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进社区方案

2024-04-08

家庭教育进社区方案(通用10篇)

篇1:家庭教育进社区方案

暑假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方案

为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家、校、社的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决定开展“暑假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一、活动时间:7月4日—8月31日。

具体安排:7月4日—7月14日初一年、初二年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7月15日—8月31日高一、高二年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二、参加对象:行政领导、班主任及全体科任教师。

三、活动内容:

(一)进社区活动——责任部门:德育科、办公室

学校领导走访社区,走访特殊学生(主要是指7种必访学生,下同)家庭,协商共建特殊学生帮扶和教育转化工作机制。

(二)进家庭活动——责任部门:各年级组

班主任、科任教师走访特殊学生家庭,关注每一位特殊学生,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商讨教育方法。

四、活动要求

1、各年级组要充分重视本轮家访活动,将其作为提高德育实效,加强年级管理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好。

2、德育科、办公室要制定进社区活动计划,学校领导至少走访一个社区和一个特殊学生家庭,与重点社区签订特殊学生帮扶和教育转化工作协议。

3、各年级组长制定进家庭活动计划。组织各班主任建立“七必访”学生档案(附件1),明确家访对象;落实进社区进家庭工作安排,特别要重点落实有不良行为或矛盾纠纷排查所列出的学生的家访。本次活动期间,学校领导要带头至少走访一个社区(含辖区内的共建单位、相关部门)、走访一个特殊学生家庭,与重点社区签订特殊学生帮扶和教育转化工作协议,提升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度,促进美丽校园建设;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建立“七必访”对象个人档案(“七必访”即班内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家庭;病残学生家庭;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等),重点开展走进“七必访”学生家庭,宣传教育理念,与家长商议帮扶措施,共同做好教育帮扶工作。

4、年级组要加强对家访工作的管理,完善家访的常规管理机制,建立家访的长效机制。记录教师家访的时间、次数及简要过程,包括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情况以及下步随访建议;二是建立教师家访记录簿。学校统一印发家访记录,要求家访教师每到一户,要向学生家长讲解学校管理工作特别是学生管理、治理学校周边环境、规范收费等情况,还要向学生及家长讲解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学生了解防雷电、防、防溺水、防诈骗、防火、防拐、防邪教、防暴恐、防欺凌、防地质灾害、防洪防涝等安全知识,不到危险的设施场所,远离网吧,从事家务活动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讲解内容要予以记录;三是积极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等,并进行记录。

5、要做好“两进活动”材料的归档工作,同时应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篇2:家庭教育进社区方案

一、活动意义及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精神,帮助广大家长树立家庭教育先进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办事处将于今年在管辖区内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二、主要内容及基本目标

1.学前教育进社区。组织家庭教育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知识传播工作,积极配合当地教育部门推动社区幼儿园所建设与发展,推进儿童入园入托难问题的解决。

2.“亲子读书”进社区。组织中小学生幼儿家长和儿童一道开展每天半小时好书阅读活动,培养儿童良好读书习惯,陶冶思想道德情操。逐步创建百万“亲子书香家庭”。

3.“四点半小课堂”进社区。发动社区妇女组织创办社区“四点半小课堂”,为放学后无处可去的中小学生提供课后学习、娱乐、活动、托管场所,为学生人身安全提供保证,解除父母后顾之忧。城镇社区至少建成1所“四半点小课堂”。

三、工作措施

1.组织家庭教育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学前教育科学工作重要意义宣传发动工作,在长春市开展学前教育宣传试点工作,并总结经验

逐步在全省推广配合教育等部门开展流动人员子女学前教育情况调研。

2.适当时机召开家庭教育“四进社区”活动推进会议。

3.积极开展“四进社区”活动督察、检查、调研、推广典型工作。重点是深入社区开展全省城市学前流动人员家庭教育情况调研工作,四点半小课堂创办情况督导检查工作。

4.认真做好家庭教育“四进社区”活动总结以及先进典型经验的推广工作。

四、几点要求

1.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新四进社区”活动。各级妇联领导特别是主管领导同志要充分认识开展“四进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要将其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要把城市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的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并列入工作日程,认真部署安排。

2.具体工作部门要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各市州儿童工作部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出具体计划,并按计划做好具体实施工作,使“四进社区”活动真正服务于家长,服务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篇3:家庭教育进社区方案

