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习惯教育

2024-04-11

考试习惯教育(精选14篇)

篇1:考试习惯教育

翻译资格考试技巧推荐:习惯势力影响

习惯势力影响

习惯势力也会造成误译,如下列句中的at the same time,也许这一短语太熟悉了,因此往往习惯地译成“同时”,其实此处上下文并不存在时间上的关系,而是让步关系。

1. In most cases,…he knows that certai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will have to be employed .In many instances ,the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material may dictate what processing must be used .At the same time .when certain processes are used ,the design may have to be modified in order for the process to be utilized effectively and economically.

[原译]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知道必须采用某些制造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选择特定的材料就规定了须用什么加工过程。同时在采用某些加过程时,可能要修改设计,以便有效地、经济地利用这些加工过程。

[分析]at the same time 有两项释义“同时”和“然而”。上句中该短语并非指时间上的关系,而是用这个短语引出一个需要人们注意的事实。英语词典中至少有八部国外出版的.词典,在at the same time 条下仅列出however一项释义。据国内首届一指的《英汉大词典》编写组称:至于为何有些词典只有however解,可能编篡者不收习语的literal meaning 之故,笔者以为言之有理。

[改译] ……。然而在采用某些加工过程时,……。

2. The force of gravity and the friction of the air near the earth are working against the satellite.

[分析]英文可说near the earth,不能照译“地球附近”,因该词语仅指位置(location),即直线距离(linear distance),但地球不是单一平面,而是球体。

[正译]引力和地球附近的空气阻力对卫星起阻碍作用。

篇2:考试习惯教育

班组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在电力生产中,凡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以及正确的,可能对人身和设备构成危害并诱发事故的人的、物的 和环境的,称之为违章。

2、反违章是企业全员性工作,必须全面部署,全面发动,全过程覆盖。

3、反违章要围绕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强化针对性、可操作性,有效监督落实。一要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到位、、、监督到位。二要落实工作组织者的安全责任,确保现场每位作业人员任务清楚、清楚、。清楚、清楚。三要落实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确保作业人员不走错间隔、不随意

、不

、不无票作业、不无

施工。

4、违章分为四类:

; ; ;管理性违章。

5、对发现的各类违章,都要按、、、整改四个步骤进行处理,按 的原则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并落实防范措施。

6、反装置性违章要实行,在、、等阶段严格把关,杜绝新设备装置性违章的发生。

7、各级管理人员发现下级违章指挥时必须立即。检修、维护等各类人员在接到违章指挥的命令时,应 并立即报告安全监察部。

8、反行为性违章,要实行,形成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局面。

二、判断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指明以下违章是哪一类违章:A、行为性违章;B、装置性违章;C、指挥性违章;D、管理性违章。只填代号A、B、C、D。

1、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或将安全帽当凳子坐。()

2、高处作业未正确使用合适的安全带或安全带使用不规范。()

3、检修现场设备、楼梯、平台的护栏(扶手)不符合安全要求。()

4、工作时坐、立在栏杆上休息;坐、立在管道、建筑物的边缘处休息;在管道上和备用的输送皮带上作业、行走或跨越皮带。()

5、设备重大抢修作业期间、机组启动期间管理人员未到岗到位。()

6、不按规定使用工作票和检修工作危险点控制措施票进行工作。()

7、梯子底部无防滑措施,人字梯无限制开度的拉绳、铰链等。()

8、安排或默许无票作业、无证作业。()

9、检修作业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工作内容或擅自改变已设置的安全措施。()

10、不使用或未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1、检修现场使用的工器具、拆卸下来的材料、零部件、备品备件直接落地、摆放不整齐。

()

12、检修工作结束或休息未及时清理工作现场。()

13、三脚插头当两脚插头使用。()

14、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拍板、不指挥,等上级人员拿出工作意见。()

15、起重作业时无统一明确的指挥信号,未设安全警戒线。()

16、在易燃物品或重要设备上进行焊接工作,无隔离措施、无监护人、无防火措施。()

17、对各种违章现场不制止、不考核。()

18、生产现场外委施工不设监护人或监护人擅自离开。()

19、在电缆沟、隧道夹层内工作不使用安全电压行灯照明,在金属容器内施焊及使用电动工具不穿绝缘鞋、无绝缘垫、无监护人。()

20、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未制定整改计划或未落实整改治理措施。()

21、电气设备检修,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不能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22、设备运行中将转动设备的防护罩打开,或将手伸进遮拦内,戴手套或抹布对转动部分

进行清扫或其它工作。()

23、立体交叉作业无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

24、高处进行电焊或切割作业,未做好防止火星飞溅措施、无防护措施、无专人监护、焊接材料未及时清理。()

25、进行高压试验时不装设遮拦或围栏,加压过程不进行监护和呼唱,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未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放电、短路接地。()

26、无证驾驶厂内机动车辆。机动车辆违规带人。()

27、拆卸下来的汽轮发电机轴瓦、密封瓦、碳刷未放好,没有用干净的白布或塑料布盖好,已经就位的汽轮机转子轴颈未用干净的白布遮盖。()

28、检修中踩踏或坐在设备保温皮、电缆桥盒上,必须站在设备或管道上才可以工作时未进行保护。()

29、检修现场脚手架在工作结束后未立即拆除。()

30、检修完毕,在封闭人孔门前,未清点人数和工具,未检查确无人员和物件遗留。()

31、搭设好的未验收即使用或每天使用前未检查签名。()

32、检修现场(或部位)照明亮度不够。()

33、特种设备未定期维护保养,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34、搭、拆脚手架时作业人员未挂安全带,施工周围无围栏或警示标志,没有专人监护。

()

35、使用链条葫芦未在使用合格期内、载荷不符、歪拉斜吊等。()

36、转动机械的安全防护罩不符合安全要求。()

37、高处危险作业区下方未装设牢靠的安全网。()

38、违反规定使用临时工。()

39、氧气、乙炔瓶存放距离、使用中固定不符合要求;气瓶卧放滚动搬运。()40、未按规定使用行灯或行灯使用不符合安规要求。()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行为性违章?我们应该怎样做?

