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堂新发现

2024-05-14

初中数学新课堂新发现(精选4篇)

篇1:初中数学新课堂新发现

破解世界数学难题数学新发明 新发现

申喜廷(山西省左权县人)在数学研究上取得如下重大成果:

 成功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和“角谷猜想”这两个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其论文“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和“角谷猜想的证明”均发表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月下旬第3期上。

“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哥德巴赫提出,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常见的陈述为,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在人们努力下,已证明了从“9+9”,“7+7”,„,“2+3”,“1+3”,推进到1966年陈景润的“1+2”成立,距“1+1”只有一步之遥.申喜廷根据自然数数列中的数两两相加之和的性质,用解同余方程组的方法使之得到证明.角谷猜想即人们简称的“3x1”问题:将任一奇数x,“31”(即3x1)后,除以一个适当的偶数2m(m0),使 3x1 等于一个奇数.不断重复这样的m2

运算,经有限步骤后一定可以得到1.这个问题在20世50年代被提出,在西方称为西拉古斯(syracuse)猜想, 在东方用于1960年将这个问题带到日本的日本学者角谷静夫的名字命名为角谷猜想.对此问题人们曾写过多篇论文未能证明之.申喜廷用数学归纳法使之得到证明。

 发明制作《等弧积线图》,用《等弧积线图》极易将任意角三等分,为“只用尺规作图三等分任意角这个‘不可能问题’”找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其论文“等弧积线图的性质及用等弧积线图三等分任意角”发表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月下旬第3期上。

三等分任意角是二千四百年前古希腊人提出的.1837年凡齐尔(1814~1848)用代数方法证明了只用尺规作图三等分任意角的问题是“不可能问题”.申喜廷参照公元前第四世纪希腊数学家捷诺斯特用园积线作出同已知园等积的正方形(即园化方问题)的方法作出的等弧积线图可三等分任意角. 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有另外一种表示形式,其论文“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发表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0月下旬第30期上。

篇2:在数学课堂中体现新理念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以往的课堂,我们提倡学生要严肃、紧张,教师也力求营造这样的课堂氛围.可是,实践表明: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免除学生的心理焦虑,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若能以朋友、知己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便会给学生带来平等、友善、可信赖的心理感受,学生探索的热情会更高涨.而且数学学习活动也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友好的学习环境.

1.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每节课都要精心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给学生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当好组织者,指导者,而且还要参与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老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我们不但要认真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编排意图,而且还要挖掘教材内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这才是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

1. 善于捕捉生活素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体裁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根据这一要求,我在教学中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组织学生有趣的思考与学习.

2. 合理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既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我注重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生活情境”化,使学生乐于感知,易于理解.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创设了乘车这一生活情境和动手乐园.动画乐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景,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了新知识.这样彻底摆脱了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模仿———记忆———练习”的纯数学学习方式,创设人人参与数学学习,个个成为学习主体的良好课堂氛围.

3. 注重生活实践,感悟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贴近生活的统计表,如:家里一周所用塑料袋统计表、小组男女生人数统计表、最喜欢的课间游戏统计表等,让学生进行整理调查.再如,在认识了钟表之后,让学生开展小调查,每天,太阳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落下大约是几时?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创设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课堂开放性是课改的主要标志.它是衡量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水平的一把尺子.“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1. 设计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开放式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猜想、操作,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学会创新.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我设计了巧手乐园这一过程,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再如,在《动手做》这节课中,让学生自由的在钉子板上围出各种图形,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加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 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或选择密切联系生活的素材设计开发性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设计了“小小设计师”的练习题,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物体搭成自己喜欢的作品.在这一环节里,学生的思维灵活、开放,搭出了火车、汽车、房子、机器人、飞机、手机等很多作品.其丰富的想象力出乎了我的意料.这一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各类物体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创新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知识,真是一举多得啊!

总之,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达到人人参与,发展学生的个性.

篇3:初中数学新课堂新发现

一、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路方面体现新课程理念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形成数学教学设计思路的重要依据。学生个体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下最为关注的重中之重。重点表现普及性和发展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认可并喜爱数学教育,且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是一个过程”,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因此,教师最先要从以往的教学案例设计与编写方面入手结合新课程理念加以改革。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价值取向,具体细化教学的相关活动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步骤。

二、在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充分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依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教学模式。从而就要求努力营造出特定的教学情境,充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启发、发展以及知识应用的过程,以便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和真谛。与此同时,教师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科学地设计出教学过程,努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建立数学模型,更好地去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要回归到生活中。开展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对于课本中出现的数学知识,要努力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如笔者在教学生《打折销售》的时候,在学习本节内容前,要求学生对商家的促销手段调查,通过调查学生了解到商家采用的折扣方式主要是打折和送礼券两种形式。从而我们就可以创设出这样的情境,如果两家鞋店都开展了促销活动,一家推出的打八折的活动,另一家推出的是买100送20的活动,那么我们作为消费者会觉得在哪家购买更优惠呢。该问题的讨论是立足于学生感性基础之上,不必进行仔细斟酌。而且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容易遇到的,倘若教师营造出这样的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基础的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是离不开生活的,学习好数学能够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新课程》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到有价值的数学,而且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所必需的数学,与此同时,不同的人在数学方面的发展也是不相同的。”从而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深刻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对于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等都倡导学生主动去参与其中,对于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鼓励学生自行解决,同时要引导学生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活动的经验,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思维水平。与此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学会赞美学生,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于不同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行解决,多给学生创造出能够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就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四、更新教学观念,活用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而不单单只是以往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执行者。教师首先需要从教材入手,分析教材之间的关联,掌握知识重点,明确教学目标方向。教师在遵循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造和加工数学教材内容,把教材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而不单单只是用教材,把数学教材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学了方程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之后,我增加了这样的应用题:学校准备带3名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去观音山森林公园进行考查,从而采集标本。找到了2家对师生都有优惠的旅行社,第一家旅行社提出带队教师免费,学生按费用的八折收取,第二家旅行社提出师生都是按费用的七折收取。那么,第一,如果两家收取的费用相同,那么科技小组应该有多少名学生呢?第二,选择哪一家旅行社比较实惠呢?这样教学就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知识能给他们带来许多便利与实惠,会成为他们终生的财富。

