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抗战电影观后感

2024-05-02

看抗战电影观后感(通用8篇)

篇1:看抗战电影观后感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说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怎么写看抗战电影观后感吗?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看抗战电影观后感

看抗战电影观后感1

说起哲学,人们马上联想起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英国的罗素、德国的尼采,还有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子,深奥的哲学理论和观点让人不敢越雷池半步。还有那些关于深奥的驳论,看得让人头皮发麻,无所适从。

驳论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富商祈求上帝:“万能的上帝啊,请保佑我长生不老吧!”苏格拉底轻蔑的告诉这个富商:“上帝不是万能的,别祈祷了!”富商大怒:“上帝就是万能的,别玷污神圣的上帝!”苏格拉底反问:“那么你请上帝将自己举起来吧?!”富商顿时无语。

想要学习哲学,其实不必去研究这些枯燥的理论,我们现实生活中就蕴藏着精深的哲学观点,只是我们没有留意而已。

夫妻吵架,某人劝解,带着女方去歌厅跳舞,当中三番五次的踩女的脚。女的不悦:“你怎么老踩我的脚?”某人回答:“跳舞讲究的是一个节奏感和配合,我进你退,我退你进,两个人都往前进,不踩脚才怪呢!”女的抱怨:“既然知道怎么还踩我的脚?”某人回答:“夫妻间也是一样,两个人都往前进,总有一个被踩脚。”女的顿时停住舞步,恍然大悟。

有人问张三:“你在干嘛?”张三说:“等死!”问:“你得了绝症?”张三:“没啊!”问:“那怎么会在等死?”张三:“我出生的当天就开始等死了。”仔细想来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有一天会注定离开这个世界,只不过长度和方式不同而已,只有看透生死的`智者,才能大彻不悟,在长度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精彩、活出快乐。

笔者文中的赖六,虽然其丑无比、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但是最后居然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他桀骜不驯、目空一切的二流子德行彻底的激怒了华群,让华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恶心,从而开始浪子回头,回到正常的生活。赖六这样的人居然还可以用来恶心人,正如古代哲学家庄子所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哲学的精妙还远不止这些,有时候不经意的表达和交流,都充满奇妙的、令人幡然悔悟的哲学观点,就看你怎么去领悟了。

看抗战电影观后感2

早上,我观看了电影《平原枪声》。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地区年轻的八路军干部马英在党的领导下,回到家乡肖家镇,率领苏建梅,王二虎等抗日战士,依靠群众同以中村,杨百顺,刘中正为首的日寇汉奸进行殊死搏斗。他们与地下工作者郑敬之,秦芳之密切配合,发动群众,智取枪支,建立武装,攻占炮楼,巧杀汉奸,识破叛徒,粉碎“扫荡”……一次又一次挫败了日寇的阴谋,出生入死,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终将敌人消灭。

看了这部影片,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股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升。

这些英勇的平原儿女们,凭着一种信念——民族精神,在家乡的土地上为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用自己的智慧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当风云突变马英被捕时,苏建梅等人截粮车,毁电线,拔炮楼,让敌人误以为马英仍在城外;在壮丁训练所马英与地下工作者郑敬之密切配合,救出马大娘,借敌人之手除掉汉奸吴胖子,马英等人也脱离虎口。更让我敬佩的是抗日战士的意志。当苏建梅被捕时,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这些都未能摧毁苏建梅的意志,面对挥起的鞭子,面对那一件件令人不寒而栗的刑具,苏建梅仍面不改色,对八路军的任何情况只字未提……

反之,那些汉奸和日寇更令人痛恨之极,他们的言行正与抗日战士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苏建梅与苏建才同时被捕,面对美色的诱惑苏建才心意访惶,终成了叛徒……

抗日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之歌。同时,影片也告诉我们:要记住这段浴血历史。

看抗战电影观后感3

我看了《成成烽火》这部电影后有许多感想。

太原城,晋祠旁,有我成成读书郎,明德明理耀长夜……每当我听到着首《青春热血铸辉煌》我就想起来我看过的系列电影《成成烽火》。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电影《成成烽火》真实反映了游击第四支队坚持敌后抗战八年这一历史故事。该剧共十部,讲述了成成中学师生投笔从戎、共赴国难的全过程。

山西太原成成中学成立于1924年,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名校,全校师生以“明德明理、成己成人”为校训。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工委三大机关进驻成成中学,周恩来、刘少奇、主席、朱德、彭真、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成成中学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抗日战争的前线指挥部。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成成中学的四百余名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投笔从戎,共赴国难。整建制地组成抗日游击队,转战晋西北,进军大青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华章。

《成成烽火》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之下,我们不应该放弃理想,而是应该争取实现理想的机会,最重要的,我们要极力保护好自己的祖国,信仰共产主义,并且誓死不做亡国奴!

