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效果显著

2024-05-17

落实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效果显著(通用9篇)

篇1:落实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效果显著

昔日山区放牛郎

今朝免费上学堂-------*乡落实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效果显著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各位老师又大老远地跑来为俺家孩子上学的事操心,要不是去年您们及时把‘两免一补’政策送到家,俺家老妮子早就失学出门打工了‛。说到这里,东河村石船组居民方大妈面对乡‚两免一补‛工作小组的同志落下了感激的泪水。方大妈家有3个孩子,一个大儿子上高中,二儿子和小女儿上初中,因为丈夫常年有病,全家靠五亩茶园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为了不让两个男孩失学,去年只好让小女儿出门打工供两个哥哥上学,幸好被下村走访贫困户的乡‚两免一补‛工作小组的同志及时赶到,才让她有了学上。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直把‚全面落实中小学‘两免补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作为每年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为真正地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乡党委政府一是在每学期结束前要求各村上报贫困生及适龄儿童的底数,随时掌握变动的信息。二是每学期开学前都抽调由各包村领导、村干部、中小学校长组成的‚两免一补‛工作小组深入村组走访摸底,了解贫困生家庭的情况,听取家长及学生的想法,鼓

励他们克服困难,贫不失志。并把有关‚两免一补‛的政策印成宣传册子带到户上。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晓率。该乡通过张贴标语、召开会议、在电视台播放电视讲话等形式向全乡广大群众宣传‚两免一补‛政策,使该政策能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10年新学期该乡落实‚两免一补资金‛233万元,共为23200名农村子女免除了学杂费。‚两免一补资金‛覆盖面达到了96%以上。

如今在*乡‚贫困山区放牛郎,不掏费用上学堂‛已不再是梦想!

篇2:落实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效果显著

2010——2011学度度

为加快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步伐,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惠农、优农”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两免一补”对象的界定

“两免一补”对象为我校范围内确因家庭经济困难尚未入学、辍学和面临辍学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困学生,应予重点资助:

1、父母双方或单方亡故,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2、家庭依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的;

3、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军烈属子女;

4、特困残疾人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

5、父母双方或单方常年生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6、天灾人祸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贫困家庭学生要优先予以资助。

二、“两免一补”的工作程序

1、对持有农村低保证、计生优惠证的学生,先由专干在开学时查验有关证件,然后由学校直接确定为资助对象。其他资助对象确定的程序为:(1)由贫困生本人或监护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助学申请表》;(2)由贫困生所在村委会签署意见,并由学校调查核实;(3)班主任在

班上民主评议初审(4)“两免一补”工作小组终裁(5)张榜公布。公示7天以上;(6)公示无异议的学生在开学初报名时直接免除教科书费用及杂费

2、在每学期后期各班主任必须对贫困生生进行再次摸底审核,对已脱贫的要取消其免费资格。对新致贫的,不能遗漏。

3、学校应将经审核后的《助学申请表》及花名册建档保存,有关档案数据必须准确准时上报到上级教育部门备案。

三、具体要求

1、必须成立由校长挂帅、分管主抓、班主任、协同配合的日常组织工作机构,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监督机制、学生动态管理机制和学生“两免一补”资金发放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资助对象档案

2、抓好遴选。财政供养人员家庭的学生和农村比较富裕家庭的学生,不得进入救助范围;不得按在校生平均分配“两免一补”资金,坚决杜绝轮流享受“两免一补”资金或将“两免一补”资金拆开分摊到不同学生的做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的确定、公示、审批、发放和上报工作。

3、按时发放。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延期

4、学校及有关部门不得再向“两免一补”受益学生收取任何教科书、教辅资料的费用、杂费和其他费用,并不得因贫困家庭学生未交费而采取歧视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和其他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5、加强监督。加大督查力度,确保“两免一补”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对在“两免一补”工作中出现的玩忽职守、工作不力、弄虚作

假、贪污挪用等行为,要对当事人依法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篇3:落实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效果显著

云南省下发通知,决定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云南明确,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90元、初中每生每年180元。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00元。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学校按照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

云南规定,寄宿生生活补助范围实现全覆盖,补助标准按照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补助。对迪庆州藏区学生,按照高原农牧民子女补助标准进行补助;8个人口较少民族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落实好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再按照每生每年2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生活费由中央、省和各州、市、县、区按照比例分担。

篇4:“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情况调研

关键词 两免一补 政策 执行情况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平南县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结合部,是大西南东向出海的最便捷通道,地理位置优越。全县的综合实力在广西较为突出,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县有高中8所,在校高中生11000多人;师范学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生700多人;初中80所,在校学生70000多人;小学277所,在校学生148000多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40人;幼儿园67所,在园幼儿4000多人。全县公办学校教职工11123人。在“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该县“两基”不断取得了新成就,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成为贵港市率先普及实验教学的一个县市。与此同时,民办教育也得到了健康发展,目前,全县有民办学校31所。

该县自从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以来,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让更多的贫穷家庭的孩子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恩惠,使得他们上得起学, 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取得的成绩:

(1)学校提供了更好的环境。随着公用经费的逐年增加,大部分学校对原本破旧的宿舍楼、教学楼、食堂、校门与围墙等进行了翻修,有的学校还建了新楼房,配备了独立的实验教室。这些都得益于公用经费的增加,使学校能够更好地加强基础建设。

(2)民办学校的发展。据教育部的明文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不分公立和私立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内的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的惠泽。在平南县,私立学校发展得很好,有一所私立学校在贵港市甚至是整个广西都很有名。通过调研发现,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民办教育法》的颁布,使得包括该校在内的所有民办学校都获得了与公办学校同等的“两免一补”政策,这当然更离不开学校的有效管理和所有教师员工的不断努力。最显著的成效是,家长们不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私立学校,提高了私立学校的政治地位,社会也逐步认可民办学校。