2、什么是装置性违章?

篇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办好校园文化,培育良好习惯养成的土壤

1. 建设丰富多彩的走廊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我们结合教学楼的建筑特点,在进行校园走廊、横梁、墙壁文化建设中,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美的体现,布局上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色彩搭配高雅和谐,极具整体美。不同楼层的横梁上有不同的主题,分为安全、学习、理想、科技四个内容板块;走廊墙壁上设计了古诗长廊,根据各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分别有注音、译文或注释;墙壁专栏分为主题专栏和少先队专栏,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结合学校的重点工作进行定期更换。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特长和才艺得以展示、承认,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2.建设富有个性的教室文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其文化氛围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而文化氛围反过来又给学生以感染,决定和影响他们的成长过程。

每个班在黑板的上方最醒目的地方粘贴了格言警句条幅,学生每一次抬头都是对书法的一次欣赏,每一次诵读都是对格言警句的一次记忆,这是无言的熏陶、无声的教育。教室文化渗透到各个角落,使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每个班级都悬挂着《稻庄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员十项责任》《稻庄镇中心小学学生礼仪常规》《稻庄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员十项良好习惯》的提示牌,提示牌上“睡觉起床要按时”“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等等提示都潜移默化地指导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小则一句名言警句,大则一个班级规章制度的实施,我们都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在管理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文化围绕班级工作中心和对学生的期望目标,突出阶段性教育要求,低年级力求色彩协调,格调活泼,形式常新;中年级寓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高年级则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要发动学生自己设计布置方案。

针对学生在读书书目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和不系统性,着眼于帮助学生培养读书兴趣,学会鉴别、学会选书,多读书,读好书,有系统地读书;也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有效率地读书,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我们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学生自动拿出自己最爱的书籍,集中放在教室后面的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这样,不但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实施多元评价,营造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强大动力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既考虑到了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考虑到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既注重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又给了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更多地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注和关怀。

1. 创设富有个性的班级评价。

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示范班的评比,如文明礼仪示范班、汉字书写规范班、个人卫生达标班等等,一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主人翁意识,二是在团队意识增强的压力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积极、主动地学习、改进,为班级争光。

2. 富有创意的作品展示评价。

我们为每班设计了三个专栏,充分营造让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一是“妙笔绘丹青”,主要展示学生绘画、书法方面的作品,也可以展示学科手抄报方面的,在专栏的左上角是本专栏的“每期一星”,把表现突出的学生在这里以简介的形式进行展示。二是即时性选择主题各班自由发挥的专栏。三是“我读书我快乐”专栏,学校不仅重视教师的读书习惯,也非常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设计了“用笔记录用心体会———摘录笔记、用我笔写我心——周记本、习作乐园———作文本”,对学生这三种阅读特色作业定期评比,分别授予“太阳、月亮、星星”的标志,然后各班选择好的佳作进行展示, 以此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富有创意、多姿多彩的作品展示评价,给学生创设了展现自我的机会,成为了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3. 丰富多彩的班级内部文化评价。

我们既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体现学科特点,为孩子们搭建了评价交流的平台。“小小书法家”“文明之星”“最直小树”“环保小卫士”等评价卡片的发放,激发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了获得“小书法家”的称号,孩子们的每一次作业都一笔一画,认认真真;“最直小树”引导孩子们坐得端、站得直;“智慧团队”“金同桌奖”让孩子们领略了小组合作的快乐。科学教师用“小小资料员”“小小科学家”激励孩子们积极搜集课外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语文教师通过“读书小博士”“小作家”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数学教师的“思维独创星”“数学小灵通”更是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算法多样化的有效方法。

4. 形式多样的活动评价。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选择展示自己认为最能代表不同时段的成果,我们为他们搭建了一些平台,如“特长展示会”“作品展览会”“成果汇报会”“故事大王比赛”“小巧手比赛”“小型体育竞赛”“课本剧表演”“艺术节”等等,由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当评委,以此鼓励和带动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真正使学校成为他们成长的学园、乐园。

5. 成长档案展示评价。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长记录夹,把平时积累的喜报、卡片、奖状,以及得意的试卷等等都放进里面,每学期展示、评比一次,开家长会时也向家长进行展示,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过程。成长记录夹展示的是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它记录着学生每一步的足迹,每一步的闪光点,是他们人生的一大财富。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我校把课堂教学作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载体。在教研活动中同一学科教师采取集体备课,把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德育渗透内容做了认真发掘,使课堂教学不仅完成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目标,还完成了德育教育目标。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了习惯教育。

2.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以良好的方法作支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以训练学生学习方法为主线,把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与此同时,我们要求教师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这个“课堂表现”并不仅仅是指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还包括坐姿是否标准,读书、写作业时眼与书本距离是否恰当等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发现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看书或坐姿不正,教师会及时给予纠正。

