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2024-04-25

老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精选8篇)

篇1:老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续写)

自从狐狸骗走了乌鸦的那块肉,乌鸦便捡了许多石头,整天守地狐狸的洞口上方,想等它出来的时候,丢石头砸它。

狐狸躲在洞里

想:乌鸦也太小

气了,为了一块

肉有必要这样计较吗!而且,也不让人家出去,还不饿

死。不得已,狐狸冒险冲出

去,找了一块肉回来,对乌鸦说:“乌鸦大婶,您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这不,我冒着生命危险,找了一块肉回来,我宁愿饿死也要还您的肉。

这时,乌鸦的孩子们看见了那块肉,叫起来“妈妈我饿,我也饿„„”乌鸦相信了狐狸的诚意,飞下去拿回那块肉说:“真的吗?”狐狸连忙抓住乌鸦,说:“哈哈,一块肉你都这么计较,今天可以饱餐一顿了,以后不用再挨饿了!”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如果上了一次当,千别再犯第二次错误。

篇2:老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话说,上次乌鸦上了狐狸的当,回家后就告诫自己的孩子,以免再次上当。小乌鸦听后,决心找个机会教训一下狡猾的狐狸。

这一天,小乌鸦出来给妈妈找吃的,看见狐狸又在树下转悠,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它飞到山上找到一块儿像肉的石头,叼了回来,站在树枝上拍拍翅膀。狐狸一抬头,看见了小乌鸦嘴里的“肉”,满脸堆笑赶忙说:“是小乌鸦啊,你可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啊,这么早就去给妈妈找吃的。”小乌鸦故意不吭声。狐狸又说:“上次和你妈妈的事纯属误会,以后咱们是邻居了,要好好照应着,远亲不如近邻嘛。”小乌鸦看时候到了,就张开了嘴,“肉”掉了下去。狐狸早就张着嘴等着呢。那“肉”一下子砸在狐狸的嘴上。你看,那馋嘴的狐狸满嘴鲜血,牙齿也掉了几颗,疼得哇哇直叫,夹着尾巴窜回洞里。小乌鸦站在树上哈哈大笑:“狡猾的狐狸,你也有上当的时候啊。”说完给妈妈报喜去了。

小朋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吃一堑长一智,做个有心人,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

篇3:《狐狸和乌鸦》续写

狐狸呢, 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它洋洋得意地说:“孩子们, 以后见到乌鸦有好吃的, 你们就说一些奉承话来骗它, 比如说它嗓门好、羽毛漂亮, 总之什么话好听就说什么, 实在不行就狠狠地骂它, 只要诱使它张嘴就行。等吃的掉下后, 你们要飞快地把东西吞掉然后赶快跑。”小狐狸们听了啧啧赞叹, 齐声说:“好!”

话说这天, 小乌鸦也得到了一块肉, 这块肉又大又肥, 看得人是直流口水。小乌鸦飞呀飞, 飞累了, 就落在一棵大树上休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寻找了一天食物的小狐狸也来到了这棵大树下。饥肠辘辘的小狐狸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它是被肉的香气吸引来的, 循着香气它嗅啊嗅、找啊找, 发现了那块香甜的肉, 小狐狸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刚想扑上去, 突然, 它看见了叼着肉的小乌鸦。

这时, 小狐狸想到了自己爸爸说过的话, 它的眼珠子“骨碌”一转, 嘿嘿笑了两声, 谄着一张笑脸、尖着嗓子讨好地说:“亲爱的乌鸦先生, 您的嗓子真好, 能给我唱一曲吗?”小乌鸦冷冷地看了馋相十足的小狐狸一眼, 没有理它。

小狐狸见自己的糖衣炮弹不管用, 便破口大骂:“你以为你的嗓子有多好, 谁都不爱听你唱歌, 听到你唱歌都恨不得发疯了!瞧瞧你这一身乌黑的家伙, 要多丑就有多丑!”小乌鸦狠狠地盯着小狐狸, 还是没有理它。

