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电影解析

2024-04-26

超脱电影解析(共7篇)

篇1:超脱电影解析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观看《超脱》的过程,是一个灵魂与内心不断受到震荡的过程,电影不断将一些警世名言抛出,与充满扭曲,撕裂的故事相对照。整部片子充斥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与无奈,甚至有点压抑得叫人喘不过气。它是那么地让人揪心,让你释放内心脆弱的一面时,立刻就给你猛然一击。影片中所描绘的绝望,无助,窒息的感觉仿佛就是如此真切地曾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一般。

电影的主人公亨利是一位代课老师,而且是专业的代课老师。当他在一个学校完成他的工作之后,就会去另外一个学校开始同样的一份工作。作为一个代课老师,学校对他的要求并没有正职老师那么高,只须把课上好,不要给学生的学业留下一个空白期即可。但是亨利却是认真工作,全身心地付出。

《超脱》里讲述的故事大概有两条主线。其一是亨利作为代课老师来到一间学校。这是一间充满着负能量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无理,无耻,无所谓,无法无天,是什么造成的呢?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教师队伍的鱼龙混杂,尤其是以校长为代表的无能派;我们看到了家长们的埋怨纵容,扼杀天性缺乏关爱,如梅丽迪斯的父亲在看到她画画时,气愤地对她说:别指望我会支持你的兴趣爱好,有本事就考个哈佛;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自暴自弃;我们看到了教育系统的刻板落后。大家都在推卸责任,却无力改变。这里几乎是一群被社会及父母抛弃了的学生,他们人人都是问题学生,几乎每个人都对学习毫不在乎,而且道德品行败坏。

作为差生的集合体,几乎没有教师能在这里呆得住。好在学校里的教师还在坚持,尽管他们每个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每个人都有一大推问题要去面对,但他们都在恪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当亨利第一次去上课,学生马库斯用脏话羞辱亨利,亨利毫无反应,后因马库斯又羞辱了胖女孩梅丽迪斯,亨利将马库斯赶出教室。随后开始布置课堂小作业——写一篇小作文,在亨利开始说作文要求的时候,黑人学生杰瑞因没有纸笔而插嘴,语音中带有大量的脏字,可亨利毫无反应,一直讲完自己要说的话。

杰瑞气急败坏地走到讲台前,把亨利的公文包砸向门口,这时亨利说道:“那个包,没有任何感觉,他是空白的,我也不会被你伤害。我明白你现在很愤怒,我明白,你没有理由生我的气。”在电影这条主线上,不可忽视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饱受嘲笑,自卑封闭的胖女孩梅丽迪斯;另一个是素不相识的雏妓艾瑞卡。特别是他把艾瑞卡带回家悉心照料,然后在短短的数天内,就将这个污言秽语的刻薄女孩教导成了一个体贴善良的女儿……亨利无疑是一个出色的老师,不管他的学生多么调皮捣蛋,他都有办法将自己的理念灌输给他们,慢慢地,他的学生们接受了他,并将他视为偶像。

亨利的超脱,其实只是外在的。他在学生面前表现的一切,都难掩他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亨利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在当代理老师的过程中,亨利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问题学生“沟通”,但是这种沟通只是表层的,他的精神世界依然是那么的孤独彷徨。

电影的另一条主线是亨利的家庭背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抑和折磨。他在七岁时亲眼看到母亲吞服安x药自杀了,只给他留下了一卷录影带。其实,作为一个曾经快乐的少年,早在她母亲逝世的那一刻,他就已经面临不幸了。造成这个不幸的根源,其实就是来自于他的祖父,在年轻时对他的母亲做了不该做的事。就是说,亨利本身就是x伦的产物,他的祖父,同时也是他的父亲。这种不幸,深深地压在亨利的心里,以至于几乎要把他压倒。直到,他把捡来的雏妓艾瑞卡狠心送走;他最在意的学生梅丽迪斯在他面前自杀;他唯一牵绊的祖父去世,当这些都一并袭来时,他几乎要崩溃了。

篇2:超脱电影解析

看影评说整部电影没有希望,不会有救赎,我觉得不是。整部电影高频率的脏话,暴露的画面,加上孽待动物,一次又一次给观众抛出“shit”,这和我宝宝尖利的哭声不相上下,给我很直观的压力,不过几次剧中人物的相互沟通,又让人觉得压力得以缓解,最重要的是,导演和蔼的安排剧中每个人物都被生活所压迫,有一种人人平等的公平设定,只要痛苦不落单其实也还好,举个例子你考了倒数第一名,隔壁小明考了倒数二名,你的压力总比小明考第一来的小很多吧。可能这个电影的重点是“压力”不是“孤独”吧。

感觉剧中每个人处理压力的方式都很外向,躺在地上的校长,咆哮的男主,看黄书的男老师,泪奔的同学,奔溃的刘玉玲,我们知道这个社会并不是这样的,我从来没看见男人在车上哭,可是电影里面每个人都在奔溃的边缘,时刻要哭出来毫不遮掩。这可能是电影治愈的地方“人人都是痛苦的”,让观众看了想想自己的破事也就成了小事。这和“人间有大爱,世间有真情”是两个路数。前者是你考了班级倒数第一,你的朋友告诉你他考了年纪倒数第一,后者是,你的朋友告诉你,他考了班级第一,好好努力下次一定可以进步!试问哪个让我感觉好点,那肯定是第一种。