3.教师的一举一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要比单纯的说教更具说服力。我们不断优化办公室文化建设,大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通过《教风十条》《十句教学文明用语》《“微笑最美教师”要求》等一系列规范为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教态要自然,穿着要得体,领读课文或单词时眼与书本之间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上课要说普通话,在板书时书写要规范等等。不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时间,每个教师都能从自身仪表、语言举止、文明诚信、热爱劳动等方面影响、熏陶着学生,在教师的以身示范作用下,学生的语言举止等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加强少先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我校成立了以少先队干部为主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他们自律、文明,富有竞争合作精神,在少先队的人文管理之下真正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

少先队员在队内实行自己管理自己, 自己教育自己的自我管理机制,内容涉及课间操、眼保健操、个人卫生、教室卫生、外环境卫生、乘车纪律、课间秩序、放学路队、课间普通话、集会纪律等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少先队的自主管理性。如通过评选优秀班级、文明礼仪规范班、汉字书写规范班、普通话规范班、个人卫生达标班,促进每个队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升旗仪式和重大纪念日广泛开展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使队员们学习更有目标;少先队干部实行竞选上岗,使队员们的行动更自觉;通过安全小卫士检查乘车、课间纪律,使队员们安全学习每一天;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和家访制度,深入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制定《文明班集体考核办法》,每周评选一次纪律、卫生先进班集体,并颁发流动红旗;每学期举行一届“诵读诗歌、爱我中华”诗歌诵读比赛,借此来感受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广大博深;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书法、美术、舞蹈、鼓乐队等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动脑的创新精神。

篇4:考试改革,改变学生学习习惯

“奇怪,这还没到期末,怎么每月到图书馆学习的人就多了许多呢?”近日,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凤斌向《教育》旬刊记者介绍,往年9月、10月平均每月入馆学习人次在18万左右,但是2013年每个月的数据都比以往多了两三万。张凤斌说:“而且,这还仅仅是通过图书馆门禁刷卡的数据。在学生下课高峰,图书馆直接开放,那个时间进馆的人数还没算在里面呢。”东北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翟雪峰介绍说,现在不光是去图书馆的学生多了,在各类自习室,埋头苦读的人也比以往增加了很多。而东北林业大学学生公寓管理中心主任王艳东表示,自从这学期开学,学生回寝的高峰就基本维持晚上9点半左右,这是以往期末才会出现的情况。

究竟是什么让该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如此明显的提高?其实,这就是让学生恨得牙根儿痒痒、让家长拍手称快的“考试改革”。

给学习懈怠者下猛药

所谓“考试改革”,就是打破以往只在期末组织一次考试的形式,改为增加平时考试次数,多次考试成绩累计成为最终的考试结果。这项以考试为切入点的改革,其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目前学校的规定是,除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外,48学时以下的科目,要增加一次期中考试;48学时至80学时的,要增加两次正式考试;80学时以上的则要增加3次。为了让考试内容能够真正考核学生的能力,学校还规定,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考试形式进行调整。

说起考试改革的出台过程,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李斌表示,一次去学院座谈的时候,一名大四学生很迷茫地说:“我现在不知道自己大学的四年真正学到了什么。每门课程都是在考试之前临时突击几天就通过了。现在临要毕业才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都还很欠缺。”而像这名学生所说的情况,在很多大学并不少见。同时,有很多大四专业课老师也反映,大学生们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令人堪忧,有时对于重要知识点都一问三不知,甚至有些学生会说当初老师没讲。但是对于重要知识点,基础课教师是不可能回避不讲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学生没有认真学。而当初的不认真,就会造成后来专业课的跟不上。

对此,李斌认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还没有面临到就业的大学生,他们感受不到压力,宽松的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懈怠的心理。即便你心里想好好学习的,可没那么大的压迫力,不自觉地就懒惰了。”而传统考试的最大问题就是一考定音,没有全过程考核评价,平时的环境十分宽松,并不利于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习惯。特别是对于这些能够考上大学的“聪明”孩子来说,期末考试之前的临时突击,也基本能够让他们达到及格的成绩,虽然课程是通过了,但是这种突击性的临时记忆,并不能让重要的知识点真正印在学生脑中。

为了给学生施加学习的压力,帮助他们打牢基础知识,学校经过走访、调研,在2012年9月推出了试点的考试改革。当年有20%的课程,进行了试点,增加了考试次数。到了2013年9月,有50%的课程施行了考试改革。2014年,考试改革将在东北林业大学全面推行。虽然考试有“逼迫”学生学习的嫌疑,但却不失为解决目前大学生学习懈怠的一剂猛药。李斌说:“毕竟,为了应对每个阶段的考试,学生全过程投入学习,这种长期记忆的知识,才能真正被学生掌握,从而转化为他们的能力。”

反对也不能阻挡改革信心

先期试行的20%、50%课程属于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中的核心课程,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尽管设计者用心良苦,有些老师、家长也拍手称快,但是试行刚刚始,还是遭到了来自部分教师、学生的强烈反对——出题、批卷,教师的工作量加大,有些教师满腹牢骚;学习、备考,学生的压力陡然增加,学生们难以适应。

在学校组织的座谈会上,学生们各抒己见:“我们刚从高考的大山中跳出来却又不幸的被大学考试这座大山压住了。我们都在感慨,在高中憧憬的大学难道是另一个地狱?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大学是人生当中美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运动、学习、谈恋爱、做兼职。如果把考试改革加进来,这些的这些,一切的一切都变了样。”