虽然该县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后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调研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1)公用经费不足。大多数学校的公用经费基本上用于办公、水电费、维修、教师培训、校园绿化与美化等。公用经费用于以上支出后已所剩无几,并且每学期的公用经费发放不够及时与充足,使得学校的教学设备添置与更好地改善教学环境就难上加难,每个学校都会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

(2)生活补助发放不及时。每个学校的生活补助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发放的。但据老师们反映,补助的受惠面太小,除了极个别特别困难的,老师很难甄别家庭条件相当的贫困学生。更令老师们担心的是,得了补助的往往是那些家庭困难又不愿学习的。那些成绩特别好,家庭虽困难但又不是特别困难的往往又得不到。所以,生活补助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并且,发放不够及时的生活补助使得其失去了原有的补助意义。这些钱打到学生银行卡里后,有些学生就会拿钱去上网、吃饭、买衣服和鞋子,就不交伙食费,使学校很难正常地开展工作。

(3)优秀教师稀缺。该县大多数学校,外来教师较多,本地教师较少。教师资源短缺,有些科目的教师特别少,甚至出现断层。所以该县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现象:请“停岗”教师前来任教。老师缺少和教学质量不高就导致了学生外流(向该县发达乡镇或县城或贵港市就读)。此外,学科分配不平衡,如音乐,美术、信息等科目无专业教师。因为教师待遇低,经济条件差,晋升空间小,难以实现自身价值等原因,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贫穷落后的地区“扎根”,而学校的大部分老师又逐步步入中老年,这就导致了十分严峻的学校教师断层现象。

(4)学生管理难度大。现在农村的绝大多数学生为寄宿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些家里可能还会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因此,这些孩子很早熟,很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受别人太多的约束,也不会太听老师的话。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注,年纪越大越难管教,这也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5)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尊和隐私的保护。现在的学生自尊心较强,爱面子,受不得半点委屈。生活补助的申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些家里特别穷的学生宁愿穷些也不愿意去申请,因为按照生活补助的申请程序,必须在班委会和班上进行讨论,最后还要进行公示。有些学生受不了同学们拿着自己的家境讨论来讨论去,觉得自己家里条件不好很丢人,也不愿意同学们知道自己家境不好,宁愿不得钱,自己也得硬撑着。这就需要学校在给这些贫困生经济补助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也不宜大张旗鼓地要求他们感恩,不要让他们背负太多压力。

(6)伙食费不足。大部分农村的学生读的都是寄宿学校,吃在学校住在学校,用学校的水电,住学校提供的带有厕所的宿舍,这些都可以从公用经费中解决。但是,伙食费学校真的免不了,也不属于免的范围。学校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提供给孩子们好点的伙食,又不得不把价格压到最低,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吃饱吃好,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学生交不起伙食费,即使生活补助发下来后填补还是有差额。而农村家庭的孩子较多,困难的家庭实在是供不起几个孩子同时读书,即使几个孩子都享受了生活补助也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而生活补助又不能及时发放,也不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上涨。所以,很多老师建议把伙食费也免了。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也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有问题就会有相应的解决策略,下面就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补助既然用来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如果发放太晚,没有及时补贴学生的伙食费,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快生活补助金的发放速度,让每个受补助的学生尽早领到钱,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其次,对于生活补助的发放,可采取等级发放的形式。因为在得补助的同学中,家庭条件有好有差,对那些特别贫困的学生可以多补些,那些条件相对而言好些的学生可以少补些。这样会更加注重对特困生的资助,对贫困学生更有激励作用。另外,可以考虑把生活补助打在学生的饭卡上:既然是对贫困生的生活补助,就得切实解决学生的生活难题。避免出现在学校吃了一学期的饭,但伙食费只交了一半,甚至分文未交的现象。老师催促多了,不仅使学生自尊心受到损伤,甚至还会导致有些学生萌发退学的念头。

篇5:两免一补政策

条件: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凭证、低保证非特困)

2、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父母残疾证)

3、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婚不视为单亲)

4、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

5、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普通学校没有)

6、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7、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凭证)

申报程序:

1、组织希望获得“两免一补”资助的贫困生向学校提出申请。

2、组成由学校、学生家长、村(居)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对申请“两免一补”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根据分配的名额,拟定受助学生名单。

3、将拟受助学生名单及其家庭贫困程度向社会公布,公示期为7天。

4、学校公示无异后,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

要求:

1、周三17点前,各班将班主任认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备注学生符合哪一条)交高主任。要严格审查,做到公平公正。

2、不向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许愿。

3、待给各班分配名额后,再宣传学校所定办法。

篇6:“两免一补”教育政策分析

摘要:“两免一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教育和减轻农民负担一项重要政策。本文分析了“两免一补”的政策背景。在对政策路径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免一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两免一补”;新农村建设;教育均衡发展;民办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5-0014-03

一、“两免一补”政策提出的背景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发展不平衡。而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方面。教育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等之间的差异。

首先是城乡差异。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结构形成了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财力、物力、优秀人力都投向了城市,导致了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城乡严重失衡与教育资源城乡享有的巨大差距。主要在教育经费、师资水平、人均教育经费与升学率等方面。无论从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还是从生均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等指标来看,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十分明显。在城乡师资水平方面,国家教师编制标准不是根据实际来定的,城市学校相对集中、学校规模及班额较大,农村学校分散、学校规模及班额较小,师资配置理应是农村松城市宜紧。现行规定的师生比是城市小学为1:

19、城镇小学为1:

21、农村小学为1:23。在师资水平上有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城乡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相差三十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城市均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则多处在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其次是区域差异。我国教育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分级办学”体制,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地方各级财政负责。有学者统计,我国义务教育的投入中78%由乡镇负担、9%由县财政负担、省级财政负担11%、中央财政负担微乎其微。近几年来虽然县、乡教育投入比例有所改变,中央也通过教育支付转移加大了对基础教育尤其是贫困、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但基础教育投入“地方大头、中央小头”的基本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差距必然造成了基础教育投入的极大差距与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以2001年为例,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东部地区平均值为619元、中西部地区为264元、西部地区为282元,三地区的比为:1:0.43:0.46。

(二)贫困及学校布局调整导致辍学率上升

1994-1995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覆盖全国12个省、区179个县近7500万人的大型义务教育调查,发现在贫困地区。有44%的初中生和47%的小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另外,有52%的被调查校长认为儿童未入学可归因于家庭经济困难,有49%的被调查家长认为子女辍学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和学校收费高。考虑到出生人口、流动人口等因素的影响,教育部于2001年提出了各地要因地制宜对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布局调整。但在实践中,有些地区没有根据具体情况科学调研,对一些中小学校、教学点进行简单的撤或并,导致了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等问题,虽然有些学校建立了寄宿制,但寄宿制没有完善,有些甚至非常简陋,学生的生活非常困难,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新的学生辍学。

二、“两免一补”的政策路径分析

“两免一补”是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从2001年开始,对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进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的试点,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经济适用型教材。采取减免杂费、书本费、寄宿费等办法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

2003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并提出了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享受到“两免一补”。

2004年2月制定《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暂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资助对象,提出了“两免一补”资金分担办法: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主要为中西部部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各级政府应同时承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责任。

2005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5]7号文《转发财政部、教育部》,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学童给予资助优先权并加大了资助力度,制定了严格的资金保障措施。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国发[2005]43号文《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学起到2007年,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实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工作,并重新调整了资金负担责任: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中西部地区性由中央全额承担,东部地区由地方自行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补助对象、标准及方式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通知还提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同时,文件列出了面向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童的全面资助计划日程表,文件规定:2008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低于基准定额的不足部分当年安排50%,资金来源由中央和地方按免学杂费的分担比例分担;2010年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2006年9月,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该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各级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6年在西部农村和部分中部农村地区实施,2007年春季开学时在全国农村全面实施。2008年秋季,将在全国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三、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中的几个问题

(一)农户对政策认知程度不高

“两免一补”政策对象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同时还有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但农户对“两免一补”的认知存在偏差。有调查显示,“享受过”这一政策的农户占6.4%,“听说过但没有享受过”的占36.9%,“根本没有听说过的”占56.7%。总体上看,样本农户对“两免一补”政策的认知程度同样不高。这是由于农户自身教育水平不高,他们的政策认知能力有限、对政策的关注程度不高以及他们的政策认知渠道不畅,同时还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该政策的宣传力度和效果有关。

(二)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没有明确比例,投入不到位

“两免一补”的经费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负责提供免费教科书的经费,地方政府(包括省、市、县)承担对贫困生免除杂费和寄宿生生活补贴。为此,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地方政府承担的“两免一补”所需经费落实到位。在实施过程中,地方各级政府所要承担财政责任标准不明确、不统一。如,广西规定:免除杂费所需经费由自治区和各市、县共同负担,其中自治区负担35%,市、县两级政府负担65%。河北省在落实“两免一补”专项资金时,只强调要求县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没有明确应承担的比例。宁夏自治区在要求各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两免一补”外,还要求各学校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资助贫困生制度,学校每年要从杂费收入中拿出10%用于资助贫困生。

另外,在现行制度规定中,中央政府承担了中西部地区全部的免教科书经费和大部分杂费经费,地方政府负担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但对于由哪一级政府负担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没有明确规定,多数省份规定由县级政府负担。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县级政府特别是贫困地方的县级政府往往投入不到位,没有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国家教育督导团“两免一补”工作专项督导检查也发现,省级财政承担的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资金基本落实,市(州)县两级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限于财政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资金不能完全落实。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没有保障,不但导致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覆盖面偏小,而且资助标准严重偏低。

(三)学生骤然增多,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实施“两免一补”最可喜的事实是提高“普九”覆盖率,降低中小学的辍学率。据初步的统计,西部地区大约有20万名辍学的孩子返回了校园。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的调查表明,“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仅一个地区就有1088名辍学学生返回学校,学校班额进一步扩大,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校舍、教师更加短缺。为满足学生就学要求,有的学校不得不在学校外临时租借教室上课。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小学的平均班级人数达到58人;银川市移民地区初中平均班级人数49.8人,最高的闽宁中学达55.4人。各学校为满足教学需要,不得不筹资聘用74名临时代课教师。然而,农村义务教育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师资力量短缺、素质不高,教育资源匮乏,“普九”欠下的债等。在这种情况下,辍学学生返回必将冲击到农村本来并不高的教育质量。因此,如何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解决“两免一补”政策问题建议

(一)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财政应尽快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教育虽不是纯公共产品,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优值品,纯粹的市场提供会造成巨大的效率牺牲。同时,教育又具有外溢性,使人觉醒、摆脱愚昧,是社会进步、民族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九年义务教育的外溢性很大,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从公平方面来看,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贫困学生不能就学,就是剥夺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义务教育的资金应全部由财政拨款提供,而不应由政府和家庭共同负担。

“两免一补”工作需要资金量大,省、市、县(区)要把需要的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予以安排。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政府保障为主体、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贫困学生救助长效机制。要按照“三个增长”的标准来安排教育支出,即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中央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横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快费税改革,将现在的教育费附加改为教育税,扩大教育税的纳税人,除确定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为教育税的纳税人外,也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作为教育税的纳税人,拓宽税基,增加收入的刚性。

