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期末考试八上英语

2024-05-21

郑州期末考试八上英语(共5篇)

篇1:郑州期末考试八上英语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考试质量分析

1.试题方面

就整套试卷而言,题型难易程度适中稍微偏难,大部分试题能够体现目前注重基础、体现能力的考试命题要求。听力部分相对简单,而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这三大部分的失分最多,尤其是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2.试卷方面

本次考试题型,分为听力部分、基础知识部分(词语释义、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部分和写作部分(英汉互译、选词填空),各部分难易程度不同。大部分题都比较基础,但和平时的练习比较起来相对难一些,此次英语考试的单项选择题部分,是同学丢分较多的地方。三十分的单选题,大部分学生只能拿到十多分,二十分及以上的很少,有些单词及词组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普遍得分较低。完形填空选项模糊性较大,答案在原文中就可找到,但学生得分还是普遍较低。阅读理解生词也较多,而且有几题还有一定的逻辑性,需要学生进行推理,难度也较大,所以学生们由于读不懂短文的大意,选项的成活率也较低。写作部分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这种题型学生还不会做;英汉互译部分学生得分较低,有些是没复习到或是复习到但没当重点来讲,所以这次考试失分也较多。

二、分析原因

从这次考试来看,两极分化十分明显,由于学的时态逐渐增多,较大一部分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尤其是个别题目反复做过几次也没能把握好,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在于教师和学生本身。1.教师方面的原因:

由于时间紧迫,怕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讲课过程中有时候稍微快了点,可能基础薄弱的学生有点跟不上;另外一点就是时间紧任务重,除了讲课本上的知识外,没有做太多的练习,学生没有进行实操实练,要不不会做题,要不就是知识点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在剩下的时间里,抓课本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给学生时间消化所讲的知识点,并根据相应的知识做相应的练习。2.学生方面的原因:

(1)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生遗忘知识快,过去滚瓜烂熟的东西一

段时间不用就忘了;

(2)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正确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3)理解能力不强,阅读理解失分较多,不能理解通篇大意;(4)不能熟练运用学过的句型;

(5)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学习习惯差;

(6)大部分学生懒惰,学习意识不高,总认为自己学习是在帮父母学、帮老

师学;

(7)个别基础稍好的学生由于平时考试成绩不错自我感觉良好,没有认真学习

及复习,这次考试成绩下降也很快。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加强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在阅读课上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学生的听说与

读写能力,不停留于知识点的讲解与掌握;

2.扎实地上好、上实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激

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及

格的学生更上一层楼,低分学生争取考得更好。

3.提高早读、晚自习的时间利用率,让学生养成学英语的良好习惯;

4.分层补差,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不轻言放弃;

5.加强对阅读的强化训练和句型的理解与运用; 6.加强听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7.多让学生写作文,熟能生巧,只有多读多写多练,才能有进步;

8.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我要学”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进行反思,与学生积极交流,让学生给我提出建议及意见,我会辩证的采纳并完善我的不足之处。另外,教学方面,我会继续抓基础知识,并进行能力提高的训练,充分利用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听力训练、短文阅读训练、书面写作训练,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而我也需要多关心低分学生,不要轻易放弃、忽略任何一个,多给予一点鼓励,尽力做到更好。最后,我会继续多向其他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争取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篇2:郑州期末考试八上英语

在现在这个速食社会上,总会时不时的冒出几个这样或那样的“大师”。文化,在他们的眼中就只是快速的致富成功之路。他们习惯于摆弄一些不为人知的所谓文化知识,从而愚弄他人。所谓的大师,就只是文化的卖弄者罢了!而事实上,文化该是纯粹的。这样一种陶冶人心的东西怎可被如此利用!正如孔子所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人,就该有真正的价值追求,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不是追求文化背后的利益。

