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弹一星”说起教案

2024-05-06

从“两弹一星”说起教案(通用8篇)

篇1:从“两弹一星”说起教案

从“两弹一星”说起

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我国强大的国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伟大成就,了解我国强大的国力,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同学们,前边的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经我们带来的繁荣和美好。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我的在建国以来,在航天事业上的飞速发展和辉煌成就。

2、板书课题:从“两弹一星”说起。

二、新授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37页,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课件展示问题:

1、“两弹一星”是指什么?

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3、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4、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说明了什么?

5、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是哪一座?

6、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名称是什么?什么时间发射成功的?(学生开始阅读)

2、下边,我们来逐个完成: 问:“两弹一星”指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位于新疆罗布泊深处核试验基地的102米高的铁塔上成功试爆,威力约2.2到2.5万吨TNT当量。该弹采用铀235的内爆式结构,全弹重约1.55吨。

课件播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

讲:也就在当时,我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我们接着来完成第三个问题: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指名学生回答后,板书:1967年6月17日.讲: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课件播放:第一颗氢弹爆炸的视频。

讲:从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苏联用了四年时间,美国用了七年,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小结: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军事和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来完成第四个问题: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需要有强大的工业基础、雄厚的物质力量和精湛的科学技术,它显示了我国强大的国力.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是哪一座吗?

学生回答后展示: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1991年12月15日零时14分是一个闪光的时刻。秦山核电站的发电成功,宣告中国大陆没有核电站的历史结束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进行核电实验是谁提出来的吗?是周恩来总理提出来的。我国的能源公布不均匀,华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西南地区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而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华东、华南地区能源匮乏。为此,周总理明确指出:“从长远看,要解决上海和华用电问题,要靠核电”周总理于1970年2月8日发出指示,这此,核电工程被 称为“728工程”。

问:你们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核电站?

展示:广东亚湾核电站、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20余座。

现在我们来完成第六个问题: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名称是什么?什么时间发射成功的?

学生回答。

板书:”东方红”1号。1970年4月14日。视频播放:“东方红”1号。讲: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它的运载工具---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目前,我国已研制出长征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等九种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造卫星有哪些用途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人造卫星分很多类。比如:科学卫星、通讯卫星、军事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等。

板书:

科学卫星:科学探测 通讯卫星:全球通讯 军事卫星:军事用途 气象卫星:气象用途 资源卫星:确定自然资源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了解了我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座核电站试电成功、第一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情况。这些成功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国力强大。

篇2:从“两弹一星”说起教案

一,导入

猜图片。上课之前,我们来轻松一下,猜猜看这是什么?(指南针)这个呢?(火药)。下面增加难度,我这里还有两张图片,你觉得我可能会出示什么?(造纸术,印刷术,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分析的非常好,这些就是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四大发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四大发明说起(板书课题)二,初步了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

1,那么四大发明分别产生于什么时候?它们都有什么用途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3-6页,共同讨论,来完成这张表格,组长负责写。

2,我们中国人创造的四大发明起到了那么多的作用,作为中国人,你有怎样的感受?

3,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四大发明,深入了解它们的魅力所在。三,深入了解四大发明,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1,昨天老师发给你们一张纸,让你们去搜集这里面的一些信息,你们搜索到了吗?搜到的同学请举手!来,让我看看你的。恩,你搜集的可真不少,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搜索到的?你呢?还有通过其他方式搜索到的吗?看来,我们搜索信息的方式可真不少,那么这次没有搜集到的同学啊,相信我们这么多的方法会给他们一些启示。好!下面我们首先来看造纸术。

2,在没有纸的时代,祖先把字写在什么上面?(1),(回答“石头”,补充著名的《汉莫拉比法典》就是刻在石柱上的。(2),看来大家的课前调查做得很好,那你觉得把字写到这些材料上方便吗?你重点调查了哪一个,用来写字有什么缺点?(3),谁还搜集了其它材料?

说到这儿,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西汉时期,有一个大文学家叫东方朔,一次他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一下子用了3000多根竹简,用两个武士抬到宫里,皇帝看了很长时间。我们来算一算:如果一根竹简能写十个字,那么,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大约有多少字?如果用教科书那么大的纸来写,每页按1500字计算,大约只需要多少页?20页。还需要抬吗?(不要)只要放进口袋就可以了。教师随即比划一下20页的厚度。

3,所以,通过我们刚才说的,比起其他可以书写的材料,纸有哪些优点?生1:“便宜” 生2:带起来很方便生3:很轻巧„„

小结:是啊,纸是最适合书写的材料。正因为有了纸,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是如此方便,正因为有了纸,先进的文化可以在世界更快地传播。可以说,纸为传递世界的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那你知道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吗?(学生说)

学生交流后点击课件,简介蔡伦,造纸材料,造纸过程。

我们的造纸术在几个世纪后陆续传到其他国家,遍布世界各地。看,传到最晚的大洋洲是19世纪了,也就是说在19世纪的时候,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它给全世界的人民都带去了方便,让他们摆脱了笨重的石头,昂贵的羊皮等等。用上了廉价的,最适合书写的纸。是我们中国,让他们的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看到这个,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我国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我们国家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6,了解印刷术。

(1)师:造纸术的发展,引发了一门新的技术——印刷术。它的诞生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你们知道是哪两个阶段吗?(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我们先来看雕版印刷术(出示视频)这就是雕版印刷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和画,然后上墨再印到纸上。(再欣赏一些精美的雕版印刷)这些都是雕版印刷的作品。一件件非常的精美。不过,虽然雕版印刷是一项伟大的创造,但它仍然存在问题?谁来说说它的不足之处?(费事费力(每一页都得刻一张版,版上一旦有一个字刻错了,就得重新制作)不能重复使用)

(2)我们中国人啊,非常认真,知道了雕版印刷的缺点后,就想方设法去改进他,终于有一个人发明了更加先进的活字印刷术,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没错,就是毕昇,我们来看看他的简介。他发明的活字印刷使印刷效率大大提高。那么,活字印刷究竟比雕版印刷先进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橡皮活字,这是我仿照活字印刷的铅字做的,因为是仿照品,所以不能印刷。下面,我们来看看做这个实验的规则。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学生做)

我们只使用六个铅字就能组合那么多词句,现在你能说说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先进在哪里吗?(节约时间,节约资源,可以重复使用)

(3)是啊,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使得印刷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在几个世纪后同样传遍世界各地,给全世界的人民带去了方便。是毕昇,让印刷技术一步步的完善,是毕昇,得以让全世界的文化进行迅速的传播。你们有没有什么心里话想对毕昇说的吗?