看抗战电影观后感4

记忆中,很久没看黑白电影了,似乎已经淡忘了,但在我们这些90后大学生的心中并不代表消失了,因为当那熟悉的革命奋斗旋律响起时,我们便找回了那些年学校里组织在国旗广场前看电影的那段欢乐的、难以忘怀的时光。黑白电影,它充满了浓郁年代感,不仅这样,其骨子里还流淌着革命的本质,传达出一种当时的人们朴实自然的品质却又隐藏着一种强大的张力给予你无限的力量。我想抗日战争片《地道战》就是这样一部好的黑白电影。

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之中,但这样一部好的电影依然是我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那个用鲜血染红红领巾的时代。我想之所以有如此的感触,是因为“地道战”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片中人们对革命的无私奉献,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可敬,对高尚情节的追求,对那些勤劳而充满智慧的中华儿女的崇敬爱戴之情。

1942年,霸道的日本军侵入中华儿女的国土,在中国冀中平原上,有这样一群英勇奋战的男女士兵,凭着一颗爱国的心,从四面八方赶来集齐,准备战斗。为了能顺利的战胜日本军,冀中根据地的人民用智慧作战,展开了挖地道的行动,我方士兵运用野外地道站的战术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终于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在影片中,有很多人物形象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有智谋的高传宝,令我无比的佩服;有忠诚至上的老钟叔,有让人臭骂的汉奸汤司令,还有那个令人恨之入骨、穷凶及恶的日本山田队长,这些老演员所刻画的深刻的人物形象仿佛如电影中那些经常响起的动听的音乐一样,时时萦绕在耳边,难以挥之。

电影结束了,我却还意犹未尽,脑海中还都是当地人们作战的画面。那么的铿锵有力,那么的富有感染力,使我看完之后内心热血沸腾,感触颇多。我想那是一份对高传宝同志的敬佩之情,一份对士兵们顽强斗争意志的佩服,一份对司令可笑举止的愤恨,一份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与其说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还不如说冀中平原上的那些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人们才是奇迹,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捍卫了中国的领土,是他们在名族抗日战争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而正是这一点,才会让我们每次在看这种红色电影时,内心会产生了一丝感动,一种莫名的冲动,一份对人性、对自由、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一份久违了的爱国情结。

看抗战电影观后感5

昨天我们全校一起观看两部抗日战争《紫日》、《东北归纵队》。

在《紫日》这部电影片中它讲述的是在1945年俄国向日本宣战中的一位俄国女中尉娜莎和中国农民杨玉福、日本女中学生秋叶子在逃亡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故事一波三折,紧扣心弦,跌宕起伏,虚实并存。在广大的原始森林中,他们经历几次险难之后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在森林中,他们因为仇恨几次想杀对方,特别是杨玉福和秋叶子。在秋叶子遇险时,杨玉福几次想让她自生自灭,但由于我国思想传统的深厚影响下,在复杂的心理较量下,最终还是救了秋叶子。故事虚实交换,扣人心弦,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杨和秋叶子之间的矛盾中,反复地写了杨的复杂心理。杨是个老实的农民,只因在日本侵略军残忍地杀了他的母亲和他的乡亲后。在一次日本扫射中侥幸生存了下来,正好俄国军队来到,和俄国军队一起离开的,却不料,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日本的生活区,遭到日本敌军的反抗。与娜莎一起逃亡,并找了俘虏秋叶子,叫她带他们走出森林。于是故事就这样精彩地展了开来。

我很佩服杨玉福,在敌人面前,他能忍下满腔的仇恨屡次救了敌人的族人。而秋叶子的表现与杨玉福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秋叶子在几次闲下中想杀了杨玉福,但没有机会,有机会时下不了手。但令人婉惜的是秋叶子为了告诉她的族人战争平息了被她的族人杀死了。在这片电影中,三个主人公之间的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有着很好的借鉴。都反映着在当代的国家的思想传统:杨玉福所代表的是我国以德为思想传统的表现,杨玉福运用得很好;秋叶子所代表的是日本的道德思想以败失尊严为思想传统的表现;娜莎代表的是俄国军人以服从为思想。一个国家的兴盛主要表现在国民的身上,一个国民所受的.文化素质之深浅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如果国民的文化素质不深,不会关注国家的兴亡,他只会关注自己的生活是否过得好不好。

在片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常识:例如说在草原上发生大火时,不要顺风而逃,而是在一与火绝缘处用东西保护头部扒以地面。

看抗战电影观后感

篇2:看抗战电影观后感

这场我们盼望已久的电影名叫《勇士》,说的是:1934年,长征红军在敌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抢度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艰难历程。红四团一路经过了枪林弹雨,千艰万苦才到了原本的泸沟桥,休息了一会儿,红四团就发起了进攻,有22名勇士当前锋,死了4个,伤了一个,共有8条锁链,敌方打断了一条锁链,锁链上有3个士兵,掉入了河有2个,一个爬上来了,有15个士兵铺木板,红四团成功地战胜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抛头颅、撒热血,才有了新中国的今天,想到这里,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国家,才能对得起这些革命先烈。

篇3:看抗战电影观后感

《鬼子来了》把抗日民族战争定义在一帮生活在日占区的村民的特殊故事里,这个历史背景不仅呈现出了特定历史里的厚重与沧桑,而且把姜文心底的那些关于民族历史的个体化想象与思考表现了出来。