天津市河西区经贸委为早点工程配置的321辆便民早点售货车, 经营点遍布13个街、辐射193个居委会, 方便了群众需求。

便民早点进社区工程是河西区经贸委推进“便民早点进社区、健康食品进家庭、绿色产品进市场”三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去年实施以来, 通过三种途径解决群众吃早点难问题。一是鼓励正餐企业增加早点经营, 政府对企业因增加早点经营而产生的费用给予适当补贴;二是扶持品牌便利店, 发展便民早点连锁经营, 对增添早点经营的品牌连锁企业, 政府从租金、税费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三是在社区推行便民早点流动售货车经营, 以居民小区为单位, 提供适合百姓需求的各种早餐。

通过一年多的充分论证, 在召开居民代表听证会的基础上, 河西区投资设计制作统一规范、功能完备的新型早点售货车。目前, 321辆早点车已进入全区13个街道社区, 同时也发挥食为天、中山美食林、鸿起顺、大成盛记、吉祥云吞等品牌早点的优势, 实现了全区各街都有品牌放心早点经营店, 让百姓吃上了便利放心的早点。

篇4:进全国首个社区海洋国防教育馆

得知消息,我迫不及待地专程赶去先睹为快。

在教育馆入口区,教育馆形象主题雕塑映入我的眼帘。在仿做的海南天涯海角礁石上面,镌刻着朱文泉上将亲笔题写的“海洋国防教育馆”馆名。礁石和卵石、白沙放在一起,共同象征着祖国的万里海疆,铁锚则象征着我们牢固的海防。鲜明生动的形象一下子就把观众带进了一个海洋与国防的世界。

走进教育馆,我听讲解员介绍,教育馆坐落在鼓楼区水佐岗38号的千秋公寓内,是宁海路街道三步两桥社区利用办公用房整合开办的。

教育馆共上下两层楼,分为序厅、海洋博览厅、海防纵横厅、多功能海洋知识报告厅、海防科普展厅以及海洋启蒙厅等六个部分。虽然面积不大,但内容和设施却相当精彩。除了各类知识展板,还有能让孩子体验在大海中掌舵航行的互动游戏、用“声光电”等技术打造的海洋隧道,更有完全按比例缩小的军舰、潜水艇仿真模型等,让市民可以生动、全面地了解海洋知识、海洋权益以及我国的海洋资源和海防力量。

序厅中的馆标由馆名、盾牌、海浪、五角星等简明有力的元素組成。馆标旁边,一张张鲜活的图片展示着各级领导对教育馆的关怀以及街道开展的各类海洋国防教育活动。看着这些照片,我渐渐明白了海洋国防教育馆建在社区的重要性。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堪称海洋大国。如今,面对复杂的海洋斗争形势,提高全民保卫“蓝色国土”意识迫在眉睫!

海洋博览厅用大量图文并茂的展板介绍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海洋与人类、中国的海洋、海洋经济等科普知识。和很多展厅不同的是,这里还创新设计有一个60英寸液晶电视机和舵轮操作系统。舵轮不转时,电视机可以滚动播放海洋宣传片。我怀着好奇心转动舵轮,发现可以轻松地进行海洋博览互动检索,这时学习成了一种有趣的体验。厅内展示了许多海监船模型以及海洋生物标本,其中中国海监83号模型由朱文泉上将捐赠,5001号模型由无锡军分区原政委孙建华捐赠。这里还用电子灯箱和水纹灯展示地面影像,模拟出海底天光效果,我不禁感叹:“好美的海底隧道!”

海防纵横厅将海防知识分为“屈辱的中国近代海战”、“中国海警局”、“现代化装备的海洋防卫”、“英勇无畏的海上长城”、“岛链封锁”、“中国南海九段线”、“海洋维权”、“中国海防大事记”等八个版块进行展示。中国海军舰艇模型展台是一个亮点,集中展示了我国航母“辽宁”舰、168导弹驱逐舰、卡28直升机等各类模型。我仔细地浏览着每一块展板,欣赏着每一个模型,感慨着海防知识的博大精深。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里还设置了两个互动电子游戏:“钓鱼岛巡航”和“激战西沙”。在“钓鱼岛巡航”游戏中,我化身海军战士,驾驶着“保钓”号渔船驶入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行驶过程中,我不但要避开岩石、暗礁,还要应对日本警备船只的“对撞”和“水炮攻击”,最终成功登上钓鱼岛。在“激战西沙”游戏中,我又成为猎潜舰271号的一名战士,手持冲锋枪,击退南越海军,登岛作战后,收复被对方非法占领的西沙三个岛屿。游戏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让观众在游戏中增强海防意识。