7,了解指南针的发明(1),师:印刷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文明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在人类实现漂洋过海的历程中,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来说说你了解到的有关指南针的知识(2),师: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份资料,是有关于指南针的研究过程,请组长从桌板下拿出这份 “小资料”分发给组员。认真看一看,并找出指南针分别是从哪些事物改进过来的。

司南(战国)—指南鱼(北宋)—罗盘—指南针 看来古代人民在指南针的研究上也花了不少的功夫。(3),小结: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看看这三个人在航海史上做出过什么贡献?在茫茫大海之中他们靠什么来辨别方向?没错,就是我们的指南针,因此指南针成为了船员们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8,了解火药的发展史

(1)师: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情还有!(教师点击“火药”)来,畅谈你们所了解到的火药。学生交流。

(2)师:火药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在各个领域里的应用同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前两天,去徐霞客大道看过开游节烟花表演吗?好看吗?我们来重温下当时美好的一刻。(点击课件)这绚烂的烟花给外来游客留下了对我们宁海难以磨灭的印象。提升了我们宁海的形象。让我们宁海的知名度逐步提高。这里面我们还得多谢火药呢~!

9,我们一一的了解了四大发明,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交流)是啊,我国是文明古国,不仅因为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更因为我们有灿烂的文化。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我们中国人首先发明的,是中国人的骄傲。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这样评价我们的四大发明。(虽然没有提到造纸术,但是正是它为印刷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看了他们的话,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那除了四大发明外,你还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发明?

篇3:从“两弹一星”说起教案

隐姓埋名“娃娃博士”求学报国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 从小在父亲教导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抗战胜利时, 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 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 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 1948年, 他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 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 由于学习成绩突出, 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 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 人称“娃娃博士”。

毕业后有人劝他留在美国, 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 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 和20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祖国。一到北京, 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 开创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

当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征询他是否愿意加入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时, 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他回家只对妻子说自己“要调动工作, 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 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 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于是表示坚决支持。从此, 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 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1974年, 黄昆、邓稼先、黄宛、周光召、杨振宁 (从左至右) 游览北京颐和园时合影

勇挑重担呕心沥血创造世界奇迹

在邓稼先得知自己将要参加原子弹设计工作时, 他心潮起伏, 兴奋难眠, “这是一项多么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但同时他又感到任务艰巨, 担子十分沉重。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 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 一面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 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 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 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 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 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当时,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 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 却因缺乏油水, 仍经常饥肠辘辘。邓稼先从岳父那里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 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的食品, 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 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停地筹划计算时, 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 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 手有没有颤抖……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 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 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 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 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 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 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 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 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 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鞠躬尽瘁为了新中国的核事业倾注一生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 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 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 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 既加强了管理, 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一次, 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 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 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 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 结果在他的小便中发现带有放射性物质, 肝脏被损, 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随后, 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 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 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 你们不能去!”1984年, 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 他的癌细胞扩散已无法挽救, 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 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 邓稼先同志离开人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 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 一个在几十年前鲜为人知的名字, 把一生献给了祖国。为了祖国, 他默默无闻, 隐姓埋名31年, 壮大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就算在临死前, 他也面不改色, 始终想着祖国, 他是真正的中国男儿。作为一个中国人, 他对中国, 对儿时的誓言, 对科学事业, 都是无愧的。

篇4:从“一剧两星”想到“两弹一星”

业界早有定论,我国电视剧生产过剩,一年约7000集的需求,却拍摄了17000多集,严重供大于求,造成巨大浪费。去年北京“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郑晓龙为此建言:美国一年才需要3000集电视剧,即使我国7000集的拍摄量,也足够每天播放20集,“观众不能每天都看电视剧,还有很多其他要播出的节目。”电视剧的同质化问题也同样严重,编剧高满堂有一次去横店,发现40多个剧组都在“打鬼子”。笔者20年前曾经接触过一个剧组,主创人员热情高涨,但时至今日,他们的《王宝钗与薛平贵》也杳无音讯;稍后的《北京有个秀水街》,编剧曾在京郊一个风景秀丽的水畔打磨了小半年,此后满街筒子都看到飘荡着他们的文化衫,但翘首以盼之后仍然踪迹全无,何故?不得而知。

总局的规定可谓一石千浪,“一剧两星”播出模式实行之后,对电视台还是电视剧制作方都会有影响。而这些影响是利是弊,业内顿时涛声四起。有行家推断,这个政策的实施,卫视和电视剧制作公司会进行全新洗牌,对电视台、演员、观众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电视台方面,挤掉三四线卫视,催生大剧卫视;制作方会努力让雷剧少一些,精品多一些;而演员片酬将大幅度下调,观众则每天最多有30部电视剧可选看。凤凰娱乐发起的相关调查显示,64%的网友表示“一剧两星”的播出模式可以看到更多的剧目,同时19%网友认为此举可以促进产业进步。

继“一剧两星”的新政之后,电视界又出现了“一节目双星”的做法。前者是广电总局的政策,后者则是青海、贵州两家卫视有意效仿“一剧两星”而推出的全新商业模式。

凡此种种,总让人联想到在这样的文化领域,是市场调节起着关键作用,还是首长意志决定前进方向。不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但意识形态上的方圆又是一个什么样态?会不会重蹈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窠臼呢?

近读报章,得知叶剑英元帅的二女儿叶向真还有一个名字——凌孜,1981年玩电影就玩出了名堂,当年她拍的《原野》在威尼斯电影节得过奖,《风吹唢呐声》被黄永玉评价为“真正沈从文风格”的影片。荒诞的是,前一部“只准外销”,后一部“只准内放”。她玩不下去了,1987年去了香港从商。凌孜可以华丽转身,咱们呢?

