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5则范文

2024-05-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5则范文(精选16篇)

篇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5则范文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 6、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P39、P40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个数,并且会读、会写,同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阶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教学难点】: 6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二、新授

教案学案

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1.学习数数和认数。(1)出示第39页的主题图。(2)观察思考。

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多少?(小组交流)

(3)交流、汇报。

(4)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问: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

问: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

2.教学数序。(出示教材39-40页图片)

(1)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6颗)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颗)

(2)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位置。

(3)教师将直尺图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并排列他们的顺序。

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 3.比较大小。

(1)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板书:5<6

6>5

教案学案

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2)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7个圆片。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板书:6<7

7>6 4.教学6、7的序数。

(1)看书第40页。从左数第6瓶里有几条金鱼。

(2)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几瓶。

(3)从左边数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5.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拐杖等。)(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三、巩固练习1.抢答练习。

(1)5后面的数是几?

(2)6后面的数是几?

(3)7前面的数是几? 2.完成教材43页练习九第1-3题。

(1)第1、2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完成题目。

(2)完成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适当引导学生对“6只”和“7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

教案学案

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序数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6和7的认识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5<6

6>5

教案学案

6<7 7>6

应有尽有

篇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5则范文

这三首古诗词都有一个主题——思乡。于是,我以“————————引起了作者的乡愁,诗人又是借—————————怎样地表达出自己满怀的思乡愁”这条主线,从扶到放,很好地注意到学生自学古诗词的能力培养。

课中,我紧抓关键词语引领学生不断猜想,推想,想象作者当时的心境,引领着孩子们在古诗词的意境中赏析,体会,把玩,领悟,而孩子们也以投入的精神和积累的知识与老师交流,切磋,互动,相长。就是在这切磋互动中,孩子们不断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了情感,同时,孩子的潜能也得到了发挥,得到了挖掘,得到了展示,得到了提高。这些无疑是优秀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我觉得这样很花时间,一节课只能教一首,而且还没有多少补充的内容,也就是课堂显得比较单薄。该怎样避免这样低效率的课堂呢我想主要还是我的课堂组织比较松散,课堂情景的创设还不到位等。比如这三首古诗的想象说话,学生觉得很好玩,嘻嘻哈哈,完全没有进入诗中的情境,因而说话也就比较单调,比较偏离,需要老师不断引导才慢慢靠近古诗的意境。总之,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去反思,去努力,去琢磨,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跟得上我们预设的步伐。

篇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5则范文

一、课堂教学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一) 在探究过程中评价学生相关能力

在数学探究评价中, 教师应注意多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 理解数学探究过程, 体验数学探究的兴趣, 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和数学素养水平, 而不能只强调探究的结果与结论。

1. 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评价

教学中主要注意考查学生是否勤于思考、积极提问。它的前提是教师让学生时常用数学的“眼光”去主动熟悉周围的数学素材, 并学会观察、收集、处理和描述它们, 对发现的困惑不解之处提出问题。这是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重要一项。

2. 对猜想和预测能力的评价

学生的每一项猜想和预测都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学生争论、假设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考查学生的思维是否紧紧围绕问题所展开, 即针对性、有效性的程度, 假设是否有一定的根据, 是否有创造性等。

例如, 观察下列每组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能用语言叙述吗?

如果已知25×25=625, 那么24×26=?

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个规律吗?

请举例说明。

学生通过对具体算式的观察、比较, 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 进而得出假设, 用符号表示为:若a×a=m, 则 (a-1) × (a+1) =m-1。

这个问题的设计在于考查学生的观察是否有针对性, 学生的思维是否紧紧围绕问题所展开, 猜想是否正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二) 在生活实践中评价学生相关技能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大量数学知识都包含有技能的特征, 传统的教学和考试也集中在这一方面, 但却很少评价学生是否了解了隐含在技能应用中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更少评价在数学思考过程中看不见的解题策略的使用情况。新课程强调, 对技能的评价不只是考查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 还要考查学生对相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以及不同解题策略的应用。因此, 对技能的评价既要考查学生实际执行这些技能的情况, 又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哪个规则。

比如, 估算是一个与计算技能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技能, 学生必须知道各种估算的方法, 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到估算, 以及为什么估算能解决问题。例如, 你有10元零花钱想为自己购买一些儿童节礼物。下面这张表给出了三个不同商店的不同物价 (单位:元) :

A.选择一个可能的组合, 计算花了多少钱, 还剩多少钱。

B.不超过10元, 购买这三件东西有多少不同的组合?把每种组合表示出来。

这个问题的特点是:答案可能不止一个;考查学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以及如何估算;考查学生知道这样算的道理。这样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各种数学技能。

