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习报告

2024-04-20

政治学习报告(精选6篇)

篇1:政治学习报告

暑期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在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精心组织和认真安排下,我校为期五天的暑假政治学习已经成功落下帷幕。在这短暂的五天时间里,因为有了我们领导班子勤政务实、全面细致、严谨高效的领导作风,让我们全体教职工在这短暂的五天内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几天里,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分析、教师讨论交流,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开学通知等事宜。通过政治学习,使我汲取了很多新鲜的营养,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李校长把上期测试成绩情况在这里作一个比较详细具体的、客观公正的分析说明,让大家清楚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进步,给自己树立信心,同时也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好让自己在来年的工作中切切实实的打一个翻身仗!

通过学习,全体教师还认识到学生安全的重要性。教师要利用班会、队活动、活动课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教育学生不买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不卫生的水和饮料,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认真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并且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姜晓琴老师、王莲老师等为榜样,有计划、有目的、有效率、有方法的教书育人,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具体的我想从认真备好每一课、认真上好每一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培优补差、认真钻研教材、多读书、读好书这几方面去努力,全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一周一个活动,一月一个目标,一学期一个飞跃。

二〇一二年七月一日

篇2:政治学习报告

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是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重要要求。组织部门学习贯彻这一要求,就要在理念上体现精准科学、举措上突出精准科学、方法上贯穿精准科学、作风上保障精准科学,使选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以推动事业发展为基本取向。干部的思想境界决定着事业前进的方向,干部的能力素质决定着事业发展的水平,干部的工作作风决定着事业推进的成效。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事业为上,紧紧围绕事业发展需要选干部、配班子。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为了安排干部而因人设岗、为了锻炼干部而频繁调整、为了平衡照顾而论资排辈的现象,偏离了选人用人的本意和初心,影响了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真正把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对发展事业充满信心和激情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研判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不同班子的实际需要、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切实做到因事用人、因岗择人;始终坚持五湖四海,放宽眼界和心胸,不拘一格选贤任能,让各方面的干部充分涌流,集聚到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宏大事业中来。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以坚持考实评准为基本前提。知人善任,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察人不准,对干部的了解仅停留在感性上、印象上,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精准科学识别一名干部的德才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仅通过定期有限的考察就想掌握班子,仅依靠数次谈话就想吃透干部,这是不切实际的。要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建立经常性分析研判制度,主动深入班子、走近干部,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切实改变不考察不去了解班子、不调整不去接触干部的现象。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名声在民间。要注重延伸考察触角,经常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一线了解情况,广泛听取知情人意见,从街谈巷议和社会反映中,把干部八小时外生活圈、交友圈、家庭圈的表现了解清楚,对干部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评价,切实防止模糊描述、千人一面。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以遵循成长规律为基本考量。干部成长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总体呈现阶梯式、递进式规律特点。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在萌芽期发现、成长期培养、成熟期使用、成就期重用,最大限度放大干部使用效益。但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对干部的培养锻炼下得功夫不够,导致干部缺乏基层实践历练和真刀真枪的考验;有的忽视人才“保值期”,导致干部激情“磨灭”、能力“氧化”、价值“缩水”。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选拔干部必须要“墩墩苗”,让干部多经历一些急事难事和困难挫折,经历几次“热锅上蚂蚁”的考验,经历必要台阶和递进式历练,在“墩苗”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成长成熟。对确实看准的干部,要不拘一格及时起用、放手重用,让他们在能力、经验、激情、精力均处于黄金状态期挑重担、打主攻,切实把干部资源用足用好用出效益。

篇3:政治学习报告

一、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首先,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理论, 从根本上讲, 是因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内因与外因、当前与长远等关系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其次,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依据, 那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思想来源。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个“脉”, 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进”, 就是在不同历史阶段, 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 做出了独特理论贡献, 是对同一项历史使命的理论探索, 同一块实践土壤上开出的理论之花。

第三, 科学发展观是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科学发展观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当代中国发展这个主题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 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 才能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因此, 发展是第一要义, 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何发展的问题, 说明了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本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首先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一切发展,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否则, 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所以, 从目的范畴来看,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 一切以人为目的, 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 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因此, 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发展的根本。要把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作为发展的目的性要求、发展的终极目标, 使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都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确立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主体地位, 尊重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权利;要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发展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作用;要用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来检验发展的成果,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提高更多社会成员的素质和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显而易见, 以人为本是核心, 回答了当代中国为谁发展的问题, 说明了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执政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所谓全面发展, 就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 也就是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所谓协调发展, 就是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协调发展是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共同发展, 但不是低水平的、静态的平衡发展, 协调发展是要突出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优势和效率, 是要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协调来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 因而协调发展是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方面发挥优势、提高效率的过程中实现的。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 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 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 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规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回答了当代中国何为发展的问题, 说明了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就是推进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各阶层、各群体的发展要求与利益关系, 最大限度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最大限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减少和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

