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2024-04-19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精选11篇)

篇1: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而班主任就是这个班级学生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可想而知,班主任在一个学校里承担着多么重要的职责。特别是在现行的教改理念下,带好一个班,更好的成为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要研究的话题。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渐渐感觉到,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全身心投入,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一、以诚相待

对待朋友,一个“诚”字相当重要,以诚相待才能

处到真正的`朋友。对待学生亦是如此。作为班主任,我们一言一行都要做到一个“诚”字,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老师说话算话”。试想,一位言行不一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何谈威信呢?那势必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记得有次测验,我承诺如果大家考得好,我答应给他们买礼物,大家非常开心,结果也很好,可是,由于忙忘记自己的承诺,过了几天,一个比较敢说话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您答应给我们礼物的,为什么没给呀?”我才想起自己的承诺,马上承认自己的疏忽,并且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由于自己的疏忽,差点失去一群朋友。

二、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这个词是形容朋友之间通情达理,互相礼貌待人,是一种道德规范。我们做班主任的,对待我们的学生,一个“礼”字,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学生的帮助,我会说声“谢谢”,防碍了学生要说“对不起”。这不是形式,不是过场,而是尊重!班主任说话、办事难免有不妥之处,如果说错话、办错事,要敢于承认错误 ,对批评不当的要,能诚恳向学生道歉。记得前两天上课较多,周四那天第二节的语文课我记错了,以为是第四节。预备铃响了,我还在电脑前查阅资料,有两个学生来找我说:“老师,您怎么不给我们上课呀?”我说:“这节微机课,不是我的课呀?”孩子们说:“不是,是语文。”我才恍然大晤,赶紧跑到教室,看到课表后知道自己错了。当时的脸红红的,像做错事的小孩子一样低下头,对大家说:“对不起,我记错了,谢谢你们的提醒,不然会耽误大家的。”学生们都说没关系,我们以为老师在开会。我接下来说道:“任何人都有出错的时候,只要改了就好。我每天上课前都在教室门口等同学们,可今天却让大家等我,真不好意思,请大家看我今后的表现,我保证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由于自己敢于承认错误,还给同学们上了一次生动的思品课。

三、以爱心育人

班主任的心,应充满对每一位学生的爱。感情投资胜过枯燥无味的说教。平时,我对学生早饭是否吃了,天冷了是否添件衣服,有的脸色不好是否病了等都一一挂在心上。尤其在“非典”特殊假期就更加注意关心学生的身体了,每天注意接听电话,有哪位同学没有跟我联系,就亲

[1] [2]

篇2: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摘 要:做一名中职生的班主任,确实比做一名普通中学的班主任辛苦,中途接班,让学生在本来习惯了的环境中接受一位新班主任,就更是件不容易的事。班主任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严格要求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接纳自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接纳;坚持;严格

我已是三次中途接任班主任了。和从新生开始任班主任相比,中途接任有一定的难度。不管原来管理效果如何,学生与原来的班主任之间已很熟悉,他们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默契和习惯,中途接任,学生要重新认识和熟悉你,有一种排斥心理。因此,我首先要做的是怎么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能很快地接纳我,把我当做他们可信赖的知心朋友,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怕”班主任,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心理。他们无形中把班主任当成了他们的“家长”。要接替原来的班主任,不管原来班主任在学生心里是否有份量,有些学生一时都是无法适应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接纳我?管严了学生会对着干;管松了正合学生的意,结果将一发不可收拾。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因此,我没有一味迁就学生,而是坚持我的原则,要求学生做到:上课不旷课、不迟到;早上按时早操,晚上按时就寝;上课期间晚上不得出校通宵上网;讲文明,讲卫生,不乱扔垃圾,必须保持教室和寝室清洁干净。要他们达到这些基本要求,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的事。如要他们坚持每节课不迟到、不逃课,他们很难做到。因为按照他们以前的习惯,愿去上课就去上,不愿去就在寝室睡觉或逃出校外上网。要他们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他们根本无法接受。早上叫他们起床,寝室里一片狼藉。我就现场说教,告诉他们不讲卫生的危害,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搞好寝室卫生和教室卫生,并示范给他们看。一次次,一天天,我用我的耐心和关心让学生按我的要求去做。对能做到的学生,我会经常地赞扬;对偶尔做不到的学生,我会鼓励;对做不到的学生,我会推动他们去做。

