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2024-05-01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共4篇)

篇1: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宁党办 [2009]112号

各市、县(区)党委(工委)和人民政府,区直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中央驻宁有关单位,有关企业:

近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执着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为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模范集体和先进人物。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团结和动员全区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再立新功,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201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召开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将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通过推荐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劳模奉献精神,充分调动和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加快实现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功立 1 业。

二、推选范围

自治区模范集体推选范围为区内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独立核算的企事业下属二级单位、车间、科室、团队等。

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推选对象为2005年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以来,在我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各阶层人员。

三、名额分配

自治区命名表彰模范集体11个,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30名(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额分配随后以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审领导小组文件下发)。名额分配参考各地区、个部门的人数、经济发展、行业特点、贡献大小等情况确定,五市分配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额实行差额。

四、推选条件

(一)模范集体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毫不动摇地坚持和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坚持和发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建立平等协商的集体合同制度,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好,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经济效益及各项工作民列全区或本行以前茅。

(二)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克己奉公,奋发有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和影响力。同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

1、在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做出突出贡献的;

2、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

3、在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做出贡献的;

4、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5、为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

6、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

7、其他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

五、推选原则

1、推选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主要从2005年以来,曾获得过自治区单项奖励及荣誉称号(如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治区“十五”、“十一五”创新立功竞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技术能手,“三八”红旗手,十佳杰出青年等)或各市、自治区各厅 3 局及系统先进个人中产生。

2、推选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重点放在基层和生产(工作)第一线。推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一线职工(包括工人、农民或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等)的比例不得少于60%;企事业单位(包括企业分厂、子公司、高校院系等)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小学校长除外)人员比例不得超过15%;其他方面人员(主要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农民等)的比例为25%。对申报的一线职工、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界定。一线职工是指企业车间(含车间)以下工作人员,教科文卫体等事业单位必须是专门从事教学、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工作的教师、科研人员、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区直机关、事业单位推选中层及以下干部职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市、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不参加推选。同时具备行政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以行政职务为准。

推选候选人中,高技能人才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同等的条件下,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的比例不能低于30%,妇女的比例不低于20%。

3、推选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必须经过纪检监察、计生部门的审核签章,模范集体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还必须经过工商、税务(国税、地税)、审计、安全生产、工会、社保、环保等部门审核签章。凡在上述任何一方面存在问题的,均不得参见推选。农民工候选人须征得用工单位和户籍所在地的同意。

4、推选县(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把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六、推选程序

推选过程要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被推荐对象必须有基层民主评议产生。五个地级市的推荐对象必须经基层单位民主推荐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5天),市委研究并公示后上报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他个推选单位的被推选对象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在本单位、本系统公示后,将基层民族评议和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意见一并上报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各单位的集体和个人经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察后,提交评审领导小组审定。审定名单在自治区新闻媒体公示后,报自治区党委批准。

七、奖励办法

受表彰的自治区模范集体,由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有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奖章、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

八、组织领导

全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推选工作,在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级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审领导小组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按照程序严格把关,认真做好推选工作。要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 5 参与到推选中来,使先进典型的产生过程真正成为群众性的比、学、赶、帮、超过程。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板报、橱窗等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激励和动员全区各族人民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九、关于上报材料的要求

各市、各单位按分配名额,于2010年2月1日前将被推荐单位和个人的各项报表、材料报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材料包括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登记表一式5份,事迹材料与事迹简介30份(事迹材料不超过3000字,事迹简介不超过500字),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另附2张2存免冠彩色照片,体现工作、学习场景的5寸彩色照片3张。上报事迹材料和事迹简介时需附电子版本或发送电子邮件至nxlaomoban@163.com。所需填报的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格从nxlaomobanls@163.com(密码6020200)中下载。

联系电话:(0951)6029324 6035905 6020200 联系人:常红海

赵永刚 邹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12月16日

篇2: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青海省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评选程序、名额分配的通知

(青政办〔2009〕117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经省委同意,省政府决定2009年国庆前夕召开青海省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命名表彰大会,现将省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评选程序、名额分配通知如下:

一、评选条件

(一)省模范集体评选条件

省模范集体必须是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为企业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其条件是:

1、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班子团结,作风扎实,管理科学民主,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居同行业领先水平;

2、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职工作用,团队凝聚力强、影响力大,职工信赖,公众认可;

3、坚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在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质工程,创造新产品、新工作法、新操作法及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4、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和岗位技能,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5、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交职代会讨论,实行厂务公开制度,企业经营情况做到公开、透明,在民主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贡献突出;

6、维护社会稳定,防止重大事故,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7、坚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无人身伤亡和重大质量、设备事故,在改善环境资源、加强劳动保护和改善劳动条件,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成绩显著;