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该像20__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特朗斯特罗姆那样。像他那样的单纯的只为文化而创作,像他一样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把诺贝尔文学奖当作功利目标,不把作品当作经济来源,只平静而淡泊地专在他的诗歌田地里开垦荒土,作属于自己的创作。或许每一种文化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我们都无法否认——文化,只属于真正懂它的人!只有真正懂得它存在的意义,明白它的珍贵,才会真正的成为一个文化人。也正因为特朗斯特罗姆他懂得诗歌文化,他才能创作出一篇又一篇的灵魂诗篇,从而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文化,是独特的,是珍贵而无分彼此的。无论是哪一类文化,都应该被尊重。我们不应该以文化背后的利益来评判文化的价值高低。就像袁隆平所说的,“用财富来衡量科学家,还是太低级,太庸俗。”不错,我们不该以文化背后所附带的利益的多少来衡量文化的高贵与否。文化之所以被称为文化,它本身就是一种高贵无比的存在!文化,该被尊重的是其中的内涵,是它对整个人类的贡献,而不是单纯的给个人带来的荣耀。就说那所谓的“农业文化”吧。有多少人是从心里看不起农民,看不起农业文化,觉得这类文化“低级”的?而这些人自恃高农民一等,却忘记粮食从哪儿来!事实上,有文化的农民,才真正伟大!袁隆平他不是农民吗?他是!他是一个有文化的农民!他凭借自身的农业文化,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整整十二亿人!谁又能说他不伟大!袁隆平不是什么大师,他只是在忠实的实践着文化的价值。他从来不把文化当成工具!和袁隆平相比,那些径自评判文化的人,那些自恃懂得比别人多一些就自称大师的人,该惭愧了!

篇3:郑州期末考试八上英语

关键词:反拨作用;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期末口语考试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d the backwash effect of college English final oral examination with descriptive research method. Data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70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showed that college English final oral examination brought strong backwash on the studying attitudes towards English, but weak backwash on the study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although most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ought that college English final oral examina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poken English, the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contents and forms are not suited for improving spoken English. It also advance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its positive washback in future practice.

Keywords: backwash; college English; college English final oral examination

反拨作用是语言测试社会效果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1],它是语言测试对教与学所产生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2]。口语测试是语言测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衡量一个人的某种语言水平,同时也能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还提到“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3]。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测试符合《课程要求》的基本精神,对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特别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非常必要。

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测试在我国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国内学者对英语口试从不同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主要涉及口语测试手段、测试方法、评分方法、评分信度、任务复杂度与难度以及非面试口语效度[4-12];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测试设计、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必要性、大规模英语口语测试、测试任务的效度研究、测试的命题、诊断性测试、测试模式、测试研究的热点、测试程序及评分系统测试体系设计、英语测试与英语口语的关系、英语测试现状及分析[13-27];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28-30]。可以看出,关于口语考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大都集中在CET等大规模考试中。期末考试虽然不像其它大规模测试那样直接影响考生的命运,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影响着学生能否获得奖学金和是否重修甚至退学,甚至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所以研究大学英语期末测试也是必要的。近些年也有一些关于非英语专业英语期末口语考试的反拨作用的研究[31-34],但运用实证方法对其进行探讨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研究的问题是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期末口语考试的反拨作用如何?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抽取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共70名,其中男生30名,女生40名,发放问卷70份,回收67份,有效问卷61份。抽取该校英语教师14名,发放问卷14份,有效问卷14份。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学生问卷由30个问题组成,2个开放式、28个封闭式。教师问卷由26个问题组成,2个开放式、24个封闭式。问题涉及大学英语期末口语考试对大学英语学习者在大学英语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影响。

1.3数据收集和处理

根据唐耀彩,彭金定(2004)的问卷,在试用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修改和优化,形成现有的问卷。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在2013年6月底前收集完毕,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问卷收回后编号,并输入电脑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与讨论

2.1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

表1 对五项基本技能的认识

Table 1 The cognition of five basic English skills

从表1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口语是他们最重视也是工作后使用频率可能最高的技能,学生最难提高和最急于提高的是听力,这和老师的看法完全一致。说明学生和老师都认识到听说的重要性。这也说明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是符合学生和社会要求的。

表2 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

Table 2 The attitudes towards oral English learning

表2中近一半的同学对英语口语感兴趣,但大多数同学认为学好口语是一种负担,近1/3的同学认为学好口语有助于找好工作,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有必要举办期末口语考试。虽然大部分同学对英语口语学习和考试很认同,但学好口语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不易。这更要求英语教师改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英语口语教学,增强学生学好英语口语的信心。

2.2英语期末口语考试对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影响

表3 英语期末口试对英语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影响

Table3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final oral examination on English studying contents and learning methods

表3中1-2项为教师问卷,3-8项为学生问卷。大部分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课外进行英语口语学习并参加英语口语活动,但大部分同学均没有进行课外英语口语学习或参加课外的英语口语活动,只有少数同学坚持利用各种方式练习和提高口语。教师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有所脱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口语的检查力度,同时学生要想提高口语,要加强自身的主动性,主动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进行口语练习。可以得出大学英语期末口语考试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但只产生了弱反拨作用。

