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风景区导游词

2024-04-30

石林风景区导游词(通用13篇)

篇1:石林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塞上石林自然风景区观光旅游!塞上石林自然风景区坐落在乌拉特中旗辽阔的同和太草原上。这里地势平坦,绿草如茵,风光秀丽,伴生有马蔺、山丹花、针茅草等200余种野生植物,栖息着野鸡、野兔、石鸡等30多种野生动物。然而,同和太草原上最为神奇的当属我们脚下的这片石林。它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占地12平方公里,是由千千万万天然奇石组成的。石林有“三奇”,故被世人誉为“塞上奇石林” 。

一奇:地理位置奇特。石林只应水乡有,草原难得见一回。而同和太石林坐落在辽阔草原上,它北依乌拉特中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流图镇,并直通中蒙边境甘其毛道口岸和中蒙184公里边境线;东与德岭山水库蒙古大营相接,南临阴山山脉和抗战圣地乌不浪口烈士陵园;西靠海——五公路,黑色路面连通110国道和京包、包兰铁路线,交通十分便利。二奇:自然景观奇特。石林中的石头纯属天然形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酷似各种动物,简直就是一座“石头动物园”。

每块石头随着光线的变化和观赏的角度不同,形态也各不相同。它还是《文成公主》、《白马飞飞》、《铁骑》等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三奇:形成过程奇特。据初步推断,这片石林大约形成于第二冰川期,距今已有二亿多年的历史了,详细的形成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民间传说,这片石林的总体形状很像天上的银河,是远古时代女娲补天时五彩石跌落而成,从而赋予了石林神奇的色彩。当我们看到这片石林时,会很容易地想到云南的石林。

坐落在草原上的这片石林虽然没有云南石林那样秀美,但它却有北国独有的辽阔、苍茫和壮美,这是云南石林所不可比拟的。而更为神奇的是这些成千上万的石头,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有的像静卧的大象,有的像站立的兔子,有的像爬行的乌龟,有的像欲奔的青蛙,有的像张开的佛手,形象惟妙惟肖,并且在早、午、晚随着光线的变化和角度的不同,形态各不相同。每一块石头到底像什么,下面就请各位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仔细地观赏品评吧!

篇2:石林风景区导游词

在乌中旗境内,与同和太牧场毗邻处,有一片由上千座天然石头组成的石林。石头有的像静卧的大象,有的像站立的兔子,有的像奔驰的骏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蚀而开成的天然景观,被称为“塞上奇石林”。石林区周围是京津地区沙源治理示范园区,地势平坦,绿草如茵,呈现辽阔草原气象。

它北靠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仅15公里,并直通中蒙边境甘其毛道口岸和中蒙184公里边线;东北邻近希热庙旅游区和阿其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东与德岭山水库、蒙古大营相邻、南连乌不浪口抗日烈士陵园;西与海—五公路毗邻,黑色路面联通110国道和京包、包兰铁路线,交通十分便利。石林区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里面伴生有马蔺、山丹花、针茅草等200余种野生植物资源,其间栖息着野鸡、野兔、石鸡等珍禽30多种。它没有南方石林那么娇小秀美,体现的是北方的粗犷、豪放、苍茫和辽阔。

篇3:石林风景区防雷设计方案浅析

关键词:石林风景区,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设计方案

石林, 地处滇东高原腹地, 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 距省会昆明市70余公里, 其保护区为350km2。石林所在区域处于空旷的位置, 景区内各种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石峰密布成林, 石峰本身尖锐、突兀的形态结构使得该区域在强对流天气的作用下, 引起空中电场畸变、大气环流突变, 容易诱发雷电;同时, 雷雨形成过程中, 供游人行走的道路狭窄, 若雷击对周围人员放电, 石峰不存在自然的雷电流泄放渠道;发生雷击时, 巨大的能量会转化为破坏力的方式击中石峰或其附近区域, 从而导致景区雷击事故发生。因此, 建立石林风景名胜区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是避免雷电灾害的关键所在。

1 风景区雷电风险评估分析

1.1 雷电及雷暴分布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 是典型的低纬度高原地区, 地形地貌高山峡谷相间, 地形波涛起伏, 局地气候背景复杂, 局地强对流天气受太阳辐射和地形抬升作用明显。加上同时受到印度、东南亚两支季风的共同作用, 有着鲜明的强雷暴天气特点, 是全国的重雷区之一, 年平均雷暴日数在22~138天之间, 年平均雷暴初终日数267天。全省平均雷暴分布南多北少。

通过对2010年石林风景区的闪电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风景区所在区域的雷电流幅值在-20k A~-40k A的范围内, 局部区域的雷电流幅值在-60k A~-80k A的范围, 一些区域有少数的雷电流幅值超过了-100k A, 说明石林风景区的雷暴较为频繁, 雷击强度较大, 雷击分布相对集中, 属于容易遭受雷击的地区, 可能造成雷灾的隐患较大。