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我有空经常与班上学生聊天,在聊天中告诉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在聊天中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把我对他们的期望传达给学生,把我对学生的爱传递给学生;在聊天中赞扬学生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

我在平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关心。如有学生发烧生病了,以往他们都是不愿意去看病,发烧就迷迷糊糊地睡觉熬着。我知道后特别心痛,不管多晚都会带生病的学生去看病,帮忙烧开水给生病学生吃药,给生病学生买饭送饭,以我的真心换来学生的信任,以我的爱心取得学生的理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应该发自内心,这样才没有隔阂,消除了隔阂,他们才能接纳我这个新任班主任,才能很好地与我交流。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经常赞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谁都愿意在赞扬中进步,没有赞扬和赏识也就没有教育。赞扬和赏识是一条纽带,能使教师和学生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班主任教师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慢慢地,时间长了,学生对我也了解了,知道了班主任对原则问题是不会让步的,知道我的严格和辛苦是为他们好,并用他们的行动从心里接受了我这个中途接任的班主任。结果是:不用罚款或采用什么惩罚措施,学生都做到了我所坚持的要求。上课不迟到了,每天坚持去上课,寝室和教室卫生大大改变。为使他们保持下去,我会每周总结一次,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虽然这个过程很辛苦,但我觉得我的辛苦很值得。后来,有些学生自己有什么秘密、想法都会和我说,把我当成了他们真正可信赖的朋友。

当然,也有怎么都说服不了的学生,不管你怎么做,都走不进这种学生的心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刀枪不入”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就与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管理好他们。但有些家长对子女比较纵容,又由于每位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不同,有时和家长交流都很费劲,管理起来也就非常困难。要管好他们的子女,首先要让家长改变教育方法,改变教育子女的观念。家长明白了教育子女的大道理,才能配合班主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因此,家在外地的家长,我采用打电话的办法与家长交流,一次说不明白,就两次、三次„„家在本地的我就利用休息时间上门做家访,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真正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有些子女由于家庭的长期溺爱和纵容,秉性已很难改过来,连他们的家长也没有办法,我就借助学校的制度对这些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

篇3: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 师生平等意识盛行

现代社会生活要求人与人之间拥有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是基于互相尊重而进行的。这种平等意识不仅成年人拥有, 青少年甚至儿童也已经懂得。学生不尊重侮辱他们的教师, 不认可羞辱他们的教育。不基于尊重开展的教育, 往往以对抗开始, 以失败而告终。这既让教师品尝教育失败的苦果, 也让学生失去认识自己错误并改正的机会, 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学生人格的扭曲。

2. 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之一

一直以来, 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和传播者, 这一职业特性使得教师不但深受学生敬重, 也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教师这一职业在当今世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我们知道, 现今的学生除了通过课堂获得知识外, 也可以从父母亲朋以及其他社会关系那里获取知识, 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以及其他媒体那里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 曾经的知识优势地位在消失, 这就使得原先站在知识圣殿里的教师走下了神坛, 不再天然受到学生的尊重。

3. 学生渴望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除了需要学习知识来应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外, 还需要获得常识来应对生活, 更需要获得见识来扩展视野, 再需要感受情感而热爱生活。而部分教师往往只专注于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给学生以常识和见识上的指导, 也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进而逐渐丧失学生的敬重。

二、如何赢得学生的尊重

通过上文的描述, 我们知道, 教师受到学生尊重的天然优势在丧失, 要想获得学生的尊重, 必须要教师自己做出后天的努力,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1. 平等对待学生

我的班里有名男生, 平时表现比较自由散漫, 学习态度也很不认真, 既不讨任课教师的喜欢, 也不大受班里同学的欢迎。可对我来说,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珍贵的宝石, 也许岁月在它上面蒙上了一些灰尘, 但它依然是一个可贵的宝石。所以, 我并没有疏远他, 厌恶他, 而是耐心而仔细地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果然, 我发现了他虽然有种种的毛病, 但他为人大方、谈吐得体, 很擅长与人打交道。于是, 我有意识的安排他去承担班级的一些“外交”事务, 他很有兴致也很完满的完成了这些任务, 我同时也向其他任课教师和同学介绍了他的这些“事迹”, 逐渐改变了教师和同学们对他的看法。渐渐的, 他逐步融入到了班集体之中, 和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系改善了, 也开始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变得不再那么自由散漫了。我也会不失时机地表扬他, 尽管他在学习上的成绩进步并不大, 但逐渐成为了我们班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 进而走进了校学生会成为骨干。我想, 只要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平等不带偏见的去善待每一个学生, 哪怕是有很多缺点的学生, 也一定会有奇迹诞生。

