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

2024-04-08

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精选16篇)

篇1: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

给我一个你的棒棒糖——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

事先请一个小朋友买了两个棒棒糖,本是想让孩子观察的。不过当真的棒棒糖出现的时候,孩子还是会强烈的感觉到那是真的棒棒糖,抑制不住想吃的口水。小班孩子往往就是如此。我并没有看原来的活动方案,或许是因为太熟悉现在活动方案的模式了,尤其是美术。目标不用看,就是技能技巧的,学画圆,然后无非就是大胆作画的一些敷衍性目标了。过程要么就是画一个棒棒糖给谁吃,或者给棒棒糖拍照。后来看活动方案果然如是。

我脑海里早就在琢磨着这一活动可以如何来影响孩子的表现和表达,如何诱发孩子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棒棒糖。上课前,我已经大致确定,经由颜色着手,画出各式由线条和圆圈组成的棒棒糖。即给了孩子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孩子又无法模仿;即让孩子感知了棒棒糖和构成,但又并没有机械讲解,促使孩子需要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

小朋友带来的是一个小熊棒棒糖和一个椭圆形的棒棒糖,出示小熊棒棒糖是不合适的,孩子会眼高手底,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的,容易滋生“我不会”的情绪。

就一个小小的椭圆形棒棒糖,该如何导入活动呢?我坐在钢琴凳子上,望着陆续静息着的小朋友,因为开始活动的音乐铃声响了。有孩子送拾到的玩具到我手里,有长长的积木,有圆圆的雪花片,灵机一动,有了。

铃声结束,孩子坐好,看着我拿着刚才小朋友拾来的玩具,看着另一个小朋友继续送着。“唉!你们看,这些积木会变呢?变呀变啊变啊(我把一个圆形的雪花片放在长长的积木棒上),变成了什么?”没反应,不死心,我又拿了另外一个大些的雪花片放在一长的积木棒上,还是没反应。我打开那个小小的椭圆形的棒棒糖,小朋友叫了:“棒棒糖。”声音里面都有咽口水的声音了。我装起它,五十多个孩子不可能都舔一口的。我继续拿起那积木变的棒棒糖:“你们,这是什么颜色的棒棒糖?”“红色的。”“这个呢?”“绿色的。”“这个呢?”“白色的。”

接下来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和一条直线:“这个棒棒糖是什么颜色的呢?”尽管我是在问孩子棒棒糖的颜色,可孩子的观察一定是全面的,不仅仅观察了颜色,对棒棒糖的构造一定也有了印象。

我又用螺旋线画了一个大大的棒棒糖,当然还有下面的棒:“这个棒棒糖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在这个观察中又观察到了什么呢?孩子肯定能够意识到棒棒糖不仅仅是颜色变了。

我用黄色和橘黄色一个圆圈隔一个圆圈的画了一个同心圆棒棒糖,这个一定难以回答吧!因为这个棒棒糖有了两种颜色呢!

我又继续画了一个椭圆形的棒棒糖:“我喜欢这个颜色,你看我喜欢的棒棒糖是什么颜色的?”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棒棒糖啊?你画下来告诉我好不好?”

孩子们开始画棒棒糖,还真的不错呢!“你的棒棒糖真大啊,要吃好几天来哦!”“你的棒棒糖给我吃,好不好?”对,要及时收孩子们的作品,要不然过一会儿,表达好了没事做的时候个别小朋友就会或乱涂或折叠,破坏作品获得某种兴奋,然后会带动一批小朋友。于是我开始“吃”小朋友的棒棒糖。“哦,你的也给我吃,好的谢谢。”一个给,个个给。果然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水平表现出了棒棒糖:多数小朋友是用圆圈和直线表现的;有的是用螺旋线表现的;有的是用同心圆表现的呢;有的是在绕线之后画一直线表现的……

“棒棒糖旁边还有一条小鱼呢。”

“哦?真的来。”

“哇,你的这个是香蕉棒棒糖哦!”

“你的这个棒很长,拿起来真方便啊!”

作品收集上来一看,第一组的小朋友收集的慢一点,果然有折叠的,有乱涂弄脏的,有给团掉的。而其他组的作品都不错。

“哎呀,有一个小朋友还画了香蕉棒棒糖来。我找给你们看哦!”作品太多,我一边翻着找,一边看着小朋友:“怎么还没有出来啊?”“恩,把眼睛闭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出来?”“老师,它躲起来了,你要慢慢找。”要是中大班的小朋友,这么长时间找一副画,大概早就不安静了,但这个时候他们竟然这样的安静,这样安静的等着。终于出来了,我给小朋友看了有小鱼的棒棒糖,棒很长的棒棒糖,还有这个香蕉棒棒糖。

“我也要我的棒棒糖变一变。”我在原来的棒棒糖上添加了翅膀、嘴巴,“小鸡,小鸟。”

孩子们说到小鸡,就把棒棒糖变成了小鸡;说到小鸭,我就把棒棒糖变成了扁扁嘴巴的小鸭(顺便还区分了一下小鸡和小鸭的不同哦)……

附原来活动方案:

棒棒糖(美术)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圆形、竖线表现棒棒糖的外形特征。

2. 大胆作画,激发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棒棒糖一只 油画棒 白纸

活动过程:

1. 出示棒棒糖,幼儿观察,激发作画的兴趣。

老师这有一个好吃的东西,请你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棒棒糖好吃,今天我们来把它画下来,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吃,好吗?

