给他们很多。可以给他们一句关心的话语,一句轻声的问候,和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们可以给他们很多的。只是我们都还没有发现。我们可以给父母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心是真诚的。把我们对父母的爱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每天好好的学习,和父母谈谈心,经常陪陪自己的父母……

父母的爱是伟大无私的。还有太多的爱是在你的身边,只是你没有发现罢了。所以学会发现你身边的爱。更应学会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身边的爱。

人生如水,水是生命之源,而人最应该有的是爱,爱的源泉无穷大,感恩的心,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篇11:小学生感恩作文600字 感恩

感恩在布衣身上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你藏身隆中,等待心中的君主。虽然他没有威慑四方的贤能,但是他的三顾茅庐,让你看到一位思贤若渴的君主,于是您出山了。

纵使你才高八斗,可是势均力敌,终于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功亏一篑,在白帝城郁郁而终,临崩将后主托付于你,你明知那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但为了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亲自出师,但出师未捷身先死,最终在五丈原结束生命。

孔明啊!你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可是为了报答先主,为蜀业鞠躬尽瘁,我在您身上找到了感恩。

感恩在帝王身上

公元627年,你登基,你深知皇帝要任用贤才,于是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他多次给你难堪,可你依然对他厚待,于是因为他勇于直谏,你接受纳言,才会出现了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的景象。在魏征死后,你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后,我失去一面镜子。”于是你对他加封谥号。

李世民啊!你身为一国之君,却不计前嫌的对待一个臣子,并对他加封谥号,我在您身上找到了感恩。

感恩在迁客身上

1839年,48岁的你因厌恶官场的黑暗,毅然辞官回乡,策马行进,前方是天涯路途漫漫,昔日朋友的提拔、帮助历历在目,望着那被马踏过的花,你吟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箴言真理。

龚自珍,你是一个壮志难酬的迁客,但是你为了感谢国家的培养吟出了那千古名句,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感恩。

感恩是世间情感的精华,是人情世故的浓缩,是人间百态的英魂,历史中感恩的人很多,现在社会的感恩人也不少,马鹏飞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家人,是感恩;袁隆平培育出东方魔稻是感恩。

篇12:感恩优秀小学作文

在二年级的时候,老师为了提高我们背书的积极性,买了一大包糖果,并且承诺,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背下来的同学,一人可以得到一块糖果。从那刻起,单纯的同学们开始为那块糖果而奋斗。因此到了老师规定的时间,所有的同学全都背下来了。老师看着一个个完成任务的学生,十分高兴地说:“排排坐,分糖果。”分到糖果的同学全都把糖纸打开,把糖放入口中,享受成功带来的那份喜悦。我也乐此不疲,和同学共同享受着那份甘甜。但是我发现坐在我旁边的班长却无动于衷,他悄悄的把糖放进了口袋里。正当同学们聊着糖果的味道时,老师也发现了只有班长默默无闻。老师很奇怪的问他为什么,“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要分享给爸爸妈妈吃。”他很快乐地说道。我一惊,对呀,我怎么会把爸爸妈妈忘了呢?老师此时很高兴,对我们说:“大家要学习班长这种孝敬父母的精神。”

从此我就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暗下决心一定寻找机会,表达自己的孝心。

上个学期,外校老师要在我们班讲课,为了调动大家上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老师买了一些明信片送给我们。卡片上的图案十分的精美,所以同学们真的表现得很好。我很幸运。因为我的卡片上是可爱的机器猫图形,把它送给谁呢?对了就把它送姐姐,姐姐最喜欢机器猫图形了。

晚上放学的车上,静静的没有人说话。一个小男孩突然说了一声:“妈妈先吃。”原来是他将妈妈给他买的糖葫芦送到了妈妈的嘴边。他那稚嫩的双眼提醒了我,对呀,“让妈妈先吃”。我的卡片应该先送给妈妈,让她和我一起享受快乐。

妈妈收到了我送的卡片,她很高兴地笑了。

还好车上遇到了小男孩,否则我又失去了一次对妈妈表达孝心的机会。

篇13:小学品德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实践

一、处理教材, 注入感恩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教材再加工, 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新课标提倡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 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 要创造性地使用, 既善于利用课本, 又敢于跳出课本。我们的课堂既应包括课本内容, 又充满现实生活中的感恩内容, 才会给学生亲近的感觉, 才能将感恩教育植根于学生心中。