对此,翟雪峰只会问学生一个问题:学生的本职是什么?他说:“我们认为,现在学生觉得压力太大,只是因为以前太轻松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就像孩子,我们不能让他们由着自己的性子,那样做是对他们不负责。”

前几年,一张哈佛大学凌晨4点依然灯火通明、学生们都在刻苦读书的照片曾在网上疯传。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曾经说过,美国学生的大学时代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

尽管有一部分教师、学生反对,“但我们的改革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符合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总要求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阻力,我们也要把改革持续推进。”李斌坚定地说。

同时,为了避免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在考试改革中,学校明确规定教师可以灵活出题,尤其要在试卷中注重考察学生活学活用、理解掌握的能力。比如,教师可能在试卷出一些曾经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上的相关知识,考察学生是否真的认真阅读。对此,林产化工专业教师马艳丽深有体会:“我们在考试命题、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上进行了改革。考试总试题量增加,出现了近3年未出现的、以往试卷中不常见知识点的考核。而这种分阶段的考核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坚持长期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扎实学习才有好成绩

如今,在阻力中推进的考试改革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一年时光,师生也渐渐从不适应的反对,变成了适应的认同。翟雪峰说:“我们的学生是讲理的,当他们知道这项事情是真的为他们好时,他们还是乐于接受的。毕竟,这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是真正为学生好的事情。”而很多毕业校友的现身说法,更让学生们认识到考试改革的重要性。

周泽宇是200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就职于内蒙古一家IT企业。听说学校正在实行考试改革,他特别高兴,说:“我在学校的时候要是有这规定就好了。当初没有把基础知识打牢,现在我还得自己花几万块钱出去学习JAVA、C语言等一些课程。其实这些东西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都讲过,只是自己没下工夫,没记住。现在工作了才发现基础的重要。”

曾经击败全国众多高手,分别捧回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的学生叶楠和张兴松更是打牢基础的受益者:“我们老师此前就经常组织课堂考试,反复考查学生对公式、定理的掌握程度。虽然我们起初会不适应,觉得老师太严了,但是当我们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时,我们才发现,数学的基础真的是太重要了。当我们把定理、公式牢牢掌握,才能在各种题目面前得心应手。”

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往非常适应突击考试的“学霸”不灵了,只有平日就狠下工夫、扎扎实实学习的学生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所以现在,东北林业大学的学习气氛才越来越浓。“学生们的学习劲头儿和以前不一样了”,“孩子周末都不出去玩了,说要去图书馆学习”,看到学生们的变化,老师、家长非常欣慰。

篇5:考试习惯教育

想做好一件事,不单要追求速度,还要讲求效率。就算给你做了100道题,一下子就做完了,可是有一大半都是错的,得不偿失。

在高考的答题中特别强调做题的准确率,准确率上不去,成绩是不会高的。鉴于这种情况,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宁愿慢,也要讲究对,让孩子有一种认识。孩子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很多意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认真的意识!

2、做题容易敷衍了事

有了认真意识,还要认真端正学习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切忌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对于这种情况,让孩子树立责任感很重要。如果缺乏对别人的负责,做起事来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就把事情给做完了,很多事情都是半途而废!让孩子意识到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迎接将来更好的自己。

3、专业知识理解不够

这种情况主要是对问题不仔细,不认真审题。一道题目你不花时间认真审题,那么有很大几率出现错误。

篇6:五年级期末考试作文习惯450字

冬季,雪后散步的好习惯能让人步入迷人之境。无声的雪花覆盖了寒冷的地面,白而蓬松的雪,看上去像一幅未动工的画卷。舍不得留下自己的脚印,深怕破坏这神圣的完美和寂静。但终究还是要画的,仔细聆听,觉得每一声都是那么纯洁。那一刻,白色让心变得纯洁无瑕,寂静让心灵受到洗礼。

春日,雨后,无论是独行在幽静的胡同,还是漫步在曾经热闹的大街,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也在享受着这雨后的清爽。我总是喜欢习惯性的去深吸一口凉凉的空气,让那久违的味道,深入肺腑,重新沁人心脾,融入血液。还喜欢散步在低矮的小巷里,能倾听到水滴从矮矮的房檐上的滴落的声音。散步,让我的心胸广阔到天地间,就像心灵受到了一次加冕。散步,是我的好习惯。

夏日的傍晚,太阳照红了半个天空。散步在公园中,远离城市的吵杂,让烦躁的心逐渐平静。秋季,散步在田埂上,一片黄色的海洋,与白色的天连成一线,收获的喜悦涌上人们的脸颊,让我感受到别样的快乐。

篇7:五年级期末考试作文习惯450字

美国的约·凯恩斯曾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的,好的习惯会影响一生的,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是漫长的岁月沉淀的,好习惯是生命的基石,是辉煌人生的风帆。