篇3:超脱电影解析

1.1 娱乐是商业电影获取利益的本质

商业电影能获得极高的商业回报, 是建立在它所具有的通过娱乐来实现精神疏导的社会功能之上的。美国学者J.T.法雷尔在说到商业电影的这种社会功能的时候曾指出:“大多数影片并不是软弱无力, 而是强劲有力的。它使人们不去更清醒地认识自己道德、美学和精神的需要, 换句话说, 它使人不去认识生活中真正的重要问题。这样, 他们所提供的就是威廉·詹姆斯恰当的指出的‘道德假日’。”“道德假日”让人们暂时性回避种种社会责任, 暂时性的把人们生理本能的需要赤裸裸的激发, 在视听感官的刺激、极端的情绪宣泄、力量的征服感中得到满足。因为它对应着人们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 便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商业电影由此得以把尽可能广泛的人群作为目标受众, 并通过类型化的题材、重复性的生产让观众不断得到满足。商业电影以虚幻的影像反映同时代社会的基本愿望, 它是反映对大众最为关切、最感兴趣的问题的集体产品。

商业电影服务的对象是最广泛的大众人群, 决定了电影应该是所有人都能读得懂看得懂的大众化的艺术。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 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 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意味着, 要听得懂音乐, 首先要懂得音律, 要欣赏绘画作品, 首先要有绘画修养, 要读得懂文学, 必须要有文学修养。这些艺术形式对欣赏者有基本的要求, 这种要求把多数人排除在外, 属于“小众艺术”。商业电影 (包括电视) 与之不同, 商品是它的基本属性, 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可以说比历史上任何一种艺术的范围都广。因此, 商业电影也称大众电影。在同一时间同一块银幕前, 坐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审美情趣的各类人, 所有商业电影的导演和编剧都会思考, 如何同时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以及如何同时感动更多的人。娱乐性是商业电影争取大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当人们能够轻松、毫不费力的从电影中获得乐趣, 才会心甘情愿的主动去消费电影产品。在社会压力显著增大,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 看电影成为人们放松、减压、暂时摆脱烦恼的一种方式。如果一部电影晦涩、难以理解, 观众会失去观看的耐心。电影失去了观众也就失去了市场, 同时失去了再生产的机会。

商业电影与生俱来的独特的商品属性, 要求拍出来的电影必须实现价值交换。从电影先驱到现在的电影工作者, 谁都不能无视电影的这一特性。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通技术到数字技术的引入无不体现了电影在争取商品价值的最大化。如何是电影的商业价值最大化, 只能走娱乐大众的道路。没有娱乐性的电影就失去了吸引最广泛大众的有利因素, 失去大众消费者, 就意味着电影失去了安身之本。电影要获得良性的发展, 娱乐大众是最基本的定位, 娱乐性是商业电影赢得观众的必要手段。

1.2 作为消费文化的商业电影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

消费文化是指和社会结构相联系的消费理念、消费模式。消费文化所体现的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从以生产为中心的时代走向了以消费为中心的时代。以生产和积累为中心的社会中, 人们愿意从事生产、辛勤工作和储蓄, 并以消遣娱乐为耻;消费型社会之时, 价值观念产生极大变化, 消费和娱乐成为肯定的正面价值, 受到了提倡和鼓励, 消费时代日常生活的满足感被强化。消费文化成为整个社会生产, 包括娱乐传媒发展的重要动力。整个世界的消费欲望在迅速增长, 而人们的消费观念极大改变, 进入“以消费为乐”的时代, 市场经济不仅成为主导潮流, 而且经济的发展还带来社会的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换。现代社会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 人们的生活中娱乐无处不在。这种通过科技复制的娱乐方式, 膨胀了人们的消遣欲望, 同时也成为人们对长期持续积累的心里紧张与生理焦虑进行宣泄的内在需要。当代人的生存模式从实用的生存主义转换为娱乐的生存模式。具体表现为这样几种心理:寻找自我, 漂泊不定的心灵游荡, 需要寻找自身的位置, 探求一种新的生长点和满足感;心理补偿, 精神出现空场, 创伤需要自我慰藉, 以求新的心理补偿;随波逐流的消遣娱乐的从众心理。众多娱乐方式中, 商业电影通过独特的影像语言和表现方式, 为人们嫁接想象自由和欢娱自由, 通过银幕上的无限狂欢化作对现实的批判, 满足宣泄的需求。

现代人承受着身心内外双重压力, 一方面是社会生存的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是内心的欲望与生理本能的驱使, 在内外双重推动下, 每天疲于奔命劳碌奔波。在工作之余, 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 松弛一下绷紧的神经。他们需要在一个虚幻的非真实的世界里, 用刀光剑影、枪林弹雨的火爆打斗场面来刺激疲惫的身心, 需要温馨浪漫、缠绵悱恻的矫情之作来按摩麻木的神经, 用以逃离现实人际关系的冷酷疏离, 欲求不满的物质欲望, 帮助他们在幻想中寻求真实世界无法满足的欲望。电影以其独有的方式为他们打造了这样一种梦幻场景。在电影里体验百味人生, 体验不可能发生的浪漫、惊现、刺激;生活中遥不可及的明星在电影里为他们的需要而百媚千娇, 在他们休息的时候提供轻松快乐的消遣方法。电影就好像一个暂时的世外桃源, 无论是什么主题, 爱情、武侠、动作、恐怖、荒诞等, 都能让现实中的人沉浸在一个虚幻的满足某种心理需求的世界里, 享受着生活中不可能体会的经历。在这里, 人们可以是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迷倒众生的俊男美女、成就大梦想的小人物。电影为人们构造了一个梦, 人们跟随电影成就自己的梦想, 在疲惫的生活面前暂时松懈忘却现实的烦恼。

