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乡的风景

2024-04-09

画家乡的风景(精选16篇)

篇1:画家乡的风景

汇报课教案

《画家乡的风景》教案

平江县瓮江学区浯口中学 湛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解风景画的基本透视现象。

2、了解透视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透视的规律,并能运用于 自己的绘画中。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分析风景图片并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在绘画作品中表 现出的空间感。

2、扩大参与性,在表现中实现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形成初步 的表现与运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理解风景画中特定的情感表现力。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风景画中的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理解通过作品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风景图片 学生准备:画具

四、教法、学法:

导学法、并用启迪、暗示、设疑、点拨、讲解示范等方式,展示学习全过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努力营造一种民

主氛围。学法上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观察、体验、发现、以及对话、思考、讨论、尝试表现等活动,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并逐步把所学的知识一步步内化,最终能熟练的运用于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由一组瓜州的风景图片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伴随着音乐播放学生熟悉的瓜州风景图片。)

1、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教师调拨课件,展示图片,学生欣赏)

2、师:这是哪儿的美景?生:瓜州。师:对,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瓜州的风景图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画家乡的 风景》(出示课题)

(二)分析作品、学习方法:

1、画作欣赏,激趣。

(1)师:许许多多的画家都用画笔表达过对家乡的热爱,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

(教师调拨课件,展示风景画作品)

(2)师:同学们想不想学学风景画的画法,在课余时间也用你 们的画笔描绘我们瓜州的景色呢?

生:想

(3)师:画好风景画有很多因素所决定,我们来看看这节课需要解决风景画的什么问题,请同学们看图片,仔细观察,图片中桥有什么变化?(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小组内迅速交流,并全班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并加以引导 学生明白他们观察到的视觉现象叫做透视,可以表现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引出这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透视。

2、学习透视的概念,了解透视的基本方法。(1)师:什么是透视?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3页透视的概念,并让一名同学读出来。师强调关键词(研究视觉空间变化,解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透视的目的。

(2)师:知道了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还要了解透视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多媒体讲桌。

(3)师:我们把讲桌可以简单的看成一个长方体,大家都知道长方体是有什么组成的?

(学生会有“面、棱、角”等类似的回答。)

(4)指相应位置的同学回答问题:你正对着的是长方体的什么?(面还是棱)

通过不同位置同学的回答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也就知道了什么情况下是平行透视,什么情况下是成角透视(这属于了解的内容,学生能分辨出来即可)。此时,告诉学生我们是以平行透视来学习画面空间感的表现的。

2、过渡语:学到这,有些同学肯定要问了:“透视到底在绘画中怎么表现出来?”我向同学们推荐一位画家,他生长在蒙古大草原,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画了许许多多表现美丽大草原的作品,他就是蒙古画家朝戈。同学们可以边欣赏他的作品,边看看他是怎样就草原的辽阔、一望无际的感觉画出来的。

3、分析朝戈的作品《草原的路》(初步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

(1)教师调拨课件、展示朝戈的作品《草原的路》

小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朝戈是怎样表现出草原的辽阔、一望无际的感觉的。(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3)教师在白板上演示能表现地貌的主要线条的走向,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4)问题交流:将图示中的斜线改为直线,你的感觉会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过渡语: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透视,也知道了透视的基本方法,接着我们来学习透视的基本规律。

4、分析霍贝玛的作品《村道》

(1)师: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小路、树、房屋、田地、人、蓝天白云)

(2)师:通过画面你能感受到什么?(浓郁的生活气息。)(3)师:画面主要描绘了什么?(小路和树)好,我们来看看小路和树,从近到远有什么变化?(小路越来越窄,最后消失于一点)

(4)师:小路消失的点在绘画中叫心点,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7页。

指同学读心点的概念,并解释学生难理解的重点词,同时引出视平线的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知道就行,不需要着重强调,关键在后面的运用中。)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同时在课件上画出示意图。

(5)树发生了什么变化?(近处的高,远处的低)学生反馈的同时教师在白板上画示意图,并引导、点拨学生注意树干的画法,以及与画面的关系。)

(6)师:小组内迅速的将刚才你们观察到的小路和树的变化归纳整理以下。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整理的结果。(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教师指出这就是透视规律

(三)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

1、师: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画面中发生了消失变化的线有哪些?

教师调拨课件,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找出画面的心点、视平线、消失变化的线以及没有发生变化的线。

2、师:谁来试一试?上来画一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个别学生在白板上演示。

3、让学生说一说画面中的透视关系。

4、师:我们的知识学完了,大家刚才也用了,大家现在想一想,在具体绘画时我们应该首先干什么?(引出画画的具体步骤,教师分别作解释。)

(四)我学我用

1、参照风景图片,用铅笔画一幅风景速写。要求:透视关系正确,能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找一名画得快得同学,在白板画出简单的线条图)

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优秀作品与大家分享。小组推荐作品,布置展板。

(五)评一评、说一说。

先让学生点评、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全班交流分享(主要引导学生点评画面是否体现了空间感,透视关系是否基本正确,对有创意的点评和对画面其他方面的点评,教师要及时鼓励。)

(六)结束语:

同学们,只要你们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你的身边处处都是美景,让我们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感受美,用画笔描绘美丽的家乡。

