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快乐五年级作文

2024-05-10

除夕快乐五年级作文(通用16篇)

篇1:除夕快乐五年级作文

除夕夜,爸爸带我和妈妈去爷爷家吃团圆饭。我们包了象征团圆的饺子。饺子出锅后,爷爷先乘上几个放在祖宗牌位前,点上香祭了祭祖,爸爸则忙着在门口点上了喜庆的鞭炮,然后我们就开始吃香喷喷的团圆饺子了。

回到家,我们就早早地打开电视机,有说有笑的等着看春晚。春晚开始了,表演的节目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十分精彩。有宋祖英和席琳.迪翁合唱的《茉莉花》,哪歌声令人陶醉,而后面伴舞的造型真像一朵朵开放的茉莉花一样美丽;而贴小广告这个小品令人看了捧腹大笑;还有《不赖我》这段相声,说的是有一个人做错什么事都要赖在别人头上,都说不赖自己。从这个相声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以后做错什么事不能第一个就赖别人,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早原因。

零点的钟声将要敲响,突然,楼下传来一阵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那响亮的炮声寓意着要把今年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开始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春晚的节目越来越精彩,我吃着香脆的、甜滋滋的糖果,听着窗外阵阵的鞭炮声,和爸爸、妈妈互相祝福着,渡过了这美好、快乐的除夕之夜。

篇2:除夕快乐五年级作文

除夕来了,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家家户户都挂上了鲜红醒目的灯笼,换上新对联,门中央还倒贴着“福”字,十分好看。啊!到处都弥漫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夜幕不知不觉地降临了,吃团圆饭的时候到了,望着桌上丰盛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我垂涎欲滴。有牛肉,代表牛气冲天;有羊肉,代表来年扬眉吐气;有肉丸子,代表来年团团圆圆;还有我最爱吃的鱼肉,代表年年有余……瞧!我们已经行动起来来了,一边吃饭,一边说:“爸爸妈妈发财,请把红包拿来!”说着,他们两个给了我两个鼓鼓的大红包,我高兴地挥舞着“战利品”,一旁的姐姐看了也急了,忙说好话,爸爸妈妈也给了他两个大大的红包。我两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时间过的好快啊!转眼间就到了十二点了,随着新年钟声响起“噼里啪啦”的炮声和“轰隆隆”的烟花声不约而同地响起来了。

我们喜出望外,哇!原来漆黑的夜,现在已近被烟花爆竹照亮得如同白昼一般。忽然,在北边,“嗖”地一声,一条青龙飞上了天;南边也有一只银鼠冒出来了;西边又绽放了一朵睡莲;在东边又张开了一把美丽的红伞,但全在一瞬间无影无踪的消失了,只能看见一颗颗流星掠过天际。

我也手痒了,便叫上全家一起去放炮仗了。爸爸先把一条长长的炮竹点燃,“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声音里满是喜气,全是幸福,尽是吉祥!但又如雷鸣般震耳欲聋。瞧!一个个火花像调皮的孩子,一个个伴着鞭炮声,一下子蹦到这,一下

篇3:除夕快乐五年级作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其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亮而富有童话色彩的画, 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这里充满自由、生命的气息。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课文语言富有孩子气, 充满诗情画意, 读来非常亲切, 适合学生阅读积累。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 理解“蚂蚱、倭瓜、蚌壳、水瓢”等词;积累“圆滚滚、胖乎乎、毛嘟嘟、蓝悠悠”等词语。

2.通过自主阅读, 了解内容, 体会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 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 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预习检查

1.多音字:蚂蚱明晃晃结果子锄头杆在里面转睡醒了似的

2.《祖父的园子》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

(本文篇幅较长, 针对略读课文的要求, 字词教学讲究“略”, 但本文多音字较多, 成了学生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的障碍, 有必要首先扫除这些障碍。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与作者, 自然地为课外拓展阅读埋下了伏笔。)

二、初读课文, 感知自由

让我们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 自由读课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课件出示)

1.自由读。

2.指名读, 谈自己的感受。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词句且言之有理的, 都应该鼓励。