表4 英语期末口语考试对英语水平的影响

Table 4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final oral examination on English level

表4是英语期末口语考试是否能帮助提高英语水平,大部分的学生和老师都认为英语期末口语考试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这也说明加强大学英语期末口试的必要性。

2.3英语期末口语考试对英语学习态度的影响

表5 英语期末口语考试对英语口语学习态度的影响

Table 5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final oral examination on attitudes towards oral English learning

表5显示出大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有必要开设口语课,而且有必要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大部分同学认为进行期末口语测试是必要的,因为参加口语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一看法与老师的看法完全一致,可以得出英语期末口语考试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产生了强的反拨作用。大学基础阶段(大一、大二)学生的基础课相对较多,专业课较少,有足够时间进行口语学习和练习,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少有高校在基础阶段专门开设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开设的听说课程大都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听说能力甚至整体素质教育水平,加强基础阶段的英语听说教学势在必行,这与《课程要求》相一致。

2.4英语期末口语考试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表6 英语期末口试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Table 6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final oral examination on oral English teaching

表6显示出大部分的学生和老师认为英语期末口试能促进口语教学,而且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对口试的认识对口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这要求广大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口试的规范化,使口试对英语口语教学起到正反拨效应,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英语口语尤其是英语口试知识的学习,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但也看到大多数老师和同学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利于提高英语口语。目前该校使用《新版综合教程》和《新视野视听说》两套教材,由于学生大多备考大英四、六级考试,课程内容还是以读写为主,虽加强听力教学,但学生和老师对口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要提高英语口语,就要继续加强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使其符合学生的需要。

主观题中,所调查的学生中,43人对我校口语教学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他们的建议包括引进外教教授口语课,开设英语角活动,建立口语交流和应用的网站,开设英语口语课程,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39名学生对英语期末口试提出了看法。他们提出口语考试形式要学生自己选择,不设定口试范围,学生可自由选题,口试前老师给出几个话题让学生准备,口试成绩计入总分的比例适当,考题要偏实际应用。而所调查的所有老师均回答了以上两个问题,老师建议开设口语课程,增加英语听说的课时量,加大口语考试占总成绩的比重。从以上可以看出,期末口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了强的反拨作用。

以上结果显示,大学英语期末口语考试对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态度方面产生了强的反拨作用,而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却只产生了弱的反拨作用。

造成英语期末口试对学习态度产生强的反拨作用的原因可能为:第一,当今就业竞争压力大,而良好的外语口语交际能力是找到好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第二,口语考试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甚至综合成绩测评,英语口试能逼迫学生加强口语的练习和提高。而造成英语期末口试学习方法产生弱的反拨作用的原因可能有:第一,现在国内的英语考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写译等笔试能力,对口头表达考察较少。这就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就会在阅读等其它方面多下工夫,而在口语上少下工夫,虽然大学英语四、六级有口试,但只有少数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才能考试。第二,口语考试不是独立的一门课程,占英语总成绩的比重较小。第三,校内目前英语口语课程和活动欠缺,学生缺少相应的学习、练习和提高口语的机会。

要促使大学英语期末口语考试产生正反拨作用,需加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规范大学英语期末口试,提高口试在英语总成绩中的比重,增开英语口语相关课程,加强开展英语口语活动,引导学生多参加校内外各类英语口语比赛,使学生有更多机会练习口语。目前该校开设《英语实用口语》选修课,将英语口语成绩计入学期英语总成绩的举措(占总评成绩的10%),不仅对老师英语口语教学有帮助,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积极性,从而真正达到《课程要求》的目标,使学生有日常交际的口语能力。

结语

本研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期末口语考试反拨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1)大多数同学对英语口语很感兴趣,认为也是找到好工作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学好口语是一种负担;2)教师要求学生课外加强口语练习,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课下坚持英语口语活动,教师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有所脱节;3)英语期末口语考试使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态度产生了强的反拨作用,但对大学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只产生了弱的反拨作用;4)大多数老师和同学认为期末口语考试能促进学生口语水平和素质教育,但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利于提高英语口语。

