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理解 (演讲稿)

2024-05-22

思维、理解 (演讲稿)(共11篇)

篇1:思维、理解 (演讲稿)

思维的关键在理解,理解的关键呢,在“判断”。这是因为,理解的过程,实即从概念到判断,到推理的不断循环推进的过程。这是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而在此过程中,判断最关键。这类似于理解力在整个思维能力中的地位。事实上我们也能体会到,因为判断是对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而推理呢,则是判断与判断之间的再判断。可见,判断力始终处于不间断地重复进行的展示之中,判断力的强弱事实上主宰了理解力,最后甚至思维能力的强弱。

“判断”什么?判断真假,判断善恶,判断美丑。这三种判断的关系是逐步推进的,而且是不可逆的。即不真,不善,不美,或者说,不真的必不善,不善的必不美。反言之,美必须善,善必须真,虽然真的不必善,善的不必美。这里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形式逻辑。由上所述亦可见,关于真假的判断,实际上处于打开人类智慧大门的最关键的地位,所以又称其为第一判断,善恶判断和美丑判断则顺次称之为第二判断和第三判断。人类的历史其实已经用它的文明进程,充分地证明了这个具有普遍性的真理。

凡是今天显得最具有文明性的国家、民族、社会,那里的人们关于真假判断,即第一判断的问题,必定早已经获得了逻辑化和法制化的双重保障。反之,凡是今天仍显得极其落后的国家、民族、社会,那里的真假判断,即第一判断问题必定仍未能获得有效的解决,甚至依然不可能解决。中国和中国人即是,直到今天,也未能从逻辑方法上和宪政法律上真正解决真假判断,即第一判断问题的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国家或民族之一。而不能解决真假判断,即第一判断的问题,便不可能真正解决属于第二判断的善恶判断的问题,更不用说再深入解决属于第三判断的关于美丑判断的问题了。

“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流传林彪关于毛主席指示的一段话,“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换言之,下面的中国人,根本就不必要有判断,会干活,会吃饭就行了。林彪的这种说法,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现实,也同样反映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传统。中国人在秦汉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在极权专制的政统和独尊儒术的学统的合谋之下,中国古代老子、孔子、墨子共同形成的优良的道统,实际上早就已经式微。丧失了全面的道统,或仅处于极端扭曲的儒家一家的“道统”之下的中国人,只能有逐渐成为世界上最愚蠢的人类的命运。所谓愚蠢的人,其实就是缺乏判断力,进而缺乏理解力的人。

一个连真假判断,即第一判断问题都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国家和民族,怎么可能进一步为解决善恶判断问题、美丑判断问题,也即第二、第三判断问题提供必要的前提呢?又如何可能会有关于真假判断,即第一判断的深度,更进一步分辨清楚真理、真事和真情之间的差别呢?普遍匮乏判断力的人类最容易诉诸情绪上的发泄和可怕的从众心理,例如中国历史上的“义和团”运动,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运动,“愤青”们的鲁莽行事,当今的年轻人迷恋种种“星”们的一窝蜂般的“狂欢”时尚,以及深深陷入“网瘾”而不可自拔的青少年及其家庭的悲剧,至于赌博、吸毒、滥淫、艾滋病等等人间的丑恶和苦难就更不用说了,等等等等,事后留下的全是无尽的悔恨,和青春岁月磋砣殆尽之后的无穷的悲哀。中国人的悲哀延续了两千年,现在应该是终止的时代了。

有很多事情我们不能把握。不能把握又缺乏判断,最后我们只能任人宰割。从中国人普遍匮乏判断力、理解力这个角度,我们来反思中国现实中的方方面面:中国科技上不去、中国学术水平低下、中国教育低能„„等等等等,再联想到历史上的“指鹿为马”、“莫须有”的典故,以及近现代“亩产十万斤粮食”和SARS发生的事实被隐瞒,三聚氰胺事件的隐瞒,国足假球等等丑闻,我认为,上述关于解决真假判断,即第一判断问题的普遍真理的问题,的确是个值得中国上下共同严重关心的问题。总之判断的问题,它们全都涉及到中华民族大脑中的“智慧矿”,要不要立即大力开发的大问题,这个“智慧矿”的价值,比什么“油矿”、“煤矿”不知要高上几千万倍,中国真正想要“崛起”,开发这个“智慧矿”,就几乎是惟一最重要的途径,而要这样做,首先第一条,即必须立即开发中国人的第一判断力——真假判断力。中国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之间的竞争,从来就是智慧的竞争。过去是如此,今后,只会更加如此。我的年轻的同胞们,尽快让自己聪明起来吧。

篇2:思维、理解 (演讲稿)

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权利义务相统一、重证据、讲程序。(1)权利义务相统一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思维方式 是公民就具有的基本法律修养,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要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必须要培养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法律思维方式。(2)重证据证据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事实。在诉讼程序中是凭借证据来认定相应事实的,并以此作为适用法律的根据,这就是重证据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证据意识,注意保存和搜集证据。(3)讲程序法律程序是人们进行法律行为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因此,讲程序是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法治思维五个特点

1、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

规则是一定程度上凝聚众人意志并为众人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具有确定性、可预期、可执行等特点,是人们对事物理性期待的体现。规则思维的逻辑起点是:既定的规则告诉人们哪些可为(权利)、哪些不可为(义务),以及如何行为(程序);人们的行为后果是可预期的;规则的确定性、可预期是可兑现的。对政法机关来说,维护社会稳定,首先要严守规则,维护规则的稳定,否则就会破坏人们的预期,理性就变成感性、心安就变成恐惧、有序就变成无序。作为规则思维,法治思维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普遍性优于特殊性。即使适用规则眼前会产生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也不能以需要解决问题的特殊性排斥规则的普遍性,更不能以下不为例为借口突破规则。二是恪守非人格化权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就要自觉接受非人格化制约,用法律规则推动工作、解决问题。

