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金工实习大纲

2024-05-18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金工实习大纲(共8篇)

篇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金工实习大纲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金工实习大纲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机械制造与电气信息类专业密切相关。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金工实习,了解机械制造的概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更好的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奠定基础。同时经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良好的思想作风。

二、实习内容和方式

1、实习内容:

1)了解机械制造的概貌和机械制造的简单工艺过程;

2)了解工厂中一般的安全知识;

3)对一些机械加工中的常用设备,如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主要加工机床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有所了解。在工人的指导下,在一种机床上作一些简单的操作训练。

2、实习方式:以参观、亲自操作、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进行。

三、实习地点与时间

1、实习地点:根据情况安排在校外实习基地或本校金工实习车间。

2、实习时间:第一学年第二期,实习半周时间。

四、实习指导原则

1、在学院有关部门领导下,分管教学的负责人与实习指导教师一起拟订实习计划,选定实习地点。

2、指导教师必须在实习现场,对学生进行实际技术指导;

3、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中,必须作好学生思想工作,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4、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协调好与实习单位领导、职工间的关系,争取实习单位的最大支持;

5、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必须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五、实习纪律与要求

1、实习学生必须服从安排,按时到达指定实习单位;

2、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学院为保证实习能安全顺利进行而指定的一切规定;

3、尊敬实习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自觉维护并努力建设我院与实习单位的友好关系,遇到问题通过组织协调解决,不得与实习单位领导、员工发生争吵,虚心接受指导;

4、严格按实习日程进行实习,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席;

5、学生在实习期间,因违反我院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安全规程而造成自身伤害者,概由学生本人负责;造成国家、集体或他人财产损失或伤害了他人,概由本人及家人承担经济赔偿及法律责任。

6、做好个人实习总结,积极参加评议总结会,服从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作出的成绩评定。

7、按时返校,否则以旷课论处。

六、实习成绩考核内容与办法

学生实习成绩由实习承担单位和实习指导教师按规定评定,以百分制计算。参考评分细则如下:

(一)金工实习成绩考核方式

按照报告情况和实习综合表现,以百分制计算成绩。

(二)金工实习成绩考核参考标准

1、优秀(90-100分)

1)实习目的明确,态度好,虚心好学;

2)独立思考能力强;

3)不迟到、不早退;

4)尊敬师长、遵守实习纪律、团结互助好;

5)能出色地完成指导教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6)很好地完成金工实习报告。

2、良好(80-89分)

1)实习目的明确,态度好,虚心好学;

2)独立思考能力较强;

3)有一到两次迟到、早退;

4)尊敬师长、遵守实习纪律、团结互助较好;

5)能较好地完成指导教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6)较好地完成金工实习报告。

3、中等(70-79分)

1)实习目的明确,态度好,虚心好学;

2)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强;

3)有一到两次迟到、早退;

4)尊敬师长、遵守实习纪律、团结互助较好;

5)基本能完成指导教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6)能独立地完成金工实习报告。

4、及格(60-69)

1)实习目的明确,态度好,虚心好学;

2)迟到、早退三次以上,但不很严重;

3)尊敬师长、遵守实习纪律、团结互助不够;

4)能出色地完成指导教师交给的一些任务;

5)能独立地完成金工实习报告。

5、不及格(低于60分)

1)实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好,实习中表现不好;

2)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还多次不参加实习;

3)尊敬师长、遵守实习纪律、团结互助做得不好;

4)不能完成指导教师交给的各项任务;

5)不能独立地完成金工实习报告。

生物技术教学部

生物信息学院

2002年5月8日

篇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金工实习大纲

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 文宇桥

课程类别:必修学时 :2周课程性质:实践教学学分 :2

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开课教研室:生物医学工程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本科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实践学习,掌握生物医学工程行业的行业管理、产品标准、生产制造、过程检验、及其环节的相关知识,加深对医学信息技术、医疗仪器设备、医院信息系统的认识。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通过各个实践环节,应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生物医学工程行业的行业管理规定。

(2)了解产品标准的制订审批过程。

(3)了解产品的生产制造及检验过程。

(4)加深对医学信息技术、医疗仪器设备、医院信息系统的认识。

(5)掌握常见检验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6)掌握常见医疗产品的工作原理,学会产品的检测、检验、维护及日常维修。

(7)联系理论实践撰写正规的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

(1)行业管理规定

医疗器械管理法规: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体系管理办法。

(2)医学信息技术、医疗仪器设备、医院信息系统原理

加深理解医学信息技术、医疗仪器设备、医院信息系统的结构原理。针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模拟组网建设与运行及调试;针对医学信息技术进行图像与信号处理的方案设计与模拟运行练习,针对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常用医疗仪器设备的调试、维护与维修。

(3)设计、制作、焊接电路板

讲解电路板设计规则、制作要点、焊接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实际电路板的设计、制作与元件焊接。

(4)常规医疗仪器设备维修

对雾化治疗仪等常见的小型医疗设备进行维修,恢复设备正常工作状态。

(5)实习报告要求

要求撰写出1万字、正规的实习报告。

三、实习时间 :

第八学期1~2周,共2周时间。

四、实习方式和安排:

实习采用停课、集中安排方式进行,为期2周。

具体安排要求为:实习开始前一周内,教研室主任召开实习指导老师和全体实习学生的动员、布置大会,安排出具体的实习方式、实习地点、实习时间、实习要求,落实负责人名单并张榜公布。

五、考核内容和方式:

实习是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加强理论知识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习阶段。为了搞好实习工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医学信息技术、医疗仪器设备、医院信息系统的认识,了解医疗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调试等生产过程,特制订实习管理及考核办法:

1、实习领导小组由2名指导教师及学生班长共计3人组成,负责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

2、成绩考核由三部分组成:

1.平时表现;

2.实际动手能力;

3.实习报告。

六、实习安全事项:

1、严格依照《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新产品审批规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管理规范进行;

2、进入实习场地之前,必须经过实习单位安排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

3、进入实习场地时,所有人员必须按实习单位要求着装;

4、未经实习单位相关人员同意,所有人员不得擅自动用实习单位设备。

篇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金工实习大纲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 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 它运用医学、物理及工程技术研发制造医疗仪器来解决人类健康问题。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增长, 高科技医疗设备的研发技术不断提高,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更加广阔与难以估量的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 包括医疗设备维修工程师、研发人员、医疗设备设计制造人员、临床应用工程师以及其他医疗服务人员[1]。

1 临床工程师的现状

在目前医疗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 医院想要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与生存空间, 应更加重视设备科的建设与发展, 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上要有一套科学、系统和高效的管理方法, 使其更好地为临床工作保驾护航。国内大中型医院都购置有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元的医疗设备, 这些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与质量控制都由临床工程师来完成。许多医院不但医疗设备多, 还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课题, 由此建立了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有的医院还承担了实习教学工作, 这些均增加了对医技人员的需求。

2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目前,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虽然国家推出了各种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 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仅靠外力帮助是远远不够的, 大学生还需立足自身, 在提升自身能力与胜任力[2]上寻找就业的突破口。在学校里学习的医疗设备都只是纸上谈兵, 参加实习工作时需要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医疗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模糊的理论知识到清晰的现实认知, 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提升胜任力才能在就业时被招聘者青睐。

3 设备科的实习生培养

学生在设备科实习的目的分为2个部分: (1) 完善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技能, 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用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提高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 例如管理、组织、协调、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 使其学习社会技能, 适应社会环境,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3]。

作为一名设备科的实习生, 首先应明确临床工程师的岗位职责: (1) 在科处室负责人的领导下, 负责医院医疗设备的技术保障工作。 (2) 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 (3) 负责全院在用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质控和计量工作。 (4) 负责对全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检查, 并开展预防性维修工作。 (5) 负责对报废设备的技术鉴定工作。

4 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培养计划分2个部分: (1) 设备管理方面, 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4], 使其对医疗设备管理有个清晰的结构认识, 培养其与临床科室或其他部门沟通、处理问题的能力。 (2) 医疗设备维修与质控方面, 着重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及质控设备的能力, 增强人身安全与仪器安全意识, 使其具备科学有效、符合逻辑的维修思路, 掌握专业维修技能。

4.1 医疗设备管理

每位实习生轮流在设备管理岗位实习一段时间, 由指定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学习医院购置医疗设备的流程及对经销商资质如何进行审核, 健全学生的法律意识;旁听医疗设备采购谈判, 学习谈判沟通技巧;学习购入医疗设备后如何建立设备档案以及医疗设备如何归档和报废流程, 熟悉医疗设备管理业务, 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5]。在该岗位实习一段时间后, 由带教老师出题目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记录成绩。