(二)采取优惠政策推动农村教师的供给制度的有效建立

“有效需求”是指支付能力的需求。有需求而无能力支付即为“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目前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地区合格教师缺乏,一方面有足够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有效需求不足。袁振国教授认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工资待遇太低,所以他主张由中央财政在农村贫困地区设立“百万国家教师岗位”。目前实行的免费师范教育也是一种有效解决农村教师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策略。把“百万教师岗位”与免费师范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措施,设立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专项资金,来鼓励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服务。

篇7:落实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效果显著

——以楚雄禄丰县妥安乡为例

摘要:为了解国家针对农村义务教育所提出的“两免一补”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状况,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左明贵老师的带领下,于8月下旬到禄丰县妥安乡进行了旨在探究“两免一补”这一政策是否得到更加科学的实施的调查活动。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妥安乡的中学生、部分小学生、家长、老师、学校领导和乡政府及个别村委会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两免一补”这一政策的实施的积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这一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两免一补”这一惠民政策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字:农村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实施状况

责任问责制

监督体制

惠民政策

一、“两免一补”政策的提出背景及内涵

在我国,广大农村不仅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而且教育水平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人口众多、受教育水平低成为制约各方面发展的一大瓶颈,尤其在广大西部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就拿楚雄禄丰县妥安乡来讲,它是一个经济条件差,教育水平低的贫困乡。它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人们以种植水稻、烤烟、小枣和饲养家禽为主。家庭经济来源单一,除了烤烟,其它的农副产品80%用于自己消费,只有少数的拿到集市上去卖钱来购买生活必需品。由此可见,这里经济条件差,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仅能维持温饱,如果再加上子女上学,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供子女上学成为了家庭的一大重负,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无法正常完成完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当中很多处于读书年龄的孩子就辍学在家务农或在外打工。同时,在与学生家长的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校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来自贫困的偏远山区,家庭经济状况很差并且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也很低,在被调查的十位家长中,就只有两位上过小学五年级。他们还告诉我们说:“我们村读过书的没几人,村长也只上过初中,很多比这娃儿大几岁的都没上过初中。”从中不禁让人感叹:“农村受教育的水平竟低至于此”。令人不敢相信。

为了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本着“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于2006年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这一政策。

“两免一补”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学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惠民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城乡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维护广大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二、“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现状

(一)该政策实施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解决好农村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未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之前,有些孩子都因家庭贫困而交不起学费,因而不得不放弃学业。该政策实施后,很多辍学在家的孩子又能够重返校园。对于这些贫困孩子来说,这一政策为他们家庭摘掉了上学难的包袱,圆了他们上学的梦想。(2)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直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就存在很大差距。在城市里,很多孩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齐全的教学设施,他们不用担心没有钱购买文具和学习资料,更不用担心没钱上学,而广大农村的孩子呢?他们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较好的学习条件,他们还在为上学而发愁。“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他们不再为没钱上学而发愁,他们拥有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受教机会。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国民素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3)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实现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所谓教育公平,就是指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相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公平。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是全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由于交通闭塞,导致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从而致使很多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这就影响了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教育公平的发展,所以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和政府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对实现教育公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免一补”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育部门来看

(1)宣传不到位,未能深入民心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真正了解“两免一补”政策的家长和学生仅占63.5%,还有好大一部分人只是听说该政策,而对其具体项目更是完全不了解。当然,这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和家长在调查过程中带有主观情绪。但群众表露出的主观情绪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政府的做法没有让他们十分满意。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的。如果没有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群众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国家政策,那么这一项政策在贯彻实施中也会举步维艰。

(2)资金不能按时发放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补助金不能按时发放的情况时有发生。据一些学生透露,补助金延发或不发,主要集中在临近期末和中考的那几个月。从这个侧面反映出相关部门没有把资金真正落到实处,他们对这一政策的重视度不够。

2、从学校来看

(1)补课和乱收费之风屡禁不止。我们在与一些学生交谈中还得知,个别学校的老师仍向初

二、初三的同学收取补课费和资料费。他们以初

二、初三的学生课程紧、任务重为由,对初

二、初三的学生进行补课,收取补课费。在“两免一补”及相关政策中已明确规定:免去学杂费和书本费,并禁止学校老师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可是为何这样的情况还会发生呢?究其根源,这是由于学校的部分老师未能履行“两免一补”政策中的相关规定,没有深刻全面地理解这一政策的真正用意,致使补课、收费之风盛行。

(2)评判标准不一,把补助金当成奖学金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些班级发放补助金不是以学生家庭贫困与否为标准,而是以学生成绩的优劣来发放。有的班级由班主任一人说了算,并不征求班上学生的意见。这样做不仅违背了“两免一补”政策的初衷,而且还会加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对那些成绩不是很好并且家庭贫困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3)教师积极性下降。由于“两免一补”政策实施难度大、操作过程复杂,不仅会给学校带来很大压力,而且还会给工作量大的老师加重负担。原本负担就很重的老师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加越重,并且过量的工作还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这就导致部分老师心里有情绪,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抱怨,使得教学积极性下降。

(4)班级人数的增加,使原本就比较紧张的教学资源更显得捉襟见肘。通过我们调查获悉,某中学初二班级在“两免一补”政策未实施前,班里原有人数为32人,基本上每人一张桌子,而该政策实施后,由于上学免去学费而且还给生活补助,就使得许多先前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导致班里人数突然猛增至40人,出现了两人用一张桌子的现象。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教室、食堂的拥挤,导致教学资源的紧张,给学校的日常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5)学生乱花钱和盲目攀比的现象严重。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寄宿生每个月可得到75元的生活补助,走读生每个月也可得到20元。每个月的生活补助虽然不是很多,但也基本够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消费了。加之经济负担有所减轻的家长每周还会适当的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山区孩子念书不再像以前那样艰苦。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把多余的零花钱用在学习上,而是用来买其他的东西。有的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玩电子游戏,这不仅荒废了学业,还导致了他们的消费观朝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还有一些同学爱慕虚荣,在同学中出现了盲目攀比的现象。

出现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何在?

