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阅读及答案

2024-04-13

关于读书的阅读及答案(精选9篇)

篇1:关于读书的阅读及答案

①读书,一定要读好书,否则不如不读。这个世界每天出书何止万本,一个人的阅读量在它面前真是沧海一栗。我们没有义务用宝贵而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些平庸、通俗的文字。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信条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学领域,当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就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高峰我总算都攀登过了!

②读书要忌杂。( )是一流的好书,( )切忌杂乱无章地读。好书需要形成系统,需要时间间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

③无数事实说明:读书不在多,而在于一个“精”字,在于有没有合理的系统和计划,你的系统和计划有没有良好的逻辑联系。

④举例说,假如你读诗,在一段时间可以专门读一读唐诗,而在某段时间则可以专门读李白,在你精读了李白的代表作品以后,可以写点读后感,再看一看有关李白的评论文章,强迫自己在高层次上与世界最杰出的人物对话。

⑤读书不可强求,应该去读自己喜欢的、“有缘分”的书。一流的好书,如果读上去头疼、脑涨、打瞌睡,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感到无法接受,那就暂时放下它,不要糟蹋了书,也不要糟蹋了自己。

⑥你要相信,世界一流的.知识星座漫天闪烁,总有一个星座是与你有缘的,或者说具有某种“同构关系”。你们的生命信息、审美趣味、接受波段彼此相容、彼此沟通、彼此呼应。在这个“波段”上,你们彼此间能产生最大幅度的共鸣。

⑦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教授,都习惯于做读书卡片,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就拿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来说,我们应该读他们的精髓和神韵,而不是把他们孤立地分解成一段段警句。

⑧我们读一本好的书就像在观赏一朵美丽的花,她应该是生长在泥土中随风摇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我们“读”到的、令人陶醉的应该是她整体的风韵或者一种神韵。如果将这朵花肢解成一片片花瓣,我们还会那么爱她么?这朵花还有什么观赏价值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读书不应该依赖做卡片。

1、第①段加点词“沧海一栗”中的错别字是 栗 ,正确的写法是 粟 。

2、请在第②段画线句的括号内填上一组合适的关联词语 。

( 哪怕 )是一流的好书,( 也 )切忌杂乱无章地读。

或者( 即使)是一流的好书,( 也 )切忌杂乱无章地读。

3、作者在第④中例举“如何读诗”主要是想告诉人们:( D )(选择最合适的一项)

A、切忌杂乱无章地读书。

B、好书需要形成系统。

C、读书不在多,在于一个“精”字。

D、读书要有存在良好逻辑联系的系统和计划。

4、作者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分别是哪四个方面?

答:(1)读书一定要读好书。

(2)读书忌杂。

(3)读书不可强求。

(4)读书不应该依赖做卡片。

5、请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你对第⑥段加点词“同构关系”的理解。

答:我向来钦佩那种不惮一切阻碍的勇气和才智,所以读《西游记》的时候,特别喜欢孙悟空上天入地,斗妖降魔的故事,故而那部小说,我已读过三四遍了,《西游记》与我可以说是具有某种“同构关系”。

篇2:关于读书的阅读及答案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觉得你知书达理,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www.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似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棉队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变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液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方式。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1)、写出多读书会给你带来的好处。

(2)、在文中找出名人名言。

(3)、全文有(      )个自然段。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良师益友:

篇3:关于读书的阅读及答案

那么, 阅读又是怎样的一种生命运动呢?阅读就是脱离外在形骸、心游万仞、目接千载的过程。落霞与孤鹜齐飞, 心向往之;秋水共长天一色, 心旷神怡。阅读能让你进入另一个时空, 一切似梦非梦、怅恍迷离却又似乎触手可及、可闻可叹, 一切似曾相识而又绝非现实, 一切神奇怪异却又无所不可, 你似在旁观又似在亲历的境界。

一、阅读的奇妙

1. 阅读的奇妙, 第一是“体验”

从作品产生来看, 好的优秀作品都是作家们心血凝成的产物。它必定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或代表了作者的一时心绪, 传达了自己或代言了别人的一种情感才获得一种普遍的共鸣。好的作品通常宣泄一种悲欢离合的情感, 释放了自己忧愤交夹的情绪, 或升华了一种人类关怀的普遍精神。

同样, 从阅读者方面来看, 每一个真正进入书中境界的心灵, 都是能摆脱现世束缚, 能自由翱翔、实现精神超越的心灵。在书中的世界自由地出入, 与书中人物自由呼吸, 与书中人物悲哀与共、荣辱相生。

所以读书, 第一是一种精神的自由体验。足不能至者, 心向往之。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饱满与充盈, 感受到了生命真实的存在与鲜活。不论是疼痛与欢欣, 还是无悔与无望, 抑或是爱与哀愁都是自然而然的。阅读让人在“体验”中超越世俗羁绊。