在我幼儿园毕业时,我识字能力还很差,同班的小朋友都能流利地读童话书了,我却还得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去拼拼音。妈妈很是心急,于是她给我找了一个好老师,好朋友——书,起初我觉得书特别乏味,囫囵吞枣般地翻了两下就交差了,妈妈告诉我:“书是很奇妙的东西,看书要像品美食一样,细细体会,才能品出其中的奥妙。”那时的我似懂非懂。不久我看完了《动物图鉴》这套书(大部份是图),也正是这几本书将我带入了书的殿堂。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这位好朋友,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慢慢地,我开始接触名家的作品:四大名著、红与黑、昆虫记……。当中,我尤其喜欢昆虫记,惊叹于法布尔观察的细致,欣慰于知道了许多不知道的知识,惊奇于这些小精灵的生活习性,佩服于作者绝妙的手笔。对于书,趣味地理、探索奥秘、童话、漫画、杂志、小说都是我的最爱。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我爱书,书给我的恩惠也不少,它是增加知识的不二法门,我把摘录下来的好词与佳句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还多次被老师表扬呢!现在我绝对称得上是一级小书虫,只要一有空,我必定扎入书海,自由遨游。

篇8:小议习惯养成教育

1. 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很重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 就应让学生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备好学习用具, 养成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不懂就问、声音洪亮、书写认真、坐姿端正等等好习惯;就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 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才能评出差距, 评出自信, 从而达到正视自我, 不断反思, 追求进步的目的。

2. 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不能忽略。如果从小形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那么将会影响一生。行为形成习惯, 习惯决定品质, 品质决定命运。不抽烟、不喝酒、关心同学、关心集体、服从集体的决议, 主动为他人、为集体做好事;讲究个人卫生, 保持衣着整洁, 勤剪指甲, 饭前便后洗手, 穿戴得体, 生活朴素, 不比吃穿, 爱护公共财产;学会做简单的饭菜, 会洗衣服, 会自己整理房间, 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都在培养之列。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 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我们在教育实践中, 要从细节抓起, 从现在做起, 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3. 注重道德习惯的养成

篇9:考试前必备的“10”种习惯

1 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2 演讲、自我表达的习惯。学生要学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并经常在课堂上表现出来。

3 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

4 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5 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一天、每一节自习课都要有目的、有计划,计划要涵盖时间、内容、方式、落实情况的检查手段。

6 预习习惯。每天都要给自己留出预习的时间,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所以请各位老师、家长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7 大事不会做,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所以我们要永不言败。

8 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用脑的习惯课堂是我们活跃思维,积极同老师和同学进行交往的时刻,只是专心听而不能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并参与老师的提问、同学的讨论等活动,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9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找到可以接受的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进行研究,为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多找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同学公认的好习惯。

10 及时总结复习、用好课本的习惯。“学而时习之”,我们要遵循学习规律,及时复习,当天任务当天清。根据自己实际,经常进行章节的总结,在总结时要把课本的整个体系通过目录认真看,各部分不能割裂开。

篇10:五年级期末考试作文习惯450字

我也一样,有好习惯,有坏习惯,本来他是一个天平,从人生路上增多减少,我小时候是家长让我改的,是爸爸妈妈监督我的习惯让我改变。

我以前的习惯不好,比如没有自觉意识、忘心大、好把东西放乱放。每一次,当别人要扔垃圾时,我都不会去把垃圾桶放过去,而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每当自己做完作业,自己就会忘了作业在哪里,只好让家人一起找作业;我当自己用东西,就随便,让家人再收拾我也得要受一顿“批评”

因此,坏习惯不改,就会毁人的一生。

我从中受到了启示,从此以后,我开始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那以后,每当我写完作业我就先整理好作业,让父母批改作业,然后把书都整整齐齐的放到书包里,我以后,用完东西,再把它放回原处。而好习惯继续发扬光大。

篇11:五年级期末考试作文习惯450字

当我环顾四周时,我的眼球就会将自己转到那个现在使它最舒服的地方,粘在上面,拉也拉不下来,就盯着那个点思考人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性“诈尸”,在这个时候,你叫我我也只是听到,不作回答。因此,我的同学们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一群人围我身边喊话,把手往我眼前晃,搞得跟抢救一样,后来他们才习惯我这样。

大部分时间里,我的眼球它基本是看向一些会动的东西,即使它们已经离开了那里,它还是执迷不悟,心若磐石地死盯着。有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时又是百般无聊的电视屏幕,如果实在没什么可盯的地方,灵魂就会在我写长篇大论的时候离家出走,大概写完了才肯回来。这很有可能就是它的休息时间,所以每每出现这种状况时,我就随它盯个够,盯舒服了,再把灵魂哄回家待着。

篇12:习惯性违章安全培训考试考题

单位: 部门(班组):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每题1分,共30分)

1、严禁皮带转动时清料,以外的安全范围除外。

2、严禁坐、卧 或其它部位指挥卸船机作业。

3、严禁不检查 去吊装机械。

4、严禁在码头游泳、、等活动。

5、码头水深,严禁在码头边缘行走、、。

6、严禁不系挂 登高作业(2米以上)。

7、在没有确认舱内环境 的情况下,严禁进行吊装机械。

8、在结冰,雨雾湿滑等特殊天气,而又无 的情况下,严禁清理舱盖板。

9、严禁在 米以上高度货垛根部和大型机械、流程设备下滞留。

10、严禁在 运行路线下、近距离往复行驶的装卸机作业线、各种装卸机械行走及回转范围内通过或停留。

11、严禁在车帮上、车厢上、车底下、轨道上、道心内、货垛旁等 休息、乘凉或避风、雪、雨。

12、严禁不拉拉绳、不确认、清理流程设备落料。

13、严禁在作业机械轨道两侧黄线区域范围内 车辆。

14、新职工、转岗职工及离岗职工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 ”,不熟悉、未掌握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则、安全操作规程的。