三、“两免一补”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宣传不力。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两免一补”这一政策的了解不是很全面,部分老师向学生乱收费的现象,主要由于政府和学校宣传不力,重视不够。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并没有看到有关“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专栏,也没有看到悬挂的横幅,制作的固定标语,张贴的宣传口号等。由此可见,有关乡镇部门和学校并没有对“两免一补”政策做大力的宣传,因此他们才会对这一政策不够重视。2.地方财政困难。出现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究其根本主要是地方财政困难。虽然“两免一补”政策中免教科书费和杂费,两个大头已有中央和省上承担,但一补的资金仍是由地方财政拨款。从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某些乡镇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支柱产业,农民收入低,从而导致操作收入不高,一年一个乡的收入才有三千万。试想:这样的现状怎么能给广大的学生发放补助,只好采取权宜之策,先有学校垫付,但学校大部分因经费紧缺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无动于衷。这样一来,补助金怎及时发放到位?

3.时间紧,任务重,操作起来难度大。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有的班级发放补助金不是依据家庭条件,而是以学生的个人成绩或老师的个人看法为标准。这主要是由于时间仓促,为形势所逼。由于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秋季对贫困学生的补助金应在开学时一次性落实到位。时间紧,任务重,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大了解,特别是对新入学的初一学生的家庭情况更是知之甚少,要让学校在短时期内拿出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贫困生名单,并且要落实得很好,简直不可能。更何况时间之紧,任务之重,操作起来难度之大。

4.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出现教师的积极性下降,主要由于“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使得原本负担就很重的老师工作量加大。“两免一补”工作本来是政府性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变成了学校和教师一家的工作,就这一点,有的学校和老师就愤愤不平,更何况它还使得学校和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有的班主任老师不得不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去学生家里摸情况、抓落实,发放、回收、填写《资助证》,你可以想一想它给老师无形的加重了多少负担。如此大的工作量,哪能不使得他们的积极性下降。

5.缺乏监督和问责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有的地方财政部门不按时拨款,部分班级老师按个人意志发放补助金。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体制和责任问责制。许多地方财政不按期拨款,没人问,没人追究。有些班级老师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事,也没人过问,没人追查,只是学生们发几句牢骚而已。这说明什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监督体制和问责制不得力,很多人对国家提出的相关政策不够重视。同时,也看出由于群众文化水平低,缺乏政治意识,不会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6.在工作过程中,有的学校部门存在漏洞。一是调查材料审查不严,没有到学生家里和村委会进行深入调查。二是程序执行不够严密。“两免一补”申请表签字不全;代签现象严重;有的村委和学校没有在醒目位置张榜公示“两免一补”学生花名,也没有公示举报电话,等等。

上述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认真解决,给学校和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势必会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解决方案

1.广泛学习,强化认识;大力宣传,深入民心。首先,各县市教育部门应该组织各校校长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通过会议、讲座等形式,邀请这一方面的权威专家讲授,开展学习,让他们认识到“两免一补”政策的重要性,提高对政策的重视程度。其次,进行大力宣传。各县市应该在各乡镇的中心区域(街道和道路两旁)悬挂横幅,张贴宣传口号和标语,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板(墙)报等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两免一补”政策,让他们真正了解这一惠民政策。

2.广泛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不能按时下拨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采用楚雄禄丰县妥安中学的办法,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同时,还要对捐资助学的行为加以表彰宣传,使之成为风尚。不论是国内外企业、私营企业还是个人,只要对捐资助学作出过突出贡献的,都要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对其进行表彰和宣传,使其在全社会营造助学为荣的良好风尚,让更多组织和个人资助更多贫困学生,解决学校教学资源紧缺和学生家庭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参照福利和体育事业募集资金的做法,考虑发行教育彩票,为各县市地方财政部门募集教育资金。

3.严把申请审核关,规范操作程序。针对工作中学校和政府部门存在的漏洞,将补助金当做奖学金发的错误做法。首先,就要严把申请关。申请贫困生一律由学生家长申请。在申请书上,一定要有村委会签署的意见及印章,还要有村委会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其次,要严把审核关。成立审核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政府相关负责人组成,同时,还可以包括:校长、教师代表、贫困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等。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如果通过审核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应立即取消。资助贫困生的名额一旦确定,应立即公示贫困生的评审情况及结果。4.增加一部分教师的工资,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通过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来增加教师工资。增加工资不能一起加,而要有所区别。一方面,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没有太多资金,给每一位教师加工资,并且都让他们满意,这是不可能的事。另一方面,如果搞平均主义没有区别对待,那么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仍然调动不起来。只有给那些因“两免一补”工作量增加的教师增加工资,才能体现其公平,调动其积极性。

5.建立监督体制和责任问责制,首先,对学校和政府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可以在学校和政府间成立一支监察小组,组员可以由政府领导,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对政府和学校有关“两免一补”政策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杜绝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其次,对违规操作的政府领导和教师实行责任问责制。不论是财政部门,教育部门还是学校,只要出现工作不力弄虚作假,挪用资金等现象,都要追究其本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义务教育”对农村影响

摘自2006年第4期《中国教育探索》

2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摘自2006年第一期《教育探索》纪春梅

3关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考

索》晋银峰

4义务教育迈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篇8:落实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效果显著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是我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 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费教科书, 地方财政负责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尽快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解决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农村反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省, 有14个世居少数民族, 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族聚居区, 其中有少数民族人口429万, 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62.9%。由于历史、文化、自然等多种原因,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农村贫困问题突出。截止2009年底, 四川省有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个, 占四川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55.6%。四川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约135万人, 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30%。近年来国家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步伐,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其中“两免一补”政策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这项政策实施6年多来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反贫困起到了哪些作用, 具体在哪些方面对贫困农户产生了影响, 影响程度如何及怎样使政策更加完善, 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二、“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对四川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反贫困的影响评价