2. 阅读的更奇妙之处还在于“发现”

语言的魅力在于它提供了大多的解读可能性。语言是精确的, 所以它可以沟通;但语言又绝对是模糊的。模糊性就是事物现象不确定性在整体上的总和, 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反映了事物的动态性和多因性。对于阅读的主体而言, 客体作品的不确定性给他带来感受和认识上的多样性、灵活性和随机性。因而语言的模糊性增长着人类思想的歧异性, 极大地丰富着人类思想文化内容。“千个人中就有千个哈姆雷特”也是语言模糊性的表现。所以, 当主体的阅读者对作品做出自己的、特有的、独到的、创造性的阐释时, 恰恰是阅读者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最好的表现。这种独特的、创造性的阐释既使阅读者在阅读中“发现”了生活、“发现”了作者, 从而又“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自我潜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因此, 学生在阅读活动“体验”与“发现”中, 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形式。

语文学习最终指向文化的熏陶与传承, 完成后来者心灵框架的构建;而民族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以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又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优秀文学中, 这些文化的灵魂、精髓, 只有通过大量的扩展阅读, 才能内化为人的精神养分。

所以要重视阅读。让学生自主地阅读, 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 让阅读化为学生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

二、在教学中如何开展阅读教学

1. 激趣

声情并茂的导语有很大的作用。记得我在引导学生读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等时, 是这样说的:“六十年来, 他从没有真正死掉。亲近他的, 信服他的, 爱戴他的, 利用他的, 攻击他的, 冷落他的, 敬而远之的, 谬托知己的, 舐皮论骨的, 和他生前一样。”

“有人说他世故、多疑;有人说他宽厚、仁慈;有人说他心胸狭隘、尖酸刻薄;有人说他是‘站在队伍前列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有人鄙夷地说他没有自己的长篇, 是空头的文学家;有人说他篇篇杂文似投入敌人心脏的匕首投枪;有人主张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 而他在黑暗中目光如炬, 看透了社会与人性的弊病, 痛加针砭, 决不留情, 即使是对自己皮袍下的‘小’也不放过, 痛加贬斥———唯其有大勇气如此, 才可以直面真自我, 才可以让人洞见其真性情;有人谈风花雪月, 有人谈闲适优雅, 而他在黑暗中独立支持, 不与一切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写照;‘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他的一颗赤胆忠心。”

“他是谁?你会不会读一读他给自己写的自传, 你会不会读一读他写的文章, 看一看他冷峻的语言下有多少深沉含蓄的情感, 在他那波澜不惊的外表下蕴藏着一颗怎样倔强的灵魂与赤诚的爱国忧民之心。”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 学生跃跃欲试。

2. 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引导学生去读书

我记得在教2010届的初二时, 为了让学生去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我就选了一些段落在晚自习时给学生朗读。我是尽可能地边读边插几句解释, 同时运用动作与语气予以强化, 其实也就是学习易中天先生充分运用一点说书人的本事, 让学生听得入神。我亲自听到一个学生对别班的学生叙说他听我读小说的感受。

我还记得让学生读《水浒》时, 我给学生选读的段落是“杨志卖刀”, 由于英雄落难, 情怀难抒, 抑郁不平, 委屈寂寞, 我一边动容地读, 一边有唏嘘感叹, 我的学生竟跟我一样也有星星点点的泪光闪现。

3. 用有关的知识来引导

也是读《水浒》那阵时, 我还引用了金圣叹的话来高度赞美《水浒》的成就。金圣叹这样说:“天下之乐, 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 第一莫若读《水浒》。”金圣叹又说林冲是“一等一的一个英雄”。我就以此为引子, 讲林冲的地位, 讲他的武艺, 讲他的光明磊落, 讲仅因他有个漂亮的妻子就给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讲他纵然百般委曲求全都不能得到对手的宽宥, 对方必欲见他的骨头才罢手———世道如此, 人心黑暗由此可见一斑。我就是这样引导学生去读林冲的故事的。

4. 从课本内外找到内容或情感上的共同点来让学生进行比较, 仔细品读

比如上《丑小鸭》时, 我们同时读《心田上的百合花》。苦难、困境、被嘲弄、被排挤, 奋斗、拼搏、艰难的挣扎、痛苦的期待, 不屈的灵魂终于熬过夜的黑暗而迎来黎明的灿烂, 带泪的欢笑如花儿般显出动人的美丽。洁白美丽的天鹅、悬崖上盛开的百合向世人昭示的精神又岂是一点两点。那是信念的执著, 那是漫长的忍耐, 那是对命运加诸意志力的最大折磨的承受, 那是将一切嘲弄讽刺置之脑后的自信与倔强, 那是功成名就后的谦虚与勤勉……这样的文章文、情、理兼具, 形象的动人与哲理的深刻都令人过目不忘。如果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也多引导学生多读读这些文章, 既开阔了视野, 又对成长中的心灵产生虽一时无法估评但一定受益匪浅的作用。