2. 师示范作画,幼儿欣赏。

先画一个圆表示糖,再在圆的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糖和棒是连着的,画画的时候竖线和圆形也要连着。

棒棒糖有的大,有的小,先画一个大的,再来画一个小的;棒棒糖的颜色也不同,有红的,有绿的,真漂亮。

老师边画边说,激发幼儿作画的欲望。

3. 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 棒和糖连在一起。

● 糖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

● 画画时油画棒在纸上画,不在桌子上画。画完后把油画棒送到盒子里。

4. 展览幼儿作品,讲评。

展出幼儿作品,表扬将糖果与棒连在一起的幼儿。

篇2: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能两手较协调地揉搓卷橡皮泥,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棒棒糖。

2.愿意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萌发对泥工的兴趣。活动准备:幻灯片、橡皮泥、吸管、泥工板、泡沫板、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兔棒棒糖店就要开张了,可是还少了一些棒棒糖,眼看时间就要来不及了,哎,这可怎么办呢!咦,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二、制作棒棒糖,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棒棒糖。

1.棒棒糖店里有可多棒棒糖的模型了(出示图片),有圆形的,爱心型的,五角星形的,小兔形的……

2.哇,这个蜗牛形状的棒棒糖看起来真好吃啊!我想来做一做!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3.拿一半橡皮泥,两手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轻轻的搓成一个长条,然后像蜗牛一样卷起来,这样上半部分就做好啦!再给它按一个小棒子,哇这样就做好啦!你们来闻一闻,看看香不香。

4.现在请你们也赶紧动手做起来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棒棒糖形状来试着做一做,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爱心形,也可以是蜗牛形……

5、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音乐)

三、小小棒棒糖展览会。

篇3:小班美术活动:魔幻泡泡

“玩泡泡”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我试图通过吹泡泡、盖泡泡,让幼儿与魔幻泡泡来一次有趣又亲密的接触,以此获得表现事物的积极情感体验。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的体验感受为主,让幼儿自觉地跟着音乐情境进入到魔幻世界中,最后通过提供宣纸做成的风筝来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当幼儿看到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是富有美感的作品时,他们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泡泡水吹出泡泡,初步感知泡泡易破的特征。

2.观察泡泡,自由表达吹泡泡的发现和感受。

3.用制造出来的泡泡进行玩色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碗、彩色泡泡水、吸管、宣纸风筝、抹布、亮光纸做的小尾巴、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拇指交叉变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召唤着我们,宝贝们,神奇的魔幻之旅开始啦!(张开双臂变蝴蝶)蝴蝶张开美丽的翅膀邀请我们一起跳舞呢;(食指开合变瓢虫)瓢虫哥哥趴在树叶上,不停地扇动着小触角;(双手叉腰变柳树)柳树姑娘弯着腰向我们鞠躬行礼;(转动拳头变露珠)调皮的小露珠咕噜噜滚落下来,一眨眼工夫就不见了。(做邀请状)宝贝们,欢迎来到魔幻王国!

二、观看魔术表演

1.教师变魔术。

师:小朋友们,魔术表演现在开始了。(教师神秘地从衣服袖口处变出吸管)

2.教师利用吸管吹出泡泡,请幼儿观察。

师:看!我变出了什么?这些泡泡像什么?

幼:像小鱼吐出来的泡泡。(像鸡蛋、像气球、像冰激凌、像圆圆的皮球、像软软的果冻、像苹果……)

师:我是怎样变出泡泡的?

幼:用吸管吹出来的。

师:我是怎样吹的呢?

幼:呼呼地吹。(向外吹、用力吹、使劲儿吹、嘴巴鼓鼓地吹……)

3.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总结吹泡泡的方法。

师:两个手指轻轻握住吸管的上端,用劲向外吹,把泡泡吹得大大的、鼓鼓的、高高的,千万不能让泡泡溜到外面去哦!

三、吹泡泡

1.用吸管吹泡泡。(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向外吹,不要往里吸)

师: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幼:是红色。(是桔色、是绿色、是蓝色)

2.再次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变化,感知泡泡易破的特征)

师:看看碗里的泡泡,到哪里去了?

幼:泡泡变小了,泡泡破掉了……

师:泡泡真是个调皮的家伙,一会儿工夫就破掉不见了。

四、泡泡盖画

1.请魔法风筝帮忙留住泡泡。(教师演示盖画)

教师取出用熟宣纸做的风筝,轻轻地盖在吹起的泡泡上。泡泡随即破裂,颜料晕染在了宣纸风筝上面。

2.幼儿体验泡泡盖画。

(1)尝试:幼儿和教师一起用宣纸风筝盖在泡泡上。

(2)游戏:听音乐,找不同的颜料去吹泡泡、盖泡泡。

(3)再次体验:幼儿带着风筝绕场地飞跑,飞一会儿,吹一会儿,盖一会儿,让不同颜色的泡泡水在宣纸上晕染开来,产生特殊的效果。

3.夸夸我的魔法风筝。

师:举起你的风筝,比比谁的风筝最美丽。

幼:我的风筝五颜六色,最美丽。(我的风筝有红色、黄色、绿色,最美丽;我的风筝五彩缤纷,最最美;我的风筝像花儿一样……)

五、放飞风筝

1.给美丽的风筝装上小尾巴。

(1)师:小风筝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她希望自己能够有一条美丽的小尾巴,可以飘得更高更远!

(2)幼儿四散开来,在活动室寻找尾巴,把尾巴贴在风筝的尾部。

2.师幼一起玩风筝。

(1)师:贴上小尾巴,小风筝要展翅高飞啦!(师幼一起取下绳子,跟着音乐,让手中的风筝飞舞起来)

篇4:小班美术活动《棒棒糖》教案

1、学习用“团”、“搓”、“压”的技能,制作棒棒糖。

2、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PPT课件;彩泥、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出示棒棒糖,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棒棒糖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你吃过什么样的棒棒糖?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漂亮的棒棒糖,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激发幼儿制作愿望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有趣的棒棒糖,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出示橡皮泥棒棒糖)

2、提问:它是用什么做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

(幼儿讨论)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用团圆、搓长、压扁卷的方法制作棒棒糖,并能将糖与小棒穿插。

师:先取一块橡皮泥放在掌心:

橡皮泥,团一团,变成什么了呀?(小圆形)

把小圆形放在泥工板上搓一搓,搓呀搓,搓呀搓,哎呀,你们看,变成什么了?(幼儿自由想象)

小手掌来帮忙,用力压一压(哎哟哎哟哎哟哎哟压扁了)

抬起头向前卷,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个棒棒糖,棒棒糖还缺什么呀?