石林风景区所在区域属大陆性亚热带气候, 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5~10月为雨季, 多雷暴。根据雷暴观测资料显示, 石林县年平均雷暴日为69.78天, 最高年份可达109天, 最少的年份也有33天。雷暴的主要集中在5~9月, 6~8月为每年雷暴高发月, 最高可达22天。

1.2 石林风景区雷击风险分析

石林风景区地处雷灾高发区, 雷暴日平均值为69.78天。景区范围宽、面积大、遍布形态各异的奇柱异石、石峰石柱, 有的如利剑刺空、有的如古塔群立、有的如灵芝菌集、有的如高墙壁立, 区域内岩石嶙峋, 奇峰林立, 极易产生尖端放电效应, 加之石峰、石牙形态尖锐、所处地势较高, 景区位置空旷开阔, 在强对流天气的作用下, 易引起空中电场畸变、大气环流突变, 从而诱发雷电。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处于此区域的游客遭受直击雷的风险较大。

(2) 由于石峰固有的物理属性, 其电阻率高达4000~5000Ω·m使得雷电能量泄放受阻, 雷击可能造成石体爆裂、石块崩落飞溅而砸伤游客。

(3) 雷击易产生跨步电压、接触电压, 可能导致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2 防雷系统设计方案

防雷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依据综合治理、整体防范、多重保护、层层设防的治理方针, 针对雷电的入侵途径, 采取引、泄、堵、疏、防、避的防雷措施, 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1~3]。结合石林风景区实际情况, 研究建立石林风景区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为景区雷电灾害的防御决策提供预警信息、传递紧急避险指令。

2.1 雷电预警系统设计

(1) 室外探测器安装在监控室外平地或屋顶。屋面安装可安装在外墙, 采用U型卡固定。支杆良好接地。

(2) 主控制器安装在探测器底部高屏蔽度的不锈钢圆筒中, 室外探测器和屏蔽圆筒安装在立杆上。室内交流电源穿过塑料穿管通向探测器总成。室内部分根据室内条件布线, 走线架或单独穿管走线。

(3) 室内与探测器通过计算机连接, 配置安装1台专用计算机, 以便存储数据, 设置参数等用途。

2.2 雷电预警系统接线

系统设计成由一个室外电场探头+处理主机、1台监控PC组成、报警装置组成。室外电场探头直接探测户外的大气电场值, 并将此电场值转换成数字信号, 记录在数据卡上, 三级报警信号、雷电防护控制开关信号 (控制升降避雷针) 、电场探测信号通过RS485总线送到控制室PC机进行监控, PC上安装专门的监控软件实现友好的人机界面。室外处理主机集成有电子开关, 每组开关均有常开和常闭触点, 可外接警报装置如警灯、警铃, 或控制开关如接触器、断路器等。

2.3 综合雷电灾害防护体系

从石林风景名胜区的防雷保护现状看, 有必要综合考虑石林景区的地理气候条件、风景区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防护装置与自然景观的美观协调性等因素, 对景区内的雷电防护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才能切实、有效地搞好景区的雷电防护[4~6]。

对石林风景名胜区雷电灾害防护体系的建设包括直击雷的防护、雷电感应防护设施的建设, 紧急避险设施和警示标识的设计,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 直击雷防护措施。

主要是对建筑物和建筑物周围空旷的场地安装固定式独立避雷针进行直击雷保护。

(2) 雷电感应防护措施。

主要方法是采用等电位、均压、屏蔽、接地、分流等方法将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击电磁脉消除在设备外围, 从而有效地保护各类设备。

(3) 监控系统防雷措施。

监控室所在建筑物应有防直击雷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其防直击雷措施应符合GB50057-94中有关直击雷保护的规定。进入监控室的各种金属管线应接到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上。

(4) 接地措施。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要求,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其顶部不小于0.5m, 接地体埋设位置距建筑物不宜小于1.5m。接地体的连接采用焊接, 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等。

3 结语

文章对石林风景区可能存在的雷电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对雷电风险进行了评估, 提出结合石林风景区实际情况, 研究建立石林风景区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为景区雷电灾害的防御决策提供预警信息、传递紧急避险指令。

参考文献

[1]GB50057-1994 (2000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

[3]杨仲江.防雷工程检测与验收[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4]中国气象局.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GB/T21431-2008)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5]《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2011—93[S].