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灵活性

由于低段学生还处于小学生活的适应阶段, 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他们的厌学情绪和其他不良心理。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灵活评价,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只有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 他们才会有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学生, 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 思维背景不同, 构建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方案也就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他们, 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标准。对那些表现好的学生我们要提出更高的目标, 更严格地要求他们, 但不能苛刻, 当他们的发言有创见时, 教师要给予热情的肯定, 以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学习热情;而对于潜能生, 要求适当地放宽, 哪怕是微小的进步, 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

有个学生平时在小组活动时总爱调皮捣蛋, 教师告诉他只要认真5分钟, 就奖给他一个“金苹果”, 名字还能写到“榜”上。因为他平时不认真, 所以“金苹果”很少, 榜上有名的机会就更少, 现在这么简单就可以得到金苹果, 他很高兴, 结果他真的做到了, 教师也表扬了他。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下次他还认真给教师看。可如果是平时优秀的学生调皮捣蛋, 那就该批评了。

另外, 评价就是要从学生的优势领域出发, 用学生的优点来评价学生, 更有利于学生感受成功,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这方面的优点中可以发现其他的不足, 进而协调发展自己。如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学生, 在每次实践操作活动中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但在交流汇报时总不爱听其他小朋友发言。于是笔者夸大表扬他的优点, 然后再鼓励他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久而久之, 他的行为习惯就慢慢变好了。当然, 教师要把握好度, 不能过分夸大学生的优点, 否则就会弄巧成拙、闹出笑话来了。

三、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一) 教师的诚恳评价

教师对学生评价要多样一些, 让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充分体现在行动、语言上, 让学生生活在爱和被赏识之中, 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持续增长, 学习热情将会大大提高, 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将会更多姿多彩。一般来说, 表现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是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表现差的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挖苦和冷遇。因此, 教师对该表扬的就要实事求是地表扬, 并提出新的要求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有过失的学生要积极引导,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激励他补缺改过。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 如果教师在评价上多一些赏识和激励的话, 对他的成长是很有益的。

(二) 学生间的激励评价

以往的评价,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的成绩都由教师一人定夺, 主观意识强, 说一不二。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有权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

学生参与评价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评和生生互评等。如在平时数学课中, 笔者让学生对自己一堂课或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行为作出评价。在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后, 让学生谈收获, 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觉得这节课改名为“连续进位加法”更合适。笔者马上问, 为什么这么认为?这名学生说: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连续进位了, 所以才这样取名。这时笔者并没有直接评价这位学生, 而是用眼神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有好多名学生异口同声地赞同刚才这位同学的想法。其中有一位学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对这位学生的佩服!这种孩子对孩子的评价无疑胜过大人的千言万语。

(三) 小组间的互助评价

篇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5则范文

这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我从复习乘法的意义入手,再以学生出乘法算式教师算得数的游戏导入到学习5的乘法口诀,这样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图形,逐步从具体到抽象掌握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边摆边说:一个图形用了5根小棒摆成,是1个5。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问学生怎样编一句口诀记住它了?学生说出一五得五,接着问这里为什么有个“得”字,引导学生说出积不满十的时候,积的前面要加一个“得”字。再引导学生摆出2个图形,问学生用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算是多少?怎样列出乘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在让学生编出口诀。

教学三五、四五、五五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式编口诀,再集体订正。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问学生如果忘记了三五十五这句口诀怎么办?引导学生根据上句口诀加五得到下句口诀或者是根据下句口诀减五得到上句口诀的方法记口诀。请学生出示小手的.方法帮助学生记5的乘法口诀。对口令。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说出后半句,学生间对口令。学生间互相背口诀。在课下我带着学生一起背口诀,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生对口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

篇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临镇小学:吴丽

课堂教学语言一般分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三种。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交际用语,是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数学教师应该提高使用数学教学语言的效果,寓知识于情、于趣、于形、于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快乐中增长才干。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充满艺术魅力,但数学语言的严密性、抽象性常常令人望而却步。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将数学这顶“皇冠”的魅力展现给学生呢?怎样才能运用好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呢?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追求――

一、严密

教学语言准确、严密,是对每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数学教材中的定义、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大都经过了千锤百炼。教学时,教师必须准确、严密地表达教材的内容,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在教学《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是这样阐述的“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图略)。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教材考虑到“推导”的需要,结合把罐头盒的商标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的具体展开图,只“得到一个长方形”。事实上,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并不是唯一的,展开后还还可能是其他平面图形:如斜着剪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不沿一条直线剪展开后是不规则的图形等。但不少教师忽视了这一点,撇开具体的展开图说“圆柱的侧面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并将这种不严密的“结论”灌输给学生。教师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自己必须要有个透彻的了解,往往一字之差,就会出现不同的含义。如“数”与“数字”,“增加”与“增加到”,“数位”与“位数”,“扩大”与“扩大到”,“整除”与“除尽” 等等,如果将此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个别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这样就违背了矛盾律。