(一) 贫困农户家长教育观念增强

家长的教育观念大概包括两方面:一是与家长培养子女的目标和终极目的有关, 包括人才观 (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看法) 和生育观 (家长培养教育子女的动机) ;二是与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的选择有关, 包括儿童观 (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 和教子观 (对教育子女内容和方式的看法) 。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和约束着他们的教养态度和行为, 并通过教养态度和行为影响着子女的个性发展。同时, 家长的教养观念自身也受到社会文化、家长自身的经历、家长的文化水平及其所学的文化知识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文化, 它直接影响家长在教育上的价值取向, 并在其教养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

“两免一补”政策在四川民族地区实施后直接影响到贫困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 贫困家庭家长都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读书, 民族贫困地区适龄儿童享受到了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失学率降低、升学率提高。随着入学儿童的增多, 贫困家庭的整体文化程度得到提高, 进而提高了劳动力素质, 这样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从而帮助贫困农户加快反贫困的步伐。 (见图1)

(二) 小学、初中学生入学人数显著增加

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本年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工作实施总体方案, “两免一补”总投入4.1亿元。在“两免一补”政策的驱动下, 四川省民族贫困策以后, 小学生每生减负约200元、初中生340左右元。按我国2004年公布的绝对贫困线农村人均年收入882元计算, 分别相当于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的22.6%和38.5%;如果加上寄宿生生活地区的小学入学人数由2004年的122395人上升到2005年的153826人, 初中入学人数由56990人上升到78115人。

对比分析四川民族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入学人数可知, 小学入学人数、初中入学人数显著增多, 但是高中入学人数增加并不明显, 因为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 因此“两免一补”政策不覆盖高中阶段的教育, 家庭困难的子女在完成小学、初中教育后迫于经济压力一般难以继续升学。

(三) 贫困农户教育支出成本降低, 可支配收入增加

四川民族地区在实施“两免一补”政补助费, 这个比例还要提高, 这对贫困家庭带来了直接经济影响。具体而言, “两免一补”资金按标准落实到贫困家庭, 即直接承担了贫困家庭的教育支出, 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又减少了贫困家庭的总支出, 使其可支配收入增加, 这样就使得贫困家庭的低收入状况得以改善, 有机会将这些多出的资金投入到其它经济活动中, 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四) 绝对贫困人口减少, 贫困发生率降低

四川民族地区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凉山州为例, 2004年四川省凉山州绝对贫困人口54.2万人, 贫困发生率为14.6%, 经过5年的反贫困, 到2008年底, 四川省凉山州的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32.9万人, 贫困发生率下降为8.4%。

四川省凉山州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跟国家的扶贫政策投入是密不可分的, 其中教育扶贫政策是最主要的部分。教育不仅能唤醒人们沉睡的需求意识, 而且随着人们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能使人们不断产生新的需求, 激发起对新的生活 (生活的水平、生活的质量、生活的方式等) 的追求。同时, 能提高人们对生活差距问题上的敏感度以及增强改变现状的决心, 从而内在地产生一种新的进取精神, 希望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属于教育扶贫政策的一部分, 因此它在减少四川民族地区绝对贫困人口与降低贫困发生率方面起到了和大作用。

(五) 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 贫困人口收入提高

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的长效发展性投资, 它具有社会和私人的双重效益。有研究表明, 农户受教育程度与农户收入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 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加快了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 进而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如图2所示, 2008年阿坝州全州输出农村劳动力8.26万人, 实现劳务收入3.4亿元, 农村人均劳务收入435元。在全州输出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总输出人数的47%, 初中文化程度占总输出人数的26%, 小学文化程度占总输出人数的16%, 文盲半文盲占总输出人数的11%。分析可知,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转移数量成正比。“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提高了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提高了民族地区的劳动力素质, 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多, 收入就会相应增加, 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反贫困进程。

随着四川民族地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增高, 人均全年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外出务工收入都呈增长趋势, 即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成正比。从长远意义上讲, “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有助于提高四川民族地区整体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有助于增加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人均全年纯收入, 将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反贫困起到很大作用。 (见图3)

三、结论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 “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作用正在逐渐地显现, 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在:一是减少了贫困家庭教育费用的支出, 可支配收入增加, 低收入状况有所改善。二是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状况有所改善, 劳动者素质逐步提高。三是提高了贫困家庭劳动者从事本地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的就业能力, 增加了收入, 从而使贫困家庭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 研究中发现, “两免一补”政策对民族贫困地区反贫困的积极正效应是显著的, 但是其政策的实施还不够完善, 影响了其效果的发挥, 如何进一步完善“两免一补”政策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是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所需配套资金主要由基层政府承担, 而村贫困人口比例高的地区, 贫困寄宿生的比例也较高。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基层财政应承担的生活补助也更多, 这一状况在四川民族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国家贫困县大都自然条件恶劣, 又没有可利用资源, 生产条件差, 经济基础都非常薄弱, 要承担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所需专项资金压力很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多渠道筹措资金机制, 同时要加强资金的管理, 确保专款专用, 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二是“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中存在监督不力的情况。如有的学校出现受助名额与学习成绩挂钩, 甚至出现受助名额被当作礼物或人情赠送的现象。这些行为不但剥夺了本该受助学生的权利, 且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此外, 对未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及在“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也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应该建立以行政监督为主, 以社会监督及司法监督为辅的监督体系。

篇9:“两免一补”的教育政策分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村义务教育中“两免一补”政策的发展进程和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重大意义:联系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指出“两免一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的个人薄见。

关键词:“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04-04

“两免一补”政策是指国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的一项教育资助政策。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尽快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大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两免一补”政策的进程

