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幼儿分析发展报告

2024-04-30

托班幼儿分析发展报告(精选8篇)

篇1:托班幼儿分析发展报告

托班幼儿全面发展评估小结

托班的第一个学期在宝宝们哭哭啼啼的喧哗声中开始,在平易近人的笑声中结束。回望开学初的种种,内心是惊喜的;回眸今日的场景,内心是波澜的。我可爱的孩子们,你们长大了,在幼儿园大家庭中茁壮成长了!本学期我们对班内17名幼儿进行了全方面发展评估,主要是通过一日活动及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的观察,通过对幼儿个别谈话,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析等方法来评估。通过全方面的评估,发现我班幼儿各方面发展基本均衡,能够较好地达标,现将本学期评估情况进行小结。

一、健康领域方面:

大部分幼儿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老师的引领下知道饭前要洗手,知道入厕后要洗手。情绪逐渐平稳,在园一天,大部分幼儿能保持衣服的净洁,乐意洗手、洗脸。进餐习惯较好,会正确使用餐具,挑食现象比较少。进餐中能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会自己(穿)脱裤子、(穿)脱鞋(冬季穿脱毛衣还需要老师的帮忙)。我班大部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动作发展比较好,非常乐意参与体育游戏等活动,大肌肉、精细动作都大很大进步。在这其中也看到个别幼儿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卫生习惯较差,一时很难改进,需要家园配合(个别幼儿表现为:鼻涕不擦,手抓饭菜、穿脱衣裤不会等等;也有几个幼儿吃饭需要成人喂的现象)。

二、社会领域方面:

我班幼儿适应环境比较快,开学第二个星期大部分幼儿情绪较为稳定,教学活动等开展都能逐步进行。大部分幼儿第二个星期上幼儿园已不哭闹、与同伴之间乐于交往。在教师的提醒下,会初浅的运用礼貌用语,在集体活动中能遵守简单的规则。但总有个别幼儿在玩积木过程中有争抢积木的`现象,常常为此发生纠纷。因为孩子刚上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难免会发生争夺现象。孩子在家里是个体,事事百依,但到一个新的集体生活难免还未适应。在此我们两位老师也进行了协商,针对班内出现的种种状况,进行及时分析并采取措施,这样有利于宝宝的茁壮成长。

三、语言领域方面:

本学期幼儿在语言方面大有进步,大部分幼儿有良好的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乐意用普通话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看到隔壁班的嫫嫫和老师都会有礼貌的打招呼。能跟随老师大胆地朗读儿歌,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兴趣也正逐步增强。针对教学内容中的认知点及简单讲述部分,都在一一渗透。

四、科学领域方面:

集体生活正逐步走入幼儿的内心世界。幼儿在园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观察事物能力正逐步提高,喜欢好奇好问。在自然角摆放中的动植物,宝宝都喜欢向老师询问小动物的种种情况,会经常性地去自然角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会和同伴交流。

五、艺术领域方面:

我班幼儿活泼、大胆,表演欲望很强。在音乐活动中能独立为大家表演歌曲、律动等等,喜欢上台表现自己,喜欢和同伴一起演唱歌曲。在手工、涂色方面进步较为明显,知道涂色的时候不能涂到黑线外面,知道要涂得满。本学期有简单的学用剪刀,让幼儿学拿剪刀,知道剪刀的危险性。幼儿喜欢泥工活动,学会搓、捏等简单手法。

篇2:托班幼儿分析发展报告

张裕娟

案例背景:

顾书铭是由于妈妈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的原因,书铭基本上白天都跟着外婆,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顾书铭过分依恋、胆小性格。

案例描述:

哎,顾书铭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天来到幼儿园,顾书铭表现的哇哇大哭,总是和妈妈抱了又抱,亲了又亲,到午睡时,她就紧皱眉头,老师问她原因,她就嚎啕大哭。搞得老师手足无措。我多次试图让他能够睡着,避免午后疲劳,可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和家长也反映过,可是家长的态度是她不想睡就不要勉强他睡,她在家里就是这,叫她安静别影响别的幼儿就可以。第二天,我们按照家长的要求没有让她睡,她没有哭,静静地倒在那里,嘴里不停地嘟囔,一会妈妈就来了。以后的几天,她都没有闹没有哭,只是静静地道在哪里等妈妈。”

案例分析: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所午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然而,很显然,午睡对于我们班上的这位宝宝来说是“不来电”的,我也曾想不顾孩子的想法,逼迫她入睡,但这样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幼儿。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顾书铭存在午睡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体生活。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

案例措施:

为使幼儿克服午睡障碍,除了家园结合,消除幼儿生理疾病外,针对儿童的心理,我应法开展欢乐的游戏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熟悉老师、小朋友、班集体和幼儿园,再为为幼儿创设和谐、愉快的午睡环境,克服幼儿睡前的焦虑心理。

案例反思:

篇3:托班幼儿分析发展报告

关键词:注意力,集体教学,现状,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注意力是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 注意力能够保证人更清楚、更完善地认识事物。注意力集中是指无论做什么事都很专心, 思想集中, 注意的时间较长, 同一时间内可以注意比较多的事物, 能够同时做好两件以上的事情。需要时可以迅速从注意某一件事转移到注意另一件事。如玩时很专心, 到需要学习时, 立即忘记了玩, 专心于学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就是有高度的注意力。此外, 孩子本身的个性特质、学习环境的安排及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也是影响注意力的主要因素。