小狐狸见小乌鸦不做声, 骂得更起劲了:“你这个黑家伙, 怕了吧, 不敢吭声了吧, 瞧你这么丑, 干吗不待在家里, 还要出来丢人现眼……”

小乌鸦忍不住了, 刚想回敬它几句, 猛然想起了嘴里的肉, 它把肉小心翼翼地挂在树枝上, 骂道:“狡猾的狐狸,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把戏吗?你只是想骗我的肉而已!我的嗓门是不好, 但现在我要唱给你听!”说完, 它就“哇——哇——哇——”地大叫起来, 小狐狸被震得耳朵“轰轰”直响, 赶紧捂着耳朵灰溜溜地跑了。

就这样, 小乌鸦带着肉平安地回家了……

教师点评

本文语言富有特色, 冷静、诡秘而圆滑, 形象地表达出了文章的氛围。作者的心理描写很见功力, 可见其想象颇为细腻丰富。续写故事的结局跟原文大相径庭, 说明作者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 不犯同样错误。 (吴春英)

篇4: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第二天,《动物早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乌鸦写的《狐狸骗招大揭秘》,主编虎大王也发表了一通评论。狐狸成了动物界的“过街老鼠”,动物们纷纷避而远之。

乌鸦的这篇文章,让狐狸在动物界成了骗子的代名词。狐狸十分恼火,心想:“我是谁啊,敢惹我!我是动物界最聪明的高等动物,我一定要让乌鸦你尝尝我的厉害。”于是它找来乌鸦的相关资料,仔细研究乌鸦的习性,经过三天三夜的仔细琢磨,一条报复乌鸦的妙计涌上心头……

一天,饥饿难耐的乌鸦捡回一块肉。它美得不得了,站在树枝上不停地摆弄着那块肉,向树下的狐狸炫耀,馋得狐狸直吞口水。为了吸取上次的教训,乌鸦在心里不停地告诫自己:“这次不管狐狸说啥好听的话,我都不松口,看它怎么办。我要馋死它!”狐狸对树上乌鸦的表演假装不感兴趣。它在等待时机,等乌鸦表演够了,放松警惕的时候,就使出绝招向它发起进攻。突然,狐狸对乌鸦暴喝一声:“站住!你这个不劳而获的贼!”乌鸦听了大吃一惊,站在树枝上一愣一愣的,它想不通自己怎么就成了贼,这实在有损自己的形象。这时,狐狸使出了它的绝招,指着乌鸦破口大骂起来:“你这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其实就是一个不劳而获的强盗!你不仅是一个偷东西的贼,还是一个丧门星,整天穿着一身黑丧服,叫人看了就作呕;还有你那破嗓子,整天呜呜哇哇地乱叫,发出的噪音比打雷还响,比驴叫还难听……”狐狸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气得乌鸦两眼直冒金星,它立刻开口还击:“呜——”一声还未出口,嘴里叼着的肉就掉到了地上。狐狸立即叼起地上的肉,向乌鸦做了个鬼脸,得意洋洋地摇着长长的尾巴,自言自语:“乌鸦想跟我斗?简直是白日做梦,自不量力!”

到嘴的肉又被狐狸骗走了,乌鸦哭丧着脸说道:“唉,又上当了!看来,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最重要的!”

篇5: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时光如梭,转眼间六年过去了。狐狸和乌鸦不像往年一样身手敏捷了。他们都苍老了、也都走不动路了。乌鸦不能在去偷肉,狐狸也不能在去捕猎了。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他们都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孩子。

老乌鸦讲起了六年前的那件事,它十分悲痛:“孩子呀,你一定要记得—狐狸是不可信的。那一天,我叼着块肉往回跑,那只该死的狐狸从我嘴巴里骗走了那块肉。害得我饿了一天。”

老狐狸讲起这件事时,却十分的高兴:“孩子,你不知道你爸爸那时是多么机灵、勇敢地把那块肉骗到手啊!爸爸是不是很帅啊?”