一、经典抗战历史电影的叙事模式

中华民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受害者,为了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同时抚慰“二战”中中国人民经受的巨大灾难所带来的精神创伤,我们的影视作品塑造的一直是一个具有深度民族自我认同感的“全民皆兵”的民族主体,这个主体在漫长的被奴役、压迫的命运中经过艰辛反抗,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主动性胜利,呈现的一直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精神与积极乐观的民族态度与梦想。这种思想态度无疑可以增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人民的认同感,因此抗战影视作品逐渐形成了一种最经典的抗战历史叙事模式。

从1932年的第一部抗战电影《共赴国难》开始,经过《渔光曲》(1934)、《狼山喋血记》(1936)、《风云儿女》(1935)这类的以呈现民族苦难的历史来激起人民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结的抗战电影,到《热血忠魂》(1938)、《八百壮士》(1938)等以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痛击日军,最终获得抗日战争胜利作为主要叙事模式的抗战电影,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宣扬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革命教育类抗战电影,如《新儿女英雄传》(1951)、《鸡毛信》(1953)、《平原游击队》(1955)、《铁道游击队》(1956)、《地雷战》(1962)、《地道战》(1965)等,经典抗战电影以宏大的国家主义为主导思想、以“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充斥荧屏、以简单直白的电影叙事为主要形式,一步步地建构起了自己的经典历史叙事模式。随后,以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的相关抗战电影作品为代表,例如《一个和八个》(1983)、《归心似箭》(1979)、《八女投江》(1987)、《血战台儿庄》(1986)、《红高粱》(1987)、《战争子午线》(1990)、《紫日》(2001)等等,这些新时期的抗战电影改变了早期同类电影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再是先前“势不两立”的敌我观及“我军胜利”的绝对胜负观,同时也开始注重从人性与文化的角度更多元化地塑造人物,在展示国家主义、民族大义基础之外,更突出了人性的意义与价值,但是,其本质上是对经典抗战电影叙事模式的再次加固,因为人物最终依然是在家国道义的担当中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貌似突出了人情与人性,实则依然是通过人来凸显国家与民族。

二、电影《鬼子来了》对经典抗战电影叙事模式的解构

电影《鬼子来了》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日占区一个叫“挂甲台”的穷僻小村庄中发生的一段传奇故事。在这个村庄里,村民与日军的关系不再是传统抗战电影中的“你死我活”的状态:日本鬼子骑马在一片欢快的军乐中巡查村庄,友好地与村里的小孩子玩游戏,并且还给他们分发糖果,他们不再是拿着枪炮的敌人,也没有传统电影中的烧杀掳掠。村民对日本鬼子也并非恨得咬牙切齿,而是和平共处。在电影呈现的这个独特的战争背景下,“奴役者”与“被奴役者”之间的关系竟然是和谐融洽的,这不禁让看惯了传统抗战剧的观众心中疑惑:这是真实的历史么?

其实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全民皆兵,那只是我们的一个理想”1。后来者在对饶阳县所作的关于抗战的历史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到《鬼子来了》中对历史另类阐述的证据:“1937年7月,已经占领满洲的日军在华北发动全面进攻,日军首先占领了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和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周围的平原地区,通过饶阳的第一支日军部队仅仅侵袭了一些村庄,发了一些糖果,和小孩子玩,并未遇到反抗。”2可见姜文的处理是有据可循的,他不过是在还原曾经被民族主义光环遮盖掉的历史真实,虽然这真实貌似会摧毁许多卫道士的精神观念。

姜文大胆又直接地呈现出了这种真实,在这里,“村民”和“鬼子”已经不再是经典抗战电影中那种绝对的敌我矛盾,村民不再是符号化、公式化、概念化的英雄,而鬼子也一改传统的平面化塑造。以马大三为代表的村民大多时候是自私的、懦弱的、算计的、愚昧的,我们看不到它们有什么真美善、高大全的品格,更谈不上是什么抗战英雄。同样,鬼子们也并不是只会杀人,毫无人性。因此,整个故事虽然处在战争大背景下,却着重展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非战争状态,主要是人的生存状态。几乎所有的民族大义、民族矛盾的主旋律问题在这里都被回避掉了,而处在这样绝境中的真实人性被凸显了出来。

村民与鬼子各自生存的状态是姜文的书写重点,人性与兽性的斗争成了影片矛盾的核心焦点。中日两个民族为了生存,各有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学。中国农民是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奴性顺民人生观,所以马大三们不敢动麻袋里的日本人,还要好吃好喝地养着他,还怕他自杀,又不敢直接将他交给日本军队。他们小心翼翼地保他的命,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命。而日本人也并非不怕死亡,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虽然浓重,但是这只是用来掩盖对死亡的恐惧。被逼的马大三拿起斧头去砍鬼子,而猝不及防的鬼子竟然抛掉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而本能地四处逃窜。这就是人的生存本能,双方对求生的渴望是一样的。在战争的残酷背景下,两者人性的一面被抹杀了,奴性的一面被大大强化了。这种奴性不过都是在战争之下对于恐惧本身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因此,“鬼子们”和“马大三们”都是一样的。他们的行为模式并非是出自于国家大义、民族气节,并非是自觉的与生俱来的伦理责任和道德追求,战争这张试纸试出了他们最真实的人性。

