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

2024-04-28

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

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

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2007-12-08 17:48:0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2)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

2005年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金融学院在学校党委和金融学院班子的领导下,抓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围绕学校新校区建设,学科发展,申硕和迎接教学评估等”四大战役”,积极贯彻学校”质量,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努力开拓,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以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完成本科水平评估与申硕的前期工作,金融学院各项工作成果丰硕

1.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努力方向.金融学院根据学校2005年的工作

重点,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了多个部门规划,明确了金融学院工作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在2005年5月份学校新的院系设置方案出台后,金融学院设立了金融系和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为金融学院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金融学院把”迎评”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按照本科水平评估的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建设金融学院的各个专业,学科,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讨论,分别形成了《金融系中期发展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中期发展规划》,《科研中期发展规划》,《金融学院金融实践教学部工作章程》,《金融学院实践教学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第1文秘版权所有

2.严抓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工作方针,我院努力搞好日常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学院的日常教学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工作,包括教学任务的安排,教材的

推荐,课程介绍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开新课的教学准备检查,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等工作.全院没有发生一起教学事故,所有教师都能完成学校的工作定额.同时,所有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完成了试卷和毕业论文的复查工作.我院有2位教师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1位教师获得先进金融教育工作者称号.3.加强学科建设,积极迎接评估.(1)专业建设.2005年,我院被评为”青蓝工程”金融学科优秀学科梯队,金融学科被评为重点建设学科.金融学科以本科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南,以申硕为契机,继续加快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修订的要求,认真做好了2005级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案的修订工作.金融系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积极探索各专业传统优势与潜在优势的结合与开发,体现教学方案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下半年,我院还启动了金融学品牌专业的建设工作.我院积极加强新开设专业---保险专业的建设.我院保险专业今年首次招生成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修订要求,风险管理与保险系完成了保险专业教学计划和证券期货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为加快保险学专业建设步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于2005年7月在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保险学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对加强保险专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课程建设.我院整合各系,教研室资源,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确定教学和科研方向,明确了每一个系的主干课程和重点课程.各系成立了课程与课程组,落实了课程负责人,制定了课程介绍,课程大纲和课程建设规划.《货币银行学》于2005年7月初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我院加大对《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力度,按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四个一流,即”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使用和建设一流的教材,创新一流的教学内容,运用一流的教学手段”来精心打造国家精品课程,完成了课程网站建设和《货币银行学》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我院在认真抓好省级一类优秀课程《证券投资学》,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国际金融学》,《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四门课程建设的同时,又有《中央银行概论》,《公司金融》,《保险学》三门课程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建设课程.(3)双语教学.金融学院积极探索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我院先后共有9位教师使用双语教学,为我院双语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2005,我们又认真修改,完善了双语教学的课件等资料,充实了双语教学的教学资料.现在,我院双语教学的门数和教师量已经超过本科水平评估要求的指标.2005年,我院根据学校要求,顺利完成了试卷复查和毕业论文复查,顺利通过了学校的验收.二,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明显

提高

1.认真修订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我院将学生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内专业实验教学与课第1文秘版权所有外实践实习,并组织编写了专业实验教学大纲,为后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制订了2003级第五学期和2002级第七学期的专业实习计划,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计划的具体落实.组织落实了对2002级学生毕业论文和2003级学年论文的指导工作.举

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

篇2: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

1.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努力方向.金融学院根据学校2005年的工作重点,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了多个部门规划,明确了金融学院工作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在2005年5月份学校新的院系设置方案出台后,金融学院设立了金融系和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为金融学院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金融学院把“迎评”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按照本科水平评估的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建设金融学院的各个专业,学科,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讨论,分别形成了《金融系中期发展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中期发展规划》,《科研中期发展规划》,《金融学院金融实践教学部工作章程》,《金融学院实践教学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2.严抓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工作方针,我院努力搞好日常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学院的日常教学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工作,包括教学任务的安排,教材的推荐,课程介绍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开新课的教学准备检查,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等工作.全院没有发生一起教学事故,所有教师都能完成学校的工作定额.同时,所有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完成了试卷和毕业论文的复查工作.我院有2位教师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1位教师获得先进金融教育工作者称号.3.加强学科建设,积极迎接评估.(1)专业建设.2005年,我院被评为“青蓝工程”金融学科优秀学科梯队,金融学科被评为重点建设学科.金融学科以本科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南,以申硕为契机,继续加快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修订的要求,认真做好了2005级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案的修订工作.金融系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积极探索各专业传统优势与潜在优势的结合与开发,体现教学方案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下半年,我院还启动了金融学品牌专业的建设工作.我院积极加强新开设专业---保险专业的建设.我院保险专业今年首次招生成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修订要求,风险管理与保险系完成了保险专业教学计划和证券期货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为加快保险学专业建设步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于2005年7月在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保险学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对加强保险专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课程建设.我院整合各系,教研室资源,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确定教学和科研方向,明确了每一个系的主干课程和重点课程.各系成立了课程与课程组,落实了课程负责人,制定了课程介绍,课程大纲和课程建设规划.《货币银行学》于2005年7月初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我院加大对《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力度,按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四个一流,即“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使用和建设一流的教材,创新一流的教学内容,运用一流的教学手段”来精心打造国家精品课程,完成了课程网站建设和《货币银行学》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我院在认真抓好省级一类优秀课程《证券投资学》,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国际金融学》,《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四门课程建设的同时,又有《中央银行概论》,《公司金融》,《保险学》三门课程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建设课程.(3)双语教学.金融学院积极探索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我院先后共有9位教师使用双语教学,为我院双语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2005,我们又认真修改,完善了双语教学的课件等资料,充实了双语教学的教学资料.现在,我院双语教学的门数和教师量已经超过本科水平评估要求的指标.2005年,我院根据学校要求,顺利完成了试卷复查和毕业论文复查,顺利通过了学校的验收.二,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1.认真修订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我院将学生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内专业实验教学与课外实践实习,并组织编写了专业实验教学大纲,为后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制订了2003级第五学期和2002级第七学期的专业实习计划,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计划的具体落实.组织落实了对2002级学生毕业论文和2003级学年论文的指导工作.举办了学生金融论文征文比赛,同时,我们还完成了对05届新生成才目标的初步指导工作,金融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了该项工作,教师对

每一位学生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2.加强实验室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金融学院一直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工作,金融学院证券实验室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对学生开放,很多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参与模拟证券交易.我们围绕证券实验,组织了相关的比赛及证券沙龙等活动,为提高同学们对证券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

实践操作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围绕证券实验室开展的模拟股市大赛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十佳社团活动”.今年暑期,金融实践教学部会同院团委等组织,认真组织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农村循环经济”为主题,下到农村及乡镇企业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锻炼,回来后完成了《江苏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调研报告,受到院团委的表彰,获得多项奖励.3,积极开拓实践基地.我院先后与中行盐城分行等单位签订了实践基地协议,并计划开拓更多的类似的实践基地,金融学院还鼓励老师多与学生交流,为学生的实践,成才等进行指导,尤其是对新生,学院安排教师为新生做了一系列的专业指导,安排了心理,实践等方面的讲座,并积极指导学生的社团工作.三,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整合学院内外学术资源,全院教师科研成果稳步增长

篇3:年金融学院工作总结

2010年是云南省丽江市抓住机遇、应对危机, 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 积极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年, 全市金融机构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 按照丽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任务, 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要, 在积极应对百年不遇的旱情, 倾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2010年全市经济保持了“高位开头, 平稳增长”的运行走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3.6亿元, 较上年增长15.2%, 比去年加快了2.2个百分点, 增速居全省16州市第2位。