小乌鸦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它早就对狐狸很反感了,再加上老乌鸦这么一说,小乌鸦更讨厌狐狸了。

小狐狸很失望,怪不得家族的名声这么坏,原来我们家族只会去行骗,不会劳动。于是,小狐狸下决心让自己的家族咸鱼翻身。

有那么一天,小狐狸出去买东西,路过一棵树,看见小乌鸦叼着一块肉,站在树上,瞪着小狐狸。小乌鸦忘了老乌鸦的警告,对着小狐狸破口大骂:“你这该死的狐狸,我爸爸的肉就是你爸爸骗走的,打死你这只贱……”小乌鸦还没有说完,肉就从嘴里掉下去了,正好掉到小狐狸面前。小乌鸦懊恼的哭了起来:“唉,我怎么这么笨?这次肉肯定吃不成了。”

小狐狸捡起了掉在地上的肉,拍掉上面的灰,递给小乌鸦:“你的肉掉了,还给你。”

小乌鸦破涕为笑,泪痕未干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从那以后,小狐狸的名声渐渐的好起来。它身边有了好多朋友,其中最好的就是小乌鸦。

篇6: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一次乌鸦外出,归来的时候叼回来了一块肉。乌鸦飞累了,便站在树上小憩一会,可这恰巧被树下的狐狸看见了。

狐狸望着乌鸦嘴中的那块肉早已垂涎欲滴,狐狸恨不得立即就将那块肉填入自己的嘴巴。可是狐狸一想到肉在乌鸦嘴里叼着,自己在树下又不能抢下来,狐狸是既生气又激动。

但是狡猾多计的狐狸又怎么轻易舍弃味美可口的肉,只见狐狸眼珠子转了几下,就对树上的乌鸦说道:“亲爱的乌鸦您好啊?”树上的乌鸦向下看了眼狐狸,又重新昂首不再看它,更没有开口说只言片字。

狐狸见乌鸦对自己不言不语,于是又说道:“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们都还好吗?”乌鸦听后依然一声不吭。

狐狸依然没有放弃的说道:“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啊,就连自称美丽的麻雀都无法和您比,而且您的嗓音也是那么的清脆动听,您就唱几句给我听吧。”

乌鸦听后不禁得意起来,心想:“想要听我唱歌,并且还说我嗓子好的就唯独只有狐狸了,那我就给它唱几句听听吧。”

于是乌鸦张口就唱了起来,可是它嘴巴中叼着的肉“嗖”的一下就掉了下去,正好被树下的狐狸接入了嘴中。

篇7: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有一天,狐狸出来找吃的,一直在树上的乌鸦看见了看着自己的香肠心里说:“我不能把我的香肠给乌鸦拿了而且是骗走的”。狐狸一抬头就看见了乌鸦,狐狸就说:“乌鸦小姐上一次你给我唱的歌真好听,感动的睡不着觉,您能再唱一首么”。于是乌鸦就真唱了起来,他一张嘴香肠就掉了下,狐狸猛一咬,乌鸦放的玻璃渣把狐狸的嘴扎破了。

这时,狐狸才知到乌鸦在里面做了手脚。乌鸦得意地说:“狐狸你终于得到报应了”。

篇8:老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看到这个寓言诗以后, 触动很大。他从狐狸身上去考虑, 认为小孩子不应该读这样的寓言故事。他指出, 当孩子们有机会把这个寓言拿来应用时, 他们的所作所为差不多同这些意图完全相反, 也就是说, 你想借故事来纠正或防止孩子们因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的缺点, 但结果会是孩子们“一面嘲笑乌鸦, 而另一面却非常地喜欢狐狸”, 喜欢像狐狸那样为非作恶, 从别人的缺点中得到好处[1]。喜欢狐狸肯定会选择狐狸的行为方式作为模仿对象。为此, 教材编制者和使用者不可不慎重对待这种超出教材编选时预想的意义和效果。如果这种意义和效果是正面的、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一致的, 那么, 就应该弘扬, 反之, 则成了不良暗示, 应该尽量淡化、纠正或避免。