篇4:关于组织学习读书的延伸阅读

作者:[美]克里斯·阿吉里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阅读理由:这是一部奠基性著作,是人们了解組织运行、演变和学习的必读书目。一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不在于它是否拥有独特的人才、稀缺的资源,而在于它是否拥有卓越的学习能力。本书凭借鞭辟入里的理论分析和生动翔实的案例展示,给想提高自身及所有在企业学习能力的人以深刻的启发。

《学习的价值》

作者:[美]帕特里夏·P.菲利普斯 杰克·J.菲利普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阅读理由:本书展示了一种在组织中具有可重复性的系统方法,可以从一个项目到另外一个项目,并将学习的结果进行比较。本书中描述的是世界上被证明为最翔实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实施,超过4000人参与了为实施该方法所设计的、为期五日的认证项目。通过这种方法,每一个项目可以在相应层级上评估。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傅宗科袁东明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阅读理由:学习型组织理论自彼得·圣吉提出以来,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本书在对这些成果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组织创建、检验和评估学习型组织的方法。这对于发展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中国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企业大学》

作者:荆涛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阅读理由:企业要永续经营,人才体系至关重要,企业重视人才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广泛招募人才或加强员工福利,而是打造一个优势人才培养体系。让企业的人才稳固持续发挥潜能,并不断培养出新的优势人才为企业所用,就是企业永续营的根本。打造企业优势人才体系,正是企业大学的使命与意义。

《学习型管理》

作者:[美] 约翰·舒克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

阅读理由:丰田的巨大成功有很多关键因素,最重要的恰是这个公司知道如何去学习。本书不仅条理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A3观念是丰田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而且阐述了如何通过不断创建A3来培养精益管理人才。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QBQ! 问题背后的问题》

作者:[美] 约翰·米勒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阅读理由:提高个人责任意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读读这本文字不多、道理浅显却寓意深刻的小册子吧!改变每个组织成员的思维习惯,形成明确的个人责任意识,才能改变每个组织成员的行为习惯。最终也就形成了一家企业的优秀文化。

《丰田人才精益模式》

作者:[美] 杰弗瑞·莱克大卫·梅尔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阅读理由:在国际畅销书《丰田模式》中,杰弗瑞·莱克用“4P模型”解释了丰田的卓越成就——Philosopy(理念),People(人员),Problem Sloving(问题解决) 和Process(流程)。接下来,两位丰田生产方式的权威专家将为您揭秘如何培养杰出人才,为您的公司带来不凡绩效。

《学习型组织新实践:持续创新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邱昭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5:读书的艺术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5分)

①关于读书的目的,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②依黄山谷氏的说法,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

③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④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

⑤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我在大学的时代被学校强迫去读《西行记》和《亨利埃士蒙》,可是我在十余岁时候虽能欣赏《西行记》的好处,《亨利埃士蒙》的真滋味却完全体会不到,后来渐渐回想起来,才疑心该书中的风味一定比我当时所能欣赏的还要丰富得多。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宋儒程伊川先生谈到孔子的《论语》时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⑥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证。有许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书里读到他们的文字时,好象看见自己的肖像一样。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我们说这些相似的心灵是同一灵魂的化身,例如有人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世的①,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

摘自:林语堂《读书的艺术》,有删改。

12.作者把“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称之为“艺术”意在强调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3.怎样理解第⑤段里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14.下面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开篇以黄山谷所说的话为引子,提出了一个关于读书艺术的话题。

B.第⑤段引用宋儒程伊川谈《论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论语》对不同的人有不同作用。

C.第⑥段“以中国的语法说来”,其中“语法”在文中有特定的意思,是指语言习惯。

D.本文语言平实,如同朋友闲谈一般,但旁征博引,见解深刻独到,思路明晰。

15.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的关键是“风味或嗜好”,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简要谈谈你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

12.这里说的读书艺术是强调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好的读书心态。(2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①照应文章题目的。②表明作者的观点。③引出对急功近利读书法的批评。(2分,说出两点即可)

13.这里强调的是读者的见识和经验对于阅读的影响。读者的见识和经验越丰富,阅读的收获就越大。(3分,言之成理即可)

14. B(3分)

篇6:《世界读书日》阅读及答案

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亲子逛书市,言传身教。在电子产品迅猛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活动不仅获得了读者的认同,也坚定了作家踏实创作的决心。

材料四:

世界读书日之后 你还在阅读吗?

