枧田中学学校发展规划

2024-04-26

枧田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精选5篇)

篇1:枧田中学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2016——2020)

时间:2016-02-26 13:52来源:校长室 作者:校长室 点击:482次

立德树人,办有品质的学校 丰县华山中学学校发展规划(2016 2020)第一章 学校现状及背景分析

一、背景分析

(一)教育形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教育

立德树人,办有品质的学校 丰县华山中学学校发展规划

(2016——2020)

第一章 学校现状及背景分析

一、背景分析

(一)教育形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社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到2020年全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美好江苏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转变。

江苏省还特别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1.优质发展:树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质量观,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加快提升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 2.特色发展:增强普通高中自主发展能力,鼓励学校根据普高教育性质和任务,立足传统文化、地域特点、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现状,形成具有独特文化和教学特色的普通高中。大力推进学校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鼓励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

(二)学校现状

丰县华山中学地处苏北经济落后地区,2005年通过江苏省三星级验收以来,在党委政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建设及管理不断完善,办学规模趋于稳定,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生源充足稳固,办学实力处于全县农村中学前列,发展状态健康、稳定,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校正处在发展飞跃的关键时期。1.优势和机遇:

随着国家和江苏省教育规划的实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和发展机遇;

师资队伍稳定、师资水平逐年提升; 科学教育特色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日趋显著; 学校影响力日益增强,生源充足;

作为农村高中教育的排头兵,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学校发展提供的经验及利好。2.困难与挑战:

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优教经验积累时间较短,需要广泛学习、借鉴和实践;

学讲计划推进以来,教师开始从适应课改到主动课改,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立足传统文化、地域特点、学校发展要求和教学现状的特色教育方向需要进一步明晰;

需要有更加完善、适应现代教育体系的管理机制; 需要有更加细致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与学校的迅速发展相适应; 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的学科化、为教师熟练掌握来实现进一步提高效率。

二、发展瓶颈及战略分析

在教育大发展的环境下,丰县华山中学如果满足于现状,将失去学校发展实现飞跃的机遇,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或会成为掣肘发展的瓶颈和阻力: 1.需要从高品位校园文化到独具特色学校文化转变。多年来,学校立足自身文化特色建设,逐步将原来不成体系的校园文化加以梳理、丰富,形成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寓教于景、有着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而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涵义有着视野上的差异,学校亟需丰厚、完善更具传统积淀、适应极速发展、具有战略导向的学校文化。

2.需要从稳步提升发展战略到特色促进发展战略转变。几年来,经过努力实现了与兄弟学校“同质化”发展状态的突围,在县域内学校科学教育特色优势明显,但是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看待学校特色,地域优势、学校优势和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与城市学校还有一定的差距,特色发展需要进一步量身定做、更加精准的定位。

3.需要从团队协作建设到高效协作的团队建设转变。随着学校的稳步发展,学校领导团队和教师团队精诚协作,近年来理念不断更新、视野进一步开阔、执行力得到加强。但是,教师队伍青壮年化更需要统筹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个体才干。为教师向名优师成长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广阔的平台,多样化调动教师积极性,在协作中让教师发现自身价值、及时获得成就感成为建设高效团队的关键。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秉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基础,挖掘潜力,注重创新和自主发展,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优化教育策略和管理机制,形成适应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模式。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战略目标

创建质量华中、文化华中、品牌华中 造就智慧教师、优秀教师、领军教师 培养公民学子、创新学子、阳光学子

(二)五年目标 1.总体目标:

坚持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把华山中学建成市域内有影响力的农村高中,科学教育形成特色,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实现向现代办学理念、教育管理、教学手段的转变,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办好“有影响、有质量、有特色”的优质教育。2.具体目标:

(1)办学目标。以三星级复审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面向未来、继承传统、改革创新,把华山中学办成有显著而丰厚的学校文化、有显著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显著的办学特色的现代化高中,跻身徐州市农村中学前列,为丰县和整个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努力创建四星级高中。

