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播音主持培训关键词长短句

2024-04-14

少儿播音主持培训关键词长短句(精选6篇)

篇1:少儿播音主持培训关键词长短句

漯河儿童播音主持培训 漯河儿童播音主持培训班 漯河少儿口才培训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怎么样 怎么培养孩子的性格 怎么培养孩子的口才 怎么培养孩子的气质 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漯河讲故事培训班

漯河青少儿播音主持培训班价格 漯河青少儿播音主持辅导班价格 漯河青少儿播音主持学习班价格 漯河青少儿播音主持课程费用价格 艺考热门项目

播音主持考级无论将来是否从事播音主持的专业工作

漯河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专业 播音主持等级考试 播音主持考级 播音主持师资培训 少儿口才 少儿播音主持 少儿口才考级 少儿播音主持考级 少儿口才培训 少儿口才加盟 口才加盟 播音主持加盟 教育培训加盟

漯河最专业的编播音艺考培训 小主持人训练教程

小主持人语言能力训练 小主持人训练 小主持人视频 小主持人培训学校 少儿主持人培训机构 小主持人培训学校

小主持人培训教材 小主持人培训班招生 漯河小主持人培训班招生 临颍小主持人培训班招生 舞阳小主持人培训班招生 源汇区小主持人培训班招生 召陵区小主持人培训班招生 如何改变孩子口语不清 漯河少儿艺术培训学校 艺术培训加盟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教的怎么样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学校好不好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最新优惠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师资咋样 漯河哪有少儿语言启蒙类学校 舞阳哪有少儿语言启蒙类学校 西平哪有少儿语言启蒙类学校 西华哪有少儿语言启蒙类学校 源汇区哪有少儿语言启蒙类学校 召陵区哪有少儿语言启蒙类学校 郾城区哪有少儿语言启蒙类学校

漯河哪的少儿播音主持学校教的比较好 源汇区哪的少儿播音主持学校教的比较好 召陵区哪的少儿播音主持学校教的比较好 郾城区哪的少儿播音主持学校教的比较好 临颍哪的少儿播音主持学校教的比较好 阿牛哥少儿语言培训学校贵不贵 阿牛哥少儿主持培训学校好不好 阿牛哥少儿主持培训学校教的怎么样 漯河最好的少儿主持培训学校 漯河最好的少儿语言培训学校 漯河最好的少儿艺术培训学校 漯河艺考培训学校 舞阳艺考培训学校 临颍艺考培训学校 源汇区艺考培训学校 召陵区艺考培训学校 郾城区艺考培训学校 沙北艺考培训学校

漯河最好的艺考培训学校 临颍最好的艺考培训学校 舞阳最好的艺考培训学校 河南最好的艺考培训学校 源汇区最好的艺考培训学校 召陵区最好的艺考培训学校 郾城区最好的艺考培训学校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学校的地址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学校的地点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学校在什么地方 阿牛哥少儿主持培训学校的地址 阿牛哥少儿主持培训学校的地点 阿牛哥少儿主持培训学校在什么地方 阿牛哥少儿主持培训学校的评价 阿牛哥少儿语言艺术培训学校的评价 阿牛哥少儿主持培训学校的特别之处 阿牛哥语言艺术培训学校的特别之处

篇2:少儿播音主持培训关键词长短句

——记青少儿播音主持培训湖北天门市示范课活动

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 彭志超

日前,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在湖北省天门市举办了一场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培训教学示范课活动。当地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共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承办这次教学示范课活动的是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天门市培训中心。培训中心设立在天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内,地理位置很好。虽然地处城市的中心地带,但前面就是一座公园,登楼临窗,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公园里树木葱郁,碧绿的湖水倒映着湖心岛上亭榭的影子,三三两两的游人穿梭园中。如此幽静的所在,是培训学习的理想之地。

天门活动现场

中心的负责人樊老师,精明干练,给人一种的女强人的感觉。她于今年八月应邀到北京参加了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青少儿播音主持项目说明会,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回来后就开始筹措资金,租赁房子,招聘工作人员,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了。她和丈夫都在当地中小学教书多年,深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和信任,有很好的声望和口碑,广泛的人脉关系。大家听说她要办青少儿播音主持培训中心,都从各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很多家长也冲着对他们夫妇的信任表示愿意送孩子参加他们的培训。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就把中心组建起来了,并于8月17日签约,正式加盟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培训。

主讲教学示范课的是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播音主持教学考试中心的老师,教学的对象是当地一所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示范课上,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夫和娴熟的教学技巧,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利用孩子们最喜欢的对抗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新鲜的教学内容,独特的教学方法,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忘记了一切,全神贯注地按照老师的教学节奏,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一个个的教学环节。随着教学的展开,教学效果也随之显现出来了:胆小的孩子,变得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了;顽皮的孩子,变得安静守纪了;爱出头的孩子,变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以我为中心的孩子变得有团队意识了。尤其是被选为甲乙队队长的两个小朋友,更是以身作则,尽职尽责,那种自信和神气,表现出小领导范儿。老师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课堂的氛围非常的活跃。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一个个显得兴奋异常。教学结束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不想离开。一旁观摩的家长,脸上自始至终流露着满意的笑容。

家长们的反应非常热烈。有的家长说:今天,我们在现场看到了播音主持专业培训的神奇之处,看到了播音主持培训对孩子自信心、公众感、团队意识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孩子不仅学到相关的知识,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有的家长说:从老师的教学中,我们还学到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平时我们看到孩子那些顽皮的行为觉得那是缺点,因此总是批评孩子多,表扬得少,孩子往往容易受到伤害。现在我们懂得了孩子顽皮好动,那是天性。平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教育要以表扬和鼓励的方式为主,这样能够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篇3:少儿播音主持培训关键词长短句

1少儿播音主持语言风格能力要求

1.1语言要规范清晰

语言的表达应该建立在规范清晰的基础上,由于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较弱,所以,播音主持要“讲得清晰”,让少年儿童能听懂主持人所讲的内容。

1.2内容要淡入淡出

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平易近人,尤其是话语,主持人用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少儿体会到关爱,自然轻松地理解和接受主持人的观点。

1.3语言表达口语化、社教类化

孩子们在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有独特的语言运行方式,喜欢用一些叠声词汇、拟人化的语言,如“嗯”“啊”等助词,所以,主持人应掌握此类语言,尽量多用口语词,并且,主持人的口语词汇应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尽量避免用华丽、生僻的词。男主持人更应该注意,不仅要掌握语言特点且要避免过于天真。比如大家熟知的董浩叔叔,他的语言风趣、幽默,又能结合社教类特点。

1.4语言要与节目相融合

播音主持在节目中应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吸引小朋友,使其加大对节目的关注度,节目的语言风格要融入到节目中去,不能为增加观众的兴趣而出现低级趣味等现象,这样会使节目整体内容表现突兀。

2当前我国少儿播音主持语言风格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亲和力,沟通不畅

有些社教类播音主持过于注重灌输知识,亲和力欠缺、语言教条化。受众在心理上排斥主持人,也不愿收看整期节目。许多播音主持使用缺少创意的词语,语言生硬,缺少节目应有的亲和力,与观众没有沟通交流。

2.2语气不当

有的播音主持在节目中所使用的语言过分夸张,甚至在节目中大吼大叫。另外,有些主持人特别做作,语气使用不当,整个节目给人非常别扭的感觉。因此,少儿主持人要注意自己的语气。

2.3应变能力不足,导致节目质量不高

如果节目主持人没有快速反应的能力,既会影响即兴语言的表达,甚至会出现笑话。很多播音主持在录制过程中,遇到与观众交流的环节,表现出应变能力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节目氛围尴尬。3提高少儿播音主持语言风格的方法

3.1提升语言的亲和力

播音主持所能展示给观众最直观、最形象的东西便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亲和力。主持人要想做好一档节目,亲和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主持人的一项能力。有了亲和力,人与人之间才会产生心理相容的感觉,保持更加愉快和融洽的气氛。要很好地体现出亲和力,就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如态度亲切的交流、自然的表演、加上简洁的解说等。

3.1.1注意称呼

在称呼上要注意不要直呼其名或起外号,切记不要使用一些带有外貌上贬义的称呼,如“小胖墩”等。而应称呼“我们”,尽量避免说“你们”。尽管“我们”这个词和“我与你们”指的范围和内容是一样的,但带给观众的感受有着很大的差别,显示出主持人和观众是一个团体的感觉,使人心里觉得非常亲近。

3.1.2注意细节、给予夸奖

主持人在和受众沟通交流时,应多使用肯定的赞美之言。对于受众的发言,要耐心倾听,抓住细节,从中找到优点,给与适当的赞美,增强受众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荣誉感,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交流活动。

3.2注重感情色彩

少儿播音主持的语言要以情为先导,应尽可能多地为受众传递快乐,教给他们良好的情感、知识、教育。观众不是用来做节目的道具,他们是节目的主角。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要面对面、直接、平等地沟通和交流,拉近观众与社教类节目的心理距离。

3.3增强现场应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主持人要想充分把握节目,在节目录制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稿件和节目音像资料,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录制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主持人要有心理准备,并做好准备措施。主持人不单只是坐在直播间里主持节目,还要多参加节目的实践活动,学习采编知识,参与节目制作,熟悉整个节目的流程,更好地组织节目内容。

此外,节目主持人还要具备较高的临场应变能力,能够把控节目现场。社教类节目的受众是少儿,他们的言行和思维与成人不同,无法按照节目的预先规划进行,而且他们并不明白节目录制的含义和形式。因此,在节目录制中,常会发生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做出没有预计到动作,说出没有预计到的语言。这时候,主持人就要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及时应对这些意外事件,掌控节目现场的局面,及时进行弥补,确保节目能顺利进行。

4结语

主持人要想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就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循序渐进提高自我,这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的,也不是单单学会一些语言表达技巧,就具有较高的语言能力了。只有在工作中学习和磨练,增强语言基本功,才能全面提高主持人的素养。播音主持除了要具备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听众的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学会用观众的思维方式与观众进行心灵沟通。

参考文献

[1]李雪.浅析少儿播音主持的语言能力[J].青春岁月,2013(13).

[2]谢静.略谈少儿播音主持的语言风格[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6).

[3]江南,庄园.播音主持的语言风格[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4).

[4]刘春蕾.试论播音主持语言的表演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6).

篇4:少儿播音主持培训关键词长短句

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讲师 金道鑫鑫

今天,我给大家讲课的题目是《表演训练》,主要就什么是表演、为什么要学习表演、学习表演有什么好处等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和训练。因为是表演课,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会安排大家轮流上台来表演,因此按10人一组,把大家分成五个组。

一 什么是表演

现在请第一组上台来做表演。至于表演什么和怎么表演,不作规定,你们自己定。

第一轮的表演结束了,你们表演得很好。现在有一个问题请你们思考并回答:你们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有的说自己阳光帅气、有的说自己是贤妻良母,有的说自己是热爱生活的人,有的说自己是特别有爱心的人,有的说自己特别喜欢玩,有的说自己爱静不爱动......那么现在请所有的人闭上眼睛,好好地问问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不要说出来。开朗的、内向的、内心阳光的、很有主意的、有目标的,等等,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清楚了就可以睁开眼睛了。

现在请第二组上台来做表演。第二组有一个规定的情境,那就是“十年之后”。大家先商量一下,你打算十年之后演一个什么样角色。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首先你们要定好场景在哪里,菜市场?公司?咖啡厅?如果10个人一起上场,场景应该是一样的,不能混乱。第二,十年之后是什么样子?演员都是有局限性的,刚才让大家想一想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好人,就演不了坏人;你是一个专情的人,就演不了三心二意的人;你是一个天天围着家庭转的人,就演不了企业家、政客那种勾心斗角、相互欺诈的角色。所以你们在表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场景和自身的人物性格。

第二组表演的是十年以后的一家三代人,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虽然有一些矛盾纠结,但总的来说是幸福的一家人。大家表演得很不错。现在请台上的10 个人想一想并回答:跟自己反差最大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的人?比如说,你是一个特别内向的人,平时总爱呆在家里看看书、看看电视什么的,因此跟你反差最大的那个人就是天天出去玩,不着家的人。刚才大家都说了跟自己反差最大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现在请所有的人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买彩票中了5000元奖,你自己以及与你反差最大的人物角色分别会怎样处理。