4.2 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

设备科安排带教老师分组指导学生实践, 3位学生一组或2位学生一组, 带教老师轮流进行指导, 每位老师负责维修的医疗设备不同, 可保证学生全面培养的教育任务。在此岗位实习的学生应首先学习医疗设备的电器安全知识及自身安全防护。其次, 掌握基本技能, 如螺丝刀的使用、万用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量、电烙铁的安全使用等。通过这些实践, 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其中, 万用表的使用尤为重要, 因为正确地使用万用表是大部分故障设备检修的基础, 是发现故障所在的关键, 其次才是具体的维修。学生随同带教老师在临床检修设备时, 应严格服从带教老师管理, 严禁擅自动手[6]。

学生在实习期间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医疗设备, 要熟悉不同设备、不同厂家以及不同机型的设备并对其进行拆卸和安装, 了解机器内部构造和原理, 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7]。拆卸设备之前应首先断电, 必要时对电容进行放电, 切勿用手触碰电源, 注意人身安全;拿电路板时需戴防静电手腕带, 切勿直接触碰电路板上的元器件, 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推移、摆放设备时要轻拿轻放, 螺钉要放在小盒里, 电烙铁用完后应及时拔掉并远离易燃物品;在检验科和病理科等可能接触患者体液样本的科室修机器时, 需穿防护衣、戴橡胶手套, 必要时佩戴口罩, 手上有伤口的学生一定要做好消毒保护措施, 防止感染;维修完成后应清理维修现场, 做好维修记录, 加深记忆, 养成良好的维修习惯, 把维修医疗设备当作完成一件艺术品, 要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完成维修。在对临床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时, 应严格按照质控登记表中的数据进行调试监测, 明确分工, 密切配合, 提高效率;了解各检测参数的含义, 做好记录。每月安排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授课, 讲课内容为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和设备介绍, 如工作站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处理、呼吸机简介、检验科生化分析仪简介、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 简介及日常维护、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维修等内容。每月对本组实习生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测量、万用表的使用和医疗设备的原理等内容[8]。

4.3 实习生管理

安排一名带教老师作为实习生总负责人, 其职责是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 建立一套完整的实习生管理方法和制度。实习生的上班时间与临床工程师一致, 上班签到, 不迟到不早退。请事假需写请假条, 请假条上需要实习队长及实习生总负责人签字。每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 总负责人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记录成绩, 可采用笔试或独立完成某一维修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 充分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维修思路是否正确。实习结束时, 各带教老师填写对应的实习鉴定, 对实习生的优缺点进行评议, 指出学生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为其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实习效果与管理效果

通过这种实习模式及管理, 每位学生都具备了正确的维修思路, 熟练地掌握了各种维修工具的使用, 具备了很强的动手能力, 对常见设备已能够独立完成检修任务, 为医院临床工程师分担了任务压力, 从而提高了科室效率, 间接地为医院增加了收入[9]。具备了丰富的设备管理和质量控制经验, 完成了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在完成一系列完善、细致的实习工作之后, 每位学生都对将来的工作方向有了规划, 在选择就业时, 也获得了许多医院和设备厂商的青睐。该实习及管理模式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输送了人才, 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10]。

摘要: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入手, 介绍了临床工程师的现状、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对学生的实习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 重点阐述了学生在实习期间应该掌握的维修思路和维修技能, 解决了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 使其就业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实习,医疗设备,临床工程师,就业

参考文献

[1]赖丽娟, 吴效明, 熊冬生, 等.改革本科毕业设计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0, 27 (1) :1 683-1 686.

[2]韩秀景.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27 (10) :110-111.

[3]袁力, 焦红霞, 秦斌, 等.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中国医学装备, 2008, 5 (10) :26-28.

[4]高原, 刘洪运, 张政波.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和创新[J].科学管理, 2010, 25 (6) :93-95.

[5]宫照军, 顾宁, 梅汉成.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27 (5) :132-136.

[6]高原, 刘洪运, 张政波.理工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3, 30 (2) :4 084-4 088.

[7]李秀玲.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J].中国城市经济, 2010, 16 (6) :164.

[8]赵亚娟.从健康生产力的角度谈医改[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 25 (4) :467.

[9]曾旸.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1 (19) :61-63.

篇4: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金工实习大纲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40-02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在多层次上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的工程原理的学科。它主要以临床医学为对象,以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传统自然学科为基础,融电子、机械、化工、计算机信息为一体,对于揭示生命现象、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等方面显示了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1]。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内许多综合或理工科大学、医学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都设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各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置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基础生物学是其中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基础生物医学知识的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础生物学、医学知识的学习,为进一步促进生物医学工程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奠定必要的生物学基础。基础生物学课程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而且随着生命科学的日益发展,不断地涌现出新的理论和技术,给基础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3]因此作者针对在该专业基础生物学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本学科课程设置的目的,在基础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模式的改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把握课程整体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以研究内容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以研究课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

一、精选教学内容,灌输思维方法

目前国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同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专业培养目标,因此对于基础生物学的教学还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体现出自身特色。对于工科院校学生而言,由于缺乏基础生物医学相关背景知识,如果按照以往传统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的授课,很可能导致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加,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容易造成学生把握不住学习重点,不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同时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相对突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对于本课程的教材,精心选取国内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最优秀的同类课程教材《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生物学导论》等作为主要参考书,基于保持本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目的,依据教学内容的差异,为学生推荐现代生命科学前沿学科的优秀教材,以确保教学内容的精炼和完整。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适当删减基础生物学教材内容,调整重点、难点,强化学习内容的结构层次和逻辑联系,注重交叉学科的联系渗透,通过不断引入新的理论和技术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发育时,把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主要放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领域,着重向学生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使学生在学习新理论、新技术的同时,能够和之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的、应付考试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因此对于每一门课程,任课教师必须要清楚教学目的,把握课程思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单纯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灌输思维方法,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同时还要注意讲授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紧密跟踪前沿学科,启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创新思维。

二、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

基础生物学以生命基本特征为主线,涵盖生命活动的各个领域,涉及人口、粮食、环境、资源、健康等诸多社会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在理论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精讲、略讲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完善,促进师生互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进一步获取更专业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启发学生拓展知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门课程基础性较强,内容繁杂,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繁多,所以在每次新课前的预习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培养学生学会梳理教材,增强其自学能力,每节新课开始前教师首先指引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说明本节课的授课目标,以及前后知识间的衔接与连贯,并且每节课的最后都要进行课程总结,鼓励学生自行对章节内容做出小结,并依据课程目标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供学生课后进行钻研思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细胞分化时,鼓励学生思考从一个细胞到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时空性意义,影响分化的原因都有哪些,体外三维培养对于细胞分化的作用,等等。按照这种方法启发学生拓展知识,让学生投入到积极地自主学习中,逐渐让学生发现基础生物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充满探索、富有挑战性及成就感的创造性活动。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表述能力。突出学生在受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宗旨,在教学中融入生物医学工程国内外前沿科研成果,引导学生课外自学,组织课堂讨论,以学术报告的形式,训练学生以精练、准确的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在课堂上,结合正常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多媒体手段,比如采用动画演示或者其他计算机辅助手段,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那些抽象难懂的生物学理论及相关实验的操作技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对一些颇有争议的前沿话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引导学生积极通过网络、图书馆数据库等各种渠道查阅文献,了解课堂知识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前沿动态,撰写学术报告,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完善教学模式,构建具有专业特点的知识体系。采用传统灌输式的讲课方式,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记忆,早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宗旨,同时在教学时间上也远远不够,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各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改进教学手段,从而构建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色的知识体系。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建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背景知识网络资源信息库系统,使学生不仅可以查询到某一专门知识的全部内容,还能引申、发散出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理论,即构建一个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系统完善,随时更新的网状知识结构体系。学生利用该系统可以方便地查询某一领域问题的前因后果,按图索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使学生可以高屋建瓴,在宏观上把握知识脉络,微观上把握具体知识,促进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本学部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本实验室本专业的研究特色。例如在讲授组织工程章节时,结合作者所在实验室在干细胞及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思路,为学生详细介绍了皮肤、骨、神经等组织的体外构建及其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演示体外细胞及组织培养过程,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及使用原理,使学生对干细胞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有了更加感官的认识,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且还开拓了视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改革考核形式,深化素质教育

课程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相对于传统的“一纸定乾坤”闭卷考试,本课程灵活采用在总评成绩上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即将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拆分为闭卷考试方式与组会讨论、课题答辩、论文报告等平时成绩相结合,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水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还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书本知识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论文报告要求学生自主选题,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现代生命科学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撰写专题论文,文章格式按照统一要求,对写作优秀者加分。此外,根据教学内容及本学部相关的研究领域,为学生设置一些小课题,让学生任选其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而且还能使得一些在教学中难以发现的问题暴露出来,促使以后教学的改进。这种考核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研文献,查阅检索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科研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基础生物学课程作为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基础课,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生物医学知识体系,还为实现和其他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工程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医学问题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基础生物学的课程建设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保持其自身特点,面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势,教师首先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重新确立教学的侧重点,同时更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今后教学中,继续优化和完善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色知识体系的网络资源信息库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灵活头脑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玉林,李勤.生物医学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宫照军,顾宁,梅汉成.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5:132-136.