15、进入作业现场各类人员必须身着规定的工作服装,正确佩戴相应,从事电气作业的穿好绝缘鞋。未按要求着装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允许上岗作业。

16、除 手势外,严禁指挥工以外的任何人指挥卸船机。

17、用火作业时,严格执行 制度,并认真落实防火措施,必须准备好灭火器。

18、吊装作业过程中,无 在场不得作业,指挥工手势不规范、指挥信号不明显时作业人员不得继续作业,作业过程中严禁蛮干、不服从指挥作业。

19、严禁人或机械在 的运动路线上盲目指挥作业。

20、严禁在港区、限定区域(作业现场、施工现场、中控室、转接机房、变电站、库房、加油站或加油车旁等)、卸船机、堆取料机、流动机械设备等驾驶室内。

21、舱内情况不明,禁止向舱内 货物。

22、禁止 或强令指挥冒险作业。

23、严禁骑、、、攀爬流动机械、车帮、机架、护栏。

24、严禁不验电、、不挂接地线检修高压设备。

25、严禁喝酒、进入限定区域和危险作业区域(码头栈桥、液压驱动站、变电室等)。

26、严禁在机械司机盲区内 作业。

27、严禁在作业现场随便抛扔物品、(车厢内、船上、厂区、海里)、随地大小便。

28、严禁脱岗、串岗、或干与本岗位工作无关的事情。

29、严禁未经允许登上卸船机、堆取料机等各种机械设备;严禁攀附设备、触摸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按钮开关等。

30、流动机械驾驶、机械设备操作、特种作业等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取得相应操作证后才能上岗,否则禁止上岗。

二、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31、要坚持各种设备的日常()制度,使所有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并确保其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A、“管、用、养、修” B、“管、用、保、修” C、“检、用、保、修” D、“检、用、养、修”

32、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人应站在哪个位置?()

A、下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任意方向

3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治理整顿

34、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A.拒绝执行 B.进行抵制 C.要求经济补偿

35、企业安全教育中的“三级教育”仅仅是对新工人进行的。上述定义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

36、对于操作工人来说,下面哪一部分的安全教育内容最为重要()A.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教育

B.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与教育C.安全生产方针、法规与管理方法教育

3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

A、工艺、设备 B、工具 C、原材料

3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3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和管理能力。

A、生产经营 B、安全技术 C、安全生产知识

40、《安全生产法》规定,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能保证安全生产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A、10 B、20 C、30

4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证书,方可上岗作业。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

4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工伤保险费应由()缴纳。

A、从业人员 B、生产经营单位 C、地方财政拨款

43、安全色中,()表示指令和必须遵守的规定。A、蓝色 B、绿色 C、黄色

44、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A、3米 B、5米 C、7米

45、往返作业现场时要注意车辆,不准抢道、跳车或钻车;不准在铁路上行走;过马路或铁路时,要做到()。

A、“一看、二通过” B、“一慢、二看、三通过” C、“一站、二看、三通过”

46、下列哪项不是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缺乏安全管理制度

47、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A.岗位安全教育 B.车间安全教育 C.厂级安全教育

48、一个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是关键,他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这里的领导是指()。

A 主要责任人 B 安全员 C 班组长

4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是哪个部门?()A、劳动行政部门 B、各级人民政府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什么?()

A、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预防第一、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三、简答(每题10分 共30分)

1、现在我们应该提倡的安全责任理念是什么?

2、简述码头、栈桥禁令

篇13:教育随笔:让思考成为习惯

如果一定要说随笔的格式, 那么从事件的叙述到由事件而引发的思考就是最自然、最普遍的格式。对事件的表述, 记下了思想的源头;对事件的思考, 提升了事件的价值。它所涉及到的往往是些正在发生的或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 闪烁着思维的火花。

二、内容:反躬自问

教育随笔, 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带有自己真实的体验和个性化的思考, 往往是对自己工作的感悟。1.分析来自学生的事件。2.学习借鉴时产生的些想法。如: (1) 听课引起的反思; (2) 赏析课例时的启迪。3.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和感悟。如: (1) 于成功处总结; (2) 失败处反思。4.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习作:业精于勤

随笔写作可分三步走:捕捉灵感———即兴行文———精雕细琢。在上述过程中, 要解决好两个问题:1.写不出, 怎么办? (1) 要随时随地写下灵感笔记。 (2) 不妨来点“抄写”。2.写不好, 怎么办? (1)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2) 向同事请教。

四、品位:独具匠心

1. 立意深刻。

教育随笔要从别人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挖掘出新意来, 要跳出僵化、死板的格局, 要避免平庸无奇、拾人牙慧。

2. 标题闪亮。

随笔的标题应活泼、灵巧, 常常采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标题可以直抒主题, 让人一目了然;也可隐喻主题, 让人生发好奇。

3. 内容实在。

随笔的依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事情或问题, 因此描述情景是必需的。对事件的描述应该简洁明了、突出重心, 根据文章的主旨组织所需要的材料。

五、注意:补偏救弊

1. 忌平淡无奇。

写作时, 不仅要考虑事件是否真实可信, 更要考虑这个事件是否新鲜典型;不仅要考虑观点的可行性, 更要考虑观点的新颖性。

2. 忌事理相背。

观点是材料的精髓, 材料是观点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有些随笔, 事件是有的, 观点也是有的, 可两者之间没有多少联系, 或者若即若离, 或者似是而非。