二、托班幼儿的注意力特点

托班幼儿对事物的注意是不随意的、被动的, 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 缺乏目的性。概括起来有4 个特点:

1.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托班幼儿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注意, 很容易受到无关事物的干扰, 致使原来的任务不能完成。在托班幼儿进行桌面游戏时, 教师往往比较头疼的是孩子的玩具到处都是, 因为孩子没办法集中于一样单一的玩具, 常会出现玩一样丢一样的情况。

2. 注意的不稳定性

托班幼儿持续注意的时间很短, 很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研究显示, 宝宝年龄越小,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短, 一般2 岁为6—7 分钟, 3 岁为9 分钟。

3. 注意的点具有表面性

托班幼儿比较注意表面的、明显的事物轮廓, 不注意事物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 而且不注意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如让幼儿比较两个相似图形的区别时, 幼儿就不能准确地说出来。

4. 注意的单一性

托班幼儿不可能同时注意很多事物。如在生活中, 教师让孩子看图片, 另一个教师又指着另一样东西让孩子观察, 孩子的注意力就很难去分配了。

三、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

根据课题研究进程, 采用走访、谈话等方法, 对幼儿在集体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理性分析, 从而更好地掌握幼儿注意力方面的特点。

2. 行动研究法

根据调查结果讨论制定能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教学案例, 并进行分析研究和实施。

3. 案例研究法

搜集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典型案例, 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并依此提出有价值的改进措施, 完善实践。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托班年龄的幼儿, 可以说是一群“特殊”年龄段的幼儿, 要提高他们注意力的有效性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要想有所提高, 不仅要符合孩子的年龄, 还要充分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特点和具体现状, 在此基础上, 再进一步研究相应的策略方法并实施。

1. 了解在先

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特性, 在研究具体策略之前, 首先要对平行班的幼儿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针对这一情况, 设计了简单的调查表,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 并针对班级的情况进行统计。在统计中, 98%的教师认为自己班级的幼儿在集体教学中有非常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有2% 的教师认为自己班级的幼儿偶尔有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根据收集起来的调查问卷以及大家的相互交流, 针对托班幼儿注意力方面的问题和现状总结并归纳出以下三方面:

( 1) 注意力易受干扰, 影响活动顺利进行。在托班的集体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老师, 那个窗户上有了小虫子”“老师, × × 小朋友来了”。然后出现的场景就是一群孩子去讨论虫子的话题, 或者“热心的孩子”去给迟到的同伴开门。这样就使原本不长的教学活动很快结束, 毫无课堂效果可言。教师在组织活动时, 总感觉好不容易使出全身解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一下子被一些外界的事物干扰, 孩子似乎成了小鸟, 随时会飞走。

( 2) 注意时间较短, 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在托班幼儿的注意中无意注意占主导优势, 有意注意只是初步形成。他们能够根据要求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 集中指向应该注意的事物, 但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很低, 心理活动不能有意地持久集中于某个对象。在较好的条件下, 一般也只能集中注意3—5 分钟, 教师很难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及精心设计的活动, 在托班幼儿的身上感觉只是一瞬间就结束了, 教师原本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 3) 注意的局限性, 使教师很被动。由于托班幼儿心理年龄的特点, 往往喜欢关注一些细小的事物, 他们只能关注事物表面的、浅显的、感性的特征。我们会发现托班幼儿特别喜欢“小”的东西, 小动物、小花小草、小石头, 以至于地上的小头发丝等, 在孩子的眼里, 它们都是宝贝, 特别会把注意力放在细小的、具体形象的事物上。

2. 重在分析

( 1) 课堂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托班幼儿的注意仍以无意注意为主, 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有一些是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的刺激, 叫有益刺激, 它包括颜色、声响。如教师特意设计的音乐情景: 金色的房子、绿色的草地等。而有些刺激则阻碍了幼儿正常活动的进行, 干扰了幼儿, 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

( 2) 教学内容对孩子的影响。1) 内容是否合适。兴趣取决于内容, 尤其是托班幼儿对集体教学的形式比较陌生、不适应, 孩子本身既没有约束力, 也没有较长的注意时间, 要想吸引、提高托班幼儿的注意力, 最主要的是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的教学内容, 充分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内容,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2) 目标是否合适。集体教学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的, 但对于托班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层, 过于技能性的目标孩子不一定能接受, 达到预想结果。托班幼儿在集体教学当中, 突发事件较多, 如果教师一味拉着孩子去达到目标, 孩子的注意力很难坚持。3) 过程是否合适。集体教学的形式对于托班幼儿来讲, 本身就具有娱乐性质。由于不能指望幼儿通过思考来回答教师的启发性问题, 他们的思维是直接的。那么以怎么样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 并保持这样的注意力, 都来源于活动的形式, 必须符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包括活动的导入、教师的语言互动、活动的形式等。

3. 讲究策略

( 1) 重塑观念,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对于集体教学的认识往往都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 并通过活动学到内容。在对待托班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段, 要避免托班小班化。