小小棒来帮忙,哎呀,小棒插在哪里呢?

教师:棒棒糖完成了,漂亮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动手试一试,制作一个棒棒糖吧。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个别能力差的小朋友,并及时给予评价。

3、请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插在泡沫板上,然后拉衣服排队。

四、游戏:卷棒棒糖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一个棒棒糖,现在老师要请我们小朋友也来变成一个棒棒糖,好吗?

2、卷棒棒糖: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个棒棒糖。(请最后两个小朋友做小棒)老师来尝尝我们的棒棒糖好不好吃,

3、结束:棒棒糖真好吃,我们去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卷棒棒糖。

教学反思:

篇5: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

一、教育目标:

1、在圆形的基础上学会点、线及颜色的运用。

2、大胆尝试装饰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棒棒糖真漂亮》

二、活动材料的准备:

1、纸、水彩笔、棒棒糖、范画。

活动流程:

引题→示范绘画→幼儿绘画→作品欣赏

三、活动流程:

1、有限出示几块棒棒糖,棒棒糖有个助攻不同的颜色没让幼儿感受颜色。

2、再次出示图片,提醒幼儿在纸上能够画出美丽漂亮的棒棒糖颜色、花纹,让幼儿观察棒棒糖的装饰画,有线条形状、圆点形状。

3、示范其中一间作品。

4、幼儿开始作画,在绘画活动中,老师进行指导。

5、幼儿画好的作品进行讲评,特别是颜色、形状、线条。

6、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和大家相互欣赏。

四、活动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大部分的幼儿完成的不错,对颜色、形状都比较清晰,也能够创设自己的作品,幼儿在涂色的时候都比较仔细,但有个别的幼儿对图案的形状、画法还不够明确,涂色也不到位,在这点上还需加强指导练习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教学反思:

在选材上,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主现代教育,重视要形式之一,对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小班幼儿处于认知发展初级阶段,通过美术教育所完成的并不应该仅仅是表面绘画、手工水平的提高,确切的是要以视觉性的知觉掌握来培养幼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造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心里没底,然而我进行了一次磨课,在活动幼儿学习包裹、压扁等技能的时候存在着一些难度,但后来慢慢发现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的知道一步一步的完成包裹技能,增强其他们的动手能力。幼儿小朋友还制作成一个鸡腿,非常有想象力。第一次的磨课使我的紧张逐渐的减少,在师徒汇报中,幼儿的表现让教师非常满意,但唯一欠缺的就是幼儿的常规还需有待提高。在活动结束部分,以安全教育和品尝棒棒糖相结合,使整个课堂氛围推向一个**,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了。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棒棒糖真漂亮》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414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插花》含反思》:小班教案《插花》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之间的合作能力,会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花卉,并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插花,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插花》含反思教案吧。

篇6:小班美术棒棒糖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形、螺旋线、竖线表现棒棒糖的外形特征。

2、能够大胆作画,乐于参与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棒棒糖若干,油画棒、美术本、PPT

2、经验准备:吃过棒棒糖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猜猜看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什么礼物?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说说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是棒棒糖的?

小结:原来棒棒糖和其他糖果不一样,都有一个小棒棒的呀。

(二)说一说棒棒糖的特征

1、请小朋友来摸一摸,说一说棒棒糖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说的对的,老师把棒棒糖插在外面。

2、我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棒棒糖呢,请幼儿观察棒棒糖的花纹。这些棒棒糖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圆的和扁的、软、硬、有大的小的)

小结:是呀,这些棒棒糖不仅大小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摸到手里感觉也不一样,有的硬、有的软,味道呢也不一样有的甜甜的、酸酸的,棒棒糖儿真有趣。

(三)欣赏PPT中各式各样的棒棒糖

1、宝宝们喜欢吃棒棒糖吗?老师也很喜欢吃棒棒糖,我还可以把喜欢吃的棒棒糖画下来。现在来看一看PPT上还有什么样的棒棒糖?

2、边欣赏边介绍画法:先画一个圆形表示糖,再在圆形的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糖和棒是连着的,画画的时候竖线和圆形要连着,然后在里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如果你要画一圈一圈的棒棒糖,那么可以从中间一圈一圈地往外画,线和线别碰到,越画越大,这个线叫螺旋线,螺旋线表示糖,再在螺旋线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螺旋线要和竖线连起来,这个棒棒糖就画好了。

(四)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1、交代要求:棒和糖要连在一起。糖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画画时油画棒在纸上画,要用一点力气,才能画的更清楚,画完后把油画棒送到盒子里。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篇7:小班美术活动中应有的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教师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有效途径。《纲要》中也多次提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但在平时的教学和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有不少幼儿不喜欢上美工课,对美工活动缺乏兴趣,在进一步的观察和深入了解中,发现并不是幼儿不喜欢美术,也不是他们没有爱美之心,而是单一、机械的,缺少环境互动、师生互动以及只重视表现技能或活动结果而轻视活动过程的教学方式使本来很有趣的美工活动变得淡然无味。幼儿没有了兴趣,没有了个体的愉悦体验,如何去感受美、表现美,又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造美呢?