适时小结:刚才大家谈的有的是描写园子的, 有的是描写园子中的生活。 (板书:园子生活)

3.这是个怎样的园子?作者过着怎样的生活? (板书:自由)

(略读课文的课前提示, 既提示了学习要求, 也指明了学习方法, 可以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拐杖。因此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 充分自主地读文, 以实现略读课文教学的最大目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 在实践中掌握读书的方法。)

三、聚焦重点, 感悟自由

第一板块 走近生活

1.作者的生活非常自由, 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

2.学生交流, 随机板书:栽花拔草种菜 (瞎闹) 铲地 (乱钩) 浇菜 (乱闹) 吃追采捉睡觉

3.这样的生活, 作者的心情自然是快乐的。 (板书:快乐) 能把你体会到的自由、快乐读出来吗?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我”的快乐。

4.指名读, 随机指导。

第二板块 走进园子

我的生活是自由的, 园中还有什么是自由的?研读17小节:

1.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自由?动动笔。

2.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愿意爬上房, 就爬上房。

·愿意开一朵花, 就开一朵花。

·愿意接一个瓜, 就接一个瓜。

·愿意长多高, 就长多高。

在反复朗读中 (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赛读) 体会院子里的那份自由和快乐。

3.作者是怎样把自由写出来的?主要用了哪个句式?随机板书:愿意……就……

4.“我”的生活也是自由的, 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我”的自由吗?还可以用哪个句式?随机板书:要……就……, 想……就……

小结:在我们的眼里, 作者的生活是自由、快乐、幸福的, 在作者的笔下, 园里所有的事物都是自由、快乐的。其实这些事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 为什么在作者笔下会那么自由, 那么快乐呢? (体会借物抒情)

(虽说略读课文讲究“简”、“略”, 但对于课文的重点、精彩之处, 仍要引导学生像读精读课文那样细嚼, 在此环节中, 采用质疑提问, 感情朗读, 想象说话等教学方式, 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还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文中的场景和意境, 并把语言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四、回扣课题 拓展延伸

1.课文大多数文字都在写事, 为什么课题强调是“祖父的园子”呢?全班交流:她的自由和快乐来自这个园子, 还来自于慈爱的祖父。因此, 这园子已不是普通的菜园、花园, 而是一个充满爱的乐园。所以, 作者称它为祖父的园子。 (板书:祖父)

2.总结:在这里, 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自由的空间和快乐的心情, 不过, 老师读完萧红的原著《呼兰河传》后, 对这篇文章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著名作家茅盾曾对《呼兰河传》有过这样的赞誉“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的尾声是这样写的: (配乐朗诵)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

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 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

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3.布置作业

阅读《呼兰河传》, 了解萧红, 写写自己的童年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简单地说, 略读课文的教学就是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因此最后一环节进行了适时的拓展阅读。)

篇4:快乐除夕八年级作文

年三十,午饭后,小孩子争着、抢着冲凉。穿新衣、窜大街、走小巷、邀好友,大玩一场,似乎天塌下来也无关紧要;或花上几块钱,买几个自己中意的玩意儿,拿在手里,玩它几天。大人们自然也是洗澡的,于是赶忙儿去祭祖。走进曲园祠堂,来来往往的人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祠堂里,处处焚香爇烛,这里便被香雾笼罩,宛然置身于三岛之仙境,人们不亦乐乎。桌上的贡品形形色色,桌下的人们默默膜拜。

洗完澡,祭完祖。孩子们等着领红包,大人们自然是派红包的。孩子们急得生切,大人们则不慌不忙。孩子们领过红包,便如羽化登仙一般,不甚欢喜。

父亲给我派红包时,是不会轻易给我的。一惯地,总要我道出几句祝福的话语来。

“给,新年学业进步!”