(一)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1.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02亿元, 增长6.5%, 对经济的贡献率为7.7%, 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5.05亿元, 增长22%, 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0.2%, 拉动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2.52亿元, 增长13.6%, 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2.1%, 拉动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2009年19.1∶36.6∶44.3调整为18.1∶38.3∶43.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69.7亿元, 增长17.2%, 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 农业灾害之年夺丰收。

沉着应对大旱的影响,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政策措施,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 农业生产大灾之年夺丰收。全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 增长6.8%。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达到43.38万吨, 较上年增长0.25%;烤烟产量23942吨, 增长26.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9亿元, 比上年增加0.17亿元。

3. 工业持续稳定增长。

随着外围整体经济形势回暖, 企业生产回升势头加快, 工业生产在上半年较大波动后, 下半年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8.8亿元, 增长2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18亿元, 增长22.9%。完成工业增加值32.82亿元, 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57亿元, 增长24.4%,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13亿元, 下降3%。

(二)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继续坚持投资拉动经济, 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固定资产投资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 首次跨越200亿元大关,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亿元, 增长34.5%。

1.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投资协调增长。

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力度加大, 保持高速增长, 全年完成投资4.86亿元, 增长93.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5.46亿元, 增长33.8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0.64亿元, 增长55.2%。第三产业投资中, 环境管理业和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最快, 分别较上年增长4.65倍和1.07倍。

2. 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 但增速回落。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06亿元, 增长19.5%, 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 增速较去年回落了23.5个百分点。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29万平方米, 增长60.5%, 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01.5万平方米, 增长0.4%;房屋竣工面积60.62万平方米, 增长1.5倍;商品房销售面积94.2万平方米, 增长61.6%;商品房销售额23.8亿元, 增长58.2%。

(三) 旅游持续升温

精心打造国际旅游精品城市, 不断改善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 积极争取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 突破100亿元大关, 达到112.46亿元, 同比增长26.84%, 其中: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8.71亿元, 同比增长28.2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02亿美元, 同比增长18.37%。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09.97万人次, 同比增长20.0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848.83万人次, 同比增长20.31%。接待海外游客61.14万人次, 同比增长16.26%。

(四)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

加大对外开放步伐,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到位资金良好。全年共有招商引资项目171个, 其中:在建项目137个, 筹建项目14个, 完工项目20个。招商引资国内合作项目到位资金125亿元, 省外到位资金110.9亿元, 外资到位资金282万美元。省外到位资金完成目标任务的118%, 外资到位资金完成目标任务的141%, 超额完成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任务。

(五) 宏观调控政策显成效

坚持中央有保有压原则,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着力保障民生。

1.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9.11亿元, 增长24.6%。着力加大财源培育力度, 狠抓财源建设, 财政收入较大幅度提高,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99亿元, 增36.5%, 较上年提高了14.6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46亿元, 增长41.1%, 居全省16州市第3位。

2. 物价高位回调。

在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扬拉动下,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攀升, 连创22个月新高, 至11月开始回落。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由最高10月的103.8%, 回落到全年的103.6%, 全年物价上涨3.6%。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 呈现出“六升二降”格局, 上涨的六大类中食品类上涨7.3%, 烟酒及用品上涨2.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5%, 交通和通讯上涨1%, 居住类上涨0.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7%, 下降的两类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2%, 衣着类下降1%。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 全年古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21元, 增长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10元, 增长19.9%,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4%。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预计23.1亿元, 增长16.56%, 民生不断改善。

3.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消费的政策措施, 积极贯彻实行家电、摩托车、手机、汽车等下乡工程, 全市消费市场兴盛活跃, 消费热点纷呈, 汽车、住房、通讯、旅游等消费持续旺盛。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 增长24.3%。

二、金融运行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 基本情况

2010年全市金融运行保持了较高增长, 一季度各项存贷款增速创历史新高, 二季度有所放缓并向常态回落, 三季度新增明显, 四季度保持了较快增长运行态势, 贷款增幅位居全省州市第2位,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 存款增幅位居全省州市第3位,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5个百分点, 倾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 各项存款加速增长。

12月末,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7.61亿元, 比年初增加78.9亿元, 增长36.08%, 同比增长36%。分季度分析看, 一季度新增19.79亿元, 增长9.04%, 二季度新增3.70亿元, 增长1.55%, 三季度新增21.66亿元, 增长8.94%, 四季度新增33.76亿元, 增长12.79%, 其中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增长较快。12月末, 企业存款余额82.42亿元, 比年初增加22.98亿元, 增长38.66%;机关团体存款余额38.21亿元, 比年初增加13.2亿元, 增长52.77%;储蓄存款余额达147.37亿元, 比年初增加30.18亿元, 增长25.75%, 占全部存款增加额的38.25%。储蓄存款中, 活期储蓄存款余额93亿元, 比年初增加22.61亿元, 增长32.13%。定期储蓄存款余额54.36亿元, 比年初增加7.5亿元, 增长16.16%。

2. 各项贷款持续增加。

12月末, 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3.92亿元, 比年初增加41.3亿元, 增长27.06%。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8.91亿元, 比年初增17.23%, 二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6.54亿元, 比年初增15.68%, 三季度,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4.73亿元, 比年初增加32.12亿元, 增长21.05%, 四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3.92亿元, 比年初增41.3亿元, 增长27.06%。各项贷款中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及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较快, 12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144.58亿元, 比年初增加42.26亿元, 增长41.31%, 占全部贷款增加额的102.32%。其中个人贷款56.84亿元, 比年初增长33.37%, 单位贷款82.75亿元, 比年初增长50.73%, 短期贷款余额为44.85亿元, 比年初减少3.66亿元, 减7.54%。在短期贷款中季末个人消费及透支余额13.73亿元, 比年初增73.23%, 单位消费及透支30.41亿元, 比年初减少23.34%。

(二) 主要特点

1. 存款增幅月度波动明显, 企业存款、财政、机关团体存款此消彼涨影响各项存款变动。按季分析看, 一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93.81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38.48亿元的39.33%, 二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93.82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42.18亿元的38.73%, 三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03.51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63.85亿元的39.23%, 四季度企业、财政、机关团体存款余额126.04亿元, 占各项存款余额297.61亿元的42.35%, 存款增幅月度波动明显。从存款结构变动来看, 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又以活期储蓄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增加为主, 储蓄定期化趋势减弱, 个人资金流动性增强。今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加, 全市企业、居民储蓄存款意愿增强, 这主要受经营市场、保险理财业务和房地产市场资金分流, 以及居民消费价格 (CPI) 上行等因素影响所致, 从而也加剧了全市存款的活期化。

2. 受信贷规模控制影响, 贷款中长期化趋势更加突出。一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21.07亿元, 比年初增18.33%,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7.67%, 二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20.86亿元, 比年初增18.14%,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8.46%, 三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26.69亿元, 比年初增23.83%,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8.57%。四季度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44.58亿元, 比年初增41.31%,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4.55%。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从资本市场融资等因素影响, 三季度以来, 市辖银行体系流动性明显下降, 资金面趋于紧张。中长期新增贷款的注入, 主要支持了部分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城镇基础建设项目, 支持了个人住房、汽车等消费资金需求。

3. 信贷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明显改善。从贷款的投向看, 全市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明显。截止12月末, 涉农贷款余额达64.30亿元, 比年初增加10.3亿元, 增长19.05%。12月末电力及水生产供应业贷款余额达45.75亿元, 比年初增加13亿元, 水利、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25.34亿元, 比年初增加3.87亿元, 个人贷款余额70.56亿元, 比年初增加20.04亿元, 房地产贷款余额41.81亿元, 比年初增加11.62亿元, 增长38.44%, 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 不断调整信贷结构, 切实加大对辖区旅游、清洁能源、生物资源等优势资源的开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金融机构还加大了对地方工业的信贷投入, 大批地方民族工业和民贸企业得到扶持, 二次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从而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五”末的23.7:28.1:48.7, 调整到2010年末的18.4:38.3:43.3, 同时结合丽江实际, 积极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贯彻执行, 12月末, 全市助学贷款余额732万元, 小额担保贷款余额5427万元, “贷免扶补”贷款650户, 余额4219万元, 信贷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效果明显。