(2)师资目标。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善于管理协作、勇于开拓进取的管理团队;培养一支爱岗敬业、理念先进、敢于探索、扎实创新的优秀教师队伍。以三风建设营造干群、师生、生生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3)培养目标。培养有中国灵魂、有国际视野、有时代意识、有乡土观念的现代公民。中国灵魂:继承和发展优良的中国文化传统,有中国心。国际视野:开阔地、全球化、现代化的观念。时代意识:适应、融入时代发展的意识和精神。

乡土观念:承袭优良的乡土观念,饮水思源,爱家爱国。

三、具体发展思路

继续坚持并深入推进“文化立校、特色名校、科研兴校、团队强校”的办学策略。

(一)办学条件提升

1.人工智能科技教育课程实验室提升建设。2.科技文化广场提升建设。3.更新教室多媒体设备。4.优化校园网络布局。

5.进一步规划调整校园文化布局。

6.食堂改造,建设较高标准的室内体育馆。7.更新计算机。

8.优化校内用水、电线路,细化节水、节电措施。11.改善办公条件。

(二)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力争五年内达到徐州市农村高中一流水平且具有明显优势。

进一步提升科学特色教育的质量,打造智能校园,扩大科学教育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三)教育改革提升

继续深入推进学讲计划,学习实践南通教育精神,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细致管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研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

(四)队伍建设提升

依托名师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在市县范围内有影响的名优教师队伍,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增加教师的获得感,为教师提升积极创造的条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贴合学校实际优化管理机制,打造“有责任、有信念、有担当、有正气、善协作、善落实、善创新”的教干队伍,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五)继续教育规划

为教师学历提升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五年内研究生学历比例再提升两个百分点。

优化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县、校培训平台和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以校为本培训,推进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六)主要策略举措

以“推学讲、学南通、双提升”为要求,细化以校为本的管理,发挥教干和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立德树人,对学生施行“合适的教育”,实施目标跟踪,依托科学教育特色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升。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教学工作

1.目标:以开展有效教学为宗旨,以学生为本,创设自主发展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的潜力开挖,培养学生的个性,促成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建立科学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深入实践学讲方式,根本性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使教与学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有意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变苦学为乐学,边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管理意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维持好强劲的生命力是学校全体教职工努力的宗旨。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依靠整个教学过程的良好的管理。学校要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落实细则,加强教学管理体系的落实,加强巡课、随堂听课,重视课后反馈,施行三级教学联动管理,强化学科主任责任,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和布置批改学生作业情况,特别是加强课后的反思和教师经验的交流,促成教学过程的良好运转。

(3)优化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制度,强化教师团队作用。抓好教研组建设,坚持有序、高效开展教研活动;优化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听课和评课,将校内公开课改变成备课组全体成员共同贡献智慧的研究课。同时,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工作能力,建立校内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的评选奖励制度,使教研组和备课组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平台。

(4)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益。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效益。创造条件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充分利用校外网络资源,并积极筹建学校多媒体信息库,组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例”的评比和奖励活动,激励教师掌握多种课件制作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培训力度,培养一支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全校浓厚的研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氛围。

(5)注重分层教学,促成学生个性成长,培养学生特长。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创造条件,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注重开发教师开展校本课程教学的能力,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出一定数量的选修课,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鼓励教师利用课后加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指导;组织骨干教师开展好名师辅导站,使课堂学习有余地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形成特长。

(6)科学的评价促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学效能提高。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激发教师的自我完善欲望,实现自我完善的目标。

学校指导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确定教师的自我发展目标。并通过聘请专家报告、专家辅导和教研组的“研、训”一体化机制促成教师的校内发展。

通过对教职工的年终考核、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的评选、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评比等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效能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让教师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7)加强对薄弱学科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相关教师的教学规划和研究能力,使教师们在研究教材、研究自己、研究学生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德育工作

1.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基本要求,走校本发展道路,走有效德育之路,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特色化、系统化。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教职工师德和学生的德育目标,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风尚;建立校本德育课程;将各类主题教育系统化,完善年级德育教育系列;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德育评价机制,促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2.措施:

(1)加强德育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德育管理网络、完善德育队伍结构、完善德育区域布置。(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德育管理团队建设:打造理论水平高、规划能力强、执行力强的德育管理团队。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将班主任队伍建设成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一定的学术修养、有较强的班级建设规划能力、了解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的并能有效地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理论水平,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的所有举动都能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职工参与德育的能力,在服务育人的宗旨中使所有职员的工作岗位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德育岗位。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会、国旗队、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明确每一个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使学生干部真正成为学校、年级和班主任管理的得力助手。

加强青年团员队伍的建设:团员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要让团员充分发挥在德育中的作用,在学生中处处起示范作用。(3)建立富有学校个性的德育评价机制:

优化班主任考核制度、优秀班主任评审制度、德育先进个人评选制度、星级文明班评选制度、文明之星评选制度、校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评选制度、学生处分条例。

三、学校管理

1.目标:以科学性、有效性管理为目标,优化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管理进程。以学校良好的管理,促进学校特色发展。2.保障措施:

(1)加强民主化管理。

不断完善校长负责制,坚持校务公开,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坚持学校重大事项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并实施的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强化党支部、工会等监督职能,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建设性作用。(2)智能化管理。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及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及时高效的管理,吸引校外智力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打造智慧校园。(3)档案化管理。

细化完善学校档案管理标准,提升教职工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完善的教师业务档案、学生成长档案、学校工作档案。通过档案管理,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过程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的执行力。(4)干部首问负责制。

为了增强学校各级部门领导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意识,在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中,建立“首问负责制”,要求各部门准备随访记录本,关于学校工作中的任何问题,作为第一个被问及的领导,必须对师生有一个负责的处理意见并做好随访记录。

(5)制度化管理。

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丰县华山中学规章制度汇编》,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留盲点。实施刚性制度下的人本化管理,在学校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管理工作按照各项制度依法操作,形成有序的、规范化管理操作过程。

四、队伍建设

1.目标:以教师发展为本,以“研训一体化”校本培训机制为基础,围绕有效教育,多渠道开展教师培训;以校本课题研究为载体,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的、学会反思的、善于合作的、勇于探索的、在教育教学上各具特色的、在教科研上有所建树的教师队伍;以校级骨干教师为基础,积极创造各种平台,促成发展,培养一批的在县域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优教师;以县、市级骨干教师为基础,培养一批特级教师、教育专家。2.措施:

(1)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政治素质。

通过教职工政治学习、听报告、看录像、外出参观、写学习心得等多种形式,坚持对教职工进行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确立“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观念,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倡导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严格师德考评与检查,真正使师德考核成为约束教师不良教育教学成为的有效措施,继续施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2)为教师学习和参加培训活动创设条件,提高业务水平。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教学业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鼓励更多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培训。

发挥老教师的作用,通过青蓝工程使老教师能够把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

加强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上的自我学习、自主提高。每一学期都要求教师认真撰写教育教学的反思文章或专题论文,鼓励教师投稿发表论文,进一步增强教师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和发表论文的情况在教师的考核中的比重。

加强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建立学习型的教研组和备课组。(3)加大引智力度,发挥外智作用。

聘请教育教学专家,来校对教师进行中短期的专题培训,提高教师对各专题的认识。

聘请市县内学科专家、名优教师做学校的兼职教师,来校参与教师的备课听课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4)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

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在市、县范围内多上公开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加知名度。增加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的机会,促其尽快成长。(5)以课题为引领,促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科学教育、有效德育研究为引领,以创建科学教育品牌、德育品牌为宗旨,吸引最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加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自己的课题研究。

学校每年编辑一本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集,并积极地为教师创造机会,在市级以上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发表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独到见解。

五、开源节流,加强校产管理,提高利用率 1.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以创建节约型绿色校园为契机,通过开源节流,细化管理,培养师生在学校发展中的节约意识,提高学校各项投入的科学性、有效性,使学校的办学成本最优化、高效化。2.措施:

进一步规范校长一支笔经费审批制度,细化审批流程,强化监督机制。

学校专项经费的投入实行部门申请和项目预算制度,提高办学经费使用的有序性。

学校财产实行部门负责人管理责任制度。

积极筹措资金,增添图书及其他教学设备,做到应有尽有,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挖掘潜力,盘活现有校产资源,通过科学管理综合使用现有各类设备,让有限资源发挥无限作用。