六、板书设计

1、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进宽远窄。

篇2:画家乡的风景

《画家乡》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非常美的写景文章。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

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定为三课时,今天我上的是第二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朗读中感悟家乡的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感知家乡景色的美丽。

这节课我主要贯彻“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一个教学思想,力求做到平淡而真实,流畅而有效。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课文的2―6自然段,段落结构形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文。因此,我在本课时中重点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为以后几个自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3―6自然段。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以学生的朗读体验为载体,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这个朗读体验过程主要是分层来进行的:首先借助课件的直观性,吸引孩子的兴趣,然后再让他们读文体会,抓住重点词语朗读感悟,让他们的整个情感随着这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升华。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让学生动笔画家乡,介绍家乡,我觉得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难点,所以把它放在第三课时进行。

篇3:画风景画

突然, 爸爸心血来潮似的要我画一幅画, 要求是:有山、有水、有太阳、有房子和树。我想爸爸肯定又在考我什么了, 于是, 我拿起笔, 认真地画起来。

过了一会儿, 我交上了“答卷”:一个圆圆的太阳底下有一座巍峨的山, 山脚流淌着一条小溪, 溪边有一间小草屋, 小草屋旁有一棵大树。

爸爸接过它, 仔细地看起来:“你将来会有一番事业, 但你的身边只有一个朋友!”

“只有一个朋友吗?你又不是诸葛亮, 怎能预知?”我说。

“你看”, 爸爸指着图郑重地对我说, “画面的整体效果可看出你前程的好坏, 这间小屋则是你的个人空间, 而小屋旁只有一棵树……”

“一间、一棵, 又怎么样?”我满脸疑惑地问道。

“这是心理学家做过的实验, 我只不过是说出他的意思罢了。”爸爸解释道。

真的仅凭一幅画就能判定一个人的将来吗?我真的只能有一个朋友吗?但我必须承认, 我性格孤僻, 凡事都喜欢自己解决, 独来独往, 有什么委屈与不快都憋在心里。我也希望有一些朋友和自己谈谈心, 但由于我的孤僻、冷漠, 我拒许多人于千里之外, 许多人也拒我于千里之外。

爸爸说:“将来在社会中, 许多事情只靠自己是不能解决的, 需要有朋友来支持。”

爸爸的话让我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我想, 我一定要改变自己孤僻的性格, 早日融入人群, 融入社会, 希望与更多的人同行!

【简评】

都说文如其人, 其实画也如其人, 尤其是画想象中的风物, 从中确实可以窥见他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标准。“我”的爸爸为了预测“我”的未来, 采取一种独特的方法, 从而了解“我”的性情。“我”也受到启发, 深知爸爸用心良苦, 决心融入人群。应该说, 本文题材与构思都有特色。

篇4:如画风景里的中国味道

极致·中国会所——江阴刘家大院

有些餐厅是花园,有些餐厅是别墅,更有些是园林。位于江阴花山南路板桥东的刘家大院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刘家大院俨然就是现代园林里的翘楚,而在此就餐岂不是奢侈,刘家大院的落成,满足了所有人对园林中古典与现代结和的好奇,偏偏又是刘墉所在古宅,为这座华贵之地抹上了一层浓郁古典文化。

移步换景古韵幽深

苏州有拙政园,无锡有寄畅园,常州有近园,江阴却以中西结合的方式重新建造了一座现代园林——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挖掘历史,还原历史遗址,并从刘墉老家安徽附近收集多幢明清时代的老房子,在江阴板桥刘家村重塑他任职期间的官邸,作为一项集餐饮,会务、旅游为一体的仿明清特色的古建筑会所。

皇家园林以大气、宏伟见长,而江南园林则以精致、写意著称,各有千秋的园林艺术则在刘家大院中都得以体现。大门口“刘家大院”四字邀请名家撰写,字字千金,大气流畅。踏过大院门廊,8位迎宾并列两排,一字排开,“欢迎光临”轻柔而来,眼前的木桥像极了一路铺开的红毯,两侧则是广阔的水池,百头红鲤嬉戏其间,由大门口的幽深直接切换到此时的开阔,有点电影里惯常的蒙太奇手法,移步换景让人惊讶不已。

还原历史返璞归真

年轻的总经理朱键成了临时的导游,27亩的刘家大院成了名副其实的景点。走过小桥流水继续前行,便是徽派建筑中极其常见但比平常更为开阔的祠堂,敞开式的祠堂,复原了刘墉当时的生活场景,大宅大院大手笔,不在于800年前的门廊,也不在于至少250年历史的雕廊画柱,而在于无处不在的穿越历史,反璞归真之感。

乾隆年间刘墉曾两度任提督江苏学政,学政相当于现今教育厅长(乾隆二十四年,四十二年),乾隆皇帝赏识称赞其知政体。刘墉,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卒谥文清。著有《石庵诗集》刊行于世,除却刘墉众所周知的政治学家,他更是当时屈指可数的书法家,因此极其喜好文学的刘墉创造的书法作品和著作也为世人称奇。

