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司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2024-05-22

物流公司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精选14篇)

篇1:物流公司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第一节:持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规定

第一条 及时宣传贯彻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和公司总部、单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决定、决议和指示,强化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驾驶员和其它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全面提高公司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层层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

第二条 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活动是切实强化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宣传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途径,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主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公司总部所属分公司、各部门和从业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

公司总部每年应组织安全管理干部和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宣传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公司总部安全生产规章,以及新科技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规程,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各分公司必须按国家《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组织驾驶人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学习经营活动,提高驾驶人的综合素质及操作技能。

第三条 安全教育学习活动遵循“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认真开展落实,并将组织安全教育学习活动的相关痕迹资料,规范整理存档和按要求上报。

第四条公司总部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要结合国家“五整顿、三加强”的要求,强化公司安全管理队伍素质建设,每年必须组织一次所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集中教育学习活动,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和公司总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学习安全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要求。

第五条 各分公司第一责任人必须坚持每月组织一次有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营运驾驶员参加的安全教育学习活动,宣传国家、公司总部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政策;宣传贯彻落实适时更新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和要求,从思想上筑牢一线生产经营者的安全文化意识。

第六条分公司分管安全的副职必须积极组织、参加营运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学习活动,及时宣传各级有关部门和本单位应贯彻落实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每月不低于二次。

第七条分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必须坚持组织好营运客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学习活动,及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和单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学习有关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常识,分析、总结典型事故案例、技能训练、应急处置常识等,对营运驾驶员进行警示教育;尤其要重点抓好新招聘驾驶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做到重敲警钟,常抓不懈。每次学习时间不低于1小时。

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积极配合、支持、参与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组织的安全教育学习活动,并加强自身学习,熟练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八条 各汽车客运站负责人必须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客运站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学习活动,及时宣传各级有关部门和本单位应贯彻落实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决定、决议和指示,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了解掌握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并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组织贯彻落实,更好促进客运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客运站各从业人员要积极配合、支持、参与客运站负责人组织的安全教育学习活动;并加强自身学习,熟练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二节:职工群众安全意识培训教育规定

第九条 职工安全三级教育制度

一、单位新聘用的员工开展三级(公司总部、单位、班组)安全教育的教育内容。

(一)公司总部教育

1、学习国家劳动保护方面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2、学习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纪律,以及相关工作场所、环节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掌握“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4、学习遵章守纪,反对违章指挥,反对违章操作、反对违反劳动纪律。

5、开展警示教育。

(二)本单位教育

1、介绍本单位的基本情况。

2、学习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3、在本单位工作应当注意的主要事项。

(三)班级教育

1、学习操作规程。

2、劳动纪律。

3、作业现场注意事项,设施设备的使用。

4、危险源的识别报告。

二、转岗人员的安全教育制度。凡转岗人员由接收单位安全技术和应急部门组织岗前教育培训。

三、教育培训应当做好培训记录。第十条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重点 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要突出六个重点:

1是突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强化全民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

2是突出安全生产典型的宣传,认真总结推广各级部门、分公司在严格执法、综合监管、专项整治、强化“一岗双责”、推进创新等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引导和带动作用。

3是突出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春运”、“安全生产月”、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单位”、企业安全管理达标等活功,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4是突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披露各种重大不大安全行为,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和责任追究情况的跟踪报道,营造打击非法生产、经营活动的声势。

5是突出安全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关心人、爱护人为基本出发点,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为重点,鼓励、引导和支持各部门传播安全文化,进行安全文化创作,营造安全文化环境,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教育。

6是强化对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安全常识培训,努力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的工作要求

(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分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

(二)分公司要根据自身实际,认真制订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

(三)分公司要严格按照宣传教育培训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宣传工作要求实效,培训工作要确保时间和质量。

第三节:驾驶员安全意识培训教育规定

第十二条 客运驾驶人岗前培训制度

一、培训内容

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告之知识;安全行车知识、操作规程;企业有关安全运营管理的规定;应急处置知识、救护知识;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运价政策、节能减排知识。

二、客运驾驶人岗前理论培训不少于24学时;实际驾驶操作不少于30学时。

三、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理论和技能考核的分数都在90分以上),才准予进入。

第十三条分公司营运车辆驾驶员必须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安全教育学习活动,每月不低于二次,每次学习不得少于2小时,并要写出心得体会。

第十四条 分公司凡持有《公司总部营运车辆准驾证》的驾驶员,因工作需要转入其它二级生产经营单位驾驶营运车辆的,接收单位必须对其进行上岗前安全学习和教育后,方准驾驶本单位营运车辆。

第十五条 凡持有《公司总部非营运车辆准驾证》的驾驶员,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规范行车行为,确保安全。