世界读书日之后,你还在阅读吗?4月22日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25岁的刘说:“纸质书太笨重,用手机看更方便。有时候还能在论坛上和读友们一起聊聊小说情节,阅读体验更丰富,既能欣赏小说内容,又能与人分享,一举两得。”

27岁的吴说,毕业之后找工作、找对象是头等大事,闲暇时就上网、玩游戏,当看到“也许高考的时候真是我知识储备的巅峰了”才恍然发现阅读已离我远去。

28岁的周女士有空就逛街、看电视,有了孩子后,她觉得为了培养好下一代,阅读还是很有必要的。“最近买了许多绘本,准备和孩子一起阅读。”

53岁的赵女士说,自己非常喜欢读书,但现在老喽,看不上两页,就犯困。与手机阅读相比,她觉得纸质书更有味儿:“沉甸甸的书拿在手里细细品读,让人觉得这就是知识的`重量,每读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欧洲,读文学的人也越来越少,读中国文学的人就更少;而中国作家麦家的小说《解密》能在欧洲市场走红,的确是一种偶然,媒体炒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B、麦家认为,作家写作的唯一出路是迎合自己,把最独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给读者,用“心”创作,才能别出心裁;一般的故事重动作描写,而好的故事重心理描写。

C、“世界读书日”是读者爱上读书的N种理由之一;打造有品位的经营理念,开有特色的书店,售轻易淘不到的书,甚至玩“荒岛”书店的乖巧猫咪都是成功的经验。

D、德阳市的作家签字售书活动表明,本土作家的作品还是很受读者欢迎的;多搞签字售书等活动,既增进交流,盘活图书市场,又坚定了本土作家的创作决心和信心。

E、在电子阅读的时代,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就市场调查看,年轻人普遍喜欢便捷、多方位的手机阅读;而中老年人则喜欢有质感、有分量、有温度的纸介图书阅读。

(2)材料一和材料三所报道的事件有什么异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四则材料是从哪些角度报道“第21个世界读书日”活动的情况的?请结合文本做具体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书好岂嫌门面小”;有人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请选择其一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D(答C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AE不得分。B“一般的故事重动作描写,而好的故事重心理描写”是对“一般的故事只有脚步声,小说里的故事要有心跳声”的误读;A“的确是一种偶然,媒体炒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错误,作者说“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西方媒体做足了宣传报道,不是“炒作”能走红,根本因素还是作品本身;E“电子阅读的时代”值得商榷,似为“电子时代的阅读”更恰当,“年轻人普遍喜欢……中老年人则喜欢……”以偏概全。)

(2)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从作者签字售书的角度报道了“第21个世界读书日”活动来临之际图书市场的热闹境况以及作者与读者的零距离接触。(2分)不同的是:材料一侧重报道了中国作家麦家及其作品《解密》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及原因;(2分)而材料三侧重报道国内本土作家在活动日的具体行动和心理感受。(2分)

(3)四则材料围绕着“第21个世界读书日”活动,从三个角度进行报道。①作者角度:材料三和材料一分别从国内外市场报道中国作家创作,签名售书的情况,前景较为乐观。②销售者角度:材料二为主,一、三次之,报道了目前图书销售的现状,虽经营惨淡,但用心良苦,营销者不仅追求赢利,更追求文化品味和民族精神。③读者角度:材料四为主,其它次之,报道了读者的阅读现状,包括阅读习惯,阅读目的,阅读体验等。(每点2分)

(4)观点一:图书品质是盘活阅读市场的根本,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书好不嫌门面小”。(2分)①作家麦家的作品《解密》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之后被收进“企鹅经典”文库,麦家能够一举打入国际市场,根本原因还是他的作品好,作者追求的是“有心跳声”的故事和“迎合自己”的心声的创作;②小书店店主都知道淘选精品,天泽书店把“好书”奉为圭臬,守望书店守望着“个性、灵感和文化范儿”,荒岛书店做足了“人是感情动物”的生意;③爱好阅读的人,把读书看作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他们在小店里“捧起一本心仪的书,每一页都有温度,那感觉叫幸福”,他们读心爱的书 “沉甸甸的书拿在手里细细品读,让人觉得这就是知识的重量,每读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每点2分)

观点二:在信息社会,媒体宣传,广告效应不容忽视,是谓“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2分)①欧美媒体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使得麦家的《解密》迅速被译为33种语言在海外火了起来;②“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确定以来,世界各地都在践行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宗旨,比如20春季德国的“莱比锡读书节”、丹麦的“霍森斯作家节”和中国“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③商家(书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德国人安娜特专营一家中国图书的网络书店,每次活动她都现场售书;天泽书店请资中筠等学者举办演讲、讲座;荒岛书店的小猫咪以及他们开展的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每点2分)