2 电影媒介与娱乐

2.1 娱乐性是电影媒介的基本属性

(1) 娱乐是作为大众传媒的电影媒介最显露的功能。

大众传媒具有多种功能, 诸如传播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服务功能、舆论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等等。这多种功能的主次地位各有不同, 各种传媒在体现多种功能方面, 强弱也有不同。娱乐功能是大众传媒 (包括电影) 最为显露的功能和集中体现。正如斯蒂芬森提出的, 几乎全部内容都有一种普遍化的游戏或愉悦的功能。

传播学研究中, 越来越强调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在美国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维尔1948年提出“三功能”说的基础上, 查尔斯·赖特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功能探讨》中补充大众传媒的第四项社会功能, 就是提供娱乐并附带起社会化的作用。另一位传播学奠基人拉扎斯菲尔德在对大众传播功能的研究中提出, 现代大众传播具有“负功能”, 大众传媒提供的表层信息及通俗娱乐为受众带来了“麻醉功能”。

(2) 娱乐工具:受众对电影媒介的主要使用。

自1895年巴黎出现第一家电影院以后,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 就由“一个新奇的玩意儿”进化成了一种主要的大众娱乐形式。据统计, 在1911年, 纽约的电影院已经有400家, 每周观众人数达到150万人, 其中工人阶层所占的比例为72%。

大众使用电影媒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娱乐需求。娱乐是涉及多种具体活动的过程, 娱乐的享受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类似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 强调人在进入自我实现状态时感受到的一种极度兴奋的喜悦心情。娱乐意味着全情投入与尽可能多的感官表达。同其大众媒介相比, 电影自诞生之日就是为娱乐服务的。电影的核心优势在于调动了更多的感官参与。电影娱乐是以电影为媒介的娱乐形态, 是现代社会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大众的需要出现的娱乐形态。电影媒介独特的播放形式与播放环境决定了它是受众主动的、付费的、能动的接受的娱乐形式。与电视娱乐的强势娱乐形态不同, 受众是在经过主动收集信息、挑选信息、付费购买后, 在电影院的特定环境下, 主动参与电影娱乐中。当影院灯光渐暗, 大银幕上演绎一幕幕精致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情节, 对受众而言仿佛世界在这一刻停滞, 身心完全沉浸在电影构建的虚幻世界。电影把感官刺激、心理宣泄通过娱乐的内容向全世界兜售。电影与娱乐的结合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的需要。电影媒介传递的内容必须跟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包括现实生活或想象中的生活, 用一种集中的、艺术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方式, 浓缩在2个小时内淋漓尽致的表现。如果电影中看不到人们自己的生活、愿望及梦想, 电影对人们而言就毫无意义, 如果没有娱乐, 电影同样将失去意义。

2.2 电影媒介技术革新改变娱乐的内涵与方式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论断提出, “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内容, 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如同每一种媒介的出现,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同样, 每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 都会改变人们娱乐的方式, 影响对内容及娱乐的体验。印刷术的出现使古老的说书艺术和人际传播方式被印刷艺术和印刷品传播所取代, 人们获得的娱乐感受挣脱了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 娱乐信息的接收从耳朵转到眼睛, 从听觉转到视觉,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扩展了娱乐信息传播的对象、传播的速度、传播的广度。电子媒介的出现, 包括电视、电影、网络、幻灯等, 又将人们从文字时代带入图像时代, 人们在声光色影中获得比真实更真实的娱乐体验。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带来娱乐方式和娱乐感受的变革, 技术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娱乐的特点。

电影自诞生之时就与娱乐结缘。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自己拍摄的十部短片, 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从一开始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向那些放映电影的地方, 为了能亲眼目的这一活动画面的奇迹。”“看到一匹拉着卡车的马向我们走来, 后面跟着别的车辆, 紧接着是一些过路的人。总之, 一切街头上的活动情况都出现了。我们对这个情景看得目瞪口呆, 惊奇到非一切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与其说电影的出现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不如说电影技术的出现突破观众当时的想象力, 激发他们的惊奇感, 这是最早的电影娱乐性所能达到效果的一种表现。

电影技术的每一次变革, 都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娱乐体验。1910年8月27日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宣布他的最新一项发明:有声电影。1927年10月6日, 纽约的观众观看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歌王》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1932年迪士尼公司的彩色动画影片《花与树》使用了刚诞生不久的特艺彩色系统, 人们自此告别黑白电影的时代。有了声音和颜色之后, 电影基本上可以完美的再现我们现实的感官世界。2009年8月美国蓝天工作室推出立体三维动画电影《冰河世纪3》, 迪士尼推出立体三维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 两部影片在同一档期上映立刻占据票房前列, 观众们惊叹于立体电影的视觉效果。2010年1月4日詹姆斯·卡梅隆13年《阿凡达》的上映, 标志着最新一轮电影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3D立体电影技术、真人捕捉CG技术以及电脑特效技术成为这一革新浪潮中的代表性技术。

电影媒介新技术的出现, 都会带来娱乐方式和娱乐感受的变革, 技术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人们娱乐的特点。技术不仅操纵着娱乐, 甚至决定了人们对娱乐的认知和感受。今天已经没有无声电影, 没有人愿意再回到无声的世界中;今天也已经没有黑白电影, 除非为了特定的艺术效果;今天2D电影还占据主流银屏, 但3D的到来已经势不可挡。在一次又一次电影媒介技术的变革中, 从听觉、视觉到立体影像, 人们对感官刺激的要求逐渐提升, 人们通过电影获取娱乐的方式也在不停地改变。