刘家大院以明清时代的老建筑还原清朝宰相刘墉(刘罗锅)在江阴任江苏学政期间的官邸,包厢特以文魁,状元榜眼探花学士进士上书举人等科举名次命名。

刘家大院承传刘墉故居地域文化、遵循复古且注重释古而不复古

的创造理念,极力塑造成融合传统历史与现代文化理念的极致中国文化会所。刘墉在江阴任职期间,刘母曾3次来看望儿子,刘墉因此修建了“三到楼”。内设石庵讲堂、西花厅东花厅燕喜楼三到楼等六大功能区,另立江南宴江南茶语一曲艺讲堂、古籍书店、江阴文史廊刘墉府廊、红酒雪茄沙龙艺术珍品展八大主题定位。

江阴风味食之精粹

刘家大院作为一座融文化美食为一体的会所,浓郁的江阴风格菜肴更将。极致中国会所添一层极致的含义,在总经理朱键的介绍下我们有幸一品店内的美味,尤其主打的地道江鲜最为难忘。

虽然清明时节已过,但刘家大院制作的刀鱼的嫩滑还依然留在唇齿间,久久不能忘,喝着牛奶听着音乐长大的薄壳螺丝可称之为惊叹了,螺丝个大,肉嫩,经过独有的烹制,竟能品出丝丝甜意,怪不得一只小小螺丝也能养活一个村了,清炒芦苇苗是江阴特产,颜色嫩黄,入口清新味道平和,螃蜞鳌的做法有多种,但口感都尤为鲜嫩比单吃螃蟹来得过瘾。

在此就餐,最让人难忘的除却江鲜鲴鱼、鲥鱼刀鱼以及河豚鱼之外,最惊讶的莫过于刘家大院的汤了。选取各种高档原料放入精心准备的茶壶中再加入中草药炖煮,上桌之后按照茶水方式每人一盅,浓缩出来的精华则让人在清澈金汤中尝出了用心良苦后的甘甜滋润。

既然地处江阴,桌上自然少不了江阴本地特色,一道“锦绣江南”选取江阴本地凉粉,大片腰花,以及名贵的河豚子,喷香扑鼻,尤其粒粒分明的河豚子越嚼越香。席间,朱总忆起了小时候偷偷地将河豚子放入口袋解馋的故事,引起大家的共鸣,不管小时候有没有尝过,但是刘家大院的河豚子做足了功夫,令人印象深刻:借着忆苦思甜江阴特产“拖炉饼”也上桌了,做法有讲究,必须文火煎到两面黄喷水加盖焖,焖熟即出锅,外裹芝麻,内藏荠菜,外脆内嫩,典型的江南特色。

赏着刘家大院的江南园林,品着江河鱼鲜,估计很多人都不想早早离开,希望多驻足一番。刘家大院的魅力不仅仅在此,只有亲自来访才能切身感受。

地址:江阴市华山南路板桥东块

篇5:家乡风景美如画450字作文

我的家乡在安康,它犹如一位楚楚动人的美女。那里的美景数不胜数,处处景色宜人,让人禁不住沉醉其中。

春天,生机盎然,万物复苏。你可以游览瀛湖,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观看清澈见底的湖水,眺望苍翠欲滴的山林,简直犹如身在世外桃源。如果你愿意,可以坐上小船,一边与朋友谈笑风生,一边看着快活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向远方;也可以爬上青山,在山顶上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观景象。

夏天,人们都梦寐以求有块避暑之地。选安澜公园再好不过啦!那里的树木种类繁多:有翠绿的银杏树、高大的桑树、结满果实的.枇杷树……清风阵阵,汉江送来丝丝清凉;杨柳依依,柳枝随风飘舞。你一旦踏入那里,就会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秋天,去香溪洞再合适不过了。桂树开花时,浓郁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想挡也挡不住;落霜时,你可以观赏到红叶似火、黄叶似锦的美景。假若你运气好,还可以拾到几个黄澄澄的橘子,用来解解馋也不错。

冬天,最美莫过大雪时。雪花飘飘,漫天飞舞,漫山遍野,银妆素裹,好一个洁白无暇的世界!

篇6:简单速写画的画法:风景手绘练习

静静地发呆,或者,默默地作画。我也喜欢孤独,但不能喜欢太多,很欣赏这种适可而止的节制。

学会独处,是一种修行。

一个人的时候也能很快乐,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一个人的快乐时光。

所以,欣赏“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不能喜欢太多”,边听着清脆悠扬的钢琴声、边码字发公众号,独处一个下午,并不寂寞,窗前小院满洒阳光碎影,疏密有致,自成天趣。

篇7:画家乡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原、市、虾、捡、贝、壳、脚等8个字。

2、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学习重点:

1、认字。

2、感受美丽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难点:画中感悟,品读文本。

四、课前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我们班很多同学都生在邯郸,长在邯郸,邯郸呀,就是我们的家乡。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吗?(预设:丛台公园,学步桥,黄粱梦,太极故乡,赵国文化,赵国古都)

师:是啊,说的真棒,你们瞧。(欣赏图片)师旁白:美丽的丛台公园一代帝王的古都,千年文物---学步桥,你看前不久我们还一起去了春游的赵王城遗址,到了秋天我们的家乡还有这果园果树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呢。看来,家乡值得骄傲的地方还真不少呢。