当然,“一剧两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坚决赞同,相信也一定能够贯彻实施;而当年“两弹一星”的举世瞩目,怕不仅仅是一纸公文所能成就的了,那是我们民族智慧的高度结晶,也是我国硬实力的集中体现。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调应该没有过时吧,衷心祝福我们的软实力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升高。

七嘴八舌

众评“一剧两星”新政

中宣部责成国家广电总局于2015年1月起,实行一剧两星的政策:从一部电视剧可以同时在四个卫星频道播出压缩为只能在两家卫星播出,每晚黄金档电视剧播出数量为2集。

安普若-安校长:两家卫视买一部电视剧,压力大啊,即便是浙江和江苏卫视联合买剧最多也就200多万一集,肯定无法消化大剧单集过300万的成本。电视剧《红高粱》买莫言版权1000万,编剧费1000万元,导演费1000万元以上,周迅片酬3000万元。“一剧两星”铁定赔了。

夏骏:“一剧两星”将进一步加剧卫视两极分化。马太效应中,有能力播出好剧的卫视仅剩数家,至少20个省的卫视从此实际出局。

六六:真正的竞争就是把作品丢进市场让观众投票。条例对每家都公平,在利润率降低的情况下就会考验管理水平,加强内功修炼。影视行业的管理水平相较于制造业还很不专业。

查道存:这将对电视剧的运作、演员成本、卫视排名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剧行业将重新洗牌,大家抓住机会!

王冉:最顶尖的电视剧编剧和导演的价码很可能不降反升,因为能驾驭500万甚至千万一集大戏的就那么几位。

刘毅:视频网站会趁机崛起。几年之后,视频网站巨头站在只剩下3家卫视的战场上,看着脚下已经俯首称臣的几十家卫视,从心中升起一句:感谢郭嘉!

任志强:市场再一次被行政之手调戏!

篇5: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教案

八家子中心小学:张丽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到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过程与方法: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中,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情感与价值:通过对劳动工具发展变化的认识,体验人们在劳动中的不同感受,探讨人们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原因。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教学难点 :

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课前活动:调查、访问

1、让学生对电视机进行小调查。

2、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自己熟悉的产品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看电视吗?你们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聊一聊有关电视机的话题(板书:电视机)

1、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电视机?(比如你家的电视是什么牌子的?它是多大的?都有哪些功能?)你们家换过电视机吗?那么你们家换的是什么电视机呢?又是因为什么换电视机的呢?是现在这个电视机好呢?还是以前的好?但你想过没有以后还会换吗?

3、今天我们就专门来研究一下有关电视机的变化。(板书变化)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让学生说电视机是怎样变化的?小组内的同学先说一说,然后我们全班交流。(提示从多个角度来汇报,如电视机的功能变化,色彩变化,品牌,大小,厂家等方方面面的变化)

2、老师就电视机的变化这个问题也进行了调查,想不想一起分享一下我的调查所得?

三、交流感悟 大家可知道我们最早用的电视机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家里有吗?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观察、调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出示:黑白电视机的图片)你们觉得以前人们看着这种电视机会怎么想呀?(板书:生活需求)

3、(出示:彩色电视机的图片)把电视机换成彩色的,这下大家该满足了吧?为什么呢?这么说还想换更好的了?看来大家的需要在不断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板书:科技)

4、据我所知,现在更多的人换上了环保的低辐射电视机,不伤眼睛的液晶电视机,还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等离子电视机。(出示:各种电视机的图片)看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机也越来越好了。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5、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6、讨论:通过调查,交流你想说什么?为什么电视机会不断更新变化?从电视机的发展中,你发现了什么?它与人们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板书:生活水平:提高)

7、教师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人们产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又促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那么我们生活中其他东西是不是也越变越好呢?

8、讨论: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生产、生活用品不断发生着变化?他们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9、学生代表发言。(其它电器、文化用品、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玩具、房子等)

10、从这些物品的变化中,我们又可以体会出什么?(每次产品的更新都是因为人们的新需求引起的,产品的更新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又促进人们有进一步的想法和需求。)

四、拓展延伸

1、商品的变化不断满足着人们的需要,同时又会刺激人们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因此,产品的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产品中,哪些地方还存在着不足?

那我们又该怎样去改进一下,设计出你心目中理想的产品。先组内说说想法,互相启发,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五、全班交流:

1、看书中39页图片大家有什么建议?

大家有了共同的改进想法厂家会想办法改进吗?为什么?让我们把改进方案邮寄到厂家好吗?

看书40页你体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小结:

在这个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而创造这美好幸福生活的正是我们人类自己。我们把人们的需求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从而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很会发现,说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电视机的发展变化,知道了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发展变化了。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用一颗智慧的头脑去思考,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生活需求

科技

生活水平

篇6:从“两弹一星”说起教案

第三单元 2《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教学设计

三山岛小学

卜红侠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2、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中,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教学难点: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课前准备:调查、访问

1、让学生针对电视机进行小调查。

2、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自己熟悉的产品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

3、问问父母或产品销售人员,这些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更新。教学流程:

活动一 找一找电视机的变化

活动目标:让学生知道产品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

1、在课前我们就针对电视机做了一个调查,收获一定不小吧,现在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的收获吧!(学生分小组交流调查结果,师巡视和学生一起交流)

2、设计问题和学生交流:你们家换过电视机吗?那么你们家换的是什么电视机呢?又是因为什么换电视机的呢?是现在这个电视机好呢?还是以前的好?但你想过没有以后还会换吗?

3、大家可知道我们最早用的电视机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家里有吗?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4、观察、调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出示课件,黑白电视机的图片)你们觉得以前人们看着这种电视机会怎么想呀?

5、(出示课件,彩色电视机的图片)把电视机换成彩色的,这下大家该满足了吧?为什么呢?这么说还想换更好的了?看来大家的需要在不断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6、据我所知,现在更多的人换上了环保的低辐射电视机,不伤眼睛的液晶电视机,还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等离子电视机。(出示课件,各种电视机的图片)看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机也越来越好了。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师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东西是不是也越变越好,越来越高级呢?

