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情怀散文诗

2024-04-23

读张爱玲情怀散文诗(共11篇)

篇1:读张爱玲情怀散文诗

又读张爱玲散文

第一次了解张爱玲是看过苏青的《张爱玲传奇》,知道她虽是贵族出身却并不幸福。从小身体不好,父母不合离异,留下她和弟弟与继母和父亲一起生活,虽然家庭富足每天看着钱进钱出,而她和弟弟却是多余的,原话是:“被逼到为了生存而选择放弃,不要求,不进取,退让到无路可退,被所有的人视而不见,就不会被任何人所伤害。”但张爱玲选择了躲避,无声的反抗,她宁可吃点苦也不愿无声的苟活在世上,无论好还是坏,她要留名于世,用她自己话说是“出名要乘早”,一如她的文章,她的为人,她的穿着,她的思想,就是死也是那么与众不同!张爱玲死在一间异域的空房子里,这天是白露,次日是团圆的中秋,但对她来说不过是滥情的日子……生命有那么多隐隐的惆怅与伤害,生活却终将归于淡然。

再次对张爱玲更深的理解是看过她的《天才梦》,这里有她对自己的真实写照:“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的。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退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怪僻缺点。总而言之,在现实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其实在生活中张爱玲是非常理智的`,她说:“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物质生活,生命的本身,能够多一点明了与爱悦,物质与奢侈享受似乎是不可分开的,可是刺激性的享乐,如同浴缸里浅浅地放了水,坐在里面,热气上腾,也感到昏潆的愉快,然而终究浅,就使躺下去,也没法子淹没全身,思想复杂一点的人,再荒唐也难求得整个的沉湎。”

然而对于情感她终究是无能为力的,她和胡兰成相亲相悦,最后虽然知道他是汉奸依然和他结婚,婚后不过两个月,胡兰成就移情别恋不回家,她想到往日的情爱与抵首共读的情景,怎么也不相信就此结束了,找到他苦苦哀求他回家,胡兰成却躲得远远的。也许女人对于爱恋都是盲目的无条件的!但欣慰的是她终究活在了胡兰成的心里,胡兰成《今生今世》中的张爱玲,男女相悦神仙眷侣一片好景象(一连几个好,实在无可形容,如语美事,如珠玉纷呈,花枝烂漫,处处奇丽,难以摘引),已过去的事,不必刻意保存,虽然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纵是具体情节有所遗忘,但美好的事已发生过了,已经“在”了,在俩情相悦的当初天地中,不会磨灭,心里尚留着一种好,那是什么意义或情调都还没有的好!几十年后在美国,世事变迁,往事已远去。张爱玲给胡兰成的一封回信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终究是放下了。

读完她的《半生缘》,男儿女儿们为了自身的迷乱,世事的作弄,乍离乍合,仿佛婚姻是一件轻易的事情,是否是另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时光易老,岁月恍惚一梦!

又近中秋,渐觉秋凉侵肌,熟悉的秋天气息又来了,于是种种闪念与记忆的碎片不招而至,纷纷涌入心来,真像一群小精灵,平时是要有意识去寻回它们的,可秋凉一起,它们就会自动献身,鲜活的避无可避。想着张爱玲客死他乡到底是不忍的,在那样的中秋,月逐坟圆,谁与悼念?

篇2:读张爱玲情怀散文诗

名家散文读了不少,感慨颇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作人的散文自然冲淡,冰心的散文灵俊雅驯,朱自清的散文优美淳厚,林语堂的散文幽默闲适,徐志摩的散文铺张扬丽,丰子恺的散文理趣丰赡„„然而,我更喜爱张爱玲的散文,因为它是洁俏灵慧与繁复凝重的相融相成。

张爱玲卓异不凡的才情是世人公认的。她的文学成就首推其小说创作,但作为一个十分优秀的散文家,她同样是当之无愧的。尤其是她的散文集《流言》风靡全国。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同事家的书架上发现了它,翻了开头,当即借了来,读后我被深深的震撼了,说句心里话,我喜欢这本书,真的。

张爱玲的散文,称得上是一流的讥诮漂亮,通脱睿智而又文采丰赡,理性、情趣、灵悟皆自然出之,不见丝毫刻意而为的匠气,充分显示了这位旷世才女的令人惊羡的才华。

张爱玲的散文世界是丰富而独特的。一方面,这个世界里处处笼罩着荒芜、凄冷、悲怆、苍凉、无奈的情绪氛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这是咀嚼透了世事的无常与个体人生的渺小无力之后发生的沉重慨叹,是张爱玲的,同时也是广大人生的真实感受;——“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这是对现代人丧失了精神家园,在人生旅途中进退失据的尴尬与茫然心态的真实写照;——“时代的车隆隆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满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这是对冷酷自私的人性和孤寂可怜的人生的洞彻,悲凉与惨伤里积淀着张爱玲对社会对生活对传统对文明的真知灼见,烙刻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甚或是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印记。