3 结语

电影, 作为兼具商品与媒介属性的特殊娱乐方式, 在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本文所探讨的正是电影能够成为娱乐营销载体的根源:娱乐, 是电影与生俱来的本性。电影诞生的空间就是一种休闲的空间, 这个历史决定了人们走进电影院往往不是求知、求教, 而是去解闷儿, 去娱乐。娱乐的目的时常就是逃离现实, 在现实之外寻找娱乐, 正是这层意义上确立了电影的娱乐性与观众之间最为直接的对应关系。

摘要:伴随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大众观影热情的高涨, 电影作为娱乐营销的载体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 但是电影与娱乐之间存在哪种必然的联系, 使得电影能够成为品牌娱乐营销的载体尚待探讨。试图从理论层面出发, 从电影的本质探讨电影娱乐营销作用机制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电影,娱乐,娱乐营销

参考文献

[1]张小争.娱乐财富密码——引爆传媒心经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施拉姆, 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

篇4:电影《超脱》观后感

人生来就会痛苦。我丝毫不质疑这句话,我相信无论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么顺利和幸运,他/她也终会感到作为人类的痛苦,这是共通的、无法逃避的。比如读高中时的我有很长一阵子即使没有遇到什么困境或人生重大挫折,却也经常感到压抑和不开心,和好同学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沉浸在影片中的情节的时候就在企盼永远也不要走出这个电影院,就停留在这个影片中的情绪里好不好,于是那时我清楚地认识到电影具有让人短暂逃避现实的神奇力量。

你永远没有机会体验的人生和遭遇的故事,都能跑到电影中感同身受地领悟,多么易得的“换命”的好处——但大多数电影还是会让我庆幸自己的生活平凡而幸福,主人公的遭遇绝不是我想去换的。比如《超脱》里的男主,他的生活惨到让人窒息,他是一个代课老师,童年非常不幸,妈妈因为被自己的亲生父亲(也就是他的外公)伤害而自杀,长大后的他却不得不担起照看外公的责任,他也不是普通的代课老师,他接触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父母不管、没人疼没人爱心理问题一大堆的那种问题学生。整个学校的气氛都让人难以忍受,可以说让人看不到希望。

乍一看好像这部电影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但是它所传达的痛苦其实也不难理解,尤其是那个学校的老师每一天回到家都非常难受,他们不忍心看到学生堕落下去可是无能为力,但依旧要打起精神来面对第二天的清晨,还是要若无其事地上班去。那种活着的挣扎,内心想要咆哮却又无力排泄的痛苦,不恰恰类似于每一个挤在地铁线上求糊口的社畜(即我们)吗?谁能否认人活着就是来不断遭罪的呢?当然我们已经很幸运了,可以体验到各种来之不易的快乐。就像我喜欢刷吃播,看搞笑的博主发段子,跟着屏幕一起傻乐,但我知道那是肤浅的快乐,转瞬即逝,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沉溺在这种快乐中并止步于此,再也不去深究自己内心的空虚与痛苦,如果你能做到我佩服你,因为这样简单的快乐非常难得,难得糊涂嘛。可是夜深人静时,大部分人还是无法回避自己心底真实的痛感,电影结尾很糟糕,代课老师班上有个学生自杀了,自己的外公也死了,他想拯救的一个花季少女也感染了艾滋病,可以说是人间真实了。人世间有那么多不幸和悲哀,无力回避,无力抗衡。我努力地想,能从人生苦海中超脱的秘诀恐怕只剩下释然了吧?真正做到释然太难了,大多数人到头来能说出一句“算了吧”就已经很不错了。

篇5:从剧作角度解析新版电影《画皮》

关键词:剧作,国产大片,改编

2008年国庆档期, 由香港导演陈嘉上执导, 集合周迅、赵薇, 甄子丹等多位明星的新版电影《画皮》, 6天票房过亿, 19天票房突破两亿, 成为中国内地有票房统计以来第六部票房突破两亿元的国产大片 (1) 。而且19天过两亿这一速度只比《赤壁》 (11天) 和《满城尽带黄金甲》 (15天) 稍稍逊色, 比《集结号》 (23天) 提前了4天 (2) 。在票房总成绩上, 该片在当时可以排进历史前五名。另一方面, 该片在票房一路飘红的同时, 也获得了众多业内人士和观众的肯定,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国产大片“卖座不叫好, 总是被恶搞”的尴尬境遇。而这一系列骄人成绩的取得, 居然是在国庆档这样一个非主流档期。这样一来, 就更不能不让人对它刮目相看了。

虽然新版《画皮》也是架着国产大片的名号, 但是我们将它和以往的国产大片比较之后, 却发现不管是从资金投入、演员阵容、还是从上映档期、宣传推广来看, 新版《画皮》实在是不符合我们对于以往国产大片的认知。首先, 影片投资和《赤壁》、《投名状》等同时期的大片简直没有可比性。其次, 演员阵容虽然强大, 但是只有甄子丹在大银幕上的票房号召力还勉强说的过去。至于选择国庆档这个档期, 如果放在以前, 对国产大片而言这无异于一个自杀式的决定。就是这样一部和传统国产大片相比有着巨大“缺陷”的“伪大片”, 却取得了以往众多大片都无法取得的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究竟原因何在?