[3]王光利,代小红.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若干问题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讨,2010,9(4):454-456.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编号:MS201145)

篇5: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金工实习大纲

开课单位: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开课学期:第4学年秋季学期

学分:4学分学时:64学时(4周)

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1004)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生产实习是一门必修的实践课程,是在学完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去相关企业实践。通过实习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后,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

2、掌握生物医学工程行业的行业标准、生产制造、过程检验等的相关知识。

3、加深对医学信息技术、医疗仪器设备、医院信息系统的认识。

二、生产实习的内容

1、了解医疗器械管理法规,包括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实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体系管理办法等。

2、加深理解医学信息技术、医疗仪器设备、医院信息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其在产品中的应用,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组网建设与运行及调试、维护等。

三、生产实习的方式

在实习基地以集中实习为主,主要方式有:

1、由工厂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产品工作原理、生产工艺流程。

2、阅读有关技术文献及资料。

3、参观医疗仪器设备生产线。

4、顶岗实习。

四、生产实习的基本要求

1、遵守《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实习守则》。

2、服从工厂管理人员的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及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3、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注意安全,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4、严格遵守国家的保密制度,注意资料的保密。

5、尊重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做到文明礼貌,虚心请教。

6、按实习计划的要求和规定认真完成实习任务,记好实习笔记。

7、撰写实习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

五、生产实习成绩的评定

1、实习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篇6:生物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时间和地点

1、时间: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开始进行,时间共2周。

2、地点和工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物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如味精厂、酒精厂、白酒厂、制药厂、酿造厂、啤酒厂、酶制剂生产厂等,具体安排视情况而定。

二、实习班级

生物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

三、实习目的和要求

生产实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必须认真对待。

1、目的:

学生通过生产实习,直接参加劳动,巩固、总结、丰富所学专业基础课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发酵工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生产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2、要求:

(1)实习中,学生应积极参加劳动,认真思考问题和调查研究、虚心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知识、技术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不违反工厂技术资料的有关规定前提下,收集工厂有关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建筑等方面的资料,为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3)了解工厂产品方案的制定、编制、技术经济分析、税收和如何计算经济效益。

(4)了解工厂新产品试制的方向和如何改造现有设备的设想。

四、实习内容

实习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观看录像及相关专题讲座;下厂实习

1、观看录像:具体下厂实习之前,组织学生观看本教研室制作的有关酒精厂、白酒厂、葡萄酒厂、啤酒厂等录像,以使学生对有关工厂有一个感性认识。

2、专题讲座:根据各厂情况,安排不同的专题讲座。

(1)味精厂:

①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②味精工业新动向及面临的较复杂问题。

(2)酒精厂:

①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②酒精工业新动向及面临的较复杂问题。

(3)制药厂:

①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②制药工业新动向及面临的较复杂问题。

(4)酿造厂:

①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②酿造工业新动向及面临的较复杂问题。

3、下厂实习:由厂方负责介绍和参观来完成。

(1)、了解工厂简史,现有的生产情况及发展远景规划,车间和科室的建制、生产组织、主要产品及设备情况。

(2)、通过全厂各车间参观、了解厂区布置,概括了解生产过程、生产设备及工艺情况。

(3)、请厂方进行厂规、厂纪、安全教育。

五、实习领导

实习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领导小组领导。

六、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

学生应将每日的实习情况和心得体会记入笔记,教师要定期检查。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根据实习内容和要求撰写实习报告,返校后,一周内上交,逾期不收。

实习报告要求5000字以上,具体内容包括:

1.前言

2.生产实习工厂的概况

3.生产实习工厂的生产过程、生产设备及工艺

4.生产中异常现象及其处理

5.总结

六、实习纪律

1、遵守工厂的一切规章制度,听从工厂人员的管理。

2、准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病假需持假条。

3、实习中认真听讲和观察,在工厂人员的指导下,操作设备和仪表,未经许可,不得擅动。

4、遵守作息时间,按时熄灯。

5、外出请假,归来销假。

6、遇重大问题,必需报告教师,禁止私下解决。

7、对于严重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教师有权中止其实习,令其返校,成绩以不及格论。

七、成绩评定

生产实习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指导教师根据学

生的学习态度,遵纪情况,实习报告的水平和工厂人员的评价综合评定。

制定人: 乔长晟

审定: 陈宁

批准:

篇7: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习报告【1】

参观时间: 20XX年2月18日

参观地点: 重庆市中山医院

带队老师: 王平

2月18日,星期三,天气晴好。

下午1点15分,我们生物医学工程2000级全体同学,共30名,在学校大门集合完毕。1点30分,我们在王平老师的带领下乘车前往本次实习的地点,重庆市中山医院。

在路途中,王平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及重点,并且提出了一些参观实习中需要注意的纪律和要求。

我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学习的重点在于各种医疗仪器,医疗器械和设备,本次实习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对于我们所学过的各种仪器设备有一个感性的直观的认识,从而把书本上的理论和现实中的技术联系与结合起来。中山医院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山路上,这家医院占地面积并不很大,但是它拥有的设备和仪器却在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心脑血管和放射治疗中心,具有其他医院所不具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和治疗方法手段。因此,我们此次参观实习的对象选择了中山医院。

由于医院是一个特殊人群聚集的地方,病人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秩序,避免高声喧哗,以免对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同时,在参观过程中,要随时留心,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而不是走马观花,一无所获。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中山医院。

这是闹市中的一个并不十分显眼的大门,院落也不大,医院中心广场树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后面的幕墙上书写着中山医院的历史和现状。院内绿树成荫,间或有鲜花点缀其中,气氛祥和。三三两两的病患正在午后的阳光下散步或聊天。我们的到来显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毕竟医院里是难得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年轻人的。

中山医院设备科的孙科长了我们的到来,并且向我们介绍了此次参观的安排。我们将依次参观放疗中心、心血管治疗中心、ICU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心脏影像研究室以及检验科等。在孙科长的带领安排下,我们开始了本次参观实习。

一、放疗中心

放疗中心,即放射治疗中心,位于地下三层,中心建筑的墙体厚达1.8米,均是一次灌注,无缝隙。这样的建筑结构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放射线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放射治疗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指主要利用高能X射线、电子线及Y射线等进行局部治疗而达到摧毁肿瘤病灶的目的。目前,恶性肿瘤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可采取的治疗方法通常有三种,分别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通过放射治疗可减缓控制的肿瘤占发病总数的85%,这样的高有效性使得放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适形调强”为主流的现代放疗,成为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其特点为对于治疗部位的定位精确度高,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放疗又可以分为内照式、外照式、三维适形放疗等方式。据中山医院放疗中心的黄主任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可以提供放疗的医院共有1200多家,而达到饱和则需要3000多家医院。这说明放疗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普及,具有广阔前景。

中山医院的放疗中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TPS计划站、后装机室、加速器控制室、治疗室。病人首先要进行放疗定位,即确定放疗的针对范围,然后通过TPS计划站进行计划,该过程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组合,得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相应采取内放或外放,内放即照射源发出射线,照射腔内管内肿瘤;外放是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X射线,进行治疗。

放疗中心拥有的主要放疗设备

1)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SL—1型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通过X射线透视观察,定位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是肿瘤患者在放疗前检查、制定、确认治疗计划的必备设备。

特点:

1、图像清晰:不论在低亮度,还是在高亮度条件下都能获得高质量图像。

2、各种模拟参数,显示精度高,重复性好。

3、可自动设置机架角度,源皮距SAD。

4、影像增强器的扫描范围大,并可与光阑同步移动。

5、具有末帧图像锁存功能。

操作方式:

全部模拟检查均可通过电视监测隔室操作,控制台具有控制、显示数据等功能。必要时可用手控器近台操作。

2)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XHDRl8高剂量率遥控后装治疗机

后装技术最初只是应用于妇科肿瘤的治疗,后来发展到广泛应用于治疗鼻咽癌、食道癌等等腔内肿瘤,即作为内照式式与外照式之间的填充。目前后装技术使放疗对于腔内肿瘤的治疗效果可达到手术水平,甚至优于手术治疗,因此成为治疗腔内肿瘤的首选方法。

