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探讨

2024-04-30

绿色通道探讨(通用9篇)

篇1:绿色通道探讨

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讨

1978年改革开放的实施为现代中国的崛起拉开了历史性序幕.然而,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中国的崛起带来的不仅是正外部性,还有负外部性.因此,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国情是制定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依据.同时,中国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转轨时期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三次重大调整,推进了由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战略创新.实践证明,追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是21世纪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作 者:胡鞍钢 门洪华 Hu Angang Men Honghua 作者单位:胡鞍钢,Hu Angang(中国科学院)

门洪华,Men Honghua(中共中央党校)

刊 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IANJIN COMMITTEE OF THE CPC年,卷(期):“”(1)分类号:C911关键词:绿色生态 全球化 国情 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崛起

篇2:绿色通道探讨

广东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探讨

文章在阐述绿色经济的基础上,指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式,结合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保障广东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措施.

作 者:乔俊果 李相林  作者单位:乔俊果(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25)

李相林(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湛江,524025)

刊 名:渔业经济研究 英文刊名:FISHERIES ECONOMY RESEARCH 年,卷(期): “”(4) 分类号:F326.4 关键词:广东   海洋经济   绿色发展  

篇3:大学校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立探讨

1 急诊绿色通道的组织管理

1.1 组建急救抢救小组

校医院成立急救救治小组,校医院院长任组长,业务副院长任副组长,组员由各科主任和骨干医师组成。明确分工和救治职责,所有成员保持24 h通讯畅通。

1.2 完善落实医疗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

医院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值班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出诊制度、抢救制度、重大医疗事件报告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以及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

1.3 规范急救流程预案,建立院内急救网络

医院制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医疗风险预警机制》《急诊抢救流程》《传染性疾病转运流程》。《急诊抢救常规》汇编成册,值班医生人手一份。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和处置预案在医院内关键科室及各楼层内均设展板明示,使值班医生遇重症病人可在第一时间启动急救流程。

1.4 急诊抢救流程明确细化

急诊室配备具高度责任心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职护士,有急诊时根据需要准备平车到医院门口接收病人,迅速询问病史、检查生命体征,初步判断病情,及时给予必要救治措施;同时电话联系值班团队,遇危重病人通知抢救小组,报告院长。

1.5 强化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建立反馈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确保急救流程通畅,使急诊抢救做到迅速、无障碍。

1.6 急救出诊流程畅通

急救出诊由当日值班医生及医、护、防组建的团队负责。当日值班团队要在岗在位、通讯畅通,接到急救出诊电话后,简单询问病情、出诊地点和联系方式,校园内出诊必须在5 min内到达急救现场。

2 抢救设备和药品管理

急诊室设备和器械充分保证完好备用状态,抢救药品由固定专人负责保管、固定位置摆放、固定基本数量、固定时间检查,用后及时补充,具有严格明确的交接班制度。急救车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3 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医疗质量

定期组织“三基三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基本知识培训,每年至少组织2次心肺复苏(CPR)培训和演练,每月组织1次医疗急救知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值班医生要熟练掌握最新的CPR操作流程、现场创伤救护技术以及各种常见急症的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除进行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外,还开展应急反应能力的训练和演练,使校医院医生既有良好的急救医学技能,又有独立分析与解决难题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正确、规范处理。

4 普及大学生的医疗救护知识

结合学生突发疾病的特点,校医院编写了《校园常见急诊急救手册》,新生入校时作为教材发放,做到人手一册。学校开设医疗安全必修课,由校医院的业务骨干负责授课。授课内容为CPR、创伤急救、常见急症的早期识别、就诊须知等,使CPR等急救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提高学生对急症、危症的识别能力。

5 校医院与三级医院建立急救“绿色通道”

做到校医院现场急救—120转运—三级对口支援医院急诊科的无缝隙连接。校医院急诊室接到急诊病人后立即启动抢救流程;同时电话联系三级医院急诊科,将危重患者的病情通过电子病历及时通报上级接诊医生,以缩短上级医院问诊、分诊时间,使危重病人到达三级医院后能够得到最为及时的抢救[1]。

6 效果评价

通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校医院急诊抢救成功率。自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30日北京邮电大学校医院通过急诊绿色通道转往上级医院12人,均获得了及时救治。