篇4:看抗战电影观后感

电影《铁道游击队》剧照

在去年徐克执导的《智取威虎山》创造了8.83亿元票房之后,主旋律电影的现代化翻拍似乎被打通了一条路径,现代化的拍摄手法,类型化的包装,加上明星的加盟,这种凝聚了50后们集体记忆的主旋律题材似乎成就了一种新的全家观影模式。《智取威虎山》的重新上映,让平日里从未踏进电影院的50后重启了文革时期的集体观影记忆,也让红色经典成为一种全新的电影IP素材被疯抢。之所以拿出《铁道游击队》的翻拍作为抗战题材现代化的探讨,是因为《铁道游击队》是我国抗战题材影片中的经典之一,影片不仅描绘了抗战期间一支活跃在铁路线上的游击队的传奇经历,还塑造出了“刘洪”“李正”“芳林嫂”等深入人心的荧幕形象,1956年公映后,片中的音乐“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传唱至今,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而且《铁道游击队》的现代各个版本的翻拍已经列入了各大影视制片公司的拍摄计划:目前为止,《铁道游击队》已经传出将有三个版本的翻拍。一是制作出电影老版本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另两个是收到原小说改编授权的电影制片公司。可以预见的未来,成龙等一众中国明星将会“爬上飞快的火车像跨上奔腾的骏马”在枣庄平原地区与小林队长斗智斗勇,协同着邦女郎一般的芳林嫂,谱写一曲现代化的抗战悲歌。

《铁道游击队》之所以这么倍受青睐,除了本身的IP吸引力之外,更多的是其故事本身带来的技术可行性。今天的电影拍摄技术相较于五六十年代抗日电影鼎盛时期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铁道游击队的主体故事发生在火车上,而当年对于火车的特技表现是十分有限的。相较于《智取威虎山》等其他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中仅“铁道”两字就带来了无限的技术扩充空间,成龙的动作表现,《速度与激情》的导演林诣彬的火车场景拍摄能力,使他们都成为了这一题材的热门链接。“现代化”“高科技”的各种手段使得我们几乎可以相信,《铁道游击队》的现代版翻拍一定是一场好莱坞式的视听盛宴。一个在党的领导下的铁道游击队,为了转移日军扫荡对于正面战场的压力,为了抢夺日方的战略物质支援敌后抗战,上演了一出铁道上的速度与激情。也许投资方正是看上了这种故事表达的可能性,才对《铁道游击队》如此趋之若鹜。而《地雷战》《地道战》也是因为其本身属于戏剧性冲突感极佳的战争类型片,加上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商业元素和电脑特技,势必会吸引大批年轻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引发中年观众缅怀青春,带动票房从而同样属于即将被翻拍的热门IP。

无论是速度与激情还是铁道奇侠,这种好莱坞化的《铁道游击队》必然可以凭借其现代化的拍摄手法吸引青年观众,其耳熟能详的故事也应该能够让50后重温历史。依靠这种现代化改编确实可以将已经陷入沉寂的抗战题材重新纳入观众视野,但这种现代翻拍真的是抗战电影以及其他所有主旋律电影的出路之所在么?

毫无疑问,主旋律电影应该提升其电影拍摄手法,因为电影本身是一门光影的艺术,如果只有主旋律的政治诉求而缺乏艺术想象,那无论有多少的红头文件,多少的爱国情操也无法换来票房的真金白银。而对于战争片来说,尤其二战电影而言,真正能够以新时代的视角进行解读,能够从世界观上给出全新的视角,配合现代化的拍摄手法,才是中国抗战类电影的求生之道。

中国抗战电影曾经不是没有过辉煌,《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以及五六十年代的《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乃至80年代的《红高粱》,受这些电影所影响的一代观众直接造就了当代电视荧屏上的抗日神剧的火爆。抗战题材似乎就是属于50年代的,我们的父母辈在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电视机前热泪盈眶,他们忍受着各种抗日神剧依然不改初衷。但正是因为观众的惯性思维,当下的抗战题材影视似乎已经跟精品力作绝缘,并索性下定决心抛弃青年观众了。

不可否认,视觉化的奇观确实能够在吸引年轻观众上扳回一城,但战争片未必能直接跟商业片画上等号。《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都是战争片,《辛德勒名单》《兵临城下》《珍珠港》也是战争片,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战争片里,有生死之情,有舍命搏杀,有令人动容的残酷,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但当我们提起这些电影时,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场面有多么宏大,特技有多么炫目,明显阵容有多么耀眼而感动。我们从这些电影里看到战争的残酷,普通人在战争面前的无力,生命变得不值一提。这些战争的画面就像是不久前那个海滩孤独死去的叙利3岁男孩,他的红背心、小短裤,在人们的脑海挥之不去,令每一个母亲潸然泪下。