篇4:石林创建世界一流景区

历数石林景区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個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年至1977年,这个时期是石林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开发初期,旅游主要是外事接待型。第二阶段,以1978年4月石林卖出第一张门票为标志至1992年6月石林管理局和旅游局成立,这是石林旅游产业的萌发时期,旅游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已显现。第三阶段,1993年至2003年是石林旅游支柱产业的建设时期,依托石林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到未来的2010年是石林旅游业二次创业阶段,提出了“实现从自然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的准确定位目标是创建世界一流景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石林县提出了“旅游立县”的发展战略,其目标和平台就锁定在“营销石林、创世界品牌”上。“石杯古斌”便是石林“旅游立县”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建设项目。“石林古城”位于昆石高速公路、西石高等级公路、九石阿旅游专线和324国道的交汇中心,由上海云海集团云南石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按照奇、特、古、全、大五大原则,体现古朴和现代相结合,自然和人文相辅助,游客和景观互动,动态和静态互补的建筑理念。总占地面积1615亩,共有旅游、人文、运动健身、文化娱乐、人居开发等5大带区,日可纳容游客上万人。另外,石林还将建设展示石林独特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的新窗口:生态园和生态村。如规划用地近16万平方米的阿诗玛文化生态园,是进入石林景区的标志性前导游览园区,向游客打开一扇展示彝族撒尼文化和旅游品牌的窗口。并用2到5年时间在九石阿旅游专线沿线,建成10到20个具有浓郁特色的阿诗玛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村,计划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相信融入了民族文化理念的“石林古城”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后,将更加突出石林的特色,充实旅游的开发内容,使多方面获取效益,促进石林旅游从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转变。

篇5: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导游词精选

景区内还有神奇瑰丽的地下溶洞,人们称之为地下天宫或水晶宫,属地下岩溶地貌。 长湖位于路南县城东15公里的维则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长3公里,宽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长湖深藏在圭山的怀抱里,故又称“藏湖”。

芝云洞位于石林之西北约5公里处,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猪耳朵洞组成,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它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

奇风洞位于李子箐石林东北5公里处。它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组成。每年8至于11月,会时有大风从大小数十厘米的喷风洞吹出,安静的大地顿时呼呼风响,尘土飞扬,并伴有隆隆的流水声。2、3分钟后,一切复原,数分钟后又再次喷风。雨季间隔15至30分钟喷一次风,旱季约隔一小时。

路南石林是一处有着坚硬石灰岩床的区域。它经地壳运动抬升,断裂后,部分岩石被水溶解、冲刷而形成。这一大片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东南约120千米处,面积约5平方千米。

有些岩石确实酷似树木,但其他的则像刀、鸟、兽、蘑菇、庙宇和山、许多岩石都有名称,便如莲花峰、大叠水瀑布、狮子亭和凤凰灵仪等。有些则形成为开然桥和拱门。最矮的石柱 约有一个人那么高,最高的达30米-----相当于8层楼的高度。

岩石之间有水池和过道,有些还有树和灌木。附近遍布着红色、粉红色和紫色的杜鹃花和山茶花。

每年6月,住在该区的彝族人都要举行一次火把节。在一个跳舞节目中,由两个男子扮成的一只老虎威胁着采水果的女人,男人们手拿干草叉把它赶走。

篇6:云南省石林景区导游词

大叠水瀑布位于路南县城西南20公里,有公路相通至叠水电站,舍车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达。瀑布的水源系南盘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达150立方米/秒。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干旱季节,飞瀑则分两股下泻,有如银链垂空,纤秀柔美。

长湖

长湖位于路南县城东15公里的维则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长3公里,宽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长湖深藏在圭山的怀抱里,故又称“藏湖”。

芝云洞

芝云洞位于石林之西北约5公里处,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猪耳朵洞组成,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它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

奇风洞

奇风洞位于李子箐石林东北5公里处。它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组成。每年8至于11月,会时有大风从大小数十厘米的喷风洞出,安静的大地顿时呼呼儿响,尘土飞扬,并伴有隆隆的流水声。2、3分钟后,一切复原,数分钟后又再次喷风。雨季间隔15至30分钟喷一次风,旱季约隔一小时。

篇7:石林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讲解路线:石林风景名胜区概况→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湖→狮子亭→剑峰池→外围石林景区→小石林→乃古石林

【去石林路上】

我们现在将前往的是全国AAAAA级风景区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石林风景名胜区,石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和“阿诗玛的故乡”,被评为全国AAAAA级风景区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月13日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6月27日与贵州荔波、重庆武隆联合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石林风景区位于昆明东南方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市区78公里。从昆明出发,有安石二级公路和昆石高速公路分别抵达。

石林是中国最典型的咯斯特地貌景观之一,这里所发育的剑状喀斯特地貌,论面积之大,保存之完好,发育之典型,年代之古老,造型之独特,类型之齐全,云南石林均首屈一指。

【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

“石林县,地图上及资料上明明写的是路南县啊?”这位朋友问得好。路南由来已久,早在元朝就有路南州的设置。路南二字源于彝语,其一,“路南”彝语为“鲁乃”,“鲁”即石,“乃”即黑色,“鲁乃”就是长满黑石头的地方;其二,“路南”彝语也作“路甸”,路为城,甸为平坝或宽敞之地。路南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石林风景区的知度在海内外越来越高,旅游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划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12月14日将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由于有些书籍是此前出版的,因此各位看到的仍是路南这一地名。