2. 提升教师的魅力

根据调查, 我们发现, 职业高中校的学生认为教师吸引学生的教育魅力最主要是人格魅力, 其次为师爱魅力、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其具体构成如下图:

教师教育魅力构成

这表明, 教师最吸引学生的不是表面的东西, 而是从骨子里焕发出来的感染人的人格魅力。有魅力的教师, 首先应该是有追求、懂生活的教师。只有有追求, 才会有活力, 只有懂生活, 才能赢得幸福。这些, 会让教师的周边带上一圈神奇的光晕, 深深的吸引着学生, 形成教师的人格魅力。

其次, 教师的魅力在于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才干。古语有云“学高八斗, 学富五车”, 我想这应当是教师对自我成长的要求。一旦当教师有了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才干, 就能在生活上指导学生, 学习上帮助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强大, 不能不由心底里叹服他。

有魅力的教师应当与学生“玩”在一起。如果老师能在放学后与学生一起跑跑步, 打打球, 学生会非常高兴的。如果, 老师在课间操时间和学生一起做做操, 既可以锻炼身体, 又给学生做了榜样, 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些虽然是小事, 但日积月累, “玩”的久了, 就处出了感情了, 再做学生工作往往是事半功倍。

3. 做良师要身先示范

做学生信得过的心目中的好老师首先要身先示范, 从小事做起做好学生的榜样。比如, 当学生向老师打招呼时, 教师也应当热情的回礼;比如, 在食堂打饭时, 不要插队拥挤, 而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再比如, 遇到垃圾箱旁的瓜皮果壳时, 应主动弯腰收拾。这些点点滴滴, 虽是小事, 但看在学生眼里, 记在学生心里。只有当教师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身先示范时, 学生才会敬服你, 教师也才有资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篇4: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要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所有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集体中瞩目的一员,都愿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留有位置。对于相处不久的学生,教师一见面就能叫出他的名字,会使学生因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而欣慰,并由此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爱戴。反之,如果与学生相处几周、几个月甚至几个学期还叫不出他的名字,尽管教师表现出真心诚意,学生也会感到伤心失望,对教师产生陌生感,感情的距离也就拉大了。

二、由衷的微笑可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与学生交往中,当教师由衷地微笑时,那是明确地向学生发出信息:“我喜欢你,我接受你。”这犹如和煦的春风,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由教师的微笑换回学生的微笑。教师把微笑带进校园、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也会以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投入学习,这样师生就能在情绪上共同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对于考试失利的学生,我们用微笑鼓励他下次考好;对于纪律差的学生,我们用微笑和机智告诉他们怎样遵守纪律。我们要记住下面的话:冷漠是离心力,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是同心力,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

三、要以学生关心或感兴趣的事情为话题

多谈一些学生关心或感兴趣的事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的距离就会缩短,在思想上就容易产生共鸣,学生就会把教师视为知己。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精心设计话题,广泛收集素材,多看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新闻和杂志。在传授知识时,做到“讲解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对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调动其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椭圆的定义”一节时,由于前一天晚上刚好电视直播“神州七号宇宙飞船发射”的盛况,所以第二天讲课时,就讲到了神州七号宇宙飞船在太空绕地球的运行轨道也是一个椭圆,以及飞船的构造、人在太空中失重等许多奇异现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不吝惜对学生说出赞美的话语

语言是开心的钥匙,真诚地赞美学生,可以激发学生不可估量的内在能力。发现学生的优点,看到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说出赞美的语言。细心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也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催化剂。每个学生都有特长,有的爱好音乐,有的爱好体育,有的乐于助人,有的集体观念很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打着灯笼找学生身上的优点”,针对他们各自的特长,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表扬,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是所谓的“赏识教育”。

如班里有一名叫邹琦(化名)的学生,有一次他迟到后还理直气壮地告诉笔者他那天有点累,想多睡一会儿,起床太迟了。当时我不但没有批评他,而且还表扬了他,谢谢他做事的真诚——“敢于说实话,这种精神是很难得的,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的。”听了这些话后,他低下头在那里反思。笔者多次耐心地和他谈心,他最终被笔者的真诚所感动,努力改变了坏习惯,学习进步很快。教师如果掌握了赞美的艺术,就会发现赞美不仅给学生,也给自己带来精神上极大的愉快,实现教育上的“双赢”。