抗战胜利已经70年了,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回顾这场战争,这才是抗战电影当下最需要解决的。如果荧幕上日本军国主义者永远是那么愚蠢,抗日战士或者军民可以随意进行手撕,那么如何解释这场战争终归进行了14年之久。一味的仇恨,一味的敌视,那其实也与一味的奉承膜拜没有两样,我们永远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历史。不以真诚的世界观看待这场战争,就不可能诞生出伟大的抗战电影。无论成龙还是其他功夫明星在火车特技上如何表现,如何以中国功夫令好莱坞叹为观止,那都只是另一种表现形式的“手撕鬼子”而已。“现代化”“高科技”无法拯救我们的抗战电影。主旋律当然需要提高艺术表现手段,但仅只有艺术表现手段的主旋律电影是否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却不好轻易定论。

当然,一部严肃的抗战电影能否赢得票房的认可是另一个问题。目前看来,《铁道游击队》无论是哪个现代版本的上映,估计票房超过《1942》是没有问题的。无论是小鲜肉还是老腊肉的火车决战都足以让各路媒体的闪光灯亮瞎双眼。可是如果用好莱坞的英雄主义演绎中国的抗日战争,这种混搭其实未必见得是一条明路。《速度与激情》系列甚至是《碟中谍》《007》这种以奇侠之神勇独撑全片的系列电影,往往并没有给予真正的战争背景。好莱坞索性让炫技的影片去独立承载炫酷的功能,让真正的战争片去承担人类的终极关怀。在影像世界里,中国与好莱坞也许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但在战争这一主题上而言,人类向往和平,追求和平的诉求应该是始一而终的。

现代的电影银幕上呈现出什么样的抗日战争,90后乃至00后这些诞生于新时期的青年人就会认同曾经的抗战是怎样的场景。全中国人民誓死抵抗8年,损失了近5000万人口,以几乎毁掉全境江山为代价而取得的胜利,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胜利?虽然要电影来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有些太过沉重,但至少可以肯定的回答,这绝不是一场轻而易举的胜利。这不是一场依靠裤裆藏雷取得的胜利,这不是一场依靠某位英雄创造出某种奇迹而取得的胜利。

虽然很多时候纯粹的集体主义观念使得我们的电影中缺乏英雄,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确实便于影片叙事和个人表达,但战争片,尤其是抗战电影,确实不是适合个人英雄主义的题材。所有的二战题材电影都聚焦在战争的残忍,生命的脆弱,人类的希望。这场战争让我们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战争残忍的真相我们迟早会要面对。《铁道游击队》的现代化翻拍恐怕永远也不会直面战争本身,因为这种现代化的题材消费本来就是出于完全的商业目的。但中国的电影产业除了商业,也还应该有些别的承担,否则我们的电影工业充其量只能是一颗金光闪闪的摇钱树而永远也无法成为文化软实力的代表。

战争将和平的信念带给人民,牺牲让英雄的微笑成为永恒。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我们迟早会找到一种更加适合的光影表达方式去再现那场苦难辉煌。不是即将上映的《铁道游击队》,也不是眼前的《百团大战》。我们会有某一部抗战电影,跟所有的二战题材电影一样散发着人性的光芒。会有某一部抗战电影真正揭开那段历史的一个碎片,让世人震惊于那种血淋淋的痛苦与恐惧。就好像沙滩上死去的那,3岁的叙利亚小男孩,真正能碰触到我们的心灵,真正让人们警觉起一切战争所带来的苦难并对于国泰民安给予最真诚的祝愿。

在胜利日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的初衷除了高呼胜利,更重要的还有谨记失去。愿我们能够早日看到更好的抗战电影。

篇5:抗战电影观后感

抗战电影有很多,比如地雷战,小兵张嘎,等。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抗战电影观后感

这个周末妈妈给我推荐了好多抗日题材的电影,有《小兵张嘎》、《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地雷战》等等,都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看过的,影片讲的都是抗日战争年代涌现出的一批批爱国的老百姓和民兵,在敌后用智慧和鲜血保护祖国的英雄行为。听妈妈说,《地雷战》里打鬼子打的最大快人心,最解中国人的气,而且地雷战也是我们山东胶东抗战史上上的骄傲,所以我就选择了观看《地雷战》。

“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是影片中的一段 “顺口溜”,给我的印象最深,但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而是民兵们对付鬼子的办法,也是地雷战的战术。

虽然在赵虎的带领下,大家集思广益发明了很多地雷,也打的鬼子措手不及,但是狡猾的鬼子也是一招接一招的来对付民兵和老百姓们。鬼子有扫雷器,扫到雷之后就把雷挖出来,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都揪起来了,心想这下可坏了,什么样的地雷都会被扫出来,老百姓们肯定被鬼子都带走了。但我没想到的是民兵们又发明了“蝎子雷”!当鬼子扫到雷要去挖时,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哈哈,看到这里,妈妈告诉我了两个词:魂飞魄散、屁滚尿流,这两个词来形容被炸的鬼子最恰当了。

在整个战斗中,村民们还用自己的智慧制造了许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飞雷、子母雷、等等。其中,我觉得最厉害的地雷,要数“天女散花”了。这可是村民石大爷苦思冥想发明的,只要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石头飞上天,落下来就会砸死日本鬼子,让人看了之后非常的解气,真想告诉小日本,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的,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影片结局正如我所愿,地雷战我们勇敢的胶东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村民们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和生命危险辛辛苦苦造地雷的场景又浮现在我眼前了,但是此时此刻我和他们一起为胜利而欢呼。