7 讨论

建立大学校医院与三级医院的急诊绿色通道可达到优势互补:(1)校医院对管辖的社区居民非常熟悉(包括大学生),通过每年的健康体检全面完善地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可掌握社区居民的一般健康状况,对潜在危、重病的高危人群做重点监测。(2)三级医院急诊科通过校医院绿色通道电话信息可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指导校医院医生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抢救;同时做好手术或急救准备,让生命危急的病人免于急诊科分诊程序,确保患者获得连续的医疗服务。(3)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师生对校医院的满意度。当遇到急诊病人时医生护士能够第一时间到位,抢救流程有条不紊、规范有序。医护工作态度严谨、操作技术熟练、转诊流程畅通,营造了和谐高效的救治氛围,缓解了医患矛盾,增加了患者对校医院的信任度和安全感。(4)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带动了校医院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所有医、药、护、技人员都是急诊绿色通道的参与者,每一次急救对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操作技能、应急应变能力、沟通能力都是一次极佳的检验锻炼机会,增强了医务人员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的自觉性和工作责任感。重视大学校医院与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规范、科学、系统地管理校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将对急救医学的发展和服务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2,3,4]。

参考文献

[1]纪桂茹,李艳.社区院前急救的全科医疗理念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4,22(7):1675-1676.

[2]关继华,周鹏.建立社会型急救网络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0,2(8):14-16.

[3]杨萍芬,陈志.论城市院外急救网络社区化[J].中国急救医学,2001,10(21):619-620.

篇4:绿色通道探讨

[关键词] 绿色饭店 绿色认证体系

一、绿色饭店与绿色认证体系

中央将节约资源列为国策,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充分说明节约与环保的重要性。节能与环保也是全球饭店业关注的课题,保护环境,创建绿色饭店,是实现饭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饭店是一种新的理念,它要求将环境管理融入到饭店经营管理当中,2006年国家旅游局颁布的《绿色旅游饭店》标准将绿色饭店定义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坚持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的饭店,其核心内涵就是饭店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永续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对环境实施补偿是一项综合性强、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所以,饭店要建设成绿色饭店,实施环境管理就需要运用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来进行。如何才能成为绿色饭店?企业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绿色认证体系,是一项内部管理工具,旨在帮助组织实现自身设定的环境表现水平,并不断地改进环境行为,不断达到更新更佳的高度,它为饭店创建绿色饭店,实施环境管理提供指南。饭店导入绿色认证体系,不仅可以指导饭店开展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提供绿色服务、倡导绿色消费为内容的绿色饭店创建活动,更是在管理系统上保证绿色饭店活动的维持和提高。饭店是否通过绿色认证是评价饭店是否是绿色饭店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的饭店绿色认证体系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各国、各地区、各行业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制定了相应的行业准则以约束并促进组织的环境行为。针对饭店的创绿活动,饭店可参考和执行的有以下几种绿色认证体系。

1.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而推出的一套综合性的管理型标准。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包括6个项目: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保标志、环境绩效评估、生命周期分析和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主要应用于企业及其产品的环境质量管理。ISO14000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且涵盖了企业所有的管理层次。其中,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 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一系列相关标准的基础。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创建绿色饭店的有效工具,它适用于任何组织的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饭店业也不落后,在国外,有许多饭店都通过了ISO14001认证,早在2000年初我国就已经有4家饭店通过了ISO14001的认证,而更多的饭店正在积极导入该标准,按照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环境管理。

2.绿色环球21

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全球最大的旅行旅游行业首脑组织,在九十年代初即开始倡导在旅行旅游行业推行“绿色环球”认证。这一认证体系目前己经得到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旅游组织(WTO)、国际航空联合会(IATA)、亚太旅游联合会(PATA)、国际旅馆饭店联合会(IHRA)等国际权威机构和行业部门的正式承认。 “绿色环球”标志己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旅行旅游行业惟一的环境质量可持续管理的认证标牌。“绿色环球21”环境可持续管理认证体系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制订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政策;(2)相关法规;(3)重点环境与社会管理问题;(4)环境管理制度;(5)宣传“绿色环球21”的宗旨。

“绿色环球21”标准是专门为旅行旅游行业设计的,因此,“绿色环球21”标准不仅涉及到环境质量管理方面,而且还要考虑与旅游环境相关的社会文化层面,“绿色环球21”认证有很强的针对性。2004年7月,深圳圣廷苑酒店就通过了“绿色环球21”国际认证组的评审,成为中国首家通过“绿色环球21”新标准的五星级酒店。