五、努力使自己富有幽默感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语言大师。教师的语言若干巴枯燥,学生就会“听之乏味,恹恹欲睡”;教师的语言若诙谐风趣、绘声绘色,就会感染学生,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能较好地领会教材内容。在数学教学中,笔者把许多数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琅琅上口,使学生喜闻乐见,轻松掌握。

如在记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时,笔者编了这样一个口诀:“对比斜,邻比斜,正弦余弦别搞错;对比邻,邻比对,它们分别是双切。”学生记住口诀后,马上就掌握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学习打折销售问题的应用题时,笔者编了下面的口诀:“打折销售一条龙,进价提高得标价,标价打折得售价,售价去本得利润,利润除本利润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过,解这种类型的应用题时就会得心应手。对课堂上有时出现的偶发事件,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往往能使人摆脱窘困的境地,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处于进退自如的位置。

总之,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积累、丰富和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篇5: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班主任的努力的程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我认为:班主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善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的氛围,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必须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要宽容相待,尊重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班主任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组建和培养班级干部队伍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公平对待,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在后进生这一块,光靠老师关注后进生,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靠全班同学来关注后进生,特别是让优秀的同学来带动后进生。以前我也把后进生与优秀生坐在一块儿,但是到了期末一看,后进生还是后进生,优秀生还是优秀生。甚至于后进生坐在优秀生的旁边经常受到优秀生的歧视。好心却做了坏事。我用心揣摩其中的原由,我发现自己看待优秀生与后进生也是不同的语气不同的眼光。当我意识到这些不足之后,我努力争取做到对全班学生不管他好与差都要一视同仁。即使学生真的不是读书的料,日后到社会中也未必不是人才。在学校里至少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第一,发挥小组合作精神,经常比较各组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状态。第二,加强同桌之间的相互帮助。把一个任务,布置给全班学生,要求同桌合作学习,然后对学生进行抽测,如果抽到哪一位同学学得不好,就要指出是同桌不尽力的原因。促使优秀生加强与后进生的合作,以好促差,共同进步。

四、让学生成为班会课的主体

每次,我在班会课上总是一个人从头讲到尾。结果,犯过的错误照样犯,讲过的道理没有多少进入了学生的脑海。想想自己做学生时不也是觉得班主任对大家讲的话不一定是讲自己吗?问问学生,也是这个心理。若每个学生都这样想,那我不是白讲了吗?不如用班会课来讨论问题,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总结引导。让学生在班会课上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营造良好的班会气氛,有利于强化班级的凝聚力,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可以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拟定。

五、要用慈母般的爱去体贴学生

母亲看待孩子是打心底里疼,从骨子里爱。母亲对子女的这种爱,岂能用价钱来衡量,不计得失,不图回报,沥尽辛苦,费尽毕生的心血,只求孩子长大成材,未来过得比自己更好。这种爱是天地之间至纯至美的爱,是最高尚的爱。一个老师,有了看待学生宛如看待自己子女一样神圣的爱心,就会平添一种责任,平添一份压力,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学生教育成有用之才。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他都会发自内心的高兴,学生有缺点,他会温和的指出。我们每个老师在心田之中都存有这种无私的奉献,越是德高望重,越是对学生有爱心,越会在小事上体现出仁爱和体贴。在班级里,有一名娇小柔弱的小姑娘,本应有快乐的童年,却因为父母的离异,把他丢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家里没有人能辅导她的学习,因此她的成绩很不好,有时和其他同学相差了很多。本来因为家庭原因就很苦恼,再加上成绩不好,孩子心理很是自卑。我常常告诉她,目前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回报爷爷、奶奶,这样他们才能快乐。每天中午,我都去辅导她功课。她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看到她的转变我真的很高兴。我也感受到了爱在教育中的特殊效应。

六、要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朋友

爱因斯坦曾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想和孩子做朋友很难,做知心朋友更难。要想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老师要放下架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那就必须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小学生年龄小,还不会掩饰自己,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写在脸上,只要我们做一个细心人就会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心思几乎就能猜个大概。和他们谈心时,容易进行,对症下药,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兴奋点,发现闪光点,组织他们积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借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居里夫人说:“自信成功是成功的一半。”要和学生交朋友,就必须爱学生,你爱孩子,孩子才会爱你。孩子喜欢你,才会和你交朋友,才会和你说心里话,才会言听计从。