2、法治思维是权利义务思维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关键要素,是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法治思维的实质就是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观察、分析、处理问题,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运行,实现法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惩罚功能。法治思维以界定、分析权利义务为主线。既定规则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其意义在于:一是使人们知道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二是使人们对行为后果有明确预期。三是遇到矛盾时,当事人与裁判者能找到共同的评判标准。法治思维具有推定特性。权利问题上,凡法律所不禁止的,便应推定是公民的权利。权力问题上,凡法律未明确授权的,都应推定为不得行使。法治思维中,还有一些特定的推定内容,比如无罪推定原则、负面清单制度等。这些推定表明公权力的有限性,其功能是每做一项权利推定,就是给公权力划定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用法治思维认清、把握权力的本质,增强用制度约束权力的自觉性。

3、法治思维是程序性思维

程序的基本含义:一是任何人不能做自己的法官。二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同等关注。三是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中行使。四是执法司法者不能从当事人那里谋利,否则会出现偏私。程序的本质是一种形式合理性。可实践的理性。借助程序这个“形式性操作杠杆”,就把利益的博奔和价值衡量转化为在法治规程上表达的诉求,人情、关系、偏见、恣意才会被消除,相应纠纷和问题最后都会在法治轨道上得以解决。

4、法治思维是权衡思维

法治作为定分止争的实践理性,突出特征在于对各种价值和正当利益的合理平衡,因而法治思维必然体现着权衡利弊、瞻前顾后、兼顾各方的思维特征。它所要求的是,看问题、作决策,要依法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尽可能把事情考虑得更周全,把方案设计得更缜密,努力把负面影响消化掉,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不管会不会引发新问题;为了出台一个政策,不管会不会引起负面效应。权衡精于度。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法治思维要求在利益与正义、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安全与限制、平等与差别、生存与发展等不问价值之间进行平衡,力求消除冲突,做到既尊重多数又保护少数,既维护秩序又尊重自由,既维稳又维权,既注重形式正义又注重实体正义,以实现各价值追求的耦合,实现双赢甚至多赢。关键是依法办事。凡事要拿捏好,是很难的。

5、法治思维是建设性思维

篇3:小议类比思维理解电学

一、“电”与“水”的类比

类比思维是指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 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学生对“电”感到陌生,但是“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联系二者的相似性,可以顺利地提高学生对电学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很多学生在学习初期无法理解为何开关断开时就已经有电压,而电路连通后才产生电流,教师可以将“电路”与“水路”、“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进行相似性类比。出示一段涡轮机抽水的视频,点击阀门的开闭,直观生动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轻易理解阀门控制水的流动。然后启发学生通过“水压、水流”来联系“电压、电流”,一语点醒梦中人———处于高位的水电站或房顶的蓄水池如果关闭阀门,则水不会流动,无水流,但是水压是必然存在的,若希望产生水流则必须打开阀门。

二、电学探究实验的类比

在电学探究实验中,多次出现同一幅图(下图),然而运用到不同的实验中,则答案迥异。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均反映理解障碍、思维混乱。很多教师为了减少麻烦,要求学生强记答案来获取高分,这就背离了科学课程设置的本真目的,将理科思维简单化为文科记忆。

2.1伏安法测电阻。本实验使用定值电阻,非常简单,学生只要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出导体两端电压U和电流I,使用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即可。当然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任何实验都存在误差,一次数据不够精确,所以需要移动滑片,重复多次实验,最后取R的平均值才接近真实。

2.2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比较这两组实验,均需要电路基本元件,测量电表,因此电路图一样,选择实验仪器时就可以很轻松地做到无一遗漏。当然,相似之外亦有区别,教师需要恰当运用类比思维,启发学生,实现由此及彼、融会贯通。该实验的背景是更换不同电阻丝,如长的或短的、粗的或细的、铜丝或镍铬合金。通过公式R=U/I计算出每次更换的导体电阻R,从而推导出结论:导体越长,则电阻越大(这一理论进而可以推广到串联电路中运用);导体越粗,则电阻越小(这一理论可以推广到并联电路中运用)。在本实验中需要完成三个任务,即更换电阻丝R、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2.3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对比这个实验与前两次实验,学生可以容易发现,“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阻是定量,“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重点在于当电阻丝变化时,电阻如何改变,而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则更换为电流I。虽图同,但本质不同,电流大小的影响因素有二:电压U和电阻R,因此研究时需采用控制变量法。(1)当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导体的电阻R必须不变,只能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而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流经的电流,多次重复实验后总结出规律: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当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既然电阻为变量,而导体两端电压不能变,就必须移动滑片,如R变大,滑片就移向电阻变大的方向,从而抵消R变大带来的U变化,这一点学生要真正理解确实很费劲。

如例题,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实验中, (1) 要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应保持____不变,通过调节____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____,并记录相应电流值。 (2) 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2V,下一步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移动,使____,并记下电流值;再改接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篇4:理解为本,提升思维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理念。每一种理念对于师生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高中师生从化学知识背诵及记忆逐渐转移到了理解,对于可以迁移的中心知识进行了深层次理解。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知识理解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一)理解是化学的教学目标

在《多元智能》一书中,加德纳提出这样的观点:“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真正理解能力并可以学以致用的人才。”他强调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教学的直接目标。在中国,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刘知新和王建成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水平,将教学目标分为知道、记忆、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五个层次,可见,理解对于化学的知识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对“理解”缺乏清晰认知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表现出不完整、不灵活、惰性等缺点。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教师强加的结论,对于结论的形成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学生可以考出不错的分数,却很难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二、促进高中化学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学生所学的知识作为设计教学的土壤

高中化学的新课改要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要以“学生学会了什么”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当学生拥有了自己知识体系时,他们就会对所出现的概念与原理进行探索,有一种深入理解的需要。对那些已经学习的知识在一种新的环境下进行思考,从而有不同的观念,让那些看似十分简单的知识显现出强大的科学价值,从而可以快速被学生接受。

