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怀古》的全诗翻译赏析

2024-04-07

《汴河怀古》的全诗翻译赏析(精选4篇)

篇1:《汴河怀古》的全诗翻译赏析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这两句是说,明月之夜,泛舟水上,但听洞庭湖旁,深树之中,猿声悲啼,一片凄凉。诗句言伤秋怀远之思,无做作雕琢之痕,纯出自然,风致独绝。

出自马戴《楚江怀古三首》之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①微阳:落日的残照。楚丘:泛指湖南的山岭。

②木兰舟:船的美称。典出《迷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木兰舟:传说鲁班曾采用吴地木兰树刻木兰舟。后因以木兰舟作为船的美称,并用作咏江南行舟的典故。

③广泽:指青草湖,周长二百六十五里,与洞庭湖相连,是古代云梦泽的遗迹。

④云中君:云神。屈原《九歌》有《云中君》篇,此处亦兼指屈原。

⑤竟夕:整个晚上。

参考译文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

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

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赏析

其一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伤忧苦之情。

秋风遥落的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初生,楚山夕阳西下,露气迷茫,寒意侵人。这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象,深曲微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斯时斯地,入耳的是洞庭湖边树丛中猿猴的哀啼,照眼的是江上飘流的木兰舟。“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这是晚唐诗中的名句,一句写听觉,一句写视觉;一句写物,一句写己;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诗人伤秋怀远之情并没有直接说明,只是点染了一张淡彩的画,气象清远,婉而不露,让人思而得之。黄昏已尽,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广阔的洞庭湖上升起,深苍的山峦间夹泻着汩汩而下的乱流。“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二句,描绘的虽是比较广阔的景象,但它的情致与笔墨还是清微婉约的。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二句,描绘的虽是比较广阔的景象,但它的情致与笔墨还是清微婉约的。“广泽生明月”的阔大和静谧,曲曲反衬出诗人远谪遐方的孤单离索;“苍山夹乱流”的迷茫与纷扰,深深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撩乱彷徨。夜已深沉,诗人尚未归去,俯仰于天地之间,沉浮于湘波之上,他不禁想起楚地古老的传说和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点明题目中的“怀古”,而且以“竟夕”与“悲秋”在时间和节候上呼应开篇,使全诗在变化错综之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让人寻绎不尽。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清微婉约的风格,在内容上是由感情的细腻低回所决定的,在艺术表现上则是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藉而不直露奔迸。马戴的这首诗,可说是晚唐诗歌园地里一枝具有独特芬芳和色彩的素馨花。

篇2:《汴河怀古》的全诗翻译赏析

汴河怀古二首

作者:皮日休朝代:唐体裁:七绝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篇3:浅谈怀古诗作的赏析技巧

在给职高导游班上古代诗词鉴赏时,发现学生喜欢怀古诗作,而怀古诗作丰富的历史知识,对导游专业的学生的帮助也极大。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怀古诗作的兴趣及效率,经过多年的教学与总结,得出如下教学经验。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纵观中国古代诗歌,怀古诗占的比重并不轻,学习怀古诗,是了解历史,传承祖国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何为怀古诗?怀古诗就是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的诗歌。此类诗歌多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以今昔盛衰立意,在抒写历史沧桑之感中寄寓某种现实感慨。怀古诗的主题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世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达到借古抒情,借古讽今。像李白的《越中览古》、刘禹锡的《石头记》等。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代英雄人物的建功立业,抒发自己相同的心愿与理想,并在作品中,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

怎样才能学好怀古诗?从本人多年的教学来看,因为怀古诗往往是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从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发感慨进而抒发情怀抱负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学生读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习怀古诗,必须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弄清史實。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其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学习怀古诗,首先要了解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地点,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例如,学习杜牧的《过华清宫》,我们首先要了解发生在华清宫里的历史著名事件:唐明皇为了博得爱妃杨玉环的一笑,不惜劳民伤财,不远千里,从南方快马加鞭赶运荔枝。

赏析章碣的《焚书抗》,就要了解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为了确保秦朝的江山牢固万年,于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并规定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由此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场文化浩劫——焚书抗儒的历史事件。

其次,要体会意图、领悟感情。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触发感慨的媒介,他们要么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要么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感慨个人遭遇,抨击社会现实。《过华清宫》就是作者有感社会现实,借古讽今的作品。而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赞歌,更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整首诗重在感慨世事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章碣的《焚书坑》里,一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把作者的意图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秦始皇和李斯等人的眼里,“书”是祸乱的根源,他们以为焚烧了书籍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哪曾料焚书坑儒的结果,导致了即使有险固的关河作保护的秦国仍然避免不了迅速灭亡的悲剧,而领导这场灭秦运动的领袖,不是读书人,而是“不读书的刘项”,这是多么辛辣的嘲讽!