教育馆多功能海洋知识报告厅宽敞明亮,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建设海洋强国、建设强大海防方面的题词特别让人提神。在这里,社区可以进行海洋类影视展播、海洋知识宣传讲座、报告、中小学生知识问答等各类活动,是海洋知识走进群众的一个平台。

海防科普展厅中除了大量海洋知识相关书籍以及网络阅览设备之外,还设置了航母编队展示墙,形象展示了航母编队的编成,有航母、舰载机、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核潜艇等,并详细介绍了各舰种的功能使命,让人大开眼界。

走进海洋启蒙厅,我立刻被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海洋生物玩偶吸引,鲜艳的海蓝色一下子把我带进了童真童趣的世界。海洋国防教育这个系统工程,要从娃娃筑起,海洋启蒙厅就是主要面对儿童而开设的。它是在原有早教活动中心的基础上,整合设置儿童喜欢的海洋科普类游戏活动,如海洋公园积木、舰船船模拼装等手工游戏,认识海洋、认识舰艇等多媒体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玩耍中学习海洋国防知识。

三步两桥社区党委书记万伟介绍,这个馆将坚持免费面向社会开放。由于海洋国防教育馆刚建成,场馆运行、设施调试、内容完善还有待进一步摸索改进,目前只接受预约参观和每周二、四向社会开放,待运行步入正轨后,再增加开放时间。(本文照片均由窦娟摄)

(责任编辑 王浩钟)

篇5:教育进社区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切实履行教育职能,把教育向社会延伸,把课堂向社区延伸,进一步向社会开放教育,倡导教师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突出服务主题,切实服务社区群众、学生,彰显教育为民服务宗旨,提升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构建学习型社区,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社区学校组织机构

为加强教育服务进社区活动,建立校长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抓,政教处、团委、教务处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社区、学校定期联系制度,共同研究制订活动计划,落实责任分工,明确活动内容和完成时间,共同推进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校长:z

教务主任:z

教师:z

三、主要工作

(一)助学进社区

利用我校优秀的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成立党员教师社区服务站,组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名特优教师定期深入社区,采取名师坐堂助学的方式,专题讲座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在寒暑假和周末免费为学生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辅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提供帮助。党员教师社区服务站的建设做到“四确定、四统一”,“四确定”,即辅导站地点确定、辅导时间确定、辅导内容确定、辅导教师确定;“四统一”,即活动标识统一、工作章程统一、辅导形式统一、工作流程统一。

(二)党员义工进社区。校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社区,了解社情民意,与社区负责人会商共建工作。党员教师以社区服务站为载体,建立社区学生档案,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家庭,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交流学生成长情况,针对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学校、社区、家庭三方共同努力,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利用节假日,组织党员教师深入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舞蹈、棋类、书法等文娱项目指导。在重要节日,组织党员教师、团员学生到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活跃社区文化氛围,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三)政策宣传进社区。在社区设立“教育专栏”,及时发布教育政策及重要的教育工作信息,帮助社区群众、学生、家长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充分利用社区内文化生活设施,加强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定期为社区出黑板报、布置橱窗,及时传播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信息,营造崇尚文明、学习科学的良好氛围。

(四)教育访谈进社区。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群众对学校的教育需求和教育期盼,广泛征求社区群众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发展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奠定良好基础。主动邀请社区党员、群众代表为学校作风建设出点子、提建议,督促广大教职员工更好地履行职能,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五)资源开放进社区。最大限度地将体育场馆、微机室、图书馆等教育教学设施向社区成员开放,以体现“人民教育为人民”的精神。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让教师参加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咨询、辅导等活动,使教育资源成为向社区居民传授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满足社区内各类人员的学习要求,构建学习型社区。

(六)志愿者服务进社区。组织由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青年教师参加的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卫生服务,为慰问社区老弱病残,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四、暑期学业辅导安排表(每周一、三、五下午3:00――5:00)

时间 学科 辅导老师(单周) 辅导老师(双周)

星期一 数学、语文、英语z

星期三 数学、物理、化学z

星期五 数学、历史、英语z

海报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服务进社区活动,将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密切结合,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帮助青少年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暑假,堰姜二附中与河东社区开展“教育服务进社区”活动,选聘学校骨干教师参与社区义工服务,义务为社区内初中生提供作业辅导学习咨询等项目,欢迎各社区的学生积极参与。