篇6:放平心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临朐县辛寨镇卧龙初中张静 张文伟

邮编:262612联系电话:***或***

从教二十年,酸甜苦辣千般滋味皆尝遍。尤其是近几年来,多方面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进行全面的反思。在传授知识方面,每个老师确实都能尽职尽责,但在师生关系的培养上却往往有些疏忽大意。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且明白这样的道理,难道置身教育行业的我们还不及古人吗?。

一、关爱学生,用爱心来感化学生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的过程。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而且,教师要把爱播种到每位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最不满意教师偏爱某些学生或冷落某些学生。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有人说,师爱是学生心中的一缕阳光,那么这缕阳光就应该公平公正地洒向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诚实可敬,以坦诚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但人无完人,因受学识、地域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不可能事事皆知,时时皆对。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有不懂得地方,这时应该坦诚面对学生,老老实实告诉学生自己的不懂,与学生一起研究、查阅资料,共同找到正确答案。同时抓住时机,教育学生学习要一丝不苟,不要重复老师的错误。这既是诚实的教育,更是一种学习态度的教育,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交换位置,以换位的角度增进师生间的理解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二者之间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或冲突,怎样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保持师生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呢?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学生,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还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教师若能把自己放在学生位置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便会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四、以超人的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不凡的言谈举止,因为这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最起码的条件。但是,要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渊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具备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气质,即超人的人格魅力,以此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只有学生喜欢你了,你的一举一动才会成为他们想效仿的楷模。只有学生信任你了,他们才会真正喜欢上你教的课程,从而使你的教学质量如日中天。

篇7: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爱,是对教师的核心要求。一个教师,不管他的教学水平有多高,如果他的心中没有学生,就不能算是一个好老师。只有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才能令学生信任,令家长满意。在工作中,我也时刻要求自己关爱每一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不歧视他们,做好学生的启明灯。

下面,我就“关爱学生”谈谈我的体会。

体会之一:关爱学生——师德的核心

关爱学生,就是说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这种爱就是师爱,有别于父母之爱,兄弟姊妹之爱,因为亲子之爱,兄长之爱,有血缘作为纽带,那种爱是母鸡都会的情感和行为,而教师真爱学生是毫无血缘亲情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是一种“大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的神圣也正在这里。

教师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而教育人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渐渐长大成人,可见教师责任多大。如果不是由衷地爱学生,你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虚情假意,对学生不懂事、不顺从或者淘气的行为可能会感到不满或者气愤,你的这种不良情绪可能就会向学生发泄。向学生做嘴脸,盛气凌人甚至武力惩罚时,学生能感到你真诚的爱吗?在发脾气的时候,教育的功能也就荡然无存了。被这些不良的情绪包围着,还能潜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吗?学生在你的训斥下,他能快乐吗?学生不快乐的时候还听得进的教诲,还能好好学习吗?

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德的核心。

体会之二:尊重和平等——育人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全体”是指每一个学生,不论丑与美、乖巧与笨拙、聪明与迟钝、富贵与贫穷、成绩好与坏,品德优与劣,男生与女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才是真爱。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第一,要了解学生。只有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有时,给学生讲一大堆大道理,学生要么默不作声,要么表现

出无所谓的态度,要么表现出对抗情绪,为什么?因为你不了解学生。如果你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性格特征,或者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以理服人地进行教育,学生怎么能没有反应呢?

了解什么呢?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特长爱好、思想动态、学习习惯和方式等等,班主任和教师洞悉这些情况,可能会少让学生受些委屈。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回答状况、作业练习、日记、个别辅导、谈话、家访等等方法了解学生。

第二,要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理解学生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由衷地接纳学生。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情绪,他们还是小孩子,做出如此行为,表现出这些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二是对学生的烦恼能够感同身受,也就是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现在会怎么样”,辩证地看待学生一时的言行举止,你会在学生身上发现许多积极的因素和美好的东西,这样就能由衷地对他们产生一种喜爱的心情,乐于与学生交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依赖。三是用语言或非语言向学生表达出教师对他们的了解。

