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和悉尼歌剧院的英文介绍

2024-04-12

考拉和悉尼歌剧院的英文介绍(精选3篇)

篇1:考拉和悉尼歌剧院的英文介绍

世界的表演艺术中心,悉尼的文化艺术灵魂

悉尼歌剧院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随时为游客展现多种多样的迷人风果。悉尼歌剧院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每年在这里举行的表演大约3000场,约200万观众。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文化艺术的极品殿堂

悉尼歌剧院的外形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就像飘浮在空中散开的花瓣,多年来一直令人们叹为观止。

歌剧院的白色屋顶是由一百多万片瑞典陶瓦铺成,并经过特殊处理,因此不怕海风的侵袭,屋顶下方就是悉尼歌剧院的两大表演场所:音乐厅和歌剧院。

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等多种表演。音乐厅的特别之处是正前方的由澳洲艺术家罗纳德·夏普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由10,500个风管组成。

歌剧院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另外,悉尼歌剧院还有一个小型戏剧厅和剧院,分别可容纳544名和398名观众,通常用千戏剧、舞蹈、讲座和会议的举行。

2008年,悉尼歌剧院上演歌剧《波希米亚人》,聘请了世界著名华裔男高音莫华伦饰演鲁道夫。莫华伦的嗓音极具穿透力,表演很真实感人,他的演唱让全场观众动容,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美丽有约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它像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含笑伫立的仙女,清香阵阵。它不仅仅是艺术和文化的殿堂,还是悉尼的灵魂所在。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游客蜂拥而至,来领略其千种姿态和万般风情。

The World’s Performing Arts Centre and Sydney’s Soul of the

Culture and Art Sydney Opera House is Sydney’s temple of art and culture.It is ready to show visitors the charm of a different variety all the time.Sydney Opera House is one of the largest performing arts center in the world.Performances are held here each year, about 3000 games, and 2 million viewers.A White Sail in the Sea, and a Best Palace of Culture and Art Sydney Opera House looks like a white sail in the sea, side by side with the surrounding scenery.It spreads out like petals floating in the air.People have been amazed for years.The white roof of the Opera House is paved by more than l million tablets of the Swedish ceramic tile.After special treatment, it never fears the invasion of the sea wind.Below the roof are two venues: the Concert Hall and Opera House.The Concert Hall is the largest hall, which can accommodate 2679 spectators.It is often used for performances such as symphony, chamber music, opera, dancing, singing, pop, jazz and so on.The large pipe organ in front was designed and built by Ronald Sharp, an Australian artist, known as the world’s largest mechanical organ with wooden rod-made up from 10,500 tubes.The opera has 1547 seats, mainly used for opera, ballet and dance performances.It also has a small drama theater and a playhouse.They can respectively hold 544 and 398 audiences, usually used for drama, dance, lectures and conferences.In 2008, the Sydney Opera House staged the opera La Boheme and hired a world-renowned Chinese tenor Warren Mok to play Rudolf.Warren Mok’s penetrating voice and realistic performance made the audience moved and won warm applause.Date with Beauty Sydney Opera House is a symbol of Australia.It is like graceful lotuses, and also like smiling and standing fairies, with bursts of fragrance.It is not only a palace of art and culture, but also the soul of Sydney.Tour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crowd in the Sydney Opera House every day.And the Sydney Opera House shows a variety of different charming styles at any time.

篇2:考拉和悉尼歌剧院的英文介绍

一、数据收集

对海外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交流,而使用的语言随着所处的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甚至他们进行的话语内容也随时发生着变化。这种双语使用的现象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都是非常明显的。

本文调查了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就读的不同专业的中国学生的语码混用现象,是通过个案调查的方式来实现的。

在悉尼大学学习的中国籍学生第一语言大多数为汉语普通话而非英语并且归属于海外学生/国际学生。在悉尼期间,他们同时使用英文和中文这两种语言。

这项研究在悉尼大学经过了两周的时间。选择悉尼大学作为研究环境的原因是因为英语是该所大学教学和各项事物所使用的唯一一种语言。同唐人街和其他华人社区所不同的是,英语在这里是要求强制使用的。七名中国籍的全日制学生参与了本次研究调查。这七名学生全部来自于中国大陆,第一语言均为普通话并分别就读于文学院(教育学专业),运输学院(物流专业),CET(英语教学中心)。除了二名CET学生以外,其他五名学生全部在攻读硕士学位。John Gibbons指出言语交流是指语言摘要中的一条,因为他们大都太短而不能称为对话。所有受调查的学生录制了含有包含普通话和英语两种语码的录音,并对他们的对话的较小单位-言语交流进行了分析。