现在请第三组上台来。第三组的表演有一个题目,叫《坟冢前》。

第三组的表演也非常好。现在我们已经表演了三个小品,第一个是集体小品,第二个是《十年之后》,第三个是《坟冢前》。其实,第一个是最难的,第三个最简单。因为第三个有规定的情景,有题目,大家的表演就有了方向、有了内容,很容易知道该怎么演。而第一个小品因为什么都没规定,随便演,反而大家感到不知所措。当我们在演第二个小品《十年之后》时,就有了一个支点,我们就可以将十年前和十年后做一个对比,就可以去找表演的感觉。到了第三个小品《坟冢前》的时候,就彻底找到在舞台上表演的依据了。这也就是说,当心里的东西越来越充实的时候,你在舞台上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就会觉得表演是一件很有乐趣、很享受的事情。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第三个问题:我心中最完美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我们边表演边思考、回答了三个问题: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和我反差最大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的?我心目中最完美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三组人在先后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时候,一组比一组说得多。为什么?这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形象。形象越来越具体,表述就越来越长。当讲到自己的形象的时候,只把自己好的一面表述出来,不好的一面就不愿意展现给大家。但当说到别人的时候,别人跟我的反差就大了,会把一些不好的往别人身上安。在说到自己最喜欢的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的时候,如爸爸、妈妈、孩子,就会滔滔不绝。这就是表演。表演就是在心里要有个心像,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心里面的东西是一个特别好骗的事情,你跟你的心无数次地说什么,这个心就慢慢地承认了,就相信了,当你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时候,就成了那么回事了。这就是为什么称之为戏剧、称之为影视作品。

那么什么是表演呢?定义特别多。我觉得莎士比亚有句话特别好:“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这句话对什么是表演阐述得很精辟、很透彻。我认为,从我们出生一直到老去,在整个人生长河中,我们除了独处的时候,其他的时候都在表演。如你们听我的课是一种表演,我给你们上课是一种表演;领导们开会是一种表演,回家也是一种表演;对待自己的父母是一种表演,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表演。表演贯穿我们人生的各个阶段,不管什么场合,我们都是在表演。有时我们意识到这种表演,有时我们意识不到这种表演。意识不到这种表演的时候就是本真,自己就是另一个自己的直接呈现。但是当我们意识到在表演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这个事情铺陈得更好。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表演-表演贯穿于我们人生的各阶段和各个方面。

二 教授表演的两种途径

我认为,教授表演有两种途径:一是学生比划你来猜。即学生表演,老师点评;二是请你跟我这样做,即老师怎样做,你学着怎样做。两种方法,殊途同归,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这里我给大家示范表演一段台词,这是《王昭君》中的一段独白《说马》:“真正的好马,马头就是王,要正,要方。眼睛是丞相,要神,要亮。脊背骨是将军,要硬,要强。肚子是城池,要宽,要张。四条腿是王的命令,要快,要长。两耳像劈开的竹管,要光而钢。皮毛像太阳下的管子,闪、亮、光。这样的马不乱吃,不乱动。骑上去它不狂奔不乱跑。但是在宽阔无边的草原上,它驰骋起来千里万里,像风似地飞过,在它的眼里,没有不能到的地方。这才是生死可以相托的好马!”

三 语言的重要性(表演中的台词基本功)

在表演中,台词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话剧舞台和影视作品中,语言是交待情节、提示思想、刻画人物、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

现在请第四组上来,练习说“我信你”三个字。“我信你”这三个字应该怎样说呢?说这三个字的时候,重音在不同的字上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不会说。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情况下重音在“我”,什么情况下重音在“信”,什么情况下重音在“你”。想完了以后二人一组各说一遍。

生活中语言具有趣味性,在说“我信你”的时候,把重音放在不同的字上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我们在表演说“我信你”这三个字的时候,要突出内心的感觉,就是“我到底信不信你”。如果“我真的信你”,那重音就在“信”字上;如果“大家都不信,就是我信”,那重音在“我”字上;如果“我不信别人”,那重音就在“你”字上。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内心情感的流露。所以我们语言的轻重缓急,都是在需要的时候由内心出发去掌握的。

现在请大家朗诵一首古诗《登鹳鹤楼》,并且根据这首诗的意境把它排练出来,你们10个人每个人在其中都要有角色。排完了以后你们再把这首诗“吟”出来,因为古诗是用来“吟”的。你们先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太阳是什么颜色?山是什么样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入海流”又是什么样子的?“欲穷千里目”又是什么感觉?等等。好好体会一下诗的意境,然后再把它吟诵一遍。

刚才大家都吟诵得很好。如果诗歌都这么读,一定会有一点感觉。为什么要练诗歌?一是体会古人当时的心境,还有就是练口齿的清晰度。所以我们平时要多练习吟诵古人的诗词。

四 解放天性练习

下面请第五组人上来做“大西瓜,小西瓜”练习。要求:一边说“在西瓜、小西瓜”一边用划,说“大西瓜”的时候,手要比划成“小西瓜”的形状,说“小西瓜”的时候,手要比划成“大西瓜”的形状。然后加大难度,往下传递,上家给下家一个“西瓜”,下家必须反着说、反着比划,错了做就算输。

现在这一轮的练习和表演做完了。我们做这些练习,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解放天性;第二个目的是练习内心的专注度。即你在表演时要专注自己怎样做,不要想着怎么去揣度别人的想法。如果在练习时没有杂念,你就不会有失误或者减少失误;如果你有了杂念,总想着怎样去揣度别人的想法,让别人去失误,那失误的恰恰就是你自己。

篇5:少儿播音主持游戏

1、谁的声音最特别

游戏目的:练习学生的听觉和注意力。

游戏要点:学生声音不能过高过大。

游戏玩法:学生分组,几组学生一起背诵熟悉的诗歌或者绕口令,让猜的学生听各组组员的声音,被猜中的学生自动退出游戏。

2、五彩缤纷任我说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色彩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游戏玩法: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对于颜色特别敏感。可以以颜色为主题玩几个游戏。

比如:(1)可以让学生举例在哪里看到过绿色,绿色的作用,绿色还可以用在哪里。(2)给出几个图形,让学生说说应该图什么颜色,涂颜色之后这个图形变成了什么?

3、小小辩论员(主题——我爱我家)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篇6:少儿播音主持

一、本课程性质

艺术修养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美的教育包括各种门类的艺术教育,其中包括语言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等等。而所有的这些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就是语言艺术。因为与其他的艺术门类相比,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接触最多、使用最多、得益最多的便是语言这门艺术。

所以从广义上来说,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最终教会孩子的不是简单的技巧,而是艺术,是审美,让大家在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所在。

通过我的实践证明,语言和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词语的记忆效果、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本课程教学目的

1、通过主持训练是孩子练习标准的普通话,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

2、通过表演技巧训练,锻炼孩子的胆量,气质和修养。

3、通过情景剧或小品、朗诵作品的排练,让孩子与别人合作,是孩子具有合作精神、团体精神。

4、通过舞台的实践演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舞台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和现场应变能力。

三、本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课堂上积极活跃,勇敢发言,不拘束,不刻板。

2、用心听讲,用爱播讲,认真对待每一遍稿件

3、按时完成随堂作业,并能够创造性地发挥。

4、关心你的父母,团结你的同学,尊重你的老师

儿播音主持培训教案1.准确规范

2.播音吐字应准确规范,这是首要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是因为我国的语言传播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向全民推广普通话的重要责任。要做到准确规范,就要按照普通话的标准发音,每个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都要准确无误。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努力提高发音质量,改正那些一般人不易察觉的细小的发音问题,取得比人们日常口语更好的效果。可以说,播音吐字所要求的准确规范比一般人所理解的要更为严格和精细。

2.清晰集中

字音清晰是播音吐字的又一明显特点。清晰的播音吐字具有良好的穿透力。吐字清晰以发音准确为基础,但准确并不能代替清晰。清晰的吐字建立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音技巧之上,而不是提高音调或加大音量所能奏效的。发音集中可提高字音的清晰度——这也是积极的发声状态的反映。同时,声音集中还便于话筒吸收,提高发声效率。在使用小音量或播讲环境较为开阔、嘈杂的情况下,发音集中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3.圆润饱满

吐字既要准确清晰,又要圆润饱满,前者关系到“字正”,后者关系到“腔圆”。圆润饱满,就是要有比较丰富的泛音共鸣,使字音悦耳动听。这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我国传统说唱中的所谓“吐字如珠”,就是对吐字圆润饱满的形象描绘。当然,“腔圆”也好,“珠圆玉润”也好,都是形容字音的优美动听,但必须注意的是,圆润是以字音准确清晰为前提的,不可为追求声音优美而损害了字音,不能因为追求“形”而丢了“神”。

4.流畅自如

字音只有进入语流才能传情达意。播音吐字必须灵活自如,轻快流畅,才有助于表达。如果字音咬得过死,一字一板,不仅雕琢痕迹明显,听起来不自然;而且还会使语流滞涩,影响语言表达的顺畅。日常生活当中的说话有起伏变化,播音吐字也要遵循生活语言的规律: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该强则强,当弱则弱。这样,语言才能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水的声音听起来总是悦耳的。

吐字流畅自如与吐字准确、清晰、圆润看似矛盾,其实是相互统一的。准确、清晰、圆润是就整体而言的,它们构成了播音吐字的基本特点;但是作为“说”的语言艺术,播音需要使语言尽可能自然流畅,贴近生活。如果每个字都保持同一发音方式,都要达到同一标准,那么,播音语言就会成为一种脱离生活的“字话”。而为了避免沦为“字话”,就非常需要在播音实践中强调吐字应该富于变化,要根据表达需要的不同而“活用”,克服由于片面认识造成的吐字刻板僵死的吐字方式。

二、基本技巧

广播播音吐字有多种技巧,熟练掌握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一个合格的播音员得掌握以下吐字技巧:

1.字头有力,叼住弹出

从语音角度看,字头包括声母和韵头。韵头和声母结合得十分紧密,直接影响声母发音时的唇形,韵头是声母到主要元音(字腹)之间的过渡性成分,因此要注意“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韵母)对声母的影响,发音时做到声母加韵头一步到位。

字头发音又称“出字”,一般要求成阻有力,除阻轻捷。所谓“叼住”,是指声母的成阻部位要准确,又要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形成有力的阻气、蓄气。叼字的力量应集中在唇舌的纵中部,而不能满口用力。所谓“弹出”,是指声母除阻要轻捷,具有弹动感,不粘不滞,不拖泥带水,不使拙劲。

就像“叼”字本身所体现的那样,“叼”要用巧劲儿,“噙字如噙虎”,不能过松或者过紧。叼住了,才能弹发有力,并带动整个音节,使之响亮清晰。字头发音口腔相对闭合,具有阻气、蓄气作用。如果叼字无力,气息会大量流失,影响到字头和整个音节的力度。但如果叼字过死,也会使发音显得笨拙。所以,字头成阻和除阻的力量既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字头发音时强调“叼”的感觉,并不能把“吐字”简单地理解为“喷吐”,过分向外用力。只有“叼”才能和取气、共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照搬说唱艺术的“喷口”,容易造成字散、声塌、气竭等问题。

字腹饱满,拉开立起

字腹在整个音节中明显突出:一方面,它作为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开口度最大,因而比较响亮;另一方面,它的发音较完整,持续时间较长,给人的听感显著。一个音节的发音能否达到“玉润珠圆”,与字腹有密切关系。

“字腹饱满”指的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发音清晰、共鸣充分,字音随着口腔的由闭到开好像“立”了起来,因而又称“立字”。“拉开”,指字头“弹出”后应迅速打开口腔,使气流在口腔内形成较丰富的泛音共鸣。口腔开度要大,应有竖着展开的感觉。“立起”,指主要元音的发音要占据足够的时间,使其响亮、圆润,在听感上形成字音立起来的饱满感。结合声束向硬腭前部的流动冲击,有字音“挂”于上腭的感觉。“立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个音节里突出字腹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字腹的发音是在滑动中完成的,即使是单韵母,其发音动作也要在本音位范围内做轻微移动,不可僵死不变,复韵母的滑动感更为明显。有人以为字腹发音要保持一种固定的状态,这是不对的。此外,字腹的发音不可横咧,那样口腔就难以拉开,字音就会发扁;字腹也不可过分拉长,那样会造成拖腔唱调。

字尾归音,趋向鲜明

字尾处于音节的末端,是发音过程中力度逐渐放松、气息逐渐减弱、口逐渐闭合、声音逐渐停止的阶段,如果归音不到位,会影响字音的完整性。与出字、立字相比,归音的难度更大一些。

“字尾归音”是指字尾部分应发音完整,不能虎头蛇尾,只顾字头、字腹,不顾字尾。“趋向鲜明”首先是指唇舌动作要“到位”。如韵尾i,舌位应抬到一定高度;韵尾u,唇型应收圆;韵尾

n,舌尖要收到上齿龈,并阻住口腔通道,鼻音一出立即收声;韵尾 ng,舌根应收到软、硬腭交界处,并阻住口腔通道,鼻音一出立即收声。其次,“趋向鲜明”还要求声音“弱收”。所谓“弱收”是指字尾发音时唇舌力量渐弱,声音简短,点到为止,不像音素单发时那么紧、那么长。对于开尾音节收音时的喉关闭动作,也应注意渐弱收止。

