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乌龟

2024-05-13

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乌龟(精选8篇)

篇1: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乌龟

从前,有一只猴子和乌龟,猴子和乌龟都想吃河对面的桃树上的桃子,可是猴子过不了河,没办法摘到树上的大桃子,乌龟虽然可以过河,可是爬不上树。

有一天,乌龟和猴子遇到一起,猴子对乌龟说:“你只要背我过河,我就上树去摘桃子,我们两个一起去享用(分享)那些桃子,要不要(好不好)?”乌龟高兴地回答说:“没问题,是个好主意!”

到了河对岸,猴子迫不及待地跳上大树,一边摘桃子一边吃,乌龟在树下等啊等,口水都流下来了,也没见到桃子的影,就问猴子:“你怎么不摘给我一 个?”猴子得意洋洋地说:“我又没说什么时间摘给你啊!”“什么时候才给我呢?”乌龟很生气地说,猴子笑着说:“星期八我再给你!”这时候乌龟才反应过 来,被骗了,猴子想独吞桃子呢。

猴子吃饱了,对乌龟说:“不好意思呵,不小心就把桃子给吃光了!”乌龟没有说话,默默地载着猴子过河,到了河中心的时候,乌龟把猴子甩下河,乌龟说:“谁叫你不守信用。”猴子被河水淹死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也要守信用,不然就像小猴子一样的后果,人有长也有短,要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不要利用别人!

篇2: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乌龟

我的主人很健忘又很调皮。一次,主人给我吃了很多食物我觉得主人很好。可之后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一个月过去了,主人都不给我喂吃的东西。我饿的头都快要抬不起来了。

更伤我自尊的是:有一天,一个人和小主人正在对话。我仔细一听,小主人竟然说我贪吃。我的命好苦呀!明明是小主人不喂给我吃的东西,可他还说我贪吃。

更生气的是,他还用一根树枝来打我的壳,把我吓得四条腿,尾巴和头都缩进壳里不敢出来。慢慢的他不打了,我把头、四条腿和尾巴都伸出来一探究竟。没想到主人竟然把我抓了起来,吓得我的腿在空中乱舞。最后,他终于将我放在了水池边,还把我的身体翻了过来,让我肚皮朝上。害我好久没有翻过身来,所以我在水池边躺了一个小时。

篇3: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乌龟

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1931—1934年, 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的指引下, 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此后, 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 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 开始长征, 北上抗日。长征途中, 1935年4月, 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 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 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 (现已撤销省的建制) 、甘肃、陕西等11个省, 在整个长征途中, 红军爬雪山, 过草地, 历尽千辛万苦, 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退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 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 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 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 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在长征途中, 涌现过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动人事迹, 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篇4: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乌龟

1.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

2.圆心确定圆的( ),半径确定圆的(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 ),有( )条。

3.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 )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 )表示,计算时通常取近似值( )。

4.画一个直径是5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cm。如果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该是( )cm,这个圆的面积是( )cm2。

5.在一张长15cm,宽10cm的长方形硬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cm2。 6.如右图,一根铁丝正好弯成一个直径是2.5dm的半圆,这根铁丝长( )dm。

7.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10cm,圆环宽1cm,圆环的面积是( )cm2。

8.把4个底面直径是8cm的圆柱形牛奶罐捆成如左下图(从底面方向看)的形状,如果接头处不计,至少需要多长的绳子?