篇7:谈谈读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2.答案:妙联的上联下联。

3.青少年时代读书条件的优越; 负重登山

4.一个人要在青少年时代读书条件好时,好好下工夫。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5.答案:不一样。前一个是“喜欢”之意,后一个则是“优越”之意。

6.答案: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篇8:关于读书的阅读及答案

一、家庭中如何开展“大声为孩子读书”的亲子阅读活动

本文中“读书”是指“大声为孩子读书”, 即家长有感情地大声为孩子朗读书本。它不同于“给孩子讲故事”, 也不同于“孩子自主阅读”。下文将就“大声为孩子读书”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最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更有成效进行探讨。

1.读书活动开展时间:

从胎儿开始, 一直到孩子识字量逐渐达到基本能阅读任意一本书的水平

“读书”活动可以从胎儿期开始。有观点认为, 婴儿月龄为2个月时, 即可以进行适宜的阅读教育。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家安东尼·狄卡斯伯和他的同事对给胎儿读故事书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认为“婴儿可以辨认出一些出生前听到的声音”。他们的研究表明“婴儿在胚胎时期就能对某种特定的声音感到熟悉, 而且会将这些熟悉的语调与舒适感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所以婴儿在出生前就开始学习力, 到他们可以看到和摸到书、了解字的意义和感觉到读书者的存在时, 他们所学习到的已经超过人们的想象了。”可见, “大声为孩子读书”的亲子阅读活动在胎儿期就可以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读书”活动越早开展越好, 在胎儿期就可以开始进行。

那孩子读书读到什么时候为止呢?“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把朗读描述为‘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都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笔者认为, 可以读到孩子的识字量能达到阅读任意一本书的水平, 因为这个时候, 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自主阅读者了。家长的引导也就基本告一段落。而这, 大概在12岁左右。

总之, 读书要从小开始, 越早越好, 一直到孩子有能力成为自主阅读者为止。“一点都不给孩子读故事书, 以及太早停止阅读, 都是大错特错的。”

2.读书活动开展方式:每天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

从小开始, 每天最好相对固定一个时间进行朗读活动。比如睡觉前是一个比较好固定的时间。这是因为, 阅读爱上阅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 需要耐心、需要坚持, 每天进行, 就是要让阅读成为习惯。

固定的时间可以由短到长, 考虑到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 小时候可以15分钟左右, 逐渐增加到每天半个小时。

至于固定时间以外的其他时候, 只要孩子愿意听、家长有时间都可以不计时地进行。把随时读书当成习惯、当成享受。

3.读书活动过程:重在享受阅读, 对孩子不附加任何条件

读书的时候, 愉悦的氛围、阅读带来的美好的感觉是最重要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有的规范。孩子喜欢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不必要求孩子一定要端坐, 不必要求孩子回答问题、记住某个知识, 不必担心孩子没有认真听, 不必担心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就会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 不必给孩子附加条件和期望, 要做的就是享受阅读的美好时光, 让孩子喜欢阅读, 在无损自己天性的同时受到熏陶。

有些家长会担心, 这样孩子会不会没有好习惯?会不会以后就会变得没有规矩?会不会漏掉关键的知识?会不会没有让孩子看到字因而未能增加识字量?

其实, 家长不必有这些担心。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我们利用阅读这一活动刻意去抑制这种天性, 反而让孩子把这种阅读活动与不愉快的体验结合在一起, 影响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反之, 如果我们顺应孩子的这一成长规律, 让孩子把阅读与美好的情感体验相联系, “阅读”就会有如一颗种子, 在孩子的心中悄悄地扎根萌芽。因为, 顺应了孩子的这一规律, 孩子就有了真正的主动性, 而“儿童学习语言的动机水平影响其语言学习水明。”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没认真听, 或者漏掉知识或者没有提高识字量。实践证明, 孩子对所朗读的故事的专注度非常高。此外, 早期阅读不等同于识字, 目的也不是提升识字量, 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 它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爱上阅读, 造就成功阅读者。

这种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固定规范, 强调的愉快的氛围、美好的感觉的亲子阅读方式也是符合当代儿童教育和儿童语言教育的新观念的。因为它反映了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学前阶段的幼儿最需要的不是系统全面的知识, 而是渴望学习的兴趣、习惯和不断增长的学习感受力;它还反映了近年来在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界影响至深的全语言教育的思想观念。

4.读书活动的延伸:引导孩子将书本与现实生活结合

除了读书, 还需要将书本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让孩子体会到书本的奇妙。比如, 读了书上关于“螳螂”的内容, 可以带领孩子在生活中去观察真实的螳螂, 比如生活中看到蚯蚓, 可以找到书上关于蚯蚓的图片给孩子看, 让孩子体会到书本蕴含的无穷奥妙, 从而更加热爱阅读。