3)德国SIEMENS公司Primus6/15MV双光子医用直线加速器和多叶光栅(3—D)

PRIMUS是西门子公司专为调强治疗而研制的最新型全数字化直线加速器。该机为全数字化处理,自动化程度高,精确可靠,可进行高质量放疗。PRIMUS意指Productivity(高效),Reliability(稳定可靠),Intensity Modulation(调强)和UnifiedStructure(结构统一)。新的固态化技术使PRIMUS的体积较之早期的MEVATRONK减少了76%。这意味着客户可以大大的节省机房面积,因而也就节省了机房造价。

中山医院购进这台设备耗资70多万美金。该机可以发射两种射线(电子线和X射线)进行放疗。X射线可根据肿瘤深浅选择使用不同的档位,共分6档。

4)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3000头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简称X头刀)

5)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3000体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简称X体刀)

AngelPlan-3000(A、B)系统是应用于头部,或体部的X射线三维立体定向精确放射治疗产品。独特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手段,使头部治疗和体部治疗一样精确,是真正意义上的X刀。

头环及准直器

6)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2000无框架三维立体激光定位系统(CT-sim)

Angelplan-CTSim模拟激光定位系统是东影公司在中国率先推出的适用于X-刀、适形放疗的无框架三维立体激光定位系统。该系统是Angelplan三维立体定位床的可替代高端产品,主要用于大型专业肿瘤诊治机构、有实力的医疗单位,也使不适合彩三维立体定位床的医疗机构有了拥有X-刀、适形放疗手段的基本条件。

系统特点:

1.使用理解方便,效率更高 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避免了机械误差 精度高,重复定位误差极小CT成像效果很好 可直观方便地验证定位精度 TPS结果更准确

6.更专业、更科学,患者更舒适

组成结构:

1.三维立体激光定位系统 检测校验装置校正精密量具定位支架与定位腹膜系统控制计算机

6.软件系统

7.Windows操作系统

性能指标:

1.综合定位误差可实际控制在1.5mm之内激光线可调整聚焦,标识位置激光线宽小于1mm重合激光线吻合误差小于1mm步长误差小于0.3mm

7)南京东影公司Angelplan—2000型三维常规、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D—TPS)

系统特点:

1.通过DICOM接口,直接从CT、MRI等主机上读取图像数据并解码成治疗计划系统所需要的图像格式,大大缩短图像预处理时间,利用图像的高保真度进行窗口宽床位调整,使病灶的诊断和提取都相当方便 提供适形野的自动设置功能,系统可根据病灶的投影形状自动给出适形野的形状,即可通过系统提供的挡块技术来实现,也可通过系统自动配置的多叶光栅来实现提供了实际尺寸的适形野和挡块设计图,直接用于适形铅块或挡块的制作和加工提供了射野的补偿调整设计,可用于多野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的制订 提供了进行电子线和X线混合照射的治疗计划设计功能

6.临床必备的质量保证系统

二、心血管治疗中心

中山医院的心血管治疗中心拥有心脏导管工作站、心脏介入治疗室等科室。主要设备有:

1)GE公司LCV plus 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

LCV plus 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可以实现最先进的三轴系统设计是国际上唯一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系统,具有独特的动态实时减影高效三维血管造影技术,独特的计算机最佳投影角度定位技术,独特的智能化手柄技术,配超强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2)心电导管工作站

在线计算导管手术中获得的血流动力学数据,适合新生儿、儿童、成人。开放式结构,使得同步处理的用户数量不受限制。大容量存储能力,保存病人数据、波形和图形。开放式设计,自由输入或输出HIS系统和多种临床数据系统,带有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图像存储和汇报功能,多种预置的分析软件,如:冠状动脉树报告软件,先天性心脏图片软件。DICOM连接传输图像。

3)心内电生理仪

心内治疗时,此仪器可以实时现实当前心内指标,心内活动状况,便于手术进行。

4)美国柯达公司DIRECTVIEW CR900型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

传统的普通放射学通过胶片获取与存贮信息,因此若胶片损坏,则图像消失。而CR是照片时信息存贮于影像板(IP板)上,经过计算机读取与转换形成数字化图像。因此,CR具有图像后处理功能,通过调整,不仅可最佳显示被观察部位,而且可观察不同的组织结构。可直接用激光相机记录信息于胶片上,不仅可提高胶片的图像质量,而且通过激光相机与自动洗片机连接,减少操作程序,节约时间及人力。此外,数字化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光盘等储存,有利于长期保存。

该系统可在放射部门集中装载和处理多暗盒。只需在检查室或某个远程地点安装柯达DirectView远程操作面板,就可实现分散式工作流程。放射技师无需离开检查室就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简化工作流程并向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使用远程操作面板就能够输入病人资料和检查数据,扫描条形码,把暗盒装到CR900系统,然后回到安装了面板的检查室。在这里可调整影像质量,对其添加左/右记号,对影像进行再处理,而后将其送到目的地供软拷贝检视、打印或存档。

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是近年来各大医院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化医疗护理管理模式,是对危重和重大手术病人进行集中强化抢救、治疗的场所。国际上已经把ICU的建立、床位数及设备完美度、人员素质以及抢救效果等方面作为判断一个医院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山医院院ICU设床位18张,两个中央监护系统、每张床旁都配备了多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监护、治疗系统。一大批精通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治疗及丰富临床经验的专职医师及护士,对危重及重大手术病人进行24小时的连续、严密地监护处理,以保证病人各重要脏器功能的顺利恢复,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治愈率,有效地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

ICU病房的基本要求是每位病人配备一台监护仪、一台呼吸机,同时还配备输液泵、微量注射器等。监护仪联网,在护士工作站进行统一监护。将重点监护病人和一般监护病人的监护信息分屏显示。主要检测指标为: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其中血压可分为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对于术后病患,有创血压的检测十分重要。

ICU病室收治的对象为需要监测及脏器功能支持设备、随时有危及生命可能的病人。主要包括:

(1)心肌梗塞

(2)持续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

(3)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律失常

(4)各种类型休克、循环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5)呼吸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肺水肿、肺梗塞、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重症肌无力

(6)肝、肾功能衰竭

(7)消化道大出血

(8)严重创伤、重大手术治疗后

病人一般平均住ICU时间3~5天,病情复杂者2~ 4周。

四、心脏电生理研究室

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可以进行心电长期检测、运动实验及远程监护等。

DMSTO美国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能长时间地监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时段,大大提高拾出率。心电工作站包括十二导同步心电图、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性等,对预测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有重要意义。利用12导联Holter系统,对心脏进行24小时连续的检查和记录,全天平均10万次心跳情况均可以得到记录。

对于一些特殊病人,为检查其心脏工作状况,需要进行运动实验,包括平板实验、倾斜实验等。这些运动实验可以检测运动情况下人体的心力储备能力。中山医院应用的伯利克7600平板运动机能检查出潜在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同时,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具有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终端通过网络(电话网)连接到病人家中,可以实时读取病人的心电信息,而不需要病人离开家来到医院。这种远程监护是目前监护的发展趋势,它的方便性是最大优点。

五、心脏超声影像研究室

超声影像研究室可进行B超和彩超检测。

B超是超声显像法的一种,利用探头向人体组织发射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同时将人体各种组织反射的超声波接收还原显示在特点的显示器上形成图像后由医师辨别人体器官是否发生病变,由于B超对人体无损伤,准确率高,因此,B超广泛地应用在医学临床上。B超的清晰度表现在所能显示光点灰阶级数的多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B超所能显示的灰阶级数也由最初的8级发展到256以上。各种新型探头如术中探头、腔内探头及多类高频探头的应用,也大大拓展了B超的应用范围。

中山医院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ONOLINE Adara(亚当)数字化黑白超声诊断系统。该设备在超声临床诊断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腹部,妇产科,泌尿科,表浅小器官,外周血管等。它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超声灰阶成像技术,具有全声场极佳的穿透力、从近场至远场均匀细腻一致的卓越超声图像。系统通过宽频带变频探头群,优质的宽孔径可变技术和极佳的动态聚集等技术,达到了高精确度的优秀成像水平,使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诊断。高质量图像及12英寸高分辨率无闪烁显示器为超声医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诊断依据。SONOLINE Adara为灰阶超声诊断系统中的精品,其新颖的外观,灵巧的操作台设计极具人机工程学特色,还具有轻便、易移动、多科室应用等特点并具有极强的升级能力。该系统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电影回放,内置640MB的MO磁光盘驱动器可提供精确度极高的数字化图像及数据存储,并具有数字化网络功能。该系统具备多种数字化接口以方便超声医生作各种不同的后处理。