以前光听说过抗日战争和打日本鬼子,但是今天看了这部电影,才使我了解了当年抗日战争中人民的勇敢、智慧、团结一心,更了解了中国的贫穷和抗日的艰苦。当今,是个和平的时代,中国不再是个被人瞧不起的国家,中国人的腰板可以挺得直直的,所以,我更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这确实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为国牺牲的高尚品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

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也非常的爱我的祖国,但是我知道这种爱要实实在在,更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所以,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学好本领才能成为国家的的栋梁之材,这样才能与更多的人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抗战电影观后感

《举起手来》观后感

《举起手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幽默、诙谐、滑稽,以及强烈的不真实感。尽管书籍和影视作品可以在真实历史中虚构故事,但也应该有个限度。这是抗战片,不是什么喜剧,冯小宁大叔。

整部影片的主题围绕着抗日救国宝的故事展开,是很好的立意。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民众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最终取得胜利。但是,竟然有人把这么好的立意歪曲是我不能容忍的。冯小宁导演以拍抗日体裁的影片出名,如《黄河绝恋》《紫日》等,以严谨的手法将我们带入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可是,这又不是什么喜剧片,却主次不分。片中种种日军的丑态让在电影院里的同学捧腹大笑。什么罗圈腿的日本兵一口一个花姑娘,什么被捉弄表演“喷火杂技”的日本兵,什么没有了裤子拿红被罩遮羞的日本兵,以及被火烧的“太君”。我想问问导演,我想问问编剧,这是否离谱得过份。日本人极重示自己的外表会让一个罗圈腿参军吗?日本也曾有过对中国探秘的行动。他们伪装商人,留学生去中国,所绘制的地图连一个村落、甚至水井都标出来了。他们的用心之细密会让两个小孩,一个车夫,一个女学生,两个游击队员和两个看起来己过八旬的老奶奶捉弄得丑态毕露?

难怪至今日本不肯向中国道歉,都是因为这些无中生有的给日本人抹黑的电影。要怪就怪那些糟糕的导演,以及那些糟糕的编剧。

抗战电影观后感

《小小飞虎队》观后感

这个寒假,我和好朋友栾琪相约在永乐电影城观看电影——《小小飞虎队》。

这部电影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主人公是:小银、大壮和虎子。他们为了把情报送到飞虎队那里,历经千难万险,还到处被鬼子通缉。

记得有一次冒险,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三个小伙伴和小次郎君打擂台,虎子和小银吓得都躲在了大壮的身后,说:大壮,你块头、力气最大,还是你来吧。打了一半,大壮坚持不住了,于是他灵机一动,抱住小鬼子,虎子和小银搭档,把鬼子打了个脚朝天,让他哭笑不得。

最后,三个伙伴还是被鬼子捉走了,逼大壮说出情报,大壮想:小鬼子肯定不懂中国字。于是顺口编了一个情报:夜里老尿炕,不尿它就憋得慌。哈哈,观众们都笑的前仰后合。

“啪啪啪”,“有枪声,肯定是老洪和飞虎队来救咱们了。”大壮欣喜地说。于是,三个小伙伴开始了新的一战。

最终,三个小伙伴在飞虎队的帮助下,逃出了虎口,成功把情报告诉了老洪,这使飞虎队歼灭了大队日寇。小伙伴正式成为了小飞虎队的成员,是三个名副其实的“抗日小英雄”。

篇6:抗战电影观后感

在一块展板上,我看见了两张图片:一张是两名日本官兵强行拖走一名中国市民,那个中国市民挣扎着,眼里充满了死亡的恐惧;另一张是一位中国军民视死如归的坚毅神情,大刀就架在他的身后,但他却一点也不向敌人屈服。看到这些,我的心也愤怒起来了,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吧!

当时正是大冷天,但十九路军的三万官兵在条件艰难的情况下奋勇抵抗,不少人脱掉上衣,挥舞大刀,和日本鬼子展开肉搏战。随后,上海市民自发组织敢死队、情报队、救护队、担架队、通信队、运输队和募捐队,万众一心,支援抗战。看到这些,我深深地为上海军民们感到骄傲。因为,他们顽强抵御敌人,不管敌军是自己的多少倍;因为,他们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枪林弹雨,保家卫国。

我觉得中国军民就是靠这种顽强不屈、团结战斗的精神,才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经过三十多天的激战,日军始终无法占领上海,5月5日,签订停战协议。在淞沪抗战中牺牲的一千九百多名英勇的官兵,永远令人怀念。

我亲耳听过蔡醒民爷爷(蔡廷锴的长孙)给我们讲的抗日故事,我亲手给仍然健在的十九路军战士带过红领巾,原来历史不曾远去,英雄事迹代代相传,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观看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展览,更让我明白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样的美好生活。

你是否知道,因为十九路军烈士的大多数人都是广东人,再加上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也都是广东人,所以十九路军烈士陵园就建在广州?你是否知道十九路军烈士就长眠于我们水荫路?你是否经常仰望“碧血丹心”的凯旋门?你是否清明时节给十九路烈士敬献鲜花?