3. 忌文风不一。

篇14:反思教育习惯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2009年6月3日下午,我刊与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举办了“反思教育习惯”专题研讨会,试图通过研讨,引导校长和教师按照教育规律和教育目标,进行深刻、透彻和客观的反思,发现现有办学的矛盾和冲突,通过一些规则的建立和思想方法的提升,体现教育工作者的价值,为校长更加智慧地办学提供思想支持。座谈会由《基础教育参考》主编陈海东主持,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刘学民致辞,北京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沪,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原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北京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兼校长李金初,原北京八中书记、北京八中怡海分校校长尹小凤,原北京十二中校长、北京亦庄新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校长张永启,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所长吴颖惠,原北京实验二小副校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校长史德志,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副校长梁宇学,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副校长王莉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冯红,《基础教育参考》副主编潘静波等参加了座谈。

李奕处长做了主题发言,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以及日常工作中的体会,提出了若干问题,诸位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综述如下。

一、关于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不宜提得太笼统,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国家、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的统称。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发展到现阶段,如何健康合理地运用信息发展的成果。近5年,北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包括基础的网络建设、教育城域网、网络中心、各区县的19个信息中心、校校通工程,等等。除了硬件的投入以外,在应用上也做了大量投入,如学生IC卡、学习管理系统、全市的电子图书馆等。

教育信息化虽然带来很多变化,但是并未真正改变学校的发展方式、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仍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仍然是资源的建设,但教育环境的改变到底有多少,对我们主流的教育教学业务包括教学的管理,改变有多少,值得我们思考。而且,我们在与国外的教育信息化的交流中发现,国外对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使用相对平和,信息化和教育的主流业务在逐步融合。在这种形式下,我们的教育信息化该如何发展?与会代表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教育信息化可深入运用于学校的信息数据处理和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决策时间,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等,非常有效。当然,这些系统要兼容,要做到资源共享。

第二,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方式上的运用要慎重。过分地在教学中强调信息化,可能丧失几千年来的宝贵东西。如数学教学,如果是板书的话,教师和同学都有一个思考过程,而用PPT一篇篇演示的话,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要恰当,信息技术应为教学服务,不能让教学成为其奴隶,不宜把一切东西都用计算机呈现。

第三,教学资源的“共享”要适度,否则就失去了各学校的个性,因此要正确处理,只能强调信息化的重要,不能强制要求。只能提供资源,不能破坏学校的个性发展。

第四,信息技术应用要具体化。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要不要改变?这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都改成网上学习,如教师可以拿本书,边看边勾勾画画,有些电子图书做不到这一点。一些音响的东西,如带图片、照片,动画,纸质的书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借助电子图书馆是有用的,或者有些东西找不着,在网上找比较方便。所以,信息技术应用要具体化。

第五,教育信息化带来一定危害性。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互联网既是学习的资源、交流的手段,也是游戏消遣的工具。在学校里,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网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学校德育、教学的有用资源,但是随处可见的低俗内容,给广大青少年身心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给教育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电子设备的光强光弱难以控制,学生长时间观看屏幕或银幕,都会给他们的视力带来副作用。有些学生还迷恋于电子游戏,不仅眼睛受了伤害,而且患了网瘾,心理上出现难以纠正的偏差。

第六,教育信息化建设应更多考虑应用问题。信息化的调整和建设,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用。现在状况是,学生把信息填好放到网上,只能看自己的。这就把这个平台变成一个“痕迹”的记录过程,就像笔记本一样,其实,平台要建好的话,就应该是开放和互动的,以后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谁来用,怎么用,要把其变成“傻瓜相机”,提高其易用性和引用性。

教育信息化是为教师、学生及学校发展服务的,如果教育信息化不能有效地服务于教育,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只是满足校长行政管理需要的话,即使教育信息化在短期内收到较好效果,从长远来看,效果也不会好。计算机的使用、多媒体课件等等都是为了学生思维建构服务的,本着这样的目的,有些学科或某些学科的某些内容就不应该使用信息化手段,如数学公式推理和证明等,就不应该使用PPT,而应该使用板书。总之,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教育的,不能让教育成为信息化的奴隶,要回归教育价值。

二、关于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等推动起来的,是强势国家制定的规则。因此,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柳斌会长曾指出要“慎言教育国际化”。他认为,虽然在学术讨论中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热门词汇,仍需要谨慎地诠释其含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应确定为学习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吸纳其优秀成果,用世界眼光从人类实践发展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对此,与会代表进行了积极探讨。各位代表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综述如下。

第一,教育国际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国人在中国受到外国一样的教育,国际学校已经做到;二是中国引进一些中外合作项目,引进外国教材。

第二,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教育国际化是个大方向,关键是教育国际化应该如何走?我们也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在整个世界环境中,有我们独立的存在价值,我们不可能回避国际化。世界发展到今天,如果我们还担心引入外国教材、教育方式会影响中国教育,是小题大做,大国有大国的胸怀,大国的自信,可以换角度想外国学生到中国来,肯定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三,国际化本质是国际理解教育。教会孩子理解自己的文化,再教会其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得到的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是一种思想性的教育。

第四,在课程设置中可以体现国际化。现在,中国学生留学年龄趋于低龄化,不仅大学,初中、高中出去的也很多。对有这些需求暂时不出国而在国际学生就读的学生来说,有些课程特别是科学课程如数理化,可引进外国教材,但政治等课程必须用中文完成,义务教育必须完成。在此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学习英文课程,只要把住政治关、意识形态的关就可以。应该规范合作办学,而不是把引进教材当作洪水猛兽,这是时代的必然。