学习时间:7月11日――8月17日每周一、三、五下午3:00―5:00

地址:z社区居委会活动室(z一品小区内,南京银行东路口向北)

时间 学科安排

星期一 数学、语文、英语

星期三 数学、物理、化学

星期五 数学、历史、英语

堰姜市二附中 z社区居委会

20xx年7月8日

堰姜市二附中 河东社区

“教育服务进社区”志愿活动启动仪式

一、学校领导介绍活动目的、意义(顾 毅)

二、学校、社区、团市委领导共同为社区学校揭牌

三、赠书仪式(二附中、堰姜镇团委向河东社区捐书)

四、团市委领导讲话(翟文周)

五、活动观摩

出席对象:二附中教师、校长等20人,社区学生若干人

团市委、堰姜镇团委领导等

堰姜团市委

堰姜二附中

大门外横幅:“教育服务走进河东社区”志愿活动启动仪式

堰姜二附中

河东社区

会议室横幅:教育服务进社区――暑期社区学校

铜牌:堰姜二附中教师志愿服务基地

篇6:家庭教育进社区方案

一、宣传目的 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要求,通过开展宣传活动,集中宣传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

动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展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丰硕成果,使公众及时了解集中整治工作的任务、措施,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质量和影响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建设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为我市建设灾后重建样板和试验区示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时间安排

2009年6月-9月

三、工作安排

一是广泛开展“五个一” 主题宣传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学习一次文明礼仪知识,传播一句文明用语,做一件文明事,纠正一起身边不文明行为,提一条文明创建意见或建议。通过集中设点、标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展板展示、解疑答惑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宣传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治安、交通知识、健康知识等。围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城乡群众生活条件”主题,宣传开展综合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性。

二是开展“创建整洁优美工作环境”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按照“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的要求,集中开展机关环境整治,改善机关面貌,营造窗明几净、整齐有序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内部和外部形象。

三是开展机关节能降耗活动。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标语等方式,引导干部职工节约每一滴水、每每一张纸、每一度电,降低办公成本,树立勤俭节约、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

四是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干部职工树文明新风、创优美环境、做文明职工,积极参加“三美、六不”活动(“三美”: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六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养家禽、不乱停乱放车辆),培养文明、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五是开展家庭卫生清洁活动,倡导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每个家庭,通过“五好”、“文明”家庭的评选,引导家庭成员树立起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使家庭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家庭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篇7:法治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方案二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推进创建“平安湖州“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社区法制宣传栏、法制学校,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和载体,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围绕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如邻里、家庭及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以宪法为核心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宣传与公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认真开展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围绕提高公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深化社区法制宣传教育,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围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要求,探索具有社区特点、适合居民需要的形式,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增强公民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特别加强对社区闲散人员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三、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杜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预防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继续揭露邪教组织的政治本质和严重危害,做好对“xx功“痴迷者的法制教育工作。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四、以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活动、开辟法制宣传园地、悬挂宣传横幅、向社区居民赠送法律知识读物和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普法教育。

通过社区开展的“每月一法“法制讲座,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新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法制氛围。

五、组织开展对青少年、老年、妇女、外来工等不同对象的普法教育。

以法制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聘请司法工作者、法律服务志愿者来社区开展现场法律咨询活动,免费为居民工解答有关法律问题,并根据需要提供法律服务。

六、以金鼎律师事务所为法律援助单位,开辟法律免费热线电话,积极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特困户等提供法律援助。

七、结合计划生育宣传,进行新《婚姻法》图片展览,反对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在社区进行大型图片展览,使法律知识家喻户晓。

八、通过对居民进行法律知识测试竞赛等形式,激发广大居民学法、守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九、利用少儿假日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法制课教育。

针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在社区青少年中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兵役法》等。

十、利用法制党校,对老年人进行《老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教育。

加大宣传敬重老人、赡养老人、树立家庭美德、弘扬社会正气的教育力度。在社区形成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虐-待老人是违法行为的舆-论氛围。

篇8:家庭教育进社区方案

一、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前提条件

1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家庭养老历史, 家庭养老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计划生育、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 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结构转变,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和“四二一”家庭, 照搬原有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 传统的家庭养老文化也存在弱化, 如今的子女们对孝观念的理解的偏差以及部分老年人独立意识增强, 也都导致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社会养老便被提到我们面前。

