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仓管员工作职责

2024-05-14

成品仓管员工作职责(精选6篇)

篇1:成品仓管员工作职责

1、负责仓库日常物资的验收、入库、码放、保管、盘点、配货等工作;

2、负责仓库日常物资的拣选、复核、装车及发运工作;

3、负责保持仓内货品和环境的清洁、整齐和卫生工作;

4、仓库数据的统计、存档、帐务和系统数据的输入;

5、部门主管交办的其它事宜。

篇2:成品仓管员工作职责

2、根据发货单快速、准确进行产品的拿货查货验货。

3、整理和调整仓库货物,保证仓库物品和库位有序整洁;

4、完成产品入库的质检工作,以及盘点事宜;

5、将包好的货交给物流商发出,及时管理好库存,协助领导做好供应链管理。

篇3:企业科技档案成品档案管理工作

一、科技成品档案管理工作简介

科技档案成品隶一般属于企业档案馆 (室) , 是企业科技成品档案管理的综合性归口部门, 负责归口管理所有经出版移交归档的成品档案。工作简介如下:

1. 负责清点核对接收的文本、蓝图等资料, 并在出版室或设计人员归来的移交清单逐单签字接收;

2. 对已接收的成品档案、资料及时按大流水号打印并粘贴条形码标签;

3. 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著录成品卷册信息, 包含工程项目、专业、设计阶段、大流水号、出版时间、保管期限、密级等必填信息;

4. 打印账簿, 并逐卷一一核对, 并将所需修改卷册信息, 在档案管理系统进行修正;

5. 跟库房管理人员一一核对, 在双方的移交清单签字确认移交, 并配合库房管理人员按流水号上架;

6. 根据收来的《工程图纸作废单》在档案管理软件点选作废处理, 进入作废库;并根据流水号, 在库房调出所需作废卷册及图纸, 加盖作废章, 隔离存放作废库房;

7. 对接收的成品卷册, 若有版次、卷册检索号等问题, 及时跟设计生产部门沟通, 及时反馈处理。

二、科技成品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现状

近年来,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 我院业务范围逐步拓展, 科技成品档案数量逐年增加, 还有些特殊工程的图纸实行单张管理, 数量庞大。

1. 单位对科技成品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大, 长期以来,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科技成品档案管理, 就是进行一些著录的简单重复性工作, 只要做到不丢失、不泄密, 能在数据库找到所需档案的信息即可;

2. 管理力量薄弱, 管理手段落后, 即使有时想提高工作效率, 但受现实工作环境的限制, 受制于整个单位档案信息化、智能化提取程度的限制, 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暂时也跳不出单纯、琐碎的整编工作, 而无暇顾及档案管理的功能;

3. 业务培训不够, 实际操作能力欠缺, 再加上工作量饱满, 亟待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业务指导能力;

4. 业务部门与科技成品档案管理部门联系不密切, 有时由于项目前期未与档案管理部门沟通, 导致文件编号、版次等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或者有时科技成品管理人员跟设计生产部门进行问题沟通时, 生产人员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切实重视所归档文件的准确性, 反馈机制不畅通。

三、科技成品档案管理的解决措施

1. 加强对科技成品档案管理的宣传, 增强档案意识, 取得单位领导的重视, 只有取得领导的支持, 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想尽办法提高工作手段, 提高工作效率, 以满足科技成品档案数量日益增大的需求;

3. 加强相关业务培训, 从实际出发, 树立良好的业务素养, 开拓视野, 做好形势下科技成品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条件吸引和培养一批爱岗敬业的具有档案专业技能的干活能手, 同时创造条件将现职人员的工作表现与薪资绩效、人员晋升及聘任挂钩;

4. 加强与业务部门联系, 通过各种形势的渠道, 尽量取得单位领导、质量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协商, 在工程项目初期, 就科技成品档案的编号、版次等问题探讨达成共识;在项目中后期, 科技成品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与项目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反馈;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科技成品档案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 是目前企业数据库信息的主要来源。在新形势下, 科技成品档案管理人员, 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要更新观念、爱岗敬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积极创造条件与业务部门沟通,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梦编著:《档案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浅析》, 《大科技》, 2011年10月出版

篇4: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模式探析

关键词:教学成品 成品教学 技术知识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职教课改的共识,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也已成为广大职教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实训项目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施原则。但在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到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型课程体系的转变过程中,应针对中职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兼顾到两者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出现“教学过程既为工作过程”、“教学任务既为生产任务”的简单极端化现象。