第十六条 发车前的安全提示教育:各客运站要根据当前安全工作实际和气候、道路条件等情况,每天在车辆报班前对当班驾驶员进行问询、告知、安全提示和警示教育,督促驾驶人做好车辆日常维护和检查,防止驾驶人酒后、带病或带不良情绪上岗,并将教育痕迹资料存档备查。

篇2:物流公司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1、目的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员工、外来人员(包括新聘用的员工、工作调动入职的员工、实习人员,以及其它外来人员)。

3、管理部门

主管部门:安全管理科。

4、内容

三级安全教育

4.1.1新员工(含实习和临时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三级安全教育包括第一级:公司级安全教育,第二级:部门(或科室)级安全教育,第三级:班组级安全教育。

4.1.2公司级安全教育由安全管理科负责。讲解相关国家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和相关政策,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公司概况、生产特点和安全生产形势,厂区布局,通用安全技术基本知识以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4.1.3部门(或科室)级安全教育。在新员工分到各部门(或科室)后,由部门或科的负责人安排进行。教育内容包括本部门(或科室)的规章制度,本部门生产特点、工作流程、主要设备的性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知识。

4.1.4班组级安全教育。在员工分到各班组后由班组负责人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岗位的生产特点,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操作规程,所使用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性能、特点及安全装置、防护设施性能、作用和维护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项等,事故案例及其预防,应急处理和措施,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等。

调岗、复工安全教育培训

4.2.1凡工伤休息五个工作日以上及各种假期三个月以上的操作工,要进行复工教育。复工教育的内容与三级教育中的第二或第三级教育相同。

4.2.2转岗(变换工种)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生产教育学习,内容与三级教育中的第二或第三级教育相同。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4.3.1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

4.3.2特殊工种由市公安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主管单位或国家指定的其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培训、考核、发证,(时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操作者必须持有效证件方可上岗操作。

经常性安全教育

4.4.1班前会上说明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注意事项;

4.4.2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检查,进行安全装置的维护;

4.4.3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4.4.4发生安全事故后召开现场会议,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其教训,确认事故责任者,制订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总结发生事故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4.4.5组织安全技术交流,观看展览、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等,经常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

4.5.1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由项目负责单位和项目所在部门负

责,安全管理科进行监督。

4.5.2进入公司参观、学习、检查等人员的安全教育,由接待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入厂安全注意事项教育,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有专人陪同,以保证安全。

安全培训

4.6.1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安委办主任的安全培训

参加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举办的有关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管理任职资格证》。(初次安全培训不少于32h,每年再培训不少于12h)

4.6.2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

参加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举办的培训班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初次安全培训不少于32h,每年再培训不少于12h)

4.6.3企业其他管理负责人(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安全培训

参加企业安技部门和卫生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或参加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举办的相关培训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

4.6.4企业班组长、车间安全员或生产骨干的安全培训

参加企业安技部门和卫生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或参加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举办的相关培训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

5、本规则由经理室签名确认后,予以公布实施。

END

篇3:物流公司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一、“土木工程概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 对教师宏观知识面的要求

“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涵盖的工程类别很多, 诸如房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飞机场工程、水利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勘察和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等等, 自然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非常宽广的知识面, 比如教师除了应该从宏观上懂得各类工程的技术特点, 还应该懂得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的, 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 具有初步的工程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新生入学以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即把学生引进土木工程领域的大门里, 使学生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 在尚未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就使学生建立土木工程的专业荣誉感, 并初步尝试今后有关课程的学习方法。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和土木工程所涉及的科学技术,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

作为一种科普性的概论课程, 在大土木这个学科领域中所发挥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只是一方面, 一个全面发展的教师还应懂得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土木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与现代土木工程科学技术的关系。教师还应该明确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与相关专业技术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的创造性与学的主动性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教师还应该学会处理和学会把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关系、知识能力与技能素质的关系、严谨求实的态度与灵活运用的关系以及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2. 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