3.《绿色旅游饭店》标准

《绿色旅游饭店》标准是国家旅游局于2006年3月23日正式发布,本标准规定了创建绿色旅游饭店、实施和改进环境管理的要求。绿色旅游饭店标准将绿色旅游饭店分为金叶级和银叶级两个等级,绿色旅游饭店标准的对饭店绿色设计、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物资消耗、绿色产品和服务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效益都有明确的规定。正式开业一年以上的饭店都可申报绿色旅游饭店,由中国饭店协会组织成立的中国绿色饭店指导委员会评审,取得“绿色旅游饭店”标志的有效期为5年,到期必须重新申请和评定。

三、争取饭店绿色认证,推动绿色饭店的发展

1.政府搭建饭店绿色认证平台

政府、行业协会应通过网络、平面媒体、纸媒体等相关媒介宣传绿色认证体系的标准、程序、内容和绿色认证的意义,提高饭店经营管理人员的绿色认证意识;政府、行业协会还应定期组织饭店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绿色认证知识的培训;与此同时搞好绿色认证咨询和指导工作,让各饭店认真理解各绿色认证体系的内涵和特点,根据自身饭店的实际情况选择导入一种绿色认证体系,有规模、有步骤的进行饭店绿色认证,积极推进绿色饭店的创建工作。

2.对实施认证的饭店给予财政和税务上的支持

对于一个饭店来讲,进行绿色认证,无论是添购新设备或引入新观念都需要投入资本。目前市场上进行绿色认证的成本包括:饭店内部可能增加的行政成本;可能引入的节能降耗设备所需花费;建立体系初期可能需要聘请咨询公司的咨询费用;绿色认证需支付的认证费用;监督审核的费用等。饭店要进行绿色认证必然会加重成本负担,国家和地方应从长期利益出发,鼓励和支持饭店参与绿色认证,如政府可以给进行绿色认证的饭店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减免税收,尽快形成绿色认证的市场氛围,从而促进饭店认证推广应用,

3.饭店要提高自身可持续经营的能力,积极应对认证的要求

创建绿色饭店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管理要求高,要求饭店有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并注重长期的综合效益,而非单纯的经济效益。受我国经济发展大背景的影响,目前大部分的饭店还只关注经济效益,缺乏长远的环境效益观和综合效益观,并在设备和设施上也缺乏环保的理念,这将是制约我国饭店进行绿色认证的关键因素。饭店应从长远的发展着眼,从管理、经营、技术、经济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饭店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提高饭店的科技含量和环保设施,逐步增加企业效益的“绿色”含量,积极主动应对绿色认证的要求,尽早通过绿色认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

4.增强客人环保意识,推动绿色饭店的发展

目前,很多饭店申请绿色认证的主要动机是从长远利益考虑认证能够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减少企业的经营费用,饭店动機的单一性影响了全国饭店创绿工作的进度。饭店是服务性场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宾客是饭店的衣食父母,宾客消费的选择影响饭店的生存。当绿色需求成为宾客去饭店的消费潮流,消费者愿意购买饭店绿色产品,享受绿色服务时,这样就会激励饭店为了赢得顾客的青睐,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积极通过绿色认证,创建绿色饭店。因此,社会各宣传媒体、教育机构需要对宾客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客人的环保意识,转变客人的消费观念;同时饭店必须积极引导顾客的绿色消费,如饭店可以在饭店的各个区域立放关于绿色饭店的宣传,使每位来到饭店的客人都意识到创建绿色饭店的重要性及重要意义,而且在餐厅及客房内都摆放了关于绿色食品、绿色消费、节约节能的提示牌随时提醒客人,向客人推荐绿色食品和酒水,给客人以绿色健康服务。只有宾客的环保意识加强了,绿色的消费观念普及了,宾客才会乐意选择绿色饭店。

参考文献:

[1] (LB/T007-2006)《绿色旅游饭店—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S].2006.3

[2]诸葛仁:二十一世纪绿色旅游标志—“绿色环球21”[J].中国环保产业,2001(10):46

篇5:绿色变电站设计探讨

专业论文

绿色变电站设计探讨

绿色变电站设计探讨

摘 要:介绍了22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与节能设备材料的选择、科学地进行工程设计、采用环保施工方案等,从而实现了绿色环保变电站的总体设计。

关键词:节能减排;绿色变电站;变电站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220kV substatio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energy-saving equipment material selec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 so as to realiz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bstation.Key words: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green substation subst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M4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 言

为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满足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国内提出了绿色环保变电站的建设理念。绿色变电站若采用成熟适用的节能技术,可以降低电网运行损耗及变电站建设及运行成本,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作出贡献。

