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建设创新型中国大会农资论坛执委会名单

2024-04-15

第四届建设创新型中国大会农资论坛执委会名单(通用5篇)

篇1:第四届建设创新型中国大会农资论坛执委会名单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品牌策划委员会

第四届中国创新大会农资分论坛执行委员会

总顾 问:

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吴子敬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秘书长

欧阳平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主任委员:

武希彦 中国磷肥工业行业协会理事长

副主任委员:

崔学军 中国化工报社副社长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络电视总编辑

高祥照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

解永军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武志杰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

樊小林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主任博导

徐虹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院长博导

执委会主任:

刘若帆 华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执委会副主任:

于清渤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常务秘书长

李伟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策划总监

华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活动策划总监

李宝星中国农资特聘法律顾问

农资导报新农村建设学院特聘讲师

潘海涛华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品牌营销总监

秘 书 处:

董艳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执行秘书长

王程永施可丰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2011年12月6日

品牌专线:400—639—0166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东路15号院甲1号华文国际传媒大厦608#、山东临沂开元上城B座七楼 TEL:+86 10 85376978FAX:+86 10 85376928TEL:+86—539—8322176 E-Mail:MediaChinese@huawencm.com

网址:

篇2:第四届建设创新型中国大会农资论坛执委会名单

一等奖

博弈与重构:走出空壳公司的执行之困

--以反制规避执行行为措施的体系化为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杜玉勇

事由与程序:变更追加被执行人的程序选择与设计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方有权 刘海伟 何东奇

二等奖

法官主持下的执行和解规范化研究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程磊

对非财产利益执行的正当性研究

--以执行权的理性裁量为视角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曹凤国 田强

关于完善拒不履行抚育(扶养)、赡养费案件执行机制的思考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 梁涛

碰撞与对话: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路径思考

--以执行实施权检法联动机制的构建为视角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 孙瑜

法院主持下 “小成本”拍卖模式之构建

--以成本与效益的对比分析为主线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田强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 何婉如

执行和解协议纠纷救济路径之探究

--基于民事执行和解协议二重性分析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李文超

刍议新民诉法下法院强制拍卖的困境与出路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南奕旭

司法拍卖制度改革探析

--兼论《民事诉讼法》第247条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史文婷

保全执行案款的利弊辨析与合理规制

--以审判权和执行权的协调运行为视角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杨海超 张敏

优秀奖

执行保证人制度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褚晓勇 李畅

执行公信力的渐进路径探索

--以构建被执行人履行能力评估体系为切入点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 郝自蕙 李琳

涉不动产案外人异议案件的物权理论分析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荆炜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构建初探

--以检察机关“柔性监督”为切入点

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 罗杰奇

执行的角落

篇3:第四届建设创新型中国大会农资论坛执委会名单

中国零售商大会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 海峡两岸服务业论坛是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与台湾服务业联盟协会共同主办。

据悉, 中国零售商大会暨展会和海峡两岸服务业论坛期间,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 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内贸易部部长陈邦柱,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 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德成,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向欣, 昆山市人民政府市长路军等有关领导, 以及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台湾服务业联盟协会副理事长韦伯韬、台湾贸易中心副董事长单骥等台湾贵宾都莅临大会。

本届零售商大会主题为“转型·创新——以消费者为核心”, 集主题演讲、高端对话、行业报告发布、评比表彰、专业竞赛、展览展示、合作洽谈等活动于一体, 将继续为中国零售商提供行业分析、趋势解读和战略指引。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向欣、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主任王耀、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王成荣、康成投资有限公司 (大润发) 董事长黄明端、银泰商业集团CEO陈晓东、1号店董事长于刚、五星电器CEO周猛、北京商用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战等领导、专家和企业家在全体会议上分享了他们对行业、对企业发展的真知灼见。

5月27日下午, 中国商业联合会与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品牌战略联席会议”。

来自制造商品牌与零售商品牌的代表, 达成共识:在新的需求环境下, 基于全球经验和本土实践, 工商两界将携手开展大范围的深度协同、共同创新。

王忠禹副主席认为:工商紧密携手, 肯定能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 并形成新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本届海峡两岸服务业论坛以“新突破、新服务、新篇章”为主题, 旨在加强两岸服务产业的交流与分享, 增进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互信与合作, 通过优势互补, 共同提升两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主题论坛上,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与专家及企业界领袖围绕当前的经贸形势及企业的应对措施、成长型企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银行策略、两岸服贸协议对产业之影响、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业务创新机会等热点话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本届零售商大会和海峡两岸服务业论坛专题论坛和圆桌会议着重专业、实务, 将分别针对行业关注的不同领域, 包含诸多极富实战指导价值的议题内容和讨论热点, 涵盖全球零售模式创新、全渠道零售及O2O、人力资源、奥特莱斯、金融及商业地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社区商业、信息服务、智慧旅游、商业职业教育等方面。