石林县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并充满生机的地方。如今它是全国50个文化先进地区之一,有“一个彝县五乡美誉”之称,即“岩溶之乡”、“歌舞之乡”、“摔跤之乡”、“绘画之乡”、“烟草之乡”。国家、省、市在这片土地上确立了六大基地:全国41个烤烟生产基地县之一(是优良品种“红花大金元”的故乡,“红河”牌所用烟叶产地),全国奶山羊基地县之一,国家“八五”万亩苹果商品基地县,省商品猪生产基地,省绿肥种子基地,市煤炭生产基地。

说到石林彝族自治县,我们还要介绍世居于此的撒尼人。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人自称“尼”,意为快乐的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彝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1950年彝族代表到北京,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他们,大家谈到彝族名称过去不统一,有的还带有侮辱和歧视性,应该改掉。毛主席听后很赞同,提出将“夷”字改为“彝”字。他认为“鼎彝”之“彝”这个字好,像宫殿里面放东西,有“米”又有“丝”, 有吃有穿,日子就富裕了;鼎彝又是古代祭把用的器具,有庄重美好之意。大家听了,都很高兴,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个支系的统一称呼。

彝族历史悠久,彝族祖先祟尚老虎,把黑虎作为图腾。而石林撒尼人不仅把老虎作为图腾,而且还有蜘蛛图腾。

各位朋友,车窗外青灰色的石头已零星出现,石林快到了。在石林县,62%的地表为石灰岩覆盖。其中景观最典型、最突出的350平方千米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包括“二林、二洞、二湖和一瀑一山”8个景区。若要把所有景区走马观花式地看一遍,至少花三天三夜的时间,而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二林”中的李子管石林。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怎么发现石林及石林怎样出名的。清康熙五十一年(17)《路南州志》载:“石林,岩高数十仍,攀援始可人,其中怪石林立,如千队万骑,危桅逐窟,若九陌三条,色俱青,嵌结玲珑,寻之莫尽,后有伏流清冷如雪。相传昔人于隆冬遥见石上有李二株,结实鲜红,临不及取,次日寻之不见,俗呼“李子箐”。

各位朋友,说话间我们己来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石林的精华景区之一——大石林景区。各位带好随身携带行李,准备下车随我去一览石林的风采。

【石林湖】

各位请看,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著名的“石林湖”。它是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而修建的。1955年4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到石林游览,周总理看到这里的洼地里只有很少的水,再看看石林的景观,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听了总理建议,人们就把原溶蚀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使原来一小小溶蚀水池变成了今天的石林湖。各位请看,这平静的湖水中石簇擎天,恰似天然的大盆景。在这丛丛石峰中有一石酷似传说中的观音,各位请仔细找一找。对,就是她,好一尊“出水观音”,正因有此观音石,有人也把此湖称为“观音湖”。

【狮子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池名“狮子池”。您看,池边的大狮子在照看着池中几只嬉闹的小狮子,

这整座山也是一个大狮子,守护着神奇的石林。

现在各位随我上山,先去纵览石林全貌。狮子亭是我们今天游览行程中最高的地方,海拔1750米,是远眺石林全景最佳的位置之一。

登上狮子亭,朝南可指点石海惊涛,苍茫浩渤的大石林奔来眼底;向东可俯视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的石林湖“犹抱琵琶半遮面”。有道是“不登狮子亭,不算游石林;一登狮子亭,全身醉石林”。有人称石林是“中国风景之最”,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淞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也有人说石林是“中国造园之源”。

现在我们往里走。各位请驻足,抬头看:在两峰之间夹有一摇摇欲坠的巨石。这里用“千钧一发”来形容最贴切不过。大家过的时候一定要轻手轻脚,屏住呼吸,不然那巨石就会掉下来。好了,过了千钧一发,各位可以放心了。其实这块巨石在这里“定居”已经三百多万年了,经历了无数次地震的考验,是不会掉下来的。

沿途走来,石峰如剑,直刺青天。这里是剑状喀斯特表现最典型的地方,游人称为刀山火海。

过一石洞,峰回路转,我们来到了一小憨之地——且住为佳。两峰底部凹成室,如厅似屋,仿佛是专门为走累的游客准备的小憩场所。这个石屋的形成其实是水与 同作用而成,地质学家称其成因为“土下溶蚀”。我们在此小憩,转过身再看刚才我们所过石洞上方四个大字:“无欲则刚”。这四个字出自林则徐的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刻在这里,隐喻似谜,给人以联想。