4. 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2010年12月末, 丽江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本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5.56亿元。新增贷款主要来源市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 贷款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丽大公路工程等建设, 投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平稳增长。伴随着丽江经济的发展, 吸引了部分金融机构在丽设立分支机构, 2月份, 招商银行丽江分行正式开业, 10月22日, 丽江市首家由省级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设立, 市内有关企业参股的村镇银行———丽江古城富滇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运营, 丽江和业小额贷款公司于八月份挂牌成立, 目前全市四家小额贷款公司, 业务经营状况良好, 贷款余额达14880万元。12月18日丽江首家专业典当机构—缘资典当有限公司经国家商务部批准正式开业, 将为中小企业的和城乡居民提供灵活、快捷、方便的融资业务。同时票据融资业务也有所发展, 截止12月末, 全市票据融资余额4.49亿元, 比年初增长149.96%, 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5. 金融机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结构分析。2010年全市农村信用社上浮区间在 (1.1, 1.3) 以内的上浮动利率贷款占比逐月下降, (1.3, 2.0) 区间内的上浮利率贷款占比最大, 基准利率贷款占比偏低, 全年度没有发放下浮利率贷款。总体上看,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放的上浮利率贷款占比总体上维持在高位运行。

(三) 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主要措施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仍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 这与各金融机构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是人民银行切实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适时制定下发《2010年丽江市信贷工作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三农指导意见》、与辖内银监分局联合下发了《丽江银行业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信贷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三个意见, 后两个文件都由市政府转发, 进一步明确了2010年信贷工作重点和方向, 同时, 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制定下发《关于做好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重点推进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繁荣指导意见》等文件, 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倾力支持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农村经济以及全市薄弱环节的信贷需求, 以信贷结构调整力促产业结构调整。同时, 根据丽江遭受百年未遇的干旱, 全市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的情况, 丽江中支积极应对, 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做好抗旱救灾期间金融工作的通知》, 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全力支持抗旱救灾, 确保了抗旱救灾的资金需要。

二是及时召开信贷工作协调会。为使全市金融有效加大对“三农”、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收, 于4月下旬由市政府出面召开了丽江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服务“三农”座谈会, 进一步强化落实了丽江金融支持“三农”的目标任务和方向。在此基础上, 人行按季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会, 及时、准确、全面地传导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相关建议及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图, 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经济部门和重点企业的信息沟通, 找准宏观政策与地方产业的结合点, 妥善处理好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与地方发展之间的关系, 促进信贷政策与地方政府相关产业政策、措施的协调与互补, 使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创下历年新高。

三是加大投融资力度。根据丽江实际及时制定实施了“丽江市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实施细则”, 对辖内中小企业信贷、绿色信贷、房地产信贷、涉农贷款、助学贷款及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信贷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要行业的支持, 关注并落实执行好政府投融资项目、特色经济产业、水电、房地产等基础建设的各项政策, 为缓解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矛盾, 各商业银行积极向上级行反映, 争取多渠道信贷资金流入, 加大对丽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投入。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银行等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加大金融服务创新, 探索推广新的贷款模式, 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贸易融资贷款 (应收货款质押贷款) 、保函等业务, 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瓶颈, 有效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发展。在资金和规模较紧张的情况下, 用好用活货币政策工具, 积极开展票据融资、短缺流动资金贷款等业务, 缓解了信贷资金及规模需求不足的矛盾, 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

2011年金融工作思考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010年已经过去,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也是地方政府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 金融业要完成全年金融目标任务,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大。

(一) 分析今年国内省内情况看, 全国经济仍处于回升巩固阶段,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两难”问题增多, 物价不断上升, 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加剧, 外商投资领域狭窄、资金难以到位, 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目标任务艰巨等压力, 主要表现在我市旅游业提质增效困难较多, 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原材料价格波动, 加大了生产成本, 使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二) 在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的影响下, 部分重点项目 (企业) 缺乏一定的后续资金, 银行要注入信贷资金受到限制

加上我市目前投融资主要靠间接融资, 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问题仍成为银企合作的重大屏障。

(三) 保持投资高位增长压力较大

2011年, 国家的贷款投资规模从7.5万亿削减为7万亿左右, 在流动性紧缩的前提下, 国家政策对投资增长的支撑效应呈递减趋势, 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中央投资下拨节奏放慢, 银行信贷调控措施, 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受限, 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从严监管将对地方项目有所约束, 以及全市部分重大投资项目进展缓慢等因素, 都对投资快速增长造成巨大压力。

(四) 项目资金筹集难度加大

银行业机构从严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土地储备、房地产开发、淘汰产能以及新开工项目贷款。当前丽江市正处于重大项目集中攻坚期, 需大量建设资金, 根据初步分析市委市政府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今年以来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金融机构对筹集地方建设项目资金的难度也加大。

(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产业政策对信贷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政策要求, 对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要求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配置在符合政策指向、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前提下, 更应体现配置的优化合理并有效防范风险。但在具体操作中可能存在产业政策和金融机构经营策略对接矛盾和不匹配现象, 而某些重点行业中的企业关停淘汰也将会对金融资产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去年以来, 全市信贷投放已超常增长, 今年在国家流动性紧缩的前提下, 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受限, 给新增贷款带来困难。在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调整下行的不同周期, 商业银行面临着各种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应引起各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

二、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是全市金融系统应准确把握2011年国际国内异常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 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图, 以“稳物价、促转变、防风险、推改革”为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经济金融方针政策, 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十二五”是丽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机, 全市“三大目标”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桥头堡”战略实施将为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地方党委政府对金融工作寄予厚望。全市金融机构要正确认识当前地方经济形势, 紧密结合丽江实际开展金融工作, 积极研究经济金融发展问题, 主动为党委政府、为广大企业谋点子、出主意、想路子, 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不断改善金融服务, 积极推动丽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把好流动性总闸门, 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保持地方经济发展合理的融资规模, 充分综合地运用利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操作工具和调整措施, 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 加强信贷政策指导, 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全市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重点要紧紧围绕立足地方实际,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化改革开放, 保障改善民生, 深化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全面开放“六大战略”的投入。不断加大对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信贷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以水能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新型工业经济, 按照节能、降耗和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的要求, 支持新材料、新能源、垃圾处理等环保节能产业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 加大对支柱产业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和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的管理模式, 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推动房地产金融业健康发展, 以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和谐与进步。

三是加快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 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 全面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 简化贷款手续, 扎实推动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工作, 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为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各金融机构都要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和财政部下发的《扩大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范围》以及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三农的指导意见》, 全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不断改进对就业、助学、大学生村官、农民工、扶贫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 通过多方面构建金融资源“洼地效应”与多元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来破解民生领域的贷款瓶颈, 不断加大农村基础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流通市场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

篇4:2004年金融形势判断

根据2003年金融运行态势,对2004年金融形势形成以下判断,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货币信贷的高增长格局在2004年难以再现,但货币信贷不会出现“紧缩”

针对2003年以来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央行已经做出了“偏快”、“过猛”的判断,并 果断采取了“收缩”的货币政策,因此 2004年货币信贷的增速将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不会 超过2003年的较高水平,同时货币信贷不会出现“紧缩”。