绿色变电站的设想

2.1 新技术的应用与设备材料的选择

2.1.1 光伏技术的应用

某些地区地处高原,日照强烈,日照偏角小,是发展光伏发电的理想地区,可以利用站内空置场地和主控综合楼屋顶及墙面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作为站用电源之一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并网技术接入站用电380/220V工作段,光伏电池所发的电力可直接提供给站用负荷使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1.2 主变压器的选择

据估计我国变压器的总损耗占系统总发电量的10%左右,应选用空载损耗及负载损耗较低的主变,减少主变运行过程中电能的损耗云南地区地形复杂,采用总重量较轻的分解运输式三相变压器,可以节约制造变压器的钢材和绝缘油。运输也非常方便,运输线路上不需要对部分桥梁道路进行加固。

2.1.3电气二次部分

(1)全站的保护柜提倡使用无铅无汞的印刷电路板,避免铅、汞对环境的污染

(2)直流及 UPS 设备的前后柜门均使用网状结构,可解决柜内设备的通风环境,延长了设备寿命。

(3)积极发展在线监测技术,推动和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是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发生、节约成本和降低检修费的重要举措。

(4)二次设备使用年限结束后,提出回收的规定。

(5)蓄电池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具有放电性能好、少维护、环保和占地小等优点。

2.1.4 建筑绿色建材

(1)外围护结构材料的节能: 随着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的需要,具有阻燃耐火 轻质、抗震保温、隔音、耐水抗渗、环保等优点的围护结构材料ALC(高压蒸养轻质加气混凝土)开始在变电站应用推广

但是ALC板的造价高,外围护材料全部采用ALC 板将会增加投资。因此,实际工程中多采用免烧砖。免烧砖很少产生工业废渣,也不排放有害气体,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新型墙体材料。

(2)外墙装饰材料的节能:外墙的装饰材料要从对资料源的节约、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应尽量不选用陶瓷砖。目前可以选用的材料有: 保温隔热涂料、防腐蚀涂料、净化NO和可吸入颗粒物涂料。

(3)内装饰材料的环保:室内的装饰选材要考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并使室内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室内环境的装饰装修材料的选用多考虑:净化空气功能乳胶涂料、抗菌涂料、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无机粉末涂料,在抹面材料中选用具有相变储能材料调节湿度增加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4)高强钢的使用: 高强钢管状结构的构架具有更高的抗弯、抗扭能力、构架采用高强结构钢,构架用钢量约为传统普通结构钢构架的85% 设备可以安装在较少的高强钢构架上将减少管道开挖、底座基础和接地工程的费用。同时,既少且轻的构架可以缩短装配时间,加快表面收尾工程的进度。高强钢锥管构架几乎是免维护的,采用可靠的工程涂料进行防腐处理可提高使用寿命。

2.2电气部分的设计

(1)站址的合理选择:应尽可能地让站址靠近电能消费集中的电力负荷中心,还需兼顾线路走廊的需求,减少线路在架设过程中所需的设备材料,减小对沿途居民的影响。应注意项目区附近的生态敏感点,减少和防止污染。应充分考虑站区的地质条件,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区域,减少变电站建设时需对站址进行的处理,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

(2)优化电气配置方案:某些地区地形复杂,在特殊地形可以考虑采用如GIS HGIS和罐式断路器等紧凑型设备布置,避免对基本农田的占用及边坡处理所需的费用。近几年出现的悬吊管母的布置方案管母弧垂小,没有电动力和风力引起 的摇摆,对构架拉力小,还可以压缩相间距离,还可灵活调节管母高度,减少场地对坡度的要求及三通一平场地所需工程量。

(3)减少电缆长度:合理规划电缆沟路径,减少电缆长度,降低电缆中的电能损耗。

(4)优化站内照明系统:运行人员需要每天手动开关照明,运行工作量大,存在对用电造成浪费的可能性。目前,已经有厂家能提供智能照明电源系统,实现通过程控方式控制站内照明预先设置定时开启/停止照明时间,可在远方计算机修改预定时间,也可在非预定时间采用远程方式遥控操作,该智能照明电源系统费用不超过5万元。

(5)电气二次部分:全站设备使用 IEC61850网络规约,设备通信经过光纤挂网,可节省通信线路,减少电磁辐射。主变使用 PLC自动控制,使其运行在最经济状态,全站配置图像监控系统,减少对运行人员的依赖。二次设备间用通信网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交换模拟量、开关量和控制命令等信息,取消常规自动化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点对点式的控制电缆,采用光纤网络直接通信,变电站可使用一套 GPS,一套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对时系统。

3、220kV 绿色变电站工程设想

3.1 工程建设规模

弥渡变电站电压等级为 220kV/110kV/35kV,本期建成1台180MVA 的三相组合式有载调压变压器、2回220kV 出线、6回110kV出线、35kV建成组电容器。