【剑峰池】

小憨之后我们到达大石林中海拔最低的地方——剑峰池。

这剑峰池是大石林中最幽深的地方,也是石林最神秘之处。剑峰池池水清澈、天光云影、四周群峰秀色尽在池中。池水来自地下,旱季不涸,雨季不涨。在石林深处能保留这样一处天然池水实属难得。池中一石峰酷似宝剑,剑柄投入水中,剑身上书“剑峰”二字,池名由此而来。剑刃是一次地震中落人水中的。

游罢剑峰池,我们来到“极狭通人”。各位请看,两峰相挤处,仅有30厘米宽的空隙。此景名取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的典故。若从剑峰池继续往前游,此处是必经之道,但身宽体胖者至此,只得望路兴叹。当然,此景名也可引申表示为通过了这狭狭的通道,便可进入风光无限的“石林桃花源”。

【外围石林景区】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外围石林景区,在这里我们将看到苏武牧羊、漫步从容、母子借游、望夫石、喜相逢、骆驼骑象等景点。

现在我们来到莲花池旁,请各位稍事休息,我们马上就要见到“阿诗玛”了。这莲花池是因水中一石酷似莲花而得名,是一人工修建的池潭,供游完大石林后休息的地方。池中有鱼儿,有兴趣的游客可投食喂鱼,感受一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现在,我们继续上路,去寻找“阿诗玛”。

【小石林】

小石林位于大石林东北部。如果说大石林以其雄伟、诡秘取胜,小石林则以玲珑剔透、清新俊雅著称。如果把大石林比作阿黑哥,那小石林可就是阿诗玛了。是的,我们要寻找的阿诗玛就立于小石林中的玉鸟池畔。

绕过草坪,沿夹道穿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微波粼粼的玉鸟池,“阿诗玛”在哪呢?各位正前方这尊天公传神杰作,她就是撒尼人心中的好女儿——阿诗玛。“阿诗玛”彝语意思是金子般美丽的姑娘。

阿诗玛是撒尼人最尊敬的理想人物。这里的石峰因她而多情,她又因石林而名扬天下。她的美,已化成奇花异景;她的情,铸成永不衰败的`艺术品。这尊石像现已成为我们云南旅游业的标志了。后人在这里刻下了毛泽东主席的咏梅绝唱,陪伴阿诗玛。

【乃古石林】

找到阿诗玛,我们今天的石林之行将告一段落。一会我们将驱车去往石林的下一个景区,乃古石林。

各位朋友,乃古石林位于大、小石林景区的北面,距大石林约8千米,乘车需15分钟。

刚才我们游览的大、小石林,有众多的人文景观,而我们即将到达的乃古石林则保存了天然的风貌,几乎没有人工雕饰,更具原始的野趣。乃古石林将作为石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

各位朋友,大家请看,前方不远处,隐约可见黑黑一片石头的地方就是我们游途的第二站——乃古石林了。

乃古石林石柱林立,雄奇壮观,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乃古”是撒尼语,即“黑色”的意思,其意蕴含着更原始,更古老之意。所以,乃古石林也可叫黑色石林。

乃古石林面积约为10.25平方千米,景区地域开阔,山水相连,树石相依,湖光山色别具一格,山野风韵极浓。身临其中,可真正体会到何为“回归自然”。

乃古石林黝黑、古朴,石峰、石柱千姿百态,于刚伟之中见柔巧,远看黝黑雄壮,阴森静寂,就象一个古老荒芜的黑色城堡,气势磅碍,令人心悸。乃古石林现在开发出来的游览区仅占总面积的一半,目前景区游路全长约5千米。

乃古石林已命名的景点近百处,按景区分布状况,分东西两个游览区,五个主要片区,名称都很形象,各位听名字大概就能想象出它们的风采。它们分别是:良缘林、峰上望、地下钻、地上转、古林逛„„另外还有白云湖和长400多米的白云洞。还有大量未定名的景点,期待着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为其命名。

篇8:石林风景区旅游管理模式创新探析

一、石林风景区旅游管理现状

(一)石林风景区旅游管理机构的基本情况

石林公园于1931年正式建立,石林公园建设委员会于1942年正式开始行使对景区的管理。1946年,成立石林公园管理所,1963年,管理所划归省交际处,并成立石林招待所;1964年又划归给省文化局,成立了云南石林管理处;1978年,管理处划归省旅游局,开始对石林旅游产业初建时期的管理。1980年,云南省政府决定将石林风景区的管理权交由石林县管理,从园林科单独分出来成立路南县石林管理处;1987年,石林管理处划归石林镇人民政府管理。1992年6月,成立了“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同时成立的还有“石林县旅游管理局”,至此,形成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副县级管理机构,行使对石林景区的管理职能。