在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基础上引入彩色多普勒技术就形成了彩色B超,简称彩超。彩超可以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像,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其主要优点有:快速直观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了解血流的性质、方向与速度,能对血流的起源、宽度、长度、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心脏彩超可以诊断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肌病、心肌炎、肺心病、晕厥查因、心律失常查因、小儿川崎病、心脏肿瘤、心包病变、甲亢性心脏病等,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常规体检方法。对心脏杂音的病因诊断可以提供直观的依据,是心脏病体检的重要手段,同时它可常规用于心脏手术中的检测,同时可指导心脏病的临床用药,还可帮助临床判断垂危病人心功能情况。

中山医院采用的是美国惠普公司的HP 550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这台设备具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功能十分强大。

六、放射科

放射科日常进行各种常规透视摄片。此外还开展各种特殊检查,如消化道钡餐、钡灌肠、静脉肾孟造影、胆道造影、ERP、脊髓造影、下肢静脉造影、瘘道造影等。双螺旋CT检查,能对各类胸部、腹部、骨关节、颅脑疾病作出准确的检查,得到三维信息,能进行CT血管成像(CTA)以及介入治疗。通过同相关科室合作,可进行各种先天性、后天性心脏血管疾病造影检查及诊断,如“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诊断”、“婴幼儿先心病造影检查及诊断”、“膝关节造影及支气管造影检查与诊断”等。

放射科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PHILIPS公司的通用X光机TELEDIAGNOST

主要用于对消化道、泌尿道等管腔进行透视成像。通过高压激发X线进行透视成像。具有影像增强器,连接影像工作站,可随时放大、缩小和标记,这是优于普通X线成像设备之处。

工作方式:

1.可三面接触病人,有利于ERCP检查或者四肢血管造影床面在任何位置均可进行数字化或非数字化断层摄影 直觉式操作界面 内置式病人踏脚板

主要功能:

1.栅控透视(GCF)能以最低的剂量获得高质量的图像DSI Pro产生优异的图像可进行脊柱和结肠重组

2)Elscint公司(已被GE与Marcomi公司兼并)双层螺旋CT

Elscint公司的这台设备采用了其独有的TWIN技术,即发双层螺旋CT扫描技术。双层螺旋CT扫描比普通CT扫描成像更清晰,检测效果更好。本仪器使用水冷。在检测前,需要向病人静脉注入含碘的造影剂以便于成像。

3)BENNETT拍片机

普通X线拍片机。连接CR系统,部分数字化。它是从传统相片向数字相片过渡阶段时期不可抛弃的设备。

4)柯达CR系统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是X线摄影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发展,到80年代CR才逐渐发展起来。CR的基本工作原理是X线透过人体后,射到影像板上,并形成潜影,再将照过的影像板置入激光扫描机内扫描,将图像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变成图像,此图像可用三种方法显示出来:

1.通过监视器(荧光屏)直接阅读用多幅照相机直接将影像照到胶片上 用激光照相机直接将影像信号记录在胶片上。

影像的储存可采用光盘,磁带和磁盘,但以光盘储存最好,因为光盘储存的信息20年以上也不会发生影像质量变化。

影像板的构造:

1.表面保护层,它可防止荧光屏受损伤,多采用聚脂树脂类纤维。辉尽性荧光物质层,它在接受X线后产生辉尽性荧光,并形成潜影。采用的辉尽性荧光物质BaFxEu++(x=Cl,Br,I)等与多聚体溶液混匀,均匀涂布在基板上,表面复以保护层。基板,相当于X线片基,它既是辉尽性荧光物质的载体,又是保护层。多采用聚脂树脂作成纤维板,厚度在200~350um。基板为黑色,背面常加一层吸光层。背面保护层,其材料和作用于表面保护层相同。据国外经验,一张影像板大约可用2000次。

CR的优点:

1.空间分辨力高灵敏度高射线量少,只是平片的1/5~1/20处理速度快而不需暗室处理储存方便,可靠和时间长

虽然CR的效率不及DR,但它的低价位仍使它成为一个颇具价值的选择。小型的医疗机构或者希望分阶段实施PACS的单位可以购进CR,当设备接近使用年限之后,再更换为DR。

七、检验科

检验科由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临床检验、基因诊断室及血库组成,现有实验室面积6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400余万元。检验科主要拥有大型全自动生化分仪、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等设备。

检验科采取统一集中的方式放置设备仪器,这主要是为了便于统一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对于精密电子仪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不能忽略,尤其是湿度因素,不适当的湿度会对仪器造成损伤。

这次参观实习,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平时只出现于书本上、图片中的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参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复习、不断将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的过程。一些过去只知表面意义的名词终于在现实中得到了直观的认识。这样的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同时我看到,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几乎所有医疗仪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主要是美国、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毫无疑问,当今医疗器械器材行业的领先技术被这些科技强国所拥有,我们国家的相应科研能力和制造能力还相当欠缺,尤其是在医疗仪器这个需要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行业中,我们的劣势十分明显。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能缩短的差距。做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中国本土医疗仪器产业的前进做出贡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即将面临毕业,此时此刻最深切的心得就是,无论从何处起步,无论具体从事哪种工作,认真和踏实的态度才是最根本的。

生物医学工程认识实习报告【2】

一.华西医院肾病科参观实习报告

参观时间: 2009年12月1日

参观地点:华西医院

带队老师: 程丽萍

12月1日,星期六,天气晴好。

上午7点,我们生物医学工程2009级全体同学,共53名,在学校公交站口集合完毕。7点10分,我们在班长陈道长的带领下乘车前往本次实习的地点,成都华西医院。

下了学校直通车后,我们迅速与程老师会合,直奔华西医院,虽然在途中左拐右甩,程老师仍为我们讲解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及重点,并且提出了一些参观实习中需要注重的纪律和要求。

我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学习的重点在于各种医学材料,医疗仪器,医疗器械和设备,本次实习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对于我们所学过的各种材料和仪器设备有一个感性的熟悉,从而把书本上的理论和现实中的技术联系与结合起来。华西医院位于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旁,是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医院。由于医院是一个非凡人群聚集的地方,病人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保持秩序,避免高声喧哗,以免对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同时,在参观过程中,要随时留心,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而不是走马观花,一无所获。

此次我们参观的目标是华西医院肾脏内科的血液透析中心。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即原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内科,肾脏病专业创建于新中国诞生初期。1984年筹建肾脏内科,1985年正式成立肾脏内科,拥有病床25张,血液透析机二台,建有西南首家腹膜透析中心。目前,全科有专科病床近120张,实际应床位使用数140张,血液透析中心一个,开放血液透析机30台。现任国际肾脏病学会主席Atkin为本科名誉教授。

到达医院后,医院的李医生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带我们到了医院的会议室。随后他充满激情的为我们介绍了:

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主要生理功能是排泄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产物,并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这对维持生命系统的稳态至关重要。此外还能生成一些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2.肾功能障碍的原因

(一)原发于肾脏本身的疾病

1.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症。

2.以肾小管损害为主的疾病: 急性中毒性肾小管坏死

3.以肾间质损害为主的疾病: 急性间质性肾炎

(二)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损害

1.结缔组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全身性红斑狼疮

2.循环系统疾病: 休克 心力衰竭

3.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

4.其 他: 糖尿病,重金属中毒,药物中毒等.3.肾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肾功能障碍的机制可归为肾小球功能障碍、肾小管功能障碍和肾的内分泌功能障碍。肾小球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和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GFR)GFR 下降将引起少尿,无尿, 水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氮质血症等病理过程.GFR下降的原因是效滤过压的下降.后者见于:

①肾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血流量下降,入球小动脉痉挛(交感神经兴奋,CA增多.AGII增多),肾小A硬化(高血压晚期)

②肾小球囊内压升高: 如尿路梗阻, 肾盂积水, 肾小管阻塞等。

③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如肾小球广泛破坏(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炎症使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有功能活动的肾小球数目减少时。GFR下降,出现少尿。

4.血液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器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因分子较大,不能通过膜孔。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即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径平均为3纳米,所以只允许分子量为1.5万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而分子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因此,蛋白质、致热源、病毒、细菌以及血细胞等都是不可透出的;尿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要想用人工肾替代肾脏就必须从血液中排出大量的水分,人工肾只能利用渗透压和超滤压来达到清除过多的水分之目的。现在所使用的人工肾即血液透析装置都具备上述这些功能,从而对血液的质和量进行调节,使之近于生理状态。

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器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因分子较大,不能通过膜孔。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即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以及肾病的诊断,我们始终积极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从中我们感觉收获颇多,最后我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了下来。