另一方面,这个世界又是温暖、可爱、生动、鲜活、灵俏,充满了世俗生活情调与趣味的。张爱玲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关于吃、穿、钱,关于音乐、跳舞、绘画、读书等话题,常有令人拍案惊叹的深刻之处和令人捧腹叫绝的连珠妙语。——“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识透了这一点,因而她能在被常人忽略了的细枝末节处捡拾起一串串快乐的花环:她从翠蓝与青色的旧睡衣叠放在一起,看出了一种森森细细的美感,心中由此而生出悄悄的喜悦;她善于分辨各种各样的气味——比如清刚明亮的汽油味、牛奶烧糊的焦香味、太阳晒透了被褥和衣物的阳光味、雾的轻微的霉气味;她喜欢听市声、逛商店、挑买各种小玩意儿,并与货主讨价还价;她能数落出清朝历代女性服饰的变化,并敢穿着自己设计的奇装异服招摇过市,从不顾及别人说三道四„„她对世俗生活的精细观察和充分享受,的确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传达出一种形下的物质的具象化的平民意味和气息。

在现代文学散文名家蜂起林立的局面中,张爱玲之所以能够卓然自立,若是没有独特的审美个性与艺术品质是难以想像的。她以一种飞扬灵动的才情和敏细诡异的艺术感觉,从别人习以为常的景致和事物中,开掘出深致的哲思理悟,处处给人启发,又能在复杂深刻的人情世故里挑拣出肤浅与可笑,促人反思审省。毫不夸张地说,张爱玲的散文可以使所有读到它的读者,都从中获得一种审美快感。也许,对于如此精巧至极独特至极的文本,只有在逐篇的赏析解读后才会体会出它的韵味。

读张爱玲的散文是一段洗涤心灵的旅途。

篇3:读张爱玲情怀散文诗

最初认识刘亮程是因《名作欣赏》, 上面登载了古代、近代、现代, 国内、国外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 让人养眼的是读者对作品的赏析。韩富叶教授向我介绍了刘亮程的作品, 韩教授对他的总体评价是“生命诗性的天然漫步”。我再度想到刘亮程, 是在看完苏雪林散文后。

“艺术活动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 是一种寻觅生命之根和生活世界意义的活动, 一种人类寻求心灵对话、寻求灵魂敞亮的活动。” (1) 艺术需要情, 情要来自本源, 来自人与万物的通灵。苏雪林与刘亮程都本着细腻、敏感、多情的本色, 用心灵观察着、深思着、同情着、关爱着万物, 以感性的笔调收集日常琐事, 娓娓道来, 每个字、每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事物都透着灵性的光芒。在他们身上, 我看到了同样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比如苏雪林对溪水的描写:“水是怎样的开心呵, 她将那可怜的失踪路的小红叶儿, 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 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团转儿, 那叶儿向前不得, 向后不能, 急得几乎哭出来, 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 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

水是这样喜欢捉弄人的, 但流到坝塘边, 她自己的磨难也来了。你记得么?坝下边不是有许多的大石头, 阻住水的去路?”

水与石都具有了人的温情, 没有与万物的心灵对话, 哪能有如此感受?刘亮程也是如此, 他总是以平等的眼光关注周围事物, 乐之所乐、悲之所悲, 赋予生命深刻的内涵, 让你体会到的是真实, 是不加伪饰的本色情怀。比如在《一只蚊子的死》中, 他描写了这样的细节:

“一只老蚊子, 已经不怕死, 又何必置它于死地。再说, 我挥手也耗血气, 何不让它吸一点血赶紧走呢……想一巴掌拍死它, 又觉得那身体里满是我的血, 拍死了可惜。”

一只老蚊子, 在他的眼里, 不是害虫, 而只是一个生命, 一个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所以怜悯它, 哪怕他最后真恼了也没舍得拍下它。“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任何一粒虫的鸣叫都是人的鸣叫。” (《剩下的事情》) 这就是刘亮程的悲天悯人情怀的真实流露。

这也许和两位作家的童年生活有关, 唯有童心才是透明的、无瑕的。苏雪林生于19世纪末, 父亲受过高等教育, 母亲出身于仕宦之家。她幼时富有男性特点, 好动、爱玩, 凡男孩所爱的一些玩意儿, 抡刀、舞棒、扳弓射箭, 以至去郊外捉蟋蟀、放风筝、钓鱼、捕鸟等她都爱玩, 整日和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叔叔、大哥哥们厮打在一起, 玩得很开心。在她的《儿时影事》《童年锁忆》中均有对多彩童年的深刻记忆。刘亮程出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小镇上, 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在《鸟叫》《先父》等作品中, 皆能找到他童年的足迹。两位作家总是以童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万物, 故而他们笔下的万物皆能折射出人类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理解、尊重和感叹, 这种感叹来源于作者常有的换位思考, 刘亮程质疑:“人把它们叫牲口, 不知道它们把人叫啥?” (《人畜共居的村庄》) 由此可见悲天悯人在他们的意识里被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有相同的情怀, 但由于时代、生活背景的差异, 他们的作品带给我们是不同的境界。导致两位作家艺术境界不同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写作技巧的不同

苏雪林散文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 以“想象恢宏, 辞彩瑰丽”见长 (2) , 写景散文透着清丽、真实而又缥缈, 总会对眼前的实景进行幻化, 神思一下子飞到九霄云外去, 将读者轻轻摇摆到美妙的仙境中。比如她对戈贝湖的描写:

“那片湖虽不大, 也有数华里的周围, 因其位于万山深处, 高峰顶上, 人迹不易到, 所以湖的四周, 长林丰草, 麋鹿出没又汊港歧出, 芦荻丛生, 凫雁为家, 那苍莽中的妩媚, 雄浑中的明秀, 疏野中的温柔, 倒像一个长生蛮荒的美丽少女, 不施脂粉, 别有风流;又似幽谷佳人, 翠袖单寒, 独倚修竹, 情调虽太清冷, 却更增其悠然出尘之致。” (3)