二、方法和研究

这项研究依靠磁带录音为主要的数据采集方式,学生们之间的对话是由观察者的笔记和录制得来。

Li Wei指出,在参与观察中,一方面调查者(参与的旁观者)开始在脑海中形成一些大致的问题,在调查中收集到一些数据(资料采集),尝试归纳(分析),然后回过头再来看是否这次调查是有收获的(需要更多的资料采集)。

根据Li Wei的论点,在两周的时间内,参与者们全部参与进行了了几轮谈话,研究者并不出现在谈话与讨论中。研究分为两个步骤,也就是调查的两种形式,分别是七个人聚集在一起的集体谈话和分为几组的单独对话。

1.集体谈话。七名参与者首先开始对他们感兴趣话题进行轻松讨论。参与者讨论所涉及的话题包括大学生活,时事政治,休闲活动,日常生活和家庭关系几类。在谈话中的语码混用(混合了英语的汉语)中,讨论话题比例分别为:休闲活动12%,时事政治15%,家庭关系18%,日常生活20%,大学生活35%。可以看出大学生活在语码混用现象中是出现最多的,相对而言非大学生活更多是用汉语来讨论的。

2.分组对话。完成对所有参与者之间互动观察之后,参与者被随机分为四组。一组包括一名教育专业学生和一名物流专业学生,一组包括一名教育专业学生和英语学习中心的学生,一组为两名英语学习中心学生和两名物流专业的学生,另外一组为两名物流专业的学生。参与调查的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4岁,在英语学习中心学习语言的学生平均年龄为19岁。第二步分组调查是在第一步聚集调查之后进行的,他们进行的也是对话。尽管调查对象和第一步一样没有改变,语码混用频率却随着分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语码混用现象更多的出现在同龄人或者有相似(学习)背景的人当中。

三、数据分析和讨论

为了计算语码混用的程度,对许多因素都要进行考虑。John Gibbons总结影响代码选择的因素有参与者的社会地位,身份特点,话题,外部以及心理因素等。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集体和分组对话研究展现出影响代码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则是:话题,(学习)背景和年龄。

篇3:去南澳,住考拉和蚂蚁的家

Adelaide

阿得莱德,从东到西,20分钟的城市

1.格雷尔海滩,天气瞬息万变,刚还是阴天,傍晚时放晴,晚霞极为壮观。

2.今年二月,在阿得莱德市区街道上举行的圣杰罗姆巷道节(St Jerome's Laneway Festival)上,与音乐和欢乐亲密接触。

3.阿德莱德中央市场,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风格。

4.欢乐节上,有音乐有美食。

迫不及待地来到了阿得莱德中央市场,跟随Mark Gleeson先生体验当地人的美食生活。Mark在餐饮服务行业拥有25年的经验,也曾在中央市场开过小店,现在如同这个市场的形象代言人一般,带领四方来客走近阿得莱德最地道的美食材料。

Mark左手托着一盘生蚝,右手拿着柠檬往生蚝上滴洒,端到了我们面前。鲜嫩的大蚝,混着些许柠檬的香味,顾不上矜持,大家一哄而上。只能说,这是我们这辈子吃过最新鲜美味的海鲜了。这直接导致在接下来数天的澳洲之旅中,有人在每一餐都惦记着能否加上几个美味生蚝助兴。更不说市场“美食之旅”中吃到的浓香奶酪、澳大利亚香肠、蜂蜜……我们就这样随着Mark“扫荡”了这下午四点多即将打烊的中央市场。

酒足饭饱,于是可以逛一下兰道商业街,它是澳洲最早的步行街,街上有超过600间零售商店和3个主要百货公司,但不妨碍街上闲逛自得的人群和自由的鸽子群。阿得莱德被称为“20分钟城市”,因为传说中开车从市中心到城市的任何一个郊外,都只需要20分钟。换句话说,这是一座简单的城市。