篇4:第四届建设创新型中国大会农资论坛执委会名单

如何认识我国农业的发展阶段

对阶段的判断, 是我们制定政策、研究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这次会议上, 在分析形势时就明确地提出来, 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 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这个关键时刻,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要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需要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

就从农业的功能而言, 如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的需求的话, 农业发展就成了大问题。我们经常说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是天大的事情,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很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由于受资源条件和基础条件的限制, 我国的农业仍然处在一个爬坡阶段, 非常艰难。如果不尽快地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 推进农业的现代化, 就很难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所以形势、压力是非常大的。

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

这些年, 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很重要的就是就业结构、收入结构、乡村治理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 一方面, 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做出了贡献, 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 也对农业的发展也带来很多隐忧。如果说在工业化、现代的发展过程中, 没有大量的先进要素的注入, 只有要素的外流, 农业是不可持续的。适应这种变化, 必须创新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机械化程度, 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农村每年大体上往外转移1000多万人, 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对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要适应农村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加快改造传统农业。2007年生猪出现大的波动, 重要之一就是散户饲养少。

建立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我们国家的农业占GDP的比率仅为11%多。我们要走的是一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这是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 也是保持我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要求的。现在整个国家现代化最薄弱的还是农业现代化问题, 最艰难的也是农业现代化问题。如果说我们的农业现代化不能和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相匹配, 工业化、城镇化就会失去基础, 就不可能持续地发展, 所以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进程。现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里面, 提出的发展目标, 很重要的就是农民纯收入到2020年要翻一番。这是全会决定里面唯一一个指标性的目标, 尽管是一个指导性的目标, 但是要实现, 也非常艰难。如果要翻一番的话, 从现在算起, 每年要增长5.95%。改革开放30年来大体增长7%, 这十几年平均数略到6%。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 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是建设新型工农和城乡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现在我国农业已经放到国际的大背景之下来研究和处理, 我们现在是世界上第4、第5大的农产品进出口国, 特别是资源性产品进出口量非常大, 我国的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只能是40%多, 50%以上要通过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弥补。因此, 如果说我国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水平差距很大, 我们就很难在国际上掌握主导权, 会陷于被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加快农业现代化, 也是适应农产品国际竞争的需要。全会明确提出, 我们已经到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从全局、实现全面小康水平来讲、在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中站脚跟方面来讲, 都是非常关键的。

如何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走向

全会非常明确地提出来, 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次会议不仅仅是要总结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全面规划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 从这个角度来讲, 全会非常鲜明地提出“三个把”, 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把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一个战略任务、一个基本方向、一个根本要求, 这“三个把”实际上非常鲜明地指明了今后农村改革发展要往哪个方向去。着力点在什么地方, 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标, 其中把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农业现代化不是中国人的发明, 而是世界各国都要朝着这个路线去, 但是都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来确定自己的路径和方式。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应该着力解决什么问题, 应该怎么走, 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多地少, 农业资源紧缺

必须加强农业建设, 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的实际增收。人多地少是我们国家的最大特点和国情。我国的耕地资源大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我们的淡水资源也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农业资源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而且不可逆转。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头, 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土地, 必然产生农业用地和城市用地、工业用水和农村用水的矛盾, 这是我们的最大国情。而我国又不可能像别的国家一样通过国际分工来解决农产品的供给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只能立足国内, 把握大局, 只能把解决农产品供给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能立足国内, 保证基本自足。

农户规模小、经营分散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我国农户的耕地面积是有限的。中国农业的集约化的方向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通过走社会化的服务方式来发展集约化经济, 也就是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 一是家庭经营要向增加要素的投入的集约方式转变, 通过科技、管理、资金, 而不是通过土地的归大堆来实现。二是土地经营要向发展农民的多种形势的联合与合作来转变, 包括增强社区服务的功能, 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社,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和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 生产方式粗放, 当前尤为突出