本研究的启示:1)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英语口语学习检查力度,建立评价机制,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口语水平;2)加强英语期末口语考试考查力度,提高英语口试的比重,促进英语口试考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正反拨;3)改善英语口语教学,开设英语口语课程或增加英语听说课时量,营造英语口语学习氛围。

本研究的限制:本研究受样本和研究工具的限制,尽管样本是通过随机抽样,但样本较少,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以后可以扩大样本加强口语考试反拨作用的检验;本研究对英语期末口语考试的反拨作用进行了探讨,但口语反拨不仅体现在学习者身上,一方面可以对不同任务难度、不同形式的任务的反拨作用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师、高校管理层、教材编写人员、家长以及用工单位人员等通过访谈、问卷等对口语反拨作用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achman L F, Palmer 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 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J].外语界,1999(3):48-51

[6]邹申.试论口语测试的真实性[J].外语界,200l(l):74-78

[7]金艳,郭杰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非面试型口语考试效度研究[J].外语界,2002(5):72-79

[8]张文忠,郭晶晶.模糊评分:外语口语测试评分新思路[J].现代外语,2002(1):98-102

[9]熊敦礼,陈玉红,刘泽华.大学英语大规模录音口语测试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283-287

[10]何莲珍,王敏.任务难度及语言水平对中国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度的影响[J].现代外语,2003(2):172-179

[11]郭茜,邢如,沈明波.口试评分规范化与信度研究[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03(增1):135-139

[12]易千红,曾路.口语测试中的评分模板设置与应用[J].现代外语,2004(l):98-102

[13]黄萍.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研究看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3):21-23

[14]文渤燕.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探讨[J].外语界,2000(3):57-60

[15]陈彩霞,李志梅.大学英语大规模口语测试的探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9-81

[16]吕长竑;宋冰;王焰等.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任务的效度研究[J].外语界,2006(3):72-80

[17]周忠新.大学英语大规模口语测试的探讨研究[J].教学研究,2007(30):44-48

[18]王檬檬,韩菁.关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7):33-34

[19]陈珺.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模式与教学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l2):131-134

[20]高丙梁.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研究热点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l):92-96

[21]张蓉.大规模英语口语测试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3):136-138

[22]刘晓燕,周俊英.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体系设计与实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l):131-134

[23]张晓松.大学英语大规模口语测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2):19-21

[24] 古力斯旦木·哈德尔艾山;陆向鹏.大学英语测试与口语教学[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9(3):128-130

[25]宋晓春.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现状及分析[J].语文学刊,2009(4):153-154

[26]黄振羽.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与能力的培养[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56-58

[27]韩海艳,魏丽娟. 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及其反拨效应研究[J].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2011(2):105-108

[28]唐耀彩,彭金定.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J].外语界,2004(1):25-30

[29]陈纪梁,陶伟. 谈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及其反拨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1():82-84

[30]王永,刘瑾. 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测试的研究和实践[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6):112-116

[31]贾绍东,杨云升. 大学英语期末大规模口试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54-56

[32]兰丽伟,张清东. 大学英语期末口语测试及其反拨作用的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08(2):99-101

篇4:郑州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党的建设的理论 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③改革开放的理论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 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 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内容: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⑴毛泽东思想: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⑵邓小平理论:①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②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③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使统筹兼顾。(每一点做适当解释)

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 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史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一个问号的答案为下述五点内容,第二个问号的答案为后四点的内容)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⑷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⑸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⑴背景:国内:“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是处于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国际: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⑵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⑶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国富民强、民族振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正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走上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了勃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⑷改革开放式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⑸改革开放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⑴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①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③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④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⑵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理论,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①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③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④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前五点为第一题答案

⑹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⑻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⑼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⑽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三个有利于”是评价和判断它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⑴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⑵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⑷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5、怎样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依据是什么?)

⑴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⑵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⑶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6、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⑴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⑶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第八章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⑴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⑵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还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⑶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⑴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⑶从经济活动上看,市场经济规律起支配作用⑷从微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⑸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前五点可加可不加)

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什么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前,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⑵十二大已经开始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⑶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⑷十四大强调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⑸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的,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划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⑴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⑵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⑶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因为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问题,只有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⑷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⑴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⑵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①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措施:规范收入秩序,调整分配格局

①依法保护合法适度收入 ②取缔非法收入 ③整顿不合理收入 ④调整过高收入 ⑤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6、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又好又快发展:⑴又好又快发展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⑵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⑶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⑷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如何理解: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⑵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发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7、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观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