这样的“简单”,我想和它的建造不无关系。

因为这原本就是一座按计划设计建造的城市。虽是奉总督之命设计,但当时的设计师威廉·莱特上校却在选址和设计上,都执意打造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1836年,莱特计划的阿得莱德内城区由五个正方块组成,一个公园将其环绕。因此,从一开始阿得莱德就有宽阔的多车道街道,其格状的结构非常容易找路,市区以一条东西横贯的威廉国王路(King William Road)和多伦斯河将阿得莱德划分为南北二区。

当然,随着新城区的建立,阿得莱德早已不是莱特上校梦想的乌托邦。但是,由于南澳的三所大学都设在阿得莱德,所以,这里无意间成了许多留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的乌托邦。

我们的向导James就是其中的一个。地道的广州男人,因为留学来到这里,便留下了。

傍晚,我们来到格雷尔海滩,在Sammy's on the Marina餐厅享用海鲜大餐。用餐时,我问身旁的随行司机Kent,这里商店5点关门,那么你们的夜生活到底是什么?Kent两手一摊,说:“回家吃饭,然后陪老婆孩子看电视,多点时间和家人呆在一起……”其实,阿得莱德也有酒吧、赌场,但大部分是为游客而设。当地人过的,几乎都是规律简单的生活。

天色又暗了些,格雷尔海滩开始展示它最美的一面。每隔两分钟,变幻的落日便把天空和大海染成另一种颜色。浅黄、橘黄、绯红、暗红……相机的速度都快赶不上天色的多变。

Kangaroo Island

袋鼠岛,潜下水去抓鲍鱼吃

没料想初到袋鼠岛,迎面而来的竟是巨型蚂蚁:作为南澳最有名的袋鼠岛,应是袋鼠、树袋熊、海豹、海狮、海豚,还有兔子般大小的神仙企鹅“欢迎”我们呀。

这座“没有栅栏的动物园”,有着荒无一人的费莲达蔡斯国家公园(Flinders Chase National Park)中。这天我们准备进行野外午餐。因为将天降大雨,荒草地上爬满了乌压压的大蚂蚁,爬到身上被咬上一口,还是有扎针般的痛。能怪谁呢?是你挡住了蚂蚁的路,这点小教训就担待着吧。

在这里,导游不断强调的一点是,轻声,再轻声,莫打扰动物睡觉,或惊吓了胆小的动物,沿途是一望无际的黄色山坡,偶尔有牛羊漫步,路旁的桉树,细心观察就能看到懒得一动不动的考拉。这就像到友人家中一般,总要按照主人的规矩行事。

我们就这样,一直蹲在海豹湾的沙滩上,安静地观察着这群可爱的海狮。看着它们躺着睡,趴着睡,依偎着睡,起来再亲个嘴。有人感叹,来世真想当一只栖息在海豹湾的海狮,这才叫生活。不过你也别以为海狮是好吃懒做的动物,它们是经过三天的出海捕食,才回到岸上休息,谁又忍心打扰?

刺激的体验还在后头。帅气的安德鲁船长让我们跨上了橡皮快艇,旋即以在高速公路上飙哈雷的速度带领我们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狂飙。到了深海处,居然有阳光流泻出来。船旁的海面上,出现了数只海豚,时而与我们竞游,时而露出脊背挑逗大家。比起海洋馆,生活在自家的海豚,慵懒自由,显得更快乐。

告别海豚,船长居然换上了潜水服,潜进海里为我们捞鲜活鲍鱼:当两个比巴掌还大的活鲍鱼出现眼前,大家不断欢呼,鼓掌,拍照。未食鲍鱼,已感到肆意的快乐。

与袋鼠岛动物的亲密接触并没有就此结束。晚上,我们去看神仙企鹅从金斯科顿(Kingscote)海滨返巢,而所谓的企鹅中心,也只不过提供给我们一个近距离接触、了解企鹅的机会。沿着漆黑的海滩小径,一只红光电筒就是我们观察企鹅的所有光线。深夜造访,我们总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小企鹅的打扰。据说每年的7月至10月是企鹅的繁殖期,到那时观看企鹅登陆会更有趣些。企鹅爸妈会带着食物回来,与嗷嗷待哺的幼儿团聚。