3.2 绿色变电站的设计方案

3.2.1 电气一次部分

(1)站址选择:弥渡变站址距离公路近,交通方便,便于设备的运输,同时也减少了新建进站道路的工程量。站址所在的地形四周开阔,障碍物少,方便进出线的引接,同时场地未发现断层、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2)悬吊管母布置方式弥:渡变电站采用了悬吊管母的布置方式,减小间隔宽度,减少构架受力,增加变电站设备安装的灵活度,同时其抗震能力也能承受住8度的地震烈度

(3)35kV配电装置室的布置:35kVI、II 段配电室合为同一建筑。该方案较 35kV 配电室采用三栋独立的建筑,站区围墙占地面积可减少902.41m2,减少了征地所需费用。

(4)主变选择:弥渡变所需的主变容量大,运输重量大,而变电站位于边远山区,因此采用三相组合式变压器,将主变分拆运输,减轻运输重量,避免变压器占地面积大的缺点。

(5)站用变选择:由于非晶合金变压器在站用变上的制造经验有限,弥渡站用变采用 S11 型变压器,其空载损耗比S9型下降20% ~ 30%,空载电流下降70% ~ 80% 设2 台站用变,将其中一台作为施工电源变,待施工完毕后用作站用变站用电屏选用GCS系列智能屏,380 /220V站用电系统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进线采用 ATS 智能开关自行完成站用电备自投功能

(6)全站照明: 户外照明灯具采用 LED 光伏照明灯具代替常规防震型投光灯及防眩通路灯照明,同时配蓄电池 太阳能板 控制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LED 灯头 逆变器 灯杆 户内照明灯具采用 LED 光源节能灯具代替普通节能灯具,能满足正常及事故照明的需求,具有市电亮,应急亮,配8Ah锂离子电池,应急时间>12h 的功能

3.2.2 电气二次部分

(1)变电站按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全站设一套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同时,通过本站远动终端装置RTU或综合自动化装置,将各个主要设备的运行数据经信息通道送至运行监控中心及操作队部,自动生成各类图文信息和报表,以便监视查询。

(2)采取诸多抗干扰措施:监控系统站级层网络通信介质采用光纤,各智能 I /O 模块间通信采用双绞线带屏蔽的计算机专用电缆并在屏蔽层一端接地;到微机型保护的交、直流电源进线,先进抗干扰电容,然后才进入保护装置内;主控室应尽可能避开强电磁场、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的干扰;选用屏蔽性能优越的阻燃屏蔽控制电缆,其屏蔽层应可靠接地;二次屏柜的具体接地措施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和反事故措施要点执行。

(3)全站设备都使用 IEC61850 网络规约;对时系统使用一套GPS,一套北斗;蓄电池在使用年限结束后,要求厂家进行回收;全站保护柜使用无铅无汞的印刷电路板;直流及UPS系统的前后柜门均使用网状结构。

结 论

综上所述,绿色变电站在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等专业通过采用新技术的应用与设备材料的选择科学的工程设计工程等方面实现了绿色环保变电站的总体设计 在今后变电站的设计中,还需充分引入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及设计理念,采用更多的节能环保措施,将绿色变电站的建设不断推广开来。

篇6:企业开展绿色需求激励的探讨

2、根据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值”来定价。绿色商品的价格由于包含了环境成本,高于非绿色商品的价格本也无可厚非,但企业在确定价格的涨幅时,不仅要考虑绿色商品品质提高的幅度和环保费用支出的多少,还必须考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价格的理解。有些产品的“绿色化”能直接增加消费者的个体和眼前利益,如无公害农产品;而有些产品的“绿色化”只能增加消费者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但对直接使用者的利益没有明显和直接的增加,如无氟冰箱、无铅汽油等。笔者认为,对前一种“利己型”绿色产品可以采用高价位的“撇脂定价”策略。这首先是因为它与使用者利益增加直接相关,高价有其市场基础,其次是高价位对绿色产品会起到一种“显示”作用,有助于与其它产品的“差别化”。对后一种“公益型”绿色产品应采用低价位的“渗透定价”策略。由于该类产品不能直接增加使用者自身的利益,高价位只会限制其市场销售。尽管汽车的尾气污染、氟利昂对臭氧的破坏与产品使用者也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比较间接化的。如果这类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原有产品,消费者不会主动选择,因此只能是“低价渗透”,用低价来引导消费者采用。