篇4:初中数学新课堂新发现

商品流通存在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涉及的范围不仅限于批发、零售、物流业, 更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按照产品类别, 可分解为农产品流通、工业品生产资料流通和工业消费品流通。本报告所说的商贸流通服务业是指实体经济中商品交换活动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通服务业的总称。众所周知, 按照现行统计框架和口径, 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贸流通服务业是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行业。但公众不了解的是, 在现行国家统计口径之外, 第一、第二产业还存在众多生产企业、经济组织自行设置的同样专业化的采购、分销和物流机构, 拥有巨额的人财物资源, 究其社会分工的性质, 也应视为商贸流通服务业, 但目前还大都疏于识别、统计与核算, 并致使大量商品流通活动难以进入现行政策设计的视野。

商品流通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很难分开理解。因为, 在现实生活中, 商品不会自己“流通”, 总得需要某些人做这些事, 于是“做”商品流通这些事的人们, 便自然形成了“行业”。也正因为如此, 出于统计和管理的需要, 现实中常常把商品流通问题当做某种“行业”看待, 如“商贸流通服务业”, 并对应着一个主要的政府机构。但实质上, 商品流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国民经济全局性问题, 而并非只属于某些人和某个主管机构的“事”。可以说, 商贸流通服务业效能高低, 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商品流通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是否高效顺畅。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 商品流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绝不仅仅是国家商务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更与几乎所有政府机构都有关系。深化改革, 剔除不合理因素, 理顺管理机构, 降低流通成本, 提高流通效能是多年来改革与探索的重要目标。

我国商品流通已具有庞大规模。最新统计显示,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7.2万亿元。与此相对应,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4万亿元,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 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60万亿元, 在商品流通领域的从业人员达1.2亿人之多。这些数据还将以10%以上的年增长率不断刷新。探寻这些天文数字背后的含义和趋势, 从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高度审视理论、体制和政策, 提高效能, 降低成本, 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健康发展和商品顺畅流通, 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供销流程, 增进城乡居民消费, 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也是本报告的主攻方向。

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新趋势

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是指商贸流通服务业支撑或改变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商品流通和居民生活原有状态的能力。或者表述为: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商品流通和居民生活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包括商贸流通服务业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 (又称“溢出效应”或“外部性”) 。直接影响力表现在对GDP的贡献额和贡献率、就业量和就业比重等等直接作用上;间接影响力表现在优化空间产业结构、优化时间经济流程间接作用上。这种影响能力或依赖程度的大小、强弱, 取决于相关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业政策和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企业状况等等。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具有多向性特征, 与国民经济整体的时间流程、空间结构、发展方式、城乡关系、扩大就业、增进消费、节能降耗等重大时代主题都有着十分紧密的逻辑关系。

本报告的前期成果曾运用菲德模型的分析框架, 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多向性影响力进行过初步分析。我们发现, 长期以来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评价不够完整准确, 主要表现是偏重于直接影响力 (因为比较直观) , 而低估了其间接影响力 (因为比较隐蔽) 。以前的研究和实践中注重测算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如增加值、直接就业、提供利税等等, 其间接贡献 (外溢效应) 却没有真实完整体现在统计数字之中, 从而大大低估了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和总体贡献。越来越明显的新趋势是, 包括商贸业在内的服务业正在各个国家后来居上、蓬勃发展, 不太直观的服务业正在改变世界, 也在改变原来“很表面、很直观、很物质”的传统农业和工业。所以, 大力发展包括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内的服务业, 将会得到更好、更有效率的现代农业和工业, 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总福利。这个研究思路和新的发现, 对重新认识现代服务业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一样,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在这个阶段, 商贸流通业影响力, 特别是间接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节约社会成本及吸收转移劳动力乘数效应等方面。

第一, 商贸流通服务业在现代经济系统中的传导作用。随着当前全球经济分工的逐步深入, 生产链的迂回程度逐渐加深, 产业链的信息传递效率变得更加重要。需求能否更好地引导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游产业环节的信息敏感度。专门从事交易活动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在识别和形成消费者偏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形成正确的价格信息、引导上游的投资与生产都具有关键的意义。只有流通业富有效率的运行, 才能使得终端消费市场的信息在产业链上得到有效的传递, 最终降低投资的盲目性和资源的错误配置, 减缓无效率产出带来的经济波动。因此, 在这个意义上, 流通产业的有效运行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与稳定的基础。

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商品流通通常会受两个规律支配。一是市场供需匹配的差距, 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消费的不一致, 以及产地和销地的差别, 就会出现商品流通;二是市场价格的差距, 只要存在着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价差, 就存在流通套利的空间, 就为从业者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条件。同理, 市场的活力取决于流通的数量和质量, 取决于流通的规模和结构, 取决于供求差异所带来的利润空间。商贸流通业在时间上具有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优化经济流程、降低交易成本的天然功能;在空间上具有克服商品和要素集散矛盾, 优化资源配置和优化产业结构, 扩大商品流通的范围和规模的天然功能。因此, 市场经济不论是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还是作为一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都是通过流通部门和流通环节实现的。没有交换、没有流通, 也就不存在着市场, 也就无所谓市场经济。

简而言之, 在市场经济中现代流通业具有天然带动和调整其他产业实现自我调整的能力。通过传导市场信号、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整合优化产业链, 现代流通业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影响力。目前,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到了相当程度, 绝大多数商品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 经济由生产约束型转变为市场约束型、由供给约束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此时, 流通业就成为启动市场、满足需求、带动生产的重要枢纽。

第二, 商贸流通业还充当了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中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职能。就业是民生之本, 我国就业压力名列前茅。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 2011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6.9亿, 首次超过6.5亿农村人口。我国2012年预计城市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上年实际就业人数的两倍, 为2500万人, 这一数字比“十一五”期间多100多万人。201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80万人, 这个数字10年间增长了5倍。而按照就业促进计划, 我国到2015年要在城镇创造4500万人的就业机会, 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