通过学习, 我进一步体会到做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应该具有的五个基本素质, 概括地说就是: (1) 本学科的基本素质; (2) 相关学科的基本素质; (3) 教育理论的基本素质; (4) 科技人文的基本素质; (5) 教学方法的基本素质。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 一个称职的高校教师应当掌握的五种方法是: (1) 科研与教学统一的方法; (2) 学科与工程结合的方法; (3) 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 (4) 科技与人文交叉的方法; (5) 一专与多能兼顾的方法。教学是教师的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搞好课堂教学的两个留 (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 把学的主动性留给学生) 是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关系的指导思想。以上所述教师的基本素质不是空洞的罗列, 课程教学的效果还与教学管理机制紧密相关。比如:“土木工程概论”的理论课讲授最好是与学生的认识实习结合起来, 宏观的概论讲解最好是与工程技术的专题讲座结合起来, 纯理论的文字图片最好是与周围的工程实物结合起来, 单调的工程建造技术最好是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对象的一种积极态度和特殊的认识倾向, 这种倾向是在一种好奇心驱动下积极探求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 往往有一种喜欢、愉快和满意的情感体验。兴趣可以使学习的注意力集中, 思想活跃, 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学习兴趣无疑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 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1】教师在讲课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除了诙谐的语言、风趣的语句以外, 在讲课时引入著名的工程案例或近期影响较大的工程事故帮助学生了解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学会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比如:通过展开对比萨斜塔现象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陷导致塔体不断倾斜) 、杭州地铁施工时发生的塌陷事故 (私自修改地铁路线, 导致沉陷的发生) 、上海一商住楼的突然倒塌的事故 (施工方法不当导致) 等工程案例的讨论, 加深学生对地基沉陷及其造成后果严重性的认识。在讲解抗震章节的内容时, 可通过回顾“5·12”汶川大地震, 让学生通过惨烈的教训真正意识到抗震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在讲解高层建筑章节时, 可以结合2010年上海高层大火工程案例让学生意识高层建筑防火的重要性, 进而增强其严谨的工程观念。

本次学习除了叶志明老师、姚文娟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外, 还有范钦珊老师、蔡克勇老师、龚绍文老师、卢德馨老师、赵洪老师等所作的长篇讲座【3】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难忘的印象, 这些老教师的示范使我受到的教育主要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思维方式方面, 他们超高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许多充满哲理的话语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 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二、教师职业与能力的内涵

通过本次学习, 我更加认识到“教师发展在线”网络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教师的能力。教师的能力主要反映教师如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一种技能, 教师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培养人才的效率来体现。以下浅谈我对教师职业和能力的理解。

1. 教师的职业信念

教师属于社会知识群体中的一个部分, 应具备以天下为己任的自信, 应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教师这个职业不从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集团, 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 乃是因为他们恪守着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信念, 自觉地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的职责, 肩负着期望人类进步的道义。教师首先是职业的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 但他们关怀社会, 关心人类的发展和命运的境界与愿望又超出了其职业的界限。教师以寻求真理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把知识和真理作为唯一的权威体系, 除此之外不屈从任何其它的权威。因而, 教师经常是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工作和人生。

2. 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人生价值观

现代高等教育不能像应试教育那样以某种短期的功利性作为自身的目标, 而要将着眼点放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和合格的社会公民上。作为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者, 新一代接班人的培养者, 各种社会人才的造就者, 教师在人类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而在这种以造就人才为目的的复杂劳动中, 仅仅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能力还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人生价值观, 离开了这一点, 即使他本领再大, 能力再强, 也无法在这一职业中取得应有的成效。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不同, 教师的劳动量通常很难用有形的价值形态表现出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力图通过教育来影响学生, 将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也就是说, 教师的工作是要把一个自然人塑造成一个能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的社会人。也正因为如此, 这就要求教师的能力具有异常的复杂性、丰富性和超越性。

3. 教师的劳动

教师的劳动可以分为两个彼此密切相关的部分, 其一是教师的职业化行为, 这包括课堂上的讲授, 课下的备课、辅导、批改作业以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等等;其二是教师对自我发展的不断努力, 这包括自觉地在道德风尚、职业态度方面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把握。尤其在信息化的当今时代, 教师要马不停蹄的不断学习, 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以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善于学习、善于进取不由自主地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正像叶志明老师所说的: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拥有一缸水, 而且这一缸水还必须是活水。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繁忙的脑力劳动同时也伴随着体力劳动。在这样一种繁忙和复杂的劳动过程中, 存在着无数无法加以量化的因素, 因而也使得社会常常无法以一种有形的货币价值形式来对教师所支付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出充分而合理的估价。可以说, 任何一名优秀的或者是合格的教师, 他的劳动付出和由这种劳动所取得的劳动报酬永远是无法相等的。人们形容教师“吃进的是草而挤出来的是奶”就形象地表明了这种支出与获得之间的不对等性。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即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主观态度, 这种主观态度是影响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同样是完成一节课的讲授任务, 认真与否, 投入了多少精力去准备, 投入了多少精力去讲授, 这其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像这种带有强烈自觉性和主观色彩的行为, 就更加无法给出一个量化的衡量指标。