首先,与前几年相比,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所面对的是内需不足,经济增 长乏力,银行惜贷;而当前所面临的是投资需求旺盛,新一轮经济增长出现但通货紧缩并未 消除,商业银行积极放贷。在新形势下,一方面,货币政策需要继续保持支持经济增长的力 度,而不是紧缩银根,使新一轮经济增长受到打压;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已经改 变。在利润增长的要求下,在储蓄存款高增长以及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压力下,各商业银行仍 可能保持放贷积极性。

其次,从2003年以来货币政策执行与金融运行的情况来看,面对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 央行尽管采取了收缩政策,但措施较为温和。例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 管理的通知》,但并未出台相关细则;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仅微幅上调1个百分点等 。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央行并无大力收紧银根的意图。

其三,我国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将相应扩大国内货币投放。在国际收支“双顺 差”的格局下,为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必须大量买进外汇,从而被动形成外汇占款形 式的基础货币投放。2003年以来,外汇占款所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已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 要形式。目前我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坚持现行汇率政策、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态度和决心。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坚持人民币“钉住”美元,将使外汇占款扩大国内货 币供应的态势进一步加强。

总之,为保证新一轮经济增长不会夭折,货币政策不会采取“急刹车”的措施,货币信 贷形势也不会出现“紧缩”。2004年央行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采取预调和微调的办 法,尽可能采取一些较为温和的政策和措施,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供 应量的增幅,使其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的稳定增长。初步预测,2004年 全年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将达到18.5%左右,狭义货币M1增速将达到18%左右。

2、“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将有所加强

1998年以来,为缓解通货紧缩、保证经济增长,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投 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这样的 政策组合在通货紧缩、经济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七上八 下”的水平。但是,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累计效应逐步显现,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 了一些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从投资需求看,在政府投资带动下,民间投资对整个投资增 长贡献率不断提高,表明投资增长已由主要依赖政府开始转向政府和民间共同推动;从消费 需求看,经过多年培育和引导,住房、汽车、通讯、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逐步成熟,居民 消费结构升级成为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支撑力;从出口需求看,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我国的出口更多地采取了加工贸易的形式,并逐步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工厂。以上变化表明 ,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比前几年明显增强,经济的内生性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这就相 应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要减缓“积极”力度的问题。其实,随着我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国内已经出现要求控制财政风险、调整财政政策的呼声。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不断形 成,这方面的呼声将更为强烈。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再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力时,一 直处于配合地位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将有所加强。

3、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200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央行采取收缩的货币政策,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上行,物价出现 回升,社会各界又出现了利率调升的预期。但是由于目前新一轮经济增长正在形成,除非出 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否则不宜采取过于猛烈的“收缩”手段。并且,由于目前普遍存在 较为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如果提高利率,将使这一预期进一步加强。因此,当前有必要 保持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基本稳定。

4、运用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

在我国,信贷政策在转轨期间仍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功 能不同,前者重在调控总量,后者更具有调整结构的功能。在当前的信贷变局下,潜在着这 样或那样的金融风险;而这些风险的存在恰恰在于我国信贷结构的不合理。由于目前通货紧 缩的压力只是得到缓解、而未根本消除,为支持经济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在总量上不能急于 “收缩”,更不能收缩得太快、太紧。与此同时,应重视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节功能,通过 鼓励和限制的信贷政策,加强信贷结构调整,降低潜在的金融风险。

首先,要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降低贷款集中所带来的风险。要采取有效措施鼓 励现有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例如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以便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继续运用再贷款支持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 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引导信贷资金流向,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等。同时,也要尽快出台允许和 鼓励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发展政策。例如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 中小商业银行,扩充中小银行资本以及大量建立中小商业银行。

其次,进一步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刺激消费需求,缓解投资与消费失衡所 带来的风险。要减少消费信贷过于繁杂的手续,加大对居民消费信贷的服务、咨询和宣传力 度,使居民对消费信贷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改变消费观念。此外,还应重视个人信用制度 建设,为消费信贷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

其三,要加强对存在过热“苗头”行业的信贷管理,加大信贷风险预警和监测,适度抑 制投资增长。

第四,要高度重视中长期贷款增长过快、票据市场不健全以及个人信用缺失所带来的不 良贷款风险;提示并促使商业银行调整贷款期限结构,规范票据贴现,审慎发放相关贷款。

5、切实采取措施,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当前我国融资结构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比率过高,风险 不断向银行体系集中。近两年来,直接融资的比重还连续下降。为改变这一格局,要努力提 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切实采取措施支持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发展。

6、在控制和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要避免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短期行为

篇5:2022年金融工作总结

一、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

社区党总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把关、监督、协商、参谋和堡垒的作用,始终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

社区党总支对社区346名党员全部进行走访摸底,建立了详细的“社区党员花名册”、“社区流动党员花名册”“社区困难党员花名册”,对流动党员每月电话访视跟踪管理,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坚持党员“三会一课”制度,今年召开党员大会、举办党课讲座16场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8次,增强了社区党员的党性和觉悟。通过开展党员“五个一”活动(创一户文明家庭、参加一项社区服务、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关心一户特困家庭)、离退休党员争当“五大员”(党的政策宣传员、计划生育信息员、综合治理巡查员、帮教青少年辅导员、环境卫生保洁员)、下岗失业党员“双带”(带头再就业、带动再就业),年老体弱党员开展“关爱”活动、流动党员“安家工程”等活动,鼓励党员加入到社区志愿者服务中来,义务劳动、清理小广告、入户发放宣传单、提供便民服务等各项活动,随处可见党员骨干的身影,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的核心领导作用得以彰显。

年初,社区党总支结合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党员“四型”责任区活动。我们秉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创建了环境整治、便民服务、扶贫帮困、助学助残、文化娱乐、治安防范等六个民生型责任区。责任区在党总支的统一安排下已经开展了48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环境整治责任区开展了6次、便民服务责任区11次、扶贫帮困责任区7次、助学助残责任区6次、文化娱乐责任区12次、治安防范责任区6次,参加活动的党员近一千人次,每次活动我们都有祥细的文及图片记载。每次活动总支领导都会亲自挂帅。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区稳定。

金融社区地处市中心,人员密集场所较多,社会治安管理难度较大,可以说是我市区的重点难点,街工委高度重视我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政法委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我社区以平安社区和平安单位创建为基础,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民心工程,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进一步构建了诚信、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秩序,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空间。

一是,领导重视。年初开展平安创建伊始,我们就清醒地认识到,抓平安创建工作不仅仅是做好软硬件,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深入推动平安和谐建设,真正实现“平安全民共建,平安全民共享”。为此,街工委领导先后多次到我社区指导工作,社区党总支先后召开2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此项工作,成立了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头。

二是,加强平安建设工作。自平安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瞒意”的平安创建目标,扎扎实实在社区广泛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平安单位21个,平安企业4个。

三是,加强平安建设队伍。目前社区有义务治安联防员13人,共分成4个小组,每天由小组长带领在社区内进行巡逻看护。社区还有由党员干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150人,形成社区平安建设基础机制工作网络。

四是,调处纠纷矛盾,开展各类宣传。今年,社区平安工作站结合工作实际,为确保社会稳定协调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共计13起,都是邻里纠纷。社区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功绩,但构建和谐社区是任重而道远的。

为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平安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并能够积极响应并投身于平安创建工作,我们在辖区内积极开展各类平安建设宣传工作。为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等违法犯罪活动,共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为提高社区居民禁毒意识,发放禁毒宣传单200份。