作者对这种表达技巧如此钟爱, 也许是当时乱世中人们对一切美好事物心灵向往的表现, 是心理治疗的最佳良方。

刘亮程的文字朴实无华, 在朴实中感受到真实, 在无华中体会到成熟、厚重。他笔下的一只狗、一只蚂蚁、一丝风、一段朽木除具有物像的本质特征外, 你还能看到与人类相通、相似的地方, 你会觉得人类存在的渺小和孤单, 同时又会生出一种平和而亲近自然的力量, 但你找不到从现象到本质的那个坎, 因为这些本质性的东西是你在审美过程中不自觉感受的, 而不是它直接告诉你的。

二、参与主体的不同

打个简单的比喻, 苏雪林的散文就如俄罗斯的舞台剧《天鹅湖》, 而刘亮程的散文就是我们当地老百姓自编自演的生活麻辣烫。一个是台上的表演, 一个却是台下的表演。台上的表演精彩, 引人入胜, 荡气回肠, 但始终和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 观者永远只能是心向往之;台下的表演永远都是观众自己的戏, 演得好与不好似乎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观众也成了演员, 过足了瘾, 他 (她) 们能不感激导演吗?

三、引领观众到达的目的地不同

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能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最高的境界是观者在审美过程中不断升华艺术内涵直至重新认识世界本质。如果说苏雪林是把观者带到瑶池的话, 那么刘亮程则是把观者带到人间;前者是在观众心里搁点什么, 后者则是将观众的心归零。

把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散文作家无缘无故地突然拉在一起相提并论似乎有些唐突, 但我认为万物只有对比才会显出各自的优越, 才会挖掘出平常没发现的宝贝, 所以有些唐突又何妨呢?因为是赶鸭子上架, 时间又匆忙, 就连这两位名家的作品我也没能读完读透。有时间再容我细细咀嚼, 也许我会品出比以上更有价值的东西, 更甚者还可能与上述内容相悖, 也未可知。

参考文献

①鲁枢元主编.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 1:225.

②苏雪林散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8, 1:13.

篇4:读《张爱玲传》有感

——题记

谈起张爱玲总让人心中不由生出些感慨来。在众人眼中,她就像是从风花雪月的民国里款款走出来的一个清瘦女子,身影孤寂,不沾一丝凡尘俗气。但在我细细打开这一炉沉香,品味其中的故事,才明白,那冰冷坚硬的外壳,只是为了掩饰她的纤弱与敏感。

她出生在落没的贵族家庭,虽不比先代,但日子总算是富裕舒适的,自小张爱玲就在阅读写作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天赋。可惜不幸遭受家庭破碎,又受尽父亲的虐待,使仅十二岁的小张爱玲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冷傲与悲凉,那种凉是渗到骨子里的。所以才能说出“生命如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样的话来。

我想,所谓传奇便不过是经历的比常人更多了。张爱玲亦是如此。好不容易逃出那个冷漠的家,与甚是崇拜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在校内过着独守一片宁静的日子,若一直如此,其实也未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多出些老庄的意境来。但就在这时,传奇又戏剧的人生又开始了——遇到了战争。战争使她不得不暂停学业,但她又怎知道这一停竟成了悲剧的开始。

想必是人性所趋,使得人们总认为镜中花,水中月才是最好的。胡兰成便是这样。他深深地迷上了张爱玲的才气,傲气与伸手不可触了。于是他想尽办法望一睹她的风采,深入她的生命中。孤傲的张爱玲心中总还是单纯的,不出数月,她已对他卸下所有的兵器,而显然他已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其实,聪明如张爱玲,心中怎会不知她就是他的一根烟,在盒子里躺久后,幸运地被抽到。而待到最后一缕生命燃尽时,也就只剩下了厚而无用的烟嘴被掐灭在冰冷混杂的烟灰缸里了。然而她是不甘于平凡的,有颗炽热的心让她决定疯狂一回,所以即使明了这一切,还是选择义无反顾地爱着,直到被抛弃,被厌弃,被嫌弃。对此,怎能不发一句“唱不尽的浮世悲欢,道不完的风尘悲凉”的感慨来呢?她当年的一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至今仍在耳畔。

之后,愛玲也曾再次打开千疮百孔的心去接受桑弧,这个她生命中第二个男人。但结果终是不好的。

既然情场失意,那张爱玲也就不得不从其文思才情里寻找解药了。或许是受爱情的影响吧,使她的作品自此少了份孤傲,而多了份幽怨来。她不再从烟火里提炼出有深意的地方用如珠如玉的文字串成珠玑之文,而是多发对爱情观的阐释。其中一句我印象颇深——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其中深意,想必再没有她自己更清楚的了。

说来也奇,谈到张爱玲,脑中便不觉浮出李清照的影子。或许是因为二人皆有满腹才情吧。然而比起李清照的家国恨来,张爱玲的儿女私情反倒显得有些真实,更有感触写了。一直觉得爱玲就像一朵盛开在废墟里的花朵,太过艳丽,更显悲凉。若要论其人生唯一的温暖,恐怕就是这之后遇到的赖雅了。他对她来说是丈夫,更是父亲,之间并没有与胡兰成般的热烈,而这份平静也正是这段婚姻得以延续直至赖雅去世为止的原因。

赖雅走后,爱玲的世界又只剩下冷色调了。终究还是与世隔绝了。她静的厉害,若不是陆续有几部作品的发表,世人早已遗忘了这位女才人的存在了。她静的厉害,就连死也是那样安静,就睡在精致的地毯上,旁边沁着墨香。她终于获得自由了,怪不得嘴角会有一抹久违的笑意。