其次,为了进一步扩大绿色需求规模,企业还应通过努力控制成本来降低绿色商品的`价格。

(1)争取获得各种有形无形的优惠政策,如财政和信贷优惠政策等。

(2)利用资源优势,降低投入。如把产地设在边远山区、经济不发达地区,不需投入许多资金用于防治污染,却能生产合乎标准的绿色产品。

(3)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途径有二:一是对本企业废弃物的资源性利用开发,化害为利;二是企业之间互利合作,将对方的废弃物作为自己的原材料或能源,变废为宝。如柯达公司生产的“绿色相机”,86%的零部件能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提高原材料及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量,实行集约化经营,节约成本。

3、建立畅通的绿色渠道。绿色渠道畅通与否决定着消费者是否能够放心、便利、及时地买到所需的绿色产品,因此是绿色需求激励的关键。因此,企业要加强绿色渠道的建设,首先要以丰富的商品组合、较高的可信度和合理的功能价格比,赢得流通企业的积极配合,提高绿色商品在各个城市的商场、超市及便利店的上架率,使绿色商品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垂手可得,而非遥不可及。其次,企业应选择具有绿色信誉的中间商,如关心环保的中间商,借助该中间商本身的良好信誉,推出绿色产品。三是所选择的中间商应不经营相互排斥的、相互竞争的,而且相互补充的非绿色产品,便于中间商虔心地推销企业绿色产品。最后,企业还可以设立绿色产品专营机构,如绿色商店、绿色产品专卖店、专柜等,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招徕顾客。

4、以“消费者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核心整合促销组合。企业要承担起对人们进行绿色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责任,其促销活动应以传播绿色商品知识、倡导绿色消费观念、营造绿色消费时尚为主要内容,来促进消费者价值观的变化,诱发出其绿色需求和购买行为。在形式上,除了传统的人员

篇7:绿色农业:误区分析与对策探讨

绿色农业:误区分析与对策探讨

绿色农业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于受传统农业观念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规律认识不足,以及法治观念淡薄等原因,我国在发展绿色农业过程中还存在种种误区.只有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走出这些误区,我国的绿色农业才能健康发展,繁荣兴旺.

作 者:张秉福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山东,泰安,271019刊 名:科技与经济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CONOMY年,卷(期):18(3)分类号:F3关键词:绿色农业 发展 误区 对策

篇8:绿色建筑中绿色施工探讨

1.1 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的本意是生命的颜色, 引进建筑领域是自然生态的象征, 它意味着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施工可以定义为: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技术。这是由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由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等阶段构成, 而“建筑施工”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中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是建筑企业组织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 使用一定的机具和物料, 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图纸上的“建筑”进行物质实现的生产过程。在建筑业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 就不能不重视建筑施工阶段。

1.2 绿色施工的特点

绿色施工是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施工体系进行了创新和提升, 其特点主要有:

(1) 绿色施工追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高效、低耗、环保”的综合效益。要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统一, 当三者发生矛盾时, 必须以环保优先为原则。

(2) 在技术上, 绿色施工提倡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 以人为本, 将科技和生活紧密联系。

(3) 在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要求节约资源、节约材料、节约用水、节约施工临时用地、节约能源的同时对建筑副产物再利用, 实现产业的再循环。

总的来说, 绿色施工是以绿色技术为手段、绿色经济基础、绿色环境为目标、绿色成本控制为目的的管理模式。是高效率、环境好、适应性的改变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的施工模式。

2 绿色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通过使用环境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运筹管理科学、信息管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国内外同行及相关行业的成果和经验, 制订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价值工程原理方案最终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2.1 遵循减物质化生产原则

减物质化生产原则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 是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具体包括:

(1) 减量化原则。是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人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 进而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2) 再使用原则。是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 并且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长期使用。

(3) 循环再生利用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2.2 实施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

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作用很明显, 优选施工方法是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的关键措施。

2.2.1 合理使用能源

施工现场能源结构包括:煤、天然气、液化气、电、汽油、柴油等。施工现场的能源管理能保证能源的利用达到最高程度、消耗降低至最低程度, 减少浪费, 提高效益。

(1) 节约电能:

降低用电量, 节约电能, 在施工机械及工地办公室的电器等闲置时关掉电源。安装节能灯具和设备、利用声光传感器控制照明灯具, 采用节电型的施工设备,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2) 保养设备: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降低能源消耗。实时检测机器的运转情况, 确保没有机械的空放。

(3) 完善操作:

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设备进行操作, 同时配备技术娴熟的专业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