细化学校节能奖惩制度,通过节能高效,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 组 长:王居春

副组长:戴宪锋、胡绪峰、李 锋

组 员:朱瑞华、赵 浩、孔令建、王胜玉、刘大锋、黄海丰、程 真、顾中伟

校长对学校事务全面负责,协调学校对外关系,整合学校办学资源,合理安排学校工作;

党支部发挥监督作用,着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与学校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作用; 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权责统一,责任到人,进一步优化协作机制。

二、制度保障

推进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的监督职能。

进一步做好校务公开,继续实施重大事项讨论制、利益关切公示制,接受教职工监督,增加教职工参与决策和管理的途径,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增强议事程序的规范性,调动教职工当家作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满意度调查和毕业生发展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资源保障

1.后勤保障。进一步加强学校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使之更加规范而有序。增强后勤人员服务意识,提升其专业素质,出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从而为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2.经费保障。加大资金投入,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避免资金使用上的无谓浪费与低效;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投入、科学配置、高效使用。3.评估保障

(1)落实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

学校、各处室、各年级、各班级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制订翔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规划内容落实到位。

(2)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每学年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自评,自评情况向教职工公布,教代会和社会各方面监督规划的实施,根据实施需要和反馈意见及时做好调整,修订规划。

今后五年任重道远,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五年,也是学校领导班子与全体教职工同舟共济、拼搏奋斗的五年,在学校发展的上升期和关键期,每一个华中人都要担负起学校发展、振兴的重任,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在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为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办好“有品质、人民满意”的四星级高中而努力奋斗。

篇2:枧田中学学校发展规划

一、“红色教育”品牌的内涵

一个文化品牌的建立必须具备三性:独特性,传承性,地域性。我校地处从化的革命老区——吕田镇,要寻求山区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可以利用“红色”根据地这一独特的“红色教育”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用革命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精神对全校师生开展系列化的德育教育,从而打造学校精神,将红色教育的积淀化作新的起点和新的价值取向,成为我校师生的精神追求——团结拼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再创辉煌。充分挖掘革命老区的传统精神,并拓展创新,让革命优良传统科学运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全体师生形成一股合力,形成我们的特色品牌,让全体师生都以革命老区为荣,为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作贡献,为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为重塑革命老区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思路:传承→挖掘→创新

1、传承:就是搜集、整合革命老区的教育资源,把革命优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优化整合,通过开展以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勤劳刻苦、拼搏上进、爱国、爱校、爱家、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为主导的系列德育教育活动,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

2、挖掘:从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精神中挖掘一些有利于学校管理、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 1

量的因素,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师生共同实践,逐步建构学校的特色项目

3、创新:通过学校特色项目的开展,使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提炼学校的校园精神、教风、学风,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创建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创建活动,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把吕田中学打造成乡镇初级中学的一颗明珠,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

2、教师发展目标: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继承革命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使教师敬业爱岗、安教乐教、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3、学生发展目标:我们将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不断挖掘革命老区教育资源,不断拓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路子、新方法,开展以红色吕田革命斗争史、红色吕田革命创业史及吕田中学发展奋斗史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和养成勤奋好学、刻苦努力、拼搏上进的学习风气,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彰显学生个性、特长,逐步形成以革命传统为主导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四、创建特色学校的条件

1、办学成绩优势。吕田中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广州地区唯一的革命老区学校,是首批从化市一级学校,广州市一级学校,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从化市首批广州市德育示范性学校,广州市学校民主

管理三星级学校,从化市教育创强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多次荣获初中毕业班工作二等奖、三等奖,2009年、2010年初中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总平均分位居乡镇中学第三名。我校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1600多人,教职工108人,校园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绿化率达88﹪。自教育创强后,添臵了各类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教育教学的功能室场基本齐全,有独立的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是一所集自然环境美、人文美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