张爱玲的时代结束了,她的到来,如夏花之绚烂,她的归去,又如秋叶之静美。

篇5:我读张爱玲的散文《爱》

我带着自己尚浅的对爱情的憧憬,试图把自己的心变得敏感起来,努力的去捕捉《爱》带给我的感触,写下来,写下我的或许没有意义的瞎想,写下我读到缘分,写下我的祝愿。

那个月光里有着淡淡稻香的夜晚,那个穿着月白衫子的偷偷望着前面的那扇门的青春羞涩的姑娘,那个恰巧出现在视线里的邻家的大男孩,那句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一切是那样的撩人心弦。

原来你也在这里。有着太多说不尽的意蕴,激起了我的太多的瞎想。

其实我早已在这里守候,守着心里想你爱你的秘密,候着你不可预知的经过。这看似偶然的相遇啊,其实是我一直坚信的必然,因为我时时刻刻都等候在这里,还会长长久久的等候在这里,只要你来,我就不会错过。我打听过了,你喜欢这里。

其实跟你有千言万语,早在每个想你的梦里,每次想你的午后,当成故事,一句句的说给你听过。答应住在我心里的那个你,下次再跟你见面的时候,一定要当面告诉你,却,毫不争气,在见了你之后,心跳动的厉害,手也不知道该放在哪,就这样惊慌的乱了阵脚,手足无措起来。丢了曾踌躇满志的约定,语无伦次的说了句。原来你也在这里。事后,我想,我们终究是遇见了,没有甜言蜜语的倾诉,也没有你侬我侬的亲密。可,这些当时错过了绽放的花蕾啊,在以后,想你的每一次里,又静悄悄的绽放了,在我心里,偷偷的,悲伤的愉快着,即使你并不知道。

我们终究是遇见了,可你还是要远行。看着你转身离去,我没有言语,在心底挥挥手跟你说再见。不愿相信就此一别,你就是那个生命中仅有一擦肩的匆匆的过客。我在等着,焦急不安的等着。后来,我渐渐地相信岁月静好的力量。看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一对对朋友和情侣,有的是才貌双全,有的是平平淡淡,可他们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和谐。我决定相信时间老人的睿智,我相信他最终会把正确的你带到我的身边。可能现在还不是时候,待我转过1000个弯后,下个路口,我就会遇见你。而你,也恰巧在那里。或许到那时还不是最正确的时候,还需要再经历些什么我才能去真正以爱人的身份站在你的身边,没有关系,我愿意继续等待,我想,只是那个时间不对罢了,等时间对了,一切就会如想象般甜蜜,甚至更好。

终于,我懂了。我们终究是遇见了,也终究是分散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明明就不在我的身边,却时刻住在我的心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明明就住在我的心里,我却触碰不到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明明就触碰不到你,却还拼命地想着,挽着你的臂,牵着你的手,依偎在你胸口。时间那么长,我真想能马上就走完,好弄清楚我的生命的前方究竟有没有你,记忆那么短,尽管我年老了好多,关于你的记忆却没有和我走过的生命一样增加长度。渐渐地,渐渐地,当岁月苍老了容颜,当看透繁华落尽,当一切都渐渐平淡,心底那个期待与你再次重逢的愿望变得不再强烈,但是它还在,偶尔拿出来嘲笑嘲笑自己年少无知,嘲笑嘲笑自己这么多年放不下你的花痴,嘲笑嘲笑自己这么老了还想着和你重逢的孩子气,嘲笑嘲笑自己忘记了,即使再相遇,也会认不出你年老的样子了。最后,再笑笑,摇摇头,把它装回心里原来的位置,带着一丝丝的窃喜,心平气和的对自己说,这会是个带进坟墓里的秘密。

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关于这句话,有位作者这样解读,末了一段谈的不是故事本身,也许张爱玲想在此为“爱”作一个释义,可我们看看她都用了些怎样触目惊心的词:“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是多么渺茫无望啊!生活于乱世之中的张爱玲似乎与生俱来有种沧桑感,她对时间总是那么敏感,以至于害怕自己来不及抓住什么,充满无助与无奈。这种沧桑感决定了张爱玲《爱》的基调。

我不喜欢这个解读。或许是因为我阅历尚浅吧,更多的是现在的我不想相信无奈的宿命论,不想用苍凉的沉重的感叹来接受这篇文章。我只是读到了一种好像叫做缘分的东西,不偏不倚,像真的被上帝安排的那样,即使机遇再小,也还是会遇见。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丽的意外。不是有人说吗,今生即使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也是用我们上世千百次的回眸换来的。这遇见,得来的多不容易啊。徐志摩曾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我想,如果实现了,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幸运啊。“没有早一步,也没晚一步,正好赶上了。”所以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感谢这样的相遇,也许山盟海誓能代表轰轰烈烈的爱,但这比不上为爱无声守候的美。