(二)石林风景区旅游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构成

目前,石林管理局下设局办公室、旅游监察中队、城市管理监察中队、规划建设处、环保监察处、园林绿化处、综合治理办公室、旅游安全生产监督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接待处、宣传处、企业管理处、石林研究中心、信息办、贯标办、艺术团、乃古石林管理处、大叠水管理处、长湖管理处等20个处室部门,各部门都有其明确的职责,分别从保护、建设、规划、旅游、宣传、综合治理等方面对石林世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管理和建设维护。组织结构见图1:

石林管理局现有干部职工210人。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14人,占职工总数的6.7%;管理人员62人,占职工总数的29.5%;专业技术人员64人,占职工总数的30.5%;工人70人,占职工总数的33.3%;在全部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183人,占职工总数的87.1%;管理局除有210名管理人员外,还有在册辅助工人(合同制临时工)759人,其中,综合治理人员122人,资源保护员93人,卫生保洁员183人,园林维护员54人,导游讲解员168人,门票管理员63人,文艺演出人员40人。

(二)石林风景区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石林在多年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创建形成了“统一管理为前提,法规制度为后盾,综合治理为龙头,行业监督为骨干,群众自律为基础,目标责任为保证,优质服务求信誉、宣传促销助发展”的“石林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然而,从石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旅游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多重身份及多头管理。1992年石林管理局成立以来,相继整合了驻景区的林业、水电、工商、税务、卫生、公安、物价等部门,形式上这些部门均属管理局统一管理,但业务还上分别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所以石林无论在国家层面上还是地方层面上都没有摆脱多头管理的局面,各级政府部门及各业务主管部门的参与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效,部门分割管理还影响了管理的有效性,给石林风景区的健康运转带来不利影响。

2、管理理念滞后。由于公务员编制和事业单位编制的背景,因此部分领导和干部抱着等财政饭、吃财政饭的观念,对景区的有效开发及长远发展不够重视,危机感和紧迫感不强,直接导致了景区缺乏合理利用的资金。在具体管理中,过分夸大了门票收入的作用,没有深刻认识到旅游资源是公共资源的内涵,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政府、旅游者、当地居民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石林风景区如果不积极求变、不主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那么将会影响其进一步生存和发展。而管理体制的革新,首先就应改变落后的管理理念。

3、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石林管理局目前有工作人员近1000人,但其中大部分为临时工作人员,这部分人员既没有学历也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正式职工只有200多人,其中既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又有单纯事业单位的编制,此外,景区内还有政府部门人员从事工商、宣传、公安等工作,因此,整体人员管理属于政府行政和事业管理的混合模式。目前,石林管理局引进的管理、规划、外语、园林、营销等相关专业人才仍不足,个别人员的岗位适应性不强;以景区管理与旅游发展知识、环境保护知识、行政执法知识、景区应急操作实务、卫生防疫知识、景区导游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还不足,需要实施常态化的培训管理。

4、监督管理体制不全。公共资源的管理在充分享受政府相关部门扶持的同时,也要相应地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听证、公示、批准等程序。从我国的整体情况看,尚缺乏法律制度层面的监督措施,使大多数旅游地地方政府只重视局部利益和地方政绩。石林景区管理机构是副县级单位,而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只是正科级行政单位,相当于政府的管理机构职权还小于景区的管理机构职权,因而在管理监督方面自然更难,政事错位、事企不同,导致监督体制难以有效执行。比较明显的就是石林的“门票经济”,票价的监管力度不够,随意性较强。

二、石林风景区旅游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理顺景区管理体制

石林管理局是代表政府管理石林风景区的机构,但业务上仍然受县级建设、国土资源、林业、水务、环保、农业、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交通、工商、安监、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的管理。虽然规定这些部门在石林保护区范围内应各司其职,受管理局的统一管理,协同做好石林的保护、管理工作。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因行政权力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多头管理及管理低效或无效现象最终导致“管理角色混乱、职责不清、既管又不管”的局面。针对这个现象,石林管理部门首先应转变角色,在依法治理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石林县政府应明确自身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始终坚持并着眼于石林的可持续发展,从石林的具体经营和管理中退出;县级各业务部门只承担监督和建议的责任,不插手石林风景区的具体管理,石林管理局作为管理部门的地位要得到行政和法律的绝对支持,其管理权力应得到充分保障。在管理局内部也要积极改革,理顺管理体制,针对风景区管理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合并履职重复交叉的部门,建立岗位履职、效能分配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二)转变管理理念

首先,转变“门票经济”的观念。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尽快摒弃门票创收的观念,因为石林风景区实际上面临的问题是“游客多、效益差”。石林风景区旅游总收入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旅游者用于门票以外的其他消费低,例如和九寨沟相比,其他消费分别了62.99%(旺季)和68.52%(淡季)。所以,石林应努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其他消费产业,提高关联产业的发展水平,让游客“有钱有地方华”。高门票价格不仅会影响石林景区的竞争力,也会影响石林品牌在游客心中的良好形象。所以,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必须转变管理理念,走出门票经济的怪圈,思考和解决旅游产业链短、餐饮住宿档次低、购物场所小而散、大型娱乐场所和项目空白的问题。