( 2) 活动设计是提高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活动设计上也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活动, 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素: 1) 环节简单, 不拖沓, 趣味多。托班的教学活动并不需要多么复杂, 孩子的注意力时间很短, 基本上对有兴趣的事物只能停留5 分钟左右, 如果环节很复杂, 孩子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2) 集体教学并不完全“集体”, 形式多样, 注重个别。以往的集体教学教师一般都是面向所有幼儿开展, 具有统一性, 对于托班来讲, 这样的氛围过于单一、严肃。托班幼儿的自制能力还较差, 若整个活动都是以这样的形式展开, 那么幼儿的注意力难免会无法坚持。对于托班活动的设计更多的可以采用分组、分角色等方式进行。在操作活动中也需要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 托班幼儿只对自己的物品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 3) 教师的语言是吸引注意力的开门石。托班幼儿对于声音比较敏感, 在集体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怎样才能吸引幼儿持久的注意力呢? 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语速快慢结合。在和托班幼儿进行交流时, 教师的语言是温柔的、贴近幼儿的, 但在一成不变的语速中开展教学活动, 幼儿很容易疲劳, 注意力也容易涣散, 因此, 在幼儿教学中, 应该不断改变语言的速度, 一会儿快, 一会儿慢, 抑扬顿挫才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 多用鼓励语言。托班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随着兴趣点的消失而消失, 教师需要在不断的鼓励中, 来维持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让孩子觉得活动是有趣的, 喜欢参加的, 注意力也就提高了。3) 常用夸张语气。托班幼儿的观察是直观的, 你的声音、语气越夸张, 甚至加上动作, 对于幼儿来讲, 最能够关注到夸张的语气, 引起幼儿的注意。

( 4) 多彩的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集体教学活动中, 教具的使用也至关重要, 对于托班幼儿来说, 教具更多是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 由于托班幼儿对色彩比较敏感, 一些颜色鲜艳的、符合年龄特征的教具, 必然会吸引孩子的眼球, 会让孩子目不转睛地注意你的一举一动。

五、结束语

经过一年的研究, 从各种调查和分析中研究出各种策略, 将总结的各种策略进行归纳, 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实践, 整个研究过程就是在不断调整中进行, 也在调整中积累了更多经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策略, 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方法。如幼儿座位的排列方法和教室环境的创设是否影响幼儿注意力等都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艳华.培养幼儿注意力, 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S3) .

[2]刘静.教师教态提升幼儿注意力的策略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 2013, (1) .

[3]陈艳萍.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 (6) .

篇4:如何发展托班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家庭教育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一)家长要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环境,因为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及父母对幼儿教育的兴趣等,都对幼儿的口语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孩子0-3岁的时期,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输入”,就是不断地对孩子讲话,让孩子倾听。当然,输入要讲究量和质,家长每天起码要有15分钟、最好30分钟为孩子讲一些文字优美、琅琅上口的故事。

家长要与孩子多交流,让孩子多说话,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比如:孩子在回应父母的问话时,父母尽量不要让孩子用“点头、摇头、挥手”等肢体语言,而是要求孩子通过说话的方式回应父母,慢慢地可以要求孩子学说完整话。当孩子说“我要那个”“我要这个”时,要及时帮助他说明所要的具体物体的名称、特征和用途,并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口齿是否清楚、发音是否准确,对于错误的发音要及时纠正,切不可重复孩子错误的发音。

(二)家长与幼儿交流时,家长注重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误以为用孩子的语言方式更能方便跟孩子的交流,如:有家长会对孩子说“吃饼饼啦,穿鞋鞋啦”。其实家长应该用规范的语言跟孩子交流,不要模仿孩子稚气的话语。当孩子说:吃饼饼的时候,家长应该立即纠正孩子这一不规范的话语,让孩子学说规范的完整话语:“我要吃饼干”。告诉孩子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完整,别人才能听懂。

(三)家长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所做的努力

1、家长要耐心、认真听孩子说话

由于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常常不能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诉说,善于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把握孩子的思想脉络,理解孩子的意图,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说不明白而嫌孩子罗嗦,甚至严厉斥责孩子。有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刚刚一开口说话,没等孩子把意思表达充分,就简单地用“啊”、“哦”去敷衍,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断孩子的话。似乎孩子的话不值得认真对待,长此下去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遏制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孩子若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的语言环境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形成口吃。孩子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父母不仅要耐心听孩子说话,还要鼓励并指导孩子说出完整的句子,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对话环境,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2、选择适合幼儿的有声教学材料

幼儿学习语言是从声音开始的,因此儿歌、故事等文学作品的磁带不可缺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幼儿提供生动优美的语言,幼儿可以从中学到大量的词汇、句型和语法规范。另外,家长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整天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所以,这些材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只要是幼儿待在家里的时间,都可以放给他听,不管他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听,边听边做其他的事情都没有关系。这是一种环境,对发展他的情感,丰富他的听觉刺激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现在的家长,会给孩子买好多无声的玩具,我觉得不妨给孩子买些有声玩具,如:给孩子买个点读机,操作方便,孩子自己都会玩,随意地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说点读机上发出的话语,我想孩子会觉得很新奇很有趣。家长还可以买些适合孩子的音乐、故事、儿歌等的碟片,经常让孩子看看幼儿节目,比如:“小小智慧树”,孩子在观看的过程中,会跟着主持人唱啊跳啊,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就发展了语言能力。