4. 教师的创新教育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事求是地说,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和踏实的学习态度, 但应该看到有少数学生对课程学习处于迷茫状态, 中小学应试教育习惯性的学习方法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僵化, 思维不够活跃, 学习方法不够灵活, 对职业、对未来缺乏了解, 甚至个别学生在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下, 急功近利, 缺乏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教师作为教育者, 如何发挥教育作用是教育效果的根本所在。教师有责任将创新思维渗透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育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始, 创新意识启源于人的正常的思维方式, 是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而培养出来的。创新意识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见解和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 使人们的认识有一个飞跃。因此, 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发动机, 是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比如说, 提问是启迪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它是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 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可以使人们看问题能由表及里, 由下到上, 由现象到本质, 由已知推及未知, 使思维活动发生质的飞跃。丰富的想象力能“撞击”出新的“火花”。因此,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有意识地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这是教师能力的又一种体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认为: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 肩负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工程建设人才的重任.为了能圆满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 实现教育事业的培养目标, 就必须将自身职业行为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为了使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应该认识到:古往今来, 无数伟大的人物, 从孔夫子到鲁迅, 从鲁班到詹天佑, 无不是在从事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和从事工程实践的活动中, 经过艰辛的劳动才达到了很高的学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因此, 只有把献身于教育事业作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 才能为忠诚于教育事业的高尚道德情操, 打下深厚的思想感情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韬.在情趣中实践教与学的真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112-113

[2]郑元勋, 蔡迎春.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12.62-65

篇4:各大公司需投资教育和培训

“Just as the shift from agrarian to industrial economies required specific new skills in the world of work, the on-going shift from industrial to information-based knowledge economies is also changing the ways we live, work and learn,” said Salazar-Xirinachs during a speech at the “Global Trade and Development Week 2014” in Kuala Lumpur.

He referred to the “21 Century Skills” that involve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working, new global vision as well as new tools for working based on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The ILO official highlighted key challenges, such as the skills mismatch which partly results from the inability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to adapt to these new realities.

“Addressing these disconnects is a matter of public policy, but not exclusively. It is also very much a matter of private sector engagement and responsibility,” he said.

Companies should not wait at the end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ipeline for graduates with the right skills or look for new talents abroad, but should take a broader view of their workforce needs

They should buil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engage pro-actively wit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viders in order to align education with the skills needed for employment and make efforts to combine form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ith on the job apprenticeship opportunities

The ILO official gave the example of the Godrej Group in India, a conglomerate which set a goal of training one million urban and rural youth in employable skills by 2020. Two-thirds of graduates found jobs in consumer goods and agriculture-related subsidiaries.

The Age of Responsibility

Salazar-Xirinachs underlined a set of ILO polici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focusing on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skills anticipation.

He mentioned the Skills for Trade and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STED, a tool designed to provide strategic guidance to support growth and jobs in sectors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increase exports, to contribute to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and to integration into Global Value Chains.

He mentioned the fact the ILO had le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G20 Skills Strategy in 2010 for strong, sustained and balanced growth.

Finally, the ILO official insisted on the need to further develop apprenticeships which is “the closest thing to a magic bullet” when addressing youth unemployment, 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 and skills mismatch.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mpanies to invest in skills and talent and engaging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innovative way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21st Century workforces is but one example of a much broader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agenda,” he concluded, referring to “the Age of Responsibility”.

http://www.ilo.org/global/about-the-ilo/media-centre/press-releases/WCMS_240096/lang--en/index.htm

国际劳工组织(ILO)负责政策事务的副总干事乔斯日前表示,随着工业经济向以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经济转型,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劳动者掌握新的技能。国际劳工组织官员强调,当前主要挑战是技能与岗位不匹配,从而导致培训和教育体系无法适应新的实际需求。各大公司不能坐等专业技能对口的毕业生前来应聘,或到海外招聘新型人才,而应以更开阔的视角审视劳动者的需求。公司应寻求合作,积极与教育培训机构协调,使教育与求职所需技能相匹配,将正规教育培训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已制定相关政策,注重学校向职场的过渡,注重职业培训机构与技能预期的现代化。

篇5: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一.公司总经理与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证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对新员工进行教育,其内容包括:国家和上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对企业经营发展的意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解释,有针对性的讲解历年事故案例。

三.对常发生小事故的驾驶员飞历年有事故记载的驾驶员、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员实行重点教育。

四.对调换车型的驾驶员要对其进行车辆技术性能、安全驾驶操作要领飞特殊注意事项及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五.根据安全生产情况的需要可随时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技术技能学习。

六.传达上级安全生产指示、指令,总结安全生产经验教训,强调布置安全生产特殊事项。

七.根据生产经营任务变化、季节变换、以及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出现时,要适时地进行针对性教育。

篇6: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一、公司全体从业人员均为培训教育学习的对象,均应无条件自觉地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教育培训课程。

二、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为:

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水路、道路运输常识和现场急救知识;消防救生培训、油(化)品的理化性质培训;水路、道路交通事故安例分析等。