(二)以学生需要理解的知识作为设计问题的核心

1.设计合理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尽一切方法提出具有实际意义和教学价值的基本问题,从而使得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对此问题进行详细解答,通过解答的过程产生最基本的理解。

2.安排好问题的梯度。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对有实际价值、深度和难度的内容进行梯度式的发问。问题组的合理设计,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启发不同层次的切入点思考同一个问题,从而深刻理解问题。

(三)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构建认知结构的基础

学生认知结构构建的核心内容就是,在认知过程中,思维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认知中,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地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提高教学的整体概括化水平;要学会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内在关系;在运用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渐促进认知的结构完善。

1.在课堂教学多进行自主实践,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实践出真知,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会积极进行思维,激发对知识深入探究的欲望,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计划,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并设计为以下步骤:①锌片插入稀硫酸中;②铜片插入稀硫酸中;③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观察气泡出现在哪里;④再用一根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继续观察;⑤在导线之间接入电流计,观察指针偏转方向;随后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索,找出问题的关键,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2.创设“变式性”的问题链,使知识全面整合。“变式性”的问题链,指问题的形式和叙述可以不断变化,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变式性”的问题链能加深对相应问题群的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思维,有利于把输入的信息按知识结构整合成一个整体,并由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转化。

对于这一问题,首先组织学生讨论:Fe和Br都具有还原性,少量的Cl是先氧化Fe,还是先氧化Br?由题给反应方程式分析可知,Fe的还原性比Br强,所以通入少量的C1只能使Fe被氧化,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选B答案。

接着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两种离子都被氧化?且后被氧化的离子是部分还是全部被氧化,如何确定?此时,教师将原题作以下变化,从实例让学生分析、探究:

变化一:把“通入少量的Cl”改为“通入足量(或过量)的Cl”,变化后的正确答案为D(Fe被氧化后,Br也将被全部氧化,则Fe、Br两种离子系数比应符合FeBr组成的配比)。

变化二:把“在FeBr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改成“在80mL 2mol/L FeBr溶液中通入4.48L Cl(标况下)”(首先要根据FeBr和Cl物质的量,判断Fe是否被全部氧化;若Fe被全部氧化后,Cl是否有剩余,剩余的Cl又是否能将Br全部氧化。如果Fe没有或恰好全部被氧化,则应选B;如果Br也全部被氧化,则应该选D;如果Br仅部分被氧化,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随FeBr和Cl物质的量比不同而不同。该题FeBr和Cl物质的量比值为4∶5,则Fe与Cl的系数比确定为4∶5,Br仅部分被氧化,其系数只能根据电子得失总数而定。)。变化后正确答案应为

总而言之,促进高中化学的理解教学,并不代表要求学生对所有知识都进行深入理解,而是对于有实际意义及科学价值的知识进行探索,值得深入理解的内容都是一些超越了散乱而独立存在的事实或是技能。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我所理解和实践创意思维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实践创意思维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创意思维应本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另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而实践则是对创意思维的考验,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一种能力。因此,实践创意思维对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发展前景。于是,如何培养创意思维的途径和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实践创意思维,重要性,能力,培养,大学生

前言

创意思维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让你的创意思维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预期的目的和价值是最根本的问题,下文是我根据自己所理解的实践创意思维,通过什么是创意思维和实践创意思维,实践和创意思维之间的关系,实践创意思维的基本要求,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实践创意思维等几个方面进行的阐述。最后提出对大学生创意思维的一些看法,文中列举了一些实践创意思维的成功实例,是论证更具有科学性!

正文

① 创意思维,实践创意思维以及它们间关系

创意思维就是在遵循客观事物规律发展的基础上,摒弃或超越传统,习见,常识,从其他的角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实践创意思维则是将思维的成果应用到具体的问题当中。

创意思维是实践的一个理论基础,而实践则是对创意思维的的考验,实践的结果则直接决定着创意思维的可行性的问题。同时,创意思维也需要实践的经验,这样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创意思维的产生和形成。因此,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成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要求实践结果的可行性。

创意思维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有些人误解了创意的含义,认为创意就是与众不同,从而形成一些不切合实际,虚无缥缈的思维,这样的思维毫无意义,而且不是创意思维。因为创意思维需要实践的证明和保障,只有实践结果可行,这样的思维才是真正的创意思维。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要真正的理解好实践和创意思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保证实践结果的可行性。

② 实践创意思维的目的和重要性

我们需要创意思维,更需要把创意思维应用到实践中这种实践创意思维的能力。实践创意思维的目的是为更好的解决问题,维护利益。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它需要这种实践创意思维来提高综合国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世界地位等,对一个企业来说,他需要这样的创意思维能力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对一个个体来说,他则需要这种实践创意思维的能力

来实现自己的能力价值。因此,不管是对国家,企业,个体还是其他的一些团体和机构,实践创意思维的能力都非常的重要。

海尔企业是多年的知名企业,随着一批批黑马企业的不断涌出,海尔依旧保持他的霸主地位,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的成功是实践创意思维的一个成功典范。他们不仅在技术上注重创新,而且在组织战略上创新。真可谓实践创意思维在海尔“无孔不入”,员工的这种创新的意识和思维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实践创意思维的重要性,他是一个企业,国家,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

③ 实践创意思维的基本要求,如何培养实践创意思维能力

从一些企业成功的范例上我们认识到实践创意思维的重要性,那么它有什么要求呢?怎样培养实践创意思维的能力呢?