字尾发音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归音。这往往是由于吐字时只注意了声音的响亮,没注意音节的完整,忽略了气息和声音处于衰落阶段的字尾,造成“半截字”。也有的人矫枉过正,把字尾收得过紧、过强,违反了发音的生理规律,听起来僵硬呆板,势必影响吐字的流畅及语言的节奏。这两种情况都是实际播音吐字中需要注意的。

吐字的整体处理——“枣核形”

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构成了字音的整体,人们形象地将其描述为“枣核形”。这个“枣核形”以声母为一端,韵尾为另一端,以韵腹为核心。从发音时口腔开度的变化来看,正好是由闭到开再到闭的过程,两头小,中间大;从时值来看,又是两头短中间长。

“枣核形”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在咬字器官各部分不断滑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并非由字头,跳到字腹,再跳到字尾。因此,整个字音要有滑动感、整体感。为了达到这一点,最主要的是要有气息的支撑。吐字时,嘴里要蓄满气,才能使字音结实、有光泽。否则,字音是不会饱满圆润的。因此,“字头取气”十分关键。

“枣核形”既是吐字归音的一种规格,又体现了清晰集中、圆润饱满的审美要求。它作为吐字技巧训练,对于发音的规格化是必要的。但是在语言表达中,“枣核形”应有所变化,拉长或缩短,这样才有助于思想感情的传达。如果“枣核形”一成不变,字字如出一辙,必然会削弱广播语言的表现力,破坏广播语言的节奏感,以致影响到广播内容的表达。

第二节 发音技法训练

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在播音和主持时,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可以说,要控制声音,驾驭语言,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

所谓“控制气息”,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在生活中,人们的本能呼吸是浅呼吸,即只作胸部呼吸。播音或主持时,用这种本能的呼吸方法发音,时间一长,声带就会疲乏,声音就会嘶哑。而胸腹联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横膈膜处,即一般人系腰带的地方。它一般采用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的气,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张。此时,腹部有发胀的感觉。随着小腹逐渐收缩,气息也从小腹深处涌上来,推动声带发音。通过这种方式发出的声音不仅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保持整句话的声音都饱满圆润。与此相反,如果一吐气横膈膜就塌瘪,那么,气息就会像破了的皮球一样迅速泄掉,声音也就会失去气息的支持。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没有气息支持,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就会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而呼吸本身很费力,声音也难以持久。关于呼吸的训练下一节会专门讨论,以下介绍气息训练的几种方法。

1.软口盖练习法

最常见的是“闭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时故意不张开嘴,而是强制用鼻吸气、呼气。

2.压腹数数法

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压上一摞书,吸足一口气,开始从1往后数。这是对气息输出作强制训练,以达到增强腹肌和横膈膜的控气力度的目的。做这个练习时,开始阶段压的书可少些,逐渐增加,即循序渐进。为了不占有工作中的时间,可利用睡前做这个练习。

3.气声数数法

先吸足一口气,屏息数秒,然后用均匀的、低微的、带有气息的声音从1开始数数,就像是说悄悄话一样。和压腹数数法一样,在开始阶段可数得少一点。不过应注意,数数时尽量不撒气、不漏气。

4.跑步背诗法

平时跑步出现轻微气喘时,可背一首短小的古诗。开始训练时可两人配合进行,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背诵时,要尽量控制不出现喘息声;一首诗背完后,要调节呼吸,然后再继续进行。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激烈运动时不可进行此项训练。

5.偷气换气法

选一篇或一段长句较多的文章,用较快的速度读下去;在气息不足时,运用“偷气”技巧,读后确定最佳换气处。所谓“偷气”,是指不要边发声边吸气,而是要用极快的速度,在不为人觉察时吸入部分气流。而换气,宜口鼻并用,以鼻为主,掌握时间差,使气流充沛有力。

用气推声的发音方法虽然可以省力,但要发出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响亮悠远的声音,还必须在用气推声的基础上,学会共鸣的发声方法。因为生理学家告诉我们,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讲话音量的5%,其他95%的音量,则要通过胸膛、头腔、口腔、鼻腔所组成的共鸣器放大产生

人的声道主要共鸣器官有口腔、胸腔和头腔。这三个共鸣器的作用各有其妙处:口腔共鸣能使声音结实清晰,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头腔共鸣能使声音高亢明亮。但是,在没有经过正确的共鸣腔训练的情况下,一般人存在许多共鸣发音的弊病。

① 白声——共鸣位置过分靠前,口腔没充分打开,好像只用嘴皮子说话,因而声带发出的声音形不成共鸣。

② 音包声——音位靠后,喉头张开得太大,结果声音很响,但声母不清。这种弊病俗称“喉音过重”。

③ 鼻音太重——由于软腭下垂,舌根抬起,阻挡了咽喉与口腔的通道,声音大部分从鼻腔里出来。这也俗称“鼻囊鼻子”。

这些弊病可以通过训练得以纠正。以下介绍几种简单而实用的共鸣训练方法。

1.口腔共鸣训练法

采用张口练习法。可用惊吓张口、半打哈欠、吞咽食物张口等方式来练习口腔张口,在气推声之前吸气和同时打开口腔立即发音。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口腔共鸣的发音效果。

2.胸腔共鸣训练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的准备,在气推声的同时,胸腔打开,像雄鹰展翅的感觉;或者,做扩胸动作,体会胸腔打开,如同手风琴的风箱张开的原理。多次反复练习就能获得胸腔共鸣的效果。

3.头腔共鸣训练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练习“凝目远视”。这也就是在气推声之前,先凝目远视并提小舌头,同时用气推声。它有两种效果:一是使头腔共鸣器官——鼻窦、额窦、蝶窦等器官张开,一是“提小舌头”,即软腭提起,打开咽腔。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头腔共鸣效果。

在分别做过三个共鸣器的共鸣训练之后,最后还需将三种共鸣方法融为一体:在前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做到从肚脐到口腔保持气息的畅通无阻,头腔、口腔、胸腔一齐打开,再用气推声,这样,就能获得“混合共鸣”的效果。这时候的声音,听起来就会响亮达远。

需要指出的是,共鸣方法虽有良好的效果,在具体运用时,还应根据播音或主持时的具体感情需要,在混合共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强其中一种共鸣的成分,以使播音或主持更符合情境。一般说来,表现热情要加强头腔共鸣,表现沉痛要加强胸腔共鸣,一般叙述要加强口腔共鸣。

三语调训练

语调是语言表达中的第二大要素,是语言表达的第二张“王牌”。它看起来很简单,即说话的腔调,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每个句子都有语调,恰当地运用语调,能有效地润色语言,促进思想沟通,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明确,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学会运用语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讲解语调训练方法之前,有必要弄清楚语调本身的一些特点。

形成语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内容和感情态度。而在一般情况之下,人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态度,有一种基本状态,并不会出现大的起伏。这也就是说,语调的变化,是在一种基本语调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语调是在中音区进行的。那些表现高昂、激越、紧张、热烈、愤怒、仇恨等情绪的语调在高音区进行;而那种表现低沉、悲哀、凄凉、沉痛等情绪,一般在较低音区进行。

这种划分是相当粗略的。事实上语调起伏变化万千,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形式。为了便于练习,我们可以把基本相似和大体相同的语调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 升调——指情绪亢奋,语流运行状态由低向高,句尾音强而向上扬起。它一般用于提出问题、等待回答、感到意外、情绪惊恐;中途顿歇,全句未完;发布命令,进行号召等。

② 降调——指情绪稳定,语流运行状态由高向低,句尾音弱而下降。它一般用于陈述句、肯定句、感叹句、祈使句等。

③平调——指情绪沉稳,语流运行状态基本平直,句尾和句首差不多在同一高度。它一般用于庄重严肃、踌躇迟疑、冷漠淡然、思索回忆等句子中。

④ 曲调——情绪激动或情感复杂,语流运行呈起伏曲折状态。或由高而低再扬起,或由低而高再降下,或起伏更大。多用于语意双关,言外有意,幽默含蓄,讽刺嘲笑,意外惊奇,用意夸张等语句中。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谈谈语调的训练。一般的语调训练包括以下内容:

1.把握重音

重音也叫重读。在口语表达中,它有强调重点、突出主要情感的作用。语句中的词语在语义上并不是完全并列、同等重要的,它们有主次之分,有轻重之别。表达者有意对那些重要的语词或音节加以强调和处理,这些词语或音节就是重音。

把握重音的关键是找到重音的确切位置,这就需要明确讲话的重点,弄清话语主旨,真正把握每句话的表意重点——表意的重点词语往往就是重音的位置。同一句话,由于重音位置的移动,表意的重点就会发生变化。比如“今天我来这儿讲课”这句话,重音不同,语意就不同: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明天不来)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不是别人来)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明天在别处讲)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不是来聊天)

由此可见,重音的位置对语意有重要影响。正确使用重音,是准确表情达意的关键。

2.巧设停顿

停顿是指语言顿挫。它在口语表达中至少有两个作用:首先,停顿起着标点符号的作用,它作为话语中换气的间隙,既是表明上句话的结束,又是下句话的前奏,以此加强语言的清晰度和表现力。其次,停顿能使口语抑扬顿挫,它以间歇的长短、一定时间单位里次数的多少,形成讲话的节奏,给人以韵律美。

和重音一样,停顿的位置不同,一句话表达的语意往往也会不同。比如“她了解我不了解”这句话在不同的停顿之下就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她/了解我不了解?(问是否了解自己)

她了解/我不了解。(承认自己不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不承认自己不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想证实她了不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不相信别人了解)

她了解我不/了解。(明白别人了解)

可见,停顿要得当、得体,应当根据传情表意的需要合理设置停顿。巧设停顿可造成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让人觉得“此时无声胜有声”。训练有素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往往善于利用语句的停顿,让听众去思索、回味和期待,以获得理想的语言效果。

但凡事都有两面。以停顿的一个常用技巧“停连”为例。“停连”是指表达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有断有连,能扣人心弦。但是当断不断,会语序纷乱;该连不连,会语意难全;所以,停顿切不可随意为之,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善用语调

语调分为升调、降调、平调和曲调4种。和重音、停顿一样,同一语句由于高低升降的不同,可以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和意义。因此,在发音训练中,应有意识地结合4种语调的不同特点进行训练,以使自己的发音具备更强的表现力。

四节奏训练

口头语言的节奏,是指因思想感情的起伏而激起的音势强弱、语速快慢的变化。语言节奏的处理,既是播音员(主持人)感情的表露,也是播音员(主持人)思想水平和涵养的表现。实践证明,语言的节奏速度同说话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随着说话时思想感情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声音的节奏速度也不断变化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轻快,有的凝重,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急促,有的舒缓。

而人们在表达欢乐、兴奋、惊惧、愤怒、激动的思想感情时,语流速度一般较快;在表达忧郁、悲伤、痛苦、失望或心情沉静、回忆往事等心理活动时,语流速度一般较慢。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就应该结合思想情感的不同状态,说出语言的不同节奏。

为了更好地进行语言节奏的训练,以下对语言节奏的类型做简单介绍。

① 轻快型——语调多扬抑,语音多轻少重,语句多连少停,语流轻快活泼。如孙犁的《荷花淀》中水生与媳妇们嬉戏的一段,就属于这种类型。

② 凝重型——语调多抑少扬,语音多重少轻,语句多停少连,语流平稳凝重。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属于这种类型。

③ 低沉型——语调压抑,语音沉痛,停顿多而长,音色偏暗,语流沉缓。如柯岩的《一月的哀思》就属于这一类。

④ 高亢型——语调高扬,语音响亮,语句连贯,语流畅达。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都属于这种类型。

⑤ 舒缓型——语调多扬,语音多轻,气息畅达,声音清亮轻柔,语流舒展,如峻青的《秋色赋》就是这种类型。

⑥ 紧张型——语调多扬抑,语音多重少轻,语气强而短促,语流速度较快。如山东快书《武松打虎》一段就属于这一种。

以上6种即是语言节奏的类型,事实上,训练的方法也蕴涵其中。要掌握语言节奏,首先就要掌握台词的基本节奏,然后再根据台词内容而调整节奏,使节奏同内容和谐一致,以便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第三节呼吸技巧