解题时,先画辅助线(如右上图虚线),可以看出,绳子中的4条线段相当于4条直径;四角处的4条弧,每条都是一个圆周的,合起来正好是一个( ),所以计算绳长的算式是( ),得数是( )cm。

二、对错辨别庭(5分)

1.同一圆中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

2.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i倍。 ( )

3.图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 )

4.半径是2dm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

5.如果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则圆的面积最大。 ( )

三、答案选择厅(9分)

1.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 )。

A.半径 B.直径 C.周长的一半

2.甲、乙两圆的半径比是1∶3,它们的直径比是( ),面积比是( )。

A.1∶3 B.1∶6 C.1∶9

3.下列图中有圆心角的是( )。

A. B. C. 4.右图中扇环的周长是( )cm。

A.12.56 B.16.56 C.17.85

5.把一个圆的半径增加2cm,周长就增加( )。

A.4cm B.6.28cm C.12.56cm

四、计算小能手(25分)

1.填表。(9分)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8分)

3.计算下面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dm) (8分)

五、实践探索台(10分)

1.先画一个正方形,再按下面步骤操作。

(1)画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以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一个大圆;

(2)依次连接两条直径的四个端点,得到一个小正方形;

(3)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一个小圆。

2.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0cm。

(1)大圆的面积是多少?

(2)图(2)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3)中,小圆的面积是多少?与大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六、生活应用场(25分)

1.教学楼前有一个直径是8m的圆形花坛,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有一个面积为450m2的圆形草坪,要为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10m、12m、15m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位置?

3.一个圆形水池,周长125.6m,水池周围(阴影部分)是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在路的外侧围一圈栏杆。水泥路的面积有多大?栏杆长多少米?

篇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汉字拼写我最棒。

máo dùn shãn yùn qiáng bì tuī qiāo jiǎo jiã

()()()()()

qǐ pàn pú tao tuǒ tiē lǐmào shuō huǎng()()()()()

二、我能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扫兴(xīng xìng)即(jí jì)兴 ..嫦娥奔(bēn bân)月 张牙舞爪(zhǎo zhuǎ)..

三、比一比,再组词。

桃()壁()福()错()

逃()璧()逼()惜()

饺()朦()浑()韵()

皎()蒙()辉()均()

四、按要求写词语。

1. 填空组词我最行。

自相()()滥竽()()画()点()

2.各就各位,选词填空。

开辟 开垦 开创 开采 开展 开发

道路 伟业 荒地

3.根据意思概括词语。

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不知满足。()

因理屈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补充谚语。()牙舞()()口()舌 迫不()()

运动 矿藏 产品

,修行靠个人。

,台下十年功。

艺多不压身。

吃一堑。

一日为师。

2.我非把这道题做出来不可。(改为肯定句)

3.后来,人们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改为“被”字句)

4.不要„而要„(造句)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出自《题李凝幽居》。()

2.嫦娥吃下仙药,是为了自己长生不老,升天成仙。()

3.词语“张口结舌”的反义词是“对答如流”。()

七、排列错乱顺序,把序号填入句前括号中。()是啊,为人民服务,雷锋是永远不知道累的。()他看到旅客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这天,雷锋因公出差上了火车。

()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歇歇吧!”

()“我不累。”

()他又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帮关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

八、根据课文内容完成问题。

1.《蝉和狐狸》告诫我们 2.《狐狸和葡萄》讽刺了

3.《牧童和狼》说明了

4.分析人物性格。

嫦娥

后弈

逢蒙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8分)

松坊溪的冬天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上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雪止了。

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大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和竹林子,都披着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好一个白雪世界!从石桥上走过来时,我停住了。我听见桥下的溪水淙淙地流着。我看见桥下溪中的白雪世界,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游来游去。

忽地,我看见那成群游行的彩色溪鱼,又一下子都散开了,向溪石洞隙间游去,都看不见了。忽地,彩色的溪鱼又都游出来了,又集合起来。我看见一群又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一个映照在水中间的、明亮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

(1)“雪降落在松坊村上。雪降落在松坊溪上。”是不是排比句?