第三,要真诚对待学生。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就有功利性;训斥、体罚是不真诚;歧视、忽视学生是不真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要明白自己也有脆弱、阴暗的一面,也有犯错的时候。自己错了要勇于真诚地承认错误和道歉,才是真正的尊重、爱护学生。

2、尊重学生人格。“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自信,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伤了自尊,可能为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严重时会感到耻辱,以至于丧失自信心。学生没有了自信心,道德成长和学业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尊重学生有一个前提,就是无条件。因为迟到了,所以要罚站。因为他上课讲小话,所以我要训斥他。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好,因为打架受到老师处罚而与班主任对立,班主任便以不服管理为由而将其拒之门外,给尊重加上前提条件,这就不是真正的尊重。

怎样尊重学生呢?

一是表现出慈爱、有兴趣和接纳。对问题学生,甚至是令我们难堪或者是不

尊重我们的学生,也应该表现出慈爱或者是和颜悦色,也要对他们表现出兴趣,因为他们是孩子,即使他不会尊重你,作为教师也应该用你对他的尊重去教会他尊重别人,这才是为人师表,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是慷慨地赞许学生。“成绩不说不会跑,问题不说不得了”。

俗话说:“一句好话三冬暖”,我们大家都爱听好话,却非常吝啬说好听的话。婴儿蹒跚学步时,家长用赞许的眼光,用鼓舞赞许的方式鼓励孩子学会了走路,孩子们求学也象蹒跚学步一样,需要老师赞许的目光和鼓励的掌声。在你的赞许中,孩子们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有成就,学习兴趣会更浓。

有一个老师跟我讲他教过的一个学生,天天迟到,有一天,他又迟到了,老师说:你今天不错,只迟到了五分钟。此后,这个孩子就再也不迟到了。很多问题孩子,他们大多弄得家长和老师恼羞成怒,无计可施。在和他们的沟通中,多说:“我能体会到你当时的感受”、“看得出你一个有思想非常有上进心的孩子”等话语,他们就滔滔不绝地讲一些从不跟外人说过的秘事,这就是赞许的力量和作用。

三是批评讲究“一对一”。尊重学生并不是不能批评学生,但要讲究地点和环境。校长当着全体教师点名批评某教师,这个教师肯定闹情绪。当众训斥学生,这样不仅没有效果,这样既弄坏我们自己的情绪,受训斥的学生可能还在心理恨你,骂你呢?在人多的环境里遭到指责,人就会情绪化,情绪上来就会用语言和行动来回击以保护自己的尊严,就形成了对立,这时的教育就走向了反面,变成伤害了。

四是说服而不说教、挖苦和体罚。说服就是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学生犯了错,单独面谈,让学生陈述过程,共同分析犯错的原因和心理活动,学生会自觉错误所在,从而自觉改正。但方法不当的沟通,效果也不好。有的老师教育学生说:“你这样对得起你的父母吗?”“象你这样能考取高中吗?”一个学生花了家里的钱,老师问:“这么多钱都用过完了,你这是什么品质?”学生说:“坏品质,结果闹得请家长,把学生拒之门外。这说明空洞的说教不是教育,只会起坏的作用。

就事论事,在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上,诱导说服才是好办法。

体会之三,严慈相济•良师善友—新型师生关系的典范

对学生的要求首先要严格,但是严格的背后饱含的是教师慈母之心。严慈相济的老师才是良师,以朋友姿态做学生的老师,才是学生爱戴的朋友。我觉得我们对“严慈相济”的理解和把握很重要。“济”是“补益”的意思,即“严格”和“慈爱”相辅相承,互为补充。“严格”可能会引起学生不愉快的情绪,有时严厉的批评,学生会误以为老师不喜欢他。但是,事后老师仍然以慈爱的目光,言行去安慰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虽然犯了错,但老师仍然是喜欢我、爱我的,他就会把你看作他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否把你当作“良师益友”,那就要看学生遇到困惑、有心思是否是愿意跟你说。我们有的老师让学生望而生畏,甚至反感。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时,唯唯诺诺,或者是一问三不知,只是硬着头皮在听老师的说教,自然效果不会好,说明你还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篇8:努力做读者的“良师益友”