在报告厅讲解完毕后,李医生把我们带到了透析中心实地考察。为避免人太多影响病人休息,我们兵分两路,我是第一对的,于是我跟随李医生进去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很多病床,然后是许许多多的病人,从他们痛苦的表情可以看出透析是多么的难受。李医生为我们重点介绍了CRRT血液透析仪:

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采用每天24小时或接近24小时的一种长时间,连续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目前CRRT包括9种技术:连续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动静脉连续缓慢滤过(SCUF)连续动静脉血液透析(CAVHD)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连续动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AVHDF)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和/或滤过-体外膜氧合(CVVH/DF-ECMO)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和/或滤过静脉-静脉旁路

CRRT临床应用目标是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毒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确保营养支持,促进肾功能恢复及清除各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可用于:各种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高分解代谢的或伴脑水肿的急慢性肾衰,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挤压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心衰,肝性脑病,药物及毒物中毒等的救治。但那些仪器都是外国生产的,看来祖国的明天就靠我们了。

二.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楼和生物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参观时间: 20XX年12月18日

参观地点: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楼和生物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带队老师: 程丽萍

12月1日,星期六,天气阴

上午七点我们准时出发,先到生医实验楼,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水浴恒温振荡器、接触角测定仪、容重测定仪、手动液压制样机、管式气氛炉、微型医用酸泡沫制样机等多种仪器设备,我们了解到:

恒温箱

在一定的温度,用以饲养或培养生物或生物的一部分(细胞等)的箱型器具。以前用于孵卵的恒温器,有的是通过热水加热(水温式),但实验用的大部分为电热式,装有电热器和温度调节器,是一种外壁上装有绝热材料的箱子或柜橱。恒温箱的原理其实比较简单,关键的控制部分有三个,1.温度探头

2.是制冷压缩机

3.热风机,有的用红外线加热,或是直接用电阻丝加热.温度探头的测量端伸在恒温箱内部的空气中,不能与物体或是箱避接触,实时监测箱内的温度,在控制面板上,可以设置恒温箱的恒温范围,即设置允许的温度上限和下限,当探头检测到温度低于下限时,开启热风机加热.温度开始回升.当探头检测到温度高于上限时,开启制冷压缩机制冷,温度下降.如此来回控制.有的恒温比较高级,可以设置偏离度,比如说正常情况下,温度应是达到下限时开始加热,此时加热稍晚,因为在加热开始后,温度可能还要下降一段时间,这时可以设置偏离度,使之提前加热或制冷.接触角测定仪:

接触角测定仪概述

接触角测定仪,主要用于测量液体对固体的接触角,即液体对固体的浸润性,该仪器能测量各种液体对各种材料的接触角。该仪器对石油、印染、医药、喷涂、选矿等行业的科研生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接触角是指在一固体水平平面上滴一液滴,固体表面上的固-液-气三相交界点处,其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两切线把液相夹在其中时所成的角。

接触角测定仪组成:

接触角测定仪硬件组成:

接触角测定仪主机一台

计算机一台

打印机一台

接触角测定仪软件组成:

运行环境WinXP系统

产品随机配送的光盘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图像卡驱动程序;

接触角测定仪应用程序;

接触角测定仪操作指南。

[接触角测定仪技术指标

[1]1.测试分辨率:0.01°

2.测试精度: 0.1°

3、光学系统:

(1)成像:标准CCD摄像机和连续变倍显微镜镜头;

(2)光源:可调亮度单色冷光LED背光光源,图像中液滴边缘分辨更清晰;

(3)指标:最快拍摄25帧/秒,显微镜放大率0.7-4.5倍连续变倍,成像分辨率55piexl/mm~315piexl/mm,水平分辨率750线。

4、测试方式:悬滴法、座滴法(静滴法)、转落法、插入法

5、接触角分析方法:θ/2法、自动分析法

6、拍摄图像方法:单张拍摄、连续间隔拍摄(慢存)、连续拍摄(快存)

7、接触角测试范围:0<θ<180° 图象分辨率最高: 768×576×24位;

8.主机外形尺寸: 560×200×360mm

后来我们就去参观生物材料中心,走进四川大学东部校区,可以看到一栋普通的楼房。这栋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的楼房,看上去虽然普通,但却是我国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重要研究基地。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坐落在这里。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年2月,由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成都组建。该中心依托四川大学,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新机制进行运作,建立了股份制的独立法人实体。中心先后得到了科技部、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四川大学和股东单位成都全兴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中心成立了以师昌绪院士为主任、张兴栋教授为副主任,以丁传贤、沈德忠、卢世壁、顾忠伟、石应康、郝和平等10多名院士、专家、学者为委员的“工程技术委员会”,作为中心的技术支撑。为中心建设操劳多年,做出重大贡献的四川大学张兴栋教授担任名誉主任,973首席科学家,年富力强的顾忠伟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该中心的名誉主任张兴栋教授上世纪90年代初与国外科学家们同期发现的无生命的Ca—p生物材料可以诱导骨再生与形成的现象后,在“973”项目支持下,持之以恒的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通过材料自身优化设计而不需要外加骨生长因子或体外培养活体骨组织细胞,使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可以诱导骨形成”的原创性理论。并围绕这一理论,展开了“Ca—p生物材料骨诱导作用的确证,诱发材料骨诱导作用的材料学因素,Ca—p生物材料骨诱导作用的机理解释,材料骨诱导性的生物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潜力评价,以及临床应用技术等一系列艰难而细致的研究与试验,在中心建设的近5年时间里,以及在此之前的10余年时间里,以确证的事实与依据,对生物材料的骨诱导作用,给出了系统深入的实验依据与科学的解释,从而确立了一个新的学术观点,为开辟生物医学材料发展的新途径,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中心的科技人员又对骨诱导基质材料系列化制品及其配套手术器械的中试技术及设备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试制,并研制开发成功了“颗粒型、块状型系列化骨诱导人工骨”,在2003年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试生产注册证,现已形成年产20000件的生产能力,为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人工骨2003年下半年用于临床以来,疗效良好,优于传统的人工骨材料,受到骨患者的欢迎。这一重大生物医学材料科研成果,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也是我国成为国际上第一个率先使用上这种新一代骨替换材料的国家。这一成果,被国际上公认为我国生物医学材料的一项标志性先进成果。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中,中心重点完成了6项工程化、配套技术研究,获得了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6类产品生产注册许可证;突出完成了8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中心本部已建立起包括数控机床的金加工中试车间,涂层、牙种植体、人工关节、生物陶瓷、医用胶原等中试线;10万和1万级的超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试验室,经国家认可的检验中心,SPF三级和开放性动物实验室,以及1所牙种植医院,还有分布于国内的8所临床研究和应用中心;初步形成应用基础———产品开发———试验评价———临床试验———中试研究———应用推广完整的工程技术创新链;中心已拥有并实现涂层髋关节、牙种植体,磷酸钙生物陶瓷、磷酸钙粉体、PLGA术后防粘连膜、聚氨酯材料等6项中试技术转移,实施产业化;骨诱导人工骨,医用级胶原,纯钛牙种植体,颌、颅面固定体等4项技术,实现自行组织中试规模生产;骨形态发生蛋白、可注射骨水泥、聚氨酯介入导管、PLGA/磷酸钙及胶原/磷酸钙复合材料等5项研究开发成果,在近期可投入中试。此外,还有一批在研项目。中心已申请专利技术32项。仅中心本部人员在SCI等三大检索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已达120篇。

三.华西医院B超室

参观时间: 2009年12月24日

参观地点:华西医院

带队老师: 程丽萍

12月1日,星期五,天气晴好。

后一周的星期五我们再次来到了华西医院,主要在B超室学习参观。医院的年轻医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B超的特点和B超成像的病例分析。

1.B超简介

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以某种方式扫查人体,诊断疾病的科学称为超声诊断学。超声诊断学主要是研究人体对超声的反作用规律,以了解人体内部情况,在现代医学影像学中与CT、X线、核医学、磁共振并驾齐驱,互为补充。它以强度低、频率高、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而著称,尤其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观察有其独到之处。超声诊断学包括作用原理、仪器构造、显示方法、操作技术、记录方法、以及界面对超声的反射、散射或者透射信号的分析与判断等内容。

超声诊断仪有各种档次,先进的高档仪器结构复杂,具有高性能、多功能、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等特点。它们的基本构件包括发射、扫查、接收、信号处理和显示等五个组成部分,分为两大部件,即主机和探头。