2社会养老自身的问题。截止2003年底, 全国共有福利机构35, 859个, 床位数1, 222, 804个, 全国福利机构提供的床位数总计才122万多张, 还不到全国13, 000万老年服务对象总数的1%, 这与发达国家达到8%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达到5%的供养比例相比, 差距甚远。同时美国的研究人员认为, 入住养老机构的是老年人口中最衰老和最不能自理的人, 中国、外国都是如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社会养老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社会养老功能单一。现在社会养老的场所有国家开的也有私人创办的, 在这样的机构里, 老年人每天会得到服务人员提供的食物供应, 或衣物等得到清洁保证, 偶尔也有精神上的照料, 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能缺乏, 而老年人因为处于人生特殊的阶段, 对精神慰藉和思想交流有着特别的需要。社会养老加重财政负担。首先, 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人口基数大, 采用社会养老模式会使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 人均GDP少,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提高, 社会养老总负担必然会增强, 势必会影响到社会投资和经济水平发展, 财政负担甚重。毕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社会再生产, 社会养老资金占去的资金多, 生产和发展投资就会相对减少, 再加上农村的社会养老问题, 负担更加沉重。社会养老也存在问题, 于是家庭养老的地位巩固就被广泛重视。然而是否存在另一种养老模式, 能够成为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 切实缓解养老负担呢?

二、构建新型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最初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仅仅是针对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目标建立起来的。新型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以社区照顾为主, 以社区活动为辅, 以社会参与为补充的一个新型社区养老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为了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

1社区照顾。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的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是最贴近老人的生活需求的养老模式。它主要是对居住在自己家中, 有部分生活能力, 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 由社区提供如同养老机构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提供的廉价、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开设老人的托管服务, 建立日托和全托中心。随着老人需求的多元化, 分居独居老人的增多, 只是单一的上门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居民养老的需求。社区建立托老所对家庭抚养照顾有困难的老人以及独居老人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服务, 在减轻家庭压力的同时, 也满足了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环境的心理需求。

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开设以社区为范围, 以家庭为单位, 以健康为中心, 以人的生命为全过程, 以老年人为重点服务对象, 集防、治、保、康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和防病基本知识, 强化老年人的健康意识,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2社区活动。首先, 用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先进的理论武装离退休老同志的头脑, 以增强抵制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封建迷信思想和伪科学思想的能力。其次, 通过社区开办的老年人大学, 根据老年人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学习内容。最后, 充分发挥老年活动中心作用, 为老年人开展文体娱乐活动, 提供经常性服务, 支持、帮助老年人组建各种老年文化、体育团体, 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 引导老年人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社会参与。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应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根据该法对老人社会参与内容的界定, 老人的社会参与, 主要是指老人参加和从事各种有偿或无偿的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经济活动、公益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社会参与是老人实现自身价值、寻求精神寄托、获得心理满足的需要。社区应当也有可能为老人提供参与社会的途径和舞台。成立老年人人才市场, 及时向社会推荐老年人才。

三、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尽管在我国有些人口老龄化出现时间早、程度深的城市在社区老年保障方面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举措, 养老服务措施和老年活动设施建设获得较大发展, 初步形成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但总体而言, 目前我国的社区老年保障刚起步, 且发展不平衡, 东部和西部、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 社区老年保障无论从组织规模、管理水平和质量、资金来源等方面, 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我国社区老年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资金不足。对于老年人来说, 他们都希望社区为其提供的服务是免费或者低收费的, 而对于社区来说, 资金的来源基本上是以自筹为主, 加上部分社会赞助, 基本上没有专项经费, 这样使社区在开展各种服务的时候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服务设施和场地提供问题。服务设施主要针对日托服务、社区养老院和一些社区活动所拥有的服务机构, 一些条件相对比较好的收费就很高, 而收费较低的条件则相对较差, 服务的内容较少, 较单一。3、服务人员因素。虽然有些社区配有专职的社区干部, 但由于社区规模太大, 社区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 从整体上看, 社区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另一方面, 专业的服务人员更是很少, 目前主要的专业人员多为医疗方面的, 在法律、心理、社会学等方面的服务人员几乎是没有的。另外, 观念认识仍然不到位;现有社区网络与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仍有相当大差距;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农村社区的老年保障缺失等问题也制约着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 就我国发展社区老年保障事业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切实加强法律保障。法律是一切制度的保障。完善的社区养老体系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撑。所以, 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是社区养老的关键环节。一方面, 健全的社区养老法律可以更好地监督养老服务的实施, 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另一方面, 健全社区养老法律的建设不仅是维系养老体制持续有序发展的保障, 更是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2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当前养老问题已成为老年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 作为养老服务重点的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不容忽视, 其社会化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主体社会化。即服务机构、服务设施的社会化。2、服务客体社会化。服务对象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面向社会全体老年人, 扩大服务的受益面。3、资金筹措社会化。多渠道筹措资金, 采取财政拨款、社会集资、有奖募捐、各方捐助、街道和居委会出资等方式, 解决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资金问题。4、服务队伍社会化。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主体, 兼职人员为辅助, 青年志愿者为基础的服务队伍;充分动员社区公众和年轻的老年人参与自愿助老服务;增强老年人的自助能力和代际间的互助意识。5、服务管理社会化。社区养老服务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工作过程, 仅靠民政部门一家是难以运筹的, 它需要各部门的支持与参与。