2.2.2 合理使用资源

(1) 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不可再生。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如多建高层建筑、地铁、地下公路等。在设施的布置中要节约并合理使用土地, 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土地使用后尽量还原和修缮, 不留任何地质灾害隐患。

(2) 合理使用建筑材料。

在工程施工中尽量使用生态建筑材料。生态建筑材料是指材料在生命周期各阶段节约资源、节省能源, 可循环再生, 无环境污染或很少污染的材料。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做到物尽其用, 避免人为因素的浪费。

2.2.3 妥善处理建筑垃圾

在绿色施工中应对建筑垃圾的产生、排放、收集、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 并做到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工程施工过程中每日均生产大量废物。大量未处理的垃圾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 占用大量宝贵土地并污染环境。关于对建筑垃圾的处理, 我国政府提出要通过“三化”措施 (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 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有: (1) 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2) 垃圾封闭, 对生产的垃圾尽可能通过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减少垃圾处理处置。 (3) 对垃圾的流向进行有效控制, 严禁垃圾无序倾倒。 (4)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环保型材料和设备, 防止二次污染。

3 绿色施工的推广

根据中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 我国建筑业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加强法律、政策引导

科学系统的法规、制度体系是推动绿色施工及其技术应用的关键, 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时, 需要靠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及切合实际的法规。制定有前瞻性的市场规则和法规体系, 例如可建立绿色施工责任制、施工单位的社会承诺保证机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的制约机制;可将承包商运用绿色施工技术的程度, 作为工程评标和评优的依据;可进一步完善施工中的保险与索赔制度, 为绿色施工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强大推动力, 激发自下而上的积极呼应。

3.2 实施清洁生产

所谓清洁生产, 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施工单位在不牺牲建筑产品工程质量、成本、功能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废弃物, 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意识。

3.3 建立对应的评价体系

完善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应该伴随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研究利用寿命周期评价、环境工程评估等开展绿色建筑评价, 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评价尽管也涉及到施工过程但大多仍以规划设计阶段为主, 因此建立针对施工阶段的可操作性强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是对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监控评价体系的完善。

摘要:建筑的发展, 从最初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蔽场所到现在的智能化居住环境, 期间历经了人与自然由对抗至和谐的历史进程。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逐渐意识到建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疏离以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建筑能否最终重新回归自然, 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 “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至关重要。

关键词:绿色,施工

参考文献

[1]竹隰生, 任宏.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 2002, (4) :33-35.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3]中建建筑承包公司.绿色建筑概论[J].建筑学报, 2002, 7:16-18.

[4]杜培龙, 郭子雄.实施绿色施工:管理与技术双管齐下[J].建筑, 2003, 12:25-28.

[5]刘洪峰, 廖小烽.谈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 2005, 6 (26) :28.

[6]赵升琼.建筑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理念、原则及技术[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8) .

[7]胡勤.绿色施工一一建筑业实践科学发展观[J].建筑经济, 2006, (2) :280.

[8]胡其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与对策[J].工业建筑, 2002: (32) .

篇9:探讨绿色出版

今天我们形成的关于绿色出版的理论认识,是无数人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绿色出版实践探索所获得的。正是多年的实践努力,我们对绿色出版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较为粗浅到渐趋成熟的过程:先是把出版环保题材作品称作绿色出版,把用再生纸出版称作绿色出版;接着把绿色印刷等低碳出版称作绿色出版,把就近供货、低碳物流称作绿色出版;再是把数字化网络出版称作绿色出版;后来,把没有超量与重复的有效出版称作绿色出版,把有利于创建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的出版活动称作绿色出版。绿色出版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与之相对应,我们对什么是绿色出版物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清晰的过程。先是把环保题材的作品称作绿色出版物,把用再生纸印刷的出版物称作绿色出版物;接着把用绿色印刷等低碳方式生产与流通的出版物称作绿色出版物;再是把数字化电子出版物称作绿色出版物;后来,把读者能有效消费的出版物称作绿色出版物,把有利于创建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的出版物称作绿色出版物。

绿色出版物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科学。在业界初步形成的绿色出版基本理论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绿色出版物分以下五个层面界定:

第一个层面,以普及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的科技知识与理念为内容的出版物是绿色出版物。比如,徐刚和唐锡阳以及马霞夫妇和廖晓义等著名环保专业作家和环保活动家创作的环保题材作品《环球绿色行》《儿童环保行为规范》《伐木者,醒来!》《中国风沙线》等;诸大建、余谋昌等学者撰写的以帮助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营造人文生态观的作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化新世纪: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等都为绿色出版物。