“新年如意,身体健康!”随口而出,才接过红包。

新年最有年味的就数年 夜 饭了,全家人,围坐一起,慢吃畅谈,欢声笑语。我是耐不住性子的,潦潦草草,吃饱便跑,所以爷爷经常对我说:“慢慢吃,别好的没吃就跑了”

“开饭喽”妈妈的一声,便拉开了年 夜 饭的帷幕。

父亲给我们斟了红酒,我们就围桌而坐。其实我们向来没有喝酒的习惯,过年却例外,但不可多喝。

父亲站了起来,举杯示意我们起来干杯。“都起来,为新年干杯”我们直起身子,“干杯!”这才一点一点地喝起来。不一会儿的功夫,便觉得飘飘然,内心澎湃着热血,太阳穴鼓动着旗鼓。

“瞧,脸红得像红枣”

“因为我爱红枣哩”我似乎有点不欢,没有枣儿,年定然是要过的,只是少了以往的年味儿。

“哈哈哈,谁叫你喝这么多的”……

年夜饭便在这起伏跌宕的欢笑声中闭了帷幕。

其尾声是观七彩的烟花,赏年夜的美景。堤岸旁,杨柳边,坌集着人群、就连冬虫也耐不住寂寞,“大开旗鼓”地过起年夜来;杨柳的倩影,也好似仙女舞翩跹,也为这年夜增了色调……

故诗曰:甲午骐骥奔中原,千门万户年夜圆。

篇5:快乐的除夕三年级作文

除夕的早上,我和爷爷一起合作把家里大门前的旧对联撕下来,然后用双面胶粘在新对联的后面,接着把新对联粘在墙上就完成了。当然还要把桔子,蒜苗和红包用红绳绑起来,骑上木梯把它挂在横联上面的钩子上,重点是还要开一盏红色的灯在门外面。最后是要放鞭炮了,先把鞭炮放得离门口远一点,用纸做引子加长鞭炮,然后大声叫“放鞭炮喽!”小心点上火后赶紧捂住耳朵跑回家。

晚上全家人在家里看电视和吃团圆饭。七点时,我们开始吃团圆饭,当我们一起坐在餐桌前,妈妈把菜一个接一个地端上来放好,我们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过饭后,全家人坐在沙发上看春节晚会,里面有小品、戏曲、唱歌等等,这些内容可真丰富。天空中热闹起来了,各种颜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

篇6:快乐除夕三年级作文300字

大家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每年过年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回到自己的老家过年,陪伴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一起热热闹闹的过这个传统的节日,尤其是在除夕的那个晚上,一家人更是要热热闹闹的团聚在一起,聚集在一个桌子上吃着美味可口的团圆饭。

吃完饭以后,有的家庭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有的家庭喜欢一起出去到街上去散散步,又或者是到天台去放烟花,“嗤嗤嗤!”的几声过后,天空中盛开了几朵美丽的鲜花,五彩缤纷的样子看起来非常的美丽。

原来是几个小朋友在天台上放烟花啊!又是伴随着几声清脆的爆裂声,漆黑的天空中顿时变得一片通明了起来,原本黑暗的屋顶,顿时间也被这绚丽的烟花给照耀得清晰可见,就连远远望去的山丘也似乎可以通过肉眼看得出来。随着烟花的盛开,一阵阵欢呼声从我的耳边传开,虽然这烟花的美丽是转瞬即逝的,但是此时此刻的这般美景却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留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

篇7:快乐农妇的日记(五)

插秧机作业效果好

5月20日晴

篇8:五年级除夕作文

早晨,我起了床,只见爷爷提着两个大包回来了,我不禁想:今天肯定是个大工程。和我想的一样,爷爷从包里拿出了各式各样的食物:活蹦乱跳的大鱼、新鲜的肉、嫩绿色的青菜数不胜数。把食物理好后,我们一家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杀鱼。爷爷把大鱼抓起来,在它头上敲了一下,鱼知道爷爷的意图,想要反抗,可它怎能逃过爷爷的神掌,爷爷往地上一扔,鱼晕了过去,爷爷开始刮鱼鳞,挖内脏鱼洗好后,我给了爸爸,爸爸开锅,加油,放入生姜大蒜,我闻到了超香的蒜味后,爸爸就把鱼放进去了,略煎一会,分别倒入酱油少量,黄酒少量,水少量,最后放入一些糖,大火烧一会儿就大功告成啦!