3、选择通俗又知识面丰富的书籍

俗话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家长可以先从一张、两张卡片开始,然后过渡到配有很多插图的彩绘本,最终慢慢进入以文字为主的阅读。经典的儿童故事,不单能够教给孩子勇敢、诚实、勤劳和爱,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学习课堂。而且,对于不是非常善于言辞的父母来说,讲故事是教给孩子良好表达方式的捷径之一。不过,父母还是要提前做一些功课的。首先,挑选那些比较精致的译本,无论翻译还是插图,都应该和一流的故事内容相般配。其次,自己先浏览一遍,不要边讲边看,那样会严重破坏孩子的收听兴趣和故事的价值。最后,如果故事内容里面有你不认可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改编。你可以配合上相应的手势,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思。如果孩子对汽车感兴趣,可以给他提供更多、更详细的有关汽车的图片和知识。如果孩子最近沉迷于工具,多带去超市转转,告诉他每种工具的使用。同样是看书,如果孩子对于故事情节没有兴趣,而是纠缠于画面上的七星瓢虫的话,你不妨就把话题转到这种小昆虫上。总之,有兴趣才有效果,做父母的需要见机行事,灵活处理。

4、带孩子出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走走、玩玩,放手让孩子跟别人交流。比如:动物园、海洋馆、博物馆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多认识些动物、植物和星星那么简单,他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进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的见识宽广了,生活经验丰富了,自然他感兴趣的话题就多了,能说的内容也多了。孩子在一次次地和同伴、家人讲述这些快乐经历的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断地进步、完善;去游乐园,让幼儿接触更多的孩子;有意识地带幼儿到公共场合,多让幼儿接触陌生人,让孩子从小养成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敢于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好习惯。

另外,晚饭过后的散步,也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和孩子聊聊天,给孩子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随时向孩子提一些问题,如“今天最有兴趣的事情是什么?”“明天想干什么?”“刚才在电视上看到了什么节目?”等,注意倾听孩子的讲述。如果孩子讲述的内容不清楚、难以理解,家长可以和气地说:“我没有听懂你的话,请你再讲一遍吧!”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他所讲的东西感兴趣,从而为其语言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幼儿园生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一)晨间谈话

晨间谈话时我们亲切地接待每一个孩子,亲亲他们,抱抱他们,鼓励孩子开口跟老师问好。然后,我们开始与每一个孩子进行个别交流,寻找生活中孩子熟悉的话题,比如:说说孩子的父母叫什么、在哪里工作,双休日去哪里玩,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等;对于不会讲普通话的幼儿,鼓励他们用普通话来交流,使孩子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教给幼儿一些正确的日常用语,如:怎么和同伴合作搭建积木、怎样向别人提出要求、请求别人帮助、说文明礼貌用语等。

此外,晨间谈话时我们每周安排两次语言活动时间,让孩子巩固已学过的儿歌、故事等。特别是故事,托班的孩子他们喜欢反复地听,老师可以反复给他们讲述。托班的幼儿也爱表现自己,因此我们会借助话筒,让孩子在集体面前大胆的朗诵,孩子们比较喜欢。

通过晨间谈话活动,一方面能了解孩子原有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对孩子的语言表达做适时的指导。我们托班的孩子还不太会说话再加上环境的变化、怕生等等。这时我们教师就要寻找话题,每天与孩子交流,教幼儿一个字一个字的学说话。让自己成为主角,给孩子提供语言交流的氛围,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

(二)一日活动中,老师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提出要求

1、美术活动

首先,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大胆想象,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出示一个圆形轮廓图供孩子涂色,操作前可以请孩子说说:这是什么?孩子们会有各自不同的想法,有的会说是圆圆的饼干,要涂巧克力色;有的会说是圆圆的太阳,要涂红色;有点会说是圆圆的皮球,要涂彩色的……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也是在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其次,允许孩子边画边说。孩子一边画会一边说:“我画了好多饼干,比你多”“我的饼干有好多味道”“我要画一块草莓味道的饼干……”

最后,要重视作品的讲评,让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这不仅是对孩子作品的肯定,锻炼孩子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话,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语言活动

语言活动的重点就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我们可以采用“看图说话、实物说话”“讲适龄的故事”的方式。

看图说话或实物说话:幼儿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关键是要营造一个能将图像、声音、语义相整合的认知环境,这样符合孩子的认识特点,就更容易激发幼儿对于语言活动的兴趣。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小卡片,也可以利用一些现成的图画,或是一些玩具、水果等实物,跟孩子一起玩练习说话的游戏:这是一只大香蕉,它是黄色;这是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只要给孩子示范,让孩子说说这个东西或这幅画就行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有的时候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会试着转化为语言;

讲适龄的故事:可以边讲边带领孩子一起做动作,如:“小白兔蹦蹦跳跳真可爱”,一边蹦蹦跳跳学小白兔。孩子也会被带动口中跟着模仿这个故事。这样强化语言的情境性,孩子的学习很有兴趣,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科学活动

在科学活动的探索过程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发展。比如:在科学活动《好玩的玩具》中,我请孩子带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让孩子自己介绍自己带来了什么玩具,可以怎么玩?大部分孩子都能大胆地讲述,而且还津津乐道。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孩子都非常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具。老师要及时地抓住孩子的兴趣,多给他们讲的机会,及时进行引导和鼓励,让他们不断发展语言能力。