当然, 其实, 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 因为家长为孩子读书, 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只要稍微多用一点心观察, 就会发现孩子的喜好与关注, 也会因此逐渐自己学会为孩子选择书籍。

总之, 在家庭中开展“读书”活动没有统一的模式和统一的规范, 各个家庭的经验可以借鉴, 但是最重要的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 只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多观察孩子, 坚持读书, 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得很好。

二、“读书”时须注意的事项

“为孩子大声读书”须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 即:以孩子为中心、遵循孩子的意愿进行朗读。要遵循这一原则,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遵循孩子的意愿, 要反复

这一点最重要了。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意愿, 要反复。反复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可以说小孩子最喜欢反复了, 可能因为反复的时候他有“又见老朋友”的亲切感, 从而令他产生一种满足感和安全感。我记得我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 我给他讲《西游记》的画册, 200多页, 他听了又要听听了又要听, 说真的, 书那么厚, 我真的有些讲腻了不想讲了, 可是直到有个事情的发生, 使我改变了看法。我记得, 有一天, 我在给儿子念到“嫦娥”的时候, 儿子突然发问, 说:“妈妈, 原来‘嫦娥’不是‘鹅’, 嘎?”“怎么这么说呢?”我问他, 儿子说:“今天老师讲了后羿射日, 那上面有个嫦娥, 是不是一个嫦娥?”“是啊”, 我说。“那个嫦娥是个仙女。”儿子说。这个事情才让我意识到, 其实, 孩子不是随意地听, 其实他一直在揣摩一直在思考在努力去理解。他之所以要一遍一遍地听, 其实是因为他理解力有限, 所以他喜欢反复听反复咀嚼,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他不断地把这些信息储存进脑子里不断消化的过程, 等遇到类似这些信息的东西或是事件时他就会把这些提出来做比对……就这样, 促使他不断地思考, 从而使他 (她) 的综合理解力不断得到提高。可见, 反复对孩子多么重要。明白反复对孩子这么重要, 作为爱孩子的父母, 我们不应该拒绝他 (她) 的这个合理的请求。

事实上, “遵循孩子的意愿, 要反复”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储存、理解知识以备他日进行知识的联接从而有助于理解的融会贯通, 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孩子最终成为一个自主的阅读者, 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又尊重他人的完整的人。尽管是成年人给孩子大声朗读, 但是, 孩子始终是中心, 孩子的意愿十分重要, 遵循孩子的意思, 才会避免孩子成为“被动阅读者”, 才会使孩子始终是阅读活动的中心, 才能有助于孩子成为自主阅读者。遵循孩子的意愿为孩子大声读书, 这也是符合目前“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思潮的。全人教育是目前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它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 注重使幼儿成为完整的人、成为有尊严和价值的个体, 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强调“幼儿主动学习的幼儿教育过程”。

2.不随意发问

家长在给孩子亲子共读时往往会忍不住向孩子发问, 总是希望他/她能解释、能记住某些东西, 这其实是成年人的功利心在作祟, 是成年人自我中心的外在表现。

那是不是就不需要发问了?是不是发问都不好了?当然不是。问什么、什么时候问, 这不应该以家长为主导, 而应该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以孩子为主导。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家长学会克制自己, 不要干预孩子的思维, 让孩子去欣赏文字的美、体会文字承载的情感、理解文字所传达的知识, 让孩子自己学会理解和思考, 引导孩子成为他自己。

这个我是有深切体会的。最开始我给儿子读书的时候, 总是希望他能记住、理解书中的内容或者是要点, 于是, 我常常会停下来, 自作主张地去问他的问题, 对这个做法我还很得意。总觉得这样儿子就有收获了。开始, 儿子对此没什么意见, 可是, 逐渐地, 儿子不是很耐烦了, 可是, 我还是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有一次, 儿子很不高兴地说:“妈妈, 你不要问了, 不要打断我, 我不喜欢回答。”我才开始反思我的这个行为。我在想,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才发现我太急切了, 我这样做其实给孩子带来压力了。

当然, 其实不要担心孩子没有问题, 事实上, 孩子在听的时候自然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 家长就可以停下来和孩子共同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传达给孩子, 就不用平时苦口婆心地去“教育”、“指正”他 (她) 了。事实证明, 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3.朗读内容要循序渐进

给孩子读书一定要循序渐进,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阶段的孩子对不同的书比如版本比如内容等需求不一样。如果不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地为孩子读书, 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不是对阅读产生兴趣、爱上阅读, 而是反感阅读。