我不想去想象那姑娘会怎样的温文尔雅,那男孩是怎样的眉清目秀,因为我不想再给予这个故事太多的完美,然后再被这个注定永别的结局,打得不成样子。也因为我不想让那么多平凡没有大起大落的爱情故事在跟它对比下会显得黯然失色。是因为人性的伟大吗?人们往往总是在平淡和凄美中更倾恋于凄美的婉转着的刺伤。仅仅是因为后者赚的了我们那个叫做眼泪的东西吗?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不管姑娘是不是天生丽质,也不管男孩是不是白皙阳光,他们就是爱了。不管我是灰姑娘还是白雪公主,我都会遇见属于我的王子。不管他生在何方,又长成什么样子。我从不去嘲笑那些两个人长得都有缺陷的情侣,我知道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而他们的幸福也绝比其他人差。不可否认长相甜美清秀给人赏心悦目的快乐,也不去辩驳我也会喜欢欣赏长相好看的人,可我知道,如果有一天我会向你表白,那么我喜欢的绝不是你的外表,会是什么呢?我想到时候我应该就能说得清了。有人说,读了张爱玲的《爱》,就一定要听听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说这首歌用暖暖的声音,唱着暖暖的曲调,填补了张爱玲半个世纪多的荒芜,圆满了这段错过后终于相聚的爱情。我像受了什么命令似的,听了这首歌。

请允许我尘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过去。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才隐居在这沙漠里该隐瞒的事总清晰千言万语只能无语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喔原来你也在这里。。在千山万水人海相遇喔原来你也在这里。看见尘埃两个字,我想起了张爱玲的一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为了找你,我倾尽所有,用尽全身力气,从遥远的地方,长途跋涉,在这里隐居,不为扬名,不为衣食,只是为了,你能恰巧经过。正如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500年风吹,500年日晒,500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而最后,因为找到了你,就不再瓢泼不定了,过去的苦难风雨也都不重要。不需要解释,沈从文说,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你。不需要其他的理由,只要我愿意相信。

当我正在努力寻找清自己和这个故事的碰撞点时,旁边的一姐妹儿正在那样放荡的笑,笑声如雷贯耳,也如当头一棒,把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的我打醒。这完全和故事里含蓄的美冲了。冲的一塌糊涂。可我还是不想受打扰,这份因为《爱》带给我的心底的动容,带给我的思绪飞扬,带给我的文字的流淌。虽然不是大家的作品,也不是个有水平的学生的作品,只是我还挺珍惜。读了一个故事,想到了好多故事。我稍稍的抬着头,歪着脑袋,容易又或困难的,想弄清楚每一个细微的感受是什么。

篇6:读张爱玲有感

———读《张爱玲文集》有感

外语系 08级 4班 柴静 电话:*** 隐去贵族后裔的家庭背景,褪去风靡旧上海十里洋场浮华香艳的女作家名衔,剥去那一袭华丽裹身的袍。张爱玲,一个乱世的平凡女子,一个人性的冷静观察者,一个以细腻深邃的笔锋剖析着人性的女人。

这个平凡的真实的女人与一个乱世相遇,成就了一种神秘凄艳的风景,一部中国式的传奇。

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张爱玲《〈传奇〉再版》

荒凉,是张爱玲文字永恒的主题。她的小说大部分有浮华绚烂的背景,旧中国豪门大院里生活着的人们外表高贵,生活奢华,内心却无一例外的遭受着空虚无奈与冷漠的折磨,压抑了的扭曲了的灵魂,一颗颗都是迷失的孤单的心。

如《多少恨》中的夏宗豫太太,如《留情》中的米晶尧的前妻,如《小艾》中的五太太。最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一个平凡的单纯的香油店老板的女儿成为大户人家的二少奶奶,表面上完成了一个旧式女子人生的成功飞越,风光无限,给娘家争了面子和富了里子,实则守着一个久病的丈夫,在一树枯木旁,消耗着如花的生命。在家族斗争中丢弃了善美的灵魂,最后唯有守着一分争得的财产带来的最后安全感,吸食鸦片,亲手破坏了儿子的婚姻,毁掉了女儿的前途,在灯尽油枯的最后,荒凉的离开。

张爱玲不似鲁迅体会到的先知者的思想家式的荒凉。

也不似卡夫卡恐怖的荒凉。

张体会到的是从一个普通的女性化视角,从生活中的小细节里捕捉到的荒凉。她将对历史与社会的观察浓缩到一个个小的场景里,在一个个荒凉的故事里,社会的荒凉,人性的荒凉,让人惊鸿一瞥,便印象深刻。

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

张爱玲《我看苏青》

因荒凉而真实,因真实而荒凉。

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张爱玲是怪异的乖张的甚至是残忍的冷酷的。对于人性的自私,慢条斯理的一点点剖开,这暗红的丑陋的瘤,不加粉饰。甚至乐于透过繁华的人性世界,以及许许多多美好形容词点缀的现实空间,呈现出人的真实面目:自私,猥琐,空虚,无助。

但这正是张爱玲真实之所在,这些都是人类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她剥去人性的遮羞布,还原了真实的人性,难免残酷。因为她指向了你,我,他。如年轻的时候里那个小商人的儿子与俄国少女的爱情。有梦幻的前奏,“他习惯在书头上画小人,不由自主的,勾出了一个人的脸的侧影”,有偶遇的缘分,“她的侧面就是他从小东涂西抹画到现在的唯一的侧面”,更以快乐的相处,“他教她中文,她交他德文”

然而这样一份浪漫开头的爱情却匆匆以悲伤收场。张爱玲从容的,仿佛是一针入骨般的写出了,生活是怎么样冷酷的剥蚀掉这些片刻的浪漫与诗意。甚至于她对这种诗意与浪漫,也是值得怀疑的。

张的作品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就是这种真实。她决意将人置于真正的人性的位置上,将传奇式的浪漫还原成真实的人生。