活动二 找一找其它产品的变化

活动目标: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让学生知道生产的发展也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1、从电视机的发展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它与人们的需要,以及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关系?生活中其他东西的变化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下。

2、让学生读读教材上几个小朋友的讨论。

3、小组讨论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除了这些东西在越变越好外,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在发生变化呢?小组讨论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发现(学生开始讨论,教师积极参与和学生共同讨论)生说自己所发现的东西:如手机、房子、书包、文具盒等等。每小组得出一个结论。

活动三 我来做小小设计师

活动目标:商品的变化不断满足着人们的需要,同时又会刺激人们不断产生新的需求。让学生知道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更新出新的产品。

1、为什么要设计新产品?

2、小组讨论: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想一想平时用的东西,哪些地方还有缺点?交流一下自己调查的爸爸妈妈对日常用品有些什么改进意见。

3、启发引导:让学生看看教材上列举的四个例子,把自己的设计写到我们的小设计栏目。活动四 生产工具为什么会不断的改进

活动目标: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为了省力、省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1、说一说:人们使用的劳动工具与过去相比,有怎样的变化?

2、找一找:人们为什么要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呢?如果不改进我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呢?

3、比一比:劳动工具的改进,使人们有了哪些变化?

4、填一填:教材数75页表格。

5、读一读:锯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课堂小结:

篇7:从“两弹一星”说起教案

历代名家评论《始得西山宴游记》,多着意“始得”二字,可知它对文章的重要性。确实,这篇游记既然写游西山的经过,加之游西山的时候还饮酒取乐,那为什么不像一般作者那样,起一个叫《游西山记》或者《宴游西山记》这样的题目呢?“始得”,定有奥妙。柳宗元紧扣“始得”结构全文,老师们解读文本也基本是扣住这两字展开的。

柳宗元此文在情景交融上非同一般,是在于他笔下不仅仅客观再现了现实世界,更是提升了客体的审美意识。可以说,本文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而能够获得这样的转变就发自“始得”,老师解读此文是不能轻意放弃这个可挖掘矿藏的。梁磊老师把此具化为对“西山是否高峻挺拔”的讨论,从而去追溯柳氏文字背后的心灵体验,让学生明白了“物与我的融合与契合度不仅仅取决于山水本身”,更在于怎样把关于中发乎情诉于笔物化到自然景物上,去酣畅淋漓表达出来。而戴启江老师紧扣“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来解读“始得自我”在“于是”,也是取得了和梁磊老师异曲同工之妙的。戴老师对存在于局部的具有特殊审美的词语的挖掘极到位,如镜头锁定的“于是”,师生合作解读出了相对于西山的“从此地”之意,相对于苍然暮色的“从此时”之意,更有相对于心凝形释的“从此心”之意。由此,柳氏上下求索、四方突围,去安顿自己日濒崩溃的灵魂之旅,和师生细研深究、小处突破,去捕捉文本孕集情感深刻厚重的发现之旅,又比较巧妙地契合起来,实现了课堂和文本的圆融。

而我觉得,“始得”的文本价值,还不仅仅在于此。“西山”,在永州之西,西山和永州之间隔了一条湘江。它从朝阳岩起到王茂岭止,绵延数里之长。课堂教学缘“始得”而进山登高,我们还可以读出柳宗元更为深刻复杂的情感。穷西山之高而获得了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从而显得轻松愉悦之时,柳宗元的相对和谐的感受,应该也仅是暂时的。我欣喜地看到毛华玲老师向这方面的主动探求。她设置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将文章标题改为“喜得西山宴游记”吗?学生探究西山的景物的优美,如“萦青缭白,外与天际”;探究句式节奏的明快,如“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探究人物心情的悠然,如“悠悠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最后得出主旨是“西山宴游之喜”。主问题教学,最重要的是让你的主问题既包住文章又深入文章。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它首先是文本的,又是个性的。一番蓄势张本后,毛老师却转向探讨文本结构艺术之妙。文章紧扣“始得”,前后照应,气脉贯通,由此途径切入,也可谓匠心独具。只是,西山,只是作者精神的慰藉,只是他人文世界的一种等待和期盼,却不是永远的归宿。毛老师没有在审美阅读中继续追问下去,甚为可惜。

实际上,这所谓的心旷神怡也是如梁磊老师所言“暂得一时欢”,它染上了柳氏压抑、忧伤的悲剧味儿。“大家能否设想一下,从西山归来的柳宗元会如何呢?”梁老师的这一问很是拓深了文本的深意,原来,所谓“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只是暂且解脱,被贬永州后“惴栗”才是“恒”生之情。西山美景地处荒僻而未被众人欣赏,柳宗元一方面固然着力表现景美,另一方面对自然美的被弃置遭埋没又深感痛惜。而文字背后的这一层“发现”在高培圣老师和张卫老师的课堂上也被发现了。对“意有所及,梦亦同趣”的“梦”字理解,学生提出那“有可能是一个噩梦”,高老师一下敏锐抓住这个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对柳氏现实和梦境的交织呈现,窥察柳“梦”,从而得出柳氏“悠其表、忧其里”的心灵世界。“喜”不是真正的解脱,是更深沉的迷惘与苦闷。张老师更是单刀直入,指向学生认为节奏明快、情绪欢快的“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句。柳宗元明确的游览目的、急切的动作,体现出“穷山之高”的坚定与执着。西山如此“怪特”而无人欣赏,表明柳对西山不幸遭遇是同情珍重的,更是愤懑不平的。那么,这样的课堂之“得”应该更能激荡起学生之思的!