狐狸和乌鸦这一寓言故事经编译, 进入我国小学语文教材, 最早见于清末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第四册的课文《鸦好谀》[2]:

鸦衔肉, 止树梢。狐过而欲得之。仰颂之曰:“君躯既壮, 而羽复泽, 吾素闻君善歌, 请奏一曲。”鸦悦, 张口欲鸣, 未发声而肉已落。狐疾取之, 复语鸦曰:“他日有无故谀君者, 君其慎之。”

显然, 课文的意图是想让小孩子从好听奉承话的乌鸦身上吸取教训, 并借狐狸的口警告小孩子不要上“无故谀君者”的当。

这个寓言故事在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几乎与语文独立设科相伴随。百年来, 故事不同版本的素材大致相同, 都围绕着狐狸骗取乌鸦嘴里的肉而展开。但是, 不同版本在故事的叙述思路、形象刻画和细节描写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带来的不良暗示也有强有弱, 特别是在诱导小孩子喜欢狐狸的欺骗行为方面, 不同版本的暗示性与故事文本的展开密切相关。下面选取百年来该故事的三种版本进行分析, 以展示这个故事的文本呈现与不良暗示的相关性。这三种版本分别是1951年初级小学国语课本第七册 (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全日制十年指学校语文课本第四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2007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 以下简称山东版、人教版、苏教版。

一、角色与关系的展示

乌鸦和狐狸出现在同一场景, 谁为主角, 谁为配角, 这一安排决定了突出那个形象的问题。山东版和人教版都把乌鸦当作主角, 先说乌鸦, 再引出狐狸, 如:

一只乌鸦, 在一棵大树上, 做了一个窠, 住在里面。大树底下, 住着一只狐狸。 (山东版)

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 洞里住着狐狸。 (人教版)

突出乌鸦形象, 有助于把孩子的关注点引向乌鸦, 从乌鸦身上吸取教训, 从而淡化孩子们喜欢狐狸的不良暗示。而苏教版的主角则是狐狸, 乌鸦是狐狸找吃时遇到的第一个猎物: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 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 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苏教版)

这种先说狐狸再引出乌鸦的思路突出了狐狸的欺骗者形象, 有可能强化着卢梭所指出的这篇寓言故事的负面影响, 使孩子们更倾向于效仿狐狸的行为方式。

此外, 山东版、人教版中的乌鸦和狐狸, 一个住在树上, 一个住在树下, 抬头不见低头见, 这种布局传递了两者熟悉的邻居关系。而苏教版则安排狐狸出来找吃时遇到乌鸦, 昭示了两者萍水相逢的陌生关系, 而不是熟悉的邻居关系。一般来说, 关系熟悉之间不容易产生欺骗行为, 关系陌生才容易产生欺骗行为, 这种布局显然是为狐狸的行骗行为作铺垫, 无形中也聚焦、突出了狐狸形象。

二、乌鸦与狐狸的刻画

乌鸦和狐狸本来互不相干, 你走你的独木桥, 我走我的阳关道。但是, 一块肉把两者联系起来了。“肉”是两者追逐的对象, 它既是现实的, 指满足口欲的美味, 也是象征的, 指满足某种需要的物质存在。乌鸦和狐狸因为追寻这种物质存在而出现在同一场景:

(1) 一天, 乌鸦从窠里飞出来, 想找一点东西给它的孩子吃。它飞来飞去, 好容易在肉铺的棚子里, 找到了一片肉。它便把肉衔着, 高高兴兴地飞回家来, 站在窠旁的树枝上。

这时, 恰好狐狸也出来找食物。看见乌鸦嘴里衔着一片肉, 馋极了, 可是想吃又够不着。 (山东版)