或许这种触目惊心来源与她跌宕的人生。从小因痛恨父亲糜烂挥霍无度的纨绔子弟的生活态度,连夜离家出走,逃离了富人家小姐的闺房,开始了飘荡坎坷的生活。后来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上学机会,战争使她的留学计划两次落空。坚持下投奔了从小缺乏的母爱,但发现自己和母亲已经有了很深的隔阂。经历的两段婚姻也是悲伤的痛苦不完满的。直至老年多病,独自在异国的公寓里与世长辞。

她的一生都是在为自尊而主动或者被动的放弃,逃离。她想寻找安定,却一直生活在这种生活之外,永远摆脱不了飘零不定的梦靥。在颠沛流离中,或许张才会如此冷峻的看待人生的冷漠与残酷。这 也是真实的生活。

这样平凡却又浮华,香艳又质朴,爱慕虚荣又真实之至的张爱玲,注定是一朵乱世中绽放的凄艳玫瑰。

篇7:读张爱玲有感

读《张爱玲散文集》有感

无论是“镜花水月的女人”,抑或“才女”,这些称谓都敏锐的捕捉到一个“女”子。因为张爱玲所表现出来的典型而又独特的女性气质,着实让人感慨万千。典型,在于她细心敏锐的女性心理;独特,是因为上下几千年中国女人缜密反复的心思只有在张爱玲的幽幽叙述中展露无余。

没有丁玲辛辣鞭挞的畅快,亦没有冰心古道热肠的光明,张爱玲散文起初给我的印象是幽绵、晦暗,然而又有无穷无尽的意味。她的笔墨并不多姿多彩,却又不乏意向万千、活泼多情的修辞,恰如其分地兼具着古韵之风和诗的烂漫;语言的超长组合更令人拍案叫绝。纵观她的散文,始终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冷色调绵绵流淌于字里行间。换言之,一股淡淡的苍凉总是透过纸张,袭上读者心头。文章是作家的肺腑之言,作品是作家的心境。于是我不得不联想到张爱玲本人的多愁与善感。她曾出生于声势显赫的书香门第,家庭的衰败对她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曹雪芹写出了举世瞩目的悲剧,而张爱玲同样也以淡淡的悲融入自己的写作中。于是透过打着烙印的心去观察那个时代的世态人情,一切在她的笔端另生一番情景。用不咸不淡的话述说暴虐的父亲、无情的姨妈,没有抱怨之言,亦没有痛恨之词,却悲从中来;战争中的非凡经历没有使他刻意去描写绝望和痛楚,而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凉凉的讲述着战争中的人们,略带诙谐的笔墨中自有不胜的荒凉和凄惨;即使在一些艺术鉴赏文中,她也是以漫不经心的语气否定了许多艺术作品,并我行我素地崇尚具有悲剧色彩的艺术。

篇8:读张爱玲的《爱》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一文一诗写了相似的意境, 相似的青春之爱。春天、桃树、美人, 是构成相似意境之美的相同要素。少男、少女、偶然的邂逅、朦胧的青春躁动、开始就是结束的故事。二者都在写姻缘——千万人之中, 千万年之间, 独独与你而不是别人, 有了一个美丽短暂的相遇——姻缘里含着的是一个与青春有关的爱的故事, 它羞涩、美丽又惆怅。

但心底细细地品味这一文一诗, 滋味又有深刻不同。相对于古诗, 张爱玲的散文意境显得更沉静:春日的夜晚、不知桃花是否已然绽放的桃树、少女月白色的衫子、轻轻的一声招呼。一切那样的静谧, 静得就像沉在水底的一弯月影。崔护笔下的画面却充满朝气的动感。古诗以一名年青男子的视角写一名女子的在场与缺席。我们可以想象这画面:春和景明, 茅屋一幢, 春风微薰, 桃花灿烂, 人面含羞。一少年畅游郊外, 为之驻足……第二年少年再次故地重游, 早已物是人非。桃花灼灼依旧, 那少女却不知去向哪里。是依旧待字闺中还是已经嫁人?过得好吗?快乐还是不快乐?带着遗憾, 少年在门扉上写下这首千年佳作。

是啊, 古诗中那女子后来怎样了呢?张爱玲的散文《爱》就写了那女子后来命运之一种。这篇小小的散文可以看成是那首古老诗歌的现代改写与续写。它从一个女子的感受出发重写了那场邂逅 (虽然时空已隔千年) 和邂逅之后的人生。《爱》可与那首古诗在文本语境上形成一定程度的互文性。把这两个文本置于互文性语境中解读, 可以更清楚地把握散文《爱》的深层意味。