创意思维是实践创意思维的基础,要想培养实践创意思维的能力首先要了解创意思维的特点:

1.目的性 目的明确是创意和创意思维的原动力,倘若没有目的,或目的不明确,则直接会影响创意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2.多向性 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立体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甚至把问题推向极端,或被人们忽视的角落,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总之思维首先要发散,然后再归一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反常性 这就要求思维不受传统事物的束缚,从新的途径去发现真谛。独立思考,另辟蹊径,逆向思维,移植创造,杂交创造,颠倒创造等,思维要有新颖性,绝不能循规蹈矩,受思维定势的影响。4.预见性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进行动态分析,提出有科学预见的问题,这也是创意思维另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5.综合性 不仅看到事物自身的独特性,而且看到大系统对小系统的影响以系统要素和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创意思维的独特魅力之处。创意思维的以上特点要综合把握,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创意思维的形成,发展以及最大的优化。

实践创意思维则是我们在符合目的,不违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创意思维形成之后的一个实践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他需要勇气和魄力,并不是所有的好的创意思维都能得到很好的实践,由于创意思维本身的特点,它具有反常的特性,这一点和大多数人存在的“从大流“的心态形成一种矛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勇气和魄力敢于把自己的这种创意思维应用到实践中去,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实践结果的未知性,责任的承担恐怕只有具有一定魄力的人才可以。其次,它需要实践环节的技术的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或许就是

因为这样的阻碍,会导致结果的失败,比如,一个企业要想把一个好的想法应用到新产品的生产当中去,如果新产品的生产需要设备的更新,而工厂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或者新产品收到消费者的质疑的时候,就必须要拿出方法和手段,否则创意思维将毫无意义。因此,实践创意思维远比创意思维要复杂得多,他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那么,如何培养实践创意思维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协调好实践与创意思维的关系,创意思维应更多的考虑到实践的经验教训,而实践环节的技术和手段也要给创意思维以有力的支持或者说它也应该有新的创意。在这种不断地实践和创意之间加强锻炼,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成功中吸取经验。同时,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还应不断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加强与团体伙伴间的沟通,协作,汲取他人的一些经验教训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发挥企业团体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④ 大学生创意思维

作为一名大学生,承担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创意思维和实践创意思维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弊端,使得很多大学生缺乏这种能力,这不仅仅是教育本身弊端还有我们自身的原因。对于教育者,我希望学校能多开展类似此类的课程,讲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破学生的传统观念,多开展一些有关创新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积极的参与学生组织的相关的课程活动等,还要自觉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比如参加一些科技竞赛,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与到一些社会的实践工作中去。

结论:

总之,不管是个体还是国家,企业,都需要这种实践创意思维的能力,它对个体,企业,国家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这种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创意思维的含义,了解其特点以及它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吸取经验教训等,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冲破传统的束缚,提高实践创意思维的能力,担负起祖国的未来!参考文献:

《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加强创意培养》2009(24期)

《浅谈创意人才培养》2010(01期)

篇6:深刻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的科学性

重视创新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马克思、恩格斯特别重视创新,他们指出,“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即马克思主义者要依据实践的变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人们的思维“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最终实现思维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非常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创新性谋划,从而开辟了新的道路、创新了新的理论、形成了新的制度、发展了新的文化。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内在统一、一脉相承的创新成果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青春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思维,立足新时代,寻找新思路,解决新矛盾,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水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强调创新思维要以问题为导向,彰显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推动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这种“时代声音”来自人民群众的期待,来自人民群众利益的诉求,来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人民至上是创新思维的价值坐标,创新思维应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对反映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创造性分析与解决。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意味着保持对一切既有成果的怀疑,意味着对落后观念的否定,意味着对迷信的打破和对陈规的超越,进而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和新论断。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创新思维的系统性,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外交等众多领域,是一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

创新思维的实践性

我们坚持创新思维,根本目的是要回答中国和世界“向何处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虽然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压力和重担变小了,相反,越是接近目标,任务越艰巨,困难和风险越多。当今世界,“黑天鹅”频飞、“灰犀牛”乱撞、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民粹主义和单边主义有所抬头,尤其是近年来由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进一步加剧了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这样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成为各国化解挑战、谋求发展的方向”。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破解发展难题,离不开创新思维指导下的创新实践。实现梦想、应对挑战、创造未来,动力只能从发展中来、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回答中国和世界“向何处去”的未来之问。

创新思维的实践性体现为它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意蕴。坚持创新思维,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发挥其改造实践的伟力,才能“创造些新的东西”,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的形成深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运用。坚持创新思维,有利于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面貌取决于是否善于谋划创新和勇于实践创新。自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我们能够实现从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创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在今天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坚持创新思维,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前,受各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增长动力不足,人类社会面临经济低增长的“新平庸”风险。面对挑战和风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寻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新动力。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彻底摆脱‘新平庸’的风险,只能向创新要动力”。善于和勇于创新,是突破世界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与路径

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一是溯本创新法,就是从追寻事物本质中创新认识,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根本上把握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二是全局创新法,就是从全局着眼,全方位、立体化和多角度地分析事物,从而得出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三是正反结合创新法,就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谋划现实和未来。历史是现实和未来的一面镜子,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人们从“文明衰落所造成的痛苦中学得的知识可能是进步的最有效的工具”。这里的“进步”,即是指在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实现的“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不仅从正面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而且还从反面思考苏联解体的教训,正是在这样的正反结合中得出一系列的创新性认识。

篇7:思维、理解 (演讲稿)

阅读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的《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进一步加深了“用哲学的思维引导工作”的理解。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智慧在于能武装我们的头脑。领导干部需要一个有智慧的头脑,需要哲学来武装。哲学的精髓就是运用辩证思维方式,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全面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提供事物发展的价值导向。

韩庆祥教授在《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中,关于领导干部的工作,归纳了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都与哲学息息相关。第一是把握与贯彻上级的意图;第二是做出科学的决策;第三是选好人用好人;第四是科学管理;最后是服务群众。

吃透上情,把握政策,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我们的工作要求。所以我们要处理好自己所面对的各项工作,一点儿也离不开哲学。要用哲学的思维引导工作。

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客观的理解贯彻上级指示精神

1、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要把握上级的意图,这里面就需要透过现象来把握本质,因为上级的一些精神,一些思想,一些观点,它的精神实质如何理解呢?这里面有一个哲学的思维方式,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书本理论也好,上级政策也好,往往是反映一般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可能和我们工