在这种背景下, 商贸流通服务业将发挥更大作用。商贸流通业的劳动力份额居第三产业之首, 说明和其他产业相比, 有极大的就业吸纳空间。并且, 由于商贸流通业还拉动着相关产业生产的扩大, 引起相关产业大量的就业需求增加, 从而对整个就业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这种极大的就业吸收空间, 再加上较强的就业吸收能力, 将促使其他产业需要转移的劳动力顺利进入商贸流通业, 从而将直接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最新统计显示, 商贸流通服务业既是以往的就业主渠道, 也是最具后续潜质的主要就业领域。目前, 国内贸易行业从业人员超过9000万人 (按照国家统计局口径, 主要包含批发、零售和餐饮业从业人员) , 仅次于制造业。从增量看, 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有40%被流通服务业吸纳, 仅餐饮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万个, 成为安置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和就业技能偏低等弱势群体就业的重要领域。此外, 物流业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 物流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可以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 商贸流通服务业实际直接就业人口已超过1.2亿人, 而由产业关联拉动的间接就业效应还没有计算在内。因此, 着力保护事关民生、就业容量巨大的大中小型商贸服务企业和个体户, 将极大缓解我国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第三,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促进消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能够直接实现即期消费, 创造未来消费, 开发潜在消费。商贸流通服务业可通过强大的服务功能, 营造、改善消费环境, 增加城乡居民的福利,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最终实现从货币名义收入到实际消费的转化, 达到促进、催化、开发消费的目的。而消费数量、质量、方式、结构、服务则是流通服务业时空效能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现。批发和零售业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80%, 是满足消费的绝对主力。可以说, 社会各阶层日常消费开支的每一分钱, 都是通过商贸业“花出去的”, 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关系最直接、最密切, 国家各项大政方针能否圆满有效落实, 最终还是要看商贸服务业这“最后一公里”的真功夫。在新时期, 建立竞争性、高效能、低成本、诚实可信、服务周到、便捷安全的商贸流通畅销体系是促进需求结构转型、扩大居民消费、满足消费意愿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政策选择。

消费者对商贸业是绝对的依赖关系。通常所说的“零售业要依赖顾客”、“消费者是上帝、是衣食父母”只是一个方面, 甚至只是表面现象。由于商贸业在分工社会的影响力, 致使顾客、居民消费者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都强烈依赖商贸业。这才是事情的本质。一些商业企业可以因为大环境恶化、经营不善或慢待顾客而垮台, 例如国际经济危机时刻, 但商贸业从来不会垮掉。各国的商业实践显示, 那些在经济困难时期因洗牌加剧而垮掉的商业企业, 特别是大型企业, 将为更多的有效率的企业腾出发展机会和空间, 从而实现商贸业的整体提升和更大跨越。

值得特别指出, 我国制造业的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 而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趋势也最为明显。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经济体制下“供给短缺”的制度性缺陷, 在改革开放之初便围绕着国家发展目标制定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非均衡产业发展战略。在发展战略的优先次序中, 流通产业的基础设施与功能受到了人为抑制, 这导致了进入21世纪以后即使制造业已经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声誉, 但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仍然难以摆脱长期形成的路径依赖。一方面, 制造业内部出现了重型化的趋势, 生产资料制造业的比重持续增加, 并呈现普遍的“重工业内循环”、“自我循环”现象, 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 国民经济基本的需求面长期被忽视, “流通能力供给不足”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障碍, 生活资料制造业比重也出现持续下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很多, 但其中有一点至关重要, 即长期以来发展战略过分向重工业倾斜而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启示之一是:导致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发展失衡的根源并不是“生产的有效需求不足”, 而是“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换言之, 现行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流通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生产和消费体系的不匹配。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将极大改变上述状况。第一, 流通业影响力可以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在运行机制方面, 批发、零售部门可以在产前为制造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 从“以产定销”的模式向“以销定产”转变, 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益化生产, 并进而向精益化物流转变。首先是抑制生产商盲目扩张, 建立供求长期均衡机制;其次是保证产品适销对路, 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第三是减少产品积压, 实现产销环节之间的零库存衔接, 把精益化生产思路逐步融入到流通领域, 其中物流部门借助现代物联网的先进技术实时记载商品在空间物理上的流动轨迹, 把商品在交易过程、移动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反馈给生产过程。

产地和销地之间的流通业内部分工将为制造商提供商业信用, 扩大产品流通规模, 提升流通速度;远期期货市场通过标准化合约补偿现货市场实际价格风险, 熨平价格波动, 利于公正价格形成;专业化物流有助于减少制造商物流配送费用, 降低水泥、钢材等产品因物理属性而造成的高昂损耗, 扩大商品流通半径。另外, 通过建立健全流通环节的技术标准和质量建设, 可以严格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准入, 并对淘汰落后产能提供约束和支撑机制。流通业发展还会通过产业关联引致对水泥、钢材、玻璃等产品需求, 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

第二, 流通业影响力可以优化制造业区域分工。我国独特的区域资源分布使我国的内贸模式不同于传统小国, 区际间生产和流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自从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以来, 产业结构布局有所改善, 但区域产业同构引发的资源低效重复配置仍很严重。从横向比较来看, 由于我国区际市场分割和封锁, 区域间贸易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国际贸易发展速度, 不仅东部地区, 大多数中西部省份都把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间贸易不仅未能充分发挥, 而且各地政府还出于地方利益, 人为干预区域间商品和要素流通, 破坏区际商品流通介入机会, 结果是各地并非基于区域要素禀赋而构建了自己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 只能凭借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来取得市场份额, 产品难以在全国市场进行流通, 这在本质上仍然是自给自足、自我封闭、放大了的自然经济格局。

在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 区际商品流通是否顺畅, 直接关系到能否形成基于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的产业布局。而商贸流通业具有克服商品交换的空间矛盾的本质功能, 可以有效促成区域产业分工走向深化, 发达的区际商品流通还会使参与贸易的区域获取双边利益, 并通过规模经济获得大规模生产的好处。区际商品流通在使各区域形成基于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后, 主导产业反过来可以借助区际贸易服务全国和国际市场, 并带动区域内其它关联产业, 从而形成地区专业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发达的区际商品流通在空间上点、线、面的合理配置, 有助于改善区域内外的贸易条件, 刺激和带动农村消费, 增强区域商品市场的互补性和可转移性。

第三, 流通业影响力可以促使制造业节能降耗。流通业影响力对于制造业节能降耗的作用同样值得关注。从流通环节强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通过在商品上标注生产能耗和碳排放指标, 限制一些能耗和污染超标的工业品和消费品进入流通领域, 将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在商品生产的产中和产后环节, 减少零部件和产成品的物流成本开支, 将稀缺的资金用于产品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提升整个行业产品质量, 进而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高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约制造业巨额的流通费用。我国物流成本高企的主要问题不在批发、零售等商贸流通服务业, 而在于制造业, 突出表现在工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及其普遍“自办物流”的低效格局。在历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生产资料投资品销售总额中, 工业企业平均自采自销的比重高达70%;在社会总产品中, 工业生产资料占75%, 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总值的90%, 工业产品的市场流通绝大部分是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工业企业自设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机构导致游离于市场化交易之外的非社会化物流运作在全部物流活动中所占比例过高, 运输车辆“跑空率”居高不下、触目惊心, 浪费了大量能源和其他资源。这正是中国物流效率低下、流程恶化的原因所在, 也是潜力所在。根据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数据测算, 现代流通业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的物流供应链管理, 可以优化整合采购、库存、储运、销售、废旧物回收的流程, 把制造业现有物流成本降低50%左右。