对于女孩的去向, 《爱》只用了短短几句话作为交代: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 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 又几次三番地被拐卖, 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她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被卖, 是他人的还是自己的?她经历了一条怎样的从希望到失望, 从伤心到绝望的心理路程?这一切文本都没书写, 长于琐碎生活细节描绘的张爱玲在这里只用短短的几句话浓缩了女人长长的一生, 凸出的只有两个字:买、卖。其间的坎坷曲折人生的委屈一一省略, 女人只是在买与卖中活着, 活着而已。可又是多么凄惨的活着啊!与这浓缩相对应, 用许多笔墨放大了的是年轻时那相遇的一瞬。过去的那一刻定格成永恒的画面, 牢牢地镶嵌在回忆中, 夸张地放大在她凄惨暗淡的一生中。老去的女人在活着的寥寂中, 常常说起, “在那春天的晚上, 在后门口的桃树下, 那个年青人”。她正是在一次次的回首凝视 (gaze) 中获得活着的微薄的暖意。青春的相遇在文本中不再是原始意义上的少男钟情少女怀春的心有灵犀, 它已经在女人多次的凝视中成为一种幸福和人世温情的表征与想象。在女人的回忆中, 那一刻的细节越来越丰盈、越来越细致, 成为一抹玫瑰色的梦罩在女人的一生之上。想象越瑰丽, 现实越显得苍白。想象与现实如此遥不可及, 它介入女人的生活, 仅仅是一种精神的抚慰, 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上燃过的火焰。可是它不能改变女人的现实生活, 面对现实的冷酷和丑恶, 这份玫瑰般的色彩恰似森森白骨之上磷磷的鬼火, 让女人失去温度的人生更显苍凉。所以《爱》不仅仅是一个青春之爱的故事, 更是一个关于人生言说的文本。

篇9:张爱玲海外散文研究

关键词:张爱玲;散文;学术价值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丰润。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张爱玲是80年代至90年代大陆文学界的热点。但人们一直把张爱玲分割为二,一是40年代昙花一现的张爱玲,一是50年代后漂泊海外自甘寂寞的张爱玲。大陆谈论较多的是前一个张爱玲,而对后一个张爱玲则注意得很不够。现从后一个张爱玲入手,对其海外散文加以研究,以期让国人对张爱玲海外散文有所了解,重新审视张爱玲海外散文的价值。

张爱玲海外散文《对照记》,收入了21篇海外散文的全部。从体例和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类:(1)纯粹叙事、忆人散文,如《忆胡适之》《忆西风》等;(2)序跋,如《〈张看〉自序》等;(3)关于文学、语言、文字等的小论文,如《关于〈笑声泪痕〉》《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等;三类中,最有价值的是第一类。其中的《忆胡适之》一文,是整个张爱玲海外散文的翘楚。现就这篇散文与大家探讨一下。

新中国成立前夕,胡适先生逃往美国。整个20世纪50年代前期,他寓居纽约,客观上成了海外文坛的领袖人物,自然也是张爱玲的精神领袖。张爱玲的《秧歌》出版后,张爱玲曾寄赠胡适,请他指正。胡适读后,大加赞赏,回信鼓励。此信也就成了以后《秧歌》各版的“代序言”。1955年张爱玲抵达纽约后,专程往访胡适,受到了胡适及夫人江冬秀的热情欢迎。后胡适还到张爱玲寄住的青年会(贫民窟)回访,并电邀她赴宴(因张病未去)。所有这些,都让张爱玲十分感动。虽然此后他们未再联系,但这种感动一直深藏在张爱玲心底。《忆胡适之》正是这种感情的喷涌。

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感情真挚,对胡适的怀念、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请看她第一次拜访胡适的印象:和适之先生面谈,我确是如对神明。较具体地说,是像写东西的时候停下来望着窗外一片空白的天,只想较近真实。一个文学晚辈面对“五四”文学泰斗,怎能不“如对神明”?但胡适并不摆前辈和权威的架子,他硬是要回访张爱玲,亲自光临张爱玲借住的“贫民窟”。这次回访,也就是永别!几年后,胡适先生返台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宴会讲演后心脏病突发猝死,让人悲恸!张爱玲想到诀别时的场景,怎能不“有一阵悲风”,“从时代的深处吹出来”呢?

与张爱玲的真挚感情相应的,自然是胡适先生宽厚、博大、亲切、自然的音容笑貌了。出现在张爱玲面前的,完全是一个温柔敦厚、学富五车的宽厚长者,他丝毫不摆长辈和大学者的架子,还要亲自只身到张所住的青年会去回访,这是一般的长辈对晚辈、大学者对年轻人很难做到的。但胡适不仅做到了,而且一点也不勉强,尤其不是为了笼络人心的装假。张爱玲笔下的胡适,的确洋溢着可贵的大家风范。

胡适是一个有卓越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忆胡适之》写出了美国人对胡适的不了解,为这位文学大师大鸣不平,这也是这篇文章的功绩之一,她说:在这篇散文中,不仅用荣的“民族回忆”理论说明“五四”的不朽,而且用中国革命、中国文学的现代历史说明了“五四”的不朽。一些人往往居心叵测地把张爱玲和“五四”文学革命对立起来,甚至把她册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祖师奶奶”,这种对“五四”的无知,离外国人也就仅有几步之遥了。同时,《忆胡适之》还谈到胡适和作者家族的一些往事,都是十分珍贵的史料。谈到了胡适对《海上花列传》的一些考证,也十分具有学术价值。

海外散文中的另一篇佳作是《忆西风——第十七届时报文学奖特别成就奖得奖感言》。对张爱玲来说,获得“时报文学奖特别成就奖”应该说是一桩喜事。然而,她却联想起了半个世纪前一桩自己不愉快的所谓“得奖”的往事,于是,不仅高兴不起来,还“难免怨愤”。当年“得奖”的往事“成了一只神经死了的蛀牙”,使现在的得奖连一点高兴的感觉也没有了。那么,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得奖”呢?那是张爱玲在港大读书时的一件事,所以也是张爱玲真实感情的流露。真情迸发才会有好文章,《忆西风——第十七届时报文学奖特别成就奖得奖感言》正是这样的好文章。细枝末节的有关考证,并不影响这篇文章的可贵价值。可惜的是,在张爱玲的海外散文中,这种真情迸发的好文章太少了。

总之,尽管张爱玲海外散文相较其前期作品,产量和艺术价值大打折扣,但其海外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仍占据有一定的地位,也很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所以,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也是海外华文文学中最出色的作家之一。她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发挥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袁良骏.张爱玲论.华龄出版社,2010.