2、点击出示:家乡

师:谁来读好家乡这两个字。(指名读)师适时评价,如:你读得一字一顿的,很正确;你读得很深情,看得出你很爱自己的家乡。

师: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有几位小朋友跟你们一样,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点击出示课题:《画家乡》,谁愿意来读读课题,请你来读,他来读,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播放课件,配乐配话朗读,学生欣赏

2、他们的家乡可真美,正向你们说的一样。赶紧自己念念吧。注意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读得真棒,涛涛,山山他们呀知道小朋友要去他们的家乡玩,故意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他们说如果你能叫出这些词语的名字,就可以看到很美很美的风景。你们行不行?自己先大声地准备准备。你想读哪一个就读哪一个。(生读词语,随机评价)

3、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如:天蓝蓝的、海上有一艘艘的船,有一个朋友赤着脚在海滩上捡贝壳,他捡的多开心呀。

4、学生自由汇报,(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涛涛喜欢大海)(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这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鱼虾很多)

5依次出示课件图片显示小朋友的家乡。聪明的小朋友一定能用:谁的家乡在哪儿?来介绍介绍。(板书)生:()的家乡在()点击出示姓名。

6、是啊,我们小朋友的家乡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在海边,有的在山里,有的在平原,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城市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呢?

7、反馈:说说你的理由?

师: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赶紧找到那一段,把它读好,待会老师请你来介绍。反馈:你想读谁的家乡?

A涛涛的家乡:(学生读完,教师适当评价,如:这么短时间你能读得那么通顺,真能干)

B山山的家乡: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到山山家乡去,你们听(出示小溪流的声音)小溪流在欢迎你呢,喜欢山山家乡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吧。

C平平的家乡:是啊,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读完后出示鸡鸭的叫声,你听连鸡鸭都在夸奖你呢!

D青青的家乡:一起跟他到大草原上,站起来读读。

师适时评价:真想骑上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吃草,风吹草低见牛羊

E京京:现代化的大城市,到处有高楼大厦,真令人向往。

(三)实践活动

1、画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板书设计:

画家乡

海边

山里

平原

平坦、宽广

草原

一望无际望不到边

城市

篇8:风景依旧 画万千

初春卧龙湾 快门:1秒,光圈:f22谭明

2002年3月中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黄山上的参天松树浑身上下顿时变成雪白色,我目不转眼地望着纹丝不动的松树,我感叹、我佩服、我崇拜,我被雪中的傲然挺立的苍松所折服,创作激情油然而生,这是我多年来追求的精神载体。我用哈苏205FCC相机、CFE80镜头,拍下了这幅难得的佳作。

傲 肖伟摄

摄于黄山始信峰。日出前半个小时光线很暗,淡淡的薄雾从山谷中掠过,有一种宛如梦境的忧郁之美。这幅作品获“三菱印刷杯”大、中片幅反转片大赛铜奖。

蓝梦关峰摄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奔腾穿过横断山脉,当流经云南境内的石鼓村时,江流突然折向东,然后又转向北。金沙江大拐弯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弯”之称。

金沙江大拐弯田捷砚摄

清晨,太阳从乌云中透出,云层呈深灰色,和湖面冰雪的冷色调极为和谐。

四川若尔盖郭际摄

一个严冬的早晨,我按照事先构思选择好机位,待日出后约5分钟,黄山始信峰的局部岩石被照得最红的时候,按下了快门。

冬日卢峰摄

博克拉之晨快门:曝光时间5分钟,光圈:F8姜平摄

篇9:画家乡为话题的作文

春天,时而细雨绵绵,时而艳阳高照。春雨仍然“沙沙”作响,远处传来阵阵泥土的芬芳,地上湿淋淋的,街道上,赶集的人们个个拿着漂亮的雨伞,雨伞挨着雨伞,在一座高楼的楼顶上极目远眺,街道上成一片“花的海洋”。不久,天空中的一大团乌云渐渐地散开了来,睡了一天的太阳渐渐的苏醒了,天空中又放射出万丈光芒,街道上没有了‘花’,更能清清楚楚的看见街上卖菜的小贩,听到小贩们响亮的吆喝声:“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新鲜的小菜!”阳光在泥水中跳跃,散发出美丽的七彩光。这是一幅美丽绝伦的《赶集图》。

夏天的焦点绝对是夜晚。夏季的夜晚是热闹,月光四溢的夏夜,绝对是一个乘凉的好时机,家家户户的庭院、屋顶都是好地方。小孩子们在一起追逐嬉戏,数星星;大人们围在一起讲讲今天的收成;老人们则在一起攀谈趣事。月亮也在偷偷的窃听人们的谈话,天真的小孩子大叫一声:“今晚的月亮真漂亮”!昆虫们也开起了盛大的演唱会,蟋蟀弹琴伴奏,知了、青蛙对唱,其他的打节拍,成了一曲交响乐。星空下的夏夜,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乘凉图》。