是()不是()

(2)在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用“——”标出。并说明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描写的顺序上,第四小节采用由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的顺序;第六小节采用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的顺序。(4分)

(4)用“//”给短文分成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写(),第二部分写();第一部分是()描写,第二部分是()描写。

(5)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好一个白雪世界!”是一个______句。这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说出的。说明作者当时有_____________的心情。这句话应该读出____________的语气。

八 作文。

篇6: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乌龟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22~23练习五第5、7、8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 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 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来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

学生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班交流。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

(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线称为“斜线”。

(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

(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

(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

(2)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

(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3.出示教材第23页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一个格子的长和宽各表示100米),再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指名回答(1)题:邮局所在的位置可以用(1,7)表示。它在学校往北700m,再往东lOOm处。

三、拓展延伸

1.结合教材第23页“生活中的数学”,讲解围棋棋盘及地球上的经纬线与数对的联系,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数对有联系?

(如电影院座位、象棋等)

2.出示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字母“Q”的位置在第2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2,2)。请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l)字母M、D、J、S的位置可以分别用(,)、(,)、(,)和(,)表示。

(2)某字母的位置可以用数对(1,2)表示,其中数字1表示(),数字2表示()。

请你在图中圈出这个字母。

【易错点剖析】在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先表示列再表示行,这一知识点学生容易出错;另外在确定第几行第几列时,也容易数错。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

【归纳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行与列,明白了确定行与列的规则,巩固了数对的知识。

3.下图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

1.熊猫馆的位置在(,),白鹤馆的位置在(,)。

2.老虎馆的位置在(2,3),在图上标出老虎馆。3.从老虎馆到白鹤馆,要向()走()格,再向()走()格。

【易错点剖析】在方格上确定数对的位置时,要看清楚行和列的开始。本题中行与列都是从0开始的。学生在做题时对于0总是忽略,直接从最左边一列为第一列。

【归纳点评】在方格纸上,表示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O,1,2……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O,1,2……6,其中的“O”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四、全课小结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本课练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按下列要求做题。

1.先写出三角形各个点的位置。

2.把三角形ABC向上平移5个单位,画出图形,再写出平移后图形A1B1C1顶点的位置。3.画出把三角形ABC沿B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A′B ′C′。

【板书设计】

篇7: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乌龟

1.《猎人海力布》一文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得到一颗宝石,他把听到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赞扬了

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2.《猎人海力布》

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这四件事。

3.chóu

酬.谢、报仇.、忧愁.、筹.划

shì

誓.言、嗜.好、表示.、修饰.

4.避难.(nàn)

狂风怒号.(háo)

发誓.(shì)

塌.(tā)陷

催.(cuī)促

5.近义词:酬谢—酬报

叮嘱—嘱咐

发誓—立誓

催促—督促

6.“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呼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灾难的可怕。倾盆大雨、巨响、洪水烘托了英雄的壮烈。

7.形容人优秀品质的成语:

10《牛郎织女(一)》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高风亮节、光明磊落

1.《牛郎织女(一)》一文是一则民间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写经常遭受哥嫂虐待的穷苦孩子牛郎被哥嫂赶走后,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介绍下,牛郎结识了天天织锦向往自由的织女,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

2.丢三落.(là)四

牛虻.(méng)

酿.(niàng)酒

咧.(liě)开嘴

拗.(niù)不过

3.铺

铺床、铺垫

床铺、店铺

巧记:牛棚里没有床铺(pù),牛郎便铺(pū)上稻草当作床。

4.近义词:照看—照料

周到—周全

亲密—亲热

装饰—装点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眉开眼笑—喜笑颜开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5.“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这个神态描写写出了嫂子的虚伪、无情。

6.民间故事中经常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如,老牛突然会说话,它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田螺姑娘》中田螺在夜里会变成姑娘,天亮时又悄悄回去。《孟姜女哭长城》中孟姜女哭了三天三夜哭垮了长城。这些不可思议的地方增加了作品的神秘色彩,更吸引了读者。

7.ABAC

式词语:

11*《牛郎织女(二)》

无拘无束、一五一十、冷言冷语、一心一意自由自在、十全十美、人来人往、百发百中

1.《牛郎织女》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并称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都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牛郎织女》让我们认识了忠厚老实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心狠手辣的王母娘娘。

3.wēi

依.偎、巍.峨、威.武、微.风

kuāng

竹筐.、诓.骗、匡.扶正义

4.词语搭配:衰老的老牛

衰弱的身体

衰退的经济

衰败的家业

6.课文前面老牛说“碰到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后面牛郎披上牛皮向天上飞去。这种写法叫伏笔照应法,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一脉相承。

7.写到牛郎织女的古诗句: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牛郎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5.《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中牛郎代表我国古代社会中吃苦耐劳的男性,织女代表贤惠善良的女性,王母娘娘代表心狠手辣的封建势力。

1.讲民间故事注意点①把握故事梗概,力求讲的准确。②添加合理情节,力求讲得可信。③把握语言节奏,力求讲得清楚。④加上体态语言,力求讲得生动。

2.根据提示,写出民间故事的名字

许仙

白素贞

小青

断桥

《白蛇传》仙女救难

槐树证婚

董永

《天仙配》

化蝶

学堂

女扮男装

殉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牵牛星

河汉女

喜鹊

七夕

《牛郎织女》

1.俗语是群众创造并在群众中流传的语言,简练形象,大多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如:鼻子气歪了,前怕狼后怕虎,一个巴掌拍不响,打开天窗说亮话,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些俗语

语文园地三

哭倒长城

千里寻夫

秦始皇

《孟姜女哭长城》

最大的特色就是形象,使得描写生动活泼。

2.成语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词组。它比词的含义更加丰富,而且具有深刻的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如:气急败坏、畏首畏尾、孤掌难鸣、直言不讳、饮水思源等。成语最大的特点是精炼,使得论述铿锵有力。

3.让讲故事更有新鲜感的方式:①换一种人称。②对故事情节“添油加醋”。③变换情节的顺序。

4.把情节说得生动形象的方法:①添加环境。②添加动作、神态。③添加符合人物特征的语言。

习作

3:缩写故事

5.《乞巧》作者为唐代诗人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诗中描写了民间乞巧节的盛况。“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一年一度的七夕又到了,家家户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牛郎织女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着一颗颗向往善良美好的心灵。人们许下美好的心愿,对月穿针,表达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

1:“

读懂故事内容”

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缩写故事”,我们缩写的内容是一个比较长的故事,需要我们缩写成简短的故事,让人读来清楚明了。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读通、读懂故事内容,然后仔细思考故事的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清故事的主次内容。你可千万不能将故事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

关键

2:“运用缩写方法将故事缩写得更简短”

当然,同学们,你们也不要害怕缩写,其实缩写有方法。当你读懂故事内容后,你可以将故事的主要内容摘录保留下来。对保留下来的内容,除了特别重要的语句,你不必照搬原文,可以做适当的改写。同时你要将次要内容删去,如需要去掉故事中大量描写的内容,并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概括起来说,还可以把具体的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尽量概括成叙述性的几句话,或改写成转述的语句,当然你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改写。

关键

3:“对照原文”

同学们,缩写以后,你需要将缩写后的故事跟原文比较一下,因为除了将该压缩的故事内容压缩后,还要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保证缩写后的故事不改变故事的原意,然后再认真读读缩写后的故事情节是不是简洁、通顺、连贯。把这些注意点都做到位了,你的缩写故事就大功告成了。

佳作

缩写《猎人海力布》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了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小白蛇告诉海力布,他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要送给海力布许多珍宝。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海力布跟随小白蛇来到龙宫。老龙王对他十分感激,要重谢他。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只要老龙王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老龙王沉思片刻便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海力布临走前,小白蛇叮嘱他,无论动物说了什么,都不要将听到的告诉别人,不然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自从海力布有了宝石,打猎方便极了。几年后的一天,他在打猎时听到小鸟们议论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淹没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急忙回家告诉乡亲们,可是不管海力布怎么劝说,乡亲们就是不相信,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灾难马上就要来临,他原原本本地将宝石的事情,灾难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当他刚说完,就变成了石头。