[2]胡辛.张爱玲传.作家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篇10:我读张爱玲

《红楼梦魇》中说“人生恨事:

(一)海棠无香;

(二)鲥鱼多刺;

(三)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

(四)高鹗妄改死有余辜。”张爱玲的人生四恨中没有囊括自己的情路不顺,在张爱玲的眼中,大概只要是爱都是美的。半生烟雨酸涩半生情义浓稠。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基本我对张爱玲的定义就是一个字,爱。张爱玲最浓墨重彩的爱都留在了胡兰成身上。

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有一个躺在藤椅上翻读杂志的中年男人。当他看到一篇小说时,才刚读了个开头,就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细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这个男人就是胡兰成,他读的小说就是张爱玲的《封锁》。文人与文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使他对作者张爱玲充满了好奇。当得知作者是位女性,才分颇高,更是让胡兰成对张爱玲念念不忘。胡兰成上门拜访,而张爱玲不见生客,胡兰成却不死心,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字条,写了自己的拜访原因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并乞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一面。第二天,张爱玲打了电话给胡兰成,说要去看他,不久就到了,相谈甚欢。次日,胡兰成去回访张爱玲。她房里竟是华贵到使他不安,胡兰成形容说,三国时刘备进孙夫人的房间,就有这样的兵气。那天,张爱玲穿了一件宝蓝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多年后,胡兰成对这些细节都有着清晰的回忆。此后,他每天都去看张爱玲。一天,他向张爱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张爱玲便取出来送给他,还在后面题上几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结合世人甚是不解,为张爱玲惋惜,她却不这样认为。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里的高贵优雅,懂她少时不幸而产生及时行乐的思想。就是因为“懂得”张爱玲才深爱着胡兰成。正如她在《半生缘》中所语:“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对她来说胡兰成就是那个等她懂她的人。终于,“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两句是出自张爱玲之手,后两句出由胡兰成所撰。

可是好景不长,仅三年爱情便枯萎了,张爱玲送去了诀别信和三十万,她说我自将萎谢了。从此以后张爱玲再也没有写过如《金锁记》那般凄美的文章。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不会后悔惋惜,她庆幸的是爱过。可美好的爱情伤身又伤心,烟雨中的上海弄堂缓缓走出一个旗袍女子满是哀愁忧伤。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她看见的不是兵荒马乱,而是在荒乱年代里氤氲的爱恨情仇。她只是一个重感情的传奇女子,勇敢坚定。“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壳。”而我也是透过她的字句体会她的心境,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篇11:读张爱玲有感

张爱玲无疑是一个具有才气的女子。大学开始附庸风雅买了《张爱玲文集》,大学的时光是匆忙的,读书也是匆匆一览,看不出文章的精妙,只是对她构思的小说情节矛盾冲突而震撼。久而久之,细细阅读,却因为张爱玲冷眼看世界的女性气质,着实让人感慨万千尤其是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而又独特的思维。典型,在于她细心敏锐的女性心理;独特,是因为上下几千年中国女人缜密反复的心思只有在张爱玲的幽幽叙述中展露无余。

生命,是一件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一句简单的描述,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觉得经典。张爱玲散文的幽绵、晦暗,却又有无穷无尽的意味。笔墨不多姿多彩,却细腻而恰如其分。当年看《沉香宵》《茉莉香片》 《心经》 总感觉冷眼冷语,淡淡的苍凉。后来看她的传记和履历,终于明白这是她的心境。也折服于她的努力好学和在万般努力之下的对生活观察。显赫的出生,波折的成长,亲情的缺位,家庭的衰败对她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张爱玲以淡淡的笔触记录着周边人的经历,把对世事的无奈和人情的寡淡融入了自己的写作中,渗透出幽幽的冷。于是透过打着烙印的心去观察那个时代的世态人情,一切在她的笔端。用不咸不淡的语言述说暴虐的父亲、无情的后妈,没有抱怨之言,亦没有痛恨之词,却悲从中来;战争中的动荡不安生活,断送了她辛苦努力而来的希望,她没有刻意去描写绝望和痛楚,而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凉凉的讲述着战争中的人们,略带诙谐的笔墨中自有不胜的荒凉和凄惨;即使在小说里,她也是以漫不经心的语气描述着人情的寡淡与冲突,世事的逼真与无奈,她我行我素地记录着她周遭的生活,崇尚着具有悲剧色彩的艺术。

她的散文无疑是精炼的,《霸王别姬》,短短一文,语言是何等的凝练和精准,把虞姬的心理刻画的入目三分,一个久远的题材,被她写出了何等的新意却又是合情合理,久远的虞姬跃然纸上。

纵观她的文章,语意淡薄,主题也谈不上积极,然而她从不虚伪地矫饰自己,而是真实的展现自我。仅从这一点,张爱玲是坦率透明的。淡雅清冷的隽语,正是表达她内心强烈感受的途径。正因为看惯了人情的淡薄和世事的无常,一次次的努力和热心,换来一次次的超乎想象的失望和悲戚,而这些失望和悲戚感,又是她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和至亲至爱的人带来的,她的魂也就生生的刻上了幽幽的冷。

上一篇:中院判例 行政协议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下一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