一、职业教育采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在学科本位型课程体系中,职业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三类,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基础理论层面的教学、考核。在课程内容上,这三者间的内部联系不强,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理论)与专业技能课(实践)间的关联度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训课在学习对象上不共体。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起到支持和指导的功能,造成理实在教学内容上的分离。

二是考核形式和达成目标不一致造成教学过程的互不交集。基础课主要是对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点的解析、笔试,及格率、平均分等指标是考核该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的主要依据。而目前的专业实训课主要是以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相关内容来开展教学和训练。

三是理论课和实训课在教学空间和教师的不统一,造成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不连贯。在学科体系下,专业课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课教师。而往往教理论的教师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所以教学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理论对学生后继的专业实训来说指导性不强。作为学校里的专业实训教师,有部分是从生产实践中来的,虽然有丰富的一线操作经验,但往往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很难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引导和提高。

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对于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与生产实践联系不密切,对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大。同时由于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相互联系不够,对学生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不大。在技能培训方面,由于没有系统完整的针对实际生产过程的项目式训练,所以学生掌握的技能比较零碎,没有建立完整的技能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成品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动态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技术知识不仅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同时还涵盖了理解技术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

1.教学成品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专业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2.成品教学

以完成若干教学成品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解整合教材、分析生产工作过程、展示成品、模块分解、材料工具准备、实践操作与知识解析、完成成品检测这七个教学环节来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完善学生的职业习惯的教学模式。

3.成品教学模式

成品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下图1来表示。

三、成品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让学生的学习任务具有实用功能和价值,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兼顾生产或服务所需的技术理论知识是成品教学的主要特点。笔者较认同“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先导,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建设是当前中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的观点。

实训任务的成品化,其意义是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首先,成品化的教学任务与学习者的经验的交互,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认为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成品化教学,以成品展示作为项目教学的开始,其目的就是要有效激励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回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机电专业学生进行金工实训时,老师们会发现学生完成一个“小榔头”的制作时的热情明显要比做一个“凹凸镶配件”时高得多。“小榔头”的现实功用对学生原有认知来说是很清晰的。而“凹凸镶配件”在大部分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就没有,所以学生在完成这个实训任务时因为不知其功能而制作欲望不强。

其次,学习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结合带来的教育价值的提高,对学生职业化程度向更深层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任务的问题提出和解决过程。在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中,实践性思考方式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左藤学的观点,实践性思考的第一核心要素是“情景性判断”,即在实践情景中判断问题的实质,从而指导实践或帮助理解技术内涵。所以,技术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更有价值。这种思考过程是与情境和“物”紧密结合的,这与传统的技术理论知识学习中的理论性沉思有本质的区别。

第四,同学间有效合作模式的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的合作生产相联系。让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在团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下,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成品教学的应用

1.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要针对实际工作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例如在电工类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笔者根据家装电工和企业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将电工技术基础、电工技能与训练、电力拖动三本教材进行了教学成品化的整合。家装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室内供电电路及配电方式、室内布线及线路的安装、入户器材及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电路组成、负载连接、相关电量计算、开关导线选用方法等理论知识。企业维修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低压电器和机床电路中的各种控制电路的组成、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低压电器选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原理等理论知识。

2.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方法

以家装电工中的照明电路为例。

在家装电工照明电路安装时,以“三室两厅住宅电路”为目标成品,如图2所示。然后再对住宅的供电电路进行成品分解,如图3所示。

在照明电路控制方式的教学中,形成集工作任务和知识体系于一体的仿真工作环境,也让科学知识应用于特定情境中。应用案例如表1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改革伊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需要通过全体职教教师的智慧和实践,来形成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3]覃常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重构[J].职教论坛,2010(5).

[4]冯小玲,王连英.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0(8).

[5]徐大真,禹平.职教视野中基于技术知识传递的抛锚式教学[J],职教论坛,2010(9).