艺术教育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是其他各领域都不能比拟的。如何立足幼儿园课程本身,结合幼儿实际,多通道参与,多手段渗透地开展生动活泼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通过实践探索,深深体会到:激发小班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是构建理想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精髓所在,这其中包括和谐的师幼互动、各大领域的整合。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定位上,强调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而要想在美术教学中达到这点,就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积极动手操作、大胆想象创作的过程中,成为活动的主体,这充分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观点。

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设计“给小兔喂青草”、“小鱼吹泡泡”等绘画内容,还以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绒线”、“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等。教师应注意选择的教材必须具有游戏性,因为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

二、优化美术活动的物质环境

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被材料所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轻松获得成功,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如我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其尝试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等。又如在吹画活动“放烟火”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水粉颜料和吸管,幼儿只需轻轻一吹,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吹,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能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往往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1. 以游戏的口吻导题,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绘画活动“帮妈妈绕绒线”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幼儿体验了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其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学习画圆圈线。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良好的情绪基础。

2. 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可和幼儿一起玩吹泡泡,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泡泡画。先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洁精的颜料后,对着白纸吹泡泡,泡泡破了但却在纸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仅仅愉快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教师指导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比如练习画直线教师可以说“开火车”,让幼儿用画笔在纸上开火车。又如有一次在涂色“苹果”的活动中,嘉嘉随手拿起一支黑笔涂了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苹果是不是坏了呀?坏苹果吃了可会肚子痛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说:“画一只吃了身体健康的红苹果好吗?”他立即边唱苹果歌,边带劲地涂了起来。

篇8:小班美术《棒棒糖》评课

小班美术《棒棒糖》评课

看似简单的美术课里往往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怎样上好一堂富有吸引力的美术课,那就需要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合。我们的新教师小徐积极主动的参加本园教研活动行为跟进式教学,为了上好课她专研教材寻找资料设计好教案,做好一切准备认真的对小班美术活动《棒棒糖》进行了尝试性的教学,从她课堂上认真的表现是值得我们一起学习的。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评析:

从选材来讲,棒棒糖在孩子们的心中即好吃又好玩,常见种类又多,颜色又丰富,形体又不一,来源于生活的经验幼儿更能接受并理解,教师能运用这一点很好。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以四个环节组成,在开头的导入部分教师以直接的出示棒棒糖过于简单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讲设计一个富有童趣的导入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是新教师的原故,所以缺少对幼儿年龄特点的经验。在第二环节中教师以拍照的示范引领比较的到位,在示范的语言上能运用童趣的小火车开的形式吸引了幼儿们学习的注意力,把画封闭圆的目标达到了。同时教师能把画的大的棒棒糖和小的棒棒糖比作棒棒糖一家的引导不错,这样能调动幼儿联想起更多的家庭成员,从而能结合这一点进行创作。在示范第二个圆时如让全体幼儿以手指跟描的形式让幼儿来感知封闭圆,少又快、准的示范,我认为这样可以节省一点时间给幼儿动手操作会更好。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引导幼儿用多种色彩涂色,让幼儿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棒棒糖的甜美口味激发了幼儿想象的空间。在第三评价环节中,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亮点来鼓励幼儿做的不错,如有幼儿能画封闭圆了,有幼儿用色丰富,都能及时的肯定,给了幼儿成功的喜悦。第四环节的延伸,给了幼儿经验的提升。

篇9:小班美术教案棒棒糖

1、仔细观察棒棒糖及棒棒糖图片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棒棒糖的形状、颜色、花纹等。

2、喜欢参与美术欣赏活动,体验棒棒糖各种形态带来的美感。

活动准备:

2、三个不同形状的棒棒糖,供幼儿观察讲述用。

活动过程:

1、猜一猜,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看,老师的口袋鼓鼓的,里面会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听,还有声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2、观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点。

“老师手里的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连贯描述:上面一颗糖果是圆圆的,下面的棒棒是长长的。

“你会把老师手里的棒棒糖画下来吗?”“请小朋友试一试把棒棒糖画下来,老师会给小朋友放,一停,小朋友立刻回到座位上,好吗?”孩子们回到座位上开始画一画自己看到的棒棒糖。

画完后,简单小评:小朋友画的真不错,棒棒糖画得圆圆的,你能告诉大家你画的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吗?

3、出示各式棒棒糖,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学习讲述。

①“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和小熊打招呼。小熊为我们带来了更加漂亮的棒棒糖,想不想看?小熊说了,谁能讲出棒棒糖的样子,他就和谁做好朋友。”出示花形棒棒糖:“这根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上面还有什么样的花纹?”请个别幼儿连起来完整讲述。

②出示动物形棒棒糖:“这根棒棒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谁会完整的来说一说?”

③出示人物形棒棒糖:“这根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棒棒糖的种类可真多!

交代要求,幼儿观察讲述棒棒糖图片。“小熊在糖果店里看到那么多漂亮的棒棒糖,真想带回来给小朋友看看,于是他就把棒棒糖都拍成了照片,你们想不想看?老师把照片放在后面的桌子上了,请你选一张最喜欢的`,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说完了,还可以换一张再说一说。”

幼儿观察讲述后把照片放在桌上回到座位,教师随机抽取两三张照片请个别幼儿讲一小结:是呀,这些棒棒糖不光大小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摸到手里感觉也不一样,有的硬、有的软,味道呢也不一样有的甜甜的、酸酸的,棒棒糖儿真有趣。

3、师示范作画。

师:宝宝们喜欢吃棒棒糖吗?老师也很喜欢吃棒棒糖,我还可以把喜欢吃的棒棒糖画下来呢。

我选一个喜欢的笔宝宝,先画一个圆形表示糖,再在圆形的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糖和棒是连着的,画画的时候竖线和圆形要连着,我喜欢的橙色,我就在里面涂上橙色的。书空画一画,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棒棒糖就涂上什么颜色。

师:请个别幼儿用圆形来画自己喜欢的棒棒糖。

我还喜欢画这个扁扁的棒棒糖,找一个喜欢蜡笔宝宝,从中间一圈一圈的往外画,线和线别碰到,越画越大,这个线叫螺旋线,螺旋线表示糖,再在螺旋线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螺旋线要和竖线连起来,这个棒棒糖就画好了。

师:请个别幼儿用螺旋线来画自己喜欢的棒棒糖。

4、师出示范画,激发幼儿作画的欲望。

师:小朋友看我把我喜欢的棒棒糖都画下来了,你喜欢吗,你最喜欢那一个棒棒糖,为什么?