人们常用“气乃声之本”来形容气息与声音的关系,这表明呼吸在发音过程中起着提供动力的作用。呼吸状态好,气息流畅,说话的效果自然会好;若呼吸状态不好,气息不流畅,则会造成许多发音和用声上的问题。因此,掌握适当的呼吸知识和呼吸技巧,对播音主持的口才很有帮助。

一.电视播音对呼吸的要求

电视播音具有可视性,观众要么可以直接看到说话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要么可以看到与话语有联系的画面。它对呼吸的要求与播音主持使用的语言类型有直接关系。

在电视新闻播音中,新闻稿多采用组织严密、简练明确的新闻语言,语句结构较为复杂,句子也往往较长。它要求播音员吐字清晰,并有饱满的气息支持连贯的发音。播音员应有较强的呼吸能力,以提供较强的气息量和较长的呼气时间。另外,电视新闻播音吐字工整,声音起伏不大,要求呼气稳定,气流忽大忽小会使发音飘忽不定。归纳起来,电视播音主持应当在呼吸方面具有这样一些能力:

① 呼吸气流量较大,有较大肺活量;

② 有较强呼吸控制能力,呼气稳定,持续时间长;

③ 能够在播音和主持中灵活运用不同呼吸方式。

对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除了播报新闻,还应尽可能地参与许多更接近生活的节目。比如采用接近口语的讲述方式主持一些交谈节目。在这类节目中,语言感情色彩变化常常很丰富,播讲方式也较为随便。语言的这种特点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灵活变化的语言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呼吸方式的多样化和呼吸的灵活性。

二.三种呼吸方式

人的呼吸有3种基本方式: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与胸腹联合式呼吸。它们各有其特点。掌握它们的特点,特别是胸腹联合式呼吸的特点,对播音主持很有帮助。

1.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活动带动肺扩张或收缩,形成吸气和呼气动作的呼吸方式。膈肌因其位置处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又被称为横膈或横膈膜。腹式呼吸在吸气时,膈肌收缩。于是,朝胸腔凸起的横膈收缩向下,趋于平直,在横膈带动下,肺被向下拉动扩张,气流吸入。呼气时,膈肌放松,横膈膜回弹,气流在挤压作用下从口鼻腔呼出。这种呼吸在呼吸过程中腹部会有明显起伏,因此被称为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人的自然呼吸方式,膈肌的活动是不受大脑意识支配的自律性运动,人在出生之后就具有这种呼吸能力。我们在生活语言状态发音时使用这种呼吸方式。由于这种呼吸方式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它在呼吸过程中缺少控制,发音时间不长,气流也不够稳定,但这种呼吸气息放松,声音自然,感情色彩较为丰富。再者,由于膈肌有较大的活动余地,因此,腹式呼吸可以有较大的气息变化幅度。

有人认为腹式呼吸吸气量小,在播音中没有使用价值,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生活语言中使用的腹式呼吸,由于话语较短,气息需求量小,呼吸深度不大,有较大的呼吸潜力并未被使用。腹式呼吸放松、自然,且呼吸可有较大范围的变化。因此在语句简短的讲述类节目中经常用到。当然,播音时若使用腹式呼吸,呼吸的气息量要比日常口语大。

2.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以胸廓扩张或收缩带动肺部扩大或缩小形成呼气和吸气的呼吸方式。在人体中,除了横膈活动带动肺扩张之外,肺还可以在胸廓的作用下横向扩张。胸廓是指由肋骨和附在上面的肌肉组织构成的桶状结构,它环绕着胸腔。肋骨构成胸廓的框架,附着在肋骨之间的肋间肌肉可以通过不同的收缩方式改变肋骨的位置,使胸径扩大或缩小,以此带动肺向四周扩张或缩小,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气息量较小。一般情况下,胸式呼吸往往是腹式呼吸的补充。正常呼吸时,如果横膈的下降没有受到阻碍,应该是先有腹式呼吸。当横膈下降到一定程度,下降阻力变大时,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吸气,这时,作为对腹式呼吸的补充,胸廓的扩张才能明显。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呼吸是以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出现单纯胸式呼吸常常预示着横膈下降严重受阻。这种状态往往是非正常的。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造成以胸式呼吸为主这种非正常呼吸状态的最常见原因是心理紧张。紧张会使身体的各部分肌肉处于绷紧状态,腹部肌肉的紧张收缩,会使腹腔压力增大,造成横膈下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胸廓作用明显加强,形成以胸式呼吸为主的呼吸状态。消除心理紧张,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是避免胸式呼吸的主要方法。除了心理紧张,进食过饱、吸气时收腹过度、不正确的身体姿势等也会造成以胸式呼吸为主的呼吸状态。

胸式呼吸还会出现在某些强烈的情绪状态中,当人们处于兴奋、恐惧、惊喜等状态时,身体的肌肉组织会呈现紧张状态,这时,横膈下降也会受到阻碍。在表现这些情绪色彩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胸式呼吸,以丰富语言的感情表现力。

3.胸腹联合式呼吸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横膈升降与胸廓扩张收缩相结合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使用,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呼吸方式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有意识地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可以满足播音气息量大、进气快和发音时间长的需要,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应当掌握的基本呼吸技巧。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的呼吸方式。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它利用腹式呼吸吸气量大和胸式呼吸的补气作用,尽可能加大吸气量,呼气时,则利用适当的控制手段,保持呼气的均匀,增加发音时间。

胸腹联合式呼吸可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① 吸气

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这样可以提高吸气速度。当发音速度较快时,用于换气的时间常常很短暂,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缩短吸气的时间,以保持语句的连贯。吸气过程可采用两种控制方式。

一种是,当吸气时间比较充裕时,可采用先腹式、后胸式的吸气方式,运用这种吸气方式,腹部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先利用横膈下降吸入气息,待小腹有膨胀感后,再利用胸廓的扩张进一步吸入气息,这时,两肋有张开的感觉。我们在深吸气闻花香时常使用这种吸气方式。

另一种吸气方式是在吸气时小腹适当收缩,保持腹部略微向上的压力,然后膈肌下降,吸入气息。由于膈肌下降时遇到阻力,胸廓会采取扩大胸径的方式吸入气息加以补偿。于是,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同时动作。这种吸气方式如控制得当,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吸入较多的气息。较为急促的呼吸状态常使用这种吸气方式。

这两种吸气方式可称为“顺序吸气法”和“同时吸气法”。在需要较大气息量,但语言状态较为放松时,我们可以使用“顺序吸气法”;在需要较大气息量,语言状态较为紧张、急促时,我们可以使用“同时吸气法”。这两种吸气方法可以根据播讲的需要灵活使用。播音使用的胸腹联合式呼吸,吸气时腹部肌肉应保持略微收缩,并非完全松弛。腹部适当收缩可为呼气发音做准备。

② 呼气

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呼气阶段是整个呼吸过程的关键。为了保持较长的呼气时间和提供稳定的气流,通常在呼气时采用肌肉力量对抗方式控制气流的呼出,而不采用单纯膈肌放松回弹方式控制气流。

在人的身体中,常常用两组作用力相反的肌肉控制某一器官的运动,当我们在做微小的精细动作时,两种作用相反的肌肉可以同时产生作用力,利用两种力的力量差控制运动量,使器官做精细的运动。呼气时,可以利用放松膈肌,使横膈回弹的方式产生气流。但这种呼气方式产生的气息不稳定,缺少力度,用于发音不易控制,声音会先大后小。

另一种呼气方式是采用肌肉力量对抗控制呼气。首先,在吸气阶段就让腹部肌肉略微收缩,做好呼气准备。这种收缩力量很小,收缩力量过大会影响膈肌下降和气息下沉,造成吸气量减少。进入呼气阶段时,腹肌收缩力量加大,产生向上挤压力量,与此同时,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的力量并未消除,于是,促使膈肌向上和向下的力量形成对抗,当腹部向上挤压的力量大于膈肌收缩下降的力量时,膈肌回升,气流呼出。需要气息量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加大腹肌力量,增大腹腔对胸腔压力或减小膈肌收缩力量,提高膈肌上升力度。需要气息量小的时候,可以用加大膈下压力量或减小腹肌上压力量的方式降低膈肌上升力度。当语句之中停顿,不需要气流时,我们可以用膈肌下压和腹肌上压力量相等的方式使呼气保持静止状态,以节省气流。胸廓也可以利用肋骨之间肋间肌的力量对抗来控制其扩张和收缩。当然,由于胸廓的呼吸作用有限,这种控制远不如横膈那样明显。

借助呼气肌肉和吸气肌肉的力量对抗产生的压力差控制呼气过程,可以获得稳定的气息,延长呼气时间,这对播音十分有利。这种呼气方式是播音呼吸的重要方法。它为播音员和主持人提高发音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胸腹联合式呼吸依靠肌肉力量对抗完成呼吸过程,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体能锻炼,肌肉组织具有一定力量才能显示出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呼吸方式时,如果控制过度,反而会造成气息僵死,那样的话,语言的表现力不仅得不到增强,反而会被削弱。

三.常用换气方式

“换气”是指在发音过程中,当气息不能满足发音需要时,在句子之间或句子之中补充气息的过程。常见的换气方式有:利用句子之间较大停顿进行的正常换气,在句子中间利用短暂顿挫快速换气的偷气,以及利用吸气声作为表达手段的抢气。发音中用来换气的地方称为“气口”。所谓“气口”,是根据发音过程中语句内容连接的紧密程度和表达需要确定的用于换气的停顿点。不应简单地将气口等同于逗号或句号。有时,气口之间会包含由几个短句构成的句群,也有时在一句话中就会有几个气口。

正常换气

“正常换气”是指在一段话之后,利用语句之间的较大停顿从容补充气息。一篇稿件或一段话语不可能一口气说完,中间往往伴随多次呼吸,利用话语之中的较大停顿进行换气是语言表达中最自然的换气方式。正常换气根据话语的长度、感情色彩及音量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吸气量,一段话讲完,气息也正好需要补充,于是利用停顿补充气量,语言表达与呼吸节奏相吻合。这样可保持语言的生动、流畅。在语流之中换气是自然进行的,发音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动调整吸气量,并不需要有意识加以注意。

正常换气应注意吸气量适当,气息吸入过多不容易控制。吸气之后不应屏气。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声门闭合过紧,造成发音不自然。

偷气

“偷气”是发音过程中一种无声补充气息的方法。当发音时句子过长或发音速度较快时,一般没有较大的停顿进行正常的换气,这时,人们常利用句子之中词与词之间短暂的顿挫来补充气息,这种换气方式没有明显的停顿间隔作为标志,也没有明显的吸气声,不易被人们察觉。

偷气一般在气息将要用尽,后面话语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偷气的气口通常是在连接不太紧密、可以顿挫的词与词之间,这样不会影响语句的连贯,听者也不易察觉。偷气时,应在准备换气的词之后用较快速度从口鼻同时吸入少量气息,偷气一般是为补充气息,供短时发音用,吸入的气息有限。为了防止吸气声,吸气时声门应适当开大。

抢气

“抢气”是发音过程中一种带有吸气声的换气方式。当话语的节奏急促或感情色彩强烈时,气息消耗很快,往往需要在句与句之间或句子之中急速补充气息。急速吸气会使气流在通过声道时产生较强的气流摩擦声。这种夹杂在语流之中的气流声能够显露出说话人焦急、紧张、感慨等不同感情色彩,使表达更富于表现力。抢气不仅是一种换气或补气方式,而且是一种感情表达手段。它常用于感情色彩丰富,描写生动的语言中。

抢气时吸气速度要快。由于不再需要顾及吸气声,声门不必开大。应尽量让抢气声成为语流的一个节拍,这可使语言听起来更自然。抢气时不要屏气,抢气的气流强度根据需要灵活使用,有时,抢气出现在句头,这种句头抢气往往出于感情表达的需要,气息量较大。而在句中出现的抢气多带有补气的性质,气息量不大。

上面几种换气方式都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经常使用的,为了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初学者可以先用文稿作为练习材料,将文稿内容在原有标点符号基础上重新分析,划分为呼吸段落,在需要换气的地方做上记号。抢气常与感情色彩相连,可随感情流露顺势而出,不必标记出来。当然,如果一时不习惯,可以用自己设计的符号把所有气口都标记出来。

四.播音呼吸练习

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播音呼吸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还应将其化为用于语言表达的实际能力。初学者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完成这一转化过程。下面提供一些简单的呼吸练习供初学者使用。

1.横膈弹动练习

许多播音初学者不了解横膈的位置,感觉不到横膈的活动。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感觉横膈的弹动。同时也可以锻炼膈肌力量。