二、科学

数学语言要注意科学性就是指数学教师的语言在语法要求上是正确的;在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在科学上是有定论的。有些教师不注意这一点,只考虑学生的兴趣而损害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个别老师在叙述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时说:“颠倒相乘”,这是不科学的,不如按教材中所说:“甲数除以乙数(零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更为科学。

数学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符合语法要求,而且要经得起逻辑推敲,要符合客观事实。有些教师不注意这一点,往往草率地下结论。如刚开始教学有关倍数的应用题时,个别教师在探索解题规律时说“有‘倍’ 字的,就用乘法计算”。殊不知,这样的“定论”是很不科学的。如“某服装厂,4月份生产了成人服装1200套,是童装的5倍。4月生产了多少套童装”,同样有“倍”字,但应列式为2800÷5。可是,学生如果接受了教师的“定论”,就很有可能列式为2800×5。这难道是学生的错吗?我想这是教师妄下结论惹的祸!

三、通俗

数学蕴涵着深邃的哲理和深刻的逻辑,小学生难以从理论上认识和接受,往往只能从他们熟悉的事实、生活的常识、掌握的知识等方面去体会,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力求通俗易懂,贴近学生。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可以借助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帮学生理解倍数与因数的相互依存性。又如在一年级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时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

1像铅笔细又长 2像小鸭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红旗迎风飘 5像秤钩称东西 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葫芦能做瓢 9像勺子能吃饭 10像鸡蛋加油条

这样,既通俗易懂,又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四、有趣

趣味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是因为他们没能很好地领悟和体会数学的趣味。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的趣味因素,真正把学生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王国”。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导入新课时他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的爷爷今年2月29日过第16个生日,你们猜小明的爷爷今年多少岁?”有的同学从“一年过一个生日”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口答:“16岁”老师就问了:“小明的爷爷16岁,那小明的爸爸今年该几岁?有16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吗?”学生们哈哈大笑,一想也是,哪儿有16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么回事。就在学生充满疑问时,老师说:“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学完了‘年、月、日’这节课同学们就明白了。”新课这样导入,何愁引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又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为了加深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 长×高+ 宽×高)×2”的理解与记忆,特级教师游光华就赋予了它一个既形象又有趣的名称,即“三碰和乘2”――[“一碰”(长×宽)“二碰”(宽×高)“三碰”(高×长)] ×2。同时,在配上形象的图示(如下图)和现场表演,令人拍案叫绝,终生难忘。

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下课我设计这样的小游戏:请学号能被2整除的同学可以先离开教室;学号能被3整除的同学接着可以起立离开教室;然后是学号能被5整除的同学可以离开教室;当剩下的学生不耐烦时,我再请学号能被1整除的同学也可离开教室。这样的游戏从而巩固了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幽默

批评的幽默化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真是一举两得。还能避免学生的抵抗情绪的产生。有时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促其改正缺点的目的。例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同学们真安静啊!看哪,第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若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或者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他几秒钟引起他的注意再请他不要在课堂上练“脖子功”; 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了吗?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教学过程中,教师批评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逗乐了再讲,效果也不错。如选用长度单位:“教室宽70()”一题,有位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填厘米。”教师假装吃惊地说:“哎哟,不得了,我们竟然在不到1米宽的教室里学习呀,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商店里卖的小泥人了。”学生个个开怀大笑,于是让学生用手势演示1厘米、1米的长度。这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错误,其他学生也都加深了印象。又如:在讲乘法简算25×12、125×32时,我们已经总结出了“见了25就找

4、见了125就找8”的方法。可是有一位同学不理解简算的实质,见到“125+64×8”也简算成“125×8+64”。我就幽默地批评了这位同学:“你一见25、125就心花怒放了,迫不及待地和

4、和8组合在一起,要看准题的特征。”然后再找他讲讲这类题的关键。这位同学虽受到的是批评,但全班同学也都笑了。在笑的同时都吸取了教训,学生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没有幽默感的老师,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感的生活,则是一潭死水。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会使师生关系倍加融洽,会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篇6: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5

5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受学校领导委托我有幸与各位同行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其实这么多年的教学耕耘,我只是为我的学生做着该做的一切,并没有什么 “经验”可谈,有的只是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方法。当然要想取得好成绩,这和平时付出的努力是成正比的。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为经验,权当与各位老师们探讨和交流吧。首先我觉得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会听讲,会学习,会做作业。我经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代替。

会听讲:就是做好课前准备,细心倾听老师的讲解,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全神贯注,集中精力。我的课堂教学或许并不好,但我不允许一个学生上课做小动作,必须是全身心的投入。

会学习: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仔细观察,认真做作业,善于总结,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不懂就问等。我经常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了就会有用,不学就会落后,因此经常提醒他们,学校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课外向生活学习,数学源于生活,把学到的知识得于运用。