我又想,学生对文章的“始得”又从什么时候、从什么环节开始的呢?如果文言文教学是文言并举、双线推进的话,学生之“始得”必定是在“文经”“言纬”双线交叉之点上实现的。钱梦龙先生几十年前曾说:目前文言文教学的最大弊病是有“言”无“文”。而我们现在很多课例似乎又走向反面,变成有“文”无“言”。学生在基本的文言字词句式还不是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就被老师“强扭”着去品咂文本的人文精神、思想文化。这恐怕是另一种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教学,也必将使学生丧失对文章之美自觉鉴赏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我倒觉得,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来教文言文,立足在“言”的基础上,通过对文言字词等的把握逐步推进到对文章内容的发掘。我觉得张卫老师的课例是在作这方面的实践:从“始”和“其”的词义辨析中突破语言文字的“外壳”,努力发现和把握细微的差异,思考真正的“意思”。从句式修辞的同类比较中搜索文本的信息连接,发现“言”中承载的灵魂,获得柳宗元赋予文本的生命密码。

当然,对于文本中一望而知、或者通过工具书很快能解决的文言知识,老师是没必要去重复重复再重复,而招致学生厌烦的。细读上述镜头,我还想说明,教师要用智慧去架构课堂,除了站得高看得远进得深外,更要从诵读、识记等基础入手,使学生培养语感,自觉体悟,逐步缩小古今距离,形成文言文的思想方式。这应该也是教学的驱暗追明、拨云见日吧!

文言文的教学既是扎扎实实的,又是灵动新颖的。都在奔一个方向的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也别有风景。

篇8:从“两弹一星”说起教案

“您是干什么的?”一位华人问。

“航天。”这位局长回答。

“那具体是做什么的?”

“飞船,火箭。”

这位华人惊奇了:“中国还能搞这个?”

2003年11月27日,应邀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上发表演讲的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向广大高校师生讲述这个发生在自己同事身上的故事。

航天“少帅”袁家军也说了自己多年前研制飞船初期的一个遭遇,俄罗斯一位同行对于中国想搞航天技术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中国就是要搞一个政治飞船去玩一玩。

而今,中国人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不仅能造出“两弹一星”,也能搞成载人航天!

美国的华人们争相传看一位著名美国专家的评论:在茫茫黑夜中,“神舟”五号将像北极星一样明亮。当我们望向遥远太空时,会看到中国人的光荣。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中国美丽的弱水河畔――“神五”腾空而起的现代化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场。当年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升起的地方,从1999年起,见证了“神舟”飞向太空的每一次辉煌。

作为继“两弹一星”后我国尖端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工程,与当年白手起家不同的是,载人航天工程一开始就承继了无数前辈创业者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老帅”“少帅”深情相对,两代航天人的心紧紧相联。从进军“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飞行成功,45年风雨,弹指一挥间。一代一代青春的身影走过渺无人烟的戈壁荒滩,走过冰冷潮湿的沼泽野岭,走过寂寞孤独的实验室,走过与生命之神较量的惊心动魄的试验场。

就在发射中心附近,有一个烈士陵园,600多位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英灵在地下安睡。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没有看见自己的努力飞上蓝天、飞向太空。

特别的精神照亮了特别的青春,这里让我们撷取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过程中的一些片段,表达对祖国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默默奉献的英雄们的敬意!

特别能吃苦

在那最困难的年代、最饥饿的年代,却是实验室灯光最明亮的年代,是创业者歌声最嘹亮的年代。今天的航天人虽然不再从一穷二白起跑,却同样面临各种诱惑需要舍弃,面对没有外援去自力更生。

艰苦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地窖里的妈妈和10个鸡蛋

1959年的秋天,大漠深处的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核试验基地――马兰,一声嘹亮的啼哭把金秋的胡杨林装点得更加灿烂。核试验基地的第一个婴儿在一间地窖里诞生了,全基地都在庆祝“我们后继有人了”。大家搜遍基地,找到了10个鸡蛋。基地首长小心翼翼地捧着它,送给在地窖里坐月子的母亲。

一个航天母亲的来信

珊珊,我的宝贝:

妈妈已离开你很久了,现在在很远的地方工作。这个地方的四周是由沙石组成的茫茫戈壁滩,一眼望不到边,人烟稀少。

妈妈现在呆在这片戈壁滩上,和许多人一起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件事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想做的事,就是让中国的航天员能到星星居住的太空中遨游。在遥远的太空中,可以做很多地球上做不到的事,上过太空的种子可以结出又大又好吃的水果和蔬菜;太空中的风景非常好看,那儿的景色一定很美,说不定还会遇到外星人。怎么样,太空很有趣吧!我们马上要用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神舟”飞船把第一位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大事呢。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妈妈做的事,你是不是为妈妈而骄傲?

我的宝贝,妈妈天天想着你,你也想着妈妈吗?妈妈答应你,等到飞船成功地遨游太空,中国的航天员从太空返回的时候,妈妈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和你一起做游戏,再对你讲太空美丽而神奇的故事,好吗?

34岁的毕雨雯是上海航天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试验队的总调度。和许多航天人一样,她对工作没有遗憾,最大的愧歉就是自己的家人。

我们要去哪里?去干什么?

上个世纪50年代,数以十万计的工程兵、铁道兵部队和建筑工人从四面八方秘密向大西北开进,形成继解放大西北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开始了导弹、原子弹研制试验基地和工业企业建设的巨大工程。

一群群骆驼向戈壁荒滩深处走去,这些背着炒面、住着帐篷、用冰化水、口嚼干菜的军人,按照苏联专家的要求,在荒漠上挖了十几万个地质坑,确定核试验场的布局。后来,选定的地方被认为不妥,上级要求部队移师罗布泊。

说实话,这些拿惯了枪的军人们并不习惯挥舞铁锹、地质锤,他们不问为什么在地上挖坑是基于“不该问的就别问”的习惯。可这回,他们忍不住了:我们到底要到什么地方去?去干什么?

