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推研究生个人陈述

2024-04-14

免推研究生个人陈述(精选3篇)

篇1:免推研究生个人陈述

Hello,Everyone, Good afternoon, It’s my honor to be here and introduce myself to you, My name is Li , come from South west university.由于对知识的热爱,我踏进了大学的校门,又怀着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来到了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Because of the enthusiasm for the new knowledge, I went to the college 3years ago, since then, I have been working hard and try my best to grasp every chance to improve myself to make me better and stronger, not just in the class, but in the life.So, I came to Lanzhou Chemistry and Physics research institute, I hope it would be my new start point here.在大学期间,我学习了思想政治、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公共课程;专业课学习了四大基础化学、高等有机,高分子化学、化工原理等,并学习了化学基础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应用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等实验课程。专业课中,我对有机化学很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特别注重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

During my college, I studied the public curriculums, like Politics, Advanced mathematics, College physics etc.and specialize in the classes of fundamental chemistry,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high polymer chemistry and Chemical principle etc.as the same time, I studied on the curriculums of experiment, such as Chemistry fundamental experiment,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Applied chemistry and instrumental

analysis etc.During that, I am most interested in the organic chemistry, so I spent much more time on that.我在本专业58人中排名第2,具有推免资格,我非常希望来到兰化所深造,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审查通过,谢谢!

So, because of the hardworking, I ranked the 2nd out of 58 of my classmates in the same major, and get qualified to go to the graduate school without taking master entrance examination test.So, I am very thirsty to be a student of Lanzhou chemistry and physics research institute and I hope Everyone of you can give me a chance.Thank you!

篇2:免推研究生个人陈述

关键词:对比修辞,中国社会交际心理,体裁分析,个人陈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近几年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延续,个人陈述作为留学申请材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重要意义愈发明显。然而根据我们的前期观察,中国学生写的个人陈述常常不被外国读者接受,直接导致了申请的失败。除了英语水平低影响了文字表达之外,我们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在写作时习以为常的运用中国式思维进行写作。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到底在哪些方面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者写的个人陈述有所区别?这种中国式写法是不是会引起西方读者的反感?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会运用这样的写法呢?基于上述观察和思考,本文先将个人陈述定义为议论文的一类,运用体裁分析的方法,通过探究中国大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者在对个人陈述的组织结构编排及写作策略方面的不同之处,重在对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的议论文写作方式进行中国社会交际心理的层面上的解释。

二、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中国社会交际心理作为理论框架,具体来说,我们依照Bond (1991)提出的“高语境”交际原则,Hofstede (1980)提出的“尊卑分明”交际原则及Hall (1976)对“情感交际”做出的解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语篇的写作特点进行社会心理层面上的解释。我们将采用体裁分析的方法,运用Bhatia (1993)和Swales (1990)提出的图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模型,对收集到的个人陈述语篇进行分析。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素材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收集到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写的个人陈述9篇(编号为C#1至C#9),西方个人陈述写作工具书中选取的个人陈述9篇(编号为W#1至W#9);第二部分素材为通过小组讨论、采访等方式收集的15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辅导员老师、英语语言学研究生和博士生对该写作方式发表的理解和意见。本文将首先运用体裁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收集到的个人陈述的图式结构,找出两组数据在行文结构和写作策略上的不同之处。接下来,通过整理、归类第二部分素材,我们将总结出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对中国大学生写作中运用中国特色式写法的解释。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的行文结构大体分为三个语步。具体来说,在第一语步中,有8篇文章营造叙事场景,5篇以时间顺序对申请人学业进行描述,6篇则提及对自己未来的选择,用来赢取读者的同情或好感。第二语步中,有3篇写到选择该国家地区的理由,5篇为选择该大学或公司的理由,7篇为个人能力的展示,用以进一步加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在第三语步中,7篇是直接表述申请目的,3篇为间接表述。再来看看西方国家典型的个人陈述行文结构。这部分文章行文大体也分成3个语步。在第一语步中7篇文章声明自己未来职业目标,3篇声明个人能力及符合条件;第二语步中7篇文章总结个人学业成绩,7篇回顾了工作经历,3篇强调了自己的个人品质;有四篇文章在第三语步中重申了自己对未来的决心。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在行文编排和写作策略上存在的不同,我们发现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运用了推理顺序,这与西方典型使用的演绎顺序相反;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采用的“以情感人”的写作手法与西方典型的“以理服人”的方法相对应。以下我们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的个人写作中存在的写作特点。

1. 层层剥笋。

作者把一系列具体的事件描述作为笋页,把最后出现的文章大意或重点作为笋心,像剥笋一样,从叙述中引导读者推理出结论,此为推理顺序。在第一语步中,营造场景的叙述通常与申请主题无关,在第二个语步中,作者叙述自己提出该申请的原因,叙述明确为主题服务。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总结,直接或间接陈述主题,至此,文章终于直述申请这一主题,表明之前陈述说明都是为最后总结做铺垫。