其次,转变自然观光主导的观念。石林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打,充分发挥了观光型旅游的优势。然而,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远远不足。旅游产品长期以景区观光为主(95%以上),而承载着彝族撒尼人民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资源的语言文字、服饰衣着、生产生活、饮食习惯、居室建筑、宗教哲学、婚庆礼仪、歌舞乐器等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弘扬,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歌舞晚会等类型的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石林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加强挖掘整理和弘扬利用彝族文化,找到“文化石林”与“自然石林”融合的突破口,深入推荐旅游文化产业建设项目,从而推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改变管理的单打独斗局面。一方面要加强石林风景区各景点之间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各景点的协调发展。例如,发挥大小石林景区旅游环境优异、设施齐全等优势,发挥大叠水瀑布和月湖长湖圆湖景区的资源和环保优势等。另一方面,加强县际合作,发挥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的团体优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石林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可以和临近县域景区合作,例如九石阿旅游专线是贯穿宜良九乡、石林、泸西阿庐古洞三个景点的旅游通道,政府之间可以凭借交通优势形成旅游业区域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竞争。此外,地方政府应联合省内外甚至国外资源保护和旅游管理方面的院校、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等组成研发、保护等智囊团并按规划付诸实施,提高决策水平和实践水平。

(三)加强旅游管理人才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管理不再仅仅是属于专业领域的文物保护、风景区保护、自然生态保护,而要涉及诸多社会、经济、法律等因素的管理。石林旅游管理部门专业人才缺乏,而且人员处于部门分割、分散状态,管理人员中有大量的非专业人员和临时人员,跟旅游开发有直接关联的人员不多,人浮于事的现象难以避免。对现有的人力资源也缺乏科学的管理,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可以说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石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石林管理局首先要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养,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其次要建立旅游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利用与省内各高校联系、开展交流活动方便的优势,与高校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合作,根据需求与高校签订培养协议,设立旅游管理培训基地,校内强化旅游规划与开发知识、旅游管理的教育,校外利用石林强大的实训平台,加强实践,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并行,有针对性地储备人才,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再次,要将外部专家顾问机制真正有效实施,不能以现在简单的专家会议组织形式或“专家一句话、领导来拍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努力形成完整的专家咨询程序和决策程序,通过制度来保证专家顾问和决策的有效性。

(四)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应完善政策与法规体系。从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支撑体系上看,应尽快出台全国性的《旅游景区管理办法》,加强旅游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加快旅游景区建设。石林景区管理部门依据的是在1985年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基础上进行修订的《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2008年也做过修订),作为地方性法规,该条例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石林风景资源,保护和管理景区环境,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指导、规范作用。但时至今日,该条例己经不能满足石林旅游的发展及保护要求,突出表现在遗产地发生过度商业开发,破坏世界自然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行为时责任追究力度较弱。政策、法规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之一,只有建立高效运作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完善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立法监督管理,才能促进石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篇9:石林美景导游歌

当我们精神抖擞地走进石林,一个变幻无穷、千奇百怪的石头世界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大小小的石头,鳞次栉比,一石一景,景景相扣。争奇斗艳,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那多彩多姿的石头,以云南特有的红土壤作底衬,绿树翠竹夹杂其间,怪枝老藤攀于其上,绘出了一幅幅天然古朴的风景画。

这一切,在导游,卜姐的点化下,立刻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或物,变成了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传奇故事。

两位导游是当地的撒尼族少女。一身特有的民族服装,热情大方,质朴纯厚。那一脸的笑,满身的稚气,使人想起《聊斋》里那个天真无邪笑声朗朗的“婴宁”来。在她们的带领下,我们且行且住,边走边看,对这奇异的迷宫,石头的海洋,由纷繁而条理,由薄发而积厚,渐渐形成了一个总体的印象。

眼睛顺着导游的指点,耳里听着导游的描绘。一个“申着宝宝回娘家”的盛装少妇,立即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妈妈右手牵着可爱的宝宝,步履轻盈,我们越看越逼真,越看越传神,甚至看到了那位年青妈妈长裙的飘动;在导游小姐:“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背着一个胖娃娃……”的歌舞中,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了更多的少妇回娘家的形象。

我们正沉浸在美好的暇想里,前面又传来了导游小姐清脆的歌声:“马铃儿响来玉鸟唱,我和阿诗玛回家乡……”阿诗玛在优美的旋律中复活了。她亭亭玉立,踮起脚尖,正在翘首遥望。她那飘动的头发,优美的身姿,还有那因长久地遥望而凄楚地颤动着的眉毛……栩栩如生。导游小姐含着深厚的感情,讲述了她们撒尼族的灵魂——阿诗玛,反对强暴,追求自由,与相爱的恋人阿罴永别的故事,讲得情真意切,讲得热泪滚滚。