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大体上是70-80%, 而我国不足50%。发达国家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在80%, 我国才占43%。所以总体上看, 我们还处在靠天吃饭的状态, 生产经营方式还比较落后、农民的科学素质也有待提高。国外农民要有一些基本的条件, 生产经营方式职业准入, 而我国对此却不可能设置门槛。

我国农业的比较效益低

和国外农业相对, 我国规模较小, 比较效益低。这需要我们既要发挥市场作用, 又要加大强农惠农的政策的支持力度, 要靠中国的农业增收是很艰难的, 最根本的就是经营的规模太小, 很难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源配置太少。这需要我国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任务艰巨

国外的农民是职业农民, 而我们的是一个身份, 这是本质上的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其发展的突出矛盾。应当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是同步, 而我国却不同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农民人口减少, 而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把农民滞留在农村, 当我国工业化水平发展到中期阶段, 城镇化率也达到44%左右时, 农村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还很高。如果不通过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向农民倾斜, 解决农村的问题就难以解决。

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日益融合

这点和很多国家还不一样。实际上现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 都是在二战之后, 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同步建立起来的。当时世界贸易的秩序和规则与现在不同, 当前世界贸易市场的种种限制, 对我们既有利也有弊, 更多的是一种制约, 我们在这样的国家环境下, 发展农业面临的挑战更多, 压力更大。

农村地域广阔, 农业发展很不平衡

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因地制宜, 从各地实际出发, 探寻不同的模式和形势, 包括各个产业之间。从现在来看, 恐怕只有国有农场可以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包括新疆兵团、黑龙江垦区。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产业, 现代化的程度也不一样。我们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 从产业的特点出发, 研究现代化的路径和方式。我国的现代化不可能齐步。

找准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点

全会决定从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从基本要求来看, 即“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生态、安全”。达到这一水平, 我国就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增加生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今后的具体目标, 主要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确保粮食安全

全会提出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首位。最近国务院对黑龙江、吉林、河南专项审批, 准备加大投入, 使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国家的粮食10000亿斤左右达到11000亿斤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策, 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 从目前来看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粮食安全的安全责任谁来负责, 这是首先要明确的。现在的压力主要集中在中央和粮食主产区包括湖南, 现在粮食大省、粮食大县都是经济上的穷县。我们要分解责任, 不仅是主产区, 包括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 都要分解责任。现在调出省在减少, 主销区在增加, 产销平衡区在减少, 长期以往, 后患无穷。所以, 全会明确提出分担粮食的责任。要不让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受到影响, 而且要求平衡产销区自给不降低。二是切切实实, 组织一些重大工程建设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和粮农组织的口径不一样, 我们的粮食包括谷物、薯类和大豆。就谷物而言, 我们是自给的, 如果把大豆算上去, 就是有缺口的。大豆, 我们只能说是提高自给率, 但要提高到50%是非常艰巨的, 主要是由于资源的制约, 种了大豆就不能种玉米。水稻是个紧平衡, 往往是水稻供给出现波动而引发整个市场波动, 它是口粮, 而且现在消费口粮越来越多, 在食品结构中, 水稻比重在增加。小麦主要存在品质提高的问题, 其供给是充足的。玉米主要是转化问题, 怎么样适应养殖业的发展和玉米加工业的发展, 存在一个加工问题。因此, 应当组织实施一些重大项目来稳定提高, 突出解决小麦、玉米、水稻的问题。加大投入, 加强建设, 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问题等等, 而且要考虑加大对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 一个是工程, 一个是两个产区 (后备产区和核心产区) 。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农民种粮不吃亏, 地方政府抓粮不吃亏。农民补贴不断增加, 通过理顺价格, 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来解决这个问题。补贴对调动积极性是有作用的, 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来调动, 农民是看市场的。所以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政策, 要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 还要考虑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 通过转移致支付、加大投入建设、奖励来实现。现在产量大县平均1年奖励达到1000多万, 东北有些县达到5000多万, 湖南产量大县达到2000万左右。今后要综合考虑调出,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没有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 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此外, 还应取消对粮食大县的资金配套。奖励加大力度、投入加大力度、取消配套, 让产粮大县提高生活水平。另外, 还要推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 其重点是优化布局, 科学布局。通过多年的努力, 农业的优质产区已经逐步形成, 这也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成果, 但是存在雷同的比较多, 档次比较低, 特色不鲜明, 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产业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从生产、流通到加工的产业体系不建立起来, 结构调整就没有办法到位。同时在结构调整中, 要考虑到各个产业和作物的合理配置, 要协调发展, 防止大起大落。现在, 生猪价格连续20多周向下掉, 没有的时候着急, 多了也着急, 怎样建立协调的、调控的、稳定的、机制是结构调整的要考虑的。