在我看来, 新版《画皮》的成功, 主要来自于剧作方面。其一, 它对原著《聊斋志异》的改编非常的成功。翻拍经典名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完全遵循原著, 则必然少了创新, 创新过度又必然违背原著精神。在创新和遵循这一个“度”的把握上, 很多影视作品都栽过跟头, 而新版《画皮》在这一点上堪称典范。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画皮》中用了短短1640余字, 刻画了一个“铺人皮于榻上, 执彩笔而绘之”的女鬼形象。这个女鬼是《聊斋志异》中极为罕有的女厉鬼。而整个故事的主题主要是道德训诫, 和新版电影的爱情主题可以说毫不相干。可是, 在《聊斋志异》中, 写得最美最动人的, 也是最被人们所喜爱和广为传颂的是那些描写爱情和歌颂爱情的篇章。例如, 《婴宁》》、《青凤》、《阿绣》等。所以, 著名学者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把蒲松龄称作“爱情描写的圣手”。 (3) 她还认为“《聊斋志异》世世代代风靡海内外读者,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创造了各种令人销魂的爱情”。 (3) 由此可见,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爱情和鬼怪一样都是《聊斋志异》的标签。

新版《画皮》的编导显然深谙此理。他们将原著中的道德训诫主题转化成人类爱恨情仇的极限表达, 并保留了原著小说中的恐怖诉求并运用高科技手段使之成为影片的视觉卖点, 从而将原著小说改编成为一个披着鬼皮的凄美爱情故事。这样大胆的改编, 是创新与遵循的完美结合, 看似是完全推翻了原著, 但是在以规律感, 并可产生轻微的动感。直线的重复, 如交错的许多缕头发、摆动的束腰带等给画面带来轻柔绵长的节奏感。当造型中的形按不规则的方式重复出现, 则产生了活泼有趣的节奏, 这种节奏美适合积极阳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又或者性格顽皮任性的人物角色。

四、结语

数字角色造型设计遵从一般的设计原理, 从形式法则原理出发设计角色的造型, 设计师能更准确地把握角色的风格特征, 向观众传达更多的信息。而作为观赏者, 如果也能从形式法则出发更高的层面上却是符合《聊斋志异》的精神内核和人们长期以来对于《聊斋志异》的认知。这也是新版《画皮》的改编能够被观众接受和认可的原因所在。这种取神遗形的改编方法比起很多徒形无神的名著翻拍作品, 确实是要高明很多。但是, 对原著成功的改编并获得观众的认可, 并不足以造就新版《画皮》的成功。或者说, 仅仅在《聊斋》故事的魔幻形式里包裹一个爱的主题, 是远远不够的。

其二, 新版《画皮》的编导在成功改编原著的基础之上, 对剧本进行了成功的艺术深加工。他们加入了几个全新的角色, 重新界定几个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 通过全新的人物关系表达我们当今人对爱与诱惑的理解。简言之, 影片的编导将影片“爱”的主题和当今社会上出现的“小三现象”进行了巧妙的缝合。结果, 我们看到, 原著中的女厉鬼变成了“狐狸精 (小三) ”, 而且新加入角色的“捉妖二人组” (甄子丹、孙俪饰演) 似乎正好与当今社会上某些打击“二奶”和“小三”的个人或民间组织相吻合。这样一来, 影片“爱”的主题就有了层次, 有了深度, 变得生动鲜活, 尽管被魔幻外衣包裹, 但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能够使观众在魔幻世界里找到自身生活的影子, 从而产生共鸣, 进而接受和喜爱。在这一点上, 同为魔幻外衣包裹下的影片《无极》, 对于“爱”的阐释就很难让普通观众认同。

以往的国产大片似乎都有这样一个通病:重技术, 轻内容;画面唯美, 缺乏故事性和情感性。所以, 有的观众戏称之为“豪华月饼” (4) 。新版《画皮》克服了这一弊病, 将影片的内容和情感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以聊斋故事的魔幻外衣吸引观众, 以生动流畅的叙事引领观众, 最终用充满现实性的情感打动观众, 获得观众的认可。这样一来, 影片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些缺陷 (比如说, 可能是由于制作经费的问题, 影片前期宣传中最大的卖点女妖画皮的画面显得形同鸡肋) 就被掩盖了, 显得无足轻重了。这是由于观众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视觉上的诉求就不是那么迫切了。

新版《画皮》的成功显然首先要归功于剧作的成功。剧作的成功不但是本片的成功的关键因素, 更为国产大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技术和内容孰重孰轻, 孰本孰末, 本片的成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赏析作品中角色形象就能够准确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增进对整部作品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票房统计数字来自新浪网《画皮》专题, http://ent.sina.com.cn/m/c/2008-10-15/05032205875.shtml.

[2]票房统计数字来自新浪网《画皮》专题, http://ent.sina.com.cn/m/c/2008-10-15/05032205875.shtml.

[3]马瑞芳.马瑞芳说聊斋.作家出版社, 2007年.