作的个性有一点出入,有一点差距,甚至有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立足于客观实际,来丰富书本的理论,来完善我们上级的政策。用哲学的思维方式理解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和处理实际问题,切不“可惟命是从、唯命是听”,不切实际。

2、跳出眼前,从长远看眼前工作

力戒坐井观天,要跳出局部,从全局来看局部,要跳出眼前,从长远来看待眼前,我们都是在自己的那个部门工作,是一个局部,很容易只看到我的局部的问题,而没有把这个局部的问题放在整个大局来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做出一个片面的认识。人的眼睛来看待问题,总是具有局限性的,因为人的视野只能看到他能触击到的地方。我们要跳出眼前,从长远看眼前,对事物达到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力戒坐井观天,井底之蛙是难以观看整个蓝天的。

3、换位思考,吸收他人的认识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我们力戒自以为是,提倡换位思考和双向思维,要注意吸收他人的认识成果。人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总是对的,别人的观点有可能有片面性,这种自以为是就影响到我们对这个事物全面的认识。如果领导不能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来看问题,问题的解决群众就不会满意。只有换位思考、双象思维,才能有效沟通,有助问题解决,愿意考虑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增进理解和互信。

4、要多角度、全方位看待事物

力戒从一个角度看待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来看待这个事物。

力戒把重点变成唯一,要全面的看问题。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思维分析问题、看待问题

1、以转化的眼光看问题

要把握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以转化的眼光来看问题。当我们处在不利的情景时,要利用我们的智慧和不利的情景提供我们的资源,来转危为安。不要仅仅从不利看不利,应该认识到目前处于不利,它也会给我提供很多,使我将来成为有利的思想资源和其他资源,利用这个资源来转化。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说明了这一点。

2、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了解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30年前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我们能过上现在的生活,社会变化是那么快。特别对这个人一定要用发展眼光来看问题。每个人都要经过不断的成长、成熟、成为有用之人的过程。

3、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要分析事物存在的历史条件,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老年人回顾历史时都会说这是命数,其实所有的历史事件都与当时的历史现状和环境有关,要客观的分析历史条件,认识历史事件。要以史为鉴,注意用历史眼光来看问题。

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落实到行动中

1、行胜于言

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李总理回答某记者关于改革方面的提

问说到,“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出台“八项规定”,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实干精神为全国上下开了好头带了好头,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总书记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了通俗的解释。

2、把心动变成行动

篇8:思维、理解 (演讲稿)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 你会忍不住摘下一个, 剥开外皮。同学们, 你们看到了什么? (屏幕出示图)

…………

师:看着图, 读读第4自然段,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词的意思不明白, 等会儿提出来讨论。

(生看图, 自由朗读, 思考。)

生:老师, 我不知道什么叫“紧偎”。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知道“紧偎”的意思, 这个词里主要是“偎”字不理解, 我查了字典, “偎”的意思是“紧挨着, 亲密地靠着”。

师:对, 是这个意思。石榴的子就是这样在一起的。大家能和同桌演示一下吗?

(生和同桌演示, 师同时出示实物) 看着老师手中的石榴, 谁能联系生活, 用“紧偎”说一句话?

生:我剥开橘子的外皮, 看见一个个橘瓣紧偎在一起。

生:天冷了, 我家的一窝小猪紧偎在一起, 互相取暖。

师:你曾经有过“紧偎”的经历吗?

生:我紧偎在妈妈的怀里, 感到非常幸福。

…………

思考

1.理解, 运用直观教学原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在可能的范围内, 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到感官的面前……”。本案例中老师剥开石榴的外皮, 一个个籽儿紧挨着, 它给教学带来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 而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说话, 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领悟, 缩短了认识的时间,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最直接地体现了直观教学的原理。

2.情境, 让词语丰满起来。用表演创设情境来理解词语, 可以说达到深刻理解词语的目的了。在学生表演后, 让学生再看实物, 再次感悟“紧偎”的意思,

3.运用, 联系生活说话。建构创设的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 是一种“外因”,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案例中老师要求学生把词语放到生活中去用, 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案例二:苏教版四上《田园诗情》第二课时教学片段。

师:好, 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你喜欢草原的什么?为什么喜欢?

…………

生:我觉得“顽皮”最能体现出牛犊的可爱。

师:你怎么体现出来的?

生:因为我和爸爸、妈妈有一次到体育公园去玩, 我就像牛犊一样, 围着爸爸、妈妈跑前跑后, 非常快乐, 旁边的游人看着我说:“那孩子真可爱。”所以我觉得“顽皮”一词写出了可爱。

师:大家都来读一读这句话, 读出顽皮可爱来。

(生自由读)

师:你能用“顽皮”说一句话吗?

生:爸爸对我说:“你这么顽皮, 学习成绩怎么能提高呢?”

师:很好。大家仔细想一想, 他说的“顽皮”与课文中说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课文中的“顽皮”感觉到牛犊的可爱, 而他说的这句话让我感到有点讨厌。

师: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你很会听人说话。同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句子里, 它的意思有时会不相同的, 所以我们说话、写作都要认真推敲, 这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谁能用这个词说两句表示不同意思的话?