比如, 孩子小的时候对有图画的, 对简易的故事读本很感兴趣, 可是, 开始我没有明白这一点。因为我自己小时候看过《木偶奇遇记》, 当时被这本书迷住了, 觉得很有趣。于是, 我就想给儿子讲。我记得儿子在4~5岁的时候, 我就拿着《木偶奇遇记》的厚厚的译著跟他读, 可是, 因为叙述的文字太多, 儿子不是很喜欢。我当时暂停了一下, 可是, 始终不死心, 后来又给他朗读, 虽然儿子没有明显反对, 可是看得出来他对这种大部头的书不是很感兴趣。可是我一意孤行, 还是给他讲完了。可是, 我发现, 儿子后来一听到我说《木偶奇遇记》就比较烦, 我发现, 自己错了!我还是急切了, 只考虑到这本书好看, 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这以后, 我再也不干这种蠢事了。如果我要给儿子引荐什么作品, 我都会先给他看这个作品的简写本, 让他熟悉了, 再买文字逐渐增多的另一个版本, 然后再买更多文字的版本。给儿子读《西游记》是个最好的例子。当时不知在哪里买了基本《西游记》的小画册, 一本可能10多页的样子。买回来儿子还太小, 不感兴趣。后来, 不知道哪一天, 突然拿出来读给他听, 他一听就喜欢了, 于是, 就一遍又一遍地要听, 听得都可以一字不漏地讲出来了还要听, 看他喜欢, 我就给他买了绘册 (就是上面提到的) , 虽然有些文言文在里面, 一点不影响他听的兴趣, 看他喜欢, 于是又买了适合小学生看的版本, 他还是喜欢, 又听了好多遍。于是有一天, 我跟儿子说:“儿子, 我有一本更详细的《西游记》, 你要不要听?”儿子说要。我说有点不好懂哦, 儿子还是说要听。于是, 我拿出了原版的《西游记》讲给他听 (当然, 有些我是省略了的, 比如关于佛教的很多东西等, 因为这个如果他问起来很难给他解释的) 。说真的, 读得我头疼, 不认识的字简直太多了, 一般的作品我都是拿着就念, 从不做功课 (偶尔遇到不认识的, 现查字典就是) , 还可以声情并茂, 可是给他读这个原版, 我还要提前查字典。可是, 他居然不拒绝, 而且, 读这本书是从他随意翻到的一页开始的, 就这样, 听了一个多月, 900多页的大部头他总共听了600多页。后来他不想听了, 我就停止了。

从《西游记》的朗读过程和《木偶奇遇记》的朗读, 我很深刻地认识到给孩子朗读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和年龄发展规律, 要循序渐进, 同时也认识到, 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维来判断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孩子的接受力有时候是家长意想不到的。因此, 不要成年人的想法去设定孩子需要看什么、应该看什么, 或者什么看得懂什么看不懂, 一切以孩子的意愿为主, 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4.坚持读书

要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而是一个过程。所以, 只有坚持为孩子读书, 天天为孩子读书, 才有效果。

首先, 我们前面说过读书是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只有天天坚持才会有效果。这种效果在几年后会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 你会发现, 孩子的收获简直是你无法想象的。各种能力, 如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力、审美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其次, 不知不觉中帮助孩子养成天天离不开书的好习惯, 这个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其实, 我们做了这么多只是想以实际行动逐渐把孩子引上热爱阅读的这条路。因为我们不可能给他读一辈子, 最终目的还是要把这个习惯交过手。让孩子离不开书, 这样, 随着阅读量和阅读面的增加, 理解能力会随之增强, 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会与日倍增, 这种情况下,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 孩子终有一天会走上自己广泛阅读的道路。

再次, 我们天天坚持, 这本身就给了孩子无穷的榜样力量——那就是“坚持”。其实, 真正成功的人不是聪明人, 往往是坚持的人有毅力的人, 还有什么比爸爸妈妈以实际行动告诉他 (她) 这个道理更好的方式呢?而天天坚持读书, 不仅在“欣赏书本”的过程中提升了综合理解力, 还无形中教会了孩子“坚持”和“耐心”。这么好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

总之, 家长遵循着孩子的成长规律, 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每天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 是引导孩子走上热爱阅读的道路从而为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因为, 家长长期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 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在温暖亲密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 体会到文字的美, 让书本与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 从而从心底里爱上书本、喜欢阅读, 使阅读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家长长期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 在阅读中不知不觉逐日扩展孩子的认知面, 通过广博的阅读, 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为孩子进一步探知世界、进一步更广泛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孩子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阅读者成为可能;在大声为孩子读书中, 家长始终坚持“遵循孩子的意愿和兴趣爱好”的原则, 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使孩子在长期的亲子阅读过程中, 逐渐成为一名会思考、有主见的自主阅读者, 使阅读与生活、与兴趣喜好相联系, 促使孩子逐渐明白阅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从而明白阅读的有用性和重要性, 真心爱上阅读。

摘要:本文在实践经验及思考、研究的基础上, 就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大声为孩子读书”的活动, 以及家长读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索总结, 以期给家长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大声读书,家庭,亲子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学前教育研究, 2000, (4) .