五是,做好防火、防盗、防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积极协助公安及综治部门对社区周边重点环境和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综合检查。对存在隐患的超人网吧、万达宾馆、纵横网络、天空之城网吧、锦江宾馆等单位下达了整改指令书,限期整改。将平安创建工作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采取“摸、查、管”的措施,“摸”即由居委会工作人员深入各家各户进行摸底,掌握流动人口的底数和动向;“查”即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到居民家中查、对人员;“管”即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要求他们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对房屋出租、流动人口及时上报。针对本社区楼幢多、人员迁入迁出变化频繁的问题,我们实行划片跟踪管理,先后多次摸底,登记房屋出租户370户,流动人口327人。

三、经常性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营造社区文明氛围。

社区文化和社区体育活动是展现一个社区居民精神面貌及风范的镜子,是社区文明程度的体现,更是社区居民与社区居委会连接的纽带。

xx年,金融社区的艺术团、乒乓球协会、棋牌协会、书画协会都有了长足发展。我们正是利用这些载体,在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社区艺术团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团长孙威毅带领艺术团的骨干活跃在我区的文化活动战线上,她们就是播种机、宣传队,她们给市区居民送去党的关怀,给社区建设带来绚丽风采,她们排练的《康康舞》和《欢乐的草原》分别在省舞蹈大赛上荣获了一等奖和二等奖。从年初到现在,她们在世纪广场、周末大舞台、影剧院、工人文化宫等处已经出演了21场,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同时,我们为了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经常组织和引导居民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业余活动。1月1日,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组织99号大院的居民,开展了“和谐欢乐我的家”迎新晚宴活动;2月14日,组织辖区内中小学生开展了以“情系大冬会、让激情飞扬”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2月18日,金融社区在我市率先创建了“金融社区新浪博客”,并将博客地址打印成便条,及时送到每一位来访的居民手中。金融社区博客图文并茂,文采飞扬,她搭建了又一座与居民沟通的桥梁;“三八”妇女节这天,虽然窗外是大雪飘飞,可金融社区的活动室里却暖意浓浓。辛苦大半生的老姐妹们都穿着鲜艳的衣服,似乎在告诉人们她们依然年轻,依然美丽…;4月4日清明节就要到来,也正值春季防火期的关键时期,为了在节日期间,避免火灾的发生,金融社区开展了“文明祭祀,让清明节更清明”活动。他们在市区繁华地段展出了宣传图板,并邀请广大市民在“倡导文明祭扫,树健康风尚”的横幅上签名,希望得到广大市民对活动的关心和支持;4月20日社区乒乓球协会组织会员进行了春季乒乓球比赛;5月27日,爱辉区文体局、群众艺术馆及金融社区艺术团联合开展了“送文化进社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的主题活动,社区居民奉献了一次专场演出,观看的居民有二百多人,能在居民大院中观看到专业演员高水平的演出,真是令居民一饱眼福;6月10日,我们组织了部分居民参加了爱辉区举办的运动会,郭佰军等8位居民代表金融社区参加了8个项目的比赛;7月16日,我们特别有请了哈市来的健康专家为社区居民进行了健康知识讲座,有40名居民听取了本次讲座;8月5日,社区在小区院内举办了第四届“邻居节”花卉展及建国六十周年图片展,来自社区各届人士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花卉展示活动以花会友,很多爱好种植花卉、盆栽的社区居民踊跃拿出自家花卉展出,共展出花卉150余盆。居民在欣赏各种花卉的同时也增加了邻里间的沟通与了解;9月15,社区全体工作者与老党员在社区会议室举办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诗歌朗诵会;9月16日,金融社区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献礼,在人寿保险公司一楼职场举办了一台高水平、高质量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文艺专场演出。本台文艺演出以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主题。有舞蹈、歌曲、诗朗诵、小品等十六个节目,在充分展示了社区艺术团的风采的同时,也表达了社区全体居民对祖国建国60年的庆祝和对祖国的祝福,祝愿美丽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10月13日,社区在社区办公室为老年人及儿童宣传了以“安全过马路、礼让斑马线”为主题的活动;10月16日,社区为《金融社区家长学校》举行了挂牌仪式。

金融社区利用电视机、dvd和各类书刊、杂志等500余册,充实社区阅览室、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并专人负责全天候向社区居民开放,使社区居民经常自我“充电”,丰富文化知识;利用辖区单位、社区居民活动室、社区人口学校等场所,举办科普讲座、健康体检、放映科普vcd片,发放预防“流感”、优生优育、预防艾滋、乙肝病防治等资料,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社区结合“交通安全进社区”、“法律服务进社区”等活动,以及健康教育、计生、消防、禁毒、殡葬、暑期教育等内容,组织活动1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0多份,接受咨询服务的群众达1500多人次。

四、民政优抚救助弱势群体。

为了使家庭困难的居民及时得到关爱与援助,社区居委会干部对辖区内的困难家庭予以摸底造册,全面调查了解情况,对上报的特困户逐一核实,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类型,借助社区平台开展结对济困。

社区低保户赵明宽身体羸弱多病,妻子患有红斑狼疮,是扶贫帮困责任区的重点帮扶对象,两年前社区为他办理了低保,并尽最大我努力为他提供生活上的帮助。省纪检书记李延芝得知这一情况后,带着省委省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在春节前夕,来到赵明宽家中,看望他及病榻中的妻子,向他及家人致以节日的慰问。市委书记郝会龙、市长张宪军及爱辉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也分别带来了米、面、肉、棉被等慰问品和慰问金,使赵明宽及家人能够渡过一个温暖、幸福的春节;1月15日社区党组织一行5人走访社区贫困党员家庭为贫困党员李砚林、李俊明、杨乃良等送去现金、白面、大米、豆油等慰问品;2月13日,社区工作者为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树立窗口形象,深入到辖区低保户及低收入人员家中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并在姚福梅、曲义清和佟成禄等老人家中,为老人拎水、端煤,清扫院子里的积雪,打扫室内卫生,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向老人宣传社区的帮扶政策,告诉老人如有需要及时与社区联系;3月3日,社区为辖区困难家庭的育龄妇女接受技能培训,金融社区为了帮助困难家庭摆脱困境,从两方面抓:即一方面抓困难家庭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发掘自身的能力实行脱贫,是积极、根本的脱贫手段。对贫困低收入群体来说,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高过其他群体,在享受“低收入补贴”与就业之间,他们宁愿选择后者。因此,通过增强“造血”功能帮助城市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必然的途径。以促进困难群体对象脱贫为导向,早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3月3日是第十届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到社区有耳疾的居民韩祥吉、尚怀便等老人家中,为他们检查身体,检测听力,并详细讲解了预防耳病的知识,并且送去了关于健康知识的一些宣传手册;3月23日,社区对辖区内的残疾人进行家庭情况登记。此项工作目的是为了更详细、更准确的掌握残疾人家庭的具体情况。同时了解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培训愿望和就业愿望。这项工作为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月25日,社区对?名符合条件的精神病患者发放《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卡》,精神病患者可凭此卡到指定的医院就诊,每年可享受价值400元免费药物。此项优惠政策为贫困精神病患者解决了用医用药的困难的问题;5月12日社区干部和治安联防员及部分学员走上街头,开展了“助残日”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为残疾人解答问题20余条;7月28日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社区党总支走访慰问了参加过淮海战役的退伍残疾老军人、老党员尚怀便。老人刚动过大手术,党员们为老人带了一些营养品,表达了大家对老军人的关怀和敬意。

xx年,我们共为21户孤、老、病、残家庭办理了低保;为151户家庭办理了低收入补助;这231户低保家庭及60岁以上低收入老人办理了医疗保险;为146户低收入无住房家庭办理了廉租住房补助;为4户低收入无住房家庭办理了实物住房配租;为12名大中专毕业生介绍工作,为228名下岗职工办理补保补贴,位42人办理了小额贷款,为53人进行了下岗职业培训。