一个主机可以有一个、两个或更多的探头,而一个探头内可以安装1个压电晶片(例如A型和M型超声诊断探头),或数十个以至千个以上晶片,如实时超声诊断探头,由1至数个晶片组成一个阵元,依次轮流工作、发射和接收声能。晶片由电致伸缩材料构成,担任电、声或声、电的能量转换,故也称为换能器。按频率有单频、多频和宽频探头。实时超声探头按压电晶片的排列分线阵、环阵、凸阵等,按用途又有体表、腔内、管内各种名称,有的探头仅数毫米,可进入冠状动脉内。

超声诊断仪涉及声学、机械学、光学和电子学,近年来随着声学材料、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微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DSC(数字扫描转换器)和DSP(数字扫描计算机)的引用,它的性能不断提高,有的日益专门化,显示的空间由一维、二维向三维发展。

超声诊断主要应用超声的良好指向性和与光相似的反射、散射、衰减及多普勒(Doppler)效应等物理特性,利用其不同的物理参数,使用不同类型的超声诊断仪器,采用各种扫查方法,将超声发射到人体内,并在组织中传播,当正常组织或病理组织的声阻抗有一定差异时,它们组成的界面就会发生反射和散射,再将此回声信号接收,加以检波等处理后,显示为波形、曲线或图像等。由于各种组织的界面形态、组织器官的运动状况和对超声的吸收程度等不同,其回声有一定的共性和某些特性,结合生理、病理解剖知识与临床医学,观察、分析、总结这些不同的规律,可对患病的部位、性质或功能障碍程度作出概括性以至肯定性的判断。

超声诊断由于仪器的不断更新换代,方法简便,报告迅速,其诊断准确率逐年提高,在临床上已取代了某些传统的诊断方法。

2.B超的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超声在人体内传播,由于人体各种组织有声学的特性差异,超声波在两种不同组织界面处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射、衰减以及声源与接收器相对运动产生多普勒频移等物理特性。应用不同类型的超声诊断仪,采用各种扫查方法,接收这些反射、散射信号,显示各种组织及其病变的形态,结合病理学、临床医学,观察、分析、总结不同的反射规律,而对病变部位、性质和功能障碍程度作出诊断。

用于诊断时,超声波只作为信息的载体。把超声波射入人体通过它与人体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取有关生理与病理的信息。一般使用几十mW/cm2以下的低强度超声波。当前超声诊断技术主要用于体内液性、实质性病变的诊断,而对于骨、气体遮盖下的病变不能探及,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用于治疗时,超声波则作为一种能量形式,对人体组织产生结构或功能的以及其它生物效应,以达到某种治疗目的。一般使用几百-几千mW/cm2-以上高强度超声波。

3.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type-B ultrasonic),俗称“B超”,是患者在就诊时经常接触到的医疗检查项目。在临床上,它被广泛应用于心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和妇产科疾病的诊断。

作为一名辅助科室的医生,我发现患者对B超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现在我就和大家谈一下有关腹部“B超”检查的小常识。

4.做B超检查前要做的注意事项

1、心脏超声:应休息片刻后脱鞋平卧于检查床上,解开上衣钮扣,暴露胸部,让医生检查;

2、消化系超声: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需空腹检查或作严格的肠道准备。如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

病人如同时要作胃肠、胆道X线造影及胃镜检查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妇科检查: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孕期检查:怀孕期间应注意不要滥查B超,可能致胎儿畸形。医院在收取这些费用后,有责任、有义务告诉孕妇及家人,待产小孩除了卫生部要求必须检出的畸形之外,到底还存在哪些缺陷。对这些缺陷,若医院没有检查出,或者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医院就是失职,就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要是在做完B超的前提之下,使孩子出生后医院才告诉耳朵等部位有缺陷,则对生育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5.B超的优缺点

超声诊断技术和CT各有优缺点。

第一。超声的扫查可以连贯地、动态地观察脏器的运动和功能;可以追踪病变、显示立体变化,而不受其成像分层的限制。目前超声检查已被公认为胆道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第二,B超对实质性器官(肝、胰、脾、肾等)以外的脏器,还能结合多普勒技术监测血液流量、方向,从而辨别脏器的受损性质与程度。例如医生通过心脏彩超,可直观地看到心脏内的各种结构及是否有异常。

第三,超声设备易于移动,没有创伤,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在床边进行诊断。

第四,价格低廉。超声检查的费用一般为35-150元/次,是CT检查的1/10,核磁共振的1/30。这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是比较能够承受的。“B超”也因此经常被用于健康查体。

第五,超声对人体没有辐射,对于特殊患者可以优先采用。

缺点

由于成像原理不同,几种仪器对各种脏器的检查也各有突出特点!比如B超在清晰度、分辨率等方面,明显弱于后者。B超对肠道等空腔器官病变易漏诊。气体对超声影响很大,患者容易受到患者肠气干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检查结果B超检查需要改变体位屏气等,对于骨折和不能配合病人不适用。

篇8: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金工实习大纲

实习基地一般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场所。有人把它作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延伸。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

1.1 研究对象选择

选择2002年以来湖北科技学院(原咸宁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先后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襄樊市中心医院、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解放军二炮总医院等20余所医院建设实习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1999~2008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实习生到基地医院实习情况。

1.2 研究资料来源

(1)收集历年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习计划与实习医院安排资料;(2)2008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实习期间对实习基地调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3)其他调研所获取的基地状态数据和电子信息资源。

2 校外实习基地选择原则和要求

2.1 校外实习基地选择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是根据学校专业实习教学需要筹建的,一般为在行业中级别较高、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的单位。所有实习基地的建立都要通过签订教学关系协议予以确认,以保证正常实习教学的有序和规范。

2.1.1 实习实践技能目标与校内实践教学相配合的原则

实习基地的建设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符合实习计划和大纲的要求,突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要求实习实践技能目标与校内实践教学相衔接,配合完成全程实践教学任务。

2.1.2“产学研”结合与资源效益性原则

实习基地的建设要突破仅限于感性认识、技能训练的旧模式,使之成为模拟产业、社会等环境进行综合教育训练的校外实习基地[1]。(1)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基地新模式,以适应不同专业方向对完成实习目标的要求。(2)鼓励与相关生产、科研单位共建相对稳定的“产学研”结合实习基地,以培养学生创新科研能力,并让学院的科研成果在合作基地得到转化应用。(3)基地优先接纳本院学生毕业实习,共求互惠互利,充分考虑在人才培养中基地的整体功效。(4)要坚持校内外实习基地密切结合,尤其是教师资源的整合,同时也要注意基地区域分布,做好全面规划,整体协调发展,优先选择受益面大的公共实习基地[2]。

2.2 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要求

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要与基地选择原则相适应、并符合它的要求。

2.2.1 实习基地条件的要求

应以承担实习能力与条件为先导,优选二级甲等以上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培训、病因与预防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或专科性医院,以三甲医院为主体,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医学工程科(或设备科、医疗器材科)。要求基地具备:(1)适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仪器、影像工程、医学物理方向)学生教学实习,能满足教学实习大纲的要求。(2)医院医疗仪器、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同时要求医院重视毕业生实习,肩负起指导毕业生实习的责任。(3)实习医院能够成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2.2.2 安全便利与合理布局的要求

(1)实习基地尽可能达到“学、研、产”一体化的要求[3]。(2)以就地就近、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相对稳定为前提,每年每届次能接纳5名以上学生实习,满足学生食宿、学习、卫生、劳动保护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条件。(3)以湖北省中心城市医院为主,京广铁路沿线的外省市(广东、湖南、北京)医院为辅,构建科学合理基地布局。

2.3 校外实习基地类型与标准模式定位

(1)基地类型选择参考济南大学《关于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分类标准[4]。(2)模式定位于建设专业课程需要的实习兼学研结合的综合性教学实习基地,并逐步向“产学研”结合式实习基地方向过渡与发展,实现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基地功能创新。(3)与基地医院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的实习带教队伍,开发与就业技术岗位相结合的主干课程,打造高水平、优质规范的实习基地。

3 构建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保障体系

3.1 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签订与挂牌

完成校外实习基地有效选择是基础性建设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与校外基地医院签订正式教学实习协议,达到明确基地职责和任务的目的,使之成为有法律意义的教学规范性文件,成为实习基地建设的基业。湖北科技学院先后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解放军二炮总医院等20余所医院签订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合作协议书。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等3所医院已正式挂牌。同时,我院还聘请基地医院中级以上职称工程师、技师作兼职实习带教教师,承担毕业生实习带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

3.2 建立规范性的实习基地管理制度体系

科学有效的实习规章制度是保证教学实习质量与效果的前提,也是保障教学实习基地规范化运行的机制基础。为加强制度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院制订有关教学实习并付诸于实施运行的制度有:《咸宁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咸宁学院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意见》、《咸宁学院学生实习工作条例》、《咸宁学院编制规范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标准》、《咸宁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条例》[5]、《咸宁学院毕业实习纪律与请假制度》、《咸宁学院毕业实习鉴定册》等。院部实习管理的制度有:《咸宁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专业毕业实习大纲》、《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生实习管理暂行规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全程实践技能培训体系》等。这些文件都从不同的角度明确了教学实习的目的和任务,规范了实习的要求和标准,全面保障了实践教学质量。