一家人忙活半天,天也黑了,菜也好了,我跟妹妹把菜端上了桌,看着琳琅满目的菜我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耶,开吃啦!妹妹突然高举酒杯,兴高采烈地大声喊到:新年快乐,干杯!全家人都乐开了花。这时,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了两个金灿灿的东西,我和妹妹眼睛都发了光,红包!我欢呼道。后来我们又收到了许多红包,有奶奶的,爸爸的,妈妈的,数着一张张红票票是我最开心的事,因为我的小钱包又可以鼓起来了!吃完年夜饭,自然是我们的烟花大作战了,碰碰,啪啪,唰唰,夹杂着我们的欢笑声,别提多开心了。

篇9:五年级除夕作文

今年的二十九就是三十了,我妈妈说:我其实也弄不明白,就是知道今天过年了,我和爸爸早早的起来把我们买的对联贴上,妈妈还买了对小猴子,我和爸爸一会就贴完了。

到了晚上我们开始吃年夜饭了,我帮妈妈把菜端上来,妈妈炒的`菜太香了,真想用手拿一块尝尝,等大家都到齐了我们才能吃年夜饭,不一会儿,爷爷奶奶他们都到齐了,好丰盛啊!有鱼,有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我夹起一块排骨就先给弟弟吃吧,弟弟冲我咯咯的笑,爸爸说快吃吧,吃完了饭爸爸给你和弟弟放烟花的。弟弟不一会就不吃了,迫不及待的拉着爸爸放烟花的爸爸走到了院子里我和弟弟隔着玻璃看,胆小如鼠的弟弟还得让我抱着他看,放的烟花真漂亮,弟弟乐的在我身上跳啊!放完了烟花,爷爷奶奶也吃饱了,叫我和弟弟去屋里,看到爷爷手里的红包,我说谢谢爷爷,我打开一看,哇!二百元。我真开心啊!弟弟不知道打开只是拿着红包跳。爷爷说:钱不能乱花,给你买学习用品的,我说:知道了爷爷。

过大年真好啊!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还有压岁钱,一家人可以团圆,过年真幸福啊!

篇10:五年级除夕作文

一进去,就看见五彩缤纷的气球,一下子就把情绪带动起来了,感觉很有精神,连坐都坐得笔直的,像大松树一样。要知道,平时我参加这种节目,从来都是心不在焉,架着个二郎腿,感觉无聊得要死,可这次却完全不一样。

演出开始了,台上的小主持人化了妆,美丽极了,我都忍不住拿照相机拍了又拍。第一个表演就很精彩,是现在的流行歌曲江南Style,获得了全场的掌声。每表演三四个节目,就可以玩游戏,我们玩得满头大汗,现场气氛可热闹了。

轮到表弟表演了,他的第一个节目是《开汽车》,而且是用英语表演的哦!我就觉得表弟的英语水平真不错,我都要向他学习了。第二个节目是和舅舅一起表演字母操,表弟声音响亮,动作卖力,摄像机叔叔追着他拍了又拍,我也使劲为他们鼓掌加油!

其他节目我就不多说了,再说说最后一个节目吧。这个节目是教师表演的,有四个唐伯虎,其中一个穿着红衣服,有个仆人问他:“你有钱吗?”他拼命从宽大的袖子中找出一分钱,“去,就一分钱还想泡妞,我们家公主可是贵族人士,连我这关都通不过,还想过公主这关,想都别想!”看着仆人那神气劲和唐伯虎那无奈样,我们都笑个不停。

篇11:除夕快乐五年级作文

一、低门槛启蒙“写话”

为了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课标》把低年段的习作教学定位于写话教学,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打通了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表达之路,鲜明地倡导写话要以兴趣为首,表达自然的童心童趣,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是否会写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刚入学的孩子从中得到乐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这样的习惯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方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随时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