步骤1:直立,双手垂直于身体两侧,小腹肌肉略微收缩。

步骤2:横膈下降,吸气至八成满。

步骤3:小腹肌肉猛烈收缩,压迫膈肌向上弹动,气流冲出,发“hei”音。

通过这个练习,你可以感觉到腹肌和膈肌的剧烈活动。

2.胸腹联合式呼吸练习

通过这一练习,可以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

步骤1:双腿直立,两臂侧垂,贴近身体两侧。头部抬起,目光前视,全身放松,小腹前部微收,做好吸气准备。

步骤2:口鼻同时吸气,横膈逐渐下降,小腹有压力感。

步骤3:继续吸气,腹部膨胀,同时胸廓开始扩张,上臂与胸部两侧逐渐贴近,表明胸径扩大。

步骤4:在膈肌仍保持适度收缩的同时,腹部逐渐加大收缩力度,使膈肌匀速上升,胸廓也在肌肉对抗作用下回缩,气流均匀呼出,直至气息用尽。

练习时应当注意,小腹在作吸气准备时不应过分收缩,过分收缩会限制吸气量。

3.扩大吸气量练习

增加肺活量是提高呼吸能力的基础。通过这一练习可逐渐增加肺活量。

步骤1:按照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求,深吸一口气,将气息保持住。

步骤2:用稳定的音量和适当的音高、音色数数:1、2、3、4、5……直至气息用尽。

步骤3:重新吸气,重复上面动作。

这一练习可每日连续练习多次,音量、音高、音色都可以变化。随着练习时间的延续,发音时间会逐渐延长,这表明肺活量在增加。

第四节

特殊用气技巧“特殊用气技巧”是一种使言语更富有感情色彩的用气方法。正如说话时的技巧可有效地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一样,用气技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情感准确生动的表达。气息用得好,对增加言语色彩的浓度、情感表达的深度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用气技巧主要包括气音、抽气、喷口、托气、笑语、颤音、模拟等7种,以下分别说明。

一.气音

这是指渲染言语中感叹、赞叹、悲叹、惊叹、咏叹等有关“叹”的色彩的一种修饰用气。它可以增强紧张等特殊情境中的气氛。运用气音的方法是:吸气时放慢速度,加强深度,吐字时,除实音外,可伴随一定的气音、虚音,将气很舒展地呼出。如——

革命正在胜利前进,红色根据地正在蓬勃发展。机会主义者却把革命的航船引入了歧路,人民的事业又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抗战8年,蒋介石躲在峨眉山,日本侵略者刚刚投降,这个卖国贼就疯狂地发动了全面内战。

我死了,化作老山上白云悠悠,死,也搂着祖国的山峰不肯放手!

标有“”的语句,如果用气音来读,效果就非常生动。

二.抽气

这是指渲染言语骤然紧张的气氛,表现人物异常激动心情的一种修饰用气。运用抽气的方法是:吸气时有意识地吸出声来,要使听众有一种气息很重、很强的感觉。如——

不幸的人啊!你爱凡兰蒂(抽气)——爱那个该死家族的女儿!

这里运用抽气技巧,就是要充分体现基度山对那“该死的家族”的痛恨,显现他那如汹涌波涛似的激动心情。又如——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说:(抽气)“窃书不能算偷……(抽气)窃书!……(抽气)读书人的事,(抽气)能算偷吗?”

这里几次使用抽气方法,是为了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体现出来;另外也可表现孔乙己由于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以致被摧残糟蹋成了一个弱不禁风、气息虚浅的病鬼模样。

三.喷口

这是指言语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而需要突然爆发的一种修饰用气。运用喷口的方法是:先将口腔里的气息蓄足,而后忽然很有力量地喷射而出。运用喷口技巧可大大加强言语的力度,强化感情色彩。如: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中写出陆游收复中原的壮志未酬。这里的停顿之后吸足气(∧吸气符号),然后有力地喷出“不见”二字,喷泄出悲愤的感情。

四.托气

这是指在言语过程中,极力控制某种情感的一种修饰用气。运用托气的方法是:在吸气时,有意识将气息控制住,然后慢慢用气息将言语托出。如——

部队集合了。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孩子们爬上大炮,把红叶插上炮口。小吉普也被无数的彩纸条和成串的花纸缠成了花束。阿妈妮们、孩子们、姑娘们,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统统没有哭。昨天晚上,战士们告诉他们说不要哭。里干部们也告诉说,为了不使志愿军难过,让他们不要哭(托气)。他们很听话(托气),他们真的制止住了,(托气)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托气)统统没有哭。

朗诵到后面几处就需用托气技巧:少吸气,控制住,以较均匀的不多的气息慢慢将后面言语托出,音量不要大,略感有些憋气。这样利用托气的方法,就可有效地渲染出气氛,更好地体现出朝鲜人民以极大力量控制着自己对志愿军的随时将要爆发的惜别之情。

五.笑语

这是指带有弹动的一种特殊用气方法。运用笑语的方法是:口腔、喉、胸要放松,小腹膈肌来弹动,气息直射打软腭,随之发出“哈”“哼”“嘿”等笑语,以表示快乐或讥讽、嘲笑、鄙视、蔑视等。如——

啊,1976年,万众欢呼的10月!爆竹声声相连,锣鼓阵阵相接……(带笑)不是国庆的国庆啊,不是过节的过节。

后两句用带笑的语调念出,有助于渲染欢乐的情绪。又如——

(笑)哈哈哈,这是何等可卑可笑!何等的不自量力!何等的枉费心机!

这是表达蔑视鄙视的感情,发“哈”时,应让人们听到对敌人犀利的嘲笑声。

六.颤音

这是指带有颤抖的一种特殊用气方法。运用颤音的方法是:吸气有如在抖气,呼气同样要颤栗,小腹软腭部位都痉挛。这种用气的方法可表现异常激动,十分悲痛、委屈、难过等心情。这种颤抖声是在有真挚感受的基础上内在感情的真实流露。如:

过了一大会儿,我们才轻轻走近梁三喜的坟前,只见玉秀把头伏在坟上,周身颤栗着,在无声悲泣……

“小韩,你……(颤音)哭吧,哭出声来……”我呜咽着说,“那样,你会好受些……”

玉秀闻声缓缓从坟上爬起来:“指导员,没……(颤音)没啥,俺觉得在屋里闷……(颤音)得慌……”她抬起袖子擦了擦泪莹莹的脸,“没啥,俺和婆婆快回家了,俺……(颤音)俺想起来坟上看看……”

第一次颤音,要表现指导员呜咽时的言语,要强化强忍着的激动情感,在叫出“小韩”后,在向里抽气时,腹肌与横膈膜紧张地颤动起来,发出有节奏短促的颤音;然后呼气时与上相同,使呼气声也发出颤抖声。当气没有呼尽时,突然刹住,屏住不呼也不吸,稍停,然后用剩余气息发“你”,随即感到气息不够,再颤抖着吸气,再说出:“哭吧,哭出声来吧。”这种颤音是双方极力控制着自己万分悲痛的心情,每句话都是在饮泣中进行的。又如——

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敬爱的周总理和我们永别了。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伟大的战士,中国人民失去了敬爱的好总理。周总理呀,周总理,全国人民都在哀悼您,都在呼唤您,都在想念您。八亿双眼睛都想看一看您,八亿颗心哪,都在为您哭泣。人们手捧讣告热泪流,千言万语涌在心头,哀思无限,难以诉说。……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灵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敬爱的周总理啊!我们多么想再看一看您,再看一看您啊!……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日理万机的总理呀,您今晚几时回?……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打“”表示要发颤音。通过一连串的颤音,表达人民对总理无限崇敬和极其深切的怀念之情。

再如——

看看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吧!这才是我们自己(颤音)的土地!她给予我们的是太多太多,而我们给予她的却是太少太少(颤音)。她的贫乏是我的不是,你的不是,他的不是……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扑倒在她的怀里,深情地喊一声“妈妈”(颤音),又怎(颤音)舍得离开她呢?

在播送或演讲中,若能注意其中几处颤音,就可更好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内疚的强烈感情,加强演讲的感染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这种技巧时,既要注意情感的表达,也要注意言语的清晰度。不能只听到颤抖,而听不到声音。

七.模拟

模拟,即仿效、模仿。就是以情带声地模仿各种音响和腔调。这样可以启发听众的联想,提高效果,增强生动性,给听众以形象逼真的感觉。但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音色,即声音的个性;还要注意如要转述高声呼喊的话或一种动物可怕的叫喊声时,可用略带夸张的声音,传达出那种情境就行了。

如文艺广播中,模拟某人转述一位姑娘在敌人就要到来之际,紧急向全村报信的呼喊声——

哪里来这么大的力量,雷声也没这样响亮:“来——了——,来——了——!”这声音响遍了全庄。

又如对反面人物的讲话腔调,也是用模拟法来刻画的——

听话会反听,精怪现原形。她说是:“一个普通的党员。”他说是:“一个小小老百姓。”

带有“”部分在读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模拟”特殊人物的语言腔调。

第五节:择语训练

择语训练人脑是一座天生的潜力很大的记忆仓库,人们有意无意地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但这些材料的“因子”(词或短语)非常活跃,在脑子里总是呈不规则的游移状态。结果,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当迫切地要用到时,它往往躲躲闪闪不“蹦”出来,或者即使“千呼万唤始出来”,却往往并不适用。这样,表达的速度和准确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种困境,有必要提倡快速择语训练。这种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大脑对评议材料的驾驭控制能力;当然,它对词汇积累也有一定的好处。以下介绍一些快速择语训练的方法。

一.“火车挂钩”

“火车挂钩”训练就是用游戏的吸引力,让大家在竞争的气氛中,触机即发,词随口出,培养择词的敏锐反应力。

方法:进行类似“拈连”修辞格的接词游戏,所谓“拈连”就是按照某种规则将词一个一个地“拈”在一起。在进行游戏时,可将一同训练的众人分成若干小组,让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挂”,周而复始地进行。如:

1.首字拈——

自以为是、自食其力、自顾不暇……

2.末字拈——

前所未有、有始有终、忠心耿耿、耿耿于怀、怀恨在心、欣欣向荣……

3.首字数序拈——

一步登天、二龙戏珠、三顾茅庐、四世同堂、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仙过海、九死一生、十恶不赦……

4.首字成句拈——

刻不容缓、苦尽甘来、学而不厌、习以为常、为富不仁、四海为家、化整为零——各词首字连在一起就可成为一个句子:“刻苦学习为四化”。

提示两点:一是为了使训练顺利进行,谐音拈连也可放行,比如,题例中的“末字拈”里,“终”与“忠”相拈。二是参赛者可聘请一位“顾问”,脱“钩”时作提示,如仍“挂”不上,可要求“脱钩者”讲一则成语故事,以示惩罚。

二.巧接话茬

实践表明,对别人的口语表达能超前预测的人,一般思维比较敏锐,择词速度比较快。将它作为训练形式,能够以动触动,训练出富有适应性的敏捷择语反应力。这种训练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主持人先讲两句“半截子话”,然后按序号每人迅速说一句与上句意思相承的话。

这要求简洁生动,接句中最好能嵌入一两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或短语,因为,在实际主持过程中,你所要做的是如何说出简短而精妙的话,以产生幽默或警醒的效果。而不是“牛头不对马嘴”,或借题发挥,却离题万里。

另一种是主持人讲出一组排比句的前半截,每讲一句就让大家报出可以填入的适应的词(有时不止一个),最后形成并列句群。

如——

金钱能买到伙伴,但不能买到(友情)

金钱能买到纸笔,但不能买到(文才)

金钱能买到权势,但不能买到(威望)

金钱能买到服从,但不能买到(忠诚)

金钱能买到躯壳,但不能买到(灵魂)

金钱能买到谄媚,但不能买到(崇敬)

三.近义语描摹

“近义语描摹”训练就是培养我们用不同的词语或短语去描摹事物的同一状态的能力。在“短平快”的特定表达要求下进行此项训练,具有一定的择语难度,但可有效地催逼着我们去搜寻自己的词语“库存”,并多方摄取生活中或书本里丰富多彩的语汇。

方法:先向大家说明“近义语描摹”的训练要求,即用相近或相类的词或短语,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对某一特定事物作具状性描述,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给人如睹其物、身临其境之感。出示话题后,让大家准备1分钟,然后按坐次每人说1~2句话,共说同一事物,语意可不相连贯,但表述不得重复。要接得快,讲得生动、准确。一轮10~15人,讲完后将录音复放,并进行评议。

比如,近义语描摹“冷”——

“北风打着刺耳的忽哨,冷气直钻衣领,彻骨的寒。”

“玉屑似的雪末洒在脸上,冰凉冰凉的。”

“屋檐上挂着一尺多长的冰椎,闪着寒光。”