⑶【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材料分析题

1.(1)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而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2)因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统治的任务,民族资产阶级虽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有着反对它们的一面,革命的一面,是无产阶级应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所以称为中间阶级。

(3)刘少奇所作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对“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4)即把私营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改造,依据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2.答题提示:(1)对外开放提高了我国贸易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这是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结果;这是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这是清醒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

(2)第一,我国对外开放中还不太适应国际市场规则的一些要求,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第二,许多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国际声誉和口碑不好。第三,许多出口产品在国际上占据一定位置,但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第四,我国吸引外资占国内总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利用外资的结构僵化,利用外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切实维护国家利益。3.答题提示:

(1)第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具对抗性,集中表现为具体体制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不是革命和阶级斗争,而是改革。通过改革来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证明和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篇5:郑州期末考试八上英语

一、请你选择(共50分)

▲单项选择(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2015年8月,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正式印发,“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等更具操作性的具体行为规范被写进守则。以下同学的做法符合中学生守则的是 A.经过认真思考,小宇对老师的答案提出质疑

B.面对老师的批评,小虎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C.听不懂老师的英文教学,雯雯上课总是睡觉

D.为赢得同学的欢迎,静静经常给同学送礼品 2.“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A.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

B.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 C.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

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手机网络 3.郑州一公交车长自费印制中华传统礼仪和古代圣贤图文,张贴在公交车内壁上,赢得了众多市民的支持与称赞。这是因为该车长的做法

A.有助于提升乘客的文明素养和文化修养

B.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车厢内的不文明行为 C.说明弘扬传统礼仪知识应看重外在形式

D.能够帮助那些倍感无聊的乘客打发时间 4.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藏地区的发展变化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C.兄弟省市无私支援是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繁荣的关键 D.我国坚持共同富裕原则,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5.为应对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中国实行了近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A.有利于缓解人们经济生活压力

B.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C.能够扭转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D.能够彻底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6.河南省环境保护厅2015年10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燃煤、机动车、工业过程和扬尘是四大主要污染来源。其中,燃煤排放对PM2.5的贡献比例高达31%,工业排放占比21%。这说明消除雾霾应做到 A.绿色发展,减少工业生产

B.低碳出行,拒绝乘坐汽车 C.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

D.以人为本,杜绝城市扩建

7.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国于2004年制定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然而10余年来,因非法捕猎珍稀动物而获刑的案件时有发生。这启示我们 A.人类应尊重和保护自然,不得伤害自然界的任何动物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C.依法治国就是国家制定法律,每个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D.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已经势在必行

8.2015年“双11期间,天猫交易额一天内达到912亿元,刷新全球纪录。调查显示,仅有不到2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购商品在计划内,近10%的受访者坦言“双11”购物严重超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生活质量已改善,超支购物属必然

B.勤俭美德当记牢,理性消费须做到 C.我的消费我做主,无需他人来管束

D.网购便宜又快捷,疯狂扫货莫停歇

第1页

(共4页)

9.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指尖上的公益”正迸发出强大的力量。2015年“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

日”有205万人次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款1.279亿元,公益项目涵盖了扶贫、助学、疾病救助、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这说明

A.人们参与公益的热情取决于活动便利程度

B.热心公益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共识 C.人们参加公益活动的方式应做到与时俱进

D.科技进步为人们参加公益活动提供了便利 10.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超过五成的中学生认为压力大。考试排名、老师父母的期望、自我期望以及升学竞争是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面对这些问题,下列解决策略正确的是 A.国家创造条件消除学生升学竞争

B.学校取消各种形式的考试和排名 C.家长不为孩子成长设定任何期望

D.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理智应对压力 ▲多项选择(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江西九江的柯大爷被学生小于骑车撞伤后送进了医院,小于主动认错,并当即打电话让家长送来了医药费。但当老人得知小于的家庭比较贫困后,竟主动要求出院,还给小于送去了200元的营养费。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柯大爷是非不分,宽容无原则

B.小于勇担过错,是诚信的表现 C.双方均能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D.贫困家庭比老人更应得到帮助

12.80秒握手,穿越66年历史风雨。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两岸领导人的会面

A.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写下了历史性一页

B.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C.消除了两岸关系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D.彰显了两岸人民剪不断、割不断的亲情 1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斐然,经济增长速度领跑世界、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我国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我国坚持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C.我国各族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