第四, 流通业影响力可以提升制造业国际地位。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中国产品在行销全球的同时, 却始终未走出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隐痛。虽然通过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品, 可以获得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但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分销渠道, 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实际利益甚少, 产品价值链和利润分配格局基本被跨国公司掌控。

第五, 流通业影响力可以强化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困扰我国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障碍。现行的制造业产业政策大多以扶持制造业自主创新为主, 忽视了制造业与流通业的互动发展, 因而出现了两种令人惋惜的现象:一种是产品技术领先, 但缺乏市场应用的基础, 以至于或者因为成本原因, 或者因为技术标准, 最终得不到商业化应用;另一种是耗费很大投入研发出的先进技术, 因为出身于科研院校, 而没有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 被束之高阁。

现代流通服务业具有深刻的生产性服务能力。许多流通企业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工艺复杂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及价值链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在产业链中, 流通企业通过收集、整理需求信息预测产品需求的动态变化, 不仅指导制造企业制定产品生产计划, 降低库存水平, 也和制造商一起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在流程上, 大型零售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指导制造商物流配送, 降低库存, 一些零售商还可以借助流通业内部专业化服务体系, 把批发商、第三方物流商纳入整个价值链创新活动中, 进行供应链流程再造。如浙江省批发专业市场依托专业产区, 成为需求信息的处理中心, 并传递给相应集群企业, 通过快捷制造等生产模式, 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市场需求, 使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同时拥有了销售与生产上的规模经济, 促进了产业集群的扩张和技术升级。

总之, 关注商贸流通服务影响力不断增强趋势, 特别是其间接影响力贡献增强的趋势, 具有极强的政策含义和战略性启示。以往只是看到了商贸流通领域充分竞争的一面, 片面强调其市场性, 而忽视了其间接影响力公益性贡献的另一面, 因而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多有亏欠”。为使这种功能得到可持续发挥, 应当合乎逻辑地将充分发挥其间接影响力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畴, 以使得这种外溢效应得到适当、合理的补偿, 使得这种服务能够延绵不断地为社会造福 (举一反三, 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对各种服务业领域都具有普遍意义) 。

新世纪“经济节奏较量加剧”的新趋势

古往今来, 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 都在有意无意地探索和寻求这样一种状态, 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从经济运行、经济循环和经济流程角度观察, 这种状态具体表现为, 人类总是努力趋向于使运行流程包含的所有环节、所有领域, 都能处在“既不断档又不积压”的动态均衡点上。在这种场合, 每个环节和领域的各种资源都将既无多余闲置、又无缺失中断, 经济运动处在最佳均衡点上。寻求并保持每个环节和领域中客观存在的这个均衡点, 是人类智慧的最佳体现和最高境界。这是一个随时需要动态协调、互动的过程, 在现实中只是一种无法穷尽、永无止境的趋势, 好像数学中的求极限。当每个环节或领域都趋近于各自的最佳点时, 意味着人类资源和财富趋近于得到了最大限度、最有效率的充分利用, 人类便获得相对最大利益;反之, 当每个环节或领域都远离于各自的最佳点时, 则意味着人类资源和财富趋近于最小限度、最无效率的利用, 人类便遭受相对最大损失。

经济发展史显示, 分工导致了效率的提高, 但分工不断细化加深了社会化生产、特别是社会化现代大生产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极大增加了不同生产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 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联系、协调方面的困难, 即增加了各个环节和领域寻求最佳点的困难, 远离最佳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例如, 搜寻、信用、谈判、购买和销售上的困难等等, 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 耗费了大量时间, 造成形式多样的耽搁迟滞或断档脱销, 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低效率。这种日益脆弱的关系, 时时刻刻成为各种“耽搁迟滞或断档脱销”的缘由。其中, 断档脱销是耽搁迟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本质和结果都是高成本、低效率。值得注意的是, 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在更多的场合是共生并存、互为因果的。落后的流程由于动态化过程中的衔接障碍, 流程中的信息不全不准不及时, 常常表现为巨额库存伴随着严重脱销;先进的流程则由于动态化、精确化衔接水平较高, 可以极少的库存支持源源不断、衔接紧密的商品流。

流通过程之所以有存在的理由, 并不在于这一过程能够增加物质产品、物质财富的数量, 那是生产过程的功能。流通过程之所以不可避免、之所以重要、之所以不可替代, 就是因为它必须弥合化解上述社会和产业分工导致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低效状态。考察生产的效能, 是看其以尽可能最低的资源、人力耗费 (生产成本) , 提供出物美价廉、满足消费的有效产品;考察流通的效能则要看其以尽可能最低的资源、人力耗费 (流通成本) , 以最短的时间将产品送入消费领域或再生产领域。因此, 减少耽搁迟滞或断档脱销是对流通效能的天然的本质要求。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尽可能减少一切耽搁迟滞或断档脱销, 使尽可能多的稀缺资源处于实际发挥作用的最佳状态 (最佳点) , 从而减少直至消灭处于实际上的闲置状态, 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懈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时下将产供销诸多环节整合为平滑顺畅的一体化供应链理论, 其实并不神秘莫测, 只不过是流通本质在新时期、新时代的实现形式。

上述经济理念可引申出动态化的“新财富观”。按照这种新财富观, 就不仅要看我国每年生产了多少物质产品, 更要看这些已经被生产出来的产品中有多少是真正处于实际发挥效能的状态, 即看“有效产品率”的高低。社会财富存量既定以后, 货畅其流, 消灭耽搁迟滞、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 努力使所有经济环节和领域趋近于“流畅平滑”、最为经济合理的有效状态, 就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真实增长, 就意味着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和人民生活得到实惠;反之, 则是社会财富实际效用和总福利的虚假增长。假如缺乏动态化的、关注存量效能的“新财富观”, 践行科学发展观就仍然会在有意无意之间被打折扣。

值得指出的是, 随着分工的深化和产品流程的延长, 产品生产状态占用的时间在整个时间流程中的比重, 已经平均下降至10%, 其余90%处于流通状态。因此, 缩短流通时间、加快经济节奏、消灭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 已成为新时期提高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战略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缘由, 致使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向这一脆弱的动态过程“输入智慧”, 向这个“难以廓清边界”的独特产业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专门人才, 都在绞尽脑汁寻求那个“最佳均衡点”, 挖掘着没有止境的流通效能。而经济学的结论却是如此简单:在分工加深的场合, 不经过流通过程, 社会财富只不过是观念的、想象中的存在, 并不会带来任何效用和效益。