篇7:抗战爱国电影观后感

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虽然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但从影视作品中,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那燃烧的红色激情。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抗战爱国电影观后感

《地道战》这部影片至今仍让人百看不厌。影片智能双全的高传宝,一片忠诚的老钟叔,还有那个汉奸汤司令以及那个穷凶及恶的日本山田队长,都在我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片中的那些动听的音乐也如天簌,紧紧萦绕耳际,挥之不去。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这熟悉的旋律又在耳边响起,它铿锵有力,极富有感染力,使我听后顿时热血沸腾,冥冥中产生了一种冲动,一份渴望,一丝感动,爱国情结又一次在心中涌起。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个意义重大的年份,妈妈和我利用暑假的一天,一起又一次的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地道战》,让我们有一次重温了旧日历史的残酷,再现了日本侵略军在中国这片富饶广袤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我根据地人民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采用了不少巧妙的战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冀中根据地人民民兵队长高老忠和民兵?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家中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但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1943年夏,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打得浇花流水。日军在遭到抗日队伍的英勇反抗后,对高家庄的抗日武装力量既怕又恨,想方设法要扑灭这股抗日的火焰。

不好!地道口被狡猾的敌人发现了,我的心随之也提了起来。他们不敢贸然进去,竞用几台抽水机轮番地往地里灌水,毒气也在鼓风机的煽动下,直扑地道!别担心,他们有他们的打法,咱们有咱们的招数,几经改造的地道,既能防水,也可防毒。你听,解说员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水是珍贵的,应当让他流回原处,烟是有毒的,不能放进一丝一缕。”鬼子已经没有了花招,咱们要开始动手了!整个高家庄,村里村外,到外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汪洋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灶台下,到处都是复仇的枪口和子弹,冀中的平原上,到处是抗是武装,烧杀抢掠、作恶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战斗的滚滚洪流下,变成一群无头苍蝇!敌军大败,原本耀武扬威的他们,现已闻风丧胆,以前狼烟四起的高家庄,现已欢呼雀跃:以前气势汹汹的鬼子,现已抱头鼠窜......我们胜利了!振奋人心的歌儿又响了起来,那催人奋起的旋律,那慷慨激昂的节奏让我感慨万千。顿时,我觉得我自己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骄傲。抗战爱国电影观后感

10月31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在俱乐部观看了两部影片:《太行山上》、《霍元甲》,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这次活动是总局教委结合纪念长征70周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巡校播放,每位学生上交6元电影票钱,学校再上交到上级教育局。很多家长打来电话询问,既然是爱国主义教育,为什么还要让学生交钱观看?不是舍不得这几块钱,而是感到不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是免费的吗?

观看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专注的看,没有任何喧哗。这两部影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不知学生看了之后有何感想?每位学生下个星期一上交一篇观后感。很久没有看电影了,我看了这后心情是很激动的,悄悄地流泪了。《太行山上》再现了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条件下,艰苦奋斗,克服万难与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战斗,进行反侵略战斗的壮举。让我们再一次了解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体会到我党的丰功伟绩,希望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德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是首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是多样的,主题班会、庄严的升旗仪式、介绍英雄模范人物、结合重大纪念日等等。爱国还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爱祖国爱人民从爱自己的母亲做起,而爱母亲从体贴母亲做起,力所能及地分担一些家务,或以自己在校的优秀的表现让母亲高兴、自豪。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发展为其他亲人、为素不相识的普通人、为学校、为家乡献出爱心,最后把这种爱心升华为对祖国的责任感和爱。如果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的人,长大了还会去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比如打开水龙头,没水,顺手把水龙头关上,打开电灯开关,没电,顺手又把开关关上。这些条件反射似的动作,只有当把节水节电意识内化成习惯了才可能不假思索的做到。

我们曾经的学生年代一个雷锋的故事召唤了我们追求高尚,一本《红岩》激励了我们景仰先烈,女排的五连冠感动得我们泪流满面。那时的我们多么单纯,多么质朴。那时追求真善美成为一种时尚,痛恨假恶丑成为一种风气。斗转星移,时光不再。与学生们动情地讲雷锋的故事,台下会无动于衷,说江姐伟大,学生崇拜的却是周杰轮、小燕子。有的时候在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面前,新生的一代,面对不良的社会风气,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建设者,我们任重而道远。抗战爱国电影观后感

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虽然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红孩子》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苏保、细妹等儿童团员手持红缨枪穿梭在密林中,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正是有了他们不怕牺牲默默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孩子》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被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所感染。儿童团员苏保、细妹等形象深深的印入了我们的脑海,小小少年革命意志坚强,不怕牺牲,不怕危险,机智勇敢,胸怀革命大业,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小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回顾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铭记历史,是为了珍惜现在。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学习的良好环境,倍加珍惜安定的社会环境,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投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聪明才智。

自古英雄出少年。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祖国建设一日千里,幸福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开创,我们要争做祖国建设的英雄,无愧于先辈们的殷殷期望,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