1. 教学内容向生活开放

教学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 用心去体验,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 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 拥有幸福的生活, 把父母给予自己的关怀和疼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往往觉察不到父母的辛苦和劳累。笔者在上《我爱我的家人》一课时, 为使学生拥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组织了“我当一天家”的活动, 让学生代替父母安排家里一天的生活, 洗洗碗筷, 整理房间。课堂上, 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学生们畅所欲言, 有的说, 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人来帮忙啊!有的说, 父母做这些事情多累啊!还有的说, 我在拖地的时候多么希望听到一句关切的话语啊!有了这腰酸腿疼的真切体验, 那么劳动的辛苦、父母的关爱也就深深地烙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在此基础上, 笔者再引导学生谈谈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其中有个孩子这样说:“有一次我放学回家, 看见生病的妈妈躺在床上, 她叫我一个人到奶奶家去吃饭, 我就一个人去了, 现在想起来我真后悔, 当初为什么就没有问问妈妈想吃什么呢?今天我回家准备给妈妈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多么真实的心灵告白, 多么自然的真情流露, 在心灵交流的平台上, 幼小的心灵深深地感受到家人的爱是多么伟大, 回报家人的真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2. 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

“走出教室一步, 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 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学生的感恩之心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 要不断反复实践, 才能逐渐形成。因此, 要将课堂引导与实践结合起来, 才能变认识为行为。在教学《我的成长树》一课, 笔者开展了“调查自己成长历程”的主题活动, 课前学生采访父母, 收集儿时物品, 回忆童年趣事。课上学生带来了采访父母的录音, 出示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币、胎毛笔、成长册, 反映自己一步步长大的经历, 进而充分感悟到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以学生的直接参与学习实践代替了教师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 在生动的社会活动中形成道德观念, 不断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二、开放空间, 引领感恩实践体验

“冲破课堂约束, 参与社会实践, 打破课程局限, 做到各科相互渗透”, 使品德课与其他学科, 与家庭、社会、外界进行信息交换, 成为深受学生喜欢并乐意接受的课程。感恩教育更需要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 引发道德体验, 提高道德认知, 从而成为学生感恩之情激发的基石。

1.立足学校教育, 拓宽教育的渠道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 同时, 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最直接的场所。因此, 我们要“以校为本”, 在学校中的各门学科、各项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1) 在校园文化中渗透。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感恩教育是我校的德育特色, 我校突出“心存感恩, 至诚致远”的主题, 开展了以“感恩父母, 感谢老师, 感谢同学, 感激祖国”为主题的感恩教育。学校在运动场的长廊上, 设计以感恩为主的古今中外人物图片和以故事为主的连环画, 如孔融让梨, 诗人孟郊的作品《游子吟》等;在教学楼的走廊上, 我们设计了感恩语录墙……感恩教育特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与大队活动相结合。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孝”文化的魅力, 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精神营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校每年在重阳节都要组织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其内容为诵读国学经典、诗词和吟诵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和历代尊老爱老的经典诗篇。活动形式灵活, 内容丰富, 有声有色。为了大力宣传敬老孝老道德模范事迹, 在全社会弘扬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我校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我给爷爷奶奶写一封信”的活动。各班级积极响应, 同学们热情很高, 全校共征集到书信800余封。教导处对书信进行筛选, 办出三幅宣传板面。书信活动使广大学生学会了感恩, 学会了做人, 切实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亲。

诸如此类, 由于学校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 做到了认真部署, 精心安排, 活动内容充实, 形式灵活,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品德教师也以此项活动为契机, 参与其中配合学校共同过好传统节日, 丰富了校园文化, 感恩之氛围非常浓厚。

2.配合家庭教育, 培养感恩的习惯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 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 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 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 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他认为, 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我们要将感恩教育延伸到家庭, 将感恩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 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如在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 全体学生在少先队大队部的倡议下, 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感恩三八节”活动。为了使活动有效进行, 大队部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功能以提高活动效果。

3.参加社会实践, 促进知行统一

新课程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场所。教学要始于课堂, 走出课堂, 融入复杂社会。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之间, 有一条小小的鸿沟, 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这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空间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品德教学中感恩教育也是这样做的。如在教学《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的过程中, 笔者努力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 拓展教学阵地, 使“孩子们的成长足迹”不再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 使教学不再限于教室、校园和单一的教材里, 而是与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合作。笔者尝试把教材与学生的家庭教育资源紧紧结合起来, 课前, 孩子们认真收集小时侯用过的小物件, 与家人共同回忆家庭趣事。课中, 把孩子们的“家长”通过录像短片形式“请”进了课堂, 孩子们在课堂里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亲切的面庞, 听到那感人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故事。在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中, 情感得以充分激发, 亲情得以充分升华。课后, 指导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回家实施。根据教学内容开放《品德与社会》课堂时空, 把课内外联系起来, 把校内外沟通起来, 从而使教学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拓展和延伸。