在人们熟知的世界500强的沃尔玛公司, 凭借先进的信息、补货系统, 可将一件商品从出厂到摆上货架的时间平均控制在5-7天, 而一般公司需要30天。这就是沃尔玛领先于所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 它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 尽可能消灭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 使自己最趋近于经济学上所说的“最佳点”。其真谛并不高深莫测, 但刚好抓住了流通的本质, 深得商业经营的要领。

“9.11”事件之前美国曾有过近10年的经济繁荣, 同其经济节奏的加快和流通效能的提高密切相关。凭借率先崛起的互联网技术优势, 美国的库存控制和资本周转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时间与次数大为减少。经济分析家认为, “美国企业界在控制商品库存量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已经大大有助于减少经济起伏不定的现象”;“更充分地利用技术, 更好地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 已经使许多公司能够避免库存失当和剧烈波动”;“美国英特尔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强生公司和波音公司等纷纷发现, 减少商品库存量是今天迅速变化的经济中一项可行的战略。各公司希望从这种做法中得到新的竞争优势”。美国奥本大学教授保罗·斯瓦米达斯的调查报告显示, 美国71%的制造商利用这一可行的战略, 已经使商品库存时间从1990年的2个月、1993年的1.5个月明显下降到1997年的1.2个月。而汽车、电子产品和零售企业的周转时间已经从1987年的27天, 缩短为1998年的12天。

与上述趋势变化相对应, 1990年-1998年, 美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非制造业 (含批发和零售业) 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的1.14%-1.29%。这个指标表示, 由于经济运行的节奏加快, 同量流动资本处于沉淀状态的份额极小, 周转速度普遍较快。这种趋势至今还在持续。种种迹象显示, 依靠互联网技术, 更加注重从流通效能、从经济节奏和迟滞与耽搁之中挖掘竞争优势和开发利润源泉, 已经成为新世纪的突出特点。

流通效能高低或耽搁和迟滞程度的评价标准多种多样, 且可互相印证。主要包括: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或周转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天数) ;库存率即库存总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流通费用率即流通费用总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 (含物流费用) ;员工人均销售额;营业场所单位面积销售额;利润率;固定资本折旧率;等等。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内容, 分析评价的指标可以有更多的细化和变换。

寻求解决方案, 修复加速复杂化的经济体系, 是流通创新的真正由来, 也是发达国家对流通创新备加珍视、不断努力探索的原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既是产生于此, 也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 科学技术、人类智慧和市场体制等等发展到今天, 已经具备了“将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消灭为零”的技术条件, 用时间消灭空间、将空间距离极大缩短, 从而实现零距离、零时间的“零时空”已经成为可能。19世纪“用时间消灭空间” (马克思语) 与21世纪的电子商务是改变人们经济思维的“两张牌”的融合。新世纪新主题是“经济节奏的较量”, 是经济社会在总体上向加快节奏、减少耽搁迟滞的流通领域“投钱和找钱”、“投小钱、找大钱”。可见, 在信息化时代对流通本质进行重新审视, 具有很强的战略含义。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 储备信息正在取代储备商品, 能力储备正在取代实物储备, 高昂储备成本有望快速消失。

相比之下, 中国的问题有些尴尬。至今尚未完全意识到21世纪这一全新的重大主题, 在体制、政策、机构、技术和企业这五大层面上, 有意无意“增加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现象随处可见, 对流通效能高低和经济节奏快慢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换句话说, 在即将尖锐化的“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节奏较量”面前, 中国似乎还缺乏准备, 在体制和政策上还在有意无意地漠视这一经济节奏较量、流通效能竞争的时代潮流, 还在时时“增加耽搁迟滞”、处处“制造断档脱销”, 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伤害。

马克思所说的“用时间消灭空间”, 当代经济学所说的降低交易成本, 这些理论都很重要, 都是进一步探讨促进流通效能的本质, 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两把钥匙。而目前人们关注的一切相关问题, 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诸如提高竞争力, 理顺流程、降低成本和交易费用, 减少库存、加快周转、增加利润, 适销对路、大进大出、快进快出, 重建诚信, 发展物流配送, 推行电子商务等等, 都无一例外地与流通效能的本质要求有关, 并受其支配。而认真去搜寻和研究这些表现、证据、指标和原因, 是中国推进流通现代化的起点, 而要做好这篇日益紧迫的大文章, 迫切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急起直追, 付出多方面的艰苦努力。

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呈井喷式发展的新趋势

有权威报告称, 目前20国集团 (G20) 的网络经济规模到2016年将达到4.2万亿美元, 比2010年几乎翻一番。到2016年全球几乎一半人口将成为网民, 从19亿人增加到30亿人。仅中国一国就将有8亿用户, 相当于法国、德国、印度、日本、英国和美国网络用户的总和。在世界经济不稳定时期, 互联网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源头。2010年20国集团国家的网络经济规模占其GDP的4.1%, 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指标甚至达到8%。对于企业来说, 互联网的重要性逐年增长。网上销售2016年将占英国零售额的20%以上, 在其他发达国家占8%—12%。现在许多人更愿意通过互联网购物, 因为方便而实惠。根据英国kelkoo公司的统计, 2011年欧洲人20%的圣诞节开支是在网上完成的, 其中还不包括那些先在网上研究商品的价格和特性然后去商店里购买的支出。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统计表明, 2010年20国集团国家的网上购物额超过1.3万亿美元。企业应当尽快适应这一将给它们带来高速增长机会的新现实。

从这份最新报告中可以看出, 互联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呈井喷新趋势, 深刻而迅速地改变着商贸流通业的整体面貌, 以往被简单定义为低技术含量、高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 正在向高技术含量和高资本投入的现代服务业转变。高端技术和专业管理人才奇缺, 已经成为商贸流通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大瓶颈。与此同时,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网上购物与物流配送之间的矛盾迅速尖锐化。“轻点鼠标”过后, 常常遭遇信息泄露、网络诈骗、诚信缺失和快递延误。

2010年, 我国网民达到4.57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34.3%;网购交易总额超过5000亿元,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5%;网络购物用户1.61亿, 年增48.6%。我国网络零售业务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有关机构的数据显示, 2011年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延续2010年高速增长态势, 交易规模近8000亿元。艾瑞指出, 2011年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较2010年增长67.8%, 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 预计2012年这一比重将突破5%。而国家商务部此前在“十二五”规划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 到2015年我国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