篇9:家庭教育进社区方案

一、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

不仅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发展慈善事业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的形成,需要有文化的承载和激励。要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基层慈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夯实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1.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是培养居民慈善内动力的基础性工作。慈善行为应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主导人们行为的是人的思想、人的价值观,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自觉。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证明,慈善文化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通过几次活动、几个运动就可以完成,更不可能来什么“大跃进”,它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当前,我们的慈善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依然面临很多困难,概括起来说就是慈善文化传播滞后,慈善行为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导致慈善事业基础不牢,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过分依赖举办重大活动,依赖从上到下的深入动员,看领导面子、上门劝捐和“看天吃饭”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慈善文化的打造、慈善观念的培养必须要从基层和基础抓起,让慈善文化真正进入社区、走进家庭,通过慈善文化的普及和熏陶,培养广大居民对慈善文化的认同、对慈善价值的认同,使慈善行为真正来自居民的内动力。

2.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是慈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慈善工作的核心是扶贫济困,开展社会捐助,帮助困难群体,如果就慈善而慈善,“募集搞摊派、救助当恩赐”,这样的慈善是没有生命力的。让慈善文化进入社区、走进家庭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让慈善事业更具群众性和广泛性,通过社区慈善文化的熏陶、慈善氛围的影响,居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思想,使更多的人了解慈善、懂得慈善、参与慈善,让人们感到慈善是一种责任,奉献爱心成为一种自愿行为,形成一种 “人人可慈善”的良好氛围,激发更多的居民奉献爱心,社区的善款、善物和善举多了,救助的覆盖人群就更多、受助者得到的实惠就更大。社区慈善氛围浓厚了,从另一个方面宣传了慈善,扩大了慈善的影响,进一步促进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是维系社区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地域生活共同体,是一个微小社会。目前,社区的建设模式采取的形式是“共居、共管、共建和共享”,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居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立和睦、和谐的家庭、邻里关系和美好的人居环境。社区慈善文化的普及恰恰是提高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居生活环境空间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社区各类居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生活空间,目前,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城市病”日趋突出,导致了城市社区人际关系趋于冷漠,居民之间、邻里之间的互信、互助、友爱、友情日渐淡薄,甚至对门相居,互不相认,一道道防盗门阻隔了人们的正常交往。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城市上班族,八小时以外自然要回归所居住的社区,只有通过社区和家庭慈善文化的普及,慈善活动的开展,让居民心灵充满阳光,社会情感的生态就更均衡,大家一起管理微小社会,一起建设家园,一起施爱行善,社区和谐了,让困难群众得到物质的帮助和心灵的慰藉,分享到人间的温暖,使社区成为一个大家庭,从而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责任感。

二、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是推动慈善事业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当前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上对社区慈善文化的普及认识不足。从领导层面看,往往把慈善理解为募集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赈了几次灾,真正关心基层社区慈善文化宣传的不多;抓慈善工作,往往把目光集中于大企业,从效果看,建立一个慈善冠名基金,胜过一个社区居民的全年捐款,社区居民的慈善文化宣传容易被忽视。从居民层面看,有的认为,慈善是有钱人的事,与己关系不大,从慈善一日捐的个人捐款收入与就业人口的情况比较来看,真正能捐出一天收入的居民人数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认为,慈善就是多捐款,帮助困难人员,把慈善与慈善捐赠混为一谈,真正将慈善与文化联系起来看的居民不是很多。因此,提高思想认识是首要问题,要把宣传慈善文化作为慈善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居民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精神文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对待。通过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活动的开展,普及慈善理念,增强道德情操的修养,不断提升居民慈善的自觉性,慈善才会富有真正的生命力。