第五,国际化不等于去中国化。这是两码事,应该在有步骤的严格管理下,逐步引入。学校最重要的使命是传承民族文化,只要传承中国文化就不会去中国化。

第六,教育国际化可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国外好于国内:国内强调知识传授,知识多能力强,国外重视思想方法,只要能启迪智慧就好。国外有学者认为灌输知识就是成本,成本越低,效率越高。我们的基础知识方面世界领先,但在创新意识和全面发展的培养上显得非常滞后。

第七,教育国际化可以吸引一些合作办学项目,吸引一些先进理念,这些只会对我们有好处,不会有坏处。如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的合作办学项目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学校先进的理念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多启示,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追根溯源,国际化是为了我国教育发展服务的。不是单纯地追求国外学生数量增多,而是为了引进国际教育有益元素,促进我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这点上是本位的、民族的。同时,也是为我国民族文化教育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产生应有的影响。东方文化有自己的优势,随着和谐社会和地球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其优势会日益明显,所以国际化是为我们民族服务的,是为我们学生服务的,为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健康成长服务的。

三、关于学校管理

第一,学校管理要实行法治。要真正落实法律条文,不能人治,不要用领导临时发挥的法律解释来办,这是很重要的。如《民办教育法》2003年开始实行,但现在仍有很多不落实,加了好多限制,有了法律,就要依法办事。如德国的教育就是严格按照法律来管理的。

第二,教育体制单一化严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校教育也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多样,提供的教育也应多样。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混合型经济体制,与此相应,就必然应该存在混合型办学体制。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市教育局长就是大校长,从上到下,传到学校的全是标准件,很难有特色。教育服务的多元化是教育的本质。

第三,关于小升初问题。众所周知,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学校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与会代表们都承认了这两个差异。从表面来看,承认两个差异与推行无差别的电脑派位和师资均衡另动是矛盾的,其实,真正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并不是不许承认这两个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在创造性地贯彻义务教育法中,尊重两个差异。可能我们在努力消除学校差异,但是至少在当前是很难消除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获得适合的教育,是高水平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如北京推优政策的尝试,虽然是免试就近,但采用了新的规则,用综合素质来体现学生的差异。有人认为还是用这种形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应该分,应该合在一块,如果是这样,当学生进入学校后,又应如何体现因材施教呢?其实承认学生的差异,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教育,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是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自身的最大发展,这种发展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平均发展,代表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有专家提出,孩子在12岁或15岁之前应该消除差异,提供的教育是完全一样的,其实,这种观点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的,但孩子和孩子之间是不一样的,必须承认并尊重孩子的差异。

第五,学校特色问题。学校特色源于对均衡的理解提出的。均衡不是最终结果,是一种状态,是发展的均衡,各得其所的发展,好的坏的都需要发展,均衡最终的状态是多元化的、生态化的,而这种生态与多元,以学校特色的形式出现。学校的特色首先得体现学生的特色,体现在大多数,得有普及性。特色分不同级别,所以特色跟均衡相对,最后要百花齐放,即“繁荣、文明、和谐、宜居”。

有人认为小学应该刻意回避特色,应该均衡,应该削峰填谷,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生各有自己的需要,为什么要用统一的服务要求学生呢。如对天才儿童来说,统一的服务可能是扼杀其潜能,韩国的平准化教育实施几年后,这几年也在搞精英教育。美国的蓝带学校、特许学校都是认为个体是有差异的。

四、关于课程改革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教材和学生生活更加贴近,但是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现有的课程改革有脱离中国国情,城市化的倾向,对资源、教师素质、课程设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大了原本就有的城乡差距,温总理说过,“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如果在课改过程中,有关部门不去有效地关注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快速地拉大这种趋势,这对农村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对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温总理用自己的亲身感受说明现代教育的不足之处,那么我们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课程改革要适当向农村倾斜,如高中课程改革中,有了文科综合考试和理科综合考试,这两门考试对农村孩子来说是一个难关,而对城市孩子来说有天然的优势,因此,我们在设置教材以及考试方面都要适当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而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课改经验。

课程改革是为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课程改革也要适应我国国情特点,不论义务教育改革还是高中课程改革都是为了构建自身的和谐,贡献于和谐社会。所以课程改革中要倡导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关于教师培养和发展

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个体培养,采用师带徒的形式,有经验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一一传递给新教师;第二阶段是群体培训,采用大规模的团体培训和专业培训,培训的形式多样;第三阶段是环境培训,依靠周围环境和相应机制,激励教师自成长,如学习型组织,但不能完全依靠这个组织,就目前状况下,不会一下子建立那么多学习型组织,但是分级分类靠环境激励教师成长是可能的,如教师研修网最大的价值在于形成透明的环境,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地位是平等的,大家的活动是公开的,在一个平面上平等对话,此网是对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的促进,如每年年底总结,发了哪些帖子,有哪些话题。新的环境呼唤新的教师培养方法。

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显然已经不够用。一名教师只有专业素质是不够的,应该提出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因为教师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也需要生活幸福。和谐社会呼唤更多幸福、阳光的教师,不希望用牺牲换取事业的发展,而是希望同步发展,需要层次提高了,新时代的教师生活越丰富越好。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教师心理健康是靠幸福生活来支持的,如果其生活丰富起来,心理会更加健康,否则教师总是处于一种不和谐状态,久而久之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上一篇:急诊护士在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体会下一篇:搜房网商业模式