2、地域优势:我校深厚的革命历史底蕴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了地域优势。吕田镇是革命老区,被誉为“从化的小延安”。广州地区第一个中共党党支部就在吕田镇塘基村成立。在共产党领导下从化地区最早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正是从这里开始。从化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位于吕田镇塘基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就矗立在吕田中学南面500米;东升现代科技教育实践基地位于吕田中学东南面3公里.3、历史优势:我校历史积淀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校创办初期的教师大多数是广州一师毕业分配的,他(她)们刻苦勤奋、艰苦朴素、奋斗不息的“拓荒”精神代代相传,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影响至今。

4、教师和学生的优势: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品学优良的学生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吕田中学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有扎根山区、敬岗爱业、积极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山区的孩子都有质朴纯真的特点,更有吃苦耐劳、刻苦勤奋的学习习惯。

5、校园文化环境优势:彰显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创建特色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吕田中学的校徽设计由“吕田”

头一个字母的上下两部分组成,造成简洁美观。整个外形轮廓酷似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吕田革命老区精神代代相传,永不熄灭!构图又像一朵在行似书本的绿叶的衬托下含苞欲放的鲜花,象征祖国未来的美好。既体现了吕田学子美好的未来,也表达了我们办好特色学校的决心。我们的校训“立志、勤学、尊师、守纪”正是我们吕田中学学生的真实写照,也是革命老区学生的传统特色。

五、创建特色学校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我们将坚持以精神塑造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契机,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切实开展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一)从优良革命传统中提炼学校精神,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我们以“团结拼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再创辉煌”作为校园精神,以“”为校风、“”为教风、“”为学风,要求各班围绕革命传统精神及本班实际确定班风,使革命传统精神时刻得到彰显,深入人心,从而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使革命传统教育成为学校的教育常规与特色工作。

要在学校原有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细化对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要求。使革命传统教育成为学校的教育常规与特色工作。如完善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校园文化布臵的管理等,都要从如何提升管理层次、彰显学校特色角度去通盘考虑。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精神的认同,提高践行革命传统精神的积极性,我们充分利用革命老区的地区优势,不断挖掘、创新老区德育资源,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德育特色。每学年开展“六个一”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织一次少年军校学习训练;参观一次学校德育教育基地---新建科学楼,学习学校发展史;举办一次革命斗争史讲座;举办一次学校发展史讲座;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教育活动;组织一次学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扫墓悼念活动。不定期组织学生听取革命奋斗史、老校友创业史,开展名人、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大道理的叙事教育活动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形成了德育合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精神的认同,提高践行革命传统精神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刻苦勤奋、艰苦朴素、奋斗不息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国家、热爱社会的高尚情操。

(四)结合革命老区学校的特色,打造以革命老区为校园传统文化特色。我们将新建以展示红色吕田革命斗争史、吕田中学发展历史、优秀校友、教师风采等为题材的科学楼1幢,规划建设校园文化长廊,建设带有革命传统特色的校道和走廊文化,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五)以主课程为主阵地,将革命传统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和校本课程之中。要求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如思想品德学科、语文学科、历史学科、地理学科等,我们还开设《红色吕田》校本课程,按年级分阶段学习吕田革命斗争史,让学生了解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感受革命成果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今天、珍惜幸福。

(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学校将师德建设作为教师管理考核的标准之一,通过加强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们还通过“青蓝工程”,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每年组织师生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听取老革命的故事和事迹报告,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教育师生发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团委坚持每年清明节组织师生到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驱,领悟革命成果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立志为祖国建设努力奋斗。

吕田中学拥有革命老区地区优势,有革命老区特殊的人文环境,也有学校本身长期积淀形成的传统优势,更有今天发展起来的规范化、现代化学校规模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人性化的科学管理,为特色学校示范校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让全校师生达成共识:努力为创建特色学校示范校作贡献!

让品牌成为我们的特色,让特色成为我们的品牌!谢谢大家!