秋天的色彩,莫过于农民伯伯们丰收时笑哈哈的场景了。秋天的使者带了画笔,画出了一幅喜盈盈的《丰收年景图》:玉米乐呵呵地笑弯了腰;一个个高粱姑娘害羞得涨红了脸;石榴娃娃们高兴地咧嘴大笑。远处是一抹金黄的稻田,时不时的还能看见农民伯伯们弯下腰收割稻子。有钱的人家,请来了收割机,你听,“轰隆隆”这不正是收割机忙碌的声音吗?近处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里面还夹杂着玉米的丝丝黄色。花园里,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菊花的花瓣时起彼伏,好像在炫耀她婀娜的体态,又好像去烫了一头“大波浪”。一棵树上,落叶纷纷扬扬地入土化作肥料。

冬天的图画嘛,不用我说,你们肯定就猜到了!对,这幅画就是预兆家乡吉祥的画——《瑞雪兆丰年》:家乡的冬天,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本身就很美丽的大地穿上了这条白纱裙后更像一个纯洁的小公主,到处银装素裹。早上,落在枝头的雪花活像一朵朵洁白的梨花,你还以为昨夜的一阵风是春风呢!人家都在说‘冬来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不就明显的象征着家乡那《瑞雪兆丰年》的情景吗?

篇10:画家乡的风景

前人的成果是供我们用以借鉴的,我们要探索出适于自己所应走的道路,如果只将其生搬硬套,毫不考虑如今的变化,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就像古时的刘羽冲一样虽得古兵书读“经年”,最终却“全队溃散,几为所擒。”先人的经验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生搬硬套,创新探索才是发展一切的基础,只有做到这些才不至于落得像他一样“古人岂欺我哉”,身败人亡的下场。

只依靠别人,是一种不思进取的表现出,只走别人的路也是这种后果,与之相反,如果懂得创新,懂得靠自己的人就会找到快乐的源泉,就会成功。

如今,不管各行各业都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在社会上稳站一席之地,并不容易,而有一个人却在自己的努力与创新之下做到了,他就是发明了如今多人为之倾倒,无时无刻都不会忘记的动画形象米老鼠的创作者。上帝并没有给他多少,仅仅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老鼠”,但他抓住了这个机遇,在总结了别人的经验之后,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进行创新,米老鼠诞生了。正是因为他不同于别人的思路,使米老鼠形象在众多老鼠形象中脱颖而出,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有了创新,这个世界才会有进步,才会有无穷的精彩。

篇11:一年级画家乡的教学反思

一年级画家乡的教学反思范文一

《画家乡》一课在新课标语文第二册的第六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课文,读着《画家乡》,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歌唱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光,歌唱富饶的土地,丰富的宝藏;歌唱勤劳智慧的各族儿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难得的阅读材料,应该让学生好好感悟,让孩子们好好欣赏,使他们从小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提起画笔,用绚丽的色彩,把祖国大花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更加妖娆。

教学思路: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不少。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结合图,挑自己喜欢的段落加以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精神。

一)、揭示导入新课

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并找找课文写了哪些人的家乡。(让学生根据拼音自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读后,找到了“涛涛的家乡在海边。山山的家乡在山里。平平的家乡在平原。青青的家乡在草原。京京的家乡在城市。”(课文的段落结构相似,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内容。学生的思维力有一定的发展。)

三)、再读课文,你喜欢谁的家乡,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非常高兴,显得兴趣极高,但让他说说为什么喜欢时,显得有些词不达意,或干脆哑口无言。说明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只读了两三遍,生活经验不丰富,还不能深刻的理解课文,必须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并结合课文插图,全方位理解课文。指导朗读重点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那么……那么……”这种句式,表达了小朋友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结合学生实际,重点指导平原这一段

师:“你能说说,我们的家乡在哪儿吗?”学生的回答范围过于狭小,只说了个小地名。我告诉他们,我们的家乡跟课文中平平的家乡一样,也在平原。除了书上写到的这些平原的特点,如: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等。我们这儿还有什么?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如:春天有桃花、梨花、竹笋……夏天有荷花、西瓜……(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课文,能让学生在直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也能更好地记住课文内容,理解平坦、宽广的意思,想想我们平时能看到家乡的边吗?让学生通过实际和课文的对比,了解到其实我们的家乡比书上写得更美,物产更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如果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一年级画家乡的教学反思范文二

《画家乡》一文以五个孩子画自己的家乡为内容,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

从课前谈话引出“家乡”,让孩子们感受自己家乡“大洋”的美好,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从家乡大洋导入,原意是想从身边导入,激发学生情感,并带着这种情感进入学习,但从实践操作来看,这一环节效果不是很好。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这一环节,重点学习“宽”、“虾”、“脚”、“捡”、“贝”、“壳”6个生字。学习生字时,我创设过关游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再读词语,再读通课文,最后走进课文。生字教学到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这节课重点学习6个生字,这6个生字贯穿读文,读句的各个环节。在课中操中也有所体现。为了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巩固生字,编排课中操,正好是课文5位小朋友的家乡,以一问一答式展开。但课中操的内容有点长,我让学生边拍手边读了2遍,有些疲劳,如果可以在第二遍的时候,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出现,可能会更好。