生:老师对我说:“你再这样顽皮, 老师就不喜欢你了。”“星期天到外婆家玩, 外婆见了我说:‘顽皮的外孙, 想死我了。’”

…………

【思考】

词语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 它应是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领域息息相通的生命活动。语文教学要尽可能地启发和调动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真实的经验, 把语言放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词义。让词语融入学生的精神生活里, 与精神同构共生。

1.朗读句子, 体悟“顽皮”。朗读不是简单的一读了之, 而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 (朱自清) , 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思想感情传达出来。本案例中通过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使他们感受到课文中的“顽皮”就是指牛犊围着老牛跑前跑后地玩耍、嬉戏, 是自由自在的活动, 是一种亲情的体现。

2.触发联想, 感受“顽皮”。把平面的文字“还原”成生动可感的画面, 从文本中“读出形象”, 引导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 从文本中读出所熟悉的生活或情感体验, 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生活情节。在学生理解“顽皮”的字面意思后, 老师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话。学生一下子联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生活, 这就拉近了学生与词语的距离, 使学生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加深了。词语是生活中被提炼的智慧, 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每一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脚印和充盈着生命的呼吸。作为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认知水平虽然还比较低, 但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这些信息源在老师的激活下, 与文本结合, 就使静止的文字变成一个可视可感的场景, 让词语立体化、形象化了。

3.深化理解, 品味“顽皮”。就在学生停留在对“顽皮”的字面理解上时, 又赋予词语以生命力, 让他们感受情感上的顽皮又是怎样的。稍稍顿悟后, 他们明白了一词多义, 从而体会到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词语的教学, 要抓住精当的内容让学生学得充分些、学得透彻些, 远比蜻蜓点水、雾里看花要有用得多。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不仅让学生能正确说出词的字面意思, 还要能理解了深层含义, 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掌握词语的意思、用法, 从中感悟到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就能无师自通地从身边的所见所闻中学到很多的新知识。

摘要:生活是语文之源, 在语文教学中, 应尽可能调动与课文相似的信息源, 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这样, 语文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篇9:思维有路,理解有方

一、主题句的理解

主题句——启人心智的哲理句,表露态度的观点句,深化主旨的抒情句。

主题句就是直接针对主题表达的,是作者表达文章主题的重要句子,也是读者理解文章主题的关键句子。主题句主要是一些议论性的句子,也有一些抒情性的句子。有些主题句的意思是深层的、隐晦的,只从句子字面上读不出来。理解这类句子的方法:第一步,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的主题;第二步,抓住句子中显示主题的“关键信息”,紧扣主题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007年全国卷Ⅰ《总想为你唱支歌》)

①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②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2.“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2007年重庆卷《告别三峡》)

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2004年全国卷四《痛哭和珍》)

题1是两个“启人心智的哲理句”。要理解这两个句子,先要把握《总想为你唱支歌》一文的主题。这篇文章表现了大西北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的意志,讴歌了大西北人民的顽强抗争,号召人民到大西北去创业。然后抓住这两句话的“关键信息”:“长不大”到“长大”;“玲珑剔透”“经不起”。这两句话是直接表达主题的。第1句从正面揭示主题,可以理解为: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第2句是从侧面表达主题的,可以理解为: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题2是一个“表露态度的观点句”。本文主题是赞美三峡人民舍小家为国家的献身精神。这是理解这个句子的大背景。还要扣住这个句子本身的“关键信息”:“游人”与“移民”。作者在这个句子中通过两种人情感的比较,来表露自己赞美三峡移民献身精神的态度。如果只注意移民而不写出“游民”的感情,失去了比较,作者的观点就失去了力度。这句话可以可以这样理解:①游人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②百万移民的告别则是故土难离的割舍之痛和舍弃家园的巨大牺牲。

题3是一个“深化主旨的抒情句”。本文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的主题相似但有点区别:鲁迅的文章悼念刘和珍、控诉反动派和激励人民相结合,积极向上;本文主题只是悼念和控诉,但激励的内容不够明显,有点消极。题目中的两句话都分别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深化了文章主题。但两个句子的“关键信息”有区别:鲁迅句“灭亡”与“爆发”相比较,强调“爆发”;而本文句“沉默”与“悲哀”相呼应,强调“悲哀”。按照这样思路答题,答案就出来了: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的是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二、语境句的理解

语境句——回味隽永的描写句,看似矛盾的相关句,意在言外的含蓄句。

语境句指的是文章中的一个层次中的重点句子,这些句子分散在文章各个意义群中。一篇文章应由多个语义相对独立的意义群构成,每个意义群有一个相对的意义中心,同一个意义群中的所有句子,都应该指向这个中心意义。那么,我们就要联系具体语境,即上下文来理解语境句的含义。具体的理解方法是:第一步,确定句子所在的意义层,思考层意;第二步,抓住句子中的“特定信息”,联系层意具体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4.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而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007年山东卷《梦碎雅典》)

5.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2007年广东卷《泥泞》)

6.“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2006年广东卷《夕照透入书房》)

题4是个“回味隽永的描写句”。理解这个句子先要确定这个句子所在的意义层,思考层意。这个层次描写奥蒂百米短跑竞赛的场面:奥蒂跑到80米发生了“可怕”的事情(大概是发现她犯规了),观众静默,奥蒂重新起跑。句子中的“静默”“朝起点”“一步一步走着”的描写都是“特定信息”,有着特定含义: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题5是两个“看似矛盾的相关句”。这两句话处在文章写泥泞作用的语段,而且这里的“泥泞”是有象征意义的。泥泞的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它既有负面作用也有正面作用。因为泥泞有负面作用,所以我们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去制造;因为泥泞有正面作用,所以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这看似矛盾的句子其实是不矛盾的: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题6是个“意在言外的含蓄句”。句子表面上写泥公鸡“大叫”与“哀鸣”,但其意在言外。该句所在的语段是写作者在书房里看到河北省白沟传统工艺品泥公鸡时的想象与感想。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表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联系上下文可以这样来理解: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三、技巧句的理解

技巧句——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托物言志的象征句,耐人寻味的拟人句。

技巧句的特点,就是作者有意识地在这些句子中运用了一些写作技巧,使作者要表达的意思隐含起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很强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类句子只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它们的含义,必须从分析写作技巧入手,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目前的高考,考的技巧句主要是比喻句、象征句和拟人句,其他的技巧考得很少。理解这种句子的方法:第一步,要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技巧,必须从分析具体技巧入手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这就需要语言表达方面的基础知识做指导;第二步就是要结合具体语境来揣摩,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果是比喻句,首先要找到它的“本体”,本体意义就是这个句子的含义。借喻句不出现本体,就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本体。