三、公司的培训教育工作每季度举行一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

四、培训教育工作的形式应形象生动,内容应丰富多彩,也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请执法人员(海事、公安、消防、交警和其它法律工作者)上课,到事故案发地(也可以音像制品代替)直击现场等。主持学习的管理人员,必须有内容、有形式、有记录、有签字,严防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或代签字。

五、授课人课前要认真准备讲义和教材,保证授课质量,达到良好的培训教育效果。

六、因故不能参加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的人员,要及时向办公室递交请假条;对无故不参加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的员工要进行批评。

篇7:驾驶员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根据市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管理营运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会议学习制度:

1.组织从业人员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的各种安全培训,制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学习考核计划。

2.每月组织两次以上安全教育培训、业务学习,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精神,落实安全工作任务,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3.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召开,参加的人员为公司驾驶员、押运员及有关人员。

4.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及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以及道路危险货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2)公司概况、行业特点、操作规程,安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应急预案等各种管理制度;

(3)道路危险货物分类、特性、危害性、包装、标志标识、应急措施等知识;

(4)本公司危险货物运输的特性及其安全注意事项,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预防事故的一般知识以及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知识;运输、装卸作业实践等。

5.驾驶员每月参加安全学习不得少于2次。参加人员必须按时到会,特殊情况下不能按时参会的需向公司领导请假,3日内自觉到公司把学习内容补上。无故不参加安全学习超过三天以上不补课学习的从业人员,第一次扣风险押金50元,2次或2次以上不参加学习的,停车1天集中学习或取消公司驾驶员资格。

6.缺席人员由公司采取发放学习资料,单独召集进行学习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补课,学习内容不变;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到位,确保培训教育面达100%。

篇8:物流公司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强 (图1) 莅临培训, 为昆明公交集团的全体参培人员上了一堂题目为《通过我们的一路风尘点亮城市的万家灯火》的党课。李强在党课中紧扣“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用党章和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 用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的内容, 结合昆明公交集团在改革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做了要求。

昆明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苗献军 (图2) 为全体参培人员作了主题为《悟深悟透“两学一做”活学活用引导实践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企业改革创新发展驱动力》的讲话。苗献军在讲话中从学党章党规, 强制度严管理, 全力打造现代化企业;学系列讲话, 识大势明方向, 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做合格党员, 强素质提精神, 努力争做称职干部等三个方面向参培人员进行讲解, 强调要落实到企业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上来。要立足本职工作、抓好学习教育, 与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 与完善基础管理体系、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健康发展结合起来。要通过教育引导党员员工在生产、工作、学习中进一步凸显先锋模范作用, 引导带动全体员工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气神,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助推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取得实效。

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艳结合上级领导的要求, 结合昆明公交当前的工作实际情况, 对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基层党组织的换届工作、三会一课的落实工作、党员档案的排查工作、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提升工作、党员积分制管理考核、红旗飘飘、党务公开工作、党务宣传栏的规范工作、党建规范工作、扶贫攻坚工作、互联网+党建工作等12项工作做了安排。

集团党委工作部部长赵志海从党员的角度出发, 进行了主题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要求梳理》的授课。围绕党员应遵守的制度和“两学一做”是什么、怎么做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集团党委工作部副部长黄椿舒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报道工作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来自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王勇 (图3) 作了题为《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的专题发言, 集团公司技术部经理刘毅、集团公司安全服务部经理肖卫平、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李倬分别围绕《ERP机务管理系统及CAN监控平台建设工作》、《大数据应用的公交线网优化及运营工作》、《昆明公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等相关工作与参加培训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研讨。

篇9:物流公司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一、当前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现象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安全教育培训在思想理念上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困扰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一)安全教育培训市场化的困惑

教育培训市场化的宣传很盛行,安全教育培训也与其他教育培训一样,卷入了经济浪潮,安全教育培训进入市场,带来了安全教育培训的混乱、质量下降的现象。

(二)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拿“上岗证书”

现在有些培训机构和企业把开展培训活动看作是例行公事,目的是为了学员取证,而学员更是一开始就把培训的目标定在“证书”上。培训后伴随着证书的颁发便认可了学员的“资格”,拿到证书便理所当然地上岗,由于办证容易,受训者的学习缺乏压力,使学员拿了证书,而不能真正达到证书所要求的素质。

(三)安全教育培训的偏见

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往往被认为是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这种观点的产生,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一方面不难发现,在众多的安全事故中,其它人员的伤亡情况不在少数;另一方面由于忽略了对其他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给安全工作埋下了事故隐患。

二、拓宽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和途径

安全教育培训是一种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工程,针对安全教育培训当前存在的现象,本人认为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时,必须认清企业培训需求,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才能达到更新知识,提高矿山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的目的。