棒棒糖有的大,有的小,先画一个大的,再来画一个小的;棒棒糖的颜色也不同,有红的,有绿的,真漂亮。

篇10:小班美术课《棒棒糖》教学反思

2.感受用多种色彩作画的乐趣。

我将活动分为三步进行:观察棒棒糖——说说棒棒糖——画画棒棒糖。

我一直认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动的第一部分,用一个“猜”字,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事实证明,我成功了。幼儿们对着我的口袋,兴致勃勃的猜测着各种答案。猜过之后,我们一起进入第二部分,我们说一说吃过的棒棒糖,看一看老师的棒棒糖,他们都是长什么样子的。在你一言我一语之后,我们都出结论:棒棒糖有一个圆圆的大脑袋,再加一个长长、硬硬的尾巴。这样的一个结论引来了幼儿的哄堂大笑。最后笑声一直伴随着整个绘画过程。

篇11: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

小班幼儿身体尚处在柔弱、不完善、未成熟的阶段, 他们虽然对色彩非常敏感, 但小肌肉群发育迟于大肌肉群, 手的精细动作发展差, 正处在涂鸦期, 尚未有丰富的绘画经验与绘画技能。绘画活动中, 他们往往有不敢动笔、害怕绘画的心理。所以,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拓印玩色活动, 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所谓“玩色”游戏, 就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 利用不同的作画工具、材料及表现技法, 在玩色的过程中绘制既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又极具幼儿个性特色的绘画作品。即让幼儿以喷涂、拓印等方式参与玩色, 使他们始终保持游戏的心态和对玩色的浓厚兴趣。玩色过程中, 不同的玩色形式会给小班阶段的孩子带来不一般的绘画体验, 鲜明的色彩变化又将强化幼儿天生的色彩敏感性。各种颜色组合变化产生的丰富的色彩画面, 不仅能激发幼儿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 还将为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支持玩色活动的展开

小班幼儿因持久性差、转移性强、喜欢模仿而导致集体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在集体活动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常规组织,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得过多、过板, 用同一种标准和期望要求每个幼儿, 更重视效果和结果等现象, 从而忽略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等问题的产生。另外, 集体活动时间有限, 难以给每个幼儿操作、体验和表现的机会, 教师不重视幼儿绘画过程中的需求和发展, 让处于涂鸦阶段的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处于被扼制状态。

综上所述, 对于涂鸦期的小班幼儿, 我们可以以美术区域教学的观念和方式引导其开展美术活动。因为美术区域活动能很好地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 以尊重儿童为前提, 开差异化教育和个别化教育之先河。在美术区域中, 教师以一对一个或一对二、三个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能体现自我绘画的愿望, 教师个性化的引导、材料的自由体验很好地满足了小班每个幼儿的探究需求, 在温馨、宽松的区域环境中, 教师利用实物、语言、图片和材料投放、环境烘托等各种形式, 给予幼儿精神上的更多鼓励, 大大调动小班幼儿用各种材料进行参与玩色拓印、制作尝试的积极性, 激发幼儿的审美动机, 激起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极大愿望, 让每个孩子都在充裕的时间中表现得自信。

二、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玩色的需求

处在涂鸦期阶段的小班幼儿, 喜欢在自我想象的世界中乱涂乱画, 但真正拿起笔往往又迟迟不敢下笔, 而玩色活动具趣味性和娱乐性, 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所以他们对玩色游戏都有一种莫名的喜欢。玩色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实际操作活动, 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 促使他们从事创造性活动, 我们可以摈弃传统意义上的蜡笔和纸张, 收集毛线、菜根、瓶盖、纸团、车轮、玩具、弹珠等特殊材料, 利用红、黄、蓝、绿这些漂亮的水粉颜料, 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宣泄, 拖一拖、滚一滚、变一变、摸一摸、刷一刷, 用瓶盖在白纸上印五彩泡泡, 用菜根在草地上印花朵, 用手掌在树干上印树叶, 用圆柱形的积木在绿叶下印一颗颗葡萄……面对这一大堆色彩鲜艳、形态多样、肌理各异的操作材料, 孩子们的游戏天性暴露无遗, 整个活动中他们始终主动尝试、兴趣盎然。

当然, 我们提供玩色工具时也要由浅入深并不断变化, 刚开展玩色游戏时, 提供的材料种类不宜太多, 一般一两种为宜。如汽车、印章、积木等材料, 简单易操作且效果佳, 较适合在小班开始阶段使用。待到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技能以后, 玩色材料可以逐渐增多, 操作难度也可以适度提升, 因为采用单纯的印画形式不能满足幼儿的动手欲望, 我们可以在材料丰富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习一些新的技法, 如手指点画、刮画、毛线拖画、喷画、滴画等;或是一物多用, 同样的材料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就能画出不同效果的作品。只有玩色活动形式多样, 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幼儿的耐心并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三、设计生动有趣的情景调动幼儿参与玩色的积极性