篇6:超脱电影解析

关键词:卡特教练,篮球,教体结合,运动员管理

《卡特教练》是美国著名的体育励志电影之一, 萨缪尔杰克逊扮演了颇具争议的高中篮球教练卡特。他带领校篮球队坚持教体结合理念, 不断拼搏, 将屡败屡战的篮球队训练成为篮球场上的常胜将军。在这部电影里, 他使学生相信, 是学校的教育指引并带领这些篮球队员选对了人生道路。

电影《卡特教练》的现实背景与剧情简介

1.电影《卡特教练》剧情简介

《卡特教练》根据肯·卡特的真实故事进行改编, 篮球教练卡特的名字在1999年的1月4日登上了《纽约时报》。其实不是他率领的里士满高中球队创下的辉煌比赛成绩, 而是他的一个决定让他登上了《纽约时报》。卡特决定对训练馆进行暂时关闭, 让所有队员离开训练去图书馆复习功课, 除非这些学员的学分达到相应的标准, 才可以恢复篮球训练。卡特从开始任教起, 就同这些学员签订了具体协议, 不仅对相应的篮球训练严格要求, 同时要求其他课业的学分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 否则绝不放水。

2.电影《卡特教练》对“教体结合”的诠释

《卡特教练》的社会意义之一是对“教体结合”教学模式的肯定, 这也是对教育中重视德育的肯定。这种训练方式的特点就是让运动员先接受文化教育, 然后才是运动训练。“教体结合”教学模式主要是德育并重, 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 其在体育中倡导、注重培养德技兼备的人才, 这与教育注重人格的培养殊路同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体育注重体能的训练, 由“体”切入, 最终实现“体教结合”的教、训模式。

坚持教体结合的相关分析

1.坚持教体结合的原因

卡特毕业于里士满高中。这所高中的社区环境比较恶劣, 学校也没有相对充足的经费, 学校的毕业率非常低, 学校排名总在最后, 高中毕业之后不能考上大学。在这样一所学校毕业的卡特知道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 身边的队友却基本不重视学习, 有的队员因为犯罪进入了监狱, 有的因为各种原因被杀。卡特在上完大学之后, 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可是, 里士满高中在卡特毕业20年以后, 依然没有任何改变。所以, 卡特希望通过自己坚持的“教体结合”的球队训练以及管理原则, 让学校的状况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变。在卡特看来, 运动员的身份首先应该是学生, 只有先做好学生, 才能有资格成为运动员。

2.教体结合的目标

在电影《卡特教练》中, 卡特教练总是强调打篮球只是一项运动特长, 暗示学生们的具体目标应该是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在教学过程中, 卡特强调队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夺冠, 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育人成才。在卡特良好的指导下, 球队获得了13场连胜, 同时, 最终夺得了22届湾丘锦标赛冠军。但是, 绝大多数队员都没有遵照合约规定, 没有对课程进行必要的学习, 从而导致学业成绩达不到相应的标准。所以, 卡特教练决定将训练馆关闭, 让学生走向图书馆进行课程学习。同时, 卡特教练将禁赛的真正原因解释给学生, 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真正含义:在高中阶段要努力读书, 通过系统的文化学习进入大学, 因为体育只是人生的一段课程, 而学习文化是一生的课程。具备了这样的认识, 学生们才能战胜自己, 战胜社会, 最终赢得自己的未来。卡特教练通过自己的教导, 试图让学生明白, 球场上的胜利只是暂时的, 只是一场彩排, 人生有更多的“比赛”。当时, 卡特只是里士满学校的一名篮球队教练, 这所学校当时的毕业率比较低, 只有一半左右, 并且只有6%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所以, 卡特教练不再局限于他的体育训练, 而是积极努力让体育回归教育, 将体育作为教育方式达到育人的效果, 这也是“教体结合”的基本目标。

3.教体结合的策略

卡特教练这样做冒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因为这脱离了自己的训练范围。但是, 卡特坚持倡导和推行“教体结合”, 并最后获得了胜利。卡特为了实现“教体结合”的教学效果, 实施了以下策略:

第一, 卡特积极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卡特担任教练之后, 向校长说出自己的训练方式, 并且与每个队员签署了学习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要进行学习训练, 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就不能进行打球。起初, 校长也觉得卡特教练的这种策略是比较好的, 会对学生产生较好的威胁感。但是, 校长后来发现卡特教练竟然真的按照合同进行训练, 特别是学校篮球队在接连赛事中获得胜利后, 发展前途比较好的时候卡特竟然对队员禁球。校长非常愤怒, 让卡特教练马上停止他的禁球行动。第二, 卡特教练向学生明白讲述教育的重要性, 并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理论来向学生展示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也让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家长都逐步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 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效果, 因此学校决定取消禁球。对此, 卡特决定不再担任学校篮球队教练, 毅然辞职。可是卡特走到体育馆里收拾自己行李的时候, 看到被他感化的学生正在体育馆里认真读书, 他的心中蓦然涌起无限冲动, 感到自己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成长。

可以说, 卡特的教学理论在这时候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最终, 学生也对卡特教练的这种教育理念给予了认可。影片中, 学生与任课教师密切联系合作, 同时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学习, 最后全队的学生们都通过了具体的学业标准, 获得了比赛资格。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却被顺利完成了。虽然在后来的州冠军比赛中, 里士满高中篮球队最终没有获得胜利。但是, 在当年的毕业考试中, 球队中有6人考上了大学, 并且有5名学生获得了奖学金。这正如卡特教练说的:“经过4个月的训练, 篮球队员已经成为了学生。我来训练这些男孩, 他们却成长为了标准的男人。”球员通过自己的努力, 获得了理想的成功, 最终实现了卡特教练“教体结合”的梦想。

卡特的篮球训练告诉人们, 不要忘记自己仅仅是一名教练, 同时也是一名教育者。因此, 从第一次训练开始他就把自己的尊重、守时、遵守契约这些具体规范给予了队员。在后来不断的训练和比赛中, 要求运动员严格服从教练规则。让运动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同时要尊重对手, 最终促进学生运动员的社会化, 将“教体结合”的真正含义展示出来。

结语

在《卡特教练》这部电影中, 卡特教练完美地诠释了“教体结合”的教育内涵、意义和价值。影片不仅展示了坚持教体结合的原因、策略和目标, 还从管理、社会认知和教育理念等方面预示更多有益的启示, 对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裨益良多, 同时, 《卡特教练》作为一部励志体育影片, 对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也是莫大的启迪。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过渡的进程中, 如何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未来竞技体育发展提出了需要深思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陶渊.江苏省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学籍管理的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2]王兵.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化、院校化发展动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6) :29-32.