3.3 构建高校与基地齐抓共管的实习运行机制

构建实习基地管理体系,领导重视是关键。(1)高校与实习基地齐抓共管,实习基地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尽职尽责,认真完成教学、管理工作。为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建立基地教学办(科教科)———医学工程科(设备科或医疗器械科)或相关医技科室———带教教师三级管理体制,明确制订各实习环节的任务和管理职责,使实习教学的组织领导、教学规范、教师职责、实习行为等有章可循。与高校共同构建与运行管理机构完整、职责明确、分工精细、责任到人、注重实效、确保完善的教学实习基地管理体系[6]。(2)建立三维教学实习管理体系。包括:一维领导重视,负责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高校专门分管领导和院系分管领导,既要有较高的素质修养以及与基地单位领导沟通、协调的能力,还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二维部门负责,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院(部)实习教学办公室共同负责,统筹规划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包括实习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实习经费整体划拨,教务处统筹规划使用,院(部)实习管理办公室做好经费预算、年度开支使用计划;三维班级辅导员(或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实习队长协同管理实习计划实施。

4 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实践

2002年以来,我院已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等20余所医院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满足了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已先后有700余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科学生通过基地进行毕业实习,效果良好。

4.1 指导教师的管理

聘任基地医院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实习指导教师,要求其条件是具有教学、科研与管理经验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主要工作包括指导实习生实习及其他实习讲座环节、科研活动;在医疗设备的采购中提供数据分析;在医疗设备的使用中进行维护和保养;对临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对相关设备进行功能开发,对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管理和监察;对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7]。从2006年开始,学院先后按照以上标准和要求选聘实习指导教师70余人,实习带教队伍得到加强,也为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实习效果。

在指导教师带教策略上,指定专人带教,前期做到“放手不放眼”,后期做好“放眼要留心”。始终执行教技能、带思想,以故障检测与维护、修理规程实施带教。在教学质量上突出在5个字上下工夫,即“看、问、教、动、评”。“看”是感性了解,“问”是求知入门,“教”是解答辅导,“动”是解决问题,“评”是促进提高。通过这5个环节互为作用,把教学人员和实习学生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实习环境中。

4.2 毕业实习情况与分析

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实习,是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习教学计划与要求进行的,为期28周。实习从第七学期开始,结合基地实习条件,将各实习生选送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医院。

以近4 a为例,学院先后安排373名学生到实习基地医院进行毕业实习。其中:湖北省肿瘤医院、协和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等3所医院共接收实习生78人,占总人数的20.8%(见表1)。其他20余所基地医院共接收实习生295人,按年级分:2005级94人、2006级54人、2007级90人、2008级57人,占总人数的79.2%,分别分布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湘雅二医院、襄樊市中心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同济医院、解放军二炮总医院、广东省中山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宜昌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荆州市中心医院、鄂州市中心医院等医院。

从表1中可以看出,4 a中湖北省内的3所基地医院共接纳实习生78人(其他医院实习生人数未计入其内),占总人数的20.8%,每院每年接纳实习生平均6.5人(78/3/4),占1/5还多;其他20所基地医院(含湖北省内上述3所医院之外的其他医院)接纳实习生295人,每院每年接纳实习生平均3.7人(295/20/4),低于3所基地医院接纳的实习生人数,差异具有显著性。这说明这3所基地医院接纳实习生人数较多,基地规模较大,实习条件与环境较好。从中不难看出,这3所基地医院在省内外均具有代表性,进而也验证了确立基地选择以省内为主原则的正确。

4.3 探索实习与就业结合模式,为本科生创造就业机会

实习基地不仅是完成实习任务的场所,也应成为就业能力训练的平台。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所以要充分利用实习基地有效资源,注重实习大纲与就业岗位的衔接性,合理优化实习内容,瞄准未来的就业岗位,练好实践技能,为选人用人和学生就业提供机会。近3 a来,通过这样的信息渠道与途径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大约占总人数的87%,形成了实习促就业、就业选择实习内容的教学新模式。

5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质量标准评估方案制定

5.1 建设评估思路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标准是基地建设质量评估的依据,也是保障教学实习质量与效果的关键。编制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质量标准的基本思路主要有:(1)要按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要求,参照原《咸宁学院编制规范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标准的意见》的精神,制定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规范标准。(2)根据实习基地的特点、性质、级别,编制基地建设分级标准,克服综合性医院与专科性医院、二甲医院与三甲医院大一统的标准问题。(3)从高校专业负责人、教学实习基地负责人和实习生三方考虑评估指标体系,即包括高校评、基地评,又包括实习生评。

5.2 评估指标及其等级标准

科学设计评估指标,评估结果就能准确反映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习质量。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宜设立5个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

(1)一级指标是基地基本情况。二级指标应根据二甲医院、三甲医院或综合性医院、专科性医院情况,确立基地近期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明确医疗器械、设备维修与行业性质、服务收入情况、社会效益、科学研究等方面标准。

(2)一级指标是基地实践教学能力标准。二级指标主要有师资队伍、接纳实习学生的人数、实习与科研条件、项目经费、完成实习教学大纲的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的标准。

(3)一级指标是基地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二级指标主要有图书资料、网络信息资源、学习与实习场地和环境、食宿条件等方面标准。

(4)一级指标是基地教学实习管理。二级指标主要有管理团队标准与要求、实习管理制度与文化、程序化运行机制标准。

(5)一级指标是基地效益与效果标准。二级指标主要有实习效果、科技成效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标准。

每级指标依据评估主体需要与评估要素的差异性确定各一级指标及其二级指标的权重值。指标内涵标准设A、B、C、D 4个评估等级标准:A级为优秀,B级为良好,C级为合格,D级为不合格。评估等级相对应于分数级的区间是:A级>90,B级>80,C级>60,D级<60。每个等级用不同级标准和要求进行表述,期间采用实际制表评估操作,用A级和C级判断B级和D级。评估指标要求应体现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明晰和量化,评估结果便于反馈等特点[8]。

关于分类评估问题,目前仅限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质量评估,可暂使用同一评估指标体系。对不同实习基地实行评估时,可在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值上侧重选择,尤其是二级指标权重值选择。

5.3 评估要求与方法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由于毕业实习有周期性的特点,评估周期可根据需要的不同而设置时间域。一般来说,高校对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质量与效果的评估采取每3~5 a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基地医院自评可参照高校标准执行,也可以与高校一起协作评估。毕业生对基地评估是1 a一次,评估时间安排在实习结束前完成。方法是把评估作为实习的一项任务,并将评估记入学生个人实习成绩册。实习生对实习基地的评定结果与资料,可作为基地评、高校评的基础参考资料,纳入基地建设状态数据库。

基地综合评估判分与结论:高校将校评、基地自评、学生评分数的30%、40%、30%的比例系数折算成基地评估的最后结果,由专业所院汇总,连同实习基地建设评估结果分析报告一同上交校教务处。

6 结语

通过10 a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践,证明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可行,体现了基地建设的质量与实习效果的关系。同时也表明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任重而道远:(1)在建制上,实行共建共管的联建运行管理机制,抓好实习生档案建设;(2)在建设目标上,要根据实习大纲规定和要求建立本科毕业生实习基本目标和实习质量标准,开展基地建设工作评估,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管建结合,推进基地建设全面发展;(3)在资源投入上,要加大经费和物力投入,实现资源投入的有效利用;(4)在实践教学观念上,参照杨小东等人报道的“教育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为主转变、实践性教学的比重逐渐加大这一现实需求的基础”,完善实习与就业结合模式,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5)在实习运行管理上,关注基地运行状态,及时收集信息,围绕实习目标和任务调节反馈,从而提高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卢胜西.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中国林业教育,2004,22(3):17-18.

[2]朱红,周竞学,张红光,等.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9):19-22.

[3]彭显刚,邓则名,鲍鸿,等.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校外实习基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58-159.

[4]济南大学教务处.关于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07-03-06)[2011-07-18].http://eadwww.ujn.edu.cn/sjjx/detail.asp?id=6206.

[5]余英宏.咸宁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汇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93-107.

[6]蔡志奇.药学本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探讨[J].中国现代药学应用,2009,3(21):206.

[7]许崧.医学工程科技术人员的引入与培养[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116-117.

上一篇:关于后悔的议论文800字下一篇:军训后的感想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