五、服务为先导,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1、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新的婚育观念宣传活动,深化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加大审检力度。对辖区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调查、摸底、核实、登记工作,并进行微机化管理,加班加点进行微机录入工作,有时为了完成任务,24小时大家轮班工作在微机前,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度,我们得到了派出所的大力协助,有时从早上到深夜社区工作者轮流到派出所进行信息核对工作。我们对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居民住户进行及时变更,户卡准确率达100%。杜绝违法生育、瞒报、出生统计漏报率控制在3%以下。做到报表、工作手册、婴儿出生名单、家庭户卡和微机五个统一。xx年全社区期末总人口8414人,已婚育龄妇女1834人,新生儿52人,死亡18人,新婚13人,本期手术57例。

2、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宣传“一法三规、一决定”精神,切实做好社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利用“人口学校”开办课程,利用社区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知情选择、关爱女孩、关怀农民工”活动,11月25日计生协会到华富商城等人口密集区进行宣传,对艾滋病预防知识、计生法律法规、独生子女费兑等进行宣传,共发放宣传单4800份,制作宣传画3块,横幅5条,小标语25条,出黑板报12期。

3、加强药具管理工作。实行“一卡在手、全区通取”管理机制,积极推进避孕措施知情选择,生殖保健普查,“安全人口流动与艾滋病预防”工作,做好药具发放、药具随访工作,为了更加人性化服务,拓宽了药具发放渠道,发放宣传资料500份,随访人数45人。

4、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做好“三结合”帮扶工作。协会利用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活动16次,为10户贫困家庭办理低保,为13户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发放奖励扶助金,为22户家庭办理了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为5户贫困女童捐款捐物,为3户贫困计生户送去米和面。

六、保护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健康社区。

1、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关系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也是社区外在形象、文明程度的体现。

我们一方面实行日查、月评的考核办法,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监督检查工作,与保洁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切实达到垃圾日产日清,社区内无暴露生活垃圾,无卫生死角。一方面组织辖区单位、党员志愿者、低保户参加义务劳动12次,清理各类小广告约3000条。1月23日,为美化社区环境给小区创造一个文明祥和的节日气氛,开展了“我为社区做贡献”活动。本次活动在99号大院,有26人参加,共清理积雪12车;2月16日,为了大力开展卫生文明城的创建活动,动员党员、居民为小区清理积雪,让整洁、卫生的庭院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到来;3月5日,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学雷锋志愿者活动”,党员、青年志愿者有的拿扫把,铁锹,有的戴手套手提垃圾袋,对社区的大街小巷、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整治。此次活动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促进和提高了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营造了人人爱黑河,人人讲卫生、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5月13,组织社区99号大院的离退休党员开展种花活动。大家共种下了1000余棵花草;5月13日,在区劳动局后院小区内开展了清理庭院栽花种草活动。这个小区是金融社区最难治理的小区,至今,政府已经投入了四元资金进行整治,去年又在这个小区开展了万棵果树进社区的活动,可由于空地比较大,小区内还有小区外的很多人习惯把这里当做垃圾场,整理难度较大。社区党总支肯花大力气,有时清理完后,就由党员和治安联防员轮流值班,使小区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6月9日,组织志愿者对九委小区的杂草、环境卫生等进行了清理,这一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实际行动受到居民称赞。

在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卫生文明城期间,社区共出黑板报4期48块,向居民宣传“创城”有关知识,提高创城工作知晓率,发放了“交通安全”、“做文明人创文明城”、“致辖区居民的一封信”、“犬类管理”等宣传单共90000份,向市民宣传公民基本道德及创城工作相关知识,引导和发动广大居民参与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创建活动。在迎接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大检查期间,居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和清洁工不分昼夜,对社区内楼幢、庭院、绿地、卫生死角全面消杀、整治,共发放鼠药1000包、蟑螂药包,清运杂物30车,对小区内240个楼道乱张贴的小广告进行清洗、覆盖。

2、将环境卫生整治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对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的,由于地下管道老化造成的供热管道泄漏、自来水管道泄漏、化粪池堵塞等老大难问题进行根本整治。

今年,我社区先后协调爱辉区房产局、热力公司和居民,对一委四组、二委八组、二委五组、三委一组、三委二组、三委三组、三委七组、八委二组、八委六组、八委七组等共计10栋居民楼的供热和自来水管道进行了地下管道的整体更换,这项工作花费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和时间,而且有6处是供热期间的突发事件,10月29—31日仅三天,就有3栋地下供热管道突然爆裂停热,240户居民包括老人和身患流感停课在家的孩子怎能经得起长期的停热,居民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急百姓之急在社区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全体社区干部立即奔赴现场,从动员居民、协调关系部门、调解被刨地面的一楼门市、根据修理部门的预算动员每户居民尽快交修理费,到工程验收,社区工作者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有付出就有回报,我们用真情迎来了居民的理解、尊重和拥护。

但是化粪池堵塞一事却是社区一项难上加难的工作。每每发生这类事件我们会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勘察,并入户进行民意调查,了解居民对疏通化粪池的意见,社区居委会在做了大量工作之后,还挨门挨户的去收修理费,可还是有部分居民不愿出钱,并且时常会无端糟到居民的讥讽甚至辱骂,比如“你们就知道收钱”“收钱的时候看到你们了,平时怎么不来”等等,有的还要往处推,有的干脆不给开门。20xx年以上的楼房如果一楼有饭店,每年必堵2-4次,交钱的总交,不交钱的总是不交常引发恶性循环,我们地处老城区,20xx年以上的楼房比比皆是。可再难的工作我们社区工作者也是责无旁贷的,我们用真诚感动每一户居民,我们用热情唤醒居民的公共意识,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xx年我们共为居民协调维修下水管道及清理化粪池36次。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居民解难,为社会分忧,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金融社区党总支居委会

篇6:2016年金融工作计划

20XX年市金融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树立“抓金融、促发展”理念,强化“大融资、大金融”意识,坚持以社会融资总量为中间目标,坚持充分发挥金融支撑功能和发展壮大金融业并重,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千方百计扩大社会融资总量,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总体目标

实现社会融资总量300亿元,其中市内外银行信贷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力争1户企业上市成功过会,2户以上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10户以上企业进入重点培育阶段。新引进一家以上股份制银行进入筹建实质阶段。基本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实现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2家以上,新增贷款投放超25亿元。实现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贷款担保额突破1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努力扩大银行有效信贷投放

坚持“有扶有控”,增强执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努力扩大信贷规模,同时注重灵活运用新型融资工具,利用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持续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力争20XX年市内外银行新增贷款不低于上年,其中市内银行新增贷款不低于130亿元,贷款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全力争份额抢规模。继续实行信贷投放目标管理,加大信贷考核力度。年初市金融办将会同市人行、银监局,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信贷投放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行社,实行月考核月通报和季分析调度制度,并作为硬指标,列入年终对各金融机构信贷考核。进一步引导、激励各行社早投放、多投放。激励各金融机构及早谋划,积极向总分行争取政策和信贷倾斜支持,多跑省行跑总行,力求多争份额多抢规模,做大信贷资源“总盘子”。强化分析调度,加大与金融机构协调联动,采取形势分析会、“窗口指导”、项目对接调度、进展通报等形式,强化常态和动态对接,及时介绍最新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通报全市重大项目进展、企业资金需求和信贷投放进度,提前谋划、及早对接、牢牢把握每一阶段信贷投放的主动权。