从趋势看, 互联网在我国消费者社会的出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长期失衡的经济而言, 消费者社会是一个关键的结构性因素, 是不可或缺的。随着互联网而来的, 是国民对支出习惯的改变, 品位和品牌意识增强, 这些是任何一种消费者文化必不可少的特征。我国网民上网活动大大增加将为实施各项促消费政策提供便利。

目前,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将网络和计算机应用于商业的代表。电子商务对降低市场交易费用, 提高信息聚集和销售便利程度的主要表现:一是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有利于降低厂商和消费者的搜寻成本, 即电子商务交易的单位成本小于传统交易方式。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下厂商和消费者采取双向互动, 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低成本进行广告宣传, 消费者也可具体方便的搜寻浏览信息。据统计, 网页广告费用仅占传统媒介的3%, 《财富》上500家大企业电话账单中41%用于传真, 而网络传真技术目前正处于免费或象征交费阶段。

二是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有利于降低厂商与消费者谈判成本和实施成本。厂商谈判成本受运输、通讯引起空间成本影响, 互联网技术大大减少了空间成本, 而实施成本受因交易无法同时发生而产生了储管成本影响。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下, 互联网创造的电脑空间超越空间制约, 可以用极快的速度实现电子式的商品交易, 完全可能实现“零库存” (Just-in-time) 。在最需要的时刻把最需要的信息、商品精准化地送到最需要的地点。厂商可以无店面无货架无库存, 厂商供给直接反映消费者需求的“无库存”生产, 节约了储运管理成本, 剔除一切浪费与闲置。

电子商务与批发零售物流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信息基本设施发展使得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延伸到单个消费者,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交互沟通成为可能。为节省中间成本, 获取更大竞争优势, 制造企业利用信息绕过传统价值链中的中间机构直接向消费者销售, 传统的中间商业机构将面临信息能直达消费者进行直接交易所带来的威胁。目前关键问题是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的直接交换可能性给传统中间商业机构留下多大存在空间, 即通过互联网的直接交易成本费用小于依赖于中间商间接交易成本费用。如果结论成立, 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必然导致中间商消亡;如果结论不成立或者部分不成立, 那么中间商就有其存在必要和依据, 还可以发挥其传统功能, 或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提高其功能和效率, 起到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市场效率的作用。

现实情况是, 信息技术的发展既提高了中间商的效率, 同时也派生了许多新的中间商, 而并非阻碍中间商的发展。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生产者与消费者将选择费用低的直接交易, 中间商的参与由于会增加交易费用而将在竞争市场中消失。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 交易是千差万别的, 而且交易费用也不可能都降至同一水平, 因此信息化后对中间商带来的影响是复杂的。

信息的高效率交换功能导致产生一种新型中间商———电子中间商。它由服务器、工作站和各种网络设备作为其技术支持。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因特网上的信息呈爆炸性的增长趋势。无论是生产者, 还是消费者, 他们所需的信息和不需要的信息充斥并分散在网上的各个角落, 而电子中间商通过对一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在丰富的信息资源基础上提供更深入的信息服务, 实现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交易的中间商功能。另外, 信息还可对传统营销渠道结构进行改进, 提高其营销效率降低费用, 如美国最大零售商沃沃尔玛利用信息技术直接与生产厂家建立直接网络联系, 降低两者之间的交易成本费用, 同时实行零库存管理, 压缩库存成本, 并通过降低价格与消费者分享超额利润。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统中间商可以利用网络拓展其经营范围、扩大规模, 获取知识, 降低经营风险并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新趋势层出不穷。在互联网基础上, 引入传感技术形成智能化的物联网将会是下一阶段改变商贸流通业面貌的新推动力。物联网 (The Inter?net of Things) 是指将物体通过传感设备、通信手段实现全面互联的网络, 包括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 也包括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物联网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最新产物, 可实现智能化的实时管理和控制, 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 已成为国际新一轮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引发新一轮信息产业浪潮的核心领域, 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纷纷开展物联网领域的规划布局。通过RFID技术在多式联运、大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应用, 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开发面向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开发适用于各种物流环境的特种电子标签、物流装备、读写器、中间件、管理系统等产品。据此推测, 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将彻底改变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传统格局, 引发难以想象的巨大变革, 并迅速改变原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商品生产采购销售与提供服务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商品生产采购销售与提供服务相互融合的新趋势正在创新商业模式。家用电器、家装家具量身定制型的生产和销售, 私人轿车、个人电子产品等一次性商品购买, 带来后续消费服务的全程购买。这些都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 伴随着产业结构变革和消费升级的步伐, 生产消费价值链逐渐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归结起来,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的服务化。或者说是制造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 如设计、物流、仓储和市场营销等工业内部生产环节的外包。一系列相互独立的生产与流通链接, 传统的制造部分在价值链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一部分经济学家早期也称之为“新工业化”。二是传统服务的产业化。零售、餐饮等社会服务业在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成本等的压力下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 这是美国在“后工业社会”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标准化、连锁经营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传统服务业的产业化过程。它改变了传统批发、零售、餐饮业单一、分散经营的模式, 模仿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流水作业, 实现了传统行业的现代化。三是新兴服务业迅速增长。信息、金融、教育、旅游等行业的需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体现了社会的富裕程度和文明程度。特别是金融与商贸业的融合发展, 仓单质押、融资担保等等大大增强了商贸企业的融资能力, 加快了资本周转速度, 推动了流通创新。

供应链向金融与商贸融合主导型转变的新趋势

供应链管理其实一种智慧。国家标准概念:《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称, 供应链 (Supply Chain) 是指生产和流通过程中, 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 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从大而全、小而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竞争到大范围分工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竞争, 核心是链主及其掌控能力的竞争。

依靠协同合作的智慧才能降低天然损失。从发展趋势看, 产业分工、区域分工将越来越精细, 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广阔, 从生产到消费 (用户) 产供销储运的流程越来越延长, 纵横交错链条式的网络越来越复杂, 由此产生的经济转换和衔接节点越来越多,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关联度越来越高, 例如通常所说的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经济圈等等。在这种场合, 经济整体也将越来越显示出其脆弱的另一面, 即, 由于经济利益和经济行为缺乏协同、链条衔接不当而造成的“天然损失”会越来越多, 而仅仅简单地分别、各自为政地改进产供销储运关系入手, 已经力不从心。于是, 便有了专注于、致力于协同合作、消灭这种“天然损失”的供应链管理。它以强调协同合作系统化、精确化、前瞻性为主要特征。体现了协同合作“本能的智慧”, 是人类需要协同合作的“智慧的本能”。