我们国家要制造导弹、火箭、原子弹,我们就是去给它们建家的!振奋之后的军人们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扛过枪的肩膀扛起了枕木,铁路专线在一米米向“家”延伸。沙暴多次淹没这条生命线,有时连路旁的电线杆都数不清了,可它就是没有误过一趟车。因为,这儿有一支我军唯一的专门负责扒沙的“特殊兵种”,他们用双手与沙暴较量着。

通往罗布泊路上的夫妻树

在通往罗布泊的路上,有一棵树。

当年,到罗布泊是一项“上不能告父母,下不能告妻儿”的神秘事业。有一对夫妻接到命令后,互相隐瞒着出发了。当来到这棵树下等车时,才发现彼此的目标是一致的。意外和惊喜不言而喻。张爱萍将军听说这个动人的故事后说:就把它叫夫妻树吧。

当年,一批批热血青年就是这样,义无反顾地走向了通往罗布泊的道路。核试验基地急需大型电影经纬仪,沿途须经盘山险道、河川、峡谷。没有路,运输人员带着推土机、炸药包和炒面,一边修路一边走,120公里的路,走了3天3夜,将设备安全、及时地送到基地。黄春平“西天取经”

就这样,一代一代有志青年,在通往罗布泊的道路上,踏着前辈的足迹,从上个世纪一直走到今天。

长征三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和他一帮年轻的同事们,依然对那两千公里的“西天取经”路记忆犹新。

2002年末,“神箭”要四送“神舟”。11月16日上午,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火箭上的一个器件“发了脾气”,外安系统的连续波应答机备份产品发射部分无功率数输出。

在日程表上,18日连续波应答机要参加在发射场的对接测试。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和分析出结果,将直接影响整个发射进度。

年近60的黄春平顾不得午休,召集有关人员筹划救急方案。最后,他决定走从发射场到银川的新路,而他将亲自随车奔赴银川接产品,同时,把故障应答机交给成都厂方的来人。

下午4时,黄春平率领年轻的同事们踏上来回两千公里的征途。

大漠昼夜二十七八摄氏度的温差,盘山路,断油,戈壁„„

第二天上午,他们赶到机场时,离飞机降落仅有18分钟。在中午饭的饭桌上匆匆交接完仪器后,黄春平们又马不停蹄地踏上归途。干粮和结冰的矿泉水就是晚饭。戈壁起风了,大漠下雪了。在天地混沌中,17日20时40分,黄春平一行终于平安地赶回了发射场。

跨出车门,黄春平哈哈大笑:“我可算是尝到了唐僧西天取经的苦头了!”

特别能战斗

从1945年到1983年,地球上已爆炸了1469个核装置,超级大国军备竞赛的角逐场正从地球表面扩展到外层空间。中国一次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身患绝症的邓稼先在病榻上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们大声疾呼:我们不能被他们抛得太远。

严酷挑战铸造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回响的警钟

1984年和1985年初,《参考消息》刊登了这样两条消息:“一批销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曾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值得庆幸的是,这回响的警钟在新中国一成立就一直在我们的领导人和科学家心中鸣响着。

1949年末,著名核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帮助新中国购买了科研器材和书籍后,让得意门生钱三强转告毛泽东主席: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拥有原子弹。

从铭心刻骨的“596”到“921”

上个世纪50年代,时任国防部五院总体技术室主任的航天技术专家任新民已记不得自己是第几次来中国最北端的这个边境小镇满州里了。

除了1957年12月按期接回了那颗“p―2”教学导弹外,苏联人承诺的原子弹模型和“一车皮的俄文资料”却迟迟不见踪影。

那时,苏联的铁路是宽轨,我国的是窄轨,双方车辆不能接通,得靠人力转运东西。要来了,要来了,一次次的希望后是一次次失望。最后,任新民等来了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给中共中央的声称要“中断若干重要援助项目”的函告。

面对赫鲁晓夫的背信弃义,毛泽东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从此,中国给自己还未面世的原子弹起了一个让人铭心刻骨的名字“596”。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的科学家们丢掉了“拐棍”和“依赖”,“两弹一星”的精神开始萌芽。

1961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为了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加速我国原子能工业的建设,中央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缩短战线,集中力量,加强有关方面对原子能工业的支援。

上个世纪的60年代,台湾海峡局势严重,美国又以几十个军事基地对我国形成新月形包围圈,并多次举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不断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严峻的形势迫使中国不得不加快原子弹的研制步伐。

事隔多年,钱三强回忆起当时情景,还是感慨万端:作为一个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滋味!我很清楚,这对于中国原子核科学事业,以至中国的历史,将意味着什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24年,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当“两弹一星”的成功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欢欣鼓舞的时候,中国的飞天梦也正在孕育之中,尽管直到20多年后,这个被尘封多年的梦才飞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高科技与高技术产业,更加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11月,在格雷厄姆将军“高边疆”理论的基础上,美国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前苏联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高科技发展纲要,法国有“尤里卡”计划,当时的西德有“欧洲防御”计划,日本有“全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在这些计划和战略中,航天技术被各国列为重中之重。

1986年3月,发展载人航天被列入了著名的“863”高技术发展计划。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从此,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也有了自己的专有代号“921”。

这支人才队伍是比“神舟”五号工程“更可贵的成果”

年届七旬的“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说:“神舟”五号工程培养、造就了一批年轻、有才华、组织能力强的科技人才,这支人才队伍是比“神舟”五号工程“更可贵的成果”。

在戚发轫当院长时,他选任袁家军当院长助理、飞船项目常务副总指挥。在“神舟”二号发射时,他把总指挥的担子交给了袁家军。

“你为什么选中了袁家军?”有人问。

戚发轫的答案很简单:年轻人是事业的希望,我37岁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袁家军33岁就当了副院长,他37岁当飞船总指挥发射飞船肯定行。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挑战和机遇并存。

„„

鲜花与掌声,无数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

特别能攻关

一家境外媒体在评点中国“神五”发射成功的言论中指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中国虽然都紧步美俄两个超级强国的后尘,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美俄用了几十年,而中国用了几年。而一位年轻的航天少帅这样说:我们肩负着青春的使命和责任,永远追攀世界科技的最高峰,瞄准当今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这始终是中国制造“撒手锏”的“秘密”。

崇高使命激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小邓要参加“放炮仗”

1986年6月24日,《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刊出通讯《“两弹”元勋――邓稼先》,一个像宝石一样在矿脉里埋藏多年的名字发出了巨大的光芒。邓稼先1950年从美国回国,与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一起,参加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他当时才27岁,被专家们称为“娃娃博士”。

1958年初春,一位负责人把邓稼先叫到核工业部部长办公室说:“小邓,我们要放个‘大炮仗’,这是国家绝密的事情,想请你参加,你看怎么样?”