(作者单位: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endprint

摘 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在专业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关键词:教学成品 成品教学 技术知识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职教课改的共识,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也已成为广大职教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实训项目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施原则。但在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到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型课程体系的转变过程中,应针对中职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兼顾到两者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出现“教学过程既为工作过程”、“教学任务既为生产任务”的简单极端化现象。

一、职业教育采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在学科本位型课程体系中,职业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三类,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基础理论层面的教学、考核。在课程内容上,这三者间的内部联系不强,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理论)与专业技能课(实践)间的关联度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训课在学习对象上不共体。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起到支持和指导的功能,造成理实在教学内容上的分离。

二是考核形式和达成目标不一致造成教学过程的互不交集。基础课主要是对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点的解析、笔试,及格率、平均分等指标是考核该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的主要依据。而目前的专业实训课主要是以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相关内容来开展教学和训练。

三是理论课和实训课在教学空间和教师的不统一,造成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不连贯。在学科体系下,专业课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课教师。而往往教理论的教师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所以教学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理论对学生后继的专业实训来说指导性不强。作为学校里的专业实训教师,有部分是从生产实践中来的,虽然有丰富的一线操作经验,但往往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很难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引导和提高。

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对于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与生产实践联系不密切,对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大。同时由于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相互联系不够,对学生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不大。在技能培训方面,由于没有系统完整的针对实际生产过程的项目式训练,所以学生掌握的技能比较零碎,没有建立完整的技能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成品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动态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技术知识不仅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同时还涵盖了理解技术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

1.教学成品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专业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2.成品教学

以完成若干教学成品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解整合教材、分析生产工作过程、展示成品、模块分解、材料工具准备、实践操作与知识解析、完成成品检测这七个教学环节来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完善学生的职业习惯的教学模式。

3.成品教学模式

成品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下图1来表示。

三、成品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让学生的学习任务具有实用功能和价值,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兼顾生产或服务所需的技术理论知识是成品教学的主要特点。笔者较认同“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先导,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建设是当前中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的观点。

实训任务的成品化,其意义是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首先,成品化的教学任务与学习者的经验的交互,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认为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成品化教学,以成品展示作为项目教学的开始,其目的就是要有效激励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回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机电专业学生进行金工实训时,老师们会发现学生完成一个“小榔头”的制作时的热情明显要比做一个“凹凸镶配件”时高得多。“小榔头”的现实功用对学生原有认知来说是很清晰的。而“凹凸镶配件”在大部分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就没有,所以学生在完成这个实训任务时因为不知其功能而制作欲望不强。

其次,学习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结合带来的教育价值的提高,对学生职业化程度向更深层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任务的问题提出和解决过程。在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中,实践性思考方式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左藤学的观点,实践性思考的第一核心要素是“情景性判断”,即在实践情景中判断问题的实质,从而指导实践或帮助理解技术内涵。所以,技术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更有价值。这种思考过程是与情境和“物”紧密结合的,这与传统的技术理论知识学习中的理论性沉思有本质的区别。

第四,同学间有效合作模式的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的合作生产相联系。让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在团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下,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成品教学的应用

1.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要针对实际工作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例如在电工类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笔者根据家装电工和企业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将电工技术基础、电工技能与训练、电力拖动三本教材进行了教学成品化的整合。家装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室内供电电路及配电方式、室内布线及线路的安装、入户器材及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电路组成、负载连接、相关电量计算、开关导线选用方法等理论知识。企业维修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低压电器和机床电路中的各种控制电路的组成、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低压电器选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原理等理论知识。

2.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方法

以家装电工中的照明电路为例。

在家装电工照明电路安装时,以“三室两厅住宅电路”为目标成品,如图2所示。然后再对住宅的供电电路进行成品分解,如图3所示。

在照明电路控制方式的教学中,形成集工作任务和知识体系于一体的仿真工作环境,也让科学知识应用于特定情境中。应用案例如表1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改革伊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需要通过全体职教教师的智慧和实践,来形成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3]覃常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重构[J].职教论坛,2010(5).

[4]冯小玲,王连英.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0(8).

[5]徐大真,禹平.职教视野中基于技术知识传递的抛锚式教学[J],职教论坛,2010(9).