如前所述, 供应链管理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财富观, 即它不仅关心投入产出的利益比较, 更关心最大限度减少全社会产品 (甚至包括废旧物) 的闲置和浪费, 通过优化流程、消灭库存积压和断档脱销, 使已经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都最大限度地处于实际发挥效能的状态。这就要求高度的协同配合, 要求在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中实现所有的企业、所有的流程全程平滑流畅和节点转换无缝隙、无障碍, 其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环节的效率改进都应有助于其他企业、其他环节的改进, 都不可“以邻为壑、转嫁损失”, 不可以损害、降低其他环节的效率为代价, 从而实现供应链总体改进和整体最优。倘若没有协同合作、整体最优, 各自为政的十笔“精明小账”凑在一起, 完全可能是一笔“大糊涂账”, 即整体无效率。

任何有效率的物流体系或供应链体系都是这种协同合作思想、理念和智慧的外在表现, 任何无效率或低效率的物流体系或供应链体系, 则都是没有很好体现、甚至违背协同合作思想、理念或智慧的结果。在供应链全流程中使每一个节点都动态地实现“既不多、也不少、刚刚好”, 是很高的境界。改进流程集中了人类古往今来的巨大智慧。这种智慧给中国理清思路、深化改革、自主创新、消灭愚蠢, 构建高效率、快节奏、精确化、低成本现代经济体系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大型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天然属于供应链的“链主”。供应链两大类型, 各有存在缘由和发展空间, 在理论上和一般发展进程中不存在谁吃掉谁。历史上关于“产销合一”、“产销分离”谁更优越的争论, 后不了了之。在我国, 供应链模式有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制造商主导型, 也有以浙江物产集团为代表的销售商主导型。总体而言, 大销售商已越加占据供应链的中心地位, 产供销和金融呈现出了紧密型供应链战略联盟。目前, 类似于浙江物产集团、销售额上千亿元的批发商在我国工业品生产资料流通中有6家, 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6家。而金融业加盟, 将使商贸业如虎添翼, 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将更容易得到金融支持, 实现流通创新, 并有希望成长为类似于日本商社的综合经济体, 逐步形成金融与商贸联合主导的供应链。

实行供应链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大型流通企业的影响力。以最具影响力的浙江物产集团为代表的经济现象显示, 中国流通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影响力还多少带有原始积累、学习型、模仿式、低端化特征, 这种拼规模数量, 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的模式需要与时俱进、跨越式发展, 积极介入产业升级, 寻求拼技术、内含化、研发创新、自主品牌、增加先期投入, 进入高门槛、高附加值、高利润的新阶段。

大企业占用更多的稀缺资源、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就理应更多承担社会责任。大企业主导的宽大型供应链不只是自身利益和自我发展。实行供应链管理创新, 发挥引领社会化双优功能 (主导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流程) 是更高层次的追求, 要有所作为, 并从中强化自己的链主地位, 获取长远的战略利益。

新趋势是, 在新财富观指导下, 历来比较重视周转速度和流通成本的商贸流通服务业, 包括现代批发业、零售业和物流业要发挥市场中介的影响力, 正在积极主动介入工业和工业品流程的优化整合, 推动实行“三个改变”。一是改变工业品流通渠道行政化, 商业资源重复建设, 信息传递受阻, 货不对路, 产、供、销脱节, 脱销积压并存, 成本高昂, 效率低下的局面;二是改变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条块分割、纵向管理的工业经济体制, 把制造业从一个个非市场化的封闭型车间孤岛中释放出来, 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三是改变我国工业企业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无渠道、无品牌、无订单、无技术, 处处受制于人、勉强微利经营甚至亏损经营的状况。

与此同时, 供应链管理模式也在推动非主流工业经济流程的优化。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要关注非主流工业经济的流程优化, 以批发商的培育为重点, 规范、发展、改造、提升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目前, 中小私营企业、产业集群和商品 (批发) 交易市场三位一体, 已经形成我国主流视野之外强大的第二经济, 在活跃地方经济、繁荣商品市场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甚至发展成地方工业经济的支柱和特色产业, 其中江浙一带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最为引人瞩目。在持续关注并研究这一经济现象的基础上, 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讲求动态化, 机制活、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以及它对国民经济流程优化的促进作用。

大销售商与金融联合主导的供应链, 要实现社会化双优, 必须首先使自己最优。实行供应链管理创新, 运用ERP, 信息为本, 实现自身供应链全流程双优掌控, 使自己成为社会化双优的基因和酵母。而供应链优化的前提是利益关系的优化。供应链有效率, 但也有风险、很脆弱。脆弱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不可预知、不可控外部的因素随时可能把它折断。例如, 政策剧变、突发事件等等。2002年9月27日-10月9日, 美国发生了罕见的码头工人封港事件, 迅速殃及到全球大部分经济体, 致使经济严重瘫痪, 陷入巨大混乱。事件充分展示了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美国经济的一个“精美”的薄弱环节, 即全球供应链是何等的脆弱。于是,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政府如何加强对港口、货站等维系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物流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弥补“零库存”生产、贸易方式的局限性, 已成为紧迫的全新课题。

内部利益纠纷、决策失误也会轻易将供应链损毁。以“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市场化的公平原则, 推动流程中相关各方, 特别是零售商和供应商、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企业结成“利益共赢体”, 改变目前因为利益冲突而轻易损毁流程的状况。具体而言, 就是促进流程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等的利益关系趋向公平、公正、合理、稳定, 使原有的松散型、节点状资源, 以共同受益为主线优化整合成平滑的链式资源。

实行供应链管理创新的趋势是实现利益链全程优化。与上游和下移企业要利益共享, 规避多边结算风险要夯实供应链中的利益链, 运用订单机制作利器, 构建以核心伙伴企业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掌控上游企业的要害是打破它自产自销自购自储, 推动它分工深化、服务外包、失去独立性、增强其外部依赖性。这比并购它更有效、风险更低。要全面提高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和供应链应急处置修复能力, 供应链管理要防止出现新的大而全、小而全, 链主尤其要防止风险集中化。

鉴于品牌培育、分销渠道、供应链之间的天然渊源, 新趋势是注重对全国性品牌和区域品牌供应商的管理;是从简单、短期的价差利润转为长期伙伴供应链利润。同时, 是以强化所有时点上的库存控制为着力点实现供应链全流程的精确化、优质化, 是以竞争力系数和相对指标为主导, 率先实现大型流通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新时期大型流通企业和金融融合发展的战略要点是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培育、掌控上游制造商, 增强融资和资本运作能力, 促使市场成交额向现代大批发商集中, 从外延数量扩张阶段转向内涵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商品流通成本绝对上升和相对上升的新趋势