春天的花朵为我们开放。

空中的白云向我们召唤。

树上的小鸟为我们歌唱。

美好的生活伴我们成长。

篇8:重庆抗战电影的镜像表达

一、叙述范式:政治抗战——人民抗战——民族抗战

1、“政治抗战”阶段

抗战初期,面对日本军队的全面进攻,仓促应战的中国军队节节失利,国民党在军事撤退之际,布置了不少地下工作者,其中以中统和军统担纲的地下间谍战,一度颇为“有声有色”。间谍战,自然是以国民党地下特工为主,对于他们谍报活动的描写,可以宣传国民党的“功绩”,为国民党当局所鼓励并乐观其成;同时,以间谍战为题材的影片,原为国产电影的缺项,其出品可以弥补观众观影兴趣求新求变之要求。通过拍摄此类影片,国民党希望营造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希望观众由此记住人物形象的“忠与奸”,实现其宣教目的。但实际上观众更热衷于影片情节的“曲折离奇”,国民党的宣传效果未能完全达到目的。这一阶段的抗战电影,只能是国民党的政治意图抗战历史的写照,是对抗战历史的一种另类反映。

2、“人民抗战” 阶段

此阶段代表的作品主有史东山编导的“抗战三部曲”。《保卫我们的土地》表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刘山一家的生存之地屡遭侵略者的掠夺破坏,走投无路的他们最后向侵略者冲杀而去的故事。显然,在这个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最底层人们在这一时期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自己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才逐步地苏醒过来,开始进入战场,成为中国抗战大军的主力。《好丈夫》这部描写农村大嫂支持丈夫服兵役的影片,甚至不惜采用默片的方式,以便让不同方言地区的观众都能领会其剧情。

3、“民族抗战”阶段

此阶段的电影创作摒弃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将抗战变成了“中华民族集体的抗战”,淡化了国共党派的政治意识,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注重的是中日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这一阶段的作品中,不但有表现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如孙瑜的《长空万里》表现的是青年人经受战火洗礼、报考空军为国抗战的故事;也有以共产党游击队员为主角的抗战故事。特别是沈西苓的《中华儿女》通过四个独立的小故事,具体表现中国各阶层民众的觉醒和抗战。

实际上,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个人小家就是民族大家,“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影片中这些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觉醒和性格的转变,实际上映寓的是中华民族在抵御侵略的战争中克服软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

二、影像风格:通俗品质——悲壮风格——象征意义

重庆抗战电影通过独有的三阶段叙事范式完成对历史的叙述,发挥了电影的再现性美学功能。然而,通过编剧、导演、美工、布景和演员的表演,体现的是电影的表现性美学功能。“作为画面和音响相统一的多维时空艺术,电影具有表达客观外在和人的主观世界的充分潜能”,而抗战时期的重庆电影正是从通俗品质、悲壮风格、象征意义三方面呈现出自己独有的影像风格。

1、“政治抗战”时期的通俗品质

在政治抗战阶段,抗战将所有有民族心的作家的活动集中到民族存亡之上,面对麻木的民众精神,重庆抗战电影利用其通俗化的品质来激励民心。《白云故乡》这类影片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与其说是抗战,不如说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阶层观众的观赏需求,并给观众以足够的心理刺激。把电影艺术作为战争现象的记录,只着眼于一时的直接的宣传效果:记录战争,写军人而鲜写普通民众;见事而不见人,或见人而命运化、戏剧化;以事件为中心,人物成为扁平的无血肉的影子,难免“雷同化”、“公式化”。在重庆抗战电影利用通俗化品质对政治进行有效宣传的同时,其旧形式、旧内容的残留、对美的忽略也是明显的。电影艺术终究不能借助意识形态独立支撑。

2、“人民抗战”阶段的悲壮风格

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土地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乐园”,一海之隔的日本更是捷足先登,先是侵占东北,继而蚕食华北,终于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最早表现抗战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就为这一阶段抗战电影奠定了悲壮的风格。又如史东山1938年导演的《保卫我们的土地》上映后重庆的评论界称赞它,“崭新的取材,崭新的风格,前进的思想,用拳头代替了大腿,用呐喊代替了没落的歌声。”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抗战电影正式以悲愤豪壮的气概、视死如归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敢,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鼓舞了民众的斗志,这也是大战在即我们民族需要的精神力量。

3、“民族抗战”阶段的写实特征

此阶段的电影充分开掘了电影艺术的审美空间,真实事件的故事影片有很多。取材于重庆“博爱村”的日本战俘生活,讲述了一群被俘日军的思想转化过程。这种情节叙事结构契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中国传统审美习惯以“和”为贵,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等都离不开一“和”字,在处事策略上讲究矛盾的解决以达到心理上的平和为完美。当时有评论写道:“这部影片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真’,这里面没有一点庸俗的低级趣味的噱头,有的是:真的‘人’和真‘事’。”直接取材于抗战中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陪都重庆抗战电影创作在选材上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抗战故事片纪实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些抗战影片在情节的组织上往往以不平衡达到平衡,以合理的结尾满足观影者的审美期待,同时以故事内涵的稳定性、主题意义的明确性达到终极的目的。这些故事情节结构模式基本上符合抗战电影作品的成长母题,并且通过这种纪实性的情节结构,营造了一系列有关战争与个人命运、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的影像寓言。

上一篇:写熟悉的人的作文下一篇:开栅小学开学典礼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