第二个层面,以再生纸等绿色材料印刷的出版物为绿色出版物。自世纪之初“北京新世纪出版与环保论坛”倡议“用再生纸,出环保书”以来,童心出版社的《儿童环保行为规范》是我国尝试用再生纸印刷的第一本“绿色图书”;2008年,弘文馆出版的少儿环保读物《阿米》,就以“中国第一本由100%再生纸印刷的环保图书”为宣传卖点。

第三个层面,以绿色印刷等低碳方式和理念生产与流通的出版物是绿色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于今年9月14日正式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北京印刷学院成立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绿色印刷包装关键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及成果孵化、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在这样的印刷技术与生产理念下出版的出版物都应称为绿色出版物。

第四个层面,数字化电子出版物是绿色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提倡“无纸”,可节省大量的木材资源,有利于保护地球生态,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绿色出版物”。

第五个层面,读者需要的、优秀的、健康文明的出版物。可再分为两类:第一类,我们把读者能够完成消费的出版物称作绿色出版物,它与超量和重复的滞销出版物相对。另一类,我们把具有重要社会效益的优秀的、健康文明的出版物称作绿色出版物。此类出版物能够积极营造绿色文化环境,推进绿色出版文化建设,建设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出版读者需要的有用的、健康文明的绿色出版物是绿色出版发展的最大难题和永恒目标。

适时地智慧地认识绿色出版,理解绿色出版物,这关系到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大方向,关系到我们工作的方向。

一、“低碳出版”曾一度成为“绿色出版”的代名词

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出版业作为一个资源和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其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必然要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着力发展低碳出版,既是出版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又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切实推进低碳出版,实现绿色出版,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优化形成低碳化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减少碳排放。如使用循环教材,再生纸印刷,避免重复出版、超量出版,实行低碳印刷,就近供货,物流低碳等;设计生产碳排放较少的产品,实现产品的低碳化,并在加紧研发解决诸如生产一部电子书比生产一本印刷图书多产生数百倍二氧化碳的问题;倡导以电子购书、电子阅读为主要方式的低碳阅读等低碳消费。

我们一直在努力,低碳出版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也容易让人们产生错觉,认为建设绿色出版就是推进低碳出版。“低碳出版”作为“绿色出版”的代名词,在很大程度上,在很大范围内,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中。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这种认识要尽快更新了。

二、科学内容是绿色出版的最高建设目标

绿色出版的核心思想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出版建设要建设“两个生态”:一个是“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一个是“节约环保的自然生态”;而且,“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在“节约环保的自然生态”之前。

这样的认识,已经颠覆了人们一直以来的观念:认为绿色出版就是低碳出版,立足于节约环保的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出版活动,推进绿色出版就是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推进“低碳出版”工作(即优化生产和流通过程以减少碳排放,设计生产碳排放较少的产品,倡导低碳消费)中去。

事实上,低碳出版只是绿色出版建设的直接要求。倘若用低碳出版方式生产出大量读者不需要、不健康的出版物,造成资源浪费的危害要比高碳出版的危害更大,绿色出版也就难以真正实现。因而,推进绿色出版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推进低碳出版这个层面,我们要树立更远大的目标:积极营造绿色文化环境,推进绿色出版文化建设,建设健康文明的人文生态。通俗地说,就是要策划读者需要的出版物,打造优秀的出版物,生产健康文明的出版物。科学内容是绿色出版的最高建设目标。

因此绿色出版的建设目标可以诠释如下:

推进低碳出版是绿色出版的直接要求,是“最低革命纲领”;推进绿色出版文化建设,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优秀的、健康文明的出版物,是绿色出版的最高要求,是“最高革命纲领”。低碳出版和科学内容,是绿色出版的不同层面的两个建设目标。尽管“低碳出版”曾一度成为“绿色出版”的代名词,我们必须认识到,科学内容才是绿色出版的最高建设目标。

尽管数字出版方式能做到按需供应,很绿色,但是数字出版的发展核心仍然是绿色内容的供给。因为,数字出版在建立静态或动态数据库过程中,我们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之后才能提供给读者,而信息分析与整合的工作,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绿色内容”的提供工作。数字出版未来最大的困难,不是渠道,也不是技术,而是智慧地形成消费者需要的内容。

出版读者需要的有用的、健康文明的绿色出版物是绿色出版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难建设的部分。尽管我们当前在“渠道”与“技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但我们相信这些难题很快会得到解决,而出版读者需要的有用的科学内容,是绿色出版发展的最大难题和永恒目标。

上一篇:冬、雨季施工措施(园林绿化工程)下一篇:学前教育原理自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