在玩色活动中, 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以他们熟悉的人、运动、食物或其他事物为题材, 从孩子们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入手, 如手掌印画青菜、棉签画树叶、为小动物穿新衣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平时经常接触的事物, 经验丰富, 他们会乐意参与, 也愿意在创作时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 行为受情绪的支配, 因此在玩色活动中可以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 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 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棉签画活动“帮妈妈绕绒线”中, 在活动的开始, 我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 和孩子们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 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 他们全神贯注地在纸上学习画圆圈线。高涨的创作热情自然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作品效果出奇的好。

另外,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特殊学习方式, 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以方便玩色活动的开展。如小班吸管滴画《小鸟穿花衣》, 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 也很容易对小动物产生怜悯的情绪, 所以我们可以创设“小鸟长大啦, 换上美丽的花衣裳”的游戏情境, 激发幼儿主动帮助小鸟的欲望, 然后再提供材料, 引导幼儿用吸管滴画装饰花衣裳的玩色活动。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 用多种色彩装饰衣裳, 教师利用游戏的情境性, 让幼儿知道要在小鸟的身上滴画多种颜色的水粉, 才能变出五彩的衣裳。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地参与活动, 被游戏的情境吸引, 为了让小鸟变得更美丽, 他们努力地在颜料盒里吸、在画纸上滴, 反复进行, 终于让小鸟穿上了美丽的外衣。当老师以小鸟的口吻感谢大家的时候, 孩子们分外得意,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

篇12: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

小小棒棒糖

目标

1.能两手较协调地揉搓橡皮泥。2.学会在球体上安装小棒。

3、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材料: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看,老师的口袋鼓鼓的,里面会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听,还有声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二、观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点。

“老师手里的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连贯描述:上面一颗糖果是圆圆的,下面的棒棒是长长的,老师还给它编了一个顺口溜:方的糖圆的糖,安根小尾巴变成棒棒糖。这种是小朋友经常吃的,噢,那老师要问小朋友有没有吃过其它样式的棒棒糖呢?

三、制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过这种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没有做过呢?今天老师也想动手做一个,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然后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棒棒糖,好吗?

先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两手对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小球,咦!老师把它按一个漂亮的小尾巴,这样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棒棒糖,老师很开心。现在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做,在动手这前老师要说下游戏规则: A、做手工时小嘴巴不能发出声音,要安安静静的。B、不能抢别人手里的东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幼儿橡皮泥要放在手心里,两手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要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的球)

3、咦!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举起来,看看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的,你们的没有小尾巴,现在请刘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览会。

老师请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拿上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看看他们做得是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师觉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师:小朋友今天开心吗? 幼儿:“开心”。

教师:小朋友有了开心的事情呀,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下面让我们拿起棒棒糖送给大班小朋友,让他们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心情吧。活动结束!

活动二:

手工:“搓汤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面粉团揉搓球体,并用豆子等添加想象。

2、体验自己劳动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1、和好的糯米粉、每桌一个大盘子、擦手毛巾

2、汤圆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汤圆图片

师:汤圆是用什么做成的? 学习词语:糯米团

二:教师出示和好的糯粉团,说说糯米团长什么样子?

1、出示糯米粉团,这块糯米团现在还有点大,老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粉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粉团。结合语言提示,引导 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 变成什么样了? 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 许多小米团。

3、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圆又圆、像个小球 球)幼儿运用团、揉的方法将小米团揉成圆球体,并且放在碟 子里。

4、幼儿想象:圆圆的汤圆像什么呢?引导幼儿进行组合创造,谜语导入

激发兴趣 米团变变变 可以制作成“花”

“毛毛虫”“冰糖葫芦”小动物”等。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添加,将面团拉伸。

1、幼儿人手一团小糯米团,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出要求: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摸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搓好的汤圆 放在桌上的大盘子中。

提醒幼儿将小米团放在手心搓圆。

3、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说说将小汤圆变成了什么?

4、活动延伸:请厨师将幼儿的作品蒸好带回家品尝。

篇13: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

设计思路:

教材和幼儿行为基础分析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已经逐步认识并学会了绘画短直线、曲线等线条对于螺旋线也有初步感知。但是对枯燥的线条练习又没有兴趣,所以结合幼儿兴趣和经验,创设了一个为小熊准备圣诞礼物而做棒棒糖的的情境。让孩子们更加愿意参与本次活动,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形状的认识,尤其在螺旋线上获得进一步的操作技能。活动中丰富了作画工具和材料,从而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体验在游戏情境中绘画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棉签作画,表现棒棒糖的螺旋状花纹。

2.体验在情境中作画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堂准备:实物棒棒糖、范画、PPT。

材料准备:棉签、水粉颜料(红、黄、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熊,来听听小熊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提问:小熊最近在忙些什么呀?

做礼物做棒棒糖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二、观察实物,初步感知提问: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呀?在圆圆的糖上你还看到了什么?像什么?

小结:棒棒糖身上有着一圈一圈的花纹,这样的棒棒糖又好看又好吃,小动物们肯定会喜欢。圆圆的、红色的、上面有线(蜗牛线)一圈一圈的线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螺旋线特征。

三、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1.欣赏范画,观察不同样式过渡语:瞧,小熊为小动物们做了这么多棒棒糖呢!

提问:这些棒棒糖都一样吗?

2.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方法导语:让我们来看看小熊是怎样来制作棒棒糖的!

导语:五彩棒棒糖还需要小魔咒哦!

儿歌:从里往外绕,先绕一个小圈圈,小小的小小的,再绕一个大圈圈,一圈又一圈,最后插紧小棒子。

过渡语:小熊为了做棒棒糖啊,的确忙坏了。你们想不想来帮帮它?

我也想帮帮这只热心的小熊!为了帮助小熊,我还准备了一些小工具哦!