(2) 有一天, 乌鸦飞出去给她的孩子找吃的。她找到一片肉, 叼了回来, 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 心里很高兴。

这时候, 狐狸也出来找吃的。他抬起头来, 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 馋得直流口水。 (人教版)

(3) 他来到一棵大树下, 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 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苏教版)

但是乌鸦和狐狸追寻“肉”的动机不同, 乌鸦找肉是为了孩子, 狐狸找肉则为了自己。为此, 山东版、人教版都在尽力刻画乌鸦的母爱形象———乌鸦关爱孩子, 为孩子有肉吃而高兴。山东版甚至还刻画出乌鸦为孩子找吃过程的辛劳:

它飞来飞去, 好容易在肉铺的棚子里, 找到了一片肉。

乌鸦如此艰辛地找到一片肉, 肯定自己也饿了、累了, 何尝不想直接吞进去?但她不能吃, 她要给她的孩子, 于是她只能把肉衔着。乌鸦对于肉的动作, 山东版用“衔”, 其他两个版本都用“叼”。“衔”与人的动作“提着”“拿着”相联系, 对刻画乌鸦的母爱形象有利, 后者则容易让人产生类似“叼烟斗”“翘起来”的动作联想, 有过分做作、炫耀之嫌, 不利乌鸦的正面形象。刻画乌鸦正面的、可亲可敬的母爱形象, 不但可以减少孩子们对乌鸦的嘲笑, 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狡猾狐狸的厌恶和恨, 因为对善良的人、值得尊敬的人行骗是难以容忍的。

至于狐狸形象, 三种版本都刻画了狐狸的贪婪和自私。狐狸出来找吃, 看见乌鸦嘴里的那片肉, 就立刻产生非分之想, 表现出“馋极了”、“馋得直流口水”。但是, 力度都不够, 还可以适当增加能引起孩子们抵制和反感狐狸的描述, 把狐狸形容得越贪婪、越下流、越卑鄙、越龌龊、越令人讨厌, 那么这个寓言故事的正面引导作用才越大。

三、冲突与对话的描写

一片肉联结了狐狸和乌鸦, 并引发一场冲突。假如狐狸不馋那片肉, 或者乌鸦自己把肉吃掉了而不是衔在嘴里, 冲突不会发生。冲突离不开狐狸的“馋”和乌鸦的“衔”。由狐狸的“馋”自然铺开了两者的冲突, 狐狸主动的“想”和“问”与乌鸦被动的反应构成了冲突的整个过程。三种版本对这一过程有不同的描写。

第一, 对狐狸“想”的描写, 三种版本都伴有动作和神态描写, 如:

(狐狸) 便想了一个办法, 悄悄走过去, 坐在树底下说 (山东版)

狐狸想了想, 就笑着对乌鸦说 (人教版)

他眼珠一转, 对乌鸦说 (苏教版)

“一个办法”类似一套实施方案, 仿佛一切都在狐狸的“办法”掌控之中, 乌鸦只是一个弱小、无反抗之力者, 山东版同时还用“悄悄走过去”描写狐狸行骗的平常心态, 这种突出狐狸欺骗行为计划性和娴熟性的写法, 无疑传递了认可狐狸行为的信息。人教版“想了想”、“笑着”, 写出了狐狸对成功骗取结局胸有成竹的儒雅风度。这两种版本都好象透露出, 狐狸从一开始的“想”中就暗示了以后的成功。苏教版虽然用“眼珠一转”体现了狐狸的狡猾性和随机应变性, 对结局暗示性没有那么浓重, 但同样没有把狐狸作为行骗者的卑鄙、猥琐的内心活动体现出来。可以说, 这三种写法都仿佛在起着推动而不是阻止孩子们喜欢狐狸的效应。

第二, 对狐狸“问”的描写。狐狸总共有三次问话, 相应地带出了乌鸦嘴里“衔”着肉的三次反应。第一、二次问话都是礼貌性的一般用语, 如:

(1) “你好吗?乌鸦先生!”