会做作业: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当天作业只要独立完成,说明今

天的内容掌握了。对于计算题,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很多时候,我们与家长交流时总会说“他会做,就是粗心”或者“他很聪明,就是计算容易出错”等等,而我认为不只是单纯的粗心问题,而是计算方法掌握不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我采取每次计算题,要求书写规范、工整,说明态度端正,同时还要求学生做数学题时要准备草稿纸,准备一次、两次是件简单事,谁都能做到,关键是每次做题时养成习惯。其实这也是计算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

学习习惯固然重要,考试习惯更不能忽视。考试中学生不认真读题,书写零乱在每个班中都或多或少的体现,各位同行在阅卷时也曾发现,这就要我们在平时的单元考试中,严格要求,像读题的要求、审题的要求等等,都不要放过,特别是中等以下的同学。

其实各种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班风、学风与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密切相关,各位同行也感触很深吧,我是有体会的。再一个课堂上要“严”字当头,凡是我上课决不允许有一个同学捣乱、不听课、或是开小差,虽然老师讲得并不精彩,但只要学生专心听总会有收获,相反,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心不在焉,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严谨施教,把握教材,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要实现高效课堂,就得巧妙安排课堂40分钟。在教完新课之后,做相应的练习时,对书上的练习内容处理要有层次,对重复的可略去不做,对基本的让同学口答,对有难度的或容易出错的一定要学生动笔做,再谈谈是怎么想的,应注意什么,让大家各抒己见,最后老师再安排学生独立的做一两道题,加深巩固,然后互相交流,这样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同时我还注重 一题多解,开发学生的思维。

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后的练习与巩固才能检验出来。我在练习巩固时注重个别辅导,寻找特定群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要求学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对于没有掌握的同学,查漏补缺,及时补救,还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使学困生的面积缩小,更使他们迎头赶上,从而使课后的练习与巩固得以有效的实施,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习惯养成了,课堂质量提高了。要想提高数学成绩我觉得还应该注重知识的应用。试想我们每次的学生考试题,无非就是课本与课外作业的基本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课本的练习以及课堂作业上的有关练习着重讲解,多给学生分析题型以及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重要的题型在复习时,多总结、多练习、多讲解,加深印象,考试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应用,得心应手,成绩也会提高。当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后,会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成绩就会不断提升。

总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不断总结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我的教学经验还很不足,需要不断向同行们请教学习。这些只是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不当之处请同行们指正。

篇7:数学语言与小学数学教学

一、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数学知识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例如,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能够准确、直观的表达出数学知识,使学生通过数学语言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语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同样,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只有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解决数学问题,才能够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数学语言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结合数学符号与图形更加直观的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小学生数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提高小学生数学教学质量

合理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高昂,学习积极性都比较高,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会更加强烈,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很好的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完成的更加顺利,这样老师教的也比较容易,学生学的也轻松,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语言

(一)提高数学语言重要性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小学生数学语言应用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让学生了解数学语言,知道数学语言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发挥数学语言的优势,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学习过程当中。提高学生数学语言应用意识最有效等方法,就是运用对比法,通过举例子的形式,让学生看到数学语言存在缺陷时会出现的问题,进而认识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及如何正确的应用数学语言。

例如,在进行奇数与偶数知识学习的时候,因为学生只了解单数和双数概念,在未清楚的了解奇数与偶数的概念之前,教师就要求学生进行例题的解答,如,在一组数当中分别找出奇数与偶数这样的题目,学生是很难完成的。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就能够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学语言的作用就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学语言的应用意识。

(二)明确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要想使数学语言更好的服务于数学教学,就要了解数学语言的特性,其中最为重要一项就是数学语言具有严谨性。因此,教师在数学语言运用的时候,在重视数学语言作用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自己数学语言使用的严谨性,为学生做好榜样。众所周知,数学的学习与我们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生活当中存在着很多数学知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生活用语与数学语言混淆。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课堂情境,并将数学语言与生活用语区分开,让学生了解到数学语言的严谨性,进而更好的掌握数学语言。

例如,学习《认识圆》时,在我们生活当中,通常直接把一元硬币当成圆来看,然而在数学认识当中,一元硬币是一个圆柱体,因此,教师在运用数学语言时应该简明、准确,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语言的重要性,从而在运用数学语言时做到规范、准确。

(三)掌握数学语言的应用性

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是数学语言应用意识,同时,还要创造机会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这样会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灵活运用数学语言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完成了教学目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的运用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时,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学生可以发现梯形的面积计算与长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有关,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发现图形与公式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让每小组派出代表来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小组的推导结果,然后,老师在对每一个小组的回答进行评价与纠正,同时,给予一定的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使小学数学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摘要:当前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展开论述,并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语言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语言,小学数学,措施

参考文献

篇8: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反思(范文)

安阳县吕村镇新寨小学 杨明礼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在现实课堂中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依靠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只是有利于学生应试,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的发展帮助很小,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听课后的收获浅谈一下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二、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例如,教学数学广角,我就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用小石头来引入课题,小石头是学生们平常爱玩的小玩具。我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小游戏都可以跟数学有关。