乡亲们非常后悔,他们含着泪连忙往很远的地方搬家。半夜里,大山崩塌了,村子被洪水淹没了。人们为了纪念海力布,将这块石头取名为“海力布”。

缩写《牛郎织女》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都去世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可是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只有家里的牛跟他最亲密,人家见他每天放牛,就叫他牛郎。不管是牛的饮食还是给牛洗刷,打扫牛棚,牛郎都照看得很周到。牛郎哼的小曲儿或是心里想的、嘴里说的,老牛也都了解明白。

一年一年过去了,牛郎长大了,哥哥嫂子便赶牛郎走,牛郎牵着老牛离开了家,走到了山里,他靠自己的勤劳打柴换粮食。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盖了一间草房,安了家。有一天晚上,老牛开口跟牛郎说,第二天黄昏,翻过右边的山,到树林前边的湖,会看到一群仙女在洗澡,只要捡起粉红色的纱衣,衣裳的主人就是牛郎的妻子。

第二天黄昏,牛郎照着老牛说的来到湖边,果然看到女子们在洗澡,并按照老牛的叮嘱,捡起衣裳交给一位姑娘,并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姑娘,姑娘也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他。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叫织女,天上的云霞就是她织的。她天天在机房里织彩锦,觉得天上没什么好,像是被关在监狱里一样,她总想离开,到人间去。这天,织女跟其他仙女们趁王母娘娘喝了酒正打瞌睡,于是偷偷来到人间。她们看到湖边的水很清就下水洗澡。牛郎听织女说天上没什么好,就建议织女留在人间,织女答应了,两人回到草房,结婚过日子了。

牛郎和织女过着一个耕种,一个纺织的美满生活,两三年过去了,他们生了两个儿女,织女喜欢人间的生活,尤其是听到孩子们叫“爸爸妈妈”。可是,有时候她也发愁,怕王母娘娘来找她。一天,老牛在临死前跟牛郎说它快不行了,等它死后要把皮留着,以后可以披上牛皮应急。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知道了仙女们溜到人间的事情,特别生气,尤其恨织女。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于是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发现织女在牛郎家里。一天,王母娘娘亲自来到牛郎家,正巧遇到牛郎在地里干活,她便拉着织女往天上飞。男孩找来了牛郎,牛郎从地里回到家便披上牛皮,找来两个筐,带着儿女往天上追。飞了一会儿,牛郎望见妻子和老太婆,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用玉簪一划,牛郎前边出现了一条天河,他飞不过去了。

篇8: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乌龟

一、感悟说明方法

本组教材安排了四篇说明文, 分别是《鲸》《松鼠》《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种种说明方法, 还要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的妙处。

《鲸》一文是这组课文的统领, 作者运用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通俗、生动、准确的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 可将这篇课文的导读作为一个引子, 让学生在读一读、填一填、划一划、议一议、想一想等多种体验中, 清楚地认识到鲸是巨大的动物。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过渡到《假如没有灰尘》的教学, 教师则可设计自主阅读提示, 把从《鲸》一文中习得的说明方法灵活运用于本文的阅读实践。

本组课文阶段性学习结束后, 应让学生在渐进式阅读中学会自我建构。不妨让学生进行单元小结, 可以做卡片, 也可以列表格。

二、揣摩表达顺序

一般说来, 说明文表达顺序可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而又以逻辑顺序最为常见, 它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顺序的。抓住文章的主线, 便可牵一“序”而动全文。

对于小学生而言, 设计列表填空的方式来理清文理, 既可提炼出课文知识内容的骨架, 又可显示出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假如没有灰尘》, 通过以下表格的填写, 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思路, 而且有助于弄清课文各段落中总分、并列的关系。