2、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坚持早对接、密集对接,年初及早制定全年银政企对接一揽子活动计划和工作方案。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全年组织4次以上大型银政企对接以及股份制银行滁州行等主题活动。注重突出特色,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分层次组织系列“小规模、分专业、见实效”的专题对接活动。综合利用滁州金融网、人行征信、发改委项目和经委企业管理等系统,利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第一时间收集发布更新信息,畅通部门与银行、担保以及企业之间对接渠道,动态对接。进一步扩大对接范围,积极邀请各类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租赁、担保、小贷等金融投资机构参与,进一步扩大融资合作面,以此促进业务合作,推动机构引进。

3、以项目为龙头,积极扩大信贷增长空间。会同市人行、银监局和发改委、经信委等经济主管部门密切配合,重点围绕美好新滁城建设、苏滁产业园、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承接产业转移等重大项目以及企业资金需求情况,抓紧编制、储备、对接项目,抓紧启动新一轮与金融机构项目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主线确定投资主线和信贷切入点,以项目为抓手,按照银行信贷要求,完善前期手续。及时督查和通报项目对接进展,全力落实项目合作成果,突出重点,以重大项目争份额,努力扩大信贷空间。

4、大力拓展银行表外融资规模。银行表外融资是当前形势下企业融资较为灵活简便和现实有效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综合利用各类信贷替代工具,开发信贷替代产品,积极推进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保理、理财产品、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结构化融资等表外融资业务,加大对地方经济实际投放力度。将表外融资量作为软指标,列入年终对各金融机构信贷考核。

5、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工具融资功能。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争取总行旗下的证券、信托、租赁、基金、保险等控股公司的多牌照金融资源支持,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发挥“投贷债租证”综合优势,采取“信贷+基金”、融资租赁、股权融资、贷投合作、直投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

6、加大与市外银行的合作力度。进一步深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合作模式,吸引其持续扩大对我市城市建设领域的信贷支持。推进与进出口银行的深度对接,重点推动外向型经济和进出口企业与进出口银行的融资合作力度。积极推进与市外各类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外资银行的融资合作,利用其机制灵活、产品新颖、模式多样优势,重点加大对我市成长型、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优势集群集聚产业上下游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20XX年市外金融机构来滁投放超30亿元。

(二)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1、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思路和“优选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步骤,进一步健全企业上市推进机制,全力帮扶引导,持续保持我市企业上市的强劲势头,力求企业上市首发和再融资不断取得新突破。力争实现扬子木业上市过会。对已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企业,一企一策,全力推进,对具备条件、有上市意愿的各类企业,将尽快纳入市级后备资源库,重点筛选2-4家企业,政策倾斜,重点培育,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省级资源库,享受省级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采取专家授课、机构辅导、舆论宣传等方式,加速后备企业上市进程,大力培植上市资源。

2、积极推进债券融资。抓住国家加大企业债券发行力度、简化审批程序的有利进机,积极创造条件,以城建、交通、能源、高新技术等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小的行业为重点,鼓励和引导全市已上市公司、国有骨干企业和大企业发债。支持市开发区同创公司发行企业债券。

3、积极推进票据融资。抓住国家扩大直接融资的机遇,市金融办将会同市人行、市经委和各金融机构,加大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对接沟通,充分利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帮助企业到银行间市场融资。认真筛选直接债务融资目标培育企业,鼓励上市公司、大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到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融资,并以此腾出信贷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4、积极扩大信托融资。市金融办将主动帮助企业加强与省内外信托公司的业务合作,设计适合不同企业和项目的相应信托产品,通过信托贷款、信托股权投资、其他权益类投资等方式引入信托资金,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对受贷款规模、准入条件等制约无法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项目、工程和企业予以支持,不断扩大信托融资量。

5、大力发展租赁融资。加强与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银行控股租赁公司的合作,支持租赁公司通过售后回租方式盘活在建项目的各类资产。鼓励企业通过直接租赁、转租赁、委托租赁等手段进行融资。

(三)完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支撑能力

1、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以在皖设立分支机构的各类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和城商行为重点,加大引进力度,推动签订引进战略合作协议,及时掌握其网络布点规划信息和国家金融监管政策导向,畅通引进绿色服务通道,强化引进工作领导组和推进协调组职能,明确任务,责任分解到人,全程跟踪推进。会同市银监局、市人行,积极跟进、主动服务,全力构建引进金融机构绿色服务通道。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全力推进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设立工作,力争再引进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2、鼓励村镇银行开设分支行。支持优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为村镇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村镇银行与商业银行错位竞争,引导其立足县域和“三农”搞好金融服务。

3、全面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全力推动凤阳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完成来安联社改制为农商行工作。加快天长、明光、全椒农合行改制为农商行步伐。吸引优质社会资本参与到改制过程中,提升农商行的服务水平,支持绩优农商行上市,充分发挥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

4、规范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认真落实省政府“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合理布局,防范风险”的要求,坚持组建与规范并重,积极扩大试点成果,鼓励各类资本实力强的大企业发起设立,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力争20XX年再获批筹建开业2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小贷公司规范经营、强化风险防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小贷公司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利率和成本,其进一步发挥好在缓解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融资难中的积极作用,真正成为金融支持县域和“三农”的有益补充。

5、加快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坚持融资性担保行业强化社会责任和实行可持续发展并举,逐步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市县两级担保体系,发挥政府主导融资性机构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实资本实力,立足服务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政府信用和财政性资金杠杆作用,不断提升融资担保能力,扩大担保融资量,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发挥好服务作用。努力做好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防范工作。力争20XX年累计贷款担保额超百亿元。

6、促进投融资平台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和推动市城投公司做大做强,建立投融资平台与财政、土地联动,资金“借用还”良性循环的运作机制,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收储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额返还等方式,不断充实资本金,壮大资产规模,优化资产结构,持续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提升平台经营获益能力。走出一条“在融资中实现投资,以投资保障融资”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融资主力军作用。

7、积极吸引基金投资。扶持和引导浚源基金加大投资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发挥示范效应,以此带动更多投资机构对我市企业和项目开展投资。认真总结浚源基金设立经验,继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加大政策扶持和对接引进力度,积极承接资本转移,吸引更多的股权投资基金、风投、创投基金来我市开展风险投资,支持企业战略重组,壮大规模,提升实力,做大做强。2、2016金融工作计划

一、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力

1、加大金融对重点项目服务力度。

一是协调银行及早将重点项目贷款需求纳入年度信贷计划,做到“早贷、快贷、贷好”集中落实项目贷款到账率。

二是与人民银行、银监局建立重点项目贷款月度统计督查制度。

三是和有关部门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信贷资金专项调度会议,加强项目资金跟踪与对接,让项目资金需求尽快得到补充。

四是满足重点项目保险需求,跟进我市新上项目,重点发展企业财产险和工程险等业务,为项目建设提供充分的风险保障。

2、加大金融对中小企业服务力度。

一是在专营服务机构设置方面取得突破,增加银行专门服务中小企业机构数量,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年内普遍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

二是深化落实银行中小企业联络员制度。在扩大工作试点覆盖面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对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服务内容,突出抓好工作服务实效,建立起银行与中小企业紧密对接的长效机制。

三是建立银行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工作考核机制。针对银行机构在专营机构设置、贷款规模、增速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采取适度激励和补助措施,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四是引导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抵、质押方式缓解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问题,争取在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方面实现突破。

五是提升对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引导银行、保险、担保机构深化合作,建全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覆盖面,重点加大对“外向型”企业支持力度。到##年底,实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比重达到在50%以上。

3、加大金融对“三农”服务力度。

一是优化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布局,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数量。

二是出台政策措施,建立信贷资金向农村倾斜的体制机制。

三是在涉农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抓住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流转制度改革契机,引导银行机构增加土地经营权、林权、海域使用权以及农业生产资料抵、质押贷款规模,建立农业保险和小额贷款互动机制,努力扩大涉农贷款规模。