8、在其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或做出突出贡献的。

(二)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

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必须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先进个人。

1、在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增加企业效益,促进安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2、积极参与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岗位练兵、创建“工人先锋号”等活动,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

3、在开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活动中,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

4、在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推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安全生产,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突出贡献的;

5、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6、在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护人民利益,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7、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公益等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8、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自主就业、艰苦创业中成绩显著的;

9、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创一流,勇于创新,廉洁奉公,取得优异成绩和起模范表率作用的;

10、在其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

评选、推荐全省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重点要放在基层,放在生产(工作)第一线,模范集体中法人单位不超过50%,车间、班组不低于50%;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中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少于60%;企业负责人的比例不超过20%;其他人员20%(农牧民、农民工、非公经济组织人员、机关工作人员等)。其中妇女的比例不低于20%。少数民族、农民工应占一定比例。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党政机关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参加评选推荐。

二、评选程序

(一)评选推荐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进行,要严格程序,坚持标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推荐的模范集体和个人必须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或村牧民委员会、街道居委会等讨论通过,逐级审核,层层把关,由党委、行政、工会共同研究审定并推荐上报。

(二)评选推荐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有一定的荣誉基础,主要是2004年以来,曾获得过省级单项荣誉称号(如获得青海省“十一五”建功立业竞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技术状元、“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等)或各州地市模范集体和个人、省级各厅局委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者中产生。曾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不再重复评选、推荐。

(三)推荐对象是企事业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须经当地县(市)以上工商、税务(国税、地税)、人力资源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人口计生、工会等部门签署意见;推荐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负责人和事业单位负责人的,还须经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签署意见。推荐对象是非公企业负责人的须征得同级工商联的同意。推荐对象是党政机关干部的,须经纪检、监察部门签署意见,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征得组织(人事)部门同意。推荐对象是农民工的,须经本人户籍所在地工会签署意见。

(四)凡有拖欠劳动者工资,未参加或欠缴职工养老、工伤、医疗、失业保险和工会经费,违规裁员,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未依法组建工会、未签订集体合同及劳动合同,能源消耗超标,环境污染严重等情形之一,以及2004年以来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严重职业危害或群体性事件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不得作为推荐对象。

三、名额分配

这次大会拟表彰全省模范集体40个,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00名。名额分配详见《青海省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额分配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认真做好评选推荐工作,确保评选推荐的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工会组织要认真履行职责,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推荐工作。评选全省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既要评选改革创新,有突出成绩的贡献者,也要评选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一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评选推荐非公企业模范集体和非公企业职工的须征得同级工商联的同意。评选出的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必须要得到群众的公认和社会的认可,充分体现群众性和民主性。评选过程一定要坚持标准,实事求是,严格把关,不搞平衡照顾和领导圈定,坚决杜绝推荐评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荣誉称号,并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三)及时推荐上报。各推荐单位要于7月10日前将《青海省模范集体推荐表》和《青海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表》一式三份(同时发电子邮件)报筹委会办公室(省总工会经济技术劳动保护部)。筹委会办公室根据评选条件,进行初步审核,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通知各地区、各部门在本地区、本单位进行公示,并正式上报。由筹委会办公室提交筹委会会议审核后,报省政府审定。经省政府审定同意,在《青海日报》、青海新闻网等媒体公示(5天至7天)。

(四)认真填写有关表格。被正式确定的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须填写推荐表一式四份,用钢笔填写或打印,字迹要工整清晰,不得复印或在表内附贴事迹材料。推荐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需报彩色近照六张(照片用线缝在登记表上,另附两张)。推荐表并事迹材料10份(3000字左右)须于8月5日前报筹委会办公室。

联系人:马莉亚

联系电话:0971―8236847

电子邮箱:zghmly@sina?com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篇3: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分 类:

发布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文日期: 2014-10-21 15:31

名 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创业就业工程”的意见》的通知 文 号: 内党办发〔2013〕14号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创业就业工程”的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4-10-21 15:31 浏览次数:133

内党办发〔2013〕14号

各盟市委,盟行政公

《关于实施“创业就业工程”的意见》已经自治区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抓好创业就业工作,是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一环,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创业就业的动力和活力,着力促进创业就业,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全区实施“创

(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区目标和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扶持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以发展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职业教育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深入实施创业就业5项计划,着力构建覆盖城乡、服务均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推动形成全社会积极创业、努力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

(二)——发展拉动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鼓励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强对创业者的服务引导,激发创业活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

——培训提升就业。以职业教育中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健全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创业就业

——合力推动就业。明确创业就业工作责任,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各有关

(三)到2015年底,实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力争达到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每年转移就业240万人,力争达到260