(一)科学设置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随着矿山地采开拓不断延深、采掘技术不断提高和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及地质条件、生产条件、运输条件越来越复杂,势必要求员工的安全素质、能力要适应爆破、采矿、提升、动力及组织管理等系统技术达到安全、经济和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矿产资源的目的。因此,在安全教育培训上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要新而实,具有可操作性,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三个贴近”,—要贴近矿山企业动态管理需求设置,通过问卷调查、技术鉴定、座谈讨论等途径,摸清哪些岗位、哪些人群是培训的重点,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职工迫切需要掌握的;二要贴近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需求设置。针对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术素质、职务层次等不同,紧贴从业人员岗位实际实行分层施教,从而使全体员工全面掌握岗位应知应会的内容;三要贴近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设置,开展适应型、储备型、提高型培训。例如:对企业负责人培训安全管理知识、事故造成损失、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等;对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管理方法、安全标准规程等;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工艺、安全岗位技能等;对操作作业人员培训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常规知识、安全保护措施及劳动纪律等,

(二)灵活应用安全教育培训手段

安全教育培训是防止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途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对从业人员培训手段上要有实效性和创新性。把日常违规违纪和发生过的工伤事故进行分类整理,制成专门的本矿山实际案例作为部份教材进行专题讲课,利用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重现事故,结合文字、声音、图像等进行分析讲解。认识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前车之鉴,不仅是由现场隐患等外部客观因素所引起,更多的是由安全意识淡薄、心存侥幸的主观原因所造成。让员工面对安全事故给社会、企业、家庭及个人带来后果的警示;在现场给员工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让他们在现场操作中学习安全技能,提升逃生避险能力,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引导规范作业;促使员工在生产实践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从本质上预防违章行为的产生。

(三)有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企业要接受安全教育塔训的人员很多,细分培训对象,有利于选择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应着重抓好以下三种人员的培训:

1、特种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目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的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16种工种,每个工种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要按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所要求的安全技术、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等进行培训。特种作业^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目标,在安全意识方面,应努力提高安全文化素质,能谨慎操作,不麻痹大意;在安全知识方面,应有较多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在安全技能方面,通过实践应有较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经过刻苦训练,避免失误;在应急能力方面,遇到异常情况时,能果断正确地采取应急措施,把事故消除在初始阶段,防止事故的扩大。

2、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正规军”,也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只会照章检查,指出不足之处的安全员,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企业呼唤拥有知识基础,懂得安全生产运行规则和掌握必要管理技能的复合型安全管理人员。一要抓培训学习、充实基本功,不断获取新知识,适应安全知识不断更新的特点;二要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使新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为安全工作服务;三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使队伍成员开阔视野、丰富见识,进而取长补短,促进安全管理人员的健康成长。 3、新进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企业招收的新入矿人员,特别是技校毕业生,其特点,一是年龄小、社会经验少,基本上没有安全生产上的感性认识;二是在校学习阶段,没有与矿山生产活动相接触,缺乏事故防范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三是毕业后,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准备,用人单位却匆匆让其上岗试用甚至顶岗作业,缺乏以师带徒的学习环节。针对技校毕业生的培训。一方面结合本矿山安全管理方法和经验,对生产设备进行多操作、多练习,充分掌握其性能,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减少违章操作,保障他们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落实由老工人带领工作,熟悉本工种操作技术并经考核合格后。进行独立工作,发扬过去以师带徒的好经验、好传统,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保障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技能的提高。

(四)跟踪考核安全教育培训效果

安全教育培训是一件费钱费时费力的事,对于此项投资,跟踪考核及时掌握培训效果是巩固这一基础性工作的做法。依据考核信息,评定从业人员接受培训的认知程度和采用的教育培训方式的适宜程度,对于找出培训的不足,归纳总结教训,不断完善培训计划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学员培训后的信息反馈,一是个人方面,定期对学员的安全技能进行测试,看学员培训前后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管理水平和工作态度的整体素质是否有提高和改善;二是生产方面,跟踪考评学员培训前后掌握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科学知识,消除工伤事故和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本领是否有普及和提高;三是社会方面,主要对比培训前后,培训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培训的反映,通过统计看工作违章率、事故发生率等指标是否有所下降。改变以闭卷考试的成绩作为培训效果考核唯一依据的做法,纠正被动性,使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生活和企业生产的安全规范和要求,使培训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安全教育培训不是简单的教育与培训的结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贯穿于终身教育之中,存在于人的生命之中,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木桶理论告诉人们一个浅显而又精确的原理,木桶的盛水容量不是取决于其中的长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同样道理,企业能否做到长效安全,不是由能力和思想基础领先的多数职工来决定,而是受到少数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技能不足的职工所左右。因此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只要加强管理,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从最薄弱的地方入手,认真做好每个人、每个环节的安全教育培训,就能使安全教育培训达到应有的效果。保障安全生产运作系统的正常,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篇10: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管理制度