“一脚踩上硬骨骨的冰凌,滑进雪坑,浑身打着寒战,像泡进了凉水里。”

经常这样训练,你的应对语言无疑会更富有表现力。

四.对偶成趣

方法:主持人提出上句,要求限定时间接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单人对或多人抢对均可。如——

本——末;

荣——辱;

山河壮丽——岁月峥嵘;

生姜老的辣——笋子嫩的甜;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嘻嘻哈哈喝茶——叽叽咕咕谈心;

柿子拣软的捏——山芋拣硬的烘。

在词语较多、句子较长的情况下,这种训练和我国传统诗学教学“对对子”方法较为接近。作为择语训练,它要训练的是择词反应力,故不宜讲求工对,限制宜适当放宽。

第六节

常见语言

问题及矫正播音主持常见的语言问题很多,总体上说来,播音主持的语言问题可归纳为语音、语言表达及用声三部分。

一语音常见问题

语音方面常见的问题主要在于“咬字”和“吐字”两方面。前者主要是“咬字不准”,后者则较为复杂一点。

1.字音不准

这种情况多出自方言区的播音主持。有的人仅掌握了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而哪个字发什么音并没有一一对号入座,难免会在发音时出现误差。随时查阅字典是解决字音不准最简单的办法。

2.吐字无力

播音初学者往往唇舌无力,字头不清晰,使整个字音松散。可结合用气练习声母发音,提高唇舌力量和气息力度。

3.吐字含混

吐字含混不清往往是韵母发音不准造成的。适当扩大i、a、u三个元音在口腔中的三点距离,使元音对比加强,可改善这一状况。

4.吐字不圆润

复合元音韵母发音时加大舌的动程可增加吐字圆润感。即使单元音韵母,在发音时,舌头也应在本音位范围内做适当滑动,以增加字音的流动感。另外,归音不到位及声调幅度过小,也会影响吐字圆润。

二语言表达的常见问题

语言表达方面的常见问题为重音、语速和语调三个方面。

1.重点不突出

我们常常说某个人说话“不得要领”,这主要指,整篇稿件在播读过程中,整段话在讲述过程中,缺少重点,听起来语言目的不明确。

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注意,语句重音可利用放慢、加重等声音手段将其突出;重点句子也可利用对比方式使其显露出来;而建立在分析理解基础上的表达可借助明显变化的声音手段表现出来。

2.速度不当

指表达时语言速度过快或过慢。播音主持和主持人在播讲时,其内心时钟节奏对语言速度有较大影响。初学者会因紧张等因素造成内心节奏加快;而过于沉稳同样也会破坏正常的内心节奏,两者都会使播讲速度与播讲者自我感觉不一致,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

速度过快和过慢往往与播讲者日常口语习惯速度、播讲者的性格心性有关。播音主持和主持人应当通过实践,逐步“校正”自己的内心时钟节奏。此外,由于播讲所面对的多半是具体的听众或观众,不同的听众或观众总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播讲者应针对对象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播讲速度。

3.语言表达单调

语言表达平淡是播音入门后进一步提高时常见的问题。播音主持可从感情、气息、声音三者及其联系着手,确定问题之所在。

首先,播音主持和主持人要对所讲述内容有兴趣,以激发自己的感情共鸣。其次,应当将感情变化通过气息活动和声音变化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气息和声音的变化,即使有较深的内心感受,也无法将其有效地表现出来。很多人常常忽略气息在感情与声音之间的这种桥梁作用,用一成不变的气息状态对待丰富的感情变化,这样会造成激烈的内心世界与单调的声音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播讲沦落成了非常简单的“念稿子”。

此外,在实际的播讲当中,有时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话筒、录音机等电子设备会对声音敏感度不足,会削弱声音表现力,将细微的感情变化“丢失”,这也是造成语言表达单调的原因之一。播音主持可用适度夸张的声音弥补电子设备的不足。

三.常见的用声问题

和语音、表达两方面相比,用声方面的问题较多。有些问题是一般性的,有些问题则较为严重。一般性的包括“气息浅、声音弱”,“气息不够用”等。严重的则可称作“发声过度”。下面分别介绍,并简要介绍了矫正的方法。

1.一般性的用声问题

① 气息浅,声音弱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呼吸方法不当,没有使用较深的腹式呼吸和胸腹联合式呼吸。此外,呼气过程中吐字器官控制不好,气流在字头浪费过多,以及精神状态过分紧张,也会导致此问题产生。

这种问题多见于女声。存在这种问题的人,可针对相关环节来解决。

② 气息不够用

有些人一句话说到句尾时会有气息不足、发音费力的感觉。此问题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解决。一方面要改善呼吸,增加吸气量(“开源”)。另一方面在保证声音质量的同时,句子前部不要用气过多;声门开度不要过大;字头和字尾适当控制,防止气流跑冒(“节流”)。

2.“用声过度”

所谓“用声过度”,是指用声超过发声能力或在疲劳状态下长时间用声的现象,它是对多种不良用声习惯的统称。由于“用声过度”违反了发音器官的正常活动规律,很容易造成嗓音疾病,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播音主持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应尽量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① 音色过亮

有些人在语言传播用声时,刻意追求声音的明亮,以为这种音色好听,于是长时间用这种“金属般”的声音来播音或进行其他工作。

这对嗓音保护是不利的。我们知道,语言传播用声是一种有控制的发声状态,其强度和起伏度比日常说话一般都要大些,喉部的负荷自然也比日常状态下要大。特别是当发强实声的时候,声带会紧密靠拢,产生一定的摩擦碰撞,从而进一步加大喉部的负荷。如果长时间用这种极为明亮的声音讲话,就会使声带一直处于摩擦碰撞之中,嗓子很容易疲劳,甚至引起声带充血,有些人还会感到喉咙发干、疼痛,工作之后会出现发音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由此可见,声音过亮对嗓音是有损害的。同时,长时间使用同一种音色表达,尽管色彩明亮,也会令人产生单调之感,还会显得极不自然,大大削弱声音的表现力。

音色过亮的调整方法很多,比如用自己生活口语的音色作比较,向自然的口语音色靠拢;也可以用“气裹声”的方法,使音色虚实结合,变得自然柔和些。“气裹声”的发声特点是,吸气时喉部尽量放松,呼气发声时,如同叹气一般,气息带着声音一起送出口外,声音松弛饱满,但没有明亮的色彩。这种练习,可以使声音完全松弛下来。此后,可以通过一些音色变化的练习,运用共鸣将声音的亮色再调节出来。

② 声音过虚

虚实结合的声音富于色彩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一些年轻的女播音员、女主持人,一味追求虚声,觉得只有虚声才最有表情的魅力,以此为美,一坐到话筒前就开始虚声虚气地播音或主持节目,与她们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声音大不一样。这就走入误区了。

从发声角度来看,声音过虚也是不可取的。虚声发音时,声带之间不完全闭合,会留有较大的缝隙,因而需要较大的气息量,但发声的效率却不高。长时间用虚声工作,声带经常不能轻松闭合,需要频繁补气,这样,就会加重喉部肌肉与呼吸器官的负担。因此说话时声音过虚也是一种用声过度的表现。长期使用虚声,形成不良习惯,会使发声能力降低,发不出明亮有力的声音,声音显得细弱,表现力自然大受局限。此外,和单一的亮声一样,单一的虚声表达会给人单调之感,甚至让人觉得矫揉造作,这同样会妨碍语言的表现力。

声音过虚的调整,首先应该在认识上走出误区。以声传情的方式多种多样,实与虚交相变化的声音更具有表现力。从嗓音保健的角度来看,虚实声也比较符合自然语言的发声规律。同时,要以自己的生活口语音色为参照,进行实声发音的锻炼,声音尽量舒展明朗些,用面对众人讲话的较大音量进行练习。在语言表达时,也要以实声为主,注意虚实结合,不断丰富声音的表现力。

③ 音高失当

在语言传播用声中,声音偏高或偏低是较常见的现象。人们的生活口语,用得最多的是中音区,音高起伏基本不超过一个8度。语言传播用声,是以生活口语用声为基础,分别向高、低两端作适当拓宽,音高幅度大约在一个半至两个8度左右,其中又以中音为主的自如声区用得较多,高低两端的声音用得较少。

但是,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用声偏高或偏低的人,他们往往不自觉地抛开自己的自如声区,过分提高或压低声音。偏爱高亢明亮的音色的人,一味往高音上走,以至于声音越来越紧,尖利刺耳,并且只能往高音推,不能往低音落。也有的人偏爱浑厚沉稳的音色,就一再把声音往低处压,甚至形成浓重的喉音色彩,浑浊暗淡,一点高音都出不来,听来沉重压抑。这样,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良的用声习惯。并且,还会给至关重要的发音器官——喉部,带来额外的负担。用声偏高,声带闭合过紧,喉部负担就会加重,极易疲劳;用声偏低,声带闭合费劲,声音仿佛是挤捏出来的,喉部负担同样很重。

为了保护嗓子,也为了良好的声音效果,在声音的使用中,应注意把握适当的音高,避免用声偏高或偏低。如何避免并不难,我们可以通过录音比较,检查自己的用声是否脱离了生活口语发声常用的中音区,如有偏离应尽快调整。也可以借助于钢琴等键盘乐器,确定自己的最大音域范围,找到其中的自如声区(除去最高和最低的两个音,便是以中音区为主的自如声区)。

运用胸支对声音的高低加以调控,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胸支又称“胸部支点”,是指在有声语言表达中,随着气息声音的变化,胸部产生的一种振感点。它有助于松喉、共鸣、声音调节及表达。胸支运动主要是上下滑动的,故气息有“上顶”和“下松”两种基本状态。它们跟丹田和两肋的松紧变化相互配合。“上顶”是声音气息由低到高向上运行时,丹田需收紧并向内用力;“下松”是声音气息由高到低向下运行时,丹田先吸气收紧然后再放松,随着丹田的放松,气息从口中泄出。通过胸支的运用,高音不出上限嗓子就不发紧,低音不出下限声音就站得稳,如此,声音便高低通畅,游刃自如了。(关于胸支,有心人可进一步翻阅李晓华的著作《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发声艺术概要》一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6月版)

此外,喉部适当放松,吸气不要过于饱满也有助于克服这一问题。

特别需要指出两点。一是用声偏高可能和学习播音时加强吐字力度有关,在放大音量以及精神状态相对积极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这提醒了大家在发音时,要注意情绪的稳定性,尽可能地保持声音的自然状态。二是用声偏高或偏低,往往与模仿别人的声音有关。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如别人,尤其是广播电视中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这样,对别人的声音就由欣赏并进而变为模仿,抛开自己的声音特点,勉强去够别人用声的音高。这样时间一长,便形成了偏高或偏低的发声习惯。严格说来,这种模仿对嗓音的损害更大:因为通过电声设备处理过的声音,已不是发音人的原声,有些成分被美化和放大,有些成分则被衰减,比照这样的声音学发声,嗓子更容易出毛病。

④ 发声时间过长

发声时间过长也是用声过度的一种表现,对嗓音同样会造成危害。人的发音器官,尤其是喉头和声带,跟人体其他器官一样,连续运动的时间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了限度,就会给肌体带来负面影响。用声时间过长,发音器官会产生疲劳感,声音仿佛不听使唤了,尽管还能够发出声来,但声音的质量和弹性都将大为下降。如果用声长期处于这种状况,极易引起发音器官的疾患。因此,对用声时间必须有所控制。

初学者往往自恃嗓子好,不注意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要么不练,要么兴头一来练很长时间。当然,这中间可能包含了一种认识上的问题,有的初学者,急于求成,以为练得时间长就长进快,自己加倍增添练习时间。这些不合理的训练方法,很容易使喉部充血或发炎。

一般说来,初学发声,练习时间宜短不宜长,一天可练2~3次,开始每次15分钟左右,以后逐步延长,最多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中间可以间断休息,以消除发音器官的疲劳。工作用声,每个人对自己连续用声的时间要心中有数,以用声后嗓子没有不适为度。正式播讲前,不要过多用声,避免发音器官的疲劳。准备稿件应注意多看少上口念,重点放在分析理解上,以保证播讲时发音的质量。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较长时间用声时,中间要适当休息,每次用声30分钟,应休息20~30分钟。休息时少讲话,使喉头和声带得以放松,减轻或解除其疲劳。

⑤ 喉音过重

有的人为了追求浑厚的音色,形成了浓重的喉音。所谓“喉音”,是指带有挤压色彩的粗糙声音,容易出现在句尾。这种情况在男声中比较多见,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年人,为了使声音具有“男子气”,常常故意压低声音,带上明显的喉音色彩。