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一种特殊的意义的写作手法,也叫托物言志。“物”和“志”之间,“形”和“神”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因此理解这类句子也分两步走:第一步,联系文章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找出“具体事物”与“特殊意义”之间的相似点,根据这个相似点来理解句意;第二步,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

拟人句的理解:先找出人物的动作特点,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者在这些人物动作中所寄寓的特定含义。理解这类句子是需要有过硬的语文基本功的。

请看下面的例子:

7.怎样理解“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006年福建卷《泪与笑》)

8.请分别解释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2001年全国卷《门》)

①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②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9.如何理解“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2005年重庆卷《阳台上的遗憾》)

题7是个比喻句,而且是个很难的比喻句。题干是比喻句的喻体,没出现本体。那么先从句子前面找出这个比喻句的本体,然后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和概括这个本体的含义: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题8是个象征句。《门》全文都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与作者要表达的特殊意义的相似点是“开”“关”,文章给“开”与“关”赋予了象征意义:(1)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2)当一个过程终结之后,再想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题9是个拟人句。这个句子赋予“汉文化”以人的动作:咳血和低吟。为什么作者要赋予汉文化这样的动作?只要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来理解,“咳血和低吟”的意思也就出来了:即使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也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

四、结构句的理解

结构句——总领下文的中心句,概括上文的结论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结构句是指在结构上有明显特点起重要结构作用的句子。理解这类句子并不难:首先从结构入手,找准句子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区”寻找其含意。但这个管辖范围不是那么容易找准的,非下力气不可。如果句子在文章、段落中是总起,那么理解句子就要从它领起的那些内容去分析概括;如果句子在文章、段落中起小结作用,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分析概括。如果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那么就要联系这个句子的前后文意去分析理解。请看下面的例子:

10.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本段看,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2005年四川卷《张家界》)

11.“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2005年湖北卷《土地》)

12.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2002年北京春季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题10是个“总领下文的中心句”。结合文章看,它总领本自然段。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本段是从三个角度描写张家界的山水与众不同的:山峰;峰顶;山壑山涧。只要把三个景点的特点找出来,就能答出这道题:有三个方面:①山峰的形态;②峰顶的松柏;③山壑山涧的气象。

题11是个“概括上文的结论句”。上文例举了人们与自然界越来越陌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例,最后用一句话概括: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

题12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这句话是在文章上段的末尾。文章上段写“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下段写“香格里拉也同时发现自己”。要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必须联系这句话的前后两段话来分析:香格里拉改变了洛克的命运,也认清自己是否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

篇10:思维、理解 (演讲稿)

能够著书而立说者,一般来讲,都有比较自觉的方法论意识。该书的“绪论”专门讨论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如何运用于黄宗羲哲学研究的问题。作者特别强调:“对中国哲学史作本土化理解,从而使中国哲学史成为‘中国’哲学史,而不是西方哲学史‘在中国’”;“我们应超越以西方哲学为蓝本‘解构’和‘重构’中国哲学的模式,而应在一般哲学学科的观念和规范下,以中国哲学的本土思维来开展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就黄宗羲哲学研究的“本土化理解”、“本土思维”而言,需要关注中国古代哲学的地域性传统问题。首先,黄宗羲不仅是哲学大家,也是哲学史大家。他的《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是最早系统地研究宋元明时期哲学史的巨著。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其学派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传统,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中国古代哲学自先秦诞生以来,诸子就有着不同的地域性传统。直至宋元明,其哲学的地域性传统表现得更为突出了。理学和心学的兴起、嬗变是这一时期哲学的主潮,而地域性传统则贯穿其间。《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就是主要以地域性学派为基干来展开叙述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就理学而言,较大的地域性学派有濂学(湖湘学)、洛学、关学、闽学、蜀学、婺学、河东之学、崇仁之学等;就心学而言,较大的地域性学派有象山之学(又称江西之学)、江门之学、姚江之学、王门后学七派(浙中王学、江右王学、南中王学、楚中王学、北方王学、粤闽王学、泰州王学)等;而对理学或心学持批判态度的哲学派别,也有不少呈现出地域性,如临川学派(荆公新学)、浙东事功学派(永嘉、永康学派)、东林学派等;还有其他一些较小的地域性学派,如槐堂诸儒、甬上四先生、金华朱学、四明朱学、金溪陆学、三原学派等。黄宗羲对上述地域性学派的宗旨即思想特征作了概括,由此呈现的理学和心学演进的历史图景是:在理学或心学的基调和底色上,并立着多元的地域性传统。这就是说,黄宗羲的哲学史研究也许可以使我们领悟到:重视地域性传统是以“本土化理解”、“本土思维”来研究中国哲学史的题中之义。

其次,黄宗羲哲学本身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对此前辈学者已有揭示。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浙东学术》曾指出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浙西之学”和“浙东之学”的地域性特征:“浙东贵专家,浙西尚博雅,各因其习而习也”,“顾氏宗朱,而黄氏宗陆”。后来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里进一步说:“实斋与东原论学异同,溯而上之,即浙东学派与浙西学派之异同,其在清初则为亭林与梨洲;其在南宋,即朱陆之异同也。”以哲学来讲,如余英时的《论戴震和章学诚》所说“浙西之学的特色,实斋称之为‘博雅’,这是继承了朱子‘道问学’的传统”;而浙东贵专家的特征就是章学诚在上述文章中说的“浙东之学,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所谓“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意味着哲学与哲学史的互动。黄宗羲哲学的这一浙东学派传统,不仅影响到章学诚,而且影响到章太炎。这就是说,重视地域性传统的分析,也是以“本土化理解”、“本土思维”来研究黄宗羲哲学本身的题中之义。

篇11:思维、理解 (演讲稿)

近日在对幼儿家长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家长以为幼儿学习数学就是学习数数和加减运算,而且持这种认识的还不在少数。看来,在许多家长心中,识数会算是第一重要的,而数学教育的价值也就在于培养所谓“神算子”。因此,也难怪家长们会积极地到市场上买那些诵读加法口诀的录音磁带回来给孩子听,或者把孩子送到什么“速算班”去培训了。不过,也许我们有必要冷静地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数学究竟是什么?数学教育对幼儿究竟有什么价值?