在数学活动《颜色分类》中,我采用了红花、黄花、绿花这3种花,请孩子将这三种花分别插到红、黄、绿3种对应颜色的花瓶子。为了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请孩子一边插花一边学说:“我把红花送到红色的家/我把黄花送到黄色的家/我把绿花送到绿色的家。”

4、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给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丰富语言内容,获得语言锻炼机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幼儿语言表达欲望,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比如开展活动《认识小菜场》,孩子在参观菜场的过程中,了解到菜场中有很多菜,老板和客人是怎么进行买卖对话的,让孩子试着买菜,和老板交流。从而丰富了孩子原有的词汇,提供了孩子语言锻炼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5、音乐活动

我们在指导孩子听音乐时,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想象力,将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景讲述出来。当孩子听到音乐中呜呜的风声,他们会说:这是风在响,风在山谷里大声叫喊……当孩子在音乐中听到滚滚的雷声,他们会说:这是天要下雨了,雨点落在荷叶上在噼啪作响……

而且,一首好歌,孩子在学习演唱的同时,其词汇量、语言艺术便能有所增加。歌曲中对吐字、发音的要求又能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对培养儿童正确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6、区角活动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让孩子在表演区表演自己喜欢的故事、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为幼儿提供随意说话的机会,让孩子与同伴交流,培养与同伴交流的语言。比如:在“小吃店”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店里有3名孩子分别扮演“老板”、“厨师”、“服务员”角色。老板负责收银和安排厨师煮东西。有客人来了,老板就要热情地招呼客人:“欢迎光临,你要吃什么?饺子一元钱。拿好你的票……”厨师煮好了食物,会叫服务员:“饺子好了,快来端;我忙的了,谁来帮帮忙;碗用完了,我来洗碗……”服务员看到客人来了,会热情主动地接待客人:“客人请坐,吃的东西马上就好;桌上有醋、筷子、勺子,要什么你自己拿……”

在建构区游戏中,玩前可以让几个孩子先商量一下:准备构建什么,每个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玩的过程中,交流建构方法,哪里需要改进、增减;建构好了,可以欣赏评价一下自己搭建好的乐园。

7、游戏活动

我们每天进行的游戏活动或是其它的户外活动,在活动的同时让幼儿学说一句话或是一个短句,让幼儿体验到在游戏中学习语言的快乐。比如:游戏《找朋友》,幼儿就会念着:“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8、用餐活动

点心、午餐时间可以向孩子介绍食物的名称、颜色等。引导幼儿说出:“香喷喷的蛋糕,甜甜的赤豆粥、长长的面条、圆圆的饼干,大大的梨等等。

总之,幼儿的语言能力要引起重视,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同时,通过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家园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最终使得托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篇5:幼儿园托班述职报告

多年来,本人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幼儿,尽心尽力地照顾好每位幼儿,做到保教结合;同事之间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互帮互助。此外,本人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辛丰中心小学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目前已是一名预备党员。

二、倾心教育,爱岗敬业。

教育教学业务上,我始终将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我反复地研读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展现。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和积累,我对幼儿各年龄段的教学目标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首先认真备课,不但备幼儿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做好教学设计,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作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其次,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这五年中,我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各种评比活动。

xx年,我撰写的论文发表在《镇江教工》上,xx年,分别有一篇论文发表在《丹徒进修》上。xx年,我的论文《培养农村幼儿绘画创造力途径探幽》获江苏省首届行知杯二等奖,5年来共有6篇论文获省级三等奖,两篇论文分获市级二、三等奖。本人还参加了各类评优课,xx年分别获区青年教师优秀教育活动三等奖,xx年在园级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获一等奖,xx年,在园级教研课评比中获一等奖。此外,本人撰写的教育随笔、设计的主题游戏分别获区二等奖,在本园组织的各项评比活动中多次荣获一等奖。

三、潜心教研,乐于奉献

担任教研组长的同时,我还兼任年级组长,和其他老师相互协作,互相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每年都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我园教育教学骨干的后备力量。

xx年,我园申报了市级课题《农村幼儿绘画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研究》,我担任课题主持人,每学期,我都及时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课题活动,写好课题阶段计划和工作总结,目前,课题以有显著的成果,有多名幼儿绘画作品分别在省、市、区获奖,课题组教师撰写的美术教育论文也分别在省、市、区获奖。

四、精心培养,教书育人。

我特别注重发挥幼儿的绘画特长,平时精心组织、辅导幼儿参加美工区的活动,利用一切可绘画的纸让孩子们涂涂画画,告知幼儿什么是冷暖色,如何搭配颜色,如何进行构图。xx年,我在镇江市第五届童话节中获优秀指导奖,20xx年,我指导的幼儿绘画作品分别获区二、三等奖。由于本人的工作踏实,xx年被评为辛丰镇优秀教育工作者,先后三次被评为园级优秀班主任。

篇6:幼儿园托班老师的述职报告

大家,中午好!