三、科学发展观指明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阳光大道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两大历史使命: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是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众所周知, 发展问题一直是困扰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难题。上世纪初期, 列宁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 列宁先后进行过多方面的试验, 提出包括“新经济政策”在内的多种方案, 但由于战争迫近等诸多因素, “新经济政策”实施不久就宣布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曾做过改革的试验, 但先后都归于失败。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 改革和发展再次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汹涌的浪潮。然而,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我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使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实现了长达30多年的快速发展。2002年到2011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 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000多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 对外贸易总额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有效应对了各种考验, 这一切都源自于践行科学发展, 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 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 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再次复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篇4:让政治学习轻松起来

“结构化、概括化”内容包括“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两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结构化、概括化的策略粗浅地介绍如下。

一、知识内容结构化、概括化的策略

“知识内容结构”是由学科基本概念为核心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它形成的基础是对琐碎的、零散的、表象的知识进行整合,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强调知识内容的整体性。

找到一根有效的“红线”,是将单个的、零散的、不便记忆和把握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平台的关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的不同,选择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联系。

“概念辐射法”即以一个核心概念为基点,全面辐射课本中与这一概念有关的知识点,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形成一个以此概念为核心的知识系统。例如“商品”这个核心概念,可以向四周辐射含义、属性、价值量、价格、对生产者的要求,进而形成一个以“商品”为核心的知识系统。

“主体统领法”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为背景,着眼于其中不同主体的表现,如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政府、政党、民族、国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经济生活中的政府、企业、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等,解析其各自的行为原因、措施、作用和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富有运用性的知识系统。

“问题指向法”指运用“是什么”(性质、本质、体现等)、“为什么”(原因、目的)、“怎么样”(意义、价值)、“怎么做”(手段、措施)等问题引领学生把握知识联系。如“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问题”,就包括“公民政治生活的表现或内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因”“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公民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等层次,并将每一个层次进一步分解,带出更多的相关知识点。

“主题整合法”即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主题需要出发全面搜索知识。如有关“民主监督”的教学,就可以把散见于政治生活第一、第二单元的有关内容进行集合,包括:(1)监督权的含义;(2)民主监督的方式、渠道;(3)我国公民行使民主监督的意义、要求;(4)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原因、措施等。从而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形成一个关于“民主监督”的新知识系统。

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情境的变化,指导学生把知识点按一定的线索和逻辑关系进行新的整理,梳理出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以培养学生灵活、综合的运用能力。

二、方法程序结构化、概括化的策略

“方法程序结构”是结构化了的一套办事操作步骤,体现了一种“技能”,即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去办事的能力,强调方法技能的整体性。这是知识升华为智慧的关键,也是“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方法程序结构”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生掌握了“方法程序结构”,就掌握了主动学习的工具,掌握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

“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不同教材的编写体例,中观上整体感知教材、重点把握知识的三遍读书法,微观上划分主谓宾理解概念、把握知识区别的方法。

“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范围、指向、对象(主体、客体)”三个角度的审题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以及“从问题焦点出发、展开联想、确定知识联系”的思维导图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规范答题的方法,辩证地、历史地回答问题的方法,根据不同题型高效答题的方法。如“原因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从材料中的问题找原因;二是从设问中找原因,明确主体与客体,分析原因与意义。主体、客体分别讲,多个主体分开说,内因、外因要找全。“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依据材料中的问题对症下药找措施;二是根据不同的主体找措施。“意义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从不同的主体说意义;二是从不同的方面说意义。“辨析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一是补全内容,指出缺点说片面;二是肯定正确说合理;三是摆明观点说措施。“体现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找焦点、想知识、定联系。

如何确定要点:下笔之前定要点,相同内容成一点,要点独立不重复,要点内容“三联系”,语言简练二三句。

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和方法程序,就具备了最具迁移价值的知识,具备了较高的学科能力,具备了较好的思想方法和学科素养。同时使学习的过程成为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升华为智慧的过程,让学生在“会学”的同时“愿学”“乐学”,真正达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轻负高效的目的,让政治学习轻松起来。

(责任编辑 袁 妮)

篇5:政治研究性学习报告

摘要: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学时代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值得关注。本文试从中学生乱消费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课题提出背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花钱也水涨船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纯消费者的中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为了全面了解现在中学生的消费状况,我们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对“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实施过程