1.目的为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

3.引用标准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3 3.4

3.5

3.6

3.7

3.8

4.4.1公司经理应保证应培训人员所需的时间、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4.2安全科依据公司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负责组织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教育培训及相关培训教材的选用和教师的选聘、培训考核(考试)、发证、登记、归档等工作。

4.3职能部门、基层单位依据安全部的培训计划,组织好本部门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活动,协助做好教育培训工作。

5.内容及要求

5.1 安全培训教育规划

5.1.1职能部门、基层单位每年年底根据国家、地方及行业的规定,结合本部门的需求,向安全部提出安全培训需求。

5.1.2安全科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的相关工作规划。

1)每年年底根据各部门提出的培训需求,制定公司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计划中要有培训目标和对培训效果的要求。

2教材。

55.2 管理人员的培训

5.2.1必须由具有行业主管部门或

5.2.2

5.2.3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每年应接受规定的继续教育,再培训应保持不低于12~20学时。

5.3从业人员的培训

5.3.1对从业人员每年要进行再培训,再培训学时应不低于12~20学时,不断提高素质及能力,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处置技能,并经安全教育和生产

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位健康培训。

5.3.2入职员工要接受公司、部门、单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岗前培训不少于32学时,并持证上岗。5.6转岗培训

对于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的从人员应重新接受车队的培训。教育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新岗位的作业特点,要害部位、危险状况;

3)新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45)事故案例等。

5.7

2法,新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新制订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4)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的要求。

5.8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5.8.1对相关方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公司进行作业。

5.8.2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

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5.9培训主要内容

除专业、专项培训外,安全生产各类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内容。

5.10培训的组织

关培训记录。

5.11行评估改进,提升培训质量。

5.12自我学习

篇11:家具公司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组织

1、消防安全责任人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单位消防工作计划,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

2、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负责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培训;

3、消防主管根据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及授课人,并领导义务消防队开展消防业务理论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

4、各部门负责人应协助消防主管组织本部门人员参加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按照全国统一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的要求,主要包括:

1、国家消防工作方针、政策;

2、消防法律法规;

3、火灾预防知识;

4、火灾扑救、人员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

5、其他应当教育培训的内容。

其中本单位的火灾危险性、防火灭火措施、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人员疏散逃生知识等作为培训的重点。

(二)下列人员应当接受由公安消防机构或其他具有消防安全培训资质的机构组织的专业消防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1、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主管;

2、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和操作人员;

3、电工、水暖工。

(三)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

1、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2、对在岗的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3、对公众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4、每年“119”消防宣传日,进行主题消防宣传活动。

三、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措施

(一)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新员工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由消防主管负责授课和考核,考试成绩填入《消防安全培训考核情况登记表》,经消防安全责任人核准后,存入消防档案,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二)在职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由消防安全管理人根据消防安全培训计划组织实施,消防主管负责授课和考评,人员参训情况应由消防主管填写《消防安全培训考核情况登记表》,考评不合格者应进行复训。

(三)每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后,消防主管应填写《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登记表》。

(四)通过以下方式,对公众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等处的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标识等;

2、根据需要编印场所消防安全宣传资料供公众取阅;

篇12:2021年公司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公司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所有职工必须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第三条公司职工每年必须接受一次专门的安全培训。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二)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并持证上岗外,每年还必须接受安全专业技术业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

(三)其他监理人员和职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四)职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

(五)各项中所列时间均包括外部培训和内部培训。

第四条公司新进场的职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教育,方能上岗。

第五条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

2、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3、根据工程特点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

第六条实行安全培训教育登记制度。公司必须建立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没有接受安全培训教育的职工,不得在施工现场从事作业或者管理活动。

第七条安全培训的实施主要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内部培训是指公司的有关专业人员或公司骋请的专业人士对职工的一种培训;外部培训是指公司劳动人事部委托培训单位对部分职工进行培训,从而取得上岗证或是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第八条公司定期选派、安排公司领导及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以满足根据公司发展需要。

第九条培训效果检查。

第十条公司的安全培训教育经费,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篇13:汽车服务公司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目的

为增强公司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技术素质,杜绝重特大事故和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规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员工(包括劳务派遣人员、合同工、临时工。(下同))以及培训、实习、外单位调入本公司人员,其他相关方等。3 内容与要求

3.1 公司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参加政府和相关部门举办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各级安全管理人员须取得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合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3.2 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以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技术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