产生喉音的原因在于,发音时舌根用力,喉部张得过大,以致声带过于绷紧,振动不好。而句尾结束时声音一般较低,此时,声门如果收束过早就很容易产生这种音色。气息不足,句尾气息支持不住也容易造成声门闭紧,形成喉音。

其实,把握不好的喉音听起来浑浊、沉重,缺乏弹性,很不自然,同时,也会影响语音的清晰度。喉音过重对嗓子是不利的。这种发声状态,会使气流对声带的冲击过强,加重嗓子的负担,使其很容易疲劳。舌根下压,也使得喉头发挤,很容易引起喉咽腔部位的炎症。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了解使声音浑厚洪亮的正确方法。要增加声音的厚度,使之变得浑厚而洪亮,应当通过胸腔和咽腔共鸣的调节,即增加胸腔和咽腔的共鸣,加强胸部支点的着力感和充分打开咽腔,同时削减高声区的共鸣,将声束冲击点调至硬腭中后部;同时还必须保证喉部的松弛通畅,不能去挤压喉部。为了消除喉音,还应改掉舌根用力的毛病,要力求使舌头向前运动,舌头前部着力,舌尖轻抵下齿背,而舌根应当放松,并尽量降低。同时,口腔中的共鸣点也应适当往前调,最好移至硬腭前部,可以用提颧肌的办法来帮助调节,并且要加强舌前部的咬字力量。此外,如果某些字音已形成固定喉音音色,改正时需针对相关字音,从发音角度进行调整。

⑥ 鼻音过浓

鼻腔共鸣过度形成的音色。语言发声带有适量的鼻音,会显得比较柔和。但如果鼻音过浓就令人听后不舒服了。有的人发声总像患了感冒,鼻子囔囔的,音色暗淡。也有的人发音似乎是用鼻子哼出来的,过浓的鼻音使得字音很不清晰。

鼻音过浓主要是由于软腭无力而下塌、口腔开度不够造成的,口咽与鼻咽之间总有较大的缝隙,发声时气流很容易灌入鼻腔。也有的是因为唇舌较僵,发音图省事,口不张、舌不动,声音便绕近道从鼻子里发出了。鼻韵母元音鼻化过早也是造成鼻音的常见原因。还有的人从小说话喜欢撒娇,老是用鼻子哼哼,久而久之养成了不良习惯,这一点,在女声中时有所见。此外,感冒也可能引起这一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应查明原因,对症下药。比如属于软腭无力的,可以通过挺软腭、打牙关的练习,增强软腭的力量,当发元音的时候,软腭应尽量上抬,堵塞鼻腔通道,使气流只能从口腔通过。同时,还要加强舌前部对字音的牵拉力量,让字音挂于硬腭前部,从口中送出。为使鼻音减小到最低程度,可多做不带鼻辅音的音节练习,并将手指放于鼻梁两侧进行检验。凡发音时鼻翼不振动的,说明鼻音已消除。

如果属于唇舌较僵的,应当多做口部操,加强舌前部和上唇中部的力量,发音时口腔开度和舌头动程都应适当加大。为了让声音少走鼻腔,还可以通过意念进行引导,感觉字音不是顺上腭而是沿舌面送出的。

鼻韵母元音鼻化过早的,应注意鼻韵母中元音鼻化应在元音后部形成鼻化。

对于说话有“撒娇”习惯的,主要应从心理方面调整,使其建立起自己朴实大方的声音形象,同时配合进行加大气息量和加强胸支力量的训练,这样,就能够逐步矫正不良的发声习惯。

至于因感冒等原因造成鼻腔通道阻塞,以致形成阻塞性鼻音,可通过治疗加以解决。

⑦ 声音闷暗

有的人发声,声音暗淡、沉闷,缺少亮色,不仅不圆润不悦耳,而且字音的清晰度也很低。有时即使加大了气息量和舌头的动程(指舌头伸缩运动的幅度),问题仍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声音闷暗的原因,可能跟嗓音疾病有关。但大多数的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下巴用力、牙关太紧、舌根僵硬。由于下巴用力,牙关太紧,口腔开度受到限制,声音在口腔里得不到充分的共鸣,声音当然不亮。而舌根僵硬,又会将字音局限于口腔后部,送不到硬腭上,字音就显得干涩不清亮。

有这种不良发声习惯的人,首先应通过练习为发音器官“松绑”,经常做一些松下巴、打牙关的口部操,要懂得口腔开度与共鸣之间的关系,注意保持口腔上下自如开合的状态,不要使横劲儿。同时,还要加强舌头前部的力量和灵活度,让舌尖轻抵下齿背,养成舌头向前运动的习惯,多做一些锻炼舌前部的口部操和绕口令练习。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颧肌将声音挂于硬腭前部,这样就会增加声音的明亮度和圆润度,字音的清晰度也会得到改善。

总体说来,以上种种发声过度的问题和不良的发声习惯,既不利于嗓音保健,也有碍于思想感情的充分表达。可以说它们具有操作发音器官和影响传播质量的双重危害。因此,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要尽量避免出现过度现象,矫正不良的发声习惯,使我们的嗓音经常保持最佳的状态。

当然,这是一个主张个性的时代,随着播讲能力深入,很多播音主持和主持人往往会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这种个性和具体问题,有时候需要分别对待。既不能因为个性的存在而忽略了问题,也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忽略了个性。

第七节.播音主持的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技法主持人是一种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职业。它要求任何一个主持人都得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主持人,特别是年轻的主持人,在台下试验效果很好,但是一旦站在舞台上,或者,仅仅是面对镜头,他就会不自觉地紧张,出现声音发颤、语无伦次等等不自然的现象。这自然有多种原因,但最主要的莫过于心理素质不过关。

事实上,大凡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讲话的人,诸多原因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由于心理上的障碍,缺乏临场的心理训练。为了解决心理素质不稳定的问题,下面介绍一套简单易行的训练方法。

第一步:站立不语练习——练心。

练习者可互为听众轮流上场,也可让自己的几位朋友、同学、同事、家人做自己的听众。练习者站在高于听众之处,目视听众而不开口。此时,练习者心理要进入讲话的感受之中,进行心理体验。

这第一步练习是练“心”不练“口”,每次站立5~10分钟,由于可以不开口讲话,会减轻练习者的心理负担。这步练习直到练习者不觉得紧张,能坦然地面对众人的注视为止。

第二步:随便说话练习——练口。

练习者在适应了人前站立之后,也即在众人面前站立时已经基本上没有心理障碍了,就可进入说话训练。这时,讲话从内容和形式上,不要给予任何规定和限制。练习者要随心所欲,讲自己最熟悉的话。这时的练习者虽然在心理上已初步适应,但开口讲话还缺乏适应性锻炼,此时的大脑或紧张或混沌一片,所以这一步练习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练习者能开口讲话,至于他讲的是什么,那是下一步训练要做的。

这一步是在练“心”的基础上练“口”,讲话时间以3~5分钟为宜。练习者和听众可现场交流对话,轮流演练,直到练习者可在人前自如流利地讲话为止。

第三步:命题主持练习——表达练习。

在前两步训练的基础上,练习者即可进入命题主持练习。练习者和观众之间要反复交流,推敲练习者的有声语言、态势语言的力度、速度、表情等。

此步练习以练习者在“台”上让观众听不出练习者是在背讲稿,也不是在“演”为目的,而是要求练习者达到能够真实自如、从容不迫地讲自己的心里话。

第四步:即兴主持练习——全面练习。

练习者的临场心理和讲话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后,便可进行较高层次的即兴主持练习。练习者以抽签来确定主持的题目和内容,抽签后,可给予练习者5~10分钟打腹稿的时间。

此时,练习者的思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这对于提高练习者的快速谋篇、遣词、炼句是很必要的。由于此时练习者的心理处在“排练”的气氛中,所以对“失败”并不十分惧怕,相反,他往往敢于充分地表现自己,将他在正式主持时难以全面发挥的内在潜力发挥出来——而这,无疑可以反过来促进他在正式主持中的发挥。

以上四步练习法侧重于实践。初学者如果再辅以一定的理论指导,科学地辨明心理的生理基础,同时对心理活动与注意力、记忆力、情绪情感、思维想像、行为动机、能力技能、个性意志、气质性格等等之间的关系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心理训练的效果就更为显著。

第八节.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在武打小说当中,我们常常看到武林高手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表明,听,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就像是中国武术一样,有着很高的境界等待着我们去追求,去完成。而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武林高手都是通过有效的训练一步步产生的。听力训练同样如此。

在听力训练中,首先自然要做的是保持注意力。要做到仔细地、不遗漏地听取对方谈话的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在保持注意力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排除无意注意力干扰,加强有意注意力的自控能力,切实提高自身完整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最终准确地反馈信息。

但实践又表明,保持注意力固然是听力训练的基础。但在口语表达中,往往又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它要求采访主持者在保持注意力的基础之上做更多的工作。比如以下这三种情况——

① 由于事先并没有非常充分的准备,或者,由于镜头所带来的紧张感,谈话内容往往会存在杂乱无章、重复嗦、中心不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采访主持就需要在听的时候剔除无用部分,整理筛选有价值的东西。

② 由于谈话内容过长,涉及的内容过多,听到的东西不可能全部记下来。在这种情况下,采访主持就需要边听边概括对方谈话内容的要点。

③ 由于说话人往往会运用“双关”、“影射”、“比喻”等旁敲侧击的方法,来曲折地传递信息,听到的东西往往是不明确的。在这种情况下,采访主持需要从对方谈话中鉴别、提示出暗含其中的弦外之音。

这些情况表明,听力训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仅是耳朵在起作用,更牵涉到思维的运用、语言的表达、训练材料的筛选等问题。

听力训练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也就是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实施目标分解训练。而无论是加强整理筛选对方谈话内容能力,还是努力提高在听取对方谈话的过程中及时捕捉要点的概括能力,还是细心鉴别,排除假像,把握要旨,它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采访主持自身的听力能力,以更好地把握谈话要旨,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反馈信息。

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听,是建立在说的基础之上的;而说,也和听话人本身的态度紧密相关。这表明说与听之间具备有一种双向关系。这种双向关系落实到听,就意味着听,不仅仅和听话人(即采访主持)本身有关,同时也关系到对面那个正在说话的人,他的思路,他的态度,他的兴致等等。

有的人不注意这一点,以为提出问题谈话就可以进行下去。在听话过程中,只是很被动地听,缺乏积极参与谈话的交流愿望,毫无言语或神态上的反应,这往往会使得说话对方失去与之交谈的兴致,或者,使得对话草草了之。因此,在听力训练中,播音、采访、主持应有意培养下列几个方面的良好习惯——

1.热情、专注

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热诚地看着对方的眼睛或做其他的态势表情,始终保持专注的精神和入神的姿态。

在对方的话引起你感情上的共鸣时,应作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赞赏;或沉默不语、专心致志,表示思考、支持、同情,尽量给对方精神上的酬谢和慰藉。

2.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

不因为对方所讲的内容自己不感兴趣,或不符合自己的观点,就表示反感、不满,更不能心不在焉或随意离开。

3.言语上应作积极的反应

或应答,或提问,或讨论,或承接,或提醒,或要求重复。如“对”、“是吗”、“嗯,是这么回事”、“后来呢”、“不错”、“再谈谈看”等应对语言,可根据听话内容、场合、气氛作灵活的插入。

事实上,有礼貌地听人说话,是尊重人、尊重自己的道德行为。而从谈话的效果看,它已经超出了礼貌本身。

第九节.记忆训练

记忆训练在主持时,有讲稿的讲话毕竟是不多的,无讲稿的即兴讲话倒是常有。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俗话说,“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播音主持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种种即兴的、始料不及的情况,要解决它,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所谓充分准备,主要是指对节目内容的熟悉。而熟悉,就不可避免地涉及记忆。记忆是人脑的一种功能,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和再现。人的大脑是一个空间巨大的仓库。人在无意的情况之下,往往都会记住很多东西,更不用说有意识的记忆了。通过记忆,可以储存信息,把有准备的讲话材料和无准备的素材知识铭刻在脑子里。

这种记忆训练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有意识地将大脑中储存的有关知识组织起来,为自己所用。也就是说,应在平时有意识地记下大量至理名言、作家作品、科学术语、成语典故、寓言故事、史地常识、奇闻轶事等素材知识。这种东西构成了节目的素材、语言。另一个层次则是,记忆你精心设计的讲话结构。因为在具体播音主持过程中,除了即兴的情况外,还会有节目过长或者工作太多,无法将节目内容全部记下的情况,这就要求你记下贯穿讲话始终的那条线、那个纲。只有从内容到形式都记熟了,即便没有稿子或抛开稿子主持,说话也能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又有条不紊,脉络分明。