(一)充分发挥产业发展拉动就业的作用,重点围绕推进自治区“五大基地”建设及发展相关产业,1.拓宽农牧业就业渠道。依托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扶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吸纳就业能力。着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在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扩大就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到2015年底,实现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返乡创业和就近就地稳定转移就业145万人,力争达到155

2.重大项目拉动就业。重点围绕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及相关产业发展,在实施重大项目时统筹考虑扩大就业问题,积极吸纳当地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制定政策措施,督促项目建设主体履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社会责任。在项目可行性论证环节,要把吸纳就业作为主要论证内容;在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有吸纳就业的具体安排;在项目开工建设时,要明确吸纳就业的岗位和人数,并做好用工招聘、职业培训等工作;在企业生产运营时,督促企业及时兑现就业承诺并签订

3.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按照把我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要求,着力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在景区建设、特色民族餐饮、旅游商品营销等环节扩大就业。到2015年,旅游业直接、间接从业人员分别达到50万人、200万人。全面提升家庭服务企业发展水平,培育一批服务规范、拥有自主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连锁家庭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打造家庭服务业骨干企业200户,家庭服务消费需求满足率达到60%以上。大力开发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服务等就业岗位,到2015年底,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以上。围绕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4.增强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围绕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向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聚集,与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专业化协作关系,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提高就业

(二)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服务,搭建创业平台,创建创业型城市。到2015年,全区扶持成功创业12万人以上,力争带动就业40

1.改善创业环境。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应向城乡创业主体开放。适当放宽初始创业者申办企业的限制,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按国家税法现行规定上限2万元执行,对带动就业人数较多的创业项目和贷款担保基金充足的地区,小额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单笔提高到30万元,对就业困难的初始创业人员

2.强化创业服务。健全创业服务机构,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组建创业专家服务团,为创业者开展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服务。积极推动创业服

3.加强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科学制定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总体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点建设100个标准化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

4.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创业工作政策扶持体系、指导体系、培训体系、服务体系和工作考核体系,稳步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力争新增2个盟市进入国家级创

(三)组织实施重点人群就业计

突出重点人群,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和复员转业军人

1.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内政发〔2013〕4号)精神,积极拓宽就业领域,鼓励各类企业和科研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允许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地进行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并纳入当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范围。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强化对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从2013年起,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内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所需资金按规定列入就业专项资金支出范围。鼓励蒙古语授课大学生辅修宜于创业就业的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或相关课程。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考录招聘中,录用蒙古语授课毕业生不低于政策规定的比例,旗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蒙古族和“三少民族”人口聚居旗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特种行业,可根据实际需要提高录用(招聘)比例。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从2013年起,将创业培训补贴政策期限从目前的毕业调整为毕业学年(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

2.推动农牧民转移就业。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农牧民工在城镇就业、落户、子女就学、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农牧民工享受同城同工同酬待遇。加强区内外劳务协作,积极开辟劳务市场,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转移就业示范点的作用,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劳务输出品牌,扩大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

3.推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规范城镇失业人员、残疾人、失地农牧民等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程序,建立健全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重点帮扶、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就业回访、岗位储备等制度,及时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等多样化服务。适度开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公益性岗位,妥善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到2015年底,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

4.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就业工作。鼓励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拓宽退役士兵就业渠道,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退役士兵,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税费减免、贷款、户籍管理和创业扶持等优惠政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维护岗位和扶持建设项目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优先招录退役士兵。退役大学生士兵参加公务员考

(四)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劳动者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创业就业能力。到2015年底,全区累计实现城镇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以上,农牧民工转移就业技能培训40万人以上,创业培训15

1.优化大中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大中专院校要积极适应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跟踪分析毕业生就业供求趋势,积极构建“招生—培养—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交流,推动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专业与工作岗位对接,不断提高

2.完善职业培训机制。加大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力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职业培训,构建以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为主体的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占定点培训机构比例达到60%以上。整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民政、农牧业、扶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和社会团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提高资金

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市场用工需求,以“订单式”、“定向式”和岗前培训为重点,组织开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技能培训,清洁能源、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技能培训,以及旅游产品加工、销售等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式”和岗前培训人数占全部培训人数的70%以上,打造100个特色培训职业(工种)品牌。组织实施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特别培训计划”,到2015年底,培训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6万人以上。制定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全区打造50个具有区域特色和品牌效应的标准化实训基地,创建20个盟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

4.加强创业培训。旗县级以上普遍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实训平台。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强化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税

(五)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基本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均等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过程精细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组织一体化、服务主体多元化。

1.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服务平台的机构、人员、经费和建设标准。自治区本级设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继续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加强苏木乡镇(街道)和嘎查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健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规范服务的市场运行机制。组织实施基层服务平台