在研读课文时,让学生读准句子中生字的字音,读好大海的“宽”,记住“宽”字,用一句话把“宽”字的形和义结合在一起。(把看见的东西全都包括在里面了,连水草都在内。)除了“宽”字讲解比较仔细,还有“捡”字,做做动作,“提手旁”和手有关,这一只张开的手就像“捡”。说一说用手捡过什么?联系生活说话。像“贝”字教学,露出的“撇”和“点”,就是贝壳的小触角,让孩子感受贝壳的美丽,学写“贝”字,从而注意起“贝”字的写法。贝壳的触角长在什么地方,这在造字上可能有歧义,我自认为形义的结合会让孩子们容易识记,可是语言的规范还是需要注意的。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低段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言、行为上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语文教学允许学生犯错,但不允许教师犯错。

低年级语文教学,生字教学是重点,如何激发兴趣,让孩子乐学,把单调乏味的生字变成动听的音符,这将是我一直追求的。这次的大洋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比如:生字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把一课中孤零零的生字编成句子,编成儿歌,让孩子可以换个语境学习生字,只有扎实的生字教学,才会有缤纷多彩的阅读天地。

一年级画家乡的教学反思范文三

在我校本次赛课决赛中,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画家乡》一课。本课描写了浩瀚的大海、辽阔的草原、连绵的群山以及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孩子们通过欣赏,能够从中懂得从小要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用五彩的画笔,绚丽的色彩,画祖国,画家乡。

这次我教的是这一课的第二课时,因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使学生产生画一画自己美丽的家乡的愿望和行动。根据低年级教材的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基础及认识,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感受家乡的美丽。这一教学重点在课堂上做得还不够,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花更多的时间让同学去朗读、去感悟。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模仿课文我也来说一说自己的家乡。这一教学难点我却没能去突破它,能上来说的学生寥寥无几,真是这节课的一大遗憾,因为本来还想以此做为突破点,来升华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把课堂气氛推到最高潮,真是亮点不成反成缺点啊。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去深究,也许是我平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得不够;也许是我引导的方法不科学;也许……

根据本课特点,我以课件设计教学为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利用课件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形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本课课文段落相似的特点,我先指导学生精读一段,从中习得学习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

首先是复习导入。一是再整体感知课文,加深了解五位小画家以及他们的家乡;二是复习巩固生字词,为后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其次是细细品读第二自然段,画中感悟。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涛涛家乡的美丽,并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家乡的美丽。还让学生把涛涛家乡当成自己的家乡来介绍,巩固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

接着是让学生运用从第二自然段中学到的方法(看图读文——找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看图介绍)分组学习其中的一个家乡。在这一环节上,如果组长组织能力强,那么本组的合作学习还有模有样,能扎扎实实的交流互动。反之,小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看来小组建设中小组长的培养很关键。

最后是创设情境,升华感情。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我们家乡具有代表性的风光景物(正气广场、青原山、吉安大桥),在欣赏中唤起学生爱家乡,想画家乡的情感。这一环节在写话的设计上我做得不够好,给了学生一个根据家乡图片写话的框架,有点拔高难度,也有点限制学生的思维。真是矛盾呀,不给学生框架又怕学生不知从何说起,给了学生框架又怕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篇12:家乡家乡美如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习作”:在和同学互相介绍家乡的景物时,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比如,有的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注意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拓展思路

写景的课文,同学们读过多篇,如《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等,上学期我们也尝试着写过风景优美的地方,已经熟悉了。我们的祖国山水如画,人文景观也很丰富。每个省、市、区都有景色各异的自然风光,都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亭台楼阁、古迹名胜。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深受诗人们赞誉的五岳、闻名遐迩的阿里山、藏传佛教的典范布达拉宫、首都北京的名片天安门广场等,可点可数、可歌可画的美景很多。就在同学们的家乡也有许多可赏可写的美景,如环境优美、市民们每日散步健身的公园,建有各种游乐设施、山清湖漾、景美树多的乐园,有两边大树整齐排列、五彩缤纷的鲜花点缀的坦途大道,还有集科研、种植、观赏、旅游、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园、植物园等。这些是同学们多次观赏过的地方,是同学们熟悉的习作素材。

习作提示

篇13:江滨诗与画风景作文

桐江是福鼎人民的母亲河,它的一年四季都是如诗如画,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桐江之上。

春天的江滨充满着梦幻的色彩。早晨,薄薄的雾从山谷里,从树林中,从火红的.桃花旁冒出来。轻轻地,悄悄地,如轻盈的脚步,如飘移的仙女。不一会儿,满山都是白雾,一切好像身裹飘逸的轻纱。看,柳树刚刚抽出的嫩芽在白雾中若隐若现,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满山鲜花簇簇,桃花粉红的笑脸把白雾也映红了,梨花雪白的笑脸在风中摇曳着……红花绿草都在争奇斗妍,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

夏天的江滨热情如火。炎炎的夏日拥抱着整个江滨,茂盛的树木在活泼奔放的阳光中生机勃勃。知了在枝头拼命地叫个不停,仿佛在埋怨“热死啦!热死啦!”桐江江水清澈,江底石块五颜六色,好像五彩的鱼儿静静栖在水中。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水面更是热闹非凡。大人们带着自己的孩子享受着夏季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他们有的掏着游泳圈趴在水面上,有的像鱼儿潜入水中,有的划着小船惬意地在江面上兜圈子。