邓稼先立刻明白这是要他参加原子弹的研制。这天晚上,他一夜未眠。他告诉妻子: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和身影都消失了,他走进了筹建中的核武器研究设计院。其实,对于原子弹,当时的邓稼先也只是个学生,成天宝贝般地捧着那本钱三强从国外带回来的俄文版的、全国独此一本的《超音速与冲击波》看。

邓稼先与杨振宁是儿时好友。带着诺贝尔奖光环的杨振宁回国探友,老朋友却不能告诉他自己在哪里工作,在干什么。临走,杨振宁问老朋友:我在美国听说,中国的原子弹是由一位美国的物理学家参加搞的?

邓稼先惊愕极了,他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周总理指示说:如实告诉杨先生。当杨振宁在上海市为他举行的宴会上,收到邓稼先的加密急件,看到邓熟悉的笔迹写着“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的时候,他起身独自去了洗手间。

邓稼先的妻子是许德珩的女儿。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钱三强的老师)来好友许德珩家串门,说起了原子弹。

许老悄声问:“是谁有这么大本事,把原子弹搞了出来?”

严老笑个不停:“嘿!去问问你的女婿吧!”

“我女婿?”许老惊愕不已:“邓稼先?”

五四时期一首歌曲广泛流传。杨振宁认为此曲是邓稼先的写照:“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双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于敏打到了一只“松鼠”

“老邓,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到了一只松鼠。”

“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顿?”

“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

“为什么?”

“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的身体结构特别,需要作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第二天,邓稼先就急不可耐地坐飞机看这只“松鼠”去了。

这只“松鼠”就是当时氢弹理论研究的“拦路虎”,为了赶走它,于敏带领一帮年轻人整整奋战了100天,一条条长龙似的打印纸带上,布满了蝇头小字,检查,分析,计算,讨论。那只“松鼠”终于落在了于敏他们的枪口下,攻克氢弹的第一炮打得很响。

导弹坠毁了

1962年3月21日,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点火升空,人们的欢呼声刚刚出口,却见导弹摇晃起来,在69秒时、离发射台680米处坠毁。

此刻,导弹发动机的总设计师任新民的心也像那枚坠毁的“东风”二号一样,碎了。没有导弹做运载工具,光有原子弹,就像西方国家讽刺的“有弹无枪”呀。

既然是试验,就有失败的可能嘛。聂荣臻元帅的话既是安慰,更是鼓励。

17项大型地面试验和全弹试验,对发动机进行长达130秒的试车,1964年6月29日,修改设计后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无数次试验,失败,成功,成功,失败„„青春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时,金属物理学家、核武器研制的试验部主任陈能宽的当家工具就是那把壶了。为给爆轰试验提供炸药部件,陈能宽带领一帮年轻人,在长城脚下做第一发爆轰试验。他们利用一台普通锅炉,再向部队借来几只熔药桶,自己动手浇铸工件;用马粪纸做炸药药模,焊接了一把双层结构的铝壶,外层通蒸汽,里面熔化炸药,用手工搅拌。胶布、胶带和万能胶,则被誉为了爆轰试验的“三大法宝”,“真正的白手起家呀!”

吴燕生的好觉

与过去相比,今天的航天人有了更为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然而用生命进行攻关的本色不变。

套用老百姓的话说,航天“少帅”吴燕生属于天塌下来都能睡得着的那种人。

1989年,刚到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的吴燕生碰上一件大事。中国“长征”火箭首次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长征”三号火箭即将发射“亚洲”一号卫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颗用“长征”火箭发射的外国制造的卫星。此后,崭露头角的吴燕生相继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可靠性设计、逃逸系统设计和型号总体设计方案。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曾有人问吴燕生搞“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设计时压力大不大。“没感到太大的压力。”他笑着说。另一个版本的答案则是:接受这个任务后,吴燕生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上了近两年的“晚自习”。他的成绩是不仅对被称做火箭“细胞”的数万个零部件了如指掌,而且对火箭研制的每一项工艺、每一道计算程序都了然在胸。

古代的文人说了,功夫在诗外。

2003年10月14日晚上,已经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的吴燕生早早入睡,一夜无梦。

第二天上午9时整,“神舟”五号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发射升空。当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后,吴燕生情不自禁地紧紧握住了身边一位老同志的手。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掌心满是汗水。

不远处,一座座的墓碑

在发射“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这4年时间里,“0”号指挥员一直是郭保新。这位首席指挥员还有一个身份:心理治疗师。其实他的治疗很简单:如果哪位同事想不开,郭保新就把他轰到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去走几圈,琢磨琢磨。

郭保新的解释是:面对这些躺在地下的战友,还有什么事想不通?有什么心结打不开?我们活着,就得做到最好!

到烈士陵园去静思也是郭保新最好的减压方式。

“神舟”五号发射前,巨大的压力如山般袭来,郭保新只能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为了给自己减压,10月14日,郭保新又悄悄地来到烈士陵园。

他静静站在聂荣臻元帅的墓前。大漠夜空,点点繁星在远处闪耀。

立正!敬礼!郭保新以军人的方式向共和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宣誓,也是向自己宣誓:我一定沉着冷静!我一定会完成任务!

戚发轫的签名

几年前,中国航天代表团访问俄罗斯。

在著名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戚发轫亲眼目睹了“联盟”号飞船发射的全过程。其中的一个“镜头”更是刻骨铭心:万里无云的蓝天下火箭傲然矗立,整装待发,3名身着白色宇航服的航天员,昂首阔步地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在他们即将进入“联盟”号飞船之时,飞船的总设计师健步走上前来,当着3位航天员的面,在发射任务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在与航天员们一一握手告别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没有把握我不会送你们上天的。

戚发轫期待着这一天,自己也可以作出同样庄重的承诺。

为了实现这个承诺,戚发轫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要求同事。

在1999年11月发射试验飞船之前,有人提出:火箭升空到一定高度工作结束,该与飞船分离的时候,万一分不开咋办?于是,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就要求飞船上再增加一项能让航天员手控发送分离指令的功能以防万一。由于牵涉的问题比较多,一些人带着抱怨情绪议论纷纷。戚发轫宣布:

只要是为保成功,保航天员安全,一个字:干!