2.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针对城乡劳动者求职就业需要,及时收集、发布岗位信息,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信息服务、能力测评、政策咨询服务、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全面推进就业服务实名制管理。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就业援助系列活动、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各类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

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完善劳务派遣制度、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企业裁员行为,逐步实现劳动合同制度全覆盖,到2015年,城镇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健全政府、工会、企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加强劳动保障专项执法监察和专项整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健全仲裁机构与司法机关的联动机制,加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处力度。到2015年,全区劳动人事争议办案机构实体化率达到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5

三、(一)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成立实施“创业就业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创业就业各项工作,各盟市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切实加强对创业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创业就业工程”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抓好相关工作,(二)完善各项政策。落实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推进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备忘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和支出项目,加快出台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建立和完善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创业就业政策体系。推动创业就业政策与教育培

(三)加大投入力度。自治区重点实施扶持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家庭服务业信息公益性服务平台、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设立实施“创业就业工程”专项奖励补贴资金,建立健全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模式。各地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根据当地就业状况和就业目标,加大创业就业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扶持力度,积

篇4: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选自治区模范集体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6〕97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

2005年,我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防扑火机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综合防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仍面临着严峻形势,全区大部分地区大风日数多,降水偏少,气温偏高,个别地区将面临严重的春旱,东部地区春季防火期已经来临,西部地区防火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为切实加强2006年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温家宝总理关于防火工作的“五项标准”要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深化行政领导负责制、部门领导负责制和单位领导负责制,层层划定责任区,签订责任状,并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列为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自觉承担起责任,及时研究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真部署、检查和落实防扑火工作,有火险时要亲临现场,组织指挥扑救。凡因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经费不落实、发生火灾有关领导不及时赶赴火场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大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

针对严峻的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各地区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注重实效性。一是要抓好群众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要抓好典型火灾案件的宣传,发挥震慑作用;三是要抓好专业人员培训,强化安全扑火技能;四是要积极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提倡安全文明的祭奠方式,特别是防火重点区域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有关要求,尽快对墓葬进行迁移和清理,划定区域集中安葬。

三、全面提高管控火源的能力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全面落实森林草原火灾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要突出火源管理重点,坚决管死、管住火灾源头。防火期内,各类用火要严格按规定审批,用火责任落实到人,监督到位。严格按照“六烧六不烧”的原则进行计划烧除,严防跑火引发森林草原火灾。要切实加强火情监测工作,充分发挥苏木乡镇、嘎查村护林人员在火情监测中的重要作用,并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火情实行全方位立体监测。要及时开展武装“三清”、隐患排查和防火戒严工作,重点地段做到死看死守。要打破地域观念,树立防扑火无界的思想,积极与周边地区加强沟通,建立各级联防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联防联治工作。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深入防扑火第一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从根本上排除隐患。要加大防火法规、制度完善工作力度和火灾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火工作进程。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工作要以专业力量为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密防范,科学指挥,科学扑救,坚决杜绝扑救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四、不断强化防扑火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要求,进一步加大森林草原防火投入,巩固成果,夯实基础。一是要抓好边境防火隔离带的开设工作,在全面开设贯通的基础上,对重点险段要采取特殊措施,确保阻火效能;二是要抓好林缘、林内城镇、嘎查村屯、农牧场、林场场址等重要设施周围防火隔离带的开设工作,严防火烧连营;三是要抓好信息指挥、望监测、交通运输、监测通讯、机具装备等方面的建设,提高防控能力;四是抓好防扑火队伍建设。武警森林部队要继续发扬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强化战备训练;航空消防队伍要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发挥空中巡护、运输、灭火优势;地方专业防扑火队伍要强化业务技能,不断提高战斗力,尚未组建防扑火队伍的,要尽快完成组建工作。

五、充分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针对2006年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特点,及早制定和完善扑火应急预案,并切实加强预案培训和演练,保障预案及时启动、顺利实施。要备足和检修好各种扑火机具、交通运输工具等防扑火设施设备,确保设备齐全完好。武警森林部队、航空消防队伍、地方专业防扑火队伍等扑火力量要提前布防到位,进入战备状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做好防扑火的各项准备工作。

六、切实加强防火值班调度工作

各级防火办公室要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对值班情况的检查督促,保持良好的值班秩序,确保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顺畅高效。要严格执行火灾报告和新闻报道的相关规定,及时准确上报火情,坚决禁止瞒报、谎报和越级上报,特别是需要向国家有关部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报告的火情,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报自治区防火指挥部,由自治区防火指挥部按规定上报。

2006年3月28日

上一篇:绿华学校小班化教学工作计下一篇:爱财的妈妈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