篇3:枧田中学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基本情况

长春市第五十八中学地处长吉南线3158号,是拥有初中部、小学部和幼儿园三段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坚持“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以“明德、笃行、厚学、尚美”为校训,形成了民主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勤奋奉献,务实严谨的教风;善思明礼,乐学求真的学风。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教育过程,培养素质特长,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学校信息化发展也十分迅速,设备配备率、使用率高,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省级标准的电教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图书室以及音、美教室配备齐全。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信息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推广信息化学校管理平台,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系;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学校内所有教室和功能室安装了班班通设备,通过学校的自主培训,教师们普遍掌握了如何使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教师们在教学中逐渐习惯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并加强现代教育手段。同时,全体教师还积极参与了“一师一优课、一校一名师”微课、晒课及录课活动。

近几年,学校在计算机室建设方面有了较大进展。2011年初中部新建了拥有46台学生机的计算机教室,2014年10月小学部也新建了拥有48台学生机的机房。彻底解决了以往机器老化、数量不足的困扰。目前,24间教室的电子白板已经安装完毕,正在调试使用,并新建了广播系统和56座位语音室。三年来,相关的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为教师的工作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

从2011年开始,我们改变了以往由任课教师管理实验室的模式,安排了专职的管理员,虽然他们在业务方面还不能“样样精通”,但是经过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协助实验教师做好实验室的管理,而且能够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规划

篇4:枧田中学学校发展规划

李倩校长:我校始建于1980年,30年来,学校已从当年500人的师生规模发展壮大成太原市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在校生3000余人。学校历届领导率领全校教职员工艰苦创业,在全面发展中求特色,在常规管理上下功夫,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三十六中特色的创业与改革奋进之路。如今,学校先进完善的设施、科学严格的管理、高素质的师资、先进的教学理念,保证了三十六中优异的教学质量。

我们学校高质量的教学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先后被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省、市政府授予诸多荣誉称号: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奖、全国教育工会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先进单位;太原市设施标准化中学、义务教育模范单位、教研及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初中教学质量优胜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三育人”先进单位等。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创新发展,坚持“以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发展”这一主旋律,围绕“教学”这一中心点,紧扣“质量”这一立足点,实施精细化管理,文化立校,特色强校战略。

学校办学特色明显: (1)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通过“三风”建设和校园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经常性、多样化、大众化的师生文体活动;营造班级管理环境文化,形成班班有亮点的班级文化特色;不断加大艺术教育力度。 (2) 以课题研究引领校本教研文化特色。学校深入开展课题研究,重点构建高效课堂,真正实现“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快乐课堂。 (3) 以心促行,以心导行。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出成效,做出特色。

:您刚谈到“以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三十六中将“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渗透到了教育实践工作之中。基于这一理念,贵校进行了哪些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李倩校长: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推进的。

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开展“358”名师培养工程:3年年轻教师出徒,5年成为教学骨干,8年成长为名师。通过邀请专家来校指导,派出参加交流学习,“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快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通过专家引领校本培训:积极开展观课和议课活动,鼓励教师撰写教改论文。另外,定期举办“教研论坛”,不断共享班级管理的经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制定实施一系列师德考核评比制度,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业务基础锻造师魂,充分展示三十六中教师的师德师风优势与教学专业化风采。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积极探索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制定实施《36中学生手册》《36中学生养成教育工作实施方案》《36中落实行为规范公约》;班级落实门前责任制的规定、学生纪律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各班评选“文明之星”。 (2)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统一建立了荣誉栏、特色栏、公告栏、卫生角、图书角。每个班均有班徽、班训和奋斗目标,有班级职责、社团组织和家长委员会。 (3)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自行编写了心理健康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教育装备是现代教育的基石,先进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硬件设备的保障。您能否介绍一下,贵校在教育装备与专用教室建设中开展了哪些工作?

李倩校长: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一流的硬件设备是开创优质教育的重要前提。为了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高规格落实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硬件设施质量,全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早在2004年,我校就实现教师每人一台电脑,提供高速互联网络的接入。学校每年还为每位专任教师订购两种专业期刊,图书馆为学生订购234种报纸杂志,电子图书超过8万册,纸质图书超过68 670册,确保师生不出校门就能博览群书。