在叶老的话里不难揣摩出,这其实就是教孩子们搜集作文的素材。我班上有60个孩子,从孩子们一年级上学期学完拼音,我开始要求他们每天写一句话。而涂鸦、画画是儿童表现生活中的手段,对自己幼稚可爱的画,他们也总有说不完的话来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达对生活中美的朦胧憧憬。一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我们并不指望他们能写出什么,只想激发他们对“画画写话”的兴趣。我们先创设情境,诱发他们潜在的欲望。第一次创作,让孩子画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写上最想说的话,一句两句都行,用水彩笔直接写在画面上,不讲究任何格式,随心所欲地去创作,由“画”生“话”,一举两得。孩子们尽情地画呀、写呀,激动得跑来跑去,互相交流。

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上,内容丰富极了:有的画了几座漂亮的小房子,还加上白云、小鸟、小树等,写上“我xi欢画fang子,我画的fang子很piao亮,我很开心。”有个小女孩画了一只四不像小猫,还画了数不清的雨点儿,写上:“下雨了,小猫gan快pao回家呀!”……

作品幼稚可爱,画面色彩鲜艳,虽然只写了一两句话,而且是半拼音半文字,版面的安排也很随意,但在孩子的眼里,自己的作品是最美丽的,毕竟他们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发现和感受。

在《课标》的评价理念引导下,我们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思想去欣赏、呵护、指点儿童的作品。孩子天生具有与别人分享想法和感情的愿望,他们认识到语言文字的交际作用后,就爱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同伴听,并根据伙伴的需求修改充实自己的文字。为了使作品更美,他们也会下意识地养成认真绘画写字的好习惯。字写错了,就在错字上画各种各样的水果、小动物等漂亮图案来掩盖。孩子独创的语言符号,或许与成人的想法截然不同,但却使作品平添了一分独特的可爱与灵动。孩子们在自由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课标》中要求的“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的良好习惯。

二、开始教孩子“找米”

“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来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画画写话取之不尽的天然源泉,如:晨间有趣的游戏、教室里的植物角、同学的悄悄话、可爱的老师同学、四季优美的校园风景……生动活泼的语文教材是画画写话拓展的课程资源,如:学了季节专题的韵文式识字课文,引导孩子收集课内外描写季节的美词、美句、美文和古诗,并配上插图,写下自己收集时的快乐故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画话作品。这些都在孩子们的眼中,在他们的心里,只要有兴趣,什么都能入情入画。

我把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举办的“春天的画话作品展示会”进行了对比,我们发现一年级孩子们的作品字里行间满是稚气。有一幅,画着校园里的一棵小树,树干上缠满稻草绳。虽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可小树却仍没发芽,好像快要枯死了。在画面上写着:“小树小树,你真可lian,你chuan了这么多的衣fu, zen么多还dong死了?我xi wang你快快长出叶子……”干枯的小树干上还画了许多片绿色的树叶。文字的表达虽稚拙但真实可爱,流露出孩子对小树生命的怜惜与期盼,闪烁着人性人情的火花。到二年级孩子们的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空间组合、版面安排等都大有提高,文字也渐渐从口头语言转为平时积累的书面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和心中的所思所想,孩子们会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述初春的小草;观察、感受、表现和想象能力也更强了,会用全身感觉器官投入画话,他们会蹲下身去舔花瓣上露珠的味道,趴在地上亲吻小草的清香,拥抱扑面而来的春风,闭上眼睛用心和植物对话,用耳朵倾听大树的心跳,伸出小手去试试春水的温度……

在写话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写话渐渐成了孩子表达生活必需的手段,他们不但能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实话实说,还大胆地放飞想象,画话作品也显得更有创新的灵气。

三、轮流日记,初步尝试写作

在大部分孩子们真的开始能“我手写我心”时,我想起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我开始试着迈出第二步,轮流日记。

我们班一共有60人,分成12组,他们自由组合,一个小组共用一本日记本,小组中的成员自己协商确定,各自在一周中的哪一天写日记,日记本在小组中传递,一周为一个轮流周期,每一位组员在完成自己日记的同时,都可以阅读其他组员的日记。