篇7:电影《动物总动员》生态意蕴解析

一、“家园意识”之人文寄寓

家园,一个最能牵动人类情感的地方,是一切生命的起点、传承和归宿。因为有着根脉的意义和祖辈繁衍生息的绵长浓厚气息,家园已成为人们无时不在的精神寄体。然而, 在工具理性主导的社会,由于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精神日渐焦虑,现代人普遍产生了一种失去家园的茫然之感。 鉴于此,海德格尔从美学的角度提出了“家园意识”。他指出:“在这里,‘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 人惟有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这一空间乃由完好无损的大地所赠予。”[1]在此,海氏强调家园是由“大地所赠予”,说明“家园”与自然生态的天然联系:人与自然是协调统一的生存论关系, 是一种“在家”的关系,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人们感受到在家的惬意,与自然万物须臾难离,这里将“家”的范畴扩展到生态自然这个大家庭。当代著名学者霍尔姆斯 · 罗尔斯顿更为现代地从“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的视角论述了“家园意识”。他认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是人类生存繁衍并有一席之地的处所, 只有地球才使人类具有“自我”, 因而, 保护自己的“家园”, 使之具有“完整、稳定和美丽” 是人类生存的需要。[2]这种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家园意识” 在影片《动物总动员》中通过赋予人文特征的动物得以展现, 并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

《动物总动员》以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动物为主角,讲述了动物们为保卫青青草原与人类争夺水源的斗争,这里“草原”作为动物们生长栖息之地,实际上就是一种“家园”的象征。影片一开始为我们呈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非洲草原, 各种动物祥和地生活在这里。然而,他们和谐的生活却被迟迟不来的洪水打破了,本该到来的洪水并没有如期而至,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青青草原”开始干枯。为了拯救家园, 猫鼬“比利”和狮子“苏格拉底”不顾危险前往上游寻找水源, 在途中他们遇到了几位罕见的来客:孤独的北极熊、相伴数百年的乌龟夫妇以及来自澳洲的袋鼠和袋獾等。原来,这些动物都是因为人类的颟顸与无知导致地球温度升高、海水污染、丛林起火而被迫离开故乡,结伴同乘一个生锈的浴缸在海上漂荡,只为寻找一个没有人类踏足的乐土,于是他们漂洋过海穿越七大洲来到心目中的天堂-非洲草原,不曾想这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水资源在一天天地减少,大草原陷入了干旱危机。为了捍卫最后一片乐土的安宁,外来的动物们决定和当地的动物们联合起来一起去找水。可是来到河流的尽头,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座高耸入天的大坝,人类用它拦截了本该滋润草原和万物的水源,建立了自认为的“生态度假中心”。于是,这些可爱的动物们召集草原上所有的动物发起“家园保卫战”。在动员大会上,那对历经沧桑的乌龟夫妇激昂陈词:“一直以来,人类在土地上予取予求,烧杀掠抢, 毁灭了一切,我们却听之任之,从而我们失去了一切,我们心爱的家园也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地球并不只属于人类,人类只是沧海一粟,因为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还有植物和我们。当最后一片陆地也被污染,所有的一切生物都将死亡。 因此,为我们的家园而战,为我们的家园抗争吧!”这段充满睿智的话语激起了动物们强烈的家园意识,他们一同向大坝发起进攻。最后,大坝被摧毁,动物们夺回了水源,草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他们在大自然的家园里欢快地派对,又像以前一样和谐地生活在葱郁的草原上。影片结尾时,鲸鱼载着动物们来到了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纽约,他们再次用行动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它是所有生物的家园,以此唤醒人们家园意识的回归。当下,我们只有尊重并关爱其他生物,爱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才能使我们的共同家园“地球”完整、稳定和美满。