2. 以情感人。

中国式个人陈述中感情色彩十分浓厚。从第一语步的建立同情或好感到第二语步的深化感情,直到最后明示自己的观点,都是一种与读者感情的交流。我们以第一语步中营造场景为例。在采用营造场景为开头方式的8篇文章中,运用的最多的场景就是童年时期,然后记叙对自己人生目标有重大影响的一件事,另外,我们发现在第二语步中中国大学生趋向于使用如“excellent”“superb”“wonderful”“top”等形容词来奉承读者。通过这种赤裸裸的称赞,作者预期目的是打动读者,继而接受自己的申请要求。

五、中国社会交际心理层面上的讨论

由上文得出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写作的两个写作特点,我们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频繁使用这样的写作策略呢?实际上,在对比修辞学领域,前人做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中国人习惯运用绕弯子的写法陈述自己的写作目的。但是在这个领域里的对中国特色写作方法的研究局限在对文本本身的解释,因此大部分研究把此特色归结为受八股文的影响,在文化层面的解释较少。因此本文从中国社会交际心理层面对具有该特色的写作方法进行解释。通过采访及小组讨论得到的对运用中国特色写作方法的社会心理原因,我们首先归纳出中国人习惯让读者揣测文章的写作意图这一心理。Bond (1991)认为,汉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更多的依赖语境,而不是明示。所以我们认为在写作方式上,中国人也习惯性的运用大量铺垫,间接指明意图,让读者去推测其中的含义。其次,很多被访者提到中国人在口头或书面交际中都会“绕弯子”。在这种交际心理的影响下,写作手段也趋向于含蓄,写作意图也是在做了大量铺垫之后,被放在文章结尾。再次,被访人还提到中国人在交际中重情感交流,期待对方的情感反馈。在中国,成功的交际都是基于双方情感交流同步,关系融洽的基础上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解释了中国学生大量运用个人故事和场景回顾作为例证的写作方法。只有通过这种叙述方式,才能让读者最大程度上得到有关作者成长的信息,并赋予足够的感情去体会、欣赏作者所获的成绩。

该研究证实了对比修辞研究对具有文化特色的写作方式的论断,并从个人陈述,这个前人尚未涉及的体裁入手,分析了具有中国和西方特色的个人陈述的行文结构。通过探讨社会心理对二语写作学习的影响,该研究对更清楚了解并解释二语写作中出现的文化问题或体现的文化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0.

[2]Bhatia, 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New York:Longman, 1993.

[3]Bond, M.H.Chinese values and health:a cultural-level exami-nation[J].Psychology and Health, 1991, (5) :137-52.

[4]Gao, G., S.Ting-Toomey, &W.B.Gudykunst.Chinese commu-nication process[A].In M.H.Bond (ed.) ,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C].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Hall, E.T.Beyond Culture[M].New York:Doubleday, 1976.

[6]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Berverly Hill, CA:Sage, 1980.

[7]Kaplan, R.B.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 1966, (16) :38-54.

篇3:从评价意义视角试论个人陈述教学

关键词:个人陈述、评价、立意、写作

H319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是申请西方国家的本科或研究生时,需要提交的一种介绍自我的漫谈体文章。个人陈述在整个申请材料的准备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某些学校,个人陈述甚至已经代替了面试,成为了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内申请出国留学的人数与日俱增,个人文书写作指导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教学领域。本文将从评价意义角度出发,比较个人陈述语篇的价值观与其评价意义的异同,以及在这过程中评价系统如何转换,为相关领域的教学从业者提供一定参考。

一、评价理论概说

评价系统(The Appraisal Systems) 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的词汇—语法框架,主要关注用于协调社会关系的语言资源和态度的表达(Thompson, 2008:F17) 。Thompson认为,评价意义“是所有语篇意义的核心,因此,凡是对语篇的人际功能进行分析都不可忽视它”。

总的来说,评价系统包括三大子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分级系统。态度系统是评价系统的核心。因为个人陈述这一体裁偏重陈述个人的经历和观点,态度系统也是本文分析中主要考察的维度。Martin (2000) 认为,态度系统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情感; (2)判断; (3)鉴赏。而在个人文书的写作过程中,这一评价类型,在中文与外文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关系。

换句话说,评价(appraisal)可以简单地被定义为说话者对事情好坏的看法。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评价标度。通过对评价意义的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的语篇类型有不同的评价标度,以及不同的评价标度所反映的不同的文化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观(张美芳 2002) 。在本文中,它对于我们分析语言应如何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转换,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二、教学案例分析

在个人陈述的教学流程中,大致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立意选择(即初稿草拟,学生通常使用中文进行),二是文书写作(通常是指语篇在中英文之间的转换)。下面就这两个环节作简要阐述。