Barossa

巴罗莎,狠狠醉倒

1.巴罗莎以出产钵酒和雪莉酒而闻名,杰卡斯酒庄是当地规模最大的葡萄园,澳洲三大红酒品牌之一。

2.钵酒的酒窖,看到以一代代家族传人名字命名的橡木桶,一个挨一个,是触目可及的历史记忆。

3.巴罗莎散布着大大小小的酒庄,此为Two Hands 酒庄。

4.从北部卡普达(Kapunda)延伸到南部欢乐山(Mt Pleasant)的路上,满是薰衣草的香气。

城市的乌托邦,动物的天堂……美景当前,但若少了盛产美酒的巴罗莎山谷,尚且称不上完美的生活。

在离阿得莱德仅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巴罗莎山谷里,错落着60多间家传的葡萄酒厂和酒窖,其中不乏澳洲著名酒庄如奔富(Penfolds)、杰卡斯(Jacobs Creek),也有家族传承历史深远的百年钵酒酒窖Seppeltsfield……在这儿的一天旅程,我品尝了超过20种各不相同的美酒佳酿,差些醉倒在山谷里。

连绵的山峰下,是成排成列的葡萄园,许多家族庄园已经历经六代传承。这里被认为是有着浓郁英德文化气息的乡村,这当然与欧洲移民带着葡萄籽到此定居的历史不无关系。

已无法考证他们当初是带着怎样的梦想或无奈移居此地,可是郁郁葱葱的葡萄园,世代传袭;酒窖内以祖先之名命名的百年好酒,后人珍藏;还有那酒标上的久远年代标示,似乎在诉说着,梦想唯有沉淀坚持,才能愈发醇香饱满。

很多阿得莱德的居民也把这里当做周末驾车出游的好去处。与朋友驱车于蜿蜒的山谷中,或者到各大酒庄品酒,买回心爱美酒;或者到薰衣草园走走,感受满眼的紫色;也可以享受这里高品质的美食。

能够入住仅有15间套房的刘易斯(The Louise)酒店,则又是另一番享受。这是一家巴罗莎葡萄园环绕四周的小型奢华酒店。夜晚,斜卧在私人露台,细数天上繁星,不知不觉又忘了时间。

而这里的Appellation餐厅,被认为可能是澳大利亚最好的晚餐体验。3个小时的西餐,每道菜配上不同的巴罗莎美酒,味蕾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样忘了时间忘了年岁地享受美食,抑或仅仅做个白日梦,都是美好的。

这才叫生活。

澳洲南部“醉、新鲜”

广州人会吃,而我本来就是广州人,带大家到澳洲找美食,一定是找最好的!澳洲是美食天堂,海鲜是应有尽有,甚至连水牛、骆驼、鳄鱼、袋鼠也都是餐桌上的美食。不过说到我最爱的,一定是南部的海鲜。

澳洲南部海产特别丰富。在南澳,既有无敌海滩,还有出名的生蚝。你可以在Oyster Bar尝澳洲最有名的哥芬湾生蚝。哥芬湾(Coffin Bay)海水环境接近零污染,渔民按蚝身的大小,将生蚝置于不同的笼中,当潮退时,蚝只会闭上口;潮涨时,蚝只会张开口。蚝只因应潮汐而时刻“做运动”,吸收了海水内的天然矿物以及养分,所以生蚝的营养价值高,肉质特别爽滑,而且最适合即开即食。

如果要深度游澳洲,还可以选择乘船出海以及到海鲜市场即时选购的方式,获取最新鲜的食材,比如品尝南澳皇帝蟹粥、淡水龙虾、鱼黄尾月鱼等等,搭配巴罗莎的百年美酒,味道一流。

(整理采访 王琦璋)

行走书

交通:国内如南航等公司有直飞澳洲的航班;国泰航空每天提供香港直飞阿得莱德的航班,亦可乘搭其它国际航班前往墨尔本、悉尼、柏斯或布里斯班,然后转乘内陆航班或乘坐汽车、火车或旅游车前往南澳大利亚。

推荐住宿:阿德莱德皇冠假日酒店(Crowne Plaza Adelaide); Aurora Ozone Hotel;在巴罗莎入住刘易斯酒店(The Louise)。

手信

Haigh 's黑氏巧克力:一直由家族经营,是澳洲顶级巧克力制造商。在阿得莱德兰道购物街上,就有其专卖店。

巴罗莎红酒:从几十澳元的配餐红酒,到几千澳元的奔富顶级红酒,巴罗莎山谷总有一款值得你带回家的美酒。

上一篇:无性系茶园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学习总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