2.舆论上对社区慈善文化的普及环境不好。一是“噪音”、“杂音”较多。郭美美事件以后,一些媒体和无良人员进行跟风炒作,将个别行为扩大到整个慈善领域,造成人们对慈善机构的公信度产生怀疑,影响到人们的慈善热情。有些企业家的善举得到宣传之后反而被一些社会舆论斥为“作秀”、“做广告”、“太小气”等,有些则招致多如牛毛的赞助请求,令爱心人士心存疑虑,不敢慈善。二是媒体宣传缺乏影响力。报刊、电视等媒体有关慈善的宣传不够,大多数没有开设专栏、专题节目,一些“送温暖”、“三下乡”等扶贫济困方面的报道,多是以政府和各级组织关心民众为切入点,报道的角度很少立足于培养公民互助的慈善精神,报道的方式单一,落于俗套,缺乏感染力。因此,要在舆论上给予慈善文化宣传应有的位置,多宣传正能量,让居民回到家中能够经常看到、听到慈善方面的内容,使慈善在社会生活中如春风化雨,随时随地滋润人们的心田。

3.精神和物质上对社区慈善文化普及投入不多。一是注重有型的募集和救助,在慈善文化的长期宣传上精力投入不够。一些社区为慈善而慈善的现象严重,“守株待兔”和“短促突击”的方式较多,常态化的慈善较少,在慈善中或明或暗的以行政命令方式“号召”慈善,每年的慈善工作只需做两件事:一日捐开始后,在社区发一些传单、摆上捐款箱或上门进行劝捐;有困难人员需要救助时,履行一下相关手续,将救助款发放到位。平时开展慈善文化宣传、组织义工活动和进行相关活动较少,没有将慈善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日常工作。二是经费投入不多。目前,建立的慈善冠名基金以助医、助困、助老、助残和公益活动的名义较多,以慈善文化宣传建立冠名基金的少之又少;社区在慈善宣传上的专项开支基本没有。导致宣传经费不足,宣传阵地较少,宣传载体不多,从而形成慈善氛围不浓、慈善的影响力不强。因此,慈善文化的宣传,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必须加大投入,才能在基层形成慈善的浓厚氛围。

三、做好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工作

的几点对策和思考

慈善文化进社区入家庭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做好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本人认为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建立慈善宣传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各级党政有关部门、慈善机构和媒体都要提高对基层慈善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克服“慈善宣传是可有可无、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的思想,应把做好慈善宣传工作,当成自己份内的硬任务,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要高度重视慈善宣传的系统性和经常性,在制定年度宣传计划时统筹安排,做到报刊上经常有版面、电视上经常有画面、广播里经常有声音、网络中经常有信息、部署工作有内容、考核评比有位置,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慈善、人人参与慈善、人人以慈善为荣”的环境氛围。

2.要积极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居民的慈善理念。社区慈善文化的宣传既要口头宣传,更要实际行动,要让居民手可触及、目可睹视,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增强居民的慈善理念。社区对辖区居民的家庭及人员要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并建立相应的台账,当居民家庭出现困难或灾害时,及时进行慈善救助,使慈善真正帮在急时、扶在难时,用扶贫帮困来宣传慈善;要积极组织社区的义工队伍,不仅牌子要挂出来,旗帜打出来,更要开展助老、助残和其他公益活动,用义举行动来宣传慈善;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组织有爱心的居民适时开展义卖、义演、义拍和义诊等活动,让居民了解慈善除了捐款、捐物之外,还可以捐赠时间、资源、技术和服务等,克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习惯,树立平等、互助、友爱、共享等现代慈善理念。

3.要做好结合文章,“搭车借力”加强对慈善的宣传。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工作人员任务繁重,要做好慈善文化的宣传工作,必须要做好结合文章,善于“搭车借力”。在精神文明创建中,要把慈善文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进行统筹部署;在开展社区文化和邻里活动时,要将慈善内容纳入计划之中,一并进行安排;在评选和宣传社区先进时,要注意培养和挖掘身边的慈善典型,并及时进行宣传和表彰;在办四点钟学校、暑期学生班时,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慈善活动、进行慈善文化的学习和宣传,让孩子们从小受到慈善文化的熏陶,播撒慈善文化的种子;在开展居家养老时,要发挥慈善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为老人服务、把更多的钱投入为老服务项目,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寓慈善文化宣传于社区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努力营造人人、时时、处处皆可慈善的有社区特色的慈善文化。