我是个电脑爱好者, 走上教育岗位已经5个年头了。作为一名80后教师, 我接触电脑的时间可谓不短——从最初黑屏白字的DOS到令人“眼花缭乱”的Windows7, 从枯燥的HTML到手到即来的微博, 从软驱到移动硬盘……我正经历着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似乎在一夜之间, IT网站铺天盖地, IT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一时间我感到无所适从。有些杂志的内容艰深晦涩, 让我望而却步;有些杂志印刷精美, 却价格不菲;有些杂志的广告满天飞, 买了以后我后悔不已。“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杂志必然要做出抉择。

庆幸的是, 这几年案头一直有一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伴我成长。她清新的页面、朴实的文字、精美的排版、深入浅出的讲解、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我爱不释手。最令人感动的是, 贵刊内容跨越学校教学的各学科, 以信息技术为纽带, 为各学科教师出谋划策。其中的技术应用类文章, 浅显易懂, 可操作性强;“教育博客”栏目, 闪耀着信息时代师生心灵互动的火花……

篇9: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初中生正是十四、五岁左右的青少年,正是人生的“第二反抗期”阶段,人称为“青春叛逆期”。尤其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因此,这一时期的学生从形式上表现出“反抗”,唯我独尊。但他们的思想还是比较单纯幼稚的,内心深处比任何时期都渴望老师的理解和帮助。作为班主任,就应该紧紧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他们所厌恶的空洞说教和高压强制的教育方法摒弃,以“交朋友”的形式来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把一腔爱心倾注于学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师生之间形成的融洽的朋友关系。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形成朋友关系的首要前提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因为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也才能爱学生之所爱,想学生之所想,把学生的忧虑当作自己的忧虑。当学生体验到老师是真诚地热爱他们时,他们才激起对老师亲切、爱慕的感情,把老师当作最可信赖的人,毫无保留地将心扉向教师敞开,真诚地将内心深处的秘密告诉老师,从而和老师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如我班的黄波同学,原是一个出名的“怪人”,性情孤僻。他不爱接触同学,同学也不爱理他。最可怕的是他那满在乎的态度,老师批评他,他总是爱理不理,天掉下来也与他无关。谁的话他也听不进去,我行我素,对学习漠不关心,还经常逃学,学习成绩极差。经过家访调查,我了解到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他一直寄养在外婆家里,母亲常年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很少关心他。而外婆又因孙子多,对他也无暇顾及,使小黄自小就养成孤僻、冷漠、不信任别人、性格怪异的不正常的个性。针对这一情况,我主动接近他,和他谈心,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当他在生活上、学习上出现困难时,我尽力给予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淋雨后发高烧,只是躲在宿舍里。当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到宿舍细心问他。开始他一声不响,我发现情况不对,摸他的额头很烫,立即叫校医来给他看病,并亲自拿来开水,喂他吃药,让同学轮流照顾他。他终于忍不住哭了。从此以后,他愿意主动接近我,有事情或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来找我商量,把心里话说给我听。同时,我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的学习,使他的成绩不断得到提高,当他有进步时,我就表扬他,鼓励他,并引导他多为集体做好事,使同学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并要求他积极、主动地融入班集体中去。安排他多为班上做事,让同学们改变对他的看法。我的关爱也换来了他真诚的朋友之情。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基本上改掉了过去的不好性情,成了尊师守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

二、用民主、平等使者的角色来教育和管理学生

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中,班主任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就一定要改过去“班主任說了算”的陋习。如果一位班主任高高向上,常常表露出趾高气扬,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示之不屑一顾的神情。那么,要管理好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知道,每一位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有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特长。要让学生理直气壮地发挥主动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始终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工作能力。然后做到任人为贤,放胆地让学生去干。我始终觉得,在工作中,班主任并不需要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学生得到了应有信任和尊重,他自然乐意与师为友,为班卖力地工作。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还应敢于放下“架子”,主动和学生广泛接触,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劳动,一起娱乐、聊天、辩论、甚至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动脑筋解决困难,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个可爱、可信赖的“大朋友”。如我班有几个全校公认的“顽皮大王”,常令老师们头痛。他们不喜欢学习,常结伴去玩。但对打篮球却特别喜爱,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我获知这一情况后,利用他们爱好打篮球这一点主动接近他们,使我们成为球友,经常在球场上驰骋。并抓准时机在和他们打篮球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这样,消除了师生间的隔膜,增强了彼此间感情上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效果十分明显。