乌鸦没有作声。

狐狸又说:“乌鸦先生, 你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一下, 还是不作声, 仍旧衔着那片肉。 (山东版)

(2) “您好, 亲爱的乌鸦!”乌鸦不作声。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 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 还是不作声。 (人教版)

(3) “亲爱的乌鸦, 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 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 还是没有回答。 (苏教版)

第一次问话是见面的问候语。作为问候语, 乌鸦听到后要有所反应, 除非她认定问候者不怀好意, 否则就是不礼貌。回应的方式不一定非要开口, 可以点点头、看一眼、鼻孔“嗯”一声等, 但是, 三种版本都笼统地采用“不作声”、“没有回答”。这种描写虽然简洁, 实际上却把乌鸦当成了一个不懂交往礼节的无教养者, 不利于凸现乌鸦的正面形象。第二次问话是深入交谈后的拉家常。这次是要开口回答的, 但由于乌鸦嘴里衔 (叼) 着一片肉, 不方便回答, 因此, 三种版本都描述为:乌鸦看了狐狸一眼, 没有回答。其实, 要想凸显乌鸦的正面形象, 应该让乌鸦摆头或点头示意她的孩子在窝里很好, 因为乌鸦本身就是站在窝边与狐狸对话的。不过, 苏教版让乌鸦站在一棵树枝上, 不一定是窝边, 这可以说亵渎了乌鸦的母爱形象。试想你叼着一片肉, 不吃掉它, 而是站在高高的树枝上, 干嘛呢, 炫耀、招摇?明显把乌鸦置于被嘲笑的行列。

如果说贬狐狸、褒乌鸦可以淡化或避免这个寓言故事不良暗示的话, 那么这三种版本在描写狐狸第三次问话和乌鸦第三次回应上都做得不够, 如:

(1) 狐狸想了想, 望着乌鸦继续说:“你的羽毛真漂亮啊!我知道你的嗓子很好, 唱起歌来一定很响亮, 你能唱一个歌给我听吗?”

乌鸦听了这些赞美它的话, 高兴极了, 就开始唱起来。 (山东版)

(2)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 您的羽毛真漂亮, 麻雀比起您来, 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 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 得意极了, 就唱起歌来。 (人教版)

(3)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 您的羽毛真漂亮, 麻雀比起您来, 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 谁都爱听您唱歌, 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狐狸的话, 非常得意, 就唱了起来。 (苏教版)

贬狐狸方面, 可分别改写上面的心理和形态描写, 如:

(1) 狐狸心里嘀咕, 盘算怎样才能让乌鸦上当, 于是望着乌鸦诡谲地说

(2) 狐狸垂涎漫流, 湿了一地, 它仿佛闻到了那片肉的香味, 又说

(3) 狐狸眉头一皱, 又生出诡计, 摇摇尾巴说

褒乌鸦方面, 应该把乌鸦听了好话得意忘形的描写如“高兴极了”“得意极了”“非常得意”等去掉, 增加心理描写:

(1)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 心想:“是呀, 孩子这么小, 整天忙忙碌碌, 自己的嗓子都不知怎么样了。”这样想着想着, 不知不觉地就开始唱起来了。

(2)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 若有所思, 心想:“是呀, 现在整天忙着给孩子找吃的, 羽毛都顾不上打理了, 可嗓子应该还好吧。”于是嘴巴不自觉地唱起歌来。

(3)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 觉得有道理, 心想:“当初我可是高音段歌唱比赛的冠军, 现在忙于照看孩子, 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唱。”她准备试唱一下。

不管怎么改动, 都要力争让学生明白, 乌鸦唱歌丢了肉, 是因为长期劳碌于抚养小孩、很久没有练声而一时疏忽的结果, 而不是因为她听信了奉承话、得意忘形而像傻瓜一样上当受骗的结果。