我要求每个小组为它取一个富有诗意、含义深刻的名字,同时,为日记本设计精美的扉页,还可以写上自己小组成员都喜欢的名言。学生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出乎我的意料:小组命名别具一格,扉页设计精彩而富有个性。“活泼小队”的扉页上展示着一群翩翩起舞的小女生,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群开朗、活泼的自信女生组合。“七彩阳光小队”的扉页上展示着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几个阳光男孩在高声歌唱,名言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一猜便知道是我们几个调皮、聪慧、信心十足的男生组合。“小不点儿小队”的扉页上展示着几只充满童趣的小动物在自由地玩耍。名言是:别看我们人小,但志气高。不用问,这几个队员是我们班的小个子……这些在扉页上展示出来的精心设计,都凝聚着每个队员的智慧和心血,他们将小组视为一个团结的整体,努力展示自己小组的优点。

“轮流日记”的内容可以是对老师、同学说心里话,对班级、学校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是对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提出好的方案、措施,对影响班级的不良行为进行批判;可以是学校、班级里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是提议大家向某同学学习的内容等等,只要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笔端写出来。

每天,日记本在学生中传递,智慧的火花、合作的激情也由此传递。

我逐步优化“轮流日记”的训练过程:起始阶段,十分重视日记的批改讲评。每天收上来的日记,我都认认真真地修改点评,一周对全班的“轮流日记”作一次评比,并挑选最优秀的日记,在班上当众朗读,从而收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效果。随着学生作文欣赏水平的提高,修改能力的增强,我要求学生在写日记前先认真阅读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写上简短的评语或感想。

“轮流日记”这一妙趣横生的习作训练形式,使学生欲罢不能。首先它极具挑战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其次是每位学生一周轮到一次,负担并不重,一旦坚持,收获颇丰;另外,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间相互合作,学习借鉴,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了责任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我班学生自从写了“轮流日记”以后,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学生的作文思路拓宽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也主动了。

在两年的课题研究中,作文是一个难点,有了我从低年级起写“一句话”的良好的开端,循序渐进地写话设计,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当中,局限于枯燥的字词练习当中了,将来的写作对他们来说,我想应该不会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摘要:纵观当前学生习作的现状, 我们不难看出存在着这样的共性问题:空话、套话、假话连篇, 内容雷同, 千人一面, 缺乏独特的思想和个性感受。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尝试, 激发童心, 让孩子快乐写作文。

篇12:快乐的除夕三年级作文400字

关于除夕还有一个传奇故事:相传古代的时候有一怪兽叫“夕”,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就出来危害百姓,百姓只好请天兵天将来赶走“夕”。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夕”终于除掉了。为了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每逢农历腊月三十晚上就叫做“除夕”,天亮后叫做“年”。听了我讲的故事,你们知道了除夕是怎么来的吗?

吃年夜饭是除夕必不可少的一个习俗。这天人们都充分做好了辞旧迎新的一切准备工作。吃年夜饭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事情,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仍至要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让囚犯享受吃团圆饭的快乐。由此可见吃团圆饭对古代人来说也是何等重要的习俗之一。

除夕夜的晚上,到了10点钟,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大表姐、小表姐,爸爸妈妈和我坐在一起吃饺子。一边吃,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11点,我们出发去拜佛,爸爸、舅舅留在家里放烟花,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新年快乐!”各家各户都在同一时间放烟花,拜完佛回到家已是深夜了。

篇13:快乐的除夕三年级作文400字

大街小巷热闹非凡,高高挂起的灯笼和中国结,它们激动得笑红了脸。千家万户贴春联、贴窗花。春联像门神一样守在门外,保护着全家人。人们在超市里抢购年货,到处飘着浓浓的年味。除夕今天真美好呀!

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最幸福的时候还是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和家人吃年夜饭。妈妈做了一大桌家人们爱吃的菜肴,有小鸡炖蘑菇、油焖大虾、清蒸鲈鱼各种各样,应有尽有,而且每人都有一盘肉馅饺子,象征着家人团团圆圆过除夕。年夜饭后就要给奶奶拜年,祝福奶奶健康快乐。奶奶会给我压岁钱,她说:“给孩子发压岁钱是为了赶走传说中的祟”。

此时,门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原来这些鞭炮声在催促我们下去放鞭炮,有的玩摔炮、有的玩火柴炮、有的玩花炮,胆子大的孩子拿着一根树枝,上面绑着一串火炮,真得好热闹呀!