㈠成立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确定课题。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经过充分讨论,确定课题名称为:“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

㈡制定调查研究计划

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我们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充分讨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如下:

1、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

2、开展访谈、问卷调查等。

3、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㈢实施上述调查研究计划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合访谈结果,参考大量有关的事实、数据及资料,我们对中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结果如下:

㈠ 消费现象严重

经过此番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有必要指出:中学生乱消费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为:

1、吃

吃零食不仅是当前中学生的一种习惯,并且日益成为一种时尚。中学生不仅稍有空闲,便不停口,并且还讲究零食的品牌、价格。与此同时,吸烟、喝酒也成为了校园的一大景观:吸烟的人数较多,并讲究烟的档次;校园内饮酒现象也并不鲜见,尤其是一些同学的生日、聚会时,饮酒甚至喝醉也成了家常便饭。

2、穿

部分中学生,衣着打扮逐渐向名牌靠拢。他们讲究名牌,什么时髦穿什么,在校园显示所谓的“风度”和“派头”。

3、玩

虽说现在的中学生学习任务很重,学校管理很严格,但总有一些学生经常出入网吧、台球室等营业性场所,个别中学生甚至在校外参与赌博。

4、用

部分中学生文具要高档的,随身听、mp3甚至学校明令禁止的手机正在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些女中学生则用起了化妆品,甚至是高档的、进口的化妆品。

㈡乱消费的原因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出现乱消费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中学生自身的原因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其消费心理,存在四种倾向:形成了诸如,“航模迷”等类型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爱好,能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为了爱好,支付一定数量的甚至大部分的金钱也就成为了现实存在。不甘落伍的心理特征,以及不成熟的又希望成熟的思想,使得中学生 使得中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应该要什么,不应该要什么。购买和

怀着这些消费心理倾向,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中学生就容易受外界诱因的驱使,产生乱消费现象。

2、家长的原因

家庭方面的原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为掌上明珠,生活上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对孩子也就由宠爱发展到溺爱。家长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盲目地满足子女的要求,结果使得许多中学生在小小的年纪就养成挥霍浪费的习气。家长们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却忽视其思想道德教育,甚至认为只要书读好了,花多少钱都舍得。这就养成了学生乱消费的坏习惯。家长则是对我们影响很大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和家长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家长自己平时就经常赌博、玩牌、请客、送礼、讲排场、比阔气、摆派头„„,这无疑会对中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学校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中学生受教育的决定性环节。然后,一些学校由于办学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结果使得学生乱消费有了生存的温床。学校方面的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片面追求升学率,放松了德育工作,缺乏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美德于是,对中学生思想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得不到保证,影响德育的效

4、社会的原因。

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给缺乏辨识能力的中学生造成消费观念上的误导。

对青少年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场所也日益商业化。满街的网吧,台球室,图书出租屋等无不想方设法地吸引中学生。此外,社会上的无赖还经常威逼利诱少数学生离校出走,与其厮守鬼混、吃喝玩乐。而置身其中的中学生也难以独善其身,乱消费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㈢乱消费的危害

经过调查研究,我认为中学生乱消费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中学生的角度看 没有用在正经事上,而是花钱去网吧玩游戏,看一些不良的书籍、录像等等。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通宵达旦地玩游戏,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还出现了精神异常。如今,吃零食也成为学生消费的一个主要内容,尤其是初中生,一旦身上有了钱,见到喜欢吃的零食便会毫无节制地买。据调查,聊城市中学生零用钱的用途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买零食”。一些学校的校门前就有不少卖零食及饮料的小卖部,周围还有很多摆地摊的卖些廉价的食品,许多零食并不符合卫生标准,往往都是一些“三无”产品,这样不但浪费了钱财,还损害了身体健康。对很多东西都不懂得珍惜,养成了浪费的习惯。比如,丰盛的午饭因为“没胃口”就原封不动地“回收”了;早餐的面包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给了“垃圾桶”等等。如果有人“介意”,他们会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但他却没有意识到,他潇潇洒洒所花的钱凝聚了父母多少的血汗。中学生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由于乱消费对人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有些中学生往往被其吸引而厌恶学习;此外,有些中学生因乱消费而背上沉重债务,却因不能和家长讲明而无力偿还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无心学习。

2、从父母的角度看

中学生乱消费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导致家长与子女关系紧张。

虽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一个子女的生活支出、学习支出、甚至择校费、辅导费之类的支出也是个不小的数目,有些家庭甚至为此举债度日。

由于心理不成熟,分辨是非能力差,看到别的同学有那么多钱,有些中学生于是也向父母要。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钱,一些家庭的收入并不高,但是为了满足孩子,他们只好省吃俭用挤出一些钱来给孩子。倘若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就容易使亲子关系紧张。