四、结语

语文学习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 同时也是情感熏陶和人格养成的过程。语文教材的不良暗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是教材编制过程必须全面斟酌对待的重要问题。不良暗示可能出现在课文的材料、结构、主题和语言以及课文插图、课末思考题、课文单元组织等诸多方面, 它不但需要教材编制者用教育的眼光去全面估量和发现,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对语文教材给予更多的评论和揭示。

语文教材的暗示客观存在, 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是可以多样解读的文本。正如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多元反应必然存在超出教材编制者预想的意义和效果。就《狐狸和乌鸦》的寓意来说, 告诉孩子们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吹牛拍马或撒谎骗人, 希望孩子们识破并从中吸取教训, 避免上当受骗。这是从成人的角度把儿童预设为将来会上当受骗的对象, 相当于把孩子们推到了被逗着玩或傻里傻气的人行列。试想, 哪一个孩子愿意成为这样的人?他们宁愿成为被人谴责的欺骗者形象, 也不愿成为被人耻笑的傻瓜。于是孩子们从中学到的就不是预防受骗的教训, 而是实施欺骗的伎俩。这就暗示了故事等于在教育孩子成为欺骗者。这种不良暗示需要在故事的文本呈现和插图中去淡化。从前面的课文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通过对比刻画狐狸丑陋、卑鄙、下流、自私的形象, 凸显乌鸦美好、高尚、伟大、无私的母爱形象, 就可以减少小孩子成为欺骗者的欲望, 激起小孩子对乌鸦的敬意。尤其是面对一片肉, 狐狸馋得流口水, 乌鸦则叼在嘴里不吃而留给孩子, 在这些细节上下功夫最能起到淡化和抑制不良暗示的作用。

一则语言材料是否可以选作课文或选作课文时应该如何进行改写, 斟酌、考量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样化的, 否则, 不良暗示不但得不到避免和淡化, 反而是张扬和强化。仍然以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来说, 它既不能单纯从成人的角度去预设一个教训让孩子接受, 也不能单纯从道德评价的角度把狐狸和乌鸦的关系看成是骗与被骗的关系。三种版本的《狐狸和乌鸦》在这一问题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单一预设的成分, 这不但可以从前面的课文分析中可以看出, 而且从其思考练习题的设计中也可以看出:

最后值得提出的是, 教材编制带来的良与不良暗示是相对的, 评判标准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凡是与时代主流价值体系和普世性价值观诸如公平、公正等不相吻合的才能看成是不良暗示。不能以个人的爱恶给教材滥扣不良暗示的帽子, 也不能因为有了不良暗示就把教材一棍子打死, 这样都不利于教材的建设和发展。比如“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本意是想培养儿童识破假象的能力, 但同时也反映了官僚政客的猥琐形象, 于是有人就主张宁可使幼小者终身不懂“狐假虎威”这句成语, 也不愿在他们幼稚的头脑上留着这句成语所指种种鬼鬼祟祟、卑鄙龌龊的事实的影子[3]。事实上, 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尽管有不良暗示, 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都在学习和沿用。因此, 人们需要在教材的良与不良暗示中做出权衡, 尤其是教材编制者和课堂教学中的教师, 不但要做出权衡, 而且要尽量对不良暗示进行淡化和抑制的处理。

参考文献:

摘要: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形态之一, 在教材呈现的课文文本、插图等形式中, 往往会出现超越教材编制者教育认识和意图的暗示效果, 尤其是那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不良暗示。本文选取和分析百年小学语文课文《狐狸和乌鸦》的三种版本, 表明不良暗示的产生与教材的呈现方式密切相关。

关键词:教材编制,不良暗示,《狐狸和乌鸦》

参考文献

[1] (法) 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128~132.

[2]蒋维乔等.最新国文教科书:第四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5.7~8.

上一篇:柔顺的反义词下一篇:七2班交通安全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