结果为了这一个干字,几年来,戚发轫和他的同事们为增加飞船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绞尽脑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半点不敢懈怠。

2003年10月15日上午,中国首次载人飞行的辉煌时刻即将到来,杨利伟健步走向飞船。

满头华发的老科学家迎上去,当着航天员的面,在发射任务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戚发轫。

特别能奉献

从“两弹一星”到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汇聚了全国数千个单位、几十万人的科技大军,形成了空前的社会大协作体系。很多人至今也许都不清楚,自己在平凡岗位上淡泊名利、兢兢业业的工作,已成为巨大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没有协同,就没有一切

“两弹一星”的研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研究院能包得下来的。除了以核工业、航天工业部门和中国科学院为主以外,先后有26个部委和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10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精兵强将参加会战,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十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例如,“两弹一星”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是机械部制造的,一些特殊的材料包括金属的和非金属的,是由冶金部、化工部和纺织部提供的,而一些重要元器件是电子部、邮电部制造的。仅中国科学院就有20多个研究所承担了核弹研制的科研协作公关项目。

第一颗卫星发射时,动用了全国60%的通信线路,仅守卫通信线路的群众就达60万人。在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心,遍及全国的卫星测控网上,每一根电线杆下都站着一个值勤的民兵。这样浩大的工程,没有团结协作,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原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说,没有协作,没有各科研机构的技术配合,单独搞原子弹是不行的。中国科学院在1958年8月1日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计算机,虽然是“最低级、最原始的”,一秒钟才运算几十次,但总算“有了”。1959年9月,第二台计算机出炉,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一万次,当时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没有这样无私又齐心的配合,核武器研究所当时那么大的计算量,“几年也算不出来”。

载人航天工程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更是离不开协作和奉献。科技攻关是这样,其他相关领域的合作也是这样。

为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尽管14名航天员中仅能选出1人率先升空,但每个人都为升空刻苦训练。5年来,航天员平均每人只休过一次假。

被选入首飞梯队的聂海胜在飞船标准调整后,体重超过1.5公斤。他抓紧进行大运动量的减重锻炼,最终成功地将体重保持在标准之内。

当杨利伟被最终确定为首位宇航员时,队友们除了衷心的祝贺外,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贡献出来,力保首飞万无一失。“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政工部部长王春河在戈壁大漠深处写的一首题为《神箭神人》的七绝诗。诗中有云:执掌神箭人亦神,大声大气咤乾坤。陶来深处塔架高,睹君挥手唤风云(注:陶来,蒙语胡杨)。

“神舟”五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回忆说,当时很多地面人员含着眼泪送杨利伟登上了飞船,又用同样的泪水迎接他的胜利归来。

有一些人是不能忘记的

1999年9月18日,祖国为“两弹一星”的功臣们颁发勋章,人们在祝贺这些功勋的时候,有一些人是不能忘记的。

1964年,在姜圣阶和张沛霖等专家的指导下,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张同星等人解决了核部件铸造中消除气孔的问题。

当年5月1日,青年车工原公浦加工出第一枚原子弹的高浓铀核心部件。各协作单位在两年里,研制出1000多台套核试验控制、测试、取样的仪器设备。为了掌握这项技术,他在半年的苦练中瘦了15公斤。

在加工某型核武器的关键部件时,50多岁的主操作手戈听卿患了肾炎,他坚决拔掉输液的针头,来到机床旁,咬牙加工出了所需的三个部件。刚下机床,老戈就又被送进了医院。

一次试验,现场的测试车后轴震断了,如果不及时把车开出去,采样的放射性物质衰减,所需数据就会丢失,将严重影响试验测试的结果。而放射性剂量对人体有害,核试验后的剂量又相当大。

关键时刻,有18位勇士站了出来,将测试车及时抢出,保住了数据。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现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带队乘坐运载火箭的专列前往西昌。当时火车在重庆的一个车站短暂停留,栾恩杰记得很清楚,承担保护任务的当地派出所所长走上前来,与大家简单聊了几句。

火车开走不到半个小时,噩耗传来:那个所长牺牲了。因为一个人看出这列火车与众不同,企图制造事端。还没来得及行动,这个人掏出手枪进行射击,所长和所长夫人同时牺牲。

没有人统计过,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的成功,到底有多少有名的、无名的人们在默默奉献。

因为没有人数得清楚。

哪里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回想当年,一面是新中国初升的太阳,一面是海外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不知多少海外赤子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他们中间的许多专家后来成了“两弹一星”事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

物理学家赵忠尧归国途中被驻日美军关进监狱,在祖国人民和世界科学家的声援下才恢复自由。他用在国外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购买了一批科研器材,为中国原子能研究组装了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

作为“第一个在英国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物理学家彭桓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决定以探亲名义回国,却被无理拘禁,失去人身自由长达5年之久„„

如今,同样的诱惑摆到现代航天人的面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在地航天桥,离中国的“硅谷”――北京中关村不过数公里,但科技人员的薪水却相差好几倍。37岁的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张智曾多次拒绝高薪聘请,他说:“看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在我们手中一天天变为现实,这样的自豪与喜悦哪里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相对于研制“两弹一星”的艰难困苦,或许,今天航天人的奉献更在于舍弃:舍弃繁华多元的现代生活方式而甘于寂寞,舍弃功成名就的机会而选择成为伟业工程中一颗小小螺丝钉。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很多人已白发苍苍,很多人甚至听不见成功的掌声,不能亲手捧起胸前的勋章,然而他们将最耀眼和灿烂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他们无怨无悔。

上一篇:喀什地区政协工作会议汇报下一篇:人事专员下半年工作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