“两免一补”政策始于2001年,其初衷是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一项资助政策,其中中央财政负责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005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5]7号文《转发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免一补”实施步伐有关工作的意见>》,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资助优先权并加大了资助力度,同时制定了严格的资金保障措施。

同年的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不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得到了“两免一补”的资助,而且“两免一补”政策开始逐步扩散到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的学生。

在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国发[2005]43号文《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列出了面向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资助计划表。计划2006年起西部地区全部免除学杂费;2007年中部和东部逐渐全部免除学杂费。面向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这“一免”计划,表示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关注,同时也显示了国家要改善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状况的决心。

2007年11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地区中小学校不得收取2008年春季教科书费的紧急通矧》,通知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教科书将由国家免费提供。到了2008年春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完全实现了“两免”。

“两免一补”政策从重点资助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中家庭贫困学童;资助面逐渐扩大到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贫困学童;以至惠及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一免”(免学杂费);直至惠及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免书本费、免学杂费)。“两免一补”政策在我国全民义务教育中的作用正逐步加强。

二、“两免一补”政策的深远意义

(一)国家对义务教育和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

“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之一。自从2001年国家明确提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扩大投入,受到资助的民众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两免一补”政策已成为学生受益、民众(特别是农民)拥护、政府支持的好事。这也显示出我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以及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

“两免一补”政策的重中之重是面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这充分证明了我国政府对农民问题的极度关注,同时也证明了“两免一补”政策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二)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必须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2001年国务院《供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科教兴国战略要首先落实在义务教育上。”

义务教育是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国民素质全面打基础的教育,是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在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艰苦奋斗中,我们积极探索了穷国办大教育的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义务教育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普及义务教育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只有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为农村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推动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

(三)体现“以人为本”,保障公民受教育权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在农村仍然存在大量的流失辍学生,贫困仍然是使许多人上不起学的第一位的原因。“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使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入学得到了保障,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了解民生、体恤民生。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四)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阻碍农村义务教育进程的最大障碍是农民的经济问题。“两免一补”政策从农民利益出发,对家庭困难的学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以西部扶贫重点县为例,2006年全部免除学杂费以后,小学生每生减负200元,初中生340元左右,按我国2004年公布的贫困线——农村人均收入882元计算,分别相当于农村人均收入的22.6%和38.5%,如果加上寄宿生生活补助费,这个比例还要提高。资助金额已经超过了农民人均收入的1/5和1/3,这给农民家庭带来的直接经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两免一补”政策,将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个人,可以使贫困农民家庭减少教育支出,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这可以改善农村贫困家庭的低收入和低资产状况,无形中增加了贫困家庭在投资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收益的机会。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孩子的学杂费将不再是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贫困家庭可以将更多的支出用于生产或其他消费方面,这大大减轻了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

(五)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两免一补”政策作为一项教育财政支出,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一个重要步骤。“两免一补”政策有助于增加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农村孩子的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同时还能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大幅度积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六)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项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业。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区域竞争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俗话说:“治穷先治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虽成因复杂,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人民文化素质普遍偏底,缺少有效的人力资源所造成的。因此,国家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出台“两免一补”政策,并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资助优先权。这也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据统计,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放的“两免一补”专项资金共达70亿元,约30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得到资助;2006年起中央政府将用两年时间投放“两免一补”专项资金227亿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同比增长,政策享受面将逐步扩大到上亿贫困家庭学生。2007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7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从该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财政部称,这一举措实施后,全国农村中小学每年可取消学杂费达150亿元。

只有切实解决好贫困地区日益显著的上学难问题,让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才能进一步提高当地人口的素质,从而使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其自身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法律的保障

过去,由于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地方财政能力十分有限,向学生收取学杂费是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的重要渠道。免除了学生的学杂费,如果国家的专项资金不能按时按量到位,学校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如教师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办公费用短缺,维修资金不足等等,这同时也会对农村义务教育构成重大威胁。

“两免一补”政策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公用经费提前拨款到位、中央和地方责权清晰、责任追究制度可操作性增强的经费保障机制,这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经费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同时标志着国家真正成了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

(八)促进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由于“两免一补”政策严格实行资助政策公开、资助对象公示等制度,资助范围和工作程序都公开透明,这有利于接受群众等有关方面的监督,以及形成相互交织的监督机制。这既能唤起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可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监督,从而提高政策的经济效率。

三、“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一)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资金难以及时到位

“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是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来保证的。按照规定,“两免一补”资金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国家承担课本费,而地方包括省、市、县,将按照比例分摊学杂费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其中省、自治区负担40%左右的学杂费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其余的60%左右则由市、县来负责。通常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市县的经济是比较落后的,多数市县的地方财政收入非常低,因此能为义务教育所作的投入也是十分有限的。对于这些市县,要拿出足够的资金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有些市县按政策要求需要支出的资金就相当于当地一年的财政收入。假如把所有的钱都用到支持“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中来,那么教育其它的建设就会没有资金再投入。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给贫困地区的人民减轻负担,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致使有些地方,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所承担的杂费、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的资金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受助生的比例低,资助对象的界定标准模糊,资助范围较小

“两免一补”受助学生人数指标是由省级政府逐级下达到市、县,再到乡镇学校的,资助名额十分有限。据调查,多数地方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仅占到该地区贫困生的30%到50%左右,这意味着仍然有半数以上的贫困生得不到资助。

“两免一补”政策的资助对象的界定标准模糊,致使学校对孤儿、军烈属、残疾、单亲等特优先资助之外的资助对象的认定难以到位。当我们关注农村贫困家庭的同时,城市特困户和低保户的生活状况也亟待我们的关注。由于近几年来企业的改革导致了下岗工人人数增多,他们的生活也很困难,多数家庭无能力供子女读书。由于“两免一补”政策是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童,因此城市里的这些下岗工人子女并不属于此范围。还有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由于部分民办学校地处比较偏远,其设立是为了弥补公办学校的不足,这类民办学校实际上也承担了义务教育的责任。然而“两免一补”政策并没有把这类民办学校中的农村学生纳入补贴范围。