3、从社会的角度看

中学生乱消费现象严重者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于没有稳定经济收入的中学生们来说,一般的家长提供的零用钱是无法满足欲望、提供高额支出的。一些中学生为了满足欲望,往往不择手段地去捞钱,如偷窃、抢劫、敲诈等,结果轻则违犯校纪校规,重则走上犯罪道路。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家庭的生活条件不可能一成不变,倘若现在过惯了奢侈生活,形成了一种错误的金钱观,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一旦家庭条件出现变故,无法面对现实,就有可能走上盗窃、抢劫甚至杀人的犯罪道路。再者,同学之间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引发学生的心理失衡。现如今,中学生生日请客送礼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礼物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请客的花费也由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现在谁的手里要是没有零花钱,看着同伴经常买这买那,总是羡慕得很:要好的同学今天请了你,你却因为没钱无法回请人家,又尴尬得很。这种羡慕、尴尬处理得好是幸运,若是处理得不好,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㈣应对措施

我认为消除中学生乱消费现象,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中学生要注意矫正和克服自我不良心理

我们中学生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学生自我成长的主要条件。中学生乱消费不良习惯的改变有赖于我们自身的主观努力。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同时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

2、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物质上的满足,还必须给子女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听之任之,该控制的时候不能轻易放手。当孩子做错事时要给予他应有 在处理零花钱的问题上,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奖励手段。比如,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量的零花钱作为奖励,这不但让孩子形成了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还控制了其零花钱的数量。花钱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就像学游泳一定要亲自下水一样。家长可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教孩子学会理财,帮助孩子学会科学、合理地消费,同时加强对孩子勤俭节约的教育:如购买衣服、鞋帽时,不必追求名牌,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懂得钱是来之不易的,从而逐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3、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课的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4、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创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消费环境。

总之,中学生乱消费的原因是复杂的,其危害是严重的,只有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一个联合体,才能消除乱消费的现象,帮助我们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我们中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四、调查体验与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有了很多新的感悟。而自己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现将我们的收获总结如下: ㈠、也许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总生活在象牙塔里,家长总说只要把书读好就行了。于是,我们

和社会,和生活失去了联系。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觉得融入到了社会。我们的见识增长了,我们的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也真切地懂得树立科学消费观的重要性,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㈡、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懂得了父母挣钱是不容易的,他们为了儿女,真可以说是费尽心机,不惜

代价。但儿女总是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真的要感谢父母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㈢、通过切身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乱消费现象,这带给我们很大触动。以前,我们

篇6:关于小学教师政治学习报告

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它可以是一些人所热爱的事业,也可以是谋生的手段。我们要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当今正面临着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教育同时也面临激烈竞争。学校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作后盾。

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真正认识善和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个人以为,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的老师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通过此次暑期间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指导下,我谈下面的一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积极进取,提高业务素养。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小学教师政治学习报告二

通过本学年的教育实践和政治思想品德的学习体会,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的崇高,责任的重大。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本阶段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实际行动落实到“教书育人”这一历史使命上去,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为培养更多的有素养的人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行,爱一行”。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

三、要以情动心,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未来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四、更新育人观念,引导学生把做人放在首位

只有学生的文明习惯形成了,精神面貌改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做人的问题解决好了,学生自然会有求知的渴望和内驱力。

五、更新教育方法,让人人获得成功

面对后进的学生,老师要关心和爱护,要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来加以开发和利用,从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入手,实行分层教学,分层达标,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取得不断进取的力量。

六、加强自身学习、自我修养

一学来,我们不怕吃苦,不懈努力,争做模范,起好带头作用,发扬了奉献精神。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践行诚信教育,终身学习的要求,相信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许多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课堂纪律很差;考试时大面积作弊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出现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时,如果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必然导致恶性循环。当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使教师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积极地做好工作,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采取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材等一系列措施,做到因材施教。

小学教师政治学习报告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三、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小学教师政治学习报告四

过本学期的政治学习教育,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也更熟悉了。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学校组织的学习,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使有了更深的体会。

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1、在爱国守法方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有时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不够深入。

2、在爱岗敬业方面,能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能认真负责。

3、在关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还不够严格。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爱是教育的万金油,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释放能量,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4、在教书育人方面,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团结协作方面,我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还不够理想;我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注意保持的品德。在廉洁从教方面,我坚守高尚情操,讲奉献,不谋取私利,自觉抵制并反对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5、在为人师表方面,我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处理个人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作风正派;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上一篇:全业务试题下一篇:心雨现代爱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