3.3 凡新进入公司的员工必须经过公司、分公司和班组三级岗前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相关岗位工作。新员工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3.4 公司级(一级)安全培训由公司安全部门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4~8学时。授课人员必须持有上海市安监局颁发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且从事专职安全管理工作三年以上。

公司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

A 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及上级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

B 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运营的相关规定; C 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D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E 安全行车事故防范教育;

F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3.5 分公司级(二级)安全培训由分公司负责,培训时间为4~8学时。授课人员持有上海市安监局颁发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且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三年以上。

分公司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 A 工作环境及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

B 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规定; C 事故救援程序和现场紧急情况处理; D 设备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E 分公司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F 预防事故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行车事项; G 相关事故案例等。

3.6 班组级(三级)安全培训由各分公司按实际情况进行,由安全员或班组长负责,培训时间为4~8学时。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

A 营运服务的相关要求及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B 班组安全生产开展情况及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C 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7 本公司员工在公司内调动工作岗位时,接收部门应对其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3.8 凡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从事道路旅客运输(跨省运营)及专用校车驾驶员应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9 在新车型、新技术、新装置投入运营前,主管部门应组织专业培训。相关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3.10 脱离岗位(如产假、病假、学习、外借)六个月以上重返岗位的操作人员,由分公司负责进行岗位复工安全教育。3.11 公司应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学习活动(岗中教育)。安全学习活动应有针对性、科学性,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公司安全部门对班组安全学习活动应做到有计划、有内容,对活动形式、学习内容及要求应有明确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

3.12 工参加班组安全学习活动每月不少于2学时,分公司应认真组织,严格考勤制度,保证出席率。对因故不能参加安全学习活动的员工,分公司要及时安排补课。其它 4.1 本制度的解释权属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4.2 本制度经公司经理办公会议通过后生效,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14:驾驶员安全培训和学习制度

一、公司全面负责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和因公用车的调度使用,并及时做好派车登记,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每月组织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及时传达交通管理部门的精神内容;督促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确保安全行车,杜绝事故发生。

三、按照车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公司所有车辆的年检和驾驶员的年审工作。

四、严格遵守公司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车辆维修应认真检查核实,严格把关,严格执行报批制度。

五、严禁擅自出车、酒后驾驶、无证驾驶或将车辆交与他人驾驶。

六、负责对驾驶员行驶公里、出车费用的核准、报批,加强对车辆油料的管理和标准核算,每月对车辆用油情况进行单车核算,建好各类台帐。

七、每月对车辆和驾驶员进行检查考核,严把检查考核关,确保车况良好。

八、扎实抓好对车辆停放的督查工作,对因公派出车辆要按规定及时查询,掌握动态。

九、对违章、违规的驾驶员要做好登记,并及时将信息上报。

驾驶员安全责任

一、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杜绝事故发生。

二、精心爱护车辆,保持车况良好,对车辆要勤检查、勤紧定、勤润滑,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维修,避免机械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严格遵守公司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自觉遵章守纪,服从安排和调度。不得私自出车;完成任务后应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并及时报告派车负责人登记,严禁将车开回家过夜。

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驾驶技能,做好节约用油。

五、文明驾车,礼貌待客,不开“英雄车”、“赌气车”,严禁酒后驾车,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六、严禁酒后驾驶、无证驾驶或将车辆交于他人驾驶。

七、驾驶人员自觉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八、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

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一、驾驶员要认真学习道路交通法规,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安全意识,按时参加各类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行车规则。

二、要坚持每月一次的安全教育活动,及时传达上级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安全行车的经验和分析典型事故的教训,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三、安全教育例会每月不得少于一次,每月对驾驶员的安全情况进行一次讲评,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四、要定期利用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教育,认真吸取他人的教训,警示驾驶员要文明行车,严守规则,确保安全。

五、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公司每年要组织驾驶员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道路交通法规和安全行车常识测试,对多次测试不合格的驾驶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

六、公司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缺席,要严格考勤。

七、对各类培训教育要做好台帐记录,以便备查。

车辆检查制度

一、坚持做好出车前检查和完成任务后的车辆保养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报告维修。

二、要定期组织对车辆的安全检查,确保车况良好,原则上每月不少于一次。对不符安全要求的车辆要及时提出整改维修意见,并报公司核准实施,消除隐患。

三、驾驶员要对所驾车辆做到胸中有数,认真检查保养,发现机件损坏、失灵要及时报告抢修,否则因检查不到位而造成事故,要追究责任。

四、安全责任人要加强对驾驶员和车辆的检查、监督,严格履行职责。

五、对每次车辆安全检查要造册作好登记,并对隐患整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抓好落实。

上一篇:我想去为题作文800字下一篇:关于承担培训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