(作者单位: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endprint

摘 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在专业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关键词:教学成品 成品教学 技术知识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职教课改的共识,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也已成为广大职教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实训项目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施原则。但在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到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型课程体系的转变过程中,应针对中职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兼顾到两者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出现“教学过程既为工作过程”、“教学任务既为生产任务”的简单极端化现象。

一、职业教育采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在学科本位型课程体系中,职业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三类,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基础理论层面的教学、考核。在课程内容上,这三者间的内部联系不强,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理论)与专业技能课(实践)间的关联度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训课在学习对象上不共体。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起到支持和指导的功能,造成理实在教学内容上的分离。

二是考核形式和达成目标不一致造成教学过程的互不交集。基础课主要是对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点的解析、笔试,及格率、平均分等指标是考核该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的主要依据。而目前的专业实训课主要是以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相关内容来开展教学和训练。

三是理论课和实训课在教学空间和教师的不统一,造成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不连贯。在学科体系下,专业课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课教师。而往往教理论的教师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所以教学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理论对学生后继的专业实训来说指导性不强。作为学校里的专业实训教师,有部分是从生产实践中来的,虽然有丰富的一线操作经验,但往往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很难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引导和提高。

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对于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与生产实践联系不密切,对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大。同时由于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相互联系不够,对学生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不大。在技能培训方面,由于没有系统完整的针对实际生产过程的项目式训练,所以学生掌握的技能比较零碎,没有建立完整的技能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成品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动态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技术知识不仅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同时还涵盖了理解技术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

1.教学成品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专业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2.成品教学

以完成若干教学成品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解整合教材、分析生产工作过程、展示成品、模块分解、材料工具准备、实践操作与知识解析、完成成品检测这七个教学环节来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完善学生的职业习惯的教学模式。

3.成品教学模式

成品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下图1来表示。

三、成品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让学生的学习任务具有实用功能和价值,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兼顾生产或服务所需的技术理论知识是成品教学的主要特点。笔者较认同“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先导,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建设是当前中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的观点。

实训任务的成品化,其意义是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首先,成品化的教学任务与学习者的经验的交互,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认为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成品化教学,以成品展示作为项目教学的开始,其目的就是要有效激励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回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机电专业学生进行金工实训时,老师们会发现学生完成一个“小榔头”的制作时的热情明显要比做一个“凹凸镶配件”时高得多。“小榔头”的现实功用对学生原有认知来说是很清晰的。而“凹凸镶配件”在大部分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就没有,所以学生在完成这个实训任务时因为不知其功能而制作欲望不强。

其次,学习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结合带来的教育价值的提高,对学生职业化程度向更深层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任务的问题提出和解决过程。在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中,实践性思考方式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左藤学的观点,实践性思考的第一核心要素是“情景性判断”,即在实践情景中判断问题的实质,从而指导实践或帮助理解技术内涵。所以,技术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更有价值。这种思考过程是与情境和“物”紧密结合的,这与传统的技术理论知识学习中的理论性沉思有本质的区别。

第四,同学间有效合作模式的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的合作生产相联系。让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在团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下,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成品教学的应用

1.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要针对实际工作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例如在电工类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笔者根据家装电工和企业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将电工技术基础、电工技能与训练、电力拖动三本教材进行了教学成品化的整合。家装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室内供电电路及配电方式、室内布线及线路的安装、入户器材及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电路组成、负载连接、相关电量计算、开关导线选用方法等理论知识。企业维修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低压电器和机床电路中的各种控制电路的组成、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低压电器选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原理等理论知识。

2.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方法

以家装电工中的照明电路为例。

在家装电工照明电路安装时,以“三室两厅住宅电路”为目标成品,如图2所示。然后再对住宅的供电电路进行成品分解,如图3所示。

在照明电路控制方式的教学中,形成集工作任务和知识体系于一体的仿真工作环境,也让科学知识应用于特定情境中。应用案例如表1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改革伊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需要通过全体职教教师的智慧和实践,来形成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3]覃常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重构[J].职教论坛,2010(5).

[4]冯小玲,王连英.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0(8).

[5]徐大真,禹平.职教视野中基于技术知识传递的抛锚式教学[J],职教论坛,2010(9).

篇5:成品仓管员工作职责

2、配货:依照客户订单,按需求将客户需要的物品集中配置

3、验货:仔细检查配齐的物品是否有缺失、破损、错误

篇6:成品仓管员岗位职责

2、产成品的搬运及打包,产成品入库收货,按计划发货

3、对入库物资按标准分类摆放标示管理,并维护所管区域符合5S

4、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做到物资帐、卡、物一致及库存物资存放合格

5、维护看板信息并及时提供呆滞积压物资明细

6、对所负责物料维护QAD数据并归档保存出入库的原始凭证

上一篇: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下一篇:我的抠门老爸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