建设使用面积达1 190m2的综合实验楼,其中包括生物标本室、生物实验室、地理标本室、地理实验室、劳技实验室、科学探究实验室、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优质的硬件保障。如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畅心室、释心室里,专业的心理教师或是让学生倾诉苦闷、抒发胸臆,或是和他们谈心,开展互动活动,使他们排遣烦恼,放松心情,顺利度过心理逆反期。通过开展科技制作小发明、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培养了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动手创新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努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011年新建了陶艺室,又扩建美术、音乐活动教室,不断完善舞蹈排练室的设施设备。改造校门,建成面积140m2教职工活动中心。体育器材库房、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各种实验室器材药品完好有效。舞蹈室、音乐活动室、排练室使用规范高效,操场上新规划建设了标准的羽毛球场地、排球场地,并设专人负责,制度健全,为体卫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流的条件。学校顺利通过了山西省和太原市义务教育标准化评估验收,并获得好评。

近年来,学校还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初中英语网络教材实验学校,获得了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金奖、太原市迎泽区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合唱、舞蹈一等奖。这些荣誉的获得,与学校教育装备的大力建设和完善密不可分。

:我们了解到,贵校在课程改革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到现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历经九载,不仅卓有成效,而且是贵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合拳”之一。贵校是怎样达到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

李倩校长:我校获得2001~2010年太原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回顾九年的新课程改革历程,我们的目标是: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规范加特色的学校,打造优秀师资队伍。本着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科学发展原则,实现“低负、高效、科学、质优”的课堂。

1.以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推动课程改革

(1) 专家引领。我校多次邀请国家课题组、省市教科研中心专家及全国知名校长来我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指导,并抓住一切机会让教师去学习、培训,开拓教师的视野,增强了教师的课改意识、创新意识。 (2) 课题引领。我校参加国家级课题“主体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深化研究”的教师有30多名,之后又申报建立了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实验基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教师论坛。自2004年开始,我校开辟了“走进新课程论坛”,教师将教学中的困惑、收获,课改中的问题等,在论坛上交流,为教师互相学习、总结自我、展示自我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以基地校建设为契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我校承担了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的创建化学基地校的任务,从课堂改革入手,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情、教情,制定研究课题,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化学组的课题“如何由教完到教会”学案式复习模式”“小组讨论合作研究新授课模式”“学生激励评价”等已经成为基地校建设的有形成果和学科特色。基地校的建设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也转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收集、处理信息,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贵校未来的办学目标或规划是怎样的?

李倩校长:学校建校30多年以来,历届领导率领全校教职员工凝心聚力,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把建设规范加特色的学校,造就优秀加专长的师资,培养合格、有特长、勤实践、勇创新的学生作为办学目标。未来,我校领导班子将继往开来,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目标,务求使每一位从36中走出去的学生都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建设一所“学风浓、校风正、质量高、示范性强”的国家、省、市一流名校而努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篇5:浅析田中一光之设计美学

一、设计之形态语义

田中一光对平面设计语言的运用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 除了对日本传统的字体和符号有着深刻的研究, 还努力运用现代方式将它们在设计作品中重塑, 在设计中他强调对平面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 作品传达出高度的秩序感和严谨感, 平面设计符号化的独特魅力在他的设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田中一光较为推崇西方的平面设计风格, 但他一直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性, 尊重日本美学传统, 重视自然、简洁、朴素, 而对西方设计中的严谨、秩序感也吸收借用。他的作品是强烈的民族性和典型的国际风格的双重叠加。

田中一光的平面设计在创作中特别注重对视觉元素的表意化处理, 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平面设计作品《日本舞蹈》是以脸作为表现对象, 画面如同包豪斯平面构成以方块等分, 用规整的几何等分形状来破解整个构图, 在一般意义上这种构图是理性的、机械的、僵硬的、毫无生动趣味的, 但田中一光在处理形态时, 添加了两个半圆并同时向内侧倾斜的代表眼睛的形态, 这一形式上的微微变动立即营造了人物的生动表情, 从而造就了默默微笑的动态造型。而嘴的造型则更为传神, 嘴唇由两个圆形表现, 上下大小两个圆稍微一错就组成了嘴, 相互重叠的嘴的造型不仅与眼部的表情相统一, 而且营造出一种整体风格上的统一, 如同“格式塔”理论所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张海报的造型处理方法也是东西文化碰撞的结果, 从人物的表先手法上具有明显的日本浮世绘版画的遗风, 而其中又以包豪斯平面构成作为设计语言, 不同门类艺术表现形式的互相借鉴与融合造就了作品的独特的设计美学。