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保证这一点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 更重要是对生产者负责。这次三鹿奶粉事件, 除了造成部分婴幼儿受害之外, 打击最大的就是奶农。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 不是小问题, 是今后结构调整的重点。当时, 搞结构调整, 温家宝总理讲了3个重点, 即区域布局、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把握以上3点, 就基本能做好结构调整。现阶段, 新型的产业体系又被提出。

加快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着力点现在主要是实现三化, 就是农业技术的集成化, 劳动过程的机械化, 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就是农业不要为科研搞科研, 科研必须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新问题, 这是农业科研的一个方向。我们不能仅仅做一个课题、研究成果之后, 将其放在一边不进行转化。另外, 劳动力过程的机械化, 怎么适应劳动力结构变化, 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这个变化, 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 过去以为农业机械化不好弄, 现在看来是一个大发展的势头, 包括南方水稻机叉逐步在推广, 非常可喜, 所以要加大力度。不仅是田间作业, 包括饲养, 也要采用机械化, 完全通过机械化, 通过管道。生产经营的机械化, 近年来, 这方面有很多创新。但信息化有好的一面, 也有麻烦的一面。有的是子虚乌有的造谣, 有的叫恶意炒作, 受损失的最终还是农民, 所以这些问题都应该很好地解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耕地质量的建设、农田水利的建设, 市场网络体系的建设等等, 特别是小农田水利, 耕地质量。我国的潜力在于提高耕地质量上, 现在中低产田大体上占2/3, 如果能改造一半以上中低产田达到高产田的水平, 我们的农产品供给就会大大缓解, 所以, 科技是一个点, 中低产田改造和水利设施建设是一个点, 农业机械化也是一个点, 可能成为解决我国农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物质基础手段。当然, 这其中还包括体制、机制等问题。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防止面源的污染。现在, 我们所进行的点源污染的治理, 下了很大的功夫, 都难见成效, 如果农村面源污染势头不遏制, 不加以收拾, 将会后患无穷, 一方面是资源少, 另一方面是污染更严重。因此, 应当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防止面源的污染提上议事日程所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问题, 应当及早治理。

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大的国际环境。此次决定提出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是我们农业农产品贸易的原则是什么, 即进口紧缺的产品, 出口劳动密集性的产品。所谓紧缺就是资源转换问题。实际上, 我们的进出口过去是顺差, 现在是逆差, 而且逆差还在扩大。进得多, 出得少。有的专家提出, 进得多, 表明我们更多地利用了国外水资源和耕地资源, 这种说法具有一定道理, 但关键是保证我们的市场供给, 调剂余缺。这是进出口的一个基本要求, 更重要的是在开放的条件下, 怎样保护我们的产业安全, 这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此次全会非常明确地指出, 要建立安全的审查机制, 要建立准入的制度和安全审查的机制。我们对外开放的方针是不能动摇的, 但是对有些领域, 要按国际通行的做法, 要有限制, 这是从我国长期产业安全角度考虑的。比如粮种问题, 那是我们自主知识产权, 怎样掌握我们的主导权, 怎样利用在知识产权上掌握主导权, 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问题。第二个问题是, 怎么利用反垄断法, 避免形成垄断。现在大豆加工行业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国外几家大公司参股我国的大豆加工行业, 这些国际公司往往在其属于国家的基地购买大豆, 导致我们花高价购买的大豆。本来我国大豆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 但结果却失去了价格主导权。类似的问题, 都值得很好研究, 在开放的条件下, 如何搞农业, 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

如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篇5:第四届建设创新型中国大会农资论坛执委会名单

200余位领导及专家学者围绕网络时代的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智慧校园的建设、数字视频资源共享、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信息化标准应用、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等议题进行深入的分享与交流。

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副秘书长郑莉指出, 地区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是目前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她认为, 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标准先行。

上一篇:论青年干部的成长与成才 理想与奋斗下一篇:各高校自主招生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