二、批判人类失衡的精神生态

精神生态是生态批评关注的一个核心焦点。鲁枢元在 《生态批评的空间》中提到精神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一方面涉及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关系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3]换言之,精神生态研究两种关系:“一是精神内各因素,包括信仰、欲望、动机、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之间的关系;二是精神与其外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人的精神内的危机导致了人与其外的危机。”[4]实际上,人的精神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中心主义,它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将人类视为地球的主宰,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精神因子间关系失衡、精神生态逐渐被异化,进而催化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动物总动员》中的人类被动物称为“野兽”、“奇怪的动物”,除了善良的小男孩玛雅外,其他成人的言语和行为无不彰显着现代人失衡的精神生态。片中酒店老板为了一己私欲,不顾动物的死活,将他们赖以生存的青青草原变成沙漠打造所谓的“生态乐园”,还雇佣经过驯化的猴子“淘淘”作为酒店吉祥物产生宣传效应。当为此饱受饥渴煎熬的动物们前来寻找水源时,他命令猎人对他们无情地捕杀,并决定把抓到的苏格拉底卖到拉斯维加斯赌场获利。与此同时,他带领着168届气候变化大会的代表们在这个“伊甸园天堂”酒店感受人类所谓的生态平衡,还振振有词地说: “这座水上乐园完全是生态环保的和平绿洲,不仅可以进行生态旅游,还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为多个城市提供电力保障,为当地谋得经济利益。” 参会代表们只顾着享受人类自私所带来的好处,却无人理会这是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 至今,虽然人类已举办了一百多届气候会议,但是各国政客出席大会无非是装样子走过场,一直都在空喊口号,甚至是说一套做一套,加剧了环境的恶化。正如酒店老板儿子玛雅所说:“大人就喜欢口头承诺,从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一切都是为了钱”。孩子的话直白地道破了现代人的拜金主义以及精神的物欲化:酒店老板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参会代表们一味地贪恋奢华的物质享乐。在这种以物质、金钱为取向的价值观影响下,人类丧失了原有的善良和爱心,不再对自然万物怀有敬畏之情,而视其为征服的对象,贪婪地掠夺着一切资源,渐渐滑向人类中心主义的深渊。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家园现已满目疮痍,犹如海龟夫妇在动物会议上所描述的:“那曾经鲜花盛开的地方,现在干涸荒凉;那曾经鹰击长空、万物霜天竞自由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死寂;那曾经鱼翔浅底的地方,现在已了无生机;加拉帕格斯—我们美丽的家园,现在变成了充满黑色油污的凌乱之地,整个世界一片狼藉……”。这对海龟夫妇目睹了人类的所作所为,批判了人类精神生态的异化,精辟地概括了人类的处境与结局:他们就像贪生的蛇一样,自己吃掉自己的尾巴,完全是饮鸩止渴。可悲的是人类并没有意识到危机,仍然一意孤行,推崇人类至上论, 引发自然生态失衡,致使森林面积缩小,南极臭氧空洞, 各种动植物逐渐灭绝,海平面上升……人类终将自食其果, 独自统治地球,然后迷失与绝望,最后走向灭亡。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前生态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物质共同构成生态系统,他们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等关系。唯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其他生物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才能真正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电影《动物总动员》接近尾声时,观众看到了这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融的诗意情境,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指明了方向。

影片将动物人性化,透过动物的意象让人类感受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片中猫鼬“比利”有个漂亮的妻子,不管他有多么马大哈,妻子仍会拥抱他,温柔地对他说:“比利,我爱你。”狮子“苏格拉底”,比利忠实的朋友,一个素食主义者,自弟弟在死亡山谷被猎人射杀后,从此不再吃肉, 并决定不再去伤心之地—死亡山谷,唯一的愿望就是今后大草原上的所有动物在和平与和谐中悠然生存。可是,在得知好友比利只身步入死亡山谷时,他担心比利的安危,还是毅然去了那里。尤其在危难之际,观众看到比利回眸望见苏格拉底的那一刻不得不为其友情而动容。“淘淘”,一只经驯化、 了解人类想法的猴子,尽管很珍惜人类给予他的工作,但是为了同胞的安危,他一次次地帮助动物们摆脱猎人的追杀, 成功地捣毁了人类的现代武器,在最后关头拯救了动物。一向“敌对”的犀牛群和水牛群两大群体的首领呆萌可爱、相互调侃,虽然经常为了争夺小水塘的占有权而大打出手,但是在得知真相后,他们化干戈为玉帛,一致对外,加入到动物讨伐人类的大军中。那对生活了数百年的海龟亦是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演绎了完美的爱情。创作者将人类性情中的美好品德给予动物,发起“动物有情人岂能无情”的痛心呐喊,引领人性善的复归,希冀人类用一颗充满童真、 善良的心去感受世界、对待自然。小男孩玛雅正是创作者塑造的一个典范,他具有生态整体主义意识,认为众生平等,从心底里爱护环境、关心动物。他一直反对爸爸阻断动物们的水源开办度假酒店,并当着气候大会的代表们公开质疑爸爸:“下游那些可怜的动物们喝什么呢?他们都快渴死了!”即使大人们不在意他的观点,他仍然为动物们着想、为之奋斗。在看到比利被困在水中时,他无限爱怜地伸手援助。知道苏格拉底被抓后,他去请求爸爸释放狮子无效后,独自一人来到牢笼旁,只见他微笑着向苏格拉底招手示意离开,苏格拉底缓缓走过来并施以友好的问候, 这一刻如此温馨,人和动物的关系是如此的友善。当动物们重获水源、再次和谐地生活在郁郁葱葱的草原时,他为此开心不已,同时感染父亲体会动物们的快乐,后来我们看到父子俩望着载歌载舞的动物们会心一笑,父亲终于意识到了和谐之美,这幅人与其他生物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的画面传达了影片的深远意境。人类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才能构建良性的自然生态。

四、结语

《动物总动员》以人与动物之间的斗争简单明了地展现了环保主题。影片赋予动物友爱、善良、宽容、真诚的美好人性,借以动物的形象诠释了友情、亲情、爱情的真谛及对和谐生活的追求,颂扬了动物之间充满情趣、包容仁爱、 团结互助的亲密关系,反照了人类世界因物欲膨胀与精神空虚导致的残暴冷酷、贪婪虚伪和自私自利,寄予动物为人类的精神指引,呼唤人性善的回归,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在当今生态危机日渐加剧的情形下,人类要像片中玛雅一样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融入自然,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救赎,重建天地万物共生的生态和谐家园。

摘要:《动物总动员》是一部关于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欧洲非传统动画片。此片将人类定位为反面角色,以拟人化的动物叙事视角控诉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进而打破了他们宁静和谐的生活,一场保卫“家园”的斗争由此拉开了序幕。本文以生态主义为切入点,解读影片在疯狂搞笑的画面下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家园意识”之人文寄寓,抨击人类失衡的精神生态并呼吁构建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

上一篇:信用社操作风险通知下一篇:用下班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省的老了没有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