2、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数学启示。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就设计了老师去旅游时看到猴子,编了一个小猴子给妈妈分饼吃的故事。故事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然后用问题引出了课题。学生兴趣倍增。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3、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游戏情境: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5、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例如,在教学体积时,我利用学生学过的课文《乌鸦喝水》,并动手拿一个瓶子根据课文故事情节,做一个实验给学生看,让学生以看到的现象发现规律。

6、创设实践情境: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篇9: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5则范文

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是环环相扣的。前阶段学习的知识、掌握的能力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的高低就是他们要学新知识、所需能力的起点。因而教师了解学生以往的情况,就是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平常教学中主要有5种常用方法了解学生。

1、看。就是观察学生的“晴雨表”-------面部表情。听懂理解的常是面带微笑或表情自若;存有疑虑、似懂非懂的常是愁眉不展、若有所思;认真听讲者常是聚精会神;走神者常是漫不经心。老师通过学生不同的面部表情,能了解学生的情况。具体体现在:

笑脸:含笑举手,眼神炯炯者——“不成问题!”(胸有成竹)

鬼脸:频频举手,目光祈求者——“快叫我答!”(迫不及待)

Cool脸:目光鄙视,不求发言者——“这题早会!”(隔岸观火)

羞脸:双唇微动,不敢正视者——“演习一遍,求个把握。”(有备无患)

苦脸:握手翻眼,坐姿僵硬者——“还没把握,别叫我献丑!”(信心不足)

红脸:满脸通红,低头思考者——“还没想好,千万别点我。”(一窍不通)

2、问。就是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对各类学生要随时提问,掌握他们各自的情况,了解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

3、巡视。学生在小组讨论探究新知或独立作业时,教师要巡视。小组讨论探究新知时,要观察各程度小组的情况。学生独立作业时关注普通生与后进生,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手势表决。就是能手势表决题目完成的正误。如对学生的回答不服水土同意或认为正确,则用拇指与食指分开成对号的手势不服水土;若不同意或认为错误,则用左右两手食指交叉成错号的手势表示。这样做的好处是动作明显,全班都能看清,学生不能随意表态,提高了可信程度。

篇10: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5则范文

【课堂评价情景与精彩评价语】片段一:

师:在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大胆些,当你举起小手时,你已经挺了不起,如果能大声地说出你的想法,那就更了不起。

生: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上,每隔5米种一棵树。

师:你今天说话声音很响亮,现在把你预想的植树方案在纸上画一画。师:大多数小组已经完成了,哪一位同学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种了几棵树?(小组展示)能否让全班小朋友都听到你优美而生动的发言?

师:你们的想法是不是这样的?(课件)这个同学很有想法画了4棵,有哪个同学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如果能让小朋友一下子就明白你的意思,就更好!

师:第一种植5棵的,头上先种一棵,隔5米种第二棵。。(演示)师:有时候我们一端不种,然后就(演示)

师:当我们两端都不种的时候,就只能在中间种。(演示)

师:种5棵的是两端种的,板书:两端都种。种4棵的是一端种的。板书:只种一端。种3棵的是两端都不种的。板书:两端不种。过渡语:是呀,同样长的路,种出了三种情况,小组合作找找他们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课堂评价情景与精彩评价语】片段二:

学生探究,自己画图并填表。

师:你这么能干,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学会的?

如果长度是1000米,是不是也得去画呢?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表格里找出一定的规律呢?

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吗?马上就要成功了,你再仔细想一想!把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

篇11:小学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一、激活学生的思维,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1. 优化教学语言, 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热情参与的教学情境。

只有优化教学语言,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诱导学生入情入境, 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进行主动学习。如教师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节时, 教师先有规律地打拍, 然后让学生模仿着一起拍掌。叫停后, 老师说:“我们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的节奏拍的, 如果一直拍下去, 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学生说:“要拍很多很多次, 或者拍无数次。”老师问:“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说:“是无限的。”老师说:“你们如果拍5分钟, 次数会怎么样?”学生回答:“是‘有限的’。”就这样, 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 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学习的情景, 亲身感知到“循环”、“无限”、“有限”的概念。

2. 数学即生活, 教师要有意设计生活中的问题提问学生。

数学课不是冷面孔, 也不是空洞的说教,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出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 鼓励学生与老师一块参与, 共同研究, 共同解读, 形成融洽的学习气氛。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种类》一课时, 我设计了如何在一块长方形空地上建设花圃的问题。这个很实际的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学生智慧的大门, 学生纷纷动手设计, 从不同角度想出了很多方案。有的学生设计的花圃是正方形的;有的学生设计的是长方形的;有的同学设计的是梯形的;还有的同学设计的花圃是由多种形状的图形组成的。在教学中, 我用了这样的语言:“谈谈你的初步设想, 好吗?”“你认为哪个办法更好?”“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具有开放性, 更能体现民主性的教学语言, 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新的理念, 使教学过程不再严肃和僵硬, 成为了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使学生张开了思维的翅膀。