篇14:五年级叙事作文:除夕

昨天是除夕,有很多客人来我们家吃年夜饭。

吃过午饭,爸爸妈妈已经开始忙碌了,只见他们一会儿买菜,一会儿切菜,一会儿搬桌子,一会儿拿椅子,忙得不可开交。而我也没闲着,一会儿给客人拿拖鞋,一会儿拿出水果瓜子给客人品尝······终于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大家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吃着我爸爸烧的红烧鲫鱼、黄鳝、八宝饭、芹菜、茄子、野山鸡肉,还有最重要的西施豆腐。吃完了年夜饭,我和妈妈还有姨娘全家要在十一点钟时准时到达滴水岩的寺庙,当我们拜好菩萨,下山回家时,已经十二点多了,到了家,妈妈烧了一点年糕,我们在电脑上看着每个人在除夕都要看的节目——春节联欢晚会,才看了一会儿,我就忍不住想睡觉了,我们只好洗一洗就倒又香又软的棉被里睡了。

今天晚上,我又在网上找到昨天没看完的春节联欢晚会,还真好看呢!

篇15:浅谈快乐体育和足球五步教学

“快乐体育”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风行各国, 尤以日本为盛。长期以来, 日本学校体育受传统的传习式体育教学的束缚, 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内容、活动模式、练习顺序等做出安排并给予指导。这种传统的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增强学生的体质, 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 由于受教学模式的局限, 学生缺乏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运动的主动性。

二、“快乐体育”思想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足球队前主教练米卢倡导的“快乐足球”, 开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 中国足球队在2001年以优异的战绩打进世界杯后, “快乐足球”被重新认识了。当人们翻开米卢的教案, 回顾米卢的训练手段, 发现了一条清晰的主线———快乐。不管是比赛中用人布阵, 还是训练前后的准备和整理, 快乐贯穿始终。米卢的“快乐足球”为国内的足球教学训练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三、足球五步教学探讨

第一步:布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每节课的结束部分, 笔者除对整堂体育课进行讲评外, 还布置了体育作业, 包括一部分身体素质训练, 一部分是下节课上课的内容,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未上课之前有心理准备。

第二步:学生自学

自学方法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一向所倡导的。毛泽东曾经指出:“欲图体育之有效, 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的自觉不可”。现在每位师生手中均有体育课本, 于是笔者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 布置作业, 安排自学内容。

第三步:尝试练习

尝试练习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学习过程。学生在上课时, 由笔者统一安排进行脚背内侧踢球尝试练习 (二人一组) , 通过尝试练习, 学生的眼、耳、身手等各种机能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尝试练习, 笔者一边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 一边给予学生指导、咨询, 另外, 还强调学生让大胆练习、敢于探索, 勇于发现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步: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8分钟左右, 集中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的回顾, 同时笔者在学生的讨论中会做到“四多”: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多点拨。

第五步: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

篇16:除夕快乐五年级作文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一度的除夕到来了。

早晨,我们全家开着车,带着6种炮竹到奶奶家过除夕,到家之后,我就开始盼着炮竹的响起,终于到晚上了,吃完饺子,爷爷去点火,爸爸点炮竹,场面很热闹,最有趣的是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晚饭吃的都是饺子和做着同样的事情,那声音“砰砰”震耳欲聋,热闹的除夕之夜开始了,一会儿,就放起了烟花炮竹,天空中,闪耀的烟花像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在空中开放了,响亮的炮竹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红红的地毯给大地妈妈带来了温暖和开心。放完之后,最让我高兴地事情来临了,那就是奶奶要给我压岁钱了,拿到压岁钱,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除夕之夜,我希望,下一年会比这一年的除夕之夜更热闹。

上一篇:电气检修管理制度下一篇:隐患排查制度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