秋天的江滨是沉甸甸的。满山的叶子变黄了,连绵不断的青山呈现出成熟的颜色。枫树是火红火红的,这儿一棵,那儿一树,仿佛要把整座山峰点燃似的。这时候你要是上山,一定能摘到酸甜可口的野果,野山楂、山枸杞、野葡萄……

江滨的冬天冷冷清清。南方的冬天萧条寂寞,偶尔也会迎来难得一见的雪花。小巧玲珑的雪花从天空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白了对面的青山,乐坏了手舞足蹈的孩子。

篇14:《画家乡》教学方案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写字。

【课前准备】

篇15:画家乡作文

山东省济宁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一年级一班 鲁梦文  我的

分享本站内容m.0s.Net.cn,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篇16:普罗旺斯小城,梵高画中的风景

盛夏过后,薰衣草田结束了收割期,这意味着普罗旺斯闻香识色的时节渐行渐远了。没有了薰衣草和海滩烈日,很多人便把目光转向了更南边的西班牙,企图抓住夏天的尾巴。而也有人和我一样,反其道而行,在游客渐渐稀少的季节从巴黎来到普罗旺斯,不为薰衣草,不为乡野别墅,只为了安静地寻觅艺术大师梵高留下的足迹——在普罗旺斯大区的阿尔勒和圣雷米两座小城,梵高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法国南部的阳光和星空,见证了梵高最潦倒又最辉煌的时刻。他在这里患上了精神病,却又因此灵感涌现,创作出了许多旷世名作。

那时的梵高,真是“不疯魔,不成活”。

消失的小黄屋

从巴黎坐高铁南下,4小时就能到达阿尔勒。一下火车,就能感受到强烈的南法气息。这里的房子大多刷着明黄漆,与巴黎冰冷的石灰色调反差鲜明。小城建于公元46年,被凯撒大帝指定为退休军人的定居城市,被誉为“高卢人的小罗马”。现在,这里仍保留着大约2000年前的古罗马城墙、竞技场和剧场。除了古迹,随处可见的还有梵高的画。几乎这里的每一条街都曾出现在梵高的画里,走着走着就能看见街边立着一幅梵高画作的复制品,提醒游客艺术大师曾在相同的位置作画。

我的第一站就是火车站边上,位于城北的拉马丁广场。广场很小,四周被黄色的矮房、咖啡馆和酒吧包围。从狭窄的小巷望出去,就能看见不远处穿城而过的罗讷河。我在广场上的一家纪念品店买到了那幅著名的《黄金屋》的明信片。画中一幢黄色的三层楼房,在深蓝的夜晚显得格外夺目。那是1888年,35岁的梵高初到阿尔勒时,在拉马丁广场2号的住所,又被称为“诞生了无数名作的小黄屋”。

在搬进小黄屋之前,梵高还是个半路出家的落魄画家。一直到27岁,他还在辗转于各个文艺公司做店员,但他的心思完全都在艺术和宗教上。1880年,在多次被解雇后,他干脆不工作了,开始进行艺术创作。他浪迹于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学习文学和艺术;又前往布鲁塞尔学习透视学、解剖学;在巴黎,他开始接触强调光色、风格明亮的印象派。然而,梵高始终怀才不遇,生活穷困潦倒,只能一直靠画商弟弟提奥接济。当有人嘲讽他连一幅画也没卖出时,他回击道:“艺术难道为着‘卖’?我认为艺术家指的是一些始终在寻求,但未必有所收获的人。”

搬到阿尔勒是印象派大师塞尚给梵高的建议,他认为阿尔勒的阳光和古城韵味很适合艺术家寻找灵感。果然,惬意的南法生活大大激发了梵高的创作欲望,他开始脱离印象派追求意境的套路,在画中加入大量細节:他摘了大量向日葵装饰房间,创作出了《向日葵》系列;在城南的运河边,他找到了与家乡荷兰一样的田园风光,画下了《阿尔勒吊桥》,这座木质吊桥至今仍横跨在运河上;在市中心费洛姆广场的咖啡馆外,他用夸张的配色描绘出街灯和星空下的露天咖啡馆,画出了经典之作——《夜晚的咖啡馆》。这间咖啡馆曾毁于战火,之后又根据梵高画作复建,现在仍保留着当年黄色的外棚、座椅,每天都门庭若市。在阿尔勒生活不到一年,梵高创作了近百幅作品,数量超过了他之前的总和。

我绕着拉马丁广场寻找让梵高灵感如泉涌的小黄屋,但走遍广场四周,怎么也寻觅不到。这时,一位当地的老人告诉我,广场北面就是小黄屋的所在地,但因道路整修已经拆除了近百年。他的口气中带着些遗憾:“如果小黄屋没有被拆掉,它将会是法国除卢浮宫外最有艺术价值的景点。”