听着导游小姐一个画面连着一个画面,一个故事连着一个故事的连歌带舞的解说,我们深深地陶醉了。忘却了旅途的风尘,忘却了攀登的劳累,忘却了世态的炎凉,忘却了人生的坎坷。

篇10:汤旺河石林景区导游词如何写

汤旺河国家公园以稀有的花岗岩石林地貌景观和完善的原始生态为特色,植被繁茂,山色葱翠。漫步古松白桦幽径间,可闻百鸟欢歌、可赏松柏轻舞、可嗅杜娟花香、可观兴安奇石,可在这天然的大氧吧里放下疲惫与烦恼,进入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境地,体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林海雪景,感受“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意境。置身公园云绕山梁,溪流低谷,空气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5万个,夏季平均温度在18-23度之间,是一处清凉的世界、一个世外桃源,是黑龙江黄金旅游区和小兴安岭北国特色风光旅游区的核心。公园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优美的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独具匠心的设计、宜人的气温吸引了大量游客。

汤旺河国家公园核心景区石林地质公园独特的花岗岩石林,是目前国内发现唯一一处类型最齐全、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的印支期地质遗迹,树在石上,石在林中,林海奇石、地球一绝,拟态奇石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美学价值,在世界上亦属罕见。石林景区先后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

篇11:吉林白山长白石林风景区

资料

青黑色的石林,是火山凝灰岩胶结后形成的虎牙交错石柱群,它与西侧老岭相对,构成一幅长白十林的秀丽画卷。

篇12:石林风景作文

我们先来到了大石林景区。只见那些石头色彩不一、形状各异,美丽极了。沿着石阶向下走,便看见一个天然的大石洞,越往洞里走越黑。走着走着,忽然洞里出现了一道亮光,那石壁上浮现出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仿佛要冲破石壁,飞向苍天一样!听导游阿姨说,这就是有名的“长龙屏风”。出了石洞,眼前便是一大片高耸入云的石林,一块块石头拔地而起,像一把把利刃直插云霄,气势十分雄伟。这些石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听说最高处约有十五层楼房那么高,真让人叹为观止!

沿着大石林向前走,我们便来到了小石林。小石林景色秀丽,石头小而尖,上面布满了裂纹。据说,几千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这些石头历经海水冲刷,又经太阳暴晒,最终才形成了现在奇特的景观。

很快我们到达了望风台。站在望风台上往下看,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看看下面的.石头,有的像展翅飞翔的雄鹰;有的像正在玩耍的老鼠。你瞧这一组石头:唐僧骑着大马走在前面,孙悟空抓耳挠腮,沙和尚忠心耿耿紧跟其后,猪八戒走得踉踉跄跄,真是好玩,不愧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站在山边,我端详了半天,也没看到阿诗玛的影子,急忙问道:“阿诗玛在哪儿呀,我怎么看不到呢?”在妈妈的指引下,我终于从对面的一处群山看出了阿诗玛:只见阿诗玛头上裹着头巾,身穿白族服装,背上背着背篓,微笑着面向远方,好像在等她的阿黑哥呢!那逼真的样子,像活了一样。我们全家都穿上白族服装,和阿诗玛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留念。

篇13:云南石林风景作文400字

一进石林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上石林,湖面碧波漾漾,宛如明珠在闪烁。导游告诉我们这个湖叫“恩来湖”,是1962年周总理陪同外宾来石林,看到这么好的山石,没有水,提议说有山就该有水,于是就有了这个人工湖。

步入石林,我惊呆了。只见石柱、石壁千姿百态,争奇竞丽。有的石峰高耸,层层叠叠,像森林;有的石峰突起,像剑刺向天空;有的石峰横卧,石片上翘,像盛开的莲花。有一石峰上刻着“石林”两个鲜红的大字,这是石林中心景区——石林胜景,这里褐色的怪石奇峰,拔地而起,冲入云霄。

转过石林胜景,我们攀援天梯,登上“望峰亭”,放眼望去,石林全景尽收眼底。那一片片突兀起的石峰,莽莽苍苍。蓝天白云下,灰褐色的石林与葱绿的树林互相辉映,像仙境,美不胜收。从“望峰亭”下来,我们来到树林里,在绿树丛中有一块石峰上写着“群峰壁立,千嶂叠翠”,形象地描写出了石林的美。

走出大石林,我们来到了小石林,小石林里有一个“玉鸟池”,池旁有一座石峰非常引人注目。那便是阿诗玛石像。阿诗玛是传说中美丽而勇敢的姑娘,她身着传统民族服装,头戴包头,背着箩筐,眺望着远方,似乎在盼望着什么。

上一篇:那树阅读题及答案下一篇:机舱自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