其次,班主任要力求做到宽容待人,一视同仁,绝不护短,绝不偏私。很多老师认为“严师出高徒”,我认为应该宽严相济。如一味地“严”字,往往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我们面对的受教育者具有他们特殊的时代特征、年龄特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件事,处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对一个犯了错误而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如果当众严厉批评,或带有色眼镜看他时,会使他身心受到伤害,严重则会影响他的学业。俗语说“圣人都有错”,作为一个教师,有义务教育学生免犯错误,同样,有义务以朋友的关爱使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勤于聆听学生的心声,敢于引导、善于疏通,有疏有导,疏导结合。当今的中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使他们对这个社会充满困惑。教育就要因人因事而异,要按照学生的思想问题来选择疏导的方法。例如,对于那些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可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理想、前途、名人故事等方法进行疏导;对学生的缺点,可用表扬其优点的方法进行疏导。作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就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找出矛盾的根源,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并导之以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行为习惯。

总之,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应以谦虚、尊重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学生才能对老师放下戒心,取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当然,我们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交友不能偏离这个目标,要把握交友尺度,做到严中有度,适可而止。

篇10: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唐代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他们知识,解答他们的疑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教书育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责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师生关系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的教育倡导的是“师道尊严”,“先生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少降辞色”。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言听计从,教师家长制,一言堂,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很显然,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陈腐的教育思想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也不符合人性化教学的现代教育理念。那么,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在倡导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健全人格的今天,教师该何去何从呢?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上的我,深深感悟到新型师生关系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现将我的点滴感悟付诸笔端,与各位同仁共飨。

感悟一:从“奴隶”到“将军”

镜头一:讲台上老师激情四射,粉笔沫飞舞,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奋袖出臂,满面春风;——我都会!讲台下学生奋笔疾书,鸦雀无声,师言即圣言,一切皆包办,动那脑筋干吗?老师有答案,——快记!„„

镜头二:老师踪迹何处觅?到学生中去!课堂成战场,兵带兵,兵将兵,相辅相持向前冲,问题搞不懂?组长来点评。稳坐中军帐,运筹帷幄,成竹在胸!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激活,把学生激情点燃,打开锁链,让他们体验“当将军”的成功!

感言:只有将彻底解放的思想付诸于行动,才能修成“正果”,瞻前顾后,拘泥于功利的追逐,满堂灌,一言堂,只能图得一时利益,而对学生的伤害却是不可弥补的,学生不动脑思考的弊病正在蔓延,唯有改革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方是拯救教育的良药!

感悟二:从“眼中钉”到“朋友”

镜头一:办公室内,老师端坐,怒目圆睁,训斥之声不绝于耳,软硬兼施,“望生成龙”;学生垂头而立,洗耳恭听,俨然入定老僧,左耳进,右耳出,心已不见影踪,尽管一言一语总关情,然我行我素心已冰,我已是骨中刺,眼中钉,我是差生!

镜头二:林荫小道,小石桥旁,和颜悦色,细声慢语把道理讲,相识既是缘,你我皆朋友。倾听心声,对症下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真情交流,何来“差生’?

感言:初中阶段,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偏差生”无减有增,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加强,唯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心和学生做

朋友,从倾听中寻找挽救途径,方可化解师生矛盾,减少“偏差生”的上升指数,从而形成和谐,上进的氛围。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尤其是所谓“差生”,更应该用爱心浇灌,用情感去感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假以时日,在我们眼中就没有什么“差生”了。

篇11: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在教书和育人中修身,在育人和修身中教书,在修身和教书中育人。明霞老师教的是初中生物,却把最多的功夫下在育人上。她给了学生满满的爱,“没有偏爱,没有厌恶”,“发自内心地关心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一个学生,接纳每一个学生”。她说,有人问她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如同问一个母亲喜欢哪个孩子一样,无解。她的课堂,是没有恐惧的生命化课堂,是强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学会欣赏与宽容,成为最好的自己的课堂。

在这本好读的书里,明霞老师启示我们,成为良师,有四门必修功课--躬身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乐于笔耕。这四件事,几乎占据了她全部的生命时空。她把工作、学习和生活统整在一起,聚焦于成长,认为成长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在她的四门必修课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核心的问题--精于思考。在实践中思考,在读书中思考,在交友中思考,在笔耕中思考,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明霞老师对实践以及基于实践的反思,是虔诚的。她把自己当成重要的教学资源,讲血液时,提前一天到医务室抽取自己的血液做分层实验。

上一篇:法式开盘活动下一篇:春赏月季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