非常感谢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我回忆、总结我的工作。回想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回想那些兴奋、坚持、迷茫的时刻。

09年7月,走进幼儿园,怀揣着一颗忐忑而神圣的心踏入幼儿园,开始了我的幼儿园生活。****年,走进博苑,不再是井底之蛙,有机会可以走出去,开拓自己的视野

起初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工作而工作,没有太多的想法。真正踏进这个行业,了解这个行业之后,我发现无论是谁在这个行业中都有他独特的重要性与责任性。加入博苑使我更加确信了这一点。每一个进入幼儿园的孩子都是父母与长辈的心肝宝贝,舍不得半点闪失,所以为人师表首先:要有极大的责任心,无论老师们在做什么我们的眼睛始终要留在孩子们的身上,要及时发现隐形的危险;其次:让孩子茁壮成长是每一个做家长的心愿,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是充分的信任我们,所以对孩子我们加倍呵护;再次:当今社会早已不再是吃好、玩好家长就会满足,他们希望的是子女德、智、体、美、能样样精通,所以我们老师在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进入幼儿园家长反映最大的就是孩子来到幼儿园之后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与作息时间还有就是比以前更加有礼貌了。这些是家长所看到的显性的改变。隐性的学识增长就要靠教师来日后教导。在最初工作的日子里兴奋与坚持充斥在我的每一天,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天。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过去的每一天都在期待着可以真正的走出去,去独当一面。在****年,我的工作出现了转折点——成为一名督导师。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终于有机会可以大展身手了。然而现实的状况与措手不及与我想象了几十遍的场景又是那么的不搭调,走出去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自己的知识面是那么的单一、局限,自己的储备是那么的不全面。还值得我兴奋的是,外出督导都基本完成了任务,同时也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从为人处事到教育教学都比出去之前有了一定的提高。

来到友谊幼儿园,一个焕然一新的幼儿园。从爸爸妈妈的手中接过可爱的宝贝们,来到了整齐而又陌生的教室里,一个个梨花带雨的小脸蛋陌生的四处打探着,这让我在紧张的忙碌时侯,不时停下脚步去抚摸他们的小脸蛋。这就是我现在的工作——托班教师。

博苑,这个马上要遍布中国的连锁幼儿园,好像是一只大章鱼,它的触角触及到任何他所能触及的地方;博苑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一个人却好似千军万马,可以独挡一面;博苑也是一个残酷的地方,要靠顽强的心态朝着未来走下去。

我眼中的博苑好似一个水晶花园,华丽的水晶宫殿,令人向往;七彩斑斓的花园,吸引了各色各样的蝴蝶飞进来;蝴蝶在花园里横冲直撞却没能走进水晶宫殿。有时感觉自己好像那一只蝴蝶,想飞得更近些,却找不到方向;想离开却又不舍的。

篇7:托班幼儿分析发展报告

新环境

对于新入园的托班幼儿,用“第二次断奶的煎熬”来陈述他们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是最贴切不过了。他们离开亲人,置于陌生的环境中,致使他们的机体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如:饮食减少、睡眠不好、情绪不稳定、语言迟钝、精神恍惚。这些反应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从而也影响他们适应新环境的速度,给幼儿的家长工作和班上活动开展带来麻烦。怎样让托幼儿克服心理上的矛盾和不适应行为,从而尽快适应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呢?

一、指导家长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入园前,可邀请幼儿来园熟悉环境,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幼儿园,认识班上的老师,让孩子看看幼儿园可以滑滑梯、可以骑木马、哥哥姐姐怎样唱歌、跳舞、做游戏,他们就会觉得幼儿园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产生“想上幼儿园”的欲望。同时,可建议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解幼儿园,使其对幼儿园的环境、教师、小朋友的活动产好的感性认识。另外,还可指导家长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洗脸、上厕所等;提前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安排幼儿生活,使幼儿的生活规律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让家长和幼儿讲清入园的道理(你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是学本领的地方。)告诉家长,千万不能对幼儿说你在幼儿园要乖,要听老师的话,更不能说不听话老师会批评你等。因为这样只会给他带来紧张,拘束和反感。最后要向家长讲清入园时需带的生活用品,如:备换衣裤,口杯等。以便家长及早准备。

二、做好家访工作

1、作好家访工作,掌握第一手材料。

新生入园前的家访,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所以入园前,教师尽可能对每个幼儿都能上门家访或电话联系。通过家访,能进一步了解熟悉幼儿,增近教师与幼儿的情感,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取得家长的支持、信任和配合。为了全面了解每一个幼儿,要作好详细的家访记录,备好个案,掌握好幼儿的第一手材料,如,相互联系方式、幼儿能否自己穿脱衣裤?能否独自入睡?对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也要尽可能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2、消除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具体做法是: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叫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的手,通过身体的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还可采取送小礼物的方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及饮食爱好。多倾听家长的建议和要求,做好相应记录,取得家长的信任,以便教师在幼儿园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让家长放心。

三、做好晨间入园的接待工作

1、稳定幼儿情绪。晨间入园接待工作是否做得好,直接影响到幼儿一天的情绪。因为幼儿一天的好心情,就看你教师这时如何营造。接待幼儿时一定要作到三到:眼到、口到、手到。A、对每一位家长和幼儿要热情接人待物,不把任何人凉在一边。B、观颜察色,特别幼儿特别对待。对要家长亲一亲,才肯和教师的幼儿就让他们亲一亲。要和家长说悄悄话的就让他们说个够。要让家长抱一抱的也应让他们抱一抱。不要把幼儿和家长的浓浓亲情一刀剪。因为,这时你虽分开了他们,幼儿的心中却是充满了委屈和思念,同时对你产生了仇视。