流通成本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称、总和。主要包括商流费用、物流费用、信息流费用、资金流费用。这些都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结构分析。例如物流费用又大体包括运输、仓储和管理费用。我国流通成本问题十分复杂, 主要原因是原有的计划经济生产型主导的统计核算系统多有缺失和遗漏, 很难对实际发生的流通成本完整准确地剥离识别。从体制和政策视角看, 流通成本还可以划分为经济性成本与体制性成本。前者属于流通领域正常经营活动中所必然发生的成本, 属于不可避免、需要补偿的合理成本;后者则是由于管理体制和政策缺陷引发的不合理成本。前者是设法降低的问题, 后者是坚决剔除的问题。

与前述的产品生产—流通时间结构相对应, 产品的生产—流通成本结构也在发生趋势性新变化。主要表现, 一是低附加值商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下降, 流通成本绝对上升。即在产品最终销售价格中, 流通成本绝对超过生产成本, 例如煤炭产区的坑口煤成本已经低于后续的运输成本, 大品类蔬菜生产成本低于运输成本等。二是高附加值商品生产成本相对下降, 流通成本相对上升。即这类产品流通成本虽然没有绝对超过生产成本, 但在最终销售价格中的比重, 却是上升的。三是在流通成本中, 商流成本所占比重下降, 物流成本比重上升。四是在物流成本中, 仓储和管理成本所占比重下降, 运输成本比重上升。

如前所述, “加快经济节奏, 提高流通效能, 降低流通成本的国际较量”, 正在成为新世纪最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和新主题。从全球看, “成本挤压”的重点, 正在从余地越来越有限的工农业生产环节向流通环节转移。这种局面使原来理解的工农业产品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发生了急剧的结构性变化, 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已经被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所取代, 并导致流通成本在单位产品最终销售价格中所占比重, 已平均达到50%-70%甚至更高, 从而成为扩大内需、增进消费的新障碍。

附加值较低的农产品成本变动趋势最为明显。然而以往的生活常识和观念还没有跟上这种变化, 依旧认为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都是多余的、可有可无的。特别是在菜农、菜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博弈中, 通常所说的“两头叫、中间笑”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因此, 对农产品流通成本真相需要再认识。

产地的农产品—食品不会自己跑到城里来, 这件事总要有人来做。中间商贩或商贸企业做这些事, 都要支付必要的先期投入、经营成本和人工生活成本。新情况是, 第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出于比较利益的竞争, 原城市周边早已不再种植农产品和蔬菜, 而是见缝插针“种满了房子”, 城市蔬菜自给率几乎为零, 本地蔬菜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早已形同虚设。第二, 区域分工深化也在竞争中将农业种养殖业推向了比较利益相对较低的专业分工区域, 例如山东寿光, 河北省张家口以及远离城市周边的其他区域。而组织化极低的散户菜农和大大小小的专业合作社, 也只是随波逐流、被动跟进。

随着这些新变化, 第一, 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广义而言还包括肉禽蛋) 远距离、长途跨区域运输的比重大为增加, 并伴以基础能源消耗难以遏制地成倍增长;第二,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 城里房地产价格、租金上涨, 农产品采购、存储、销售的经营成本、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上升。归结起来, 也就是在同等条件下, 农产品生产之外的流通成本所消耗的能源、人力物力财力都大幅增加了, 经商门槛自然大为提高。特别是菜商 (大多也是分离出来的农民) 已经沦为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挤压的弱势群体。不利于商人的社会舆论甚嚣尘上, 但舆论并不符合事情的真相。

目前总的情况是, 农产品蔬菜价格总会有一时的短期波动, 而经营蔬菜的批发商、批发市场和“农超对接”中包含的经营成本、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却是刚性的, 不但难以降下来, 还将继续上涨。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农民“卖难”与市民“买贵”并存, 产地菜价大跌, 而销地依然价格坚挺的重要原因。

中国城乡差距的拉大, 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并日益突出地殃及到了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这就是, 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的比例关系发生了颠倒, 流通成本高于生产成本的情况将会长期存在。城里人要享用农产品和食品, 就必须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市民们的抱怨可以理解, 但无助于解决这个难题。

不合理的情况和原因另有所在。实地调查显示, 高昂的路桥费、虚假的绿色通道从中盘剥, 吞噬了从地头到餐桌的巨额中间费用。据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商业联合会的长期调研, 公路乱收费吞噬了70%的好处, 罚款-超载-再罚款-再超载的恶性循环也由此而来。多年来构筑的高速公路已经陷入一种可笑的悖论:用户对高速公路付费, 本应享用高速快捷的服务, 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林林总总的收费站点, 造成了巨大的延迟耽搁, 用户被迫付费得到的却是严重拥堵的慢速公路和恶劣服务带来的巨大运输损失。这样的伪高速路不仅没有资格收费, 而且理应向用户支付赔偿费用才符合道理。深化体制改革, 彻底剔除流通过程中的体制性成本理应是今后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要像重视降低生产成本一样, 从战略高度重视降低流通成本。在我国, 历来高度重视工农业生产, 投入十分慷慨。“生产的钱舍得花, 而流通的钱舍不得花”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似乎认定, 任何流通成本似乎都是多余的, 只要把流通环节“消灭掉”, 流通成本就可以“轻易消失”。这是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在成本问题上的极大误解。对社会必要的流通费用问题从来没有受到过同等重视和对待, 导致产品的储运购销资金和基础设施投入也是多有欠缺。而在生产和流通日益融合, 市场信息、流通渠道、流通成本等越加成为要害和瓶颈的场合, 产品的整体效能和供求平衡、市场稳定, 已经越来越取决于流通的状况。对流通成本要作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 多年来, 许多看上去是生产的问题, 实际上都是流通不畅、信息不通所致。因此, 稳市场、保流通要与保生产并重。

流通成本上升, 表明实体经济中综合成本的基本结构发生了趋势性变化, 值得进一步研究。总体而言, 商品实体的空间转移 (储运等) 难成虚拟, 流通电子化降低商流成本的能力, 远远大于降低物流成本的能力, 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减排成本刚性上升势头难以扭转;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生产的相对成本趋低, 但流通的相对成本趋高, 生产时间较短, 但流通时间很长。因此, 发展现代流通业, 缩短流通耗时, 降低流通成本, 不仅关系到流通业本身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 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而深化体制改革, 彻底铲除流通过程中的体制性成本理应是今后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上一篇:母亲节作文400字优秀下一篇:安徽端午节有什么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