(三)资助力度小,寄宿生生活十分困难

由于地方财政的负担加重,财力缺乏,补助资金很难及时到位,很多农村地区贫困的寄宿生活补助被拖欠,即使发放,资助力度也很小,致使寄宿生生活十分困苦。据悉,各省基本上按每生每天补助一元的标准,这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受助的寄宿生得到的资助标准太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寄宿生的生活与学习问题。

(四)部分地区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对于“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有些省份缺乏有效的、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以行政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以及司法监督为辅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由于监督不利,“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学校出现受助名额与学习成绩挂钩,甚至出现受助名额被当作礼物或者人情赠送的现象,并没有让最穷困的学生享受资助。而多数地区对未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及在“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更常用的是批评教育,对这些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没有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五)学校布局设计给学生带来不便

我国前几年大规模的“普九”,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规模效益,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合校并点。这个措施对充分利用短缺的教育资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有些地方没有顾及到农村学生居住分散的实际,致使部分学生需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学校,这给许多学

生和家长添加了许多麻烦,甚至导致一些学生需要在校食宿,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开支。再加上现在机动车辆增多,以及社会治安等其它因素,学校、家长常为学生的安全担忧。

(六)增添了学校教学与管理的难度

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落后,而适龄人学儿童的数量又较多,这对于农村的义务教育压力原本就很大。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优惠的政策把农村贫困家庭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吸引到学校里。入学人数的增加给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增添了很大的负担,主要表现在学校班级人数剧增;教育资源紧张,如教师数量不足,教室、课桌、教学设备等落后,甚至严重缺乏;教学质量降低等方面。

(七)“两免一补”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农村比较特殊和复杂的地理位置以及条件,以至于“两免一补”政策没能及时的传达到每位农民,造成了申请“两免一补”的人员有遗漏,即该享受该政策的贫困生没有及时申请,因此错过了资助的待遇。甚者,致使一些不知情的贫困学生丧失入学的机会。这也容易造成群众的不满情绪,产生消极影响。

四、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教

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其公益性决定了它应由政府提供,而且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还应该是免费的。但事实上,在过去我国的义务教育仍然需要学生买单。随着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以及这几年“两免一补”政策的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和发展。到2008年春季为止,仍然有少部分学生的家长为其子女(城市学生)的义务教育需要掏钱。因此国家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教,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国免费义务教育,回归义务教育的本意。

(二)按合适比例保证“两免一补”资金的有效投入

因“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是需要大批资金作保证的,而且其中的“一免一补”需要地方财政解决。多数县的财政收入比较低,但是贫困家庭学生的比例却很高。县级财政的投入有困难,省级财政就进一步调整“一免一补”的资助比例,如省级政府承担80%“一免一补”的费用,减轻县财政的负担,或者考虑到特别贫困县的实际财政收入情况,省里可以帮多承担些费用,保证“两免一补”资金的有效投入。

(三)完善“两免一补”资金的保障和监督体系

审计机关应依法审计监督“两免一补”专项经费的拨付、管理和使用等情况,教育督导机关组成督导团,进行教育经费的专项督导检查,监督“两免一补”的落实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建立以行政监督为主,以社会监督及司法监督为辅的监督体系。应加强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对下级教育行政机关落实“两免一补”的检查及监督,以及政府内部专设的监督性管理部门的监督,依法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

(四)合理确定“两免一补”政策的范围和资助对象

首先,省级政府要加大对本地区财力薄弱的县的支付力度,在提高这些地方受助贫困生的比例以及进一步提高资助标准,还要关注城市贫困家庭的子女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使更多的学生能享受到“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其次,要合理地界定“两免一补”资助生的资格,应综合考虑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主要成员经济状况、家庭状况等因素,经核实后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按照贫困事实的等级确定标准。再次,各地及学校要制定并严格执行贫困生资格认定程序,并通过有效途径公开资助信息,还要建立有效的举报渠道,加强社会监督。

(五)学校领导和教师团结一致支持政策

“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使学校的压力迅速增大,学校可能一瞬间无法适应。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清楚到这是“两免一补”优惠政策把刚到入学年龄、超过入学年龄因家庭贫困未入学的、因家庭贫困辍学的学生全部集中到了学校,应理解这种特殊的情况。学校领导可以争取上级教育部门的批准,在当地聘请适当名额的代课老师,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与管理。鼓励教师努力工作,对任务重、教学好的教师应给予适当奖励。“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要靠学校领导与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团结与共同奋斗,“两免一补”政策才能有效实施。

(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多渠道筹措资金

国家要加大“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力度,地方各级政府还应广泛发动单位、个人等社会团体和个人,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资助贫困生。继续推进“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资助贫困生的项目,采取多渠道来筹措“两免一补”资金,使义务教育经费不断增长,并在全社会形成经常性扶贫机制。

“两免一补”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村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认真落实好这项政策,对巩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编,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治国,“两免一补”政策和新《义务教育法》实施中的农村义务教育,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3]“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两免一补”政策实施的宏观效果与前瞻,管理世界(月刊),2005,(7)

[4]席梅红,农兴强论“两免一补”的实施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新负荷,贺州学院学报,2007,(6)

[5]沈有禄论“两免一补”政策及其改进,当代教育科学2007,(19)

[6]郜合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7]周悦,褚湛,崔炜届家“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中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问题研究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9)

[8]王冬妮,陈鹏,西部农村“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田,社科纵横,2006,(11)

[9]陶红杨东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公平性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7,(5)

[10]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新华文摘,2004,(8)

[11]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13]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上一篇:《捉妖记》观后感 捉妖记的观后感下一篇:培训师岗位职责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