二、运用课堂评价语言, 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1. 积极的课堂评价语言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评价的时机, 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特别是在学生有智慧的火花出现时, 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例如, 教学“找规律”一课时, 我在出示蓝猫和小新的图片后, 学生通过认真分析, 顺利找出了第五位、第六位出场的是谁。我不失时机地说:“你们猜得可真准!”就这么一句鼓励性的赞赏, 让学生找到了学习的自信, 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接着问:“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吗?”有了老师积极的鼓励, 学生观察得更认真, 结果, 发现了一个蓝猫、一个小新;又发现了一个蓝猫、一个小新……这时, 我又补充一句:“你们可真不简单!”这句话, 更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巧妙运用批评性的语言, 可以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温和而不伤感情的批评性语言, 能及时提醒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 避免了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 因而, 能创设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相比, 现代教育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学生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是我们今天教育的生命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差时, 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 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 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显得宽容、亲切、真诚,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赏识, 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面对学生错误的理解, 有一位教师这样说:“我佩服你!你有思想, 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 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老师的话, 赢得了学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篇1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5则范文

教了这么几年数学,终于略微懂一点数学语言如何去说才有效。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语言不仅仅要求精准,还要求不啰嗦,最好做到言简意赅,用最简洁的话语来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复杂的思想。

(1)在几年前,曾经听一个数学老师讲课,他说的几句话至今还令我难忘。那就是他每每讲完一个问题就要问学生们:“都学会了吗?”孩子们会不加思索地拖长声音回答:“学会了!”再问:“你们都听懂了吗?”学生们也会不假思索地一起回答:“听懂了!”一节课当中,这两句话居然说了好几遍。

事后想想,这样的两句话,在特定地环境下,问一下,也是可以的。可是,每讲完一道例题,就来问学生,然后一起回答,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显然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废话。

(2)在一次数学课上,听一个老师讲一个知识点,讲到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时,那位老师先让孩子们自己试着在纸上画一下,给定一分钟的时间,画完老师就开始提问:“你画了几条?”孩子说画了5条,再问另一个孩子,:“你画了几条?”另外一个孩子说画了18条,再问其他学生:“你画了几条?”孩子又说了不同的答案。一连问了四五个孩子,答案都不样,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似乎能找出一个准确的条数的答案似的,显然在这里面,老师的问法显得不太合适,第 1 页 更恰当的问法是:“孩子们,老师现在只是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来画,如果让你们一直画下去,你们觉得能画的完吗?”如果老师这样问的话,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没有意义的答案。孩子们也可以很快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显然,老师们在如何提问数学问题是需要提前斟酌好的。

(3)课堂上避免无意义的重复,也许很多老师都会犯同一个毛病吧,就是遇到重点知识时,自己会不自觉地重复,重复学生说的话,重复自己说的话,而这样的重复,尤其在数学课堂上是毫无意义的,老师的重复性的语言越多,占用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就越多。我们不妨在有些时候,懒一些,少说几句话,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理解重点的知识,这样比我们自己用重复性的话语来教学生,效果要好很多。

课堂上,能从学生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或者总结出来的重点知识,我们尽量少重复或者不重复吧!

(4)数学是离科学最近的一门学科,有时候语言要求相当精准,尤其是数学概念,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对自己抠字眼,想一想课堂上这句话应该怎么说才严谨。

一次听一节数学课,听一个老师讲用正方体搭一搭这一课,在让学生表述自己是怎么搭的时候,有的孩子回答问题的语言就模棱两可,比如,他会说:“老师,我从正面看到了三个面,”或者说:“我从右面看到了两个面”,显然,第 2 页 这样的数学语言是不准确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从正面看到了横着摆放的三个正方形,”“我从右面看到了竖着摆放的两个正方形。”这样的语言就更准确一些。

数学语言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来不得多余的废话,需要一点幽默精神,但是应该用在恰当的时候,比如把枯燥的数学语言打比方的时候可以说,但是如果说多了一些“你们听懂了吗?”这样的废话,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学生是否听的懂,我们能从学生的表情,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作业上都能反映出来,而不是靠我们问出来的。

数学语言要想说的准确一些,还是得回归到本质上来,回归到教材中去,只有深入地钻研教材了,就不怕数学语言说不准确了。

篇1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范文]

小河小学

兰才芸

【摘要】在新课程下的新理念的推进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都要有进一步的提高,现在课堂教学不单是要求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题;关键是改变以往教学方式,改变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就是教学的效益,看一节课是不是有效果,就看学生有没有进步或是发展。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是学到好不好,如果这节课学了,却没有学会或是没有得到发展,没有收获,那便是无效教学或是低效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都要进一步的提高,现在课堂教学不单是有求教师传授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以课堂有效学习就非常重要了。