本组另一篇课文《新型玻璃》则在布局谋篇上独具匠心。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 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 且富于变化。对这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可让学生体会在布局谋篇上的匠心独运, 从中领悟说明文章表达式样。

三、品味语言特点

我们在关注说明文不同说明方法的同时,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也应细细品味。怎样细致的观察事物, 怎样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畅晓明白, 又怎样把枯燥的事物写得生动有趣, 不同说明性文章又有着怎样的表达风格, 本组课文都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

1. 赏析语言

说明性文章并不因为有了“说明”这一特性的存在而导致文章语言干涩, 相反,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更为准确、精炼, 而且有的还很优美。

打开《松鼠》一文, 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 不得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以及准确精炼的说明。

教学《松鼠》可重点围绕“松鼠是那么可爱,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展开对话, 精读品悟。从松鼠“外形的美丽”“动作的机敏”“搭窝时的聪明”几个方面抓住关键词句, 从美读中感悟松鼠的漂亮可爱。还可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 从而体会到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 活化语言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 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事物的关注, 才能入境生情, 促进自悟。教学时可变理性认知为主为感性体验为主, 采用一些必须的中介手段凸显事物形象,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如《鲸》的教学, 演一演, 以手掌为鲸, 加之语言的描述, 演示鲸呼吸的全过程, 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形象。又如画一画, 动手画一画不同种类的鲸喷气形成的不同水柱, 再以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从中体验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⒊对比阅读

本组四篇课文用词准确, 语言精练, 但又略有不同, 为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文章的不同表达风格提供了范例。

(1) 不同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鲸》一文在本组课文排序中位居首位, 紧随其后的是《松鼠》, 而两篇课文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习完《松鼠》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鲸》与《松鼠》在表达上的异同, 从中感受到不同说明文不同的表达风格。

(2) 同题说明文的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松鼠》, 如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徜徉, 把同是《松鼠》的文艺性说明文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通过比较阅读, 产生新的发现。

四、创设交流情境

阅读是一种实践活动, 一个人的语言能否得到发展, 取决于有多少机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应因文而异, 尽可能创设语言交流情境,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交流,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引起争辩, 在思辨中激活思维。在不断地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

如教学《新型玻璃》, 可采用“新产品推介会”的形式创设语言情境, 一部分同学扮演玻璃厂新闻发言人介绍新产品, 一部分同学扮演媒体记者, 对新产品进行采访。通过“新产品推介会”, 学生不仅回顾了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 而且还重组了课文语言, 明白了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 面对不同身份的人,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学生在产品推介时创造了介绍新知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鲜活的, 具有强大的再生力。

《鲸》一文中, “鲸不属于鱼类, 是哺乳动物”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根据这一特点, 课堂以“鲸试图参加鱼类比赛而遭到拒绝”设计现场模拟情景对话。这种对话形式对学生而言, 看似简单, 实则是一种挑战。学生要把课文、课外读物以及电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同类聚合, 正确归类, 还需要通过对语言的捕捉和敲打才能完成, 将阅读、想象、说话巧妙地融为一炉, 实现语言和知识在心理上的重构。既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知识点, 又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五、搭建读写平台

运用语言同样是说明文教学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学习了说明文后, 可运用迁移规律, 实现读写结合。

如《鲸》一文, 在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 出示一些随文练笔的作业请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1) 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2) 以“我不是鱼”为题写一篇短文; (3) 利用课后资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写篇保护鲸的倡议书。

而《新型玻璃》一文, 则可由课文的结束段引发学生想象, 激活创新思维。可学习作者介绍新型玻璃的写作方法, 将你准备发明的新型玻璃也写一段话加以介绍, 插入到课文中, 使它与原文有机整合, 也可以《新型玻璃》的自述来写一篇短文。

上一篇:餐饮企业swot分析下一篇:基层党组织如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