D.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该决议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生效,届时,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个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这意味着 A.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强国

B.中国公民在境外旅游购物将更加方便 C.中国经挤对外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D.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15.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65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前政要,、联合国秘书长等出席大会。习近平检阅受阅部队,并宣布裁军30万。此次阅兵活动

A.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B.展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捍卫主权的决心 C.传递了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

D.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及影响力 16.郑州市日前下发通知,取消民生服务事项中繁文缛节和不必要的14类22项“奇葩”证明,群众今后在办事中再发现可随时举报。取消“奇葩”证明有利于 A.简化优化办事流程

B.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C.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D.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17.“曾是地标好风光,怪哉寿命总不长。民力民财耗无数,一声爆破全白忙。”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市政设施频繁拆除重建,引发了人们对“短命建筑”的质疑,因为“短命建筑”

第2页

(共4页)

A.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违背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B.暴露了用权的任性,损害了党和政府部门的形象 C.加速了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发展差庭’ D.折射了建筑业之痛,反映了我国技术落后的尴尬

18.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茌北京召开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未来5年要消除最后的7017万贫困人口。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有利于 A.使各地群众实现同等程度的富裕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 C.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D.为全面建成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19.2015年10月13日,河南的李江福、许光、赵小参3人被授予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至此,大善河南先后共有16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总人数领跑全国。这些道德模范 A.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为全体公民树立了新的道德标杆 C.用实际行动提升了河南良好形象

D.展示了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成果

20.当红歌手张某从小家境贫寒,但从未放弃过追逐音乐的梦想。上大学时,他利用在酒吧驻唱的机会练功,即便是获得了全国选秀冠军,他也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参加央视春晚,获得美国最富盛名的音乐大奖„„如今,他取得的成就让许多同行们羡慕不已。歌手张某的经历说明 A.我们的具体理想总是一成不变的B.理想的实现与个人所处环境无关 C.实现理想应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D.实现理想需要积极面对各种挑战

二、请你辨析(10分)

21.2015年初冬,一场大雪不期而至,郑州市政府通知沿街单位自扫门前积雪,得到大多数沿街商户的积极响应。但也有个别商户认为:“清扫积雪应坚持自愿原则,不应盲目跟从。

A:城市道路归公用,自扫积雪属盲从。B:个人社会紧相连,公益扫雪乐无穷。

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2小题,22题12分,23题12分,共24分)2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重视家庭建设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实践证明,良好的家风、家教有利于形成和睦友善的家庭氛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风尚。

2015年是中国家庭教育的重要年份。2月17日,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0月22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10月31日,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在广东中山召开,论坛围绕“教育始于家庭”的主题,研讨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问题。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教育始于家庭”,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方面即可,6分)

第3页

(共4页)

(2)作为托起家庭未来的支撑,我们青少年应为建设健康和谐文明的家庭做些什么?(三方面即可,6分)

23.疟疾是危害严重的流行性疾病,全球每年约三亿多人感染此病。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率领的科研团队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科研团队成员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摸索,无数次碰壁,甚至不惜以身试毒„„终于在1971年发现了具有百分之百抗疟作用的青蒿素,1973年他们又首创了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的双氢青蒿素。2015年12月7日,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屠呦呦在瑞典发表演讲时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给世界的礼物,这次的诺奖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青蒿素是传统中医给世界的礼物,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三方面即可,6分)

(2)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对中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有哪些启发?(三方面即可,6分)

四、请你进行活动与探索(16分)

24.上合“情定”郑州,中原为之沸腾。2015年12月14日至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14次会议在郑州召开。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广大市民自觉变身“城市管理者”,从城市设施到环境卫生,从安全保卫到衣食住行,一切都俨然具有国际范,赢得了各方面7的广泛赞誉。本次会议不仅开启了上合组织框架内务实合作的新征程,也给郑州提供了“借上合东风,加快商都建设”的新机遇。据悉,你校学生会正在举办“为上合搭舞台,助郑州创辉煌”主题宣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谈谈郑州能出色完成上合会的承办工作得益于哪些因素。(三方面即可,6分)

(2)我们应如何借助本次上合东风更好地建设郑州?(三方面即可,6分)

(3)为帮助与会嘉宾进一步了解郑州与河南,请你向他们推荐一处景区,并陈述推荐理由。(4分)

第4页

上一篇:环保窗口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工作汇报下一篇:座谈会发言稿班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