首先是立意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可选择以下几种类型:

(1)自我介绍。典型问题包括:“你有什么特殊的兴趣或爱好”“你有什么特别的经历”等等。学校可以通过这类自传性的作文,了解学生的人格和生活态度,增强学校对学生分数外的认识。这种类型的个人陈述颇受西方大学青睐,也是个人陈述中较为常见的文本类型。

(2)对学校和专业的认识。学校可以通过这方面的陈述,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是否具有相当的理解。

(3)创意性的作文。包括“学生对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看法”“对某个事件的解决方法”等,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价值观、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上三种类型各有特色,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个人陈述 “立意”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目标院校和专业的需求,来进行选择。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教学

恰当的立意是成功的开始,接下来,教师还需要根据其文章立意,来妥善指导学生从中式的思维模式顺利转化到西式的评价体系中来,提升评审官的阅读体验,才能不失为一篇优秀的个人陈述。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正如Thompson所说,评价意义“处于语法的边缘,大多由词的选择来体现”,探讨评价意义在不同文化体系中转换,我们应通过分析语篇中词与句的选择来实现。因此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词与句,来谈谈在我们进行个人陈述指导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1)汉语立意与英文写作的评价标度一致

简而言之,指导学生创作个人陈述,需要达意,更需传神;在追求措辞顺畅自然的同时,也要尽量保持读者反应类似,做到既符合英文的习惯,又不失立意的精髓。

比如以下这个例子,学生在描述它对古诗词的爱好中,提到了这么一段话:

“伙伴们觉得那种句子组成方式特别别扭,读起来都会让人变得古古板板的,没意思。相反,我却认为那几字之间的韵律特别的吸引人,特别的精彩。”

中国人说话习惯先抑后扬,用负面的评价来进行铺垫,英文则不然。同时,一般说来,个人陈述也应着重说明自己的看法,不宜过多加入别人的观点或判断。在有字数限制的个人陈述中,别人的观点,尤其是负面评价,通常会选择删去。但在我们实际指导中,我们却建议学生用以下的表达方式:

Someone may argue they are awkward and old-fashioned, but I consider the rhythm between lines as something extraordinarily attractive.

在这句话中,基本上忠实地再现了负面评价(即划线部分),选择了与汉语立意一致的评价标度。这是因为,此处通过对比别人对古诗词的负面评价,可以有效突显出作者对古诗词的热爱与执着,彰显他能够独立思考、有个人独到的主张及见解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正是西方文化所欣赏的。所以,汉语立意与英文写作的评价标度是否选择一致,应依据文章的主旨及读者的反应而定。如能体现积极的评价意义,即使与我们惯常的写作手法有所出入,在此种情形下,也大可保留相同的评价标度,起出奇制胜之效。

(2)汉语立意与英文写作的评价标度不一致

有时候,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如果直接转换,会造成西方读者理解上的困难。所以在立意时所出现的某种评价类型,在实际写作中却会处理成其他类型的评价意义。如以下这个例子。在组织语言材料时,学生说到:

“那时我正是小学,在瑟瑟的秋风中坐在小板凳上,把脊梁骨挺得直直的,只为能仔细地将演讲台上的人看清楚,可惜看到的除了乌鸦鸦的人头就是乌鸦鸦的人头。……那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能同那位叔叔一样,看那么多本书,有那么多的深刻的想法,在那么多人的面前滔滔不绝、滔滔不绝。”

搬张小板凳在操场上坐着开会,在乌鸦鸦的一片人头中眺望讲台——这是许多中国人的童年记忆,所以中国读者很容易就可以通过文字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然而西方国家的读者,却大多缺乏小学时“在瑟瑟的秋风中坐在小板凳上”这样的经历,倘若直接写出来,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个人陈述写作的时候,宜将其中的隐含性的评价意义显化,将“小板凳”等容易造成误解且不是非写不可的意象删去,如此一来便容易为西方读者接受了:

Though trembling with cold, I stiffened my neck, stretching my eyes over the ocean of people to see the speaker, while being determined to be as knowledgeable as him.

综上所述,正如某国外院校招生官所言,“Simple is the best.” 在指导学生进行个人陈述写作時,我们应该注意到,紧扣主题、简洁有力、重点突出的文章才是最能打动招生人员的材料。除了找寻合适的立意,审好题以外,更需要我们指导学生斟词酌句,通过个人陈述传达积极的评价意义。

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实际写作中评价资源出现“偏离”的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中英两种语言有各自不同的词汇和句法,对许多概念的反映也不尽相同;如果原文描写的是一个语言区的民族文化等所特有的情景,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只可能是近似的情景。

上一篇:深圳富士康实习报告下一篇:暖作文600字六年级优秀作文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