2、组织有趣的晨间活动。

为了让幼儿愉快地走进活动室,我的方法是在晨间接待时组织有趣的游戏吸引幼儿,让他们在宽松的、有趣的游戏环境中产生欢乐和满足的情感体验,从而降低他们的分离焦虑。如,组织开火车、开汽车的游戏。当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活动是门口时,我就热情地向他们问好,并告诉他们:“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动物园去玩。”同时,拿出火车头饰戴在头上说:“快上车吧,我们马上要出发了。”正与妈妈难舍难分的圆圆一听说要坐“火车”到“动物园”去,并立刻松开妈妈的手,说声“妈妈再见”,头也不回地向“小火车”走来了。就这样,他们一个个在我的招呼下高高兴兴地乘上了“火车”于是我就提醒幼儿扶好、坐稳,边模仿开车的动作,边唱《开火车》的歌。他们有的看着、有的听着、有的学着、有的“开”着,认真极了。

四、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

在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而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则是形成安全感的前提条件。

首先,老师要始终在幼儿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感到时时刻刻有老师存在,这样他们会感到安全一些,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和他说几句悄悄话等,都让幼儿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其次要用最温柔、最亲切的语言劝导幼儿。孩子有哭闹行为,应和颜悦色地加以劝导,决不能用尖利的甚至恶狠狠的语言去恐吓孩子,如“再哭,把你送给警察叔叔”;“再哭,把你一个人锁到一间屋子里去”等恐吓性语言是必须防止的。这样做或许一时也能奏效,但要知道这会造成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老师抱有畏惧感和不信任感。另外,教师应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去做,并在其行动中尽量能给予表扬和鼓励,孩子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很高兴,很得意,孩子也会顺从老师的教育,服从老师提出的要求,逐渐对老师产生依恋感。

五、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

新入园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喝水、吃饭、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能像家里一样随心所欲,一切都要遵守规矩。这对于任性、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三岁左右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老师不能迁就孩子不正当的要求,要适当地进行教育,教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到本领。此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如,玩拖拉玩具、电动玩具,玩角色游戏等。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动作很感兴趣,手指游戏、模仿律动等相对静的活动不但能起到动静的交替调节,还能激起幼儿对身体的好奇。笨拙好学地跟着教师,忘却哭闹。在情景表演和角色游戏中可到大中班请几个认识本班幼儿的哥哥姐姐来和教师共同组织,因为他们的加入和示范性的动作能更好的消除幼儿的心理压力,安定幼儿的情绪。同时也利于常规培养。

六、生活活动做到耐心、细心

吃、喝、拉、撒是人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对新入园的托班幼儿更是要满足他们。

1、进餐。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进餐数量和情绪,尽量让他们吃得高兴,不急于改变幼儿已养成的不良习惯,如:先喝汤后吃饭、左手使勺、抓食等。对进食少,拒食的幼儿要耐心地开导、喂给,让他吃饱。

2、饮水。在活动中,要多给幼儿饮水。由于幼儿情绪焦躁、哭泣、出汗多和饮食不振,使身体所需的体液丢失较多,所以应供给足够的水,调节体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疾病。

3、入厕。在入厕时,教师应不怕脏,耐心陪同。并观察幼儿的粪便,异常的要记录。有的不应蹲坑、有的拉不下裤子,虽然他们已从厕所里出来,但并没有解,从而导致拉在裤子里,所以教师要陪同他们,在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以帮助。如,抱蹲、搀扶蹲、擦屁股、拉提裤子等。对拉在裤子上的幼儿应不要责骂,因为责骂会增加幼儿的思想负担,要及时为他们换洗,避免因穿潮湿的裤子着凉,穿脏裤不适而哭闹。

4、午睡。午睡是为了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的时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但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惯不同,有的要陪睡,有的要听故事入睡,有的不要脱衣服,有的要抚摸入睡、有的要抱着自己的东西入睡等等,对于这类幼儿不要急于改变他的习惯,先由着他,以后一天天的逐渐帮助改正。对于哭闹不睡午觉的幼儿却不能由着他,因为大家都在睡午觉,他单独玩,不仅不安全,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幼儿,所以教师要想办法哄他睡到床上去。

七、用心组织离园活动

离园时,幼儿哭喊,家长掉泪的场面是常见不新,也是令教师心情沉重的事。因为幼儿的哭喊会使家长揪心,家长的落泪又令教师心愧。如何避免这一场面呢?