介绍操作材料。(棉签)儿歌:小棉签,蘸一蘸,亲亲大白纸,从里往外绕,先绕一个小圈圈,小小的小小的,再绕一个大圈圈,一圈又一圈,最后插紧小棒子。

(1)幼儿尝试徒手练习导语:能干的小手拿出来,我们一起来做棒棒糖。

(2)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提问:哪个能干的小朋友愿意上来来试一试做个棒棒糖呢?

不一样有大有小有红的、黄的……幼儿徒手练习教师用儿歌的形式渗透作画方法和要求教师引导其他幼儿也徒手练习,并共同用儿歌提示示范操作的幼儿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导语:让我们一起加油帮小熊做更多圆圆的、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棒棒糖吧!“屈,老师.教,案,网”(做完的棒棒糖放置黑板。)幼儿选择不同颜色进行以儿歌形式不断提醒幼儿操作。

五、幼儿欣赏作品,教师评价。

提问:大家做了好多棒棒糖,你喜欢哪根棒棒糖?我们请这位小朋友来说说吧?

小结:小熊看到你们帮它做了这么多好看又好吃的棒棒糖,会说些什么呢?彩色的、大的、有花纹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以及学会欣赏同伴的作品。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并不刻意去要求幼儿,棒棒糖要画的有板有眼。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作画动机和信心都身份的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浇灭他们的信心,所以培养他们的兴趣与信心是关键。只要他们愿意动手,愿意画,我都会给于肯定,“你画的真棒,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味的?你的棒棒糖要送给谁吃呢……”这时幼儿的情绪高昂,这是好事,可这也导致场面有点小小的失控。比如在提问“你吃过什么味的棒棒糖?”时,教室就像炸开了的锅,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抚他们激动的情绪。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多向他人学,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使自己的教学越来越扎实。

篇14:小班综合活动教案:棒棒糖

1、请朱老师帮忙导入活动:听说小一班有个小超市,我想买一些棒棒糖给小二班的小朋友,行吗?

师:你想买什么样的棒棒糖?

朱老师:你看,我带来了两种。我就要这样的。

师:真不好意思,我们班没有这样的棒棒糖,不过我们可以照这个样子给你们做一些。请你们等一会来拿好吗?

2、师:我答应给小二班的小朋友做棒棒糖了,现在我们就开始做好吗?(1)请幼儿观察两种棒棒糖,说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圆的和扁的)(2)想想圆的棒棒糖是怎么做的?(让幼儿自己说说用什么办法制作)

我们用团圆的方法做好了圆形的棒棒糖,扁的该怎样做啊?(情幼儿自己说说制作方法)(3)为什么棒棒糖的外面有一层糖纸?有什么好处?(4)请幼儿开始制作。

提醒幼儿不要把小棒对着自己的面部和别人,并学着给棒棒糖包上糖纸。(5)教师巡回指导。

3、师:你们做了这么多漂亮的棒棒糖,现在我们把棒棒糖放到我们的小超市,等一会朱老师会来拿,我们不能乱放,要根据棒棒糖的颜色和形状放好。请小朋友看清楚货架上的标志,根据标志放好。

篇15: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

一、美术活动一定要“活”起来的原因

幼儿是最简单、 最纯真的, 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 想象的丰富和贫乏决定了孩子创造能力的高低。 在美术活动中, 一张完整的范画对孩子们来说是有两面性的。 范画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绘画的方法, 但也很有可能会禁锢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让孩子们的作品跳不出老师无意中“制作”的框架。“鲜活”的美术活动是一种体验成功的情感活动和享受快乐的游戏活动, 能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尽情地创作, 用废旧材料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创意的美术世界。

二、运用废旧材料让美术活动“活”起来的方式

1.让美术活动在 “贴”中 “活”起来。 小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专注于一样东西上, 为了降低幼儿的创作难度, 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们选择了小班美术活动《纸盘苹果》, 将平时剩下的彩纸或者皱纹纸撕成小碎片, 将撕出的碎片粘贴在老师事先剪好的废旧纸盘制成的苹果里面。 由于之前让孩子们在平面的白纸上进行过撕贴类的活动, 因此当孩子们拿到纸盘苹果时, 都充满着好奇和尝试欲。 刚开始, 孩子们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小班的幼儿空间知觉发展是比较弱的, 他们粘贴立体的图形会比较吃力, 但在慢慢的尝试和老师的指导后, 孩子们掌握了一些方法, 能够将手里的彩纸粘贴到纸盘苹果上。 当他们拿着自己慢慢粘贴出的纸盘苹果时, 小脸上洋溢的是特别自豪的笑容, 都迫不及待地想把手里的不一样的“苹果”, 拿回家让妈妈“尝一尝”。 在制作过程中, 孩子们不仅得到了充分的成就感, 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2.让美术活动在 “画”中 “活”起来。 小班初期, 孩子们的绘画开始进入象征期, 由“先画后想”过渡到“先想后画”, 即在画之前就有一个简单构思。 这些构想往往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看, 我们通常会发现孩子们在你“不经意”间就“创作”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 在现代生活中, 到处都会有拎着袋子行走的路人, 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时会被花花绿绿的袋子吸引住。 对此, 我们开展了小班美术活动《纸袋涂画》, 将家中不再使用的比较单调的纸袋子集中起来, 让孩子们自由创作属于自己的纸袋, 他们可以尝试着涂一涂、画一画。 有的孩子选择使用单一颜色的蜡笔, 画上最擅长的圆圈和曲线, 组成一幅图画;有的孩子选择使用多种颜色的蜡笔, 一种颜色的蜡笔只画一个小版块, 画出自己喜欢的“彩虹纸袋”。 《瓶子涂色》也是幼儿美术活动中经常进行的一个活动。 瓶子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形状上有葫芦形、宝塔形、常见的圆柱形等;在颜色上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或透明等;在大小上也有大有小, 这样每个孩子涂画出的瓶子必然是不同的。 孩子们将本来扔在家里的并不关注的瓶子带到幼儿园里, 通过动脑思考和动手创作, 为瓶子变了一个魔法, 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漂亮的瓶子, 这样的作品往往非常有展示和收藏价值, 孩子们也产生了极大的成就感。 其中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即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 尊重孩子们的内心需要, 不以自己心中的标准作为“囚笼”约束孩子, 让孩子们在艺术世界里自由探索。