《银座剧院海报》的造型表现运用规整的几何形态来表现银座剧院内涵, 由几何形态所构成的戏剧面具形象热烈、神秘、激进、现代、视觉冲击力强表意丰富, 这些与剧院要传达给受众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配以现代风格的色块, 设计出紧贴时代脉搏的日本民俗文化海报, 规整的几何形态也是田中一光海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他对于几何形态进行着重研究并以此作为海报设计的构成基础, 由此为其平面设计带来了高度的秩序感和严谨性。几何造型不仅仅是简单的、毫无头绪的形的添加而是基于设计构图以大小相同的方格为基础的模数设计, 我们可以发现田中一光的设计作品中大量运用这种规整的几何形态, 一方面他是受到传统日本建筑中以某个基本单位作为设计发展的数量化单元的模数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 田中一光对包豪斯的平面构成及标准化的设计风格也很感兴趣;还有, 大和民族特有的秩序感、干净、简洁、严谨的民族性不无关系。

二、设计之禅意

通览田中一光的设计作品, 感受最强烈的是大和民族崇尚单纯简洁的艺术气质, 没有那种繁琐的装饰, 从而更具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朴质清澈, 那种貌似不经意的随性, 那种去掉繁文缛节装饰的质朴, 在田中一光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如要追寻这种民族气质来源何方, 就不能不提到“禅”的思想, “禅”原本为佛家思想的一个修炼门派, 13世纪道元“禅”的思想传入东瀛也就是现在的日本, 随着世代的发展与延续, 日本的“禅”的思想已逐渐融入平常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并且逐步转变为普通人的一种生活美学, “禅”在日本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是因为“禅”所提倡的自然观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义相吻合, 对自然崇拜, 加上长久以来日本民族性里所保持的俭朴生活方式, 都与禅的审美趣味一拍即合, 日本设计更是与禅宗美学交相呼应, 将“禅”的思想与现代设计相互融合, 并将其整体意识升华, 以此寻求形式上的创兴与突破, 进而使作品充满了“优雅、朴素”的精神内涵。田中一光的设计作品把东方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之中简洁单纯, 他喜爱不完整性与开放性的美学特征以及东方文化所特有的虚实变换的意境美。这与“禅”的虚空思想不谋而合, 田中一光在其平面设计创作中坚持简约明快的风格, 推崇素色, 排斥俗艳, 讲究简单、古朴、风雅与留白。过度的修饰这被认为是浅薄和缺乏幽雅的象征。其为无印良品设计所提出的“最适合的形态展现产品本质”指导思想深刻的体现了其设计中鲜明的“禅”意, 无印良品其本意是“没有商标的优质设计”。极力淡化品牌意识, 倡导节俭、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无印良品是极简设计的代表。它拿掉了产品上的一切标志, 省去繁文缛节的设计, 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 简单到只剩下材质和功能本身。它的极简主义设计思想如同“虚无”的概念是体现“禅”意的典型代表。无印良品的设计没有标志甚至商品信息都一并省去, 呈现出一个看似空无一物, 却能容纳百川的物态。无印良品虽不强调品牌但对产品的材质与质地十分注重。其的审美意识具有深刻的日本特征, 而“禅”也是日本设计艺术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

总结

中国平面设计已然步入了历史发展的新契机, 如何开拓发展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重中之重, 我们需从日本设计美学上得到借鉴, 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吸收, 设计美学上取长补短, 东西设计思潮的融会贯通, 设计的民族性体现等都是值得中国设计师思考和慢慢评鉴之问题, 田中一光先生的设计美学思想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发与探究。在吸收西方设计思潮的同时, 我们能否融汇东西, 发掘名族文化之精髓。换而言之, 我们缺少了一种将民族文化坚持到底的信念, 甚至是一种维护自己民族特色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与设计向前行》田中一光.主编.磐筑创意有限公司.

[2]《现代立体形态形态设计》沈黎明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演好自己的故事下一篇:编导艺术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