一、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着对学习的内驱动性。如果课堂教学只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时间长了,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去感受数学中丰富多彩乐趣。使学生愿学。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数学,从生活化情境中引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活泼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例10时,老师这有10斤油要装在瓶子里,每个瓶子只能装3斤,要几个瓶子来装?引导为什么要用4个瓶子来装,因为装满3个瓶子还有1斤油还要一个瓶子来装。有时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来解决。接下来学生就可以独自解决例10。

2、创设游戏情境导入教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课程有其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而“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游戏教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年级上册《认识左右、上下、前后》在教学这一课时,导入时问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做个有趣的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就是指鼻子、指眼睛,抬左手,抬右手,找左耳,找右耳。同学们请把食指放在鼻子上,听老师的口令,看哪位同学动作最快?学生会非常高兴积极的参加游戏,又熟练的掌握了左右的方位,刚才这个游戏同学们动作都很快,现在老师想增加点难度,大家再来试一下,好吗?接着用拍小手游戏,听口令找上、下、前、后拍两下。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各个方位。在游戏教学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地“我要写”。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能够对知识深入理解,情境创设还要符合学生是兴趣特点,还能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每一个教师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还要增强师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快乐中学习,发挥其主动性。

幽默的语言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可以用有趣的语言,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和交流。

例如,在我刚接任四年级的数学时,学生基础比较差,刚开始只有几个人考及格上课学生不听课,课堂纪律也比较差,班上有个别学生很有个性。上课时就像一面镜子,老师开始说话,学生也开始说话,你对他凶,他也对你凶。上课就像吵架,每天都要吵上一两节课,还要跟学生斗智斗勇。这样的环境下,班上成绩就别想提高了,采取多讲多练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一个班级要想提高学习成绩,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又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方法,把这群顽皮捣蛋的学生的头目到讲桌下第一桌,盯紧他,平时和他多谈谈交交心,交流老师对他的希望,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期望,收服了他们的“老大”其他同学也就不敢在课堂上吵闹了。班级纪律得到改善,再加上老师把知识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改良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方便学生理解,清晰授课,让学生明白每节课的重难点,针对重难点进行练习,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有时还用幽默的语言来激活课堂氛围。渐渐地学生从几个及格到十几个再到二十几个及格,学生看着自己的成绩一次次提高,也越来越有信心学习。然而有时学生也会得意忘形认为考好了就放松了不努力学习了,学生会非常敏感老师叫他跟某某同学学习,认为老师心中就只有某位成绩好的“优等生”。因此在班上首先承认他们每一个同学在老师心中的地位,告诉他们你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你们不是某一个人的代替品,因此老师不拿你跟他们比较,老师只有你自己跟自己比,拿今年的你跟去年的你比,拿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比,拿这一次成绩更上一次成绩比有没有进步。每天进步一小点,一年后你会发现你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学生。

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改善师生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暂,且活泼好动,因此在上课时教师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口算课、背乘法口诀时可以进行一对一比赛,小组比赛,开火车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教师要不停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重要性,引领小学数学课堂走向高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4: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

发布者:查明丽 发布时间: 2011-12-22 22:22:12 一名山区的小学数学教师,面对的是独立意识尚未形成的孩子,他们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所以在价语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精选课堂评价语言。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

生都渴望取得好成绩,受到教师表扬和同学认可,都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做的更好,并且得的表扬、奖励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及时有度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点,我在课堂教学时,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醒学生。当上课认真,表、具体的我会说:你太聪明了!都快比上“一休哥”了;当上课还可以,表现一般,回答问题不具体: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当上课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回答错你能改掉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相信你也能和前面同学一样聪明!几种不同的评价语言,学生一听就这样的,学生不断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上课的质量。

价语言要多样化

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是当前评价改革地基本要求之一,是发挥评价发展性堂评价语言时能够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处境和需要,因人而异,寻找他们的发光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有个性发展优势的,给予积极的评价语言,使其多方面潜能能得以于弱势的,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主动参与评价,而不是消极适应。要了解学生现有发展化、进步的角度评价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在评价后进生时,班里有几个后进生,思维迟钝,行为习惯又差,以往老师对他们长期的负面评价,使他们失去了自兴趣,上课不听,讲话,作业不做。针对这些情况,我努力关注其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他步,就给予鼓励,当众表扬他们。现在,他们逐步找回自信,上课也能专心听讲,而且非常乐意上很欣慰。的课堂评价语言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获得有效课堂的关键。