篇14:如何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

关键词:感恩教育;氛围;引领示范;实际行动

如今的孩子面对父母的爱护养育之恩,老师的关怀教育之恩,朋友的关心帮助之恩,长辈的关爱之恩和国家的培育之恩觉得和自己没有一丝的关系,或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在很多学生的情感认知世界里,感恩已成为一个盲区。

一、造成感恩教育缺乏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1.缺少营造感恩的教育氛围

(1)家庭、学校、社会对感恩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忽视感恩教育。孩子生活的环境中缺少感恩的引导,得到他人帮助,不去道谢,心安理得,理所当然接受,没有感动,也不心存感激时,没有人指出他们的错误,没有人去引导他们思考自己行为的不当。(2)感谢他人的善行。在孩子得到帮助时,要求孩子明白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不仅是给他们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也是让他们从小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怎样去帮助别人。(3)要创造感恩的氛围让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身边的人、周围的人是怎么样对他人、对社会感恩的,将影响他们慢慢形成这一品质。而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没有为孩子营造很好的感恩氛围,孩子听到的是家长、老师经常在不经意间表达、宣泄了对他人和对生活及对社会太多的不满和埋怨,造成孩子对人与人之间关爱缺乏了解,更别说是感恩了。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一种是父母总是任劳任怨、做牛做马般地付出,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家长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家长没有认真而深刻地思考,孩子又怎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呢?另一方面是个别家庭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学习不好或做错什么了,就唠叨自己是如何的辛苦,孩子怎么不争气,从表面上理解是父母的付出多是为了孩子,这样却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增强了孩子逆反心理;爸爸妈妈忙于奔波,常年在外打工,照顾孩子少,爷爷奶奶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不严格。或者爷爷奶奶生活上以孩子为中心,只负责看管孩子吃饱穿暖,与孩子缺少沟通,不考虑其心理需求,出现问题,只一味“恨铁不成钢”地要求严格。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没有正确引导,缺少对孩子道德素养的教育。这些都造成孩子在道德认识方面产生了严重错误。

3.学校品德教育的缺失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唯分数论英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重成绩,轻育人,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校的德育课程自然就成了副科,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导方向是教好文化课。就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大而泛的说教思想,说得多,实践得少,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和教师对于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在思想上都不重视,就导致了教育者和学生对感恩只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感同身受。所以,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感恩教育应以实践活动教育为载体,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感恩

1.在学校教育中创设感恩教育氛围

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恩。让学生重新认识到他们优越的生活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首先,从感恩父母开始,这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感恩,并使其形成感恩意识。学生必须知道父母的生日,每逢节日不忘给长辈、老师、同学和周围的人送祝福……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长辈的关爱之恩。老师组织学生学唱一些感恩歌曲,写感恩作文、感谢信等等,让学生在家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给学生讲述或让学生搜集名人感恩故事、名言等,用身边人和感恩的事例去感动学生、感染学生,从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学会感恩。

2.老师和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老师和父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在别人帮助了孩子时,要孩子对别人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人的善举的同时,也学会在今后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让孩子从小知道怎样爱别人和帮助别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间要相互尊重、关爱和体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影响、感染孩子。作为教师,为人师表,要谦虚友善,关心、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同事之间也要互相敬重、互相帮助。教师要在一言一行中给学生贯输感恩的思想,有时一个歉意的表示,一个抱歉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会让别人感受到爱,久而久之孩子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自觉地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

3.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去感恩

平时教师要把感恩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每一件小事上,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作为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学生要学会帮助弱势群体,经常搞义务劳动,如植树、打扫卫生等等。

总之,对学生来说,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因此应使感恩和帮助别人成为他们的自然之举。感恩意识绝不是简简单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是生活中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学生而教育学生,学生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关爱。感恩教育应以现实生活为载体,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感恩,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在强化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感恩教育非常必要。感恩教育有利于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付荣.学会感恩:孝文化影响下我国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之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14(06).

上一篇:农村公路建设责任书下一篇:唯美爱情早安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