四是深入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增加信用评级农户数量,推行联户联保,从根本上解决抵押物缺乏难题,方便农民贷款,到##年底新增农村信用户10万户,新增授信20亿元。

五是提升保险为“三农”服务能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农业保险业务品种,推动设立巨灾保障基金,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发挥保险业在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加大金融对蓝色经济服务力度。

深入研究金融对蓝色经济发展的支持方式和途径,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制定金融业支持高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将资金投向我市重点产业。督促金融机构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措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服务引导作用。

二、完善我市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1、促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强做大。

2、面向金融机构加大定向招商力度。

3、增强驻青金融机构辐射能力。

4、加强服务农村和中小企业新型金融机构建设。推动新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年内再设立3家村镇银行,实现村镇银行在五市全面覆盖。争取再设立3家小额贷款公司,扩大其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

三、推进金融集聚发展和创新试点

1、落实金融业发展总体规划。

2、加快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建设。举办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论坛,建立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培训基地,初步形成私人银行业务聚集发展的品牌效应。

3、调整完善金融业发展空间布局。

4、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

四、优化金融业发展环境

1、形成合力推动金融业发展的机制。

2、出台并落实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3、完善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五、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1、完善维护金融稳定工作体系。

2、重点关注和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3、妥善处理金融风险案件。

六、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推进金融工作

1、推动企业上市工作。

2、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3、推进担保体系建设。

4、搞好金融创新试点。结合开发区新一轮综合改革,积极协调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赋予相应权限,推进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打造金融创新服务示范区。3、2016年金融工作年度计划

20XX年区金融办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做好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配套落实工作为重点,以促进重点金融机构落地为主线,以打造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以机制建设推动融资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金融工作服务水平。

(一)借助各方力量,推动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出台,为我区下一步开展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区将抓住有利的条件,利用各方力量推动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1.联合市级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一是加强与中关村管委会沟通,我区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共同起草落实方案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明确我区地位和作用。二是加强与市金融工作局沟通,跟踪市局在创新试点的调研和方案制定,争取创新政策在我区先行先试。

2.推动金融功能区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一是积极维护中关村西区业已形成的科技金融业态和金融资源聚集优势,以中关村PE大厦和金融大厦为核心,不断拓展辐射范围,打造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二是启动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规划建设研究,以西直门外科技金融商务区和中关村西区等重点地区为基础,分阶段推动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建设,拓展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空间。

3.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推动四板市场建设

一是积极支持四板市场在我区开展业务,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二是联合保荐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宣传,加快培育首批在股权中心挂牌的企业,提高交易活跃度。

4.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一是落实区政府“1+10”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机构吸引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金融产业发展政策。

三是加大金融机构走访力度,变财政招商为服务招商。

(二)搭建融资服务对接平台,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

一是配合北京市经信委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海淀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科技保险、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中小微企业信贷链条,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创新。

三是推进政银企对接,突破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的推广。四是强化服务式管理,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合规经营,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

(三)做好各项服务对接工作,促进企业上市进程

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工作的服务体系,加强与监管部门、指导部门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区促进企业上市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加强上市工作的横向与纵向合作。

二是把上市工作与四板市场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引导企业通过在四板市场挂牌健全公司治理、规范运作,加速上市进程,使四板市场成为企业上市的蓄水池,打造企业上市资源梯队。

三是配合做好上市公司的服务工作,协助引导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募集资金落地海淀,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参与资本市场金融创新。4、2016年公司金融工作计划

一、加强拟上市企业的培训工作,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1、加强宣传力度,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好4次拟上市企业的培训工作,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为有上市需要的企业进行上市辅导,编制并印发《企业上市简明知识手册》宣传读本,选取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2、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坚持境内与境外并举,推进企业多渠道融资,实现产业升级,争取按照“上报一批、辅导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争取年内过会企业2家、上报材料4家、辅导报备8家,将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型成长企业列入培育对象,并给予拟上市企业一定的政策及资金扶持。

3、建立拟上市企业动态住处储备库,及时收集和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和相关信息,根据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协调和帮助,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材料。

4、制定“上市培育工程”工作计划,启动开发区上市培训工程,加强上市培育工作,提高“北京亦庄”品牌,即北京开发区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形成“北京亦庄”板块。

二、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各类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

5、继续完善各类优惠政策,争取在一季度完成政策出台,为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支持;

1、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加强各类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开发区发展,力争引进1-2家优质城市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

三、发挥协调服务作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对接,建立“银政企”沟通渠道

1、做好和银行沟通协调工作,建立“银政企”沟通机制,做好项目融资推介工作,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条件,年内组织项目银行和企业项目对接2次以上;

2、做好扩区建设融资工作,强化总公司在扩区开发建设主体职能和亦庄国际产业投资平台的职能,完成扩区开发区和产业投资的融资任务;

3、继续做好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行工作,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年内发行1-2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完成融资2-4亿元;

4、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改善资金供给,加大信贷支持,探索形成有利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模式。

四、做好金融创新和试点工作

1、积极开始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试点等金融创新工作;

2、研究产业金融试验区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产业金融实验区试点工作,并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

五、完善金融“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

做好金融“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完善工作,征求工委、管委领导及相部门意见,并及时充实到规划当中,争取在第一季度完成规划制定工作。

六、做好小贷公司扩大试点和监督管理工作

1、编制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指引,积极稳妥推进和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争取年内设立2-4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额达到5-10亿元以上。5、2016金融工作计划

20XX年区金融办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做好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配套落实工作为重点,以促进重点金融机构落地为主线,以打造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以机制建设推动融资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金融工作服务水平。

(一)借助各方力量,推动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出台,为我区下一步开展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区将抓住有利的条件,利用各方力量推动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1.联合市级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一是加强与中关村管委会沟通,我区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共同起草落实方案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明确我区地位和作用。二是加强与市金融工作局沟通,跟踪市局在创新试点的调研和方案制定,争取创新政策在我区先行先试。

2.推动金融功能区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一是积极维护中关村西区业已形成的科技金融业态和金融资源聚集优势,以中关村PE大厦和金融大厦为核心,不断拓展辐射范围,打造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二是启动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规划建设研究,以西直门外科技金融商务区和中关村西区等重点地区为基础,分阶段推动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建设,拓展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空间。

3.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推动四板市场建设

一是积极支持四板市场在我区开展业务,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二是联合保荐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宣传,加快培育首批在股权中心挂牌的企业,提高交易活跃度。

4.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一是落实区政府“1+10”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机构吸引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金融产业发展政策。三是加大金融机构走访力度,变财政招商为服务招商。

(二)搭建融资服务对接平台,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

一是配合北京市经信委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海淀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二是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科技保险、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中小微企业信贷链条,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创新。三是推进政银企对接,突破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的推广。四是强化服务式管理,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合规经营,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

(三)做好各项服务对接工作,促进企业上市进程

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工作的服务体系,加强与监管部门、指导部门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区促进企业上市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加强上市工作的横向与纵向合作。二是把上市工作与四板市场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引导企业通过在四板市场挂牌健全公司治理、规范运作,加速上市进程,使四板市场成为企业上市的蓄水池,打造企业上市资源梯队。三是配合做好上市公司的服务工作,协助引导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募集资金落地海淀,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参与资本市场金融创新。

(四)加快股权投资业发展,打造全国性股权投资中心

一是大力吸引各类产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券商直投基金落户,并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投资引领作用,鼓励各类风险投资、天使投资机构投资我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三是着力构建投资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对接交流平台,发挥中关村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等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股权投资业健康良性发展。

(五)完善金融机构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委办局和街道服务合力,支持驻区金融机构发展

上一篇:网开培训教程下一篇:于赞美雷锋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