一、让幼儿高高兴兴离园。整理好幼儿的仪表,找出每个幼儿一天中最可爱的一面,在集体面前夸夸他,奖给他相应的礼物,让他高高兴兴有所获地投入亲人的怀抱。在家长面前夸夸他,把他能干之处当面告诉家长,让他增强自信心。

二、热情接待家长,详细反映幼儿在园情况。家长来接幼儿时,最关心、最想知道的是幼儿在园的表现。教师不但要热情接待,还要详细地向家长反映幼儿一天的表现。言语里要体现出教师对他的孩子的喜爱之情,对家长最关心的吃、喝、拉、撒在当面夸幼儿时进行巧妙的反映,同时希望家长配合的也要委婉地说清(如,不要让幼儿在家里吃早点、不带危险小物件入园等),不能用生硬的语言和命令的口吻让家长产生误会。对有异常情况的要祥尽的告诉家长(如,大便难解、拉肚子、尿频、嗓子哑、有感冒迹象等),以便家长尽早预防就诊,以免加重夜里发烧。

八、反思一日活动,做好来日活动准备

把室内环境映对来日活动作相应的布置,同时,还应反思一日活动中自己得失之处,找出改进方法。对离园时不方便当众交谈以及来不及交谈的要当晚进行家访或通过电话聊一聊。以便来日更好地开展活动。

九、鼓励家长共同配合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环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已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但每当晚上或是周末回家后,再回幼儿园,孩子们又是哭闹成群,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时可多给孩子们讲讲幼儿园有趣的事情,给他们玩一些好玩的玩具,配合老师指导孩子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千万不能包办。如对不肯午睡、一个劲儿要找妈妈的幼儿可让其父母早点下班来幼儿园陪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带他找班上的同伴玩等。

篇8:托班幼儿洗手行为研究

一、托班幼儿洗手行为分析

现从幼儿自身、教师、幼儿园三个方面进行洗手行为的相关原因分析。

(1)幼儿自身。①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龄特点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处于3岁~6岁的幼儿的身心发展尚处于很幼稚的阶段,缺乏知识和经验,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差。他们往往不能长时间关注一件事情,洗手时,不仅仅同伴的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洗手行为,而且自身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也使他们不能很顺利地完成完整的洗手行为。②幼儿特定的心理发展特点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观察发现,托班的幼儿经常是先做后思考,或者是边做边思考,不能做到先思考再实施。自然,在这些情况下幼儿是不可能正确完成洗手行为的。观察发现,模仿也是一个因素。不管是正确的洗手行为还是不正确的洗手行为,幼儿会跟着学跟着做,学习正确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是一个积极的带动过程,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坏榜样”,这也是要引起重视的。③幼儿的清洁意识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研究者所观察的是处于3岁~4岁的托班幼儿, 清洁意识还远远不够。由于认知发展水平有限,幼儿缺乏对卫生、细菌等相关概念及其因果关系的了解,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和正确对待,使得幼儿形成一种讲卫生勤洗手是帮别人而不是自己的事情的错误观点,不能变成幼儿自觉自愿的行为,更不用说是形成自身需要的习惯。

(2)幼儿教师。①教师的角色定位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教师在幼儿园是一个具有权威的角色。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体现在每日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者经过访谈发现,教师认为他们在幼儿洗手行为的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监督者、提示者的作用。有教师反映幼儿不能正确地洗手,或者在小便后没有主动洗手的意识。②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调查发现,教师认为要培养幼儿的洗手习惯,首先要让幼儿产生清洁的意识,然后在不提示的情况下让幼儿实践,对于在无提示下的并产生清洁行为的幼儿给予鼓励与奖励,再慢慢培养大多数幼儿的清洁习惯,最后对没有形成清洁习惯的幼儿给予必要的批评,运用心理学中强化的理论。

(3)幼儿园。①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模式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的家。这种集体教育模式决定了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不可能一直受到关注,所以很难做到时刻关注每个幼儿。②幼儿园的教学时间安排影响幼儿的洗手行为。托班幼儿的时间安排中,并没有专门特定的时间学习或者练习洗手。当然,据研究者所知,几乎没有幼儿园会单独安排这个时间。因此,在各环节联系之间就是幼儿所谓的洗手时间。可想而知,完成正确洗手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二、托班幼儿洗手行为的改善策略

(1)认识幼儿的身心特点,注重内在因素的影响。首先,认识到托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是造成幼儿在洗手行为出现诸多分心行为的原因之一。充分认识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可以减少幼儿在洗手中的分心行为的。其次,托班幼儿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影响大,应在教育行为上适应这一特点,让幼儿在洗手时保持平稳的情绪,减少幼儿洗手时的兴奋或者愤怒等不平静状态,可以有效减少幼儿玩水、打闹的状况。

(2)认识幼儿的认知能力对洗手行为的影响。受限于幼儿的认知水平,托班幼儿还不能很好地形成自觉洗手的意识。但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部分———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提出,3岁~4岁幼儿应做到“在提醒下, 饭前便后能洗手”。相对应的建议是: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3)认识教师的作用,注重外在因素的影响。①认识教师的特殊地位对幼儿洗手行为的影响。教师是一个权威者, 说的话做的事对幼儿来说都是模范。幼儿在家中是宝,一家人围着转;在学校,教师是主,因此,教师的特殊地位对幼儿的行为有特殊作用。利用教师的地位,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以语言、音乐、体育等多种形式教会幼儿洗手的正确步骤,树立自觉主动洗手的意识,逐步形成良好习惯。②认识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洗手行为的影响。由于传统教师观使得教师长期处于一个教导者、传道者的位置,总觉得教师是高幼儿一等的,教是最重要的任务,而教师以自身为主体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以童心去对待幼儿,多点鼓励,少点批评。

上一篇:网带炉技术下一篇:联建房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