再者要分析写法。怀古诗的写法多种多样,有以景衬情的,有议论引发的,有作正反对比的,有侧面烘托的,而对比及夸张是常见的技巧之一。《过华清宫》是一首以景衬情的佳品。而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中,一改前人把隋朝灭亡原因归罪于修建汴河的历史观点,认为“若无水殿龙舟事”这等荒淫腐化的行为,那么,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功劳可能比大禹治水的功绩还大。皮日休从历史旧案中翻出新意的观点,让这首诗充满了新意。诗人以议论为主,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让人们辨证地认识了历史。再看章碣《焚书坑》,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夸张,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做到了在议论中剖析事理,显示意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4:关于《南徐春日怀古》的全诗赏析

嗟哉虫与鸟,无实有虚名。

与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

何以示诚信,白水指为盟。

云雨一为别,飞沉两难并。

君为得风鹏,我为失水鲸。

音信日已疏,恩分日已轻。

穷通尚如此,何况死与生。

乃知择交难,须有知人明。

莫将山上松,结托水上萍。

择交:选择朋友。

最后两句是说,要知道,找一个真正的朋友是很难的,这要经过洞察人的品行。坚贞自守的君子,千万不要错认了人,去和那如水上浮萍般的小人交朋友。设喻独特,议论精辟,足供交友之戒。

赏析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原因,一方面是受执政者的诬陷排挤所致,另一方面,与他青年时代的朋友,内兄杨虞卿的卖友求荣也不无关系。杨虞卿是诗人在宣城结识的朋友,有十七、八年的交谊。《白氏长庆集·与杨虞卿书》记载:“且与师皋(虞卿字)始于宣城相识,迨于今十七、八年,可谓故矣;又仆之妻,即足下从父妹,可谓亲矣;亲如是,故如是,人之情又何加焉?”然而,正是这位好友兼亲戚的杨虞卿,在诗人遭受打击时,竟见利忘义,卖友求荣,诗人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因此作此诗以讽刺之,表达愤恨之心。

首二句借促织、提壶以起兴,感叹名不副实之物的恶劣。促织从未织成过一匹锦绣,提壶鸟实际上也并不会斟酒。这两种动物都是徒有虚名,在正直的诗人看来,都是十分卑劣的东西。诗歌一开始就流露出极大的愤慨之情,显然意有所指,接下来必是要讽刺某种他所嫉恨的人物。然而,诗人似乎是为了造成一个小的悬念,竟然笔锋陡转,大谈起与一个朋友的情谊来。“与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何以示诚信?白水指为盟”四句显示了一对朋友间似乎忠贞不贰、生死不渝的友情。久要:意为旧约、旧交。语出《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白水:据《左传》载,晋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遂投其璧于河。此外借用重耳与舅氏相盟的故事,暗寓作者与杨虞卿的郎舅关系。朋友间亲如弟兄,则自非一般相识可比,何况还指白水为盟,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永远结好呢!此处借用晋公子重耳与其舅子犯以白水为盟的故事,当是有所隐喻。子犯跟随重耳流亡多年,没有子犯的帮助,也就会有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所以此处“白水指为盟”一句,正在于表现极为诚挚的友情关系。至此,诗歌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表现一对生死不渝,千古难觅的知音朋友了。

“云雨一为别,飞沉两难并”。云雨:梁昭明太子萧统与人书说:“风流云散,一别如雨。”联系下文“飞沉”来看,飞,指云,喻杨虞卿;沉与雨,喻作者本人。命运对人的安排是如此地不同,一飞一沉,二人的际遇竟截然相反,“君为得风鹏,我为失水鲸”高飞者如乘风之鹏鸟,沉沦者若失水之鲸鱼。前者青云得志,鹏程万里;后者漂泊下层,为小人所困。得风鹏:语本《庄子·逍遥游》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语,用以讽刺杨氏出卖好友,而青云得志。失水鲸:《战国策·齐策》:“海大鱼,荡而失水,则蝼蚁得志。”此处用来借喻自己为小人所困。“飞沉两难并”与上文“久要如弟兄”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对亲如弟兄的朋友理应相互关怀、扶持,但象杨虞卿这样没有丝毫情谊的所谓朋友一旦得志,便翻脸不认人,“音信日已疏,恩分日已轻”便是他们之间的必然结局,因此诗人最后感叹道:“穷通尚如此,何况死与生!”穷富不同尚且疏远,哪里还谈得上生死不渝的金石之交呢!古谚语有“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一贵一贱,交情乃见”的说法。白诗本此,暗喻杨氏是个势利小人。

最后四句是诗人从上面的叙述中得出的结论。他告诫人们,莫以耐寒抗冷、经冬不凋的松柏与漂浮不定的浮萍相结交。同时诗人以山下松自喻,如同左思《咏史》诗所谓“涧底松”,自谦为出身贫寒的人。出身贫寒而品格高尚,正是诗人的自画像。此诗层次清晰,叙述明白流畅,虽是寓言诗,却爱憎分明,指斥明白。表现了诗人嫉恶如仇,不屈不挠的大胆斗争精神。

上一篇:凯峰国际集团新西兰分公司员工考核办法下一篇:【自费】重庆师范大学2012工商管理硕士招生调剂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