如今在小黄屋的原址上,建起一幢米黄色的三层楼房,是一间名叫“梵高的终点”的旅馆,门口墙上挂着梵高的肖像,以及那朵著名的“向日葵”。

割下耳朵送给妓女

小黄屋激发了梵高的才华,而市中心的精神病疗养院则见证了他的疯狂。来到阿尔勒不久后,梵高的精神状态就陷入了失常。他的脾气变得暴躁,生活不能自理,阿尔勒的居民形容他“面貌丑陋、粗俗无礼,让人心生厌恶”。他很快遭到了市民的排挤,连小孩子都拿石子儿砸他。后来,一名叫雷·加歇的好心医生帮助了他,不仅让他来疗养院治疗,还鼓励他继续创作。为了表达感激,梵高送了医生一幅画像,医生的家人却把画放进了鸡窝做挡板。梵高成名后,医生的家人又从鸡窝里找到了这张画,意外获得了高额的收益。

二战后,疗养院被改建为梵高艺术中心,摆满了梵高的画作复制品。院中最著名的是一座方形花园,曾出现在梵高的《阿尔勒疗养院花园》中。在画里,树木、池水都呈现一种冷清色调,但我眼前的花园,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一个终日不停的小喷泉。讲解员告诉我,两个原因形成了这种差异:一是梵高创作这幅画是在1889年4月,春寒料峭;二是当时在医院里,梵高必须穿着沉重的紧身衣,不允许自由出入、擅自聊天,他的画就像心情一样阴郁。

走进医院内部,白色的逼仄楼道上挂满了梵高的作品,其中有一件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幅画名叫《梵高割耳自画像》,画中梵高穿着军绿色大衣,戴着蓝色冬帽,神情恍惚,耳朵上还缠着绷带,与他那些正装笔挺的自画像截然不同。

画的旁边,有一段介绍文字,详细讲述了关于这幅画的疯狂故事。1888年10月,梵高在阿尔勒迎来了自己的贵客——画家高更。高更比梵高大5岁,他们相识于巴黎嘈杂热闹的文化沙龙。正是在梵高的建议下,高更也来到阿尔勒,两人在小黄屋里一起创作。梵高为人内向,但画风自由、热情;高更能说会道,作画时却像温柔的女子,技法细腻。性格互补的两人互相学习切磋,度过了两个月的“蜜月期”,共同完成了《阿尔勒舞厅》等名作。

然而,随着梵高病情的反复,两人的关系也陷入僵局。1888年12月的一天,两人又一次爆发激烈争吵。情绪失控中,梵高割下了左耳,把它装进信封寄给了一位相识的妓女。之后又画了几幅割耳自画像。

这次争吵后,高更就离开了法国南部。

孤独的天才

在阿尔勒,梵高完成了《向日葵》等作品,突破了印象派的老套路。但他真正形成“梵高特色”,却是在25公里以外的圣雷米镇。这是一座宗教氛围浓厚的小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小说《达·芬奇密码》中提到的郇(音同寻)山隐修会(保护耶稣后人的神秘组织)的基地之一;也是在《诸世纪》中准确预言法国大革命、美国崛起等历史事件的伟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家乡。但这座小镇最著名的,还是梵高住过的圣保罗修道院。

我到圣雷米小镇时,已经是中午时分。镇中心的大道两旁种满法国梧桐,旧城巷弄里藏着欧式的传统市集,空气中还带着点薰衣草精油的香味。从镇中心向南走40多分钟,就到了圣保罗修道院,如今已改建为梵高博物馆,里面有一些陈列室,包括梵高住的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老床和一组桌椅,据说,当年梵高割耳的行为吓坏了阿爾勒居民,他们联名上书请求当地政府对他进行隔离,梵高被接到圣保罗修道院,就关在这个房间进行治疗。

房间外拱廊大门的花墙上,悬挂着梵高最著名的作品——《星空》的复制品。在正午的阳光下,我微眯着眼睛,欣赏着这幅名作:深沉的蓝色夜空,火舌般的黑色柏树,漩涡样的星辰,昏黄的月亮,变了形的圣雷米教堂,整幅画透露着一种诡异的美感。这幅画诞生于梵高病情最为反复的一段时间。当时,他孤身一人在修道院里,唯一的资金支持和精神寄托就是弟弟提奥。他几乎每天给弟弟写一封信,信中经常提起自己如何节省,如何不糟蹋兄弟的钱——他太怕失去提奥了。

1889年,提奥向梵高透露了自己即将结婚的消息,这让梵高大受打击,他认为自己很可能会被弟弟抛弃。一方面,他写信向弟弟索取了更多的资金,不时倾诉着自己的孤独;同时,他创作和表达的欲望越发强烈,把思想一股脑地投注在自己的画作上,创作了《星空》《松柏》《圣雷米修道院与教堂》等150多幅作品。这些作品充满悲剧性幻觉,又不乏蓬勃的生命力,同时表现了对“生”的绝望和渴望。

1890年5月,梵高被弟弟接到了巴黎。两个月后,在巴黎北边的一片农田上,37岁的梵高把画架靠在干草堆旁,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900多幅无人问津的画作。世事沧桑难料,不足百年后,1987年《向日葵》以3990万美元售出,这位精神病画家成了世人眼中的旷世奇才。

大概是看了太多梵高的画作,以至于我离开修道院时,面对院外满眼的向日葵,竟觉得它们根本比不上画中的美丽。也许,梵高正是因为得了精神病,才得以看到我们普通人不能看到的美。如此看来,疯狂,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幸运。

上一篇:9_AB岗工作制下一篇:沙龙主持稿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