3.让美术活动在 “印”中 “活”起来。 在绘画创作过程当中, 可以让幼儿自己自由选择绘画工具, 不拘泥于画笔。 美术创作工具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颜料, 使幼儿能更好地在美术活动中领略色彩的魅力。 尽情发挥想象力, 合理的使用和接触各种各样的颜料, 让幼儿对于艺术和生活产生更深的热爱。 例如印画活动《玩具印画》、《轮胎印画》和《棉签印画》。 开始选择难度较小的《玩具印画》, 活动前, 让幼儿穿上适合印画活动的服装, 在桌子上摆放上各种的颜料, 让幼儿运用之前玩的废旧积塑玩具, 在自己喜欢的颜色里蘸一蘸, 印在白纸上。 活动结束后, 大部分孩子的白纸上都变成了彩色的玩具世界;第二次, 选择《轮胎印画》, 将家里存留的坏掉的小汽车带来学校, 用轮胎在颜料里滚一滚, 接着慢慢推动小汽车, 让轮胎印留在白纸上, 当小汽车滚过几次之后, 可相互交换, 用别人的小汽车在自己的纸上滚一滚, 几次之后, 大家纸上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轮胎印。通过这样的活动, 幼儿不仅能知道即使是废旧的小汽车也可以用来作画, 而且能增强分享意识和语言沟通能力;《棉签印画》存在一定难度, 因为纸上本身就有一串红的花序。 要幼儿用废棉签蘸上红色, 印出一串红。 这样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通常安排在幼儿已经尝试了几次印画活动之后。创意印画过程就是对事物不断丰富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幼儿发挥创造力和协调力, 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用废旧材料让美术活动“活”起来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 生活中有许多废弃物都有被回收和利用、再被塑造的条件, 等待我们的慧思巧手将它们化“腐朽”为“神奇”。 通过废旧材料的使用, 使美术活动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充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生活、 感悟围绕于周围的美后激发再创造的能力, 充分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另一方面, 用废旧材料制作美术作品, 本身的局限性就比较小, 并且小班美术活动本身就属于游戏活动, 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创作活动, 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用熟悉的事物玩得开心、玩得有收获。 陶行知说过, 要让孩子在玩中学, 学中玩。 幼儿生活美术活动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让孩子们学着玩、玩着学, 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在喜欢游戏的基础上, 激发内在表达意愿、 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美的感觉和创作成功后的喜悦, 这些才是美术活动所要追寻的“道”而不是只追求各种方法的“术”, 如果仅仅是追求“术”, 最后结果往往就是几幅中规中矩的作品, 但幼儿的表达意愿被剥夺了。 尊重幼儿思想, 运用身边取之不尽的废旧材料, 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让孩子们在“活”的美术活动中发挥更好的创意。

参考文献

[1]李华华.变废为宝, 让课堂焕发美意[J].学生之友 (小学版) (上半月) , 2009 (10) .

篇16:小班美术《棒棒糖》活动方案

这是一个小班的泥工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用“搓圆”“穿”的技能,做出“棒棒糖”。

原教案中第一过程是让幼儿玩“商店”游戏,然后每人买到一根棒棒糖后品尝糖果并感知其形状、结构,从而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但是考虑到小班一个活动只有15分钟,如果一开始就让幼儿品尝棒棒糖,这样可能会花去较多的时间,不利于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鉴于大部分幼儿应该都有过吃棒棒的经验,所以我便把第一个环节改成了回忆已有经验并欣赏棒棒糖图片,感知其形状、结构。当我问道:“你们吃过棒棒糖吗?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时,孩子们都很激动的说着:“我吃过,是苹果味的”,“我也吃过,是草莓味的”,“是甜甜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于是我又出示了各种好看的棒棒糖的图片,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欣赏中我还引导幼儿发现了棒棒糖的结构特征。

接着我又创设了一个帮娃娃制作棒棒糖的情景,让幼儿想想该怎么办?也许是之前已经用橡皮泥制作过糖果,所以田雨涵宝宝很聪明,马上就说:“老师,我们可以用橡皮泥来做。”于是我便用橡皮泥先示范的搓了一个圆,让幼儿对“搓圆”有了一个直观的感知,为接下去幼儿自己操作做好了铺垫。虽然之前我们都已经玩过橡皮泥,也用橡皮泥搓过圆包过糖果,但是那时我的要求并没有很高。而这一次我不仅要他们把橡皮泥搓成圆,而且圆上要没有裂纹必须很光滑。加大难度后,很多宝宝不用心的搓两三下就拿过来给我看的作品都被我退回去了。在搓圆结束后,孩子们便用我提供的牛奶棒子穿进了搓好的“圆”中,因为事先我并没有强调穿的时候不能太过用力,所以很多宝宝一开始就直接把吸管撮到了外面。

最后,我让孩子们用他们制作的棒棒糖来跟我换一根真的棒棒糖,他们都开心极了!拿到棒棒糖后都迫不及待的打开来品尝。而今天的活动也在这愉快的品尝活动中结束了。

上一篇:期中复习初一语文下一篇:给农业部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