[2][美]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沙永玲, 麦奇美, 麦倩宜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47.63.19.

[3]吴式颍, 李明德, 单中惠.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487.

[4]周兢.造就成功阅读者的培养目标——美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目标评析.早期教育, 2002, (7) .

[5]刘晓东, 卢乐珍.学前教育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153.

[6]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学前教育研究, 2005, (1) .

[7]冯增俊, 陈时见, 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340.343.344.

篇9:关于读书的阅读及答案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 The word addiction usually makes you think of alcohol or drugs,but in modern-day society we are seeing some new kinds of addictions. Some people are compulsive(难以自制的) shoppers. Others find it impossible to pull themselves away from their work. Still others spend countless hours watching TV or playing computer games.

(2) Over the years,shopping has become a very common activity. Many people enjoy going to stores more and more every day,but its more than a common hobby for some of them. They have turned into shopaholics. They are people who simple enjoy shopping and walking around spending money without being able to stop doing it. They are hooked on shopping and usually buy things that they dont need. Even though they dont have enough money,they buy everything they want.__(3) The question is,why do they have this addiction? There isnt a specific answer. Some people go shopping when they are sad,worried,upset or lonely,and they want to feel better. They use this activity as a way to forget their problems. Shopaholics say that they feel more important and better after they buy something. They also tend to have this addiction when they feel guilty.

(4) Shopaholism seems to be a harmless addiction,but it can__________________ . Some of them can be psychological. If this is the case,people addicted to shopping should go to a support group to help them break this habit. However,the process,like for most addictions,is long,and they suffer a lot. It can also cause financial problems. They just think about satisfying their feelings,so they spend money they dont have. They get deep in debt,and they can even go bankrupt and get sent to prison.

76. List three activities that might develop into addictions based on the text. (Please answer within 8 words.)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Whats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gh 3? (Please answer withi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4 with proper words. (Please answer within 6 word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Which sentence in the text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following one?

Accordingly,these shopaholics should turn to a certain organization for help so that they can stop compulsive shopp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2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76. 答案:drinking,taking drugs,shopping,playing computer games,working,

watching TV ( 答出其中三个即可,不根据原文回答者不给分)

解析:这是一道封闭式问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和对语言的总结概括能力。

文章第一段阐述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种种沉迷、上瘾的现象。从文段中我们可以找出重要细节“... alcohol or drugs ... compulsive shoppers ... . impossible to pull ... from their work ... spend countless hours watching TV or playing computer games.”。其中的关键词可以依次对应: drinking,taking drugs,shopping,playing computer games,

working,watching。

77. 答案:The reason why some people /shopaholics have shopping addiction.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shopaholism/shopping addition.

解析:这是一道段落主旨概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段主题的能力和高度概括的能力。

确定主题句(Topic sentence)是获取段落主旨大意的一个有效方法。第三段的第一句“The question is,why do they have this addiction?”的表达具有概括性,结构简洁明了,本段中其它句子都是以此句为中心层层铺开的,它符合主题句的特点。所以本段的主旨是阐述购物成瘾的原因。

78. 答案:cause/bring about/result in many problems

解析:这是一道补全句子题,考查考生语篇衔接和综合归纳信息的能力。第四段位于本文最后,相对独立地阐述购物成瘾的危害。要补全的句子位于本段的首句,是本段的主题句。首句是一个由but连接的并列句,前后句呈转折关系。前半句Shopaholism seems to be a harmless addiction.说购物癖似乎无害,下半句应与其意义相反,强调购物癖的危害。下文涉及购物癖者会遇到精神和财政方面的问题和麻烦,都是对其危害的阐述。另外,本段中“Some of them can be psychological”和“It can also cause financial problems.”对补全的句子的结构进行了暗示。

79. 答案:If this is the case,people addicted to shopping should go to a support group to help them to break this habit.

解析:这是一道释义对照题,考查考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对英语句子释义的能力。

所给句子的意思是:因此,这些购物狂们应该向某个援助团体寻求帮助,以便能够停止这种难以自制的购物行为。在本文的第四段第三句与题中给出的句子意义相符。其中,If this is the case 对应 Accordingly;people addicted to shopping对应these shopaholics;a support group 对应 a certain organization for help;break this habit 对应 stop compulsive shopping。提取出关键实词的信息对应点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

80. 答案:他们购物成瘾,而且通常买的都是用不着的东西。

上一篇:写给谭嗣同的诗下一篇:固话开通长途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