因此,良好的主持口才是可以借助于记忆得以实现的。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1.诵读法

记忆台词时,一遍一遍地念,大声地读,直至倒背如流,烂熟于胸。人们接受外界信息时,由于接收的感觉器官不同,记忆的保持率也不同。专家实验证明:在接受知识时,如果用眼耳结合的“视听法”,三小时后,能保持85%;三日后,仍可保持65%。可见,诵读法能明显提高记忆力。

2.纲目法

如果台词较长,可从主题和结构入手,列出纲目,即首先抓住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列出有逻辑联系的内容纲目,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按顺序标出来,使之一目了然,以便进行提纲挈领的记忆。

3.机械法

这主要是针对那些缺乏内在联系的事物,比如说,记忆人名、地名、书名、日期、电话号码、门牌号码、数学公式等,除了靠简单重复和强记等机械记忆方法外,很难有什么捷径。

当然,在机械记忆中,也并非全无捷径,可以自创一些办法,借以提高记忆的效果,如对照法、顺序法、抓特点法等;还可以运用谐音、押韵、会意等方法,缩小记忆对象的信息量,灵活巧妙地进行记忆。

4.口诀法

就是把本身互相联系很少的材料,根据其内容要点,编成整齐对称、偶句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语句,使之富于趣味性。这种口诀记忆方法应用广泛,如许多农谚、节气谚语、珠算口诀、九九乘法表等,都是采用此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使人们快速、方便地记忆,又不易忘记。

5.重复法

强记固然有明显的效果,但实践证明,时间一长,遗忘就会发生。遗忘使记忆痕迹不断淡漠或消失。为了有效地避免遗忘,可采用重复记忆法。从用脑的角度看,重复可加深大脑皮层的痕迹。从实际效果看,复习不仅有修补、巩固记忆的作用,还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逐渐达到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

总之,记忆的方法很多,主持人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要不断加强记忆力的训练。而实践证明,良好的记忆能力除了促进口才之外,还可有效地促进主持形象。比如你是球迷,你可以发现,一个拙劣的解说员总是在说几号几号,而一个优秀的解说员总是可以在传球的一瞬间就知道了那个号码为7号或9号队员是什么名字,他有哪些特点,取得过哪些成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形象差别不是一天两天就产生的。

第十节.播音主持其他技巧

及训练这里所要谈到的眼神运用、体姿语言、手势运用及服饰运用虽然与口才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对播音主持口才和播音主持形象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略作介绍。

一.眼神的运用

人的面部是情感变化的“寒暑表”。丰富的面部表情能使有声语言获得更佳的表达效果。在整个面部表情中,最鲜明、最突出、最能反映深层心理的是眼神。人的眼睛有近万条神经联结大脑,它们受大脑中枢神经的控制,是大脑从外部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也是情感的图画、思想的荧光屏。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都能从眼神中表现出来,甚至能表达出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极其微妙的思想感情。所以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学会用眼睛说话,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流露在眼睛里,随时运用眼神与听众交流感情,这对主持是很有帮助的。运用眼神来注视现场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1.注视

注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5种的含义各不相同。

① 前视法

即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的方法。它要求主持人的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统摄全场。一般来说,视线的落点应放在全场中间部位,观众的脸上。同时,又适当变换视线,照顾到全场观众,并用弧形的视线在全场流转,不可忘掉任何一个角落的观众。这样,既有利于主持人保持端正良好的姿态,随时注意及调节现场气氛和观众情绪,又可使每个观众都感到主持人在关注自己,从而提高注意力及兴趣。

② 环视法

即用眼睛环视观众的方法。要求主持人的视线,从现场的左右前后迅速来回扫动,不断地观察全场,与全体观众保持眼光接触,增强双方的情感交流。将前视法与环视法结合起来,既可观察到观众的心理变化,还可检验表演效果,控制全场的情绪。

③ 专注法

即把视线集中到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方法。要求主持人的视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观众或现场的某个角落,并与之进行目光接触,同观众个别交流感情。这种方法既可启发、引导观众,也可批评、制止不守纪律的观众。

④ 斜视法

即眼珠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方法。既可表现对左右观众的关注,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又可表现欣喜或鄙夷的情感。

⑤ 虚视法

即似看非看的方法。这种视而不见的方法,可减轻主持人的心理压力,还可表示思考,把观众带入想像的境界。

2.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眼睛除了用来注视之外,还应用来交流。如果说注视是为了体现主持人应有的身份,那么,交流则是亲和力的表现。眼神交流技巧一般有以下3种。

① 一上台就抬头张望,环视四周,扫视全场,或点视、凝视某物某人。这样,通过或明亮有神或热情友善或充满智慧或正直博大或坦荡敏锐的眼神,告诉观众你是一个坦诚、灵活、自信的人,一个修养良好的人。

② 在主持过程中,注意用眼神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在的丰富感情。主持人的思想感情总是随着内容而起伏变化的。比如说到高兴处,应睁开眼,让它散发出兴奋的光芒;说到哀伤处,可让眼皮下垂,或让眼睛呆滞一会儿,使感情显露出来;说到愤怒时,可瞪大眼,固定眼珠,让眼睛射出逼人的光芒;说到愉快处,可松开眉眼,让眼神充满令人喜悦的光彩;如果希望得到观众的认同、重视,你可无声地、冷静地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你的观众。

③ 在主持过程中,目光一般是平视。但根据内容需要,视线可近可远,或闪烁不定,或轮转环视,或用询问的眼光与某一观众交流,或用亲切友好的目光寻求观众的支持。

总之,你可依据现场情况,选择具有特定含义的眼神。也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同时,注意与观众之间的眼神交流,以求在语言表达之外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支持。

二.手势的运用

手势是主持人运用手掌、手指、拳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言。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的方向、位置、速度和力度都与情感有关。在主持中,恰当地运用手势,对于加强语言的不足,构成主持人的体态形象,增强主持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以及丰富的表现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先说说手势的活动区间及其涵义。手势活动的范围可分上、中、下三个区域。另外,还有内区和外区之分。

上区指肩部以上。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悦、祝贺等。手势向内、向上(手心向上),一般表示积极肯定的意思。中区指从肩部到腰部。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多表示叙述事物和说明整理,一般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下区指腰部以下。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憎恶、反对、批判、失望等。手势向外、向下(手心向下),一般表示消极否定的意思。

这种区分是非常粗略的。事实上,手掌、手指和拳以其运动的不同方向和不同形式表示着不同的意义。由于篇幅,下面仅仅谈谈手指的运用。

伸右手拇指:表示大、强;

伸右手小指:表示小、弱;

伸右手食指:表示一、十、百、千、万……

右手手指扳左手一个一个指头:表示数数;

伸其余手指:表示其他不同数字;

伸右手食指齐肩平划:表示直线;

伸右手食指在空中划弧线:表示弧形;

伸右手食指在空中划半圆:表示半圆形;

伸右手食指在空中划圆:表示圆形;

伸左右食指向中间靠拢:表示成双成对。

由于手具有丰富的涵义,因此,在播音主持中,手势决不可乱用。一般而言,手势的运用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① 要根据内容和情感的需要。正所谓“凡出一手必有所指,凡出一脚必有所因。手莫乱动,脚莫乱行”;

② 要富有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由主持人不同的性别、年龄、身材、气质、性格所决定;

③ 要准确、鲜明。所谓“准确”,是指手势要能恰当地传情达意。所谓“鲜明”,是指手势要明朗化;

④ 要简练、适度;

⑤ 要自然、雅观。

三.体姿语言

体姿语言是利用人的身体姿势变化来传情达意。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坐如钟、站如松、走如风”,“抬头挺胸”、“站得正”、“立得直”、“坐得稳”等,即指人们平日交际时应有正确的体态。主持人的体姿语言主要有站姿、坐姿和步姿三种。

1.站姿

主持人要想站直立稳有精神,就必须站稳脚跟。这通常用“平分式”,即两脚自然平分,两脚间保持一只脚的宽度,脚跟不离地,这样身体重量就平均分散在两只脚上了。身体站稳了,还可通过肩、腰、腿、脚等动作变化来传情达意。

2.坐姿

坐姿可分为严肃坐姿、随意坐姿和半随意坐姿三种。身体挺直、双腿并拢或略为分开(女性常为双膝并拢或脚踝交叉),即正襟危坐,为严肃坐姿;背靠沙发或坐椅,两手置于沙发坐椅扶手上,或双手交叉靠在头后,两腿自然落地或一只脚架在另一只腿上(俗称“二郎腿”),为随意坐姿(这是一种相当随意的坐姿,往往在一些非常随意的谈话节目中出现。但也应注意尽量少用,其他主持场合则应尽量避免)。介于二者之间,身体斜靠沙发或头部微微后仰,一只腿架在另一只腿上,为半随意坐姿。

在主持时,选用什么样的坐姿,主要应考虑节目因素。如内容为新闻、科教类节目,一般宜采用严肃坐姿,以示庄重和对公众的尊重;在文艺、生活类节目的主持时,一般宜采用随意坐姿,这有益于营造融洽和谐的气氛,缩短主持人和观众的心理距离。

3.步姿

步姿亦称移动,是通过行走的步态来传情达意。主持人在移动脚步时,应注意,一般而言,向前表示勇敢、热爱、前进;向后表示恐怖、惊讶、避让,左右移动表示主持时不同情绪的变化。在移动时还要注意:脚步的移动必须符合内容的需要;脚步移动的方位、幅度、节奏、快慢等要保持一定规律,这样,既能活跃气氛,又能稳定听众的情绪;应根据主持的需要确定稳定的适当范围。

总而言之,主持人各种体姿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既要有所节制,还要有所变化,以准确而适度地反映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各种体姿语言还要相互配合,整体协调、连贯,从而表现出优美自然的风度美、气质美和韵致美,在观众面前塑造美好的主持形象。

四.服饰运用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播音主持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从业人员,是一种权威、可信象征的模式,其服饰不单是本身业务活动的需要,也为社会所关注。他们一方面在工作中要真实地展示自我,富有个性;另一方面又要体现电视台的意志,并受社会责任感的制约。这种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在服饰上主持人不能过于随意主观、随心所欲。播音主持的服饰选择应遵循一些原则。

1.根据自然条件合理选择

每个播音主持的年龄、性格、体形、肤色各有不同,审美心理的差异也较大,选择服饰时应注意这些特点。

2.适合栏目的特点和风格

电视节目一般分为新闻评论类、社教服务类、综艺娱乐类和谈话交流类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风格定位都不尽相同、各有区别。一般而言,新闻节目要求播音主持的服饰应庄重、朴实、大方。而文艺娱乐性节目的主持人,对服饰的选择相对而言就比较广泛、自由、随意一些,主持人可根据节目的特定场合和气氛合理选择,较多地展示自我的个性与魅力。

3.佩戴小饰物的注意事项

佩戴小饰物是一种关注细节的表现。观众对这些注重细节的主持人在节目中所做的分析往往更容易相信。常用的饰物有项链、眼镜、发卡、胸针、徽章、耳环、耳钉、耳坠等。使用饰物时应简单、明确。

服装和饰物在塑造屏幕形象时,确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衣服造就人”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那“服装可以改变风度”;“衣服可以使人振作”;以及“穿着得体,会使自己感觉良好”这样一些经常听到的话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服饰过于花枝招展、艳丽妖娆的主持人,往往会让人产生轻浮玄虚、华而不实的感觉,也就无法使人对他(她)产生足够信赖感,甚至,还会拉大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因而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

最后,要说的是,这一章从多个方面对基本功进行了讨论。要检验这种基本功表现得怎么样,不妨自己坐在电视机前,像观众一样看看自己的模样。这一点,第一次主持《正大综艺》的杨澜深有体会——

……播出的时候,我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听见片头的音乐,手里捏出了冷汗。那是我生平最紧张的一次。周围的一切都模糊不清,爸爸妈妈说了些什么也听不见,只有电视、电视、电视……

……

我从未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小毛病。比如,眨眼太多。

连姜昆都发现了。

节目播出后的一天,他在电梯里对我说:“杨澜,电视会把你的一切毛病放大,所以你得学会控制自己的形体,特别是眨眼的习惯要改改。从现在到演播室这一段路上,你强迫自己一次都不眨眼试试。”

我很听话。一路上果真圆睁双目,不敢让上下眼皮有任何接触。5分钟的路程在我看来足有半小时。我浑身冒汗,眼睛发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当电视主持人真是活受罪。”我在心里诅咒着。更要命的是旁边姜昆还时刻“监视”着我。“坚持住!别眨!”——还让不让人活了?!

上一篇:冬季校园消防安全演讲稿下一篇:位奇镇六五普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