篇15: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评价研究

教学要改革, 关键在教师, 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 转变角色, 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受多年来形成的教学观念和习惯的影响, 使教师总是难以摆脱“多讲”的怪圈, 在教学中按自己的思路一味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把本来属于学生的时间给占据了。究其原因, 是教师不敢大胆“放手”, 总担心学生听不懂, 影响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讲为主要手段。这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极少, 最终还是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 教师要确立教育新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 用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大胆“放手”, 让学生多讨论, 多交流、多实践。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 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变成了教师单方的活动, 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 这样的教育模式大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削弱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能消除学生课堂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 展现个性。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 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和显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 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 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 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 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 把“讲台”搬到学生中去, 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敢于创新。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 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 教师就要尊重每个学生, 保护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 诱导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 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创新欲望

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 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 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 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 教师就要通过操作,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 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 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 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 认识正方形, 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 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 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 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 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 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 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 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既发现了新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 除了运用语言外, 要更多的注意用眼神、手势等表示自己的情感。上课时, 有的学生爱动脑, 回答问题非常积极, 教师就报以微笑赞赏;有的学生想回答问题, 但一时紧张或还没有整理好思路, 教师就可以微笑着, 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 给他一些时间, 给他信心, 同样可以用“相信你自己!”“勇敢些!”“再试试看!”等激励话语来鼓励他们;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 看到学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时, 就拍一拍他的肩膀表示肯定;如果学生回答很有趣, 引起笑声, 不妨就乘机和他们一起幽默一下, 这样的评价, 达到了师生情感的交融的最高潮;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用语言, 眼神和手势等评价方式之外, 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小小的物质奖励来代替, 不需要语言和动作, 只需要老师一枚亲手做的卡片, 让学生觉得你是最欣赏他的, 最好的评价是送给他的, 这对学生的促动是巨大的, 就更加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其他同学也有积极的促动作用, 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篇16: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语言论文是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交流活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所以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运用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和时机性

一位哲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语言,使学生,受到启迪,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有规律地拍打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一起拍掌。叫停后,教师问:“我们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的节奏拍的,如果一直拍下去,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学生说:“要拍很多很多次,或者拍无数次。”教师问:“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说:“是无限的。”教师说:“你们如果拍5分钟,次数会怎么样?”学生回答:“是有限的。”直观而有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的境地,亲身感知“循环”、“无限”、“有限”等概念。此时教师再恰到好处地运用好符号语言进行教学,并抓住时机把这些符号及时板书出来,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了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把省略号、循环点这些符号语言和板书这个无声语言融入到教学中,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要富有幽默性和趣味性

幽默、趣味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但不可随意。教学幽默性在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采用幽默的形式往往能突破难点,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牢固、印象比较深刻。例如,一论文整理道“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有84个头,190只脚,请你算一算,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有的学生说,要是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我说:“请全体兔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挣大了神奇的眼睛。“现在鸡和兔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84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84×2=168(只)”学生齐答。“和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条腿呢?”“少了190-168=22(只)”学生马上做出回答。“这22条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么现在你们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11只兔子。”许多学生欢叫着。

“鸡兔同笼”的这一解题方法,应当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采用了比较幽默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少了22条腿,而每只兔子少了2条,因此有11只兔子。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低很多。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学。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首先,积极的课堂评价语言可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特别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出现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教师在出示蓝猫和小新的图后,通过认真分析,顺利找出第五位,第六位出场的是谁,最后不失时机地说:“你们猜得可真准!”就这一句鼓励性赞赏,让学生找回了学习自信,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兴之所至,教师接着问:“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吗?”有了老师积极的鼓励,学生观察得更认真,以至于发现一个蓝猫、一个小新,又一个蓝猫、又一个小新……这时教师再来上一句“你真不简单!”,更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巧妙运用批评性的语言,可以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温和而不伤感情的批评性语言能及时提醒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避免了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因而能创设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如刚过完“五一”长假,学生回来后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改正缺点的目的。若发现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你是不是掉金子了!”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包了吗?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教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耐心而有启发性,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平和中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与学生幽默一下时语调要诙谐,充满喜剧色彩,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真谛”。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有形象、生动的比喻词

数学课不光是数字的拼合,更是思维,创造的延伸,讲课时,老师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词,把所讲的例题用故事的形式描述出来,可以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教学,把题中有关的量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词或故事的形式描述后,再按要求去做,效果更佳。例如在讲“百分数的应用”中的“成活率”时,讲这样一个故事:今年春天,我家的老黄鸡费了很大的劲才孵出了20只毛茸茸的小鸡,它们犹如一个个淡黄色的球,毫无顾及的在院子里滚动,还不时发出“叽” “叽” 的“响声”,看着这活蹦乱跳的小家伙,我的心里也似乎开了一朵朵淡黄色的花。俗话说,乐极论文生悲,不幸的事情的终于发生了,一天早上,不知从哪个黑暗的角落遛出一只可恶的大老鼠,把两只最可爱的小家伙咬死了,还有两只不知去向,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猜猜,我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生气之余,我想着这样一个问题,“成活率”是多少呢?这时教师板书课题,并出示这一类型的习题以及做题时用的公式,效果则更好。

上一篇:和同学一起看电影下一篇: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的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