4.要加强社区宣传阵地建设,搞好慈善的形象化宣传。慈善文化的硬件建设是人们了解、认识慈善的一条有效途径,慈善文化的价值、理念和精神等隐性要素也需要通过宣传的硬件体现出来。各级慈善组织要争取爱心人士建立慈善宣传冠名基金,并对社区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进行慈善文化宣传,社区慈善工作站也要争取辖区单位在慈善文化宣传上出力奉献。社区慈善工作站要将慈善工作制度、各类规范要求、组织建设、所募资金收入和救助支出情况上墙公布,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对慈善的宣传;要办好社区网站、社区报,并利用它经常宣传慈善文化传统、社区慈善人物和事迹;利用社区邻里活动室中心、宣传栏、墙门宣传栏、电子屏和广告牌张贴慈善宣传画报和标语口号;利用图书阅览室,摆放慈善报刊、书籍供居民阅读;组织社区文娱骨干排演慈善节目,举办慈善讲座、慈善征文、慈善摄影、慈善演讲等评比竞赛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儿媳”、“慈善之星”、“慈善大使”和“慈善家”等项目评比,进行“道德讲堂”和“微公益认领”等活动,努力弘扬慈善文化的正能量。通过多方面努力,使社区充满和谐氛围,体现出现代慈善文化风范,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的“爱心之家”。

篇10:社区记者进社区活动方案

《北国周末》社区记者进社区

主题活动方案

一: 活动宗旨:

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使我市广大群众分享齐齐哈尔报业集团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从6月1日至10月1日的4个月内,社区记者携手电影走进社区,让社区记者服务队走遍鹤城的各个社区。让社区记者深入社区、走进家庭,通过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服务活动,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作出贡献;让社区居民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现就开展“社区记者进社区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的:

1、扩大《北国周末》的发行量、提升品牌影响力度、树立报业人的品牌形象;

2、吸引巩固一批企业成为《北国周末》的长期忠实客户; 三:服务内容:

1:在活动地点设立爱心企业赠报点,广邀爱心企业伸出的善良之手,零售价订购全年《北国周末》免费赠送给社区居民,捐一份书香,献一份真情,让更多的市民从中受益,让爱心企业的广宣发挥更大的价值,为鹤城百姓献上一片爱心。捐赠报纸,拥抱知识,共享成功!2:为社区居民免费播放电影。

3:由爱心企业组成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团队,通过一系列活动为社区居民实实在在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在社区设立社区记者铭牌,并由爱心企业负责按照要求统一捐赠建设。四: 志愿者服务队名单如下:(此部分为招商范围)1:医疗服务进社区——

1、法律维权进社区——

2、金融理财进社区——

3、亲子教育进社区——

4、慈孝春风进社区——

5、消防安全进社区——

6、绿色家装进社区——

7、交通安全进社区——

8、健康饮食进社区——

五:活动流程:

1:活动时间为每周五的晚上6:45——8:30、周六下午2:30---4;00; 2:各服务小组进入小区后,由工作人员安排指定地点。3:志愿者对社区内需要帮助的居民进行宣传咨询解答。4: 晚7:30开始电影放映,5: 活动将在9点半左右结束。六:附社区一览表:

浏园安居、运建园、齐铁北居宅、齐铁南树园、车辆厂人民、车辆厂光荣、青云社区、鑫海花园、锦湖名苑、民祥安居、北疆雅苑、造纸厂社区、东市场社区、谊联名居、新宫社区。附:

社区记者携手电影进社区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

电影进社区,文明之花遍鹤城

二、活动内容

鹤城市文明办将组织送电影进社区活动,用积极向上的优秀电影节目,给社区居民带来方便的文化盛宴。放映的同时配合开展精神文明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活动,播放市民文明公约、文明用语等内容,让市民在看电影的同时接受文明素质教育。

三、主要活动

1、组织文明使者走进社区,免费为市民播放优秀电影,宣传文明公约,倡导文明。

2.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对电动车、自行车,家用电器义务维修,对孤寡老人帮扶等服务。

四、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时间:2011年6月1日---10月1日;

2、活动地点:市内各社区

五、主承协办单位

主办:齐齐哈尔报业集团《北国周末》 承办: 协办:

八、活动费用

本次活动所需费用拟采取市场运作的形式筹集。

北国周末编辑部

上一篇:悬挂拼音解释及造句下一篇:广顺中学健康校园建设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