数学:一种思维方式

8月,在北京召开世界数学家大会期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对记者说过,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接受了十几年的数学教育,然而很多人却只是学会了计算,而没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数学。

数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精确计算,而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DD它把具体问题上升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将其应用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中。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数学建模”。因此有人提出,数学思维就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数学就是关于“模式”的科学。

举例而言,两个人要平分一堆(10块)糖果,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先把糖果分成两份,然后比较它们的多少并作调整,直到看不出谁多谁少为止;我们也可以一块一块地轮流分给两个人,这样可以保证两个人分到的一样多……但是若借助于数学这个工具,我们则可以脱离具体的情节来解决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10的一半是多少),然后将结果应用于这个具体的问题,最终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由此可见,数学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数学具有抽象性,它不同于具体的事物,而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而来;另一方面,数学又具有现实的有效性,它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同样,对幼儿开展数学教育也具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思维训练的价值,由于数学是抽象的过程,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学习思维,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教育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我们就不能把数学教育等同于纯粹的计算了,而数学也不仅仅是记忆的结果。

幼儿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

幼儿是怎样学会数学的呢?是通过记忆还是通过理解?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表现为教育幼儿的不同方法。曾有一位三岁幼儿家长问我,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数数时总是乱数,他教了很多次也没有用;还有一位四岁幼儿的家长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记性那么差?我给他讲过很多遍,他还是记不住这些加减题?”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幼儿并不是通过记忆学习数学的!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数学吧:

首先,数是什么?自然数的序列DD1、2、3、4、5……看似一组需要幼儿记住的顺序,实质蕴涵了很多逻辑的关系。如前后数之间存在着递增的序列关系,每个数都比前面的数大又比后面的数小,而且这种序列关系是可以传递的,也就是说即使不相邻的数我们也可以根据其在数序中的位置判断其大小关系。再如,数序中也蕴涵着包含关系,每个数都包含了它前面的数,同时也被它后面的数所包含,5包含了1、2、3、4,6又包含了5……

对幼儿来说,他们认识的1,2,3,4……绝不是一些具体事物的名称,也不是这些具体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而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即使是最简单的数,也具有抽象的意义。比如“1”,它可以表示1个人、1条狗、1辆汽车、1个小圆片……任何数量是“1”的.物体。又如5只桔子,它是对一堆桔子的数量特征的抽象,和这些桔子的大小、颜色、酸甜无关,也和它们的排列方式无关:无论是横着排、竖着排,或是排成圈,它们都是5个。因此,幼儿对数的认识就不像对大小、颜色的认识那样可以通过直接的感知获得,而要通过一个抽象的过程。5个桔子中的每一个桔子,都不具有“5”的性质,相反,“5”这一数量属性也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桔子中,而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它们构成了一个数量为“5”的整体。儿童对于这一知识的获得,也不是通过直接的感知,而是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具体说就是“点”的动作和“数”的动作之间的协调。首先,他必须使手点的动作和口头数数的动作相对应。其次是序的协调,他口中数的数应该是有序的,而点物的动作也应该是连续而有序的,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最后,他还要将所有的动作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物体的总数。

由此看来,幼儿会数数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这背后,是幼儿的对应、序列、包含等逻辑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理解了这些逻辑观念,幼儿才能正确地计数。再经过无数次具体的计数经验,幼儿对数的理解逐渐脱离具体的事物,最终达到抽象的理解。

再来看看数的加减。同样地,加减运算也不可能通过记忆来学习,因为它需要幼儿对三个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获得一种真正的理解,也就是说,幼儿要真正认识到加减就是将两个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或从整体中去掉一个部分的运算。幼儿在四岁左右能够借助于具体的实物和动作的摆弄来理解其中的加减关系,但要在抽象的数字层面进行加减运算,就必须要在头脑中建立起抽象的类包含的逻辑关系。而这则要到六七岁才能发展起来。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幼儿对于具体的问题(如“三块糖加三块糖是多少”)能够解决,而面对抽象的问题(如“3+3=?”)就无能为力了。

总之,幼儿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关系密切。一方面,幼儿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就是说幼儿要具备一定的逻辑观念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学教育也要指向幼儿的思维发展,要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数学知识只是幼儿思维发展的载体,而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的。

幼儿数学教育:“为思维而教”

我们提出“为思维而教”的教育原则,是为了根本扭转那种记忆式的数学学习,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魅力。建议家长牢记以下几条:

第一,逻辑观念的重要性远甚于数字的记忆。不必担心幼儿不会数数、不会计算,这都是由于他们还没有获得相应的逻辑观念。家长与其让幼儿死记硬背那些无法理解的数学,不如给幼儿提供有价值的逻辑经验。如,配对的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对应观念,排序的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序列观念,分类的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包含观念,等等。这些看起来和数学无关,却是幼儿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础。

第二,立足具体经验,指向抽象概念。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但是幼儿的抽象数学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之上。所以不要急于让幼儿进行抽象的符号化的数学运算,而要充分利用具体的实物,让幼儿获取数学经验。当幼儿有了丰富的数学经验之后,即便大人不教,他们也会举一反三。如幼儿经常有平分物体的经验(分蛋糕、分糖块、分苹果……等),他就很容易理解数学中的“二等分”的概念。遇到其它类似的问题,他也会主动迁移自己的知识。在幼儿阶段,不应强求计算的速度,而要注重给幼儿丰富的经验。

上一篇:关于迎新年的句子下一篇:百日誓师班主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